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白龙港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第一次工程例会(新)2018.03.29

1.白龙港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第一次工程例会(新)2018.03.29

1.白龙港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第一次工程例会(新)2018.03.29
1.白龙港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第一次工程例会(新)2018.03.29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

第一次工程例会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8年3月29日上午9:30时

会议地点: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综合办公楼三楼项目部会议室

参会单位及人员:见会议签到单

会议主持: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王丽花

会议内容: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于3月29日上午组织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信人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召开了“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第一次工地会议,会议纪要如下:

一、参建各单位介绍其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责范围。EPC 联合体报管理人员名单、资质及任命书等资料,监理部报人员进场计划。驻场人员若与投标人员不符的须走变更程序,变更人员资质不得低于投标人员。

二、建设单位宣布对监理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明确了建设单位、设计代表、监理单位及总包单位(联合体)之间的工作关系,监理部需要及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协调好相关单位关系。

建设单位对项目开工条件进行了说明,建设单位管理交底已完成,桩基部分施工许可证已办好,大临设施、施工便道仍在建设中、02地块储泥池桩基施工图设计已交底,现场具备桩基开工条件。

现场临时用水、用电可申请城投水务集团协调解决。

三、总包单位汇报工程准备情况

1、总包单位(联合体)主要管理人员已进场,部分施工人员进场;

2、挖掘机进场4台,桩机进场1台,部分材料已进场;

3、现场情况:临时围墙基础已开挖,厂内绿化正在搬迁,管线正进行搬迁排摸,大临建设已完成基础施工,交桩资料已复测;

4、手续办理情况,施组、试桩方案、大临建设方案、临时用电用水方案、

环境安全保证方案等正在编制中,近期报审;

5、明确4月30人完成临时道路施工;

6、进场人员已接受污水厂安全教育交底。

四、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监理管理工作交底

1、会上,总监理工程师从监理工作依据、监理工作范围、监理工作内容、监理工作程序、施工用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监理施工安全监督等方面对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EPC联合体进行了监理管理工作交底。

2、明确,项目质量报验用表采用水务质监站推荐《城镇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配套用表(2016版);

3、明确,监理工作依据采用GB 50319-2013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施工安全监督规程》(DG/TJ08-2035-2014)。

五、建设、监理单位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以下要求

1、总包单位质保体系、安保体系尽快报审;施工组织设计和试桩方案抓紧时间报审;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尽快完成编制并报审;

2、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安全和技术交底抓紧时间进行;桩机检测抓紧时间进行,试桩前完成桩机报审;特殊工种人员尽快报审;

3、联合体项目部尽快完成场地平面布置图和02地块储泥池桩位编号布置图;设计院应当在本周提交项目的总平定位图;

4、EPC联合体根据水务集团总体计划目标排工期节点计划,对计划进行分析,确定投入情况、制约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4、厂区内施工须严格按照3月28日白龙港污水厂安全交底会议要求实施安全管理;项目部在施工前须对场地内管线根据交底情况进行人工排摸,禁止地下情况不清楚情况下进行机械开挖;

5、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按批准的方案组织施工,禁止无方案施工;每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进场材料未经检测合格不得使用;

6、监理发出的整改指令、通知单等,项目部应按要求积极落实整改,并按时回复,对监理指令、通知单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监理有权不进行验收,并视情况予以罚款或暂停计量支付;

7、现场若发生图纸或合同以外的需签证的工作内容,项目部须提前书面报告,经业主和监理同意后方可实施,实施过程须留下影像资料;

8、现场有施工的部位,专职安全员应加强巡视检查,关键工序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应在现场蹲守,监理进行旁站检查。

六、会议明确了工作要求:

1、审查总体开工报告和首批开工的分部工程开工报告,(含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总体计划、安全方案、人员、设备、材料进场计划等);并要求项目所编制的各项施工专项方案,要根据各项目本身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和符合性;

2、完成监理规划审批工作,完善各分部工程监理细则编制,并进行监理细则交底;项目部桩基专项方案抓紧时间编制报审;

3、项目部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资料尽快整理报审;总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分阶段进度计划尽快编制完成并报审;

4、会议明确,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依据有审图章的施工图纸施工及监理,并要求设计院明确02地块储泥池桩基试桩后继续工程桩施工说明,施工图下发后组织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5、监理部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并按规定比例抽检,督促项目部完成试验检测计划;

6、项目部危险源清单尽快上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进尽快编制报审;

7、会议要求,项目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及时做好测量放样复核工作;

8、会议明确,施工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如实际计价与清单文件有区别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工作;

9、会议明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设计单位设计负责人必须参加开每周工程例会。

七、会议确定各种会议时间安排及周报、月报、验工计价等上报时间等:

1、项目每周四上午9:30由监理单位总监主持召开工程例会(若有变动另行通知),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上报周报,完成工作量以百分比形

式体现,每月的施工月报和监理月报时间为上月16日至本月15日;

2、项目每月最后一周由业主项目部主持召开月度例会,各参加单位针对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要求各单位分管领导参加;

3、每月15日施工单位上报工作月报、施工月度进度计划、验工月报,并需在每月20日前经现场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批准并经项管部审核后报投资监理;

4、项目每月最后一周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月度例会,各参加单位针对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本会议纪要是会议记录人对会议讨论内容的旁听速记,由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项目监理机构负责整理,如对纪要内容有异议,请在收到纪要24小时内书面回复项目监理机构。

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白龙港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项目监理部整理

2018年3月29日.整理

带你走进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白龙港

带你走进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白龙港!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量达280万吨/日,占全市中心城区污水总量的三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同时也是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一、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简介 该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朝阳村,属于上海长江口岸,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处理能力占上海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1/3。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地理位置图

处理规模 上海市大型污水输送干线及终点污水处理厂分布图 日处理来自上海黄浦、静安、长宁、徐汇、普陀、闵行、浦东地区生活污水,服务人口约70余万人口。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量达7.3亿m3相当于杭州西湖蓄水能力70倍。 运行中:280万m3/d,雨天近300万m3/d。 扩建中:120万m3/d 的设计处理量。 二、建造历史 1999年,规模120万m3/d 的预处理厂,当时只有粗细格栅,简单去除沙子、悬浮垃圾后就直接排到长江去。

2008年,建造高效沉淀池,进行化学处理,包括加药后絮凝沉淀。之后升级和扩建,建了8个生物池,主要是A/O的处理。 2016年,建好了除臭工程,将池子都加盖,将池子产生的硫化氢和氨气收集起来,再进行处理。 2018年,进行提标改造工程,一是建造50万m3全地下的污水处理厂。其他分别是20、50万m3的地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指标是一级A。 三、工艺流程 经过文献查询与实际调研,我们了解到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和污泥厌氧消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根据资料我们制作了简易的工艺流程图。目前,中国大型污水处理厂处理流程都与之类似,也会根据实际需求略作调整。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总工艺流程图 1. 进水特性

上海市白龙港片区污水治理南线工程简介

摘要为缓解已建南干线、中线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负荷之间的矛盾,分担已建干线的输送压力,启动南线输送干线工程。通过对工程范围内水量预测、水力计算和各施工方案比选,本工程拟建设2根DN4000管道,采用顶管施工,输送至白龙港污水厂,解决浦西和浦东地区日益增加的污水问题,改善水域环境质量。 论文关键词: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线,南线,顶管 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的主体工程是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整个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浩大,主要解决浦西黄浦、卢湾和徐汇区合流污水,以及浦东新区赵家沟以南、川杨河以北大部分地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出路。 已建南线(西段)接纳浦西卢湾、徐汇区6个排水系统的污水和初期雨水,以及龙华机场的污水后自龙华机场处过黄浦江,沿耀华支路和济阳路南下至外环线与南支线汇合,接纳吴泾、闵行地区的污水,随后沿外环线敷设,沿途接纳浦东新区污水,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 中线接纳浦西黄浦、南市区5个排水系统的污水及初期雨水后,自董家渡过黄浦江,然后沿龙阳路和龙东大道敷设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中线和南干线输送的污水均纳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排入长江。 随着上海经济建设和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白龙港片区的污水量不断增加,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建成的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主干管的纳污容量已日趋饱和。为缓解已建干线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负荷之间的矛盾,分担中线和南干线的输送压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容量,完善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的结构布局,改善水域环境质量,急待启动南线输送干线工程;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容量 根据《浦东新区水务专业规划》(2003年7月)提供的数据,目前浦东新区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禽畜废水直排水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新区内河的水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新区区属水厂和乡镇水厂水源来自川杨河、浦东运河、内河和地下水,各取水河段水质综合评价基本在IV~V类之间,部分劣于V类。水环境质量不佳的现状固然可以归咎于污水收集率低等客观原因,然而总管纳污能力的急待提高也是不容回避的因素。 2) 解决浦西污水雨季放江问题 由于接纳六支流和吴闵外排污水的吴闵1#泵站已超过其设计流量,导致浦西污水无法顺利输送过江,部分合流污水只能放江,对黄浦江造成了严重污染。南线输送干线完善工程的建设,将彻底解决片区地区雨季污水放江的问题,对于改善黄浦江的水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 改善地区水域环境 解决地区污水出路,就工程措施而言,无外乎集中外排和分散处理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因地制宜。 在白龙港片区大量采用分散处理的方式,不仅环境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在规划、用地和管理等诸多方面也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因此,妥善处置白龙港片区的新增污水量,改善地区水域环境,必须服从上海水环境整治的客观规律。提高外排总管的输送能力,新建南线输送干线工程是提供地区污水出路的最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污泥处理处置(7)

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污泥处理处置(7) 3.2.2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1、温度 温度适宜时。细菌发育正常,有机物分解完全,产气量高。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可将厌氧消化分为:①低温消化:可不控制消化温度(≤30℃);②中温消化:30-35℃;③高温消化:50-56℃。实际上,在0-56℃的范围内,产甲烷菌并没有特定的温度限制,然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被驯化以后,温度稍存升降(±2℃),都可严重影响甲烷消化作用,尤其是高温消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因此,在厌氧消化操作运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温度不变。 2、污泥投配率 投配率系指每月加入消化池的新鲜污泥体积与消化 池体积的比率,以百分煎计。根据经验。中温消化的新鲜污泥投配率以6%-8%为宜。在设计时,新鲜污泥投配率可在5%-12%之间选用。若要求产气量多,采用下限值;若以处理污泥为主。则可采用上限值。一般来说,投配率大,则有机物分解程度减少,产气量下降,所需消化池容积小;反之,则产气量增加。所需消化池容积大。

3、营养与碳氮比 消化池的营养由投配污泥供给,营养配比中最重要的是C/N比。C/N比太高,细菌氮量不足,消化液缓冲能力降低,p H值容易下降;C/N比太低,含氮量过多,p H 值可能上升到8.0以上,脂肪酸的铵盐发生积累,使有机物分解受到抑制。 据研究,对于污泥消化处理来说,C/N比以(10-20):l较合适,因此,初沉池污泥的消化较好,剩余活性污泥C/N比约为5:1,所以不宜单独进行消化处理。 4、搅拌 搅拌操作可以使鲜污泥与熟污泥均匀接触,加强热传导,均匀地供给细菌以养料,打碎液面上的浮渣层,提高消化池的负荷。20世纪40年代的消化池设有搅拌设施,称标准消化池,其消化时间长,需30-60d.有搅拌设备的消化池消化时间为l0-15d. 5、酸碱度 酸碱度影响消化系统的p 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能力,因此消化系统中有一定的碱度要求。若碱度不足,可投加石灰、无水氨或碳酸铵进行调节。但大量投加石灰,常使碱度偏高,泥量增加,应尽量合理利用。甲烷菌的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试行) ( 建城[2009]23号2009-02-18实施) 1.总则 1.1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 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 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集中到污泥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和处置。如果污泥处理或处置不当,将会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达不到保护环境、解决环境污染的污水治理最终目的。 1.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1)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按其产生的污泥量、污泥性质,结合青冈镇的自然环境及处置条件选用符合实际污泥处理工艺。 (2)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出标准,采用合适的脱水方法、脱水后污泥含固率大于20%。 (3)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砂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4)尽可能利用污泥中的营养物质,变废为宝。 2.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水中大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都转化为污泥,如果污泥处理不当,将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使污水处理事倍功半。 污泥处理要求如下: (1)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染后续处置费用; (2)减少污泥中的有害物质; (3)利用污泥中可用物质,化害为利; (4)因选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尽量避免磷的二次污染。 一般现行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污泥处置在上述污泥处理工艺中,厌氧消化是为了去除污泥中有机质变稳定,同时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约60%~70%),改善污泥的性质,使之易于脱水,破坏和控制致病的生物,并获得有用的副产物沼气等。污泥消化一般采用中温消化,在寒冷季节需要大量的热量,其运用费用很高,而且消化池的建设费用高,设备工艺复杂,运行管理难度较大。 鉴于本工程的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规模不大,且缺少高寒地区的运行经验,本期工程不设污泥消化设施,而只采用污泥浓缩脱水工艺。 污泥处理工艺如下: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污泥脱水污泥处置 3.污泥浓缩及脱水 污泥浓缩一般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及机械浓缩等三种方式。 重力浓缩具有不需要投药、能耗低、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等优点,污泥含水率由98%~99.5%浓缩到97%以下,但对于含磷污泥重力浓缩会因厌氧而出现磷的释放,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除磷效果。 气浮浓缩适用于浓缩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等的轻质污泥,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9.5%降到94%~96%,其含水率低于采用重力浓缩后所达到的含水率,但其运行费用较高、系统复杂、运行管理难度大。 机械浓缩是新近发展的污泥浓缩方式,通过将污泥化学絮凝后,以机械方式降低污泥含水率,因此适合各类污泥,可将污泥含水率从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公示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公示 1、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 (2) 建设项目概况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东临长江,西至随塘河,北以原南干线排放干渠为界。离吴淞口约27km,离川沙镇约7km。 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处理规模为旱季平均流量80万m3/d,旱季高峰流量为12.04m3/s,雨季高峰流量为16.94m3/s;远期规模为旱季平均流量170万m3/d,旱季高峰流量为25.59 m3/s,雨季高峰流量为31.98 m3/s; 本次扩建二期工程规模为80万m3/d,扩建工程实施后全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80万m3/d,本次扩建项目处理设施按80万m3/d规划配置,不新增排放管。 (3) 规模和处理工艺 表1 白龙港污水厂污水设计处理规模 工程名称 污水处理规模(万m3/d) 排放管规模(万m3/d) 现有工程 200 172 扩建二期工程 80 170 合计 280 (4)占地面积 扩建二期工程厂址安排在已建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址的南侧,需征地 33.5ha,厂界向南扩展300m。 (5)污水处理目标 扩建二期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表2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出水水质 单位:mg/l 项目 COD cr BOD5SS NH3-N TP 设计进水水质参数 320 130 170 30 5 设计出水水质参数 ≤ 60 ≤20 ≤ 20 ≤ 8 ≤ 1

(6) 污水处理工艺 扩建工程采用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水先进入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提升后依次流经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配水井、A/A/O生物反应池,在二沉池泥水分离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经出口泵房、高位井和深水排放管排入长江。处理工艺见图1。 图 1 80万m3/d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7) 污泥处理处置方案 本工程产生的污泥总量为312 tDS/d,最大为375 tDS/d,超出污泥处理工程204 tDS/d规模108~171tDS/d,超出268 tDS/d最大校核泥量44~107tDS/d,污泥处理工程的浓缩及脱水段已无法通过调整运行参数来处理,须新增污泥浓缩及脱水设施。 对于污泥的稳定化处理,考虑到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和水量有一个逐渐增长的过程,污水厂建成后初期的污泥量也会低于设计值,鉴于本市对污泥的中温消化及干化处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运行管理经验,且消化及干化的投资较大,因此近阶段不增建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及干化,利用现有污泥处理工程的处理能力,通过调节消化污泥的投配率来实现污泥的稳定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经验积累后,远期一次扩容至最终规模,故本期需建设或改造的为原有的污泥浓缩系统和污泥脱水系统。 由于初沉污泥含有较高有机物,产气量多,益于厌氧消化,因此本工程拟将全部的初沉污泥和升级改造工程产生的剩余污泥共212tDS/s经浓缩后进行厌氧消化和部分干化处理,余下的扩建工程剩余污泥量(包括一期及二期)100tDS/d加上雨天一级强化产生的63tDS/d污泥共163tDS/d分别进行重力和机械浓缩,浓缩后的100tDS/d剩余污泥量进入污泥消化和干化系统,化学污泥脱水后外运处置。

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施工组 织设计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公司 **年12月25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污泥处理处置BOT项目 污水厂的污水处理量(出量)设计规模为4万吨/日(含水率约80%,污泥产量约为15吨/日,产泥率约为),污泥处理处置处理项目按20吨/日规模建设; 项目占地按规划用地约2880m2; 生物干化一体化处理处置工艺; 污泥处理和污水厂无缝对接,无运输污染; 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排放物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无组织排放臭气浓度(无量纲)不超过20无量纲,排气筒排放气体达到二级排放标准,污泥达到园林绿化用泥质或建材利用标准出厂; 装置具有运行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方案具备处理后的污泥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 按日处理20吨污泥处理处置装置设计、供货、施工安装、检验、运营。 多棱多层发酵塔污泥生物干化处理装置,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装置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装置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工艺过程中无需任何外界热能供给,零耗能翻堆,生物能干化,通过调理剂和好氧微生物作用,利用污泥本身作为干燥热源,把含水率80%的脱水污泥降低至10%以下,减量减少约97%,完全达到环境保护部办公2010年11月29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中规定的标准要求。并且污泥处置后的残留物,可进行土地、园林绿化利用。 A占地面积少,与污水处理厂无缝对接,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形成一体化。 B不需要新建污泥处置场,投资省。 C零外供能翻堆,能量重复利用。干化塔所需热能全部由污泥本身生物能自给,污泥生物质热能100%利用。 D运行成本低,整个污泥处理处置无需外供热能,调理剂可重复利用,人员配置少,零运输,直接运行成本在元/吨以内。 E处理处置过程全封闭,无二次污染,工作环境好。 F是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实现污泥热能资源化循环利用、污泥零排放。污泥经处理后所剩残留物相当于原脱水污泥减量97%,可以做富钾磷肥,由经营方负责进行园林绿化土地利用、消纳。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预应力混凝异形桩试桩方案

白龙港污水处厂提标改造工程BL G-C5标预应混凝异形桩试桩方案 编制日期:20179月5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白龙港污水处厂提标改造工程,拟建工程范围为西南地块部分。新建建筑物主要有蓄水池、38#变配电间、鼓风机房及6K v配电中心等。新建建筑耐火等级除特别注明者外均为二级。合使用限为50,抗震防设为7。地面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本工程刚性桩采用预应混凝土异形桩,型号为T-PHC C400-370(95)。本次试桩共10根,具体详见试桩设计要求。 2、编制依据 (1)桩位布置图 (2)《白龙港污水处厂提标改造工程BL G-C5标》(江苏地质工程勘察院) (3)规范标准、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BJ08-218-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验收规范》GB50204-2011 《TZ锁式连接预应混凝土异形桩》(2016沪G/T-5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3) 《工程测规范》(GB50026-2007)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1)工程地质情况 ①1-1层杂填土,场地内局部分布,含碎石、碎砖、植物根茎等,局部有大的混凝土块,土质均,结构松散。 ①1-2层素填土,场地内分布较广,以砂性土为主,局部为黏性土,土质均,结 构性差,强变化大。 ①2层浜填土,含有机质、腐殖质,夹碎石等杂物,土质较差,工程性质极差。 ①3层吹填土,场地内均有分布,系促淤圈围形成,大部分呈淤质粉质黏土状,局部土性差,黏土含增加,近似淤状,局部夹粉性土,呈黏质粉土状,无层,土 质很均匀,土的自重压固结尚未完成,工程性质差。 ②3夹层灰色淤质粉质黏土:局部分布,塑状态,夹薄层状粉土,具有变触 变特性,工程性质较差,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大。 ②3层灰色砂质粉土:场地内均有分布,局部夹粉质黏土,呈稍密~中密状,渗透性较强,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极产生坍塌、砂、管涌等岩土现象,对基坑开挖影 响较大。 ③层灰色淤质粉质黏土:场地内均有分布,塑状态,夹薄层状粉土,属于低强 、高含水、高压缩性、高灵敏的软弱土,工程性质差,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大。 ④层灰色淤质黏土:场地内均有分布,塑状态,土质均匀,属于低强、高含 水、高压缩性、高灵敏的软弱土,工程性质差,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大。 ⑤1层黏土:场地内均有分布,塑~软塑状态,土质较均匀,工程性质一般,对基坑开挖有一定影响。 ⑤3-1层灰色粉质黏土夹粉土:场地内均有分布,呈软塑状态,夹薄层状粉砂,土

污泥处理处置的国家政策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污泥处理处置的通知的摘要 1、做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出全面部署。各级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抓紧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花大力气做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 2、污泥处理处置,综合分析本地区污泥泥质特征、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全面统筹,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实施计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理处置的规划目标、技术路线、重点任务、设施布局及保障措施等要求。 3、污泥处理处置以“资源化、无害化、节能降耗和低碳环保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 4、确定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具体技术方案时,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综合分析评价各方案的经济性、环境影响和碳减排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技术,确定合理可行的工程建设方案。 5、各地要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作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明确目标,提出融资策略和保障措施,确保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6、运营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导则和操作指南,保证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7、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在部门推荐和地方上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备选项目的基础上,选择一批技术工艺和治理效果等方面具有典型性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进行示范。组织专家对项目的环保效果、技术经济可行性、节能降耗、运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示范效果好、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并在行业内具有较好推广前景的处理处置装置和工艺,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推广。 二、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摘要 1、污水处理厂应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含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混合污泥)承担处理处置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主要负责人是污泥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投资建 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概论 (1) 一、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 二、污染物的来源 (30) (一)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七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对比

精心整理 七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对比 时间:2015-11-0411:17 来源:亚洲环保网 评论(0) 当前污泥处理处置主要工艺: 1、污泥厌氧发酵 234567甲烷。 123456、安全隐患,占地比较大。 目前国内有50多家,其中29家停止运营。 二、污泥好氧堆肥 利用秸秆等辅料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增加空隙达到规定CN 比,不断补充氧气,经25-30天发酵腐殖。达到稳定化,可作为园林绿化和土地改良处置。 主要有:自然堆肥、封闭式堆肥、滚筒堆肥、竖式多层堆肥等。

缺点: 1、污泥泥质不稳定,中重金属难以稳定化,只能用作园林绿化用肥。 2、堆肥过程产生大量的臭气,污染周边环境。 3、加入大量秸秆等调理剂,不断供氧,运行成本200元/t以上。 三、污泥焚烧发电 核心设备焚烧炉,主体设备为塔形,底部有多孔板,板上放置载热体砂为燃烧床,塔内衬有耐火材料,气体从底部通入,污泥进入后成沸腾流化状态燃烧。 1 2、 元/t。 3 1 2 3 缺点: 1、含水率只能将75-65%。 2、加入大量药剂,增加污泥干基重量,运行成本较高180元/t。 3、污泥再利用局限性增大。 七、固化剂稳定 在原污泥中加入石灰及其他固化剂,与污泥产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降低含水率。 缺点:

1、添加大量石灰、铝基材料,污泥增量。 2、污泥无法再次利用,只能填埋。 3、运营成本较高130-150元/吨。 目前来看,依靠某一种单一工艺,已很难满足污泥处理处置要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泥种类,综合考虑气候、区域特点、建设地条件等,把多种工艺巧妙结合,以达到最佳效果,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在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的选择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1 工程简况 1.1 处理厂位置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长江岸边,该处已建白龙港预处理厂,新厂扩建位于预处理厂北侧长江边, 总用地面积120 hm2。 1.2 污水收集系统 主要包括市中心区、闵行区及浦东新区,这些地区部分为合流制,部分为分流制。上海污水二期系统已建成输送管道,预处理厂以及污水排放管,其规模为172万m3/d,服务面积271.7 km2,人口355.76万,考虑近期污水系统完善尚待时日,故白龙港污水厂近期处理水量为120万m3/d。按照2001年全年污水规划,本厂远期 处理水量为210万m3/d。 1.3 处理厂尾水排放点 上海市污水二期工程已建成白龙港污水排放管,直径4.2 m,距岸1.6 km,分点扩散排放。经处理后尾水达标排入已建污

水扩散管,扩散自净。 业主单位:上海水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设设 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分9个标,部分标段还在竞争性招标中。 2 工程规模及技术标准 2.1 工程规模 近期(本期设计):平均旱流污水量120万m3/d; 旱季高峰污水量18.06 m3/s, 旱季最小污水量8.33 m3/s, 雨季流量21.85 m3/s, 现状污水量80万~100万 m3/d。 按照2001年上海市污水规划,本厂远期:污水设计流量为旱季平均210万 m3/d,旱季高峰30.6 m3/s,雨季流量 33.6 m3/s。

2.2 污水水质 本系统为部分合流制,部分分流制,进处理厂污水水质与出厂水质见表1。表1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项目 COD(mg/L) BOD(mg/L) SS(mg/L) NH3-N(mg/L) TP(mg/L) 进水 320 130 170 30 5 出水≤180 ≤70 ≤40 ≤30 ≤1 2.3 污泥处理及处置目标 采用储泥池、脱水、卫生填埋,最终作绿化介质土,达 到综合利用目的。 3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 3.1 污水处理工艺(见图1)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历史数据管理系统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历史数据管理系统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 项目背景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长江岸边,该处已建白龙港预处理厂,新厂扩建位于预处理厂北侧长江边,总用地面积120Km2。主要包括市中心区、闵行区及浦东新区,这些地区部分为合流制,部分为分流制。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总投资22亿元人民币,规模为172万m3/d,服务面积 271.7km2,人口355.76万,白龙港污水厂近期处理水量为120万m3/d,远期处理水量为210万m3/d。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每年可处理上海中心城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是上色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5%,每年削减化学需氧量(COD)约16万吨。该工程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环保示范工程。 二、 项目规模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规模较大,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亚洲领先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而且要整合一期的系统,工程点数多达16000点以上,报警点多达5000点、需要保存历史数据的监测点也多达8000点以上,对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存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一期历史数据存储采用的是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SQL Server存储和查询的性能显著下降,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针对以上特点,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需要重新对历史数据库进行选型,所选数据库必须是采用分布式结构以充分发挥各个计算机的效率,同时必须要有非常强“吞吐量”和数据高度压缩的数据存储方式。同时系统设计必须符合工业标准的“开放”体系,使系统易于扩充和升级。经过深入调研和测试,该项目最终选用北京亚控的工业数据库产品KingHistorian。 三、 历史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项目特点 ?数据源丰富 该项目中共有16个AB PLC,组态软件采用的是与PLC同一厂家的产品RSVIEW,也就是说工业数据库KingHistorian的数据来源并非是同一厂家的组态软件,而是RSVIEW,这就要求各平台软件之间必须相互合作、配合默契。工业实时数据库KingHistorian的数据采集器采用标准接口方式从RSVIEW中获取数

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方法 1、污泥浓缩 浓缩是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固体上浮至混合液上端,或沉降至混合液底部。前者一般称为气浮,后者则称为重力浓缩。污泥浓缩的目的主要是在进行污泥消化或脱水之前,尽量将多余的水分从污泥中分离。一般来说,污泥浓缩可有效减少污泥处理后续单元如消化、脱水所需的处理容量,而后续单元因容积减少所节省的成本,远高于污泥浓缩单元的设置与运行费用,因此设置污泥浓缩单元有助于降低污泥处理过程的总成本。 2、污泥调理 化学调理 污泥调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污泥的固液分离。在目前可利用的技术中,最常用的方式是是在污泥中添加混凝剂,如氯化铁、石灰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污泥焚化灰渣也可用作污泥调理剂。在混浊的液体如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可促进固体物质的凝聚,使其更容易与水分离。近年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污泥调理方面的应用日渐广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易于处理,所占体积小,使用起来操作简单,且非常有效。絮凝剂一般在脱水之前注入污泥中,并与污泥充分混合。 热处理 另一种污泥调理方法是将污泥在高温(175~230℃)及高压(1000~2000kPa)下加热,污泥固体中的结合水被释放出来,因此可改善污泥的脱水特性。热处理的优点是污泥调理后的脱水性比使用化学调理剂更佳;缺点是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较为复杂,同时污泥热处理也会产生高浓度的蒸煮液,当其回流至污水处理厂时,将明显增加处理单元的负荷。

3、污泥稳定 污泥稳定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生化方法降解污泥中的有机固体物质,使污泥更为稳定(减少臭味及腐败),且更容易脱水,同时减少污泥质量。一般而言,如果直接进行污泥脱水和焚烧,则不需要稳定处理。污泥稳定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在密闭的反应器中隔绝氧气下进行,称为厌氧消化;另一种则是在污泥中通入空气,称为好氧消化。 4、污泥脱水 真空脱水机 真空脱水机由覆盖有过滤材料或滤布的圆柱形滚筒构成,滚筒旋转时部分侵入污泥槽中,而槽中污泥已经过调理。当滚筒内部有一定真空度时,污泥中的水分便被吸入滚筒,并在滤布表面留下固体物质而形成滤饼。当滚筒继续旋转,刮刀将形成的滤饼刮除,滚筒继续进入下一个脱水循环。在某些类型的真空脱水机中不使用刮刀,而是使用一组小型滚轮来移除滚筒表面的滤饼。 连续式带滤脱水机 污水处理厂所使用的连续式带滤脱水机,与水处理厂所使用的连续式带滤脱水机大致相同。 连续式带滤脱水机适用于各种混合污泥的脱水,处理固体含量为5%的典型消化混合污泥,滤布固体物负荷为32.8kg/(h·m2)时,可得到固体含量为19%的脱水污泥饼。一般来说,连续式带滤脱水机对不同污泥的脱水效果,与使用真空脱水机相当。而与使用真空脱水机相比,连续式带滤脱水机不易发生污泥粘附滤布的问题,且其动力消耗较低。 5、污泥干燥 污泥干燥是应用人工热源以工业化设备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的处理方法,尽管污泥干燥的直接结果是污泥含水率的下降(脱水),但与机械脱水相比,其应用目的与效果均有很大的不同。污泥机械脱水(也包括污泥浓缩),其应用的目的以减少污泥处理的体积为主(污泥浓缩和机械脱水通常均可使污泥体积减少4倍左右),但脱水污泥饼除了含水率和相关的物理性质,如流动性与原状污泥有差异

(完整版)污泥处理处置工艺

目录 第一章污泥来源、特征、数量 (2) 第二章污泥处理的必要性 (4) 第三章国内外污泥处理的现状 (5) 第四章污泥处理处置的工艺 (6) 第五章污泥处理技术 (7) 第六章污泥处置技术 (12) 第七章污泥的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 (14) 第六章污泥处理的相关标准 (18) 第七章污泥处置所用设备 (18)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 第一章污泥来源、特征、数量 1.1污泥处理处置概述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分离或截留的固体物质称为污泥。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或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物质,必须妥善处理,否则将出现二次污染。污泥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污水中早已存在的,如各种自然沉淀池中截留的悬浮物质;也可能是污水处理过程中转过形成的,如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中,由原来的溶解性物质和交替物质转化而来的生物血蹄和悬浮物质;还可能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投加的化学药剂带来的。当所含固体物质以有机物为主时称作污泥;以无机物为主时称之为泥渣。 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污泥处理处置从技术和操作层面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污水厂内或采用集中方式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处理后的污泥外运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这一阶段主要是污泥处理的范畴;第二阶段是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合理的安全处置,使污泥能达到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这阶段主要是污泥处置的范畴。 1.2污泥来源污泥的性质恶化特征主要取决于污泥的来源,同时还与污水处理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按污水处理工艺的不同,污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初沉污泥:来自污水处理的初沉淀; 2) 剩余污 泥: 来自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二沉池或生物反应池; 3) 消化污 泥: 经过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4) 化学污 泥:用混凝、化学沉淀等化学方法处理污水时产生的污泥。 除以上污泥外,污水厂排出的污泥总还包括栅渣和沉砂池沉渣。栅渣呈垃圾状,沉砂池沉渣 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含量较高,所以这两者一般都作为垃圾处置。初尘池污泥和二沉池生 物污泥,因富含有机物,容易腐化、破坏环境,必须妥善处置。初尘池污泥总还含有病原体和重金属化合物等。二沉池污泥基本上是微生物集体,含水率高,数量多,更需注意。这两者在出之前常需处理,处理的目的在于:①降低含水率,时期变流态为固态,同时减少数量。②稳定有机物,使其不容易腐化,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1.3污泥的特性污泥的特性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污泥中的固体污泥中的总固体包括溶解性物质和不溶解物质两部分。前者叫溶解固体,后者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技术及处置工艺分析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技术及处置工艺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07T15:30:35.6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姚万爽1 杨巍2 [导读]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设施,如果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1.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 2.辽宁省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大连 11600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设施,如果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了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保护生态环境,本文深入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干燥新技术。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水污泥;处理工艺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追究城市水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水的社会循环超出了水的自然循环可承载的范围。因此,只有充分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合理地使用水资源,使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社会循环不损害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环境,才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从“取水-输水-用户-排放”的单向开放型的用水模式,转变为“节制地取水-输水-用户-再生水”的反馈式循环流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这一重大用水模式的转变,加强污水再生利用是关键。 1 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干燥新技术的重要性 城市污水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污泥,这些污泥含多种病原体,污泥中的病原体主要由重金属有毒物质产生。为了避免污泥当中的病原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采用先进的污泥干燥处理技术尤为重要,能够保证病原体得到有效防治。通过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干燥新技术,能够保证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污泥的含水量比较高,有机干物质含量特别少,将干燥处理后的污泥进行简单堆肥或焚烧处理,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会降低污泥的再利用效果。通常来说,湿污泥当中主要包括四种水分,分别是间隙水、毛细水、吸附水与内部水等,因为这些水分存在微生物细胞当中,增加污泥干燥处理难度,降低污泥的应用效果。所以,要想保证污泥微生物细胞水分得到有效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需要采用高温干燥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进一步提升污泥的应用效果。 2 污水厂污泥处理技术 2.1 污泥浓缩技术 污泥中是存在水分的,在对污泥进行处置时,污泥浓缩技术的要义就在于使污泥中的水分降低,从而控制污泥体积。通过减轻污泥体积,设备工作符合会得以减轻,从而会使设备的处理效率更高。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浓缩处理方法,包括重力浓缩、机械浓缩和气浮浓缩。在所有的浓缩技术中,重力浓缩技术较为常用,因其投入较少且维护费用较低,因而能够发挥出较高的处理效益。 2.2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转化,通过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转化成沼气,从而实现污泥有机物的矿物化处理。在实施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时,应遵循处理程序,主要应把握三个阶段,即中温、高温厌氧消化阶段以及两相厌氧消化阶段。在具体处理时,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对污泥厌氧消化技术进行选用,提高技术适应性。 2.3 热解(炭化)技术 在对污泥进行处理时,可以创设一种无氧或缺氧环境,并对污泥进行加热,此种方法即为污泥的热解(炭化)技术。在热环境下,有机物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并发生热裂解,进一步生成相应的物质,包括炭、裂解油以及燃料气等。热裂解生成的部分物质包括裂解油以及燃料气可以进行再次利用,而生成的裂解炭则可以用来处理废气。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无氧或缺氧环境对有害气体的生成会起到阻滞作用,同时可以将重金属效能进行降低,因而可以在再次利用资源时避免出现较严重的环境风险。而裂解炭本身也能对相应的物质进行吸附,因而热解(炭化)技术能够帮助实现高效率的污水和废气处理,并彰显出较大的市场价值。 2.4 石灰投加技术 在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要将石灰和氨基磺酸添加到污泥中,但是要对石灰投量以及氨基磺酸的投量进行控制,按照湿泥量的10%-15%投放石灰,并按照石灰投量的1%投放氨基磺酸。在利用石灰投加技术时,其能够创设出强碱性环境,因而能够更加彻底的杀菌。同时可以沉淀大部分金属离子,控制其可溶性以及活性。石灰投加技术还能够将污泥中的臭气去掉,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因而更加便于操作。且通过氨基磺酸的少量加入,能够通过反应生成氨气,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杀菌。 2.5 污泥焚烧技术 当出现较多的污泥时,可以对污泥进行焚烧处置。对城市污泥中的物质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包括有机物以及纤维木质素,要对其进行脱水干化处理并进行焚烧,则可以实现对有机物的全部碳化,并且可以将污泥中的病原体全部杀除,形成稳定的灰渣,从而进一步减少污泥体积。在对污泥进行焚烧处置时,要选用合理的焚烧设备。 3 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置工艺 3.1 土壤修复 在我国众多的城市中,都存在一定的生态破坏现象,对于存在生态破坏的地区而言,其普遍存在土壤贫瘠的问题。因而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基于污泥胶体状的形态特质,且具备良好的吸水性能与黏性,因而能够与地表更好的附着在一起,污泥中富豪的相应的营养元素,能够实现土壤改良的目的,从而帮助生态恢复平衡,实现对土壤肥力的有效提升。 3.2 生物降解法 污水处理的生物降解法,就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在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工艺中,一般以活性污泥法为主,尤其是日处理能力在二十万立方米以上的情况下。其他常用的二级处理工艺近年来还有氧化沟法、SBR法等。最常见的活性污泥法是使用很广泛的一种水污染物生物降解法,将空气连续鼓入曝气池的污水中,经过一段时间,水中即形成含有大量好氧性微生物的絮凝体——活性污泥,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吸附污水中的有机

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公司 **年12月25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0 工程概况 0 项目名称 0 项目概况 0 占地面积 0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 0 污泥处理处置特点 0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要求 0 工程清单 (2) 主要设备清单见表12 (2) 主要管道、法兰、阀门、支架支座清单见表13 (4) 主要建筑物清单见表14。 (8) 工期 (10) 质量: (10) 施工范围 (10) 编制依据 (10) 第二章施工组织部署 (10) 施工准备 (10) 现场平面布置 (11) 临时设施 (11) 临时用水 (11) 临时用电 (11) 临时道路 (11) 拟组建的施工管理机构 (11) 拟投入的劳动力计划 (11) 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11)

第三章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案) (15) 设备安装工程 (15) 本工程主要设备 (15) 施工前的准备 (15) 基础验收 (16) 设备安装的放线与找平 (16) 设备的倒运与吊装 (17) 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17) 检验方法: (18)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18) 鼓风装置安装 (18) 干燥筒安装方案 (19) 热风炉安装方案 (19) 发酵塔安装方案 (19) 设备试运转 (20) 电气安装工程 (20) 管道安装方案 (22) 技术管理制度 (26) 图纸会审制度 (26)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26) 材料检验制度 (27) 标识制度 (28) 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制度 (28)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 (30) 技术复合制度 (32) 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2) 技术责任制度 (32) 第四章施工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