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与全投资现金流量表区别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与全投资现金流量表区别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与全投资现金流量表区别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与全投资现金流量表区别

1.相同点----现金流入相同(1)产品销售收入

(2)产品固定资产折旧

(3)回收流动资金

2.区别----(1)现金流出不同:

全部现金流量: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自有资金:自有资金,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偿还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2)收益来源的回报:全部投资(自有资金加负债资金):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所得税+折旧费+摊销费+利息+税后利润

自有资金: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所得税-利息-本金

或者折旧费+摊销费+税后利润-本金

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是站在项目全部投资的角度,或者说不分投资资金来源,是在设定项目全部投资均为自有资金条件下的项目现金流量系统的表格式反映。表中计算期的年序为1,2,。。。。。。,n,建设开始年作为计算期的第一年,年序为1。当项目建设期以前所发生的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不大时,为简化计算,这部分费用可列入年序1。若需单独列出,可在年序1以前另加一栏“建设起点”,年序填0,将建设期以前发生的现金流出填人该栏。

(1)现金流入为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三项之和。

(2)现金流出包含有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及税金。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数额分别取自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及流动资金估算表。

(3)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各年现金流人量减对应年份的现金流出量,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为本年及以前各年净现金流量之和。

(4)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为上述净现金流量加所得税之和,也即在现金流出中不计人所得税时的净现金流量。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是站在项目投资主体角度考察项目的现金流人流出情况。从项目投资主体的角度看,建设项目投资借款是现金流人,但又同时将借款用于项目投资则构成同一时点、相同数额的现金流出,二者相抵,对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无影响。因此表中投资只计自有资金。另一方面,现金流入又是因项目全部投资所获得,故应将借款本金的偿还及利息支付计人现金流出。

(1)现金流人各项的数据来源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相同。

(2)现金流出项目包括:自有资金、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支出、经营成本及税金。借款本金偿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中本年还本额;一部分为流动资金借款本金偿还,一般发生在计算期最后一年。借款利息支付数额来自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的利息支出项。现金流出中其他各项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相同。

(3)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各年现金流人量减对应年份的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量表分析以及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关联分析

现金流量表分析以及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关联分析 2014-03-16佚名财务第一教室 “公益财务、税务课程”即将推出,关注微信、即可收看,微信号:cfoclass 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该表的结构及特点,分析其内部构成,又要结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因此,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分析 企业的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部分构成。分析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1、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是有意义的。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销状况良好。 3、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成长性越好。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补偿不了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但如果企业投资有效,将会在未来产生现金净流入用于偿还债务,创造收益,企业不会有偿债困难。因此,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般来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也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于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不仅不会面临偿债压力,资金实力反而增强。因此,在分析时,可将吸收权益性资本收到的现金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比较,所占比重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降低。 (四)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首先,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了解现金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比重大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低,现金流入结构较为合理。其次,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它能具体反映企业的现金用于哪些方面。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重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支出结构较为合理。 二、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比较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重要报表,它揭示了企业利润的计算过程和利润的形成过程。利润被看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却存在一定的缺陷。众所周知,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而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广泛地运用收入实现原则、费用配比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等来进行的,其中包括了太多的会计估计。尽管会计人员在进行估计时要遵循会计准则,并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但不可避免地要运用主观判断。而且,由于收入与费用是按其归属来确认的,而不管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了现金,以此计算的利润常常使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与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不符。有的企业账面利润很大,看似业绩可观,而现金却入不敷出,举步艰难;而有的企业虽然巨额亏损,却现金充足,周转自如。所以,仅以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有失偏颇。如能结合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现金流量信息,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则较为客观全面。其实,利润和现金净流量是两个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业绩的指标,前者可称之为应计制利润,后者可称之为

现金流量表与现金、银行存款发生额关系

现金流量表与现金、银行存款发生额关系 编制现金流量表大家很自然地会提出现金流量表上的流量是否与现金、银行存款的发生额相等的问题。 现金流量表主表编制是四个项目的流入量和流出量,它们分别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汇率变动。其中汇率变动是以净额反映。现金、银行存款的发生的借、贷方总额是否能简单地与上述四个项目的流入量的和、流出量的和分别相等? 企业不同,各具特色,情况也就不同。在不考虑现金等价物的情况下简单而言主要有这么四类: 1、在无外币流量业务的企业,当现金、银行存款无提现、存现和银行存款间互转等的会计业务时,现金流量表上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流入量的和、流出量的和分别与现金、银行存款的借方发生额的和、贷方发生额的和相等。 2、在无外币流量业务的企业,当现金、银行存款有提现、存现和银行存款间互转等的会计业务时,现金流量表上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流入量的和等于现金、银行存款的借方发生额的和扣除提现、存现和银行存款间互转的和的差。现金流量表上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流出量的和等于现金、银行存款的贷方发生额的和扣除提现、存现和银行存款间互转的和的差。有提现、存现和银行存款间互转等的会计业务的,这些业务的借方合计因等于贷方合计,所以现金、银行存款的借、贷方发生额的和扣除的是同一个数。 3、在有外币流量业务的企业当发生汇率变动对现金有影响的,当是

变动增加(正数)时为流入,反之为流出(负数)时,应作为现金流量表上流入量、流出量和的一部分区别并照前两种情况(有无现金、银行存款提现、存现和银行存款间互转等的会计业务)进行核对。4、除外币汇率因素外,现金流量表上的流量与现金、银行存款的发生额不相等的原因主要是流量表上各种活动的各项目有被“逆活动”冲销的流量。这里所称的“逆活动”是诸如售出商品当发生退销时应当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冲销调整、购入材料当发生退货时应当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冲销调整以及多交的税金退回时应当在“支付的各项税费”冲销调整等等。在有“逆活动”冲销的项目其结果或以正数反映,或以负数反映。当“逆活动”流量小于正活动的流量时,即以正数反映。反之时即以负数反映。 一般“逆活动”的业务笔数不会很多,如果有特别注意现金流量表上的流量与现金、银行存款的发生额核对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公式总结分析: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该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包括本期销售商品(含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同)与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回前期销售与提供劳务的款项、本期预收的帐款、本期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帐,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所支付的现金。本项目可以根据“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

自有资金、全投资财务分析的区别

1.相同点----现金流入相同(1)产品销售收入 (2)产品固定资产折旧 (3)回收流动资金 2.区别----(1)现金流出不同: 全部现金流量: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自有资金:自有资金,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偿还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2)收益来源的回报:全部投资(自有资金加负债资金):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所得税+折旧费+摊销费+利息+税后利润 自有资金: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所得税-利息-本金 或者折旧费+摊销费+税后利润-本金 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是站在项目全部投资的角度,或者说不分投资资金来源,是在设定项目全部投资均为自有资金条件下的项目现金流量系统的表格式反映。表中计算期的年序为1,2,。。。。。。,n,建设开始年作为计算期的第一年,年序为1。当项目建设期以前所发生的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不大时,为简化计算,这部分费用可列入年序1。若需单独列出,可在年序1以前另加一栏“建设起点”,年序填0,将建设期以前发生的现金流出填人该栏。 (1)现金流入为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三项之和。 (2)现金流出包含有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及税金。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数额分别取自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及流动资金估算表。 (3)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各年现金流人量减对应年份的现金流出量,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为本年及以前各年净现金流量之和。 (4)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为上述净现金流量加所得税之和,也即在现金流出中不计人所得税时的净现金流量。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是站在项目投资主体角度考察项目的现金流人流出情况。从项目投资主体的角度看,建设项目投资借款是现金流人,但又同时将借款用于项目投资则构成同一时点、相同数额的现金流出,二者相抵,对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无影响。因此表中投资只计自有资金。另一方面,现金流入又是因项目全部投资所获得,故应将借款本金的偿还及利息支付计人现金流出。 (1)现金流人各项的数据来源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相同。 (2)现金流出项目包括:自有资金、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支出、经营成本及税金。借款本金偿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中本年还本额;一部分为流动资金借款本金偿还,一般发生在计算期最后一年。借款利息支付数额来自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的利息支出项。现金流出中其他各项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相同。(3)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各年现金流人量减对应年份的现金流出量 投资者财务效益分析 在财务效益分析中,对某一确定的项目方案,从每一位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根据每一位投资者初始各年投入的注册出资和以后各年实分利润和最后的清算所得以及在各年应该扣除的各种投资收益所的税和必要支出,计算出每一位投资者的财务现金流量表的各年现金净流量,并据此计算出每一位投资者的财务内部利润率IRR、NPV和动静态投资回收期等。这就是投资者财务效益分析。 如果各个投资者在各年所得中应该扣除的各种投资收益所的税和必要支出不同,同一个项目的各个投资者的财务内部利润率IRR 和动、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不同的。如果不考虑各个投资者在各年所得中应该扣除的各种投资收益所的税和必要支出,那么,同一个项目的各个投资者的财务内部利润率IRR和动、静态投资回收期应是相同的。

最新项目(全)投资现金流量表教学文稿

项目(全)投资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入 现金流入 =补贴收入+其他收入+销项税+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第三方收入)+(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其他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1、补贴收入 =财政补贴测算表中的“财政补贴总额” =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第三方收入(使用者付费) ①可用性服务费=年均建设成本×POWER (1+折现率,n)(现值P求终值F)×(1+合理利润率)

= 注:项目全部建设成本=资金筹措表中的“资金筹措”-“政府方占股” POWER:返回数字乘幂的计算结果。POWER (底数,指数) ②运维绩效服务费=运营成本×(1+合理利润率) =总成本费用表中的“经营成本(不含税)”×(1+增值税税率)×(1+合理利润率) 注:总成本费用表中的“经营成本(不含税)”=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养护费+其他费用 2、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估算表中的“其他收入” 3、销项税 =税费估算表中“销项税额” =营业收入-不含税价格 =(财政补贴收入+第三方收入)-(财政

补贴收入+第三方收入)÷(1+增值税税率) =(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1+增值税税率) =(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财政补贴收入=财政补贴测算表中的“财政补贴总额” =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第三方收入 4、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估算表中计计算期最后一年“折旧净值” 5、回收流动资金=流动资金估算表中计算期最后一年“流动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应收账款+存货+现金+预付账款)-(应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1、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 早期的会计实践大多采用现金收付制,到本世纪初,许多中小型企业仍习惯根据实收实付计帐。为了使利润的核算更为合理,收入、费用在不同期间能合理配比、分摊,会计理论开始主张收支的溯源原则,即把收益或损失归入导致发生收入或支出的那个报告期,而不归入实际收付现金的那个报告期,这就是我们现行的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但与此同时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债权人和投资者都相当关注企业的资金流量,因为它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和债权人、投资者能否实现他们的资金回流,特别是在经济滑坡和萧条的时期。 资金流量表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被会计准则所肯定,实际上它是对传统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益补充。利润表只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但不反映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资产负债表只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但不说明变动的原因。利润表根据相关性的原则对实收实支和应收应支不加区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收益情况,容易对债权人和投资者产生误导。资产负债表根据历史成本原则记载资产可能与实际市场价值相去甚远。事实上,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使会计报表的可信度大大

降低。 2、从财务状况变动表到现金流量表 资金流量表通常采用全部资金概念,即不影响资金变动的筹资投资活动在表中也予以附加列示,以反映企业活动的全貌。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现金流量表。70年代以来,西方会计普遍要求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我国1992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 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偿付能力。首先,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扣除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其规模受二者合理计量的影响。在实务操作中,有的企业将长于一年才能出售或变现的存货、待摊费用列作流动资产,对有些在短期内即将出售的长期资产却不转为流动资产。同时,存货、应收帐款等资产的计帐方法也不能避免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其次,用流动资金来衡量和分析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直接受其内部结构合理性的影响,因为各项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有较大差异。 199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更新了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我国财政部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项目(全)投资现金流量表格模板

一、现金流入 现金流入 =补贴收入+其他收入+销项税+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注:总成本费用表中的“经营成本(不含税)”=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养护费+其他费用 2、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估算表中的“其他收入” 3、销项税=税费估算表中“销项税额” =营业收入-不含税价格

=(财政补贴收入+第三方收入)-(财政补贴收入+第三方收入)÷(1+增值税税率)=(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1+增值税税率) =(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财政补贴收入=财政补贴测算表中的“财政补贴总额” =(应收账款+存货+现金+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3、经营成本=财政补贴测算表中的“运营成本” =总成本费用表中的“经营成本(不含税)”×(1+增值税率) 4、应纳增值税=税费估算表中的“应纳增值税” =当年销项税额-当年进行税额-上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

=(财政补贴收入+第三方收入)÷(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总成本费用表中的“外购原材料(不含税)”×适用增值税税率+“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不含税)”×适用增值税税率+“养护费用(不含税)”×适用增值税税率)-上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 =IF(上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当年进项税额-当年销项税额>0,0,-(上一年进项税 不同类型和不同行业的项目其投资内容可能不同,如发生维持运营投资应将其列入现金流量表作为现金流出。 三、净现金流量 1、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2、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调整所得税

现金流量表编制各科目详细分析

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包括的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许多财务人员因此希望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主表来编制出现金流量表,这是一种奢望,实际上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无法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还需要根据总账和明细账获取相关数据。 作者根据实际经验,提出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与读者探讨,这一编制方法的数据来源主要依据两大主表,只从相关账簿中获得必须的数据,以达到简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从重要性原则出发,牺牲精确性,以换取速度。编制现金流量表按以下由易到难顺序快速完成编制: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 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是否填列正确。 第五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 第六最后填列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由于本项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是倒挤产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 相等的,从而快速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下面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 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 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 补贴收入+ 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 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 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 存货期初余额)〕× (1+17%)+ 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 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 “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 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 + 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 支付的各项税费 =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 各明细账户借方数+ “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 “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万科现金流量和能力分析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

1)现金流量表总体状况的初步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公司当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90,213.76万元,同比增加幅度较大。其中,经营多动现金净额为982,152.46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710.83万元;筹资活动现金净额为-30,766.72万元。 2)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的分析 (1)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了759.66%,主要是由于本期的现金流入同比增加了19.65%,而现金流出同比下降了26.79% 。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24.48%,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由上年的67.99%上升为71.00% 。表明公司现金流入总流入绝大部分来自于经营活动;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了26.79% ,其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了28.49%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了64.52%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了23.57% ,最终使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由上年的69.08%下降为55.95% 。 不难看出,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流入的能力没有减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长而现金流出同比下降所致。 (2)对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比去年增幅较大。一方面表明公司的长期投资得到了投资回报而且回报所受到的现金较好,另一方面表明公司处置固定资产所产生的现金也有所增长。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由上年的7.54%下降为0.88%,主要是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降低了89.51%,其中“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占整个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87.72%,而且同比下降了85.70% 。表明公司在报告期间没有发生重大的投资项目。 (3)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7,667.17万元。同比减少了225.85% ,主要原因是公司偿还债务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所致。由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正数,而

(完整版)现金流量表核算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许多财务人员因此希望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主表来编制出现金流量表,这是一种奢望,实际上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无法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还需要根据总账和明细账获取相关数据。 作者根据实际经验,提出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与读者探讨,这一编制方法的数据来源主要依据两大主表,只从相关账簿中获得必须的数据,以达到简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从重要性原则出发,牺牲精确性,以换取速度。编制现金流量表按以下由易到难顺序快速完成编制: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四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是否填列正确。 第五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第六最后填列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由于本项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是倒挤产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相等的,从而快速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下面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关于净现值计算中自有资金投资假设的探讨

关于净现值计算中自有资金投资假设的探讨 摘要:净现值计算中的“自有资金投资假设”并不成立,是由于在计算净现值时未对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分析所致,净现值计算完全适用于借贷资金投资的项目评价。 关键词:净现值,投资,借贷资金,自有资金 一、净现值计算的自有资金投资假设 净现值(NPV)是反映工程项目在建设期和生产服务年限内获利能力的综合性动态评价指标。所谓净现值就是根据项目方案所期望的基准收益率,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为基准年的现值,则各年现值的代数和即为净现值,也即项目全部现金流入现值减去全部现金流出现值的差额。净现值法是用净现值衡量和评价方案或项目的经济效益优劣的方法,若NPV>0,则项目投资可行;若NPV<0,则项目投资不可行,计算净现值的一般公式为: (1) 其中,C——项目初始投资额的现值,NCFt——第t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包括项目终结时终结现金流量),k——项目投资的预期报酬率即设定的贴现率,n——整个投资期年数(包括建设期和经营期)。 有些教科书和论文都提到,净现值计算包含了自有资金投资的假设,也即假设投资额都是自有资金,不用还本付息,如果不具备这个假设条件,净现值法将失效。因为净现值法已经考虑了投资额的时间价值即考虑了投资额的利息,如果投资额是借贷资金,并将利息支付纳入到现金流量中,据此来计算净现值则会重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所以,净现值的计算只能是针对投资额为自有资金的情况。 显然,用借贷资金进行项目投资的情况是相当常见的,并且借贷资金的还本付息方式也有各种各样。还本付息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现金流量的变化。如果净现值计算中,只能是针对投资额为自有资金假设,无法适用项目不同还本付息方式下的净现值评价,那么净现值法在项目评价中作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那么,净现值的计算是否只能局限于自有资金投资的假设,对借贷资金的不同还本付息方式是否就不适用了呢?下面就从分析借贷资金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开始,对此问题做一探讨。 二、借贷资金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及净现值计算 先举一例,某企业拟考虑一个投资项目,需投资额1 200 000元,投资项目有效期为3年,假设投资额为一次性投入,且当年见效,该项目投资每年息税前利润(EBIT)为100 000元,折旧采用直线法,无残值,所得税税率假设为40%,设定的贴现率为10%。假如投资额全部为自有资金,则该投资项目第1至第3年末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为460 000元,按前述公式(1)计算的净现值为-56 048元,该项目不可行。 假如该项目投资额全部为借贷资金,假设借贷期三年,借贷利率为10%,并假设利息可全部在税前扣除,此种情形下如果不去分析项目的现金流量,为避免重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而不将利息支付情况纳入到现金流量分析中去,仍利用 “自有资金投资假设”去计算净现值,认为此时净现值仍为-56 048元,该项目不可行,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下面就到期还本付息(单利)方式下,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做一分析。现金流量的计算如下表1所示(第3年末的还本付息未列入): 表1 现金流量计算表单位:元 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 EBIT 100000 100000 100000 利息 (120000) (120000) (120000) 项目税前利润 (20000) (20000) (20000)

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编制大全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 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 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支付的应付票据贴现利息—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特殊调整事项 注意: 如果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 如果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 此项与企业本期是否收回坏账无关(因为收回坏账,同时增加了坏账准备); 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反映。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三个科目都是借调减,贷调增。 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 3、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其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如:罚款收入、经营租出固定资产收到的租金、流动资产损失当中由个人或其他赔 偿的部分、除税费返还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接受捐赠的现金、取得投资性房 地产的租金收入。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支出)+应交税金(应 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期末数—存货期初数)+(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 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 期初数)—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 造费用的折旧费和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特殊调整事项 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 如果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存货等,贷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 减去;如果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存货等,借方不是“销售成本或 进项税”科目,则加上。 举例:+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库存商品盘亏损失—当期实际发生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1、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 早期的会计实践大多采用现金收付制,到本世纪初,许多中小型企业仍习惯根据实收实付计帐。为了使利润的核算更为合理,收入、费用在不同期间能合理配比、分摊,会计理论开始主张收支的溯源原则,即把收益或损失归入导致发生收入或支出的那个报告期,而不归入实际收付现金的那个报告期,这就是我们现行的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但与此同时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债权人和投资者都相当关注企业的资金流量,因为它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和债权人、投资者能否实现他们的资金回流,特别是在经济滑坡和萧条的时期。 资金流量表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被会计准则所肯定,实际上它是对传统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益补充。利润表只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但不反映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资产负债表只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但不说明变动的原因。利润表根据相关性的原则对实收实支和应收应支不加区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收益情况,容易对债权人和投资者产生误导。资产负债表根据历史成本原则记载资产可能与实际市场价值相去甚远。事实上,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使会计报表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2、从财务状况变动表到现金流量表 资金流量表通常采用全部资金概念,即不影响资金变动的筹资投资活动在表中也予以附加列示,以反映企业活动的全貌。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现金流量表。70年代以来,西方会计普遍要求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我国1992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 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偿付能力。首先,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扣除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其规模受二者合理计量的影响。在实务操作中,有的企业将长于一年才能出售或变现的存货、待摊费用列作流动资产,对有些在短期内即将出售的长期资产却不转为流动资产。同时,存货、应收帐款等资产的计帐方法也不能避免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其次,用流动资金来衡量和分析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直接受其内部结构合理性的影响,因为各项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有较大差异。 199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更新了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我国财政部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3、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流入与流出汇总说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的动态报表,其编制基础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其结构比财务状况变动表更明确、更易理解。 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直接有效地分析企业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及对外融资的能力;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报表使用者分析本期净利与经营现金流量的差异,客观评价企业的营利能力和经营周转是否顺畅;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报表使用者分析与现金有关、无关的投资筹资活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直接法 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直接按类别列示各项现金收入与支出,据以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其基本原理如下: 营业收入 +以往应收资产收现、本期预收负债增加 =销售收现 -本期形成应收资产、以往预收负债兑现 营业成本 +以往应付负债兑付、本期存货囤积 =购货付现 -本期形成应付负债、动用以往存货 其他收入 +以往其他应收资产收现、本期其他应付负债增加 =其他收现 -本期形成其他应收资产、以往其他应付负债兑现 其他费用 +以往应付费用兑付、本期预付费用增加 =其他付现 -本期形成应付费用、以往预付费用减少

现金流量表的特点和作用

1、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 早期的会计实践大多采用现金收付制,到本世纪初,许多中小型企业仍习惯根据实收实付计帐。为了使利润的核算更为合理,收入、费用在不同期间能合理配比、分摊,会计理论开始主张收支的溯源原则,即把收益或损失归入导致发生收入或支出的那个报告期,而不归入实际收付现金的那个报告期,这就是我们现行的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但与此同时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债权人和投资者都相当关注企业的资金流量,因为它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和债权人、投资者能否实现他们的资金回流,特别是在经济滑坡和萧条的时期。 资金流量表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被会计准则所肯定,实际上它是对传统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益补充。利润表只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但不反映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资产负债表只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但不说明变动的原因。利润表根据相关性的原则对实收实支和应收应支不加区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收益情况,容易对债权人和投资者产生误导。资产负债表根据历史成本原则记载资产可能与实际市场价值相去甚远。事实上,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使会计报表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2、从财务状况变动表到现金流量表 资金流量表通常采用全部资金概念,即不影响资金变动的筹资投资活动在表中也予以附加列示,以反映企业活动的全貌。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现金流量表。70年代以来,西方会计普遍要求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我国1992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 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偿付能力。首先,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扣除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其规模受二者合理计量的影响。在实务操作中,有的企业将长于一年才能出售或变现的存货、待摊费用列作流动资产,对有些在短期内即将出售的长期资产却不转为流动资产。同时,存货、应收帐款等资产的计帐方法也不能避免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其次,用流动资金来衡量和分析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直接受其内部结构合理性的影响,因为各项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有较大差异。 199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更新了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我国财政部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的比较

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的比较 2006-12-30 来源:中国会计网作者: | 中国会计网-中国会计行业门户 | 会计论坛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詹森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形成的概念不尽相同,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也存在差异。同时,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学的现金流量有联系又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中外学者对自由现金流量和会计学现金流量的含义及计算的梳理,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它们差异的本质所在,从而得出自由现金流量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自由现金流量;会计现金流量;持续经营;经营业绩 自由现金流量概念的提出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定义和计算公式,那么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那么企业的价值的大小是由自由现金流量还是会计现金流量来衡量呢?二者中哪一个更能合理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从目前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作为主表部分提供给信息的需要者,而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是多少就不能提供了。因此,本文通过对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含义和计算公式的比较,可以得出自由现金流量作为财务管理上的指标比会计现金流量具有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和作用。 1 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的含义比较 自由现金流量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美国的石油行业从60年代的繁荣到80年代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带来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并给企业带来代理成本。石油行业的这次失败被认为是研究企业代理成本、研究内部现金运用低效率的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1986年哈佛大学詹森(Jensen)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自由现金流量指满足所有具有正的净现值的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后多余的那部分现金流量,这些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按相关资本成本贴现计算出来〔1〕。詹森所定义的自由现金流量概念不像其他偏重于会计现金流量的概念,会计上现金流量概念大多过于注重概念的内涵,而詹森则更多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现金流量,他看中的是自由现金流量概念的外延。所谓外延指的是,詹森所重视的不是何为自由现金流量,他关心的是如何支配自由现金流量。〔2〕 詹森提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后,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如:“自由现金流量等于公司的税后营业利润加上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业流动资金,物业、厂房月设备及其它资产方面的投资。它未纳入任何与筹资有关的现金流量,如利息费用或者利息。……实际上,自由现金流量也等于向所有资本供应者支付或者收取的现金流量总额(利息、股息、新的借款、偿还债务等)”(汤姆。科普兰,蒂姆。科勒,1998)。“这是经过从预计受益减去预期经营成本和为了提高现金流而花的费用之后剩下的现金流。换个角度说,自由现金流量就是为所有经内部收益折现后有净现值的项目支付后剩下的现金流。”(詹姆斯。范霍恩,1998):“自由现金流量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严格地讲,它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除了在库存,厂房,设备,长期股权等类似资产所需投入外,企业能够拥有的额外现金流量。(肯

现金流量表区别

第5讲 12101040 财务现金流量表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本目内容重点是财务现金流量及其主要构成 掌握财务现金流量的分类、构成及其基本要素 lZl0l041 掌握财务现金流量表的分类 建设项目现金流量表具体内容随项目经济评价的范围和经济评价方法不同, 一般分为: 财务现金流量表 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财务现金流量表按其评价的角度不同分为: ①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②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③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④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是以项目为一独立系统进行设置的。它将项目建设所需的总投资作为计算基础,通过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可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和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指标。反映项目的获利能力。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是从项目法人 ( 或投资者整体 ) 角度出发,以项目资本金作为计算的基础,用以计算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反映投资者权益投资的获利能力。 三、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是分别从各个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以投资者的出资额作为计算的基础 , 用以计算投资各方收益率。 四、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各年的投资、融资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用于计算累计盈余资金,分析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 lZl0l042 掌握财务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 构成经济系统财务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包括:营业收入、投资、经营成本、税金 一、营业收入 ( 一 )营业收入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即: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 ( 或服务量 )×产品单价 ( 或服务单价 ) 1. 产品年销售量 ( 或服务量 ) 的确定 根据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和各年的运营负荷确定年产量 ( 服务量 )。为计算简便,年生产量即为年销售量。 2. 产品 ( 或服务 ) 价格的选择 产品价格一般采用出厂价格,即 : 产品出厂价格=目标市场价格一运杂费 对于供出口的产品,应先按国际目标市场价格扣减海外运杂费并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后,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造价工程师辅导) 造价工程师辅导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是站在项目投资主体角度考察项目的现金流人流出情况,其报表格式见书表P185。从项目投资主体的角度看,建设项目投资借款是现金流入,但又同时将借款用于项目投资则构成同一时点、相同数额的现金流出,二者相抵,对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无影响。因此表中投资只计自有资金。另一方面,现金流入又是因项目全部投资所获得,故应将借款本金的偿还及利息支付计入现金流出。 (1)现金流入各项的数据来源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相同。 (2)现金流出项目包括:自有资金、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支出、经营成本及税金。其中,自有资金数额取自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中资金筹措项下的自有资金分项。借款本金偿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中本年还本额;一部分为流动资金借款本金偿还,一般发生在计算期最后一年。借款利息支付数额来自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的利息支出项。现金流出中其他各项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相同。 (3)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各年现金流入量减对应年份的现金流出量。 (二)损益表的编制 损益表编制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利润总额、所得税及税后利润的分配情况。损益表的编制以利润总额的计算过程为基础。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其中: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财务费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1)产品销售(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的各年度数据分别取自相应的辅助报表。 (2)利润总额等于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减销售税金及附加减总成本费用。 (3)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为利润总额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后的数额。在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主要是按减免所得税及用税前利润弥补上年度亏损的有关规定进行的调整。按现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等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5年内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 (4)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5)弥补损失主要是指支付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及罚款,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6)税后利润按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应付利润及未分配利润等项进行分配。 1)表中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扣除用于弥补损失的金额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50%时可以不再提取。 2)应付利润为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3)未分配利润主要指向投资者分配完利润后剩余的利润,可用于偿还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三)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表的编制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能全面反映项目资金活动全貌。编制该表时,首先要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然后通过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差额反映项目各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利润、折旧、摊销、长期借款、短期借款、自有资金、其他资金、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等;项目资金运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投资、所得税、应付利润、长期借款还本、短期借款还本等。资金采源与运用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用于选择资金筹措方案,制定适宜的借款及偿还计划,并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依据。 (1)利润总额、折旧费、摊销费数据分别取自损益表、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 (2)长期借款、流动资金借款、其他短期借款、自有资金及“其他”项的数据均取自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3)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及回收流动资金见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编制中的有关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