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

美国Spitz公司制作精良的金属质地球幕,观众向球幕中心望去,视线似乎被无限拉长,球幕宛如巨大的白色苍穹,给人带来高远深邃的感觉。天象厅内部采用了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的蔡司9型光学天象仪。它能够逼真地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颗左右的恒星,为观众带来最真实的星空体验。光学天象仪还能够附加显示星座的中英文名称、星座连线以及一些标志线。在天文教学中使用这些标识能够让观众更好地进行学习和认知。光学天象仪采用计算机综合控制,能够预先编程设定较为复杂的天体运动并进行天象演示。

为配合光学星空的效果,天象厅还配备了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来自美国Sky-Skan公司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系统采用6台Sony数字投影机做全天域数字图像拼接,24台高性能图形计算机并行处理运算任务,实时运算得到的数字星空图像能够覆盖整个球幕,形成一个总体分辨率7800×7800的球幕影像。这套世界上唯一的超高分辨率数字投影系统对光学天象仪形成完美补充,能够与光学星空实现同步运行。同时,数字投影系统还能独立完成虚拟的天象演示、三维宇宙空间模拟、数字节目播放等多项功能。

为了让节目在放映时达到最好的效果,天象厅还配备了4台辅助激光投影器,4台喷雾发生器以及13.1声道的环绕声系统。由于激光器具备高对比度的特性,用它来显示球幕上的辅助线,以及较为昏暗环境下一些虚拟场景和物体的表达;喷雾器主要用于节目播放过程中对环境氛围的营造;多声道的环绕声系统在球幕上放置了14个监听音箱,能够在整个球幕范围内实现前后左右及上、下的3维声效变化。这些设备与光学及数字天象仪同步起来,使天象厅内天球效果更加清晰,接近旷野的自然状态,为观众提供最为真实的科普体验。

改造后的天象厅,座椅数量由改造前的600减至400。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舒适度明显提高,而且座椅的安放更加科学,采用红、绿、褐、蓝四区的座椅,以不同的角度排列,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观众对球幕的视野,确保每一位观众都有一个良好的欣赏视角。

天文台

北京天文馆现设有3座天文观测台.它们既对观众开放,又有观测任务。

新馆2004年12月落成,建筑顶部有两座天文台,一个是太阳天文台,安装太阳真空望远镜用于白天观看太阳色球层上的爆发,日饵,暗条,谱斑等日面活动。另一是大众天文台,安装400毫米折反射望远镜,主要用于夜晚观测。大众天文台,内置一台口径为40厘米的光学折反式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和满足观众、青少年学生对天文观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西侧天文台内装有一架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从1957年至今,利用它对太阳黑子进行系统观测,积累了连续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观众和青少年学生对太阳、月亮、大行星、彗星及亮星云的天文观测和教学实践活动。

太阳厅展览

把太阳科学厅视为飘浮在日地空间的太阳科学研究空间站。环境氛围呈现:向上看到太阳及星空,向下看到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四周为星空。

整个展厅分为二层,一层为太阳研究实验室,通往二层的楼梯两侧墙壁为天文爱好者园地,展示爱好者自己拍摄的天体作品。二层为空间站驾驶舱及深层次太阳知识独立舱。

一层展区

走进展厅,首先可以看到沿着时间轴排列的人类认识太阳的历史。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它是沿着优美的螺旋曲线从远古走到现在的,这意味着人的认识规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当走到螺旋线的尽头,也就是现在,一个巨大的太阳结构模型呈现在眼前,展示出太阳的结构及在不同层面上的太阳活动情况。这是现在人类对太阳的认识。看到如此真切的太阳结构解剖模型,有些观众自然会产生一些疑问。此时,太阳知识主题展版进入视线,欣赏图片及介绍文字,观看屏幕的中的多媒体演示之后,也许就会对刚刚产生的问题有几许了解。

走过太阳知识展区,便有一幅精美别致的圆形雕刻映入眼帘,这是世界各地的太阳字。在它旁边展示的是中国太阳空间望远镜模型。

从地面到空间,全波段地观测到实时的太阳像以及太阳活动预报的展项就呈现在“今天的太阳”主题展区中。这里最具震撼力的是,北京天文馆太阳真空望远镜观测到的直径1.8米太阳光球投影像,以及旁边的7个显示屏幕,分别展示着近期乃至实时的太阳像:

1、北京天文馆太阳光球全日面像,

2、北京天文馆太阳光球局部放大像,

3、北京天文馆太阳色球全日面像,

4、北京天文馆太阳色球局部放大像,

5、 SOHO(太阳和日球层观测台)观测到的不同波段太阳像

6、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太阳磁场像

7、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

通过观看实时太阳像,观众还可以亲自动手描太阳黑子。先阅读手描太阳黑子观测指南,然后动手描出自己观测到的黑子形状。

什么是光谱?太阳光谱是什么样子的?太阳光谱屏幕及动手做光谱展台会让观众了解这一切。

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是太阳主导着日地空间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展厅中央的俯视屏幕,上演着一部部太阳知识影片。让我们可以亲眼看到太阳的种种活动。

极光是太阳活动的直接反映,在太阳厅内,观众还可以通过动手参与展项极光的发生观看到美丽的极光景象及极光产生的原理。

爱好者园地

在通往二层的楼梯旁边是爱好者园地,展示了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爱好者拍摄的天体作品。这里展出的作品将不定期的作出更换,来展出更丰富的爱好者作品。

空间站驾驶舱

在二层的空间站驾驶舱内,我们设置了两个天文知识问答游戏。将天文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让观众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天文知识,达到普及天文科学知识的目的。

深层次太阳知识独立舱

穿过空间站驾驶舱来到太阳知识独立舱,我们利用倾听太阳声音互动展项和太阳知识多媒体展台展示了层次较深的太阳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太阳厅科学知识的深度。为有一定基础的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太阳知识的机会。

出口

参观了厅内所有的展览内容,观众向出口方向走近。此时,带有极光圈的地球模型又呈现在眼前,预示着观众将准备从空间站返回自己的家园。进入地球模型,经过曲折的出口回廊,欣赏着以远古太阳符号为装饰背景的太阳艺术作品,离开太阳科学展厅。

在几分形似月牙的展示空间内外,为观众提供了一处富于幻想色彩的展示舞台。在这里,月亮为我们讲述她美丽的故事。

登陆月球

月球表面起伏很大,和地球一样,也有海、陆、湖、湾之分,只是这里的海、湖和湾中并没有水。在月球正面有一些暗色的区域,被天文学家称之为月海,现已发现月海有20几个,约占月球正面的一半。月球表面高出月海的地区是月陆,月陆一般要高出月海2000~3000米。在月海中,伸向月陆的部分,称为湾;小的月海称为湖。月球的表面到处都覆盖着厚层的岩屑和玻璃质物质,被称之为月壤。月球上的第一个人类脚印是由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于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969年7月20日下午留下的。

观看影片试驾月球车

月球车是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对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分为两种类型:无人驾驶月球车——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这类月球车的行驶是靠地面遥控指令;有人驾驶月球车——这是由宇航员驾驶在月面上行走的车,主要

用于扩大宇航员的活动范围,以便更大范围地考察月面,并可随时存放宇航员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标本。这辆月球车模型所表现的是后者。在影片结束后可以试驾月球车。

月球模型

直径为760毫米,比例为1:4600000。月球模型表面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标注了近2000个月球地理信息名称,用不同的标记符号标明了月球环形山、月海、月湖、月沼、月溪、以及阿波罗登月点等信息,其中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月球环形山。月球模型外侧两端装有轴承,可用手转动观看其表面的图案,由于球体是镶嵌于墙体内部的,在转动时应注意球体与墙洞之间的缝隙,小心夹手。儿童应在家长的陪护下参观。

穿越水金地

2006-08-16 17:09:17

旋转的运动形态,体现着宇宙物质生成的特征,在这个奇特的空间里,观众可以在行进中领略来自水星、金星、地球的问候影片。并将看到三颗行星的模型。

水星模型

直径为153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水手10号飞船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序设计将水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制成水星模型,由于目前没有对水星的另一面进行探测,模型的两面都再现了水星正面的地貌特征。水星模型表面经过相关水晶处理,光滑通透,参观者可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观看水星的地形地貌。

金星模型

直径为38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麦哲伦飞船雷达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序设计将金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制成金星模型,真实地再现了金星的地貌特征。金星模型表面经过相关水晶处理,光滑通透,参观者可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观看金星的地形地貌。

地球模型

直径为40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有关空间摄影资料制作,再现了地球的陆地、海洋颜色等信息。由于70%以上的地球表面为水所覆盖,所以在地球模型表面大多数区域呈现蓝色。参观者可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观看地球上呈现的各种地貌特征。

火星风光

2006-08-16 17:13:57

一个类似雕塑的半球形把有关火星的故事囊括其中,透过一个个旋窗,您可以观赏到奇幻、神秘的火星风光,随幻想一起在火星上遨游。

小天体

小天体包含小行星、彗星、流星。小行星数量庞大,迄今为止获得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有十二万多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中。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而太阳系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分布的有小行星。作为太阳系里的脏雪球——彗星,它们在接近太阳时将呈现出美丽的形态。流星是深受大家的喜爱,它常常划过长空,一瞬即逝。流星其实是一种燃烧现象,是小行星、彗星等天体及其碎片落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燃烧的结果。燃烧出现流星现象的物体我们成为流星体,如果流星体在空气中没有燃烧完,就将降落到地面上,成为陨石、陨冰,而这样的降落将给在地球上造成大大小小的各种陨石坑,大家看到的这几幅陨石坑图片就是在这样的降落时产生的。此外,在小天体区,大家将有机会近距离的观察各种珍贵的陨石,看看这些天外来客的真面目。

木星之旅

2006-08-16 17:17:17

在这个巨型的双曲面空间里,您可以尽情感受太阳系行星中的巨人——木星及其卫星的美丽与神奇,她们的故事正在这里上演。

空间内表演的游戏将探索木星的4颗最主要的卫星,即木卫一至木卫四,由于这4颗卫星都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的,所以也叫伽利略卫星。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场馆中央的立柱上共有4个手印和4张图片。4个手印分别代表木卫一至木卫四(分别以伸出一根手指,两根手指,三根手指和四根手指表示),4张图片则是木卫一至木卫四的照片。观众只要用两只手同时按到相匹配的手型图和卫星图片上,探测影片即开始播放。

相关键接

土星奇观

2006-08-17 08:37:13

土星的故事是在这个神秘的,仿佛是由巨大吸引力所形成的空间中展示开来。在梦幻般的氛围中,您仿佛置身于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土星世界。

剧场中央设置一台激光投影设备向上投射激光柱,营造神秘效果。

探巡天海冥

2006-08-17 08:38:25

巨大、崇高的抽象形态,传达给人们的是来自宇宙的广博与震撼,在这高耸恢宏的空间里,您可以尽情地享受探巡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乐趣。

北京天文博物馆里的文化

北京天文博物馆里的文化 摘要:天文也是一种文化,尤其是在有着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国。历史上的天文学从来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它与人文学科的各方面有着深厚的交集。从古到今, 天文与哲学、政治、宗教和人类知识的其他方面发生着生动而丰富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北京天文馆我已经去过近20次,每次去都有每一■次的收获。本文中我将结合在天文馆两年的志愿讲解员经历阐述我对天文馆里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天文馆文化古观象台陨石志愿讲解员 、北京天文馆简介 北京天文馆是中国第一座天文馆,位于北京西直门外,1957年9月建立。该馆门厅正中有反映地球自转的傅科 摆。西侧展厅陈列天文知识展 览,东侧演讲厅经常举行学术 交流和普及天文科学知识报 r 二 告。庭院中有两座天文台,其 中一座装有口径13厘米的望远 镜,观众通过它观看月亮、行 星、星云、星团,白天观测太阳黑子。 北京天文馆还使用此镜进行研究性记录,参加全国太阳黑子联合观测项目。另一座是色球望远镜天文台,应用色球望远镜观测和拍摄太阳色球层的变化。西侧还有天文广场,陈列室外观测仪器,供观众观测。该馆办有《天文爱好者》杂志及与紫金山天文台合编的《天文普及年历》杂志等。位于北京东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的北京古观象台归北京天文馆管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中国古代灿烂的的天文文明 在天文馆旧馆的展厅有一块区域是专门展示中国古代灿烂的的天文成果的。在我看来天文学并不像数学物理一样的自然学科,中国古代的的天文学具有很浓 重的人文色彩的,在李老师的建议下我还读了《天文与人文》这本书。今天的天文观测技术已经相当先进,各种卫星和天文观测器的问世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宇宙。然而中国几千年前的祖先们留下来的天文文明更加让人惊叹。因为那时候没有先进的观测设备,也没有良好的研究条件,但古老的中华民族却对日月星辰已经有的很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二十四节气这样让今天的人们还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

参观北京天文馆观后感范文400字

参观北京天文馆观后感范文400字 参观北京天文馆观后感范文400字1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天文馆参观。北京天文馆新馆位于老馆的南侧,总高度近300米从外看去,新馆就像一个通体透明的玻璃盒子。 我们首先来到了太阳展厅,这里就像是个太阳科学研究空间站,向上能看见太阳,向下能看见地球,四周为星空。在这里能看见太阳黑子、光斑、耀斑等太阳的每一点细小变化,还可以自己动手描绘太阳黑子以及观看美丽的极光景象。随后,我们来到数字宇宙剧场,在这里我们能躺着看星空,这里真实的展现了星空和宇宙,我们躺在座椅上看环行的屏幕,仿佛坐在宇宙飞船上,在太阳、地球、星星之间穿梭,简单通俗的解说即使像我这样的小学生也能听明白。 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在4D动感影院。这里放映的是一部名为《生命颂》的大片,讲的是从行星撞地球带来生命的种子,一直到现在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最让惊奇的是当银幕上的一直大象伸长鼻子对着我喷水时,我真的被了一脸水。而一条鱼从水面跃出时,妈妈也被溅了满都是水。工作人员介绍说,所谓4D电影,就是加上特技效果的三

维立体电影。除了立体视觉效果之外,电影中的烟、雾、风、雨、气味、振动都会让观众有所感觉,同时椅子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上升和下降。银幕上刮风,你会感到凉;观看4D电影,让我觉得奇妙无穷。 一天的游览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文馆,我望着深远的天空想,神奇的宇宙还有多少奥秘等着我们探索呀! 参观北京天文馆观后感范文400字2 今天,我去襄樊体育馆看天文科学展览。首先看见的是三球仪,只见太阳在中间不动,地球在自传的同时也围着太阳转,月球不会自传,只是围着地球转。这我以前倒不知道。 三球仪旁边有一台地动仪,它的上部是一个金属球,球上有八条龙,每条龙都含着一个珠子,龙头下有一一对应的八只癞蛤蟆,只要什么地方发生地震,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把珠子吐进癞蛤蟆的嘴里。真没想到,古人这么聪明!这时,我发现展览馆里边还有一个房间,进去一看,哇,里面有很多现代航天器,比如:人造卫星、航天飞机,还有中国、外国的宇宙飞船,旁边还有一个航天员在太空行。太空很冷,宇航服厚得象在南极穿的衣服一样。 我来到现代航天器展览间门口,又看到一个坐在椅子上的古人的雕像,椅子上绑满了火箭和风筝。原来,这个人叫万户,是

参观天文馆的观后感500字精选作文6篇

参观天文馆的观后感500字精选作文6篇 参观天文馆的观后感500字精选作文1 我知道天文馆里有蔡司天象厅、太阳科学厅、SGI数字宇宙剧场、月球厅和4D科普剧场。我们首先进了天文馆的A馆。看了蔡司天象厅里的宇宙探秘。它借助悬念故事介绍了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带领我们进入了探知哥白尼等先驱者的研究以及更多他们还未来得及探索的太空奇迹……我们还认识了大熊座、南十字座、人马座……它还向我们展示了当前太阳系和宇宙结构的最新知识。传统天象仪和数字视频投影的结合大大增加了节目绚丽多彩的效果。 我又去了位于B馆的太阳科学厅。知道了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主宰,它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万物,从人类诞生那天开始,人们就对太阳顶礼膜拜…… 我还看见了一个大的模型卫星、一些望远镜。我知道了有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双筒式望远镜…… 我最后还看见了一个陨石,叫做南丹铁陨石,在广西南丹县里湖乡甲木村西南山坡陨落,在明代正德十一年陨落年发现,重680公斤,类型是粗粒八面体陨石,运京时间是1992年8月,陨石是这样形成的:在外太空有很多四处漂泊的大大小小的物体,它们的组成成分(铁多达91%)各不相同,当它们掠过地球时,由于地球的引力将它们俘获,此时它们穿越地球的大气层,这时候它们还没有资格教陨石,只能叫做流星。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到达地面之前就已经完全烧成灰烬

了,一旦到达地面,它们便有了陨石的称号。但是陨石可不一定就是石头,相反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铁块。我还和他合了张影呢! 这次去天文馆我真是受益匪浅啊! 参观天文馆的观后感500字精选作文2 这个暑假我去到了北京的天文馆。我们在那里看两场电影。第一场,是讲中国天文学的,比如天宫的组成和四象的组成,其中北极星和大火星尤为重要,北极星大家应该熟悉,但是大火星是什么呢?大火星是东方苍龙的心脏,也是天蝎座的心脏,在中国古代代表帝王之星,称之为帝星。这是中国人的成就。 第二场电影则是解释了飞碟和外星人。他们有一些是一种光学错觉,但是在电影中并没有否认外星人和飞碟的存在,而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题,可能科学家们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吧。所以这就是属于我们,祖国新一代的青年去不懈努力,去营造这世界的成就。 看完了电影,需要去参观的也有很多。“极光是地球极区上空最壮丽的发光现象……”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天的天文课总结时我讲的关于极光的那部分:“激光的出现绝不是偶然,它产生的条件有三,大气,磁场和高能带电粒子,缺一不可。极光一般出现在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呈带状,弧状,幕状和放射状。”如果想看极光的话,可以在挪威,阿拉斯加,冰岛,北欧和加拿大都可以看到很好的极光。 “飞上苍穹,是中华儿女几千年的梦想。天的迷,等着有梦的人追寻。苍茫天际,亿万星成,探索星空依旧等着新时代的我们去不懈奋斗!”年轻就要去追寻最高远的梦,然后把它诉说,让它成为你的,

北京天文馆科技馆攻略

北京天文馆 地址: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 北京天文馆是中国第一座天文馆。位于北京西直门外。1957年9月建立。该馆有直径23.5米象征天穹的天象厅,中间安装精致的国产大型天象仪,可表演日、月、星辰、流星彗星、日食月食等天象。能容600人观看。 门厅正中有反映地球自转的傅科摆。西侧展厅陈列天文知识展览,东侧演讲厅经常举行学术交流和普及天文科学知识报告。庭院中有两座天文台,其中一座装有口径13厘米的望远镜,观众通过它观看月亮、行星、星云、星团,白天观测太阳黑子。 宇宙剧场:宇宙剧场是由天象厅和数字宇宙剧场组成的。老馆天象厅中的国产大型天象仪,可以放映大约9,000颗6.55等以上的恒星,以及星座名称和星座连线,坐标系和太阳系行星视运动,还增加了我古代星座三垣二十八宿的名称和连线,以及在黄道上标有二十四节气等。

立体影院:由3D科普剧场和4D科普剧场组成。 天文观测台:现设有3座天文观测台.它们既对观众开放,又有观测任务。 网友点评:小时候最喜欢看天文馆里的星空图,仰卧在星空下,听讲解员述说一个个星座的故事,感觉宇宙真美啊! 现在的建筑群崭新,设施也很新,空间布局很大气。每一个展区功能分割的很清晰,但是内容有点少哦,所以有的空间很空洞,浪费了哦~

网友点评:小时候老去,一进门有个大钟摆,慢悠悠的晃啊晃,当时觉得特神奇,它为什么会永远不停呢?以前老跟爸妈去看星星,貌似椅子有特殊角度,正好可以仰望星空,那感觉真好。 门票: 新馆:成人10元,学生、特殊群体7元 宇宙剧场:成人45元,学生、特殊群体35元 3D剧场:成人30元,学生、特殊群体20元 4D剧场:成人30元,学生、特殊群体20元 天象厅:成人15元,学生、特殊群体10元 航天展:成人15元,学生、特殊群体10元 开馆时间:9 :00-17 :00

【最新推荐】天文馆观后感两篇-实用word文档 (2页)

【最新推荐】天文馆观后感两篇-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天文馆观后感两篇 (一) 今天下午吃完饭,收拾好书包,准备去实践活动。这次去的是北京天文馆。在去的路上,看到好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建筑物。马路两旁有很多高高矗立、顶 上圆圆的大楼。对啦,对啦!我还看见了我爸爸的单位“港澳中心酒店”呢!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天文馆就到了,我们排成两队,一队一队的往前走,走进里面我看到很多在太空中的东西。有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有银 河系的图片,非常漂亮。还有银河系的介绍。 那里有很多好玩的,有知识性的东西。其中有一个我最喜欢的,它是一个 拱形建筑,中间那个口哪儿,有一个小楼梯,从那儿进去能到管子里边。管子 的两边有两个大大的屏幕,里面是太空中的星球,非常漂亮。我们还看了一个 4D电影是关于星座的。我走到4D影院里面抬头一看,呀!是一个像地球一样 圆形的球体屋顶。开始以后我们看到了宇宙上的很多小星星。过了一会儿,屏 幕就放映了很多星座有:仙女座、仙后座、仙王座、金牛座,双子座…… 我还找到了自己的星座——双子座。 时间过的真快呀!这么快就到回去的时候了,我非常舍不得。 等到夏天,我一定要再去一次北京天文馆,我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来。这 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二) 星期天,我,大爷和哥哥一起去北京著名的天文馆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 一进门就有A馆与B馆,A馆是一座很古典的建筑,是用一种石料做成。 而B馆恰恰相反,是一座豪华的大厦,我们第一眼就看上了B馆,所以就一起 进去了。“哇”。我被这眼前的一切惊呆了。门旁边有一个球体,上面有许多 望远镜,我一看,从望远镜里面还能玩游戏,它也可以为你讲解很多有关天文 的知识。

北京天文馆观后感

北京天文馆观后感 2016年5月7日,我去参观了北京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在海淀区西直门外大街南侧。建于1957年,主要建筑有天象厅、讲演厅、展览厅、天文台等。天象厅是一个直径25米,能容600人的圆形建筑,顶部呈半球形,可以观看天象仪映出的日月星辰等模拟天象,仿佛使人置身于天际,进行超越时空的宇宙邀游;展览厅举办引人人胜的天文知识展览;讲演厅经常开办各种天文学术交流会和天文知识讲座;在银白色圆顶的天文台里,还可以用天文望远镜观看太阳黑子、行星和星云。 新馆于2001年底在天文馆原址上动工兴建的,总建筑规模20000平方米,已于2004年的第四季度建成开放。主要的公共开放设施有:数字化宇宙剧尝3D动感天文演示剧尝4D动感影院、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宇宙剧场,容量200席座位。引进国外先进的数字化天文放映设备,它由大型图形工作站和ADLIP激光投影设备组成,能生动形象地演绎壮丽的星空景象和人类探测太空的壮举。3D和4D动感天文剧场,其容量分别为48席和196席座位。这两个剧场的演示功能是对宇宙剧场功能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它们以其强烈的动感、特殊的视听合成效果为观众营造出很强的临场感、震撼力氛围。太阳展示厅,展览面积300米,以展出太阳和太阳系内容为主。主要展项内容有从太阳真空望远镜观测接收而来的1.8米太阳白光投影像;174毫米手描太阳黑子白光全日面投影像;艳丽多彩的太阳光谱投影像;太阳白光、太阳色球全日面和太阳局部活动区的CCD电视图象等。以“快乐探寻宇宙奥秘”为主题的新馆二期展览也于2006年7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分为15个展区,展示内容十分丰富。大众天文台,内置一台口径为40厘米的光学折反式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和满足观众、青少年学生对天文观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那天我怀着激动、高兴、惊奇、愉快、紧张的心情准备迎接梦寐以求的首都天文馆。只见两边的高楼大厦飞快地从我眼前闪过。到了,到了,天文馆到了。

参观天文馆观后感500字

参观天文馆观后感500字 参观天文馆观后感500字中小学生作文五篇(一) 我爱北京,我爱天文馆。 今天我怀着激动、高兴、惊奇、愉快、紧张的心情准备迎接梦寐以求的首都天文馆。只见两边的高楼大厦飞快地从我眼前闪过。到了,到了,天文馆到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玻璃似的建筑。我排着队大步迈向了天文馆,刚踏进天文馆,我就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我发现有很多的行星。 一个类似雕塑的半球形把有关火星的故事囊括其中。透过一个个旋窗,您可以观赏到奇幻、神秘的火星风光。随幻想一起在火星上遨游。火星,距离太阳位列第四,颜色最红,它到太阳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5倍,其直径是地球的53%,

体积为地球15%。火星自转一周历时24小时37分钟,比地球略长。火星也有四季,一年为687个地球日。火星有两个小月亮火卫1与火卫2。 木星,距离太阳列为第五,太阳中最大的行星,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日地平均距离的5。2倍,其直径、质量和体积都是行星中最大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超过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的总和,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木星自转一周只需9小时6分钟,是大行星中自然最快的。木星绕太阳运行一周要119个地球年。 土星,距离太阳位列第六。土星有美丽的光环,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9。5倍,土星的直径、质量和体积在行星家族中都仅次于木星,居第二位。土星的直径是地球的9。5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体积是地球的760倍,土星的平均密度比水还少,如果将它扔到大海中,它会漂浮在水面上,土星自转也很快,6小时39分钟就自转一圈。土星的一年相当于29个地球日。

天王星,距离太阳位列第七。天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日地平均距离的19倍,其直径是地球的4倍,质量是地球的15倍,体积是地球的63倍。天王星自转一周要17小时14分钟,分转一周历时约84个地球年。在大行星系中多数大行星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都很大。至少也有70度~80度,而天王星却不同,它的自转轴几乎贴在公转轨道面上。 除了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还有冥王星、金星、海王星、地球,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好!天文馆的介绍到此结束!如果你来到北京天文馆,不要忘了去看《4D电影》。 参观天文馆观后感500字中小学生作文五篇(二) 真是让人回味,眷恋不舍的聚会啊!临近开学的尾声,三二班的快乐假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年伊始,为了让班上更多的同学参加班集体组活动。家委会及班主任黄老师在开学的前一天组织我们去北京天文

北京天文馆简介

北京天文馆简介 我眼中的北京天文馆 (四年5班紫伊 ) 北京天文馆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大街,是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科学博物馆。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组织进行大众天文观测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并经常性地组织举行天文讲座、天文培训、天文奥赛、知识竞赛和天文科技夏(冬)令营等各种科普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曾先后被定名为国家和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次被评为国家和市级“科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天文馆分老馆和新馆两大部分:老馆始建于1955年,1957年建成开放,迄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曾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入选北京十大建筑,并被收录进国际组织编写的《世界建筑史》。其严谨、和谐、典雅的比例和构图具有动人的艺术感染力,设计中所表达的单纯、对称、永恒的古典主义审美观正是古典天文学所描述的宇宙,无限、守恒、对称,由确定、均匀、可观测的微观粒子组成,统一的力学定律支配着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粒子的运动。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主要开放设施有天象厅;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和大众天文台。几十年来,它以自己独特的演示手段,把浩瀚宇宙中的奥秘告诉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为我国天文科普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馆于2001年底在天文馆原址上动工兴建,2004年建成开放。总建筑规模20000平方米,由地下两层和地上五层组成。30米高的玻璃幕墙在靠近老馆穹顶的部分柔缓地弯曲,这一灵感来自相对论中“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场使空间弯曲”的论断。新馆成了一个表现相对论、弦体理论等现代天体物理学抽象理论的舞台,浩瀚

北京天文馆——傅科摆

北京天文馆老馆一进门,在正厅就看见著名的傅科摆。因为证明了地球的自传,这个摆名气很大。如果把摆放到北极点,它的振动面会24小时转一周,这恰好表明地球24小时自传一周。根据北京地区的纬度,这里的傅科摆37小时转一周。因此北京天文馆里在傅科摆悬点正下方设有两个刻度圆环,一个表示角度,360度,一个表示时间37小时。为了不受地球自传影响,摆的悬点应该是万向节设置,可是发现悬点下不远有一横梁,这似乎有问题,摆线有和横梁接触的时候,会造成不小的阻力。 傅科摆英文名称:Foucault pendulum 定义:仅受引力和吊线张力作用而在惯性空间固定平面内运动的摆。应用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飞行控制、导航、显示、控制和记录系统。 为了证明地球在自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傅科摆由此而得名。实验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圆顶大厦进行,摆长67米,摆锤重28公斤,悬挂点经过特殊设计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摆惯性和动量大,因而基本不受地球自转影响而自行摆动,并且摆动时间很长。在傅科摆实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分析这种现象,摆在摆动平面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动的空间方向不会改变,因而可知,这种摆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所在的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相对运动现象,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傅科摆放置的位置不同,摆动情况也不同。在北半球时,摆动平面逆时针转动;在南半球时,摆动平面顺时针转动,而且纬度越高,转动速度越快;在赤道上的摆几乎不转动。傅科摆摆动平面偏转的角度可用公式θ°=15tsinφ来求,单位是度。式中φ代表当地地理纬度,t为偏转所用的时间,用小时作单位,因为地球自转角速度1小时等于15°,所以,为了换算,公式中乘以15。如果在北极的观测到傅科摆旋转一周的时间是A(A=24h),那么在任意纬度γ上,傅科摆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A/sinγ。对于巴黎,这个数字是31.8小时。对于北京,这个数字是37.4小时。 北京天文馆大厅里也有一个巨大的傅科摆,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着。可以按上述公式我自己计算一下: 巴黎纬度49° sin49°=0.7547 24/0.7547=31.8小时 北京纬度39.9° sin39.9°=0.6414 24/0.6414=37.4小时 工作原理: 证实地球自转的仪器,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发明的。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它的自转轴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观察地球的自转效应并不难。用未经扭曲过的尼龙钓鱼线,悬挂摆锤,在摆锤底部装有指针。摆长从3米至30米皆可。当摆静止时,在它下面的地面上,固定一张白卡片纸,上面画一条参考线。把摆锤沿参考线的方向拉开,然后让它往返摆动。几小时后,摆动平面就偏离了原来画的参考线.这是在摆锤下面的地面随着地球旋转产

北京天文馆

美国Spitz公司制作精良的金属质地球幕,观众向球幕中心望去,视线似乎被无限拉长,球幕宛如巨大的白色苍穹,给人带来高远深邃的感觉。天象厅内部采用了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的蔡司9型光学天象仪。它能够逼真地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颗左右的恒星,为观众带来最真实的星空体验。光学天象仪还能够附加显示星座的中英文名称、星座连线以及一些标志线。在天文教学中使用这些标识能够让观众更好地进行学习和认知。光学天象仪采用计算机综合控制,能够预先编程设定较为复杂的天体运动并进行天象演示。 为配合光学星空的效果,天象厅还配备了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来自美国Sky-Skan公司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系统采用6台Sony数字投影机做全天域数字图像拼接,24台高性能图形计算机并行处理运算任务,实时运算得到的数字星空图像能够覆盖整个球幕,形成一个总体分辨率7800×7800的球幕影像。这套世界上唯一的超高分辨率数字投影系统对光学天象仪形成完美补充,能够与光学星空实现同步运行。同时,数字投影系统还能独立完成虚拟的天象演示、三维宇宙空间模拟、数字节目播放等多项功能。 为了让节目在放映时达到最好的效果,天象厅还配备了4台辅助激光投影器,4台喷雾发生器以及13.1声道的环绕声系统。由于激光器具备高对比度的特性,用它来显示球幕上的辅助线,以及较为昏暗环境下一些虚拟场景和物体的表达;喷雾器主要用于节目播放过程中对环境氛围的营造;多声道的环绕声系统在球幕上放置了14个监听音箱,能够在整个球幕范围内实现前后左右及上、下的3维声效变化。这些设备与光学及数字天象仪同步起来,使天象厅内天球效果更加清晰,接近旷野的自然状态,为观众提供最为真实的科普体验。 改造后的天象厅,座椅数量由改造前的600减至400。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舒适度明显提高,而且座椅的安放更加科学,采用红、绿、褐、蓝四区的座椅,以不同的角度排列,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观众对球幕的视野,确保每一位观众都有一个良好的欣赏视角。 天文台 北京天文馆现设有3座天文观测台.它们既对观众开放,又有观测任务。 新馆2004年12月落成,建筑顶部有两座天文台,一个是太阳天文台,安装太阳真空望远镜用于白天观看太阳色球层上的爆发,日饵,暗条,谱斑等日面活动。另一是大众天文台,安装400毫米折反射望远镜,主要用于夜晚观测。大众天文台,内置一台口径为40厘米的光学折反式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和满足观众、青少年学生对天文观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小学生关于参观天文馆观后感400字五篇范文

小学生关于参观天文馆观后感400字五 篇范文 小学生关于参观天文馆观后感400字精选五篇范文(一) 虽然今天的天气阴雨绵绵,但是,我的心情确不受天气影响,仍然非常喜悦,因为今天是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学日。 这次校外教学的主题为—天文馆。天文馆是一个介绍星球和星座的地方,馆里还有剧场播放一些和宇宙、生态有关的影片,甚至可以让我们模拟太空实境呢!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宇宙探险,当我们搭乘宇宙探险车,开始展开宇宙之旅,最先进入太阳系,接着看到八大行星,当到达土星时,突然掉进黑洞,大家都非常紧张,后来太空舱又被外星人入侵,最后终于回到太空站,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另外,宇宙剧场也令我印象深刻,剧场播放一部关于北极熊的影片,叙述北极熊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因地球暖化,找不到食物可吃,导致公熊们彼此互相攻击。这部影片提醒我们重视环保,不仅是爱护地球,也可以保护北极熊。 快乐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这次的天文馆活动,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宇宙奥密,增加许多宝贵的知识,可说是满载而归! 小学生关于参观天文馆观后感400字精选五篇范文(二) 今天,我来到了北京天文馆来参观,我这一天过得非常快乐,让我给你讲讲我的经历吧! 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7:30我便坐着爸爸的车到学校后和同

学们一起乘车前往北京天文馆。9:30分我们到了天文馆。我们先进了b馆,进入b馆以后,我们的老师先调整人数,然后我们就开始参观了。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太阳系8大行星这8大行星分别是:金星、木星、土星、火星、水星、地球、海王星、冥王星。然后我们来到了宇宙的星系展区,这里有好多宇宙的星系,有大仙女座星系,有室女座星系群,有银河系等。银河系就是我们地球所在的星系。然后我们看了4d电影《穿越寒武纪》这个电影主要讲了:寒武纪从繁荣到生物灭亡,经过了几亿年的时间,最后演变出了恐龙。到了下午1点多我们来到了a馆,我们便参观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的运行轨迹。我们又参观了几个关于外星人的场馆。到了下午一点多我们便乘着校车回到了学校里,我的天文馆旅行也就结束了。 这就是我的天文馆旅行,我爱宇宙,也爱中国,如果没有中国也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令人震撼的科学技术。 小学生关于参观天文馆观后感400字精选五篇范文(三) 今天妈妈休息,利用这个时间我们决定到北京天文馆参观一下。吃完早饭我们就出发了。北京天文馆位于北京动物园的附近。我们一行三人,姨姥和我们一同前往。进入馆内,发现它分为A区和B区。按照顺序我们先参观了A区。A区内有一台机器,它告诉为什么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地球是在自转的。那里还放着一些珍贵的陨石,其中有一种叫“玻璃陨石”,但外表看起来并不透明。这种东西来着外太空,含的主要成分是和玻璃一样。叫二氧化硅。另外还有一种小型机械,可以由我们自己操作,把每个人的星座压在一种金黄色的金属

北京天文馆简介

我眼中的北京天文馆 (四年5班紫伊) 北京天文馆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大街,是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科学博物馆。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组织进行大众天文观测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并经常性地组织举行天文讲座、天文培训、天文奥赛、知识竞赛和天文科技夏(冬)令营等各种科普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曾先后被定名为国家和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次被评为国家和市级“科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天文馆分老馆和新馆两大部分:老馆始建于1955年,1957年建成开放,迄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曾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入选北京十大建筑,并被收录进国际组织编写的《世界建筑史》。其严谨、和谐、典雅的比例和构图具有动人的艺术感染力,设计中所表达的单纯、对称、永恒的古典主义审美观正是古典天文学所描述的宇宙,无限、守恒、对称,由确定、均匀、可观测的微观粒子组成,统一的力学定律支配着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粒子的运动。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主要开放设施有天象厅;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和大众天文台。几十年来,它以自己独特的演示手段,把浩瀚宇宙中的奥秘告诉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为我国天文科普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馆于2001年底在天文馆原址上动工兴建,2004年建成开放。总建筑规模20000平方米,由地下两层和地上五层组成。30米高的玻璃幕墙在靠近老馆穹顶的部分柔缓地弯曲,这一灵感来自相对论中“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场使空间弯曲”的论断。新馆成了一个表现相对论、弦体理论等现代天体物理学抽象理论的舞台,浩瀚宇宙的缩影,具有了神秘而深邃的气质。新馆纯净的形体谦逊地退缩在老馆坚实厚重的穹顶之后,幕墙所透射出的轻灵的生命律动,真实地表达出时代的变迁和设计思想与手法的演变。 设施包括SGI数字宇宙剧场、4D科普剧场、3D动感世界、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太阳科学展厅、天文科普实验室、公众天文信息中心、公众阅览室、图书馆等,它将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并与老馆共同承担起21世纪所赋予北京天文馆的历史使命。 新天文馆里零距离触摸高科技 SGI数字宇宙剧场 在天文馆里,最打眼的当属数字化宇宙剧场。球形穹幕之下,产生一种置身夜空的感觉。宇宙剧场容量200席座位,引进了世界上第一套激光全天域投影系统,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宇宙剧场。它由大型超级图形工作站进行实时计算,通过6个蔡司激光投影器投影拼接出全天域的图像,可以从任意观察点,以任意角度展示星空,演示几万年前或后的星座变化,模拟恒星、行星、彗星、星云等天体。在穹幕上拼接出模拟的三维太空环境,生动形象地演绎壮丽的星空景象和人类探测太空的壮举,使观众置身于一个虚拟的环境里,仿佛坐在宇宙飞船上穿梭星际,沉浸在栩栩如生的太空世界中。从行星撞地球带来生命的种子,到产生单细胞生物,一直到现在这个缤纷多彩万物蓬勃生长的世界……大片《生命颂》展示了生命从一次偶然的星际碰撞开始进化的神奇历程,让人叹为观止。 4D科普剧场 所谓4D动感影院,就是加上特技效果的三维立体电影。环幕视角180度,座椅196座。由放映立体加特效影片的电影放映系统和特效观众座椅构成。观众观看影片时需带上特殊的眼镜。根据影片情节,除了产生如喷烟、雾、水、风及气味等特殊效果,座椅还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不同方向的转动和振动的强烈刺激效果。银幕上刮风,你会感到凉;银幕上下雨,你就被淋湿。身处4D动感影院,观众会体会到影片逼真效果带来的意外之喜,及很强的临场感、震撼气氛。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100922班牛璐本学期我选修了天文学概论这门课程,通过这十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不少感想。 还未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各类的百科全书,其中对天文方面的书最感兴趣。1997年第一次来北京,我参观了天文馆和古观象台,现在仍然记得在古观象台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的景象,可以说,我与天文学自小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了中学以后,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从物理方面对天文学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楚了诸如背景辐射,红移蓝移等一些专业概念,也发掘出了天文知识中更神奇的一面,激发了我探索天文奥秘的兴趣。 这学期的天文学概论课程中,来自北京天文馆的老师们为我们系统的总结了天文学中最基本的一些知识,诸如星座,彗星,行星与恒星以及关于观察天文现象的一些常识,这些知识对于天文学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 宇宙中的天体,近到月球,远到银河系,都对地球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人类活动。其中,太阳系作为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太阳这颗恒星又深深的影响这地球的各项物理指标与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天文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非物理系的学生,我们对天文的了解也许不会那么深入,所以本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及天文知识的平台,为我们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天文学知识中,星座知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东西方都对星座有着不同方面较为深入的研究。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否认了诸如占星术这类的研究,但是星座对于我们了解宇宙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星座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便于野外活动的人们在晴朗的夜晚辨别位置,同时可以为人们更好的定位天体以及相关的天文现象,从而更好的研究天体。 对于人类来说,天文现象不仅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还有许许多多天文爱好者的喜爱。天文现象不仅指诸如日月食,流星雨这样可供天文爱好者观看的现

从北京天文馆看建筑构造设计

从北京天文馆看建筑构造设计 (大面积)玻璃幕墙、玻璃屋顶、玻璃房子案例选择 整个建筑全部玻璃幕墙是如何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 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常用连接方式:焊接连接和螺栓连接 在地震和风荷载水平力作用下建筑物主体结构之间将产生相对位移, 玻璃及金属框架等组成的玻璃幕墙作为悬挂在主体结构上的围护结构, 在地震、风荷载等水平力作用下不仅与主体结构共同运动, 还有自身的运动。于玻璃幕墙的刚度与其所在的主体结构相比很小, 幕墙对于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因此二者的共同运动, 实际上就是玻璃幕墙依附于主体结构的运动。在水平力作用下, 玻璃幕墙的破坏表现为: 1 水平力直接作用于幕墙, 使幕墙玻璃破碎, 杆件变形或破坏、连接失效。 2 水平力作用于建筑物时, 主体结构产生扭转、变形等效应, 并强制幕墙同步运动, 对幕墙产生附加效应, 其中与幕墙平面平行方向的变形对幕墙的影响特别显著, 如果主体结构的变形超过幕墙临界变形, 幕墙就会破坏。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不确定性为保证幕墙在水平

力( 风力和小震) 作用下不产生破坏, 设计时必须注意幕墙的玻璃厚度且使幕墙具有各方向的变形能力。 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焊接连接的构造做法: 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栓接连接的构造做法: 幕墙设计时应将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螺栓或机械活动连接且满足幕墙平面内变形具有 3 倍弹性计算的位移量, 同时在构造上利用立柱之间的温度缝接头来适应幕墙上下方向变形的 需要, 以保证幕墙使用时各方向的变形能力及幕墙与主体结构安全可靠的连接。 玻璃幕墙自身的刚度是如何解决的? 双曲面马鞍形玻璃通道结构图在南、北立面的马鞍通道人口处,于外形和玻璃分割线所限,使钢结构龙骨的加工和玻璃的加工安装碰到很大的难题。固定玻璃的次龙骨是曲线形,而固定玻璃的槽口又要与玻璃的边缘对应,这就出现了次龙骨为曲线扭曲形状;异形边双曲面玻璃最大长度达3680mmXl200mm 四个各具特色空间玻璃旋体的共同特点是在竖向坐标的一系列圆心随着高度的变化在空间不断飘移,每一层玻璃水平分割线的圆心坐标位置各不一样,最大相差3670mm,并半径不断变化的圆弧在空间组合形成空间弧面。旋体最高为

北京天文馆数字工作室艺术使科学平易近人

北京天文馆数字工作室:艺术使科学平易近人 Sun与AMD联手提供动力 我们的宇宙从大爆炸至今已经过了140亿年的漫漫历程,而所谓的人类文明才发展了区区几千年。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宇宙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事情,引起了人类对太空的无限遐想。 2004年,北京天文馆新馆试运行,各方面设施都达到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其老馆天象厅将在2008奥运之前改造完毕,届时北京天文馆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数字球幕电影播放能力。数字天象节目是目前世界天文馆节目的发展趋势,具有比传统光学天象节目更丰富、更有力的表现手段,对于已经习惯于大制作、大场景电影画面的现代观众而言,更符合他们的审美习惯。北京天文馆是国内唯一的大型专业天文馆,从建馆以来就是北京市的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利用数字天象节目,让天文科学更加平易近人,是北京天文馆的重要使命。此前的大型数字天象节目市场基本被国外片源包揽,北京天文馆数字宇宙剧场的开场节目就是来自纽约海登天文馆的《寻找生命--我们是孤独的吗》。 北京天文馆数字工作室是为新老天文馆天象节目的制作而成立的,由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组成。无论是在传统光学天象厅加入现代化的数字元素,还是在世界领先的数字宇宙剧场玩转酷炫的声光效果,都始终秉承“艺术使科学平易近人”的宗旨,在天象节目制作这个国内没有同行的领域里,独自探索着实践的道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向北京天文馆提供数量更多、影像更清晰的数字天象节目,北京天文馆数字工作室必须建造业界一流的天象节目制作平台系统,以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满足高品质的影像需求。在经过广泛的选择、比较和测试之后,Sun和AMD合作提供的30台Sun Fire X4600服务器成为了北京天文馆数字天象平台系统的核心服务器。 客户需求:需要生产更多的高清晰数字天象节目 北京天文馆数字工作室担负着新老天文馆四个剧场节目的制作和监制,其理想是把科学普及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制作出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世界一流的节目,让视听效果成为传达科学知识的效果,使公众萌发对天文学这一学科的关注和兴趣。 2007年1月26日,由北京天文馆数字工作室制作的第一部国产的数字天象节目《迷离的星际》在北京天文馆与市民见面,这是第一个纯中国制造的科普大片。为了制作数字天象节目,2006年,北京天文馆数字工作室建造了采用当时国内外最为先进的软硬件设施的数字天象平台系统,为数字天象节目制作提供了动力。 为了让参观者获得更加真实的天文体验,随着北京天文馆老馆的升级改造,北京天文馆

天津科技馆观后感三篇

天津科技馆观后感三篇 天津科技馆观后感一 今天,我既兴奋,又激动,将近一小时的车程对于我来说显 得十分漫长。 到了科技馆门口,抬头一看,“天津科技馆”这几个金色的 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烁烁生辉。天津科学技术馆不仅拥有一万多 平方米的占地面积,还有展厅中那三百多件套可以参与的有趣展品;不仅拥有那令人惊心动魄的360度全天域电影,还在1997年 底成为中国大陆上唯一一座可以同时放映穹幕电影和天文节目的“宇宙剧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数字式电子天象仪的引进使 天津人早就想拥有天文馆的梦想成真。 进了科技馆,一进门就看到一件展品:磁悬浮太阳系模型, 它可以使用磁力将太阳系八大行星悬浮在空中,并使它们进行公 转和自转。 跟着老师和讲解员,我们进入了第一个展厅。在这个展厅里,我参观了“人体电池”,“旋转的磁场”,“声控圣诞树”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静电转轮”和“声控圣诞树”,“静电转轮” 的原理是按动按钮轮子就会转动起来,通电后轮子带有高压静电,轮子尖端部分聚集大量电荷,很容易使周围的空气电离为同种电荷。轮子尖端的电荷相诉轮子就受到沿尖端方向的切向力,从而

使轮子转动起来。“声控圣诞树”的原理是一种利用声音,控制电阻元素的设计,声音震动产生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如果遇到固体则会将这种震动传播的固体上,声控元件就是这种对震动敏感的物质,有声音时就接通(电阻变小)没有声音时就断开(电阻变得很大)。再通过电路和芯片控制电路延时,一有声音,圣诞树就会闪闪发光。我想:我们可以把“声控圣诞树”这项技术用到浴室,只要一喊,浴缸就有水喷出。 看完这个展厅,我们又来到其它的展厅,这里我们参观了“电流通过会产生磁场”,“磁圆盘”,“震动连锁反应”,“虚拟实验”,“电风转桶”等。我最喜欢的是“电风转桶”,你按下按钮后,桶内两边金属尖端不断积电,从而产生尖端放电现象,尖端放电形成的电风促使桶内塑料瓶发生转动。 参观完了科技馆,我终于了解了中国科技的发达,了解到了人类的头脑是多麽的聪明,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在将来为祖国的将来做出贡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天津科技馆观后感二 今天我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天津科技馆。我早就听说这里面有许多奇妙的、趣味、好玩的东西,那些富有科学性的知识一直吸引着我,今天终于有机会真真切切地进行一次参观和学习了。 科技馆的展厅分上、下两层,展示厅布局气势恢弘,分区布展又各具特色,使人们进入展厅犹如置身于科学殿堂之中。我们

中国古动物馆观后感

中国古动物馆观后感 去动物园看活生生的动物,大概北京人都知道也都去过不止一次。那么,远古的动物,千百万年之前的古动物,您瞧过吗?想瞧瞧,去哪儿呢?还真不遥远,就在动物园对面儿! 北京动物园斜对过儿,北京天文馆正西,地铁四号线D口西150米,有个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古动物馆。

记不清多少回路过这个地方,总觉得神秘秘的。恐龙?古人头盖骨?一直有着不甚明白的疑惑。中国古动物馆(英文简称PMC)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的,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它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1995年12月,中国古动物馆正式 对公众开放。而20年后的我们于5月28号去了这里参观!

恐龙研究,中国人落后了许多年。直到1941年,云南禄丰龙的标本的制作,才有了进展。早就听说过许氏禄丰龙是号称中国第一龙,这回见到了骨架标本。为什么叫许氏,发现人姓许?原来真相是这样的:许氏禄丰龙于1939年出土于云南省禄丰县沙湾东山坡,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院士将之定名为许氏禄丰龙。许氏禄丰龙是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装架的第一条恐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1938年7月,杨钟健担任了中央地质调查所昆明办事处的主任,开展了对云南地区的地质和古生物化石的调查工作。当年冬天,地质学家卞美年和王存义在昆 明西北方的禄丰盆地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

一年后,杨钟健与卞美年等人再次赴禄丰考察,又发现了新的化石地点。他们随即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发掘工作,获得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和丰富的野外地质资料。所发现的化石动物群被称为禄丰龙动物群,其中包括属虚骨龙类的芦沟龙、属肉食龙类的中国龙、属古脚类的兀龙、云南龙、巨型禄丰龙、许氏禄丰龙以及属似哺乳爬行类的卞氏兽等珍贵化石。其中,材料最为完整的就是许氏禄丰龙。许氏禄丰龙的研究论文发表于1941年,它的种名献给杨钟健院士在德国的导师许耐教授。禄丰龙属于古脚亚目板龙科。它长约6米,站立起来身高超过2米。它的头小,嘴部尖尖,鼻孔呈正三角形,眼眶挺大。生长牙齿的齿骨又细又弱,上牙大约有27颗,下牙有20颗,呈扁平的叶子形状,前后边缘还都有锯齿。许氏禄丰龙的脖子挺长,有10个颈椎(脖子部位的脊椎骨)。它的背椎(背部的脊椎骨)有14个,荐椎(腰部的脊椎骨)有3个,尾椎(尾巴上的脊椎骨)有45个。它的颈椎和背椎都相当粗壮。许氏禄丰龙前肢短,后肢长而且粗壮;前后足都有5个指(趾)头,后足的趾骨比前足的指骨强壮;前后足的第一爪都发达。由此推测,它活着的时候可以用后足站立和行走,尾巴拖在地上起平衡作用。在觅食或休息的时候,它也可以前肢着地。许氏禄丰龙生活在大约2亿年前,是侏罗纪早期的素食恐龙,也因此成为最早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恐龙之一。它经常游荡在湖泊或沼泽岸边,以茂密的细枝嫩叶为食,不过,它也很可能偶尔吞食一些能够容易捉到的小昆虫。却原来许氏--是杨钟健的导师德国人许耐!吃水不忘挖井人,杨钟健是好学生,不是那种数典忘祖的势力小人。 重庆市的合川马门溪龙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合川马门溪龙属于大型蜥脚类恐龙,体长22米,肩高3.5米,头小,颈长达9米,颈几乎占了体长的一半。合川马门溪龙是中国恐龙群中最闪亮耀眼的明星,它所挖掘出土的 是上沙仙庙组地层,原来堆积在河流的紫红色砂岩、泥岩。这条巨龙出土时除了

北京天文馆“宇宙穿梭”展览中的展项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816151801.html, 北京天文馆“宇宙穿梭”展览中的展项创新 作者:赵开羿景海荣苗军马劲王菁 来源:《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年第04期 摘要创新不仅体现在国家政策层面上,也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北京天文馆推出了全新的“宇宙穿梭”展览,在展项创新上倾力投入,使得观众的交互体验大大加强。让观众不再是冷漠的旁观者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身临其境的参与者和主动的信息制造者。 关键词展项创新展示体验媒体演示 0 引言 在科技类博物馆中,展项=展示内容+展示形式。其中,展示内容指科学知识,也是展项设计的目的;展示形式指呈现方式,也是展项创新的关键。在展示内容确定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展示形式的创新激发观众的兴趣,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以“宇宙穿梭”展览为例,具体阐述北京天文馆的展项创新。 1 “宇宙穿梭”展览概述 天文学博大精深。采用合适的展示形式传递深奥的天文知识,并唤起观众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是北京天文馆“宇宙穿梭”展览的核心设计思想。为此,新展览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做到了吐故纳新、与时俱进。 在内容上,考虑到不同观众的参观需求,以趣味化的方式,全方位阐释了天文基础知识及前沿动态。其中每一个展项都是原创设计,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展示。 在形式上,因地制宜,结合建筑本身的独特性和现代感,将设计风格与建筑语言有机融合,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奇幻的氛围。既中规中矩,又活泼生动,最大限度地追求展览的整体效果。 在手段上,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展示设备和技术,例如激光投影、体感交互、动态捕捉等,展示类型涵盖平面静态、直观动态和交互体验,目的是让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学习丰富的天文知识。 2 展览中的展项创新 如表1所示,“宇宙穿梭”展览分为七大展项,紧扣主题,造型美观,创意新颖。首先以“宇宙演化”为开篇,回顾宇宙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接着动手体验“宇宙尺度”,从地球出发,认识由近及远不同距离处的各类天体。然后走出太阳系,开启寻找“系外行星”的旅程。通过“引力透镜”,欣赏宇宙中奇妙的天体变形像。在最具神秘色彩的黑洞附近,体验“逃离黑洞”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