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该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继续学唱2/4拍子的歌曲,并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3、歌唱时能够发音自然、动听,音调准确,吐字清楚。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音乐录音《开火车》、《快乐的动物园》、一本撕破的小人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乐曲《开火车》,一个跟着一个平踏步入场。

2、随乐曲做律动: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拍手、转身拍肩、自选动作)。

3、发声练习:师生齐唱。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一本破的小人书,以拟人的语气讲述故事:“我是幼儿园里的一本小人书,阅读时被小朋友给撕破了,呜呜呜,我真难受。这时候,一个小朋友走过来了,看到我在哭,就对我说,你别哭了,我来给你补好吧。我听了以后,心

里真是高兴,很快就把我身上坏的地方给补好了,我很感谢帮我补好的小朋友,‘谢谢’我对他说。希望小朋友在阅读书的时候要小心,珍惜每一本图书,爱惜每一本图书,这样每位小朋友才能读到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你们说是不是?”引出歌的名字《小人书你别哭》,讨论并总结小人书不哭的方法。

2、带着问题听歌:“听一听这首歌都唱什么了?它怎么了?为什么哭?”教师范唱一遍,表演歌曲大意。演唱完后请幼儿回答。

3、带领幼儿分句学唱歌曲,请幼儿跟着老师学唱,熟悉歌词。(说歌词、一句跟一句学唱、整段跟唱三步学习)

三、结束部分:

1、复习音乐游戏“伸出你的右手摆一摆”。

音乐第一段结尾处女孩子绕着男孩子走一圈,第二段结尾处男孩子绕着女孩子走一圈。

2、欣赏乐曲《快乐的动物园》。(为下节课做准备)

3、边听《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边唱并做踵趾小跑步一个跟一个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通过给孩子们上这节音乐课,大部分孩子都学会了这首优美的歌曲,有的孩子还能给歌曲编上优美的动作,如:牟怡宁小朋友等。通过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懂的爱惜书本,不毁坏书,不撕书等。

小百科:哭,读音kū,哭与笑一样,从人(大,人体形)。人上面竟然顶着两个口,可见伸冤或求助之迫切。造字本义:呼天抢地,伸冤求情。含义是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还发出声音。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

挑战4:交换角色,随乐进行游戏

挑战3:随乐进行“找不同按摩师”游戏

挑战2:站成单圈双圆并随乐原地做动作

挑战1:面向圆心站成单圈感知按摩的顺序和手法。

动作、音乐:随乐复习动作模型(座位上1遍、座位前原地1遍)

故事

动作建议:

[1-8]小节安静等待,7、8小节预令:“准备开始”

[9-10]小节(坐飞机去泰国)右手、左手依次抬起做“飞机飞”的动作[11-12]小节动作同9-10小节

[13-14]小节(水果美味极了)右手向右边推开,左手向左边推开,左右摆动双臂

[15-16]小节动作同13-14小节

[17-18]小节(太阳晒的真舒服)双手拍头、拍肩、叉腰、身体上下摇摆[19-20]小节动作同17-18小节

[21-2]小节(风景如画心情好)双手上举扩指,摇晃双手下来

[23-24]小节(见面问好“萨瓦迪卡”)双手胸前合拢,鞠躬说:“萨瓦迪卡”

[25-26]小节踏步走,一拍一步,双臂前后摇摆

[27-28]小节双手指尖相对放到额头位置,做看的动作

[29-40]小节动作同25-28小节

[41-48]小节拍手动作,一拍拍一下,最后一拍随意摆照相时的造型

游戏玩法:

1、幼儿站成单圈双圆,“按摩师”和“顾客”面对面站好,A段音乐做原地动作,B段音乐“顾客”

开始向前走换四次不同的“按摩师”,“按摩师”原地不动,给“顾客”从上到下依次用不同手法按摩。

2、交换角色再游戏一次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基础上,用动作随乐表现泰国游玩的体验。

2、借助标记,初步明确换朋友时的行进方向,通过故事情景理解并掌握“SPA 按摩”的顺序和手法。

3、体验和同伴合作舞蹈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班幼儿(56岁)16名,男8名,女8名,配课老师一名“高级按摩师”。

2、需要提前熟悉幼儿,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和动作模型。

活动教具:

投影仪、电脑、音响、音乐《咖喱咖喱》剪辑好、手腕花16个、"SPA体验师牌子8个、按摩手法顺序图4张、SPA馆的PT照片1张

1、导入,复习动作模型。

(1)教师边念儿歌边同幼儿一起梳理动作

(2)教师带幼儿随乐座位上完整做动作

(3)创设去“SPA馆继续旅行”的情景,引导幼儿原地跟音乐完整做动作。

2、站成单圈,明确按摩时的手法和顺序。

(1)面向圆心,站成单圈,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按摩手法和顺序。

(2)练习两两合作体验按摩师和顾客。

3、教师引导幼儿借助手腕花标记交换“按摩师”。

(1)教师示范向前换一个按摩师

(2)幼儿关注换舞伴时“按摩师”要原地不动

(3)合B段音乐练习换四次不同按摩师

(4)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在单圈双圆上完整做动作,幼儿反思交换“按摩师”的困难

4、交换角色,继续单圈双圆上游戏。

(1)交换角色,单独练习

(2)完整随乐舞蹈

5、结東部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3

1.能发现旋律中钟表节奏的变化,听音乐尝试有节奏地演奏钟声。

2.寻找、发现、模仿生活中事物的节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参观钟表店,收集实物的钟表和钟表的图片。

2.材料准备:挂图《在钟表店里》、音乐CD《在钟表店里》、打击乐器(三角铁、若干、双响筒)、幼儿丿音乐册;闹钟。

3.常规准备:将幼儿座位排成马蹄形,在活动室周围的角落里放一些打击乐器主游戏中开设钟表商店,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钟表展览会。

活动过程:

一.教标击乐器,单发妨八听赏的兴趣

师:(教纱在幕后转动发条)”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师在幕后敲奏三角铁)”听听这义什么声音?

二.教师播放音CD《在钟表店里》,引导幼儿在教室的角落中我出打击乐器,配合律打出节奏。

师;“我带你们一起去钟表店里找一我你喜欢的钟吧!

三.幼儿随音乐找出与钟声相对应的乐器,教师配合业律选乐器来演示节奏。

师:“刚刚你们去哪里了?”“你听到什么声音了?““小鸟叫了起来,告诉大家几点钟了?”我们再来听听还有什么好听的声音是钟表发出来的?

(如音乐中走时的钟声可以用小势来替代,报时的钟声可以用三角铁替代,节奏分辨上发条的声音可以用双响筒替代。)

四.幼儿尝试打钟声的节奏,教师用乐器配合师“你找到音乐中好听的钟声吗?”

五.教师播放旋律,幼儿根据旋律中不同的钟声尝试敲打乐器。

师:”钟声可以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示,你们会吗?大家一起来试试。

六.请的儿寻找声音好听的原因。

师:”大家停一停,你们发现为什么刚才的钟声会这么吵?”

师小结;原米要有节奏地敲打乐器,乐器才会像钟声一样有好听的声音而且有时候可以一起有节秦地,有时候大家轮流来打,这样才能更好听

七、幼儿尝试用肢体演绎各种钟表的样子。

师;“钟表店里发出好听的钟声,你们刚刚用乐器出了好听的钟声,你们自已会变点钟表店里的钟吗?”“手臂能变成什么?”“钟摆能用什么来变呢?”

八.教师出示挂图,幼儿有节要地根据钟声打节奏

师:“你们都变成了钟表店里会唱歌的钟,声音真好听。让我来听听你们好听的钟声吧!

教师点到哪个乐器,拿这种乐器的幼儿一起有节奏地敲打。

教师哼唱节奏九.幼儿分小组按乐器的种要,随旋律中的钟声驻打节奏。

师:“现在钟表店到了。我们一起来变成一个会度出好听的声音的大钟,记住,一定要随着节奏来敲打你手上的乐器。

1.教师播放音示CD《在钟表店里》,幼儿完整演奏。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创编动作点打乐器。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变吧!你可以用乐器变出好听的钟声,用身体变出好玩的大钟。

3.幼儿接座位顺序用正确的姿停收放乐器,活动结来。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在表演游戏中提供钟表店的布景,让幼儿用肢体表演各种不同的钟表。

2.数师可以在音乐角提供打击乐器,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敲打节奏。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跟着旋律拍打身体各个部位,和演奏不同音质的打击乐器。

2.初步尝试合作演奏打击乐器。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欣贯感受过《在钟表店里》的音乐。

2材料准备:挂图《在钟表店里》、音乐CD《在钟表店里》、打击乐器(三角铁、小铃若干、双响筒}:淘钟

3常规准备:将幼儿的座位排成马蹄形,在每位幼儿的座椅下放一个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致青乐CD《在钟表店里》,帮助幼儿回忆音乐的情景。

师:“你们听,这里是什么地方呀?”“刚才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呀?听见谁在唱歌?

二、.教师再次播放音乐CD《在钟表店里》,帮助儿体验音乐中不同乐器的节奏

师:“你们觉得钟宝宝都在做什么?”“是谁在“布谷布答地叫呀?“钟上发条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大钟、小钟会唱出什么声晋呢?

三.幼儿尝试用身体部位模叔钟表店里的声音。

师:“钟宝宝会发出好听的声音,那你们会吗?”“大家来试试。

四.幼儿经验分享

师:“谁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呢?”“除了嘴巴会发出声音,谁还有不同的发音方法吗?”“小手敲打哪里也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小脚也能发出声音,谁会呢?

五,幼儿寻找身体上的节奏

师:“如果大家一起来发声就不好听了,我们试试听指挥来发出好听的声音。可以先分小组选择一下你们小组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发出声音

师:“好的,我们就到钟表店里去和钟宝宝一起发出好听的声音吧。六.幼儿随旋律接顺序发出不同好听的声音

建议发音的顺序可以是拍手一拍肩一拍肚子一摩擦衣服一鼓肥敲打一拍腿一踩脚

七.幼儿聆听、辨别不同音质的打击乐器。

师:“你们都试过敲打不同的打击乐器了。今天我来考考你们,谁的耳朵最灵?听听这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会轮流敲打几种乐器,请告诉我一共有几种乐器在唱歌,它们都是哪种乐器?”(教师轮流敲打响板、双响筒、角铁和碰铃。)

八.幼儿讨论并根据不同的音质为钟表配上乐器。

师:“好呀,我们上次巴经为钟宝宝找到了不同的乐器来配音,今天我们就来为钟宝宝配上好听的唱歌声音,我们大家来找一找吧!我的可际体会歌教用形6

九.幼儿出示挂图和4种乐器,幼儿聆听辨别。

师:“你们知道吗?如果要让乐器发出好听的声青还需要节秦室宝来帮忙,我们点请它来吧!看看它带来了什么?”“你觉得哪一种乐器可以发出图上的钟声?

(提示“__|____1”可以用响板来表示指针走时的声音

×10x广可以用碰米表示小钟走时的声音

x1××”可以用双响同来表示上发条的声音可以用三角铁来表示钟敲响的声音。)

十.幼儿尝试合作演奏乐器一段

师:“我们都准备好啦!开始演奏吧!

十一.幼儿尝试按自己手中的乐器看着挂图轮流演奏

师:“这样大家一起来演奏声音会很乱,我们还是听节奏室室的指挥演奏吧!十二.教师播放音乐CD《在钟表店里》,幼儿看着节奏语合奏。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到钟表店里和钟宝宝快乐地做游戏吧!十三.结束:幼儿按座位顺序用正确的姿势收放乐器

活动建议:

1.可以在音乐角中让幼儿多次感受《在钟表店里》的旋律,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有关钟表的图书让幼儿一边看一边听。

2.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听一听,找一找”的游戏,幼儿敲打各种打击乐器并寻找具有相应钟声的钟表照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4

1.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熟悉3/4节奏。

(2)感受乐曲,有表情地吟唱歌曲,尝试大胆地创编歌词。

2.重点与难点

本教材的重点是熟悉乐器继续培养幼儿节奏感;难点是让幼儿有表情地吟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歌词。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歌曲《听》的伴奏磁带。

(2)提供舞蹈道具(如:彩带、花朵等)。

4.设计思路

大班下期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但是对于3/4的乐曲还需要给予不断的听赏,使幼儿熟悉3/4节奏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歌曲《听》,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感受3/4旋律,同时,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根据本教材歌词简单易懂的特点,我们尝试让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歌词,提高幼儿音乐兴趣,并且在反复创编中进一步感受3/4节奏。

5.活动流程

(1)在角落游戏中听赏旋律,感受旋律,激发对活动的兴趣。

①在角落游戏中放入磁带《听》引导幼儿听赏,感受3/4节奏,感受旋律的美。

说明幼儿可以在角落里听着音乐自由舞蹈,教师指导重点是让幼儿在感受旋律美的同时切准3/4节奏,可以提供一些刀具激发幼儿自由创编感受乐曲的兴趣。

幼儿自由听赏、自由创编可在角落里延续二周左右,叫要鼓励所有的幼儿都来参与。

角落游戏中这个内容的讲评很重要,讲评的内容应该从幼儿切准3/4节奏和幼儿大胆创编舞蹈感受旋律的美着手。

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共同游戏"今天是多么美好"师生接龙说:"我听见风儿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我听见闹钟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我听见树叶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要求接龙时和别人说的不同,要求有一定的节奏。

说明幼儿在参加这个结论游戏时,为今后的创编歌词打基础,教师指导应将重点放在创编不同的内容以及让幼儿用3/4节奏说出话语。

(2)在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歌曲。

①感受乐曲,有表情表现3/4旋律。

教师放录音磁带,让幼儿听赏歌曲,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鼓励幼儿有表情吟唱歌曲。

说明这首歌的旋律幼儿已经在角落游戏中反复听赏,是熟悉的,这首歌的歌词又是相当简单的,因此在完整听赏教师的演唱后可鼓励幼儿有表情吟唱歌曲,这里的指导重点依然要引导幼儿唱准3/4节奏。

②鼓励幼儿尝试创编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鼓词,看谁唱的最好,幼儿可以将生活中、游戏中的内容都创编进歌词里。

教师指导重点是幼儿在演唱创编出来的歌词时,也应注意切准3/4节奏。

教师指导幼儿创编歌词要引导幼儿运用规定的句型,大胆地想象,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内容。

(3)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感受乐曲,探索创编。

①继续在角落里让幼儿根据乐曲大胆创编舞蹈,切准3/4节奏。

②在角落里放入游戏"创编比赛",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创编歌词,进一步感受3/4节奏,并在集体、小组面前大胆表演。

说明此内容可以放置1~2周,鼓励幼儿都来参与,教师指导重点应放在幼儿大胆创编,切准3/4节奏以及有表情吟唱上。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5

设计意图

《捏面人》是一首说唱歌曲,含有京剧中的韵味,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念白部分的内容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非常适合大班幼儿演唱。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挖掘了其中所蕴含的四个价值:有趣的面人艺术、独特的京韵唱腔、鲜明的念白节奏、开放的创编过程。以这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捏面人的过程,回忆已有经验,同时初步感受音乐旋律;还设计了形象化、趣味化、体现节奏型的图谱,帮助幼儿记忆念白部分歌词,学习歌曲的典型节奏。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老爷爷捏面人的PPT课件,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进场:律动《泥娃娃》。

教师:我们都见过泥娃娃,今天,我们听音乐,学学泥娃娃的样子吧!

幼儿与教师共同模仿泥娃娃机械般的动作,随音乐跳舞。在音乐进行到一半时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舞”到座位上。

2.教师借助多媒体生动地讲述,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1)教师:泥娃娃不是没有家,它的家就在我们身边。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

(2)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比较难的一句歌词。

教师坐回幼儿中,边做动作边说:“老爷爷捏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随后按歌曲节奏念:“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睛看花。”

教师:咱们一起跟老师说说看。(引导幼儿一同念这句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教师:老爷爷今天还想捏几个面人,大家一起来看看,老爷爷到底捏了啥?

(前奏响起)教师轻声说:“老爷爷来了……”随后范唱。在范唱中,将第二句“面人把”这三个字以念白的形式表现,并将整个第二部分四个乐句有节奏地用动作表现。

4.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根据教师的身体动作演唱部分歌词,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帮助了解歌曲的部分结构。

(1)教师:老爷爷到底捏了啥呢?你看出来了吗?说说看……

幼儿1:孙悟空!

教师:你从哪个动作看出来的呢?学学看!

幼儿做打的动作,说:从金箍棒看出来的啊!

幼儿2 做孙悟空看的动作。

教师:这个……我们大家一起学学看!

全体幼儿共同模仿这个动作。

教师说:老爷爷,捏一个……谁?(同时伴奏有节奏的响声)

幼儿齐声说:孙悟空!

教师:他在干嘛?

幼儿:打妖怪!

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有节奏地念“捏一个孙悟空打妖怪”。(第二遍练习这句歌词时,出示孙悟空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2)教师:还捏了谁?

幼儿1:唐僧!

教师:唐僧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2:骑马!(同时做出骑马的动作)

教师:哪个是唐僧啊?你们教教我。

许多幼儿做出唐僧念经时双手合十的动作。

教师做骑马动作后,问:唐僧在干嘛?

幼儿回答:骑马。

教师:骑的是什么马呢?

幼儿:白龙马!

教师随音乐节奏说:“老爷爷……”

边做动作边引导幼儿说出“捏一个唐僧骑白龙马”。在不断练习中出示唐僧图片贴在黑板上。

(3)教师:还捏了谁?

幼儿1:捏的是沙和尚。

教师:哪个动作是沙和尚的?

幼儿2:挑着担子的。(做出挑东西的动作)

教师请幼儿2示范整句“捏一个沙和尚挑着担子”,并引导大家一起说。

幼儿齐念这句。在幼儿随伴奏念白时,教师出示沙和尚图片贴在黑板上。

(4)教师嘟起嘴,故意变粗嗓音说:小朋友,你们忘了我!

幼儿纷纷说:猪八戒。

教师:猪八戒在干嘛呢?

幼儿:吃西瓜。

在教师动作引导下,幼儿随节奏念白歌词“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教师随后将猪八戒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5.教师做动作,幼儿随乐按节奏念部分歌词。

(1)教师指着图片问:老爷爷捏的这些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啊?

幼儿大声回答:西游记。

教师: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咱们来跟着音乐节奏把他们表演一遍,好吗?

幼儿:好!(教师鼓励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2)教师范唱歌曲第一部分,在唱到“面人”时,只做动作,幼儿跟节奏边做动作边念四句歌词。

6.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面人都给大家念活了!现在老师来演老爷爷,你们来表演面人,好吗?

幼儿:好!

(前奏响起)教师:老爷爷来了

在幼儿表演时,教师在每个乐句,预先只做一个动作提示,幼儿有节奏地念白第二部分,并在教师的动作提示下,尝试演唱乐句的最后一句“你说是啥就是啥”。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教师尝试唱每个乐句的一部分,其余用动作提示幼儿自主演唱,并在幼儿演唱第二部分的后两句时,不做任何提示动作,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完乐曲。

活动反思:

在难点学习中幼儿的兴致十分高,活动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说唱和京韵两合体,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情节,所以幼儿十分的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跟着我的步骤学下来。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图片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范唱、戏剧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让幼儿在形式多变的情境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重点:

用肢体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活动难点:

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

化石图片铃鼓 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硬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7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对汉字认识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一些歌词较长、段落较多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记不住歌词、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等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试图寻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图画很敏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体甚至准确地描述图画内容,我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图画来记录歌词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呢?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会歌曲《小篱笆》第一段,帮助幼儿准确地记忆理解歌词内容。

2. 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3. 简单了解3拍子的节奏。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篱笆》第一段音乐画图用的纸和笔(师用) 琴

活动过程:

师领幼儿随音乐入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引出歌曲《小篱笆》。

一、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师用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师唱第一遍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唱第二遍,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歌词内容,并画出相对应的图画。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地说出歌词。

二、简单向幼儿介绍3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乐,师幼共同看图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引导幼儿了解3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3、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打着节奏,再欣赏一遍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师弹琴,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跟唱歌曲。

2、师弹琴,请幼儿完整地合唱歌曲。

3、放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动结束,师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大班音乐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在问答游戏中学习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乐趣。 2、通过创编歌词进一步熟悉旋律,学习对唱的形式。 3、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熟悉几种昆虫的主要特征,根据已有的`有关昆虫经验创编歌词。 二、活动准备: 图片(蝗虫、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哪些昆虫?它们有什么本领? (二)根据歌词做猜谜游戏。 1、小朋友,我问你,什么虫夜晚飞空中?飞呀飞,飞呀飞,后面提个小灯笼。 2、小朋友,我问你,什么虫飞起嗡嗡响?飞呀飞,飞呀飞,百花园里忙不停。 (幼儿猜谜,依次出示图片) (三)唱歌猜谜: 1、老师把这两个谜语编成了歌曲,题目是《什么虫》,请小

朋友听听歌曲猜谜的时候是怎么回答的?范唱歌曲一遍。 2、有节奏会念歌词问答两遍。 3、配上曲调唱着问答1—2遍(老师问,幼儿答。可交换角色) (四)创编歌曲: 1、小朋友,除了这两种昆虫有这样的本领外,还有哪些昆虫也有很强的本领?听听,这是什么昆虫? “小朋友,我问你,什么虫儿跳得高?跳呀跳,跳呀跳,跳进草丛不见了。”(幼儿猜,然后出示蝗虫图片) 请小朋友用歌词一样的话来回答。 2、唱创编的歌曲。 (五)变换问答对象唱歌曲结束活动。大班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完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本事。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齐参加团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一):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欢乐颂》 活动目的: 1、透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忙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资料。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资料。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资料。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诉幼儿歌曲名称。 7、合唱: 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

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大班音乐教案1 一、设计意图 《大雨小雨》这是一首节奏欢快的两段体音乐,曲式结构清晰,歌词简单容易记。音乐中有大雨和小雨这两种形象。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形象分明,容易选用不同的乐器进行表现。大班幼儿已经对节奏把握较好,能够对节奏较快的歌曲做出反应。学习打击乐《大雨小雨》能够促进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二、教学分析 (1)幼儿分析 大班(5-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使用和掌握的打击乐器种类更多,能力也较强了。他们能演奏一些使用小肌肉操作的乐器,如:铃鼓,串铃,双响筒等。对于同种乐器演奏方法也更丰富,细化,比如本次活动用到的响板等。在演奏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大雨小雨》音乐的音量及力度特点,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和用力方法,有意识地控制适当的音量和音色。 另外,大班幼儿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的合作协调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能够在较多的声部节奏中主动调整好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间在节奏,音色,速度,力度上的合作要求,不仅能准确地演奏自己的声部,而且也能主动地关注整体效果。 最重要的是,大班幼儿对指挥手势的暗示理解也较明确,甚至能学会看指挥的即兴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演奏,还能与同伴以体态表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选择何种乐器表现音乐特点的这个“创造性”方面,他们表现地更为主动和积极,不仅能积极地参与为乐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型的配器方案讨论,而且还能自发探索音乐,探索打击乐器的制作,以及大胆地尝试参与即兴指挥等。 (2)教材分析 针对现在秋末冬初的一个明显季节特征“秋雨绵绵”、“天气易变化”的情况而选择了“雨”作为活动的入脚点。“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有趣的歌曲与有灵魂的打击乐器相结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欣赏解放军叔叔的日常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进行曲坚强、有力的风格,用动作模仿解放军神气挺拔的姿态。 2、萌发热爱崇拜解放军的情感。 3、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初步学习弱拍后半拍起唱,学唱第一段。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学会四二拍歌曲,体会歌曲的雄壮有力的节奏2难点:学习歌曲变化的唱法,学会齐唱,分唱等方法。 活动准备: 解放军帽子、一把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手腕转动、师生问好(由弱到强的演唱) 2、感受歌曲坚强、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喜欢解放军。

——复习演唱《弯弯的小船》,引导幼儿三拍中的第一拍唱得稍强些。 ——说说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温柔、抒情、每个音都很连贯) ——这里有一首请你来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弹奏旋律) ——听到这样的音乐想到什么? ——请你听着音乐学做解放军神气的样子,表现出他们很有力量。 3、理解并学习第一段歌词,渗透弱起半拍。 ——(老师一边表演解放军,一边示范唱歌,让幼儿理解歌词。)请你来看解放军表演。 ——你喜欢这个表演吗?再看一次表演,听清楚老师唱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学说歌词)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请小朋友数1234,嘴巴里数到3时4在心里数,老师听到你们数到3就说歌词。我们来试试。(第二遍教师数幼儿说歌词) 4、学习由弱拍后半拍起唱。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老师开头怎么起唱的。(歌曲的开始没有马上唱稍微停了一下,是弱拍起唱的,我们要注意听前奏,当听到老师数123后马上唱出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该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继续学唱2/4拍子的歌曲,并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3、歌唱时能够发音自然、动听,音调准确,吐字清楚。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音乐录音《开火车》、《快乐的动物园》、一本撕破的小人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乐曲《开火车》,一个跟着一个平踏步入场。 2、随乐曲做律动: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拍手、转身拍肩、自选动作)。 3、发声练习:师生齐唱。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一本破的小人书,以拟人的语气讲述故事:“我是幼儿园里的一本小人书,阅读时被小朋友给撕破了,呜呜呜,我真难受。这时候,一个小朋友走过来了,看到我在哭,就对我说,你别哭了,我来给你补好吧。我听了以后,心

里真是高兴,很快就把我身上坏的地方给补好了,我很感谢帮我补好的小朋友,‘谢谢’我对他说。希望小朋友在阅读书的时候要小心,珍惜每一本图书,爱惜每一本图书,这样每位小朋友才能读到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你们说是不是?”引出歌的名字《小人书你别哭》,讨论并总结小人书不哭的方法。 2、带着问题听歌:“听一听这首歌都唱什么了?它怎么了?为什么哭?”教师范唱一遍,表演歌曲大意。演唱完后请幼儿回答。 3、带领幼儿分句学唱歌曲,请幼儿跟着老师学唱,熟悉歌词。(说歌词、一句跟一句学唱、整段跟唱三步学习) 三、结束部分: 1、复习音乐游戏“伸出你的右手摆一摆”。 音乐第一段结尾处女孩子绕着男孩子走一圈,第二段结尾处男孩子绕着女孩子走一圈。 2、欣赏乐曲《快乐的动物园》。(为下节课做准备) 3、边听《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边唱并做踵趾小跑步一个跟一个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通过给孩子们上这节音乐课,大部分孩子都学会了这首优美的歌曲,有的孩子还能给歌曲编上优美的动作,如:牟怡宁小朋友等。通过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懂的爱惜书本,不毁坏书,不撕书等。 小百科:哭,读音kū,哭与笑一样,从人(大,人体形)。人上面竟然顶着两个口,可见伸冤或求助之迫切。造字本义:呼天抢地,伸冤求情。含义是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还发出声音。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篇1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的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小溪流》的活泼与流畅。 2、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熟悉游戏规则,按规则与同伴合作游戏。 3、用匹配的原则找朋友,并感受一起穿越“障碍”流向“大海”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会唱歌曲,并有用身体做障碍和穿越“障碍”的经验。 2、将幼儿椅子围成圆形。 3、“小溪流”颜色标记卡红、蓝、黄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 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一遍。 (二)玩音乐游戏:《小溪流》 1、教师扮演小溪流示范游戏,请幼儿观察,并讨论: ——老师在前奏部分做了什么?(在山头上等待) ——唱歌曲前两句时怎么做的?(绕椅子跑,然后跳两次) 说完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唱着这两句试着做一做。 ——老师是在哪一句邀请的朋友?(流进河,流进江)邀请时怎么做的?(邀请手势) ——被邀请到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跑到小溪流身后继续游戏) ——最后怎么做的?(和找到的朋友抱一抱) 教师总结游戏规则:一人当小溪流(邀请人),在音乐的前半部分绕椅子,唱到“流进河”和“流进江”时邀请一个朋友跟着一起游戏。 2、找一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来玩游戏1次。(跟琴唱)(其他小朋友要一起演唱,谁唱的好,小溪流就就回找他做朋友了)

3、找两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玩游戏2次。(可以播放音乐) 师:如出现两个人同时邀请一个人,该怎么办?(可以就近迅速换一个朋友邀请) (三)增加匹配规则,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1、出示标记卡,教师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匹配规则: 师:“小溪流”去找“大海”的路上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朋友,有的却不是,哪谁才是“小溪流”的朋友呢?我这里有一个红色标记,把你们的标记从小椅子后面拿出来贴在手心上,藏起来,等领头的小溪流去邀请你的时候,你才可以拿出来看。现在看一看赵老师是怎么确定谁是我的朋友的?(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有着相同颜色标记的才是好朋友) 2、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同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一段歌曲) 3、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同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两段歌曲) 师:第一段结束后在间奏时请你做小溪流跳舞的动作,第二段一开始唱歌词,就跟着你小溪流继续找朋友。(跳舞时注意不要和其他小溪发生碰撞)(四)创编“障碍”动作,并穿越“障碍进行游戏 1、创编“障碍”动作和穿越“障碍的动作 师:小溪流在找大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你们想一想怎么用身体做出各种障碍?(和其他伙伴合作做障碍) 2、遇到这些“障碍”,“小溪流”可以怎么过去?(绕,钻,跳……) 3、将全班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三名幼儿扮演小溪流;另一组幼儿作为被邀请的人;第三组六名幼儿用身体动作创造出各种障碍。 4、评价及自我评价,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哪里还做的不够好,教师帮助总结经验,并再次进行游戏。 5、完整的边唱歌曲边合作进行游戏。游戏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决定进行的3-4次。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篇2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看图谱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三只小猴》。 2、有初步安全意识,知道不能在床上乱跳。 活动准备: 1、歌曲的音乐 2、自制歌曲的图谱 3、歌曲的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喜欢什么小动物? 1、完整听纯音乐三段: 2、再听,猜猜猴子在干什么? 3真的吗?看看 二、完整欣赏动画片一遍。 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三、看图谱: 1、练习看前奏、间奏 2、重点练习唱“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四、完整欣赏动画片,前三段有图像,第四段无图像,只出现音乐。听了第四段,感觉怎么样? 五、再出示图谱,第四段。说说什么意思? 六、分组演唱歌曲(分成PPT和图谱两组) 七、游戏:好听的歌曲不仅可以唱,好可以做游戏。做游戏的'话可以几个人玩?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三只小猴。体验游戏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2 设计思路: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能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本次活动符合新主题的开展,培养幼儿喜爱唱歌的情趣。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欣赏感受歌曲;第二环节,幼儿演唱歌曲;第三环节,幼儿根据音乐学习舞蹈。 活动目标: 1.在欣赏和感受歌曲的基础上,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喜欢表演唱,能主动地边唱边表演。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歌曲: 欣赏音乐,回忆歌曲内容。 1.这首歌曲的歌名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请幼儿跟着音乐玩开碰碰船的游戏。 2.你会开碰碰船吗?请大家听着音乐一起玩开碰碰船的'游戏,会唱《快乐碰碰船》这首歌的小朋友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歌。 二、愉快地演唱歌曲: 1.教师请幼儿跟着音乐唱歌。 2.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你心里想到了些什么事情? 3.你觉得这首歌曲中哪一句歌词最好玩,哪一句最好听? 三、学习舞蹈 1.我也喜欢开碰碰船,小朋友,你们想看我开碰碰船吗? 2.教师鼓励幼儿用舞蹈动作表现开碰碰船的快乐。 3.还有谁也喜欢开碰碰船?让我们一起来玩碰碰船的游戏,好吗? 师生分享交流舞蹈开碰碰船的各个动作不同的表现效果。 4.刚才,我们是怎样开碰碰船的?你最喜欢哪个舞蹈动作?教师根据幼儿最喜欢的几个舞蹈动作,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模仿练习。幼儿自由结伴,跟着音乐边唱歌边表演动作。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汇编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汇编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准备 1、陕西方言版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 2、掌上图谱 3、歌曲CD 4、多媒体设备、钢琴 活动目标 能够结合掌上图谱记忆歌词内容。 认真倾听,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边唱边玩的快乐。 感受陕西方言歌曲的'风格特点,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方言问好,初步感受陕西方言特点。 (1)教师自我介绍。 (2)学说陕西方言:嘹咋咧1 2、幼儿观看陕西方言版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 (1)幼儿观看动画片。 (2)找出不同点:找到了吗?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 3、教师讲故事,引出歌曲。 4、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 ①清唱一遍。 ②提问歌词内容并解释歌词中陕西方言的意思。 学说陕西话:老鼠、二半夜、吓、克里马擦 ③教师再次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跟唱。 (2)利用掌上图谱学唱歆曲。 ①引导幼儿说出掌上图谱内容 ②幼儿戴掌上图谱演唱。 A、在教师提示下边唱边玩。

B、幼儿再次看图谱演唱。 (3)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学玩双人游戏。 ①介绍游戏玩法。 ②幼儿游戏。 A、双人边唱边游戏两边。 B、集体游戏一遍。 (4)、游戏:抢房子, A、幼儿摆椅子。 B、介绍游戏玩法。 C、进行游戏两遍。 (5)给歌曲起名字,并用方言学说歌名。 用四川、陕西话说:猫和老鼠。跟听课教师互动,教大家学用陕西话说“猫和老鼠”。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在熟识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观看图片的排列挨次,熟识歌词的挨次。 3、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宠爱京剧的心情。 二、活动预备: 1、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 2、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戏说脸谱的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一)脸谱配对嬉戏,熟悉张飞,以念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性格。 1、观看ppt,孙猴、窦尔敦、曹操、关公,找到相应的脸谱,并依据小节线的.提示依次摆放。 2、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他长得怎么样?生气起来可不得了。猜猜他会是什么脸呢? (二)说脸谱,摆脸谱,尝试有节奏地完整念歌词。

大班音乐教案集锦15篇

大班音乐教案集锦15篇 大班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2、学习运用好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3、用身边常见的音乐素材进行多元化创编。 教学重点设计: (1)、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2)、准确地表现上滑音、上波音记号。 教学难点设计: 多元化创编。 教材分析: 《小螺号》这首歌曲是第四单元《水上的 歌》中的教学内容。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少儿歌曲。歌曲富有童趣的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海边美丽的景色,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小螺号》已经是耳熟能详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欣赏、创编能力,所以如何让学生通过欣赏、二声部演唱、节奏创编、表演等一系列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所带来的美好情感,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增强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教法设计: 小学音乐课应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以感悟音乐为核心,把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所以音乐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在教学中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给学生讲述美丽的情境,寻找演唱的感觉,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唱法:《小螺号》是一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在听一听、唱一唱等环节中反复感知、强化,不知不觉中自然掌握。这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3、对比法:可以更直观的感受音乐记号的作用。 4、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自己当指挥家,创意演唱、创编节奏、二声部的片段、小情景剧等,让学生在表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学法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情境中才有利艺术能力的培养,因此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听唱法:通过学生聆听乐句后模唱乐句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小组合作法:分小组讨论如何创编,让每个学生都互动脑筋,团结、协作的进行创编。 3、创造法:选出领唱和齐唱乐段、创编节奏、二声部的合唱、剧本、等,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加关注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小螺号、粉笔、磁性黑板、小磁铁。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互唱问好歌(设计意图:凸显学科特点)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感受大海:(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海的印象,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板书:画出大海。 引导语:哎呀!你们的小耳朵可真灵,一下就听对了,老师有点佩服你们了,大海的波浪不但可以奏出美妙的音符(板书:音阶),而且还生活着一种美丽的生物,咱们看看他是谁?课件展示海生物海螺。(咱们班的同学就是见多识广,一下就认出了是:)引导语:海螺是生活在海里的一种生物,大个的海螺可做成号角,叫做螺号,古时候,海边的人常用吹螺号传递信息)有位小朋友名叫涛涛,生活在美丽的大海边,涛涛的阿爸每天都要早出晚归的捕满一鱼舱的鱼才能回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小鼓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二、活动准备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3、已看过幼儿用书:《小鼓手》。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谱,尝试进行简单的队形变化。 2.创编剪羊毛的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剪羊毛》音乐,队形及动作变化的图谱一张。 2.幼儿已欣赏过《剪羊毛》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 二、学习第一段,重点创编剪羊毛的动作。 1.你会剪羊毛吗?怎么剪?请几名幼儿示范。 羊一开始不知道要帮它剪羊毛,孩子可以做些什么让它知道? 2.师示范第一段。 我是怎么表演的?(动作顺序、舞步、哪段音乐开始剪的) 羊在一开始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3.请部分幼儿表演。 三、看图谱学习第一段队形及动作。 1.羊毛剪完了,小朋友剪了这么多羊毛真高兴,羊儿也觉得很轻松,他们一起又跳了一段舞,还变化了队形呢,你们看。 变化了几种队形?你看懂了哪个? 请一组孩子试试看。 2.在变队形的同时他们还表演了什么动作呢?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合集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合集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迁移手指、手影游戏经验,把形物体创编歌词进行创造性演唱。 2、变化手与手指的组合,并用相应的歌词边唱边用手指表演。 3、体验在集体中勇于自我表达的快乐。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玩过手指手影游戏。 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复习《幸福拍手歌》。 2、玩手指游戏在教师的口令提示下幼儿用双手组合成一物体,并与教师和同伴们交流、欣赏。 取一种姿势,教师示范创编歌词,如:两手五指并拢,手背相靠,手指上下飞舞。教师编歌词:两只小手做蝴蝶,蝴蝶蝴蝶真美丽,飞呀飞,飞呀飞,飞呀飞呀飞飞飞。 教师与幼儿边说歌词边玩手指游戏。

3、熟悉歌曲旋律,主动学唱。 幼儿边倾听旋律,边配歌词并默唱。幼儿跟随琴声,轻声学唱。 幼儿练习,逐步做到边唱边进行手指表演。 变化手与手指的.组合,创编新歌词。 由幼儿提出创编对象,教师参与共同探索第二段歌词。并对提出创编内容者拍手祝贺。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例如:"拍拍∣我用小手∣拍拍拍∣"后面三个"拍"字念的速度加快一点,使幼儿在边说边做的过程中,增加对识字活动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幼儿用"拎拎,我用小手拎篮子","拍拍,我用小手拍皮球"等。 4、音乐活动《小手歌》。 教师:我们用小手除里能做许多事情,还能变出蝴蝶呢! 幼儿边随音乐边唱《小手歌》边表演动作,启发幼儿仿编歌词中的动作。 教师:我们除了用小手变蝴蝶,还可以用小手变什么? 复习打击乐活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l、引导幼儿体会、感知歌曲中优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音乐课教案的兴趣。

大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

大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 1、除了歌中唱的,太阳还会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呢?幼儿说到的,教师就在白纸上简笔记录下来 2、再团体唱一唱 3、请个别幼儿自我创编,并且尝试自我唱出来创编4句为一组,团体完整的唱一遍[由https://www.doczj.com/doc/c819060391.html,整理] 4、给歌曲取一个好听的适合的名字,师幼团体讨论得出太阳喜欢。 教学延伸: 刚才是教师帮忙记录了小朋友创编的句子,接下来小朋友自我去座位旁用勾线笔在白纸上画下太阳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然后拿着图谱去唱给你的好朋友听。 大班音乐教案(二): 幼儿园大班音乐《大象和小蚊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乐曲,感受其中的诙谐趣味。 2、经过联系故事线索、主角表演、动作模仿等形式表现自我对音乐的感受。 3、体验与同伴相互游戏所带来的欢乐。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幼儿能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能随图谱,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玩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完整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播放课件,教师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创编动作。 二、基本部分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1)、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图谱,教师指图,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的身体动作。(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主角。 (2)、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4、分角表演。 (1)、教师与幼儿分主角表演。 (2)、幼儿分主角表演。 (3)、我们玩得真开心!请客人教师跟小朋友一齐玩游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合集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合集15篇) (本周班级里在开展奥运会的主题活动,我一出示会徽标志,幼儿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我马上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注意倾听,别人已经说过的自己就不再重复说;二是只谈与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有关的内容。) 2.认识福娃,通过福娃喜欢的运动项目认识乒乓球、射击、11O米跨栏等运动项目的中国奥运冠军。 师: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吗?老师现在把它们请出来,看谁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出示福娃。) 师:福娃欢欢熟练各项球类运动,你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你知道中国乒乓球项目的奥运冠军有谁吗?(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会上多次获得冠军,有陈静、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孔令辉、刘国梁等。) 福娃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它身手敏捷,是位田径好手,你知道中国田径短跑项目的奥运冠军有谁吗? (刘翔:亚洲飞人,2023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奥运会纪录12秒91。) 福娃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它跟随我们的奥运冠军学了一项新本领,一起看看是什么运动项目?(射击:中国名将王义夫、杨凌都是两届奥运会冠军。46岁的王义夫参加了自1984年到2023年的6届奥运会。) (出示三个福娃是为理解歌词内容做铺垫,教师下载了奥运冠军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歌曲中的运动项目。) 3.欣赏、学习歌曲《我的2023》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师:2023年奥运会就快到了,许多人写了很多有关2023年奥运会的歌曲,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大家欣赏。请大家听一听歌曲里唱到什么人,唱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由于上个环节的铺垫,幼儿顺利说出了第一句歌词“我要像刘翔,跑得一样快”。) (2)幼儿欣赏歌曲第二遍,理解歌词内容。 师:这首歌曲是四位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组成的一个乐队唱的,他们的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