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然后以一个实例指出,实际翻译过程是一个决策过程,对比功能分析可以为分析在翻译中可供选择的各种语言选项及其形式、语义特征和篇章、语用使用条件提供一个总体描述框架,因而对指导具体翻译和分析译文所作选择的得失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 引言

对比语言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方法问题。虽然从事语言对比的研究者很多,但是思考和提出系统的、专门用于语言对比的理论模式和框架的研究者却屈指可数。波兰格但斯克大学的Krzeszowski教授是其中的一位,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Chesterman教授是另一位这样的学者。如果说前者(1979, 1980)提出的“对比生成语法”模式(简介见许余龙1992: 180 -181; 2002: 163 -164)主要适用于句法结构对比的话,那么后者(1998)提出的“对比功能分析”模式的适用范围则要广泛得多,不仅可以用于词汇、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对比,也可以用于话语分析、文体、修辞和社会语言学对比(关于其研究方法以及在英汉对比中的应用,见许余龙2005)。而且,由于Chesterman是一位多语交际和翻译研究专家,出版过多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方面的专著(如Chesterman, 1997; Chesterman & Wagner, 2002; Williams & Chesterman, 2002/2004),因此他更加强调对比研究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将从翻译和对比功能分析的性质和特点出发,讨论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对比功能分析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2.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

2. 1翻译的性质和特点

著名捷克学者Levy (1967/1989: 38)指出,“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翻译是一个交际过程:翻译的目的是将原文表达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外国读者。而从译者在进行实际翻译工作时的任何一刻来看,翻译是一个决策过程:一系列的情景需要译者在一组(通常可明确定义的)选项中作出某种选择”。

翻译的这两个基本性质和特点在以后的一些研究中,特别是功能主义取向的研究中(如见Hatim, 1997/2001; Hatim &Mason, 1997; Nord, 1997/2001),得到了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也正是翻译的这两个基本性质和特点,使得语言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和翻译成为两种具有密切联系的研究。正如Hatim (1997/ 2001: 1)所指出,“要知道对比语言学是如何运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翻译;而要了解翻译的过程,一种有趣的方法是看译者在处理篇章时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2. 2对比功能分析的性质和特点

所谓对比功能分析,广义而言是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对比分析模式的特点是从察觉到的两种(或多种)语言可表达的相似意义出发,致力于确定这种相似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是如何表达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句法、语义、篇章、语用、语境的使用条件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优先选用哪种形式,等等。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表现为:两者都旨在确定哪种形式在什么样的使用条件下是表达某一意义的最佳形式。而两者之间的区别则在于:翻译的任务是要确定,在某一特定使用条件下的一种源语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在目标语中的最佳表达形式是什么;而对比功能分析则致力于探

索某一意义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中的各种表达形式及其使用条件。因此,与大多数功能主义语言研究一样,功能对比分析是一种以语义为基础的对比研究,主要分析的是语言中的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s),而不是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s),着重探讨语言使用者在表达时,语言所能提供的各种选择。

2. 3语言中的相似性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现于两者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立足点,这一理论基础和立足点便是语言中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包括等同)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Chesterman (1998: 7)首先区分了作为触发物的相似性(similarity-as-trigger)和作为赋予物的相似性(similarity-as-attribution)。前者是世上物质实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可以触发人的大脑产生相似感觉的某种特定联系,是一种从物质到大脑的认知过程的产物;而后者是主观感觉到的、可同时赋予两个实体的某种属性,是一种从大脑到物质的认知过程的产物。相似性的这两个方面总是相依共存的。

评估相似性的两个主要认知心理学模式是心理空间模式和特征(或对比)模式。后者原先是为了克服前者的某些不足而提出的。在特征模式中,两个实体的相似性被看成是这两个实体所具有的特征集之间的交叠:两者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相似性也就越大。所谓“特征”是指一个实体所具有的任何一种特性。一个实体是否具有某一特征是相对的,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一特征可以用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来分析;而两个实体之间的相似程度,可以用与某个原型的接近程度来衡量,并取决于共有特征的显著性和相关性。例如,麻雀与鸽子的相似程度,要比与企鹅的相似程度大,因为虽然三者同属鸟类,但是由于前两者共同具有“能飞”这一与鸟相关的显著原型特征,因而更接近鸟的原型。

根据相似性评估的出发点不同,在语言分析中可以区分发散相似(divergent similarity)和会聚相似(convergent similarity)这两种相似关系,可分别图示为:

(1) 发散相似:A ?A’, A’’, A’’’ ...

会聚相似:A ?B

发散相似是“原件”和“复制件”、“伪造物”、“仿造物”“、误认物”等之间的相似关系,例如:

(2) They manufactured hundreds of copies of the same product every day. (复制件)

(3) This is a forgery of the original painting. (伪造物)

(4) The rebuilt church looks very much like the destroyed original building. (仿造物)

(5) You look so much like your father, I was sure you were he. (误认物)

翻译理论关注的焦点和立足点便是此类发散相似,因为翻译是从源语文本出发,旨在得到一个与其保持某种相似关系的译本。这种相似关系在翻译理论中称为等值。

而会聚相似则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实体由于具有某种相似性而获得的一种联系,两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表现为相像( resemblance)或类似(analogy)。对比分析所关注的焦点和出发点便是这种会聚相似,因为对比分析在对两种语言中的两个语言项目或两种语言现象进行对比之前,已经假定这两个语言项目或两种语言现象具有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关系在对比分析中称为对应。

3. 翻译中的等值和对比分析中的对应

上一小节指出,相似性在翻译理论和对比分析中分别称为等值和对应(在英语中都称为equivalence),这是该两大研究领域之间的联系。但是,翻译理论所研究的通常是发散相似关系,而对比分析所研究的通常是会聚相似关系。

3. 1翻译中的等值

翻译理论界中存在着不同的等值观,持何种等值观主要取决于研究者在原文与译文之间能允许有多大程度的差异。Chesterman (1998: 18)认为,从翻译研究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等值问题上,大致存在如下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是等同观(the equative view),这也是最古老的等值观,基于原先“等值”在数学中的定义,即:

(6) A =A’

等同观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不同的语言采用不同的表义符号;而意义则是绝对的、不变的、在不同的语言中是等同的。等同观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圣经》翻译中的一个两难矛盾,即,如果你认为希伯来、希腊或阿拉姆语的《圣经》真的是上帝所说的原话,那么你又如何能擅自改变它而不冒亵渎神圣之大不韪呢?一方面原文是神圣不可改变的,另一方面上帝自己却要求其信徒(向具有其他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传播《圣经》教义。如何解决这一两难的矛盾?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便是提出一个建立在形式与意义相分离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在从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虽然形式改变了,但意义没有变。但是Chesterman (1998: 19)指出,翻译并非是等同的,而是添加的。这里的“添加(additive) ”有两层含义。首先,在翻译过程中,源语文本(A)仍然存在,但添加了一个目标语文本(A’)。其次,一个源语文本可以不同时期,由不不同的译者,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多次翻译,产生好几个其他目标语文本(A’’,A’’’... )。因此,翻译过程的添加观可图示为:

(7) A ?A, A’, A’’, A’’’...

第二种是分类观(the taxonomic view),这一观点是为了回应对上述第一种等值观的批评而提出的。分类观认为,等值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由不同的类型构成。在翻译不同类型的文本时,某一类型的等值可能更合适。

在西方传统的翻译研究中,这种等值的分类观可追溯到通俗拉丁文本《圣经》的译者Saint Jerome。他认为,非神圣文本可以比神圣文本采用更自由的译法。也就是说,在翻译非神圣文本时,目标语文本并不需要像上述第一种等值观所坚持的那样,必须与源语文本严格等同。由此可见,等值的分类观从一开始就注重语境。

在近五六十年中,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等值类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Nida (如见Nida,1964/2004)的“形式等值”和“动态/功能等值”,Catford 1965)的“形式对应”和“语篇/翻译等值”,Koller (1979)的“所指义等值”、“内涵义等值”、“篇章规范等值”、“语用等值”和“形式等值”。(转引自Chesterman, 1998: 23)

但是Chesterman认为,等值的分类观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在如何确切定义某些等值类型的问题上,研究者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以动态/功能/语用等值为例,是否可以定义和衡量“效果”尚不清楚,更不用说怎样来衡量了;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还不清楚能否确定目标语文本受众,以便衡量译文对他们所产生的效果;同时也不清楚如何确定实际效果和作者意在取得的效果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究竟在理论上需要区分多少种不同的等值类型,似乎很难定论。而且,由于分类观并未完全抛弃等同假设,所提出的各种等值分类体系,往往在体系之间和体系内部缺乏一致性。因此,一些翻译研究者(如Snell-Hornby, 1995/2001: 22)认为,等值只是一种幻觉,不能作为翻译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应该彻底抛弃。

第三种是相对观,这一观点彻底摈弃了先前翻译研究中最基本的等同假设,以及建立在此假设基础上的等值概念。这一立场背后的理论基础有二。

其一是,不再将等同作为衡量源语和目标语之间某种关系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具有相对性的概念,如相似(similarity, Ross 1981)、匹配(matching, Holmes 1988)、Wittgenstein 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Toury 1980)等。等同关系只有一种,而相似关系可以有多种。

其二是,采用近二三十年来比较文学和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一种取向(如见Toury, 1980,

1995),即把源语-目标语的先后次序颠倒过来,认为翻译理论应该将目标语文化作为出发点,而不是源语文化,因为不管怎么说,翻译文本是在目标语文化中被作为译本来接受的。翻译研究应该从已有的译本出发,研究这些译本与它们的源语文本之间所存在的各种类型的相似性;而不是从源语文本出发,事先规定其译本应该取得的某种等值。

Chesterman认为,当今大多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不再将“等值”视为以等同假设为基础的一个概念。原文与译文之间相关的相似性并非是事先确定的,而是译者在受一系列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在头脑中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译文的目的和翻译行为本身。

3. 2对比功能分析中的对应

在对比分析中,对应与语言对比的共同对比基础(tertium comparationis)密切联系在一起,是衡量和确定语言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的标准。语言之间没有共同的对比基础或参照点,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对比基础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为不同类型的对比分析服务(参见许余龙2002: §2. 2)。Chesterman认为,由于人类大脑对事物的分类往往是模糊的,而且没有两个刺激会产生完全相同的反应,因而作为对比基础的语言之间的对应,通常也同样只是两者之间在某一方面存在的相似性,而不是完全的等同,可以用原型理论等明确寻求心理现实性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来定义。不过,对比分析往往会以更严格的标准来评判对应,评判不同语言现象之间的异同。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对比分析对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具体的对比分析操作来看,对比功能分析实际上同时采用了如(1)所示的发散相似和会聚相似这两个概念。会聚相似公式 A ?B代表了对比功能分析的出发点和共同对比基础,即对比功能分析的出发点是两种语言中意欲表达的意义A和B,这两个意义称为初始意义(initial meaning),具有会聚相似性。某种语言为了表达某一初意义可以采用一始些不同的语言表达式,这些语言表达式所具有的约定俗成的意义称为显示意义(manifest meaning)。这些显示意义与初始意义之间具有发散相似关系,因此发散相似公式代表了某一语言中显示意义与初始意义之间的发散相似联系。如果我们用A’, A’’, A’’’...来表示一种语言为了表达初始意义A而采用的一系列语言表达式所具有的显示意义的话,我们可以用B’, B’’, B’’’...来表示另一种语言为了表达初始意义B而采用的一系列语言表达式所具有的显示意义。因而,整个对比功能分析模式可图示为下面的(8)或(9),两者等值,图(9)更清楚直观一些。

(8) ... A’’’, A’’, A’←A ?B ?B’, B’’, B’’’...

A’ B’

(9) A’’ ←A ?B ?B’’

A’’’B’’’

……

其中,中间的会聚相似公式A/ B代表了一项具体对比功能分析的出发点,而A’,A’’,A’’’...和B’, B’’, B’’’...则分别代表了在两种语言中,表达A和B时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表达式及其所具有的显示意义。对比功能分析所要研究的是A’, A’’, A’’’...和B’, B’’, B’’’...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异同,以及使用这些表达式的篇章、语用和语境条件。这一对比功能分析模式可以很好地解释翻译的过程,即2. 1节中所引Hatim (1997P2001: 1)所说的,考察“译者在处理篇章时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这种选择好还是不好或者对还是不对的总体分析框架。下面让我们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采用这一分析框架来作这方面的分析。

4. 一个实例

下面是一篇英译汉练习中的英语原文和汉语译文的第一段,选自《中国翻译》1987年第6期“翻译自学之友”栏目。据译注者提供的说明,英语原文刊登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86年年终号。文章总的标题是:A Nation’s Mood: Sunlight and Shadows(国民的感觉: 既有阳光又有阴影),副标题是: Prospectives on What the Year will Bring Vary Greatly across the Land(来年的前景各地大不一样)。该文对美国的八个地区分别作了分析,此段选自其中对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分析部分。The Issue: Flowers vs. Factories是这一部分的小标题。正如译注者所指出,整篇短文语言精练,而且由于一些表达方式与汉语不同,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这是一篇选得很好的英译汉翻译练习,我们多次将其作为英语本科大四翻译课的作业。

The Issue: Flowers vs. Factories

Call it a tug of war between geraniums and smokestacks. For the Far West in general and California in particular, the issue of the late 1980s will be how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an era of galloping growth that promises to last into the next century. With a few exceptions, the region’s economy remains healthy and the preoccupation has shifted from jobs. While that problem might be welcomed as a boon in blighted regions, it troubles many in urban parts of the West. San Diego, American’s fastest growing city in the 1970s, seeks to cling to its canyons and sagebrush in the face of estimates that its population may near the 2 million mark by the year 2000. Other California cities are just as worried. In recent elections, San Francisco and Los Angeles both approved voter2initiative referendums limiting growth.

要花卉还是要工厂

这可以称之为一场天竺葵与黑烟囱的拉锯战。80年代末期对于整个最西部地区,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来说,问题将是:快速发展有如奔马,可以持续到下个世纪,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持生活质量。除个别地方外,这个地区的经济仍将是健康的,主要考虑的问题已经不是就业。在境况不好的地区解决就业问题可能会认作一件大好事,但在西部城市的市区,这问题却使许多人感到烦恼。圣地亚哥是70年代美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估计到2000年人口可能接近200万,面临这种形势它却希望保留其峡谷和山隘。其他加利福尼亚的城市也有同样的烦恼。在最近选举中,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城市对选民关于限制增长的倡议所进行的公民投票都获得通过。

限于篇幅,下面我们只讨论如何运用对比功能分析的方法,分析词语翻译中的一些选择。

在词汇的层面上,英语原文小标题中的flowers和factories,以及第一句中的geraniums 和smoke-stacks,都是借代(metonymy)用法。其中,flowers和factories是以具体代抽象,分别表示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geraniums和smokestacks则分别以特定代普通和以局部代整体,进一步代替小标题中的flowers和factories。在翻译此类英语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1)直接选用汉语中对应的词;2)选用汉语中表示其借代物的词。由于英语中的metonymy和汉语中的借代是两个基本对应的修辞格(见李国南, 1999),因此为了保持原文的风格,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这也是这篇文章的译注者所选用的方法。

英语原文第一句中的a tug of war采用的是另一种修辞手法,即metaphor (隐喻),直译为汉语是“拔河比赛”。可能是因为体育比赛,特别是群众性的拔河比赛,我们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所强调的是友谊第一,因此如果直接将喻体译出,似乎不能突出竞争的激烈程度,所以在这里可以采用变通的手法,将其译为“激烈争夺战”。正如李国南(1999)所指出,在处理与汉语局部对应的英语修辞格(如metaphor, pun, zeugma)时,我们有时可以选用转换辞格、意译或其他变通译法。

此段中,最难处理的两个英文词语是第四句中的that problem和最后一句中的elections。先让我们来看election在英语中可以表达的不同意义及其汉语释义。下面是The 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revised edition)所给出的election 的四个意义。

1. the selection of a person or persons for office by vote

2. a public vote upon a proposition submitted

(10) election 3. the act of electing; choice

4. (Theology) the choice by God of individuals, as for a particular work, or

esp. for salvation or eternal life

在上面列出的四个意义中,只有第四个意义明确注明是神学中的用法,其他三个意义的使用条件只能看是否与句中其他词语表达的意思一致。其中,第一个意义的使用条件是,句中其他词语表明有人当选为某一职务;而第二个意义的使用条件是,句中其他词语表明有一项提案得到通过或遭到否决。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最后一句英语句子的话就会发现,只有第二个意义a public vote upon a proposition submitted(对一项提案进行公众投票表决)才符合在此句中使用的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将其译为“投票表决”,而不是“选举”,因为“选举”在汉语中的定义为“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值得注意的是,《英汉大词典》1993年版也列出了election的四个汉语释义:1)选举,推选;2)当选;3)选择权,作出选择的能力;4) [宗]上帝挑选(而使灵魂永远得救)。却唯独没有与上面第二个意义相对应的汉语释义,即“对一项提案进行公众投票表决”。由此可见,在英译汉的词语选择中,有时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英汉词典,而应该多参考一些好的英英词典。

英语原文第四句中的that problem是一个回指性词语,指称篇章上文刚提及不久的一个可以称为问题的事物(关于篇章回指,见许余龙2004),因此我们需要在更大的语境范围中确定其使用条件,进而确定其正确的汉译。在译注者提供的参考译文中,that problem直接译为“这问题”。在汉语译文的上下文中,“这问题”似乎只能理解为指称前半句所说的“就业问题”。这与前一句所说的“就业问题(在该地区)已不再是一个主要关注的问题”相矛盾。那么这一地区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呢?该段的小标题和第一、二句告诉我们,该地区关注的焦点问题是要保护环境还是发展工业;由于该地区工业发展过快,破坏了环境,影响了生活质量,因此该地区的许多人视工业发展过速(galloping growth)为一个烦恼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分析可以从该段最后两句中得到旁证:该地区的圣地亚哥、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城市的民众大多希望限制发展。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英语原文第四句中的that problem是指第二句中的galloping growth,因此整个第四句可改译为:“虽然快速发展在经济萎缩地区可能会被认作是一件大好事而受到欢迎,但在西部地区的城市中却使许多人感到烦恼”。

5. 小结

以上讨论表明,对比功能分析和翻译具有密切的联系,可以为分析在翻译中可供选择的各种语言选项及其形式、语义特征和篇章、语用使用条件提供一个总体描述框架,因而对指导具体翻译和分析译文所作选择的得失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Contrastive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Abstract: After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stive Functional Analysis (CFA) and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rgues and illustrates with a concrete example that, as translating is largely a decision-making process, CFA can provide us with a general descriptive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choices available to the translator together with their formal and semantic properties and their textual

and pragmatic conditions of use can be analyzed, 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choices made by a translator can be examined.

Key words: functionalism; contrastive analysis; Contrastive Functional Analysis; translation

《山东外语教学》2006 年第4 期/许余龙

荷塘月色-朱自清-(中英文-译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子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It has been rather disquieting these days. Tonight , when I 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 which I pass by every day, must assume quite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moonlit night. A full moon was rising high in the sky; the laughter of children playing outside had died away; in the room, my wife was patting the son, Run-er, sleepily humming a cradle song. Shrugging on an overcoat, quietly, I made my way out, closing the door behind me. The Moonlit Lotus Pond These past few days I have been exceedingly restless. This evening, as I sat in my courtyard enjoying the cool night air, I suddenly thought of the lotus pong along which I was used to taking daily walks, and I imagined that it must look quite different under the light of this full moon. Slowly the moon climbed in the sky, and beyond the wall the laughter of children playing on the road could no longer be heard. My wife was inside patting Runer (The name of one of the author’s children) as she hummed a faint lullaby. I gently threw a wrap over my shoulders and walked out, closing the gate behind me.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霄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Alongside the Lotus Pond runs a small cinder footpath. 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 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even in the daytime; now at night, it looks more solitary, in a lush, 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around the pond. On the side where the path is, there are willows, interlaced with some others whose names I do not know the foliage, which, in a moonless night, would loom somewhat frighteningly dark, looks very nice tonight, although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 greyish veil. Bordering the pond is a meandering little cinder path. It is a secluded path; during the day few people use it, and at night it is even lonelier. There are great numbers of trees growing on all sides of the lotus pond,

翻译行业分析报告

吉林地区翻译(英语)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 大学里该学什么?大学里学到了什么?大学毕业生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而毕业后又 能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问题年复一年地横亘在大学生面前,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是专业优势让我们广外学子立于不败之地,还是不断积累的实习、兼职经历,抑或是能力、态度、意识、动机这些软性的东西在左右着一切?再者,今年受金融危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量在大幅度地缩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形势十分激烈,面临着就业"疲软"状态。 一、基本情况 调研时间:大一上学期寒假期间 调研对象:与翻译专业有关的人士 调研目的:探求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 二、主要内容 (一)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与他国各方面的往来越来越成为必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加深对翻译本质及其目的的认识有助于摆正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以便使其更好的为本国社会发展。翻译的本质是要让交流的双方(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明白,准确传达原意同时也要让读者(听众)明白、懂、清楚了。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否则还要翻译做什么呢?但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在实践中却往往把握不住。例如:很多笔译是中文定稿,然后给翻译做。而中英文的差别和表述不同,文化和阅读习惯的不同,需要翻译做一些处理,或增加、或删减、或调整。但因为中文稿往往是经过了层层审阅、道道把关,“客户”往往要求要严格按原文翻。翻译呢,为了让“客户”满意,也就会很忠实地翻,结果很容易是客户满意,但老外糊涂,被弄的云里雾里的;而翻译心里想着是最终读者呢,会担心“客户”不能结账,弄不好还丢了这个客户。翻译就处于两难,对谁负责呢? (二)专业需求现状

《荷塘月色》英译文赏析

《荷塘月色》两译文赏析 散文翻译原则 ●1、文气贯通,气韵生动 ●英国散文翻译家 Hilaire Belloc(希莱尔·贝洛克)为文学散文翻译制定了6 条原 则,认为翻译的本质是异地之魂假借本地之躯的复活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ng is the resurrection of an alien thing in a native body) ,强调散文的翻译不能拘泥于原文之字句,要视段落或部分为整体。翻译要“以意译意( translate intention by intention) ” ●2、传神写照———“意,气,文”三位一体 ●在散文翻译中,我们要想译得曲尽其妙,须得传神地摹写作者的气质神韵。每一个 作者有每一个的个性特点、气质精神,着手翻译之前,要先对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创作风格等,这样的翻译方能做到传神达意,否则,难免貌合神离。 ●PS:文学翻译非文字翻译 ●文学翻译,讲求整体效果,即“神韵”。有些表面忠实的译文,失去了散文的文采、 文雅,这样便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终究是失败的译文。 “美”是散文翻译的重点。 美感层面 ●Alongside the Lotus Pond runs a small cinder footpath. 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 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even in the daytime; now at night, it looks more solitary, in a lush, 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around the pond. On the side where the path is, there are willows, interlaced with some others whose names I do not know. The foliage, which, in a moonless night, would loom somewhat frighteningly dark, looks very nice tonight, although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 greyish veil. (朱纯深译文) ●动感美:run、frequent、interlace、loom ●韵味美:peaceful、secluded、solitary、lush、shady ●比喻手法:…a thin, greyish veil . 美感层面 ●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 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Here and there, layers of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s, some in demure bloom, others in shy bud, like scattering pearls, or twinkling stars, or beauties just out of the bath. A breeze stirs, 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 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At this moment, a tiny thrill shoots through the leaves and flowers, like a streak of lightning, straight across the forest of lotuses. The leaves, which have been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 are caught trembling in an emerald heave of the pond. Underneath, the exquisite water is covered from view, and none can tell its colour; yet the leaves on top project themselves all the more attractively.(朱纯深译文) ●音韵效果 (节奏美): ● stirs---sending---singing; ● breeze---breaths---building;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 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

外延意义。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外延意义具有明确性,不会随着国家、地域的不同就变成意外一种含义。 (2)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内涵意义就是指语言深层次的含义,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覆盖下,给予词语的外延意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意义,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其社交色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说外延意义是一个词语基本的、表面的含义,而内涵意义就是指一个词语的深刻的、潜藏的意义。前文讲过,外延意义具有稳定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而内涵意义则具有不稳定性。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加以体会。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它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有所变革,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不一样。同样,我们可以举例进行说明:Youarealuckydog.在这句话中,dog的外延含义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狗的意思,无论是在英语语境或者是在汉语语境中。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致,其内涵意义呈现出差别,在英语中,dog通常代表着忠诚,具有褒义,而在中国,dog则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例如狗仗人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源语言的内涵意义出发,将其翻译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不是“你真是条幸运的狗”。

中国翻译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翻译市场现状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8f17291131.html, 1

目录 中国翻译市场现状分析 (3) 第一节中国翻译市场概述 (3) 一、我国翻译市场总体概况 (3) 二、我国翻译行业发展阶段 (3) 三、我国翻译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 第二节2011-2015年我国翻译行业整体市场规模 (4)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4)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4)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4) 第三节2011-2015年中国翻译产能规模统计分析 (5) 第四节2011-2015年中国翻译产品产值统计分析 (6) 2

中国翻译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翻译市场概述 一、我国翻译市场总体概况 中国“入世”以来,愈来愈多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与之相关联的国外资料、网站、软件需要和本地进行对接,从而催生巨大翻译市场。国际贸易,国际技术交流以及国际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同样蕴藏着非常大的翻译市场机会。每一次国际技术转让都会涉及到能堆满好几间屋子的资料需要翻译;每一个国际贸易项目的进行都会有大量产品介绍,合作文书翻译以及现场口译的需求;而逐年增加的国际性会议中,翻译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根据国际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和美国一家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年翻译产值超过130亿美元,亚太地区占30%,到2007年底,世界人工翻译市场将达115亿美元,将网页上的外国语言,翻译成为本国语言的翻译业务将达到1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中国的翻译市场则将达到过300亿人民币。翻译市场会跟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迅速发展,目前为止仅国内翻译市场就保持着每年50%以上增长率,而且每一年的增长率均呈现递增趋势。 二、我国翻译行业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翻译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行业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的翻译市场行业处于成长期,无疑正在向成熟期迈进。 三、我国翻译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1、规模小,具有良好行业品牌的公司甚少。国内缺少合格培养专业翻译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翻译标准的实施缺少监控和度量。翻译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产业。 2、翻译公司数量多,质量却参差不齐。由于专职人员少,很多公司不得不依靠兼职翻译或层层外包,使得质量难以保证。 3、同行竞争激烈,价格不断走低。很多公司为了争夺客户,不惜压低翻译 3

语言学 术语翻译及术语解释讲解学习

语言学术语翻译及术 语解释

术语翻译及术语解释汇总 术语翻译 1.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语言的甄别特征) Arbitrariness(任意性),Duality(二层性/二重性), Creativity(创造性/原创性),Displacement(移位性),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播),Interchangeability(可互换性) 2. Functions of language referential 指称功能 poetic 诗学功能 emotive情感功能 conative 劝慰功能 phatic寒暄功能 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概念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textual function语篇/文本功能 Informative(信息/告知功能),Performative Function(施为功能), Emotive Function(情感功能),Phatic communion(寒暄交谈), Recreational Function(娱乐功能),3. Phonetics(语音学), Phonology(音系/音位学); Morphology(形态学), Syntax(句法学); Semantics(语义学), Pragmatics(语用学) 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声学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听觉语音学 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人类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神经语言学 4.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描写式和规定式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共时和历时 Langue vs. parole语言和言语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5. Vocal tract 声道(resonating cavities共鸣腔), pharynx咽腔, oral cavity口腔 and nasal cavity鼻腔. 其它的一些发音器官:lungs肺, windpipe(trachea)气管, vocal folds声带, larynx喉, epiglottis会厌,次声门, pharynx咽, uvula小舌, hard palate硬腭, soft palate软腭, alveolar ridge齿龈 6.Consonants and vowels(辅音和元音) A. Manners of articulation发音方式 B. Places of articulation发音位置 7. Stop (or plosive)爆破音 Fricative摩擦音 Approximant近似音 Lateral (approximant)边音 Affricates塞擦音, trill颤音 and tap 闪音 Bilabial双唇音 Labiodental唇齿音 Dental齿音 Alveolar齿龈音 Postal veolar后齿龈音 Retroflex卷舌音 Palatal硬腭音 Velar软腭音 Uvular小舌音, pharyngeal咽音 glottal声门音monophthong vowel: 单元音 diphthongs双元音 triphthongs三元音 Lax vowels短元音 Tensed vowels长元音 8.Coarticulation and phonetic transcription协同发音和标音 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先期协同发音 perseverative coarticulation后滞协同发音. broad transcription宽式标音 narrow transcription严式标音 9. minimal pairs最小对立体 Phoneme音位 phonemic transcriptions音位转写 phonetic transcriptions语音转写 phones音子 allophones音位变体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互补分布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译者不得不做出选择:一是放弃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一是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功能等值。这种选择事实上是在“逐词译”与“意译”之间做出的选择。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选择就是意义。对于译者来说,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弄清楚翻译的目的,同时要明白哪些语言形式可以使预期的目的得以实现。在这一点上,Halliday 提出的功能语言学给我们提出了思考的切入点。 Halliday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使用。这三个因素是:语场、语旨、语式。这三个因素是情景语境的组成部分,称为语域变体。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透过动词类型、主动被动结构、过程参与者等得以体现。语旨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透过语气动词和副词,譬如“但愿”、“应该”、“可能”和评价词汇,譬如“可爱”、“恐怖”等予以体现。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透过语句结构和词汇的连贯方式予以体现。语场、语旨和语式跟语言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语篇功能是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一致和相称的语篇。研究语篇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才会有语篇。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要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意义,在英语中可以说" Close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please.""Please close the door." "Can you close the door?" "Will you close the door?"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等等。这些可能被选择的形式除了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基本的概念意义外,

《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版本的比较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 2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3 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解读《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4 论广告英语的用词特点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词语的翻译 6 汉语公示语英译之跨文化交际研究 7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8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9 从《拦截魔人岛》中的邪恶三位一体分析蒙特哥利死亡的必然性 10 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1 [会计学]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12 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 13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 14 英语课堂中的教师提问策略 15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16 浅析广州-ELEVEN的经营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17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8 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写作原则 19 从文化角度研究中英礼仪模式差异 20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21 论《宠儿》中的母爱 22 论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形象 23 论马可?吐温小说中的讽刺技巧 24 论美国梦破灭的社会因素—盖茨比和威力罗曼的比较 25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 26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 27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28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29 《木马赢家》中父亲的缺席 30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31 An Analysis of Characterization of O-lan in The Good Earth 32 从《盲人》中的“血性意识”看劳伦斯的文明观 33 论《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福雷人生悲剧的原因 34 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35 英语广告语篇中名物化的研究 36 中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 37 从适应与选择角度看公示语翻译方法 38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39 英汉关于“愤怒”隐喻的分析 40 从语言角度分析面子理论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41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 42 An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司显柱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渊源和语言哲学观作了简要的梳理和阐释,论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功能部分即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天然联系性,分析了国内外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状况——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为弥补缺陷、克服不足,作者在对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一维——翻译批评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着力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论述了建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思路和包括的内容。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4)0420045206 Abstract:Based on an inquiry into the o rigin of System ic2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its ph ilo soph ical view of languag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herent connecti on betw een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T ranslati on Studies,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m erits and defects of translati on studies app roached from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 s an attemp t to advance the effo rts in the field,the autho r of the article,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 on of the trans2 lati on criticis m activities carried out so far at hom e and abroad,outlines h is ideas in the construct of a functi onal lin2 guistics2based 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 model. Key words:functi onal linguistics;translati on studies;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model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述介 如果说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是语言研究的两大传统的话,那么在当代Chom sky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T ran sfo r m ati onal2generative Gramm ar)无疑是前者的杰出代表,而后者则集中体现于H alliday等建立和发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System ic2functi on2 al L ingu istics)。作为当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渊源于P ro tago ras和P lato等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着眼于语言的人本性、社会性一面,师承F irth倡导的以意义而非形式为语言研究的方针,秉承M alinow sk i关于语言研究中的语境思想,继承H jem slev的语符学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思想,因而始终把语言的实际使用——语言在一定情景下的应用,即情景中的语篇(tex t2in2the2 situati on),确立为语言探索的对象,始终把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表达的意义,即语言发挥的功能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关怀,始终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social m an)所从事的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 o r),而这种行为是在包含着情景、语言(形式)、功能这样三个系统的行为框架(behavi o ral fram ew o rk)里运行,因此把对情景、语言(形式)、功能等系统的描写及其彼此之间关系的阐述(如语言形式与情景之间的建构和限定:一定的语言形式建构一定的情景语境,而一定的语境又决定了选择一定的语言形式;意义(功能)与措辞(w o rding)之间的选择与体现:意义与语言形式即措辞间的选择范围,形式对功能的体现关系)作为其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就其语言哲学观而言,顾名思义,系统功能语言学集中表现在对语言系统的重视和语言功能的关注,并自身相应地而分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两块。就前者即系统语言学而言,它视语言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sem i o tic system),这些符号并不是一组记号,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m ean ing po ten tial),客观而全面地描写语言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语言交换和表达意义,自是其研究的应有之题和主要任务(朱永生,2001:7)。具体一点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言语的探索(而不是对抽象的、剥离语境和语用的语言系统的描写)首先是建立在把语言交际置于前述包含着语言、功能、情景这样一个行为框架(系统)里予以阐述,并为此必然地对语言、功能、情景三大系统及其各自的支系统和支系统里的子系统,即系统的系统进行描写(如对功能支系统里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成篇功能子系统;语言(形式)支系统里的及物性、作格、语气、情态和主述位、信息等子系统;情景支系统里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即语域等子系统的描写和阐释。)。概言之,语言的系统思想贯穿于其语言研究的始终。就后者(即功能语言学)来讲,其语言哲学观则是语言研究的功能思想,视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所发挥的功能为探索的中心。它在研究、甄别和梳理语言的各种具体用途、功能后(如祝愿、庆贺、批评、表扬、警告、说服、安慰等),将其概括和抽象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m eta2functi on),即前述的概念、人际和成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从功能与形式体现关系的角度看,概念功能 ? 5 4 ?

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Abstract]Die Feststellung, da bersetzen ohne linguistisches Wissen nicht m glich ist, erübrigt sich von selbst. Auch die Tatsache, da dieses Wissen in mehreren Sprachen vorhanden sein mu, kann als trivial angesehen werden. Somit hat die Linguistik bereits ein weites Feld von Ph nomenen, die sie beschreiben kann, sei es bei der Ausbildung von bersetzern (die in der Regel auch w hrend der Ausbildung unabh ngig vom Grad ihrer Fremdsprachenbeherrschung weitere Sprachkenntnisse erwerben), sei es im Hinblick auf Mehrsprachigkeit in all ihren Erscheinungsformen (nebenordnend, vermischend oderzusammengesetzt und unterordnend). [Key words]Sprachwissenschaft,bersetzung,linguistischen Modellen I. Einleitung Da die F higkeit zum bersetzen jedoch mehr erfordert als gute Fremdsprach- beherrschung, und da bersetzen alles andere ist als eine blo e Umkodierung ist mittlerweile zu einer Binsenweisheit geworden, die sich jedoch leider noch nicht bei allen an einer bersetzung Beteiligten herumgesprochen hat. Bei Wilss findet sich folgende Anekdote: “Verbürgt ist die Weisung eines Bonner Ministerialbeamten an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 究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倡导以意义而非形式作为语言研究的中心,认为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形式是伴随着这个系统,用来体现意义的。可以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本质上是意义的而非形式的。语言被认为是一种意义潜势,该潜势同时体现了三种意义,即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ideational, interpersonaland textual)。同时它还关注语言外层次,即语境的研究。语言层次思想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特征。其中表达意义的语义层及体现该层次的词汇语法层是研究的重点,而这也正是翻译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拟从语义层即三大元功能层次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提供一些借鉴。 一、意义、功能与翻译 (一)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Roger Bell 在《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一书中将语言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试图构建一个系统的语言模式来研究翻译过程[1]XIII.他的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相当完整性的翻译理论研究框架……以功能语言学为基础说明了意义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又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阐述人类信息处理(特别是翻译)的过程。”[2]“此书可以说是近十年里国际译学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3] 在翻译研究中,意义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概念。Bell 确认了三个方面的意义,即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交际意义(interactionalmeaning)和文本意义(discoursal meaning),并将这三种意义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三大元功能(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联系起来。Bell 区分了三个重要概念:命题(proposition)、句子(sentence)和话语(utterance)。在这三者中,命题是最抽象的,与具体语言、语境无关。句子也是抽象的,但较命题次之。句子

中国翻译行业职业调查报告

中国翻译行业职业调查报告 Industry study Analysis of MTI in China 姓名;Hua** 通过对翻译行业现状分析,可以了解到翻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对你国家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无疑起着担当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翻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融合的步伐加快,翻译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由于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翻译行业暴力可图,大量不具备翻译能力的人已经涌入了翻译行业的先例。其实实际上注册一家翻译公司并不需要任何特殊资质证明,以至于某些媒体曾经将经营媒体翻译公司同洗衣店并列为投资几万元,即可实现致富捷径。如此低端的入行门槛便使得这个行业泥沙俱下,鱼龙混合,翻译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翻译出来的东西质量低劣。目前,国内市场翻译企业多,大企业少。年营业金额超过500万元的翻译机构和企业寥寥无几。然而在这其中,没有知名的翻译品牌,无法对市场起到良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当国际翻译巨头TRADOS等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的翻译企业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而且无法拿出与之相当的产品与职业与之抗衡。 其次,中国传统翻译企业缺乏整体质量统筹控控制,现在个翻译机构和企业中90%以上都还停留在完全手工操作的阶段。没有翻译质量控制的工具,没有完整的翻译质量控制流程。整体的翻译质量不高,其中的结果大大的影响和阻碍到了中外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广泛深入和交流。翻译的问题甚至是可以涉及到诺贝尔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认为,中国近几百年来没有获奖者的情况,根本原因和关键在于没有优秀的文本翻译。 翻译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其中的主要方法是降低成交价格等层面的竞争手段,导致了市场上无法做到的恶性循环。全国以专业翻译注册的各类企业有3000多家,但是据统计,打着咨询公司,打印社等各种名义注册然而实际上收揽翻译业务的各种企业的各种单位有数万家。依靠低成本,无从业资格的人力资源,胡乱翻译,原本已经很低的翻译价格被一再压低,很多非正规的“翻译社”的收费还不到正规企业的一半,盲目的价格征战使得很多优秀的翻译工作者;离开了翻译行业,大量劣质的防疫又充斥着整个中国市场。 具有专业翻译能力的翻译工作者获得合理报酬的权利受到损害之后,他们不得不花费在翻译之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再证明他们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进行的工作和提出的稿酬标准是必要而且合理的。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人们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长期以来翻译一直都被认为是一种投入高而且附加值低的产业。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对反应也是一种产业的观点没有给到与足够的重视。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机构在获取外语资料与信息的同时宁可找自己人处理进行内部笑话也不愿意找专业的翻译公司或者寻求服务,事实上在国际市场大分工大合作商机稍纵即逝的今天,内部消化远不能适应性市场的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需求,一味地求上图款反而给单位的经济利益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这种背景下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企业应审时车势,思考自己的未来。 翻译行业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一行业需要专业的管理也就是将翻译作为一种专业服务,翻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助手规范翻译过程同时在项目处理过程中对方一个题人员进行特定环节的技术培训,如: 1合理的教导 2激励因素 3制定合理的惩罚标准规范等。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语篇分析理论的实质是传递文章主要信息,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从语类对应、语域对应和语义对等三个方面阐述语篇分析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语篇分析;翻译;功能语言学 1 语篇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者哈里斯第一次提出“语篇分析”这一术语,其又被称为“话语分析”。 20世纪80年代,语篇分析开始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希夫森在Approaches to Discourse一书中介绍了六种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分别为言语行为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交际文化学、语用学、会话分析和变异分析。而在语篇分析领域最值得一提是韩礼德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他的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他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应用在任何口头语篇和英语书面语篇。我国学者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语义、情景、语域等角度进行分析,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 2 语篇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 首先,语篇分析主张意思连贯且合乎语法的语篇为研究对象,要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而不是只局限于单个的句子。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着眼于全篇进行翻译,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最大可能符合原作者的思想。 其次,无论汉语或英语语篇都是按照一定的成篇模式构建的某种特定文化情境的信息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模式也大相径庭。汉语语篇讲究首尾呼应,开头先对主题进行铺垫,中间分段进行阐述,结尾总结;而英文语篇讲究开门见山,直接亮出观点,其结构更加简单清晰。 最后,语篇分析和翻译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语篇分析为翻译实践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翻译实践又为语篇分析带来启示,使其不断发展壮大[2]。 3 语篇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译者的翻译对象就是语篇,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是将语言的形式和过程结合起来。因此,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尽可能地使译文的语类、语域和语义与原文相互对应,所以译者的翻译要放眼于整篇文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