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ooo@

么么施伊么∥

1r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北京军区总医院宋国华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水肿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水肿病人,从心理护理:胃管的观察与护理;输食管的观察与护理、静脉导管的观察与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治疗的观察与护理等6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6例吻合口水肿病人,经7至36天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干预,吻合口水肿消失,梗阻解除,病人痊愈。结论:科学的护理,认真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梗阻术后护理

吻合口水肿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较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在0.2-8.1%。我院共收治术后吻合口水肿26例,现将其在治疗期间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年龄30-76岁,平均46.2岁;BillrothI式吻合发生3例,BillrothⅡ式吻合发生23例,吻合口水肿发生于术后6-12天,水肿持续时间最短7天,最长达36天。

1.2诊断与治疗方法:26例中18例经稀钡或76%泛影葡胺胃肠造影证实,8例经胃镜检查证实。26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非手术治疗方法是:(1)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及温盐水洗胃;(2)间断输入新鲜血及自蛋白;(3)抗过敏治疗,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维生素C;(4)胃肠外营养支持或经输食管肠内营养支持;(5)胃镜通过水肿吻合口进行扩张并充气。26例经上述治疗水肿全部消失,梗阻解除,最短者7天,最长达36天。

2护理

2.1心理护理。胃大部切除术本身对病人来讲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创伤和心理痛苦,而术后又发生吻合口水肿,胃管不能拔出,病人不能进食,常造成病人巨大的心

际工作中、职业教育中,护患关系的讨论中,人们都十分重视护患之间的交流,对护理人员提出诸多的要求。为此,在护理专业学习中,增设了《护理美学》、《护理人际沟通》等专业课程。详细阐述了人际沟通的特征、方法及技巧。而人际沟通最根本所在,还是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对患者情绪不敏感的护士,不知病人所需,病人之难,怎么谈得上去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培养感知病人情绪的能力,首先必须要有接纳病人的意识。如果把病人排斥在外,病人发生的情绪信号就不可能使你产生反应。因而护士必须关注病人,以一种认真、尊重和重视病人的态度去倾听、观察病人的一言一行。其次,要有同情心。有意识将自己放置到病人的位置上,以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其所发生的各种信息,要设身处地地想象病人的处境并感受病人的悲伤、欢乐、愤怒,而不是以自己的立场、思维方法先入为主地分析,作出判断。第三,以整体的观点看待问题,要认识到任何情绪都是有原因的,有其背景的。设法弄清真正的原因,整体地看一个问题,才能体察其真正的情绪。例如,在遇到患者投诉护理服务时,首先要耐心倾听,弄清对方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恰当地表示歉意或认同,让他知道你在听他讲话,他生气是可以理解的,他的口气将会渐渐放软。然后再作适当的解释,问题就会很好解决。

4增强护士的情感美的三个途径

4.1开设岗前培训班。在护理人员进入科室之前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心理学》、《护理人际沟通》等课程。

4.2强化在职培训。在医院管理中,要将对护士情绪的诱导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管理者要分析出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心态的主要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维护制定出相应的有效对策。其中应注意教育管理与关心体恤二者兼顾并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举办有关知识学习班等。增强护士的情绪控制能力与掌握渲泄的适当方法。

4.3注重自我培养。护士应认识到情绪及其良好的控制对于自身心情舒畅、事业成功与病人身心康复的双重重要性。从而主动的循序渐进的加强自身心理品质的训练与提高。

责任编辑张强

ooo@么么施伊么∥

理压力。病人误认为手术是不是做坏了,产生种种顾虑1r檀酥甘ijE口Iif小口T自Mp、m、m女#*n“n自善F^

康复,使病人的治疗更加复杂化。因此,护士要积极、耐心、热情、关心病人、体贴病人,主动向病人解释吻合口水肿本身并非手术所致,是一种综合因素造成的吻合口组织充血、水肿导致吻合口梗阻,这种水肿性梗阻,是暂时性的,经过治疗可以使水肿消退,梗阻解除,使病人相信于医生和护士,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调动自身的内在因素,调节机体的免疫力水平,有利于吻合口水肿的治疗与康复。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_2胃管的观察与护理。吻合口水肿导致吻合口梗阻,保持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十分重要。有效的胃肠减压有利于吻合口水肿炎症的消退和减轻。因此,胃管应保持有效减压,但个别病人由于残胃常有一些食物残渣堵塞胃管,影响减压。所以,护士要经常用盐水冲管、疏通,必要时做回流洗胃,把胃内食物残渣抽吸干净,保持胃管通畅,减轻胆汁性液体对残胃及吻合口的刺激,使残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还要观察胃肠减压液体量、颜色,并做好记录。由于吻合口水肿绝大多数发生在毕Ⅱ式吻合,胃液中常含有胆汁,一旦和远端空肠液混合就变成草绿色液体,这时可能出现胃肠减压液量减少,表明吻合口水肿消失,梗阻解除。另外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固定好胃管避免扭曲或脱落。

2.3输食管的观察与护理。吻合口水肿性梗阻病人常不能进食,营养的维持是治疗的关键。肠外营养经过深静脉输入,受一定条件和经济条件上的限制,而利用术中放置至空肠远端的输食管,术后进行由此管输注营养液补充营养,其优点是方便、易行、经济,可长时间使用。而输食管的护理,做到牢固固定,防止脱出,防止随肠蠕动而下移入肠腔内,本组曾有2例,输食管带入肠腔后由肛排出。同时术后还要注意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防止堵管。做到每El定时输食,保证输食液的温度,以及输食的速度不宜过快。本组26例中19例采用输食管进行输注营养液治疗最长达36天,吻合口水肿消失,梗阻解除,病人康复。

2.4静脉导管的观察与护理。静脉导管的护理是静脉营养顺利完成的保证。由于一些病人营养状态较差,急需补充营养,往往肠内又不能救急时,常采用肠外营养,静脉导管护理要做到,固定可靠,勿折曲。导管穿刺处皮肤,每天要进行清洁、消毒,更换敷料、导管接头,尤其是三通处更要严密消毒。在肠外营养液注入过程中,如出现高热,排除其他感染所致,应仔细检查导管穿刺处皮肤,是否红、肿,有分泌物,一旦有感染,立即请示医生拔出导管,取导管和液体标本送培养。在输液过程中营养液输注速度应匀速,每分钟控制在40—50滴之间,同时还要防止液体走空,造成空气栓塞。本组9例采用肠外营养治疗,最长达29天,经过精心的护理,顺利完成肠外营养的治疗。

2.5加强预防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由于病人较长时间放置胃管禁食减压,输食管进行肠内营养,使病人排痰、咳痰受到一定限制,较长时间导管刺激病人咽部易引起炎症,更加重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常易引发肺炎。本级26例由于重视肺部并发症的预防,采取雾化吸人每日3次,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咳痰等护理措施,有效地避免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2.6综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吻合口水肿引起的原因是综合因素,在治疗上也多采用综合治疗。静脉应用激素时,检查剂型、剂量。输血时,一定要按二人查对血型制度。在静脉内加药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护理也相应做出护理计划。26例吻合口水肿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上的认真观察,周密精细,最终使病人吻合口水肿消失,梗阻解除,全部康复。

3讨论

3。1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水肿的观察与护理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胃手术后的护理【1】。强调护士应重视心理护理,先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消除担忧和失望这是治疗成功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状态,可调动机体的抵抗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利于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3.2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田。在某种意义上讲,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优质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对吻合口水肿性梗阻病人的护理,其要点是做到四观察:严密观察胃肠减压管引流情况;严密观察输食管情况;严密观察肠外营养静脉导管;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还要重视四做到:做到胃肠减压管定时冲洗;做到输食管保持通畅;做到静脉导管处每天换药;做到床旁交接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才能密切配合医生治疗,促进病人早El康复。

参考文献

1宋国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EPCV术的观察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45~446.、

2赵佛容,李丹.50例危重患者静脉营养的护理体会.护理学杂志,1999,14(2):121—122.

责任编辑李小玲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宋国华

作者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

刊名:

当代护士(学术版)

英文刊名:TODAY NURSE

年,卷(期):2002,""(7)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宋国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EPCV术的观察与护理[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 2000(06)

2.赵佛容.李丹50例危重患者静脉营养的护理体会[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1999(0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戴观荣.马建清毕Ⅱ氏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输入袢梗阻9例-广东医学2007,28(3)

目的 探讨毕Ⅱ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梗阻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输入袢梗阻患者9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发现.结果9例患者输入袢肠管都明显扩张,管径约4-7.5 cm(平均5.6 cm).输入袢过长(大于15 cm)3例,其中形成内疝1例,吻合口输入袢成角2例,吻合口周围粘连压迫

1例,残胃癌1例,吻合口肿瘤复发1例,腹腔内广泛转移2例,输入袢肠管下垂与盆腔粘连1例.结论 肿瘤复发等已成为输入袢梗阻的主要原因,胃镜、上腹部CT对病因及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手段.

2.期刊论文周洪志.斯友光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襻梗阻28例诊治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4,10(5)

输入襻梗阻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和Roux-en-Y吻合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情严重,处理困难,易引起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病人死亡.本文收集1986年7月-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3.期刊论文詹海鸥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8例临床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2001,7(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选择以及处理措施.结果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或好转11例,行手术探查7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梗阻因素,1例行输出、入段空肠侧侧吻合,1例仅作探查、空肠造瘘,术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可为功能性因素所致,也可为机械性因素所致.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予以鉴别.如无绞窄征象,应先行保守治疗;若无缓解征象,则应考虑行手术探查.

4.期刊论文辜天慧.于泽洪.张骥胃大部切除术617例的体会-重庆医学2005,34(11)

目的探讨我院近30年间所做胃大部切除术的资料,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手术治疗的地位.方法对近30年来617例胃大部切除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教训总结.结果本组男517例,女100例,年龄19~77岁,主要分布在41~60岁,1981年以前10年内最多占52.35%,农民最多占82.33%;手术以胃大部切除BⅡ式重建为主占92.06%.术后诊断:胃溃疡20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4例,胃恶性肿瘤199例,其他14例.术后近期并发症:吻合口梗阻3例,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3例,肺部感染2例.远期并发症:重度贫血1例,吻合口溃疡5例,输入袢过长并发内疝3例,碱性返流性胃炎1例.痊愈513例,好转103例,死亡1例.结论手术病例分布最多的是中年农民,1981年以前分布最多的占52.35%,以后下降.多为人民的卫生条件及意识提高,有效的抗酸药、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使用的内科治疗等因素及食物成分的改良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梗阻、穿孔、出血、恶变的四大并发症应立即手术,或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者应选择手术治疗.虽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地位开始下降,但仍不能取代,还应加强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还应进行手术方法的改良和手术技术的提升.

5.期刊论文徐学胜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南通医学院学报2001,21(1)

采用毕氏Ⅰ式改良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2例 。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出血发生,随访1~8年无溃疡及梗阻复发,无死亡病例。该术式 手术时间短且简便易行,适合于基层医院。

6.期刊论文王平瑜.白雪峰.姚立东.赵应灿.常华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的诊断治疗-实用医药杂志

2004,21(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1988-08~2004-02收治的2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经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泛影葡胺或稀钡X线透视检查、或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均排除机械性梗阻的原因,诊断为: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经过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对症治疗,分别治疗16~49d症状消失,恢复饮食.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是非机械性梗阻,由多种因素引起,高龄、精神紧张为主要诱发原因,依据临床症状、X线检查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目前尚无治疗该症的特效药物,治疗原则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避免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较好.

7.期刊论文潘世春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重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PGS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组与非PGS组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S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无明显相关性.PGS组与非PGS组在胃肠吻合方式与术前流出道梗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GS的发生率与胃肠吻合方式和术前流出道梗阻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明确PGS的高危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需给予重视以便及时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

8.期刊论文贾鹏松.JIA Peng-song腹部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7,20(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治疗的18例胃大部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给予胃肠减压、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等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本病是多种因素诱发或者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对胃排空的调节而引起,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9.期刊论文张广柏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3例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

胃瘫是一种非机械性的梗阻,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多见于腹部手术后.本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实施胃大部切除术223例,其

10.期刊论文李春雷.居来提.其格加甫.马书进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临床分析-临床外科杂志

2008,16(9)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以残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亦称为胃瘫.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56例,其中12例发生FDGE,现报告如下.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918411288.html,/Periodical_ddhs-xsb200207012.aspx

授权使用:南昌大学图书馆(wfncdxtsg),授权号:70a99e79-3bba-47c5-821f-9db00102a46a

下载时间:2010年7月11日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完整版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 常规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术前应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病史,常规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年龄大于60岁或原有心脏病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2、按常规做好胃肠道的清洁准备,禁食禁饮8~12h。胃息肉治疗者,前一日晚进清淡饮食,行肠息肉治疗者,术前3天进无渣半流质,术前1天进流质;术日晨口服芒硝。肠道准备充分无粪水残留可使视野清晰,利于操作的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进行腹部检查,向病人说明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4、仔细查看患者上次检查报告,根据息肉类型,具体情况做好仪器及附件的准备,选用合适的胃(肠)镜,高频电发生器、微波手术器,圈套器及氩离子凝固器导管等。术前妥善连接各导线,测试性能完好。 5、术前用药。胃息肉者,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肠息肉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654-2 10mg,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术前针的应用、咽部充分麻醉可使胃肠蠕动减慢,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二、术中配合 1、术中配合要默契,特别是收圈时要慢慢收紧,用力均匀,切忌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而引起机械切割导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除与息肉的大小、形态,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还与操作者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2、按常规行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和蒂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摘除方法。有蒂、亚蒂和分叶状息肉宜用圈套器电凝电切。在合适的时机、部位放圈、收圈,和医生密切配合。在收圈过程中要逐步收紧,切忌用暴力和操之过急,同时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反应。 3、息肉摘除后,对残蒂观察数分钟,若出血,找准出血点,从血管侧面以肽夹夹住阻断血管以彻底止血,。宽蒂的息肉宜采取微波灼除。将微波探头先行预热,再接触到息肉组织,通电使表层组织发生凝固坏死。创面观察直到无出血为止,对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者,经内镜活检孔插入氩离子凝固器导管,使导管头端距离病灶上方~,启动脚踏开关进行氩离子凝固治疗,每次1~3s。效果较好。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若息肉数量多,可分次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开放静脉通道补液支持。 三、术后护理 1、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有无呕血、便血、腹痛等症状,对于一般情况好,创伤小的患者平稳后方可离开,必要时留院观察1~3天。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如有发生,应进行对症处理。 2、胃肠道息肉套切后,患者术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年老体弱及创伤较大者,卧床休息时间应保持2天~3天,一月内避免长时间用力下蹲或做屏气动作。不做重体力劳动。 3、饮食与休息:术后合理的饮食与休息是预防迟发出血的关键。息肉切除后一般先禁食24小时,其后24小时内给予温凉流质,随后根据大便情况逐渐改为半流质或少渣饮食,肠息肉套切后无渣饮食1周,以后过渡到普食。少量多餐,3周内患者饮食仍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同时,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并避免剧烈活动。

神经外科中医护理_常规(新)

神经外科中医护理常规 2010年6月制定

目录 一、头部伤 (3) 二、出血中风 (7) 三、颅肿瘤 (9) 四、动脉瘤 (14) 五、脑血管畸形 (18) 六、癫痫 (22) 七、休克 (25) 八、昏迷 (28) 九、糖尿病 (32)

一、头部伤 头部伤是指头部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如钝击、穿透伤、爆炸或下坠的间接损害所造成的。包括头皮损伤、脑震荡、脑挫伤、颅骨骨折、脑干损伤、脑受压、颅血肿等。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危、变化快。按损伤程度分轻、中、重三型。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属中医的“头部伤”畴。 【临床表现】 1.较轻的病人可表现为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轻度头痛、头晕、呕吐。 2.稍重者可有较剧烈头痛、头晕、反复呕吐、精神淡漠、不愿说话甚至嗜睡。 3.重者昏迷或深昏迷,严重躁动或完全不动,频繁呕吐,频繁或持续癫痫发作或去大脑强直发作,表现出运动区及脑干的损害;如有偏瘫或截瘫,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提示脑疝形成;严重损伤者对刺激完全无反应,接近或已进入脑死亡。 4.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瘫痪、肌力减退、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 【护理】 一、临证护理 (一)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注意有无昏迷,昏迷时间的长短,有无中间清醒期,以及口、鼻、乳突部有无出血瘀斑、脑脊液漏,并注意有无合并其他脏腑、躯体损伤症状,有无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等。 2.病人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 (1)颅压增高症状:如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等。 (2)意识进行性障碍:如昏迷逐渐加重,或原发性昏迷,清醒后不久又进入昏迷。 (3)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 (4)脉搏洪大而缓,微细欲绝,呼吸深慢或浅促,血压骤升或骤降。 (5)使用甘露醇脱水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尿量等变化。 (二)一般护理 1.按神经外科疾病常规护理。 2.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室温宜22℃~25℃。 3.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等刺激。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和脑肿胀,降低颅压。颅前窝骨折病人神志清醒时,采用半坐位,昏迷者抬高床头15℃~30℃,患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颅中窝、颅后窝骨折病人,采用患侧卧位。 4.安慰病人,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躁、恐惧等不良情志刺激。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呕吐及呕吐物、肢体活动等情况,做好记录。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下活动性假牙,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血块。7.持续吸氧,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

水肿病人的护理

水肿病人的护理(一) 一、定义: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水肿。显性水肿:皮肤肿,皱纹变浅,弹性降低,指压后留有凹陷。这种外观能观察到称显性水肿,其体重增加约为正常的10%以上。隐性水肿:组织间液的贮留量较少,体重增加在10%以下,外观不易观察到的称隐性水肿,这时指压皮肤无明显凹陷。 二、水肿按原因分为: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特发性水肿、静脉阻塞性水肿、淋巴性水肿和炎症性水肿。 三、发生机制 1、细胞外液量增多导致组织间液量增多 2、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间液量增多 四、对机体的影响 1、皮肤改变:易发生溃疡,伤口难以修复,易继发感染。此外因汗腺,皮脂腺功能降低,皮肤干燥也较常见。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可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心衰。 3、体重增加 4、尿量减少 5、呼吸困难 6、活动受限 7、情绪改变 8、消化道症状 水肿病人的护理(二) 五、护理判断水肿得程度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1、轻度: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前、踝部及皮下组织,指压后轻度凹陷,平复较快。 2、中度:全身皮下明显水肿,压后可见较深的凹陷。 3、重度:全身严重水肿,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胸腹、鞘膜腔可见积液,外阴也可见严重水肿。 (一)护理目标

1、减轻水肿的程度 2、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3、让患者具有自我管理饮食的能力 4、使水肿对机体的影响减少至最低限度 (二)护理措施 1、减轻水肿 (1) 休息:轻度水肿病人应限制其活动量,严重水肿病人应卧床休息. (2) 饮食护理: ①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轻度水肿病人钠盐的摄入量一般限制在6克以下,严重水肿这应限制在1克以下.除了低盐饮食外,还要限制含钠量高的食物及饮料,如香肠,罐头食品,汽水,豆腐干,松花蛋等.低盐饮食味道较差,应经常变化烹饪方法,并可使用一些调味品,如醋等,以改善低盐饮食的味道,增进食欲.水肿消失后宜维持含钠较低的饮食,即每日钠盐摄入量限制为5~7克.严格限制钠摄入量的患者,一般来说水分可不必加以严格限制,但严重水肿病人应酌情限制水分的摄入量. ②应给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并应少量多餐;因液体储留,病人胃肠道也有水肿,消化功能减退,病人表现为食欲不振,有的病人甚至还可恶心,呕吐,故应给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可减轻水肿胃肠道德负担,减轻餐后胃肠道过度充盈. 水肿病人的护理(三) 2、观察病情变化 (1) 计算和记录出入液体量,可了解每日液体平衡状况. (2)检查水肿的部位,估计病人情况发展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3)测量体重:通常安排在美日早晨起床排尿后,进早餐前,排便前并同用一种,同一时间测,以保证每日体重可比性. 3、用药管理 (1)用药期间记录每日尿量,观察水肿有无消退,症状有无减轻,以估计疗效. (2)观察药物的反应. 4、减少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1)体位:严重水肿尤其伴有大量胸腹水的患者,原则上取坐位或半卧位,下肢局限性水肿者患肢抬高可减轻水肿,阴囊水肿者可用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1、概念 因肺、脾、肾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病位在肾、肺、脾,与膀胱、三焦有关。肾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2、临床表现 以面部、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3、临证护理 1)阳水证:病室宜干燥,清洁。热重者宜偏凉爽,湿重或兼表证者宜较温热。宜给滑利渗湿的食品,以助清热利湿, 2)阴水证:患者需要保暖,病室宜向阳,多加衣被。 3)浮肿尿少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 4)呕吐、发热者,宜食清热利水之品。 5)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遵医嘱吸氧。 6)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姜糖水或遵医嘱用止吐药。7)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压疮的发生。8)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下肢水肿重者,适当抬高患肢;阴囊水肿者,用提睾带托起。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肥腻之品。 2)水肿初期遵医嘱给予无盐饮食,肿势消退后可改低盐饮食。 3)阳水证者,可给予清热利水之品。

4)阴水证者,饮食宜富有营养。 5)脾虚湿困者,可给予健脾利湿之品。 6)腹胀者,少食产气食物。 5、给药护理 1)阳水兼风者,中药宜热服,盖被,饮热粥或姜糖水后安卧,以助汗出。2)阴水证者,中药宜温服;若伴恶心呕吐者,在服药前生姜擦舌或少量频服。 3)服攻下逐水药者,中药应频服,并观察二便情况。 4、情志护理鼓励患者消除恐惧、忧虑、急躁、悲观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6、并发症护理 肾功能衰竭:(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血压、水肿、食欲、二便、皮肤瘙痒等情况。(2)若发现患者尿量减少、乏力、口中氨味、尿素氮偏高等肾衰先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3)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新鲜,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4)准确留取血、尿标本送检,及时发现肾功能变化。(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情志护理 鼓励患者消除恐惧、忧虑、急躁、悲观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8、健康指导 1)注意调摄,起居有常,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 3)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 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血压。

水肿的分类及护理试题

水肿的分类及护理试题 2012-4-24 一、填空题 1.人体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从而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2. 水肿按范围分、和。 3.水肿按临床检查分、和。 4. 非凹陷性水肿的病因主要有、。 5. 隐形水肿在出现显性水肿之前体内已有组织液增多,体重增加可达。 二.判断题 1.水肿发生的机制有血管内外液休交换失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2.液体在组织间隙呈弥漫分布,为局部水肿。() 3.利尿剂不宜在晚间服用,以免影响睡眠。() 4.肾源性水肿发展速度较缓慢,心源性水肿发展速度常迅速。() 5.肾源性水肿的性质为软而移动性大,心源性水肿的性质为比较坚实,移动性小。() 6.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见明显或较深凹陷,平复缓慢为轻度水肿。() 7.液体入量包括饮食、饮水、服药、输液等各种形式或途径进入体内的水分。() 8.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不用卧床至水肿消退才可下床活动。() 9.低钾血症表现为软弱无力,恶心、呕吐、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心率早期增快并有心律失常,心电图示:T波高尖、倒置,可出现U波。() 10.低钠血症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痉挛、口干、眩晕、胃肠功能紊乱等。() 三.选择题 1. 肾源性水肿者,其水肿常先出现于:( C ) A 下肢 B 全身 C 眼睑 D 胸腔 E 腹腔 2. 心源性水肿者,其水肿常先出现于:( A ) A 人体的最低部位 B 眼睑 C 全身 D 胸腔 E 腹腔

3. 水肿的产生机理不包括:(D ) A 钠、水潴留 B 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C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E 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 4. 水肿的分度错误的是:( A ) A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凹陷,平复较慢。 B 中度,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见明显或较深凹陷,平复缓慢。 C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 D 重度水肿时胸腔、腹腔、鞘膜腔可有积液,外阴部也可见严重水肿。 5. 水肿的评估内容有哪些:( D ) A 有无水肿、水肿特点及其严重程度 B 水肿对身心的影响 C 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D A+B+C 6.皮肤好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不正确( D ) A 保护皮肤免受损伤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整洁干燥,避免水肿部位皮肤受摩擦和破损。 B 重度水肿有渗液者,勤更换浸湿的衣物及被褥,每2 h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 C 预防皮肤感染:不要抓挠皮肤,皮肤瘙痒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碘伏涂擦止痒。使用利尿剂尿频者注意会阴部清洁 D 患者水肿部位感觉迟钝,对冷热痛等刺激不敏感,末梢循环差,皮肤温度较低,故常使用热水袋保温,应注意不要烫伤,用棉布或毛巾包裹,温度可高于60℃并应经常检查更换位置,查看局部有无变红。 E 静脉输液治疗结束揭除胶布时应小心,必要时可见无菌盐水将胶布缓慢揭去。拔针时按压针眼时间延长,防止液体渗漏。 7.关于水肿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正确的是( E ) A 用药期间根据需要测定血清电解质浓度,观察有无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谢性碱中毒等药物不良反应。 B 低钾血症表现为软弱无力,恶心、呕吐、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心率早期增快并有心律失常,心电图示:T波低平、倒置,可出现U波。 C 低钠血症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痉挛、口干、眩晕、胃肠功能紊乱等。 D 低谢性碱中毒主要表现为易激动、神经肌肉过度兴奋,严重者可有强直性痉挛。 E A+B+C+ D 8.水肿饮食护理不正确的是( E ) A原则上予少盐饮食,每日2-3 g为宜,不在另加含盐食物。每日入水量依水肿原因、程度及尿量而定。 B心源性水肿:每天食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入水量每日1500ml以内。 C肝性水肿:入水量限制在每日1000ml以内,低血钠者每日500 ml。 D肾性水肿:每日尿量达1000ml者一般不限,但不宜过多饮水,如每日尿量小于500ml应限制液体入量,重者量入为出(前一天尿量+500ml)。 E液体入量不包括饮食、服药途径进入体内的水分。 9、心源性水肿的特点以下那一点错误( B ) A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上行性水肿)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百度文库精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ICD-9-CM-3:43.4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 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息肉。 2.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充盈缺损,提示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31.7/D13.1胃息肉疾病编码。 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潜血; (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6)凝血功能; (7)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消化道肿瘤指标筛查(CA199、CA242、CEA等); (2)超声内镜; (3)结肠镜检查。 (七)内镜下治疗为住院后第3天。 1.术前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2.可使用镇静或麻醉药: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后返回病房。 3.按顺序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胃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围手术期采用适当措施避免可能的治疗并发症。 5.抗血小板药物停用5天或以上。 6.尽可能回收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7.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八)选择用药。 1.使用抑酸剂(如PPI/H2RA)。 2.用粘膜保护剂。 3.必要时抗生素。 (九)出院标准。 1.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2.患者一般情况允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水肿中医护理方案

水肿(肾病综合征)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水相搏证:眼睑、四肢及全身水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苔薄白,脉浮或数。(二)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乏力纳差,泡沫尿。苔白腻,脉濡缓。 (三)湿热内蕴证:全身浮肿,皮肤绷紧光亮,腹大胀满。胸闷,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泡沫尿。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四)阳虚水泛证:腰以下浮肿为主,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累后加重,小便短少,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五)脾虚湿困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偶有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 (六)气虚血瘀证:面浮肢肿,气短乏力,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七)气阴两虚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中多泡沫,舌红苔薄,脉细数或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水肿 1?轻度水肿病人适当活动,重者卧床休息,胸水、腹水时宜取半坐卧位。 2?饮食护理: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 3.病情观察:观察水肿部位及程度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腹围,观察水肿消长 情况。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 5.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发生。头面眼睑水肿者应将枕头垫高;下肢水肿明显可抬高足部;阴囊水 肿可用阴囊托托起。 6.遵医嘱中药熏蒸。 (二)泡沫尿及尿量变化 1.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蛋白等。标本留取应正确、及时,避免尿液过度稀释或浓缩,防止标本污染或变性。 2.注意观察发热、剧烈运动,以及体位改变等因素对患者泡沫尿(蛋白尿)的影响。 3.对少尿、无尿患者必须关注24小出入量等变化,监测有无高钾、高血容量、酸中毒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

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 李同玲,黄小燕,关波 【摘要】 胃切除术后的饮食护理十分重要,科学的饮食护理主要包括:供给机体足够的营养以促进创口愈合,帮助 机体尽快恢复;增加餐次以增加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机会;改变食物的加工方法和有意识地添加一些营养物质以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关键词】胃切除;饮食护理 【中图分类号lR656.611【文献标识码】B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它参与人类所吃食物的贮存和消化,是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脏器。胃的功能如何,对机体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发生胃肿瘤、胃溃疡大出血,以及较为严重的幽门梗阻时,临床上可能会采取胃切除手术。胃切除手术后,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往往出现胃纳不佳、餐后饱胀、消化吸收功能紊乱等症状,所以胃切除术后的病人,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而 则是切除胃溃疡或肿瘤的高发部位——胃窦部、胃 体部和十二指肠球部等区域,切除部分约占原胃的3/5,仍保留医学上称之为残胃的小部分胃腔,因此 手术后还具有一部分贮存食物和机械性搅拌食物的 消化功能。加之人类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小肠上段(即空肠)被吸收,所以胃大部分切除后按常理应该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具体吃法还有些学问。

因此,胃切除术后的饮食护理十分重要,科学的饮食护理主要包括:供给机体足够的营养以促进创121愈合,帮助机体尽快恢复;增加餐次以增加机体吸 消耗了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也往往会导致体重下 降。有的病人不但不能保持原有体重,还可能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症及胃切除术后的其他并发证。 1 收营养物质的机会;改变食物的加工方法和有意识地添加一些营养物质以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 收。较长时间的自我饮食护理既能弥补手术前疾病的慢性消耗,又可弥补手术创伤所造成的损失,同时对机体的恢复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外科临床所做的传统式胃大部 分切除手术,原 【作者单位】武汉市普爱医院,湖北武汉,430034 【作者简介】李同玲,女,1957年生,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高自身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提高交流、沟通技巧,加强与临床人员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 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参考文献 [1]唐立飒.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J].国外医学?社会医 学分册,1998,15(4):180—181. [2]戴青梅,刘素美,刘洁云,等.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状况

肺胀病中医护理常规

肺胀病中医护理常规 肺胀病:又称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气道和肺部炎症为主要发病机制,引起气道和肺部结构改变和粘液汗毛功能障碍灯病变,最终导致不完全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三大主要症状。 一护理评估 1、咳嗽、咯痰、喘息及痰量、性质、颜色和气味。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寒饮束肺证、痰湿臃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心窍证、肺肾气虚证。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喘息、浮肿、咳嗽、咯痰等变化。 (2)出现神志恍惚、面色青紫、痰声漉漉、四肢发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记录出入量。 (4)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体位引流。 三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患者卧床休息,胸闷喘息取半卧位,病情缓解或轻症可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劳。 (3)出现面赤谵语、胸中闷胀、烦躁不安、舌强难言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出现神志不清、气促、冷汗、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四给药护理 (1)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2)寒饮束肺者,忌食生冷水果。 (3)痰热郁肺者,可饮清热化痰之品。 (4)有心衰和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5)多汗者,注意补液,给予含钾食物。 (6)纳呆者,可少食多餐,并注意饮食的色、香、味。 五情志护理 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指导患者自我排解方法,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六临证施护 (1)痰热郁肺、痰粘稠难咯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出现呼吸困、呼多吸少、动则喘促、紫绀时,立即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观察吸氧效果,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3)躁动不安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七健康指导 1、加强锻炼,劳逸结合。 2、慎风寒,防感冒。 3、饮食有节,戒烟酒。 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去医院复查。

2016年护理资格考点:一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了倾倒综合征以下处理的重点

1.一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了倾倒综合征,以下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 B ) A.少食多餐 B.低脂肪饮食 C.控制甜食 D.餐后平卧10~20分钟 2.对阴阳偏衰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 D )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实者泻之 D.虚者补之 E.阴阳互补 3.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A )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4.肝昏迷早期膳食应 ( C ) A.禁食豆类 B.禁食鱼类 C.低蛋白膳食 D.低钾膳食 E.低钠膳食 5.消化道大出血是指患者数小时内失去循环血容量的多少以上: ( C ) A.10% B.15% C.20% D.40% 6.一患者青霉素皮试为阴性,静脉滴注青霉素溶液约10分钟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下列哪项护理措施是错误的 ( E ) A.停止滴注青霉素,立即皮下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 B.患者平卧就地抢救 C.给予氧气吸入 D.遵医嘱给予升压药 E.立即将患者搬入抢救室进行抢救 7.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几个标准: (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 B ) A.长期卧床 B.留置导尿管 C.膀胱内注药 D.膀胱冲洗

E.膀胱镜检查 9.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最首要的措施是 ( A ) A.迅速脱离中毒现场 B.静脉滴注ATP、辅酶A等 C.预防脑水肿 D.吸氧、纠正缺氧 E.休克时纠正休克 10.测体温时患者不慎咬破玻璃水银体温计,首先应 ( A ) A.立即服大量蛋白水或牛奶 B.立即服大量蛋清 C.立即服泻药 D.立即服大量的韭菜 E.及时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 11.下列哪项不是处理放射治疗时鼻出血患者的方法 ( B ) A.2%麻黄碱滴鼻 B.切忌颈外静脉结扎 C.配血、备血 D.前鼻腔填塞 E.后鼻孔填塞 12.输入血制品前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是 ( D ) A.浓集红细胞 B.红细胞悬液 C.洗涤红细胞 D.血浆 E.全血 13.正常的舌色为 ( D ) A.淡白舌 B.紫舌 C.红舌 D.淡红舌 E.绛舌 14.下列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 C ) A.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B.定时门诊复查,根据血压调整用药 C.血压降至正常,便可停药 D.突发高血压时,应静卧,全身放松 15.外耳道疖的叙述及处理哪项正确 ( E ) A.软骨部毛囊皮脂腺化脓性感染 B.用鱼石脂甘油滴耳 C.疖肿成熟应切开引流 D.早期全身选用抗生素治疗 E.热敷治疗 16.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是 ( B ) A.邪气致病

-西医肾内分泌中医护理常规

一定义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内有大量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引起的尿路炎症,但以细菌性尿路感染为最常见。由于感染发生的部位不同,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解剖上的异常,还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二症型 1、膀胱湿热型: 临床病象:恶寒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尿黄赤,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2、肝胆郁热型: 临床病象: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少腹痛,尿频尿急。苔薄黄,脉弦数。证候分析:下焦郁热,少阳枢机不利,膀胱气化失司。 3、中焦湿热型: 临床病象:寒战高热,午后热盛,大便秘结或溏,脘腹痞满,胸闷不饥,纳差,腰痛,小便混浊、尿急痛,苔黄腻,脉搏滑数。 证候分析:阳明湿热,下注于肾及膀胱,膀胱气化不利。 4、肾阴不足,湿热留恋型: 临床病象: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咽干唇燥,小便黄赤混浊或涩痛。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久热伤阴,腰府失养,膀胱气化失司。 5、脾气亏虚,中气下陷型: 临床病象:少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恍白,少气乏力,精神萎顿,舌质淡,脉虚细无力。 证候分析;病久或过用苦寒疏利,耗伤中气,失于摄纳。 6、脾肾两虚,余湿未清型: 临床病象:面目肢体轻微浮肿,神疲乏力,腰痠纳呆,小便不甚赤浊,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则发,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久病或劳伤,过服寒凉,脾肾两虚,湿浊留恋 三护理 1、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护理。 2、观察尿色尿量,有无灼热刺痛,有无寒热起伏,细审舌象,脉象,留取尿标本及时送检。 3、病室凉爽,干燥而舒适,伴高热者可卧床休息。 4、多饮水,多饮绿茶以清热利湿。 5、切戒房欲,亦不得过劳,避免风寒复发,会阴部保持清洁,及时治疗妇科病。 6、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7、饮食护理 ①饮食宜清淡,宜偏凉滑利渗湿之品,为减轻疼痛可用碱性药物或食物,如青菜,萝卜等使尿液碱化。 ②饮食忌肥甘厚腻之品,宜素食为佳。 8、情志护理情志调畅,劝慰开导,勿抑郁伤脾,暴怒伤肝,勿劳累,免刺激,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水肿护理常规

水肿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一)有无水肿、水肿特点及其严重程度 判断水肿程度: 1)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 织轻度凹陷,平得较快。 2)中度,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见明显或较深凹陷,平复缓 慢。 3)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 外,胸腔、腹腔、鞘膜腔可有积液,外阴部也可见严重水肿。 (二)水肿对身心的影响 检查有无皮肤破溃或继发感染;有无与容量负荷增高有关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和体征,尤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和体征。 (三)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水肿发生后就医情况,重点为有否使用利尿剂,以及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无饮食、饮水限制及其实施情况。 二、护理措施: (一)休息 轻度水肿者必须限制活动,严禁剧烈活动。 严重水肿者发及心、肝、肾功能不全伴水肿者,宜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肾血流量,有利于水肿的消退。 (二)卧位 眼睑、面部水肿患者枕头应稍高;双下肢水肿者,应尽量平卧,休息时应抬高双下肢30~45。,利于血液循环,以减轻水肿。胸水、腹水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以改善肺扩张受限及横膈抬高所致的呼吸困难。适当床上活动,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阴囊水肿者用阴囊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 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卧床至水肿消退,慢性肾炎可视水肿的轻重及血压、尿常规的正常与否来决定患者的活动量,待病情缓解和恢复期,可室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以促进血脉流通,有利于早日康复。

(三)钠、水的摄入量 原则上予少盐饮食,每日2-3 g为宜,不在另加含盐食物。每日入水量依水肿原因、程度及尿量而定。 心源性水肿:每天食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入水量每日1500ml以内。 肝性水肿:入水量限制在每日1000ml以内,低血钠者每日500 ml。 肾性水肿:每日尿量达1000ml者一般不限,但不宜过多饮水,如每日尿量小于500ml应限制液体入量,重者量入为出(前一天尿量+500ml)。 (四)皮肤护理 1)保护皮肤免受损伤衣着柔软、宽松,床单位整洁干燥无皱褶,翻身时 避免拖、拉、拽以免水肿部位皮肤受摩擦和破损。并发阴囊水肿,应绝 对卧床休息,用棉垫或棉质毛巾托起阴囊,折叠大小应以阴囊水肿大小 为准,高度以舒适无下坠感为宜。 2)预防皮肤感染:使用利尿剂尿频者注意会阴部清洁 3)静脉穿刺及输液治疗护理静脉穿刺前用手指压迫肿胀组织以暴露血 管,推开皮下水分,易于进针。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局部皮肤。水肿患 者皮肤菲薄易破损,输液结束揭除胶布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胶布浸湿 后缓慢揭去。拔针时按压针眼时间应延长,至液体不外渗为止。 (五)用药护理 1)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利尿剂不宜在晚间服用,以免影响睡眠。 2)观察药物疗效:监测24小时出入量,观察水肿有无消退。 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根据需要测定血清电解质浓度 低钾血症表现为软弱无力,恶心、呕吐、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心 率早期增快并有心律失常,心电图示:T波低平、倒置,可出现U波。 低钠血症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痉挛、口干、眩晕、胃肠功能紊乱等。 低谢性碱中毒主要表现为易激动、神经肌肉过度兴奋,严重者可有强直 性痉挛。 (六)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出现水肿的原因,水肿与钠、水潴留的关系; 2)合理安排每天食物的含盐量和饮水量; 3)指导患者避免进食腌制食品、罐头食品、啤酒、汽水、味精、面包、豆 腐干等含钠丰富的食物,并指导其使用无钠盐、醋和柠檬等增进食欲 4)正确测量每日出入液量、晨起餐前排尿后测量体重。如出现严重全身性 水、体重增加过快过多或在夜间及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早 期心力衰竭,应及时就医; 5)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关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告诉 患者不可擅自加量、减量和停药。 参考资料 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008年4月 戴宝珍主编实用症状护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5年4月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第1版,2011年7月 修改时间2013-4-16

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 胃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是目前我国应用于治疗胃溃疡和早期胃癌最普遍的手术方法;传统的切除范围是胃的远侧2/3~3/4,包括胃体大部、胃窦部、幽门和部分十二指肠球部;胃大部切除后胃肠道的重建有毕氏Ⅰ式和毕氏Ⅱ式. 护理措施: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接受胃大部分切除病人,对接受大型手术常顾虑重重, 必须耐心给病人及家属解释手术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其顾虑,调动病人和家属的积极性,争取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圆满完成术前各种检查治疗 2.饮食和营养择期手术病人饮食宜少食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 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 3.消化道准备术前3天给予少渣饮食,术前晚灌肠以清洁肠道, 在手术当日术前留置胃肠减压同时留置胃空肠营养管1枚,这样既避免了反复留置胃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又方便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调整胃空肠营养管的位置,术前置保留尿管。 4.贫血的护理遵医嘱予输血、输液;多吃红小豆,红枣等补血食 物。

护理诊断: 1.切开疼痛:由手术损失引起 2.恐惧、焦虑:由于不了解病情而恐惧手术引起,了解病情者因器 官缺损、损形而引起 3.知识缺乏:由于未接受专门教育及文化程度有限引起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减少或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5.潜在并发症:胃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 术后梗阻、倾倒综合征、吻合口溃疡、碱性反流性胃炎、营养障碍、贫血、感染 预期目标: 1.病人能够认识疼痛的原因,病人能够采用放松技术有效的缓解疼 痛 2.病人对残胃癌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勇敢面对 3.给予术前宣教,使患者理解主动配合完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 术后的治疗 4.病人住院期间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5.病人住院期间并发症得到预防、及时发现与处理 术后护理 进行监护,全麻未清醒前,按全麻常规护理,专人陪护,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常规氧气吸入(3升/分)。清醒后,取30度斜坡位,利于腹腔渗出液低位引流,腹部上腹带,这不仅有利于病人呼吸,而且还可减少伤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与不适,要鼓励

水肿护理

水肿的护理 泌尿内科陈欣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人体的组织间隙使组织肿胀,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肾炎性水肿,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从而导致“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而出现水肿。特点:水肿常为全身性,而以眼睑、头皮等组织疏松处为著。 另一类是肾病性水肿,主要是由于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水肿。此外,部分病人因有效血容量减少,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进一步加重水肿。特点:水肿一般较严重,多从下肢开始,由于增加的细胞外液量主要潴留在组织间隙,血容量常是减少的,故可无高血压及循环淤血的表现。 肾性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肾排泄水钠 减少,导致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钠水潴留是肾性水肿的基本机制,其相关因素为: (1)肾小球超滤系数及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回吸收钠增加导致钠水潴留。

(2)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外渗。 (3)肾实质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钠水潴留。 (4)肾内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致使肾排钠减少。 肾性水肿的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严重者可随患者体位的变动而移动,平卧者常见于头皮,半卧者常见于骶尾部、会阴、阴囊,甚至出现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纵隔积液,以致呼吸困难。 针对以上机制和特点,我们的护理要点如下。 1注意休息轻度水肿的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严禁剧烈活动,对眼睑、面部水肿患者枕头应稍高些,双下肢水肿者,卧床休息时应抬高双下肢30°~45°,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浮肿。严重水肿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应经常改变体位,有胸腹腔积液致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适当床上活动,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卧床至水肿消退,慢性肾炎可视水肿的轻重及血压、尿常规的正常与否来决定患者的活动量,待病情缓解和恢复期,可室外活动,如散步,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以促进血脉流通,有利于早日康复。 2饮食护理水钠及蛋白质的合理摄入是肾性水肿患者饮食护理的重点,不合理的饮食势必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应积极地进

水肿患者的护理

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人体的组织间隙使组织肿胀,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肾炎性水肿,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从而导致“球。管失衡”,弓I起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而出现水肿。特点:水肿常为全身性,而以眼睑、头皮等组织疏松处为着 另一类是肾病性水肿,主要是由于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 透压降低,导致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水肿。此外,部分病人因有效血 容量减少,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进 一步加重水肿。特点:水肿一般较严重,多从下肢开始,由于增加的细胞外液量主要潴留在组织间隙,血容量常是减少的,故可无高血压及循环淤血的表现 1 . 护理评 ( 1 ) 病水肿发生的诱因及原因、时间、部位;水肿的特点、程度,以及随时间的进展情况,有无出现全身性水肿;有何伴随症状,即有无出现尿量减少、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腹胀等;水肿的治疗经过尤其是病人的用药情况;详细了解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疗程、用药后的效果等。对于曾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应评估其是否遵从医嘱用药、治疗效果如何;有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的表现,其程度如何 ( 2 ) 身体评病人的精神状况、生命体征、尿量、体重的改变。全身皮肤的检查包括皮肤水肿的范围、程度、特点,如有无眼睑和面部浮肿、下肢水肿、外阴水肿等;心肺检查有无罗音、胸腔积液征、心包摩擦音;腹部有无膨隆、叩诊有无移动性浊音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和定量;血清电解质有无异常;肾功能的指标,如Ccr、 血BUN血肌酐、浓缩与稀释试验的结果有无异常。此外,病人有无做过静脉肾盂造影、B 超、尿路平片等检查,其结果如何。 2 . 常用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致血浆清蛋白浓度下降等因素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抵抗力降低有关。 3 . 目标 (1 )病人的水肿减轻或完全消退。 (2 )无皮肤破损或感染发生。 4 . 护理措施及依据 ( 1) 体液过多 1 ) 饮食护理 有明显水肿、高血压或少尿的病人,应严格限制水、钠的摄人。如水肿主要因低蛋白血症引起,在无氮质潴留时,可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饮食,();对于有氮质血症的水肿病人,应同时限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人。对于慢性肾衰的病人,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调节蛋白质的摄人量。低蛋白饮食的病人需注意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免引起负氮平衡。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2)病情观察定期测量病人的体重,注意其变化情况 观察水肿消长情况,有无胸腔、腹腔、心包积液的表现;有无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甚至神志不清、抽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水肿护理常规

水肿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有无水肿、水肿特点及其严重程度 判断水肿程度: 1)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凹陷,平得较快。 2)中度,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见明显或较深凹陷,平复缓慢。 3)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鞘膜腔可有积液,外阴部也可见严重水肿。 2、水肿对身心的影响

检查有无皮肤破溃或继发感染;有无与容量负荷增高有关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和体征,尤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和体征。 3、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水肿发生后就医情况,重点为有否使用利尿剂,以及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无饮食、饮水限制及其实施情况。 【护理措施】 1、休息 1)轻度水肿者必须限制活动,严禁剧烈活动。 2)严重水肿者发及心、肝、肾功能不全伴水肿者,宜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肾血流量,有利于水肿的消退。 2、卧位 眼睑、面部水肿患者枕头应稍高;双下肢水肿者,应尽量平卧,休息时应抬高双下肢30~45。,利于血液循环,以减轻水肿。胸水、腹水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以改善肺扩张

受限及横膈抬高所致的呼吸困难。适当床上活动,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阴囊水肿者用阴囊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 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卧床至水肿消退,慢性肾炎可视水肿的轻重及血压、尿常规的正常与否来决定患者的活动量,待病情缓解和恢复期,可室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以促进血脉流通,有利于早日康复。 3、钠、水的摄入量 1)原则上予少盐饮食,每日2-3 g为宜,不在另加含盐食物。每日入水量依水肿原因、程度及尿量而定。 2)心源性水肿:每天食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入水量每日1500ml以内。 3)肝性水肿:入水量限制在每日1000ml以内,低血钠者每日500 ml。 4)肾性水肿:每日尿量达1000ml者一般不限,但不宜过多饮水,如每日尿量小于500ml应限制液体入量,重者量入为出(前一天尿量+500ml)。

心衰病中医护理常规

心衰病中医护理常规 心衰病就是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而引起的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应与悬饮、哮证相鉴别。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情况。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证,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证,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证,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证,痰浊壅肺证 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证:气短心慌,神疲乏力,易汗,活动后加重,面色晦暗,唇甲青紫或颈部青筋暴露。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结代。 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证:气短喘促,心烦不寐,口干少饮,烦热汗出,面颧暗红,或颈部青筋暴露,尿少肢肿。舌质红嫩有裂纹或舌红绛,有瘀斑,苔少,脉细数或结代。 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证:短气喘促,不得平卧,烦躁汗出,咳吐泡沫痰,心悸乏力,尿少肢肿,畏寒肢冷,面色灰青。或伴有肝大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等。舌淡胖或有齿印,脉沉细或迟。 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证:喘不得卧,张口抬肩,颜面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心悸少尿。舌淡胖而紫,脉沉细欲绝。 痰浊壅肺证: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舌淡或略青,苔白腻,脉沉或弦滑。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休息: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 心功能I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心功能Ⅱ级:应增加休息 , 但能起床活动。 心功能Ⅲ级:限制活动 , 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 原则上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等情况变化。 2、观察气短喘促、胸闷心悸发作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关系密切。 3、患者出现喘不得卧,张口抬肩,颜面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心悸少尿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 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注意营养、水分与钠盐的摄入量,忌食辛辣、醇酒、咖啡等刺激之品。便秘者 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2、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者:多食补气活血之品。 3、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者:多食补气滋阴之品。 4、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者:饮食清淡,低盐或无盐,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 5、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者:可食温补心阳之品,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之物。 6、痰浊壅肺者:多食健脾祛痰之品。 (五)情志护理 1、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2、心衰病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3、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4、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