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2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 1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2卷/共20卷)

編輯者:淨願蘭若

淨土宗的修學,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所開演出來的就是「他力門、果地教」。換句話說,我們所有的一切修行功德,包括今生的安樂、包括來世的解脫,完全是來自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那我們要做什麼事呢?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夠了,那就是:想辦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使令這一念心能跟阿彌陀佛的心──心心相應、感應道交。就做這件事情,而不是要你去修種種波羅蜜。也就是: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要能夠相隨順。

彌陀的心是寂靜的,你的心是散亂的,怎麼感應呢?彌陀的心

- 2 -

是正念的,我們是顛倒的,又怎麼感應呢?所以當你的心極度散亂、起顛倒時,你說你看到了佛、佛陀現前了,那你要小心了!沒有一尊佛會在你起顛倒、散亂的時候現前。這時候,你的心跟佛的心是不相應的──你的心攀緣娑婆,阿彌陀佛安住在極樂,怎麼可能感應呢?所以才說,感應道交必須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是你的信心、願力,要有充分的準備!

其實,我們不一定要斷煩惱,帶業往生是不用斷煩惱的。但是臨命終的時候,必須把心調整到最佳狀態──「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就是感應道交。雖然我沒有辦法斷煩惱,但是我可以將我的心態,調到跟佛的心態相隨順,這樣才能帶業往生。

所以臨命終時,你的煩惱不能活動,所謂「帶業往生」是以正

- 3 -

念往生的;當一個人起顛倒時,阿彌陀佛沒有辦法跟你感應道交。所以臨終的時候,必須把你的心態,調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調到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那就可以往生了。

要知道:淨土宗不是以「斷惑證真」往生的,是以「正念」往生的,這叫「隨念往生」。雖然說我的煩惱還沒有斷,但是我煩惱不活動。古人講:帶業往生,只能帶「種子」不能帶「現行」;煩惱的活動會破壞你的心態、破壞你的正念,你就不能往生了。

因為:你是用心力來帶動佛力!

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關鍵不在你看到了七寶池、八功德水,而是當你看到這些意境之後,如何去培養你歸依的心。好比說:極樂世界的蓮華很莊嚴、怎麼樣…然後呢,就沒有了。應該是把這些

- 4 -

莊嚴,會歸到你對阿彌陀佛的歸依。因為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所以我要往生。必須要「藉相修心」,依十六觀經的教法,觀想變現西方極樂世界莊嚴,然後培養一種歸依的心,這樣就對了!

所以在修止觀之前,智者大師要我們先做好心理建設,為什麼要修觀呢?這叫「託境修觀,佛相乃顯」,假藉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相,啟發我們對彌陀強烈的歸依,讓我們放棄對娑婆世界的貪戀,完全是為我們臨終正念做準備。所以在修觀的時候,最後的會歸處,整個十三觀之觀想念佛,思想的導向,就是:為了培養一心歸命。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根據這一願往生的念佛人,善導

- 5 -

大師解釋說,偏重在『至心信樂』。你對阿彌陀佛有強烈的信仰:相信自己是生死罪惡凡夫,沒有出離的因緣;相信阿彌陀佛廣大的四十八願,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對阿彌陀佛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臨終時,以強烈歸依心,持名十句佛號,這『十句』只是一個概念,不是剛好十句,意思是「續

。」『若不生者,

乃至淨業成就。」

,就

念念相續,

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種人對於彌陀信仰特別強烈,他完全是仰賴佛陀的功德,而往生的。

其實《佛說阿彌陀經》比較偏重在第十八願;《無量壽經》和《觀經》,就有一點偏重淨土的莊嚴。再看第十九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是指一個大乘行者,他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而且還付出行動,

- 6 -

修諸功德。包括了善業的布施、持戒、忍辱…也包括了正念的止觀修法。但是這個地方偏重於「止觀」,特別是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相。他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之後,考慮到五濁惡世的問題,所以「為菩提道,而發願求生淨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與大眾圍繞,現在其前,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所以他在修觀的時候,是專觀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就是偏重於-淨土莊嚴。本經是偏重在第十九願。

當然,我們可以兩種兼修。所以蕅益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持名為正行,以觀想為助行」。因為修觀想可以提醒自己,培養對極樂世界歸依的心,當佛號提起來的時候,就能夠以這種強烈的堅持,去抗拒你的妄想。佛號是要堅持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

- 7 -

專要它專」,這堅持的動力,來自於你對彌陀的歸依。

有些人臨終的時候,沒有辦法堅持念佛-心隨妄轉。這是為什麼?因為平常的心理準備功夫不夠,只是念佛,缺少歸依的心,沒有強烈的歸依感。本經的所觀境,就是觀想整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因此而產生強烈的往生願力,這是我們要清楚的。

繼續看下面的解釋經題:

經題講到『觀』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調伏」的問題。

一、本經的十六種觀想,是以何為住?以一念心性為住-莫向外求。

二、其次,應當如何調伏對娑婆世界的貪愛呢?是以淨土的莊

- 8 -

嚴為所觀境,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調伏我們對三界的愛取。

最後看通題「經」字,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梵語「修多羅」,叫「契經」;上契十方諸佛實相之理,下契眾生差別的根基,叫做『契』。

這部經的經題,有兩個字是重點:第一個是「佛」,是指能說法的人,這個也很重要;不同的說法主,修行的份量就完全不同。第二個是「觀」,我們怎麼修觀呢?就是觀佛的境界。這是整部經的兩個主題。看經文大意:

- 9 -

貳、經文大意(分五: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甲二、道前基礎淨業三

福。甲三、端身靜坐正修止觀。甲四、觀行轉深圓

發三心。甲五、臨終正念成就九品。)

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

(了境)(思量)(異熟)

- 10 -

在進入經文之前,先將這部經的結構,分成五段來說明:

「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這部經是在什麼因緣下,觸動佛陀來講這部經。

「甲二、道前基礎—淨業三福」,這是在講修行,修習止觀之前,需要什麼準備工作;好比蓋房子,地基要先蓋好,才能建上面的樓閣。那麼,基礎準備好了之後,應該怎麼修呢。

「甲三、端身靜坐--正修止觀」,這是講正修。

以上都是在講因地。

當我們如法依教修學,會有什麼功德呢?有兩個功德:

「甲四、觀行轉深--圓發三心。」前面說的─「藉境修心」,最後是成就你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以這三種為功德。借

- 11 -

助這個相來修止觀,修過之後,放下一切相,你的三心就現前。這三心有什麼利益呢?依此三心的淺深而分出九品,也就是「九品往生」;智者大師是以三心,來判定三輩九品之位次。這是整個經文的結構。

首先介紹「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

「諸法因緣生」,佛陀說法也是要仗緣而生,就在這時候,摩竭陀國韋提希夫人的兒子「阿闍世王」,對他母親的忤逆因緣。韋提希夫人一生都很順暢,因為她是國王的夫人,處在榮華富貴當中,突然遇到他的兒子,想要對她的忤逆致死,所以讓她產生一種出離的念頭,就說:「佛陀啊!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多不善聚,有很多令人苦惱的地方。希望佛陀能為我宣說無憂惱處,令

- 12 -

我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由於她希望能往生到一個沒有苦惱的處所,所以引發佛陀宣說本經。

所謂「逆緣觸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看圖表:凡夫整個生命的流轉因緣-生死流轉。為什麼凡夫死了之後,又會在三界投胎呢?「諸法因緣生」,到底是什麼因緣呢?凡夫的生死流轉,首先是從五蘊當中的『色蘊』,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而顯現今生的色;這個「色」是指一切外在的環境,比方說你今生會做誰的子女、會跟誰結婚、誰當你的子女…答案只有一個──「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

佛法認為事出必有因,他今天跟你有什麼樣的關係,一定有它的根本原因,就是「業力」。所以對於今生外在環境,我們沒有說

- 13 -

話的餘地。只要跟「結果」有關係的,我們都沒有說話的餘地。但是過程中--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接下來是『受』,我們內心的活動,第一個就是受,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生起──感受。如果善業力強,一生當中,快樂的時間多,如果是罪業重,一生當中,就經常覺得悶悶不樂,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常常出現苦受,這是因為過去生罪業比較重,善業力薄弱。所以「受」是一種直接的反應,很難改變「受」,就算修行也沒有辦法改變「受」,因為這是在還債-酬償舊業。

下一個是『想』,這個就很重要了。「受」是沒有相狀的,「想」可以把感受轉成相狀,意思就是:於境取相,然後施設名言。先把這個相狀變現出來,然後在相狀裡面出現很多的想像,施設名言,

- 14 -

這個是想蘊。

再下一個是『行蘊』,這就嚴重了,也就是一種「取著」。生命的推動力,以<唯識學>說就是行蘊-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相續心。所以《大乘起信論》上說,修行是要斷相續心──斷除對娑婆世界的相續心、那一份的取著心。

舉個例子,比方說: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錢,這是他過去生慳貪,因此今生招感貧窮的果報。貧窮本身沒有對錯,果報不論「善、惡」,只論「苦、樂」,所以說貧窮是一種痛苦的果報,但它不是罪惡。問題是:我們對貧窮起了顛倒心;你因為貧窮而產生苦受,苦受之後你就產生錯誤的想像──為什麼我這麼貧窮、他那麼富貴,你就開始去追求;等到你得到了金錢啊,感覺很快樂,這時候你對金錢,

- 15 -

就會產生美好的想像:金錢,實在是大功德的境界,能讓我產生安樂!

其實,真正讓你得到快樂的,是你的「善業」,金錢只是一個助緣而已,當你福報享盡的時候,錢再多你也不快樂;外在的環境,畢竟只是助緣,真正能讓你身心感到快樂,是善業力!但是一般人看不到這個善業力,只看到外表的環境,所以想久成「思」,就對金錢產生執著。我們過去,曾經因為擁有金錢、溫情…這些東西而快樂,我們人生當中,因為很多的感受經驗,而產生很多錯誤的想像,最後累積變成對三界一種執取,而「行蘊」就是執取──一定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楞嚴經》說到妄想有多可怕啊,我們一天打多少妄想!?幾

- 16 -

十億、幾千億個妄想,這些妄想你都會去實踐嗎?未必,是不是?但是當你的「妄想」跟「執著」結合一起,這件事情你就一定要去做──「住」,心有所住。

當你的心住在妄想,你對妄想產生執取的時候,這個妄想就會變成行動。所以說「行蘊」也是妄想打久而來的啊!所以在我們生命當中,跟了生死最有關係的,就是:你要改變你心中的執取!

我們過去在三界當中,累積太多的生命經驗,尤其是對於「快樂的感受」,我們最容易產生顛倒的執取。因為它讓我們產生快樂的感受,就會誤認這就是我們的依止處了,就產生貪愛的想法,最後產生一種堅固的執取,一定要再得到它!

這是什麼情況呢?佛陀說:它就像一個小孩子,看到刀上的蜂

- 17 -

蜜,欸,去舔這蜂蜜的時候,感覺很甜啊,但是忽略了那鋒利的刀口,會把他的舌頭割傷。

意思是說: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很痛苦,任何人都有痛苦;如果讓你的生命再來一次,不要說生三惡道,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再來一次,是不是?但是為什麼,你來生還會再來,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在三界當中,有很多美好的快樂回憶,這些回憶我們給它太大的力量,由此而產生取著。就好比看到刀上的蜂蜜,卻不知道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高,這就是執著娑婆世界的顛倒相!

換句話說,在生經驗當中,雖然有些快樂的感受,而這些感受,讓我們忽略:為了追求這種三界五慾快樂,所付出的痛苦,以及生死疲勞。

- 18 -

事實上,眾生生死的大問題,就在這裡,就是由於錯誤的『想像』,產生錯誤的『執著』,而『行蘊』是最可怕的,把它儲存成『阿賴耶識』,最後再變現『果報』,構成了生死輪迴。所以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受」跟「想」。因為我們太重視自己的感覺—喜歡跟著感覺走。

在修行當中,必須把你的想像,從感受中跳脫出來;因為感受所帶動的想像,往往是顛倒的。所以楞嚴經說:六根是我們最大的騙子!你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通通跟佛法講的事實不合!

六根向外攀緣,正是生死流轉之本!

應該是用「想」來學習經典,再去思惟無常、苦、空、無常的道理,而厭離娑婆;思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而欣求極樂。所以在

- 19 -

整個修行當中,當然就要善用第六意識的『想蘊』。

我們現在的「想蘊」,完全被「感受」誤導了。如果你的修行,只是為了求來生的安樂,那就算了;如果你真的想要走解脫道,臨終要保持正念,那麼六根帶給你的感受,你必須慢慢脫離,不能再說「我喜歡什麼」,要說「我應該怎麼做」。

好比我們做定課,修行人訓練「心」的第一步,就是定課。時間到了,是拜八十八佛的時間,雖然我的心情很不想拜,你會怎麼做呢?跟著感覺走嗎?你只要隨順它一次,下次肯定還會再來。所以,我們不能老是跟著感覺走,袈裟一披,香一點,開始拜──不能拜要它拜!只要堅持拜下去,就會發覺你的感受,欸,剛剛不想拜的感覺消失了;因為它根本就是生滅的,所以在生命當中,你必

- 20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