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除尘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除尘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除尘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除尘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除尘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一、除尘系统自动控制设计注意事项

①除尘设备类型、规格、用途、操作方法多种多样,相互间差别较大,自动控制系统要针对具体除尘系统和具体设备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动控制没计。

②除尘系统净化有爆炸性、腐蚀性或潮湿、有害含尘气体时,自动控制装置应做相应的防爆、防静电、防腐蚀等技术处理。

③除尘设备一般露天设置,除尘现场的盘、箱、柜等自动控制装置应注意防雨、防尘、防护等级要高。

④自动控制在满足除尘工艺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简单可靠。

二、袋式除尘系统的自动控制

1.袋式除尘器工作特点

负压反吹风袋式除尘器处在风机的负压端,除尘器采用下进风上排风内滤式结构,且具有相互分隔的袋室。当某一袋室进行清灰时,通过拄制阀门的启闭,使滤袋反复胀瘪数次;抖动滤袋,使粉尘落人灰斗,通过输灰和排灰装置把粉尘运走,净化的气体从滤袋孔隙流过,通过排风管排入大气。图11~6为负压反吹风袋式除尘器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11-6负压反吹风袋式除尘器系统流程

1-0号阀;2-三通换向阀;3-差压变送器;4-振打器;5-双层卸灰阀;6-1号切出刮板输送机;7-2号切出刮板输送机;8-集合刮板输送机;9-口斗式提升机;10-口料位控制器;11-振打器;12-旋转给料器;13-反吹

风管;14-排风管;15-进风管

2.除尘器控制内容

除尘器控制内容为反吹风清灰、卸灰和排灰,并要求设备能进行单动和联动运转的控制。

设单动的目的是为了设备单体调试时在除尘器现场手动操作。

在联动运转时,除尘器清灰系统采用定时或差压控制,并与刮板机连锁,只有在刮板机运转时,方可清灰;清灰的周期,清灰程序中过滤、反吹和沉降时间,能根据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1)顺序启动从除尘器电气室或中央控制室发出运转指令,斗式提升机运转,几分钟后集合刮板输送机运转,再几分钟后切除刮板输送机运转;同时清灰系统和卸灰系统开始工作。斗式提升机要与储灰仓满料位控制器连锁。只有在正常料位时,斗式提升机才能启动。

(2)顺序停止从除尘器电气室或中央控制室发出停止指令(压缩空气压力达到下限及储灰仓满料位),切出刮板输送机、清灰系统和卸灰系统停止运行,几分钟后集合刮板输送机停止运转,再几分钟后斗式提升机停止运转。

(3)事故停止储灰仓料位到满料位、压缩空气压力达到下限(阀门是由气动控制)和输灰设备发生机械故障,若几分钟后不消失,机械设备按正常停机程序停止输灰设备,并向除尘器电气室及中央控制室发送故障信号。

3.自动控制过程

(1)反吹风清灰控制过程反吹风采用负压吸入大气方式反吹清灰,反吹清灰采用三种状态清灰方式进行分室清灰,陈尘器正常运行时,含尘气体从灰斗上的入口短管进入除尘器内,其中较粗颗粒的粉尘在灰斗中自然沉降,较细微的粉尘随气流上升进入滤袋,使滤袋成鼓胀状态。由于碰撞、筛分、钩住、截留等效应,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内壁表面,从滤袋出来的干净气体经排风管、风机和烟筒排入大气。当滤袋内壁粉尘层运渐增厚,使滤袋阻力也相应增高,在达到规定值后,即各室轮流进行反吹清灰。清灰开始首先打开该室三通换向阀的反吹风口,关闭排风口,使反吹风管与滤袋室连接,滤袋内侧处于负压状态,从滤袋外向内吸入反吹风气体(室外大气),由于经过滤袋的气流方向突然改变,滤袋由鼓胀状态变成吸瘪状态,重复2~5次使得积附于滤袋内壁的粉尘层也破裂脱落掉入灰斗后;关闭该室排风口及反吹风口的0号阀门(反吹风阀门),使滤袋室内暂时处于无流通气流的静止状态,这是集中沉降方式(分散沉降方式是在滤袋每一次吸瘪动作之后,安排一段沉降时间)反吹完毕后打开三通换向阀排风口,恢复正常过滤状态,再进行下一个室的反吹清灰。图11-7为集中沉降方式清灰示意图,图11-8为分散沉降方式清灰示意图。

(2)卸灰、输灰和排灰控制过程灰尘落入灰斗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卸灰,先打开双层卸灰阀下阀;几秒钟后,关闭下阀,再打开上阀;几秒钟后,关闭上阀;如此反复几次,最后灰斗振动器振打几秒钟,这个室卸灰结束。再进行下一个室的卸灰。卸灰的次序:先从靠近储灰仓第一个室开始卸灰(见图11-9),即第一室开始卸灰,然后第六室卸灰、第二室……最后第十室卸灰,如此循环下去。这样卸灰使灰尘落入切出刮板输送机后,及时运到集合刮板输送机,不会使切出刮板输送机造成过负荷运转。如果除尘器的灰量大。室与室之间卸灰的间隔时间短。

(3)控制仪表和显示为了测量除尘器的阻力,观察各室清灰效果,除尘器安装了差压变送器。分室差压变送器的高压端取压口在灰斗上方位置,低压端取压口在滤袋室下部位置。总差压变送器高压端取压口在除尘器入口位置,低压端取压口在除尘器出口位置。

为了显示储灰仓灰量,住储灰仓安装1台电容式料位计,这种设备可以随时测出料仓储灰量状态。当储灰仓料位到达上限位置时报警,料位到达满位置时,除尘器按照正常停机程序停止运行。

(4)报警除尘器上的三通换向阀、0号阀及双层卸灰阀都是气动控制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大小直接影响除尘器设备正常运行,所以在压缩空气储气罐上安装1台带电接点的压力表,当压力达到设定的下限值时报警,除尘器按照正常停机程序停止运行。

输灰系统的设备,如斗式提升机、集合刮板输送机和切出刮板输送机的链条因某种原因会拉断,为了防止断链现象发生,在各设备的尾端安装一个二线制感应式接近开关,在轴上装上1只圆盘,圆盘每90°开一个长孔,如图11-10所示。当链条转动时,圆盘也随着转动,当圆盘没开孔的地方遮住接近开关时,

向PLC发出一个信号,PLC计数;假定圆盘从开孔位置转到没开孔位置时间是3s,当链条卡住转速下降,测出圆盘从开孔位置到没开孔位置时间超过3s,PLC发出报警信号,输灰设备停止运行。

4.控制逻辑框图

袋式除尘系统自动控制逻辑框图如图11-11所示。除尘自动控制的内容是随系统大小变化的,控制逻辑框图也会有变化,图11-11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自动控制逻辑框图。

设备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简介 亚太线缆(AsiaPacificCabl e)是一家致力于: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电缆、屏蔽控制电缆、光纤光缆、电力电缆、通讯产品等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公司,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全球知名品牌,总部位于北美,通过其运营子公司在亚太地区从事通讯电缆、电力电缆及漆包线等产品的制造与分销,营运范围主要分布于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 其客户群包括:政府机关、国家电网、系统集成商、通信运营商和跨国企业,服务亚太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光电通信设施等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凭借着“科技至上、品质至上,团队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成为全球电 缆通讯行业的领先品牌,并拥有实力雄厚的产品设计研发团队,系统方案解决团队,供应链管理团队以及市场营销团队。 亚太线缆为用户搭建稳定可靠的基础构架,帮助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掌控,协助他们成功。为促进世界经济互补性,改善世界经济贸易逆差的壁垒,鼓励货物流通、服务、资本、技术的融合。致力于为全球经济信息化搭建平等互利的平台,为现代智慧城市,互联网带宽的提升与推进提供助力。

公司的目标 追求品质可靠 追求技术领先 追求管理高效 追求服务更好 ●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 自动化是专门从事智能自动控制、数字化、网络化控制器及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其众多的功能模块、完善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众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公司的产品拥有多种系列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 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又称自动化装置。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亚太布线— 设备自动化解决方案

T6113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现代加工技术的日益提高,对加工机床特别是工作母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人们也将注意力集中到机床上来,数控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发展的产物,他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制造业的进步。机床的控制系统的优劣与机床的加工精度息息相关,特别是PLC广泛应用于控制领域后,已经显现出它的优越性。可编程控制器PLC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自动控制。在机械加工领域,机床的控制上更显示出其优点。由于镗床的运动很多、控制逻辑复杂、相互连锁繁多,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时,需要的继电器多、接线复杂,因此故障多维修困难,费工费时,不仅加大了维修成本,而且影响设备的功效。采用PLC控制可使接线大为简化,不但安装十分方便而且工作可靠、降低了故障率、减小了维修量、提高了功效。 1.2 关于课题的一些介绍和讨论 1.2.1 设计目标、研究内容和拟定解决的关键问题 完成对T6113机床的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改造,控制核心是PLC,并使其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加工范围扩大,控制更可靠。 研究内容: (1) T6113的电气系统(PLC)硬件电路设计和在机床上的布局。 (2) PLC程序的编制。 解决的关键问题:PLC对机床各个工作部分的可靠控制电气电路的安全问题的解决 1.2.2题目的可行性分析 虽然目前数控机床以其良好的加工性能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但是其昂贵的价格是一般用户望尘莫及的,所以改造现有的机床以达

到使用要求是比较现实的,也是必须的。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造是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精度和其他加工要求,并且在实践中已取得的相当好的效益。 1.2.3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利用PLC作为控制核心,替代传统机床的继电器控制,使得机床的控制更加灵活可靠,减少了很多中间的机械故障的可能。利用PLC的可编程功能使得变换和改进控制系统成为可能。 1.2.4设计产品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镗床是一种主要用镗床刀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用于加工尺寸较大、精度要求较高的孔。特别是分布在不同表面上、孔距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如各种箱体,汽车发电机缸体等零件的孔。一般镗刀的旋转为主运动,镗刀或工件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在镗床上除镗孔外,还可以进行铣削、钻孔、扩孔、铰孔、锪平面等工件。因此镗床的工作范围较广。它可以应用于机械加工的各个领域,但因其价格比一般机床贵好多,所以在比较大的加工车间才可见到。 1.3 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 电气控制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迅速发展的,从最早的手动控制到自动控制,从简单的控制设备到复杂的控制系统,从有触点的硬接线控制系统到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存储系统。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应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精密测量等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生产机械的电机拖动,已由最早的采用成组拖动方式,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自动化功能还是生产安全性方面都相当完善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主要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行程开关等组成,其控制方式是断续的,所以又称为断续控制系统。由于这种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容易、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至今仍是机床和其他许多机械设备广泛采用的基本电气控制形式,也是学习先进电气控制的基础。这种控制系统的缺点是采用固定的

用DCS顺控实现电除尘自动控制

用DCS顺控实现电除尘自动控制

用DCS 顺控实现电除尘自动控制 丁明华 (山东海化集团股份纯碱厂仪表车间,山东 潍坊 262737) 摘 要: 文中介绍一种对电除尘工序进行远程自动控制的方法。使用DCS 顺序控制图,通过模块组态和内部编程,实现多台设备的自动控制,优化了工艺过程,提高了该工序的自动化水平,使该岗位无人值守成为现实。 关键词:DCS ;电除尘;顺控;DeltaV 系统;模块组态;自动控制 1. 概述 电除尘工序隶属于石灰工段,主要是利用高压静电吸附原理,对工艺气体介质中含有的固体小颗粒杂质进行吸附过滤,以达到除尘的目的。运行过程中电除尘塔内部电极产生上万伏的电压,灰尘被吸附在电极上,时间长了越积越多,影响除尘效果,因此需定期对电极进行清洗。我厂共使用了六个电除尘塔,该工序的控制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动方式,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需单独设岗位。由于该工序的特殊性,采用自动控制难度大,其他各大碱厂也很少有实现全自动控制的,因此,将该工序相关仪表及设备接入DCS (分散控制系统),通过组态编程实现自动控制,解决了我厂该工序的自动化控制难题,也为兄弟厂家提供了借鉴。 2. 工艺控制方案 该工序主要是将从泡沫塔经 过一次除尘后的窑气进行二次再 除尘,处理后的窑气进压缩工段。 主要仪表设备有:除尘塔入口 窑气调节阀、入口窑气压力、冲水 调节阀、音叉液位检测仪。如图1: 控制过程如下: 电极送电→开窑气阀→运行4 小时→关闭窑气阀→电极断电→ 打开水阀→冲水3分钟→关闭水

阀→(确认冲水管中无水后)电极送电 如此周而复始。 在以上控制过程中,考虑到阀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有打不开或关不死的情况,通过入口压力指示和音叉液位检测仪可分别反馈窑气阀和水阀的开关情况。 水阀关闭后,虽然对电极的冲水停止,但电极周围气体湿度很大,如立即给电极送电灰产生漏电现象,电极电流达不到设定值,且容易损坏相关设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冲水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延时。我厂6个电除尘当中,1#~5#延时5分钟,6#延时10分钟。 根据工艺要求,正常生产时不希望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除尘塔同时停的情况,这不利于对生产的平稳控制。另外,当一个塔由于故障必须大修时,其他五个塔同时也只能停一个。 3.DCS控制方案介绍 我厂石灰车间使用了艾默生公司的DeltaV系统,实施DCS微机改造后,使电除尘工序的自动控制成为了可能。DCS将所有过程仪表和控制参数纳入微机控制系统,通过方便灵活的组态和编程,能够实现各种控制方案,并对过程进行优化,对各种数据进行集中显示。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DCS对控制过程的组态方式目前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添表式,模块图式,顺控图式,梯形逻辑图式。其中模块图主要用来对监视点和简单的回路控制进行组态,而顺控图则倾向于对生产过程的顺序控制。在对电除尘工序的控制组态中,采用了模块图和顺控图结合的方式,即采用模块图进行输入输出点和6个塔的总体控制,采用顺控图进行单个电除尘塔的顺序控制。 入口窑气调节阀、入口窑气压力、冲水调节阀、音叉液位检测仪等信号通过DCS的I/O 卡件接入,电除尘电信号的开停控制通过继电器控制现场设备,开停状态分别取自现场设备的继电器输出,保证了高低压系统的物理隔离,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1顺控组态 顺控图(SFC)是模块算法中的一类,用来控制时间事件的顺序,例如控制过程的开始与结束。SFC由步骤和转移组成。步骤包含一系列的动作,转移是指转移的条件成立时,过程的顺序可以从某一步骤前进到下一步骤。 本文顺控组态主要用来对单塔的工艺过程实现顺序控制,控制流程图如图2。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样本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引教师 机电工程学院 12月

目录一课程设计设计目 二设计任务 三设计思想 四设计过程 五应用simulink进行动态仿真六设计总结 七参照文献

一、课程设计目: 通过课程设计,在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普通电学系统自动控制办法基本上,用MATLAB实现系统仿真与调试。 二、设计任务: 速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规定运用根轨迹法拟定测速反馈系数' k,以 t 使系统阻尼比等于0.5,并估算校正后系统性能指标。 三、设计思想: 反馈校正: 在控制工程实践中,为改进控制系统性能,除可选用串联校正方式外,经常采用反馈校正方式。常用有被控量速度,加速度反馈,执行机构输出及其速度反馈,以及复杂系统中间变量反馈等。反馈校正采用局部反馈包围系统前向通道中一某些环节以实现校正,。从控制观点来看,采用反馈校正不但可以得到与串联校正同样校正效果,并且尚有许多串联校正不具备突出长处:第一,反馈校正能有效地变化

被包围环节动态构造和参数;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反馈校正装置特性可以完全取代被包围环节特性,反馈校正系数方框图从而可大大削弱这某些环节由于特性参数变化及各种干扰带给系统不利影响。 该设计应用是微分负反馈校正: 如下图所示,微分负反馈校正包围振荡环节。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B G s ()=00t G s 1G (s)K s +()=22t 1T s T K s ζ+(2+)+1 =22'1T s 21Ts ζ++ 试中,'ζ=ζ+t K 2T ,表白微分负反馈不变化被包围环节性质,但由于阻尼比增大,使得系统动态响应超调量减小,振荡次数减小,改进了系统平稳性。 微分负反馈校正系统方框图

操作说明(除尘控制)

除尘控制系统电气操作说明 一、系统简介 1、此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 PLC和显控触摸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2、本系统采用硬接线和DCS进行通讯,在满足独立监控的同时,也可以实现DCS远程监 控。 二、系统触摸屏操作简介 1、PLC控制柜触摸屏分为4个操作画面,其分别为: 1)启动画面; 2)清灰手动; 3)参数设定。 4)主监控。

2、在系统上电,触摸屏启动完成后,首先出现的是“启动画面”。点击启动画面中右下角的 “进入系统”按钮即进入到“主监控”画面。 3、在“主监控”画面的右下角有“参数设定”“清灰手动”画面选择按钮,点击即可进入对 应的参数设定画面和清灰手动画面。在参数设定画面与清灰手动画面中,可选择主监控画面。 三、清灰控制简介 1、、此除尘系统分为本柜手动、本柜自动和远程自动操作。 2、当PLC柜上电后,“主监控”中有“定时开”“定阻开”按钮及相应的指示,点击“定时 开”按钮后,系统会自动按照设定的系统周期时间运行,点击“定阻开”按钮后系统会根据压差的设定作为运行启动条件同时切除系统周期时间。当系统处于定时开的状态如果压差达到设定值后系统会执行定阻开的运行模式,当压差小于设定值后系统会自动重新执行定时开运行模式 3、当PLC柜上电后,“主监控”中出现“清灰电源备妥”指示时,点击触摸屏操作画面下 方的“在线离线”按钮,当清灰状态指示为“离线清灰”时,即可在清灰手动画面上进行手动操作: 1)将在线按钮点击一次时离线阀即关闭。 2)离线打开后,提升阀和脉冲阀才可以在自动与手动的方式下工作。

4、当PLC柜上电后,“主监控”中出现“清灰电源备妥”、“定时”或者“定阻”、及“离线 清灰”指示后,将第一个三位选择开关旋至“就地”位置,将第二个三位选择开关旋至“手动”位置。当面板上的“手动状态”指示灯点亮时,在触摸屏上点击相应的阀门下面的按钮,即可进行手动清灰操作;将第二个三位选择开关旋至“自动”位置后,系统将运行自动清灰程序,此时面板上的“自动运行”指示灯点亮;当将第一个三位选择开关旋至“远程”位置后,即可通过DCS远程启停自动清灰程序。 5、当在清灰电源未上电时,自动启动清灰会有“清灰电源未备妥”报警状态和“故障”指 示出现;当清灰电源从新上电,电机画面上的“故障复位”按钮即可复位此报警,即可重新启动自动清灰。 四、模式转换及参数设置简介 1、清灰系统可以对在线/离线模式进行手动转换也可以根据系统压差自动切换: 1)在“清灰操作”画面中,通过“清灰离线选择”按钮即可对在线/离线模式进行切换,按钮的上面即有相应的状态指示; 2)当除尘器压差大于“清灰离线模式联锁切换差压上限”时,除尘器联锁切换到离线清灰模式;当除尘器压差小于“清灰在线模式联锁切换差压下限”时,除尘器联锁切换到在线清灰模式,在此期间,也可以手动对清灰模式进行切换。 3)当除尘器温度大于“温度上限”时,除尘器联锁打开进风阀和旁路阀同时停止清灰,当其小于“温度下限”时,除尘器联锁关闭进风阀和旁路阀同时启动清灰;在此期间,也可以手动对进风阀和旁路阀进行操作控制。 2、在“参数设定”画面中对除尘器温度、压力的各个参数进行监视和设定。 1)可以对温度及除尘器压力的量程、温度打开关闭冷风阀旁路阀的上下限和除尘器压差切换清灰模式的上下限进行设定; 2)首先点击“登录”按钮,输入密码“6789”,即可进行相应参数的设定;当设定完成后,点击“注销”按钮,即可取消参数设定权限。当点击相应参数的输入框,即可输入相应的参数。 3、清灰时间的设定同上所述。 脉冲阀运行时间:脉冲阀喷吹的时间; 脉冲阀间隔时间:当前脉冲阀工作完到下一脉冲阀开始喷吹的间隔时间;

自动控制系统概要设计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技术简介 (4) https://www.doczj.com/doc/c82331216.html,简介 (4) 1.3.2SQL Server2008简介 (5) 1.3.3Visual Studio2010简介 (5) 1.4参考资料 (6) 2总体设计 (8) 2.1需求规定 (8) 2.2运行环境 (8) 2.3数据库设计 (8) 2.3.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9) 2.3.2数据流图的设计 (9) 2.3.3数据库连接机制 (10) 2.4结构 (11) 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11) 3接口设计 (12) 3.1用户接口 (12) 3.2外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内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4运行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运行模块组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运行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运行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5测试 (13)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与基本要求

(1)根据工艺流程分析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拟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一般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来确定,它是整个设计的依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是开发PLC控制系统的主要依据,所以必须详细分析、认真研究,从而明确控制任务和范围。如需要完成的动作(动作时顺、动作条件,相关的保护和联锁等)和应具备的操作方式(手动、自动、连续、单周期,单步等)。 (2)确定所需的用户输入设备(按钮、操作开关、限位开关、传感器等)、输出设备(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灯等执行元件)以及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电动机、电磁阀等),估算PLC的I/O点数;分析控制对象与PLC之间的信号关系,信号性质,根据控制要求的复杂程度,控制精度估算PLC的用户存储器容量。 (3)选择PLC。PLC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正确选择PLC对于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PLC的选择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I/O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选择PLC的依据是输入输出形式与点数,控制方式与速度、控制精度与分辨率,用户程序容量。 (4)分配、定义PLC的I/O点,绘制I/O连接图。根据选用的PLC所给定的元件地址范围(如输入、输出、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区等),对控制系统使用的每一个输入、输出信号及内部元件定义专用的信号名和地址,在程序设计中使用哪些内部元件,执行什么功能格都要做到清晰,无误。 (5)PLC控制程序设计。包括设计梯形图、编写语句表、绘制控制系统流程图。控制程序是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软件,是保证系统工作正常,安全。可靠的关键,因此,控制程序的设计必须经过反复测试。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6)控制柜(台)设计和现场施工。在进行控制程序设计的同时,可进行硬件配备工作,主要包括强电设备的安装、控制柜(台)的设计与制作、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安装、输入输出的连接等。在设计继电器控制系统时,必须在控制线路设计完成后,才能进行控制柜(台)设计和现场施工。可见,采用PLC控制系统,可以使软件设计与硬件配备工作平行进行,缩短工程周期。如果需要的话,尚需设计操作台、电气柜、模拟显示盘和非标准电器元部件。 (7)试运行、验收、交付使用,并编制控制系统的技术文件。编制控制系统的技术文件包括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电器图及电器元件明细表等。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13T17:23:35.3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作者:张健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力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今后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了将控制模块应用于各行各业,在自动化模块设计上要充分实现规范化设计,总结典型的设计思路,从而使典型设计起到部分标准和规范性的作用。 (13063819880924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力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今后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了将控制模块应用于各行各业,在自动化模块设计上要充分实现规范化设计,总结典型的设计思路,从而使典型设计起到部分标准和规范性的作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水电站设计应用 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工程设计工作,它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在工程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设计工作对项目的工期、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竣工后的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发展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对从事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对传统专业电气知识掌握纯熟,还要掌握学习不断发展的自动化网络知识,对计算机软件运用娴熟。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供应商、项目工程设计工作者或企业管理的所有电气设备可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技术支持和调试。 1 电气控制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电气控制量与热工控制量相比在控制要求及运行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同点,电气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电气控制系统相对热机设备而言对信息的掌握不大,目标少,操控次数少,不过,速度更快,准确度也更高。 (2)电气设备保护自动装置对稳定性要求更高,更快速,并且,有一定抗干扰的能力。 (3)热力系统需要大容量来满足处理信息的需要,并且内部情况复杂,过程掌握十分严格,对于电控系统(ECS),强调数据提取和顺序的掌握作为主要方面,有助于实现连锁保护。 因此,机组的电气系统纳入DCS控制,要求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除了能够进行一般的启动和停止,对于异常问题的显现和控制的数据也要精确显示。并给出可行的操作意见,以及意外控制办法,使电气系统控制处于科学、有效、合理的情况之中。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2.2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由于各种现场总线(如 Lonworks 总线, CAN总线等)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有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系统监控,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2.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都为网络控制系统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 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装置之间仅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任一装置故障仅影响相应的元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3 探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OPC(OIJEfor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IEC61131 的颁布,以及 Microsoft 的 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的电气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EC61131 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正被各大控制系统厂商广泛采纳。Pc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Internet 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 IT 平台的融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Internet/Intranet 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这种趋势正从单一的设备转向集成的系统。 4 提高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4.1保护电子设备的环境 潮湿、霉菌、灰尘、气压、盐雾和污染气体等恶劣环境都对正在使用的电子设备有很大的影响,较轻的表现为电子设备的灵敏度降低,严重的会使电子设备报废。在这些因素中,潮湿的影响最严重,特别是在湿度高、温度低的情况下,达到湿度饱和的情况下导致设备内部的元器件和印制电路板上出现凝露和产色现象,降低设备性能,致使设备不能使用;除此之外,当店子设备遭到潮湿空气后,材料会有一层水膜凝聚在表面,并且渐渐渗透到材料的内部,增加了绝缘材料的导电能力,降低体积电阻率,增加介质消耗导致电气漏电、短路甚至击穿,引发设备故障。 4.2切合实际开发控制 设备控制设备设计的开发阶段的关键是设备的可靠性,在设计的科学和切合实际才能产出实用的产品。所以在这个阶段,要认真研究设备、零部件、元器件的技术环境、技术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出设备的设计参数,从而制定使用的设计方案;然后在掌握了

电炉除尘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电炉除尘自动控制系统 赵玉波王萍 摘要 (东北特钢集团大连金牛股份第二炼钢厂)(东北特殊钢集团计控处)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炉除尘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调试过程。系统投运至今,运行稳定,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关键词自动控制PLC调试 1 引言 大连金牛股份有限公司环保治理工程——电炉除尘项目,由日本新日铁株式会社和无锡东方环境研究所合作完成。过程根据电炉工况采用自动控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彻底改变了冶炼时厂房内的烟尘污染状况,除尘效果十分明显。 该项目采用炉盖四孔直排和屋顶罩相结 合的除尘工艺,电炉产生的烟尘,绝大 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部分通过直排系统,即经过电炉第四孔,水冷滑套,燃烧沉降室,水冷管道,再经增压风机排出;另一小部分通过屋顶罩排出,两股烟尘在除尘器前汇合,经除尘器净化后由主风机排出。整个工艺 除尘自动控制系统共分三大部分,分别由现场级(检测仪表、传感器和执行装置),基础自动化(PLC)和上位机组成。系统组态如图1 所示。 图1现场仪表主要检测工艺过程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参数,PLC 及分布式I/O通过数据扫描采集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控制系统组态图 根据控制要求向现场执行装置发出控制信 号,完成控制功能。上位机一方面接收 PLC 的输入信号,另一方面根据控制要求 向PLC发出控制指令,对工艺过程实现监

控,同时实现过程数据管理功能。 2.1 现场级 该系统中需要检测的工艺参数较多, 包括温度、压力、流量、转速、振动等等, 其中参与控制的主要参数有风门阀入口温 度,野风阀前烟气温度,除尘器差压等, 另外还有一些设备运行状态参数,主要是 二次阀 屋顶罩 增压风机 监视和报警作用。系统工艺控制流程图如 图 2 所示。系统根据检测到的工艺状态参 数以及电炉工况模式,通过 PLC 或现场操 作箱对现场的执行机构进行自动或手动控 制,如控制滑套、风门阀、二次阀、野风 阀等的开度,控制主风机和增压风机组的 转速以及除尘器清灰等动作. 气源处理 主风机 电炉 室 电机 液力偶合 器 野风阀 电机 液力偶合 器 图 2 除尘系统工艺控制流程图 2.2 基础自动化 该系统共有数字量信号 180 多个,模 拟量信号 30 多个,采用西门子 SIMATIC S7-300 可编程控制器(CPU315—2DP ), 由于现场信号 0#中央机架 1#中央机架 比较分散,并且有些信号距离主站 PLC 柜 较远,故现场另设一个分布式 I/O 站,通 过 Profibus —DP 总线与主站进行通讯,系 统 PLC 硬件配置如图 3 所示。 分布式 I/O 站 燃 烧 排 气 筒 除 尘 器 电 源 接 口 模 块 通 讯 模 块 DI 模 块 DI 模 块 DI/ DO 模 块 通 讯 模 块 通 讯 模 块 DO 模 块 C P U 接 口 模 块 DO 模 块 DO 模 块 DO 模 块 AI 模 块 AI 模 块 AO 模 块 预 留 预 留 电 源 E T 200M 20 DI 模 块 AI 模 块 AI 模 块 AI 模 块 AO 模 块 DI 模 块 预 留 ` P r o f i b u s ---D P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丰炜PLC说明资料1-PLC系统设计及选型方法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设备中,有大量的数字量及模拟量的控制装置,例如电机的起停,电磁阀的开闭,产品的计数,温度、压力、流量的设定与控制等,工业现场中的这些自动控制问题,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可以轻松的解决,PLC已成为解决自动控制问题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中,本文简要叙述了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及PLC的基本选型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主要步骤 ( 1 )深入了解和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这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以后的选型、编程、调试都是以此为目标的。 a .被控对象就是所要控制的机械、电气设备、生产线或生产过程。 b .控制要求主要指控制的基本方式、应完成的动作、自动工作循环的组成、必要的保护和连锁等。对较复杂的控制系统,还可将控制任务分成几个独立部分,这样可化繁为简,有利于编程和调试。

( 2 )确定 I/O 设备 根据被控对象的功能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输入、输出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传感器、编码器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电磁阀、变频器、伺服、步进等。 ( 3 )选择合适的 PLC 类型 根据已确定的用户 I/O 设备,统计所需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点数,选择合适的 PLC 类型,包括机型的选择、 I/O 模块的选择、特殊模块、电源模块的选择等。 ( 4 )分配 I/O 点 分配 PLC 的输入输出点,编制出输入 / 输出分配表或者画出输入 / 输出端子的接线图。接着就可以进行 PLC 程序设计,同时可进行控制柜或操作台的设计和现场施工。 ( 5 )编写梯形图程序 根据工作功能图表或状态流程图等设计出梯形图即编程。这一步是整个应用系统设计的最核心工作,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要设计好梯形图,首先

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及功能说明

第三章机房自动控制系统 一、冰蓄冷自动控制系统综述 工程的自控系统由上位机远程控制系统、PLC现场控制系统、电动阀、传感检测器件、系统配电柜、系统软件等部分组成。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PLC控制软件为主的控制程序,该程序为美国西门子公司与CRYOGEL公司联合开发,已经在美国的多个工程中和台湾杰美利(GEMINI)得到应用,直接输入后调整。上位机控制软件也可带采用CRYOGEL/(GEMINI)公司软件包的WinCC操作系统。 上位机远程控制设置先进的集中控制台,采用工控机配置打印机进行远程监控和打印,现场控制机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进行系统控制、参数设置、数据显示,确保实现系统的参数化,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本系统中的核心控制部分与机电执行装置采用国际著名品牌(西门子、江森、霍尼韦尔)的产品。 蓄能系统控制具体功能如下: ⑴控制系统通过对主机、蓄热锅炉、蓄冰装置、板式换热器、泵、冷却塔、系统管路调节阀进行控制,调整蓄冷系统各应用工况的运行模式,在最经济的情况下给末端提供稳定的供水温度。 ⑵根据季节和机组运行情况,自控系统具备所有工况的转换功能。 ⑶控制、监测范围: a、制冷主机、泵、冷却塔启停、状态、故障报警; b、总供/回水管温度显示与控制; c、蓄冰装置及蓄热水箱进出口温度、显示与控制; d、蓄冰量、余冰量、乙二醇流量、瞬时释冷速度、蓄冷速度等标准规定参数的 显示; e、电动阀开关、调节显示; f、备用水泵选择功能; g、各时段用电量及电费自动记录; h、空调冷负荷以及室外温湿度监测; i、可选的功能(包括楼宇智能化系统接口及接口转换程序)。 ⑷控制系统对一重要的参数进行长时间记录保存,并将空调的实际运行日负荷通过报表或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可以查询到某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数据值,供使用者进行了解、分

电除尘系统PLC自动控制

电除尘系统PLC自动控制 摘要:从plc控制在济钢炼铁厂400㎡烧结机机头除尘系统的应用中可以看出,plc系统可使电除尘系统自动化水平、控制性能、智能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现场操作和维护工作量大大减少,设备故障率也大大降低。 1 引言 自1907年第一台电除尘器成功地用于工业生产以来,电除尘器以其除尘效率高、阻力损失少、处理烟气量大、能处理高温烟气和腐蚀性烟气、日常运行费用低等众多优点,使用领域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电除尘器已经是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众多行业除尘设备的首选。电除尘器的结构、性能和控制方式等也日臻完善,plc控制在电除尘系统各部分的控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作用显著。 2 电除尘系统工艺流程及基本原理 电除尘器是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差较大的金属收尘极(阳极)和电晕极(阴极)上通过高压直流电,并维持一个足以使含尘气体(指一般的含尘烟气,不含腐蚀性和剧毒)电离的静电场(见图1)。含尘气体在静电场中电离后所生成的电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吸附在通过电场的粉尘上,而使粉尘获得电荷自身带电。荷电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性相反的电极(收尘极和电晕极)运行而沉积在电极上,从而达到粉尘和气体分离的目的。当沉积在电极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时,借助于收尘极、电晕极振打机构使粉尘落入下部的灰斗中,再经过卸灰输灰系统将粉尘排出,而净化后的气体从电除尘器出口处排入大气中。 图1 电除尘基本原理示意图 3 系统组成

图2 系统构成图 以济钢炼铁厂400m2烧结机机头电除尘系统为例,整套400m2烧结机机头电除尘自动控制系统由2台ablogix50001756-l55plc和2台上位机组成,其中1台ablogix5000plc设置了1台远程i/o站,2台上位机分别用于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见图2)。 4 控制功能 plc在电除尘系统中主要作用是控制所有低压设备自动运行和远程监控高压整流供电设备,对低压设备的控制一般都有现场手动和远程自动两种控制方式,所控制的设备包括阴极振打、阳极振打、灰斗卸灰阀电机、仓壁振动器、绝缘子保温梁电加热器、灰斗保温电加热器、灰斗料位计、烟气进出口温度显示、绝缘子保温梁温度显示、声波清灰装置、输灰系统、高压供电设备安全联锁以及远程监控等(见图3)。下面对自动控制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图3 控制功能图 4.1阴、阳极振打的控制 电除尘器的阴、阳极振打都是由电机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给阴、阳极振打机构,使阴极线、阳极板上的积灰振落到灰斗中。plc系统通过控制器中的时间继电器控制阴、阳极振打电机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相互配合运行,并根据振打电机对应的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返回信号对电机状态进行监控和保护。阴、阳极振打的一般控制规律为:一电场的阴、阳极振打周期最短,以后的各个电场振打周期逐渐加长,具体时间需根据电除尘器刚投产时的测试情况及工艺参数进行确定;以24小时为总振打周期,夜间运行周期要比白天运行周期短[3];阴、阳极振打相互配合运行,但振打周期各自独立计算,阳极振打要比阴极运行时间长、强度大;振打反馈信号只起状态监视和保护作用,不加入周期运行控制当中;为节约能源,振打运行反馈信号与高压整流供电设备有联锁,当大量振打运行时,高压整流供电设备低电压运行或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与调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课程设计 2016年6月17日

电气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沈细群 课程设计时间2016年6月6日~2016年6月17日(第15~16周) 教研室意见同意开题。审核人:汪超林国汉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的综合训练,获得应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 1.根据控制对象的用途、基本结构、运动形式、工艺过程、工作环境和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 2.绘制水箱液位系统的PLC I/O接线图和梯形图,写出指令程序清单。 3.选择电器元件,列出电器元件明细表。 4.上机调试程序。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 课程设计的要求 1.所选控制方案应合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应能够满足控制对象的工艺要求,并且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2.所绘制的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4728-8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6988-87《电气制图》和GB715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的有关规定。 3.所编写的设计说明书应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篇幅不少于7000字。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精选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其最大特点是运营密度大、列车行车间隔时间短、安全正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 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由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和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列车自动防护( 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系统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ATP的子系统通过列车检测、列车间 隔控制和联锁(联锁设备可以是独立的,有的生产厂商的系统也可以包含在ATP系统中)控制等实现对列车相撞、超速和其他危险行为的防护。 二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 AT0?C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与ATP系统相互配合,负责车 站之间的列车自动运行和自动停车,实现列车的自动牵引、制动 等功能。ATP轨旁设备负责列车间隔控制和报文生成;通过轨道

电路或者无线通信向列车传输速度控制信息。ATP与ATO车载系 统负责列车的安全运营、列车自动驾驶,且给信号系统和司机提供接口。 三)自动监控(ATS-Automatic Train Super -vision )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负责监督列车、自动调整列车运行以保证时刻表的准确,提供调整服务的数据以尽可能减小列车未正点运行造成的不便。自动或由人工控制进路,进行行车调度指挥, 并向行车调度员和外部系统提供信息。ATS功能主要由位于OCC 控制中心)内的设备实现。 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一)列车自动防护(ATP) ATP是整个ATC系统的基础。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亦 称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其功能为列车超过规定的运行速度时即自动制动,当车载设备接收地面限速信息,经信息处理后与实际速度比较,当列车实际速度超过限速后,由制动装置控制列车制动系统制动。 ATP通过轨道电路或者无线GPS系统检测列车实际运行位 置,自动确定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连续不间断地实行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自动监测列车运行间隔,以保证实现规定地行车间隔。防止列车超速和越过禁止信号机等功能。 按工作原理不同,ATP子系统可分为“车上实时计算允许速

PLC除尘室控制系统

中南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___PLC_______题目:___除尘室控制系统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年级:___2011级______指导老师:___陈勉、樊金荣___

目录 引言 (3) 1.课题要求 (3)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 2.1系统变量定义及分配表 (4) 2.2系统接线图设计 (4) 3.控制系统设计 (4) 3.1 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 (4) 3.2 控制程序设计思路 (5) 4.人机界面设计与程序 (5) 4.1程序 (5) 4.2人机界面设计 (6) 5.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7) 5.1 系统调试及解决的问题 (7) 5.2 结果分析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人或物进入无污染、无尘车间前,首先在除尘室严格进行指定时间的除尘才能进入车间,否则门打不开,进入不了车间。除尘室的结构如图34所示。图中第一道门处设有两个传感器:开门传感器和关门传感器;除尘室内有两台风机,用来除尘;第二道门上装有电磁锁和开门传感器,电磁锁在系统控制下自动锁上或打开。进入室内需要除尘,出来时不需除尘。 一、课题要求 1、具体控制要求如下: 进入车间时必须先打开第一道门进入除尘室,进行除尘。当第一道门打开时,开门传感器动作,第一道门关上时关门传感器动作,第一道门关上后,风机开始吹风,电磁锁把第二道门锁上并延时20s后,风机自动停止,电磁锁自动打开,此时可打开第二道门进入室内。第二道门打开时相应的开门传感器动作。人从室内出来时,第二道门的开门传感器先动作,第一道门的开门传感器才动作,关门传感器与进入时动作相同,出来时不需除尘,所以风机、电磁锁均不动作。 2、课题任务与要求: 1)确定输入/输出设备; 2)PLC I/O点分配,并绘制I/O接线图以及其它外部硬件图; 3)绘制系统功能表图;设计梯形图和人机界面并调试运行并模拟调试; 4)整理技术资料,编写使用说明书。 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