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近年来,尽管对英语隐喻成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研究者都探讨了隐喻成语概念的界定,但绝大多数研究者对隐喻成语的翻译却有所忽略[1-4]。一些研究者探讨了成语的翻译方法,隐喻成语是包含在其中,并没有对其翻译方法进行特别讨论[5-6];只有少数研究者讨论了隐喻成语的翻译方法,但也只是很粗略地谈谈,没有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7-8]。成语是英语语言中的精华,而隐喻成语(metaphorical idi om)是其主体和核心。学习英语必定涉及到英语隐喻成语的学习,而且其历来是英语学习的重点,无论是在书写、会谈,还是在翻译、写作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它往往又成为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障碍。因而了解它的特点,确切掌握它的语义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探讨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隐喻成语翻译研究的现状显然与隐喻成语在英语语言和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符。因此,本文分析了隐喻成语的概念与特点,从英汉认知和文化异同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翻译这类成语的方法。这一探讨无疑会对隐喻成语的学习和翻译教学起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1 英语隐喻成语的特点

英语成语又叫习语(idiom),从狭义上讲,指的是英语中长期以来习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或短句,从使用的角

度可分为明喻成语、隐喻成语、短语动词、成对词和谚语[7]。这其中有一类成语借助某一具体形象来表达意义,以形象来比喻某个意义,如to help a lame dog over the stiles字面意义是“帮助一条跛足的狗越过篱笆”,用来表示“帮助人渡过难关”是多么传神,这样的成语借助于隐喻,因此被称为隐喻成语。隐喻成语是英语成语的主体与核心,是所谓“正宗”的成语[7]。隐喻成语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意思,使语言表达显得形象、传神、幽默,如:a dog in the manger (占着马槽的狗——一个不让别人享受他自己不能享受的东西的人);隐喻成语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语义的统一性,即成语的整体意义不是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汇意义的总和,而是具有了新的意义,如:a dark horse (黑马——竞赛中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2 英语隐喻成语翻译方法

从理论上讲,对英语隐喻成语的翻译就是把英语文化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汉语传递到汉文化中来的过程,即在汉语的语言表现形式上既要产生隐喻的联想意义,又要留住它的形象。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会遇到认知方式与语言形式(编码形式)矛盾或统一的两种情况。矛盾是指两种认知方式不同而表现出两种语言形式不一致,相反,如果两种认知方式相同,就会出现语言形式上的统一。因此,翻译英语隐喻成语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喻体形象能否保全,若不能保全,喻体形象该如何表达,是转换还是放弃,放弃形象

时喻义该如何表达。以下我们就以一些隐喻成语的汉译为例,对英语隐喻成语翻译方法做一番探讨。

2.1 直译法

由于人类生活相似的经历和类似的社会发展过程,人们许多思维和认知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因此,隐喻成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必然有某些方面的共性,即用同样的喻体形象喻指同一事物或现象,这时便可采取直译,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生动的喻体形象,使原文中的话语信息和美学价值完整地再现出来,既保全隐喻又“神形兼备”,如:a wolf in sheep’s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英汉两种文化对羊和狼的特点有着相同的认知,因此可以对其进行直译,汉语读者也能明白这一成语的意义是指伪善的恶人。以下句子里的隐喻成语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直译的方法:1) Unless she knows that she’s got the job, all her plans arejust castles in the air.除非她确知她已获得那份工作,否则她所有的计划不过是空中楼阁。2) The loyal soldiers were ready to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for their king.忠诚的士兵愿意为他们的国王去赴汤蹈火。3) They started rumors so that they could fish in troubled wa ters.他们制造谣言,以便混水摸鱼。类似的隐喻成语还有如:a thorn in the flesh (眼中钉,肉中刺),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to feed fire with fuel(火上浇油),to fish for compliment(沽名钓誉),to pull chestnuts out of fire(火中取栗),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on thin ice(如履薄冰)等。

2.2 直译+喻义

许多英语隐喻成语体蕴涵本民族特有的历史事件、文学与典故,地域气候特性,使得汉语读者无法联想喻体的种种含义。有些隐喻成语里的喻体形象是汉语中所没有的,或虽然英语汉语都使用某个事物做喻体,但因喻体的“多边性”,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会有很大的“跳跃”空间,直译会给读者带来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如果译者过于拘泥原文的形式或完全放弃原文的形象都不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时我们可采用直译加喻义的办法,充分保留成语中隐喻的民族文化特色,做到既不舍弃形象,又能保全意义,从而达到“神形兼备,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英语成语中的形象逐步介绍到汉语中,这也是丰富汉语词汇的一个途径。见下例:4)People consider that what he had played on that occasionwas no more than a Judas kiss.人们认为他在那种场合的表演不过是犹大之吻,居心险恶。

a Judas kiss出自圣经,说的是犹大以亲吻耶稣的方式出卖了他,喻义为“口蜜腹剑”,若单单直译“犹大之吻”,有些读者无法将本体what he had played on that occasion和喻体a Judas kiss联系起来。若将此短语的喻义予以明示“居心险恶”,就很容易理解。以下句子中的成语也都可以用这种译法:5)Money may bring you happiness, but sometimes it is a Pan dora’s box.金钱可能给你带来幸福,但也有时是潘多拉的盒子,

一切灾祸之源。6)How the massive stones were brought here from hundreds ofmiles away remains a Sphinx’s riddle.这些巨石是如何从数百英里的地方搬到此处仍是个斯芬克司之谜,令人难解。类似的成语还有:Achilles’heel(阿基里斯的脚踵,唯一致命的弱点), 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内部的颠覆分子), thesword of Damocles(悬挂在达摩克里斯头上的剑,岌岌可危), thefifth column(第五纵队,内奸,间谍)等。

庖丁解牛翻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头的时候就容易坏)。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

文化与翻译:成语的翻译

Interpretation Course Cultural Schema and Translation 文化图式与翻译(1) 成语的翻译 成语(set phrase)是习惯用语(idiomatic phrases)的一种,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通常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浓厚的民族色彩特征。 文化图式的翻译有助于文化交流,其可译性(translatability)可以通过A—A, A—B, A—Zero等三种对应方法来实现。 I.A—A对应式: (Cultural images in S.L. and T.L. overlap in full sense.) 由于人类生活的世界、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有共通之处,因此,各种文化和语言也表现出一定的相融性和共同点。英语和汉语中的成语有些在语言形式和比喻形象方面十分相似,几乎可以完全一一对译,即为A—A对应式,例如: 1. 一箭双雕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2. 趁热打铁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3. 火上加油to pour oil on the flame 4. 晴天霹雳like a bolt from the blue/ out of blue 5. 浑水摸鱼to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 6. 轻如鸿毛as light as a feather 7. 破釜沉舟to burn the boat 8. 如履薄冰to be on the thin ice 9. 自食其果eat the fruit of one’s own doings 10. 祸不单行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 It never rains but pours. 11. 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12. 身教胜言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 13. 满腹牢骚bellyful complaints 14. 本性难移Old / Bad habits die hard. 15. 过犹不及More is less. 16. 酒后吐真言There is truth in wine. 17. 欲速则不达More haste, less speed. Haste makes waste. 18. 心有余而力不足Mind is willing, flesh is weak. 19. 勿以恶小而为之It is a sin to steal a pin. 2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The longest journey (A journey of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 II.A—B对应式:

成语与翻译

英语成语是英语词汇中的重要精华部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英语成语取之不尽的源泉,当代英语中最常用的成语有4000余条。许多常用的英语成语来自《圣经》(Bible)和莎士比亚(Shakespeare)等文学名著。英语成语主要是口语,而汉语成语主要是书面语;English idiom 字数不固定,而汉语成语多为四字词组。下面分广义和狭义来论述英语成语。 一、英语成语的理解 (一)广义的英语成语的理解 从文体学来说,广义的英语成语(idiom)包括谚语(proverb)、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成对词(twin words)、三词词组(trinomials)、熟语(catchphrase, lexical phrase )和习惯搭配(habitual collocation, restricted collocation)等。现举例如下: 1. 谚语、格言(proverb),警句(sentence idiom)。 英语谚语常有缩写形式,类似汉语的歇后语。例如: 1) Proverbs are children of experience.谚语是经验的产物。 2) It' 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倒翻牛奶,哭也没用。缩写形式:Cry over spilt milk. 含义:覆水难收。 2. 俚语(slang)。 俚语为某些人群和地区所特有,适用范围有严格限制,使用时要注意其使用的得体性和意义的准确性。例如: 1)screw up 弄糟、一塌胡涂He screwed the whole thing up from start to finish. 他自始至终一塌胡涂。 2)Pay off 贿赂 chat up 与异性搭讪 3. 口语(colloquial)。例如: snake in the grass 暗箭 hit below the belt \ stab in the back 暗箭伤人 cut the ground from under sb. 在某人背后搞鬼 4. 成对词(twin words, irreversible binomials 或 words in pairs)。英国学者福勒(H.W.Fowler) 把它比作“连体双胞胎”(Siamese twins),称为重言法(hendiadys)。例如: beer and skittles 吃喝玩乐,wax and wane 盛衰,weal and woe祸福。 5. 三词词组(trinomials)。有些固定的三词词组也被归为成语,因为它们大都也是一些固定的讲法。例如:

《庖丁解牛》原文和翻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 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厨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音:合于 《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 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 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大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

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 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九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

四字成语及解释

岸谷之变岸:喻指高位。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白衣苍狗苍:苍白。浮云像白衣,瞬间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变化不测测:测量,估计。变化无常,无法预料。 变化如神神:神奇。形容变化迅速而神奇。 变幻莫测幻:变化;变幻:不规则地改变;测:捉摸;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变幻无常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指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 波谲云诡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渤澥桑田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苍狗白衣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苍黄翻覆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此一时,彼一时此:这;彼:那。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不能相提并论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反复无常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风云变幻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恍如隔世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加减乘除算术的四则运算,借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九变十化指变化多端。 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连锁反应连锁: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白往黑来比喻变化极大。 白云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翻译

一、英语成语及谚语中某些常见误解与误译由于汉语与英语、东方人与西方人之间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中国人在理解英语成语、谚语时极易产生偏差。比如,有一个成语Claw me,and I’llclaw t hee.有人把它译成“以牙还牙”。这样理解就错了。应译成“你吹捧我,我吹捧你。”错译的人认为,claw 一词意为“用爪子抓”,你既然要抓我,作为报复,我也就抓你,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吗?其实,大谬不然。Claw过去意为stroke;tickle(拍;呵痒),因而引申为“讨好,恭维”。由此可见,切不可单就一个词似是而非的表面意义,进行想当然的推理或类比来理解成语。另外,中国人学习英语成语往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把英语中的某些单词与汉语中概念相类似的内容进行同比,从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例如,把to pullone’s leg(取笑某人)误解为“拖某人后腿”。把towake a sleeping wolf(自找麻烦),误解为“打草惊蛇”,把to keep the wolf from the door(使免于饥饿)误译为“御敌于门外”等等。要知道,上述例子中,pull sb’s leg寓有“故意愚弄”之意。To wake a sleeping wolf(吵醒一条睡着的狼),其后果不是把狼吓跑,而很有可能是这头狼扑过来咬你,故不应理解为“打草惊蛇”而应该是“自找麻烦”。还有,有人把a walking skeleton(骨瘦如柴的人)误解成“行尸走肉”。这一错误估计根源于 skeleton(骨骼,骷髅)这个词的词意。这一成语的寓意旨在形容一个人瘦得只剩一付骨头架子。然而某些联想力丰富的人就把skeleton类比为“僵尸”,在加上前面正好有walking一词,于是“,行尸走肉”这样一个现成的中国成语就被错误的引申出来了。请看,由于理解的不同,同一个成语的两种译义竟会如此大相径庭。还有些人不懂得英语成语的特点,只单纯从表面上的词义来进行推理判断。这当然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差错和失误。比如,有的人把to eat one’s words(承认错误)误解成“自食其言”,把to have a word with sb.(与某人吵架)误解成“与某人交谈”。其实“与某人交谈”的英语为to have a word with sb.。把to take one’sbreat h away(使某人大吃一惊)误解为“使某人窒息而死”等等。笔者的一个学生曾把下面这个句字I am go2ing to take my wife’s breat h away t his evening.(我打算今晚让我的妻子大吃一惊)误译成“:我打算今晚掐死我的妻子。”问他为什么这么译,他说“:把呼吸拿走,人不就死了吗?”二、利用对比法正确理解英语成语、谚语以上各例无一不是由于不恰当的联想、推理、类比和引申造成的理解上的错误。由此可见,要学好成语,正确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为了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可以运用两种不同的对比法:(一)英语本身的对比在英语中,由于用词的不同,往往使表面上似乎一样的词组或短语产生内在含义上的巨大区别。例如:tosmell a rat和to scent a rat这两个词组,单纯从词面上看,都可译成“闻到了老鼠的气味”。但to smell a rat是一个成语,要译成“怀疑(其中有诈)”。例如:From thestrange expression on his face and what he told me,I be2gan to smell a rat.(从他脸上奇怪的表情和他告诉我的事情来看,我开始产生怀疑)。而to scent a rat却并非成语,也无其他暗含的喻义,只表示闻到了老鼠的气味而已。(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有些英语成语在表面含义上往往与汉语的某一成语接近,但仔细推敲,两者的含义却并不相同。例如,tot hrow a sprat to catch a whale直译为“投一条小鲸鱼去捕捉一条大鲸”。有人把它译成了“抛砖引玉”。这一理解是错误的。尽管该成语与汉语中的“抛砖引玉”的确有意义上的相似之处,但仔细对比,两者只是似是而非罢了。要知道“,抛砖引玉”指的是用自己不太好的东西去引诱旁人献出其珍品,通常只是在一个人自谦的场合下用来作为客气语。而上述英语成语却带有以小的代价

成语翻译

成语妙翻 繁荣昌盛thriving and prosperous 爱不释手fondle admiringly ['f?ndl] vt.爱抚,抚弄 爱财如命skin a flea 跳蚤for its hide . 爱屋及乌love me,love my dog ;; He that loves the tree loves the branch 安居乐业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白手起家build up from nothing 百里挑一one in hundred 百折不挠be indomitable 半途而废give up halfway ,leave sth. Unfinished 包罗万象all-embracing,all-inclusive

饱经风霜weather-beaten 卑躬屈膝bow 鞠躬,俯首and scrape,cringe [skreip] vt. & 刮, 擦 vi. vt. 擦伤;设法得到 n. 刮, 擦, 刮擦声;擦痕, 擦伤;困境, 麻烦 [kr?nd?] vi. 畏缩, 退缩;卑躬屈膝, 阿谀奉承;憎恶 悲欢离合vicissitudes of life 背道而驰run counter to run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本末倒置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笨鸟先飞the slow need to start early 必由之路the only way 闭关自守close the country to international intercourse 变本加厉be further intensified 变化无常chop剁,砍and change,fantasticality |fantesti’keleiti|

四字词和成语的翻译

Teaching Plan for Translation ◇Title of Less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 Week ◇Time Needed:four periods(45 minutes per period) ◇Teaching Objectives: 1. Help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 translation 2. Help students to translate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 ◇Key Teaching Points: 1. Structure change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 into English 2.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 ◇Difficult Teaching Points: How to translate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 correctly ◇Teaching Contents: I.汉语四字词的英译处理 汉语四字词结构匀称对仗、读起来音韵和美,表达言简意赅,极富美感。文采华丽,语气连贯,具有极强的修辞效果。 英语却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语言,最重清楚明白,最忌讳逻辑混乱与文字堆砌。所以汉语中对仗工整、抑扬顿挫的排比结构在英语中多半变得长短不一,参差不齐。 并列关系的四字排比结构通常转化为下列结构: 形容词+名词 1.省去该句!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要求,加强宣传和文化事 业的基本建设。 Capit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ity and cultural undertakings will be strengthen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a rational distribution, an optimized structure and priority order. 2.大峡湾的谷地山峦交错、峡谷相连、江水汹涌。 The valley of the Grand Bend is full of multi-peaked mountains, joined canyons. (英['k?nj?n] 美['k?nj?n]n.峡谷and turbulent waters.) 3.我国政府愿意在平等互利、相互开放、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 步加强同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tands ready to further(adv.) strengthe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rade ties with other Asian nation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mutual benefit, mutual openness, long-term cooperation and mutual development. 名词/形容词+in+名词 4.由于这台仪器性能稳定、操作可靠、维修方便,因此受到用户的好评。 The instrument has been welcomed by the users because of its stability in service, reliability in operation and simplicity in maintenance. 5.这些女式衬衣系采用上等纯丝制成,价格公道,工艺精湛,设计独特。These silk blouses are made of pure silk of best quality. They are moderate in price,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及翻译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及翻译 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或者典故,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毫无疑义一点也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表示完全明确肯定。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 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红杏出墙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欢蹦乱跳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荒无人烟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 见不到人家。 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号啕大哭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高楼大厦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古往今来指从古到今 改天换地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各有所短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古今中外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瓜熟蒂落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攻无不克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光彩夺目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光阴似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骨瘦如柴形容消瘦到极点。 管中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感激不尽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高头大马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各色各样犹言各式各样。 各式各样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各有所长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干干净净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返朴归真返:反回,回复;朴:未加工的木料,引申为质朴;归:返回,回归;真:天然。回复事物初始的自然状态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翻天覆地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庖丁解牛_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庖(p a 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 1 )(5),砉(乂口)然(6)向然,奏刀騞然(7),莫不中音。合于《桑林》(8)之舞,乃中《经首》之会(9)。 文惠君曰:“嘻(10),善哉!技盖(通:盍)(11)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12)也,进(13)乎技矣。始臣之 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14)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5)。依乎天理(16),批大郤(17),导大竅(18),因其固然(19)技经肯綮之未尝(20),而况大軱 (g a)(21)乎!良庖岁更刀,割(22)也;族(23)庖月更刀,折(24)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25)于硎(x i ng) 彼节者有间(26),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27)其于游 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8),吾见其难为,怵(29)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 b)(30) 然已解(26),如土委地(3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2),善刀(33)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34)焉。” 注释 (5 )踦(y 1 ):支撑,接触。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11)盖:同“盍”,亦即“何”,何,怎样。 (12 )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13)进:超过。 (14 )遇:会合,接触 (15)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16)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7)批:击,劈开。郤:空隙。 (18)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竅(ku a n):空。 (19)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20 )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 1 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21)W(g u):股部的大骨。 (22 )害归这里指生割硬砍。 (23)族:众,指一般的。 (24)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25)发:出。硎(x ng):磨刀石。

《庖丁解牛》翻译及练习

《庖丁解牛》翻译及练习 庖丁解牛第一段原文及翻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翻译: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庖丁解牛第二段原文及翻译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翻译:梁惠王说:“嘻,好啊!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解牛第三段原文及翻译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翻译: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规律,超过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一把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插入有空隙的,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庖丁解牛第四段原文及翻译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翻译: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庖丁解牛练习设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 B 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 C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坠下 D 善刀而藏之 善:修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成语大全带解释

小升初复习------四字词语解释 1.安然无恙:ān rán wú yàng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2.拔苗助长:bá miáo zhù zhǎng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bá shān sha shuǐ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 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bǎi kàn bú yàn看了多遍,不感厌倦。 5.班门弄斧:bān m?n n?ng fǔ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6.搬弄是非bān n?ng shì fēi: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 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7.变本加厉biàn běn jiā lì: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8.变幻莫测:biàn huàn m? ca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9.别具匠心:bi? jù jiàng xīn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 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an: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 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bù qī?r yù。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期”字在词中的解释为约定) 14.不屈不挠:bù qū bù náo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 强。 15.不速之客:bù sù zhī ka没有约请而自到的客人。 16.不屑置辩:bù xia zhì biàn认为不值得争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 认为 17.不言而喻:bù yán ?r yù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18.不约而同:bù yuē?r t?ng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19.不折不扣:bù zh? bù k?u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 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c?ng luán di? zhàng峦:连着的山。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重叠的山 峰。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21.畅所欲言:chàng suǒ yù yán 畅:尽情,痛快;所:表示被动;欲:想要。痛痛快 快地把心里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ng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 闹情景。 23.称心如意:chan xīn rú yì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24.承前启后:ch?ng qián qǐ h?u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 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25. 惩恶扬善:ch?ng a yáng shàn。惩治邪恶,鼓励从善。(注:“惩”的读音为ch?ng) 26.触景生情:chù jǐng shēng qíng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27.触类旁通:chù lai páng tōng比喻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后,在接触同类事物时也能从 中推知其他知识。 28.春华秋实:chūn huá qiū shí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 比喻学习有成果。 29.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30.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31.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 shuō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 传闻。 32.得陇望蜀:d? lǒng wàng shǔ比喻贪心不足。

庖丁解牛_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 )(5),砉(xū)然(6)向然,奏刀騞然(7),莫不中音。合于《桑林》(8)之舞,乃中《经首》之会(9)。 文惠君曰:“嘻(10),善哉!技盖(通:盍)(11)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12)也,进(13)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14)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5)。依乎天理(16),批大郤(17),导大窾(18),因其固然(19)技经肯綮之未尝(20),而况大軱(gū)(21)乎!良庖岁更刀,割(22)也;族(23)庖月更刀,折(24)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25)于硎(xíng)。彼节者有间(26),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27)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8),吾见其难为,怵(29)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30)然已解(26),如土委地(3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2),善刀(33)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34)焉。” 注释 (5)踦(yǐ ):支撑,接触。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11)盖:同“盍”,亦即“何”,何,怎样。 (12)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13)进:超过。 (14)遇:会合,接触 (15)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16)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7)批:击,劈开。郤:空隙。 (18)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kuǎn):空。 (19)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20)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21)軱(gū):股部的大骨。 (22)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23)族:众,指一般的。

英语成语的理解与翻译

中文摘要:成语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约定俗成的、具有完整独特意义的语言。其语义并非等同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人们很难从个别词义猜出整个成语的含义。那么,如何理解以及如何翻译成语就成为外语学习者面临的一个语言难点,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英语成语的来源,以及理解与翻译问题做些初步探讨。关键字:英语成语;成语来源;翻译 Abstract:Idiom is a language, which forms a kind of particular, accepted through common practice and has its completely meaning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sing. Its meaning is not an easy addition of single word’s m eaning, so it is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an English idiom. Therefore, how to understand and translate idiom becomes difficult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But,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must face it and deal with it.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source of English idiom, and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 Key words: English idiom;Source of English idioms ;Translation 一.什么是成语(idiom) 成语是词组,其含义不同于其中单词的含义,(idiom is phrase which means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meanings of the separate words)是不能明显地从构成其成分的单词的含义中找到其含义的词组和句子,必须从整体上进行理解。(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the cons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1][P121]根据以上对成语的定义,不难看出成语具备以下三大特征: 1)意义上的整体性。如:To lay heads together. “大家一起思考,集思广益”。不是“把头放在一起”。 2)不符合语法规律。如:Money makes the more to go.“有钱能使鬼推磨。”其中make 后面的不定式go前加上了to。 3)用词相对固定。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及时的一针省几针。”其中的A不能用one 代替。 二.成语的来源 翻译成语之前,首先要求对它有确切的理解,弄清成语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知识和实际含义。只有在真正了解了成语的确切含义后,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翻译。但若对成语的语源意义缺乏了解亦会构成理解上的障碍,进而对翻译造成困难。因此了解成语的来源出处对成语的理解与翻译是很有必要。

成语翻译

01 原意是引而不显,所以没有人能给予他帮助。后指虽然同情,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帮助。(中偏贬) 02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03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04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05 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06 指任意残害各种生物,也指不爱惜物品,任意挥霍浪费。 07 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08 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方向走。 09 形容创业的艰苦。 10 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11 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12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13 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14 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现在也形容声音细微而连绵不断。 15 形容蛮横或固执,不讲道理。 16 本指禾苗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17 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伍。 18 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9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0 形容人谦虚好学。泛指长辈问晚辈或学识渊博的人请教没有自己学识高的人。 21 预料事情会发展到令人难以预料的地步。

22 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传布迅速。 23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24 不认为是对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或轻视。 25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26 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27 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28 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29 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30 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31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32 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也可用来形容食物鲜美。 33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34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35 原指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36 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37 比喻贪得无厌。 38 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39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40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41 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责难。 42 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 43 比喻风格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完整word版)《庖丁解牛》翻译及练习

《庖丁解牛》翻译及练习 庖丁解牛第一段原文及翻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翻译: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庖丁解牛第二段原文及翻译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翻译:梁惠王说:“嘻,好啊!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解牛第三段原文及翻译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翻译: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规律,超过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一把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插入有空隙的,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庖丁解牛第四段原文及翻译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翻译: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庖丁解牛练习设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盖:大概 B 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批:劈击 C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坠下 D 善刀而藏之善:修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