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装箱各部件检验标准

集装箱各部件检验标准

集装箱各部件检验标准
集装箱各部件检验标准

SINSTA

R 香港辛仕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编号:SIN01018

集装箱各部件检验标准

Container Inspection Criteria of

All Components

香港辛仕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验箱部)发布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集装箱原材料检验标准钢材卷

Chapte r1 Inspection Criteria of Raw Material for Cargo Containers Volume of Steel

1-1集装箱卷钢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steel coil for cargo container)

1-2集装箱钢板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steel plate for cargo container)

1-3集装箱带钢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narrow steel coil for cargo container)

1-4集装箱方管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angular steel pipe for cargo container)

1-5集装箱槽钢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hot rolled shape steel for cargo container)

1-6集装箱角钢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angle shape steel for cargo container)

第二章集装箱原材料检验标准油漆卷

Chapter2 Inspection Criteria of Raw Material for Cargo Containers Volume of Paint

2-1 Test criteria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2集装箱富锌漆锌含量检测标准(Test criteria of zinc content in zinc rich primer for cargo container)

2-3集装箱油漆固体含量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weight solids content in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4集装箱富锌漆锌含量测试样板的取样方法和要求

(Sampling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of inspecting of zinc content in zinc rich primer for cargo container)

2-5集装箱油漆比重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specific gravity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6集装箱油漆防流挂性能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anti-sagging ability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7集装箱油漆粘度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viscosity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8集装箱油漆取样和保存方法标准(Test criteria of sampling and preservation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2-9集装箱油漆漆膜附着力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film adhesion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10集装箱油漆漆膜干燥时间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film drying time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11集装箱油漆漆膜光泽度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gloss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12集装箱油漆漆膜厚度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film thickness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13集装箱油漆漆膜耐磨性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abrasive resistance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14集装箱油漆漆膜耐冲击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impact resistance ability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2-15集装箱油漆漆膜柔韧性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film flexibility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16集装箱油漆漆膜硬度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film hardness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17集装箱油漆漆膜颜色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film colour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18集装箱油漆漆膜制备标准(Test criteria of film preparation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2-19集装箱油漆耐中性盐雾检验标准

(Test criteria of salt spray test of paints and varnishes for cargo container)

附录 A 试验室用水规格

附录 B 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

2-20集装箱油漆遮盖力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hiding power of paint for cargo container)

第三章集装箱原材料检验标准地板卷

Chapte r3 Inspection Criteria of Raw Material for Cargo Containers Volume of Floor

3-1集装箱木地板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floor for cargo container)

3-2集装箱木地板现场抽样标准(Sampling criteria of floor for cargo container)

第四章集装箱原材料检验标准配件卷

Chapte r4 Inspection Criteria of Raw Material for Cargo Containers Volume of Accessory Parts 4-1集装箱锁杆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locking rod for cargo container)

4-2集装箱角件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corner casting for cargo container)

4-3集装箱胶条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door gasket for cargo container)

4-4集装箱封胶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sealant for cargo container)

4-5集装箱铭牌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consolidated plate for cargo container)

第一章集装箱原材料检验标准钢材卷

Chapter1 Inspection Criteria of Raw Material for Cargo Container Volume of Steel 1-1集装箱卷钢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steel coil for cargo container)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集装箱卷钢入库检验抽样方法、检验工具、不合格判定标准和返修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集装箱卷钢采购、入库检验、生产制造等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8501-1:1988 钢材表面清洁度目视评定

GB/T14977-1994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

GB/T709-1988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分类、定义、外形、尺寸测量和重量JIS G3125-1987 日本工业标准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集装箱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特性,可长期反复使用;适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适应快速装卸装置作业,尤其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换到另一种运输方式;便于装满货物和卸空,具有1M3及其以上的容积。

3.2 钢板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带剪切而成

3.3 钢带成卷交货,宽度大于或等于600MM的宽钢带

3.4 卷钢钢厂在热轧或精整过程由钢带卷曲而成

4 抽样方案

4.1 抽样检验数量和判定

4.2 仲裁不合格取样必须在两方或者多方见证双倍取样(理化检验当有必要时才进行)

5外观检验

5.1 包装及塔型卷钢入库必须用帆布遮盖,包装带绕过带钢边缘必须有撑垫物防止拉伤边缘,同时包装带不能在卷钢底部避免钢板表面压伤。公称厚度>2.5的卷钢外表面不能有超过负公差深度一半的叉伤、压伤、划伤、折痕、震纹、波浪、边部龟裂等缺陷。1.6\2.0卷钢必须通过钢厂精整,同时外表面要求不允许有叉伤、压伤、划伤、折痕、震纹、波浪、边部龟裂等缺陷。卷钢塔型要求如下:

公称厚度mm ≤2.5 >2.5

公称宽度mm ≤1000 >1000 ≤1000 >1000

塔型高度mm 40 60 30 50

5.2 油污检验用25.24g或25.24ml去离子水溶剂,与75.46g或95.51ml酒精溶质,混合均匀配制而成,然后用胶头滴管摄取溶液,然后滴在卷钢检验面。如果液滴不浸润,则说明表面有油污。实际入库卷钢如果仅仅是外圈表面,则可以先用干净的布条搽去,然后用天那水清洗;如果将卷钢上开卷机打开后大面积批量油污,此卷钢则不能使用。

5.3 表面等级卷钢表面等级按照ISO 8501-1:1988进行目视评定。

5.3.1 表面等级定义 A级为钢材表面覆盖着完整的、牢固的氧化皮,几乎没有铁锈;B级为钢材表面已经开始锈蚀,且面积较大,但氧化皮没有剥落,基体没被侵蚀;C级为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开始剥落或者可以刮掉,在正常的目视下,仅能见到轻微的小量点蚀;D级为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因锈蚀而开始大面积的剥落,在正常的目视下可见普遍发生的锈蚀麻点。参考图示标准。

A B

C D

5.3.2 表面等级判定卷钢外表面可以根据不同的rt等级标准进行判断,凡是外表面锈蚀等级超出B级标准的卷钢,其外表面开卷剪出的规格不能用于常规干货集装箱制造和使用;根据同等标准,如果卷钢上开卷机开出的板料批量≥10%也是不能使用的。

5.4 外观其他缺陷定义、原因

6 尺寸检验 6.1 钢带镰刀弯 根据图示测量要求≤3mm

6.2 卷钢宽度 宽度精度要求是采购技术要求的8~12mm 加工余量 6.3 钢板厚度 钢板厚度测量是测量3点后取算术平均值 6.3.1 钢板厚度测量方法

先让卷钢上开卷机开出10米以后的正常规格后取样50MM 宽度平整板条进行测量,按照图示测量3点后取样平均值,但最低值不能超出下表中的厚度公差范围

6.3.2

钢板厚度公差要求

7 理化性能

卷钢入库检验其中标签必须清楚明显,必须与证书进行核对,核对过程除开生产日期、规格、重量、牌号、厂家、卷号、炉号外,还必须包括如下理化指标。

7.1 化学成分 其中元素含量必须保证,同时要求碳当量≤0.45%

备注:化学元素检验参考GB-T222-1984《钢的化学分析取样法及化学元素检验偏差》 7.2 机械性能

备注:

①其中SM50A和SM50Y A在新JIS 标准当中没有弯曲性能要求,对于集装箱卷钢采购、入库和制造各

个环节却需要弯曲指标,因此特别注明。

②根据国内外不锈钢牌号对照表参考,SUS304(日本工业牌号)与0Cr18Ni9(中国工业牌号)存在对照

关系,可以通用。如果采购国内0Cr18Ni9内在理化指标可以代替SUS304技术要求规定。

③弯曲实验过程要求R角没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8 检测工具

8.1 检测工具以及辅助工具有直尺(量程3m,精度1mm)、螺旋测微器(量程100mm,精度0.01mm)、放大镜(5倍)、手电、烧杯、滴管、线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集装箱钢板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steel plate for cargo containe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集装箱钢板入库检验抽样方法、检验工具、不合格判定标准和返修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集装箱钢板采购、入库检验、库存指引、生产制造等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8501-1:1988 钢材表面清洁度目视评定

GB/T14977-1994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

GB/T709-1988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分类、定义、外形、尺寸测量和重量GB/T709-1988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宽度及长度允许偏差

JIS G3125-1987 日本工业规格手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集装箱: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特性,可长期反复使用;适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途中转运时,箱

内货物不需换装;适应快速装卸装置作业,尤其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换到另一种运输方式;便于装满货物和卸空,具有1M3及其以上的容积。

钢板: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带剪切而成

4抽样方案

序号物件名称单位

抽检项目

(检验水平/AQL)

件数/批

1~35000

抽检数量不合格判定数

1 钢板张1.外观检验(S-2/4.0) 3 1

2.尺寸检验(S-2/4.0) 3 1

3.理化检验(S-2/

4.0) 3 1

4.2 仲裁不合格取样必须在两方甚至多方见证双倍取样(理化检验当有必要时才进行)

5 外观检验

5.1 包装检验钢板入库必须用帆布遮盖,包装带绕过钢板边缘必须有撑垫物防止拉伤边缘。标识必须明显指定位置,注明厂家、数量、炉号、牌号,同时检验证书。

5.2 油污检验用25.24g或25.24ml去离子水溶剂,与75.46g或95.51ml酒精溶质,混合均匀配制而成,然后用胶头滴管摄取溶液,然后滴在钢板检验面。如果液滴不浸润,则说明表面有油污。实际入库钢板如果仅仅是包装钢板上表面,则可以先用干净的布条搽去,然后用天那水清洗;如果将整打钢板打开后大面积批量油污,此钢板则不能使用。

5.3 表面等级钢板表面等级按照ISO 8501-1:1988进行目视评定。

5.3.1 表面等级定义 A级为钢材表面覆盖着完整的、牢固的氧化皮,几乎没有铁锈;B级为钢材表面已经开始锈蚀,且面积较大,但氧化皮没有剥落,基体没被侵蚀;C级为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开始剥落或者可以刮掉,在正常的目视下,仅能见到轻微的小量点蚀;D级为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因锈蚀而开始大面积的剥落,在正常的目视下可见普遍发生的锈蚀麻点。参考图示标准。

A B

C D

5.3.2 表面等级判定钢板外表面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标准进行判断,凡是外表面锈蚀等级超出B级标准的钢板,每打钢板上表面规格不能用于常规干货集装箱制造和使用;根据同等标准,如果每打板料超出B级标准批量≥10%也是不能使用的。

5.4 外观其他缺陷定义、原因和判定

缺陷分类产生原因判定

轧入氧化铁皮、凹坑轧制表面上的伤痕,其形状深度和出现率各有不同,导致

的原因是由于热轧和加工期间氧化铁皮清除不干净造成;

麻坑和一般凹坑注意区别

批量≥10%不能使用,面

积不超过单板面积2%,深

度不超过负公差之半

压痕和轧痕压痕和轧痕可按照一定距离的间隔分布或无规则分布在

钢板的整个长度和宽度上周期性出现,轧痕是由于轧辊破

损造成的。压痕是由于轧辊粘上异物导致

不允许

划伤和沟槽表面上宽度、深度和长度不同的机械损伤。基本上是平行

于轧制方向,这种损伤是由于轧辊和钢板之间相对运动摩

擦导致的缺陷

不允许

重皮不规则和鳞片状的细小的表面缺陷。重皮沿轧制方向延伸,其程度取决于变形度的大小。有些与金属表面黏结,

表现为细小结巴颗粒,主要原因是由于钢锭表面冷溅、重

皮以及结巴未清理干净或清理深宽比不够,胚料表面不

平,轧制形成批量≥10%不能使用,面积不超过单板面积2%,深度不超过负公差之半

气泡、折痕气泡位于结皮以下,其形状和尺寸不同,冶炼过程、浇制

过程脱气不良造成的;热轧过程带钢应力分布不均或精整

过程产生

不允许

夹杂表面上的非金属夹杂物,其形状和尺寸各有不同。夹杂沿轧制方向延伸,随机分布,并且颜色与肌体明显不同,夹

杂主要是由于钢锭表面有非金属夹杂物,轧制未脱落批量≥10%不能使用,面积不超过单板面积2%,深度不超过负公差之半

纵裂裂纹边部龟裂一般沿轧制方向,裂纹主要是由于钢板冷却过程或钢胚就

已经有裂纹在轧制过程出现;由于过烧、偏析引起边部边

部脆裂或锯齿状开裂现象

不允许

5.5 缺陷返修 缺陷返修是CIMC 工厂特殊工序,以达到集装箱美观的目的。 5.5.1 缺陷限度

钢材缺陷的限度是由钢材表面缺陷的深度和面积来衡量的,深度:缺陷的深度应从缺陷附近清除氧化铁皮后的产品进行测量(可以在打砂后测量)。面积分两种:①是孤立的点状面积缺陷,衡量方法是比缺陷的外接圆大50MM 的圆来确定影响面积 ②是线状或集聚,大于外接矩形50MM 来确定影响面积,参考图示

对于缺陷深度及面积分1、2、3、4、5个等级。

1级缺陷:钢板表面不允许有气泡、结巴、裂纹、折叠、夹杂和压入氧化铁皮等深的尖锐的缺陷。这些缺陷有害于产品的使用,1级缺陷均需要修理。

2级缺陷:深度不超过下表规定的不可避免的缺陷,这是允许的,且不考虑其数量,2级缺陷不需要修理。 3级缺陷:深度超过2级缺陷最大允许深度,但不超过3级和4级缺陷的深度规定,影响面积不大于检验面积的5%,3级缺陷不需要修理

4级缺陷:深度超过2级缺陷最大允许深度,但不超过3级和4级缺陷深度的限定,且总面积大于检验面积5%的缺陷,需要修理。 5级缺陷:深度超过3和4级缺陷的深度限定规定的缺陷,均需要修理。 影响面积的综总和超过检验面积的15%的2级缺陷需要修理。 影响面积的总和超过检验面积的2%的3级缺陷需要修理。 5.5.2

缺陷修理

修磨:所有1、4、5级缺陷,以及超出缺陷下面钢板的厚度限定规定的2、3级缺陷均需要局部修磨或整个表面处理,具体检验要求是:修磨应光滑,宽深比小于6:1。修磨后的厚度规定:对于厚度≤2板料,允许修磨面积小于整个面积的2%,深度不超过负公差之半,局部位置可以允许修补腻子;对于2<厚度≤7.5MM 的钢板,不得比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小允许厚度小0.3MM ,局部位置可以允许修补腻子;对于7.5MM ——<15MM 的钢板,不得比产品标准规定最小允许厚度小0.4MM 。允许单个修磨面积应不大于0.25平方米;钢板一面的全部修磨面积的总和,对于一面面积小于12平方米的钢板,应不大于面积的5%。对于一面表面积大于12平方米的钢板,应不大于面积的2%,两个修磨面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他们的平均宽度。 焊补或堆焊:钢板表面存在缺陷,如果不能按照修磨的程度限度方法清理的缺陷,可以用铲凿修磨后进行

焊补。如角柱压型后边部5MM爆裂裂纹,堆焊打磨后再经过一次打砂处理。

对于批量小于<10%的R角裂纹,凡是密集长度小于5MM,深度不超过50u,可以直接进行一次打砂处理;对于深度没有超过负公差之半的裂纹可以打磨后再经过一次打砂处理。对于厚度≤2MM板料存在的纵裂,不允许返修和使用。

6 尺寸检验

6.1 钢板镰刀弯

检验方法是将平板放在平面位置不施加任何外力,沿波浪或瓢曲方向拉线检查最高波峰值。批量震纹不允许。

6.3钢板长度

备注:上述公差要求也适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卷钢开卷钢板规格要求

6.4 钢板厚度钢板厚度测量是测量3点后取算术平均值

6.4.1 钢板厚度测量方法

按照图示测量3点后取样平均值,但最低值不能超出下表中的6.3.2厚度公差范围

6.4.2钢板厚度公差要求

参考下列表格JIS G3193-1988 热轧钢板及钢带的形状、尺寸、重量及其容许差

6.5 钢板切边直角 根据图示,要求A/W ≤1%

W

7 理化性能

钢板入库检验其中标签必须清楚明显,必须与证书进行核对,核对过程除开生产日期、规格、重量、牌号、厂家、炉号外,还必须包括如下理化指标。

7.1 化学成分 其中元素含量必须保证,同时要求碳当量≤0.45%

备注:化学元素检验参考GB-T222-1984《钢的化学分析取样法及化学元素检验偏差》 7.2 机械性能

备注:

④其中SM50A和SM50Y A在新JIS 标准当中没有弯曲性能要求,对于集装箱钢板或卷钢采购、入库和

制造各个环节却需要弯曲指标,因此特别注明。

⑤根据国内外不锈钢牌号对照表参考,SUS304(日本工业牌号)与0Cr18Ni9(中国工业牌号)存在对照

关系,可以通用。如果采购国内0Cr18Ni9内在理化指标可以代替SUS304技术要求规定。

⑥弯曲实验过程要求R角没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8 检测工具

8.1 检测工具以及辅助工具有直尺(量程3m,精度1mm)、螺旋测微器(量程100mm,精度0.01mm)、放大镜(5倍)、手电、烧杯、滴管、线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集装箱带钢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narrow steel coil for cargo containe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集装箱窄带钢入库检验抽样方法、检验工具、不合格判定标准和返修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集装箱窄带钢采购、入库检验、生产制造等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8501-1:1988 钢材表面清洁度目视评定

GB/T14977-1994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

GB/T709-1988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分类、定义、外形、尺寸测量和重量JIS G3125-1987 日本工业规格手册—高耐大气候轧制钢种

JIS G3466-1987 日本工业规格手册—一般结构用方形钢管

GB-T6728-2002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集装箱: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特性,可长期反复使用;适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适应快速装卸装置作业,尤其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换到另一种运输方式;便于装满货物和卸空,具有1M3及其以上的容积。

窄带钢:成卷交货,宽度小于或等于600MM的钢带,以卷交货

卷钢:钢厂在热轧或精整过程由钢带卷曲而成

方管:由钢带条经过直接成方高频焊接而成或先成圆然后靠焊接挤压成方加工而成

高频焊接:高频感应焊接是利用高频电流特有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使焊接电流集聚于接触处表层,表层接合面的温度上升很快,将待焊接面加热至熔化或接近熔化的塑性状态,随后迅速被挤压成接头的一种焊接方法

4抽样方案

4.2 仲裁不合格取样必须在两方甚至多方见证双倍取样(理化检验当有必要时才进行)

5 外观检验

5.1 包装及塔型卷钢入库必须用帆布遮盖,包装带绕过带钢边缘必须有撑垫物防止拉伤边缘,同时包装带不能在卷钢底部避免钢板表面压伤。卷钢塔型要求如下:

5.2 油污检验用25.24g或25.24ml去离子水溶剂,与75.46g或95.51ml酒精溶质,混合均匀配制而成,然后用胶头滴管摄取溶液,然后滴在卷钢检验面。如果液滴不浸润,则说明表面有油污。实际入库卷钢如果仅仅是外圈表面,则可以先用干净的布条搽去,然后用天那水清洗;如果将卷钢上开卷机打开后大面积批量油污,此卷钢则不能使用。

5.3 表面等级卷钢表面等级按照ISO 8501-1:1988进行目视评定。

5.3.1 表面等级定义 A级为钢材表面覆盖着完整的、牢固的氧化皮,几乎没有铁锈;B级为钢材表面已经开始锈蚀,且面积较大,但氧化皮没有剥落,基体没被侵蚀;C级为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开始剥落或者可以刮掉,在正常的目视下,仅能见到轻微的小量点蚀;D级为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因锈蚀而开

始大面积的剥落,在正常的目视下可见普遍发生的锈蚀麻点。参考图示标准。

A B

C D

5.3.2 表面等级判定卷钢外表面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标准进行判断,凡是外表面锈蚀等级超出B级标准的卷钢,其外表面开卷剪出的规格不能用于常规干货集装箱制造和使用;根据同等标准,如果卷钢上开卷机开出的板料批量≥10%也是不能使用的。

5.4 外观其他缺陷定义、原因

轧入氧化铁皮、凹坑轧制表面上的伤痕,其形状深度和出现率各有不同,导致的原因是由于热轧和加工期间氧化铁皮清除不干净造成;麻坑和一般凹坑注意区别

压痕和轧痕压痕和轧痕可按照一定距离的间隔分布或无规则分布在钢板的整个长度和宽度上周期性出现,轧痕是由于轧辊破损造成的。压痕是由于轧辊粘上异物导致的

划伤和沟槽表面上宽度、深度和长度不同的机械损伤。基本上是平行于轧制方向,这种损伤是由于轧辊和钢板之间相对运动摩擦导致的缺陷

重皮不规则和鳞片状的细小的表面缺陷。重皮沿轧制方向延伸,其程度取决于变形度的大小。有些与金属表面黏结,表现为细小结巴颗粒,主要原因是由于钢锭表面冷溅、重

皮以及结巴未清理干净或清理深宽比不够,胚料表面不平,轧制形成

气泡、浪形、震纹、瓢曲气泡位于结皮以下,其形状和尺寸不同,冶炼过程、浇制过程脱气不良造成的;冷却不均或轧制精度不够导致导致边部或整个面积有高低起伏的缺陷;系统冷却共振、轧辊精度不够导致的类次波纹状缺陷;同一纵横位置凹凸翘曲现象为瓢曲

夹杂表面上的非金属夹杂物,其形状和尺寸各有不同。夹杂沿轧制方向延伸,随机分布,并且颜色与肌体明显不同,夹杂主要是由于钢锭表面有非金属夹杂物,轧制未脱落

以上缺陷不允许 6 尺寸检验 6.1 钢带镰刀弯 根据图示测量

要求≤1mm

6.2 带钢宽度 宽度精度要求是采购技术要求的±1加工余量 6.3 钢板厚度 钢板厚度测量是测量3点后取算术平均值

6.3.1 钢板厚度测量方法

先让卷钢上开卷机开出10米以后的正常规格后取样50MM 宽度平整板条进行测量,按照图示测量3点后取样平均值,但最低值不能超出下表中的厚度公差范围

6.3.3钢板厚度公差要求

7 理化性能

卷钢入库检验其中标签必须清楚明显,必须与证书进行核对,核对过程除开生产日期、规格、重量、牌号、厂家、卷号、炉号外,还必须包括如下理化指标。

7.1化学成分其中元素含量必须保证,同时要求碳当量≤0.45%

备注:化学元素检验参考GB-T222-1984《钢的化学分析取样法及化学元素检验偏差》

7.2 机械性能

备注:

⑦其中SM50A和SM50Y A在新JIS 标准当中没有弯曲性能要求,对于集装箱带钢采购、入库和制造各

个环节却需要弯曲指标,因此特别注明。

⑧弯曲实验过程要求R角没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⑨力学实验取样必须在带钢板头以后10米位置。

8 检测工具

8.1 检测工具以及辅助工具有直尺(量程3m,精度1mm)、螺旋测微器(量程100mm,精度0.01mm)、放大镜(5倍)、手电、烧杯、滴管、线等。

1-4集装箱方管检验标准(Test criteria of angular steel pipe for cargo containe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集装箱方管入库检验抽样方法、检验工具、不合格判定标准和返修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集装箱方管采购、入库检验、生产制造等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8501-1:1988 钢材表面清洁度目视评定

GB/T14977-1994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

GB/T709-1988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分类、定义、外形、尺寸测量和重量JIS G3125-1987 日本工业规格手册—高耐大气候轧制钢种

JIS G3466-1987 日本工业规格手册—一般结构用方形钢管

GB-T6728-2002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集装箱: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特性,可长期反复使用;适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适应快速装卸装置作业,尤其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换到另一种运输方式;便于装满货物和卸空,具有1M3及其以上的容积。

窄带钢:成卷交货,宽度小于或等于600MM的钢带,以卷交货

卷钢:钢厂在热轧或精整过程由钢带卷曲而成

方管:由钢带条经过直接成方高频焊接而成或先成圆然后靠焊接挤压成方加工而成

高频焊接:高频感应焊接是利用高频电流特有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使焊接电流集聚于接触处表层,表层接合面的温度上升很快,将待焊接面加热至熔化或接近熔化的塑性状态,随后迅速被挤压成接头的一种焊接方法

4抽样方案

4.1 抽样检验数量和判定

4.2 仲裁不合格取样必须在两方甚至多方见证双倍取样(理化检验当有必要时才进行)

5 外观检验

5.1 包装检验方管入库必须用帆布遮盖,包装带绕过方管R角边缘必须有撑垫物防止拉伤边缘。每扎方管外表面不能有叉伤、压伤、划伤、折痕、震纹、波浪等缺陷。同时标签必须明确数量、厂家、材质、生产日期等;每轧方管包扎吨位不能超过5吨,具体参考下表。

规格截面尺寸每层根数总层数总根数外形尺寸

60×60(长≤6000)7 6 42 420×360

60×60(长>6000) 6 5 30 300×360

50×100 4 6 24 400×300

5.2 油污检验用25.24g或25.24ml去离子水溶剂,与75.46g或95.51ml酒精溶质,混合均匀配制而成,然后用胶头滴管摄取溶液,然后滴在方管检验面。如果液滴不浸润,则说明表面有油污。实际入库方管如果仅仅是每扎表面,则可以先用干净的布条搽去,然后用天那水清洗;如果每扎打开后大面积批量≥10%有油污,此批方管则不能使用。

5.3 表面等级方管表面等级按照ISO 8501-1:1988进行目视评定。

5.3.1 表面等级定义 A级为钢材表面覆盖着完整的、牢固的氧化皮,几乎没有铁锈;B级为钢材表面已经开始锈蚀,且面积较大,但氧化皮没有剥落,基体没被侵蚀;C级为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开始剥落或者可以刮掉,在正常的目视下,仅能见到轻微的小量点蚀;D级为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因锈蚀而开始大面积的剥落,在正常的目视下可见普遍发生的锈蚀麻点。参考图示标准。

A B

C D

5.3.2 表面等级判定卷钢外表面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标准进行判断,凡是外表面锈蚀等级超出B级标准的方管,其每扎外表面方管不能用于常规干货集装箱制造和使用;根据同等标准,如果每扎内部方管批

零部件检测标准

零部件检测标准 1、目的: 提升零部件质量,有效加强过程检验控制,将制定标准符合工作需要,能够起到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 2、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产品的零部件检验要求及抽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各种产品所需的零部件质量验收。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下列标准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2828.2-200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2部分:按极限质量LQ检索的孤立批检验抽样方案 4、抽样方法 4.1所有零部件均按GB2828进行抽样检验。 4.1.1根据本公司以往检查数据,根据抽样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无偏估计值-P, 确定轴承合格品质量水平AQL=0.15,并确定为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Ⅱ。 4.1.2抽样过程: a.在表1中,由批量范围、检查水平所在列相交处,读出样本大小字码。 b.在表2中,由样本大小字码所在行向右,在样本大小栏内,读出n(样 本大小)。另外,由样本大小字码所在行与AQL=0.15所在列相交处读出 [Ac,Re](一次抽样方案的判定数组)。 c.检查员按判定数组判定合格与否。 示例:求批量N=1000时,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按抽样规定AQL=0.15,IL (检查水平)=Ⅱ a.从表1中包含N=1000的行(501~1200),与IL=Ⅱ所在列相交处,读出 样本大小字码J。

b.在表2中,由样本大小字码J所在行向右,在样本大小栏内读出n=80(样 本大小),另外,由样本大小字码J所在行与AQL=0.15所在列相交处读 出[0,1]。 c.因而所求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如下: n=80,Ac=0(合格判定数),Re=1(不合格判定数)。 4.1.3 在查表2时,如遇到样本大小字码栏的字码同合格质量水平(AQL)行的相交处读出的是向下(上)箭头时,可沿箭头方向读出第一个判定数组[x x],然后由读出的这个判定数组[x x]向左,在样本大小栏内读出样本大小(n)。4.1.4 当n大于批量数值时,不按GB2828进行抽样检验,此时按批量数进行全检。 4.1.5对抽样件规定,精度要求0.05mm以内的样件尺寸要求全检。精度要求0.1mm—0.2mm抽检20%。自由差抽检一至两件。 4.1.6对于铸件(铸铁、铸钢、铸铝、铸铜、粉末冶金等)的样件要求所有尺寸

集装箱技术规范概况

. 集装箱技术规范概况 1. 总则 1.1适用范围 一般技术规范概括了图纸、结构、材料、验收指南及通用干货集装箱的试验方法等。 此批箱制造厂是在有着严格质量控制体系的顺安达集装箱制造厂 ( SSCMC ) 生 产。该厂已得到诸如美国船级社 ( ABS ) 法国船级社 ( BV ) 德意志劳氏船级社 ( GL )等国际船级社的认可 1.2 运输环境 本集装箱的设计制造适用于国际间海运( 甲板上或甲板下)公路,铁路的通用货 物运输集装箱所使用的材料在低于零下40℃至80℃的环境下,不致影响箱的基本结 构强度和密封性能 1.3 标准及准则 除非本规范中有特殊说明,集装箱应适用于下列最新的标准和规则 1.3.1 I.S.O / TC—104 ISO 668—系列1 集装箱分类,外部尺寸和重量定额 ISO 830—集装箱名词术语 ISO 1161—系列1集装箱—集装箱角件的技术条件 ISO1496/1—系列1集装箱—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货物 集装箱 ISO3874/1979(E)—系列1集装箱—起吊及紧固 ISO1894/—通用货物系列1集装箱—最小内部尺寸 ISO 6346—集装箱代号,识别和标记 1.3.2 海关通关牌照(TIR.) 所有集装箱必须符合“国际海关货物运输公约”或1982年集装箱公约的主要条 款,并获得通关认可牌照 1.3.3 集装箱安全公约认可牌照(CSC.) 所有集装箱必须符合“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的规定并获得“集装箱安全牌照” ( CSC 铭牌 ) 1.3.4 木材处理标记(TCT.) 集装箱所用地板必须按澳大利亚卫生部制定的“免疫防虫处理方法”处理并获得公证机关认可,再将这块标志着免疫处理的铭牌订在每个箱门上 1.3.5 国际铁联认可(UIC 592-1 OR)) 所有集装箱符合国际铁路联盟的要求并予以注册(不包括45′等超长箱或超宽箱) 1.3.6 船级社认可 所有集装箱必须获得船级社的型式认可和检验证书 注:以上所有牌照均通过船级社办理

集装箱检验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总结01 1发送前一天的完工给报价人员。 2.检验箱子 2.1识别箱主、照箱号 常见的箱主有MSK/COS/CMA/MSC/HJ/UASC/YML/SITC 需要照片加时间的有:MSK/SITC 需要带着铭牌照(照箱门):HJ 需要记录年份的:YML 需要照内外的板部件:可以做台湾箱的中远箱子 2.2场内检验标准与IICL的区别和未明细的检验标准。 2.2.1场内所有箱体的顶板不能补焊 2.2.2梁部件破损部位不能做贴补只能做嵌补、和角件相接部位破损嵌补或切换的尺寸必须 大于30. 2.3部分箱主检验要求的特殊性 门板允许最小尺寸:15*15 MSK:侧板只允许嵌补(顶板可以贴补)、没有水洗项目,开门拉力大于2kg需要对门铰链进行钻孔和喷润滑油,如果里面钻孔的跟着一起动,说明里面的销子断了,换门铰链。 开门90度,拉力大于7kg重复上诉动作。 CMA:允许的最小尺寸为:15*15、没有除杂项目。 2.4检验箱体项目 2.4.1必须熟悉箱体相关代码和IICL标准。 2.4.2检验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必须用箭头标注清楚。 3.0检验项目 3.1照片质量要求明显易识别所报项目。 水/化洗:水洗主要针对地板的清洁度。化洗主要针对像煤/化学粉末大面积堆积可见 补漆/全补漆:主要针对中远的普柜(小箱20gp) 门部件:容易忽略门楣和门槛的锁座、下托架。 门铰链:换带号的门铰链、矫正。 侧板:小洞漏光不易测,变形尺寸数波数和目测高度。外部打胶部位不易发觉。损坏部位许标注和写明尺寸。 地板:注意靠近箱门和前墙的地板尺寸:60*120/90*120损坏部位许标注和写明尺寸。 需要带箱号整体照片和局部能说明尺寸的照片(照波数) 顶部:注意加强版和延伸板以及梁部件的尺寸报法。 底横梁:底横梁的变形破损一般都会引起地板的破裂和上凸。 4.0照片的处理: 每个箱体的检验项目和拍照顺序都必须利于相片的归档和避免所检验的项目照片缺失。 5.0检验过程残损相片归档 5.1以箱号命名归档“CBHU2034568” 5.2查箱主:登陆武汉集装箱主页输入箱号查询。 5.3为了易于以后的查询和备份每个箱子的残损命名为“20150420ECC CBHU2034568”5.4中远查“50”、在网页收藏夹进入“IEISO”用户名:XUJUN3 密码:cosco(小写) 外籍查“原残”核对所检验的项目是否符合,如漏检需针对项目重新检验 5.5写本子送楼上报价。写本质需正确箱号、明确箱型和箱主。 5.6做导入表。复制导入成功的表格。如还不能导入,则需要针对复制的属性进行修改(复

产品及零部件外观检验规范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2015-9-16改版发布 2015-9-17实施上开汽车电器(上海)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所有的塑料件、冷冲件、橡胶件、外协外购件(包括喷漆、移印、镭雕)等产品的外观判定依据,并确立允收/拒收之准则,使检验工作规范化。 2定义 2.1 A面:产品正面或组合后正面,上面(或指定面),或是从正面或上面一眼就能看到的面; 2.2 B面:不移动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看到的面;如后面、侧面(或指定面); 2.3 C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后面,底面(或指定面)。 3检验条件 4 检验方法: 目视 5 检验抽样方式: 5.1 塑料件、橡胶件、冷冲件按3模/批;标准件、弹簧及其他外协外购件按5件/批;喷漆、移印、镭雕件全检。 5.2 特殊情形由工程部主管调整检验标准。 6.检验规范: 6.1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6.1.1 缺陷定义 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11)油丝:油痕,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2)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 13)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14)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15)分界线不清: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GF 16)针孔: 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 17)露底: 该喷没喷的部位称露底。 18)虚喷: 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 19)喷花: 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部位。 20)杂物: 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 21)泛白: 涂膜表面呈气雾状。 22)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6.1 .2 塑料件分类 A. 不需要加工或加工前的毛坯件 一类: 高精度高要求的外观塑料件及透明制品; 二类: 需喷涂的塑料件

集装箱叉车安全操作标准(新)

集装箱叉车、正面吊安全操作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装箱叉车、正面吊司机在作业(含修理)中的安全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港口装卸司机操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2、规范性引用标准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和文件中的有关内容。 GB/T 17992-2008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安全规程 GB/T 6067-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 11602-2007 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 JT/T 622-2005 港口装卸机械电气安全规程 JT/T 232-1995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技术条件 3. 术语 3.1集装箱叉车:用于集装箱堆场、装卸、堆码的重型叉式装卸车。有底叉式和吊叉式等多种型式。 3.1.1集装箱正面叉车(container frontal fork lift)货叉在车辆的正面,配有顶部起吊和侧面起吊的专用属具,货架可以侧移和左右摆动的车辆。 3.1.2集装箱侧面叉车(container side fork lift)带有侧叉的集装箱叉式装卸车。 3.1.3集装箱拆装箱叉车(container stuffing and destuffing fork lift)可进入集装箱内作业的小型、全自由提升、低门架叉车,用于箱内拆装箱作业。 3.2集装箱正面吊:有伸缩吊具,可装卸不同规格的集装箱;吊具左右可旋转,吊运起重机可与箱子成夹角吊装;采用套筒式伸缩臂架,作业时,可同时实现整车行走、变辐、和臂架伸出;能进行多层堆码和跨箱作业;在吊具上安装吊爪或吊钩时,可起吊集装箱半挂车或其他重大件货物的一种流动式集装箱装卸机械。 4 作业前准备 4.1未取得该类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书者不得独自从事该项工作;学徒上机操作时必须有师傅在场监护。 4.2、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要生根,拉紧衣服拉链,扣好衣扣,系紧鞋带。 4.3 现场交接班及作业前设备检查。 4.3.1上车前应认真检查作业周围的环境,清除大车行走路线上的障碍物。 4.3.2 在现场交接班,确保与上班司机交接清楚机械情况、作业内容、作业线路和堆场安全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并按照车辆运行检查表内容检查车辆。 4.3.2.1 检查登车踏板,确认踏板上没有杂物、油渍等,打开驾驶室,抓牢驾驶室登车扶手上车。 4.3.2.2 查灯光、刮水器、反光镜、喇叭、警报器、蜂鸣器、防护罩、大灯、制动和转向装置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4.3.2.3 查制动系统、起升开闭锁指示信号系统、紧停装置、倒顺开关和转向机构是否有效。 4.3.2.4查轮胎、半轴螺丝、吊具、限位开关、联锁装置和通道扶梯等机械关键部位是否完好。 4.3.2.5 查机械车辆上配备的灭火器是否完好及有效,并做好检查记录。

门窗配件检验标准

《建筑门窗配套件推荐产品技术评定规则》 (2008年1月修订稿) 本规则规定了建筑门窗配套件(此稿仅规定了建筑门窗用五金件、密封胶条、密封毛条、密封胶等)推荐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抽样规则。 总则 抽样规则 本规则规定抽检样品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2.同一批同规格样品数量应在500件或100kg以上,随机从不同包装里抽取。 3.应有生产企业或生产企业指定人在抽样现场。 4.抽检样品数量根据实际检测的需要确定样品数量,现场封样并签字有效。 第一部分建筑门窗五金件 一、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建筑门窗五金件推荐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注:其中外观,表面处理,适用于本部分所有相关的产品。 二、外观 1.涂层色泽均匀一致,无气泡、流挂、脱落、堆漆、桔皮等缺陷。 2.阳极氧化表面阳极氧化膜应致密、表面色泽一致、均匀、无烧焦等缺陷。镀层致密均匀,无露底、泛黄、烧焦等缺陷。 3.表面不应有飞边、毛刺、明显划痕、砂眼、凹坑等缺陷。 4.连接处铆钉端部必须圆整、光滑,连接牢固,转动灵活。紧固铆接处不应松动。 三、表面处理 1.耐蚀性 相关产品应符合已有的国标或行业产品标准规定,检测及判定以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为准。 2.除满足1外,各类基材常用表面覆盖层的耐腐蚀性能、膜厚度及附着力要求见表1。 常用覆盖层 各类基材应达到指标 碳素钢基材铝合金基材锌合金基材 金属层 镀锌层 1.中性盐雾(NSS)试验,72h 不出现白色腐蚀点(保护等 级≥8级),240h不出现红 锈点(保护等级≥8级)。 — 1.中性盐雾(NSS)试验, 72h不出现白色腐蚀点 (保护等级≥8级)。 2.平均膜厚≥12μm 2.平均膜厚≥12μm Cu+Ni+Cr 或 Ni+Cr 铜加速乙酸盐雾(CASS)试 验16h、腐蚀膏腐蚀(CORR) 试验16h、乙酸盐雾(AASS) 试验96h试验,外观不允许 有针孔、鼓泡以及金属腐 蚀等缺陷。 — 铜加速乙酸盐雾(CASS) 试验16h、腐蚀膏腐蚀 (CORR)试验16h、乙酸盐 雾(AASS)试验96h试验, 外观不允许有针孔、鼓泡 以及金属腐蚀等缺陷。

集装箱基础知识 各类标准 规范及公约

集装箱基础知识(三) ——各类标准、规范及公约一、集装箱的标准分类 为了有效地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必须强化集装箱标准化,应进一步做好集装箱标准化工作。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 1、国际标准集装箱 是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04技术委员会制订的国际标准来建造和使用的国际通用的标准集装箱。 集装箱标准化历经了一个发展过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04技术委员会自1961年成立以来,对集装箱国际标准作过多次补充、增减和修改,现行的国际标准为第1系列共13种,其宽度均一样(2438mm)、长度有四种(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 第2系列和第3系列均降格为技术报告。 2、国家标准集装箱 各国政府参照国际标准并考虑本国的具体情况,而制订本国的集装箱标准。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集装箱外部尺寸和额定重量》(GB1413-85)中对集装箱各种型号的外部尺寸、极限偏差及额定重量等进行了规定。 3、地区标准集装箱 此类集装箱标准,是由地区组织根据该地区的特殊情况制订的,此类集装箱仅适用于该地区。如根据欧洲国际铁路联盟(VIC)所制订的集装箱标准而建造的集装箱。 4、公司标准集装箱 某些大型集装箱船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而制订的集装箱船公司标准,这类箱主要在该公司运输范围内使用。如美国海陆公司的35ft(英尺,foot)集装箱。 此外,目前世界还有不少非标准集装箱。如非标准长度集装箱有美国海陆公司的35ft 集装箱、总统轮船公司的45ft及48ft集装箱;非标准高度集装箱,主要有9ft和两种高度集装箱;非标准宽度集装箱有宽度集装箱等。由于经济效益的驱动,目前世界上20ft集装箱总重达24ft的越来越多,而且普遍受到欢迎。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 指导QC部门的日常工作 工作的分派: ●QC的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具体分析工件的检查难度,并结合QC的工作经验加 以考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的工件以往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提醒 QC注意,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施指导。 ●全检项:要求外观电镀色差相同,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50PCS,抽检5件,关键件需全检。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

1)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3)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说明。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5)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法,合理选用 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8)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标识。 9)入库/出货。 1)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5)图纸要求热处理,氧化的,关注是否除锈,留量,堵孔,氧化淬火前的攻牙加 工等。 6)留意零件与图纸其它不符之处,比如方向相反等。

1)外观检视条件 ——视力:校正视力1.0以上 ——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A级面40㎝,B、C距眼睛一臂远。 ——目视角度:45度~90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目视时间:A级面15秒/面,B、C面10秒/面 ——灯光:大于500LUX的照明度 2)术语和定义 ● 面,手柄,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 的左右侧面及背面等)。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户不购买产

集装箱检验规范

集装箱检验规范(2008) 2008年4月1日生效

目 录 第1章 通 则 (1) 第1节 一般规定..............................................................................1 第2节 申 请.................................................................................1 第3节 分 歧.................................................................................2 第4节 证书与条件 (2) 第2章 检 验 (3) 第1节 一般规定……………………………………………………………………3 第2节 定型设计的批准………………………………………………………………3 第3节 工厂认可……………………………………………………………………4 第4节 制造检验………………………………………………………………………6 第5节 营运检验……………………………………………………………………7 第3章 材 料 (10) 第1节 一般规定……………………………………………………………………10 第2节 集装箱板材……………………………………………………………………11 第3节 集装箱方管……………………………………………………………………12 第4节 集装箱内门柱槽钢…………………………………………………………14 第5节 罐式集装箱罐体材料………………………………………………………15 第6节 集装箱角件…………………………………………………………………16 第7节 焊 接………………………………………………………………………17 第4章 集装箱 集装箱………………………………………………………………………… 20 第1节 一般规定………………………………………………………………………20 第2节 结构和技术要求……………………………………………………………20 第3节 角 件………………………………………………………………………26 第5章 集装箱集装箱试验方法和要求试验方法和要求 试验方法和要求……………………………………………………………30 第1节 一般规定……………………………………………………………………30 第2节 试验方法和要求……………………………………………………………30 第6章 专用专用集装箱集装箱 集装箱………………………………………………………………………35 第1节 无压型干散货物集装箱……………………………………………………35 第2节 平台和台架式集装箱………………………………………………………37 第7章 保温保温集装箱集装箱 集装箱………………………………………………………………………39 第1节 一般规定………………………………………………………………………39 第2节 技术要求………………………………………………………………………39 第3节 检查与试验……………………………………………………………………44 第8章 罐式集装箱 罐式集装箱………………………………………………………………………48 第1节 一般规定………………………………………………………………………48 第2节 技术要求 (48)

通用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通用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 指导QC部门的日常工作 工作指引 工作的分派: QC的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具体分析工件的检查难度,并结合QC的工作经验加以考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的工件以往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提醒QC注意,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施指导。 检验方案 全检项:要求外观电镀色差相同,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50PCS,抽检5件。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范。 检验设备 游标卡尺千分尺高度尺角度尺塞尺针规螺纹规环规大理石平台投影仪二次元纯净水

甲基化酒精异丙醇检测夹具、色板、喷砂样板或签样 检验步骤 1)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3)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说明。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英文/日文的注解说明。 5)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 法,合理选用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 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8)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 标识。 9)入库/出货。 注意事项 1)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冷藏集装箱检验维修规范-

冷箱箱体检验与维修基本知识 一.顶边梁 1.铝质顶边梁 1.1对于铝质顶边梁破损变形修理总原则有几点: (1)。除非箱主同意,不能焊接 (2)。20尺箱顶边梁最多只能有两处全断面垂直切割,40尺箱顶边梁最多只能有四处全断面垂直切割 (3)。40尺箱顶边梁中线前后一米内不允许全断面垂直切割 (4)。钢与铝接触点要用绝缘带隔开 (5)。锁钉不能超出角件面 (6)。断补拼接板只能用铝材,拼接板用锁钉有三种,每边15个8MM锁钉加5个 6.4MM铆钉或14个8MM锁钉加7个6.4MM铆钉或18个8MM锁钉,承受剪 切强度不低于20400KG(6.4mm 612kg ,10mm,1905kg) (7)。断补最小长度不少于1M,如果断补处距离角件不足1M,要延伸到角件,断补处要落在两侧壁柱中间。 (8)。顶边梁嵌补最大不超过300MMX30。 1.2顶边梁修理范围及方法 (1)。小于15MMX3MM的裂缝且距角件1M以上,钻止裂孔 (2)。小于30MMX5MM的裂缝,采用加固嵌补修理,铆钉线以下破不用修理 (3)。大于30MMX5MM以上的裂缝或大的凹损,做断补 (4)。凹损超过35MM,修理 2.钢质顶边梁`顶端梁 2.1对于钢质顶边梁破损变形修理总原则有几点: (1)。嵌补最小长度为150MM,如果顶端梁嵌补处离角件不足150MM,要延伸到角件,顶边梁嵌补处离角件不足300MM,也要延伸到角件,嵌补处离另一处垂直焊补不足150MM,要延伸到该焊补处(断补也一样) (2)。如果损伤长度超过集装箱长度一半,则全部更换(92版) (3)。20尺箱顶边梁最多只能有两处全断面垂直切割,40尺箱顶边梁最多只能有四处全断面垂直切割, 二.底边梁 1.铝质底边梁 1.1对于铝质底边梁破损变形修理总原则有几点: (1)。除非箱主同意,不能焊接; (2)。20尺箱底边梁最多只能有两处全断面垂直切割,40尺箱底边梁最多只能有四处全断面垂直切割, (3)。钢与铝接触点要用绝缘带隔开 (4)。锁钉不能超出角件面 (5)。断补拼接板只能用铝材,拼接板用锁钉每边18个10MM锁钉加18个6.4MM 铆钉,承受剪切强度不低于40800KG (6)。断补最小长度不少于1M,如果断补处距离角件不足1M,要延伸到角件,断补处要落在两T型头中间。

备件物资验收标准

备品备件及物资验收标准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备品备件及物资验收的标准、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部。 2 职责与权限 2.1、*****部负责对备品备件及物资验收工作的监督、指导; 2.2、*****部*****组负责备品备件及物资的验收工作; 2.3、*****部*****科负责备品备件及物资的接收、入库及保管工作。 3 验收依据 商务合同、图纸、技术协议和国家相关标准。 4 验收范围 4.1、设备及其备品、备件:通用备件、专用备件、工艺件、汽车备件、进口备件; 4.2、电气、仪器仪表:电气设备、电子元件、电器元件、仪器、线缆、仪表; 4.3、物资类:钢材、建材、标准工具、五金、油品等。 5 验收标准 5.1、合同:所有到货的备品备件及物资,必须有合同订单,无合同订单不予接受。资料不全(无合格证、说明书、认证卡等)、规格与合同不符、质量低劣或已积压的备品备件及物资,拒绝验收,并做好记录,进入商务处理流程;

5.1.1、招标确定供货厂家后,商务合同必须写明备件名称、品牌、生产厂家和技术参数。 5.1.2、合同上拟定的备品备件及物资的备件名称、品牌、生产厂家和技术参数,必须与招标定标后的备件名称、品牌、生产厂家和技术参数保持一致,否则不予以接收入库。 5.2、数量及重量:质检员和库管员必须按照随货清单核对零件编号并清点数量,确保准确无误,对于一些贵重物品(如铜件等)需核实重量; 5.3、包装检查:产品包装完整、无破损、潮湿、污染。包装上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应与订货要求一致; 5.4、开箱检查:产品型号规格与外包装应一致,装箱单、合格证和/或有关检验数据应齐全正确,外观应清洁无破损,外壳、支架、附件、等应无磕碰、裂纹、破损、油垢、锈蚀等,有上列现象之一,且情况严重的,应拒收退回; 5.5、外观检查:所有零件应打开外包装仔细检查其本身有无磨损、裂痕和残缺等;对于带漆零件应检查有无掉漆等现象;总成零件应检查其配套附件是否齐全并完好无损; 5.5.1、电子元件:电子元件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纹、气泡、凹坑、变形、破损现象。线路板板面清洁干净,无氧化生锈,无裂痕,无弯曲变形,边缘无毛刺飞边,切口整齐,铜皮不能翘起或起泡、无短路、开路及多余连线,焊盘位置及丝印标识清晰正确,引线牢固,无脱落;

汽车部件品质外观检验规范

汽车部件品质外观检验规范 1 适用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我厂汽车零部件的外观品质检验。 2 引用标准 GB/T 2828.1-2003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 术语 3.1 外观品质 包含零件的颜色鲜艳规定等的外观特性,在规格书、图面等中指定。 3.2外观品质基准 关于零部件的外观特性,有是物理学的规定,有通过人的感觉判断,后者因为用人的感觉比较简单,作为外观品质基准较多的采用人的感觉评价。 3.3缺点 外观品质要求大多在规格书,图面等要求值以外,没有量化的规定。 3.4复合缺陷 零件在单位面积内,存在2或2个以上的缺陷. 3.5限度样件 用样件表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的品质限度,由与供方共同协商确定。 3.6级面(整车) 依据车辆操作及装配状态,区分1、2、3、4级面。 1级面:站立、蹲下或坐在驾驶座上能很明显看到的部位(不勉强,很容易看到)。 2级面:站立、蹲下或座位上不是很明显看到的部位(勉强,不容易看到)。 3级面:发动机仓、货箱、车辆底部等被覆盖或很难看到、顾客很少关注的部位。 4级面:几乎所有顾客都不会关注的部位。 3.7区域(零部件) 依据零件在车辆上的操作及装配状态,区分A、B、C、D的区域。 A区:操作状态或正常姿势下很明显看到的部位 B区:操作状态或正常姿势下不是很明显看到的部位 C区:需要低头、弯腰、爬下或打开遮盖物才能看见,正常姿势看不到的部位 D区:任何姿势都不能看见的部位(零件完整的情况下,不评价) 3.8判定等级 根据质量问题在顾客心中产生的不满程度,评价出的问题分为如下等级: A级:用户强烈不满会造成人身安全的或会要求立即返修的不良 B级:用户感到不满几乎所有人都不能接受,并会要求返修的不良 C级:用户虽然会发现,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不良问题 4 检验项目及要求 4.1灯具类零件

集装箱质量验收规范

Quality Check and Accept Criterion 1. Purpose and applicable scope 1.1Purpose Check the container correctly and completely; supervise the container’s quality. 1.2Applicable Scope This standard applies for inspection of container welding production in our company. 2. Relevant standard EN 25817 EN I SO13920 3. Check and accept conditions and sites 3.1 After welding, inspe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before painting. 3.2 The inspection place locates at working sites. 4. Inspection criterion 4.1 Outward appearance inspection There is no obvious knocking or smashing marks, scratching and so on. 4.2 Dimension Inspection According to dimension requirement, inspect container’s exterior dimension. The exact is following: 1)Back door appearance dimension 2)Front wall appearance 3)Side wall appearance 4)Back door head face diagonal difference 5)Front wall face diagonal difference 6)Side wall face diagonal difference 7)Top side diagonal difference

零件加工检验标准

零件加工(预加工)检验标准(工艺标准) 1.零件加工依照作业规程(加工规格书)或样板(或样品)进行。 2.零件整形、剪脚的外形/尺寸需与作业规程(加工规格书)一致或通过样板(或样品)确认零件的整形、剪脚外形/尺寸满足基板的装配要求。 3.以下为零件加工的通用检验标准,个别零件在作业规程、规格书、图面中有其他加工要求的,检验时请参照作业规程、规格书、图面的具体要求。 No项目图示接收条件 等级/判定 备注等级1等级2等级3 1引脚成形-弯 曲 ①焊锡珠②焊缝 1.从元件本体,球状连接部分或 引脚焊接部分到器件引脚折弯 处的距离(L),至少要相当于一 个引脚直径或厚度,但不能小于 毫米. 2.元件引脚的最小向内弯曲半 径满足下表(7-1)的要求 注:矩形引脚使用厚度(T) 3.引脚不能弯曲或破裂 引脚直径(D) 或厚度(T) 最小向内 弯曲半径 (R) <1D或1T 或 >2D或2T OK OK OK 1引脚成形-弯 曲 1.向内弯曲半径不能满足表7-1 的要求 OK OK*NG *表示过程 警示

2.元件引脚折弯处距元件体的 距离,小于引脚的直径或毫米两 者中的较小者OK OK*NG No项目图示接收条件 等级/判定 备注等级1等级2等级3 1引脚成形-弯 曲 1.元器件的本体、球状连接部分 或引脚焊接部分有裂缝 NG NG NG 2 引脚成形-压 力释放1.成形引脚提供压力释放 2.元件体外面的元件引脚与主 体轴大约平行 3.元件引脚进入通孔约与板面 垂直 4.由于压力释放弯曲的类型导 致元件中心偏移OK OK OK 2 引脚成形-压 力释放 1.引脚弯曲离主体密封处小于 一个引脚直径 OK OK*NG *表示过程 警示 裂缝

集装箱安全控制措施方案

集装箱安全检查与管理程序 1.0目的为了加强对本公司货物和货柜的运输安全,符合海关与C-TPAT安全标准要求,防止装运、运输过程中丢失货物或遭受非法入侵,避免恐怖威胁、走私及其他犯罪行为,确保货物准确按时的到达目的地,制订本程序。 2.0适用围集装箱检查与监督人员 3.0职责 -保安组负责货柜车进入时对车箱底盘、货柜底部进行检查 -保安组负责记录货柜车出入本厂的具体时间 -PMC部指定负责人对货柜车箱进行全面检查 4.0程序 4.1 所有进入本公司装运货物的集装箱都必须接受保安人员的检查,核对集装箱号。 4.2货柜车进入本公司时,先由保安人员对车辆底盘、货柜底部进行检查。 4.3空柜集装箱车辆,在进入停放区域后应由PMC指定负责人立即开柜检查是否为空柜状态,如发现有货物或人员等其它异常,应立即报告公司安全负责人。 4.4对货柜检查容如下: 4.4.1检查集装箱是否装有隐蔽间隔,结构是否稳固。检查依据下列准则进行: 4.4.1.1 检查部位:前板、左侧/右侧/底/顶板、箱顶、/外门、底架外部/下方、隐蔽间隔。 4.4.1.2 检查有无新刷油漆、焦木或填充剂的味道; 4.4.1.3检查有无新刷油漆的痕迹、焊接烙印或者箱板质地差异。 4.4.2结构:检查前后角柱有无裂缝。 4.4.2.1检查箱板是否有打孔、切割、磨损或开裂;是否丢失松脱零件或紧固件; 4.4.2.2进行部漏光测试:检查有无因门封缺损、孔洞、焊接破损、地板损坏或分离、紧固件松脱/丢失造成的光线渗透。此检查在箱门完全紧闭的情况下从部进行; 4.4.2.3在门的末端检查锁条,包括托架、导杆以及凸轮,查看有碍箱门操作或关牢的缺损,例如折曲、弯曲、凹陷等; 4.4.2.4 在下层结构,检查横向构件、外伸支架和附件是否有洞; 4.4.2.5在下层结构,检查底板、箱板或板条是否破损、开裂或断开。 4.5货柜车离厂时,保安人员必须再次检查门锁及封条、确认货物清单,如集装箱有任何异常,例如封条号不符或封条号损坏等,应马上报告公司安全负责人,由安全负责人通知PMC部主管联系货运公司,同时安排人员对货物进行复查。 4.6货柜车只允许在装柜时进入厂区,在外部停靠时,必须保持围墙距离3米以外,保安人员应予以提醒并监督。 5.0记录记录名保存部门保存期限《集装箱安全点检表》管理部保安组1年 xx 货物及货柜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保障公司货物及货柜的安全,保证本公司给客户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在安全的全过程的控制,得到监视的环境中进行的,促进系统全面的控制货物与服务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产品与物料(原料/半成品/辅料配件/包装材料)及运输工具与设备在装

集装箱检验基本知识(图文并茂)绝对经典

Maersk Sealand has for years been building large volumes of containers and has consistently ensure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containers built were of an acceptable quality, through the presence of inspectors to ensure proper on-line inspection and quality. In our consistent drive to elevate quality awareness and standardization within our industry the enclosed Code of Acceptance has been developed in conjunction with experienced inspectors. In furthermore details the acceptable deviations from specifications. It is our expectation that this Code of Acceptance will ensure consistency in our demands and acceptance of containers. At same time it will provide useful education for inspectors recently involved in inspection for Maersk Sealand and also assist the container manufacturers by identifying what are acceptable and unacceptable deviations. This will standardize the approch of all inspectors to containers produced and will be a useful training tool and guidance control inspectors employed by the container manufacturers. We hope that all readers will find the document useful.

汽车配件检测标准,大众汽车零部件专项检测

汽车配件检测标准,大众汽车零部件专项检测 汽车供应链对质量越来越关注,伴随着众多零部件和原材料在很多不同的地区和供应商采购,期望着每一个质量环节都能达到高的质量标准,同时也期望在开始就知道这些质量信息,并期望着众多的供应商能在现在和未来都能持续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以证明产品质量并且与汽车供应链建立持续的互动联系。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向各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贯穿整个汽车及其零部件从生产到价值链的服务,帮客户降低风险,抵抗质量危机。汽车零部件检测项目包括:1)汽车用材料测试:高分子材料测试(机械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绝缘电性能、耐化学药品测试、人工加速老化、燃烧测试等)反光测试测试(尺寸、颜色、反光性能、耐着力、冲击性能、冲击强度、抗磨性能、色牢度、盐雾试验、压缩性能、绕曲强度、裂纹等)泡沫泡棉材料测试(表观密度、压缩形变、硬度、拉伸性能、吸水率、导热系数、反抗弹力、燃烧性能等)橡胶材料测试(密度、硬度、拉伸性能、冲击性能、挠曲性能、门尼粘度、热学性能、燃烧试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耐化学试剂、耐油试验等)2)汽车外饰件测试3)适用产品:汽车前后塑料(金属)保险杠、金属&非金属翼子板、后视镜壳、发动机罩、外装饰件、防撞条等测试项目:机械力学性能、刚强度、变形量测试、表层厚度测试、附着力测试、抗腐蚀测试、抗磨耗测试、高低温环境测试/紫外线老化测试、紫外/氙弧光老化、高低温环境力学试验、环境机械性能测试、沙尘/淋雨/飞石测试、金相测试、无损探伤、综合性能测试/疲劳耐久测试等。3)汽车内饰件测试4)适用产品:方向盘、汽车门内饰件总成、玻璃升降开关、汽车顶棚、遮阳板、车内扶手、立柱饰板、行李箱、各种开关、汽车座椅、汽车地毯等。测试项目:材料重金属成分分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车内其他受限制成分分析、内饰件材料阻燃成分分析、燃烧性能测试、燃烧烟雾尘粒测试、高低温/湿热测试、高低温冲击测试、温度/湿度/盐度多循环耐腐蚀测试、人工加速紫外光/氙弧光/自然光老化测试、各种环境下的机械冲击、机械拉压、变形量等力学测试、粉尘环境测试、霉斑环境测试、部件的装配、皮革/纺织品性能测试、雾化测试等。4)安全气囊测试电学试验(短接电阻测量、模块电阻、绝缘试验等)机械试验(机械振动试验、机械冲击试验、跌落测试等)声学试验(噪音试验)环境试验(温度冲击试验、温度湿度循环试验、高温老化试验等)密封性试验(防尘试验、防水试验)5)轮胎测试尺寸、高速测试、动态测试、静载荷测试、强度、耐久性测试、离心测试、胎面磨耗测试等6)6)底盘零部件测试适用产品:变速箱、启动器、电池、同步带、三角皮带、散热器、风扇总成、水泵、管路和软管、离合器、燃油泵、油泵、燃油/机油/空气滤清器、燃油管、排气管、离合器弹簧、减震器、空调压缩机、空调蒸发器等。测试项目:性能和老化测试(尺寸测量、表面分析、金相分析、无损探伤、表面处理、耐腐蚀测试、耐环境测试、强度测试、功能及耐久测试/疲劳测试等)底盘零部件适用于铸铁、铸铝、合金以及塑料橡胶组建的材料测试。电子振动测试和机械冲击/连续冲击测试,考验产品在各种环境变化中的机械力学性能。对于汽车底盘的易损件,提供疲劳测试和老化测试。7)车载电子电气设备测试适用产品:车辆适用微电机、调节器、继电器、延迟器、汽车电喇叭、汽车信号闪光器、各种电气开关、汽车电线束、线束插接件、保险丝、点火线圈、火花塞、分电器、风窗洗涤器、车用雨刮系统、车用点烟器、车载影音系统、扬声器等。测试项目: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性能测试。汽车电子的高低温、湿度测试、温度冲击等耐环境测试和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测试。汽车电子的机械力学、高低频度震动、冲击等力学性能和耐久测试。汽车电子在粉尘、淋雨、酸性、霉斑等特殊环境下的各项指标测试。汽车电子的基本性能参数,如电流、电压降、运转噪声、绝缘介电常数、温升、接插力、耐击穿电压等测试。汽车电子的负荷、过载、插拔次数、疲劳和寿命的专门测试等。8)车载娱乐系统测试汽车电器实验(寄生电流测量、启动跳压、过电压试验、电压降试验、电池电压跌落试验、电源线上的纹波抗扰测试、开路试验、地偏置试验、电源偏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