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备选课题---十堰市第一中学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备选课题---十堰市第一中学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备选课题---十堰市第一中学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备选课题---十堰市第一中学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备选课题

一、函数部分

问题1 整理求定义域的规则及类型(特别是复合函数的类型)。

问题2 求函数的值域、单调区间、最小正周期等有关问题时,往往希望将自变量在一个地方出现,所以变量集中的原则就提供了解题的方向,试研究所有与变量集中原则有关的类型。

问题3 总结求函数值域的有关方法,探索判别式法的一般情形?实根分布的条件用于求值域。

问题4 利用条件最值的几何背景进行命题演变,与命题分类。

问题5 回顾解指数、对数方程(不等式)的化归实质(利用外层函数的单调性去掉两边的外层函数的符号),我们称之为“给函数更衣”,于是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方程(不等式)进行演变。你能利用这一点编拟一些好题吗。

问题6 探求“反函数是它本身”的所有函数。从而可解决一类含抽象函数的方程,概括所有这种方程的类型。

问题7 在原点有定义的奇函数,其隐含条件是f(0)=0,试以这一事实编拟、演变命题。问题8 把两面镜子相对而立,若你处于其中,将看到许多肖像位置呈现出周期性,你能把这一事实数学化吗?若把轴对称改为中心对称又怎么结论?

问题9 对于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若已知解的情况确定参数的取值围,我们通常用函数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分离参数,试概括问题的类型,总结分离参数法。

问题10 改变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的主元与参数的地位进行命题的演变。探索换主元的功能。

二、三角部分

问题1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而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却被人们所遗忘,试探它在解决三问题中的数形结合功能。

问题2 概括sinx+cosx=a时相应x的取值围,及问题条件中涉及这一条件时的所隐含的结论。

问题3 整理三角代换的的类型,及其能解决的哪几类问题。

问题4 构造法在求三角最值中的应用。

问题5 一个三角公式不仅能正用,还需会逆用与变用,试将后者整理之。

问题6 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中,对于含边角混合关系的条件,利用正、余弦定理总有两种转化,即转化为角关系或边关系,探索其中一种对另一种解法的启示功能。

三、不等式部分

问题1 一个数学命题若从正面入手分类情况较多,运算量较大,甚至无法求解,此时不妨考虑其反面进行求解得解集,然后再取其补集即得原命题的解。我们把它称为“补集法”,试整理常见的类型的补集法。

问题2 概括使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问题中的“凑”的技巧,及拆项、添项的技巧。

问题3 观察式子的结构特征,如分析式子中的指数、系数等启示证题的的方向。

问题4 探求一此著名不等式(如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等)和多种证法,寻找其背景以加深对不等式的理解。

问题5 整理常用的一此代换(三角代换、均值代换等),探索它在命题转化中的功能。问题6 考虑均值不等式的变用,及改变之后的不等式的背景意义。

问题7 分母为多项式的轮换对称不等式,由于难以参于通分,证明往往较难。探求一种代换,将分母为多项式的转化为单项式。

问题8 探索绝对值不等式

四、立体几何

问题1 平几中证点共线、线共点往往较难,通常出现在竞赛中。而立几中的这类问题却是非简单,主要的依据仅仅是平面的基本性质: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共线。可否将平几问题的这类问题进行升维处理。即把它转化为立几问世题加以解答。

问题2 用运变化的观点对待数学问题,将会发现问题的实质及问题之间的联系,但对于立几中的这方面还显得不够,可以通过整理、收集这方面的材料加以综合研究。

问题3 作为降维处理的一个例子:可考虑异面直线距离的几种转化,如转化为线面距、点线距、面面距等。

问题4 异面直线的距离是:异面直线上两动点的连线中最短的线段长度。所以可以用函数的观点来解决。即建立一个两动点的距离函数,利用求函数的最小值达到目的。

问题5 立几中的许多问题可化归为确定点在平面的射影位置。如点面距、点线距、体积等。于是确定点在平面的射影显得非常重要,试给出一种通用方法进行确定。

问题6 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立几中的难点,常用方法有:定义法、三垂线法、垂面法。其实质是以点定位,即当点在二面角的棱上时用定义法、当点在一个半平面时用三垂线法、当点在空间时时用垂面法。问题似乎已解决。但对于较复杂的图形,由于点的个数较多,以哪个点作为定位点就难以决定。试给出以线定位来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及步骤。

问题7 等积变换在立几显上身手,而非等积变换是它的一般情形,作用更大,却被人们所忽视。利用非等积变换能解决求体积、求距离、证明位置关系等问题。试利用类比平几的相应方法探索之。

问题8 将三垂线定理进行推广与引伸,即所谓三面角的正、余弦定理及其特例直三面角的正、余弦定理。以开阔眼界。

五、解几部分

问题1 对于数学的公式,我们应当做到三会:即正用、变用和逆用。如解几中有许多公式如两点距离、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定比分点、斜率公式等,考虑其逆用,就可得到构造法证题,试研究解几中的各种公式逆用,以充实构造法证明。

问题2 我们对待任何问题(包括解决数学问题)往往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去审视,以调节自己的行动计划。在解几中探索与搜集以美的启迪思维的题材,加以整理与综合研究。

问题3 整理解几中常常被人忽视和特例而使问题的解决不完整的有素材,如用点斜式而忽视斜率存在,截距式而忽视截距为零等。

问题4 利用角参数与距离参数的相互转化以实现命题的演变,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目的。

问题5 将与中点有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推广,使之适用于定比分点的相应问题与方法。

问题6 研究求轨迹问题中的坐标转移法与参数法的相互联系。

问题7 关于斜率为 1的特殊直线的对称问题的简捷解法中,概括出适用围更加广阔的解题策略。

问题8 解决椭圆问题不如圆容易,能否使问题化归,即椭圆问题的圆化处理,进而研究圆锥曲线(包括其退化情形如两条相交线,平行线等)的圆化处理。

问题9 整理与焦半径有关的问题,并将之“纯代数化”,进而研究其“纯代数解法”,从中探索新方法。

问题10 把点差法解中点弦问题进行推广,使之能解决“定比分点弦”问题。

问题11 求轨迹问题中,纯粹性的简捷判别。

问题12 在定比分点公式、弦长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隐含着“射影思想”,扩大这思想在解几中的地位或功能。

问题13 对平移变换的解题功能进行综述。

问题14 与中点弦有关的圆锥曲线中的参数围确定问题,往往需要建立不等式进行求解,各种方法中以点在曲线部条件为隹。试将这方法推广到定比分点弦的情形。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选题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选题 专题—:高中数学新课程管理方面的研究 ·关于指导学生选择数学课程内容和制订学习计划的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教学安排和组织管理的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学分认定及其监督、管理的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学科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机制构建的研究 ·关于数学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的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实施中学校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研究专题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原有内容的教学研究 ·对新增内容的教学研究 ·双基与能力教学研究 ·如何把握必修模块中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求的研究 专题三: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问题的研究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 ·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模块终结性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 ·对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评价 ·高中新数学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研究 ·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专题四:信息技术课题 ·信息技术的三重连环表示法(数字、图形与符号)对于数学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网络环境对于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促进作用(如:运用网络资源,展现数学文化)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结合具体内容研究) ·信息技术给评价的形式与内容带来的影响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数学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如图形直观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或运算能力等)的影响与促进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案例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整合的案例开发 专题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原有数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新增数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数学选修系列3、选修系列4资源的开发 ·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比较与研究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 专题六:研究性学习(数学探究、数学建模) ·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课题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刘根祥 摘要:本课题从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研究的背景、界定、理论意义、原则等入手。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为主线,结合课题组成员多年的实践。探索出六个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策略即:有效的行为常规养成、强化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实施差异教学、重视数学再创造过程、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观念的渗透、精心设计和谐的师生对话,期间也简单谈谈采取这些策略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1、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在深入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也逐步发生着一些显著的改变,如: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气氛很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看到:一方面,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数学教学多了些新

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即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低的问题有待于解决。 另一方面,从课改以来大量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看,高中数学老师放不开手脚。课堂上,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大搞题海战术。使老师和学生身心都很疲惫。许多教师循规蹈矩、安于平常,只为机械完成每天、每学期的教学任务,甘做在浅层次上无限重复简单劳动的教书匠,对教学理念很少追问,对教学行为缺乏反思,对教学风格不甚关心,对如何在同等时间内取得高效的教学质量很少思考、很少追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学生没有达到有效学习、得到真正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依托,也就失去了教学核心的生长性质,数学课堂就缺乏活力。如学生对数学没兴趣,感觉数学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烦琐的公式,与生活联系不大;又比如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动力,许多同学只是为了高考能考好一点的成绩,此外毫无动力,所以经常出现靠老师采取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最后即使学数学,又有很多同学方法认识不当,成天把自己潜伏于“题海”中,以为学数学就是做题目。实施新课程以来,教育教学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需求,教师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应答,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作为一名普通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_1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的数学新增加了很多内容,下面是XX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片面强调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忽视数学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它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极为不利。 面对21世纪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种最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认为学会合作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必然趋势,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更是新世纪人生存的需要。 我们一贯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提高素质,这就势必要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我们高二数学教学模式课题组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各种尝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点评与小结。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也即LD,英语为 learning disability);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第三,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中学生数学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研究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

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报告

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报告

————————————————————————————————作者: ————————————————————————————————日期: ?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 平舆县第一高级中学“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韩雨濛 摘要: 国家教委在八十年代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和内容的调整,较大地降低了有关知识的要求,造成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较为严重的脱节。从高一数学老师的现状看:各校大部分是教学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有学历,有热情,但对高一数学教材不熟悉,对初中数学教材知之更少,他们急需要有一个学习、了解初高中数学数学教材的衔接与初高中教学的差异,以便于更好的组织教学,使学生更快适应高中、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升入高中学习之后,无论选择理科或者文科的学习,数学课程都是必须继续学习的课程之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上有很强的延续性,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方法上,均密切相关。因此,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高中刚开始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是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2.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主要从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试图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

键点,从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3.近年来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这一宏观课题,在很多地方被人们提及,一些教育科研部门也作过尝试,试图寻找其间的规律与共性,但大多是从教学内容上进行简单地分类研究,也没有作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因为这一课题将直接影响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有进行全面研究的重要价值。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1.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为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进行有效地定位。 2.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高中初期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为学生有效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深刻地理解;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促使教师从研究的视角来审视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这一学习主体。反思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寻找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衔接,结合旧知识,寻找新知识的结合点和突破点,充分发挥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激发、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选题范围 问题1函数y=aX+b/x的性质研究 问题2整理求定义域的规则及类型(特别是复合函数的类型)。 问题3回顾解指数、对数方程(不等式)的化归实质(利用外层函数的单调性去掉两边的外层函数的符号),我们称之为“给函数更衣”,于是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方程(不等式)进行演变。你能利用这一点编拟一些好题吗。 问题4 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能解决的三角问题。 问题5一个三角公式不仅能正用,还需会逆用与变用,试将后者整理之。 问题6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中,对于含边角混合关系的条件,利用正、余弦定理总有两种转化,即转化为角关系或边关系,探索其中一种对另一种解法的启示功能。 问题8对斐波那契数列的研究。 问题9用数形结合解数学题。 问题10求函数值域的方法。 问题11用函数图像解题。 问题12对函数y=(ax+b)/(cx+d)的研究(分离系数法化简,图像特点,单调区间,对称中心等)。 问题13二次函数值域的求法。 问题14等差与等比数列性质的比较。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 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 4、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6、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 7、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8、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9、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10、黄金数的广泛应用 11、编程中的优化算法问题 12、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证券投资中的数学 14、环境规划与数学 15、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16、数学的发展历史 17、以“养老金”问题谈起 18、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9、“开放型题”及其思维对策 20、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

[复习]高中数学课题教学设计案例.docx

高中数学课程可选内容的资源 ——数学建模、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案例 1.升旗中的数学问题 (一)问题情景和任务 问题情景:在不同地区,同一天的H出和H落吋间不尽相同;对一个地区而言,H岀日落时间又是随FI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太阳升起、伴着太阳降落,下表给出了是天安门广场2003年部分LI期的升、降旗时刻表: 任务1:试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分析升、降旗时间变化的人致规律;建立坐标系,将以上数据描在坐标系中; 任务2:分别建立I」出时间和I」落时间关于I」期的近似函数模型;利用你建立的函数模型,计算“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的升、降旗时间; 任务3:利用年鉴、互联网或其它资料,查阅北京天安门2003年升旗时间表,检验模型的准确度,分析误差原因,考虑如何改进口己的模型。 任务4:你所生活地区(城市、省、乡村等)某年不同的日期的“日出和FI落”的时间, 建立一个函数关系。 (二)实施建议与说明 通过对升旗中数学问题的求解和讨论,进一步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体验数学

建模的基木过程,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理解用函数拟合数据的方法,捉高对数据的 观察、分析、处理、从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探求活动屮,要特别重视观察、分析、处理数据的一般方法、现代技术的合理使用、数学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原因分析。 1?组成学习探究小组,集体讨论,互相启发,形成可行的探究方案,独立思考,完成每个人的“成果报告”。 2.任务1的建议: 为了便于在坐标系中观察表中数据,选择适当的计最单位,如升旗时刻以10分之为一个单位,H期可以天为单位,即1月1 H为第0天,12月31日为第364天;可借助图形计算器或其它工具绘制各点, 3.任务2的建议: 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访问家长、地理老师等,结合散点图,选择学过的适当函数, 作为刻画该关系的模型;要应注意关键数据(如最早升(降)旗时间和最迟升(降)旗时间等)在确定拟合函数参数小的作用; 4.任务3的建议: 根据观察坐标平而上所绘制点的走向趋势,对以考虑分段拟合函数。 5.“成果报告”的书写建议 成果报告可以下表形式呈现。 表1:探究学习成果报告表年级 ________ 班—完成时间_________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海南华侨中学李全清(XX--XX第二学期) 一、课题研究的起因 我们数学老师常常会听到物理老师、化学老师抱怨说:这些学生这么简单的数学问题转移到物理、化学中就不会做了!在数学中一些并不算太难的实际应用题,一开始学生也不会做,但是当老师把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再让学生做,这时很多学生都会做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抽去它们的表象后,都是一些应用高中数学知识可以分析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学生却不会主动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背后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在我们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的应用问题教学重视不够! 二、课题研究的构思 我将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成三类: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数学中的实际问题;3、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其它学科中的数学问题。每一类中设计几个典型问题,提供给学生调查、分析、思考、研究、解答,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1、第1周至第4周:让学生完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研究学习,首先由我给学生提供三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研究解决,然后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提出一些数学应用问题,并研究解决。 2、第5周至第8周:让学生完成“数学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学习,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为例:测量一棵不能到达顶端的大树的高度;测量某建筑物的高度;测量海口市南渡江的宽度等。 3、第9周至第12周:让学生完成“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其它学科中的数学问题”研究学习:例如物理中“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位移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化学中“溶液的浓度问题”,生物中“细胞的分裂问题”,地理中“经度纬度与球面距离问题”等。 4、第13周至14周:让学生对前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一篇小文章。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的预期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预期以小课题研究论文的形式呈现。 附件:小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 海南华侨中学李全清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题目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题目精选 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 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 4、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6、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 7、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8、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9、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10、黄金数的广泛应用 11、编程中的优化算法问题 12、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证券投资中的数学 14、环境规划与数学 15、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16、数学的发展历史 17、以“养老金”问题谈起 18、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9、“开放型题”及其思维对策 20、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 21、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分析

A)从尝试到严谨、B)从一个到一类 22、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后的反思——开发解题智慧 23、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24、各镇中学生生活情况 25、城镇/农村饮食构成及优化设计 26、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 27、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 28、丈量成功大厦 29、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30、如何存款最合算 31、哪家超市最便宜 32、数学中的黄金分割 33、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 34、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 35、水库的来水量如何计算 36、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 37、数学灵感的培养 38、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9、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 40、D中线段计算 41、统计溪美月降水量 42、如何合理抽税

43、南安市区车辆构成 44、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 45、衣服的价格、质地、品牌,左右消费者观念多少? 46、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完整版)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完整版)(定稿版)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一、问题的提出1.背景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第三次全教会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素制约,课程改革可以视为举措之一。各门课程的实施都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宏观背景。教育界内部对课程改革的探讨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我国的课程建设曾受到国际课程整合理论的儿童中心(杜威)、结构中心(布鲁纳)和人本主义的认知--情意整合论等流派的影响,世纪90年代经过广泛的实践,确立了三大板块课程,即: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尽管这三个板块的划分在逻辑上还显得不够清晰,但它在实际运作中却是简便易行的。另一种划分是按课程设置权限分为:国家课程十地方课程十校本课程三个板块。这两种划分课程的表述,都是从课程外在的、外显的属性来进行的。90年代末,人们愈加重视在课程的内涵上进行挖掘,提出应注重课程三性,即: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以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实践为基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现可以说

高中数学新课程研究课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研究课题 专题1: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研究 1-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实验)》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 1-2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与现行的“两省一市”教材的比较研究 1-3 各套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之间的比较研究 1-4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研究 1-5 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1-6 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研究 1-7 其他需要研究的课题 专题2: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实施研究 2-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2-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一个专题的教学设计,一个模块的教学设计) 2-3 新课程理念下对原有内容的教学研究 (1)函数教学研究 (2)向量教学研究 (3)立体几何教学研究 (4)解析几何教学研究 (5)导数及其应用教学研究 (6)概率与统计的教学研究 (7)不等式教学研究 (8)三角恒等变换教学研究 2-4 新课程理念下对新增内容的教学研究 (1)算法教学研究 (2)统计案例教学研究 (3)框图、推理与证明教学研究 (4)选修系列3教学研究 (5)选修系列4教学研究 2-5 双基与能力教学研究 (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双基教学设计研究 (2)关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研究 (3)关于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作用的研究 (4)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5)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

(6)关于《标准》中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科学性、可行性的研究 (7)数学文化对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研究 (8)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探究、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2-6 其他需要研究的课题 专题3:数学教师的专业教育和发展研究 3-1 高中(初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3-2 高中(初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3-4 校本教研制度下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3-5高中数学课程实施与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3-6高中数学课程推进过程中不同层面教师培训研修模式的构建 3-7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模式研究 3-8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优秀教师成长研究 3-9数学新课程推进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成长研究 3-10其他需要研究的课题 专题4: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研究 4-1 信息技术与初等函数教学整合的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4-2 信息技术与立体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 4-3 信息技术与平面解析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 4-4 信息技术与算法教学整合的研究 4-5 信息技术与统计(概率)教学整合的研究 4-6 信息技术与导数教学整合的研究 4-7 信息技术与数学史教学整合的研究 4-8 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与密码”教学整合的研究 4-9 信息技术与“球面上的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 4-10 信息技术与“对称与群”教学整合的研究 4-11 信息技术与“几何证明选讲”教学整合的研究 4-12 高中数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 4-13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模式研究 4-14 高中(初中、小学)数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与应用 4-15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4-16 其它需要研究的课题 专题5:高中数学新课程管理研究 5-1 关于指导学生选择数学课程内容和制订学习计划的研究

最新高一数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组申报了课题《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在学生学习小组的培训、小组成员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具体运行以及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现就课题的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学科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学科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陕西省2010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高中学科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科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开展实验研究,探讨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⑴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⑵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⑶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

全国中数会推荐的研究课题

全国中数会推荐的研究课题 对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现代信息技术等五个领域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供参考。课程领域 1、新世纪,特别是信息时代对数学知识和能力提出了那些新的需求,需作补充调查和预测。 2、新教学内容如离散数学、集合逻辑、概率统计、向量、微积分等在中学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传统数学教学内容的精选、提炼与改革,特别是几何教学的改革。 4、数学应用与应用数学(如何加强课内数学知识的应用,哪些应用数学宜纳入教学内容)。 5、影响数学课程发展的诸因素及其地位作用。 6、教学内容的选定、组织、重点的确定应当用什么思想、观点指导?是用数学结构、其他理论结构的观点、某种实用数学的观点或传统的数学方法的观点? 7、数学课程结构采用什么方法编排顺序?如何处理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不一致性?能否用一种统一的综合结构取代代数、几何分科?课程体系安排如何才有利于教和学,才科学、合理? 8、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实施课程改革的阻力和助力,实施策略的研究。 9、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师的观念更新、知识更新与手段更新。中学数学教师知识、能力等方面素质的要求与提高。 10、高校招生考试与数学课程改革。 11、数学课程设计的原理、原则,课程的类型与水平,统一性与区别化。 12、正确理解和贯彻义务教育大纲,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加强活动课和实习作业等建设。 13、数学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领域 14、中学数学教学目的问题。包括为什么要学数学?如何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确定目的的依据是什么?目的中内隐的心理活动与外显的行为动作如何统一或协调?目的中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到底如何要求?如何评价?从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到可操作。可检查的教学目标,检查的方式方法。 15、创造和总结义务教育中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经验。 16、教学过程问题。包括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什么?数学教学原则体系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些原则? 17、数学教学组织形式问题。主要是教学的集体化和个别化问题。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 18、数学教学方法问题。主要是如何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为此需要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功能、适应性与局限性等。 19、新的数学教学原理、原则的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方法的教改实验,特别要探讨活动课与实习作业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20、新的教学手段的开发与采用。 学习领域 21、数学思维问题。思维与数学教学专题研究的深入:现代社会文化与数学思维教育:“问题解决”中的数学思维教育;数学思维教育的心理学研究;数学思维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现实数学”中的思维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数学思维教育;数学思维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数学内容的深广度来研究思维发展的规律。 22、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问题。包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对能力形成的作用,对完善认知结构的作用等问

高中数学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结题报告 篇一:高一数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一数学备课组 我组申报了课题《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在学生学习小组的培训、小组成员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具体运行以及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现就课题的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学科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学科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陕西省XX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高中学科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科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开展实验研究,探讨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⑴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⑵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⑶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 三、预期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1)积极探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互动有效教学的新策略,包括“分层策略”、“训练策略”、“评价策略”等,丰富

高中数学课题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数学课程可选内容的资源 -------数学建模、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案例1.升旗中的数学问题 (一)问题情景和任务 问题情景:在不同地区,同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不尽相同;对一个地区而言,日出日落时间又是随日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太阳升起、伴着太阳降落,下表给出了是天安门广场2003年部分日期的升、降旗时刻表: 任务1:试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分析升、降旗时间变化的大致规律;建立坐标系,将以上数据描在坐标系中; 任务2:分别建立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关于日期的近似函数模型;利用你建立的函数模型,计算“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的升、降旗时间; 任务3:利用年鉴、互联网或其它资料,查阅北京天安门2003年升旗时间表,检验模型的准确度,分析误差原因,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模型。 任务4:你所生活地区(城市、省、乡村等)某年不同的日期的“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建立一个函数关系。 (二)实施建议与说明 通过对升旗中数学问题的求解和讨论,进一步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体验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理解用函数拟合数据的方法,提高对数

据的观察、分析、处理、从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探求活动中,要特别重视观察、分析、处理数据的一般方法、现代技术的合理使用、数学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原因分析。 1.组成学习探究小组,集体讨论,互相启发,形成可行的探究方案,独立思考,完成每个人的“成果报告”。 2. 任务1的建议: 为了便于在坐标系中观察表中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如升旗时刻以10分之为一个单位,日期可以天为单位,即1月1日为第0天,12月31日为第364天;可借助图形计算器或其它工具绘制各点, 3.任务2的建议: 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访问家长、地理老师等,结合散点图,选择学过的适当函数,作为刻画该关系的模型;要应注意关键数据(如最早升(降)旗时间和最迟升(降)旗时间等)在确定拟合函数参数中的作用; 4.任务3的建议: 根据观察坐标平面上所绘制点的走向趋势,可以考虑分段拟合函数。 5.“成果报告”的书写建议 成果报告可以下表形式呈现。 表1:探究学习成果报告表年级班完成时间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开远市教育科研“小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立项编号: 20120661 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研究 课题类别:市级一般课题 研究领域:学科教学 课题负责人:刘红映 所在单位:开远市第九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二、课题研究周期 2012年6月—2013年9月(一年) 三、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9年云南省进入高中新课改,高中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都有很大变化,数学结构、内容等都与往年有所改变,初高中脱节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业水平起点不同的新生涌入高中,我校作为普及高中试点学校,学生录取成绩较低,被调查对象15届高一新生,入学数学成绩最高分85,最低分6,平均分约为52.4。初中基础较弱,大部分高一新生学习数学感觉很吃力,教师教学方面也倍感困难,不但要教授高中新知还要补充初中知识,因此研究衔接教学十分必要。通过分析初高中学习衔接方面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教材的变革与深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每次的课程改革都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课程设计,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教材,虽然初高中教材的难度都有所降低,但与初中义务制教材相比,高中现行教材(人教A 版)有如下特点:一是容量大,高中必修课本5本,高考考察选修内容理科3本,文科2本,另外高考选作题涉及选修4系列的三本课本。高中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二是内容抽象,高中教材不仅有大量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我们既要准确理解他们的意义,区别与初中教学中的差距,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运算,这对刚进高中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三是起点高,从整个高中教材编排体系来看,要求高一学年完成必修1、2、3、4四本课本的教学,由于《函数》这一章太难,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新教材又把空间立体几何安排在高一上学期,也超出了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造成知识脱节。加上高中受高考指挥棒的牵制,虽然教材缩减了不少内容,但许多教师不敢轻易降低难度,补充了大量的知识,人为加大初高中教材的内容难度差距。 2.学法与教法的变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辽阳市弓长岭区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主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随着太仓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的需求强烈,太仓市实验高级中学应运而生;但生源的学习成绩处于毕业生中差程度,数学学力80%处于中下水平;升入普高后,两极分化日益加剧。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成为空谈,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如何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探索研究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新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九五”课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分化影响的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一个人才能的充分发展与发挥,只有经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本课题《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力图针对学生学力薄弱的实际,全面贯彻课改精神,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力求两个方面有突破:(1)探索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中教师可控制变量,即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及对策;(2)探讨“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 二、《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理论基础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差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 2.日本教育家北尾沦彦的研究表明,形成“差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次性直接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对教师的消极态度等。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育理论已被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接受,布鲁姆认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等方面就 会变的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须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学习的机会。 4.“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分为:语言智力、节奏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自省智力、交流智力、自然智力等。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传递智能,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含有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形式。 6.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一、课本知识延伸型 1、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但在解决关集合问题时,常常忽略这一事实。试整理这方面的各类问题。 2、整理求定义域的规则及类型(特别是复合函数的类型)。 3、求函数的值域、单调区间、最小正周期等有关问题时,往往希望将自变量在一个地方出现,所以变量集中的原则就提供了解题的方向,试研究所有与变量集中原则有关的类型(如配方法、带余除法等)。 4、总结求函数值域的有关方法,探索判别式法的一般情形——实根分布的条件用于求值域。 5、利用条件最值的几何背景进行命题演变,与命题分类。 6、回顾解指数、对数方程(不等式)的化归实质(利用外层函数的单调性去掉两边的外层函数的符号),我们称之为“给函数更衣”,于是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方程(不等式)进行演变。你能利用这一点编拟一些好题吗。 7、探求“反函数是它本身”的所有函数。从而可解决一类含抽象函数的方程,概括所有这种方程的类型。 8、在原点有定义的奇函数,其隐含条件是f(0)=0,试以这一事实编拟、演变命题。 9、把两面镜子相对而立,若你处于其中,将看到许多肖像位置呈现出周期性,你能把这一事实数学化吗?若把轴对称改为中心对称又怎么结论? 10、对于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若已知解的情况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我们通常用函数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分离参数,试概括问题的类型,总结分离参数法。 11、改变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的主元与参数的地位进行命题的演变。探索换主元的功能。 12、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而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却被人们所遗忘,试探它在解决三角问题中的数形结合功能。 13、整理三角代换的的类型,及其能解决的哪几类问题。 14、一个三角公式不仅能正用,还需会逆用与变用,试将后者整理之。 15、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中,对于含边角混合关系的条件,利用正、余弦定理总有两种转化,即转化为角关系或边关系,探索其中一种对另一种解法的启示功能。 16、一个数学命题若从正面入手分类情况较多,运算量较大,甚至无法求解,此时不妨考虑其反面进行求解得解集,然后再取其补集即得原命题的解。我们把它称为“补集法”,试整理常见的类型的补集法。

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李静波

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条件: 从本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情来看,所谓“数学学习待进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以下简称“待进生”)。由于我校招收的生源并不是很好,再加上本学期初部分优秀学生的外流,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数学素质有所下降。很多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若任其发展下去,学生的数学成绩只会越来越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原因,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防止和努力控制待进生的产生,有力地做好转化待进生的工作,这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目标和模式 1、课题研究目标 (1)剖析待进生的成因,按成因的不同性质将待进生分成若干类型; (2)明确现行高中数学新教材体系中的难点,并确定解决难点的若干策略; (3)提出转化待进生的若干策略,以便对不同类型的待进生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 (4)针对产生待进生的成因,调整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减少待进生的产生,控制待进生面。 2、课题研究模式 (1)学生自我监控调整模式 连续二次考试(章节、期中、期未考试)不合格者,视为“待进生”。对这些学生,要求他们自我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归属相应类型,主动调整学习态度习惯和学习方法。 (2)学生互助组模式 指定2-3名数学成绩较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待进生”组成学习互助组,帮助待进生学习。 (3)教师个别指导模式 教师对待进生不定期开展谈心和辅导活动。从思想、学习方法、情感意志到学科知识等各方面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分析成因,并将学生相应变化情况随时进行记录,不断调整完善帮困策略。 (4)课题组研讨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