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就不可能求解其Schrodinger 方程。这些近似使一般量子力学方程简化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方程。这些近似和关于分子波函数的方程形成计算量子化学的数学基础。

2.1 SCF-MO 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子轨道的自洽场计算方法

(SCF-MO)是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核心部分,因此在介绍本文计算工作所用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关键的部分作一简

要阐述。

2.1.1 Schrodinger 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为了后面介绍各种具体在自洽场分子轨道(SCF MO)方法方便,这里将主要阐明用于本文量子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近似,给出SCF MO 方法的一些基本方程,并对这些方程作简略说明,因为在大量的文献和教材中对这些方程已有系统的推导和阐述[1-5]。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

R AB =R 图2-1分子体系的坐标

解定态Schrodinger 方程

''12121212122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 (2.1)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和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和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

∑∑≠+∇-=p q p pq

p e r H 12121ˆ2 (2.2) 以及原子核的动能

∑∇-=A A A

N M H 2121ˆ (2.3) 和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及核排斥能

∑∑≠+-=p A B A AB B A pA

A eN R Z Z r Z H ,21ˆ (2.4) 式中Z A 和M A 是原子核A 的电荷和质量,r pq =|r p -r q |,r pA =|r p -R A |和R A

B =|R A -R B |分别是电子p 和q 、核A 和电子p 及核A 和B 间的距离(均以原子单位表示之)。上述分子坐标系如图2.1所示。可以用V(R,r)代表(2.2)-(2.4)式中所有位能项之和 ∑∑∑-+=

≠≠p A pA

A B A q p pq AB B A r Z r R Z Z r R V ,12121),( (2.5) 原子单位

上述的Schrodinger 方程和Hamilton 算符是以原子单位表示的,这样表示的优点在于简化书写型式和避免不必要的常数重复计算。在原子单位的表示中,长度的原子单位是Bohr 半径 A == 52917725.042220e

m h a e π 能量是以Hartree 为单位,它定义为相距1Bohr 的两个电子间的库仑排斥作用能

2

1a e Hartree =

质量则以电子制单位表示之,即定义m e =1 。

Born-Oppenheimer 近似

可以把分子的Schrodinger 方程(2.1)改写为如下形式

''),(212122ψψT p p A A A E r R V M =⎥⎦

⎤⎢⎣⎡+∇-∇-∑∑ (2.6) 由于组成分子的原子核质量比电子质量大103倍~105倍,因而分子中电子运动的速度比原子核快得多,核运动平均速度比电子小千倍,从而在求解电子运动问题时允许把电子运动独立于核运动,即认为原子核的运动不影响电子状态。这就是求解(2.1)式的第一个近似,被称作Born-Oppenheimer 近似或绝热近似。假定分子的波函数Ψ′可以确定为电子运动和核运动波函数的乘积

)(),(),(r Φr R r R ψψ=' (2.7) 其中Ф(R )只与核坐标有关,代入方程(2.2)有

ΦE Φr R V ΦΦM ΦM ΦM T A p p A A

A A A A A

A A ψψψψψψ=+∇-∇-∇⋅∇-∇-∑∑∑∑),(2121121222 对于通常的分子,依据Born-Oppenheimer 原理有:∇A Ψ和∇A 2Ψ都很小,同时M A ≈103~105,从而上述方程中的第二项和第三项可以略去,于是

ΦE r R V ΦΦM T p

p A A A ψψψψ=+∇-∇-∑∑)],(21[2122 易知

)(/)],(21[/)21(22R E r R V ΦΦM E p

p A A A T =+∇+∇+∑∑ψψ 也即该方程可以分离变量而成为两个方程

ψψψ)(),(212R E r R V p

p =+∇-∑ (2.8) ΦE ΦR E ΦM T A p A

=+∇-∑)(212 (2.9)

方程(2.8)为在某种固定核位置时电子体系运动方程,而方程(2.8)时核的运动方程。E (R )固定核时体系的电子能量,但在核运动方程中它又是核运动的位能。此时分子总能量用E T 代表。

因此,在Born-Oppenheimer 近似下,分子体系波函数为两个波函数的乘积(2.7)式。分子中电子运动波函数Ф(R )分别由(2.8)和(2.9)式确定。电子能量E (R )为分子的核坐标的函数,从(2.9)式看出它又是核运动的位能。在空间画出E (R )随R 的变化关系称为位能图。

单电子近似

体系的电子与核运动分离后,计算分子的电子波函数Ψ归结为求解下面的方程

ψψE r Z r p p A pA A q p pq p =⎥⎥⎦

⎤⎢⎢⎣⎡-+∇-∑∑∑≠'12121,2 (2.10) (2.10)式是量子化学的基本方程,目前已有多种求解这个方程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区别首先是构成Ψ的方式及其相应的近似。

最常用的是Hartree 建议的单电子近似[6]。在多电子体系中,所有电子势相互作用的,其中任意电子运动依赖于其它电子的运动。Hartree 建议把所有电子对于每个个别电子运动的影响代换成某中有效场的作用。于是每个电子在核电荷及其余电子有效场产生的势场中运动仅依赖于电子坐标。

从而,电子运动分开了,对于多电子体系中每个电子可以引入单电子波函数,这种单电子波函数是(2.10)式单电子Schrodinger 方程的解,其中含有算符1/r pq 项,用只依赖于所研究电子坐标的有效场代替。整个多电子体系波函数等于所有电子的单电子波函数(轨道)乘积。

电子还具有自旋角动量s ,其分量s x ,s y 和s z 满足普通角动量算符的对易关系。算

符s 2和s z 完全给定了电子的自旋,电子自旋波函数η(ξ)满足方程

)()1()(ˆ2ξηξη+=s s s

)()(ˆξηξηz z m s

= (2.11) 其中ξ是自旋坐标,通常把对应于自旋1/2的波函数记为α(ξ),而把自旋m s =-1/2波函数记作β(ξ)。

在非相对论近似下和不存在外磁场时,电子的自旋和空间坐标无关,因此,因此电子的自旋轨道可取成

)(),,(),,,(ξηψξψz y x z y x =' (2.12)

考虑到自旋变量的多电子波函数由自旋轨道组成,他应当是体系总自旋S2及其Sz 的本征函数

ψψ)1(ˆ2+=S S S

(2.13a) ψψS

z M S =ˆ (2.13b) 构成体系多电子波函数Ψ时,必须考虑Ψ相对于任一对电子交换的反对称性要求,此所谓Pauli 原理[7]。因此,一般不求出Hartree 方法的简单乘积型波函数Ψ,而是求出对应于按自旋轨道电子的所有可能置换方式的Slater 行列式波函数,此为Hartree-Fock 方法。对于置于n=N/2轨道的Ψ上的N 电子体系,单电子近似下波函数Ψ写为

)

()()()()()()()()

2()2()2()2()

2()2()2()2()1()1()1()1()1()1()1()1(!1

111111N N N N N N N N N Ψn n n n n n βψαψβψαψβψαψβψαψβψαψβψαψ = (2.14)

该式的Slater 行列式是保证反对称性要求的唯一这类函数。

引入单电子近似便确定了波函数Ψ的形式,用它可以求解方程(2.10)。显然在一般的情况下,Ψ应当包含(2.14)型行列式的线性组合,同时满足(2.13)式的限制。若(2.12)式中自旋部分是单电子自旋投影算符S z 的本征值,则(2.13b)式就满足。当分子的n

个轨道每个均为自旋反平行电子对占据时(闭电子壳层),一个行列式波函数(2.14)就已满足(2.13a)和(2.13b)。对于含有未配对的电子体系,这是做不到的,此时体系波函数是对应于各种轨道填充方式(不同组态)的Slater 行列式Ψl 的的线性组合

l l

l a Ψψ∑= (2.15)

当适当选择行列式前系数a l 时,条件(2.13a)和波函数的反对称性要求均可以满足。 由于存在着电子运动的相关,不明显处理(2.10)式中1/r p q 项的单电子近似,完全忽略了这种相关效应,所以,Hartree-Fock 单电子近似使波函数的计算产生了误差。

变分原理

上述单电子近似只是给出了所求解体系多电子波函数的一种形式,变分法提供了求解方程(2.10)的一种方法。

Schrodinger 方程(2.10)的解对应于稳定态能量。因此若波函数Ψ是(2.10).的解,那么对于任意微小变化δΨ,取能量平均值

⎰>==<τΨd H Ψ|ΨH Ψ|E *ˆˆ (2.16)

的变分应等于零,即

0ˆ>=<=|ΨH

Ψ|E δδ (2.17) (2.16)式中积分是对Ψ的所有变量进行的,并且已假定Ψ是归一化的,即

1ˆ=⎰τΨd H Ψ* (2.18)

由于我们寻找对应于体系基态的波函数,总能 量应当是极小值。因此,对单电子轨道施行变分就给出这种型式波函数,能量是极小值并满足(2.17)式。从而求得的波函数Ψ就是多电子体系基态Schrodinger 方程所欲求的解。

显然,为了施行变分,波函数Ψ的型式应当充分好。两种途径可以保证这一点:①取展开式(2.15)是从充分多项,且固定轨道Ψ只对系数a l 变分;②局限于尽可能少

的行列式Ψl ,若有可能做到就取一个,但此时把每个ψ表成可能的简单形式。鉴于这种选择,区分出两类广泛应用的量子化学方法,价键(VB)法和分子轨道法(MO). 在价键法中,用孤立原子的原子轨道(AO)作为单电子波函数ψ去构成Slater 行列式Ψl 。原子轨道的不同选择对应于不同的行列式Ψl 。对于(2.15)施行的变分,可得到确定系数a l 的方程。为了充分靠近体系的能量,必须在(2.15)式中选用足够的多项,即用多行列式波函数进行运算。用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分子轨道(LCAO MO)法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相应于体系能量极小的多电子波函数方法。此时,对应于分子中单电子态的分子轨道ψi 写成原子轨道φμ(基函数AO )的线性组合

∑==m

i i c 1μμμϕψ (2.19)

实际上,这种展开有完全合理的基础。因为靠近某个原子的电子所受的作用基本上是由该原子产生的场引起的,所以该区域中电子波函数应当近于原子轨道。展开该式对求解变分问题的优点是明显的。

如果(2.15)式中选用极大数目的项,那么VB 法和MO 法就都给出同样的能量E 和波函数ψ,当然表达式不完全相同。这种唯一性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使用LCAO MO 的的每个行列式均可以展开为AO 组成的一些行列式。在一般情况下,每个MO 组成的行列式应展开成AO 组成的所有行列式。因为波函数ψ应通过AO 组成的行列式完全集合表达,从而,当使用完全集合时,MO 法与VB 法所描述的ψ就等价。当然,不用完全及表达时,两种方法的等价性就破坏了。在极端性况下,某种方法中可以取一个行列式,此时可以直接看到MO 法的优越性。

对于MO 法,允许采用单行列式表达ψ(至少对于闭壳层体系),进而,通常由一些正交分子轨道组成行列式

ij

j d H i δτϕϕ=⎰ˆ*

(2.20)

其中δij 是Kronecker 符号。从而是计算大为简化,并能比VB 法更简单地确定(2.19)式的方程系数。同时,MO 法的基本方程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能力。由于这个原因,现代的MO 方法已经成为最常用的计算多电子分子的电子结构的基本方法。

2.1.2 闭壳层体系的Hartree-Fock-Roothaan 方程

在分子轨道范围内,对闭壳层体系,在单电子近似下,用两个自旋反平行电子填充每个分子轨道ψ,可以构成一个Slater 行列式(2.14)型波函数,选择轨道(2.12)的自旋部分满足(2.11)式,则保证了(1.13b)条件。

根据变分原理,若轨道ψ使得分子能量(2.16)取极小值,就求出了所研究多电子体系方程(2.10)的解。将波函数(2.14)代入(2.16)式,并进行一些推导[见引文1-4],可得闭壳层分子的电子能量表达式

∑∑-+=n

ij ij ij i ii K J H E )2(2 (2.21)

此处H ii 是对应于分子轨道ψi 的核实Hamilton 量H core (1)的单电子矩阵元

⎰=τϕϕ(1)d ˆ(1)i

*core i ii H H (2.22) 而H core 包含电子动能算符和分子中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算符

∑-∇-=+=A A

A core r Z V T H 12)1(21ˆˆ)1(ˆ (2.23) 下面两式分别表示库仑积分J ij 和交换积分K ij

2112

*

*)2()1(1)2()1(ττϕϕϕϕd d r J j i j i ij ⎰⎰= (2.24) 212

*

*)2()1(1)2()1(ττϕϕϕϕd d r K i j j i ij ⎰⎰= (2.25) 积分取遍电子1和2的全部空间坐标。

从(2.22)至(2.25)可以看出(2.21)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显然,单电子积分H ii 表示

在核势场中分子轨道上电子能量,由于每个ψi 轨道上占据两个电子,所以乘以2。双电子库仑积分J ij 表示ψi 和ψj 轨道上两个电子间平均排斥作用。由于波函数的反对称性要求出现了交换积分K ij (在Hartree 方法中不考虑它),减小了不同轨道ψi 和ψj 上平行自旋电子间相互作用,正是它们描写了相同自旋电子运动的交换相关。然而,在Hartree-Fock 方法中,还是没有考虑反平行自旋电子间库仑排斥引起的电子相关效应。 为了求解Ψ的最优近似,必须选择一定形式的分子轨道ψi 是总能量最小。这些分子轨道相互正交,在LCAO 近似下表成原子轨道ψμ的展开(2.19)式。Roothaan 最先解决了这一问题[8]。关于ψi 对AO 基展开系数的方程成为Hartree-Fock-Roothaan 方程(间记为HFR 方程)。下面简要推导这个方程。

首先从写ψi 的LCAO 展开式

∑=μ

μμϕψi i c

分子轨道正交归一化条件给出对MO 系数的附加限制

ij j i S c c δμνμννμ=∑* (2.26)

其中S μν是原子轨道ψμ和ψν间的重叠积分

⎰=τϕϕνμμνd S * (2.27)

我们不难用AO 基写出(2.23)至(2.25)式

∑=μν

μννμH c c H i i ii * (2.28)

∑><=

μνλσσλνμλσμν|**j j i i ij c c c c J (2.29) ∑

><=μνλσσλνμλνμσ|**

j j i i ij c c c c K (2.30)

其中H μν是核实Hamilton 量(2.23)相对原子轨道ψμ和ψν的矩阵元。双电子相互作用积分<μν|λσ>表达式为

21*12

*)2()1(1)2()1(|ττϕϕϕϕλσμνσλνμd d r ⎰⎰>=< (2.31) 它表示电子云分布ψμψν和ψλψσ间相互作用。从而能量E 的表达式(2.21)变为

]||2[2*****∑∑∑∑∑><-

><+=μνλσσλνμμνλσσλνμμνμννμλνησλσηνj j i i ij j j i i occ i i i c c c c c c c c H c c E (2.32)

引入原子轨道基的电子密度矩阵元

∑=occ

i i i c c P νμην*2 (2.33)

上式化为

]|2

1|[21><-><+

=∑∑λνμσλσμνμνλσλσμνμνμνμνP P H P E (2.34) 或者令

μνμνP R 2

1= (2.35) 则可以用用矩阵形式写为

RG S RH S E P P +=2 (2.36)

其中电子相互作用矩阵G 定义为

)()2(R K R J G -= (2.37)

矩阵J (R )描写库仑相互作用,而K (R )描写电子交换相互作用,其矩阵元分别为

∑><=λσ

λσμνλσμν|)]2([R R J (2.38)

∑><=λσ

λσμνλνμσ|)]([R R K (2.39)

作用于两个矩阵的运算Sp 是指把此两个矩阵所响应矩阵元的乘积求和。

在LCAO 分子轨道法中,通常假定基原子轨道是固定的,而型式不变,因此对分子轨道变分归结为对展开系数c μν的变分

∑=μ

μμϕδδψ)(i i c (2.40)

应当指出,(2.40)式中的ψμ不变性在原则上是不必要的,已有把ψμ看成可变的一类

计算方法,然而是极其困难和复杂的,常用的MO 法一般不做这类计算。

当对分子轨道变分时,借助Lagrange 乘法可以是能量极小化;这是极小化泛函

∑∑-=ij j i ij S c c E G μν

μννμε*2~

即变化系数c μi ,使稳定点δG =0。其中E 由方程(2.34)定义。取G 的变分,则有

0 }]|21 |[{2 2]| |2)[(2ˆ,******=+-><-

><+

=+-><->

<++=∑∑∑∑∑∑∑∑∑∑∑共轭复数共轭复数

j

j ij j i j j i i i ij j i ij i ij j i j i j i j i i i S c c c c H c c S c c c c c c c c c c H c c G μνννλσνσλμννμμμν

μννμμνλσ

σνλμσνλμμνμννμελνμσλσμνδδελνμσλσμνδδδδ (2.41)

由于δc μi *的任意性,所以必须有

∑∑∑=-><-><+νλσμννλσμνελνμσλσμν0)]|21|([j

j ij S c P H (2.42) 因为分子轨道在酉变换下的确定性,可以自由选择非对角Lagrange 乘数为零。定义Fock 矩阵元

)|2

1|(∑><-

><+≡λσλσμνμνλνμσλσμνP H F (2.43a) 或记为矩阵形式

G H F += (2.43b)

其中H 为Hartree-Fock 矩阵的单电子部分,而G 为双电子部分。于是方程(2.42)可以写为

0)(=-∑

ννμνμνεi i c S F (2.44a)

或记为矩阵形式

SCE FC = (2.44b)

此为HFR 方程,其中E 是Hartree-Fock 算符本征值组成的对角矩阵,S 是基原子轨

道的重叠积分矩阵。解(2.44a)或(2.44b),就给出按原子轨道展开的分子轨道系数和单电子分子轨道能量εi 。

然而,上述HFR 方程是数学上广义特征值问题。为了求解方便,先借助于下述变换将它化成标准特征值问题。由于S 是Hermite 矩阵,可以用酉变换θ使其对角化,即

⎥⎥⎥⎥⎦

⎤⎢⎢⎢⎢

⎣⎡=+nn d d d D S 2211θθ (2.45) 从而可由其对角元平方根倒数构成矩阵S-1/2,同时S1/2S-1/2和S-1/2SS-1/2=1成立。此时可做变换

2121

--=FS

S F T (2.46) C S C T 21

= (2.47)

则方程(2.44)化成

E C SS C S S

F S T T T 2

1

21

2121

--= 亦即

E C C

F T T T = (2.48)

这是标准特征值问题,可以采用数学上标准的对角化方法处理。

显然这些方程都是系数c μi 三次联立方程组,必须用迭代法求解:当F (0)=H 时,解上述方程(2.44a)或(2.44b)就得到MO 系数的零级近似C (0)。用C (0)计算储F (1);再代入(2.44)方程确定新的系数C (1),然后再计算F (2)等等。最后,当前后两次迭代所得系数C (n )与C (n-1)符合收敛精度时,迭代过程收敛。应用现代快速计算机易于实现这样的计算过程。

2.1.3 开壳层体系的非限制性Hartree-Fock 方法

对于含有奇数电子的分子,不可能把所有电子均成对地排布于相应的分子轨道之中,体系中将有未配对的电子。此时,电子体系处于开壳层状态。显然,当电子从闭壳层分子基态占据分子轨道跃迁到基态未占据的空轨道上去,也会产生类似状态。

当描写开壳层体系时,波函数ψ一般

应满足条件(2.13a)的一些Slater 行列式线性

组合(2.15)构成。从而,计算方案将更加复

杂。然而,对于开壳层体系对应于极大多重

度的状态来说,可以保持波函数的单行列式

表示。非限制Hartree-Fock(UHF)方法[4,9]

是描写这类体系的可能方法之一。

UHF 方法的基本假定是,α自旋电子所处的分子轨道不同于β电子。从而,与闭壳层体系不同,在UHF 法中引入两组分子轨道:p 个α自旋电子置于分子轨道集合ψi α中,而q 个β自旋电子置于分子轨道集合ψi β中。电子体系的波函数为

)}

()()12()12()2()2( )3()3()2()2()1()1(det{)!(1

1q 211q p q p q q q q q p Ψq p q UHF +++++=++αϕαϕβϕαϕβϕαϕααβαβα (2.49)

由于α自旋和β自旋电子占据不同的空间轨道,所以应用ψUHF 就在每种程度上考虑了不同自旋电子的相关效应。常用的还有另一种处理开壳层体系的限制型Hartree-Fock (RHF)方法。两种不同方案的图像表示如图2.2.所示。

把(2.49)代入(2.16)式中,可以求出ψUHF 所描写的体系的能量表达式

∑∑∑∑++--+=q

p i q p ij ij ij p ij ij ij ii K K J H E )(21ββα (2.50) 其中交换积分K ij α和K ij β分别用分子轨道ψi α和ψi β计算。当ψα=ψβ和p=q 时,

(2,50)开壳层闭壳层RHF UHF αβn 2个n 1个 图2-2 处理开壳层的两种方法

式自动还原为(2.21)式,而ψUHF 也就变为闭壳层体系的波函数(2.14)式。

如前所述,对于分子轨道ψi α和ψi β分别向原子轨道φμ做LCAO 展开有

⎪⎭

⎪⎬⎫====∑∑ββ

μμβμβααμ

μαμαϕψϕψϕψϕψc c c c i i i i or

or

(2.51) 此时,展开系数c α不同于c β。ψi α和ψi β各自满足正交归一化条件,因为它们不同的自旋因子保证了(2.49)式中的ψi α与ψi β的正交性。可以分别引入α自旋和β自旋电子的原子轨道密度矩阵元

∑∑==q

i i

i p i

i

i c c R c c R βνβηβμναναηα

μν** (2.52) 显然,总电子密度矩阵元等于两者的和,即

βμναμνηνR R P += (2.53)

而两者之差定义了自旋密度矩阵元

βμν

αμνμνρR R spin -= (2.54) 将ψi α和ψi β的展开式(2.51)代入(2.50)式中积分表达式,可得到用原子基AO 表达的能量公式,并考虑到(2.52)式,E 可以写为

]

|)( |[21><+-><+

=∑∑λνμσλσμνφλσβμναλσαμνμνλσλσμνμν

μνμνR R R R P P H P E (2.55) 相对于c μi α和c μi β各自使用变分法极小化能量(2.55),就导出联立的两套方程组,可计算分轨道ψi α和ψi β的能量εi α和εi β及系数c μi α和c μi β。

0)(0

)(=-=-∑∑

νβνμνββμννανμνααμνεεi i i i c S F c S F (2.56)

上式中α自旋和β自旋电子的Hartree-Fock 算符矩阵元为

∑∑><-><+=><-><+=λσβλσλσμνβ

μνλσ

αλσλσμναμνλνμσλσμνλνμσλσμν]||[]

||[R

P H F R P H F (2.57)

或者写成下列矩阵公式

)()()()

()()(ββαβββααααR J R K R J H G H F R J R K R J H G H F +-+=+=+-+=+= (2.58)

正如闭壳层情况一样,方程(2.56)也是系数c α和c β的三次联立方程组,只能用迭代法求解。

UHF 方法的缺点是,波函数ψUHF 满足条件(2.13b),M s =(p-q )/2,但不是S 2的本征函数,即不对应于任一个总自旋值。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ψUHF 表成具有不同自旋多重度波函数的线性组合

∑=++=q

m m s m s UHF ΨC Ψ0 (2.59)

就数值来说,展开式(2.59)中系数C s+m 很快变小,所以分离出第一个混合态S'=S+1常常足够了,可以借助于消灭算符[10]

)2)(1(ˆˆ21

++-=+S S S A S (2.60) 用原始波函数ψUHF 表达与波函数A S+1ψUHF 有关的密度矩阵(2.52)、总密度矩阵(2.53)和自旋密度矩阵(2.54)式,它们是UHF 方法中极重要的一些物理量,详细的表达式见引文[10]。

2.1.4 开壳层体系的限制性Hartree-Fock 方法

假定ψi α≡ψi β,就可以从ψUHF 得到满足(2.13a)的分子电子波函数,这就导出一个Slater 波函数,它的n 1个轨道均为两个自旋反平行电子占据(闭壳层),而n 2个轨道为自旋相同电子单占据(开壳层)。

)}

2()2()2()2( )12()12()2()2()1()1(det{)!2(1

2121211111111112n n n n n n n n n n Ψn n n n RHF ++--+=+αϕβϕαϕβϕαϕ (2.61)

其图像如图2.2所示,波函数ψUHF 是算符S 2和S z 的本征函数,同时描写极大多重度状态S=M S =n 2/2。所谓限制性Hartree-Fock 法就是用(2.61)型波函数作运算的。 把(2.61)代入(2.16)式,作一些变换后,可得到RHF 法的电子能量表达式

∑∑∑∑∑-+-++-+=mn km km km mn mn kl m

mm

kl kl k kk K J bK aJ f H f K J H E )

2(2)2( 2[)2(2 (2.62)

其中k 和l 表示闭壳层部分的分子轨道,而m 和n 表示开壳层的分子轨道。量f 表示开壳层的占据程度;a 和b 是Roothaan 常数[11],它们取决于所研究电子体系的具体特征。例如,对半充满的开壳层体系,f=1/2,a=1,b=2。公式(2.62)中其余量的含义同2.2节。

在LCAO 近似下,此时闭壳层和开壳层分子轨道均可按原子轨道基集合φμ展开成(2.19)式。运用关系(2.28)-(2.30)就可用AO 基改写(2.62)式。当使用矩阵表示时,可以写成

)2

1()21(222111G H R S G H R S E p p +++=νν (2.63) 其中ν1=2和ν2=2f 是闭壳层和开壳层的填充数;R 1和R 2分别是相应于闭壳层和开壳层部分的原子基的密度矩阵[见(2.33)式]。闭壳层和开壳层部分的电子相互作用矩阵分别是G 1和G 2,它们是

)

()()()(2211122111R G R G G R G R G G νννν'+=+= (2.64) 矩阵G 和G'可以用库仑矩阵[(2.38)式]和交换作用矩阵[(2.39)]表示为

)(2

1)()(R K R J R G -= (2.65)

)(2

1)()(R bK R aJ R G -=' (2.66) 矩阵(2.65)描述闭壳层电子相互作用,而矩阵(2.66)描述开壳层电子相互作用。

用极小化(2.63)式,可以得到确定分子轨道展开成AO 基的系数方程,当然这必须在分子轨道相互正交的条件下进行,分别对闭壳层和开壳层轨道的LCAO 系数变分。通常这导出两个(2.43)型的Hartree-Fock 矩阵,对闭壳层和开壳层分别有

2221

11G H F G H F +=+= (2.67)

还可以由不同壳层分子轨道正交条件导出两个(2.44)型的方程组。

然而,正如Roothaan 指出的[11],对于所研究的函数,可以将两个(2.44)型的方程组统一成一个求本征值和本征向量的方程

SCE FC = (2.68)

当然,这需要按下述公式确定上式中的Hartree-Fock 矩阵

322113121212

)(R F F R R F R R F R F '-'+''+''=νν (2.69) 矩阵R i '=1-R i (i =1,2),R 3'=1-R 1-R 2,此处1为单位对角矩阵。可以把(2.69)式写成与(2.63)式相应的形式

B BR RB K J K J H F -++-+-+=221122 (2.70)

这里B =2aJ 2-bK 2;R 是总密度矩阵R =R 1+fR 2。库仑积分和交换积分下角标1和2分别对应于闭壳层和开壳层,包含有(2.70)式定义的Hartree-Fock 算符方程(2.68)的求解归结为逐次迭代法。矩阵R 1由n 1个闭壳层轨道计算,而R 2由n 2个开壳层轨道计算。 波函数(2.61)式以及公式(2.68)-(2.70)不仅可用于描写极大自旋多重度状态,而且也可用于描写开壳层轨道部分填充的一些状态。此时,只须改变(2.70)式中a ,b ,f 数值,也并不使问题复杂化。Roothaan 论文中已给出用RHF 方法描述分子状态的这类系数[11]。

Pitaer 等人推广了Roothaan 的研究,除了给出原子和线型分子能量系数外,还给

出了Td 和Oh 分子的能量系数,使该方程更一般化了[12]。

2.1.5 SCF 计算结果的分析

通过SCF 计算得到了收敛波函数|ψ>,就可以应用此波函数|ψ>分析计算常用的物理量,现将主要的物理量计算介绍如下。

● 总能量

体系的电子总能量E 是Hamilton 算符的平均值<ψ|H |ψ>,即

∑∑∑+=

-+>='=<2/,2/)(21)2(2||N j i core ij ij N i ii F H P K J H ΨH ΨE μν

μνμνμν (2.71) 而体系的总能量E T 是电子能量加上原子核-原子核排斥能量

∑∑>+=A A B AB

B A T R Z Z E E (2.72) 这是最有意义的量,因为预期稳定分子的平衡几何构型在E T 的极小点处。

● Koopmans 定律

电离势的理论计算式是提供说明分子光谱的有用工具。与半经验计算不同,从头算处理了全部电子,因此不必区分价电子和内壳层电子电离势。一般不去区分光电子光谱(PES )和学分析电子光谱(ESCA)。两者在理论上是统一处理的。

Koopmans 定律提供了电离势的理论上最简单近似[13],它使亲态闭壳层体系的Hartree-Fock 轨道能量εh 的负值等于第h 个电离势

h K h IP ε-= (2.73)

所以,按Koopmans 定律,若理论上有若干个电子占据分子轨道,则光电子光谱应当存在有相应个谱带,粗略地说,在多数情况下实验观察的确如此[14]。然而,定量地讲,方程并非很满意地列数了观测谱。这是由于Koopmans 定律有三个内在缺陷:

①Koopmans 定律不管从分子到离子时轨道的自洽重排,亦即忽略了与这种重排有关的能量ΔR ,通常叫做重新组合能或弛豫能。总之Koopmans 定律认为从分子到离子所有占据的分子轨道保持不变,这是一种近似。②没有考虑从分子到离子的相关能变化ΔC 。③假定分子和离子的的相对论能量相同。

首先,相对论能量随着原子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对于内壳层来说是很大的数值。例如对内壳层电离势来说,CH 4的相对论修正为0.1eV ,对于Ne 的修正为0.8eV ,而对于Ar 对修正则是14eV 。由于从头计算不直接计算相对论修正。其次,当忽略相对论效应时,对于内壳层从头计算给出电离势的估计值数值偏低。

从而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时,电离势应为

C R IP h KRC h ∆+∆+-=ε (2.74)

差值IP h KRC -IP h K 是所谓的Koopmans 缺欠,即应当考虑电子弛豫和相关能修正。当采用ΔSCF 方法时,可以考虑电子重排能ΔR

SCF SCF h KR h E E IP -= (2.75)

其中E SCF 是电离前分子的SCF 总能量,而E h SCF 是空穴态离子的SCF 能量。这表明,电离势是绝热SCF 计算的分子和离子的总能量之差,有时称之为竖直电离能。

单电子算符的平均值

诸如分子的偶极矩、四极矩、核位置的场梯度、反磁化率等可以采用单粒子算符的和描写,一般形式为

∑==N

k k g

O 1)(ˆˆ (2.76) 其中g (k )是任意一种只依赖于单电子坐标的算符。单粒子算符的平均值是

∑∑><>=<>=>=<<μν

νμμνϕϕϕϕψψ|ˆ||ˆ||ˆ|ˆ2

/111g P O O O N i i i (2.77)

从而,除密度矩阵外,只须计算单电子积分<ν|g |μ>。下面以偶极矩为例加以说明。偶极矩的经典定义为

∑=i

i i r q μ (2.78)

向量r i 除的电荷为q i 。偶极矩相应的量子力学定义为

∑∑+>-=

i i R Z r ψψμ|| (2.79)

其中第一项是电子(电荷为-1)对偶极矩的量子力学贡献,第二项是原子核的核电荷Z A 的经典贡献项。电子偶极矩算符∑-N

i i r 是单粒子算符。所以应当有

∑∑+><-=A

A A R Z r P μνμνμνϕϕμ|| (2.80)

这是一个向量表达式,其分量公式可以写为

∑∑+><-=A

A A x X Z x P μνμνμνϕϕμ|| (2.81)

对于μy 和μz 也有类似的公式。为了计算偶极矩,除了密度矩阵外P μν外只须计算偶极矩积分

⎰>=<1111*)()(||dr r x r x μνμνϕϕϕϕ (2.82)

至于与电荷密度有关的问题下面加以说明。

集居数分析

在分子轨道计算中,人们通常把分子中电荷密度定义为

∑=μν

νμμνϕϕρ)()()(11*r r P r i (2.83)

它表示空间任意点发现电子的几率,常常画出通过分子中各种截面的电荷密度轮廓图

[16]。但是,由于分子给定原子或原子核中的电子数不是唯一确定的,有时可以给出不同的集居数分析。因为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介绍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仅需五个物理基本常数——电子质量、电子电量、普郎克常数、光速和玻耳兹曼常数,通过求薛定谔方程得到材料的电子结构,而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常数即可以预测微观体系的状态和性质,预测材料的组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设计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 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第一性原理和经验参数是两个极端。第一性原理是某些硬性规定或推演得出的结论,而经验参数则是通过大量实例得出的规律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第一性原理(称为理论统计数据),也可以来自实验(称为实验统计数据)。如果某些原理或数据来源于第一性原理,但推演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假设(这些假设当然是很有说服力的),那么这些原理或数据就称为“半经验的”。 量子化学的第一性原理是指多电子体系的Schr?dinger方程,但是光有这个方程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量子力学能够准确的解决的问题很少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有各种各样的近似,为此计算量子力学提出一个称为“从头计算”的原理作为第一性原理,除了Schr?dinger方程外还允许使用下列参数和原理: (1) 物理常数,包括光速c、Planck常数h、电子电量e、电子质量me以及原子的各种同位素的质量,尽管这些常数也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在国际单位值中,光速是定义值,Planck 常数是测量值,在原子单位制中则相反。) (2) 各种数学和物理的近似,最基本的近似是“非相对论近似”(Schr?dinger方程本来就是非相对论的原理)、“绝热近似”(由于原子核质量比电子大得多,而把原子核当成静止的点处理)和“轨道近似”(用一个独立函数来描述一个独立电子的运动)。 量子化学的从头计算方法就是在各种近似上作的研究。如果只考虑一个电子,而把其他电子对它的作用近似的处理成某种形式的势场,这样就可以把多电子问题简化成单电子问题,这种近似称为单电子近似,也称为平均场近似,例如最基本的从头计算方法哈特里-富克(Hartree-Fock)方法,是平均场近似的一种,它把所有讨论的电子视为在离子势场和其他电子的平均势场中的运动。但是哈特里-富克近似程度过大,忽略了电子之间的交换和相关效应,使得计算的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P Hohenberg和W Kohn于1964年提出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这一理论将电子之间的交换相关势表示为密度泛函,然后使薛定谔方程在考虑了电子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后利用建立在自洽场近似的方法求解,DFT认为:粒子的哈密顿量取决于电子密度的局域值,由此可以得出局域密度近似(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方法。 由于诸多近似方法的使用,“从头计算”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性原理,但是其近似方法的运用使得量子计算得以实现。从头计算的结果具有相当的可靠程度,某些精确的从头计算产生的误差甚至比实验误差还小。 话说第一性原理的基本感念是指不采用经验参数……(此后省略若干千字) 不采用经验参数,但也得有近似才能计算。在处理原子的时候就采用了波恩-奥本海默近似(既绝热近似)这个近似的主要内容就是电子运动速度远远大于原子核,于是近似原子核不动,只考虑电子运动。于是,这个近似带来的效果就是体系在绝对零度时候的性质。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呢?其实就是指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不掺杂任何经验参数,而得出所有的现象。其实这个是很难的。但是能验证规律的正确性。而本文所提到的第一性原理,主要是指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出发,而推导各种物理,化学等现象。也指从头算,即ab initio。 最早期的从头算主要是一些量子化学的专家在搞。其实这还要从头说起,薛定谔搞出了薛定谔方程。方程写起来虽然简单,而且直观。(动能算符+势能算符)*波函数=能量的本征值*波函数。这是定态波函数,我就不写含时的方程了。这个方程主要是用来求基态。方程虽然容易写,但是求解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有点像经典力学里的混沌现象。虽然每个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精编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 方法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就不可能求解其Schrodinger 方程。这些近似使一般量子力学方程简化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方程。这些近似和关于分子波函数的方程形成计算量子化学的数学基础。 SCF-MO 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子轨道的自洽场计算方 法(SCF-MO)是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核心部分,因此在介绍本文计算工作所用方法之 前,有必要对其关键的部分作 一简要阐述。 Schrodinger 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为了后面介绍各种具体在自洽场分子轨道(SCF MO)方法方便,这里将主要阐明用于本文量子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的基本 R AB =R 图2-1分子体系的坐标

近似,给出SCF MO 方法的一些基本方程,并对这些方程作简略说明,因为在大量的文献和教材中对这些方程已有系统的推导和阐述[1-5]。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解定态Schrodinger 方程 ''12121212122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 ()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和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和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 ∑∑≠+?-=p q p pq p e r H 12121?2 以及原子核的动能 ∑?-=A A A N M H 2121? 和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及核排斥能 ∑∑≠+-=p A B A AB B A pA A eN R Z Z r Z H ,21? 式中Z A 和M A 是原子核A 的电荷和质量,r pq =|r p -r q |,r pA =|r p -R A |和R AB =|R A -R B |分别是电子p 和q 、核A 和电子p 及核A 和B 间的距离(均以原子单位表示之)。上述分子坐标系如图所示。可以用V(R,r)代表-式中所有位能项之和 ∑∑∑-+=≠≠p A pA A B A q p pq AB B A r Z r R Z Z r R V ,12121),( 原子单位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介绍

第一性原理,英文First Principle,是一个计算物理或计算化学专业名词,广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 我们知道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量子力学计算就是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的相互作用原理去计算分子结构和分子能量(或离子),然后就能计算物质的各种性质。 从头算(ab initio)是狭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它是指不使用经验参数,只用电子质量,光速,质子中子质量等少数实验数据去做量子计算。但是这个计算很慢,所以就加入一些经验参数,可以大大加快计算速度,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牺牲计算结果精度。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仅需五个物理基本常数——电子质量、电子电量、普郎克常数、光速和玻耳兹曼常数,通过求薛定谔方程得到材料的电子结构,而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常数即可以预测微观体系的状态和性质,预测材料的组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设计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 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第一性原理和经验参数是两个极端。第一性原理是某些硬性规定或推演得出的结论,而经验参数则是通过大量实例得出的规律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第一性原理(称为理论统计数据),也可以来自实验(称为实验统计数据)。如果某些原理或数据来源于第一性原理,但推演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假设(这些假设当然是很有说服力的),那么这些原理或数据就称为“半经验的”。 量子化学的第一性原理是指多电子体系的Schr?dinger方程,但是光有这个方程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量子力学能够准确的解决的问题很少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有各种各样的近似,为此计算量子力学提出一个称为“从头计算”的原理作为第一性原理,除了Schr?dinger 方程外还允许使用下列参数和原理: (1) 物理常数,包括光速c、Planck常数h、电子电量e、电子质量me以及原子的各种同位素的质量,尽管这些常数也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在国际单位值中,光速是定义值,Planck 常数是测量值,在原子单位制中则相反。) (2) 各种数学和物理的近似,最基本的近似是“非相对论近似”(Schr?dinger方程本来就是非相对论的原理)、“绝热近似”(由于原子核质量比电子大得多,而把原子核当成静止的点处理)和“轨道近似”(用一个独立函数来描述一个独立电子的运动)。 量子化学的从头计算方法就是在各种近似上作的研究。如果只考虑一个电子,而把其他电子对它的作用近似的处理成某种形式的势场,这样就可以把多电子问题简化成单电子问题,这种近似称为单电子近似,也称为平均场近似,例如最基本的从头计算方法哈特里-富克(Hartree-Fock)方法,是平均场近似的一种,它把所有讨论的电子视为在离子势场和其他电子的平均势场中的运动。但是哈特里-富克近似程度过大,忽略了电子之间的交换和相关效应,使得计算的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P Hohenberg和W Kohn于1964年提出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这一理论将电子之间的交换相关势表示为密度泛函,然后使薛定谔方程在考虑了电子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后利用建立在自洽场近似的方法求解,DFT认为:粒子的哈密顿量取决于电子密度的局域值,由此可以得出局域密度近似(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方法。 由于诸多近似方法的使用,“从头计算”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性原理,但是其近似方法的运用使得量子计算得以实现。从头计算的结果具有相当的可靠程度,某些精确的从头计算产生的误差甚至比实验误差还小。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和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物理化学科学的深入研究,人们 发现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复杂的现象和过程,这就是第一性原理 计算。本文将介绍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一、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 所谓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指基于量子力学的原理和公式推导出 固体、液体和气体内部物理化学现象的计算方法。其中最基本的 公式是薛定谔方程式: HΨ = EΨ 其中H是系统的哈密顿算符,Ψ是波函数,E是系统状态的能量。这个方程可用来计算电子运动的态函数和能量。 但这个方程式无法直接解出来,因为它涉及到太多的变量。因此,研究者们发明了一种数值算法,称为密度泛函理论(DFT)。 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密度泛函表述的是体系中全部粒子的费米分 布函数,它是电子密度的函数。通过求解密度泛函,就可以推算 出化学反应、材料表面的反应、气态中的自由基反应等等。 二、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应用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也可以称为第一原理分析计算。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材料和化学的设计也有很大帮助。 1、材料设计 组成纳米和宏观物质的原子是复杂的物理系统,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性带有很多未知因素。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物理作用原理,通过模拟构建物质结构,预测材料的性质,帮助科学家们设计新的材料。 2、化学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基本的机理是原子之间的结构、强度和电性互相作用并且相互作用引入新的物质。为了利用化学反应进行新的合成,我们需要在原子和分子层面上理解化学反应机理。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揭示反应的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在计算机上模拟和预测化学反应的能力。 3、超导研究 超导指的是电流在特定材料中不受电阻的限制传导。探索超导的机制和原理,以及发现可以用此技术制造的材料,可以为能源和电子技术领域带来重大发展机会。第一性原理计算是超导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预测和评估新材料的超导行为。 三、结论

材料科学中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材料科学中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材料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它是基于量 子力学理论和电子结构理论的计算模型,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从基本粒 子(原子、离子、电子)的特性出发,利用数学方法预测和描述材料的结构、能量、性质等基本信息。本文将对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原理、方法和应 用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核心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 理论,它认为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需要用波函数描述,而波函数可 以通过薛定谔方程求解。在材料科学中,我们关心的是材料中电子的结构 和性质。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材料中电子的轨道分布、能带结构 和电子密度等信息,进而预测和研究材料的各种性质。 第一性原理计算分为两个主要步骤:构建模型和求解薛定谔方程。首先,需要确定材料的晶胞结构,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和间距。其次,需要选 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DFT)等。DFT是一种基于电子密 度的近似方法,它将材料中的电子相互作用简化为一个电子密度函数。然后,需要选取计算所需的参数,包括平面波基组、能量截断和k点网格等。最后,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材料中电子的波函数和能量等信息。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材料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首先,它可以用于材料 的结构预测和优化。通过计算不同原子和离子的结合能、晶格参数和局域 构型能等信息,可以预测新材料的结构和稳定性,为材料设计和合成提供 指导。其次,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电子性质。通过计算材 料的能带结构、禁带宽度和电子态密度等信息,可以预测材料的导电性和 光学性质。此外,第一性原理计算还可以用于模拟材料的机械性质、热学 性质和磁学性质等。

第一性原理计算

材料是由大量的原子组成的多体体系,而原子又是由中子和质子所组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的。 材料的性能主要由核外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 原则上,如果可以写出构成材料的多体薛定愕方程,并求出该方程的解,就可得到材料的许多基本性质,如电导率、磁有序、振动谱、光学介电函数等。 但是,可以解析求解的系统仅限于氢原子,而由两个氢原子的氢分子和两个电子加两个质子组成的氦原子就己经无法求解了。 Hohenberg和Sham在1964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计算思想,证明了电子能量由电子密度决定。所以就可以通过电子密度得到所有电子结构的信息而无需再处理复杂的多体电子波函数,只用三个空间变量就可描述电子结构,这种方法称为电子密度泛函理论。 按照该理论,粒子的哈密顿量由局域的电子密度决定,由此得到局域密度近似方法,基于该方法的自洽计算被称为第一性原理方法。 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于电子基态的计算是非常准确的,与基态相关的电子能带结构、声子谱、结合能等都能用此种方法进行定量的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例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它将问题归结为对电子密度函数的描述,只需要将各类原子位置

和个数作为参数输入计算即可。它是一种预先定义的方法,它适用于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而且大量的文献证明了它的准确可靠性。 和其他量子力学方法相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包含所有原子的位置,力场,电子结构(即“电子云”的描述),和体系的能量。从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基本结果,以及它们随时间演化的规律,我们能推出几乎材料所有的性质。所以第一原理计算方法己经成为研究固体性质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20]。 费米能级是指费米子系统在趋于绝对零度时的化学位;但是在半导体物理和电子学领域中,费米能级则经常被当做电子或空穴化学势的代名词。费米子可以是电子、质子、中子(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 晶体中电子所能具有的能量范围,在物理学中往往形象化地用一条条水平横线表示电子的各个能量值。能量愈大,线的位置愈高,一定能量范围内的许多能级(彼此相隔很近)形成一条带,称为能带。各种晶体能带数目及其宽度等都不相同。相邻两能带间的能量范围称为“能隙”或“禁带”。晶体中电子不能具有这种能量。完全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称“满带”。满带中的电子不会导电;完全未被占据的称“空带”;部分被占据的称“导带”。导带中的电子能够导电;价电子所占据能带称“价带”。能量比价带低的各能带一般都是满带,价带可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述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述 第一性原理,英文First Principle,是一个计算物理或计算化学专业名词,广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我们知道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量子力学计算就是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的相互作用原理去计算分子结构和分子能量(或离子),然后就能计算物质的各种性质。从头算(ab initio)是狭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它是指不使用经验参数,只用电子质量,光速,质子中子质量等少数实验数据去做量子计算。但是这个计算很慢,所以就加入一些经验参数,可以大大加快计算速度,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牺牲计算结果精度。那为什么使用“第一性原理”这个字眼呢?据说这是来源于“第一推动力”这个宗教词汇。第一推动力是牛顿创立的,因为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质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宇宙诞生之初万事万物应该是静止的,后来却都在运动,是怎么动起来的呢?牛顿相信这是由于上帝推了一把,并且牛顿晚年致力于神学研究。现代科学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也是有原因的吧。所有这些说不清的东西,都归结为宇宙“第一推动力”问题。科学不相信上帝,我们不清楚“第一推动力”问题只是因为我们科学知识不完善。第一推动一定由某种原理决定。这个可以成为“第一原理”。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与“大统一场理论”研究,也是希望找到统概一切物理定律的“第一原理”,可惜,这是当时科学水平所不能及的。现在也远没有答案。但是为什么称量子力学计算为第一性原理计算?大概是因为这种计算能够从根本上计算出来分子结构和物质的性质,这样的理论很接近于反映宇宙本质的原理,就称为第一原理了。广义的第一原理包括两大类,以Hartree-Fork自洽场计算为基础的ab initio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也有人主张,ab initio专指从头算,而第一性原理和所谓量子化学计算特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根据原子核和电子互相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量子力学原理,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算法,习惯上称为第一原理。第一性原理通常是跟计算联系在一起的,是指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除了告诉程序你所使用的原子和他们的位置外,没有其他的实验的,经验的或者半经验的参量,且具有很好的移植性。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第一性原理和经验参数是两个极端。第一性原理是某些硬性规定或推演得出的结论,而经验参数则是通过大量实例得出的规律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第一性原理(称为理论统计数据),也可以来自实验(称为实验统计数据)。但是就某个特定的问题,第一性原理和经验参数没有明显的界限,必须特别界定。如果某些原理或数据来源于第一性原理,但推演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假设(这些假设当然是很有说服力的),那么这些原理或数据就称为“半经验的”。 最早期的从头算主要是一些量子化学的专家在研究。其实这还要从头说起,薛定谔搞出了薛定谔方程。方程写起来虽然简单,而且直观。(动能算符+势能算符)*波函数=能量的本征值*波函数。这是定态波函数,这个方程主要是用来求基态。方程虽然容易写,但是求解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有点像经典力学里的混沌现象。虽然每个粒子都服从牛顿三大定律,但是求解是不可能的。首先,求解的难题是电子和核的相互作用项难以分开。还好奥本海默提出了绝热近似,即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速度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认为核缓慢的能跟上电子的运动。这样,我们即可将核的方程和电子的方程分开。而在真实的材料中,电子的作用是很大。例如成键主要是指电子和电子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只需要仔细求解电子的薛定谔方程即可。对于N个电子的系统,方程是3N维的。其求解仍然很难。

第一性原理计算及相关理论方法

第二章第一性原理计算及相关理论方法 固体能带理论是凝聚态物理中最成功的理论之一,是固体电子论的支柱。原则上固体能带理论能够阐明和解释固体的许多基本物理性质,如力学,电学,光学及磁学等性质。固体能带理论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固体电子能级,也就是能带。而要确定固体电子能带,其出发点便是求解组成固体的多粒子系统的定态薛定愕方程。但是对固体这样有1029/m3数量级个原子核和电子的复杂的多粒子系统而言,其薛定愕方程是无法精确求解的,必须作近似简化求解:通过绝热近似将核运动和电子运动分开;通过Hartree-Fock 自洽场方法或更严格、更精确的密度泛函理论(DFT) 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单电子问题;通过将固体抽象为平移对称性的理想晶体,将多体问题归结为单电子在周期性势场中的运动。而上述的这些近似简化最终把求解薛定愕方程的全部复杂性都归入了所谓的交换关联泛函,可见交换关联泛函在密度泛函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密度泛函理论已经成为探索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重要理论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根据基函数选取的不同有多种具体的计算方法,通常都称为第一性原理计算(ab initio calculation)。所谓第一性原理,即从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出发,求解体系的薛定愕方程以获取材料性能的信息,从而理解材料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预测材料的性能。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79, 80]有着半经验(HF)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它只需要知道构成微观体系各元素的原子序数,而不需要任何可调(经验或拟合)参数,就可以基于量子力学来处理体系中的电子运动,来计算出该微观体系电子的波函数和对应的本征能量,从而求得系统的总能量、电子结构以及成键、弹性、稳定性等性质。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原子,分子,固体,固体表面,界面,超晶格材料,低维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计算,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随着最近几十年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一性原理的规模和效率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计算物理已经从解析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中完全独立了出来,成为物理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独立分支– 计算物理学[81]。 能带理论的周期性表象为布洛赫(Bloch)表象,同时还存在着局域化的瓦尼(Wannier)表象,Marzari N.等人[82, 83]发展了一套构造最局域Wannier 函数的数值方法,使得Wannier 轨道与第一性原理很好的结合,在传统的化学键分析和最近比较热的拓扑体系的非平庸的表面态计算上都有很大的应用。 传统的半导体模型分析k · p 方法[84],对于分析有效质量和光学性质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它也一直是很好的能带近似手段,能准确的抓住物理实质,便于解析理论分析。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对密度泛函理论[85, 86],以及相应的数值的Wannier 方法 [82, 83]和解析的k · p 能带[84]分析方法作简要介绍。 2.1 密度泛函理论(DFT) 对于简单的晶体模型,描述多粒子体系的多体薛定谔方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H r R E r R ψ=ψ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述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述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本思想是将材料系统中的电子行为完全用量子力学方法描述,并且只基于一些常见的物理规律进行计算,而不依赖于实验数据或经验性参数。这种方法被认为是计算物理学中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可以提供高度精确的材料性质和行为预测。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核心是薛定谔方程的求解。薛定谔方程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通过求解该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能量、波函数及其他的物理量。然而,由于薛定谔方程的复杂性,直接求解它对于复杂的体系是不现实的。因此,第一性原理计算采用了一些近似方法对薛定谔方程进行处理。 在第一性原理计算中,常用的近似方法包括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平面波基组方法。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计算材料中电子的方法,它通过将波函数的描述换成了电子密度的描述,从而大大简化了计算。平面波基组方法是一种将波函数展开成平面波的形式,并与周期性边界条件相适应的方法,用于对材料中的电子进行离散化处理。 除了薛定谔方程的求解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还需要一些模型和算法来处理实际系统中的一些问题。例如,需要考虑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常用的方法有赝势(pseudopotential)和Hartree-Fock方法。赝势方法将复杂的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简化为一个有效的势能,从而加快了计算速度。Hartree-Fock方法是一种处理多电子系统中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它将多体态用单体态的乘积形式进行描述,并采用自洽迭代的方式求解能量。

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用于多种材料的性质和行为的预测和解释。例如,可以通过计算系统的能带结构来预测材料的导电性质;可以通过计算材料 的弹性常数来预测其力学性质;可以通过计算材料的反应势垒来预测化学 反应的速率等。此外,第一性原理计算还可以用于设计新的材料,例如预 测新的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子性质,从而为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宝 贵的理论指导。 然而,第一性原理计算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首先,计算方法的复 杂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虽然近年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计 算大规模系统的复杂性仍然是一个挑战。其次,第一性原理计算通常需要 一些物理参数作为输入,例如晶格常数、原子位置等,这些参数通常需要 实验数据或经验性计算得到,从而在一些系统中限制了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此外,因为第一性原理计算对计算资源的需求较大,因此计算成本较高,特别是在大规模系统和长时间尺度的模拟中。 综上所述,第一性原理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可以用 于材料的性质和行为的预测和解释。它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采用一些近 似方法来处理复杂性和计算复杂性,同时利用一些模型和算法来处理实际 问题。尽管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第一性原理计算仍然是材料科学中非常 重要的方法,为材料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概述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概述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仅需五个物理基本常数——电子质量、电子电量、普郎克常数、光速和玻耳兹曼常数,通过求薛定谔方程得到材料的电子结构,而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常数即可以预测微观体系的状态和性质,预测材料的组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设计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 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第一性原理和经验参数是两个极端。第一性原理是某些硬性规定或推演得出的结论,而经验参数则是通过大量实例得出的规律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第一性原理(称为理论统计数据),也可以来自实验(称为实验统计数据)。如果某些原理或数据来源于第一性原理,但推演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假设(这些假设当然是很有说服力的),那么这些原理或数据就称为“半经验的”。 量子化学的第一性原理是指多电子体系的Schr?dinger方程,但是光有这个方程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量子力学能够准确的解决的问题很少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有各种各样的近似,为此计算量子力学提出一个称为“从头计算”的原理作为第一性原理,除了Schr?dinger 方程外还允许使用下列参数和原理: (1) 物理常数,包括光速c、Planck常数h、电子电量e、电子质量me以及原子的各种同位素的质量,尽管这些常数也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在国际单位值中,光速是定义值,Planck 常数是测量值,在原子单位制中则相反。) (2) 各种数学和物理的近似,最基本的近似是“非相对论近似”(Schr?dinger方程本来就是非相对论的原理)、“绝热近似”(由于原子核质量比电子大得多,而把原子核当成静止的点处理)和“轨道近似”(用一个独立函数来描述一个独立电子的运动)。 量子化学的从头计算方法就是在各种近似上作的研究。如果只考虑一个电子,而把其他电子对它的作用近似的处理成某种形式的势场,这样就可以把多电子问题简化成单电子问题,这种近似称为单电子近似,也称为平均场近似,例如最基本的从头计算方法哈特里-富克

第一性原理计算公式

第一性原理计算公式 引言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和预测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它是一种从头开始的计算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参数和实验数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和设计。 在第一性原理计算中,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来得到体系的电子结构和能量。这些计算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公式和算法,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公式,帮助读者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概念 在介绍具体的计算公式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些基本概念。 哈密顿算符 哈密顿算符是量子力学中描述体系总能量和动力学演化的算符。对于单电子体系,哈密顿算符可以写为: H = T + V 其中T表示动能算符,V表示势能算符。对于多电子体系,哈密顿算符则需要加入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算符,形式更加复杂。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波函数是描述量子力学体系的状态的函数。在薛定谔方程中,波函数满足以下的时间无关薛定谔方程: Hψ = Eψ 其中H是哈密顿算符,ψ是波函数,E是能量。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体系的能级结构和波函数。 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处理多电子体系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多电子体系的性质建立在电子密度上。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方程是: E = T[n] + V[n] + E_{ee}[n] 其中E是总能量,T[n]是电子动能的泛函,V[n]是外势能的泛函,E_{ee}[n]是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泛函。

第一性原理计算公式 赝势方法 赝势方法是一种快速计算材料电子结构的方法。在赝势方法中,原子核和一部 分芯层电子对价层电子的作用通过赝势进行描述。赝势方法的基本方程是:H_{KS}ψ = Eψ 其中H_{KS}是Kohn-Sham方程中的赝势哈密顿算符,ψ是波函数,E是能量。 平面波基组展开法 平面波基组展开法是一种基于平面波基函数的展开方法。平面波基组展开法的 基本方程是: ψ(r) = ∑ c_k exp(ik·r) 其中ψ(r)是波函数,c_k是展开系数,k是波矢。 态密度和能带结构 态密度和能带结构是描述材料电子结构的重要概念。态密度表示在一定能量范 围内的能级数目,能带结构描述能量与波矢之间的关系。态密度和能带结构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能量泛函和交换相关能 能量泛函是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关键概念,用于描述体系的能量。交换相关能是 能量泛函中的一个重要项,用于描述电子之间的交换和相关效应。 能量计算和优化 能量计算和优化是第一性原理计算中的重要任务。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并应 用能量泛函和交换相关能,可以得到体系的能量。优化可以通过调整原子位置、晶格参数等方式来寻找能量最低的体系结构。 结论 第一性原理计算公式是研究和预测材料性质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 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公式,包括赝势方法、平面波基组展开法、能量泛函和交换相关能等。这些公式和方法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种从头开始的计算工具,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和方法,对于从事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来说非常重要。通过计算和优化,我们可以预测新材料的性质,优化材料设计,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本原理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本原理 引言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和原子核运动的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 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它通过解决薛定谔方程来预测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本文将介绍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多体问题和薛定谔方程 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可以通过原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来描述,其中相互作用的力 可以用薛定谔方程表示。薛定谔方程是一个描述量子体系演化的微分方程,它包含了物体的波函数和哈密顿算符。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物质的能量、电子结构、几何结构等信息。 哈密顿算符和能量表达 哈密顿算符是薛定谔方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了体系的总能量。在第一 性原理计算中,哈密顿算符可分解为动能和势能的和。动能项与电子的运动有关,势能项则与几何结构、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以及外界的影响有关。 波函数和电子结构 波函数是薛定谔方程的解,它描述了电子在不同位置和状态下的概率分布。通 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材料的电子结构,包括能级、能带和费米能级等信息。电子结构是理解和预测材料性质的关键,例如导电性、磁性等。 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是第一性原理计算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基于电子密度的概念, 将电子-电子相互作用表示为电子密度的函数。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可以大大简化 计算复杂度,并对大分子系统和固体材料提供可靠的计算结果。 应用领域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材料科学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材料科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能预测。它可以通过计算材料的能带结构、晶格常数和缺陷形成能量等参数,来评估材料的导电性、光学特性、力学性质等。这对于开发新型材料和改善现有材料的性能非常重要。 化学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化学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帮助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强度等。通过计算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路径和平衡常数等参数,可以预测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为设计新型催化剂和理解复杂化学现象提供支持。 凝聚态物理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凝聚态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它可以研究晶体的结构、磁性、电子输运和光学性质等。通过计算材料的能带结构、声子谱和磁性对比度等参数,可以预测材料的相变温度、磁共振频率和介电常数等。这对于理解材料的宏观性质和开发新型电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薛定谔方程来预测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它的基本原理包括多体问题和薛定谔方程、哈密顿算符和能量表达、波函数和电子结构,以及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材料科学、化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引言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用于研究材料的性质和 行为。它通过解析薛定谔方程,从头开始计算材料的性质,而不依赖于经验参数或已知的实验数据。这使得第一性原理计算成为研究材料性质的重要工具,也为材料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原理和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核心是薛定谔方程的求解。薛定谔方程描述了量子力学系统 的行为,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体系的能量、电子结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等信息。然而,薛定谔方程的精确求解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使用一些近似方法来简化计算过程。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密度泛函理论(DFT)。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体 系中的电子密度视为基本变量,通过最小化体系的总能量来确定电子密度。这可以通过Kohn-Sham方程来实现,其中包括了交换-相关能的近似处理。通过求解Kohn-Sham方程,可以得到体系的电子结构和能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被用于提高计算精度,如GW近似、自洽Poisson 方程、多体微扰理论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的特点和需要。 应用领域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材料设计: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用于预测新材料的性质,从而加速材 料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它可以通过计算和优化材料的能带结构、晶体结构等来寻找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2.反应动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还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计算反应的势能面和反应路径,可以预测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3.催化剂设计:催化剂是许多化学反应中的关键组分。第一性原理计算 可以帮助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效率和选择性。 4.电子器件: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也日益重要。它可 以用于模拟和优化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如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5.生物物理学: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生物物理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分子的设计等。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就不可能求解其Schrodinger 方程。这些近似使一般量子力学方程简化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方程。这些近似和关于分子波函数的方程形成计算量子化学的数学基础。 2.1 SCF-MO 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子轨道的自洽场计算方法 (SCF-MO)是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 核心部分,因此在介绍本文计算工作所用 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关键的部分作一简 要阐述。 2.1.1 Schrodinger 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为了后面介绍各种具体在自洽场分子轨道(SCF MO)方法方便,这里将主要阐明用于本文量子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近似,给出SCF MO 方法的一些基本方程,并对这些方程作简略说明,因为在大量的文献和教材中对这些方程已有系统的推导和阐述[1-5]。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解定态Schrodinger 方程 ''12121212122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 (2.1)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和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和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 R AB =R 图2-1分子体系的坐标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它可以用来研究原 子和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反应。与传统的经验性方法相比,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提供更多的物理和化学信息。本文将介绍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首先,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是建立在薛定谔方程的基础上的。薛定谔方程描述 了体系的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体系的能量、波函数和其他物理性质。在第一性原理计算中,我们通常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来近似求解薛定谔方程,通过求解库仑势和交换-相关势的作用,得到体系的基态能量和 波函数。 其次,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研究固体、液体和气 体的结构和性质,预测材料的稳定相和晶体结构,计算分子的几何构型和振动频率,分析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等。同时,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还可以用来设计新型的功能材料,优化催化剂的性能,预测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纳米材料的电子输运行为等。 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计算框架和 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量子蒙特卡洛方法、格林函数方法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体系和问题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的来说,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在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将会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还可以指导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掌握和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于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引起对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兴趣和关注。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讲义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引言 前面讲述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等数值计算方法中,求解的过程中需要知道一些物理参量,如温度场方程中的热传导系数和浓度场方程中的扩散系数等,这些参量随着材料的不同而改变,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来确定,所以这些方法也叫做经验或者半经验方法。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只需要知道几个基本的物理参量如电子质量、电子的电量、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核电荷数、布朗克常数、波尔半径等,而不需要知道那些经验或半经验的参数。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即对体系薛定额方程的求解。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原则上,量子力学完全可以解释原子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固体的。量子力学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以及许多现代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固体物理学,使人们搞清了“为什么物质有半导体、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发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重大变革。目前,结合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计算材料科学已经在材料设计、物性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固体是具有~1023数量级粒子的多粒子系统,具体应用量子理论时会导致物理方程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求解,所以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固体系统必须采用一些近似和简化。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i近似)将电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运动分开,从而将多粒子系统简化为多电子系统。Hartree-Fock近似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仅与以单电子波函数(分子轨道)为基本变量的单粒子问题。但是其中波函数的行列式表示使得求解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对于研究分子体系,他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不适于研究固态体系。1964年,Hohenberg和Kohn 提出了严格的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它建立在非均匀 作为基本变量。1965年,Kohn和Sham 电子气理论基础之上,以粒子数密度()r 提出Kohn-Sham方程将复杂的多电子问题及其对应的薛定谔方程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单电子问题及单电子Kohn-Sham方程。将精确的密度泛函理论应用到实际,

第一节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第一节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理论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性能也得到了飞速的提高,人们对物理理论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入,利用计算机模拟对材料进行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这主要是因为在许多情况下计算机模拟比实验更快、更省,还得意于计算机模拟可以预测一些当前实验水平难以达到的情况。然而在众多的模拟方法中,第一性原理计算凭借其独特的精度和无需经验参数而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青睐,成为计算材料学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计算。本章将介绍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ABINIT 软件包。 1.1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称从头计算,the abinitio calculation),指从所要研究的材料的原子组分出发,运用量子力学及其它物理规律,通过自洽计算来确定指定材料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热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材料物性的方法。基本思想是将多原子构成的实际体系理解成为只有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多粒子系统,运用量子力学等最基本的物理原理最大限度的对问题进行”非经验”处理。【1】第一性原理计算就只需要用到五个最基本的物理常量即(b o k c h e m ....)和元素周期表中各组分元素的电子结构,就可以合 理地预测材料的许多物理性质。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晶胞大小和实验值相比误差只有几个百分点,其他性质也和实验结果比较吻合,体现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绝热近似。此时系统的哈密顿量简化为: )(||212,,2 22 j i j i N e i i i i i i r i R r V r r e m H i --'-+∇-=∑∑∑-'≠' (1-6) 1.3 Hartree-Fock 轨道近似 利用Born-Oppenheimer 绝热近似就容易把包含原子核和电子的多粒子问题转化为多电子问题。求解方程(1-6)的困难在于电子与电子之间的库伦相互作 用项。假设不考虑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容易得到相互独立的单电子近似哈密顿量。为了把多电子问题简化成单电子问题【3】,如果把其他电子对所考虑电子的瞬时作用平均化和球对称化,则 ∑⎰≠'''''-=')(2 |||)(|)(i i i r i i i r i i r r r d r V i ψ (1-7) 这样就可以把多电子问题转变成单单子问题。这时,整个系统的波函数就是每个电子波函数)(i i r ψ连乘积。单电子波函数应该满足单电子的Hartree 方程: ∑⎰≠'''''-++∇-=')(222 |||)(|)(2i i i r i i i r i e i r r r d r V m H i ψ (1-8) 其中V(r)是该电子所受到的核的作用势。Hartree 方程描述了每个坐标r 处单电子在核作用势和其它电子的平均势中的运动,E 是单电子的能量,简化后就可以从假设的一组)(i i r ψ出发,求解波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