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复习试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复习试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复习试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复习试题

一、是非题

1.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相比,内部管理都需要网络地址。(√)

2.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之一是网卡。(×)

3.所有以太网交换机端口既支持10BASE-T标准,又支持100BASE-T标准。×)

4.LMDS即本地多点配送服务,特别适合人口分布稀疏的农村和山区。(×)

5.B-ISDN在低层采用了X.25协议。(×)

6.网络结构的基本概念是分层的思想,其核心是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为了使任何对等实体之间都能进行通信,必需制定并共同遵循一定的通信规则,即协议标准。(√)

7.在lOMb/s共享型以太网系统中,站点越多,带宽越窄。(√)

8.ATM的信元长度最小为35字节。(×)

9.移动通信中大量使用码分复用技术。(√)

10.帧中继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广域网互连为目标。(×)

11.广播式网络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技术。( × )

12.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义、语法与层次(时序)结构。( √ )

13.在共享介质的总线型局域网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冲突”现象都是不可避免的。(×)

14.多端口网桥只能连接两个网段。( × )

15.在TCP/IP协议中,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UDP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而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协议等应用层服务是分别建立在TCP协议、UDP协议、TCP或UDP协议之上的。(√ )

16.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技术中,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同步时钟。( √ )

17.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到点的协议)是一种在同步或异步线路上对数据包进行封装的数据链路协议,早期的家庭拨号上网主要采用SLIP协议,而现在,更多的是用PPP协议。(√ )

18.交换局域网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它的低交换传输延迟。局域网交换机的传输延迟时间仅高于网桥,而低于路由器。(×)

19.被动攻击是指破坏者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破坏工作。这种攻击有时候比主动攻击更可怕。(√ )

20.帧中继的设计主要是以广域网互连为目标。( × )

二、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四个阶段。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资源共享,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3和三种。

4.在计算机网络的TCP/IP模型中,负责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的报文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是网络层层。

5.在TCP/IP协议族中,传输控制协议是协议,文件传输遵循议。

6.局域网的连接设备由、、和

7.网络上的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要进行通信,只能够在同等层的两个协议“实体”之间进行。

8.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和

9.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事先建立一个可以彼此沟通的通道,这种通信方式称为的通信。

10 1.网络上的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要进行通信,只能够在的两个协议“实体”之间进行。

2.网络的低层模块向高层提供功能性的支持称之为服务。

3.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和两种桊型。

4.信道,复用技术主要有和四类。

5.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事先建立一个可以彼此沟通的通道,这种通信方式称为的通信。

6.我们将覆盖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许多国家的计算机网络称为,而仅覆盖在同一建筑内、同一大学或方圆几公里之内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介于二者之间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城域网。

7.电子邮件相关协议主要有

第1 页共10 页

8.网络电话有电话一电话、三种方式。

9.网络互连时,通常采用和四种设备。

2.通信子网是由和组成的通信系统,它担负着网络的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3.通信信道按照使用的传输介质、传输信号的类型及使用的方式可分为道、专用信道与公共信道3种。

4.ARP(地址解析协议)的作用是将地址映射为地址,而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的作用是将地址反向映射为IP地址。

5.在通信中,TCP协议是的,UDP协议是的。

6.ATM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以

7.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比特。

8.计算机必须通过和双绞线才能连接到集线器。

1.信号一般有和两种表示方式。其中是一种离散的信号,而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

2.在同一个系统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称之为务。

3.TCP/IP模型的4层协议模型。由下到上依次是:和

4.信道能够传送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称为该信道的5、和

6.从计算机域名到IP地址翻译的过程称为

7.用于具有不同结构的网络的互连的设备是网关。

8.在局域网IEEE802子层和子层。

9.决定Internet的传输速度的主要因素有:速度和速度。

1发送电子邮件需要依靠协议,该协议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

2 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

3 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地址被转换成MAC 地址。

4 网络互连时,通常采用,,.和.四种设备。

5 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比特,包含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而在IPv6中则为

6 计算机必须通过和双绞线才能连接到集线器。

7 能够实现多个网络互联的,具有网络层协议转换功能的设备是。

8 在局域网IEEEE802标准中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子层和子层。9 在I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和UDP ,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10通过网络互联设备将各种广域网,和Internet网

11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目标要求网络保证其网络数据的可靠性,可用性,

12网络电话有,三种方式。

1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和业务数字网四个阶段。

14、性三个方面。

15 和三个方面16在计算机网络ICP/IP模型中,负责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的报文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

交付给目的站是网络层层。

17在TCP/IP协议族中,传输控制协议是协议。18局域网的连接设备由、、19网络上的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要进行通信,只能够在

20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21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事先建立一个可以彼此沟通的通道,这种通信方式称为22网络的低层模块向高层提供功能性的支持称之为。

第2 页共10 页

23信道复用技术主要有、四类。

24我们将覆盖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许多国家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学或方圆几公里之内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介于二者之间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城域网。

25电子邮件相关协议主要有、

26 TCP/IP参考模型从低到高分别是、。

27通信子网是由、通信信号处理机和组成的通信系统,它担负着网络的

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28通信信道按照使用的传输介质、道、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三种。

29 APR(地址解析协议)的作用是将地址映射为地址,而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的作用是

将MAC 地址反向映射为IP 地址。

30在通信中,TCP协议是的,UDP协议是的。

31 ATM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以为数据传输单位。

32计算机必须通过和双绞线才能连接到集成器。

33信号一般为和两种表示方式。其中是一种离散的信号,而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

34在同一个系统内,相领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称之为务。

35 TCP/IP模型的4层协议模型。由下到上依次是:、和。36信道能够传送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称为该信道的带宽,其单位为。

37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有4种,它们是总线型、星形、环型和网状。

38从计算机域名到IP地址翻译的过程为。

39用于具有不同结构的网络的互连的设备是。

40决定Internet的传输速度的主要因素有:速度和

41在物理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要采用调制解调技术,利用载波的幅度进行数字调制的称为,利用载波的频率进行数字调制的称为__FSK___ __,利用载波的相位进行数字调制的称为__PSK _____。

42在一个物理信道内可以传输频率的范围称为

43.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和网络组成。

44. 有线网的传输介质通常有和光纤三种。

45. 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通信方式可以分为:网络两种。

46. 信道按照使用的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分为信道和

47.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从下到上依次为

48. 网络互连按功能层次进行划分,主要有物理层互联、数据链路层互联、网络层互联和互联。

49.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

50.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部分可以分为

51. 数据传输速率也称为,是指信道每秒所能传输的二进制比特数。

52.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53. 物理层的硬件设备有中继器。

54. 子网编址是原来的IP地址变成由3个部分构成:

55. 模式。

56. ISO定义的网络管理的五个功能是

57. 数据传输率也称为(比特率),是指信道每秒所能传输的二进制比特数。

58. 子网编址使原来的IP地址变成由3部分构成:网络地址、子网地址和主机地址。

59. 顶级域名有两种模式:

1.网络上的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要进行通信,只能够在的两个协议“实体”之间进行。

2.网络的低层模块向高层提供功能性的支持称之为。

3.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4.信道复用技术主要有、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四类。

5.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事先建立一个可以彼此沟通的的通道,这种通信方式称的通信。

第3 页共10 页

6.我们将覆盖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许多国家的计算机网络称为,而仅覆盖在同一建筑内、同一大学或方圆几公里之内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介于二者之间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城域网。

7.电子邮件相关协议主要有三种。

8.网络电话有三种方式。

9.网络互连时,通常采用、、

二、单选题和多选题

1.下列选项正确表示了ISO/OSI模型层次顺序的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在网页浏览过程中,Cache的作用是(加快浏览速度)。

3.(4选2)网络安全机制主要是要解决(保护网络重要资源不被复制、删除、修改与窃取)和(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在OSI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l层的关系是(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

5.路由器的缺点是(容易成为网络瓶颈)。

6.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联接逻辑上分开的(多个)网络。

7.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环型、星型3种,以下关于这3种拓扑结构说法错误的是(环型网控制简单、信道利用率高、通信电缆长度短、对节点接口和传输的要求较低,但存在数据冲突问题)。

8.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实现电路复用的方法有(FDM )。

9.下列IP地址中属于组播地址的是(11100000. 10100000. 01100000. 00010000)。

10.下列属于lOBase -T中网卡与集线器之间双绞线接法的是

(1-192-2,3-3,6-6)。

11.某C类网段中子网掩码为255. 255. 255. 224,下列(202.13. 129. 175)属于独立的网段。

12.在局域网中使用两种传输技术:基带和宽带。基带传输是指(不能够采用FDM,传输是双向的)。

13.(4选2)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目标要求网络保证其信息系统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限的传播范围,还必须保障网络信息的(可选择性)、(可用性),以及网络服务的保密性。

14.从网络安全的角度看,当你收到陌生电子邮件时,处理其中附件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先用反病毒软件进行检测再作决定)。

15.未经授权的入侵者访问了信息资源,这种现象被称为(窃取)。

1.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为(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2.计算机相互通信就是将一台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息通过(通信信道)传送给另一台计算机。

3.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4在计算机通信中,把直接由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的方式称为(基带)传输。

5在计算机网络中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能的指标是(误码率)。

6在计算机网络中,TCP/IP是一组(支持异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

7在以下几种传输媒体中,哪种传输速率最高(光纤)。

8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l”和“0”的方法叫做(FM)。

9.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10.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适用于下列哪种类型的以太网

(10/100Base-T)。

11路由器是用于哪一层的设备(网络层)。

12下面哪种网络技术可以同时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ATM)。

1.在以下几种传输媒体中,哪种传输速率最高(光纤)

2.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协议)

3.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l”和“0”的方法叫做(FM)

4.目前普通家庭连接因特网,以下几种方式哪种传输速率最高(局域网)

5.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6.在下面的域名中,哪两个域名的子域是相同的(https://www.doczj.com/doc/c817361368.html,和https://www.doczj.com/doc/c817361368.html,)

7.下面哪个协议运行在网络层(IP)

8.指出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个是C类地址(193.0.25.37)

9.100BaseT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

10.IP协议是无连接的,其信息传输方式是(数据报)

2在网络上的某一台计算机发出的信息,网上其它的计算机都可以接收到,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称为(广播方式)

第4 页共10 页

3.路由器是用于哪一层的设备(网络层)

4什么样的传输介质可以用于有强大电磁干扰的通信场合(光纤)

5.下面哪种网络技术可以同时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ATM)

6.指出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个是B类地址(170.23.0.1)

7.因特网中的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后面一个部分称为(主机标识)

8.局域网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类型主要有(总线型、环型、星型)

9.用TCP/IP协议的网络在传输信息时,如果出了错误需要报告,采用的协议是(ICMP)

1.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为(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2.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协议)。

3.OSl参考模型分为(7 )层。

4.IP地址包含(网络号和主机号)。

5.以下各项中,不是IP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6.按网络的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划分,局域网可分为(以太网、令牌环网和令牌总线网)。

7.局域网的连接设备包括(网卡、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

8.指出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个是C类地址(193.0.25.37 )。

9.以太网的标准是IEEE802.3,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0.电子邮件系统的主要协议是(SMTP、POP3)。

1.下面( 并行)传输方式被用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2.当无法对OSI七个层实施统一管理时,可利用( 层管理)。

3.(4选2)下列说法中属于ISO/OSI七层协议中应用层功能的是.(B.电子邮件

D. 目录查询)。

4.在OSI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l层的关系是(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

5.(4选2)IEEE规定地址字段的(C.G/L=O,是局部管理D.G/L=l,是全局管理)。

6.主机A的lP地址为202. 101. 22.3,主机B的IP地址为203. 10. 21.4,两机通过路由器R互连。R的两个端口的lP地址分别为202. 101. 22.5和203. 10.

21.5,掩码均为255. 255.255.O。请指出错误的说法( 主机A将数据发往R,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为202. 101. 22.3,目标IP地址为203. 10. 21.4 )。

7.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环型、星型3种,以下关于这3种拓扑结构说法错误的是(环型网控制简单、信道利用率高、通信电缆长度短、对节点接口和传输的要求较低,但存在数据冲突问题)。

8.IEEE802标准系列中,CSMA/CD、Token Bus和Token Ring介质访问方法和物理层协议分别是(IEEE802.3 ,IEEE802.4 9IEEE802.5 )。

9.(4选3)下列关于中继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扩展局域网传输距离B.放大输入信号C.检测到冲突,停止传输数据到发生冲突的网段)。

11.FDDI是(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的缩略语。

12.某公司位于A市,其分公司位于距A市120公里的B市,总部与分公司之间在上班时间内要经常性地进行大量电子表格传递,则应选择的合理通信连接方式为( 帧中继)。

13.如果两个局域网LAN A和LAN B互连,它们的运输层协议不同,而其它层协议均相同,LAN A和LAN B的互连设备应该采用( 网关)。

14.以太网交换机的最大带宽为( 等于端口带宽的总和)。

15.用户怀疑Internet上的某人试图想对其WindowsNT Server上的文件获得非法访问权。如何验证用户的怀疑( 使用CrystalReport对.IIS日志文件数据形成报表,显示每个客户机IP地址的未授权访问,禁止访问或未找到访问的百分比)。

1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的端系统)

2在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集线器)

3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网络互连、数据处理、网络管理)

4下面哪个协议运行在网络层(IP)

5 100Base-T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

6 IP协议是无连接的,其信息传输方式是(数据报)

7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是(总线型)

8指出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个是C类地址(193.0.25.37)

9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进行管理的计算机称之为(服务器)

第5 页共10 页

10因特网中的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后面一个部分称为(主机标识)

11局域网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类型主要有(总线型、环形、星型)

12这两个域名https://www.doczj.com/doc/c817361368.html,与https://www.doczj.com/doc/c817361368.html,哪部分是相同的(主机域)

13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为(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14计算机相互通信就是将一台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息通过(通信信道)传送给另一台计算机。

15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16在计算机通信中,把直接由计算机产生的数字进行传输的方式称为(基带)传输

17在计算机网络中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能的指标是(误码率)

18在计算机网络中,TCP/IP是一组(支持异种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互连的通协议)

19在以下几种传输媒体中,哪种传输速度最高(光纤)

20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的方法叫做(FSK )

21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22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适用于下列哪种类型的以太网

(10/100Base-T)

23下面哪种网络技术可以同时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ATM)

24目前普通家庭连接因特网,以下几种方式哪种传输速率最高(局域网)

25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正确地包括了TCP/IP模型的各个层次(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26在下面的域名中,哪两个域名的子域是相同的(https://www.doczj.com/doc/c817361368.html, 和https://www.doczj.com/doc/c817361368.html,)

27在网络上的某一台计算机发出的信息,网上其它的计算机都可以接收到,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称为(广播方式) 28路由器是用于哪一层的设备(网络层) 29什么样的传输介质可以用于有强大电磁干扰的通信场合(光纤)

30 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协议)

31指出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个是B类地址(170.23.0.1)

32在TCP/IP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l层的关系是(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

34用TCP/IP协议的网络在传输信息时,如果出了错误需要报告,采用的协议是(TCP)

36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

37 IP地址包含(网络号和主机号)

38以下各项中,不是IP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39按网络的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划分,局域网可分为(以太网、令牌环网和令牌总线网)

40局域网的连接设备包括(网卡、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

41以太网的标准是IEEE802.3,使用(CSMA/CD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2电子邮件系统的主要协议是(SMTP/POP3)

43对IP数据报分片的重组通常发生在(目的主机)上

44下面接入方式中哪种传输速率最快(光纤接入)

45 马元速率的单位是波特,这是指(每秒可能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

46 传输介质一次传输一个二进制位的传输方式是(串行传输)

47. 曼特斯特编码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

48.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设备是(集线器)

49. 在局域网组网技术中,令牌环更适合于(实时性应用)环境

50. 一种只能在物理层起到放大或再生微弱信号的作用,可以用来增加传输介质的长度的设备是(中继器)

51. 10BASE-T标准能支持的速率是(10M bps )

52. 电子邮件系统的主要协议是(SMTP、POP3)

53.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标志是(美国政府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

54. 以下不属于无线介质的是(光纤)

55. OSI参考模型从下向上的第三层是(网络层)

56.下列关于虚拟局域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虚拟局域网是一种新型的局域网)

1.在以下几种传输媒体中,哪种传输速率最高(光纤)

2.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协议)

3.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的方法叫做(FM)

4.目前普通家庭连接因特网,以下几种方式哪种传输速率最高(局域网)

第6 页共10 页

5.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6.在下面的域名中,哪两个域名的子域是相同的(https://www.doczj.com/doc/c817361368.html,和https://www.doczj.com/doc/c817361368.html,)

7. 下面哪个协议运行在网络层( IP)。

8.指出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个是C类地址( 193.0.25.37)

9.100Base-T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

10.IP协议是无连接的,其信息传输方式是(数据报)

三、填充题

1.概念分类:下表中右边有一组概念,左边是这些概念的分类,请给右边的分类号填上对应概念的分类号。

2.以下表格右边是常用的网络设备,请根据表格左边的层次编号,给右边设备使用的层次填写对应的层次编号。

3.下表中左边是一组基本概念,右边是有关概念的特点,请根据表格左边概念的编号,给右边的内容填写对应的编号。

四、名词解释

1.FDM

3.Gateway

4.AKP

5.TEP/IP

1.TCP/IP

https://www.doczj.com/doc/c817361368.html,N

3.ARP

4.RARP

5.FTP

6.HTML 频分多路复用网关地址转换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连网络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连网络协议局域网地址解析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文件传输协议超文本标记语言

第7 页共10 页

1.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2.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3.FDDI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4.VOD 视频点播

5.MAN 城域网

6.CRC 循环冗余校验

2.Baud rate 波特率

3.CRC 循环冗余校验码

5.HUB 集线器

6.SMPT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7.Internet 因特网

8.OSI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9.TDM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10.STP 屏蔽双绞线

11.UTP 非屏蔽双绞线

12.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13.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14.UDP 用户数据包协议

15.MAC 介质访问控制

16.CDMA 码分多路复用

17.WDM 波分多路复用

18.ITU 国际电信联盟

19.IP 网络互联协议

20.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

计算机网络基本教学活动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学生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时安排:40学时 教材: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吴功宜吴英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学目的: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网络结构体系及协议有系统认识,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动向,对新技术有一定的认识。 编制说明:由于教学对象与计划内本科生不同及学时的安排,故在教学内容上有比较大的区别,对一些已经过时的内容进行了割舍,淡化了一些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加强了实践内容的教学。 考试目的: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网络应用而设,考试的目的主要考察同学对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理解程度,明白网络名词术语的含义,掌握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设备及方式,并对新技术的了解。―――――――――――――――――――――――――――――――――――――――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4学时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网络发展史 网络的分类 网络应用 第二章:数据通信与广域网技术8学时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通信模型信道概念信息、数据与信号的概念。 传输介质:介质类型及主要特性。

数据编码技术:数字、模拟数据编码方法,主要数字数据编码方法及特点。传输技术:基带传输技术,频带传输技术,通信信道分析。 复用技术:复用方式分类。 数据交换技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报文交换 差错控制方法:差错控制机制 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4学时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分层意义,协议组成。 OSI参考模型:基本概念,模型层次,各层功能。 TCP/IP参考模型:模型层次,各层功能。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比较 第四章:局域网基本工作原理7学时局域网技术特点:局域网络概念,技术特点。 局域网拓扑结构:分类及及与物理结构的区别。 IEEE802参考模型 共享局域网工作原理:以太网令牌总线令牌环 局域网技术发展:高速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第五章:局域网组网技术5学时 局域网传输介质 局域网组网设备 局域网组网方法 结构化布线技术 第六章:网络互连技术3学时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重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重点 1网络硬件与网络软件在网络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第1章第1节) 网络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质基础网络软件是实现网络功能不可缺少的软环境。 2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种类及其特点(第1章第3节) 1总线结构2环形结构3星型结构4树形结构5网状结构 3O S I模型的组成与作用,与T C P/I P协议之间的对应关系。(第1章第4节)(第2章第2节) 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 4掌握网关的概念和工作要求、网际协议的功能、w w w.p k u.e d u.c n的含义。(第2章第2节) 5以太网的概念。(第3章第1节) 以太网这一术语用来表示与以太网规范一致的带碰撞检测载波真挺多路访问的局域网 6防火墙、自治系统A S、路由器的概念和工作原理。(第3章第2节) 静态交换、动态交换、虚拟专用网络的概念,V P N的功能。(第3章第3节)虚电路(第4章第4节) 虚电路(V i r t u a l C i r c u i t)虚电路又称为虚连接或虚通道,是分组交换的两种传输方式中的一种。在通信和网络中,虚电路是由分组交换通信所提供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在两个节点或应用进程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上的连接或虚电路后,就可以在两个节点之间依次发送每一个分组,接受端收到分组的顺序必然与发送端的发送顺序一致,因此接受端无须负责在收集分组后重新进行排序。虚电路协议向高层协议隐藏了将数据分割成段,包或帧的过程。 远程登录(第5章第3节) 因特网上较早提供的服务。用户通过该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地计算机的终端,直接调用远地计算机的资源和服务。 F T P(第5章第4节) F T P(F i l e T r a n s f e r P r o t o c o l,F T P)是T C P/I P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F T P是在T C P/I P网络和I N T E R N E T上最早使用的协议之一,它属于网络协议组的应用层。F T P客户机可以给服务器发出命令来下载文件,上载文件,创建或改变服务器上的目录。 网络打印的概念与共享打印的区别(第5章第10节)。 B/S(第6章第6节) B/S结构(B r o w s e r/S e r v e 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 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 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 r o w s e r),如N e t s c a p e N a v i g a t o r或I n t e r n e t E x p l o r e r,服务器安装O r a c l e、S y b a s e、I n f o r mi x或S Q L S e r v e 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 b S e r v e 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在浏览器无法查看A S P源代码的原因。(第6章第6节) 代理服务器(第7章第7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系统? 答: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交往、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各自具备自主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由功能完善的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复合系统。 2.什么叫“信道”? 答:信道是数据信号传输的必经之路,一般由传输线路和传输设备组成。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及有关通信设备组成,而逻辑信道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使节点内部实现了其他“连接”。同一物理信道上可以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按传输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物理信道又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在模拟信道两边分别安装调制解调器。还可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交换信道。 3.什么叫“传输差错”? 答:由于来自信道内外的干扰与噪声,数据在传输与接收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错误。通常,把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数据与原来发送的数据不一致的现象称为传输差错,简称差错。 4.什么叫“通信协议”? 答: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为了保证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进行数据通信,必须使用一套通信规则,这套规则就是通信协议。 5.简答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答: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管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硬件系统:①网络服务器(server,通常由一台或多台规模大、功能强的计算机担任,有较高处理能力或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②网络工作站(workstation,用户使用的终端计算机); ③网络适配器(网卡,网络连接的接口电路板,属于通信子网设备); ④网络传输介质(物理连接线路); ⑤网络连接与互联设备(收发器、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等)。 其他组件:网络资源、用户、协议。 6.网络互联设备主要有哪些?其主要作用各是什么? 答:(1)中继器、集线器,主要作用:不同电缆段之间信号的复制、整形、再生和转发;(2)网桥、交换机,主要作用:数据存储、接收,根据物理地址进行过滤和有目的的转发数据帧;(3)路由器,主要作用:路径选择、拥塞控制和控制广播信息;(4)网关,主要作用:传输层及以上各层。 7.对三种使用共享资源的方法简要概括。 答:直接利用“网上邻居”浏览工作组中各计算机已经开放的共享资源; 直接在“我的电脑”地址栏或“开始”-“运行”中输入“\\被访问的电脑名(或IP地址)”; 映射驱动器:将共享资源映射为本机磁盘。 8.请解释下图中各参数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以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及选择性相统一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根据本地区经济、技术、社会以及职业教育及培训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培训计算机网络型人才。本专业领域技能培养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科学的劳动观及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学校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 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积极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及培训的机制。学校有关部门要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及培训方案,在设备、师资、课程开发上要加强及企业的合作,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

3. 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学校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弊端。要结合专业要求,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及先进性的统一。 4.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要根据当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及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修业年限:3年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以IT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铸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型中等技能人才为中心,着力设置社会急需的、能宽口径就业的专业方向,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及道德修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工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学习教学计划.doc

临湘市职业中专 教师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表姓名周小敏 任教科目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任教年级高二 班次14 级计算机、苹果班教研组长李岳军 教务主任冯云 主管校长李晓红

时间2016 年上学期 求和务要任主学期本教的要 本课程是中职计算机班的主要专业课,着重围绕网络硬件和软件基本概念及基本不同 时通过介绍一些有关现代操作系统的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操作进行讲解和演示, 但使学生掌握网络硬件知识、组网原理、组网概念及组网认识方法等基本概念,还要明 白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如网络硬件知识及故障排除、网络系统安装和故障排除等。 从而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是如何被应用于一个实际系统之中的,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工作及进行系统、软件等工作奠定基础。 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网络的概念、技术原理、网络调试的方法 难点:组网的方法、网络调试 关键:多做多练 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突出基本知识,突破基本理论,强调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采用启发式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原理,掌握重 要操作方法和技巧; 3.课堂教学尽量将实践环节贯穿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的动手练习。 4.加强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5.用 PPT 授课,并保证学生上机实践时间,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本期计划课时分配 授课周数周时数授课总时数其中 讲课实验复习考试机动1971335757910 教学内容截止章节 完成本教材全部内容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学生在高一时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计算机 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初步认识,但所学的知识内容深度和 广度均不够,且有不少知识点已经遗忘。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 习积极性不高,基础很差,以前的学习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本 学期的教学任务重,教学难度大,特别要注意新旧知识的更替, 高低层学生的兼顾,既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 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多安排学生进行机房的训练。通过这些实 训练习,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尽量让学生能体会到学有所用。. 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篇目或章节) 1 12.23-2.26 项目 1 认识计算机网络 2 2.29-3.4 3 3.7-3.11 4 3.14-3.18 5 3.21-3.25 2 组建双机对等网络项目 6 3.28-4.1 7 4.5-4.8 8 4.11-4.15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要点

1.计算机向用户提供的两个重要功能:连通性,共享 2.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3.因特网的拓扑结构分为: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4.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方式P2P 5.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6.电路交换三个步骤: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7.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8.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9.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10.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类别: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1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12.速率指的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的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13.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14.分层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15.OSI的七层协议: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 16.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17.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18.数据在计算机中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但数据在通信线路上的传输方式一般是串行传输 19.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20.通信双方信息交换的方式: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21.带通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 22.传输媒体可分为:导向传输媒体、非导向传输媒体 23.导向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24.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25.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 26.波分复用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27.链路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路线,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28.局域网的特点: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29.局域网的拓扑: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 30.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通过适配器——网络接口板卡NIC,简称网卡 31.集线器:以太网采用星形拓扑,在星形的中心则增加的一种可靠性非常高的设备,双绞线的两端使用RG—45插头,工作在物理层,它的每个接口仅仅简单地转发比特。共享带宽。 32.硬件地址即MAC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与IP地址区别联系见39题。 33.多级结构的集线器以太网的缺点:(1)在三个系的以太网互联起来之前,每一个系的以太网是一个独立的碰撞域(又称为冲突域),即在任一时刻,在每一个碰撞域中只能有一个站在发送数据。当某个系的两个站在通讯时所传送的数据会通过所有的集线器进行转发,使得其他系的内部在这时都不能通信(一发数据就会碰撞)。(2)如果不同的系使用不同的以太网技术(如数据率不同),那么就不可能用集线器将他们互联起来。集线器基本上是多个接口(即多端口)的转发器,它并不能把帧进行缓存。 34.网桥:依靠转发表来转发帧,转发表也叫做转发数据库或路由目录。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他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和过滤。 35.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独享的),这种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共享带宽 36.将网络互相联系起来的中间设备:转发器(物理层)、网桥或桥接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网络层)、网关(网络层以上)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 1.13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1.15在windows95/98 的dos 窗口下,能用以下命令察看主机的路由表(D) A、NETSTAT –R B、ARP -A C、TRACEROUTE D、ROUTE PRINT 1.16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 1.17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18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B)。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A. 一个B类网络号 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 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 D. 以上都不是 1.19传输层可以通过(B )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1.20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1.21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B)。 A. IP B. HTTP C. FTP D. Telnet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我鉴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我鉴定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满怀激动和豪情立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准备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回首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有必要总结一下。 在大学三年中,我所获颇丰,已完成在XX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习。从学业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充实且有难忘的三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生活中,我亲切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回顾三年,我很高兴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帮助过他们,我也会永远感激着在我有困难时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兄弟姊妹们。 本人这三年以来,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成绩优良;班委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不足是工学矛盾处理不够好,学习成绩需进一步提高。所以今后我一定会克服不足,争取更大进步。除此之外,我还经历了半年社会实践,在这段期间,我深知道这是检验在校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的加强巩固和提高,我非常珍惜这段实习过程,它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零开始,虚心向前辈学习,任劳任怨,力求做好每一件事,逐渐在工件中学会了做事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60学时/4学分【实践学时】40学时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专)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对计算机网络有个基本认识,重点掌握局域网络技术,能够对路由器进行配置,以及掌握交换机的网络配置,Windows server网络搭建,并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了解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目标: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理论上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实践操作掌握局域网技术,对路由器进行配置,交换机进行正确网络配置,能进行Windows server网络搭建,结合实践巩固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使学生学会中小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维护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所学知识组件、管理计算机网络。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后续课程:网络综合布线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说明 1、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网络搭建的案例演示,让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知识,并通过实践编程掌握所学知识,并由上机实践,自己动手搭建起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过程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最终由一个项目实践来做综合技能训练。 2、教学条件:装有PacketTracer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的相关机房。 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说明 (1.关于考核方法的说明 2.出勤、提问、作业、实验、测验、期末考试等各占比例的说明 3.其他必要的说明) 1、该课程期末采用模块化考试的形式,根据各部分评分细则给分; 2、评分各部所占比例:出勤20%、作业20%、期末60%(模块化考试为1、路由器20%,2、交换机30% 3、服务器20% 4、综合测试30%)。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 教材: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张伟韦鹏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胡远萍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于带宽为6MHz的信道,若用8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每秒最多能传送的位数为(A) A 36×106 B 18× C 10 C 48×106 D 96×106 2.E1载波的数据传输为(C) A 1.544Mbps B 1Mbps C 2.048Mbps D 10Mbps 3.采用8种相位,每种相位各有两种幅度的PAM调制方法,在1200Baud的信号传输速率下能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为(D ) A 2400b/s B 3600b/s C 9600b/s D 4800b/s 4.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数字信道,其数据传输速率为波特率的(C ) A 2倍 B 4倍 C 1/2倍 D 1倍 5.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7位,则冗余位至少应为(C ) A 5位 B 3位 C 4位 D 2位 6.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一元多项式建立对应关系。例如,与位串101101对应的多项式为( B ) A x6+x4+x3+1 B x5+x3+x2+1 C x5+x3+x2+x D x6+x5+x4+1 7.X.21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减少信号线的数目,其机械特性规定采用(C ) A DB-25连接器 B DB-9连接器 C DB-15连接器 D RJ11连接器 8.采用AT命令集对Moden进行编程设置,现要让Modem完成“用脉冲拨号呼叫62751890”的操作,则应向Modem发出的AT命令为(B) A A TDT62751890 B A TDP62751890 C AT62751890 D ATZ62751890 9.采用RS-232C接口标准连接PC机和Modem,其请求发送信号(RTS)的连接方向为(D )A DCE→DTE B DCE→DCE C DTE→DTE D DTE→DCE 10.BSC规程采用的帧同步方法为(B) A字节计数法 B 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C 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D 违法编码法 11.采用有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设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B) A 2n-1 B 2n-1 C 2n D 2n 12.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要点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下列哪种数据通信中 A、模拟信号传输模拟数据 B、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C、数字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2.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传输延迟最小?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3.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使用了虚电路?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4.虚电路方法在传输数据前 A、必须预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B、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组 C、收发两站的发送接收设备必须同时可用 D、必须建立起专用的通信线路 5.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哪种介质的典型传输率最高?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介质6.RS232C逻辑0的电平为 A、大于+3V B、小于-3V C、大于+15V D、小于-15V 7.两端用户传输文件,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8.使用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9.OSI模型中,对话控制是哪个层次的功能?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10.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协议 B、介质 C、服务 D、网络操作系统 11.控制访问网络资源的软件称为 A、操作系统 B、工作站 C、客户机 D、外设12.Windows NT为管理用户帐号提供的使用程序叫做 A、服务器管理器 B、用户管理器 B、域用户管理器D、帐号管理器13.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C类地址? A、101.78.65.3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14,域名与下面哪个一一对应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 D、以上均错15.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16.IP协议提供哪种服务? A、无连接服务 B、面向连接的服务 C、虚电路服务 D、以上都不是17.DNS必须具有一个 A、动态IP地址 B、静态IP地址 C、动态计算机名 D、固定的计算机名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试行)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适应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等专业 1 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软件系统(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构成的应用系统,一方面,通信网络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通信技术中,又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各种性能。计算机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网上信息检索、网上交易以及网上视频等功能。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能力特点,应当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通信技术知识以及网络系统软件的操作技能;具备组建、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更高技术的必修课程。为了规范该课程的教学,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该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特制定本课程的标准。 1.1 课程的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网络基础理论技能和基础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设计、组建、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技能。其前导课程是有关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其后续课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有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Linux)、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等综合性专业课程,同时,该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H3C网络和思科网络技术等认证工程师的基础课程。 1.2 设计思路 根据市场对高职网络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特点,将课程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数据通信技术、OSI/RM和TCP/IP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LAN)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广域网(WAN)技术、Internet技术、网络规划以及管理与安全技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一般局域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网络设备安装以及简单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等技能。因此,在制定课程标准时,主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设计: (1)教授和学习网络最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最基本的理论和概念,强调网络技术基础能力的学习,如重点掌握OSI/RM和TCP/IP结构、TCP/IP协议集以及网络互联基础等,为继续学习路由和交换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点教授和学习局域网拓扑结构设计、网络设备互联技术。局域网技术、网络设备互联和管理等是网络技术的重要技能,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和实训过程中,应强化对不同规模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计能力的培养;加强对网络设备的互联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发展前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发展前景 在过去的5、6年中,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网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网络在向社会生活渗透的同时,也在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渗透到传统企业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2000年至今,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并被明确列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国策的实施重点。企业对网络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网络技术人才迎来了一个“牛市”。就业空间较大,效益也好网络科技世界的兴起,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和科技世界的革命性发展,同时也为数以万计的计算机人才展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这个新的视野对于广大的IT 行业人员而言,它 代表着广泛的技术应用,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和更高更远的发展空间。 其中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兴的技术领域,尤其在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网络经济蓬勃繁荣的形势下,网络技术成为信息技术界关注的热门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网络工程师正是这一学科的主宰力量。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都采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各自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由此看来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没有网络,我们就无法进入真正的计算机时代;没有网络,企业无法实现信息化。基于网络培训投资大的方面原因,目前普通高校的计算机教育缺乏对实用性的网络技术的培训。全国的高等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区区几万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而整个社会需要的却是数以百万计的具有专业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人才供应能力远远小于实际的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偏重于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网络技术有技术更新快、产品周期短的特点。因此,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往往是网络技术知识比较陈旧,缺乏网络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无法满足所在单位对他们的工作要求。 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并且普遍的社会问题。所以说,学历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国内急需发展网络技术方面的职业培训!! 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就业前景 与软件技术人员相比,网络技术人员的从业范围更广,知识体系更复杂,职业技能要求更高,目前网络工程师成为实施国内信息化的巨大瓶颈。 就网络工程师的学习方面来说,网络工程师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人来说较为容易学习,对自身将来就业也大有帮助. 网络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 从目前的情况看: 企业的IT技术管理岗位一般设置为企业信息主管、总监等;工程技术岗位设置为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师等;运行维护岗位设置为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设备管理员等;操作岗位则设置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一年多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经验,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粗略地谈及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有关心得体会,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的有关要求和课程的有关设置的一些看法。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职业教育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老师均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围绕教材组织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完全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难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老师也感觉无从下手,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很不好。针对这种纯专业理论课,在学生基础差、底子簿、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下,该怎样进行教学的组织呢?为此,结合我校实际,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重视实践,多调查研究 一般的计算机教学采用的是“两点一线”的模式,即教师在教室或者多媒体教室讲授相关课程的理论,学生在实验室或计算机房完成技能训练或验证理论。条件好的学校,操作性比较强的计算机课程已经不是“两点一线”了,而是只有一点,主要教学过程都是在计算机房或实验室完成的。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专业理论课,机房上机操作的内容非常少,所以这种模式并不适用。 那么,该怎么办呢?既然不能上机操作,而我们职业技术学校重视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那我们只有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多进行调查研究。比如:刚开始学习网络技术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一些单位网络的使用情况,包括其用途、采用的拓扑结构、网络的组织结构、连入因特网的情况等。通过调查,可使学生对网络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到了网络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在每学一部分内容之前做相应的调查,学完之后再进行相关的实践,并总结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达到学前有一定了解、学后知道其一定应用的效果。 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但组织起来却比较困难,得花不少的工夫。然而一旦组织成功,我想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意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常用的网络设备及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具有使用网络的初步能力,具有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论学习是过程,实际应用才是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把课本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应用联系起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局域网的种类包括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 O A、对等网 B、C/S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 C、以太网D>城域网 2.下列传输介质中____________ 的传输距离达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 A、双绞线 B、粗同轴电缆 C、细同轴电缆 D、光缆 3.使用 ____________ 可以有效隔绝网络产生的广播风暴。 A、路由器交换机C、集线器 D.网卡 4.______ 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为了实现网络中的通信或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 或约定,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炭基本机制。 A、网络操作系统 B、NetBEUL协议C.通信协议 D. Linux 5.实现TCP/IP协议的有效工作,就需要进行“IP地址”、_____________ 、“默认网关”和“主 机名”等系统设置。 A、TCP协议子网枪码 C.操作系统D>路由器 6.______ 是以IP协议为基砂的协议,提供了可靠的面向对象的数据流传输服务的规則和 约定。 A、TCP协议 B、子网枪码 C、路径选择 D、UNIX 7.要组建对等网,一般都需要安装_____________ 协议。 A、对等网 B、网上邻居 C、TCP/1P D、网络邻居 8.进行网络设置时,一般可以打开____________ ,在其中的“网络连接”中进行。 A、网上邻居打印共享C、控制面板 D.我的电脑 9.代理服务器软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A、共享局域网内资源 B、联机打游戏 C、加快上网速度 D.共享代理接入Internet 10.下列上网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 A、PSTN 拨号B. ADSL C. VDSL D、PON 光纤到户 门.下列IP地址中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___ O A、0. 1 、D> 12.常见网络拓扑结构中不包括_____________ o A、总线型结构 B、对等式结构 C、主从式结构 D、专用服务器结构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查看局域网中的其他计算机,可以双击桌面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标,然后进行操作。 A、网络邻居 B、我的电脑 C、我的文档D>网上邻居 14.使用Internet连接共享方式时,连接本地局域网的网卡IP地址被强制设置成为— A、自动获取 B、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简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简历 IE行业现在很火,小编带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简历提供给大家参考哦。 个人简历 姓名:XXX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7年05月12日民族:满 身份证:130825**** 身高:171 户口所在:河北承德目前所在:重庆万州 毕业院校: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最高学历:大专/本科(自考重庆邮电大学) 所修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毕业日期:20xx.6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或兼职 应聘职位:计算机维护、网络管理、网站建设及其它计算机相关行业 希望地点:辽宁沈阳市 希望工资:面议 自我评价 本人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自农村的我,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肯吃苦的好习惯,此外,我还具有热情大方、乐于与人交际的性格。平时,在各种社交场合,我赢得了

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广泛的交际圈子。工作起来有"钻"劲,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乐于助人。 教育背景 1993年—1999年,河北省隆化县四道沟小学 1999年—20xx年,河北省隆化县湾沟门中学 20xx年—20xx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 20xx年—20xx年,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清华万博网络工程师/网络编辑员三级、办公软件应用高级操作员、局域网管理高级操作员大专/本科(自考重庆邮电大学) 实践经历 20xx年9月—20xx年7月,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软件三系学生会宣传部工作 20xx年9月—20xx年7月,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实验中心工作 20xx年7月—20xx年8月,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招生工作 20xx年7月—20xx年8月,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招生工作 20xx年7月—20xx年8月,重庆百年网广告有限公司投递员 20xx年10月,"儒家文化与青年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志愿服务20xx年9月—20xx年10月,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实训 所获奖励 ①20xx-20xx年上期,态度端正,刻苦钻研,专业课程总分名列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doc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利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逻辑上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3、拓扑结构及分类 拓扑结构系指通信子网屮节点与链路相互连接的不同物理形态,反映了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形态。采用点——点线路的通信了网主要有四类拓扑:星型、环型、树型和网型。 4、星型、环型、树型、网型和总线型结构的优缺点 星型:①结构简单,建网容易;②从节点故障不影响其它部分工作;③中心节点有故障时网断。环型:优点:结构简单,增/删节点容易,并且传输延迟确定;缺点:可靠性差,任何一个节点失效都将影响整个网络,为了维护环的正常运作,需要复朵的环管理和环维护。 树型:①具冇星型特点;②层次过多,转接开销过大。 网型: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靠性高,缺点是管理非常复杂,冇许多诸如路径选择、流最控制、拓扑优化等问题需要解决。 总线型: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5、计算机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屮的数据交换的建立的规则、标准、约定。 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①数据传送②资源共享③提高可靠性④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⑤提高可扩充性。 7、协议分层的必要性 通信协议是分层的。由于通信过程比较复杂,为了简化协议设计,采取把通信问题划分为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的方法。各层协议Z间能高效率地相互作用,协同解决整个通信问题。分层结构的好处有:独立性强、功能简单、适应性强、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8、七层网络系统结构参考模型及功能 ①物理层:是实现系统通信媒体的物理接口,是在物理媒体上之上的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主要功能:提供物理连接,完成位流传、传输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提供各种服务元素对传输通路进行监督,提供故障状态报告;规定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②数据链路层:完成对位流的传送和控制,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叮靠的数据传输。主要功能:帧同步、链路管理、差错控制、流蜃控制。 ③网络层:在网络结点间提供路由选择和数据交换等操作,为传输层提供整个网络范围内两个终端用户之间数据传输的通路。 主要功能:路径选择、流量控制。 ④传输层:解决的是计算机程序到计算机程序Z间的通信问题,即所谓的“端”到“端” 的通信。传输层对信息流具有调节作用,提供可靠性传输,确保数据到达无误。 主要功能:将传输层的传输地址映射到网络层的网络地址。 ⑤对话层: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以组织并协调两个表示实体间的对话并管理它们间的数据交换。即负责在应用进程间建立,组织和同步其对话,检查和恢复与语义及上卞有关的传送差错。 ⑥表示层:信息表示方法的转换,为信息传递提供表示方法。提供服务符集代码转换数据格式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