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韦勒克《文学理论》第三章 文学的作用

韦勒克《文学理论》第三章 文学的作用

韦勒克《文学理论》第三章 文学的作用
韦勒克《文学理论》第三章 文学的作用

韦勒克《文学理论》第三章文学的作用[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Rene Wellek &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1977 Third Edition 第三章文学的作用

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作用在任何顺理成章的论述中,都必定是相互关连的。诗的功用由其本身的性质而定:每一件物体,或每一类物体,都只有根据它是什么,或主要是什么,才能最有效和最合理地加以应用。只有当该物体的主要作用已经消失,它的次要作用才会突出出来,如:旧式的纺车成了装饰品或博物馆中的陈列品,方形钢琴不再用来奏乐,便改成为有用的桌子。同样也可以这么队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作什么用,它就是什么。一种人工制品必须具有适宜于发挥其作用的结构,同时还要加上则间和物料所许可、人们的趣味所祟尚的附件。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有许多成分就其文学作用而言是不必要的,但仍旧使人感到兴趣,或者具有其它方面的存在理由。

文学的本质和作用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曾否改变过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回溯到相当古老的历史时期中去考察这个问题,就可以答曰:改变过。我们可以回溯到文学、哲学和宗教共存不分的时期去,例如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Ae schlyus)和赫西俄德(Hesiod)可能就处于这样的时期中。但是,到了柏拉图,他就可以说诗人和哲学家之间的争执是古老的争执,这里有些含意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夸张十九世纪末的“为艺术而艺术”和近代的“纯诗”(poesie pure)等主张的标新立异作用。其实,“教喻谬说”——如爱伦?被(E.Allan Poe)所说的诗中的信念是启迪的手段——不等于文艺复兴时期关于诗有娱乐和教育的作用或寓教于乐的作用这样的传统说法。

总的来说,阅读美学史或诗学史所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自

从可以作为概念上广泛运用的术语与人类其它的活动和价值现念相对照和比较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过。

整个美学史几乎可以概括为一个辩证法,其中正题和反题就是贺拉斯(Horac e)所说的“甜美”(du1ace)和“有用”(utile),即:诗是甜美而有用的。这两个形容词,如果单独采用其中任何一个,就诗的作用而言,都要代表一种趋向极端的错误观念——也许根据文学的作用,比起根据文学的性质,更容易将“甜美”和“有用”两者联系起来。诗就是快感(类似于任何其它的快感)的看法反驳了诗就是教训(类似任何的教科书)的看法。[1]而所有的诗都是,或者都应该是宣传的看法又伴随着诗是,或者应该是与世态人情无关的、纯粹的声音和意象的组合的看法。这两个针锋相对的命题,在艺术是“游戏”还是“工作”(所谓小说的技艺[craft]或艺术的“作品”[work]即指后者而盲)的争论中得到最透彻的表现。上述的每一种看法,孤立起来看,都不可能通过。如果说诗是“游戏”,是直觉的乐趣,我们觉得抹杀了艺术家远思和锤炼的苦心,也无视诗歌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可是,如果说诗是“游戏”或“技艺”,又有侵犯诗的愉悦功能及康德所谓的“无目的性”(purposelessness)之嫌。我们在谈论艺术的作用时,必须同时尊重“甜美”和“有用”这两方面的要求。

能够确切地使用批评术语是不久以前的事,因此,如果我们能将贺拉斯的这两个术语加以引伸,使之广泛地概括古罗马文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实践,那末,贺拉斯的这个公式就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建设性的起点。艺术的有用性不必在子强加给人们一种道德教训,虽然勒波苏(R(Le Bossu)坚持这是荷马(Homer)写作《伊利亚特》的因由,并且黑格尔在他所喜爱的悲剧《安提戈涅》?中发现的也是这种教训,他们的看法都不足为凭。“有用”相当于“不浪费时间”,即艺术不是一种

“消磨时间”的力式,而是值得重视的事物。“甜美”相当于“不使人讨厌”,“不是一种义务”,“艺术本身就是给人的报酬”。

我们是否可以采用这一双重的标准作为给文学下定义的基础呢,抑或这只是商量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标准,在早先有关文学的讨论中,很少出现伟大的、好的和“低级”的文学之分。我们满可以怀疑低级文学(如通俗刊物)是否“有用”或“有教育意义”。它们通常被人认为只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娱乐”。不过它们有用与否这一问题,必须根据低级文学的读者的情况来回答,而不能以“好文学”的读者水平为准。艾德勒(M(Adler)从知识水平最低的小说读者的角度着眼,至少发现他们存在着某种基本的求知欲。至于“逃避现实”一说,伯克(K(B urke)提醒过我们:这样的指责太轻率了,他认为逃避现实的梦想

可以帮助读者涤除他对所处的环境的讨厌情绪;艺术家只要纯真地歌

唱密西西比河畔的思息,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启发性”。[2] 也许可以这样地回答上面所提出的问题一切艺术,对于它的合适的使用者来说,都是“甜美”和“有用”的。也就是沈艺术所表现的东西,优越于使用者自己进行的幻想或思电艺术以其技巧,表现类似于使用者自己幻想或思考的东西,他们在欣赏这种表现的过程中如释重负,得到了快感。

当某一文学作品成功地发挥其作用时,快感和有用性这两个“基调”不应该简单地共存,而应该交汇在一起。文学结人的快感,并非从一系列可能使人快意的事物中随意选择出来的一种,而是一种“高级的侠感”,是从一种高级活动、即无所希求的冥思默想中取得的快感。而文学的有用性——严肃性和教育意义——则是令人愉悦的严肃性,而不是那种必须履行职责或必须记取教训的严肃性;我们也可以把那种给人快感的严肃性称为审美严肃性(aesthetic seriousness),即知觉的严肃性(seriousness of perception)。那些喜欢难懂的现代诗歌的相对主义者,总是使他的欣赏趣味成为一种个人的嗜好,等同于填字游戏或下棋之类的爱好,从而

置审美判断于不顾。而教育主义者则会弄错一首伟大的诗或一部伟大的小说的严肃性所在,以为作品所提供的历史性知识或有益的道德教训就是严肃性。

还有一点是很重要的:文学是具有一种作用,还是多种作用,博厄斯(G(Boa s)在《批评初阶》一书小以轻松的笔调揭示文学趣味的多元性和与此相应的文学批评的多种类型。在《诗的功用和批评的功用》这一论著的末尾,艾赂特(T(S(E1iot) 则忧戚地或者至少是颓然地肯定“诗的多变性”,肯定各种各样的诗在不同的时候会变生出各种各样的效果来。但这些都是例外的情形。严肃地对待艺术、文学或诗歌的人,起码通常是将某种适合其本身性质的功用归属于它们。针对阿诺德

(M(Arnold)认为诗可以取代宗教和哲学的观点,艾赂特写道:“在这个世界或另一个世界里,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另一样东西……”。[3]这也就是说,没有一种现实的价值存在可以找到真正的对等物;世上没有真正的替代品。实际上,文学显然可以代替许多东西——代替在国外旅行或羁留;代替直接的经验和想象的生活,还可以被历史家当作一种社会文献来使用。但是,文学还有没有一种功用为任何别的活动所不能有效地产生的?或者,它是否混合了哲学、历史、音乐和意象等谙种四京,因此在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将发生解体的现象?这是值得探讨的基本问题。

文学的卫护者们相信,文学不是古代东西的延续,而是一种永存的东西;而许多既非诗人又非教授诗歌的人也是这么认为,因为他们对延续的东西缺乏专业性的兴趣。体验文学的独特价值,对于探讨这种价值的性质来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我们的理论之所以不断地修正,目的就在于愈来愈好地概括这种体验。

当代有一派人发现诗可以传达知识——某一种知识,因此确认书的效用和严肃性。诗是知识的一种形式。亚里士多德在他著名的论著中似乎说过诗比历史更具哲学性,因为历史“处理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诗则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情”,即诗重视的是一般性和可能性。然而,历史象文学一样,现在已显现出它的分类粗略和界

说不准确的弱点,而科学无宁说已成为文学的强劲的对手,因此人们主张文学应该表现科学和哲学所不在意的事物的特殊性。虽然象约翰逊博士那样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家仍会认为诗歌是“一般性所散发的光芒”(grandenr of

generality),但现代许多学派的理论家(如伯格森,吉尔比(T(GiIby),兰色姆(J(C(Ransom),斯特斯(W(T(Stace))都强调诗的特殊性。例如,斯特斯就说《奥赛罗》一剧不是表现族妒,而是表现典赛罗的嫉妒,一个与成尼斯姑娘联姻的摩尔人可能感觉到的那种特殊的嫉妒。[4]

文学的一般性(此处的一般性意指文学作为一个type的一般性)或它的特殊性孰轻敦重呢,文学理论和辩论往往强调前者或者强调后者;因为文学可以说比历史和传记更具一般性,但比心理学或社会学又更具特殊性。然而,不仅在文学理论上,侧重面有所转移,就是在文学实践中,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比重也随着作品的不同和时期不同而有所改变。“朝圣者”(pi1grim)和“人人”(everyman)?是以共同人性的面目在一些作品中出现,仅本?琼生(Ben Jonson)的《艾碧逊》一剧中的“幽默家”摩路斯则是一个十分特殊和脾气古怪的人物。文学中的性格塑造原则总是被人归纳为“典型”和“个别”的结合——在个别中显现类型,在类型中显现个别。自古以来努力阐释这个原则或由这个原则派生出来的性质各别的一些信条,还没有对文学有过多大的助益。文学的类型化理论可以追溯到贺拉斯的“适宜性的教

条”(doctrine of decorum)和罗马喜剧中各类人物的模式(如吹牛的兵士,吝啬鬼,大肆挥霍的浪子,忠人的仆人等)。我们还可以在十七世纪的人物谱和莫里哀〔Moliere〕的喜剧中再度认识这种类型化特点。但是,如果更普遍地适用达一类型化观念呢?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保姆算不算一个类型,哈姆雷特是不是一个类型,显然,对伊而莎白时代的观众来说,哈姆雷特如布赖特博士(T(Bright)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忧郁症的患者。但是,哈姆雷特还是多种

性相的人物,而且他的忧郁具有特定的产生背景。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物之所以既是“个别”又是“类型”,都因为他是由许多类型所构成的;哈姆雷特既是一个情人,或者是一个过去的情人,也是一个学者,一个戏剧行家和击剑家。每个角色——即使是最单纯的角色——都汇集或结合了儿种类型。人物类型之所以显得“扁乎”(“flat”),只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人物与我们只有一种简单的关

系;“圆整”(“round”)的人物则结合了各种观点和关系,显现于不同的背景——社交场合、私生活、国外旅居——之中。[5]

戏剧和小说中有一种认识价值似乎存在于心理学的范踌内。为人所熟知的一种说法是:“小说家可以比心理学家教给你更多的人性知识。”霍思尼(K(Horney)就推许陀思要耶夫斯基、莎士比亚、易卜生(H(Ibsen)和巴尔扎克为取之不用的知识源泉。福斯特(E(M(Forster)在《小说面面观》—书中认为,我们对其内在生活和行为动机了若指掌的人是极其有限的,而小说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它真正地揭示了人物返观自身的内心活动。[6]也许,小说家所描绘的各种人物的内在生活是来自他自身警觉的内省经验。人们很可以主张,伟大的小说是心理学家的资料库,或者是档案柜(即,其中收放着经过阐探的、典型的实例)。但这里我们似乎还弄清了一个事实:心理学家仅因小说含有概括性的典型价值而应用小说例如,他们从整个小说的背景(伏盖公寓)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和前因后果中抽取出高老头这个性格来。

象伊斯曼(M(Eastman)这样一个次要的诗人,是会否认“文人”能在一个科学时代里宣称发现了真理的。在他看来“人”简直就是“前科学时代”一无专长的业余爱好者,他们力图玩弄咬文嚼字的本领来给人以宣讲至为重要的“真理”的印象。我们认为,文学上的真理,与文学以外的真理,也就是有系统的和能够公开证实的知识,是毫无二致的。社会科学的现有知识,构成了据以检验小说家的“世界”(即虚构的现实)的“真理”:小说家要达到达种知识水平是没有什么饶法般的捷径可走的。但是,伊斯曼也相信,有想象力的作家,尤其是诗人,如果特发现和

传播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使误解了自己;作家和诗人的真正职能在于使我们觉察(perceive)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想象我们在概念上或实际上已经知道的东西。

[7]

要在诗歌是对已知的事物的体认和诗歌是“艺术的洞察”(aristic insi ght)两种

观点之间划一界限是很困难的。艺术家是否还提醒我们注意我们曾经察觉过但现已忘却的事物呢?是否还让我们看到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呢?人们有这样的经验在黑白画中,由点和虚线构成的隐蔽的身影和面孔,虽然一直在那里,却不纳入以完整的、有意设计的感觉。王尔德(O(Wilde)在《意向》(“Intentions”)一书中提到惠斯勒(J(A(M(Whistler)发现雾的美学价值,以及拉斐尔前派在从未被人认为美或典型的各种类型妇女中找到了美。这些算不算“知识”或“真理”的例子呢?我们犹疑不决。我们只能说:它们是新的“知觉价值”(perceptua1 va1ues)和新的“美学性质”的发现。

我们一般都知道,美学家不敢果断地否认“真理”是艺术品的一种性质和判断标准,因为“真理”是受人尊崇的术语。对艺术抱着严肃的敬重态度的美学家,会把真理当作艺术的一种属性和理解为艺术的无上价值之一,还因为他们不合逻辑地惧怕艺术如果不是“真理”就合沦为柏拉图所怒斥的“谎言”。然而,想象性文学本来就是一种“虚构”,是通过文字艺术地“模仿生活”。“虚构”的反意词不是“真理”,而是“事实”或“时空中的存在”;“事好要比文学必须处理的那种可能性更为离奇。

文学在各种艺术门类中似乎尤其明显地通过每一部艺术上完整连贯的作品所包含的对人生的看法(即世界观)来宣示自己的“真理”。哲学家或批评家一定会认为其中有些文学家的“看法”比其它文学家更富于真理性(例如艾略特就认为但丁的人生观比雪莱(F(B(Shelley)的,甚至比莎士比亚的,都更富于真理性);不过任何

成熟的人生哲学必定都有某种程度的真理性——至少它是这么宣称的。我们现在所考察的“文学的”真理,似乎是“文学中的”真理——即以有系统的观念形式存在于文学之外的哲学,但它又可以被应用、阐明和体现于文学之中。就此意义而言,但丁的真理是天主教的神学和经院哲学。艾略特对诗歌与“真理”之间关系的看法,似乎主要也属于这种类型。真理是具有自己体系的思想家所关心的范畴;而艺术家不是这样的思想家,虽然在找不到合适的哲学成果可吸收于文学中时,艺术家也会尝试着去当这样的思想家。[10]

上面的整个论证,看来多半属于语义学的范畴。我们所说的“知识”、“真理”、“认识”、“智慧”等术语究竞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切真理都是观念性的和命题性的,那么艺术——甚至文学艺术——便不可能成为真理的形式。再此如果接受实

证主义的限制性的定义,将真理限定于能以合适的方法加以证实的命题,那么艺术也不可能是凭实验可以证实的真理的一种形式。换一种说法,真理似乎有两种模式或多种模式,即我们具有多种“致知的方淤。或者论世上有两种基本的知识类型,各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其一是科学,采用“推论”式(discursive)的语言;另一是艺术,采用“表现”式(“presentationa1”)的语言。[11]这两者是否都是真理呢?前者就是哲学家通常所指的哲学,而后者则指有宗教意味的神话和诗歌。我们很可以说后者是“真的”,而不称之为“真理”。“真的”这个形容词词性可以表达出一个不偏不倚的分界线,即:艺术在本质上是美的,在形态上是真的(也就是况它与真理并行不悖)。麦克利什(A(MacLeish)在他的《诗艺》(ARS POETICA)一书中想用一个公式来调整文学的美与哲学的真两个不同命题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首诗“等于、但并不真是”真理,即:诗歌一如哲学(科学、知识、智慧)那样严肃和重要,拥有与真理等同的价值,如同真理一般(truth-1ike)。

兰格夫人(S(K(Langer)在声称表现性的象征物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时,主要指的是造型艺术和音乐,而不是文学。显然,她认为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推论”和“表现”的混合体。但是,文学中的神话成分或原型意象(archetypal image),与她所谓的表现性的艺术是相通的。[12]

从艺术可以发现或洞悉真理这种观点出发,我们还必须弄清艺术——尤其是文学——是宣传的观点;即是说:作家不是真理的发现者,而是真理典行说服力的推行者。“宣传”达一术语约含义很模糊,需要细加考究。在通俗语言中,“宣传”—词只用于被人认为是有害的、而且是由我们所不信任的人传播的教义;它含有算计、图谋的意味,通常用于特殊的、局限性相当大的教义和纲领方面。[13]既然达一术语含义如此偏狭,我们就只能说某些艺术(最低级的一类)是宣传,而伟大的艺术,好的艺术或艺术这一专有名词,却不能说是宣传。然而,如果我们将这一术语引伸为“在有意或无意中努力影响读者,使之接受作家个人的人生态伊这样的意义,那未就可以说: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或应该是宣传家,或者说:所有诚恳的、有责任感的艺术家部有充当宣传家的道德义务。

在贝尔金(M(Belgion)看来,文学艺术家是

“不负责任的宣传家”。也就是说~每个作家都有一种人生观或处

世理论……其作品的作用总是在于“劝说”读者去接受那种观点或理论~

而这种劝说行为又总是不光明正大的。也就是说~读者总是被牵着界子

去相信某些东西~并在催眠状态中同意这些东西。归根结蒂~表现性的

艺术语骗了读者……

艾略特引用贝尔金这段文字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将那些“根本难以认为是宣传家的诗人”,与不负责任的宣传家和第三类“特别自觉和有责任感”的宣传家(如卢克莱修[Lucretius]和但丁)区别开来;艾略待是从创作意图和历史影响两方面来判断作家的责任感的。[14]“有责任感的宣传家“一语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自

相矛盾的说法;但如果将它解释为类似于两种拉力之间的张力,这一说法就有它的命意了。严肃的艺术暗示着一种人生观,这种人生现可以用哲学术语甚至各种哲学体系来加以表述。[15]在艺术的连贯性(有时也叫做“艺术逻辑”)与哲学的连贯性之间有某种连带关系。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意将情感与思维,即感性与理智(sensibility and intellection)、感觉的真挚性与经验和思考的充分性混为一谈。有责任感的艺术家用感觉形式表现的人生观,不象多数只有时髦的“宣传性”的观点那样简单;而且,一种十分复杂的人生观,是不可能借催眠性的暗示力置而移植到末成熟的或天真的读者的行为中去的。

我们还要考虑从“净化作用”(catharsis)出发而提出的有关文学功用的种种概念。“净化”一词的历史很悠久,在亚里士多德的希腊文《诗论》中已出现过这个词。对亚里士多德采用这个词时的真正含意,至少还有争论;但亚里士多德当初的含意乃属于训访学的问题,不应该与现在是怎样应用这个术语的问题相混淆。有人说,文学的功用在于松懈我们(既包括作者,也包括读者)被压抑的情感;情感的表现就是从情感中解脱,据说歌德(J(W(von Goethe)就是借写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而从世界性的痛苦中脱身的;而观看一出悲剧或阅读一部小说,也被认为是心灵所经历的放松和解脱的过程,因为观众或读者的情感集中于作品上,在美感享受之余,留下了“心灵的平静”。[16]

但是,文学究竟是宣泄我们的情感呢,还是相反地激起了我们的情感?柏拉图认为,悲剧和喜剧“就在我们应该使情感枯干的时候,滋养和灌溉了它们”。或者说,文学使我们摆脱自己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又花费在诗意的虚构情境中,难道不也是错误的发泄吗?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承认年青时他曾生活在致命的罪恶中;可是他还论“我不为此哭泣,我只为狄多?道害而哭泣……”这么说来,是否有些文学是激起感情的,有些是净化感情的?或者说,我们是否应该去区别对待不同的读者群,并弄清他们不同反应的本质呢?[17]或者说,是否所有

的艺术都是净化感情的呢,这些问题在下面的“文学与心理学”和“文学与社会”等章中将作讨记;但现在必须先初步地在这里提出来。

归纳起来说,关于文学的作用问题的讨论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西方从柏拉图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不是一个由诗人或诗歌爱好者出于本能而提出的问题,比如,爱默生有一次就这样说:“美就是它自身存在的理由。”这个问题无宁说是由功利主义者和道德家或者政治家和哲学家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是由文学之外的其它种种价值的代表音,或者裁决所有价值的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问迄诗歌的功用究竞是什么?即拉丁语所谓的它究竟“有何用”(cui bono)?而且他们是从整个社会或全人类的角度来提出这个问题的。于是,诗人和对诗歌有本能的爱好的读者,接受这一跳战,不得不象在道德上和理智上有责任感的公民一样,向公众作出某种合理的回答。他们为此写了《诗艺》的某一段落和《为诗一辩》或《诗辩》等书:?文学上的这些论著,相当于神学中的“教义辩驳”[18]为这一目的和为具有这样看法的读者而写的理论文字,自然强调文学的“功用”,而不强调文学的“快感”;因此,从语义上说,今天可以轻易地把文学的“作用”等同于文学的外部关系。但是,从浪漫主义运动开始以来,诗人对公众的挑战往往给予一个与此不同的回答即布雷德利(A(C(Bradley)所谓的“为诗而诗”;[19]并且,理论家们巧妙地使“作用”这一术语纳入整个的“辩护”范围内。因此,当我们采用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是指诗歌可以有多种的作用;忠实于它的本性是它基本的和主要的作用。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 第一章文学和文学研究 一、文学和文学研究 1、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可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 2、文学创作的经验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固然是有的,但他的职责与作者完全不同,研究者必须将他的文学经验转化成知性的形式,并且只有将它同化成首尾一贯的合理的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 3、文学研究者研究的材料可能是非理性的,或者包含大量的非理性因素,但他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因此便与绘画史家和音乐世家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与社会学家和解剖学家没有什么不同。 二、创造性的批评 “创造性的批评”通常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复述,充其量也只是一件艺术作品翻译成另一件,一般来说都要比原件低劣一些。 三、对艺术的探讨 将自然科学运用的那些方法移用到文学研究上。 1、移用的方法 (1)效仿一般科学的客观性、无我性和确定性诸优点。 (2)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探究文学作品的前因和起源,即“起因研究法”。

(3)把某些科学上通用的定量方法,如统计学、图表、坐标图等,引进文学研究的领域。 (4)用生物学的概念讨论文学的进化问题。 2、评价 单纯的移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科学方法仅就十分有限的文学研究范围或者某些特殊的文学研究手段而言,有时是有价值的。 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的差异 1、历史上不同学者的探讨 (1)早在1883年,狄尔泰就以“解释”和“理解”这两种认识范畴的对比来说明自然科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的不同。狄尔泰认为,科学家以事物的始末缘由来解释它的本质,而历史学家则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 (2)1884年,著名的哲学史家文德尔班也对历史学必然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一观点加以抨击。他认为自然科学家旨在建立普遍的法则,而历史学家则试图领会独一无二、无法重演的事实。 (3)后来、李凯尔特又对这观点做了精心的研究,并稍加修正和补充,他不太注重概括和个性化的探讨两种方法的分野,而是更多地关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别。他认为人文科学的研究重心在与具体和个别的事实,而个别的事实只有参照某种价值体系才能被发现和理解。 (4)在法国色诺波提出这样的界说: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重复的事实”,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延续的事实”。

文艺理论第一章本章知识点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文学理论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本节概述: 文学理论的性质应从三个方面来解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应有的品格。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包括它的实践性和它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知识点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20世纪以来,各门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分工更具体、明确,不能不影响到文学学科的发展;再加之文学实践的需要,文学研究视角、方法的多样化及其成熟,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如果文学理论不根植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A哲理性B荒诞性? ? ? C象征性? ? ? ?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 ) A抒情动作? ? ? B抒情内容? ? ? C声音组织? ? ?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 ) A? ? 象征性? ? ? B主观性? ? ? C评价性? ? ? ?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 ? ? ) A表现功能? ? ? ? ? B通讯功能? ? ? C意义功能? ? ? D形式功能 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 ? ) A倒装与歧义? ? ? ? B夸张与对比? ? ? C借代与用典? ? ? ? D 比喻与象征 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 ? ) A亚里士多德? ? B钱钟书? C王夫之? ? D布封 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 ? ) A创作个性?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8风格的特性是(? ? ? ? ) A独创性? ? ?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 ? ) A《文心雕龙》? ? ? ?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 ? D 《诗学》 10文学接受客体指(? ? ? ) A认识属性? ? ? ? ? B? 审美属性? ? C文化属性? ? ? ? D整体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 ? ? ) A阐释者? ? ? B审美者? ? C认识者? ? D思想者 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 ? ? ) A黑格尔? ? ? ? ? B姚斯? ? C刘勰? ? D布封 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 ? ) A莱蒙托夫? ? ? B姚斯? ? ? C布封? ? ? D伊瑟尔? 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 ? ? ? ? ) ? A净化? ? ? ? B共鸣? ? C领悟? ? D延留 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 ? ? ) A新批评? ? ?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 D结构主义 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 ? ? ? ) A马克思? ? ? B恩格斯? ? C列宁? ? ? D毛泽东? 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 ? ) A真实性? ? ? ? B革命性? ? C情感性? ? ? D倾向性? 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 ? )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 B进步的倾向性? ?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 ? ) A批评风格? ? ? ? B最高标准? ? ? C批评方法论? ? ? D批评原则? 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 ? ?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 ? B原型心理学? ? C格式塔心理学? ? D精神分析学? 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 ? )效果。 A领悟? ? ? B延留? ? C净化? ? ? D共鸣 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 ? ? ) A伊瑟尔? ? ? ? B加达默尔? ? C英加登? ? ? D弗洛伊德? 23接受动机可分为(? ? ? ) A审美动机? ? ? B求知动机? C借鉴动机? ? ? 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 ? ? ) A? 语言表现? ? B? 体裁类型? ? C? 结构安排? ? ? D? 形象创造 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 ? ) A抒情内容? ? ? B抒情话语? ? C抒情现实? ? 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 ? ? ) A声音? ? B画面? ? C情感经验? ? ? D情景关系 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 ? ) A结构? ? ? ? B声音? ? ? C故事? ? ? D视角? 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 ? ? ) A人物、情节、环境? ? B叙述方式? ? C叙述的声音特点? ? ?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 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 ? ) A叙事功能? ? ? ? B抒情功能? ? C描述外在事物? ? ?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 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 ? ? ) A表意式意象? ? B表情式意象? ? C寓言式意象? ? D符号式意象? 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 ?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 ? ? ) A读者? ? ? B世界? C作家? D? 作品 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 ? ? ) A实践性? ? ? B艺术性? ? C价值取向? ? D? 综合性 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 ? ) A立普斯? ? ? B克罗齐? ? C弗洛伊德? ? D? 布洛

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

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 王连功 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的著作《文学理论》,作为新批评派的重要理论代表作品,在国内的传播却经历了两个阶段。80年代曾经在国内流传甚广,但是随后却难觅踪影,2005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再版,终于让这本文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在国内重新被众多学者认识。我也是经过多年期盼才一睹为快。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初读这本书的一点感受。 在这本书的第一版序中作者称“我们力图把‘诗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的评价)和‘研究’(“探索”)、‘文学史’(文学的“动态”与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静态”相对照)这四个范围统一成一体。”1 而他们采取的方法是首先区别文学和文学研究:“我们必须首先区别文学和文学研究。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情: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如果称为科学不太确切的话,也应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2由此发现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并且指出传统的文学研究“都是从语义分析的角度重申一些古老的美学术语……其中每一术语都只能描述文学作品的一个方面,或表示它在语义上的一个特征;没有单独一个术语本身就能令人满意。由此至少得出一个结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3 韦勒克由此在对传统文学研究的各种观点的批评中提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模式:将文学区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他们把外部研究分为四种:第一,文学与作者。韦勒克认为“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来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4“(虽然如此),作家的传记和作品之间,仍然存在不少平行的、隐约相似的、曲折的反映的关系。……从这些界说的意义来说,传记式的文学研究法是有用的。”但是韦勒克同时指出“不论传记在这些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但如果认为它具有特殊的文学批评价值,则似乎是危险的观点。任何传记上的材料都不可能改变和影响文学批评中对作品的评价。” 第二,文学和心理学。“‘文学心理学’(psychology of literature)的含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以下同 2同上书,第3页。 3同上书,第18页。 4同上书,第75页。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第18章文学的评价 18.1复习笔记 一、“价值”和“评价”的区分 1.从历史上看,人类已经把口头的和刊印的文学视为“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对文学感兴趣,并认为文学具有一种正面的价值。 2.人们是先有了感兴趣的经验然后才去进行评价的。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或某一种兴趣的等级时,要参照某种规范,要运用一套标准,要把被评价的事物或兴趣与其他的事物或兴趣加以比较。 二、人类和文学的关系 试图对人类和文学的关系作任何详细的描述将遇到许多定义上的困难:从现代的意义上说来,文学只是非常缓慢地从歌谣、舞蹈和宗教仪式等这些看来孕育它的文化群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三、文学评价的标准的探讨 1.假如人们要寻求某种标准,关于人应该如何视文学为有价值和应该如何去评价文学,人们就必须得通过某些定义去回答。人认为文学有价值应该以文学本身是什么为标准,人要评价文学必须根据文学的文学价值高低做标准。文学的本质、功能和评价必然是密切地互相关联的。

2.人们在评价文学时应该依据文学自身性质的等级。这样一种纯粹性概念是文学分析的因素之一。人们要研究的不是这些因素是什么,而是研究它们如何组织在一起,有什么功能,从而决定了一个特定的作品是或者不是文学作品。按照现代的定义来看,文学的“纯”是指它没有实用的目的(宣传、有目的的煽动和直接的行动等),也没有科学的目的(提供情报、事实,积累知识等)。 3.在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美学上的问题可以说是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种观点断言有独立的、不可再分解的“审美经验”(一个艺术的自律领域)的存在,而另一种观点则把艺术认作科学和社会的工具,否认“审美价值”这样的“中间物”的存在,即否认它是“知识”与“行动”之间,科学、哲学与道德、政治之间的中介物。 4.自康德以来的大多数哲学家以及大多数以严肃态度关心艺术的人们都赞成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价值。 5.文学作品是一种审美对象,它能激起审美经验。人们不应该把文学作品划分为“形式-内容”两部分,而应该首先想到素材,然后是“形式”,是“形式”把它的“素材”审美地组织在一起的。一部文学作品的“材料”,在一个层次上是语言,在另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行为经验,在又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思想和态度。 6.人们对平常所熟悉的语言组合或陈词滥调往往不会立即做出知觉反应,他们不再把文字看作文字,也不去确切地理解文字联合所指的意义。只有当人们把文字以新鲜的方式令

(完整版)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 ↑ 共时← —————————————→历时 ↓ 特殊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 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 世界 读者作家 作品 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一种意识形态; 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文学理论的探索者——读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有感

文学理论的探索者 ——读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有感 摘要: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强调“文学性”的文学观。作者围绕这一观点,提出了文学理论研究的分野: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此部理论著作丰富的内容蕴涵、严谨的逻辑分析以及创新的理论探索,在文学理论学术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观理论探索启示 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在文学理论学术界被奉为圭臬的一本经典著作。它设计的内容相当的广泛,包括文学的本质、作用以及形式、内容等各方面的内容。这本书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文学理论构架——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一直以来被理论界所推崇。笔者将简论对《文学理论》的介绍以及一些读后杂感。 一、《文学理论》的文学观 从19世纪后半期的象征主义文论与唯美主义文论,把传统的文论带入了现代主义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这一时期相继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等不同流派的文论成为现代主义文论的主流,他们强调文学本身固有的因素,如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等方面,我认为可以说其是文学的纯因素研究——即文学的“文学性”。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之下,韦勒克和沃伦合作完成了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跨时代意义的著作,肯定具有其突破传统之处。韦勒克和沃伦以议论的叙述方式,设问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传统文学理论的不足与缺陷。与此同时,又向我们读者阐述了他们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如何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问题上,韦勒克和沃伦推翻了传统当中的视为文学的非文学。他们从“篇章结构个性表现”、“对语言媒介的领悟和采用”、“不求实用目的以及虚构性”[1]的角度,推翻了以往“凡是印刷品都可称为文学”等非文学的观点。他们从以往描述文学的性质的各类术语中,总结出“文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说一部小说描写得逼真、真实,我们所指的是这部小说具有“艺术真实”,而不是“现实真实”。总所周知,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虚构性。这两者是小说作为文学的两种特征。当我们处于审美关照的状态下,作为主体的读者和作为客体的文学作品达到了主客体统一的境界。在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审美的时候,这是一种无功利目的的精神享受。所以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又是具有审美价值。所有这些语词可以用来描述文学的不同方面的特征,这都说明了“一部文学作品,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2] 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特殊时代精神、文学思潮、个体的观察和思考等因素所成就的。这种多层次文学观给文学理论界带来了理论构架,为文学研究保持其本身固有的性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文学理论》的理论探索 我们知道,在文学理论的领域当中,作家、读者、作品、世界是构成文学研究的四个重要的因素。作家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或者是间接经验,通过主体想象

文学理论知识点

文学理论知识点 一.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 1.现实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事实的文学形态。 2.理想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管理想的文学形态。 3.象征型: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二.文学的基本体裁: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 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2.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三.文学作品的文本层面:言语层、形象层、意蕴层 1.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 统。特征:内指性、心里蕴含性、阻据性 2.文学形象层面: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 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特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3.文学意蕴层: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 深层次。 三个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四.文学典型 1.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 魅力的性格。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 是环绕着她的典型环境的产物。

2)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作用。这种现象在无产阶级英 雄典型那里表现得尤为充分,如《红岩》。 五.意境、意象、审美 1.意境定义: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 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2.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3.意象定义:这里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 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4.审美定义: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 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六.叙事 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2.构成: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3.特征: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七.结构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 事件之间关系关联性多种行动之间关联 八.行动:行动序列→只指一种行动 行动序列的形成:首尾相接、中间包含、左右并连 九.文本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十.抒情性作品 1.定义: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 一、文学与文学研究: 从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看文学研究的本质 文学文学研究 创造性知识性 艺术知识或学问 音乐音乐研究 美术美术研究 影视影视研究 文学研究的功能是将文学的经验转化为知识性的形式。 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区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文学:怀古幽情;艺术手法;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2.文学研究:苏轼的生卒年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时间;苏轼创作时的人生遭遇、家庭成员;《念奴娇》的创作经验: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二、文学的系统性与文学性(文学研究与文学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1.文学性:对偶句式;遣词造句;夸张与拟人的修辞方法;内心情感的艺术传达。 2.系统性: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杜甫的思想情感与诗歌的关系;杜甫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文学中的应用 1.自然科学方法应用的可能性 文学研究中存在着某些客观元素:作家生卒年份;作品创作时间;作品的版本、印次;作家的书信、日记。

2.自然科学方法的适用范围 统计学(词频统计)确定作家风格; 例:《红楼梦》作者、韩寒代笔 考古学确定作品创作年份与版本 例:《老子》帛书 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及其研究方法的差异: 狄尔泰: 科学家致力于解释事物的本质(永恒性) 历史学家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时代性) 文德尔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自然科学旨在建立普遍法则(普遍性) 历史学家旨在领会独一无二的事实(特殊性) 李凯尔特: 人文学科的重心在于具体和个别的事实,而个别的事实只有在参照某种价值体系时才能被理解。 例:《赵氏孤儿》——忠义为先 纳妾与休妻——男尊女卑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___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理论、方法,从各个具体不同视角宏观研究文学,从广度与深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符号学是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是运用符号理论对文化的研究。 文学接受学则突破传统的文艺批评模式,将视角探入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2)以马恩创立的,列毛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文学理论为指导。 二:中国特色。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为土壤去移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三: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密切结合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现实经验,充分借鉴传统文学理论的精华,敢于面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复杂事实,敢于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敢于采用一些新方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就一定能健康建立并发展起来。 2.关于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1、四要素构成: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该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列举几种文学原始发生的学说?)包括巫术发生说(P37)、宗教发生说(P38)、模仿说(P39补充)、游戏发生说(P39)以及劳动说。 2、劳动说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提前条件。这是因为人通过劳动既锻炼了大脑,又在劳动中解放了前肢,同时在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在集体劳作过程中,为了传递信息、协调行动,产生了最初的文学。如鲁迅把这样的产生过程称为“杭育杭育派”。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如远古诗歌《弹歌》就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生动地描写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早期文艺是诗、乐和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它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狩猎动作衍化为舞蹈,劳动号子与呼喊发展为诗歌,劳动动作的声音和节奏,形成了最初的音乐。因此,劳动制约了早期的文学形式。无论是“巫术说”、“宗教说”还是“游戏说”,本质上都是原始人的劳动,都可以归结到“劳动说”上。 文学活动的发展:物质生产是文学发展的决定因素。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关念等是影响因素。 3,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出,动物与人创造能力的差别在于动物只能依据生物本能来创造,而人的创造则是依靠自己的头脑思考。更具这一论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人感觉事物的角度是多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其实际上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文学学。 2、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3、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4、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 5、一般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史 共时← —————————————→历时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史 特殊文学史 6、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7、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 8、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9、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10、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2)、文学心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出入”说。 西方文论:亚理斯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荣格“原型”说、“投射”说、克罗齐“直觉”说、 3)、文学社会学: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4)、文学符号学 5)、文学价值学 6)、文学信息学 7)、文学文化学 1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 1)、文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 12、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 1)、“诗言志”说(选择,填空题)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13、形式主义文论 1)、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效果

文学理论考点整理

文学理论考点整理 1.人文学科的两种类型理论是什么? 答:为了行驶功能必须被转变成方法的理论; 可以被直接应用的理论,在返回的过程中和其自身范畴出现的偏离。 2.乔纳森·卡勒的理论观是什么?(上届考的简答题) 答:1)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 2)理论是分析和话语——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者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了些什么。 3)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 4)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 3.文学理论的性质是什么? 答:1)文学理论在学科归属上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其中人文科学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 2)文学理论的对象包括读者,世界,作者,作品,有“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 论”5个层面。 4.文艺学的概念是什么? 答:文艺学是主要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5.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什么?(上届考填空题) 答:作品、作家、读者、世界。 6.文艺学有哪三个部分构成?(上届考填空题)

答: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7.教科书或准教科书形态的文学理论是什么?(要举例)(上届考的简答题) 答:1)反映论的文学理论教材模式 例: [苏]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 [苏]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 [中]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 2)形式主义的文学理论教材模式 例: [俄]托马舍夫斯基《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3)“基本问题”或关键词的文学理论教材模式 例: [英]本尼特、罗伊尔《文学、批评与理论引论》 [中]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4)文化论的文学理论教材模式 例: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 8.文学起源说有哪几种?(5种,前四种了解即可) 答:1)巫术说 原始时代的文学艺术创作均为原始巫术礼仪或者魔法的产物。 首先,原始巫术在举行仪式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文学艺术活动。 其次,巫术仪式的一些活动也必然反映到文学活动中。 2)宗教说 德国美学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认为,艺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宗教。因为艺术在其活动过程中与结果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情 感活动,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文学 的发展明显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3)游戏说 康德首先提出这一理论。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愉悦的而且不带功利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类似于游戏这是因为,艺术给自身带

文学理论韦勒克笔记摘录

文学理论韦勒克笔记摘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文学理论》是从总体上对文学所做的理论探索,它包括了文学的定义、本质、功用、结构以及文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根本性问题,既有本体论上的意义,也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它与传统的《文学理论》、《文学概论》一类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两位作者深信“文学研究应该是绝对的‘文学的’”,因而他们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并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文学的内部研究上。对文学研究做这样的区分是《文学理论》的第一个重大贡献。 所谓文学的“外部研究”侧重的是文学与时代、社会、历史的关系,其理论预设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延续了数千年的“模仿说”与“再现说”,即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自浪漫主义文论兴起之后,“表现说”更多地进入了理论家与批评家的视野,但这种强调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作用的观点,依然是属于文学的“外部研究”的。 西方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从古希腊罗马中经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直到现实主义的各种文论,始终是围绕着模仿——再现——表现这条主线发展的,批评家的眼光总是围绕着文学的外部问题绕来绕去,唯独不太重视文学本身。 这种在古今中外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侧重外部研究的文学理论自然有它的道理,因为文学艺术不可能脱离与现实、生活、历史、时代的紧密联系,文学艺术也不可能没有教化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过分强调这类关系却掩盖和忽略了对文学艺术本身的理论研究,这就使文学丧失了文学性、艺术丧失了艺术性。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象征主义文论与唯美主义文论,把传统的文论带入了现代主义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相继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等不同流派的文论成为现代主义文论的主流,它们一反传统文论强调文学外部研究的思路,把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学本身,它们要求高度重视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技巧、方法等属于文学自身的因素。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1、文艺学:以~为对象,以揭示~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理论(研究~普遍规律即~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等问题的学科;任务:~本质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接受论)、~批评(对以~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活动和~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和~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 2、~活动: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作品(与现实的差异: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作家(作者通过创作~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世界(~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具有精神性、审美性、意识形态性构成 3、~理论的性质:从学科归属上 看,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以~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方法;对象和任务看,以~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又规定了~理论的任务即~发展论、~创作论、~作品论和~的消费与接受论;学科品格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民主、科学、现代的)4、~理论的基本形态:~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划分依据:~理论认识的客体:~活动的整体;~活动的流动系统:创作--~作品--~接受。~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消费5、马义~理论:是马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基;基石:~活动论(马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能动创造,是一种“人学”),~反映论(马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艺术生产论(马在考察资经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活动的结果。一把艺术生产作为物质生产的比较对象,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二

[VIP专享]勒内·韦勒克 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1949年) 勒内·韦勒克(René Wellek,1903-1995),1903年出生于维也纳,为捷克裔美国籍文 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史家,比较文学学科的创始人,后期新批评的杰出代表,韦勒克在布 拉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学。韦勒克早期曾参加布拉格语言学派的活动,二战爆发后移居美国,后在耶鲁大学执教。主要著作有《英国文学史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的概念》、《辨析:再论批评的概念》、《近代文学批评史》等,在对文学 研究的坚守中,韦勒克为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奥斯汀·沃伦(Austin Warren, 1899-1986),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长期执教于密 歇根大学,1926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代表作有《批评家和人文主义者蒲柏》、《新英格兰良知》,以及和韦勒克等学者共同编写的《文学学:目标与方法》和《文学 理论》等。 本书总体分为四大部分:1.对文学理论术语的定义和区分,2. 文学研究前期的资料搜 集和准备,3.文学的外部研究文学,4. 文学的内部研究。其中内部研究是本书的重点总的 说来,作者的立场是坚持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注重文学的“文学性”和文学作品的 内部研究。 接下来是对每部分的细致解读: 在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中,阐释了文学的本质、作用,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关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并对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的 概念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文学和文学研究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而文学研究,是一门不能称为科学的知识或者学问。作者认为对文学艺术的“鉴赏”与 “研究”是不应分割开来的。真正的文学研究应是既具有“文学艺术性”又具有“系统性”。 接下来便是如何对文学艺术做研究的问题。之前有人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艺术,寻求文学创作的因果规律和客观性、确定性等。但这样的研究方法仅适用于有限的文

文学理论(背诵版)

填空: 1.文学理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_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2.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与读者。 3.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4.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它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5. 文学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6. 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是含混和含蓄。 7.灵感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__非预期性_____和_____转瞬即逝性___。 8.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常用的回忆方式是____直接回收法______、____挨次扫描法______-和_____按层次推论法_____。 9.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 10.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11. 艺术至境三美神分别指文学意境、文学典型、文学意向。12.文学意蕴层面包括历史内容层面、哲学意义层面、审美意蕴层面。 13.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化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和文学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 14 .第二种风格观着重从风格形成的__内在根据_____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_创作个性______与__作品风格____联系起来。 15.风格必须从__审美主体_____与___审美对象____的对应性角度上去理解。 16.“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的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17.读者的文学接受大致可以分为发生、发展、高潮三个阶段。 18.文学接受的动机概括起来主要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五种动机。 19.文艺理论中“召唤结构”这一概念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提出来的。 20.在具体阅读现象中,误解可分为正误与反误两种情况。 21. 从文学接受的性质状况看,可分为鉴赏性接受、诠释性接受、批评性接受。 22.与文学理论,文学发展史等邻近的学科或科学相比,文学批评具有更鲜明的倾向性和现实针对性。 23.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作品,与文学创造密切相关。 24.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并构成方法论思想和一种基本原则。 选择题: 1.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A )。 A.诗学B.修辞学C.文艺学D.艺术学 2.中国古代文论中( D )提出了“妙悟”说。 A.刘勰B.钟嵘C.王国维D.严羽

(完整版)《文学理论》读书笔记韦勒克

文学理论----韦勒克 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 第一章文学和文学研究 区分----两种说法 1.是一种“再创造”:是不必要的复述,不可能比原作好 2.怀疑论:文学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将研究和鉴赏分开 两者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采用了科学研究方法。但是认为科学本身就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甚至早于科学方法,他们其实可以起着很大的作用的。如何弄清这些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自然科学是找出不同事物的相同的东西而人文研究是找出他们独特的个性和价值例如研究莎士比亚,因为文学是不存在着文学法则的。 因而对于这一问题有了两个极端的解答方法 1.将科学研究与历史研究视为一途,仅限于收集事实,或是建立法则 2.否认该学科,坚持文学是无法研究的。需要知道的是每一文学作品都兼具一 般性和特殊性。 结论:人文科学就是要基于文学理论并使用通行的术语来说明它的特性,文学理论是必须的。 第二章文学的本质 什么是文学研究: 1.一切与文明的历史有关的研究,事实上这些都排挤在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研 究,这个实际上等于否定了文学研究具有特定的领域和方法。 2.“名著”,只注意出色的文字表达形式不管其题材如何。根据美学价值和一 般学术名声。仅仅阅读名著会失去对文学产生的环境因素的清晰的认识而且也无法了解其连续性、类型的演化和创作过程的本质。 3.限指文学艺术即想象性的文学。但是文学有带有语言的色彩,故必须要弄清 文学的、日常的、科学的这几种语言在用法上的主要区别。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文学语言则是有很多歧义的即高度内涵的,还有表现情感的一面,强调文字符号本身的意义,强调语词的声音象征。而这种区分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中又有不同程度之分。日常语言在量上和实际意义上与文学语言相区别。 文学的本质 显现于其所涉猎的范畴中:是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但是想象性的文学也不必一定要使用意象。 结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 第三章文学的作用 1.贺拉斯提出:“甜美”及“有用”其他如快感和教训的看法、宣传和纯粹的声音、意象的组合的看法的对立、游戏和工作的争论。 2.替代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