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第三章艺术与设计

1.纯艺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如何?定义,区别,地位,联系,桥梁50

2.17世纪后,纯艺术与手工艺术逐渐分离,艺术家不愿意将自己的艺术与实用艺术混同

47

3.艺术的概念:分两个时期,分别是综合艺术和纯艺术(当时认为);艺术的真正概念49

4.艺术包括:纯艺术、实用艺术、现代设计、手工艺术49

5.纯艺术概念49(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相对),精神性的

6.实用艺术的概念49,50,实用的同时又有艺术的品质

7.实用艺术与一般造物的区别50(主要在于艺术性)

8.实用艺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属于实用艺术

9.如何理解人对形的认识与感知59,视觉认识→实践(石器)→再认识→再实践(陶器)

10.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是人类迈出的历史性一步51

11.手斧,阿舍利石器文化的代表52

12.细石器时代,采用间接剥片法,制作工具53

13.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标志54

14.装饰品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产生55

15.美的追求出现,先人们要求器物同时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功能,美的追求,成为人们努力

的目标和动力56

16.历史溯源总结:美感是人类在自身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劳动和创造逐渐生发和形成的。58

17.造物的概念,造物活动的意义58

18.造物本质上是文化性的表现58

19.造物≈造型,造物史又是一部造型史58

20.如何理解产品的形态?63功能形态(结构:层次性、有序性、稳定性),符号形态,色

彩形态

21.现实形态、概念形态的概念59。现实形态,概念形态,纯粹形态,基础形态,自然形

22.纯粹形态与现实形态的关系60

23.造型的定义62,造型的重要性(在艺术设计中)是设计的基本任务62

24.造型设计的定义62

25.怎样理解装饰艺术与设计的关系?68

①内部结构,内在要素。②自我调整,促进设计。③装饰在设计中有“度”(极少主义;

洛可可)。④协调功能于形式之间,是理性感性功能。

26.装饰的定义66:定义,需求,艺术,结构,文化

27.装饰既是种艺术形式,又是种艺术方式(艺术手段)67

28.装饰在艺术(或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地位,或者是各时期装饰在艺术设计之中的

内部运动68

29.装饰与结构的关系72

①构成人类艺术史发展主线②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③自我调整,促进设计④理性感

性都具备,(结构与形态)调合⑤符号意义

第四章设计与科学技术

1.现代技术与古典技术的区别和联系:区别:77,环境,能量,材料,形式赋予,产品制

作设计,工具的革新;联系:77,78(技术的一般本性;第一、第二性,派生关系)2.设计从本质上便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统合的产物76,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加以艺术设

计的方式,创造出既满足人物质需求,又满足精神功能的产品。

3.技术的三分类(三个阶段:机会技术、工匠技术、工程科学技术)76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艺术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首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相互促进,相互联系①②;两者本质上的区别

78-79

2)总说科学与技术结合形成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影响79(科技对人生

活的贡献)

3)艺术与技术之间关系80:技术是创造艺术的手段;艺术风格变迁由技术决定;技

术与纯艺术;伟大的建筑、奇观

4)艺术与科学之间关系83:朱雀灯、人机,总述:互相促进,各自发展

5.如何理解艺术设计是知识创新体系的一部分86,①②③+②’②’’

1)知识创新,新知识是新技术源泉,促进生产力

2)艺术设计是一种新知识的创构,创新是艺术设计的本质

3)综述

6.分析计算机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88:

1)工具(不用笔了)

2)全新的关系和设计观念

3)与过去相比,设计是虚拟的

7.艺术与科学整合对艺术方面的重要意义90:

1)创建新的艺术存在和构成形式,在新的领域,如体验设计(感性设计)

2)促进艺术,成为艺术的动力学根基,使艺术成为多种张力、多可能性并存、巨大可

变性、发展的艺术(推动艺术向前发展)

3)科学使艺术设计产品存在合理性(桌子四条腿)和惊奇性(纳米材料的使用)

4)科学使艺术设计产品更人性,更有人机关怀(人机学的运用)

8.科学对艺术的促进:

1)人性化(人机工学)

2)合理性(平衡,釭灯,)

3)艺术设计更新的特征与形式(新材料,纳米材料,衣服)

4)开辟艺术新领域(体验,感性设计)

第五章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

1.现代设计方法有哪些,各自内涵是什么?

共11种,95-96,重要的是:功能论方法和系统论方法。

2.设计方法的发展(阶段),共四个阶段:直觉设计阶段,经验设计阶段,中间试验辅助

设计阶段,现代设计法。94

3.国际上的设计方法学派,三派:【德+北欧】机械设计方法学派(机械结构),【英美日】

创造设计学派(创造性),【俄罗斯+东欧】新设计方法学派(宏观工程)

4.功能论方法在设计上的优势在哪里?96(1-5)突变论,信息论,系统论,智能论,控

制论,优化论,对应论,功能论,离散论,模糊论,艺术论

5.功能论方法的内容96: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包括三方面内

容。

6.理解功能技术矩阵的构建:

构建关键环节: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整理98

知道功能如何分类(分为哪几类)96(产品功能按性质分类图)

知道功能如何整理(功能系统图)99

了解功能价值分析——价值工程99

(功能结构矩阵仅是功能论方法程式的第一步)

7.设计的系统分析包括哪几方面101:1-8点环环相扣,总→分→总

8.总体分析→任务与要求分析→功能分析→指标分配→方案研究→分析模拟→系统优化

→系统综合

9.一般设计程序:

相关信息→设计任务书→原理方案→造型方案→成品102

了解:P1→TS→EE→P2和P1→TS→EE→P3两个公式103

10.产品开发设计的具体程序是什么?9个阶段,21个环节

11.怎样认识设计管理在设计中的意义?109

组织保障,质量保障,设计系统和程序的保障,设计目的的保障

12.设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107

13.设计管理有哪些原则?4点

1)创造和优化设计环境。

2)建立合理有序的设计组织结构。既有优秀的设计创新能力,又有良好的组织协同能

力、设计管理能力。

3)设计首先是一个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优先是使设计最终成功的关键。质量优先的思

想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得到贯彻和体现,以避免质量隐患和日后的质量事故。

4)设计管理作为管理设计的工具,必须在科学的层面上乃至哲学的层面上开展,并得

到充分实施,其目的不是为实施管理本身,而是实现设计的一种制度保障,它的工

具性决定了它是可变的、灵活的、发展的,同时又必然是科学的、理性的、符合规

律的。

14.设计管理的目标(根本的标准)110:战略标准,战术标准,操作标准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

解表药1、??? 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 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 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少阴头痛)(汤1-3,散0.5 -1)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 夷: 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 白: 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 风) 桑 叶: 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 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 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艺术设计概论_李砚祖_超精华版

“设计”(Design)最本质得意义就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得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设计就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得创造性活动。设计就是构想与解决问题得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得得价值创造活动。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得定义:工业设计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得就是决定工业产品得造型质量,不但就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就是结构与功能得关系,宁从生产与使用者得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得统一。 西方现代设计得本质内涵与发展趋向: 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瞧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 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得需求得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 3,设计得资源,一方面就是工业方面得材料,一方面就是设计师本身 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得需求。 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得工作就是起协调与衔接作用得,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 2,产品设计 3,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织品与服饰设计。 平面设计就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得领域。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得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得表现: 1,国民经济得发展与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得观念得到社会得确认与政府得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得基础上形成更大得对工业设计得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得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与较高水平得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得提高。 3,改革开放得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得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得设计经验与方法,形成民族得设计特色。 陶器得制作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得伟大创举,陶器得产生为标志。“陶瓷”包括陶与瓷。 彩陶: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得器物。与灰陶相得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得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 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最早创烧成功得就是青瓷,白瓷就是将青瓷原料中得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 彩瓷包括两部分:一就是各种高温得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就是彩色花瓷。青铜:就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得合金, 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得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得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个世纪,其特点一就是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与青铜礼器;二就是在进入青铜时代前有个漫长得技术积累期。商晚期与西周早期就是青铜工艺发展得高峰时期。现存最大得青铜鼎就是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雕漆:又称刻漆,就是利用漆多次涂后所形成得具有弹性得漆层进行装饰得一种工艺,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 复习资料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复习资料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辞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计 划(设想)等义。因此,“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 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 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 意念”,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牛津大辞典》:一是心理计划的意思,指思维中形成意图并准备实现的计划乃至设计;二是意味着艺术中的计划,尤其指绘画制作准备中的草图之类。 作为动词的“Design”:一是意味着指示;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三是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20世纪初,“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与汉语中的策划、策画、意匠、图案等词意相近。 阿尔切:设计是围绕图表的求解活动。“设计”作为动词是指人们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作为名词,指人们对事物设想规划、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赫伯特-西蒙:凡是以现成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是在搞设计。 构思、推敲;建筑、园林的设计与构造。 (1)蔡元培最先提出。1920年《美术的起源》。 (2)柳林在《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中指出:“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用品而经美术设计制造之技术”。张德容在《美术生活》上指出:“所谓工艺美术,即 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 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3)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即对日 常生活用品进行美术设计制造的技术,与寻常的简易粗笨的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A型题(1-81题) 1.《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其影响因素是B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C 5.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 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6.“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 气能摄津 7.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8.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D 9.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11.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D 12.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3.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4.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5.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D A气陷 B亡阳 C气逆 D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2012数字信号处理考研复试真题

NUPT2012数字信号处理复试---By NJUPT_ZZK 一. 填空题(1*20’) 1. 解释DTFT (中文或英文全称),DTFT 与DFT 的关系 . 2. 已知一个零点为1+j,其余三个零点分别为 , , . 3. 窗函数加窗系数对频谱的两个影响是 , . 解释什么事吉普斯(Gips )效应: 。 4. 。 5. , 收敛域为 。 6. N 点DFT 复乘次数为 ,N 点FFT 复乘次数为 。 7. 脉冲响应不变法可设计低通,以及 。(高通,带通,带阻) 8. 模拟频率2 对应数字频率2 ,则数字频率 对应模拟频率 。 9. ,若满足线性相位条件,则 。 10. ,则该系统是 。(高通,低通,带通) 11. 误差包括输入信号量化效应, , 。 二. 判断题(2*5’,错的给出解释) 1. 极点都在单位圆内,则该系统一定稳定。 2. 采样是线性过程,量化是非线性过程。 3. 预畸能解决频率轴的非线性变换问题。 4. 不管N 为何值,N 点FFT 按时间抽取,输入均可按位倒置,从而方便地获得输出结果。 5. 级联型容易控制极点,但不容易控制零点。 114()()()2(1),()323n n h n u n u n H Z =----=则5()()2(1)3(2)4(3)5(4),(-2)R n =x n n n n n n x n δδδδδ=+-+-+-+-则()s f ππ123412()13H Z a Z a Z Z Z ----=+++-1a =2a =1()(1)(.....) H Z Z -=+

三. 简答(2*5’) 1. 采样是否是线性过程?采样过后能否恢复原信号?如果能的话条件是什么?量化是否 是线性过程,为什么? 2. IIR 与FIR 的区别。(至少3点) 四. 计算(60’) 1. 为实数,已知该系统是因果,线性移不变系统 (1).求H(Z),零极点图; (2).求收敛域; (3).分 三种情况求h(n),并判断稳定性。 2. 画出4点DIT 。 3. 求序列{1,2,3},{3,2,1} (1)线性卷积; (2)N=4圆周卷积; (3)以上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试解释. ()(1)(),y n ay n x n a --=0,01,1a a a =<<>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配套模拟试题(一)【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配套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在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设计”相似的概念是“_______”。作为中国古代美术及建筑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一直为古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所讨论。 【答案】经营 【解析】“经营”与“造物”都是古代汉语中与“设计”相似的概念,如《诗经·小雅·北山》中就有“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这样的诗句。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造纸术、______、指南针和_______。 【答案】印刷术;火药 【解析】造纸术是由东汉蔡伦发明并改进的古代重要技术之一。火药发明于隋唐时期,始于道家炼丹术。印刷术源自南北朝时期的雕版印刷,经宋代毕昇改造,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又称“司南”,始于战国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1953年,德国建立了______,这是战后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学院。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培养科学型的设计师。 【答案】乌尔姆设计学院 【解析】乌尔姆设计学院于1955年正式招生,被称为“新包豪斯”。学院旨在通过建

立一个基于社会学、符号学和政治参与的新设计科学来弘扬包豪斯人道主义精神,反思现代工业社会中美学和设计的社会意义。 4.通过对大量的设计现象的综合、移置、杂交、选择、去伪存真、劣败优胜,得出最佳设计思考结果,最终成为创意性设计方案的设计方法是_______。 【答案】对比设计方法 【解析】对比设计方法是设计程序中的一种重要实践方法,是指通过综合、移置、杂交现有的大量设计现象,去劣存优,得出最佳创意性设计方案的过程。 5.古代埃及建筑的伟大杰作是作为国王陵墓的_______。 【答案】金字塔 【解析】古埃及国王又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被视为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最伟大的建筑杰作,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6.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高迪,他设计的______以怪异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建筑物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长期侵蚀又经风化布满孔洞的岩体,墙体本身也像波涛汹涌的海面,富有动感。但在他一生所有的设计当中,最重要的而且最终没有完成的是_______。 【答案】米拉公寓;圣家族大教堂 【解析】米拉公寓建于1906~1912年间,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圣家族大教堂是高迪的毕生代表作,教堂主体以自然为灵感,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生风格,是自然建筑的典型代表。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中医方剂学 一、解表药主入肺、膀胱经,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虽有表证,也要慎用(一)发散风寒药 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桂相配治疗风寒表证】 2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性味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桂枝单用解肌发表,配伍芍药,调和营卫;类似:柴胡单用疏肝解郁,配黄芩和解少阳。 eg: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配伍有:桂枝和白芍,生姜和大枣 3 紫苏(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不宜久煎,主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4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半夏南星及鱼蟹毒)—呕家之圣药 5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炭) 止血(肺胃等多种出血证)治外感表证,无论寒热皆可。荆芥穗祛风作用强于荆芥 6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风中润剂,既能祛外风,也能熄内风,祛风湿 7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驱上半身风寒湿痹见长(独活为下半身) 8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夏月麻黄 9 藁本:散寒除湿,祛风止痛—太阳引经药 10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引经药 11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少阴经引经药,细辛辛燥伤阴,“辛不过钱” 12苍耳子: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通鼻窍—治鼻渊要药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包煎,有毛易刺激喉咙 14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通经下乳 (二)发散风热药 1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注:薄荷能发汗,表虚自汗者不宜用 2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退翳明目、熄风止痉、镇静安神(3-6g) 4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5桑叶: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6菊花:疏风清热(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白)、清热解毒(野) 7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8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降压 9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10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疏肝要药与黄芩配伍和解少阳 11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12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麻黄汤 桂枝配芍药,生姜配大枣—调和营卫—桂枝汤 生姜配半夏—胃寒呕吐—小半夏汤 荆芥配防风—风寒证—荆防败毒散 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升麻配葛根—外感风寒所致头痛,麻疹初期—升麻葛根汤

考研数字信号处理复习要点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要点 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的频谱分析 2、 离散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 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一、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的频谱分析 1、离散时间信号: 1)离散时间信号。时间是离散变量的信号,即独立变量时间被量化了。信号的幅值可以是连续数值,也可以是离散数值。 2) 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值都离散化的信号。 (本课程主要讲解的实际上是离散时间信号的处理) 3) 离散时间信号可用序列来描述 4) 序列的卷积和(线性卷积) ∑∞ -∞ ==-= m n h n x m n h m x n y )(*)()()()( 5)几种常用序列 a)单位抽样序列(也称单位冲激序列))(n δ,? ? ?≠==0,00 ,1)(n n n δ b)单位阶跃序列)(n u ,?? ?<≥=0 ,00 ,1)(n n n u c)矩形序列,? ? ?=-≤≤=其它n N n n R N ,01 0,1)( d)实指数序列,)()(n u a n x n = 6) 序列的周期性 所有n 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整数N ,满足:)()(N n x n x +=,则称序列)(n x 是周期序列,周期为N 。(注意:按此定义,模拟信号是周期信号,采用后的离散信号未必是周期的) 7)时域抽样定理: 一个限带模拟信号()a x t ,若其频谱的最高频率为0F ,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而得()x n ,抽样周期为T ,或抽样频率为1/s F T =; 只有在抽样频率02s F F ≥时,才可由()a x t 准确恢复()x n 。 2、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表示(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 -∞ =-=n n j e n x j X ωω)()(,((2))()X j X j ωπω+= ωωπ ωπ π d e j X n x n j ?- = )(21)( 3、序列的Z 变换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一)明确复习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做好应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复习的目标明确,复习过程中才能积极地调动大脑的潜力,提高记忆的效率和准确度,使时间的浪费减到最少。在复习开始之前应当先冷静下来进行思考,结合个人的实际和相关的条件,明确此次复习备考的目标。 1全面把握考试大纲的要求 考试大纲是复习备考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熟悉和掌握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复习内容的基本步骤。考试大纲详细规定了各科目考查的内容、重点和要求,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重点与实际教学和学习中的内容和重点是有差异的。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不同、内容详略不同,或者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常常和中医综合考试大纲有出入。平时任课教师不讲、一般考试不考的内容,大纲却常常作为考点或重点内容要求。因此,无论你是应届生、往届生或在职拟攻读研究生的人员,在开始复习之前,都有必要仔细地阅读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了解考试大纲对专业内容的要求和明确复习范围。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有不少同学没有做好这项工作,复习到一定阶段常常出现越复习越不知道复习什么,也不知道复习了有用没用的情况,有的同学甚至因此丧失了参加考试的信心。 2认真分析复习的重点 了解和把握大纲要求是开始复习工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考生还应当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每个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对各门课程知识的掌握都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对某些内容总是有的方面记得清楚,而另一些方面则较为模糊的情况。通过对大纲的学习,对照自己对各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仔细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细致地将自己掌握的不牢固的课程、章节、知识点等总结出来,这些内容就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发现复习重点,那就是模拟题训练。在做题过程中常常出错的地方一般就是自己的弱点,在复习时就应当作为重点来对待。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发现的重点往往比较分散,可以作为对前一种方法的补充,在复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对复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查时使用。 3适应考试的方式和环境 虽然大多数考生都已“身经百战”,应考经验较为丰富。但中医综合考试不同于一般的结业考试和期末考试,考试时间长达三个小时,题量多达180个,涉及的课程有六门之多,考查的知识点多达数百个。考试时间长、题量大、考查内容知识点多,考试的方式和题型全部为客观性的选择题。这样长时间、大强度的考试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考生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地进行心理调整,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树立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使自己的身心较好地适应严酷的考试环境。 (二)借鉴往年考生复习备考经验 今年中医综合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虽然有了较大调整,但是除增加针灸学和设立分专业试题外,大部分考试内容、考试的方式、题型等没有变化,因此,借鉴往年考生的复习备考经验还是很有帮助的。往届考生经过了考研全过程的锻炼,对复习备考的过程往往有比较成熟

1999-201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21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21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 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南航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南航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南航。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南航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全套考研资料包含: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199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 2000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 200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 200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0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 201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 201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研真题(11月份统一更新!) 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复习笔记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信号系统复习笔记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复习笔记 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集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信号系统复习题集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集 以下为截图及预览: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汇总

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 寒表实证) 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 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少阴头痛)(汤1-3,散0.5-1) 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 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风) 桑叶: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含水硫酸钙。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 收湿,止血。(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生,汤15-60克) 知母:根茎。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鲜、干根茎。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栝楼根,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成熟果实,苦寒,归心肺肝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焦:凉血止血(肝胆湿热、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或总结概括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一、写作思路 (一)基本内容: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在历史上的发展。对传统社会的文化结晶给予高度赞扬的同时,也冷静客观的批判了阻碍进步的思想。全书分为十一章节,一、二章介绍文化的定义、特征,三至十章各选择了文化的一个领域进行介绍,十一章总结并畅想文化的发展,附录中介绍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二)核心观点: 1、学习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必须先从传统遗留下来最习惯的价值判断的态度中跳出来。其次要把...偏见,...好恶之情,一一暂时抛开。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逻辑的思考方式,...这样才可能逐渐培养出了解文化的客观态度。”韦政通先生也正是以这样客观的态度描述了中国文化在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败兴衰,并分析了传统文化的问题所在。 2、儒释道贯穿全书始终。 韦政通先生在第三章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从对帝、天的崇拜,到祖先崇拜,再到儒家、道教、佛教,介绍了宗教的历史演变过程。特别是在介绍儒家时,他指出,儒家也是一种宗教。因为儒家在内涵上不止有一套哲学,还有一套伦理,其次,儒家的影响范围

之广早已超越了学派,因此,从这反映出了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是学派式的。 儒家重“礼”,道教求“道”,佛教尚“涅槃”。儒释道三教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本书,也可看到,在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无一不见儒释道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宗教对国人思想心态的养成影响很大。轻超越重现世以及人而神的宗教观,影响了中国人重主体、重直觉,天人合一,追求境界形态的哲学观念。而这些哲学观念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山水田园诗文的创作。“这类文学,读来令人悠然意远,有空灵自在之美,并富有一种宗教性的解脱精神”。同时也由于中国文化所秉持的这种哲学观念,使得中国先哲们在对待知识问题上不重视逻辑技巧的运用,没有思辨的能力;在对待宇宙问题上敬畏,却无法认知自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向善、寡欲。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哲学里有科学精神却没能继续发展的原因,从此亦可窥一斑。科学本身便是对自然的改造于利用,敬畏自然、缺乏思辨、没有改变的欲望,这些都对科学的出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经济上,儒家经济观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是孔子《论语》中 求均、先富后教、不重视劳力技术、谋道不某食的主张,还是《孟子》轻视商人、有恒产则有恒心、劳心劳力之分,以及《礼记》中德为本、财为末、务本节用、为富不仁、庶民安则财用足、反聚财、量入为出的观点都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17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

一、A 型题(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 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 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 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 C 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5.“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 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气能摄津 6.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 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7.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 D 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 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9.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 D 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0.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 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1.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 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2.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 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 D A 气陷 B 亡阳 C 气逆 D 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 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D.风热犯肺证 15.症见纳呆,脘腹坠胀,大便溏稀,神疲乏力,证属 C A 胃气虚 B 脾气虚 C 脾虚气陷 D 脾阳虚 16.症见神疲乏力,肌衄,舌淡,证属 D A 气滞血瘀 B 气虚血瘀 C 气血两虚 D 气不摄血 17.下列选项中,属太阴病证辨证依据的是 D A 四肢厥冷

《数字信号处理》研究生复试大纲

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生复试大纲 学院(系):电光学院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执笔人:宋耀良 修(制)订日期: 2003年3月 一、课程的考试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目的主要在于考查学生掌握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概念以及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快速

算法、掌握数字滤波器的各种设计方法,以及了解有限字长效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内容的情况;通过考查同时检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较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字信号变换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数字系统分析的应用,全面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方法。 二、考查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具体内容包括: 1 绪论 数字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 2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2.1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表示 2.1.1 系统的频率响应; 2.1.2 系统频率响应的两个性质; 2.1.3 系统频率响应与单位取样响应的关系; 2.1.4 序列的频域表示法; 2.1.5 输出序列与输入序列的傅氏变换间的关系。 2.2 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质 2.2.1 序列的共轭对称和共轭反对称 2.2.2 偶序列与奇序列 2.2.3 傅里叶变换的共轭对称和共轭反对称 2.2.4 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质 3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3.1 周期采样 3.2 采样的频域表示 3.2.1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3.3 由样本重构带限信号(★) 3.4 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时间处理 3.4.1 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 3.4.2 冲激响应不变 3.5 离散时间信号的连续时间处理 3.5.1 非整数延时 3.5.2 滑动平均 3.6 利用离散时间处理改变采样率(★) 3.6.1 采样率按整数因子减小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张岱年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6、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李砚祖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设计”(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宁从生产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西方现代设计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3设计的资源,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平面设计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的领域。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的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的表现: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陶器的产生为标志。“陶瓷”包括陶和瓷。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与灰陶相的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的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白瓷是将青瓷原料中的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彩瓷包括两部分:一是各种高温的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是彩色花瓷。青铜: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个世纪,其特点一是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二是在进入青铜时代前有个漫长的技术积累期。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现存最大的青铜鼎是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雕漆:又称刻漆,是利用漆多次涂后所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漆层进行装饰的一种工艺,唐三彩:至汉代时出现了一种低温釉陶, “唐三彩”既是在这种低温釉陶上发展起来的。唐三彩主要用作“冥器”,流行西安和洛阳,盛期是唐开元,天宝年间。釉下彩:即其纹饰是绘在经素烧的胚胎上,绘饰后再罩上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成,其纹饰在透明釉下,所以称之为釉下彩。主要品种是青花釉。青花:青花是釉下彩中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白瓷胎上用含金属钴的青料绘饰纹样或图画,烧成后纹饰成蓝色。它的特点是结构满密,层次多而分明,搭配有序,风格整一。明式家具:明代是中国家具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其设计和制造的家具独特的风格而被称为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依使用功能大致分为五类:1椅凳 2桌椅 3床榻 4柜架 5其它。杨耀认为明式家具的显著特点是: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2结构科学,榫卯精密,坚实牢固;3精于选材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4雕刻,线脚处理得当,起着点睛的作用;5金属配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辅助装饰的作用。 西方设计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设计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史称“巴洛克”,“罗可可”时期,以浪漫风格为特征。“巴洛克”一词愿意为畸形的珍珠,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它追求标新立异,活泼浪漫,造形夸张,奔放的涡形装饰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深受贵族阶级的欢迎。“罗可可”: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盛行的风格,它是“巴洛克”设计风格的延续与变异,其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与华丽的繁饰,自然主义的装饰题材与夸张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影响:巴洛克,罗可可的设计风格最终走向浮华虚饰,其登峰造极的发展似乎暗示了18世纪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的到来。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手工向大机器的深刻转变,也导致了新的设计思想和方式的产生。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标志着在汽车设计中实现了标准化,经济化的思想,同时也使简洁的功能美学得以实现。 在设计史上19世纪最具历史性的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展会的主要场所是当时采用钢铁和玻璃材料建造的大型建筑“水晶宫”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莫里斯的美术装饰商行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家从事设计,组织生产的公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广泛涉足各设计领域,但其最关心的是染织品的设计,他的这类设计多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题材。由于莫里斯开创性的工作和努力,其影响越来越大,并积聚了相当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形成了一场有声势的艺术工艺运动。受其影响,不少艺术家,设计师纷纷建立自己的艺术和设计公司或组织,如1882年成立的“世纪行会”1884年成立的“艺术工作者行会”1888年成立的“手工艺行会”等. “新艺术运动”:这是一场装饰艺术运动,涉及众多艺术领域。从设计而言,新艺术运动可以说是一个注重艺术设计形式的运动,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新艺术运动曾风靡欧洲,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主张人类生活环境的一切人为因素都应该经过设计,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反对将艺术划分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只致力于创作单件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比利时和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策源地。比利时设计师们以“人民的艺术”为口号,为大众开展设计,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凡德威尔德,另一位大师是维克多霍塔1893年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霍塔旅馆”布鲁塞尔是经典作品。巴黎和小城南锡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集中地,最著名的有萨穆尔宾创建的“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等。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创始人是德国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第一二阶段由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担任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