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人们对动物营养学技术的不断认识,微生物发酵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饲料行业中。发酵饲料可以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是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其具有价格低、适口性好、营养物质利用率高、抗生素使用少等优点,成为养殖业户的新选择。随着发酵技术路线的不断优化,发酵设备的不断完善,发酵饲料的品质也将逐步提升,这也将更好的为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发酵饲料,微生物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共粮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发酵饲料意在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这是对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1]。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植物性、动物性或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使其成为更易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营养成分更高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2][3]。

饲料经过发酵处理后,营养水平及消化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毒素,大大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类添加剂的使用量,改善了动物健康水平,进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动物的生长生产性能。另外,发酵饲料使畜禽处于有益微生物的控制之下,减少了畜禽发病,提高了肉蛋奶品质,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为养殖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1 发酵饲料的分类及涵盖

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发酵饲料和液体发酵饲料(FLF)。根据设备分为敞口发酵、密闭发酵、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

目前最常见的发酵饲料主要包括木薯渣的利用、秸秆加工饲料、棉菜茶粽饼粕开发(如棕榈粕、豆粕、棉粕、菜籽粕、油茶资饼、蓖麻饼等)、动物下脚料加工、潲水发酵饲料、菌糠加工饲料、粉渣醋渣酱渣发酵饲料、果渣加工利用、酒糟科学利用、粪便增值与堆肥、青贮饲料技术、生物蛋白与肽、米糠统糠利用等诸多方面。

2 发酵饲料的可用微生物

我国微生物资源丰富,用于发酵工业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

2010年农业部公告发布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目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可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删了部分菌种和酶制剂品种。具体如下: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2010新增菌种: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丙酸丙酯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丙酸丙酯杆菌、布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等。目前,市场上用于饲料发酵的益生菌种类主要是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4]。

3 发酵饲料的优点

3.1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促进动物生长

饲料经过发酵后蛋白质被分解为更易被动物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活性肽、寡肽,纤维素、果胶被降解为单糖和寡糖,同时代谢产生的多种消化酶、氨基酸、维生素、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以及其它一些菌体蛋白,作为营养物质被动物体吸收利用,显著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体的各项生产指标。

3.2 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动物免疫力

发酵饲料中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迅速繁殖,相对于致病菌来讲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形成了竞争性抑制作用,大大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同时有益菌的某些代谢产物如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PH值降低[5],在低PH环境下可以有效抑制潜在病原菌的滋长、繁殖,从而维持或恢复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强肠道的抗感染能力。

3.3发酵脱毒,饲料更安全

近年来某些研究表明,某些乳酸菌可抑制霉菌的生长和产毒[6],嗜酸乳杆菌可抑制寄生曲霉的孢子萌发[7]。另外,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饲料中毒素的含量,据报道曲霉属,串珠霉属等5个菌株可以有效的降低发酵棉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8]。可见,发酵饲料比未发酵饲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更低,对于被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来说更具意义。

4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

4.1发酵饲料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用发酵饲料喂育猪,可明显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猪的生长速度。郑世山等[9]饲喂EM发酵配合饲料,可使猪的肠道发病率降低25个百分点,呼吸道疾病发病率

降低50个百分点,每头猪可节约药费4元。翟恒孝等[10]研究结果表明,饲用发酵饲料后,试验组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02%,比使用普通配合饲料组平均每头猪增加收入17.09元;另外也有研究报道指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乳酸菌液体种发酵后,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13.9%;料肉比下降了21.7%;腹泻率降低50%以上;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减少,乳酸菌数目大大增加,改善了仔猪肠道微生态平衡[11]。

4.2发酵饲料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王平等[12]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米曲霉发酵玉米秸秆粉代替等量玉米对鸡肠道微生物和消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8%发酵玉米秸秆粉使回肠和盲肠中的乳酸菌和米曲霉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5);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张书杰等[13]在肉鸡日粮中适当添加玉米秸秆粉发酵饲料,可提高肉仔鸡的育成率,降低肉仔鸡的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朱立国[14]在用发酵饲料对肉鸭的饲养实验中表明,发酵饲料可以提高适口性、降低料肉比、提高了屠宰性能、降低了饲料成本等等。4.3发酵饲料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杨宝珠[15]的研究结果显示,用EM发酵饲料饲喂肉牛,日增重可以提高30%左右,从而缩短存栏期,提高出栏率。宋洛文等[16]的实验结果显示,益生菌发酵饲料感官新鲜,气味酸甜香纯正,适口性好,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节省精料用量17.9%,提高奶牛机体抵抗力,提高繁殖性能,降低发病率及净化环境等。曹珉等[17]发现,苹果粕发酵后,适口性佳,可提高奶牛的食欲和消化利用率,其兼具精饲料,营养和免疫强化剂、生理功能调节剂及保健促生长添加剂等多重功效,综合性地为奶牛提供丰富而适宜的营养,改善其微生态平衡和生理状况,提高代谢转化效率及生产水准,在经济上、环保上变废为宝,使应用者增奶增效。

4.4发酵饲料对水产养殖生产性能的影响

使用乳酸菌发酵饲料养殖鱼虾,除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日食饵量快而多、养殖周期短、卖相好等优点外,发酵饲料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不容易污染水质,并且发酵饲料保持期明显延长。李京会[18]研究表明在食用发酵饲料后,南美对虾的抗病力增强,日食饵量明显增多,可增加12%~16%;提高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且能显著提高南美对虾卖相指标。熊钢等[19]用EM发酵后的鱼饲料饲喂鱼,结果显示在改善饲料营养,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促进鱼生长,增强机体抗病性能及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作用方面有显著效果,对节粮养鱼有很大的经济饲用价值,很适于养鱼业推广应用。

5 发展前景

饲料生物技术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饲料工业高科技发展程度的重要标

志。随着当前饲料行业的蓬勃发展,饲料逐步向低药低残留发展,畜禽、水产品也渐渐迈向绿色产业革命,因此,生物饲料也必然成为大势所趋。通过发酵技术可以消除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增加饲料的利用效率,缓解我国蛋白原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发酵饲料能有效的抑制消化道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一些致病性细菌与病原体的繁殖与生长,同时又能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随着发酵技术的不段更新和完善,发酵饲料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动物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20]。

当然,目前发酵饲料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发酵饲料的技术和设备落后、卫生条件较差;二是发酵菌种来源繁多,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三是发酵生产成本较高,饲料转化率低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共同创新研究,通过优化发酵技术路线,改善发酵设备,来提高发酵饲料的品质,更好的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微生物发酵饲料也必定会成为绿色、稳定、高效的新型动物能源并被广泛使用,造福广大养殖业户。

参考文献

1.江永才.《发酵饲料生产现状浅析》[J].畜禽业,2005,(3):34~36

2. 邹志恒,宋琼莉,韦启鹏,等.《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

健,2009(3):66~68.

3.林标声,罗建,戴爱玲,等.《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

科学,2010,38(5):2378~2380.

4.潘国家.《益生菌发酵花生壳粉添加喂猪生长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65

5.肖连冬,马红霞.《活菌益生高蛋白饲料的生产及应用》[J].饲料工业,2007,(13):52~

54

6.张柏林,张若鸿,吴风亮,等.《乳酸菌抗真菌活性及其抑制真菌毒素的效果》[J].中国乳

品工业 2005,33(6): 31~37.

7.Gourama H,Bullernman L B. Effects of potassium sorbate and natamycin on growth and

penicillic acid production by Aspergillus ochraceus [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1998,51(2):139~144

8.余伯良.《发酵饲料生产与应用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50

9.郑世山,陈龙星,林悌窗,等.《EM技术对肥育猪应用及效果的影响》[J].饲料研究,1997,

(5):10~11

10.翟恒孝,吕松乔,郭小华,等.《发酵饲料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与畜牧,

2008,(8):31~32

11.何谦吴同山李岩,等. 《发酵饲料对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畜牧与

兽医,2008,(6): 62~64

12.王平,党晓伟,王朋朋,等.《发酵玉米秸秆粉对肉鸡肠道消化酶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108~111

13.张书杰,张桂荣. 《玉米秸秆粉发酵饲料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

(4):90~91

14.朱立国.《肉鸭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工艺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07.

15.杨宝珠.《EM 发酵饲料的制作及在肉牛饲养中的应用与经济评价》[J].现代化农业,2005,

(12):27

16.宋洛文,禹学礼,张德勋.《EM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畜牧兽医,2000,(21):

18~19.

17.曹珉,刁其玉;宋慧亭,等.《苹果粕生物活性饲料的研制及饲喂奶牛试验》[J].乳业科学

与技术,2002,(2):23~26

18.李京会. 《乳酸菌纯菌粉发酵饲料养殖南美白对虾应用实例》[J].科学养鱼,2009,(10):

67~68.

19.熊刚,张建国,王宇,等.《EM菌发酵鱼饲料在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饲料, 2010,

(6):21~22

20.L Heres,B Engel,F van Knapen,et al.,Fermented liquid feed reduces susceptibility

of broilers for Salmonella enteritidis[J].Poultry Science,2003,(82):603~611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 2018年12月1酵饲料技术通则》、《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和《饲料日,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发添加剂植物乳杆菌》四项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1、导读 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我国生物饲料现行标准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为促进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标准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制定的作用,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团体标准,在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织领导下,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团体标准,是我国生物饲料领域首部团体标准,填补了我国在生物饲料领域标准的空白;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加速了生物饲料标准化进程,更好地规范了生物饲料产业健康发展,将为发酵饲料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关于真菌毒素 在最新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团体标准中对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卫生指标中的必检项目,这说明真菌毒素对生物饲料领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真菌毒素也称为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动物、人类和农作物具有较大毒性。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等。 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霉菌毒素就有三百多种。其中以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伏马霉素、T-2毒素最为受人关注。 3、真菌毒素限量标准 《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T/CSWSL003-2018)酿酒酵母培养物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

中国养殖业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养殖业市场前景分析 我们国家的人口众多,并且农业人口占到很大的比例。在中国多年的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的劳动、创收模式,逐渐的发展成为以种植业、畜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的劳动、创收的模式。在畜牧业方面,传统的大畜牧业,主要以猪、鸡、牛、羊、渔为主,随着传统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很多的中国农民已经无法再从传统的大畜牧生产中去获取比较高额的回报了。而一些刚刚起步和一些甚至还没有起步的特种养殖业,具有投资小、规模小、饲养回报高等特点,就适合我国农民发展。随着社会的逐步地发展,要求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特种养殖、专业养殖的行业,也必将逐渐的从传统的副业、辅业中逐渐地脱离出来,而将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传统的畜禽养殖,必将逐渐地走向规模化、集团化、一体化和现代化。而相对比较弱小、并且覆盖面很宽的特养业,就需要很多的人员、单位来进行专业、深入、系统地从事和完善这个产业。特种养殖行业的蓬勃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的主要养殖牲畜主要有以下几种: 1、饲养改良山羊 近些年来,我国农区大力发展山羊饲养业,许多农户大发“羊财”。我国农区有许多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例如南方的成都麻羊、贵州白山羊、云南龙陵山羊、广西都安山羊、福建福清山羊、广东雷州山羊、湖南马头山羊和济阳黑山羊等。所有这些山羊都是发展山羊养殖业的优良品种资源。虽然地方良种山羊都具有适应性强和耐粗饲等优点,但却有体形矮小、生长速度慢和繁殖性能低等缺点,故经济效益有限。如果通过引进国外大型肉用山羊(如波尔山羊)进行杂交改良,生产肉用商品山羊,则经济效益可以成倍增加。近年来,不少地方引进原产于南非的肉用山羊——波尔山羊进行饲养繁殖,并与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明显成功。波尔山羊成年体重,公羊为84.5-90千克,母羊为75.5-80千克,一年多胎,一胎多糕,平均年产羔羊3.6只,母羊产羔率为207.8%。据报道,波尔山羊与鲁北山羊杂交,商品羊日增重180-220克,比本地羊快一倍。9月龄的公、母羊体重分别达46.4%千克和39.3千克,平均比本地羊提高58.4%左右。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人们对动物营养学技术的不断认识,微生物发酵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饲料行业中。发酵饲料可以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是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其具有价格低、适口性好、营养物质利用率高、抗生素使用少等优点,成为养殖业户的新选择。随着发酵技术路线的不断优化,发酵设备的不断完善,发酵饲料的品质也将逐步提升,这也将更好的为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发酵饲料,微生物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共粮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发酵饲料意在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这是对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1]。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植物性、动物性或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使其成为更易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营养成分更高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2][3]。 饲料经过发酵处理后,营养水平及消化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毒素,大大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类添加剂的使用量,改善了动物健康水平,进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动物的生长生产性能。另外,发酵饲料使畜禽处于有益微生物的控制之下,减少了畜禽发病,提高了肉蛋奶品质,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为养殖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1 发酵饲料的分类及涵盖 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发酵饲料和液体发酵饲料(FLF)。根据设备分为敞口发酵、密闭发酵、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 目前最常见的发酵饲料主要包括木薯渣的利用、秸秆加工饲料、棉菜茶粽饼粕开发(如棕榈粕、豆粕、棉粕、菜籽粕、油茶资饼、蓖麻饼等)、动物下脚料加工、潲水发酵饲料、菌糠加工饲料、粉渣醋渣酱渣发酵饲料、果渣加工利用、酒糟科学利用、粪便增值与堆肥、青贮饲料技术、生物蛋白与肽、米糠统糠利用等诸多方面。 2 发酵饲料的可用微生物

发酵酒糟做饲料技术

发酵酒糟做饲料技术 酒糟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热能较高。粗蛋白含量比玉米高54%,粗脂肪比玉米高38%。另外,由于酒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和积累,蛋白质中氨墓酸的构成及种类比较平衡,基本上是全价的。酒糟中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其中钙、铁等主要微量元素含量比小麦、玉米高10倍以上。农村现在普遍利用酒糟直接作为饲料喂养牲畜,其中大量的蛋白质未能转化,很难被吸收利用,造成很大浪费。这就需要使用益加益饲料发酵剂对酒糟进行发酵处理后再饲喂,但是由于酒糟的类别与存放时间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处理。 一、啤酒糟啤酒糟从根本上讲算不上是酒糟,因为它是啤酒厂麦芽进行糖化工艺,过滤后直接得到的滤渣,而不是经过发酵处理的糟,因此遭受的破坏程度最轻,营养成分相对也比较丰富,但也正因为如此,也很容易变质酸败,所以,要尽量缩短啤酒糟的运输和储存时间。有可能的话尽量只用当天出厂的的啤酒糟来进行发酵处理(有条件的最好是先进行粉碎处理,再降解处理,效果极好)。 具体操作如下:酒糟与玉米粉(谷粉、高粱粉、麦麸、薯粉均可以)按八比二的比例,益加益饲料发酵剂的添加比例为1-2‰,混合搅拌均匀,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最好(即用手抓一把成团,有水从手指间印出,但不滴出为度),混合后装入大缸或池中用力压紧压实后,用塑料薄膜压边密封,也可以直接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将口扎紧。密封发酵三天即可饲喂B。 二、白酒糟白酒糟一般是用高梁、玉米、大麦等几种纯粮发酵而成,为淡褐色,具有令人舒适的发酵谷物的味道,略具烤香及麦芽味,白酒糟相对啤酒糟来说储存时间要稍长一点。但也不宜存放时间过长后在发酵,也要选着尽可能新鲜的来发酵。具体的操作方式基本可以参照啤酒糟的发酵方式。 三、不新鲜酒糟在发酵酒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不新鲜酒糟的情况,由于裸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产生了一些霉菌,再加上酸味加重,直接发酵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要求对其进行先烘干(或晒干)后才再进行发酵,最好是晒干后再进行粉碎,便成了酒糟粉,处理就更加方便。 具体操作如下:酒糟与玉米粉(谷粉、高粱粉、麦麸、薯粉均可以)按七比三的比例,益加益饲料发酵菌液的添加比例为3-4‰,混合搅拌均匀,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最好(即用手抓一把成团,有水从手指间印出,但不滴出为度),混合后装入大缸或池中用力压紧压实后,用塑料薄膜压边密封,也可以直接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将口扎紧。密封发酵三天即可饲喂。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引言:

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 农业 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 1.1、安全性 ①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②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有效性 ①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 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 ②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 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 化道中数量优势。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 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 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青储

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 好参考价值。 2.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选用生长速度很快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用液体连续培养处理造纸废水,但是生产的酵母有苦味,很难在饲料中应用。80年代末,我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先生领导的课题组用热带假丝酵母连续培养处理酒精废水,生产的酵母有较好适口性,但是 由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低,培养液中干物质得率不超过1.0%,基本没有商业价值。 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荷兰和芬兰等国,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和生产处理费用。可以说,

最新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与应用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与 应用

灵璧县立腾同创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安徽省立腾同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安徽省立腾同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文化 安徽省立腾同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十年发展战略————— 安徽省立腾同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个发展五年发展计划第一章发酵饲料生产的菌种及发酵工艺 第二章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第一章发酵饲料生产的菌种及发酵工艺 第一节概述 一、发酵饲料的定义 发酵饲料的定义是:在人为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或饲料原料。 采用发酵技术生产的动物饲料或饲料原料,其特性主要是:(1)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 (2)多数以厌氧发酵方式进行生产; (3)未经干燥的物料含水量通常在30%以上; (4)物料的酸性物质明显增加,营养组成更合理; (5)生产原料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 也有发酵成品是经过干燥处理的,比较典型的有发酵豆粕和发酵棉粕。在发酵过程中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和酵母菌发生的代谢作用,经过干燥以后,乳酸菌基本都失活了,但是它们也属于发酵饲料。 二、发酵饲料的概述 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基本都是以固态发酵的方式进行的,生产菌种以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主,绝大多数采用厌氧或

兼性厌氧发酵。发酵物料的含水量为30%~50%,发酵时间和温度受环境影响很大,基本不进行人为控制和调节。 在实际生产中也有采用好氧发酵方式进行的,生产菌种以霉菌和假丝酵母为主,生产用的蛋白原料主要是一些乳酸菌和酵母菌难以降解的杂粕和胶质蛋白。但是生产设备复杂,物料温度和湿度变化很大,控制及其困难。成品主要是作为饲料蛋白原料的替代物,能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但基本不具备生物学活性和功能。 本节主要论述厌氧固态发酵工艺,常规的发酵饲料生产流程如: 原料→消毒→冷却接种→培养→干燥→包装 工业化规模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基本上都是纯培养过程,原料需要消毒,空气需要过滤等。这些操作都是为了确保在发酵产品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杂菌的侵袭和干扰,但也正是这些常规操作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微生物发酵产品在动物饲养中的大剂量使用。 大量试验证明,在不考虑动物饲养成本的前提下,大剂量(在配合饲料中添加5.0%以上)使用高活菌含量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明显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甚至可以进行无抗生素饲养。但是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获得的高活菌产品其生产成本通常都在10元/kg以上,如果以10%的比例使用在配合饲料中,每吨配合饲料的成本至少需要增加800元,这个增加值对传统的畜禽养殖业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降低发酵

养殖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及举措

https://www.doczj.com/doc/c912159871.html, 养殖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及举措 第一部分发展趋势 1.降低能耗养殖技术是趋势 中国养殖业东北地区占有率很高,为了解决冬季寒冷天气对养殖的影响,大部分养殖户应用各种供暖设备,为圈舍增温。设备的动力大部分有煤炭提供,虽然价格低廉的煤炭,会被越来越严厉环保法规法律所禁止,因此,养殖场利用动物自身产生热量取暖等节能养殖技术将是趋势。 2.绿色环保养殖技术是趋势 2015年将临,中国史上最严厉环保法即将实施,只要看看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猪场拆迁形势,我们就不难明白,养殖业正面临一场艰难的环保革命!中国农村的污染源80%以上来自于畜禽养殖业,养殖业的污染已经不容回避!养殖场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环保养殖工艺技术的采用,是国内养殖业唯一出路。埋怨也好,恐惧也罢,养殖业只能去适应。只不过,要想低成本解决养殖污染难题,并没那么容易。环保养殖工艺技术,是养殖场发展趋势! 3.减少占地养殖技术是趋势 养殖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场地往往受到气候、地形、水源和周围土地资源等等因素影响,还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发展养殖业,因此适合养殖业发展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养殖场土地资源紧张是趋势。 4.降低人力成本投入是趋势 这几年,老板们一致感慨,工人难请,人工成本大幅上涨。未来,随着90后、00后的逐渐登场,恐怕薪酬还将水涨船高。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养殖业;另一方面,

https://www.doczj.com/doc/c912159871.html, 养殖业骨干们渐渐老去。养殖场除了提高薪酬福利、改变工作环境以增加吸引力,别无他法。养殖业不过是许多年轻人谋生的手段,当他们面临更多的选择时,只有快乐的工作才能留住他们的心。因此,为解决人力资源紧张难题,只有采用自动化设备、先进生产工艺和先进管理技术,让饲养员变成管理员,依靠先进的自动化设施设备、科学化管理和先进生产工艺来解决人力资源紧张是趋势! 5.低成本规模化养殖是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资本进入养殖业,也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提速,养殖科学管理理论的普及,养殖技术的提高,生产成绩将大大提高,养殖产品将丰富多样,供应充足。因此养殖业的暴利时代已终结。随着小规模养殖场的退市,养殖产品价格不会暴涨暴跌,过山车式的肉蛋奶价格将不复重现,养殖场保持低成本是趋势。 第二部分针对养殖业未来发展的举措 1.发酵床养殖原理 简单一句话发酵床养殖是用耐腐蚀性垫料为载体,益生菌附着在垫料上直接分解动物粪便。什么是耐腐蚀性垫料呢?例如锯末,稻壳,玉米芯,秸秆等,建议如果有锯末最好用锯末,耐腐烂性比较好,用的时间比较长。 益生菌又是什么呢?益生菌的主要成分是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光合菌,防线菌等十属80多种微生物组成。 益生菌有什么功效呢?(1)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动物健康生长。(2)提高动物肠道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日增重。(3)提高肉质品质,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4)促进畜禽繁殖功能,延长繁殖年限。(5)改变皮毛质量。(6)消除圈舍粪便臭味,减少污染。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文章综述了发酵饲料的分类、来源、优越性及应用。 近年来,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1微生物发酵饲料分类及原料来源 微生物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主要分为4 大类: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 最常见的发酵原料包括薯类、籽实类、糠麸类、渣粕类(各种薯渣、玉米渣、脚粉、柑橘渣、甜菜渣、某些草粉等)、饼粕类(如棉籽饼、菜籽饼、油茶籽饼、蓖麻饼等)、秸杆类、粪便、及动物下脚料等。 2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的菌种及生长条件 我国微生物资源丰富,用于工业发酵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饲料工业常用的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其适宜生长温度是30~37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放线菌适宜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酵母菌包括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和红酵母,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4~32 ℃,适宜pH 为3.0~6.0;常用的霉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白地霉和木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 3.0~6.0。酵母或细菌等单细胞菌类能够产生单细胞蛋白(SPC),多细胞的丝状真菌类能够产生菌体蛋白(MBP)。 3微生物发酵的分类 微生物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的种

7第一节 配合饲料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配合饲料质量与质量管理 第一节配合饲料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重要意义 配合饲料是根据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按科学的配方,利用各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经合理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是营养比较全面的商品饲料,它是畜禽的唯一或主要营养来源,对于饲养业来说,饲料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饲养效果及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集约化饲养的条件下,畜禽的营养几乎全部来自于配合饲料,饲料质量稍有变化,即可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保持饲料质量及其稳定性,是畜牧业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们与单一饲料或混合饲料的区别在于营养全面,能满足动物的生产需要,而单一饲料或混合饲料营养不能满足动物的生产需要,故其质量好,因此,质量是配合饲料的生命,不谈质量就失去了配合饲料存在的意义。 我国饲料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相当快,目前全国各地有大大小小饲料厂、饲料原料与饲料添加剂厂家等饲料加工企业几万家,在市场上表现出十分激烈的饲料竞争,不断有经营不善的饲料企业被淘汰出局,同时,由于饲料行业是“常青工业”,且对生产设备、资金等要求不高,故而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加盟,新的饲料厂家又不断出现,所以,饲料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机会也较大,为保证本饲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饲料质量,在同等的质量上要求较低的价格,或者在同等的价格上有较好的质量,否则会影响饲料企业的销售,对于生产配合饲料的企业来说,其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在市场上有无竞争能力,有无良好的信誉与稳定的销路等等,皆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另外,销售质量的好坏也对饲料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在饲料的激烈的竞争中,各厂家的技术、设备、工艺、资金、人员素质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工厂的商品饲料能根据科学配方生产,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有些厂家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工艺条件较差等客观原因,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不仅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而且对饲料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另外有些生产厂家,由于业主素质较差,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在生产饲料产品时为降低成本而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甚至在饲料产品中掺杂掺假,不仅扰乱了饲料市场,而且严重影响广大养殖户和合法饲料生产者的利益,为此只有制定出明确的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制定出相应的饲料质量管理体系和饲料的有关法规,规范饲料企业的正常运作,保证饲料质量,堵绝伪劣、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等,并加以有效的贯彻执行,才能保护那些按科学配方生产的配合饲料企业,打击和惩办那些以次充好,投机掺假的不法企业和不法分子,维护配合饲料的信誉,保证了配合饲料工业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目前预混料、添加剂工业的迅猛发展,根据配合饲料的发展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近年来预混合饲料与浓缩饲料等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各饲料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掺差不齐,由于它们是构成配合饲料的关键部分,又由于它们具有数量少、成本高、稳定性相对较差,加工贮藏要求高以及检测复杂等特点,保证它们的质量就显得更为重要、更为复杂,对这种用量少,但对配合饲料质量影响大的因素必须加于规范化,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与检测规则,以保证饲料添加剂等的有效性和对人畜禽的安全。再说,其中所用的药物、抗菌素、激素等,其品种、数量与质量的情况,就不仅影响到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还会直接影响到人畜的安全与健康。 二、保证饲料质量体系的措施 目前世界各国及我国为保证饲料质量,规范饲料市场,保障消费者及饲料合法生产者的利益,制定有相应的饲料法规,以法律的强制手段来保证饲料的安全性和质量。同时为使有

发酵饲料的应用技术

发酵饲料的应用技术 发酵饲料属于固体发酵范畴,起源较早,早期的泔水养猪就是一种借助自然菌株对部分原料进行处理的发酵饲料,发酵饲料具有成本低、适口性好、预防部分肠道疾病等功效,得到较多养殖户的认可, 新中国的发酵饲料经过3个发展时期,第一发展时期是80年代的糖化饲料,将含淀粉较多的饲料,通过转化糖酶的作用,将部分淀粉转化为糖分,可促进动物消化吸收,由于过都炒作,超过其使用价值而衰退;第二个发展时期是90年代的“酵母粉”,以前苏联的“石油酵母”为主,以廉价的蛋白原料为卖点,由于技术线路问题及“蛋白精”的出现而销声匿迹;第三现阶段的发酵饲料技术,与以前相比有了更好的菌种选育过程,工艺上采用了固体浅层发酵和固体厚层通风发酵以及液体深层发酵。现阶段的发酵企业由于投资力度及产品设计方向不一,其产品质量相差很大。下面就发酵的形式、菌种、实际应用方向做以简述。 原料类型 1发酵全价饲料将全价料包括能量原料、蛋白原料、微量元素等全部饲料成分作为底物,或者直接用市售全价饲料作为底物在适当的温度下经厌氧或好氧,进行短时间发酵,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该类饲料不仅能全面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还能增加多种消化酶有机酸、维生素、多肽、小肽、氨基酸的含量,富含大量的益生菌。具有明显的促生长、防治疾病等生物学效应,对肠道疾病的控制效果好,通过产品中的水分降低整体成本,一般不做烘干处理,水分在30~50%之间,pH值4.5左右,有酸香味道,可替代部分全价料,建议添加量不超过10%。 2纤维素类原料发酵将麸皮、玉米皮、稻壳粉等粗纤维类物质作为底物,利用纤维素分解菌、产酶菌、产酸菌和饲料酵母通过长时间发酵获得较多的益生菌代谢物,筛选菌种在厌氧条件下,繁殖速度快、产乳酸和分解纤维素能力强,并能代谢产生纤维素酶、淀粉酶、解脂酶、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及丁二酮、乙二酰等芳香物质,还能合成烟酸、吡哆酸、丙酸、及多种维生素。并通过长时间发酵过程软化部分纤维,能提高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纤维素酶和解脂酶的活性,从几个方面都提高了粗纤维的消化率。起到改善粗纤维品质的作用,一般做烘干处理,干燥后pH值5.0左右,可以作为添加剂载体使用,亦可以单独作为原料添加在饲料内添加,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动物肠道菌群平衡。 3粕类发酵粕类物质一般是植物种子经过物理或者化学办法取出其中油脂的剩余部分,富含蛋白质,提取过程中抗营养因子及单宁类物质的浓度相对上升,影响使用。通过益生菌的发酵处理,可以将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或单宁类物质减少,变成富含小肽的高档饲料蛋白质。

未来中国家禽养殖业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中国家禽养殖业发展前景分析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养鸡的行情从08年的5月份一直低迷到现在,已经整整两年了。08年还没有感觉出危机的到来,都认为是行业的正常调整,会很快过去的。于是大家还莺歌燕舞、歌乐生平。09年初还有一中型家禽企业进行了扩张,到西北成立了新公司,没想到死的很掺,公司和员工入股的200万元现金一分没有带走,更糟的是企业的骨干全部心灰意冷,远走高飞了。对养殖孵化来说,09年的春天格外的残酷,不堪回首。到了11月份陆续有小型的饲料厂、经销上开始倒闭关门,12月就有孵化场养殖场开始停产。2010年的3、4月停业的孵化场养殖场就更多了。特别是规模在100万—2000万之间的孵化场。我有几个朋友把07年的利润全吐出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卖房、离婚、卖车。有一个好朋友是全国一家很优秀的家禽企业的销售部经理,在4月底的一个下午给我打电话说:“假如我能挣回亏损的80%,我就彻底退出这个行业”。我想我也是。 造成行情低迷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行业内的过渡扩张。包括07年暴利行情后许多养殖户把手头的利润全部投入到扩大养殖鸡舍和设备上了,比如象我;包括许多搞别的行业的有富裕资金的老板为了追求利润进入养殖业,比如网易的丁磊;更主要的是许多饲料行业、食品行业为了躲过经济危机、延伸产业链、控制终端而进行的大规模的扩张,比如六合、双汇、泰森。

2、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主要是心里上的。 3、国内经济结构的部分行业的失控造成国内老百姓住房、看病、上学花费额太大,对未来感到不确定不踏实,不敢过度消费。 4、原料特别是玉米的工业化需求造成养殖成本的刚性增长,不可逆转,并将长期存在。 供大于求的事实已经存在,行业的优胜劣汰是在必行。现在的中国经济正在转轨,经济结构正在调整,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说退出机制还不完善,重复建设不可避免,恶性循环。10年包括最近11、12年没有人会笑,只有人哭,甚至放声大哭。小声哭的是跨行进入养殖业的老板,小资本家最大的特质就是投机。1年2年不挣钱,第三年就会坚决果断的撤出。它们投入的是富裕资金,撤出不会对它们伤筋动骨,它们也是会最早退出这个行业的人。因为养殖业也有养殖的本质,只有抓住行业的本质才会在行业立足。中国的养殖业的本质只有在其中浸淫数年,会思考才能领会到。老板如果不是从养殖业起身,没和农民打过交到,很难领会透彻。最难退出而不得不退出的是小型企业和饲养户,全部的身家都压在了上面,但是由于大型垄断企业的扩张,生产会越来越集中,小型企业和养户在市场上、资金、技术、管理和利用国家政策上都处于劣势,竞争力会越来越差。现在养10万只鸡的全自动鸡舍只需要2名技术工人就可以搞定,以前养户的优势立即没有了。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doc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引言: 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农业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 1.1、安全性 ①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②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有效性 ①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 ②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数量优势。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

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青储 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好参考价值。 2.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选用生长速度很快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用液体连续培养处理造纸废水,但是生产的酵母有苦味,很难在饲料中应用。80年代末,我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先生领导的课题组用热带假丝酵母连续培养处理酒精废水,生产的酵母有较好适口性,但是

发酵饲料配方学习资料

河南神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酵饲料制作配方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加上有毒农药的禁令导致病虫害肆虐引发的大量粮食减产,而且世界渔业资源越来越匮乏,动物蛋白饲料原料产量锐减,致使饲料原料不断上涨,而且还有上涨趋势,这样养殖成本会不断增加。如何节省占养殖成本80%的饲料成本成为养殖的关键,本方法利用生物发酵饲料微生物技术,提高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系统功能,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提高抗病力,从而节省饲料,降低成本。该产品是从生态平衡中生物链的食物链及物质循环方面考虑研制的。自然界中都存在生态平衡的生物链,微生物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及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及营养元素在生物链中由低等动物一级一级向高等动物流动,最后被微生物完全分解后,又被低等动物再利用。随着养殖时间周期的缩短,饲料中营养物质成份数量增加,动物体内原有微生物不能满足目前需求水平,必须加大微生物数量,才能增强物质循环流通环节。该产品就好比机器中的润滑油一样,添加后机器运转更快更好。随着饲料行业的蓬勃发展,饲料逐步向低药低残留发展,畜禽、水产品也渐渐迈向绿色产业革命,因此,生物饲料也必然成为大势所趋。我公司最新研制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一、作用功能发酵过程中分泌与合成大量活菌、蛋白质、氨基酸、各种生化酶、促生长因子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能调整和提高动物机体各器官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动物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和繁殖、降低成本、消除粪尿臭味、净化环境、增产增收等效果。饲喂三天肉眼可见明显效果,表现为: 一、发酵饲料的优点 1、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及速度,动物对其中的微生物菌体蛋白氨基酸、乳酸菌、酵母菌就象人饮用的氨基酸口服液、酸奶和啤酒中的成份一样养成一种嗜好,喜爱采食,缓解高温不爱采食等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 2、本品发酵后产生的81种菌体蛋白含有动物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全面的氨基酸有效成份,注重各种必需氨基酸平衡,特别是弥补常规饲料原料及粗纤维饲料中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从吸收机制上,81菌蛋白的氨基酸有相当比例是以小肽形式吸收的,吸收效率高,能极大提高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 3、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建立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动物对其中的饲料营养成份完全吸收利用,可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达95%,极大提高粗纤维饲料吸收利用率,因此可降低饲料成本,长期使用能节省10-25%饲料; 4、提高免疫力,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建立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增加有益微生物繁殖; 5、除臭驱蝇,减少污染,控制细菌性疾病,能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表现为动物粪便臭味逐步减轻,减少饲料蛋白质分解为氨气浪费,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6、改善肉蛋奶品质,生产“绿色肉”、“农家蛋”、“无抗奶”,本品通过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成份及原料的天然色素,无需添加化学色素苏丹红、加丽素红造成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及影响畜禽产品天然食用风味,可媲美家养畜禽肉。能天然增加动物产品着色度和食用风味,猪只皮肤红润,毛色发亮;肉鸡肉鸭颜色加深;改善蛋壳的质量和颜色,蛋清厚稠,蛋黄鲜红;水

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03-12T14:50:54.0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章萍谢俊鹏[导读] 摘要:生物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辅以技术手段,实现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植物是生物发酵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0摘要:生物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辅以技术手段,实现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植物是生物发酵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基于该发酵技术,生产饲料的营养价值较高,有助于动物生长,对推动我国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生物发酵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尚未成熟,未能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优势。所以,相关人员有必要对生物发酵技 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物发酵技术;饲料加工;应用 1市场分析 发酵饲料能够把一些工业废气物-木薯渣、淀粉渣、柠檬酸渣等变废为宝,大大丰富的饲料原料来源,减轻了环境污染。发酵饲料除了基础发酵物之外,还需添加糖蜜等营养物质,调节C/N比等。而我司运用木薯渣生产富肽饲料,既保证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又符合新型饲料的标准。富肽饲料作为饲料添加剂在保证为饲养动物提供充足蛋白质来源的同时,其中所含有的乳酸、乙酸、苹果酸等酸性物质将大大提高饲喂动物的采食量。因此富肽饲料相对于传统饲料有着很强的竞争力。综上所述,饲料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和极其可观的前景。 2生物发酵饲料的优势 养殖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常规饲料的生产方式不仅存在很多问题,还受土地、季节、气候的影响。而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一些饲料原料可由对环境危害严重的废渣进行发酵而来,不仅如此,微生物发酵饲料本身的饲料原料也异常众多,可以利用水、农、林等相关行业的废渣作为发酵原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畜争粮、能源问题。如利用农作物收割后产生的大量不易消化的秸秆,降低了种植户传统燃烧处理秸秆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危害环境的风险。微生物发酵饲料所需要的经济投入相对较小,但却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解决许多环境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微生物发酵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在饲料中产生了大量的益生菌和消化酶,这样会使一些营养物质更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提高了饲料的消化效率。同时还可以促使动物肠道内的菌群达到平衡,减少动物仔畜腹泻发病几率,使动物仔畜的成活率上升。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使饲料的适口性得到改善,增加动物的采食量,提高料重比。微生物发酵饲料还改良了家畜的生长环境。 3国内饲料加工现状 3.1科技投入力度较小 在饲料加工企业发展中,设备落后,加工成本高,是阻碍饲料加工行业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其中科学技术水平低是重要因素。就目前国内饲料加工企业的生产看,许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饲料加工模式,其加工设备未能更新换代。究其原因,加工设备的更新,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多数企业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承担这部分开销,直接导致饲料加工行业整体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少数企业能够对饲料加工设备给予更新,但设备的科技水平远达不到国际水平,虽然对饲料加工企业发挥了提高质量和效率的作用,但其质量和产量仍然达不到国际标准。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仍然是必要的。 3.2饲料质量低 饲料是畜禽成长中的重要营养物质,而畜禽的生长质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国内饲料加工现状看,饲料加工技艺不精湛,在一定程度上使加工饲料的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畜禽的吸收和生长。饲料加工中,生产水平高低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而生产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生产质量较高的饲料,有助于畜禽生长,反之则不然,轻则会使畜禽呈现缓慢生长的状态,重则导致畜禽疾病或死亡。可见提高饲料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根据国内饲料加工质量的实际情况,建议饲料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从根本上提高饲料质量,为促进畜禽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4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当前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企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固体发酵饲料;另一方面,生产液体发酵饲料。无论是哪种饲料生产方式,基于生物发酵技术的饲料加工生产企业,其生产质量显著提高,为促进饲料加工行业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4.1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步骤 目前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业中的应用,初步形成了成熟的加工机制,要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优势,相关人员应掌握其应用步骤:第一,饲料加工过程中,企业需合理选择菌种,以生长活力高、代谢强度大的菌种为佳,有利于提高生物发酵效率,也能加快物质降解,达到动物易吸收的目的。第二,对于菌种液体,需进行二次培养,然后再进行三次扩大培养,如此,可提高饲料加工的质量。第三,菌种培养时,选择专门的罐体容器,以确保饲料发酵效率。 4.2在生产固体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生物发酵技术在固体发酵饲料中的应用,最为著名的理论及实践是郭维烈先生提出的微生物组合发酵生产4320菌体蛋白。基于该理论,主要借助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直接作用于接种栽培的微生物热带假丝酵母上,该酵母能够快速繁殖,且新陈代谢能力极强,可快速将农副产品转化为菌丝物质,从而达到生产饲料的目的。但是要保证发酵过程的有效性,必须将发酵产品保持在良好密封状态下,以达到长期存放而不变质的目的。 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国内目前固态厌氧发酵生物饲料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养殖户自己发酵的袋装饲料,该饲料生产中,选择密封袋,放入物料,且保证物料的含水量在30%~40%。发酵初期,利用酵母菌在密封袋内残留的氧气呼吸,逐渐创造厌氧环境;无氧环境下,酵母菌实现糖酵解,分解出酒精及二氧化碳,而乳酸菌此时进行增殖和代谢,产生有机酸。随着密封袋内气压的不断增加,二氧化碳、酒精、有机酸逐渐向密封袋外释放,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气味判断饲料制作的程度。其二,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袋装饲料。 将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生产固体发酵饲料中,不仅简化了生产工艺,而且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饲料质量,有利于实现饲料企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3在生产液体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