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

-->新闻评论

理论

原创

国内

国际

财经

娱乐

汽车

生活

健康

旅游

女性

军事

动漫

棋牌

视频

直播

江苏

南京

社会

长三角

图片

专题

体育

明星

游戏

美食

文化

数码

亲子

音乐

教育

结婚

拍客

论坛

中国江苏网> 理论> 理论文库> 正文

https://www.doczj.com/doc/c915280325.html, 2009-03-09 15:11:00

1928年4月,东北张学良易帜,从此中国进入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从1928年到1937年这十年间,国民政府整顿金

融秩序,统一货币,与西方进行了关税谈判,因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关税,中国城市经济基本上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但是,国民党的现代化始终带有不明朗的趋势,在鼓励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国家花费的最大精力是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尽可能地将绝大部分资源抓在国家手里,形成国家垄断。所以,这时期的现代化既带欧美模式的印迹,也带有苏俄道路的影子,两种现代化方式的交互作用,结果得到发展的只有片面的和畸形的城市化经济。

尽管与前代相比,国民党统治最初的十年,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化的因素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相对与世界而言还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些小变化,只有在沿海和沿江的大都市里,才能看到一些比较成规模的纺织和轻工业,还多半具有半殖民地色彩。用费正清的话来说就是:“不管我们怎么看,国民党中国的装备和现代工厂的规模都不大。它的工业产量小于比利时,它的海空军力量微不足道,它在美式生活用具和设备方面抵不上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州。” 整体上贫困化依然困扰着中国,西方世界对待中国想的还是怎样剥夺它,而不是设法养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很明显比对它们的殖民地的政策还要糟上许多。中国的资金只集中在沿海的大都市里,因为这里是中国财富输出管道的出口。像清末一样,中国依旧受着资金匮乏的折磨。

受到资金匮乏折磨的中国经济,却不断地要将有限的金钱投入到始终没有止息的内战中去。国民党政府的政府能力显然要比清末以来的任何一任政府都要强,但中国在这期间并没有真的统一,国民党政府一直要忙于安抚地方军阀势力,设法平衡和削弱它们的力量,在实在安抚不了的时候还要应付一个接一个的反叛战争。虽然战争的频度和烈度从总体上讲要小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但战乱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一大威胁,而且战争与从前一样,基本上是在农村进行的。

所以,虽然1928--1937被国外某些史学家称为中国近代最有希望的时期,但是中国并没有在此完成步入现代化顺序的过渡,反而日益朝着集权体制的畸形工业化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依旧是个被遗忘的角落,自清末以来的农村经济的破产,社会的瘫痪依然我故,农民的生活没有丝毫的改善,为兵为匪种鸦片等等非正常的谋生手段依然是农民的不得不的选择。整个国家毫无希望的贫困化进程,使得城乡差别越来越大,有限而可怜的资金都流进了沿海都市,农民陷入商品化的程度越高,被盘剥和抛弃的可能就越大,由国民党主导的这次现代化进军,只是再一次加重了农村的破产。

当然,国民党内也不尽都是暴君和独夫,庸人和马屁虫,

他们也意识到了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甚至还有人想要重提当年国共合作时的农村减租减息政策,并通过了相应的法案。但是,成功地夺取了全国政权的国民党却不得不经历一场流产的革命,残酷清党的结果,不仅等于清掉了国民党内最有生机的力量,而且使得国民党不得不与中国最保守反动和落后的军阀和武化的豪绅结盟。这个结果显然未必是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国民党核心的初衷,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吞下这个苦果。而这个流产的革命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国民党再推行任何农村的改革都要面临非常大的难度,等于用自己的左手打自己的右手。实际上,国民党政府统治一直到在大陆上垮台,也没有能在农村改革上有所突破,认真切实地改善农民生活和境遇。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从来没有关注过农村。

真正让国民党政府关注到农村现状的是共产党在农村

的红色割据。当1927年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上井冈山的时候,并没有引起蒋介石的特别重视,甚至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也没有什么人相信在农村的共产党人能成什么气候。可是3年之后,朱毛红军竟然乘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攻下了长沙,虽然国民党军很快就“收复失地”,但红军的存在却引起了举国震动。从那以后,在军事围剿的同时,国民党政府开始重视农村问题,一方面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研究解决农村破产、乡村重建的问题,一方面着手加强

农村的控制,出台的乡村改造方案,就是所谓的乡村自治或者地方自治。

乡村自治是一个清末民初以来的老话题,自从清末农村破产境况引起人们注意以来,乡村自治就被当成一个解决农村难题的灵丹妙药屡屡被人提起,当然,在各种各样的方案中,有的是要复古,有的则是求新。然而这次由蒋介石钦定的旧话重提(南京政府的地方自治法案,1929年公布),却被赋予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内涵。

国民党的乡村自治首先的内容是行政意义上的乡村政

治清理,其中包括清理和健全乡村行政系统,重新划分县以下的行政区,建立健全各级机构,清查户口,健全和完善地方武装。江苏省的行政整顿是这样规划的:每县以下划分为若干区,“除因地方风习或地势限制及有特殊情形者外,每区以十乡镇至五十乡镇组织成之。凡县内百户以上之村庄地方为乡,其不满百户口者,得联合各村庄编为一乡;百户以上之街市地方为镇,其不满百户者编入乡;但因地方习惯,或受地势限制及有其他特殊情形之地方,虽不满百户,亦可立为乡镇,乡镇均不超过千户。乡镇居民以五户为邻二十五户为闾,但一地方因地势或其他情形而户数不足时,仍得依县政府之划定成为闾邻。”乡镇和区级的行政组

织都设有相应的机关,区有区公所,“设区长一人,区长之下,设助理员一人或二人,此外又设书记一人或二人及区丁二三人不等。区设区务会议,由区长,助理长,以及区内各乡镇长等组织,以区长为主席,每月至少开会一次,由区长主席(主持)。” 而乡镇也设公所,有乡长、镇长及副乡长和副镇长再加上若干书记和乡丁。区和乡镇官员统属国家正式官员,由县政府任命报省政府备案。闾、邻长名义是由乡民大会选举产生,“选定后由乡长镇长报区公所转报县政府备案。”而且,“乡镇公所认为闾邻长有违法失职之事,通告闾邻居民会议改选,罢免后由主管乡镇公所报由区公所转县政府备案。” 实际上是由乡镇长说了算,所谓乡民大会或者闾邻居民会议,基本上是存在于纸上的。就是真的有这样的会议,也真的选出了他们认为该选的闾邻长,能不能通过这层层申报备案就很难说,更何况,凡是乡镇方面认为不合格的人选,都可以随意命令下面重新选举,直到选上他们所要选的人为止。

浙江省与江苏稍有不同,县以下设立区,区下设村,村下为闾,闾下为邻。这里的村就相当于江苏的乡。浙江乡村自治的主持者为半政客半学者的朱家骅,他当时做了浙江省的民政厅厅长,兴办的时候至少在形式上还有点讲究,每县的各个区和区下的村都为此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委员会由当

地的乡绅组成,筹备完了,自然这些人就摇身一变成了新的“乡官”。在新的乡村建制建设完毕以后,浙江规定区长的遴选必须由各村长村副推举符合条件的三人,然后由县政府确定一个,再报省民政厅备案。显然,比起江苏来,浙江似乎更注重尊重地方精英的势力。当然也可以就此得出结论,说明浙江的地方势力比较强大。自然,浙江省的乡村自治操办者对地方精英也不无担心,因此,在自治运动中非常强调国民党“党义”的学习和培训,规定各区、村长都要定期到县里进“党义训练班”,省民政厅还不定期地派“党部学术家”到各地巡回演讲。似乎是希望通过党义的灌输,使得那些地方精英自觉服从国民党政府的指挥。湖南湘乡的自治规划,则是将县分为十个“自治区”(等于他处的区)和两个直属乡。原有的都坊里甲统一改为乡镇、闾、邻。

除了清理整顿乡村行政系统外,国民党政府还着手整顿了乡镇的地方武装,将各种名目的保卫团、民团和联防队、联庄会等统一改编为保安团(队),由政府派人加以训练管理。但是,政府却无法收回这些保安团(队)的指挥权,尽管国民党政府将这些改编的保安团(队)的首领委以地方政府的官职,但却没有办法保证他们会因此而服从政府的调遣和指挥。也没有经费去为这些实力强弱不一的地方武装充实

枪械和统一服装,更没有养活这些武装人员的钱粮。国民党政府还曾经一度想要通过以警察来代替地方民团,但是,无论如何努力,警察也只是在城里还能起点作用,到了乡间,反而不如保安队顶事。因为他们同样欠饷,装备差,而且训练不足。

由于国民党政府并没有真的想要实行乡村自治或者地方自治,只所以如此作为,外部的因素是欧美国家的一些民间组织的推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河北定县自治实验),和一些学者的鼓吹(晏阳初、梁漱溟、李景汉等),内部因素则是国民党和政府若干“有识之士”想借此强化乡村控制,防共反共。在推行乡村自治时,国民党内部尚未统一,各色新老军阀之间的战争正方兴未艾,国民党和南京政府说了最算的人蒋介石此时其实并没有心思管这件事。所以这种假模假样的自治运动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的半途流产,虽然有的地方做了一些统一基层的行政区名称和清查户口的表面文章,但关键的自治却没有推行下去,甚至连表面文章都没有,大多数地方根本就没有村民大会这回事。连半官方的舆论都说国民党政府的这场“乡村自治”,“名为自治,实为官治”。

整个的农村改革举措,连基本的经费都没有落实,地方有限的一点经费还被占用,比如江苏的县年仅58万余的自

治费就全部被挪用为“党务经费”,一点价钱都不能讲。新的乡村行政区划,划分得既粗糙又仓促,而且往往只考虑政府管理的方便,而忽视农民的习惯与便利,不大的湘乡一度曾竟然分为百数十乡,每乡都安排有一批吃官粮的“公务人员”,结果害得农民负担奇重,苦不堪言。所以,农民对于区、乡、闾、邻并不认同,在实际生活还是依旧称呼老的里甲、都坊和村屯。“各地人民对于新的划分,以区域宽狭,人口多少不一,颇欠均匀标准,尚不易将都坊心理打破。” 一场草率糊涂基层政权改革,所有的成果只是将区、乡两级的衙门立起来了(因为可以安插吃官饭的人),至于底下的闾、邻两级则不甚了了,一笔糊涂账。

既然行政的清理整顿不甚了了,那么其他工作自然也难以展开,“但以各闾邻之间缺乏联络,关于闾邻长之职责,亦未加规定,致各种自治事业,每因下层组织未能严密而难以推进,”清查户口,几乎没能开展,整顿乡村武装虽然有点眉目,但进展缓慢,整个自治运动除了多添了几多吃官饭的官老爷之外,了无成就可言,虽然政府对乡村的控制得到了一点加强,但农民负担却因此而加重,既无任何促进乡村建设的作用,也达不到防止共产主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国民党政府乡村自治或者乡村改造的第二项内容,是土地整理、田赋整顿和租佃改良三位一体的乡村改良计划。由于国民党在乡村缺乏起码的权威,不得不依靠武化和劣化的地方精英来打通上层和下层,实际上等于将它们在农村的统治基础建立在这些地方精英上面,乡村行政系统因而被地方精英所把持。既然国民党政府赖以推动乡村改良的主要杠杆--行政手段受制于地方精英,所以凡是损害他们利益的所有改革自然无法推行。

土地整理的意思就是重新丈量核实全国的田地数目。这项工作显然是与田赋整顿密切相关的。自清末以来地籍的混乱和地册的散失,使得任何一项涉及乡村的改革都障碍重重,地方精英也正好上下其手,浑水摸鱼。为了此次土地整理,南京政府专门成立了地政机构,动员了大批学生来参与清查丈量土地,结果却收效甚微,连南京眼皮底下的江浙两省十年清查的结果,不超过全部土地的1/5,其他省份几乎就等于零。

田赋短收是困扰清末以来历届政府的老问题,原因大家都清楚,无非是地方豪绅的隐田不报和拒不交纳,还有地方各级官吏经手中饱以及直接征收人员的上下其手。这两个原

因实际是一个,都是地方精英尾大不掉的问题。问题是既然南京政府要依靠他们,就不可能阻止他们受取好处,抛开历史的惯性不说,仅就当时而言,地方精英也自然会将这种

“非法”的收入当成应得的报酬。所以,尽管国民党中央和省政府花了不少力气,下了如山般的文件,田赋整顿还是毫无起色。30年代初,厘金取消,省级以下的政府开支只能依赖田赋,田赋整顿无望,于是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开支,只好加捐增税(大幅度增加田赋附加),最后又都落到农民头上。

三项任务中最难的就是租佃改良,基本上属于与虎谋皮。既然前两项都中途流产,那么这项改革的命运可想而知。南京政府虽然曾于1929、1930和1932年接连颁布“二五减租”法令,但只有少数省份看在中央政府的面子上还能提及这些法案,但根本就没有实行,多数省份甚至连提到都懒得提,真正付诸施行的只有浙江一省,最后也只能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闹剧中收场。最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十年的农村改良,只能缩减为点滴的技术改革,比如改良农作物品种、水利和道路的维修、兴办农业信贷合作社等等,即使这样的技术改良,除了少数由外国人和中国学者参与的极个别实验之外,往往被地方精英把持,最后也变了味道。

江南地区实行新的乡村自治,从政府意图上讲虽然说不上有什么成效,但在名义上却多少有助于古老的“自治传统”的保留。在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带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几百年发达的商品经济,同时也有着比较完善的乡绅自治传统,而且,自南宋以来,这个地区的文风一直很盛,不仅有着悠久的学术风习,同时也拥有明清以来最多科甲之士。尽管进入近代以来也同样遭受军阀政治的磨难,但毕竟所受战乱相对要少,传统的遗风尚有留存。所以,当实行新的村制的时候,借助“乡村自治”的招牌,类似传统乡绅的威权行使方式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刺激而有所激活,浙江的乡村自治只所以更多地尊重乡绅的意志(尽管这些乡绅已经有些变质),显然是由于乡绅自治的方式在那里还相当有效。而与浙江北部同属一个文化区域的苏南,也有类似的情形。地方精英没有其他地区武化和劣化的那么厉害,他们相对来讲要多一点“文化顾忌

”,当上头要拿他们开刀,损害他们利益的时候,他们的反抗往往采用隐蔽的方式,但却一样有效。由于这些地区相对比较富庶,阶级关系自然不那么紧张,传统或者类传统的农村结构留有更多的残余,国民党政府的乡村自治虽然本意是强化国家政权对基层的控制,但由于打着“自治”的招牌,而且推行得十分马虎,所以对乡村的损害并不大。费孝通先生的著名的“江村调查”,

考察的对象是太湖边的开弦弓村,此村在费进行考察时(1935)并未被纳入保甲制中,因此还是江苏实行乡村自治时的村制,费在调查中提到了村政府和村长。按说此村人口有1400余,如果按满百户即可设乡的规定,无论如何应该是一个乡的建制,可能由于这是一个完整的自然村,所以人们习惯上依旧沿袭传统的称谓。费的调查提到,此村的老村长姓陈,是位前清的秀才,到城做过馆(家庭教师),民初曾当过村里小学的校长,当村长后,“根据不断改变的行政系统的任命,他得到了各种正式的头衔,”也可能被任命为“乡长”。据费说,这位老村长在村里很忙,也有很高的威信,但家境也很不错(虽然不是最富)。“一般说来,村长易于接近,村中所有的人都认识他,外来的生人,总能很快地得到村长的接待。来访者会对他的繁重的工作感到惊讶。他帮村里的居民写信、念信,以及代办其它文书,按照当地借贷规则算帐,办婚礼,仲裁社会争议,照看公共财产。他们并有责任组织自卫,管理公款,并且要传达、执行上级政府下达的行政命令。” 当然,这些事情不是村长(或者乡长)一个人能做过来的,这里有“公所”,也有“他们”--办事人员。不过,老村长在将要实行保甲制的时候就不干了,于是他推荐了可能是他从前的学生周先生来接替他,周先生宽泛地说也算是一个读书人,但他主要的特点是能干,在村里

蚕丝厂给陈先生作助理时建立的威望。尽管周做了村长,但村子依旧笼罩在老村长的威权之下,“他还是事实上的村长”。两任村长,特点都是特别能为本地当然也为本人和家庭谋利益。显然,从开弦弓村的政府模式,我们还可以寻出一点传统的影子,文化的威权依旧产生着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国家政权的“改革”干预比较小,反而成了这一地区农村的福音。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开弦弓村的情景评价过高,因为影子毕竟不过仅仅是影子而已,老村长虽然有点象过去的乡绅,但毕竟要靠多年担任行政职务来提高和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增加了自己的财富,然后才有可能隐入幕后,但依旧控制着政权,因为它能带来很多难以言说的利益,而接任的文化人,其文化的含量只能越来越低,江南盛行的“不在地主制”(指地主城居,但他们的土地还在乡间),乡绅与农村的关系只限于收租时暂短时光,他们的子弟更是与农村脱离了干系,结果是使得乡下有素质的读书人越来越少,而出自乡间的读书人又很少乐意回乡,费孝通说他问过两个来自村里的中学生毕业生,“他们认为这种工作枯燥无味,而且缺乏前途。” 反过来,随着文化素质愈见低下的人出任乡村行政岗位,农民对他们的领导人的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期待也会渐次下降,到了乡村变成保甲制的

天下时,村里的“行政领导”大多只有作威作福的份了。事实上,自清末民初以来,凡是发达而且相对稳定的地区的农村,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而那些更广泛的其他地区,农民们早就习惯了武化豪绅的强暴统治,甚至忍受着黑社会势力对秩序的“维持”。

乡村自治是国民党政府防共措施的温和版,在这个版本中,唯一还算落实了的就是乡间行政机构的清理和重建,其他的凡是带点西化意味的措施不是付诸东流,就是表面文章,作戏给外国人看的,所有的村(乡)民大会和居民委员会之类的东西,与农民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实际上没有选举过任何压在他们头上的“乡官”。象闻钧天这种与国民党政府很接近的学人,都不得不承认,从民初以来包括国民党统治的这几年(1928-1932),“所谓地方事业,不操之于官,即操之于绅;等而又下之,又操之于棍痞。生杀欺夺,民之所能自存者几希,民之所能自主者几希,民之所能以自致其治者亦几希矣。且连年多故,兵匪劫持,流民载道,其或幸存,苟且旦夕者,仅一稍恃其自卫自保之力耳。” 国民党和政府的核心人物,此时的农村改革思路,除了强化行政手段,以国家政权直接干预乡村之外就没有了第二个。这条路其实是从清末的满族贵族开始就已经尝试过了,但是国民党似乎还只能沿着走下去,显然,

他们的作法与阎锡山在山西搞的“村本政治”

并无二致,但效果却远逊之,正因为如此,国民党的乡村自治对当时中国农村影响并不大,南京政府所力图达到目标自然也没有达到,所以,很快,随着共产主义的威胁日益加剧,他们实际上放弃了“自治”这块带有西洋味的

遮羞布,直接斥诸传统最赤裸裸和冷酷的资源,恢复并强化保甲制。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作者:张鸣

复制本文链接

论国民党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和地位

论国民党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和地位 (xx学院 12xxxx ztc ) [摘要]:历史总是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次事件,每一个政党,每一个国家。国民党作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党,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尽管当政者曾经犯过错误,但是我们也无法否决它的历史作用和地位。而我们现在对它的研究,对我们执政党的发展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抗日战争 中国国民党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成立较早、人数较多、规模较大, 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较深的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他夺取全国政权, 成为执政党经历了漫长的反复的斗争过程。从1894 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 以后改组成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 最终定名为中国国民党于1919 年10 月10 日, 五易其名。其间, 经历了25 年时间。与更改党名的同时, 孙中山先后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行了几十次武装起义,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11 年10 月的辛亥革命, 1913 年的二次革命, 1917 年的护法斗争等, 但始终未夺得全国政权。1924 年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召开了国民党“一大”, 改组了中国国民党, 使联苏、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打倒了北洋军阀, 于1927年7月在南京建立了国民党政权, 从此成为全国的执政党。① 第一次国共合作后,蒋介石、汪精卫在1927年4月与7月先后发动了屠杀共产党的四一二、七一五政变, 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围剿追杀, 内战频繁, 民族危机深重, 国民经济凋敝,社会的发展停滞不前。 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声称“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同时,蒋介石却提出了并极力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政策。这是为什么?我们的教科书和学者中的主流观点是:为了剿共,为了建立蒋介石个人独裁统治。作为政治宣传,这样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历史研究,这样讲则过于简单,不利于人们客观认识这问题。对此,我们应以中性的立场来分析其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两天,中共在9月20日制定的《由于工农红军冲破第三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党的紧急任务》②中提出:“要打倒帝国主义,就必须要打倒国民党......这种统一战线不是为了对付帝国主义,而是为了对付革命。”因此,中共不但拒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而命令“集中力量追击集中力量追击敌人退却步队,……尽可能地把零碎的分散的苏区打成一片”。 事变后红军追击撤退的南京国民政府军(9月21日蒋介石已经下令“将讨粤和剿 ①:王关兴.中国国民党丧失执政党地位的历史教训(上),《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2.01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 京市: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其统治特点

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等北洋军阀,这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一次伟大胜利。但是军阀却并没有从此在中国历史上消失,1927年背叛了大革命的国民党军事实力派,组成了国民党的新军阀。 (一) “军阀”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由此可见“军阀”大体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拥有武装,自成派系,割据一方(或控制中央政权)。 在《新华词典》中有关“中国近代军阀”的解释是“拥有军队,霸占一方,为害人民,充当买办阶级、豪绅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 这表示中国近代军阀,除了具备了过去的军阀的性质之外,还兼有“充当买办阶级、豪绅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这“近代”的特色。 对于“国民党新军阀”,张同新提出,这是“对1927年叛变大革命后,霸据一方,实行反动统治,互相争权夺利的国民党军事实力派的总称。”①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并由此推动了全国工农运动的开展,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武装力量和旧军阀系统中的军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他们都有推翻北洋军阀政府,发展自己势力的要求,但又感到缺乏力量,于是纷纷带着自己的私家军队投靠国民党,并改编军队,于是这些武装力量成了国民党新军阀的主要来源。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大部分是从旧军阀系统中分化出来,整建制地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如南方的原国民革命第二、六、八军(即谭延派,程潜派,唐生智派等湘军),第三军(即朱培德的赣军),第七军(即李宗仁,黄绍,白崇禧的桂军),第九、十军(即彭汉章,王天培的黔军),北方冯玉祥统属的国民联军,阎锡山统属的晋军。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而改变为国民党旗号的原北洋系统的地方小军阀则更多,如夏斗寅,周凤岐,陈调元等。?来自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组建的所谓“党军”,我党虽曾在这些军队中作过大量工作,但由于这些军队的首领不允许对其军队进行改造,同时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对军队的领导权,因此这些军队仍是旧式雇佣军队的性质。② 这些武装力量参加北伐大革命,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这些武装力量受到大军阀的压迫,希望借革命力量的庇护来保住自己的势力;

国民党军事失败的真正原因

国民党军事失败的真正原因 高华 国民党马上失天下,中国历史在1949年由枪杆子翻开了新的一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认为,尽管国民党的失败是“历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上的失败。作为“党国”重心,以一人领党、国、军,蒋介石对军事失败负有最大的责任。 国民党的失败是个大题目。政权能出自枪杆子,也能失自枪杆子吧。 高华:那是啊,在东方许多国家政权更迭是由枪杆子决定的,当然在枪杆子的后面有政治等因素。关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原因,最全面和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确实每个方面都能找到许多证据,但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在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所谓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解放军,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他说的完全对。 抗战后,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至少在账面上占很大优势。 高华:抗战胜利后,很少人想过国民党政权有可能被中共打败的问题,因为从实力对比上讲,双方悬殊太大,国民党占绝对优势。1945年底,国军数量有四百五十万(内有正规军两百万),共军只有一百二十七万(内有野战军六十一万)。在武器装备方面,国军多为美式,又接收日本和伪军武器,明显优于中共。据航委会主任周至柔报告,国军有可起飞的飞机三百四十四架,完全掌握制空权,并有海军船舰两百四十多艘。在获得外援方面,苏联在东北虽然也给共产党不少援助,但总量上大大少于美国对蒋的援助。故而蒋介石轻视共产党的思想非常严重。1945年9月23日,他说:“长江以南各重要都市接受投降大体完毕,陇海路亦已接收过半,共匪祸患已除其半矣。”而实际上中共力量集中在长江以北,实力俱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说,共军只是“毫无训练的老百姓”。1946年5月,四平战役国民党得手后,蒋

1949年以来大陆抗战电影中国民党形象的演变共6页

1949年以来大陆抗战电影中国民党形象的演变关于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的演变,已有很多文章讨论。本文想探讨的是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中的一类特殊人物――国民党形象的演变。建国后“十七年”电影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反动派”的形象。改革开放后,两岸经济、文化往来密切,国共两党合作、交流加强,大陆影片对国民党形象的塑造做出了调整。80年代后期至今,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国共两党进一步加强合作,影片在塑造国民党形象时打破了“十七年”电影中反动形象,更多的去还原他们在抗战中的正面作用。 正如福柯所说:“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考察国民党形象的演变,不应局限于影片中故事所发生的年代,更重要的是考察影片“制作、发行放映影片的年代”。本文将讨论自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抗日战争题材的大陆电影中对国民党形象的描述、塑造和刻画如何发生转变。这种变化与当时历史环境和时代文化的关系。 本文将国民党形象的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49年--1966年 笔者称之为“国民党反动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终于成为国家的主人。为巩固新生政权,电影在宣传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对观众的意识起来巨大的引导作用。这“十七年”电影“是意识形态电影的典型时期”。国民党历史上的几次反共高潮及以腐败无能的统治必然寻致其在电影中以“反动派”形象出现。 这一时期抗战电影中有国民党形象的影片有《中华女儿》、《腐蚀》、《我

这一辈子》、《赵一曼》、《刘胡兰》、《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东进序曲》、《抓壮丁》等。这些影片中国民党长像通常是“小胡子、胖子、歪牙、暴牙、戴眼镜、光头、中分头(汉奸头)”。这在《抓壮丁》中塑造的国民党人物身上得到了集中表现,该片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为扩军打内战,在四川农村抓壮丁的故事。片中王保长是国民党政权最基层官吏,小胡子、中分头、身材偏胖、个子偏矮。他公开买卖壮丁,哄诈欺骗捞取钱财,把农民姜国富一家暹的走投无路、家破人亡。 这一时期抗战电影中“国民党反动派”和“蒋匪”是卖国贼,“不抗日,专反共,跟日本鬼子一个鼻孔出气”(《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对国民党有这样的批判:“国民政府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竟然屈从日寇,撤退逃跑,国亡无日喽”《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有这样的描述:“蒋介石又派他的亚洲司长高忠武,到日本去搞投降活动。上海现在威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也是蒋介石跟日本人搞投降活动的秘密接头点。” 总之“十七年”电影,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时代文化下,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反动派”的形象,这些形象至今还影响着观众对于国民党形象的定位。 第二时期:1978年――1985年 笔者称为“国民党爱国将领抗战”时期。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标志着国共关系的新发展。“197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指出,时至今日。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种种条件都对中国的统一有利,尽

还历史于真相,国民党在抗战中到底歼灭过多少日寇

《徐焰少将:网上对国民党抗战有众多不实吹嘘》 国民党军当年在战争中败多胜少,重要原因是欺上瞒下盛行,战果吹嘘经常达到无人相信的地步。如其“剿共”作战中宣布的“歼匪”战果累计,便超过解放区人口总和,抗战时的战报也因虚假充斥而为国际史学界轻视,一般都不屑引用。事过几十年后,现在有人却把尘封的吹嘘品当成“发现新史料”,在网上一再发贴以蒙骗缺乏历史知识的新一代人。 以当年国民政府的战报对照战场情况,有军事常识者便到处看到离谱之处。如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保卫战期间,国民党军称杀伤日军20万人,包括在万家岭“歼灭日军第106师团”。其实日军进攻武汉的兵力为九个师团25万人,若真有此损失早就接近全军覆没,怎么能攻占武汉?按日方统计,“武汉攻略战”时伤亡3万多人,这里会存在一些隐漏。不过按战场情形推算,战斗伤亡再同因气候炎热生病减员相加,日军总损失不会超过10万人。 对“万家岭大捷”及此战中团长张灵甫的表现,当年国民党报刊曾大肆吹嘘,近年也有一些网站引用。其实中国在抗战期间没有“歼灭”过任何日军师团,除了远征军在反攻滇西时由美国航空兵支援在腾冲歼灭过日军一个联队(团)外,此外在国内战场上也未成建制歼灭过日军一个联队,至多是给某部敌军以重大杀伤。1938年10月上旬日军第106师团突入万家岭时,薛岳指挥的18个师攻其进行包围试图予以歼灭,激战半个月后,被围日军得到第17师团增援,国民党军随即解围撤退。这一仗还算是国民党军在武汉保卫战中打得最好的一仗,按国民党军战后较准确的统计也只是毙敌3000人,伤敌5000人,俘敌300人,对拥有1。6万兵员的第106师团而言可算损失半数,按军语概念也远算不上“歼灭”。近年有的网站上一再发出所谓1944年“桂林保卫战”的所谓“辉煌战绩”是击毙日军1。2万、打伤1。9万人,其中还“击毙9个联队长”。事实是日军进攻桂林的部队为两个师团全部加一个师团一部共7个联队,总兵力不过3万人,仅三天便攻占全城,其伤亡轻微。如果真有毙伤敌共3。1万的战果,攻城日军岂不被全部消灭(而且有的联队长还不止被打死了一次),怎么又会有桂林的迅速失陷和守军弃城而逃呢? 国民党逃台后所出版的抗战史,多少收敛了一些吹嘘战果后,所列战果仍严重不实,如1985年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时仍声称“国军”共毙伤日军276万人。实际上经查日军在战后的资料统计,在中国战场上的伤亡共计为133万人(此外缅甸方面军对华作战还伤亡4万多人),还是对国共两军和民众游击队作战的总和。国民党当局对战争统计的严重不实,除虚报外还由于当时政权机构无效能,其政府对国内人

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_刘庭华

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 刘庭华 内容提要 1937年7月-1938年10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它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起了决定性作用。1938年11月-1940年,虽然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了变化,但其军事进攻的重点仍然放在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1年-1943年,侵华日军对中国采取巩固占领区的方针,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1944年起,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作战逐渐向全面大反攻过渡,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主要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关键词 国民党 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在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它们分别发挥了特殊作用,功不可没。这在第二次世界中绝无仅有,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错误指导,使其发挥的作用,与其执政党地位和拥有200多万人的军队,又很不相称,不尽人意。本文仅对正面战场八年作战过程及其地位作用作一初步探讨。

《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2期 一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中国战场的军事形势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防御。在此阶段,由于日军企图迅速击破国民党军主力,以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因而这一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毛泽东曾肯定地指出:“国民党在一九三七年和一九三八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对于人民抗日运动虽有许多限制,但也允许有较多的自由。”①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4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这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平(北平)津(天津)地区,取得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前进阵地,随即又陆续调集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展开战略进攻,企图迅速夺取冀、察、晋、绥、鲁5省,控制黄河以北广大地区。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企图速占上海,威胁南京,迫使国民政府就范,以求在2至3个月内灭亡中国。日本陆相杉山元在给天皇的报告中宣称,战争可以在两个月内结束②;日本陆海军制订的作战目标是“覆灭排日抗日的根源的中央政府”,“通过全面战争,以期根本解决日中间的问题”,计划在三四个月内结束战争。日本决心集中兵力在华北的石家庄、德州一线与中国军队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1页。 ②转引自井上清:《天皇战争责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6页。

简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国高等教育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简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国高等教育 作者:刘颖, Liu Ying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北京,100091 刊名: 湖北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HUBE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0条)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 1988 2.《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 3.宁恩荣.章成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 1990 4.杜元栽抗战前之高等教育(革命文献) 1971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1994 6.《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 7.《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 1981 8.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 1990 9.朱家骅先生言论集 1977 10.国联教考察团.国立编译馆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 1932 相似文献(2条) 1.学位论文李鸿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2006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以及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该如何改革与发展,则必须要进行战略性的研究,所以本文选择此课题作为研究内容,来对我国体育院(校)系进行全面的审视,并提出指导性的改革与发展战略,以推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国外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以下方面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1.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部分会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发展战略选择上会有所侧重,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实施重点建设战略;实施依靠“人才强校”战略;实施统筹协调、全面发展战略。 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从无到有经历了百年的时间,清末体育师资的匮乏催生了我国高等体育院系的产生,后各阶段体育院(校)系数量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和调整。从清朝末期开始,其发展经历了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执政时期;解放后,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改革开放后时期等不同阶段,历经了三种社会制度。现今我国有体育院校、系250多个,形成了独立的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院系和综合大学的体育院系三种类型。 3.建国后作为国家行为的体育院校专业整体调整共有4次,其中改革开放以后,高等体育院校专业设置调整了3次,总体趋势是,我国体育专业设置日趋规范化、科学化。但是体育教育在体育专业设置调整变化的总过程中,一直是占主导地位,其它专业也是在体育教育“母体”中逐渐分化和演变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院(校)系人才培养目标逐渐拓宽,从单一的师资培养到多类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引领着体育相关专业经过5次教学计划的修订,课时总量在逐渐减少,课程门数在增多,课程结构在变化。 4.国外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各国高等体育院校、系的兴起均是为满足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要而创立的,较早以培养体育师资为目标,创办体育教育专业。各国高等体育院校、系在发展历史过程中随时保持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设置新兴的专业,突出与健康、医学、娱乐、产业相关联的特色专业。各国高等体育院校、系在课程设置上也随专业的调整而变化,总体上增加理论课,增加必修课,突出厚基础,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国高等体育院校、系办学特色鲜明,均有各自的传统专业和学科优势,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强调社会服务,强调社会利益、社会责任和社会服务,是世界许多体育院校的办学倾向。提升办学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各院校发展的趋势之一。提高国际化程度,招收大量留学生,为推动世界体育的发展服务。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依靠所培养出的优秀运动员在重大国际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注重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 5.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为:体育院(校)、系的办学方向要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体育院(校)系作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中心有责任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体育院(校)系要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体育的发展做出智力支持;体育院(校)系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构建“和谐体育”发展做出贡献. 6.高等体育院(校)系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布局不合理;(2)办学规模效益存在差距;(3)办学定位表述不全、不清,定位不切实际,具有盲目性,存在攀比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4)专业设置追求大而全,实际上存在重设置,轻建设的现象;专业培养目标界线不分明,培养人才相类似,特别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无创新,重复、雷同较多;(5)因体育院(校)系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教学经费短缺,教学条件有限,教学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6)办学规格不高。(7)科研经费投入不多,实力较弱,重大科研成果缺乏。 7.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确定要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体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科学合理性原则、适度超前性原则、整体性与分类指导性原则、行业特殊性原则。 8.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总体目标是:通过10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进一步缩小各院校(系)之间的差距。初步建成以体育大学为龙头、省属体育学院为骨干、综合大学体育院系为补充的,面向世界、面向全国、面向区域的结构合理、规模适度、质量可靠、与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灵活开放的、与体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体育院(校)系框架。建立起适应社会土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适应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等体育教育体系。 9.实现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有:(1)加快全国体育院(校)系布局调整的步伐,紧缩审批新院校、新专业;(2)研究确定体育院(校)系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定位;(3)加强专业、学科、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体育院(校)系发展的生命线;(4)加强管理 ,凝练特色,形成强势的竞争力;(5)全国一盘棋,建立体育院(校)系教育联盟,谋求共同发展:(6)提升办学规格,提高办学水平,走国际化办学道路。

【知识学习】高一历史《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必备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历史《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必备知识点人教版 一、国民党“制宪国大”的破产 1.国民党召开伪“国大” 1946年10月,蒋军占领了晋察冀边区的首府张家口。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蒋介石,下令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了伪宪法,即《中华民国宪法》。所以,这次大会又称为“制宪国大”。根据政治协商会议已达成的协议,规定国民大会应当在全面停止内战的和平环境中,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开。国民党违反这些协议而一手包办,所以是非法的,故称为伪“国大”,它所制定的“宪法”是伪“宪法”。伪“宪法”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专制独裁统治的国家制度,是一部封建买办的法西斯宪法。中国共产党和一些民主党派坚决反对,拒绝参加会议,不承认伪“宪法”。全国人民也一致谴责和抵制。蒋介石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 2.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1947年春,蒋介石又限令中共撤销驻南京、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和谈之门被国民党关闭,国共两党关系完全破裂。破裂的责任完全在国民党方面。 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 内战爆发前后,蒋介石对国统区的和平民主运动采取了血腥镇压的政策,制造了一系列血案。如“一二·一血案”“较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等。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针对蒋介石的高压政策,中共中央及时指示国统区的各地党组织、团结进步人士和团体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反美反蒋斗争,其中主要有:“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五二○”学生运动;台湾“二二八起义”等。在国统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为中坚、有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人民运动,形成了中国人民反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 3.第二条战线形成的意义 1947年5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一篇评论中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第二条战线与人民解放军的胜利作战相配合,给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使蒋介石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三、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 1.国民政府迫害民主党派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教案最全版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伪“制宪国大”;国共关系完全破裂;国民党制造的反对民主团结的暴行;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和决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 2.能力方面: (1)通过讲述、分析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横向联系的能力。(2)通过分析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对国民党政权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伪“国大”的召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和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蒋介石对内独裁统治,反共反人民,对外卖国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2)通过对国统区爱国民主人士为了民主和平而流血牺牲精神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4.学生指导方面:通过本节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反映国统区的危机加深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伪“制宪国大”是重点。根据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协议,规定国民大会应当在全面停止内战的和平环境中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开。国民党违反政协协议,一党包办召开国大,国此是非法的,故称伪“国大”,所制定的“宪法”是伪“宪法”。伪“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因此,“制宪国大”及其伪宪法遭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使学生进一步看清蒋介石在政治上已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2)国统区严惩的经济危机是重点。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人民渴望和平建国,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然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把本应投到国家建设中的资金用来打内战,给中国经济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使国民政府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最后导致总崩溃,同时也加速了其政治统治的灭亡。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崩溃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发生和政治统治的危机。认识国统区的经济崩溃与国民党政权灭亡之间的关系。 2.难点分析:第二条战线形成过程。内战爆发前后,蒋介石对国统区的和平民主运动采取了血腥镇压的政策,制造了一系列血案。(这是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指示国统区的党组织要“善于运用斗争策略”,“利用合法斗争形式”……“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第二条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主要的是反美反蒋斗争包括:“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五·二0”学生运动;台湾“二·二八”起义。民主运动的中坚力量是爱国学生。第二条战线是相对于国民党军队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即第一条战线而言,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配合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作战,给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以深重打击,从这个角度,让学生体会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 课堂教学设计 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一人独裁的方针,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但都遭到了失败,蒋介石集团更加孤立,国民党统治区陷入了重重危机。(板书第二节课题)?一、国民党“制宪国大”的破坏 师: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晋察冀边区的首府张家口后,蒋介石便下令召开国民党一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根本原因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根本原因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使其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经严重丧失人心。抗战胜利时,曾对它抱有很大期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它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劫收”,大肆劫掠。国民党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它违背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当局无限制发行纸币,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人民遭受洗劫,失业人数陡增。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村饥民遍地,这样,国民党当局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以学生运动为主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于是迅速地发展起来。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2113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它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5261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4102权的内战、1653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专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属条战线.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2113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这是多种原因I造成的: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

“劫收',人人发“胜利财',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美5261国加紧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空前严重的原因:①《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②四大家族的野蛮掠夺;③反革命战争的巨大消耗,军费支出剧增.对国统区经济危机加深的具体表现和原因1.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下令召 战争以及腐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盘剥(四大家族)以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美国的那个条约)

教案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五九国耻;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2.通过学习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封反帝的革命任务;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以深入人心。 3.(1)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2)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教学建议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又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再进而复辟帝制,结果走上灭亡之路。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中国社会进步力量在逐渐认清袁世凯本质后,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虽然袁世

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封建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重点分析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是重点。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主共和的招牌,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则卖国、投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地实现了帝制复辟。 护国运动是一场旨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全国性的斗争高潮,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这说明民主共和观念确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难点分析 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是本课难点。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学生知道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因而在学习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时,学生会对前面学过的知识产生疑惑,既然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为何还会出现复辟帝制现象?复辟帝制正反应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就是说中国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不彻底。而复辟帝制的迅速垮台恰恰说明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讲清这一问题,在学习后面的张勋复辟时,学生就较容易理解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学生对袁世凯由独裁到复辟帝制的史实的掌握,提供学生分析、认识史实的依据。 2.列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和护国运动兴起纪事年表。 3.启示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采取了哪些手段?其中北洋军起了什么作用,

国民党初期抗战的历史作用

国民党初期抗战的历史作用 关于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即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武汉失守),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有不少人对此进行论述。一些人从具体战役战斗的斗争过程出发,认为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是一派“大溃退”的局面。本文从战略角度,;力图客观的认识正面战场在初期抗战的历史地位。 一、关于“持久消耗战” 抗战爆发前,中国的经济仍是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当时日本岛国军备及一切物质均较我有优势,并掌握绝对的制海权,且在东北已造成侵吞中国的强大后方基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攻势,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讨论对日方针问题,认为对日本要采取“长期抵抗”的方针。4月,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上表示:“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长期不断的抵抗。”桂系首领李宗仁也指出“中日战争一经爆发,日本利在速战,中国则以持久战困之”。1938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今后的对日军事战略方针:“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适用广大国土,众多人口,坚持持久抗战,以创造有利之机势,而谋取最后胜利”。应钦在军事报告中也明确宣布:“敌之最高战略为速决战,而我之最高战略为持久消耗”。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按照持久消耗战略进行了长期的抗日战争。相反,日本岛国,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允许其打持久消耗战,因此,日本从侵华战争一开始,就确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最适合于日本。 综上可见,关于持久消耗总战略总方针符合敌我军事力量对比的现状,是有利于中国长期抗战的;一方面逐次消耗优势的敌军,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力量以及在战争初期实施以空间换时间等原则,就战争全局而言,也是符合中国的特点的。但是从实行全民族的全面抗战和实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来分析,国民党当局争取持久战,又存有拖延时日,等待国际形势的变化,依靠国际力量形成对敌优势的幻想。在这个阶段中,日本占领了中国重要工业城市和富庶地区,封锁了主要海港,从战役上看,它是胜利了。但从战略的全局看。日本没有催毁中国的抵抗力量,更没有动摇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武汉战役结束,全部正面战场的高潮已经过去,敌后战场的重要地位却在整个战争中突出起来了。使日本几乎是倾其全力摧毁中国军队主力的计划彻底破产,迫使中国屈服的企图化为泡影。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在抗战初期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尽可能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有意识地向内地、向后方撤退,暂时的、部分地放弃若于国土,换取时间,积聚力量,陷敢于不利而利于我之作战,争取抗战的胜利,其指导思想无疑是正确的,是抗日战争的上策。因此,日军战史研究者也承认在总的战略方面,中国是成功的。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分析认为,以战役上阵地防御的持久消耗战作为达到战略持久消耗战的主要手段,战争初期一定的坚守防御阵地战是应该而且必要的,在整个战争进程中,对某些战略要点的阵地攻占也是应该而且必要的。但从战争总体看,在技术装备、战斗素质等方面均处于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宜以持久的阵地战作为抗日战争中对日作战的主要形式。而正面战场绝大多数战役的作战形式是以持久的阵地防御战为主,与日军对拼消耗,因而造成军队损耗过大,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二、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恢复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当时,国民党拥有美式装备的庞大军队,占据着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同共产党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仅仅过了四年时间,国民党就被共产党击败,狼狈地逃出大陆。国民党政权为什么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就迅速崩溃了呢?海内外学者对此非常关注,把它作为国民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终极问题,1.外来因素的作用 首先是美国的影响。美国政府1941—1949年间对中国共产党的“绥靖政策”。这期间国民党同美国政府的合作“成功部分所获之善果,不足以抵消不成功部分的恶果,因而有中华民国被迫退出中国大陆搬迁台湾的悲剧发生”。 苏联的影响也被认为是导致国民党统治垮台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胡适就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归结为“斯大林征服世界的大战略”。持这种观点的人攻击最厉害的是大革命时期苏联顾问对共产党的扶持和日本投降后苏军在东北对共产党军队的暗中支持,认为这改变了国共力量的对比,给国民党带来了巨大危害。一些苏联学者也把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视为导致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马歇尔在战后初期为实现东北停战而向蒋介石施加压力,使国民党无法对共产党继续进攻。1946年美国停止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使原来有利于国民党的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在1947年5月解除武器禁运后,也并没有恢复对国民党的大规模军事援助,这就使得国民党无法摆脱溃败的命运。而美国不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原因,主要是受美苏关系的制约。与此同时,苏联却对共产党进行了大量军事援助,这是使共产党转败为胜的关键。 认为日本侵华战争是造成国民党后来失败的最重要原因的观点,日本侵略华北,使全中国抗日情绪高涨,酿成西安事变,国民党被迫放弃剿共政策,失去了将长征到陕北后力量弱小的红军一举消灭的机会。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统治中心迁至西南,共产党则在敌后建立了大片根据地,利用抗日的机会大大扩充了实力,构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致命威胁。 2.国民党自身的因素 (1)中央政府对全国控制程度过弱。一些美国学者在面对“国民党为什么失去大陆?”这个问题时,首先反问:“国民党究竟有没有统治过大陆?”田洪茂就明确地指出,抗战前国民党政权所能“稳稳掌握”的仅有江浙两省,另外在皖、赣、湘、鄂、豫、陕、甘等省有部分的控制权,其他各省则只不过在名义上“奉国民党正朔”而已。大多数美国学者都同意这个看法,认为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中,实际统治从未遍及全国,所以它“失去”大陆,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它从没有确实掌握过整个大陆。 (2)在农村中缺乏基础。中国主要的社会力量、经济来源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但国民党政权在农村中却没有什么基础。它既无基层政权基础,也无可靠的经济基础。农民不支持它,一般的地主也很难同它真正合作。由于没有来自农村的支持,这个政权最后难免失败。(3)军事上的失误。,1946—1949年间的内战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蒋介石在战略上屡次出现失误;他对战争进程的直接干涉使前线指挥系统发挥不了正常的效能;坚守东北消耗了最精锐的30万部队,使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在1948年发生巨大转变,最后使形势对于国民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4)经济上的原因。国民党政权下的“工业化”是微弱的,那是官僚资本的垄断化以及成为美国附庸化的过程,而且也是在中国社会中把工业同农业的联系日益削弱的过程,从而使农村萧条落后。 (5)自身的腐败。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腐败、反动及对三民主义的背叛。易劳逸是持这一观点的代表学者。他认为导致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即“权威依附模式”在国民党那里被承袭下来,这使国民党在掌权后很快蜕变,日趋腐败。具体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们不能统一;国民党除了个人及派系的利益之外根本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派系斗争严重;行政工作无效率;政府官员贪污腐化;军队官兵素质差,士

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制宪国大及其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国共关系的破裂,国民党制造的反对民主团结的暴行,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民主党派及其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国统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指导学生对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概括,获得正确的历史结论的能力和横向联系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获取具体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揭示其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伪“制宪国大”,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 教学难点:第二条战线形成的过程。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忆上一课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都盼望和平、民主。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了维持其独裁统治,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于1946年向解放区大举进攻,挑起了全面内战。提问:蒋介石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起内战?(为了维持其独裁统治)因此必然不得人心,不仅遭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决反对和迎头痛击,也找到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蒋介石集团陷入了更加孤立的困境,国统区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讲述新课: 一、国民党“制宪国大”的破产。 1、何谓“制宪国大”: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所以这次大会又叫“制宪国大”。 2、为什么说“制宪国大”是非法的? ①“制宪国大”的目的是确认及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即把独裁统治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使之合法化。 ②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按照政协协议,应先改组国民政府,再召开国民大会。国民党在没有改组国民政府的情况下,召开由其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违反了政协协议,因而是非法的。 ③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坚决反对这个国民大会,并拒绝参加,蒋介石集团陷入更加孤立的困境。 3、1947年,蒋介石限令中共撤销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新华日报》,和谈之门被国民党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提醒学生把国共关系彻底破裂的标志与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区别开来) 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制造了一系列暴行,从而使更多的人走上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道路,这是第二条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1945-1946年:一二一血案,较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 ②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五二零血案,二二八起义。(上述事件结合课文的小字部分作简单介绍,重点介绍“李闻血案”和“二二八起义”。) 2、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有力的配合着解放区的斗争,成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3、第二条战线的作用:这条战线的形成,标志着新的人民革命高潮即将到来,蒋介石集团已处于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政治包围之中。 三、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

浅谈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失败的原因

中国近代史报告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学号: B15030916 姓名:李奕彤

浅谈国民党的失败原因 对当年国共两党在中国大陆成败得失的原因,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有多种分析和总结。最早的有艾奇逊主持美国国务院时期推出的“白皮书”,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为什么“失去中国”。其后,国共双方的许多领导人及各国专家、学者在著述中表达了不同观点。今天我们再次回顾历史的战火硝烟。 (一)力量分散 国民党军队号称八百万,这个数看上去很强悍,都是军阀割据,实际是盘散沙,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经不起战争的考严,都是被动的向敌人开战;军阀割据是国民党没有攻击性之一。这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不彻底,当初孙中山闹革命时就是以军阀打军阀,到后来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军队,这才有中国表面上的统一,军阀各自为政的乱局。 共军南昌起义后,蒋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就是用军阀前后围堵共军,结果共军顺利进入景岗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自己的势力,对国民党统治形成威胁,国民党又进行五次围剿,由于共军指挥失利而失败,被迫进行长征,共军在长征途中,围剿胜利部队不是乘胜追击,而是完成任务休息去了,这是我们伟大的共军摆脱敌人生存下成为关键,假如国军几十胜利之师乘胜追击,前有地方军阀围堵,我们伟大的共军长征将是极其危险了。 1935年左右是国民党发展的最繁荣时期,民心对国民党军事斗争失利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国民党没有攻击性,就是对她形成威胁时,她才被动的出击,军阀割据是国民党致命的伤,对她的统一指挥造成了影响。 但是,自从蒋介石靠屠杀取得了政权后,没有广施仁政,让经受战乱的人民休养生息,而是靠些地痞流氓对人民实行高压政策,对内进行中原大战,制胜法宝就是靠收买敌将,对共军更是进行围剿,对外采取不敌抗政策,不费一枪一弹丢掉了东三省,政权何以稳定。整个国家不能团结一致,制止战乱,这才是国家丧失攻击性的根源。 (二)军事教条 国民党军事指挥思想单一,没有军事创新,清一色硬对硬的阵地战法,这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