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卤族元素复习

卤族元素复习

卤族元素复习
卤族元素复习

氯气及卤族元素

第一部分氯气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氯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2.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基础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什么现象说明Cl2溶于水时只有少量Cl2与水发生了反应?

(2)将Cl2通入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是什么?

(3)常见的有特殊颜色的气体有哪些?各显什么颜色?

(4)你知道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有哪些?漂白原理有什么不同?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色、有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易的有毒气体。

2. 结构: Cl2的电子式结构式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结论:Cl原子很容易电子,Cl2表现很强的。

3.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举例:写出氯气与Na 、Cu、Fe反应的方程式并说出现象)

现象

现象

现象

结论: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价态。

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举例:写出氯气与氢气、磷反应的方程式并说出现象)

现象

现象

(3)与水反应:

(4)与碱反应(举例:写出氯气与NaOH 、Ca(OH)2反应的方程式并说出用途)

用途

用途

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FeCl2、KI 、SO2、H2S

(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写出氯气与CH4、CH2=CH2、苯反应的方程式)

【例1】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探究:

(1)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称为。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

① 一元弱酸,比H2CO3弱

(2)HClO的基本性质② 不稳定,2HClO === 2HCl + O2↑

③ 强氧化性;

④ 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3)液氯、氯水、久置氯水的成分分别是

【例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气泡产生(H+)

B.新制氯水使红玫瑰变为白玫瑰(Cl2)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D.新制氯水使KI-淀粉试纸变蓝(Cl2)

二、氯气的制法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制气类型:

(3)净化方法:用除去HCl,用除去水

(4)气体收集:

(5)检验方法:

(6)尾气吸收:

2、实验室氯气的快速制法(不用加热)

KMnO4+HCl(浓)—KClO3+HCl(浓)—

K2Cr2O7+HCl(浓)—Ca(ClO)2+HCl(浓)—

3、氯气的工业制法

(1)氯碱工业法

(2)电解熔融的NaCl

【典例分析】

根据以上学习请同学们绘制一套制备、净化、收集干燥氯气的简易装置图

强化训练1:

1.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17.4gMnO2和50mL 8mol/L浓盐酸加热制Cl2,在常温常压下,该同学可制

得Cl2()

A.2.24L

B.0.2mol

C.7.1g

D.无法计算

2. 0.1摩某单质和Cl2作用后,生成白色晶体且晶体质量比单质质量增加7.1克,该单质应为()

A.Al

B.Mg

C.Cu

D.Na

3. 用漂粉精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更好的原因

是()

A.漂粉精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粉精溶液蒸去了部分水分,其浓度增大了

D.漂粉精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4.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的氯水,浓度均为0.1 mol·L-1.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

NaHCO3晶体(m mol),在乙瓶中加入少量NaHSO3晶体(m mol),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甲=乙>丙

B. 甲>乙>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5.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可能是()

①浓硫酸②NaOH溶液③KI溶液④饱和食盐水

A.①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6. 湿润的KI-淀粉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该气体中可能有()

①Cl2②NO2 ③H2S ④SO2⑤HCl ⑥溴蒸气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④⑤

7.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4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部分卤族元素

【考纲要求】

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结构特点,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几种重要的金属卤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4.掌握卤素离子(Cl-、Br-、I-)和碘单质的鉴定方法。

【基础知识】

一、卤族元素

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种,其中氯化物主要有等。地球上99% 的溴元素蕴藏在大海中,高达吨,因此元素被称为。

1、卤族元素的位置结构

卤族元素包括(填名称和元素符号),位于族

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从F2 到I2(1)颜色逐渐,熔沸点_______

(2)单质的溶解性——除氟外(与水剧烈反应)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且由大到小,

.

【典例分析1】

卤素单质熔沸点和其对应的氢化物的沸点大小比较有何区别?为什么?

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由于最外层均为个电子,易得一个电子,因此卤素单质都是剂,在自然界均只以存在.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减弱,得电子能力渐,其氧化性逐渐。

(1)都能与金属反应

Cl2 +Fe Br2+Fe I2+Fe

得出结论:

(2)都能与H2、P等非金属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F2和H2在暗处即爆炸

②Cl2和H2需光照爆炸

③Br2和H2需加热且缓慢化合(不爆炸)

④I2(蒸气)和H2持续加热且仍为可逆反应.

得出结论:

卤化氢均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_______,但HX都是大气污染物,水溶液均呈______性,且酸性逐渐

(3)都与水反应

(4)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5)卤离子(除F-)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及现象)

4、卤素单质的特性:

(1)氟及其化合物

①氟无正价,无含氧酸,是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②HF能腐蚀玻璃(方程式),

所以制取HF采用铅制器皿,盛放在塑料瓶中。

③单质与水反应特殊,方程式

④氢氟酸是酸,氟化氢的沸点在卤化氢中最,因为

(2)溴及其化合物

①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②Br2易,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Br2易橡胶

(3)碘及其化合物

①I2在常温下就能与铁反应,所以不能将碘盛放在容器中

②I2易,易溶于有机溶剂(紫色→紫红色)

③I2遇溶液变蓝

5、卤素离子(Cl-、Br-、I-)的检验

AgNO3HNO3

(1)未知液据沉淀颜色判断。AgCl为白色,AgBr为浅黄色,AgI为黄色。

(2)未知液 有机层呈橙色或橙红色,表明有 Br -

有机层呈紫色或浅紫、紫红色,表明有 I -

6、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

(1)、卤素互化物——'n XX (n=1,3,5,7)其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具有强氧化性.

〖典例分析〗 已知ICl 可与水反应,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拟(类)卤素:虽然不含卤素原子,但其性质与卤素相似.如(CN)2、(SCN)2、 (OCN)2等。

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CN)2+ H 2O — Fe + (SCN)2——

MnO 2+ HSCN △ (CN)2 + CH 2=CH 2

小结: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①因萃取作用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苯、CCl 4、直馏汽油等有机溶剂。

②能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性无机化合物:H 2S 、SO 2、Na 2S 、Na 2SO 3等。

③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Na 、Mg 、Al 、Zn 等。

④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如烯烃、炔烃等。

⑤能被溴水氧化的,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⑥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碱性物质,如NaOH 、Na 2CO 3等。

⑦加入活性炭等吸附剂,使溴水褪色。

强化训练2:

1.从氟到碘的变化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 . 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逐渐减弱

B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水溶液的酸性均逐渐减弱

C . 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D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2.砹(At)是卤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HAt 很稳定

B.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AgAt 不溶于水

D.砹是有色的固体

3.关于卤族元素(用X 代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氟、氯、溴、碘等均与水应反生成氢卤酸和次卤酸

B.最高化合价均为+7

C.HX 的水溶液均为一元强酸

D.卤素单质(X 2)的氧化性随着X 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减弱

4.溴化碘(IBr )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它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 2O=HBr+HIO 下列有关IBr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IBr 是共价化合物

B 、在很多反应中,IBr 是强氧化剂

C 、IBr 跟水反应时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D 、IBr 跟NaOH 稀溶液反应时,生成NaI 、NaBrO 、H 2O

5、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 .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 .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加适量新制饱和氯水 振荡

6、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0气体。

①上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

1.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加深

B .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C .单质与水反应均可表示为X 2+H 2O=HX+HXO

D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X -的半径递增,还原性递减

2.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措施,常用的消毒剂是ClO 2或Cl 2等的稀溶液,其

中ClO 2溶液的消毒效果较好。已知ClO 2常温下呈气态,其分子构型与水分子的分子构型相似,在自然环境中ClO 2最终变为Cl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ClO 2的分子结构呈V 型,属非极性分子

B 、ClO 2中氯元素显+4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消毒效率(以单位气体体积得电子的数

目表示)是Cl 2的5倍

C 、ClO 2、Cl 2的稀溶液用于环境消毒,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对人畜无任何危害

D 、常用Na 2SO 3在H 2SO 4的酸性条件下,还原NaClO 3来制ClO 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a 2SO 3 + 2NaClO 3 + H 2SO 4 = 2Na 2SO 4 + 2ClO 2↑+ H 2O

3.仅用一种试剂鉴别如下物质:苯、CCl 4、NaI 溶液、NaCl 溶液、Na 2SO 3溶液,下列试剂 中不能选用的是 ( )

A .溴水

B .FeCl 3溶液

C .酸性KMnO 4溶液

D .AgNO 3溶液

4.可以用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盛放的试剂是 ( )

(A )液溴 (B )氢氟酸 (C )苛性钠溶液 (D )氯水

5.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变

质问题的是 ( )

(A )硝酸银 (B )氯化亚铁 (C )亚硫酸钠 (D )氯化铝

6.对于卤化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沸点HF >HCl >HBr >HI (B )还原性HI >HBr >HCl >HF

(C )热稳定性HF >HCl >HBr >HI (D )酸性HI >HBr >HCl >

HF

A B

C A B

C A C

A C D Ⅱ Ⅰ Ⅲ Ⅳ

7.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氯水应盛放在棕色细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B.液溴应盛放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

C.AgBr应盛放在棕色瓶中

D.氢氟酸应放在有塑料盖的玻璃瓶中

8.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碘易升华,所以要保存在铁盖旋紧的试剂瓶中

B.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漂白粉可置露在空气中保存

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

9.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比较所得氯气的质量( )

①用含HCl 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固体反应

②用87g固体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C.①、②相等D.无法比较

10.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氯气的酒精溶液⑤盐酸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B.①②③⑥C.③⑥D.③④⑥

11.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是由于;

②是由于。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原因是①或者②:____________________ 。12.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试回答:

(1)写出A、B和C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4)B→F的化学方程式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较浓的硫酸溶液反应可快速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Ca(ClO)2 + CaCl2 + 2H2SO4 = 2CaSO4 + 2Cl2↑ + 2H2O,他们设计了如下图制取

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序号)。

(2)A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3)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d。(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B的作用是。

(4)用量筒量取20 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气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 mL CCl4,盖好玻璃塞(如图),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填“上层液”或“下层液”),再装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同上)。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

的装置图

卤族元素知识点详细总结汇编

卤族元素性质 复习重点 1。卤素单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主要差异及递变规律; 2。卤族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 3。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重点考查卤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1。氯气 [氯气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加压或降温后液化为液氯,进一步加压或降温则变成固态氯。 (2)常温下,氯气可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2体积氯气)。 (3)氯气有毒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会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则会中毒死亡。因此,实验室闻氯气气味的正确方法为: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获得1个电子。所以,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 (1)与金属反应:Cu + C12CuCl2 实验现象: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了棕黄色的烟。一段时间后,集气瓶内壁附着有棕黄色的固体粉末。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棕黄色固体粉末溶解并形成绿色溶液,继续加水,溶液变成蓝色。 2Na + Cl22NaCl 实验现象:有白烟产生。 说明: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2、FeCl3)。 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 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晶体小颗粒;等等。 (2)与氢气反应。H2 + Cl22HCl 注意: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卤族元素教案

卤素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①氯气使人中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死亡。 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于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 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如:①2Na+Cl2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 说明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2、FeCl3). 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 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晶体小颗粒;等等.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注意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意“雾”与“烟”的区别.④H2与Cl2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俗称盐酸. 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说明①Cl2与石灰乳[Ca(OH)2的悬浊液]或消石灰的反应是工业上生产漂粉精或漂白粉的原理.漂粉精和漂白粉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1O)2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3 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性质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 (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学会应用“位置——结构——性质”三者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通过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归纳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难点:“位、构、性”的推导 三、学生课前课外活动设计: 1. 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发明历史;收集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2.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预习本节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理论,它们的诞生是19 世纪化学科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有什么应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复习旧知, 通过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有关内容,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为下面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三)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为了探究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我们先探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以下列问题为线索进行探究:(用 PPT 展示问题) 问题一: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试用原子结构观点解释。 问题二: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试用原子结构观点解释。问题三:周期表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分别在什么区域? 问题四: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元素周期表中的表格底色有几种?为什么要这样表示? 强调原子结构、表中位置、元素性质各自的含义,并板书。 [板书]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性质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归纳结论。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周期表观察:用绿色、淡绿表示的元素分别是哪种元素?如果沿着硼(B )、铝(A1);硅(Si )、锗(Ge );砷(As )、锑(Sb );碲(Te )钋(Po )画一折线,则位于折线左侧的是什么元素?折线右侧的又是什么元素?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讲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及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 【小结】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往右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越往左下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教师:另外,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存在关系,请探究以下问题: 问题一: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它的族序数有什么关系? 问题二: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问题三:同周期中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有什么变化规律? 问题四:同主族中元素的化合价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表格上的填空,归纳结论。 金 属 性 非金属性 元素化合价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卤族元素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 1.在反应433225NH NO 2HNO 4N 9H O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5∶4 C .5∶3 D .3∶5 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解:在433225NH NO 2HNO 4N 9H O →+↑+的反应中,铵根中氮元素由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硝酸根中氮元素由5+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说明氮气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3,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2.反应2223NO O NO H O HNO +++→(未配平)是多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方程式,当氧气 有1 3被NO 还原时,此反应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4∶9∶24∶14∶28 B .1∶1∶1∶1∶2 C .8∶9∶12∶10∶20 D .任意比均可 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解:设氧气共9mol (至少是3的倍数,当然设3x 也行), 当氧气有1 3,即3mol 被NO 还原时,反应即为2234NO 3O 2H O 4HNO ++→, 则被2NO 还原的氧气为6mol ,222324NO 6O 12H O 24HNO ++→, 将两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22234NO 9O 24NO 14H O 28HNO +++→, 此反应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9∶24∶14∶28。 本题答案为选项A 。

3.将2H S 气体通入四种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①2323H S 2HNO 3S 2NO 4H O +→++ ②234324H S 2HNO 4S NH NO 3H O +→++ ③2322H S 2HNO S+2NO 2H O +→+ ④23225H S 2HNO 5S N 6H O +→++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四种硝酸溶液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④②①③ B .③①④② C .②④①③ D .①④②③ 解答:本题考查浓度大小对硝酸氧化性的影响。 解:Cu 与浓硝酸反应生成2NO 气体,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气体,由此可知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高;越稀氧化性越弱,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所以结合反应后N 元素的化合价可知,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选项B 。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43322NH NO HNO N H O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 .5∶3 B .5∶4 C .1∶1 D .3∶5 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守恒的运用。 解:反应中只有N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 元素化合价由铵根离子中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由硝酸根中5+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50-∶()[03]5--=∶3。 本题答案为选项A 。 5.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 、3NH 都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22AtI Zn ZnI ZnAt +→+;

高中化学卤素知识点

卤族元素的代表:氯 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卤素都有氧化性,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卤族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大量无机盐,此外,在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Halogen 卤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7个电子,有取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八隅体结构的卤离子的倾向,因此卤素都有氧化性,原子半径越小,氧化性越强,因此氟是单质中氧化性最强者。 除F外,卤素的氧化态为+1、+3、+5、+7,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卤素与氢结合成卤化氢,溶于水生成氢卤酸。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互卤化物,如ClF3、ICl。卤素还能形成多种价态的含氧酸,如HClO、HClO2、HClO3、HClO4。卤素单质都很稳定,除了I2以外,卤素分子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主要就是由氯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氯化物。 卤素单质的毒性,从F开始依次降低。 从F到At,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但氢化物的稳定性呈递减趋势。氧化性:F?> Cl?> Br?> I?> At?,但还原性相反。 氟 氟气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有剧毒。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氟、氟化氢和氢氟酸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性。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再与盐的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却是稳定性、腐蚀性最强的氢卤酸,如果皮肤不慎粘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几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除氦、氖)。 氯 氯气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有毒,与水部分发生反应,生成HCl与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盐酸,次氯酸氧化性很强,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题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新人教版0817143

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8月17日难易程度:★★★☆☆高考频度:★★☆☆☆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r、I下图是卤素单 质(F、Cl、2222 .单质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A .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 .保存单质③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 ①②>>D.单质的氧化性是④③> 【参考答案】D 特殊性质归纳 1.常温下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保存时用水封。 2.碘易升华,碘单质遇淀粉变蓝。碘单质与铁反应生成FeI。23.CaCl、CaBr溶于水,但CaF(俗称萤石)不溶于水。222???通入某溶液中,应先考氧化,将FBr不能将溶液中的F4.和水剧烈反应,所以FCl、、I222 HF虑它和水的反应,再考虑生成的能否和溶液中的其它成分反应。 F可与稀有气体反应。.卤素单质中,只有52 6.卤化氢的水溶液中只有氢氟

酸是弱酸,但它能腐蚀玻璃,只能保存在塑料瓶中。1 1.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HO===HXO+HX表示22B.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X 的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C.卤素单质的颜色由F→I按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变深22-----

《卤素》复习教案(三).doc

《卤素》复习教案(三) 一、卤族元素(一)卤素的原子结构和单质的物理性质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其原子结构的递变而使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从F2 I21、颜色渐加深,状态从气液固,密度从小大,熔沸点由低高(分子晶体)2、单质的溶解性——除氟外(与水剧烈反应)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且由大小,都易溶于有机溶剂,下表列出Cl2、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水CCl4汽油(苯)Cl2黄绿色黄绿色黄绿色Br2橙色橙红色橙红色I2棕黄色紫色紫红色(二)化学性质由于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极易得一个电子,因此卤素都是强氧化剂,在自然界均只以化合态存在.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减弱,得电子能力渐减弱,其氧化性逐渐减弱,主要表现:1、都能与金属反应①F2和所有金属都能反应.②Cl2和绝大多数金属反应.③Br2和较活泼金属反应.④I2只和活泼金属反应.2、都能与H2、P等非金属反应.①F2和H2在暗处即爆炸(F2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②Cl2和H2需光照爆炸③Br2和H2需加热且缓慢化合(不爆炸)④I2(蒸气)和H2持续加热且仍为可逆反应.3、特性:易升华①I2 ②溴——唯一的常温呈液态的非金属,易挥发保存时加水封. 使淀粉变蓝色③F2——最强氧化剂,不能用氧化剂将F-氧化为F2(只能用电解法)F元素无正价.且能与稀有气体化合.④卤化氢——均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其中只有HF剧毒,但HX都是大气污染物,水溶液均呈酸性,只有氢氟酸是弱酸,从HF HI,酸性逐渐增强.⑤NaX——只有NaF有毒可用作农药.⑥CaX2——只有CaF2不溶于水,CaCl2作干燥剂.⑦AgX——只有AgF可溶,AgX均具感光性,AgBr作感光材料,AgI作人工降雨材料. HClO、HClO2、HClO3、HClO4⑧酸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二、卤素互化物—— (n=1,3,5,7)其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具有强氧化性.例:已知BrFn与水按3:5物质的量比反应,生成HF、HBrO3、O2和Br2,且O2和Br2物质的量相等.请回答:(1)n= (2)氧化产物是(3)1mol水可还原mol BrFn?解析:(1)根据题意:反应式为3BrFn+5H2O=3nHF+aHBrO3+bBr2 +bo2由于O2与Br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09 卤族元素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考点9 卤族元素 △考纲要求△ 1.掌握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变化规律。 2.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 3.掌握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及特性。 4.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知识。 5.掌握卤素离子和碘单质的鉴定方法。 6.通过对卤素结构、性质的比较,培养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考点透视☆ 一、卤素元素 1.位置和结构 ⑴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第ⅦA 族,第十七纵行。 ⑵原子结构 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不同点: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 不同,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不同。 卤素原子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它们可获得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它们均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卤族元素在自然界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卤素原子的结构既有相似性(最外层电子均为7个)又有递变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说明卤素的化学性质也是既有相似性又有递变性。这是结构决定性质的具体体现。 2.卤素的物理性质 卤素单质的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 (1)相似性 卤素单质都有颜色,都有毒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都不大,易溶于苯、四氯化碳(CCl 4)、汽油等有机溶剂。但F 2易与水反应。 (2)递变性 3、卤素的化学性质 ⑴相似性: ①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而成稀有气体元素的稳定结构,因此卤素元素均有-1价。 ②氯、溴、碘的最高正价为+7价,此外还有+1、+3、+5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分子式的通式分别为X 2O 7和HXO 4。 ③卤素元素的单质A.均为双原子分子X 2;b.均能与H 2化合,生成卤化氢;c.均能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d.均能与水反应,其反应通式(F 2除外)为:X 2+H 2O===HX+HXO 易溶于有机溶剂;e.均能与碱反应;f.除F 2外,均能得到其水溶液“卤水”。 ④卤素单质都具有氧化性。除F 2外,其余卤素单质都可用浓氢卤酸和MnO 2反应制备:MnO 2 + 4HX(浓) === MnX 2 + X 2 +2H 2O 。 ⑵递变性(从氟到碘): ①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增大; ②非金属性与单质氧化性减弱; ③与H2化合或水反应由易到难; ④氢化物稳定性减弱; ⑤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 ⑥卤离子还原性增强;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位置:VIIA (2)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不同点:F I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相似性: ①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 ②主要化合价为 -1价,最高正价为+7价(F除外) ③都具有强氧化性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 (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 (3)Br2、I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2、I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H 2 + F 2 = 2HF (冷暗处爆炸) H 2 +Cl 2 = 2HCl (光照爆炸,点燃) H 2 +Br 2 2HBr H 2 +I 2 2HI 长期加热并不断分解 卤化氢: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①HClO 2 注意:将F 2通入某物质的水溶液中,F 2先跟H 2O 反应.如将F 2通入NaCl 的水溶液中,同样发生上述反应,等等. ②X 2 + H 2O HX + HXO (X=Cl 、Br 、I ) Cl 2 、Br 2、I 2与H 2O 的反应逐渐减弱,都是可逆反应。 (4)与金属反应 卤族元素与变价元素一般生成高价态化合物,但 Fe + I 2 = FeI 2 (碘化亚铁) (5)与碱的反应: 2F 2 + 2NaOH =2NaF + OF 2 + 2H 2O X 2(Cl 2 、Br 2、I 2)+2NaOH NaX + NaXO + H 2O (6)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 + C12(新制、饱和) = 2NaCl + Br 2 2Br - + C12 = 2C1- + Br 2 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Cl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Br 2的CCl 4层,显橙色. 2NaI + C12(新制、饱和) =2NaCl + I 2 2I - + Cl 2 =2C1-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I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Cl(C12足量时)或NaCl 和NaI 的混合物(C12不足量时). 2NaI + Br 2 =2NaBr + I 2 2I - + Br 2 =2Br -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Br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Br(Br 2足量时)或NaBr 和NaI(Br 2不足量时). F 2 + NaX(熔融) =2NaF + X 2 (X =C1、Br 、I) 注意 将F 2通入含Cl -、Br -或I -的水溶液中,不是发生卤素间的置换反应,而是F 2与H 2O 反应. (7)碘单质(I 2)的化学特性.I 2 + 淀粉溶液 → 蓝色溶液 说明 ①利用碘遇淀粉变蓝的特性,可用来检验I 2的存在. △ △ 冷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洛社高中王霞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卤素结 构、性质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二.教学重点卤素性质的比较 三.教学难点卤素化学性质的比较及其规律 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实验探索法 五.实验用品氯水、溴水、碘水、、汽油、试管、碘升华管. 六.教学过程: 提问卤族元素包括哪几种元素? 板书氟氯溴碘砹 导课通过《氯气》一节的学习,我们对氯元素的单质氯气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已有了认识,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卤素的其它元素氟、溴、碘的学习,从结构和性质等方 面对这族非金属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 板书第二节卤族元素 课堂讨论分析图卤素的原子结构和原子大小示意图,可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 学生小结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同点:最外层都有个电子 递变性:从氟到碘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启发思维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那么卤族元素原子结构上的这种相似性与递变性,会如何反映在元素性质上呢? 展示实物展示溴、碘,观察颜色和状态。 学生阅读表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课堂讨论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如何? 板书一.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汇报讨论结果,并归纳出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板书、递变性 颜色状态淡黄绿色(气)黄绿色(气)深红棕色(液)紫黑色(固) 颜色逐渐变深 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逐渐升高 水中溶解性逐渐减小 启发思维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性,那么在其它溶剂中 的溶解性如何呢? 演示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氯水、溴水、碘水,观察溶液 颜色,再向每支试管中各滴入滴振荡,然后将试管静置。 观察水层和层的颜色。 用汽油代替,完成上述实验,观察水层和汽油层的颜色,注 意最后把试管中液体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以免污染环境。 课堂讨论描述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汇报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汇报得出的结论。 归纳总结通过实验可以总结出溴和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溶液的颜色。四氯

卤族元素复习讲义

卤族元素(高一第二章) [知识综合脉络] [基础知识梳理] 一、卤素的原子结构和单质的物理性质 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其原子结构的递变而使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 从F 2 I 2 1.颜色渐加深,状态从气 液 固,密度从小 大,熔沸点由低 高(分子晶体) 2.单质的溶解性——除氟外(与水剧烈反应)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且由大 小,都易溶于有机溶剂,下表列出Cl 、Br 、I 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由于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极易得一个电子,因此卤素都是强氧化剂,在自然界均只以化合态存在.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减弱,得电子能力渐减弱,其氧化性逐渐减弱,主要表现:

1.都能与金属反应 ①F2和所有金属都能反应. ②Cl2和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③Br2和较活泼金属反应. ④I2只和活泼金属反应. 2.都能与H2、P等非金属反应. ①F2和H2在暗处即爆炸(F2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②Cl2和H2需光照爆炸 ③Br2和H2需加热且缓慢化合(不爆炸) ④I2(蒸气)和H2持续加热且仍为可逆反应. 3.特性: 易升华 ①I2 使淀粉变蓝色 ②溴——唯一的常温呈液态的非金属,易挥发保存时加水封. ③F2——最强氧化剂,不能用氧化剂将F-氧化为F2(只能用电解法)F元素无正价.且能与稀有气体化合. ④卤化氢——均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其中只有HF剧毒,但HX都是大 气污染物,水溶液均呈酸性,只有氢氟酸是弱酸,从HF→HI,酸性逐渐增强. ⑤NaX——只有NaF有毒可用作农药. ⑥CaX2——只有CaF2不溶于水,CaCl2作干燥剂. ⑦AgX——只有AgF可溶,AgX均具感光性,AgBr作感光材料,AgI作人工降雨 材料。 HClO、HClO2、HClO3、HClO4 ⑧ 酸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 【练一练】一.卤族单质性质 1.跟金属的反应 Na + Cl2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Cu + Cl2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 Cl2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能与______发生反应,所以工业上常把干燥的液氯储存在_____中。)

《卤族元素》的教学设计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化学设计者:第二小组(王佳亮)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卤族元素的单质与化合物繁多,但他们之间不是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的,实际上他们之间都有一根看不到的线将他们联系起来。 二、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的关系 先让学生分析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在NaBr 溶液中滴入氯水; --+==+Cl Br Br Cl 2222 ⑵在FeSO 4溶液中滴入溴水; +-++==+322222Fe Br Fe Br ⑶在FeCl 3溶液中滴加KI 溶液;

223222I Fe I Fe +==++-+ 得到他们的性质规律 思考:比较+3222,,,Fe I Br Cl 的氧化性强弱;比较+--2,,Fe Br I 的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Cl 2>Br 2>Fe 3+>I 2;还原性:I — >Fe 2+> Br — 结论:当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性物质时,加入氧化剂,还原性强的物质应先被氧化。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⑷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气体 +-++==+322222Fe Cl Fe Cl ⑸在FeI 2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 2222I Br I Br +==+-- ⑹在FeBr 2溶液中通入足量Cl 2气体 -+-+++==++Cl Br Fe Cl Br Fe 6223422322 ⑺在FeI 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 -+-+ ++==++Br I Fe Br I Fe 6223422322 思考:根据以上内容可得出卤族元素在化学性质方面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卤素在化学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 结论: ① F 2、Cl 2、Br 2、I 2氧化性依次减弱; ② F — 、Cl — 、Br — 、I — 离子还原性依次增强; ③ F 、Cl 、Br 、I 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解释:卤族元素按F 、Cl 、Br 、I 的次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导致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小结: 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三、卤族元素的“性质——制备”的关系 分析卤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其化学性质 F Cl Br I At 7个电子→易得1个电子,有强氧化性。 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对应离子X --的还原性依次增 核电荷数增加 电子层数递增 原子半径增大 →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 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 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介绍,了解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2.通过学习氯、溴、碘和卤化物的鉴别,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含卤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首先在引言部分教材中指出卤素原子结构上的相似和不同,以问句的形式引出卤素的性质,显得自然流畅。卤素性质的比较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地、客观地展现这一族元素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卤素元素族的特征既典型又明显。 卤素的物理性质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直接分析表中的数据就可以得出相似性和递变性,反映了结构的特点。 卤素的化学性质是通过推测,再用实验事实验证。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特点的相似和递变以及上一节有关氯的性质,从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入手,经过分析、比较,对卤素化学性质进行推测。然后用事实验证。以氯气为例,将其他卤素单质与氯气进行对比,抓住反应条件的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反应生成物的稳定性不同等加以比较,得出性质的变化规律。接着通过卤素置换反应的演示实验,直接得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最后,还介绍了碘的一个特性反应。这样安排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基于PAD应用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习、成果展示、课中探究、阶段小结、课后延伸五个环节,采用发布微课、互动抢答、拍照答题、小组PK板、学生讲、实物展台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曲线表征、实验探究、POE 策略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本节共安排三个课时,第1课时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第2课时为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为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中学化学是从元素周期律开始,系统的研究微观世界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它帮助学生整合以往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使元素化合物知识从无序到有序,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对学习选修3的相关内容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碱金属、卤族元素的部分知识,具备一定记忆化学的知识基础; 2、学生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具备一定理论基础; 3、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资料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学生对计算机平板等信息化工具敏感度大,操作娴熟,容易上手,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能力基础; 4、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探寻、归纳、描述和分析各项规律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深入理解元素周期律,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意识;

专题43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二 卤素 201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资料解析版

【考情解读】 1.能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认识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了解氟、氯、溴、碘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 2.能利用卤素阴离子性质的差别进行物质的鉴别。 3.卤族元素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重点知识梳理】 - 的检验一、卤素的性质及X .溴、碘单质物理性质比较1 性质Br I 22紫黑色颜色 深红棕色 *]科学*[来源固体 状态液体 溶解度不溶解度不水来:xk.]来:+Z+X+X+K 溶解有机易易:.剂①易升华② 特易挥发有淀粉变蓝 2.氯、溴、碘单质化学性质比较(1)与碱溶液反应,如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X===NaX +NaXO +HO(X =Cl 、Br 、22I)。 (2)氧化性 ①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如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X===2NaX(X =Cl 、Br 、I)。 2 --- 。,阴离子的还原性:ClBr>I 222 --- ,其离; 同理,2Br===2Cl +BrBr 能置换I ,其离子方程式:Cl 能从Br 的溶液中置换出BrCl +222222-- 。===2Br +I 子方程式:Br +2I 222222--+- +O===SO +SOF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BrH 与③与 一些还原性离子反应,如BrSO 、42232323 -++-+ +Br2Fe 。===2Br ++2Br2H ,2Fe 23.卤素离子的 检验方法 (1)AgNO 溶液——沉淀法 3 - Cl 白色沉淀,则有??溶液滴加AgNO 3- ?Br 淡黄色沉淀,则有 生成未知液――→和稀硝酸?- ?I 黄色沉淀,则有 萃取法——置换 (2).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卤族元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归纳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2.解释可逆反应的涵义; 3.识别卤素的一些特殊性质; 4.区别卤化银的性质、用途; 5.制定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案; 6.列举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7.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阅读,复述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 展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2.通过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学会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 和递变的推理、判断;b5E2RGbCAP 3.学会对氯、溴、碘和卤化物进行鉴别。 情感目标 通过对卤族元素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上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学习,进一步接受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 ●教学重点 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及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总结出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实验验证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卤素的物理性质及卤素与氢气、水的反应。 第二课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卤化银和碘化合物的知识。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投影仪、保存少量液溴的试剂瓶、封有碘的玻璃管、I2 固体、溴水、碘水、酒精、CCl4 溶 液、酒精灯、试管夹、火柴。p1EanqFDPw 第二课时:投影仪、溴水、碘水、KI 溶液、氯水、NaBr 溶液、NaCl 溶液、CCl4 溶液、AgNO3 溶液、 稀 HNO3、淀粉液、胶头滴管。DXDiTa9E3d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氯气的性质,知道构成氯分子的氯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在自 然界存在的元素中,还有另外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 7,它们是氟、溴、碘、砹,我们把这些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7 的元素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RTCrpUDGiT [板书]第二节 卤族元素 [讲解]我们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结构有密切的联系。下面我们来分析卤素原子结构上的异同 点。 [投影]卤素的原子结构
[讲解]卤族元素中的砹是放射元素,在中学阶段不讨论。 [学生分析、比较] [板书]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最外层均有 7 个电子 不同点: (1)核电荷数不同, (2)电子层数不同, (3)原子半径不同。 [过渡]卤素原子结构上的这种相似性与递变性,是如何反映在元素性质上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卤族元素的性质。5PCzVD7HxA [板书]一、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教师]请大家根据表 4—1,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递变 规律。 [学生总结]
?深 [板书]颜色:浅 ?? ? 液 ?? ?固 状态:气 ??

卤素知识点总结

卤素 1.氯气 [氯气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加压或降温后液化为液氯,进一步加压或降温则变成固态氯.(2)常温下,氯气可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2体积氯气).(3)氯气有毒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会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则会中毒死亡.因此,实验室闻氯气气味的正确方法为: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氯气的化学性质] 画出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获得1个电子.所以,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 (1)与金属反应:Cu + C12CuCl2 ●实验现象: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了棕黄色的烟.一段时间后,集气瓶内壁附着有棕黄色的固体粉 末.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棕黄色固体粉末溶解并形成绿色溶液,继续加水,溶液变成蓝色. 2Na + Cl22NaCl 实验现象:有白烟产生. 说明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2、FeCl3). 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 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晶体小颗粒;等等. (2)与氢气反应.H2 + Cl22HCl 注意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意“雾”与“烟”的区别. ④H2与Cl2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俗称盐酸. (3)与水反应.C12 + H2O =HCl + HClO 离子方程式:Cl2 + H2O =H++ Cl-+ HClO 说明①C12与H2O的反应是一个C12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只作反应物. ②在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故新制氯水显黄绿色.同时,溶解于水中的部分C1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因此,新制氯水是一种含有三种分子(C12、HClO、H2O)和四种离子(H+、Cl-、ClO-和水电离产生的少量OH-)的混合物.所以,新制氯水具有下列性质:酸性(H+),漂白作用(含HClO),Cl-的性质,C12的性质. 注意:新制氯水的性质及所含离子分子是常考点 ③新制氯水中含有较多的C12、HClO,久置氯水由于C12不断跟H2O反应和HClO不断分解,使溶液中的C12、HCl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