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2009-8-8] [浏览:123次] [编辑:希望之光]

-

课题:光的魅力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人造光源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3、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作品展示等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创作展示活动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设计制作。

教具学具:相关图片与资料、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工具与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导入课题,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强光影效果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查阅各种资料,探讨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2、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3、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学生谈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制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台布置。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

三、收拾和整理: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的设计制作更好的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实践,不断提高美术的应用能力。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光影艺术。

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搜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资料并欣赏。

2、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

教具学具:图片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1)地理位置;(2)发现时间;(3)规模。

2、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

其主要政绩:

(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二、发展阶段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

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

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

C、战马、兵器。

(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

(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

A、发式;

B、胡须;

C、脸部表情;

D、姿势;

E、装束;

F、陶马

三、探索评价

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

2、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3、[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四、课后拓展

1、说一说:你还想知道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

2、有待探讨的问题:

(1)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

(2)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

课题:中国古代美术(绘画欣赏)

教学目标:

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的概况,提高对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美术的分类。(美术大致分:绘画和工艺美术)

2、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绘画的一些特点。

二、新授

1、中国古代绘画从题材上分: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

2、你了解中国古代哪位或哪几位画家?他们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代表作?(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纠正边补充。

4、教师把中国古代绘画的内容再疏理一遍:

曹不兴(东吴)是第一位有记载的有影响的画家。

顾恺之(东晋)代表作有《洛神赋图》。

魏晋和南北朝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隋代历时不长,但绘画创作已出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

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人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唐初有阎立本,盛唐时期有“画圣”吴道子,在仕女题材画方面有周肪(专门表现贵族阶层生活)。

五代两宋是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五代南唐有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

宋代画风流派多样化,最具代表的是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宋代山水继五代之后继续变得更为成熟,代表作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元代出现了“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代后期有徐渭,多才艺,《黄甲图》便是代表作。

清代初期“清初四僧”之一朱耷,别号“八大山人”,明皇室后裔,笔墨功夫很有艺术魅力。

5、学生讲述自己对书本范图的理解及艺术魅力。

6、学生自习〈〈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7、师生共同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段:听琵琶演奏

第二段:观舞

第三段:宴毕休息

第四段:听笛子合奏

第五段:送客

作品在用笔设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人物造型线条准确流畅,色彩变化丰富,色调绚丽雅致。

课题:节日

课时:1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中外重大节日的民俗文化,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

认知目标:将创作内容与学生节日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努力体会节日的文化内涵。

操作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节日特有的气氛,抒发欢快愉悦的心情。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a、收集有关节日的图片资料,师生作品。

b、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节日,分成“春节”组、“中秋节”组等3--4个小组。

2、展示交流:

①交流讨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节日的资料。

②组员互相说一说在节日里有趣的事情。

③每组选一名组长,向大家介绍节日的由来、习俗。

3、才艺表演:

学生根据本组选择的节日,以书画、歌舞、朗诵等形式来安排出一个节目。

4、欣赏感受:

欣赏教材上学生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学习创作方法。

5、设计表现:

根据本组选择的节日,自主选择材料,讨论构思,小组合作进行设计创作。

6、交流评价:

以小组自评、组与组之间互评为主,教师进行适当点评。作品最后汇编成《节日大全》,留做一份美好的回忆。

课题:奇妙的大自然——地面粉笔画

教学目的:

1、以新颖的作画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以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并描绘自然,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

3、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来考虑,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工具材料:

画稿、彩色粉笔等。

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完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时及时激发和引导学生设计一幅奇妙的大自然画稿,并给学生讲明是到室外水泥地上作画用的。

2、合理安排。并非每位学生的画稿都可用来作画,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合理选择一部分画稿,并安排好作画时合作的人员,组成若干小小组,每组(3—5人)。

3、天气与场地。选择连续几天是晴天的天气,在较光滑的水泥地及路面,这样不但可以保存几天,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教师、家长欣赏、学习和交流。

4、合作绘制。教师带领学生来到预先选好的水泥地,使整体画面丰富有变化,师生可讨论设计等形状,每个约1.5平方米,每组选择在里面绘制。这个过程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最后提醒学生作品旁写上题名和合作者名单。

5、小小组欣赏、交流。到差不多完成时小小组可相互欣赏学习,并从中调整各自的画面,在这过程中老师巡视点评并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亲密合作交流,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探索、交流、合作,有矛盾、有不同观点,但最终体现出的是欢歌笑语。

我坚信:好心情——好作品。

课题:自己的漫画像

教学目的: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二)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三)观察:

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

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演示:

教师示范画一幅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五)欣赏:

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三、学生作业:

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四、总结:展评作业。

课题:菊花(中国画)

课型:中国画临摹

年级:四年级

课时:1课时

执教者:情在天涯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从中寻觅出不同的寓意。我们可以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你们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竞然使人们产生这么多的遐想,实属不易,今天我们就用菊花这种傲然的精神来学画菊花吧!2、读画

菊花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种,又因近代以来经过园艺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然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的黄色小菊花。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菊叶、菊枝、菊花)。再看看菊叶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叶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②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中菊花和菊叶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侧锋画出菊叶,未全干时勾出叶脉)。

③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

写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菊花”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3、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以自已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

②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画后板书]

(出示分步步骤图)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几朵菊花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慨,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的勾出花辨、干后填上藤黄色。花蕊用绿色填上。

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

(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菊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菊花的,怎样通过菊花表达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课题:蜡笔水彩图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蜡笔水彩图案"的描绘方法,能大胆地运用色彩,画出较美的图案。

2、在借鉴生活美景中设计图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蜡笔水彩图案"的描绘方法,并能较大胆地表现图案的色彩。

难点:图案中点、线、面的组合运用与图案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蜡笔水彩画工具、范画

学生:蜡笔水彩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揭题

(1)带领学生参观小灵家的新房子(课件展示)

(2)你能帮小灵把这床单、墙壁打扮得漂亮些吗?(展示小灵的房间)

(3)揭题:我们为小灵房间内装扮的花纹叫图案(板书)

(4)了解图案的作用:图案除了用来装扮床单、墙、地毯外,还可以在桌布、衣服、窗帘、手帕等处看到,有了图案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今天我们就要学用蜡笔水彩的方法画图案。(板书)

2、新授(了解图案的构成及点、线、面的组合运用)

(1)了解图案的构成:仔细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呢?四人小组讨论。(展示6幅图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案中的点、线、面。(点、线、面闪动)

讲解点、线、面的多种形式。

结论:我们发现图案一般都由点、线、面构成(板书)。

(2)了解点、线、面的组合特点:是不是每幅图案都由点、线、面构成呢?观察6副图案。指名回答。

结论:图案可以由单独的点、线、面构成,也可以由点、线、面组合而成(板书)。

(3)比较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效果:老师也用了点、线、面组成了两幅图案,比一比,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课件展示)

结论:用点、线、面组合时,要把它们穿插在一起、分散排列在画面中,那才漂亮!

3、范画(示范蜡笔水彩图案的描绘方法,学会大胆运用色彩)

(1)构思:掌握了点、线、面的组合,我们就可以来画图案了,首先,我们要想好设计怎样的图案,书中的同学是怎么想的,我们来听听吧!(课件展示)

(2)范画:原来在大自然中也能找到这么美的图案,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吧!(课件)

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老师真想来设计一幅。

示范。讲解注意点:①设计不是临摹,要有创意;

②用蜡笔画时要肯定、有力;

③调颜色时,可稍多加水,刷一遍就够了。

(3)比较不同底色的效果:改变底色,效果一样吗?(出示不同底色的两幅图)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结论:我们发现用这些相邻的色彩放在一起比较和谐,这三组色彩在一起对比强烈、很醒目。(出示色相图)

4、布置作业

(1)激趣:小灵还要大家帮个忙。(课件展示)

同学们,愿不愿意当回设计师啊?

(2)欣赏:就让我们边欣赏这美景边构思你要设计的图案吧!(课件展示)

简介:这边是大设计师们设计的图案,那边是老师在生活中发现的美的画面,相信同学们肯定看到过更美的,就请你把最美的设计成图案吧!

(3)作业。

5、巡视指导

6、小设计师作品展,讲设计思路。

7、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每位同学都当了回设计师,帮小灵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小灵的墙上都挂不过了,你可以带回家装扮自己的房间了。

看到大家这么能干,老师相信同学们长大后肯定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把生活装扮得更美!

学生作业展示:

看到这花花绿绿的麻袋,我设计了这幅图。完成后,我怎么觉得像孔雀羽毛了呢!

秋天的枫叶随风飘荡,飘洒在天空中,飘落在地上,到处都是秋天了!

绿色的荷塘、傍晚的朝霞、风车、彩带、任你想象。

用上线、面,组成了一张怪脸。放远处看看,还真有毕加索大师立体主义的味道呢!

狐狸的尾巴特别大,红红的,真漂亮!

课题:咱们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写生的方法,进行头像绘画练习。

2、学会写生观察,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使学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写生观察,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抓住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进行绘画造型,逐渐自觉地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难点:把观察到的人物头像生动地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彩色笔、图画纸

学具:图画纸、颜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我认为:“创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为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的开端和背景,将学生很快带入情境之中。

1、“送礼物”

我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送他们一件礼物。这个礼物藏在电脑里,并要他们猜。

2、当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在我这时,应抓住时机打开课件,虽然学生们有时在电脑上跟着老师学知识,但是在电脑上看到自己的照片感觉就不一样了。打开第一张幻灯片,在我的引导下,我们师生共同分析了课件上同学的脸型、五官、发型特点。

3、因势利导,后面的内容由学生们自己来分析。

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有谁的相片谁就站起作自我介绍。然后大家就共同分析他的头部特征。

二、勇于探索实践创新

1、开始新授

老师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怎样把同

学画像?

2、循序渐进,验证结论

根据讨论结果:要把人物画像,就要先抓住其特征。我们进一步来分析人的面部特征。

先由学生说说人都有什么样的脸型?都像什么形状?可以举例子,比如像我们班的哪位同学?他的五官有没有与众不同地方?(学生们的语言很丰富,回答肯定会妙趣横生)

然后可以提问学生: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样脸形的人?

3、分析发型

先请学生们大胆地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发型?你认为什么样的发型才漂亮?

对于不良的审美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4、猜猜我是谁

每出现一个步骤,我就会让学生们猜一猜是谁,学生们的注意力能被牢牢地抓住。

5、展示绘画步骤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画人物头部写生,

我再进行展示。

6、欣赏中外学生作品

同学们可以在下面讨论一下,这些作品之所以优秀,原因在哪?

7、师生总结

分组讨论后,得到一个结论:认真观察、

抓住特征、大胆表现。

8、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提出作业要求:可以画自己;可以画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创作。

对学生难以表现的地方,教师应耐心示范。告诉学生:不必在五官比例强调太多。普遍性问题,应在班里统一讲解。看到画的比较好的同学应及时表扬、鼓励他的同时,也是给其他同学一个学习的机会。

三、积极参与评价

一次好的评价能保持和延续孩子的绘

画激情,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快乐与成功的感受中更加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以采访的形式进行评价

邀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请她随意采

访几位同学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互赠友谊卡

可以在画好的作品上写上赠言或者是

你对他的希望,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知识拓展

1、欣赏名画

《蒙娜丽莎》是一幅油画,他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不朽之作,1503年开始起稿,1506年完成,时断时续,历时4年之久。画家以真挚的感情、完善的技巧、独具匠心的构图描绘了纯洁美丽、善良健康、心灵完美的妇女形象,使《蒙娜丽莎》充满永久的魅力。

《毕加索自画像》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美术运动中名气最大的画家,被誉为“现代艺术的魔术师”。他作画素来有一种自由豪放的气魄,加上很深的修养,只要灵感一动,就能气势浩大地完成一件作品。他把从多角度观察到的对象,看成是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新组合到一个平面上,同时表现出对象的不同角度,非常具有特色。

2、课后作业:可以上网搜索一些其它

的世界名画,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课题:窗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雨感受窗口的活动,培养学生从平凡中发现美,并学会提炼美的景物,组织好画面。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艺术美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提升和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3、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从多方位多角度提出自己的认识及如何表现窗口的构图。

教学设计思想:

1、教材说明:

窗口是义务教育课程第七册第八课教材。窗口时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不同的窗口是不同文化的反应,从窗口可以显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可以构成丰富的画面。使人产生联想。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生活有一定的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审美观。但如何把艺术和现实生活的景物有机结合起来。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我注重运用发散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完成教学任务。

3、指导思想和设计思路:

通过介绍窗口几幅图片,使学生对窗口的认识提高了,尔后,教师抓住窗口的美感与气氛,把学生心中原本模糊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从而,使学生会以新的眼光来观察各种窗口表现窗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请你观察一下,教室的窗口,你从窗口看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三、新课:

1、打开书,分析书中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发挥想象力。

2、你看到了这个窗口之后,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地方?你认为屋子的主人是什么样子?

3、比较作品,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

4、你最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分析欣赏作品,谈自己的感受,充分让学生感受窗口的美)

5、除了这些窗口,你还能想到那些窗口呢?

四、学生作业

五、展示作业

说说自己的构思。

课题:蛋壳画

课业类型:手工制作

课时:3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蛋壳的性质(易碎),。

操作:使学生了解蛋壳画的特点,用正确高效的方法来完成画面。

创造:学生能设计制作出精美的蛋壳图画。

情感: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有趣的创作过程中探索出自己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们初步了解蛋的结构性质,和蛋壳画构图的要素,为下一节课打基础。

教学难点:如何让这种初步的介绍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达标规程

研究性查询资料(带着问题)——引导——师生探索体会——解决问题——拓展

教具准备:自然状态下各种不同颜色的蛋;几幅蛋壳画

学具准备:纸、笔、蛋壳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和前提测评(1分钟)

按常规进行。

导入主题(7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蛋里有丰富的营养,但是蛋壳却可怜的被大家扔掉。大家想想看蛋就当我们的厨师,那怎么帮助蛋壳宝宝也找到一个工作呢?师:好,同学们在看完一个小的动画片之后告诉老师,好不好?

生:好!!

让学生看看一个关于鸡蛋的flash(

师:谁能告诉老师动画片里讲的是什么?

生:------

师:很好!!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动画片里一共有几种蛋呢?

生:有白白的鸭蛋。

师:对!还有呢?

生:还有黄黄的鸡蛋和鹌鹑蛋。

师:鹌鹑蛋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白相间的!

师:对!!

认定目标(5分钟)

师:好!大家都很聪明!下面谁能告诉我有没有帮蛋壳找到工作呢?

生:------

师:看来大家都没有想好,那老师说几个你们先看看。

一、汪曾祺写的《端午的鸭蛋》里面说:“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这是不是一个灯笼的工作呢?

二、将蛋壳直接干燥、粉碎,就成为蛋壳粉饲料,容易被家畜、家禽消化吸收——这就是很有营养的动物食品。——这又是厨师了(动物的厨师)

三、先拿一只鸡蛋,在鸡蛋壳上弄一个小洞出来,再把蛋壳洗干净。接着,放一些水泥在里面。只要水泥一干,就在蛋壳里自己固定好了。然后你就可以给不倒翁画上眼睛、鼻子和嘴。这是杭州市西湖小学三(2)班的杨诗佳同学用蛋壳做的不到翁。——这不是又成了装饰品。

四、

师:好了!老师想了好几个。谁还能想出来?

生:可以做蛋壳画。

师:对!这位同学很聪明!我们可以把蛋壳敲碎,然后贴成画!同学们再想一想那蛋壳画的颜色是不是很少吗?前面我们看的动画片里只有黄色的鸡蛋、白色的鸭蛋和黑白相间的鹌鹑蛋,是不是只能画三种颜色的蛋壳画呢?

生:我们可以在蛋壳上涂颜色的。

师:对!

导学达标(20分钟)

蛋壳工艺品的制作种类很多,课文中主要介绍了镶嵌画的制作方法,也表现出了不倒翁蛋壳蜡烛是用什么做的。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一项完成。蛋壳有易碎的特点,活动中鼓励学生细致、耐心地完成作品。

蛋壳镶嵌画的制作方法是:

1、将鸡蛋洗净,剥去内侧的薄膜,用彩笔在蛋壳外侧涂上颜色。

2、油彩干后,把蛋壳弄成适当大小的碎块,然后按颜色分别放入小碟中。

3、在图板上用铅笔画好草图,(不要太复杂,因为蛋壳没有办法弄成太精细的画面)用彩笔涂上颜色。

4、在图板上贴上双面胶,尽量不留空隙。

师:同学们先按老师说的试试看。

5、慢慢揭下双面胶上的纸条,用镊子将相应颜色的碎蛋壳贴在上面,尽量不要露出白底。

注意问题:

1、图画边缘的胶水涂整齐,胶水要适量;

2、将块较大的蛋壳贴在纸上后再按成小块,并用手指按碎;

3、用小刀将小块蛋壳向图边缘移动,形成理想的形状。

教师测评总结(3分钟)

本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变废为宝”的方法。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回收再利用,只是人们缺少发现和创造,不但浪费了不少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应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学会改造环境的本领。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帮助学生找到善于发现的眼、勤于创造的手、勇于探索的心。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业要求:

让学生回去初步尝试一下蛋壳画的制作,并收集一下蛋壳画的资料。

课题:十二生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了解)

2.学习纸条造型的方法。(练习)

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练习、接受)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难点是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

三、课前准备

示范作品,硬底板,铅画纸,色卡纸,小刀,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四、教学过程

1.课前提醒:注意小刀、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

2.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3.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如: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今年是猴年,明年就是鸡年;我属猪,我属狗……

4.讲授做纸条生肖图形的方法。

(1)出示示范作品,欣赏、讲解。

(2)制作一只“老鼠”作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①从书中选一个自己属相或自己喜欢的生肖图,在底板纸上画稿,最后用肯定的线条将生肖图画准。

②截取纸条(已让学生事先准备好)。

③粘贴。先按轮廓线涂上适量的胶水或贴上双面胶;然后将纸条的断面沿轮廓线细心地粘,要让贴上去的纸条竖立着并不歪斜,等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松手。如贴上去的纸条长于轮廓线,应将多余的部分纸条剪去,若不够长则应接一段上去。粘是制作的关键,要细心。

(3)注意的问题。

①截取的纸条应直,宽度一样。

②用白色纸条时,底板应选颜色比较深的卡纸,如:黑、蓝、红等,以使对比强烈,立体效果好。

③当生肖纸条图形全部粘住后,在胶水未完全干时,上面可以轻轻放上一块书写垫板(美术课本也可以),压一段时间,这样帖成的图形平整牢固。

5.学生作业。

从书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或用自己的生肖图形,制作一幅纸条生肖图。

6.学生制作期间,教师作示范并巡回指导。

7.展示学生作品。

选取完成得较好的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最好能够凑齐十二只生肖。同时让学生们进行自我点评。

8.组织教学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再制作几幅生肖图,把它们挂在家里,美化自己的居室。

方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

彩色、纸剪、刀胶棒

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

这十二种动物

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二)、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

1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

2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

3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

4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

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师再归纳和提醒,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本节课的绘画要领。)

5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

的背面,特别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

1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2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

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五)、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

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课后记:

课堂上教师注重讲授,在如何将知识,技能讲清楚上做文章,下功夫,学生只要全神贯注的听,就能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代替了

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因此,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倾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还需要动脑筋思考吗?我们培养的是有终身学

习能力的人,必须让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最重要的。

用剪纸的方法,有主题的来表现十二生肖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先画后剪,画很重要,画时要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类似剪影的

效果,然而光靠教师不断强调,教学效果不佳,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先让学生自由的画出动物的外形,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接着我来进行修改,我轻轻擦去所有生肖动物的五官、身上的花纹,只剩下外

轮廓,有点象影子的效果,我再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生肖动物还象吗?有的还象,有的却面目全非了,我趁势发问:“为什么擦去一部分

后,有的生肖动物还能那么明显,而有的却看不出来了呢?”学生开始思考起来,经过激烈的讨论,达成了共识:剪纸生肖动物绘制的关键

是五官、花纹,而是外形,要想剪出的动物更生动有趣,更要突出、夸张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如,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

象栩栩如生……不需要教师将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给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思考和讨论,他们自己就能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也就格外注意得之不易的制作要领,掌握的更迅速准确,教学成效更加显著。

我觉得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也许比结果更有意义,

《剪纸十二生肖》教学随笔

剪纸因其材料(纸)和所用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它自己的艺术特色,它的造型全凭淳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基础,因此形成单纯、

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表现出人们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其造型特点

尤其值得研究。然而,多数的教师、家长鼓励学生追求现代、时尚、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儿童油彩、漫画、卡通画、电脑绘画等,对于

民间艺术的热爱,笔者利用美术教学的契机,对剪纸艺术的课程及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建议及做法:

1、走进生活大课堂,我先学后教

2、课堂上我怎样教,使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剪纸艺术的要领

探索过程:

预备课——我先向生活学

随着世界知识的交融和共通,人们都在追寻运用高科技表现的现代艺术形式,另类,前卫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传统的民间的工艺似乎成了落后、庸俗的象征,嗤之以鼻。现代和传统真的成了对立的吗?然而究竟何种艺术更具生命力呢?我个人认为,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文明古国,为何要舍弃自身的优势?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备自身的特色的艺术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我喜欢传统艺术,大学时就选修了国画、书法、篆刻、版画、民间工艺等学科,总觉得那些独具东方魅力,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传承着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那样珍贵,值得继承发展。对于教学中有关传统民间艺术的篇幅更是情有独钟,如十二生肖(剪纸)、戏剧脸谱、彩灯、风筝等等我都渴望尽可能多的了解他们的渊源,艺术风格,并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记得一次外出旅游,我看到当地老人卖剪纸作品,那些形象生又满皱纹的手看不出任何特别之处,我心里甚至有些怀疑,她能剪吗?只见她一把剪刀在手,取来一张红纸,不需要什么构图,转眼一直啼鸣的公鸡就应运而生,真是神了,我好奇的问,“你学过绘画吗?”老人摇摇头,“那你怎么剪得这么像呢?”老人指着那只公鸡说,“鸡在心里,你看影子像就行!”“影子”哦,我才醒悟过来原来老人说的是外形,她早已把鸡的外形熟记于心了。的确,看看周围的剪纸作品大多是些动物和花卉,它们的外形都很生动,甚至夸张,在外轮廓形象的基础上,内部又进行了装饰和美化,虽然这些剪纸作品算不上高深有创意,但很适合小学生的*作和表现。看,花钱既买到了剪纸作品,又得到了些剪纸的窍门真是值得呀!

第一堂课——将剪纸艺术带进课堂——剪纸太难了

运用剪纸方法表现生肖动物是本节课的要求,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这种方式,也就是感兴趣,我生动的描诉剪纸的历史渊源,告诉学生这是咱们中国传统的艺术,别的国家可没有我们剪纸艺术这样高明哦,并让孩子们收集各式剪纸图案,从中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我将自己的剪纸作品作为奖励赠送给学生,孩子们看到老师这样喜爱剪纸,亲其师信其道,对剪纸也更多了一份兴趣。民间的剪纸艺术家几乎不用画稿,只凭心中的记忆就能剪成作品,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把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设计,孩子们多数喜欢造型复杂,*真的形象,有的还特意运用了拟人的方法,看身穿美丽衣服的小兔多美呀,老牛的眼睛多么有神呀,看起来真不错,可是运用剪纸的方法表现就成了问题,再生动的五官,再美观内部花纹,对于初学剪纸的孩子来说都是难以把握的,满心欢喜的设计出生肖形象,可剪刀只能在外形上打转转,那细致的内轮廓只能望而兴叹了,忙碌了半天,效果不佳,“剪纸太难了”?孩子们都有些唉声叹气……

第二堂课:改变教法——剪纸真有趣

看着学生交上来的一张张不成样的剪纸作业,我陷入沉思,问题出在哪?剪纸的要领对于初学的儿童来说先把握好造型这一关,民间艺

术家门已有了深厚的形象积累,所以他们随心所欲,而学生在现有阶段还做不到,用剪纸的方法,有主题的来表现十二生肖,设计时必须先

画后剪,画很重要,画时更要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聚聚散散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黑与白

第三周主体与背景第四面冰川与晚霞

第五周画嗅觉第六周卡通画

第七周双胞胎第八周藏书票

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第十周那一刻的我

第十一周舒畅的春游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

第十三周千变万化的帽子第十四面飘来飘去的小岛

第十五周迷宫电脑美术第十六周会游的玩具

第十七周光的魅力第十八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题:聚聚散散第1、2课时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索,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把握。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训练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课题:小圆点的魅力第三课时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发展阶段: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1)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3)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

5、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预备该如何组成画面。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1、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

2、答应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四、展示评价 1、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

课题:黑与白第四课时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2、使学生把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要领。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难点:1、欣赏各种黑白图形,了解设计要领。2、设计。

教具学具:白纸、彩纸、剪刀、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先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与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要简洁,线条要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作业要求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的所学的正负形,尝试用剪纸或者立体形式动手做一做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课题:主体与背景第五、六课时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熟悉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学生思索: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4、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5、学生创作、师辅导

三、作业展示、评价四、收拾与整理

课题:冰川与晚霞第7、8课时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4、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训练作业。5、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1、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2、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教具学具:水彩、画纸、毛笔、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注重色彩的渐变效果)

2、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知识窗",了解色彩渐变的知识。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例如,普蓝,在以后的步骤中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色)画一个简朴造型(例如,一棵松树,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用直线或曲线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笔来画,也可以用硬物划出印记)接下来进行调色并作画。

注重: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深色宜选择用加白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反之浅色宜加黑色来表现色彩的渐变。

2、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创作思路。

三、收拾和整理

作业完成后,提醒学生清洗绘画工具,清理桌面。等作品晾干后再收藏。

四、课后拓展1、利用色彩渐变的方法,画出有装饰效果的风景画或抽象作品。2、用红,橙,黄或蓝,绿,紫等同类色,进行色彩渐变的练习。

课题:画嗅觉第9课时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几种气味。2、培养学生关注、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3、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体验过程的舒畅,创作的个性化。2、学生能以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闻到气味的感受。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有样东西,我们却看不到它,你们猜猜是什么?(空气)

2、对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布满着空气,闻一闻什么味道?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悄悄地等待一下(拿出空气清新剂喷一喷)我们再来闻一闻,现在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

小结: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气味到底有多么奇妙!

二、发展阶段

1、刚刚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

(1)小结:可以画下来(2)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3)用一段柔美的文字写下来(4)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闻到气味时的表情也很丰富的。谁来试一试?

今天我们主要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揭示课题--画嗅觉

2、老师闻到这股香味,已经把这种感觉画下来了。

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气中的香味的?

小结: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痛快的心情体验。

3、除了点和线条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香味的呢?

学生交流(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乐的体验)

4、大师们也有许多表现香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5、同学们,你们从生活中找到了哪些味道?打开瓶子让大家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气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专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五、收拾整理妥善处理收集的气味物品,收拾绘画工具、材料。

课题:卡通画第10、11课时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2、初步学会欣赏卡通作品。3、选择一种方法,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学重难点: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2、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卡通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看一段卡通片,师生一起谈谈卡通片是如何通过造型,色彩,声音等要素来表现主题的。譬如在《宝莲灯》一片中,清新,明亮的色彩,舒缓的音乐,表现三圣母与沉香划着船在莲叶间嬉戏的欢乐时光,三圣母优美动人,沉香活泼可爱,讨人喜欢;而杨是在抑郁的暗色中出场的,表情阴森,拌着电闪雷鸣,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反面角色……

二、发展阶段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卡通作品,说说画面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它是什么特点,作者用怎么的造型,色彩来表现这一特点。

2、介绍几种常见的临摹方法:

其一: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其二:用蓝印纸或拷贝台描印。这要求摹本的大小刚好合适。

其三:看着摹本,直接绘画。这个方法最常用,适合大多数学生。

三、收拾和整理

将绘画工具及摹本图片妥善收拾好。。

四、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并用连环画或单幅绘画等形式来表现。

课题:双胞胎第12课时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2、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说说对称有什么特点。

2、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讨论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课题《双胞胎》与本课作业的关系。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自学:

(1)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双胞胎"造型?(对折剪,对折印……)

(2)除了书上的,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用这些方法适合表现哪些主题?

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任务造型。

(在体操房对着镜子做体操,2个小朋友面对面做游戏,双人跳水,花样游泳……)

2、学生拟订创作主题,并说说预备用哪一种方法来表现这一主题。

3、学生创作。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要提醒学生收拾绘画工具和材料,要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保持教室整齐。

四、课后拓展:可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或动物的组合。

课题:藏书票第13、14课时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2、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纸板、剪刀、刻刀、报纸、水彩色、毛笔、调色盘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点的魅力》教学设计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体会点在纸上位置不同给我们感受不同,体验点的大小不同、排列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技能领域:掌握点的特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感受抽象画面的魅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发现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丽和好处,我们要善于用审美的眼睛去发现、去观察,去欣赏我们的生活,美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给人的视觉不同;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点的疏密和大小变化带来的动态感和远近感,感受点带来的诸多魅力。

难点: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笔、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点的魅力 ●●位置 大小作品展示区 ●●颜色 疏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游戏认识点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与我们如影随形的好朋友,它是谁呢?它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藏身于这些文字和

数字当中。你能找到它吗? 小结:真不错,看,商店、黑米字的笔划中有点,数字中有小数点,叹号、问号既是标点,而且本身也有点,这个好朋友就是——点。 2、播放课件:小圆点的自我介绍。 瞧,它来了:嗨,大家好!我就是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我还拥有魔力呢,能变大能变小,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想了解我吗?下面请大家到我们圆点之家去 做客吧! 导入课题——点的魅力 二、探究学习——访问小圆点之家 1、一个黑点在画面中的视觉感受 师:同学们看,我这里有三个小圆点,我想把它分别点在纸的不同位置上它们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 a.摆放在纸的最上端:下落感 b.摆放在纸的中间位置:稳定感

《线条的魅力》公开课教案

《线条的魅力》教学方案备课教师:施俊峰 一、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的线条,通过观察,认识不同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 征及其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 2、通过观察、体验、了解线条的组合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的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 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 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 产生不同的美感,课本中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 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或者插接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或彩色笔或银光笔、素描纸、一根线。 (教师)制作课件、自制教具、线描范画。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课你们最想做什么?

学生回答:玩游戏、听歌、看电影等 老师知道你们想看动画片,对不对? 观看动画片视频,营造课堂气氛。 观看中途提问: 1、老师这儿有一个任务,请你们把这个动画片想一个合适的名字,你们用心 想想区什么名字好呢? 学生回答: -----------------------------------------------------------。 (教师介绍:这是 19 世纪 60 年代,意大利一个著名的动画片,题目叫《线条先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它给无数个孩子带来了惊喜。) 2、大家想把它看完吗? 师:大家看到了有哪些动物? 学生: --------------------------------- 3、揭题:这节课要学的就是线条的魅力(板书:线条的魅力)。 师:这些动物都是由一根线条变来的,请大家利用手上的线条变一变,你能够把它变成哪些图形。 师生合作一起变。 4、大家说一说我们身边教室有没有线条?学生寻找~~~~~ 5、 学生回答 (一)认识线条 1、出示闪电图片(多媒体课件演示) 提问:在屏幕上出现的闪电图片所产生的线是什么形状?(波浪线) 2、出示图片斑马图片(多媒体课件演示),斑马身上的线是什么形状。(弧线) 3、出示图片学生爱吃的棒棒糖、螺丝、梵高的星空。(螺旋线:曲线的一种) 4、学生身边的各种线: 1)学生校服上的线、课本上的各种线。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镇平全兴双语实验学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李乐敏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美术形的魅力

上课时间: 3月9号---3月12号备课时间:3月8号 课题: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

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教学反思: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欣赏了不同画家的抽象性的绘画作品,带领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各种形状,感受不同的组合表现出的不同感受,并且在黑板上使用抽象的不规则形状演示了创作的过程,同时在作业前提出作业要求,要用各种形状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形成抽象的画面。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点的魅力》教案1.doc

《点的魅力》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点在不同的位置,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点排列与点有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感受抽象画面的魅力。 4.在摆放点中发现有创意的点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2.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点的魅力,用点来创造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用具:彩色笔、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通过讲故事,认识点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它与我们如影随形,时刻伴随我们,装点着,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师边放动画边讲) 2、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魅力小圆点,瞧,它来了:同学们,大家好!我就是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了能大能小,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想了解我吗?下面我就邀请大家到我们圆点之家去做客! 板书设计:点的魅力 二、探究学习——访问小圆点之家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下面就让小圆点来一展它的魅力吧。 1、课件展示一颗蒲公英变成点轻轻飘落在纸的不同位置,通过对比让学生仔细体味画面的变化,说出点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板书:点的魅力——稳定感、下落感、安定感) 实践:这里有几个小圆点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让我们帮助她们,把她们送回各自的家吧!找同学上黑板动手排列吸引感、排斥感和对称感。(板书:吸引感、排斥感) 2、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变化,那么让我们看看多个点排在一起会有什么

小学美术《线条的魅力》案例分析报告

小学美术《线条的魅力》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孩子们喜欢在美术课堂里自由的飞翔,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然而在我所教的高年级班里,情况并非如此。这是我第一次带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而这几个班的淘气包特别多,这令我很困惑,因为这直接影响了我的正常教学。在多次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低年级的孩子非常喜欢上美术课,但在高年级的课堂里,他们却表现得有些低落,甚者有了抵触情绪。课堂上老师讲的什么他全然不知,提问时也有没人举手,这样使得老师尴尬,课堂变得压抑;有还个别学生因为无聊说话、插嘴、下位等等,这样也会搅乱课堂纪律。那么如何引导高年级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愉快的自主学习呢? 在教授高年级美术课时,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幽默风趣的讲话方式,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和完善的课前准备,从简到难有层次的去引导学生学习,找到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一种被动变为主动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在音乐中,在欣赏中,在表演中体会美术学习带给他的快乐。 【案例描述】 前不久我在执教《线条的魅力》一课时,注意到这节课是属技法课,如果不认真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技法的灌输,使学生被动,枯燥地接受;这即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课堂中的两个小片段。 片段一:音乐导入,自由绘画体验学习乐趣 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准备两首旋律不同的音乐,一首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进行曲》,一首是《天空之城》。请学生准备好纸和笔,在音乐响起的时候随即在纸上画出线条,跟随音乐的旋律自由表现。 孩子们第一次体验这样的绘画方式,异常的兴奋。这个小小的导入游戏看来设计的很成功,百分之百的同学愿意加入这个活动中来,课堂氛围立刻变得轻松愉快。每个孩子都能在美妙与激情的音乐声中挥动着自己的画笔,有的双眼紧闭,

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 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 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 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 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 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 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c. 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 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d.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 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 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 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e. 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 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 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教案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教案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点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

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三、拓展阶段 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点。 课后反思:点,对于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事物,但点的排列组合方式,学生却从未观察过,通过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美在我们生活无处不在。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案《线条的魅力》

线条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知识)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技能)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勾线笔、剪刀、铅画纸 (教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1分钟) 同学们,北京有一幢建筑物举世闻名,那是什么? 那么鸟巢为什么这么受大家关注?除了曾经在那里举办过奥运会,还会因为什么? 对了,鸟巢别致的造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那么,这别致的造型使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呢?对,用了无数根线条。无数根线条造就了一个神奇建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线条的世界,来感受线条的魅力!

二、感受各种线条,并能用恰当地语言进行表达(8分钟)1、感知直线的魅力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边,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经常来到海边。站在海滩上,望着远处的海面,感觉怎样?其实那儿就隐藏着一条线,你能看出来是什么线吗?——对,水平线。那么这条水平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平静、广阔 同学们看见过火车轨道吗?那么轨道上隐藏着什么线?——这些斜线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空间感 瞧,这是我们舟山的桃夭门大桥,桥上有很多的直线,有粗的,也有细的。不同粗细的直线,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 2、感知曲线的魅力 这是晚上流动的汽车,车灯划出来的线条是什么线?对曲线,那么这样曲线给人怎么样的感觉?——优美、流畅 曲线还有很多种,有这种像波浪一样的波浪线,还有像字母“S”的“S”形的曲线,再来看,这是什么曲线?这是曲线里面的弧线,细心同学可以能已经发现,其实刚才的波浪线和“S”形曲线都是由这小小的弧线组成,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弧线称作组成各种曲线的原材料。 大家看,这是蚊香,这个蚊香上是什么线条?——螺旋线,螺旋也是曲线的一种。 那么生活还有没有这样的线条呢?(蜗牛的壳、螺旋形楼梯,甚至我们的银河系) 那这样的曲线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觉呢??——动感十足 三、线条组合表现,进一步领会线条的魅力(6分钟) 同学们,不同的线条有不同的魅力,那么将各种线条进行组合,那会怎么样?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 课题:神奇的口袋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 (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形的魅力---反思

《形的魅力》教学反思 五年级的第一节美术课是《形的魅力》,这个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形的概念,感受不同的形状所呈现出来的魅力,之后充分展开想象,采用不同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欣赏了不同画家的抽象性的绘画作品,带领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各种形状,感受不同的组合表现出的不同感受,并且在黑板上使用抽象的不规则形状演示了创作的过程,同时在作业前提出作业要求,要用各种形状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形成抽象的画面。整个课堂都在力图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的运用形状进行抽象画的创作。但是作业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画面内容还是趋于雷同,模式性的东西很多,学生有意无意的都在描绘具象的东西,没有放开胆子去画抽象的画面。 学生习惯于模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重复的同样的绘画模式,缺少自己独特的想象和创作。每个学生都像生产线中的产品一样,思维模式和表达方法都几乎一样。我想学习美术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与众不同,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这需要在课堂和课下的各个环节进行引导和启发,特别是在评价环节,要起到明确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的,不单单是画面整洁美观就可以的,还要有自己的内容,生动独特的画面才是最好的。 展评学生的作业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明确作业目的,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在作业完成后,我通过实物投影展示了全班绝大多数的学生作业,并且对每一幅作品都进行了简短的评价。但是在展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学生对好作品的评价标准与我是有所不同的。有的作品我认为不错,提出表扬时,下面的学生会发出嘘声,并且纷纷议论。我慢慢发现学生之所以会和我有不同的看法,大概有两个原因,首先,我在评价时侧重于学生的创造性,喜欢与众不同的画面,而对于画面的整洁、美观方面则相对弱化。这与学生的思维不同,他们更看重的是后者,强调的是好不好看,漂不漂亮。其次,学生对作业的评价还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比如某个学生在平时成绩不太好,而这次他的作业完成的不错,也不过会得到同学们的好评,反而有些不以为然的感觉。 对于第一个方面我想需要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好作品的评价标准,知道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评价作业的优劣。而对于第二个方面,我想还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评价的目的,要针对不同的画面做出公平的评价,而尽量减少画面之外的因素对评价的影响。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点的魅力》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 四年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1 课时 教材分析 《点的魅力》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本课属于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属于高年级阶段。本课内容意在让学生了解点在美术作品及生活中由于位置的变化而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了解点可以排成线,可以聚成面,并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本课与二年级、五年级的一些造型元素和构图形式的课形成递进关系。课本图片选用了一些中国画、摄影作品及生活取景,意在让学生了解点在不同状态下的应用。选用的学生作品有绘画、剪贴、半立体等多种表现形式,以便更好地启发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却越来越不大胆,但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较之以前却能观察的更深入更全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大胆的想象出千变万化的点的形象,培养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点这一造型元素,体会点的多样化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交流-欣赏”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点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的多样化的魅力,并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引导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用眼睛发现美,用画笔创造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点的形式的多样化。 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的多样化的魅力,并运用到艺术创作中。 设计意图 本节课属于高年级的“造型·表现”课,在二年级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点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在引导阶段复习了“点的多种形态”这一知识,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在“发展阶段”则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交流等方法,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点的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绘画纸、铅笔、橡皮、彩笔。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引导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小点自我介绍的动画导入新课。用可爱的动画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意识中引导出点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交流探讨,讲授新知 1、师:谁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是点?引导学生理解点的定义:点是一种视觉元素,它的特点就是小,但这个小是相对而言的。出示苹果图,找点,出示苹果树图,进一步理解点的特点:小。 2、引导学生寻找图片中的点,理解点是有各种形态的。 3、寻找生活中的点。引导学生感受点是有各种颜色和形态的。 4、出示两幅图片:灯笼、蚂蚁。学生感受点的近大远小会让我们产生空间感和移动感。 5、出示图片。生感受许多的点排列到一起会形成线。 6、出示吴冠中的作品,学生找其中的点,体会点聚集到一起形成面。 7、出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的四幅彩陶作品,学生欣赏并寻找其中的点,感 受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8、出示小学生作品,学生欣赏并寻找其中点的运用,感受点的魅力。 9、展示两组画,同桌交流喜欢哪一幅,并说明理由。学生到讲台欣赏并分析自己喜欢的画,进一步感受点的形式的多样化。 三、创设情境,布置作业。 教师播放春天的美景,打算摘花留住春天,学生谈错误理由,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出示作业要求,由多样化的点组成一片美丽的叶子或者一朵美丽的花来留住春天。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作业展评: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学生谈喜欢的理由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知识拓展:展示各种形式的点,了解点可以用很多方式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线条的魅力》说课稿DOC免费下载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线条的魅力》说课稿DOC免 费下载 磐安教育 《线条的魅力》说课稿 各位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的是浙美版第七册第七课《线条的魅力》。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下面五大板块进行今天的说课。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个板块:对教材的理解。 打开《线条的魅力》这一课,我深深感受到了线条所带来的情韵,所带来的魅力。斑马身上那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给我带来了韵律美和装饰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给人飘逸连绵纤细雅拙的韵味。让不得不惊叹大自然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走进《线条的魅力》世界,我发现这一课是属于造型表现课,它是一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第六 们已学习了《跳舞的点和线》,学生已经认识了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波浪册第10课我 线、螺旋线、弧线等,这一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并且我想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因为在本节课后面又安排了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风儿吹过》、《生长的植物》等课,这几节课主要也是通过线条这一造型语言来表现画面,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基于以上的解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我们农村四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安排为一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既重知识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既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又主张合作与探究”等方面的要求,并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我认为最能体现课题目标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抓住重点就能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顺序,而一般重点部分往往就是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能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难点确定为: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下面,我来说说第二大板块: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美术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本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 :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6913

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 教材分析: 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 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

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 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 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案《线条的魅力》_0

---------------------------------------------------------------最新资料推荐------------------------------------------------------ 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案《线条的魅力》线条的魅力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知识)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技能)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情感)课前准备(学生)勾线笔、剪刀、铅画纸(教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分钟)同学们,北京有一幢建筑物举世闻名,那是什么?那么鸟巢为什么这么受大家关注?除了曾经在那里举办过奥运会,还会因为什么?对了,鸟巢别致的造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那么,这别致的造型使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呢?对,用了无 1/ 5

数根线条。 无数根线条造就了一个神奇建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线条的世界,来感受线条的魅力!二、感受各种线条,并能用恰当地语言进行表达(8 分钟) 1、感知直线的魅力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边,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经常来到海边。 站在海滩上,望着远处的海面,感觉怎样?其实那儿就隐藏着一条线,你能看出来是什么线吗?对,水平线。 那么这条水平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平静、广阔同学们看见过火车轨道吗?那么轨道上隐藏着什么线?这些斜线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空间感瞧,这是我们舟山的桃夭门大桥,桥上有很多的直线,有粗的,也有细的。 不同粗细的直线,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 2、感知曲线的魅力这是晚上流动的汽车,车灯划出来的线条是什么线?对曲线,那么这样曲线给人怎么样的感觉?优美、流畅曲线还有很多种,有这种像波浪一样的波浪线,还有像字母S的S 形的曲线,再来看,这是什么曲线?这是曲线里面的弧线,细心同学可以能已经发现,其实刚才的波浪线和S 形曲线都是由这小小的弧线组成,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弧线称作组成各种曲线的原材料。 大家看,这是蚊香,这个蚊香上是什么线条?螺旋线,螺旋也是曲线的一种。 那么生活还有没有这样的线条呢?(蜗牛的壳、螺旋形楼梯,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第1课水墨游戏 (2) 第2课重重复复 (4) 第3课曲曲直直 (7) 第4课平平稳稳 (9) 第5课感受音乐 (11) 第6课多彩的梦 (13) 第7课变幻无穷的形象 (15) 第8课未来的建筑 (17) 第9课难忘的朋友 (20) 第10课快乐的节日 (22) 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 (24) 第12课多彩的窗户 (26) 第13课彩线贴画 (28) 第14课立体的画面 (32) 第15课我们班级的标志 (35) 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 (37) 第17课会“演戏”的玩具 (39) 第18课电脑美术——“喷笔”画画 (41) 第19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43) 第20课认识图形标志 (45)

第1课水墨游戏 学习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掌握墨的焦、浓、重、淡、清画法。 难点:用合适的笔、墨语言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荷花小鸡》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二、新授: 1、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

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2、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用墨的量。 三、创作: 1、参照上一环节中教师示范,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展示评价: 1、征集学生优秀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2、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教学反思:

第一课 形的魅力

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板书设计: 1.形的魅力 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形的特点 教学反思:学生说不出对形的感觉,欣赏了几幅画以后学生感受到不规则性与几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全册教案(下册)图文版

东新小学2017—2018学年度 美术教案 (第二学期) 三年级 小白

第1课水墨游戏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认识水墨画中的浓、淡、中锋、侧锋等。教学重点:水与墨的不同比例调色。 教学准备:水墨绘画工具与水墨实例作品,幻灯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欣赏水墨画,感受水墨画得魅力。 2、水墨的工具有哪些? ①不同型号的毛笔。 ②墨汁。

③宣纸。 ④毛毡垫或者报纸。 ⑤中国画颜料。 ⑥调色盘和水。 三、新授阶段 1、水墨的用法。 2、认识浓、淡、清。 3、认识中锋、侧锋。 4、简单演示水墨画的绘画步骤。 四、学生作业 1、研究水和墨的调和原理。 2、尝试绘画和感受。 3、简单绘制作品。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收拾与整理 1、保持课桌的干净整洁。 2、特别注意擦干净桌面和地面上的水。 八、课后反思

第2课重重复复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了解重复在美术中的特征与独特魅力。 重点难点:重复分各种方式与效果。 教学准备:幻灯、实例、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欣赏运用重复方式表现的美术作品。 2、讨论并发现作品中的规律——重复。 3、认识重复:重复是美术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方式,给人与整齐或有规律的感觉。 三、新授阶段 1、以范图为例,深入研究重复:重复即是一种排列和规律。 2、讨论总结重复的规律有哪些? ①单一的重复。 ②有变化的重复。 ③不同规律的排列。 ④规律中的变化。

2、简单演示重复分方法。 ①选择基本元素。 ②思考排列的方法。 ③绘制重复的画面或者摆放重复的物品。 四、学生作业 1、构思草图。 2、绘画描线或者摆放物品。 3、完成作业。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