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链路层实验

数据链路层实验

数据链路层实验
数据链路层实验

实验三协议分析软件使用及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

一、 实验目的

TCP/IP 协议栈分为四层,从下往上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而 网络接口层

没有专门的协议,而是使用连接在In ternet 网上的各通信子网本身所固有的协 议。如以太网

(Ethernet )的802.3协议、令牌环网

(TokenRing )的802.5协议、分组

交换网的X.25协议等。

目前Ethernet 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几乎成为局域网代名词。因此,对以太网链路 层的帧格式进行分析验证, 使学生初步了解 TCP/IP 链路层的主要协议以及这些协议的主要

用途和帧结构。

(1) 掌握协议分析软件 sniffer 的使用; (2) 熟悉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构成; 二、 实验要求

能运用sniffer 工具进行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协议分析。

三、 实验原理

以太网简介

IEEE 802参考模型把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

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与各种传输介质有关的控制问题都

放在MAC 层中,而与传输介质无关的问题都放在

LLC 层。因此,局域网对 LLC 子层是透明

的,只有具体到 MAC 子层才能发现所连接的是什么标准的局域网。

IEEE 802.3是一种基带总线局域网,最初是由美国施乐

(Xerox )于1975年研制成

功的,并以曾经在历史上表示传播电磁波的以太 (Ether )来命名。1981年,施乐公司、

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和英特尔(In tel )联合提出了以太网的规约。 1982年修改为第

二版,即DIX Ethernet V2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的规范。

这个标准后来成为IEEE

802.3标准的基础。

在 802.3 中使用 1 坚持的 CSMA/Ct X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协议。现在流行的以太网的

MAC 子层的帧结构有两种标准,一种是 802.3标

准,另一种是 DIX Ethernet V2 标准。

图 1 802.3 和 Ethernet V2 MAC 帧结构

图1画出了两种标准的 MAC 帧结构。它们都是由五个字段组成。 MAC 帧的前两个

LLC 了 匸

MAC f!/

字段分别是目的地址字段和源地址字段,长度是2或6字节。但在IEEE 802.3标准规定

对10Mb/s的基带以太网则使用6字节的地址字段。

两种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三个字段(2字节)。在802.3标准中,这个字段是长度

字段,它指后面的数据字段的字节数,数据字段就是LLC 子层交下来的LLC帧,其最小长度46字节,最大长度1500字节。在Ethernet V2标准中,这个字段是类型字段,它指出LLC层使用的协议类型。由于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因此,以太网V2标准

中将各种协议的代码规定为大于1500 的数值,这样就不至于发生误解,并借此实现兼容。

最后一个字段是一个长度为4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CS它对前四个字段进行循环冗余(CRC 校验。

为了使发送方和接收方同步,MAC帧在总线上传输时还需要增加7个字节的前同步码

字段和1字节的起始定界符(它们是由硬件生成的),其中前同步码是1和0的交替序

列,供接收方进行比特同步之用;紧跟在前同步码之后的起始定界符为10101011,接收方

一旦接收到两个连续的1后,就知道后面的信息就是MAC帧了。需要注意的是前同步码、

起始定界符和MAC帧中的FCS字段在网卡接收MAC帧时已经被取消,因此,在截获的数据报中看不到这些字段。

本节实验中重点分析Ethernet V2 MAC帧格式,802.3MAC帧不作具体讨论。

四、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如下:

(1)

步骤1:在本机上运行sniffer 截获报文,为了只截获和实验内容有关的报文,通过菜单的Capture->define filter->Advaneed 下的IP ->ICMP 选项,进行设置。

步骤2:在Dos环境下,输入命令“Ping本网一个IP地址”,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停止截获报文:将结果保存为学号-MAC并对截获的报文进行分析:

1)列出截获的报文中的协议类型,观察这些协议之间的关系。

在Sniffer中的协议分析是倒向的树形结构。依次是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所以数据链路层中显示的是Ethertype=0800 (IP),可知网络层使用的是IP协议。

网络层中还有ICMP协议,将在执行过程中的出错报告,报文分组封装成IP分组,再回送给

数据链路层。

2)在网络课程学习中,EthernetV2 规定以太网的MAC层的报文格式分为7字节的前导符、1字节的帧首定界、6字节的目的MAC地址、6字节的源MAC地址、2字节的类型、46?1500字节的数据字段和4字节的帧尾校验字段。分析一个Ethernet V2 帧,查看这个帧由几部分组成,缺少了哪几部分?为什么?

一个Ethernet V2 帧由6字节的目的MAC地址、6字节的源MAC地址、2字节的类型46-1500字节的数据字段四个部分组成,少了7字节的前导符、1字节的帧首定界和4字节的帧尾校验字段。这是因为Sniffer的设计原理,能捕捉数据链路层上的包,是已经校验正确的,就不再显示帧尾的4字节的FCS校验。

(2)在本机运行Sn iffer 软件,并通过菜单的Capture->defi ne filter->Adva need

下的IP ->TCP->HTTP选项,设置如下图,

设置完成后,启动Sniffer ,然后打开IE浏览器通过登录任一个外网网址,找到http 协议的整个流程并进行分析,查看主窗口中数据报文列表窗口和协议窗口信息,以一个发送的报文为例,填写下表:

表1报文分析

(3)在本机运行Sn iffer 软件,并通过菜单的Capture->defi ne filter->Adva need

下的IP->UDP->DNS,选项设置如下图,

设置完成后,在Dos环境下运行:ipconfig /flushdns (清除本机DNS缓存),然后启动

Sniffer ,然后打开IE浏览器通过登录任一个外网网址,找到DNS协议的整个流程并进

行分析,查看主窗口中数据报文列表窗口和协议窗口信息,以一个接收的报文为例,填写下表:

2

五、实验总结

1数据链路层将CRC放在尾部,而不是头部?为什么?

CRC是在发送期间进行计算的。一旦把最后一位数据送上外出线路,就立即把CRC编码

附加在输出流的后面发出。如果把CRC放在帧的头部,那么就要在发送之前把整个帧先检查一遍来计算CRC这样每个字节5都要处理两遍,第一遍是为了计算校验码,第二遍是为了发送。因此把CRC放在尾部就可以将处理时间减半。

2、对于接收的报文和发送的报文,Ethernet II协议中地址字段有什么区别。

Ethernet II帧格式:|前序|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 FCS | 区别是:接收报文的目的地址和发送报文的源地址一样,而接收地址的源地址和发送报文的目的地址可能不一样。

网络实验报告二三四

计算机网络实验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二:数据链路层数据包抓包分析 实验内容 (1)安装Wireshark软件。 (2)掌握抓包软件的使用 (3)掌握通过抓包软件抓取帧并进行分析的办法 实验步骤 (1)常用的抓包软件包括Sniffer、NetXRay、Wireshark (又名EtheReal)。 我们采用免费的Wireshark,可以从https://www.doczj.com/doc/c83082901.html,或其他网站下载。安装完成后,Wireshark的主界面和各模块功能如下: 命令菜单(command menus):最常用菜单命令有两个:File、Capture。File菜单允许你保存捕获的分组数据或打开一个已被保存的捕获分组数据文件。Capture菜单允许你开始捕获分组。 显示筛选规则(display filter specification):在该字段中,可以填写协议的名称或其他信息,根据此内容可以对分组列表窗口中的分组进行过滤。 捕获分组列表(listing of captured packets):按行显示已被捕获的分组内容,其中包括:Wireshark赋予的分组序号、捕获时间、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协议类型、分组中所包含的协议说明信息。在该列表中,所显示的协议类型是发送或接收分组的最高层协议的类型。分组首部明细(details of selected packet header):显示捕获分组列表窗口中被选中分组的头部详细信息。包括:与以太网帧有关的信息,与包含在该分组中的IP数据报有关的信息。如果利用TCP或UDP承载分组, Wireshark也会显示TCP或UDP协议头部信息。最后,分组最高层协议的头部字段也会被显示。 分组内容窗口(packet content):以ASCII码和十六进制两种格式显示被捕获帧的完整内容。(2)下面我们进行抓包练习。 在capture菜单中选中options,可以设置抓包选项,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需要选择要对其进行抓包的网卡。选择完成后按“start”开始抓包。

2.6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协议分析

实验数据链路层的帧分析 一、实验目的 分析 TCP、UDP的数据链路层帧结构、 二、准备工作 虚拟机XP,虚拟网卡设置,NAT模式,TCP/IP参数设置自动获取。本实验需安装抓包工具软件IPTool。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运行ipconfig命令 在Windows的命令提示符界面中输入命令:ipconfig /all,会显示本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2.运行抓包工具软件 双击抓把工具软件图标,输入所需参数,和抓包过滤参数,点击捕捉。 3.进行网络访问 进行网络访问,下载文件/搜索资料/www访问/登录邮件系统等均可。 4.从抓包工具中选择典型数据帧 5.保存捕获的数据帧 6.捕获数据帧并分析 1、启动网络抓包工具软件在网络内进行捕获,获得若干以太网帧。 2、对其中的5-10个帧的以太网首部进行观察和分析,分析的内容为:源物理地址、目的物理地址、上层协议类型。 实验过程: 1.TCP协议数据包、数据帧分析 启动IPTool,IE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c83082901.html,站点,使用iptool进行数据报的捕获。 TCP报文如下图:

根据所抓的数据帧进行分析: (1)MAC header 目的物理地址:00:D0:F8:BC:E7:06 源物理地址:00:16:EC:B2:BC:68 Type是0x800:意思是封装了ip数据报(2)ip数据报

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 ①版本:占4位,所以此ip是ipv4 ②首部长度:占4 位,可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值是15。此ip数据报没有选项,故它的最大十进制为5。 ③服务:占8 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这里是0x00 ④总长度:总长度指首都及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为总长度字段为16位,所以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16-1=65 535字节。 此数据报的总长度为40字节,数据上表示为0x0028。 ⑤标识(Identification):占16位。IP软件在存储器中维持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就加1,并将此值赋给标识字段。但这个“标识”并不是序号,因为IP是无连接的服务,数据报不存在按序接收的问题。当数据报由于长度超过网络的MTU 而必须分片时,这个标识字段的值就被复制到所有的数据报的标识字段中。相同的标识字段的值使分片后的各数据报片最后能正确地重装成为原来的数据报。 在这个数据报中标识为18358,对应报文16位为47b6 ⑥标志(Flag):占3 位,但目前只有2位有意义。标志字段中的最低位记为MF (More Fragment)。MF=1即表示后面“还有分片”的数据报。MF=0表示这已是若干数据报片中的最后一个。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记为DF(Don't Fragment),意思是“不能分片”。只有当DF=0时才允许分片。这个报文的标志是010,故表示为不分片!对应报文16位为0x40。 ⑦片偏移:因为不分片,故此数据报为0。对应报文16位为0x00。 ⑧生存时间:占8位,生存时间字段常用的英文缩写是TTL (Time To Live),其表明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时,就把TTL减去数据报在路由器消耗掉的一段时间。若数据报在路由器消耗的时间小于1 秒,就把TTL值减1。当TTL值为0时,就丢弃这个数据报。经分析,这个数据报的的TTL为64跳!对应报文16位为0x40。 ⑨协议:占8 位,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使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这个ip数据报显示使用得是TCP协议对应报文16位为0x06。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 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 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 ,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 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 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 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 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 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差错检测防止有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 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 ?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地址字段A 只置为 0xFF。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PPP 是面向字节的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HDLC 的做法一样),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PPP没有编码和确认机制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求应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 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答: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0000模2除 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

实验4数据库的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实验

实验4 数据库的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实验 1、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SQL和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熟练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数据连接查询的操作方法。 2、实验时数2学时 3、实验内容 该实验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简单查询操作 1、求数学系(ma)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ma' 2、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Sno srom SC 3、求选修课程号为‘1’的学生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的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按学 号的升序排列。 select Sno,Grade from SC where Cno='1' order by Grade DESC ,Sno ASC 4、求选修课程号为‘1’且成绩在80~90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成绩乘以输出。 select Sno ,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80 and Grade<=90 5、求数学系(ma)或计算机系(cs)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n('ma' ,'cs' ) and Sname='张*' 6、求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 select Sno ,Cno from SC where Grade=0 or Grade=NULL 连接查询操作 7、查询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他所选修的课程 select * from Student ,Course 8、求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及成绩 select ,Sname,Cname,Grade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 and = 9、求选修课程号为‘1’且成绩在90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成绩

1实验一数据链路层实验

实验1 数据链路层——检错与纠错 一实验任务 1通过【海明编码】和【CRC 检错】测试软件,验证纠错与检错功能和性能,掌握其工作原理; 2编写海明编码程序和 CRC 编码程序; 3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报告,左侧装订):方案、编程、调试、结果、分析、结论。 二实验环境 1操作系统Windws 9x/NT/2000/XP/2003/2008/Vista/7 2软件Visual C++ 6.0/2005/2008/2010、Visual Basic 6.0/2005/2008/2010、Turbo C/C++ 3软件 C++ Builder 6.0/2006/2007/2009/2010/XE/XE2、Java、C# 或其它 4数制转换与比较 (16进制、2进制转换;通过比较,找出差错个数、差错位置和突发差错长度)。 三海明编码实验 下载【海明编码】测试软件,运行: 1 验证纠错能力; 2 验证检错能力; 3 若数据=10011001,海明编码=?,校验位=? 4若接收端收到的信息=101010101001(海明编码),数据=? 5 尝试编写海明编码的程序。

四CRC编码实验 下载【CRC-8检错】测试软件,运行: CRC8UndetectedErrors 1验证检错能力,能检几位错? 2 找出检错失败的信息码,并进行分析; 3 若数据=“Hello!”,采用生成多项式107H,CRC校验码=? 4若数据=“Hello!”,采用生成多项式131H,CRC校验码=? 5若接收端收到的信息=4F6F1DH,采用生成多项式107H进行校验,结果如何?6自定义生成多项式,实验其性能,如何选择生成多项式? 7试编写CRC-8编码程序; 8试编写CRC-16编码程序,参考【CRC-16 检错】测试软件。

802.11帧结构分析

802.11帧结构分析 1. 80 2.11介绍 1.1 80 2.11概述 802.11协议组是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为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IEEE 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虽然WI-FI使用了802.11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但是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在以下标准中,使用最多的应该是802.11n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可达600Mbps(理论值)。 IEEE 802.11是一个协议簇,主要包含以下规范: a.物理层规范:802.11b,802.11a,802.11g; b.增强型MAC层规范:802.11i,802.11r,802.11h等; c.高层协议规范:802.11f,802.11n,802.11p,802.11s等。 802.11中定义了三种物理层规范,分别是:频率跳变扩展频谱(FHSS)PHY规范、直接序列扩展频谱(DSSS)PHY规范和红外线(IR)PHY规范,由于物理层的规范与无线信息安全体系关系不大,故本文不对物理层做过多阐述。 802.11同802.3一样,主要定义了OSI模型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相关规范,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可分为MAC子层和LLC子层,802.11与802.3的LLC子层统一由802.2描述。 1.2 80 2.11拓扑结构及服务类型 WLAN有以下三种网络拓扑结构: a.独立基本服务集(Independent BSS, IBSS)网络(也叫ad-hoc网络),如图1所示。 b.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 BSS)网络,如图2所示。 c.扩展服务集(Extent Service Set, ESS)网络,如图2所示。 STA1 STA2 图1

实验3-组合逻辑电路数据选择器实验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数字逻辑设计 实验报告书 实验名组合逻辑电路数据选择器实验 班级_____计嵌151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张耀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顾晖 日期 2016-11-03

目录 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数据选择器实验 (1) 1.实验目的 (1) 2.实验用器件和仪表 (1) 3.实验内容 (1) 4.电路原理图 (1) 5.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 (2) 6.实验数据分析与小结 (9) 7.实验心得体会 (9)

实验三组合逻辑电路数据选择器实验 1 实验目的 1. 熟悉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 2. 学会用集成数据选择器进行逻辑设计。 2 实验用器件和仪表 1、8 选 1 数据选择器 74HC251 1 片 3 实验内容 1、基本组合逻辑电路的搭建与测量 2、数据选择器的使用 3、利用两个 74HC251 芯片(或 74HC151 芯片)和其他辅助元件,设计搭建 16 路选 1 的电路。 4 电路原理图 1、基本组合逻辑电路的搭建与测量 2、数据选择器的使用

3、利用两个 74HC251 芯片(或 74HC151 芯片)和其他辅助元件,设计搭建 16 路选 1 的 电路。 5 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 1、基本组合逻辑电路的搭建与测量 用 2 片 74LS00 组成图 3.1 所示逻辑电路。为便于接线和检查,在图中要注明芯片编号及各引脚对应的编号。

图 3.1 组合逻辑电路 (2)先按图 3.1 写出 Y1、Y2 的逻辑表达式并化简。 Y1==A·B ·A =A + A·B=A + B Y2=B·C ·B·A = A · B+ B ·C (3)图中 A、B、C 接逻辑开关,Y1,Y2 接发光管或逻辑终端电平显示。(4)改变 A、B、C 输入的状态,观测并填表写出 Y1,Y2 的输出状态。 表 3.1 组合电路记录

实验一ACCESS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可编辑可修改 实验一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_6_学时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 时间:2013年月日课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 节教学周次:第________ 周 实验分室:_______________ 实验台号:__________ 实验员: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及其它简单操作 2.熟练掌握数据表建立、数据表维护、数据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 2.数据表的创建: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之间关系、数据的输入 3.数据表维护:打开表、关闭表、调整表外观、修改表结构、编辑表内容 4?数据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数据库 1.创建空数据库 要求:建立“教学管理.accdb ”数据库,并将建好的数据库文件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操作步骤:

IS 1 丿小? e 叮亍 Micrtilitil ftfdwvi 口 可审业 a 站 j-t 4审时 OffiCfLC WF gm ■ *陆 (2)单击険'I 按钮,在打开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的保存位置,在“ 件夹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1-2所示。 (3)这时返回到access 启动界面,显示将要创建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保存位置,如果用户未提供文件 扩展名,access 将自动添加上。 (4 )在右侧窗格下面,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如图 1-1所示。 (5)这时开始创建空白数据库,自动创建了一个名称为表 1的数据表,并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这 个表1,如图1-3所示。 J 曰归 图1-1 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1 )在Access 2010启动窗口中,在中间窗格的上方,单击“空数据库” ,在右侧窗格的文件名文本 框中,给出一个默认的文件名“” 。把它修改为“教学管理”如图 1-1所示。 实验一”文

实验1.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协议实验doc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 通信与网络教研室编

实验1-1预备实验(Ethereal工具的使用) Ethereal 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计算机网络调试、数据包嗅探和网络协议分析软件。该软件使用libpcap库或winpcap库从主机网络接口中捕获数据包。Ethereal具有设计完美的GUI 和众多分类信息及过滤选项。用户通过Ethereal,同时将网卡插入混合模式,可以查看到网络中发送的所有通信流量并捕获到所有的数据包。 一、下载安装Ethereal 从https://www.doczj.com/doc/c83082901.html,网站上可以下载Ethereal软件的最新版本,新版本Ethereal 已经整合winpcap,下载Ethereal即可完成安装。 二、Ethereal的使用 1.执行安装目录下的ethereal.exe文件,选择菜单Capature->Options,打开选项配置对话框,如图1所示。对以下选项进行配置。 图1:Option配置窗口 (1)Interface:指定在哪个接口(网卡)上抓包。一般情况下都是单网卡,所以使用缺省的就可以了。 (2)Limit each packet:限制每个包的大小,缺省情况不限制。 (3)Capture packets in promiscuous mode:是否使用混杂模式。如果选中,抓取所有的数据包。如果只需要监听本机收到或者发出的包,这个选项不选。

(4)Capture Filter:过滤器。只捕获满足过滤规则的分组,例如,捕捉主机202.14.26.53和www服务器https://www.doczj.com/doc/c83082901.html,之间的通信(主机202.14.26.53是自身),capture filter 的filter string设置为:host 202.14.26.53 and https://www.doczj.com/doc/c83082901.html, (5)Capture File:可以指定将捕获到的分组直接保存在一个文件里,而不是存于内存中,在这里输入文件名称。如果选择Using ring buffer(使用环行缓冲区),分组可以被写入多个文件,当每个文件写满或者在指定秒数的时间后交换文件。这些控制对捕获较大较长的跟踪记录是很重要的。 (6)Display options(显示选项)在网络活动量很高的时候,要想同步显示是很困难的。大家可以选择观察实时更新分组,通过让显示屏自动滚动到最后捕获的分组。 (7)Capture limits(捕获限制)可以使用Stop按钮来手动停止跟踪。也可以使用这些选项来要求在捕获一定数量的分组、跟踪记录达到一定的大小或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后停止跟踪。 (8)Name resolution(名字解释)可以把分组中不同的数字翻译成人们易读的名字。如启用MAC地址转换,Ethereal会将一部分地址转化为厂商的名称。如启用网络地址转换,Ethereal会试图将一个网络地址(如:201.100.0.1)转化成一个主机名(如:https://www.doczj.com/doc/c83082901.html,.)2.配置以后,点击图1窗口中的Start按钮,开始跟踪捕获数据包。如图2所示。 图2:跟踪捕获窗口 3.点击图2中的Stop按钮,停止捕获数据包,在Ethereal主窗口中显示已捕获的数据包,如图3所示。

Ethernet帧结构解析..

实验一Ethernet帧结构解析 一.需求分析 实验目的:(1)掌握Ethernet帧各个字段的含义与帧接收过程; (2)掌握Ethernet帧解析软件设计与编程方法; (3)掌握Ethernet帧CRC校验算法原理与软件实现方法。 实验任务:(1)捕捉任何主机发出的Ethernet 802.3格式的帧和DIX Ethernet V2(即Ethernet II)格式的帧并进行分析。 (2)捕捉并分析局域网上的所有ethernet broadcast帧进行分析。 (3)捕捉局域网上的所有ethernet multicast帧进行分析。 实验环境:安装好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Ethereal的计算机 实验时间; 2节课 二.概要设计 1.原理概述: 以太网这个术语通常是指由DEC,Intel和Xerox公司在1982年联合公布的一个标准,它是当今TCP/IP采用的主要的局域网技术,它采用一种称作CSMA/CD的媒体接入方法。几年后,IEEE802委员会公布了一个稍有不同的标准集,其中802.3针对整个CSMA/CD网络,802.4针对令牌总线网络,802.5针对令牌环网络;此三种帧的通用部分由802.2标准来定义,也就是我们熟悉的802网络共有的逻辑链路控制(LLC)。以太网帧是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封装,网络层的数据包被加上帧头和帧尾,构成可由数据链路层识别的数据帧。虽然帧头和帧尾所用的字节数是固定不变的,但根据被封装数据包大小的不同,以太网帧的长度也随之变化,变化的范围是64-1518字节(不包括8字节的前导字)。 帧格式Ethernet II和IEEE802.3的帧格式分别如下。 EthernetrII帧格式: ---------------------------------------------------------------------------------------------- | 前序| 目的地址| 源地址| 类型| 数据 | FCS | ---------------------------------------------------------------------------------------------- | 8 byte | 6 byte | 6 byte | 2 byte | 46~1500 byte | 4 byte| IEEE802.3一般帧格式 ----------------------------------------------------------------------------------------------------------- | 前序| 帧起始定界符| 目的地址| 源地址| 长度| 数据| FCS | ----------------------------------------------------------------------------------------------------------- | 7 byte | 1 byte | 2/6 byte | 2/6 byte| 2 byte| 46~1500 byte | 4 byte | Ethernet II和IEEE802.3的帧格式比较类似,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定义的2字节的类型,而后者定义的是2字节的长度;所幸的是,后者定义的有效长度值与前者定义的有效类型值无一相同,这样就容易区分两种帧格式 2程序流程图:

实验三_数据选择器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实验名称数据选择器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周小安 报告人李城权学号 2015130156 实验时间 2016-10-26 提交时间 2016-11-9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正确使用MSI组合逻辑部件; 2.掌握一般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分析、设计方法; 3.学会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静态功能测试的方法; 4.观察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数据选择器是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之一。它有若干个数据输入端,若干个数据控制端和一个输出端。在控制输入端加上适当的信号,即可从多个数据输入源中将所需要的数据信号选择出来,送到输出端。使用时也可以在控制输入端加上一组二进制编码器程序的信号,使电路按要求输出一串信号,所以它也是一钟可编程序的逻辑部件,也可以用来构造逻辑函数发生器。 如74LS153的逻辑表达式为 Y=A A D+A A D+A A D+A A D 1010 00112103 所以任意给定的三输入变量的逻辑函数军可用4选1数据选择器来实现。 用数据选择器实现单输出函数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和图表法。 比较法设计步骤如下: (1)选择接到数据选择端的函数变量。 (2)写出数据选择器输出的逻辑表达式。 (3)将要实现的逻辑函数转换为标准与或表达式。 (4)对照数据选择器输出表达式和待实现函数的表达式,确定数据输入端的值。 (5)连接电路。 图表法设计步骤如下: (1)选择接到数据选择端的函数变量。 (2)画出逻辑函数和数据选择器的真值表。 (3)确定各个数据输入端的值。 (4)连接电路。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实验仪器: (1)RXB-1B数字电路实验箱; (2)集成电路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1片、74LS153(双4选1数据选择器)1片。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历年真题试卷汇 编1 (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68.00) 1.测得一个以太网数据的波特率是40Mbit/s,那么其数据率是____。【重庆邮电大学2007年】 (分数:2.00) A.10Mbit/s B.20Mbit/s √ C.40Mbit/s D.80Mbit/s 解析:解析:考查以太网的相关知识。以太网采用了曼彻斯特编码,意味着每发一位就需两个信号周期,那么波特率就是数据率的两倍,即波特率为40Mbit/s,数据率为20Mbit/s。故选B。 2.在以太网中,当一台主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信号,只有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与主机的地址一致时,主机才接收这个数据帧。这里所提到的地址是____。 (分数:2.00) A.MAC地址√ B.IP地址 C.端 D.地理位置 解析:解析:考查以太网的MAC帧。由于总线上使用的是广播通信,因此网卡从网络上每收到一个MAC帧,首先要用硬件检查MAC帧中的MAC地址。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就收下,否则丢弃。故选A。 3.以太网地址是由____个字节组成的。【华东理工大学2005年】 (分数:2.00) A.3 B.4 C.5 D.6 √ 解析:解析:考查以太网的MAC帧。以太网地址由48bit组成,常用6个字节表示。注意区分IPv4的地址,IPv4地址由32bit组成,常使用4个字节。故选D。 4.对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的陈述中,正确的是____。 (分数:2.00) A.它依赖于硬件位置 B.它依赖于网络类型 C.它是由生产厂商指定的√ D.它随着每次硬件的开机和关机而改变 解析:解析:考查以太网地址。每块网络适配器(网卡)有一个地址,称为MAC地址,也称物理地址。MAC 地址长6个字节,一般用由冒号分隔的6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如8:0:2b:e4:b1:2,共48位,高24位为厂商代码,低24位为厂商自行分配的网卡序列号。因此选C。 5.以下正确的MAC地址是____。【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 (分数:2.00) A.00-01-AA-08 B.00-01-AA-08-0D-80 √ C.1031 D.192.2.0.1

实验二 数据链路层实验

实验2 数据链路层实验 学号:_______ 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_ 《计算机网络原理》

实验2.1 VLAN 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VLAN 、分配静态VLAN 成员、删除VLAN 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产生两个VLAN ,并验证配置结果; 2.为每个VLAN 命名,并分配交换机成员端口给他们; 3.进行删除VLAN 的操作; 4.理解VLAN1为什么不能被删除。 三、实验环境 以太网交换机1台,PC 机5台,标准网线5 根;console 线1根 四、实验组网图 五、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1)在关机状态下用控制台电缆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 (2)配置各PC :停用组网实验不相关网卡(一般为Realtek 网卡),启用实验组网用(一般为Dlink )网卡,关闭其防火墙,配置IP 、子网掩码。 2.系统视图下输入sysname 命令给交换机重命名。 (1)[Quidway]sysname switchA (2)创建VLAN 2和VLAN 3 Ip:192.168.2.14/24 Ip:192.168.2.10/2444 Ip:192.168.2.11/24 Ip:192.168.2.13/24 PA PB PC PD Ip:192.168.2.12/24 PC

[switchA]vlan 2 [switchA]vlan 3 (3)查看当前交换机上有几个VLAN. [switchA]display vlan(disp vlan) (4)把端口1、2、3指定给VLAN 2 [switchA] VLAN 2 ‘转入VLAN视图 [switchA -VLAN 2]port e1/0/1 e1/0/2 e1/0/3 ‘指定该VLAN内包含哪些端口 如果VLAN包含多个连续的端口时也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实现 [switchA -VLAN 2]port e1/0/1 to e1/0/3 (5)把端口23指定给VLAN 3 [switchA]inter e1/0/23 ‘进入接口视图 [switchA-interface e1/0/23]port access vlan 3 ‘指定该端口属于VLAN 3 (6)用上步的方法把端口24指定给VLAN3 (7)查看VLAN 2的信息 [switchA]disp vlan 2 (8)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9)用display mac-address命令查看mac地址表 (10)删除VLAN 2 删除该VLAN 2包含的端口,两种方法:一种在接口视图下,一种在VLAN视图下。 [switchA]inter e1/0/1 [switchA-interface e1/0/1]undo port access vlan 2 同样方法把e1/0/2、e1/0/3从VLAN 2中移除 [switchA]vlan 2 [switchA-vlan 2]undo port e1/0/1 e1/0/2 e1/0/3 用undo vlan 2命令删除VLAN 2 (11)删除VLAN 3 六、实验结果 1. 按实验拓扑图进行连线,然后每个人都ping同组内其它PC机,命令和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2.用Console方式登录交换机,在系统视图下使用disp cur命令查看交换机的name是___________,缺省的VLAN是__________个。 3. 在系统视图下使用sysname命令给交换机重新命名。

802.11帧结构分析

帧结构分析 1. 介绍 概述 协议组是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为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虽然WI-FI使用了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但是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在以下标准中,使用最多的应该是标准,工作在频段,可达600Mbps(理论值)。 IEEE 是一个协议簇,主要包含以下规范: a.物理层规范:,,; b.增强型MAC层规范:,,等; c.高层协议规范:,,,等。 中定义了三种物理层规范,分别是:频率跳变扩展频谱(FHSS)PHY规范、直接序列扩展频谱(DSSS)PHY规范和红外线(IR)PHY规范,由于物理层的规范与无线信息安全体系关系不大,故本文不对物理层做过多阐述。 同一样,主要定义了OSI模型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相关规范,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可分为MAC子层和LLC子层,与的LLC子层统一由描述。 拓扑结构及服务类型 WLAN有以下三种网络拓扑结构: a.独立基本服务集(Independent BSS, IBSS)网络(也叫ad-hoc网络),如图1所 示。 b.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 BSS)网络,如图2所示。 c.扩展服务集(Extent Service Set, ESS)网络,如图2所示。 STA1STA2 图1

其中,ESS中的DS(分布式系统)是一个抽象系统,用来连接不同BSS的通信信道(通过路由服务),这样就可以消除BSS中STA与STA之间直接传输距离受到物理设备的限制。 根据拓扑结构可以得出的两类服务: 站点服务SS(每个STA都要有的服务):认证(Authentication)、解除认证(Deauthentication)、加密(Privacy)、MSDU传递(MSDU delivery); 分布式系统服务DSS(DS特有服务):关联(Association)、解除关联(Deassociation)、分布(Distribution)、集成(Integration)、重关联(Ressociation)。 2. 帧结构分析 帧格式概述 无线中的数据传播有如表格1所示的格式: preamble是一个前导标识,用于接收设备识别。 PLCP域中包含一些物理层的协议参数,显然Preamble及PLCP是物理层的一些细节。 AP STA1STA2 图2 图3

大数据链路层习题集

在选择重传协议中,当序号字段为4比特,且接收窗口与发送窗口尺寸相同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为(D) A:5 B:6 C:7 D:8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选择重传协议的知识点。对于选择重传协议,若用n比特进行编号,则接收窗口大小为Wr<=2n-1 .所以答案选D 在半双工千兆位以太网中,如果短帧过多,则(B) A:短帧过多可以增加网络的发送效率B:短帧过多将使网络效率大大降低 C:短帧过多会降低网络的负荷D:短帧过多可以增加网络的吞吐量解析:短帧过多将使网络效率大大降低,因为(额外的)帧扩展部分将占用大部分的网络流量。千兆位以太网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用了帧突发技术,即允许一次可以发送多个短帧。 IEEE802.3规定了(D)层次 A:物理层B:逻辑链路层(LLC)C:介质访问控制(MAC)D:以上三层都是解析:IEEE 802标准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个层次。其中又把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功能的子层 局域网中访问冲突的根源是(B) A:独占介质B:共享介质C:引入MAC子层D:规则的拓扑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以太网CSMA/CD协议的原理。由于采用随机访问和竞争技术,CSMA/CD只用于总线拓扑结构网络。 在HDLC协议中,(B)的功能是轮询和选择 A:I帧B:S帧C:U帧D:A和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HDLC协议。HDLC的帧类型包含三种: 1)信息帧(I帧) 信息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通常简称I帧。I帧以控制字第一位为“0”来标识。信息帧的控制字段中的N(S)用于存放发送帧序号,以使发送方不必等待确认而连续发送多帧。N(R)用于存放接收方下一个预期要接收的帧的序号,N(R)=5,即表示接收方下一帧要接受5号帧。换言之,5号帧前的各帧已被接收。N(S)和N(R)均以3位二进制编码,可取值0~7. 2)监控帧(S帧) 监控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通常简称为S帧。S帧以控制字段第一、二位为“10”来标识。S帧带信息字段,只有6字节即48比特,S帧的控制字段的第三、四位以S帧类型编码,共四种不同编码,分别表示: 00——接收就绪(RR),由主站或从站发送。主站可以使用RR型S帧来轮询从站,即希望从站传输编号为N(R)的I帧,若存在这样的帧,便进行传输。从站也可用RR型S帧来做响应,表示从站希望从主站那里接收的下一个I帧的编号是N(R)。 01——拒绝(REJ),由主站或从站发送,用以要求发送方对编号为N(R)开始的帧及以后所有的帧进行重发,这也暗示N(R)以前的I帧已被正确接收。 10——接收为就绪(RNR),表示编号小于N(R)的I帧已被收到,但目前正处于忙状态,尚未准备好接受编号为N(R)的I帧,这可用来对链路流量进行控制。 11——选择拒绝(SREJ),它要求发送方发送编号为N(R)的单个I帧,并暗示其他编号的I帧已全部确认。

实验3 SQL基本操作

实验3 SQL概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定义表结构、修改表、删除表的操作 2.创建视图,修改、删除视图。 二、实验内容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CPXS; 2.修改数据库、删除数据库; 3.在数据库CPXS中创建表; 4.创建查询产品库存量和销售时间的视图; 5.删除视图,修改视图。 三、实验步骤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1)进入企业管理器主界面,右击“数据库”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 (2)弹出“数据库属性”对话框,其中有“常规”、“数据文件”、“事务日志”3个选项卡。 (3)在“常规”选项卡中的“名称”对话框中输入要建立的数据库名称,这里只能输入字母不能输入汉字,如要建立产品销售数据库,可以输入“CPXS”。如图1所示。

图1 输入数据库名称cpxs (4)选择“数据文件”选项卡,对数据文件的逻辑名称、存储位置、容量大小、所属文件组名称和文件属性进行设置。例如,设置数据库的数据文件的逻辑名为cpxs_data,开始大小为1MB,所属文件组为Primary,文件按15%的比例自动增长,文件最大增长到15MB。

图2 设置cpxs属性 (5)选择“事务日志”选项卡,对事务日志文件的物理存储进行设置,可以输入事务日志文件的名称、存储位置、初始大小和文件属性等信息。如设置cpxs数据库的事务日志文件名是cpxs_Log,初始大小为 1MB,文件按5%的比例自动增长,文件最大增长到5MB。 (6)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库的创建后,会在“数据库”文件夹内出现新建的cpxs的数据库。 2.修改数据库 (1)在企业管理器中右击cpxs,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 (2)弹出该数据库的属性对话框,在其中可以对常规、数据文件、事务日志、文件组、选项和权限6个选项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对选定数据库的修改。 3.删除数据库

分析数据链路层帧结构

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 姓名杨国峰 学号20144360205 专业网络2班 任课教师谭邦 日期 2016年4月4日 成绩 南华大学

实验报告正文: 一、实验名称分析数据链路层帧结构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Wireshark分析俘获的踪迹文件的基本技能; 2. 深刻理解Ethernet帧结构。 3. 深刻理解IEEE 802.11帧结构。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分析俘获的踪迹文件的Ethernet帧结构; 2. 分析IEEE 802.11帧结构。 四、实验环境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Ethernet帧结构(本地连接与无线连接)

2.IEEE 802.11帧结构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1.Ethernet帧结构(本地连接为例) Ethernet II, Src: Tp-LinkT_95:c6:20 (fc:d7:33:95:c6:20), Dst: Clevo_00:a1:18 (80:fa:5b:00:a1:18) 以太网协议版本II,源地址:厂名_序号(网卡地址),目的:厂名_序号(网卡地址) Destination: Clevo_00:a1:18 (80:fa:5b:00:a1:18)目的:厂名_序号(网卡地址) Source: Tp-LinkT_95:c6:20 (fc:d7:33:95:c6:20) 源:厂名_序号(网卡地址) Type: IP (0x0800) 帧内封装的上层协议类型为IP Padding: 000000000000 所有内边距属性 2.分析IEEE 802.11帧结构 Protocol version:表明版本类型,现在所有帧里面这个字段都是0x00。 *Type:指明数据帧类型,是管理帧,数据帧还是控制帧。 Subtype:指明数据帧的子类型,因为就算是控制帧,控制帧还分RTS帧,CTS帧,ACK 帧等等,通过这个域判断出该数据帧的具体类型。 To DS/From DS:这两个数据帧表明数据包的发送方向,分四种可能情况讨论: **若数据包To DS为0,From DS为0,表明该数据包在网络主机间传输。 **若数据包To DS 为0,From DS为1,表明该数据帧来自AP。 **若数据包To DS为1,From DS为0,表明该数据帧发送往AP。若数据包To DS为1,From DS为1,表明该数据帧是从AP发送自AP的,也就是说这个是个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数据帧。 Moreflag:分片标志,若数据帧被分片了,那么这个标志为1,否则为0。 *Retry:表明是否是重发的帧,若是为1,不是为0。 PowerManage:当网络主机处于省电模式时,该标志为1,否则为0。 Moredata:当AP缓存了处于省电模式下的网络主机的数据包时,AP给该省电模式下的网络主机的数据帧中该位为1,否则为0。 Wep:加密标志,若为1表示数据内容加密,否则为0。 *Order 这个表示用于PCF模式下。 Duration/ID(持续时间/标识):表明该帧和它的确认帧将会占用信道多长时间;对于帧控制域子类型为:Power Save-Poll的帧,该域表示了STA的连接身份(AID, Association Indentific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