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814588657.html,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作者:姜旭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07期

[摘要]在比较文学的研究当中,由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不再单纯地是两种不同文化间文字符号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读现象。本文侧重了解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误读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翻译误读对跨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学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学的发展,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误读。

[关键词]翻译;误读;文学

[中图分类号] I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18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85

[本刊网址] http://https://www.doczj.com/doc/c814588657.html,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比较文学翻译的研究出现了由原来单纯的语言层面的翻译向了解文化的转变。而伴着全世界经济的迅猛增长,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也随之增加。两种不同的文化间的沟通也就是用一种语言去认识和解释另外一种语言。但是由于生活在一种文化里的人们在认识和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时候,常常会依照者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去对其他文化进行理解,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就会产生一些文化误读。而在文化理解的过程中翻译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的文化交流形式,尤其是在研究两种文化的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也会存在一些误读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误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读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对翻译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笔者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

一、误读定义及内涵

误读是产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现象。它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原有内容本身的含义和内容曲解,进行了错误性的阅读。读者对于阅读内容通常可以分为“正读”和“误读”。“正读”是读者能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艺术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而“误读”则是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乐黛云教授曾经给对误读进行过这样的解释,那就是误读是读者按照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去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理解方式。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就曾经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理论--即“影响即误读”理论,并且用此理论给“误读”定下一个新的含义。布鲁姆提出在弗

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本文探讨了几种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兼并使用,翻译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格、内涵又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学翻译源语目的语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文化交融或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 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本身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之前,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语言特征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采用增加、注解、替代等不同方法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柳宗元驳复仇议翻译优选稿

柳宗元驳复仇议翻译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臣伏见天后时①,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②,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③,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④。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⑤,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⑥。 注释: ①伏见:旧时臣下对君主有所陈述时的表敬之辞,可译为知道,了解。天后:即武则天(624-705),名武瞾。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立为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建立武周王朝,在位十六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李哲复位,恢复唐朝。 ②同州:唐代州名,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一带地区。下邽(guī):县名,今陕西省渭南县。徐元庆:当时某驿馆的服务人员,徐元庆替父报仇,谋杀官员赵师蕴案是武则天时轰动一时的谋杀案。 ③县尉:县令的属官,专司当地的治安工作。或称御史大夫。 ④卒:最后,最终。束身归罪:自首。 ⑤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武后时曾任右拾遗,为谏诤之官。旌(jīng):表彰。闾:里巷的大门。 ⑥过:错误,失当。 译文:微臣知道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邽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害,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并且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将他处以死罪,同时在他的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请朝廷将这种处理方式“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臣私下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①,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治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②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僣③,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注释: ①贼虐:残害,践踏 ②黩(dú)刑:滥用刑法。黩,轻率。 ③僭(jiàn):越过,超出本分。 译文: 臣听说,礼的根本作用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意思是说,不要让礼受到践踏,凡是作儿子的,为报父仇而杀了人,就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刑法的根本作用也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意思是说,不能让刑受到践踏,凡是当官的错杀了人,也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礼和刑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实际应用却不同。表彰和处死是不能同施一人的。处死可以表彰的人,这就叫乱杀,就是滥用刑法太过分了。表彰应当处死的人,这就是过失,破坏礼制太严重了。如果以这种处理方式昭示天下,并传给后代,那么,追求正义的人就不知道前进的方向,躲避刑罚的人就不能辨别立身之道,以此作为法则行吗?圣人制定礼法,是透彻地探究事理来制定赏罚,根据事实来确定奖惩,不过是把礼和刑二者结合在一起罢了。 向使刺谳①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②,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③,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④为大耻,枕戈⑤为得礼,处心积虑,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_苏珊_巴斯奈特访谈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 ——苏珊·巴斯奈特访谈 [英]苏珊·巴斯奈特1黄德先2 (1、英国华威大学2、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广汉 618307;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 200083) 摘要: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织,在苏珊·巴斯奈特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她对这两个学科的看法会引领学科的变动与发展。在她彻底否认这两个学科属性之后,它们该分别走向何方是学界迫切关心的问题。她对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未来的看法,无疑会再次推动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翻译 Abstract:The interweaving betwee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s been best illustrated by Susan Bassnett’s academic research. Her views always determin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disciplines. Where to move next for the two disciplines has become the urgent concern among translation scholars and comparative scholars after her dethronement of th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the two fields. Her views on 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ill undoubtedly push them forwards once again. Key words:translation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2-0015-8 苏珊·巴斯奈特不论是作为比较文学学者还是翻译研究学者,她的个人观点总是很容易变成这些学科的公共行为,引领这两个学科的变动与发展,这也足见其影响力。自1980年出版《翻译研究》以来,她一直是翻译研究这个学科的旗手,极力推动翻译研究的学科独立。1990年她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1998年提出了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这些都是翻译研究这个学科在上世纪90年代繁荣的标志。1993年她在《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中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死亡,竭力提升翻译研究的地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之后,她的研究兴趣转向新闻与传播研究,直到2006年再次回到比较文学,又彻底否定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认为两者都只是研究文学、阅读文学的方法而已。这次彻底的否定到底是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3、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Ч叵怠J紫攘鞔а芯康摹拔难Ч叵怠笔嵌嘣难Ч叵怠h蟮诟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_史倩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 史倩 (周口师范学院外语系 河南周口 466001) [摘 要]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又有了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研究。译介学作为比较文学视野下迥异于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是从跨语言、跨 民族的角度,从文学和文化的层面来研究翻译这一实践活动的,对于“文化转向” 下的文学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比较文学;译介学;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文学翻译 一、引言 由于翻译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流的必由之路,以对具有跨越 特征的文学关系的研究为己任的比较文学自然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 翻译研究。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翻译研究已发展成为比较文学(译 介学)的一个自成体系的、不可或缺的分支。然而,随着中外翻译 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翻译研究究竟应该自成一派还是被视为 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问题,仍然有很大的争议。 译介学属于比较文学中的媒介学范畴,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 的一门学科。从宽泛意义上来讲,译介学专门研究跨文化翻译,尤 其是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特殊意 义和价值,研究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为什么会出 现文化信息失落与变形,研究“创造性叛逆”等问题。 在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很多人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还不清楚,对于把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联系在一起也表示不可理解。 很多人至今尚未弄清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有何关系,或者说不明白 译介学与传统的翻译研究有何区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译介学和 翻译研究这两门学科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何为译介学 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 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 行研究(谢天振,1999:1)。其意思是指,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 及其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是一种跨文化研究。也可以说,译介 学是对那种专注于语言转换层面的传统翻译研究的颠覆。 严格而言,译介学的研究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 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如 何转换的问题,而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 落、变形、增添、扩神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 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谢 天振,1999:1)。由此可见,比较文学中的译介学研究是比较文学 研究中语言、文字与文学性相结合的部分,主要指文学翻译、翻译 文学以及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也是把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交流 实践所进行的跨文化研究。由于原语和译语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是各自社会的文化载体,译介学从文化角度入手对翻译研究进行审 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译介学也因此越来越受到比较文学研究 学者的重视,成为比较文学中的热门分支学科之一。 三、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与译介学 古今中外,传统的翻译研究都普遍认为翻译的实质就是语言间 的转换,是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 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是把一种 文字材料换成另一种文字材料的过程。由此可见,传统翻译研究视 任何翻译行为的实质为不同语言之间的意义对等转换,视对原文语 言的对等转换为传统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文化理论家伊塔玛·埃文·佐哈尔提 出了“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 化转向”,改变了人们对“翻译”和“翻译研究”的传统观念,研究 视点从“以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本为中心”,研究内容从“如何 译”转向“为何译”、“为何如此译”等方面上来,注重异语文化对 翻译的操纵。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勒弗菲尔、巴斯奈特等比较文学学者为翻译研究引入了比较文学的视角和方法。 并且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人们也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而每种语言都无可避免地带有某一民族文化的积淀印证,而作为对另种语言的理解和阐释的活动——翻译以及在此活动中产生的误译,也即对另一种语言的误解与误释,就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谢天振,1999:196)因此就要求翻译者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根据译介学理论,由中国翻译家用汉语译出的、以汉文形式存在的外国文学作品为创造和丰富中国现代文学所做出的贡献与我们本民族的文学创作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翻译史上,在译介文学作品方面一个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当属晚清时期的林纾,他不懂外语但却成为闻名中外的翻译大家。再如: 傅东华先生翻译的《飘》出版于1940年,吸引了几代读者,在翻译圈内占据近半个世纪的地位,直到1989年才有另一个新译本问世。谢天振先生认为,尽管现在新译本很多(至少5个),但是新译本是否真能超出旧译本仍有待时间的检验(1999:148)。该译本之所以如此富有生命力,除了傅先生优美的文笔,地道的译文以外——小说中的中国化倾向十分明显,如美国南方的人物与地点都统统“穿上中国服装”,从而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如南方庄园主的口里可以说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中国先哲的名句格言,而且出现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十足的“牌楼、大地主、营丁”等词语。因此译语读者面对大量的中国化的信息,恐怕会觉得在读一本中国的近代故事,而不觉得在读一本关于美国内战时期的小说。 翻译永远是对原作艺术现实的反映,译者只有尽可能接近原作所反映的艺术现实,并在译作中创造性地加以“再现”,才能使译作成为一件堪与原作媲美的艺术品。当然,若译者只精通原作语言而不了解原作所描写的生活,不熟悉作品中的人物,不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者缺少对原作内涵的感悟力就不可能胜任文学翻译工作,则不可能呈现给读者一部与原作具有大致相同价值的译作。因而就要求译者必须对原作进行重新创作,凭自己的创作天赋来再现其艺术魅力。 并且,从译介学的研究角度看,文学翻译毫无疑问是再创作,是译者在翻译的范围内进行的。这种再创作的结果就是把外国文学作品变成本国文学作品,同时还要保留其在原民族文学中的地位。一部译作,如果不能作为艺术品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那它就不会融入并成为译入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同样,如果不能保留其原民族作品的地位,它也就不能被称为译作。可以说,文学翻译不仅延长了原作的艺术生命,又赋予它第二个生命。 因而,译介学研究的实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是把翻译研究置于一个更大更广阔的民族和文化的背景之下,审视和阐发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是如何交流的。它的兴趣并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不去研究翻译的标准和不同的翻译方法,而是把翻译中涉及的语言现象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加以考察。强调翻译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印象以及其艺术效果是否与原文有等同性和相同的感染力,翻译作品其影响与效果是否与原作品有一致性还是另有独创性,抑或是没有达到原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和分析。 四、结语 正如前面所说,译介学是对那种专注于语言转换层面的传统翻译研究的颠覆,它研究的是翻译的结果作为历史事实的译本,而不是翻译的过程。译介学描述分析译本,比较同一个作品的各种译本,但不是如传统翻译研究那样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评论其优劣;不是对翻译过程进行规范,而是从更广阔的背景上 136

文化误读

比较文学 姓名: 学号: 专业:汉语言文学

文化误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摘要]: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接受者在理解异质文化时,因“文化过滤”而导致的“文化误读”成为了,跨文化文学交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文化“模子”之间的文学交流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接受者的语言差异、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还要在“期待视野”中寻找理据。以此来研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并看到它们都可能产生的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关键词]:文化误读;意向;文化模子;期待视野; 关于误读的探讨已有很多,文学研究者早已超越了误读是错误的解读这一粗浅认识,把误读和创新连在一起。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布鲁姆(Harold Bloom)的“影响即误读”的观点,认为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法国学者罗伯特·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 )在他的《文学社会学》(1987)一书中说:误读是“创造性的背叛”;保罗·德曼在《盲点与洞见》(1971)中也竭力推崇误读。 那么文化误读是怎样产生的呢?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论》中详细的对此进行了研究,概括而言就是: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文化过滤的作用,而导致发送信息的减损和接受者文化的渗入,从而造成影响误差,即文化误读。文化误读像文化过滤一样是复杂的,是接受客体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它分为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从其后果来看,可分为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1无意识误读 无意误读往往是由于译者对源语文化缺乏足够了解或受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制约而产生的。例如,庞德在译《神州集》时,并不懂中文,对中国的文化也缺乏了解,他的翻译完全建立在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Fenellosa留下的有关汉诗、汉字的注释和解说的笔记之上。所以在翻译时,误读了一些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词语。在译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译成: But you,Sir,had better take wine ere your departure, For you will have no friends about you When you come to the gates of Go.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友人去西北边疆的诗,其中“阳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位于河西走廊,北与玉门关相对。自汉代以来,一直都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在文学作品中,“阳关”被文人骚客反复吟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中国读者心中“,西出阳关”唤起的是遥远、大漠、悲壮等联想。庞德把“阳关”误译成“gates of Go”,使该词背后蕴藏的文化意味荡然无存,中西方这种语言上的差异,使英美读者也难以从词汇表面体会到中国读者心中的那份感受。 以上可以说是无意识误读造成的文化丢失,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误读恰恰促进本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庞德在《神州集》中翻译的一系列中国古诗,作为反英美诗歌传统的一面旗帜,推动了印象诗派的成长与发展。在这场跨文化孕育诗歌新芽的运动中,最有趣的地方是它是源于误读的成果。中国古典诗歌格律严谨,但庞德不懂中文,他无法理解中国古诗在声韵和形式结构方面受到的约束;他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对英美意象诗人来说,中国古典诗歌是纯粹以意象为基础的。有了这种理解,他就引中国古诗为范本,提出英美诗歌要想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精)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 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驳复仇议阅读题及答案.doc

驳复仇议阅读题及答案 《驳复仇议》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驳论性的奏议,这篇奏议阐述了"调"即"和谐"在处理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驳复仇议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驳复仇议》阅读原文 臣伏见天后①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日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②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

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③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注】①天后:武则天。②刺谳:刺,探寻;谳,议罪。 ③推刃:往来项杀。 《驳复仇议》阅读题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窃独过之过:认为不对 B.旌其可诛,兹谓僭僭:僭越 C.不愆于法愆:罪过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一、文化误读的起源 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时,就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文学翻译中,学者们的课题主要是研究文化信息是否能得到准确的传递。在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碰撞与冲突,主要是因为存在客观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就涉及到了文化误读的理论研究课题。想要忠实的表达出本文的涵义和文化意义,就必须正确的理解和阅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文化误读主要来源于诗学误读。文化误读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主要是因为西方理论思潮的引进。同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者都对它毁誉参半,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客观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其理论概念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这样学者们在谈论误读时,才不会对其草率而论,莫衷一是。在最初的阶段,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正式提出了“误读”的文学理论术语。在这本书中,哈罗德•布鲁姆还提出了“诗学误读”理论及“这种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但实际上必然是一种误泽”。随后,误读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和概念。其与文学理论上的误读有一定的区别,在翻译学科中研究的文化误读是属于狭义的误读,只限于文学翻译中对文化信息存在偏离的理解与表达。如果误读的绝对性和合理性太过于注重,那么翻译的严肃性与科学性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二、文化误读的误读性质 当前文化文章在进行分类文化误读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是最常见的划分类型。有的学者认为:无意识误读主要是受制于客观的原因影响,有意识误读则是和它相反的原因。有意误读和无

意误读及为自觉性误读和非自觉性误读。通过文学翻译的实际实践,有学者认为,结合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将其 划分为两种文化误读类型,主要是: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理 解性误读、目的性误读和有意误读、无意误读进行相比较,理解性 误读和目的性误读更能把文化误读形成的机制全面的体现出来。对 于这种文化误读的分类,可以让学者们更加客观和更深入的去认识 文化误读,从而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去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 1.选择性引起的目的性误读。在翻译学中,实现文化的传播与 交流是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译语者在对原作品进行分析时,最终 接受者的读者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还要在语言文化背 景下找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元素。否则,就算对原文的忠诚度达 到百分之百,没有找到与读者共鸣的元素,读者读起来也是云里雾 里的状态,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又从何谈起。这样就促使译语者在 阅读中处于一种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选择性的模式,与原文产生一 种选择性的共鸣。由于译语者考虑到既定的翻译目的,所以,译语 者故意将源语文本中语言文化的体现形式进行了更改,试图缩小两 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这就是导致文化误读可以属于目的性误 读的原因。关于《围成》中的一些象征物的翻译,在中国文化中, 里面人物送给别人红封套“是指包含钱的红包或纸袋。它是通常作 为提示,礼物,奖金或贿赂私下给予。国外的译语者为了避免“红”字给西方读者带来的文化歧视,从而采取了一定的回避手段,在国 外的译语者中,在大多情况下都是把中国的“红”用“绿”来代替,因为,在汉语中,“红”的意思和英语中的金色和绿色有一定的相 同度。在这一点中,国外有的译语者考虑到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对 颜色词汇附加含义的差异较大,所以,他们为了是西方读者能够更

英美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 一、“化”而不等值的文化差异翻译办法 文化的不同导致翻译之中,在不同的文化中寻找相近的对等语,这是翻译不可避免的一个事实,因而很多的翻译家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语际意义的转换”,其实对于翻译来说,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阶段而翻译的最高阶段应该是“信达雅”背后的“化”,因为对任何一种文学来说,不可否认的都存有着一个“化”的功能,都是真善美的传递,所以翻译的实质应该是将“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观点最早由钱钟书先生提出来,他在《林纾的翻译》中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但是他同时也指出,“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诚如上文所分析的,翻译是可能的,但是等值的翻译则反而会导致其原意的流逝,从而影响到最后意义的表现,因而必须要借助于“化”来实施,从而完成翻译的意义。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来说,不能实行全部的等值翻译,但是也不能实行全部的“化”,因而林纾在翻译史上来说,他仅仅打开了一扇大门,而没有真正的做到全面的将文学作品中的不同因素表现出来,其最终削弱了异国风情本身所应该具有的魅力。 (一)求同存异大而化之作者认为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差异,因为文化的不同,必须求同存异,所谓的同是意思的表达必须是真实而准确的,而所谓的异,则是异域风情的不可缺乏,因而较为准确的处理办法应该就是求同存异,大而化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传递出不同文化的精髓。求同所要求的是,将原著所应有的语义以相对应的语言尽可能地表达出来,存异则应该在实行翻译的基础上,将意义完整地表达之后,保留相对应的原语中的文化个性,从而使得异域的风情体现出来,鲁迅以前在《且介亭杂文》中这样谈及翻译,“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怡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

比较文学例子整理

第二章第二讲译介学 二、译介学的研究对象 (一)、文学变异现象研究 对“归化”、“异化”、“误译”、“过滤”等翻译现象的研究。 原因:语言不只是字、词、句问题,更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模式问题。 1、误译、误读、误释现象研究 Surprised,Desert turmoil,Sea sun。 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 李白:惊沙乱海日 2、文化信息的减损、增值 Walk to the place where the water has its source;and,seated,await the birth of the cloud。 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归化、异化现象 林纾译哈葛德小说23部,中有16部加上“史”、“传”、“录”、“志”、“记”为书名。 Joan Haste 《迦茵小传》 She 《三千年艳尸记》 Black Heart and White Heart,and Other Stories 《蛮荒志异》 林纾有意用中国传统诗文的词汇译外国小说。 The World Desire 《金梭神女再生缘》 王子——太子东宫 卫士——羽林蛇冠——龙冠 埃及宫殿——藻井、铜鼎、觞 (二)翻译文学研究 把翻译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把翻译文学作为国别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 (三)翻译文学史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文学史:描述翻译事件,记述翻译家活动,梳理翻译思想、理论等。 比较意义上的翻译文学史:文学交流史、文学关系史、文学影响史。 文学交流史:翻译文学是国别文学、民族文学与其他语种文学间进行交流的载体。 文学关系史:翻译文学是一国文学与他国文学产生联系的媒介。 文学影响史:翻译文学是一国文学在他国的传播、影响、变形和接受。 三、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一)翻译观念转变 原来: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内容,注重形式忠实。 后来: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注重文化内涵的准确转达,甚至于以本土文化视角重释。

驳《复仇议》阅读答案附翻译

驳《复仇议》阅读答案附翻译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①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日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②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③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注】①天后:武则天。②刺谳:刺,探寻;谳,议罪。③推刃:往来项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窃独过之过:认为不对 B.旌其可诛,兹谓僭僭:僭越 C.不愆于法愆:罪过 D.不宜以前议从事从事:处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而又何诛焉王问:何以知之? C.我乃杀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元庆杀了父亲的仇人后投案认罪。陈于昂建议,先处死徐元庆,再在他的家乡表彰他,并把这个案例编入法律文书中。作者认为,陈子昂的建议是错误的。 B.作者认为,礼与刑根本作用一致,但在实际运用中有区别,不能对同一个人既施死刑又行褒奖。自相矛盾的做法,公之于众,只会让天下人无所适从。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田德蓓 内容提要:文学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蕴意。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习俗、历史背景、思维模式、生活习性、宗教信仰以及心理联想等都有可能导致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文学翻译 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涵盖面广,而又纷繁复杂的系统。其内涵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进而形成一个民族的传统力量和民族性格,对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是由不同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等决定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都具有普遍的共性,同时又具有各自特殊的个性。这种特殊的个性就是各民族文化产生差异的客观依据。 文化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往往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因此,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带来一定的困难。语言是整个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的镜象折射,它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实。文化差异在以语言为表达工具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它并非体现在作品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上,而是体现在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之外的隐含意义之中。这种隐含意义“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朱光潜语),难以从字典中直接找到。因此,文学翻译中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蕴意。 文学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移,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为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文化的特质和需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而翻译活动反过来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发生了交流的两种文化。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语言的差异,还要熟悉不同文化的差异,而从研究文化差异入手去研究语言差异,便可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表现诸多,现就突出的几种阐述如下。 1.生存环境或地域的不同所导致的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的隔离、生存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和比喻也不尽相同。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比如:中国地处东半球,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春天的风”,它给中华大地送来温暖、使万物复苏,是希望与力量的象征,所以中国人特别喜欢东风,而“西风”在汉语中则表示秋风,是凄凉、萧条的代名词,故中国素有“西风凛冽”与“东风送暖”之说。英国地处西半球,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从大西洋徐徐吹来,恰似中国的东风。西风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所以英国人喜欢西风,常用西

大学语文重点句翻译练习

重点句翻译 一、《诗经》 1、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疾,我行不来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二、《郑伯克段于鄢》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亻它邑唯命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3、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4、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5、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6、厚将得众,不义不暱,厚将崩 7、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8、公赐之食,食舍肉 9、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10、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君将不堪 11、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三、《燕昭王求士》 1、先趋而后患,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 2、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3、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4、燕兵独追北,人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5、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6、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7、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四、《管晏列传》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2、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3、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4、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5、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6、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7、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为我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8、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1

9、知与之为政,政之宝也 10、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五、《苏武传》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见犯乃死,重负国 3、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4、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5、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6、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7、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8、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9、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10、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11、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12、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六、《先秦诸子语录》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七、《谏逐客书》 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2、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八、《驳复仇议》 1、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2、向使刺谳其诚伪,烤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3、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 4、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5、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终于一而已矣 6、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 九、《留侯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