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物理复习题

近代物理复习题

近代物理复习题
近代物理复习题

一、填空(2分X5=10分):

1、经过10kV 电压加速的电子和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_0.0123nm ____和___0___。

2、若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于npnd 组态,利用L-S 耦合,求可得到其原子态有__12____个。

3、已发现的粒子按照它们参与相互作用的性质分为轻子、__强子____和规范玻色子。

4、若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于2p2d 组态,利用L-S 耦合,求可得到其原子态有__12____个。

5、钾原子基态为4s ,钾原子主线系第一条谱线的波长nm 5.7661=λ,主线系的线系限nm 8.285=∞λ。则4s 和4p 谱项的量子数亏损分别为___2.23____和__1.76_____。

6、已知Li 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ο

λA 6707=,辅线系系限波长ο

λA 3519=∞。锂原子第一激发电势和电离电势分别为__1.850V _____和___5.375V ____。 7、处于2S+1L J 态的原子的朗德因子g 等于_________。如2D 5/2态的原子的朗德因子g 等于______.

8、基态类氢离子(如一次电离的氦离子,两次电离的锂离子)的电离能。

二、选择题(4分X5=20分):

1、史特恩-盖拉赫实验证明了___B ____ A 、 原子内部电子的排列是分层的; B 、 原子的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

C 、原子受到激发后能够处于具有各种能量完全一定的不连续的状态;

D 、原子是不稳定的。

2、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___C ____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 、原子的汤姆逊模型。 3、核力的基本性质有__AB ___ A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

B 、核力是短程力且有饱和性;

C 、核力具有电荷相关性;

D 、核力在极短程内存在斥心力。

4、物理现象处于围观范围的标志是___A ____

A 、普朗克常量h 或约化普朗克常量 不可忽略;

B 、阿伏伽德罗常量A N 不可忽略;

C 、波尔兹曼常量B K 不可忽略;

D 、万有引力常量G 不可忽略。

5、两个电子的动能分别是1Mev 和1Gev ,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是__B____

A 、 872fm 和281fm ;

B 、872fm 和1.72fm ;

C 、42fm 和1.72fm ;

D 、872fm 和172fm ; 6、氢原子的赖曼系的第一条谱线波长为121.6nm 。则10次电离的钠原子(Z=11)的赖曼系的第一条谱线波长约为__C____

A 、 1nm ;

B 、10nm ;

C 、100nm ;

D 、0.1nm ;

7、氢原子中处于n=2的轨道上的电子的电离能是___B _____ A 、340eV ;B 、3.4eV ; C 、34eV ; D 、0.34eV

8、由电子组态1s3d 按L-S 耦合所组成的原子态应该是:C A 、1s3d 3D 3,2,1和1s3d 1D 2,1,0; B 、1s3d 3D 3和1s3d 1D 2,1,0; C 、1s3d 3D 3,2,1和1s3d 1D 2; D 、1s3d 3D 4,3,2和1s3d 1D 3,2,1。

9、泡利不相容原理及其更普遍的表述。

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指在原子中不能容纳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又称泡利原理、不相容原理引。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伸展方向和自旋方向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如氦原子的两个电子,都在第一层(K 层),电子云形状是球形对称、只有一种完全相同伸展的方向,自旋方向必然相反。每一轨道中只能客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每个电子层中可能容纳轨道数是n2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是2n^2个。

三、计算(15分X4=60分):

1、Pb 原子基态的两个价电子都在p 6轨道。若其中一个价电子被激发到s 7轨道,而其价电子间相互作用属于jj 耦合。问此时Pb 原子可能有哪些状态? 解: 铅原子的基态为6p6p 3P 0(6p6p 构成的原子态有1S 0; 3P 2,1,0; 1D 2);激发态6p7s 的两个电子量子数 11=l ,s 1

=1/2; l 2

=0,s 2

=1/2 由j-j 耦合可得:

j 1=3/2,1/2 ;j 2=1/2.

由j 1=1/2, j 2=1/2 得j=1,0 构成(1/2,1/2)1,(1/2,1/2)0两个原子态;

j 1=3/2, j 2=1/2 得j=2,1 构成(3/2,1/2)2,(3/2,1/2)1两个原子态.可见,共有4

个不同的原子态.

2、已知一维运动的粒子的波函数为

??

?<≥=-)

0(0

)0()(x x cxe x u ax

,式中0>a 。试求:(1)归一化常数c ;(2)在何处发现粒子的概率最大。(两题类似)

3、已知氦原子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2p 轨道,而另一个电子还在1s 轨道。试作出能级跃迁图来说明可能出现哪些光谱线跃迁?

解:1;1,0;2/1,1,02121======L S s s l l

对于1,0===L J S ,单态1

P 1

对于0,1,2,1==J S ,三重态3P 2,1,0

根据选择定则,可能出现5条谱线,它们分别由下列跃迁产生:21P 1→11S 0;21P 1→21S 0

23P 0→23S 1;23P 1→23S 1

1s2p 1s2s

1s1s

4、Na 原子的基态3S 。已知其共振线波长为5893ο

A ,漫线系第一条的波长为8193ο

A ,基线系第一条的波长为18459ο

A ,主线系的系限波长为2413ο

A 。试求3S 、3P 、3D 、4F 各谱项的项值。

解:将上述波长依次记为 ο

οοολλλλλλλλA A A A p f d p p f d p 2413,18459,8193,5893,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即

容易看出:

5、试由氢原子的里德伯常数计算基态氢原子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

解:电离能为1E E E i -=∞,把氢原子的能级公式2/n Rhc E n -=代入,得:

Rhc hc R E H i =∞-=)1

1

1(2=13.60电子伏特。

电离电势:60.13==

e

E V i

i 伏特 第一激发能:20.1060.1343

43)2

111(2

2=?==-=Rhc hc R E H i 电子伏特 第一激发电势:20.101

1==

e

E V 伏特

6、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在2p3d 电子组态。问可能组成哪几种原子态?用原子态的符号表示之。已知电子间是LS 耦合。

5.1 e H 原子的两个电子处在2p3d 电子组态。问可能组成哪几种原子态?用原子态的符号表示之。已知电子间是LS 耦合。

解:因为2

1

,2,12121====s s l l ,

1

6max

3416max

3316max

316310685.01

10227.11

10447.21

1

10144.41

~---∞-∞

∞?=-

=?=-=?=-

=

?===米米米米f D F d p D p P P P S T T T T T v T λλλλλ

1

,2,3;1,0,,1,;

2121212121==∴-?-++=-+=L S l l l l l l L s s s s S ,或 所以可以有如下12个组态:

4

,3,23313,2,13

212,1,0311,1,3,0,3,1,2,0,2,1,1,0,1F S L F S L D S L D S L P S L P S L ============

7、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在2p3d 电子组态。问可能组成哪几种原子态?用原子

态的符号表示之。已知电子间是LS 耦合。

8、锌原子(Z=30)的最外层电子有两个,基态时的组态是4s4s 。当其中有一个被激发,考虑两种情况:(1)那电子被激发到5s 态;(2)它被激发到4p 态。试求出LS 耦合情况下这两种电子组态分别组成的原子状态。画出相应的能级图。从(1)和(2)情况形成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分别发生几种光谱跃迁?

解:(1)组态为4s5s 时 2

1

,02121====s s l l ,

1

301,1;1,001

,0,0S J S S L J S S L 三重态时单重态时,=======∴ 根据洪特定则可画出相应的能级图,有选择定则能够判断出能级间可以发生的5种跃迁:

11123131313031311014445;45;45,45S P P S P S P S P S →→→→→ 所以有5条光谱线。

(2)外层两个电子组态为4s4p 时:

2

1

,1,02121====s s l l ,

,1,2311,0,1,2;1,101

,0,1P J S P L J S S L 三重态时单重态时,=======∴ 根据洪特定则可以画出能级图,根据选择定则可以看出,只能产生一种跃迁,

01

1144S P →,因此只有一条光谱线。

9、已知Li 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ολA 6708=,辅线系系限波长ο

λA 3500=∞。(1)求锂原子锂原子由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激发能;(2)锂原子基态的电离能。

4.1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nm 7.670=λ,辅线系系限波长

nm 9.351=∞λ,求锂原子第一激发电势和电离电势。

解:主线系最长波长的谱线对应跃迁为2p 2s ,有:

22)2/()2/(/1p R s R ?--?-=λ

而辅线系系限对应2)2/(/1p R ?-=∞λ,所以

)m (10333.4109.351/1107.670/1/1/1)2/(16992---∞?=?+?=+=?-λλs R 得:第一激发电势为

V)(853.1107.670106.11031063.6])

2()2([9

198

3422121=??????=?=?--?-=?=---λe hc R R e hc e E u p s

电离电势为

V)(386.5106.11031063.610333.4)2(19

8

34621=??????=?-=-=--∞∞s e hcR e E E u

10、会求元素周期表中前30个元素的基态电子组态及L-S 耦合下基态的原子态符号。

四、证明(10分):: 1、试以两个价电子3221==l l 和为例说明,不论是LS 耦合还是jj 耦合都给出同样数目的可能状态.

证明:(1)LS 耦合

L

J S L S ====;0,1,2,3,4,5;10时,

5个 L 值分别得出5个J 值,即5个单重态.

;1,,1;1-+==L L L J S 时

代入一个L 值便有一个三重态.5个L 值共有5乘3等于15个原子态:

6,5,435,4,334,3,233,2,132,1,03

;;;;H G F D P

因此,LS 耦合时共有20个可能的状态.

(2)jj 耦合:

2

1212121,...,25

27;2325;j j j j j j J j j s l j s l j -++===-=+=或

或或

将每个

21j j 、合成J 得:

1

,2,3,42

5

230,1,2,3,4,525

252

,3,4,527

231,2,3,4,5,627

252

12

12

121============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合成和,合成和,合成和,合成和

共20个状态:1,2,3,40,1,2,3,4,52,3,4,51,2,3,4,5,6)2

5

,23(;)25,25(;)27,23(,)27,25(

所以,对于相同的组态无论是LS 耦合还是jj 耦合,都会给出同样数目的可能状态.

2、试证明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1轨道跃迁到n 轨道,发射光子的频率n ν。当n>>1时光子频率即为电子绕第n 玻尔轨道转动的频率。

证明:在氢原子中电子从n+1轨道跃迁到n 轨道所发光子的波数为:])1(11[1~2

2+-==n n R v n n

λ

频率为:Rc n n n n n Rc c

v n

2222)

1(1

2])1(11[

++=+-==

λ

当n>>时,有3422

/2/2)1(/)12(n n n n n

n =≈++,所以在n>>1时,氢原子中电子从n+1

轨道跃迁到n 轨道所发光子的频率为:

3/2n Rc v n =。

设电子在第n 轨道上的转动频率为

n f ,则

3

222222n

Rc mr P mr mvr r v f n ===

πππ 因此,在n>>1时,有

n n f v =

由上可见,当n>>1时,请原子中电子跃迁所发出的光子的频率即等于电子绕第n 玻尔轨道转动的频率。这说明,在n 很大时,玻尔理论过渡到经典理论,这就是对应原理。

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学基础公式大全

一. 狭 义相对论 1. 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原理 2. 时空坐标变换 3. 45(1(2)0 m m γ= v = (3)0 E E γ= v =(4) 2222 C C C C v Pv Pv Pv P E E E E ==== 二. 量子光学基础 1. 热辐射 ① 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辐射都能完全吸收的物体。 吸收比:(T)1B αλ、= 反射比:(T)0B γλ、= ② 基尔霍夫定律(记牢) ③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vt x C v = β

B B e e :单色辐射出射度 B E :辐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辐射的能量 ④ 唯恩位移定律 m T b λ?= ⑤ 普朗克假设 h εν= 2. 光电效应 (1) 光电效应的实验定律: a 、n I ∝光 b 、 0 00a a a a e U ek eU e U ek eU e U ek eU e U ek eU νννν----==== (23、 4 三. 1 ② 三条基本假设 定态,,n m n m h E E h E E νν=-=- ③ 两条基本公式 2210.529o n r n r n A == 12213.6n E E eV n n -== 2. 德布罗意波 20,0.51E mc h E MeV ν=== 22 mc mc h h νν== 电子波波长:

h mv λ= 微观粒子的波长: h h mv mv λλ= === 3. 测不准关系 x x P ???≥h 为什么有?会应用解题。 4.波函数 ① 波函数的统计意义: 例1① ② 例2.① ② 例3.π 例4 例5,,设 S 系中粒子例6 例7. 例8. 例9. 例10. 从钠中移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是2.3eV ,①用680nm λ=的橙光照射,能否产生光电效应?②用400nm λ=的紫光照射,情况如何?若能产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动能为多大?③对于紫光遏止电压为多大?④Na 的截止波长为多大? 例11. 戴维森革末实验中,已知电子束的动能310k E MeV =,求①电子波的波长;②若电子束通过0.5a mm =的小孔,电子的束状特性是否会被衍射破坏?为什么? 例12. 试计算处于第三激发态的氢原子的电离能及运动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例13.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2.5eV 的能量后,①所能达到的最高能态;②在该能态上氢原子的电离能?电子的轨道半径?③与该能态对应的极限波长以及从该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可能辐射的光波波长?

大学物理题库之近代物理答案

大学物理题库------近代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01-05 DABAA 06-10 ACDBB 11-15 CACBA 16-20 BCCCD 21-25 ADDCB 26-30 DDDDC 31-35 ECDAA 36-40 DACDD 二、填空题 41、见教本下册p.186; 42、c ; 43. c ; 44. c , c ; 45. 8106.2?; 46. 相对的,相对运动; 47. 3075.0m ; 48. 181091.2-?ms ; 49. 81033.4-?; 51. s 51029.1-?; 52. 225.0c m e ; 53. c 23, c 2 3; 54. 2 0) (1c v m m -= , 202c m mc E k -=; 55. 4; 56. 4; 57. (1) J 16109?, (2) J 7105.1?; 58. 61049.1?; 59. c 32 1; 60. 13108.5-?, 121004.8-?; 61. 20 )(1l l c -, )( 02 0l l l c m -; 62. 1 1082.3?; 63. λ hc hv E ==, λ h p = , 2 c h c m νλ = = ; 64. V 45.1, 151014.7-?ms ; 65. )(0v c e h -λ ; 66. 5×1014,2; 67. h A /,e h /)(01νν-; 68. 5.2,14 100.4?; 69. 5.1; 70. J 261063.6-?,1341021.2--??ms kg ; 71. 21E E >, 21s s I I <; 72. 5.2,14100.4?; 73. π,0; 74. 负,离散; 75. 定态概念, 频率条件(定态跃迁); 76. —79. 见教本下册p.246--249; 80. (1)4,1;(2)4, 3; 81. J m h E k 21 2 210 29.32?== λ;

2018年全国1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

b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 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 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 ab=5cm ,bc=3cm ,ca =4cm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 向平行于a 、b 的连线。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A .a 、b 的电荷同号,169k = B .a 、b 的电荷异号,169k = C .a 、b 的电荷同号,6427 k = D .a 、b 的电荷异号,6427 k =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 固定,其中PQS 是半圆弧,Q 为半圆弧的中点,O 为圆心。轨 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 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 转动的金属杆,M 端位于PQS 上,OM 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现使OM 从OQ 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 位置并固定(过程I );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 B 增加到B '(过程II ) 。在过程I 、II 中,流过 OM 的电荷量相 A B C D P

近代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 近代物理实验》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 1、 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射线、射线和中子。因为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只能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实现探测。 2、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峰位置的脉冲幅度宽度最大计数值一半处的全 1000V V R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 力越强。 3、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4、对于不同的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不同而使得里德伯常量值发生变化。 5、汞的谱线的塞曼分裂是 反常塞曼效应。6、由于氢与氘的 能级有相同的规律性,故氢和氘的巴耳末公式的形式相同。 7、在塞曼效应实验中,观察纵向效应时放置 1/4波片的目的是将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8、射线探测器主要分“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

泡室、火花室等。这些探测器大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信号型探测器则当一个辐射粒子到达时给出一个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成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这是我们在低能核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探测器。 9、测定氢、氘谱线波长时,是把氢、氘光谱与铁光谱拍摄到同一光谱底 片上,利用 线性插值法来进行测量。 10、在强磁场中,光谱的分裂是由于能级的分裂引起的。 11、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12、原子的不同能级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不同,分裂的子能级的数量也不同。 13、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①有机管和 ②卤素管两大类。坪特性是评价盖革-弥勒计数管的重要特性指标。包 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一只好的计数管,其坪长不能过短,对于 ③有机管,其坪长不能低于150伏,对于④卤素管,其坪长不能低于50伏。坪斜应在⑤每伏___以下。计数管工作时工作点应选在坪区的⑥左 1/3-1/2__处。 14、由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接近线性,所以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测量光谱线波长。 15、必须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磁场中,才能产生塞曼分裂。 二、简答题 1.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

西南大学物理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程

西南大学物理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程

————————————————————————————————作者:————————————————————————————————日期:

物理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〇〇六年十月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近代物理实验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基础 实验指导书名称《近代物理实验》 学时学分:总学时90总学分 4 实验学时90 实验学 分4 应开实验学期 3 年级五~六学期 先修课程《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激光技术》等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近代物理实验是继“普通物理实验”和“无线电电子学实验”之后的一门 重要的专业实验基础课程。近代物理学实验也是介于普通物理学实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实验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近代物理学实验涉及物理学中各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实验课程内容有一些是20世纪著名的、开拓物理学新的发展方向和方法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前人的物理思想和探索过程;有些是与近代科学技术常用实验方法有关的新实验,使学生了解有关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还有一些实验反映物理学院系科研的部分成果。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对进一步掌握物理学概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方法有十分重要意义。近代物理学实验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各项实际科学活动所必备的物理实验技能。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面向理工科物理与材料科学类专业开设的专业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一些比较先进的和比较综合性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加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培养科学工作作风;进一步加深对有关物理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物理思想,锻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洞察力和分析力,正确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创立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产生、完善和发展过程与物理实验密切关系;了解和掌握近代物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实验仪器和相关科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素质。使学生具有利用近代物理学实验方法和技术,观测物理现象和研究探索未知世界物理规律的创造性能力。 三.适用专业 物理学、材料物理等物理类本科生。 四.主要仪器设备: X-射线晶体分析仪、真空镀膜设备、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光谱分析仪、扫描隧道显微镜、相对论效应实验仪、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磁共振实验装置、激光拉曼光谱仪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室为课堂,以完成教学实验项目为主,教学内容按照分支学科设置专题实验项目,由专题实验项目指导教师负责实验课程教学。 2.该课程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前,必须对于所做实验进行预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 12.09 eV B. 10.20 eV C. 1.89 eV D. 1.5l eV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基态(n=1)氢原子被激发后,至少被激发到n=3能级后,跃迁才可能产生能量在1.63eV~3.10eV的可见光。 故。故本题选A。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 P和Q都带正电荷 B. P和Q都带负电荷 C. 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 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受力分析可知,P和Q两小球,不能带同种电荷,AB错误; CD、若P球带负电,Q球带正电,如下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1.6×102 kg B. 1.6×103 kg C. 1.6×105 kg D. 1.6×106 kg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该发动机在s时间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在1s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故本题选B。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1.5F C. 0.5F D. 0 【答案】B 【解析】

近代物理学模拟试卷

2007年近代物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分) 1.平均结合能: 2.电子自旋: 3.聚变: 4.内变换: 5.原子实模型: 二、填空(12分,每空0。5分) 1.原子能反应堆是装置。 2.巴尔末线系的波数表达式为。 3.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电离能量为。 Li的第二轨道半径为。4.波尔第一轨道半径为a1,则二次电离的锂离子++ 5.某种核的半衰期是10分种,这种核素的原子经过50分种之后仍存在的几率是。6.实验,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7.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解决了经典物理在问题上所遇到的困难。 8.测不准关系式为:。 9.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 10.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是由于相互作用引起的。 11.碱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处于n=3,l=1,其精细结构的状态符号应为,。 12.X射线谱分为和。 13.我们学过的原子核结构模型有,,。14.α衰变能谱是分立的,由此可以推断,原子核内存在。 15.中子磁矩不为零,说明中子。 16.核力的主要性质,,,。 三、选择题:(38分,每题2分) 1.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表示,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是:(D ) A.表示微观粒子在时刻的坐标位置; B.表示时刻,坐标处物质波的强度; C.表示时刻,坐标处物质波的振幅; D.表示微观粒子时刻在处单位体积中出现的几率。 2.单个d电子的总角动量数可能值为:(D ) A.2,3 B.3,4 C.5/2 ,7/2 D.3/2,5/2 3.对于反常塞曼效应正确的描述应该是:(C ) A.碱金属原子谱线在磁场中有可能发生反常塞曼效应,也有可能发生正常塞曼效应 B.氦原子光谱在磁场中只能发生反常塞曼效应 C.反常塞曼效应也可能象正常塞曼效应那样谱线分裂成三条 D.发生反常塞曼效应时,任何方向都可以同时观察到σ线和π线 4.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C ) A.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 B.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 C.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 D.原子中电子的自旋—轨道作用很强 5.发生β+衰变的条件是:(D ) A. M(A,Z)>M(A,Z-1)+m e B. M(A,Z)>M(A,Z+1)+2m e

2019届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与答案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9-21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 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位移为s,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15.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和中垂线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的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则检验电荷在此全过程中() A.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变化 B.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D.电势能先不变后减小 16.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这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如图所示,“墨子号”卫星的工作高度约为500km,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墨子号”的说确的是() A.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环绕周期为 C.质量为 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17.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表面粗糙的斜劈,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能沿着斜劈的表面匀速下滑。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它沿该斜劈表面匀速上滑。如图乙所示,则F大小应为() A.mg 3 B. mg 3 3 C. mg 4 3 D.mg 6 3 18.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B物体上部半圆型槽的半径为R,将物体A从圆槽的右侧最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则() A.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不能到达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 C.B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小为2R 3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有一把长为L的尺子竖直放置,现让这把尺子沿水平方向以接近光的速度运行,运行过程中尺子始终保持竖直,那么我们此时再测量该尺子的长度将() A.大于L B.小于L C.等于L D.无法测量 2.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处的中点处有一点光源S,甲观察者站在光源旁,乙观察者乘坐速度为v(接近光速)的光火箭沿AB方向飞行.两观察者身边各有一只事先在地面校准了的相同的时钟.下列对相关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测得的AB间的距离大于乙测得的AB间的距离 B.甲认为飞船中的钟变慢了,乙认为甲身边的钟变快了 C.甲测得光速为c,乙测得的光速为c-v D.当光源S发生一次闪光后,甲认为A、B两处同时接收到闪光,乙则认为A先接收到闪光 .在以下叙述3.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C.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物理学否定了经典物理学 D.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4.关于科学家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申磁感应现象B.爱因斯坦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开普勒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5.关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是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动能 B.是物体的核能 C.是物体各种形式能的总和 D.是在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6.为使电子的质量增加到静止质量的两倍,需有多大的速度( ). A.6.0×108m/s B.3.0×108m/s C.2.6×108m/s D.1.5×108m/s 7.世界上各式各样的钟:砂钟、电钟、机械钟、光钟和生物钟.既然运动可以使某一种钟变慢,它一定会使所有的钟都一样变慢.这种说法是()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4)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 1.一个氢原子从2n =能级跃迁到4n =能级,该氢原子( ) A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B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C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D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2.如图所示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 .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 C .α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D .绝大多数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3.一个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该氢原子( )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只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饱和光电流不变 C .在核反应方程41417 278He N O X +→+中,X 表示的是中子 D .根据玻尔理论,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发生跃迁后,其电子的动能减少 5.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 ,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 >2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 .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 .同一介质对的折射率最大 C .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用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也一定能 6.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 =4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 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2017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 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 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 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2 2311 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3.7MeV B .3.3MeV C .2.7MeV D .0.93MeV

大学物理近代物理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 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若问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是 (A) 只有(1)、(2)是正确的. (B) 只有(1)、(3)是正确的. (C) 只有(2)、(3)是正确的. (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 ] 2、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个光讯号,经过t (飞船上的钟)时间后,被尾部的接收器收 到,则由此可知飞船的固有长度为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 c ·t (B) v ·t (C) 2)/(1c t c v -??(D) 2)/(1c t c v -??? [ ] 3、一火箭的固有长度为L ,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 1,火箭上 有一个人从火箭的后端向火箭前端上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火箭的速度为v 2的子弹.在火箭上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是:(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 2 1v v +L . (B) 2v L . (C) 12v v -L . (D) 21 1)/(1c L v v - . [ ] 4、(1)对某观察者来说,发生在某惯性系中同一地点、同一时刻的两个事件, 对于相对该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其它惯性系中的观察者来说,它们是否同时

发生? (2)在某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它们在其它惯性系中是否同时发生? 关于上述两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 (A) (1)同时,(2)不同时. (B) (1)不同时,(2)同时. (C) (1)同时,(2)同时. (D) (1)不同时,(2)不同时.[] 5、有一直尺固定在K′系中,它与Ox′轴的夹角′=45°,如果K′系以匀速度沿Ox方向相对于K系运动,K系中观察者测得该尺与Ox轴的夹角 (A) 大于45°.(B) 小于45°. (C) 等于45°. (D) 当K′系沿Ox正方向运动时大于45°,而当K′系沿Ox负方向运动时小于45°.[] 6、边长为a的正方形薄板静止于惯性系K的Oxy平面内,且两边分别与x,y 轴平行.今有惯性系K'以0.8c(c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相对于K系沿x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从K'系测得薄板的面积为 (A) 0.6a2.(B) 0.8 a2. (C) a2.(D) a2/0.6 .[] 7、一匀质矩形薄板,在它静止时测得其长为a,宽为b,质量为m0.由此可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经典测试题及解析(1)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经典测试题及解析(1) 一、选择题 1.建立经典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和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家分别是() A.麦克斯韦法拉第 B.麦克斯韦爱因斯坦 C.赫兹爱因斯坦 D.法拉第麦克斯韦 2.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处的中点处有一点光源S,甲观察者站在光源旁,乙观察者乘坐速度为v(接近光速)的光火箭沿AB方向飞行.两观察者身边各有一只事先在地面校准了的相同的时钟.下列对相关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测得的AB间的距离大于乙测得的AB间的距离 B.甲认为飞船中的钟变慢了,乙认为甲身边的钟变快了 C.甲测得光速为c,乙测得的光速为c-v D.当光源S发生一次闪光后,甲认为A、B两处同时接收到闪光,乙则认为A先接收到闪光 3.如图所示,参考系B相对于参考系A以速度v沿x轴正向运动,固定在参考系A中的点光源S射出一束单色光,光速为c,则在参考系B中接受到的光的情况是__________; A.光速小于c,频率不变,波长变短B.光速小于c,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C.光速等于c,频率不变,波长不变D.光速等于c,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物体的质量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原因是() A.运动中的物体,其质量无法测量 B.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质量变化极小 C.物体的质量太大 D.物体质量并不随速度变化而变化 5.如图所示,在一个高速转动的巨大转盘上放着、、三个时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钟走时最慢,时钟走时最快 B.时钟走时最慢,时钟走时最快 C.时钟走时最慢,时钟走时最快 D.时钟走时最慢,时钟走时最快 6.一高速列车通过洞口为圆形的隧道,列车上的司机对隧道的观察结果为()A.洞口为椭圆形,隧道长度变短 B.洞口为圆形、隧道长度不变 C.洞口为椭圆形、隧道长度不变 D.洞口为圆形,隧道长度变短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波是纵波 B.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C.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长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经典力学己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B.经典力学在今天广泛应用,它的正确性无可怀疑,仍可普遍适用 C.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随运动状态而改变 D.狭义相对论认为,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9.自然界中有质量的实际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不会超过() A.空气中的光速B.真空中的光速 C.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速度D.宇宙飞船运动的速度 10.爱因斯坦相对论告诉我们() A.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伸长,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小 B.运动的钟变快,运动的尺缩短,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 C.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缩短,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 D.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伸长,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大 11.有关宇宙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长 B.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来自于碳、氧等物质的燃烧 C.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的恒星的温度比呈现白色的恒星的温度高

高考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精选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精选 (非选择题) 1. (6分)(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是50Hz),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 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如图甲所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叫a、b、c、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像,从而可求出加速度。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要想求出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_____Δ_______。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 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加速度为_____Δ______m/s2。 图甲 图乙 (11分)(2)在测定满偏电流为2.5mA;内阻约为50Ω的电流表A1的内阻的实验中,备用的器材有: A.标准电流表A2(量程0-3 mA) B.标准电压表V(量程0~15 V) C.限流电阻R o(阻值100Ω) D.电阻箱R1,(阻值范围0-999.9Ω) E.电源(电动势1.5V,有内阻) P.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5 A) 另外有若干导线和开关. ①根据列出的器材,设计一种电路尽量准确地测出电流表A1的内阻。在方框内画出测量电路图,所用器材用题中所给电学符号表出,并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R A=____Δ______,上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Δ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出A1的内阻后,某同学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电路,将电流表A1改装成0-0.6A和 0—3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按该同学的设计,当开关S与a点接通时电流表的量程 为__________A;当开关s接b时,若电流表A1的内阻为R A,则=________________

近代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近代物理实验习题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近代物理实验》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射线、射线和中子。因为 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只能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实现探测。 2、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 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峰位置的脉冲幅度宽度最大计数值一半处的全1000 V V ??=R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力越强。 3、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 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4、对于不同的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不同 而使得里德伯常量值发生变化。 5、汞的谱线的塞曼分裂是 反 常塞曼效应。 6、由于氢与氘的 能级 有相同的规律性,故氢和氘的巴耳末公式的形式相同。 7、在塞曼效应实验中,观察纵向效应时放置1/4波片的目的是 将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 8、射线探测器主要分“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 子运动的轨迹,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等。这些探测器大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信号型探测器则当一个辐射粒子

到达时给出一个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成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这是我们在低能核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探测器。 9、测定氢、氘谱线波长时,是把氢、氘光谱与铁光谱拍摄到同一光谱底片上,利用 线性插值法来进行测量。 10、在强磁场中,光谱的分裂是由于能级的分裂引起的。 11、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12、原子的不同能级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不同,分裂的子能级的数量也不同。 13、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①有机管和②卤素管两大类。坪特性是评价盖革-弥勒计数管的重要特性指标。包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一只好的计数管,其坪长不能过短,对于③有机管,其坪长不能低于150伏,对于④卤素管,其坪长不能低于50伏。坪斜应在⑤每伏___以下。计数管工作时工作点应选在坪区的⑥左1/3-1/2__处。 14、由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接近线性,所以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测量光谱线波长。 15、必须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磁场中,才能产生塞曼分裂。 二、简答题 1.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 答:盖革-弥勒计数管的结构通常有两个电极,其中和外部阴极筒相连的电极是阴极(负极),和中间阳极丝相连的是阳极(正极)。 2、在单道闪烁谱仪实验中,为什么要先粗测谱型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 大学物理怎么学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大学物理怎么学 物理学不但紧密联系着现代社会,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的发展。下面品才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大学物理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大学物理怎么学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 1. 力学部分:该部分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主线,各部分之间联系密切,强调矢量的概念、微积分方法在力学中的运用。如由牛顿运动定律可推出动量定理、功能原理、角动量定理等,借助于对质点的研究方法可对刚体进行研究,质点、刚体的角动量,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这部分的难点主要有(1)变力作用下牛顿定律的积分问题,在求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正确分离变量、作合适的变量替换等。(2)质点、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在求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角动量的矢量性,注意角动量与动量、角动量守恒与动量守恒的区别。 2. 热学部分:该部分主要是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阐述热力学系统的热运动规律,微观理论解释热运动的本质,宏观理论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规律,两部分彼此联系、互相补充。这部分的难点主要有(1)速率分布函数的理解,应注意从分子运动的特点和速率分布函数的定义来分析理解。(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及熵的概念的理解,应从系统的宏观状态与微观状态数之间的关系出发,结合热力学过程自动进行的方向性来理解。 1

3. 电磁学部分:该部分主要是从场的观点阐述静电场、稳恒磁场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电磁现象的内在联系、物理本质。这部分的主要难点有(1)任意带电体场强的求解,在求解这类问题时应注意带电体电荷元的划分、场强的矢量性、坐标系的合理选取等问题。(2)有导体存在时静电场的分布及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在求解这类问题时应注意合理应用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场强、电势分布的特点及场强、电势的叠加原理。(3)由毕奥-萨伐尔定律求某种载流体产生的磁场,求解这类问题时应注意定律的矢量性,与静电场强计算的相同点、不同点。(4)感生电场、位移电流的理解,要注意他们的产生条件、相互关系、存在空间等问题。 4. 波动光学部分:该部分主要是从光的波动性出发阐述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的基本规律。这部分的主要难点是光栅的衍射规律,应从分析光的多缝干涉和单缝衍射规律入手理解光栅的衍射、缺级、分辨本领等。 5. 近代物理学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描述物体高速运动规律的狭义相对论和描述微观物体运动规律的量子物理基础。相对论部分的难点是相对论运动学,对这部分的理解应从相对论的时空观出发,正确理解惯性系的等价性,时间、空间的测量以及运动的相对性。量子物理部分的难点是(1)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统计解释,可结合光的波粒二象性、光与实物粒子的区别、统计概率的概念以及当今量子力学界对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的争论来理解这部分内容。(2)对薛定谔方程的理解,可将量子力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经

近代物理学模拟试卷1附答案

近代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1 (共100分)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题, 共有28分 ) 1.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面的原因产生: A. 相对论效应; B. 原子实极化; C. 价电子的轨道贯穿; D. 价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 2.当氦离子至少处于如下温度时,其巴耳末系才会在吸收谱中有相当的份量(当T =300K 时,k B T ≈1/40eV ) A. 103K ; B. 105K ; C. 107K ; D. 109K 。 3.对Cu (Z=29)原子,失去一个K 壳层电子的原子能量比失去一个价电子的原子能量差不多大多少倍? A. 100,000; B. 100; C. 1000; D. 10,000。 4.某原子的两个等效d 电子组成原子态1G 4、1D 2、1S 0、3F 4, 3, 2和3P 2, 1, 0,则该原子基态为: A. 1S 0; B. 1G 4; C. 3F 2; D. 3F 4 。 5.由状态2p3p 3P 到2s2p 3P 的辐射跃迁: A. 可产生9条谱线; B. 可产生7条谱线; C. 可产生6条谱线; D. 不能发生。 6.某原子中三个未满支壳层的电子分别处于s 、p 、d 态,则该原子可能有的原子态数应是: A. 7; B. 8; C. 17; D. 18。 7.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赖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 A. 2条; B. 3条; C. 5条; D. 不分裂。 8.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 A.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B.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C. 狭义相对论; D. 经典理论。 9.原子中轨道磁矩μL 和轨道角动量L 的关系应为 : A .;μL e e m =L B .;μL e e m =2L C .;μL e e m =-2L D ..μL e e m =-L 。 10.盖革和马斯登使能量为5MeV 的α粒子束垂直射至厚度为1μm 的金箔(Z =79), 已知金箔的数密度为5.9?1022cm -3,他们测得散射角大于90°的概率为: A. 10-2; B. 10-4; C. 10-6; D. 10-10。 二.填空题(共8题, 共有30分 ) 1.提出电子自旋概念的主要实验事实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e 原子1P 1→1S 0跃迁的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为三条光谱线。若其波数间距为 ?~v ,则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今测得?~.v =-04671cm ,则B = 特斯拉。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 考点一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1.[2015·新课标全国Ⅱ,35〔1〕,5分]〔难度★★〕〔多选〕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解析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可以说明电子是一种波,故A正确;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可以说明β射线是一种粒子,故B错误;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中子衍射说明中子是一种波,故C正确;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利用了电子束的衍涉现象,说明电子束是一种波,故D正确;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明光是一种粒子,故E错误.答案ACD 2.[2015·江苏单科,12C〔1〕,5分]〔难度★★★〕〔多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解析光电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所以A正确;热中子束在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即运动的实物粒子具有波的特性,即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所以B正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电磁辐射具有量子化,即黑体辐射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所以黑体辐射用光的粒子性解释,即C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p2=2mEk,又质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质子的德布罗意波较短,所以D错误. 答案AB 3.[2014·江苏单科,12C〔1〕]〔难度★★〕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 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