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段锦功法的功效和作用

八段锦功法的功效和作用

八段锦功法的功效和作用
八段锦功法的功效和作用

八段锦功法的功效和作用

八段锦功法的功效和作用:

(前四段作用:治病)

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

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理脾胃

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

(后四段作用:强身)

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健肾(去心火即强身)

六式,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

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

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坐式八段锦练法:

1、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3-5分钟。

2、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

"吞津"。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如此行十数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

4、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手摩精门:作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二十次左右。

6、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象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后作数次环形运动。

7、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作上托劲;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作向前按推劲。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热作弯腰攀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足的涌泉穴,两膝关节不要弯曲。如此锻炼数次。

8、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预备式 简易口诀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 动作解说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头向上顶,下颏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 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 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功法作用 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简易口诀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 动作解说 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颏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通正。 易犯错误 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 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颏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 功法作用 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膈至脐为中焦,胸膈以上为上焦。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简易口诀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 动作解说 ●第一个动作: 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于胸前,左掌在外,目视前方。 ●第二个动作: 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腿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 ●第三个动作: 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视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第三遍最后移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曲,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口诀 第一节:功法源流 八段锦,代代传,功法成于宋朝前,南宋李氏起居郎,夜半时起坐着练。群众喜练立八段,明清时期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挖掘整理谱新篇。 第二节:功法特点 轻松柔和体舒展,缓慢圆活气连贯,放松肌肉和脏器,紧在两个动作间。松紧结合得适度,轻灵活泼动静兼,神与形合气寓中,神为形主意在先。 第三节:练习要领 松静自然排杂念,准确灵活和规范,练中有养养中练,循序渐进不间断。

第四节:动作说明 一、手型、步型 (一)基本手型 1、握固: 拇指抵掐无名根,其余四指拢掌心。 2、掌: 自然掌:五指微屈自然伸,掌心微含稍开分。八字掌:八字掌,立手腕,拇指食指直角边,其余三指要屈收,一二指节向里弯。 3、爪: 五指并拢屈成爪,拇指一节弯就好, 其余四指一二节,屈指内扣紧拢靠。 (二)基本步型(马步): 开步站立左脚分,上身正直腿半蹲, 如同骑在马背上,尾闾内扣前裹臀。

二、动作分解 预备势: 身体中正并步站,两臂下垂目视前,重心移到右腿上,先提左跟再脚尖,左脚落地先脚尖,平行开立同肩宽,两掌侧摆臂内旋,屈膝外旋抱腹前。 预备势动作要点: 下颚微收头上领,双唇轻闭舌上顶,沉肩虚腋胸宽舒,收腹裹臀上身正。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指交叉胸前翻,两手上托眼上观,下颏内收臂贴耳,抻拉三焦防疾患。两掌下落划立圆,松腕舒指要沉肩,上体中正保垂直,松腰微屈要沉髋。 动作要点: 两掌上托胸舒展,对拉拔长是关键,两掌下落松腰髋,沉肩坠肘松手腕。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左(右)脚向左(右)开步站,两掌交叉于胸前,掌心向内左(右)在外,马步蹲裆弓拉满,八字掌神向左(右)看,右(左)掌成爪拉平肩,起身右(左)掌右(左)划弧,并步两掌抱腹前。 动作要领: 拉爪五指并,臂与肩膀平, 八字掌沉肩,屈腕掌心空。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两腿挺直穿左(右)掌,内旋外旋左(右)上方,掌心向上肘微屈,同时右(左)掌按髋旁。松腰沉髋重心降,两腿微屈落左(右)掌,屈肘外旋落腹前,右(左)掌上捧看前方。 动作要点: 掌根用力,舒胸展体, 上撑下按,拔长腰脊。

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口诀

一、坐式八段锦 (一)坐式八段锦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 古八段锦 [1] 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 1、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3-5分钟。 2、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吞津"。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

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如此行十数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 4、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手摩精门:作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二十次左右。 6、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象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后作数次环形运动。 7、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作上托劲;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作向前按推劲。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热作弯腰攀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足的涌泉穴,两膝关节不要弯曲。如此锻炼数次。 8、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编辑本段二、站式八段锦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站式八段锦练法 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 点及练习要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收集整理)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练功群众喜爱。为了进一步促进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规范性,更好地满足功法展示活动的要求,对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各式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做如下归纳,供广大习练者参考。 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 (一)动作方面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导引术,它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功法特点主要表现为势正招圆。整套动作看似横平竖直、柔和缓慢,但却方圆相应、松紧结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每式中均体现了这一风格。如“左右开弓似射雕”一式,两手自胸前开弓至两侧,再由两侧弧形下落,动作以横平为起点,以半圆为路径,在方正中体现开弓时抻拉之力,回收时松柔之美。上述八段锦的功法特点是在动作进入熟练阶段后,自然而然进入的一种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的状态。在初学阶段要掌握每一式的动作要领(将在下文细述),先求动作方整,再求动作圆活,先体会柔和缓慢,再体会动静相兼。 (二)呼吸方面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时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的呼吸原则,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的变化交替处采用闭气。如“两手托天

理三焦”一式,两手上托时,吸气;保持抻拉时,闭气;两手下落时,呼气。在动作的初学阶段,要以自然呼吸为主,不要刻意追求呼吸的细、匀、深、长,不要刻意追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不要让呼吸成为心理负担,以免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现象。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要顺其自然,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不调而自调的状态。 (三)意念方面 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时意念活动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不同的习练阶段,其意念活动也是不一样的。在练功初期,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要点和动作规格上,这一阶段动作要正确,路线要准确;在功法提高阶段,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的风格特点和呼吸的配合上,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肌肉感觉由紧到松;在功法熟练自如阶段,意念活动随呼吸、动作的协调而越来越自然,做到形与神和,意与气和。在松静、愉悦的心理条件下,在似守非守的意念活动中解除各种紧张状态,做到功法自然流畅,从容自如。 各式的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预备势 动作要领:两臂侧起时掌心向后,在体侧45°时转掌心向前;合抱于腹前时立项竖脊,舒胸实腹,松腰敛臀,放松命门,中正安舒,如坐高凳。 易犯错误:两臂侧起时耸肩;抱球时掀肘,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斜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

一、八段锦功法简介: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二、八段锦功法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xx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盘足固肾腰 攥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xx百病消 三、八段锦功法作用: (前四段作用: 治病) 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 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xx似射雕作用:

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 调理脾胃 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 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 (后四段作用: 强身) 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 xx肾(去心火即强身) 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 xx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 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 练内气 背后xx百病消作用: 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四、《八段锦》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xx呼吸守xx。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xx,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xx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xx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xx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xx,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xx去,xx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xx。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xx,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xx,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xx。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精校版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 一、内容: 连同预备式,收势共十式,每一式我们从分解动作解说、动作要点、易犯错误、正确做法、功法作用,呼吸方法,意念功法,音乐口令等几个方面解说。 二、重点: 正确掌握各式动作要点。 三、难点: 第五式与第六式是教学难点。 四、了解几个专用名词的概念: 1、内旋:右手掌掌心朝下水平放置,拇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叫掌或臂内旋,左手反之。 2、外旋:右手掌掌心朝下水平放置,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叫掌或臂外旋,左手反之。 3、三焦:把人的上体三等分,下面一部分叫下焦,中间部分叫中焦,上边部分叫上焦,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简称,实际指人体髋上部分包括五腑六脏和大小肠。 4、丹田:脐下三指处为人的下丹田。 5、命门:下丹田对应的后背处为命门。 6、马步: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屈膝半蹲为马步。

7、人字步:两脚分开,挺直膝盖站立为人字步。 8、八字掌: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拇指外展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叫八字掌。 9、髋:组成骨盆的大骨头。 10、抓固:拇指尖压在无名指根上其余四指自然弯曲握拳叫抓固。 11、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劳损伤。 12、七伤:指喜、怒、悲、忧、惊、恐、思七情伤害。 13、百会穴:头顶正中间,两耳尖连线与人体前后中线相交点。 14、涌泉穴:位于人的足底前脚掌凹陷处。 15、劳宫穴:位于人手掌掌心,握拳时中指尖处。 16、商阳穴:位于人体食指内侧指甲角约0.1寸处。 17、任脉: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交于足阳明经。 18、督脉: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五、预备式 分解动作解说: 1、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 2、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 3、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臂与身体夹角约45度。

八段锦学习心得

篇一 因为右腿有点毛病,所以申请了体育免测,也就有幸分到了养生班,和刘老师一起学习养生,这学期主要就是八段锦的学习。而通过学习的过程呢,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中国道家养生讲究的“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中医养生保健主张有了了解。 刚开始练习八段锦的要领:首先,一定要把身上的大筋拉开,其次,练功过程中既不要用力,也不要用意。顺其自然,动作周正大方,呼吸平稳,能够做好这些就可以了。每天不用过多练习,睡觉前不用练习,不然会失眠的。要按照要领练习,事半功倍。 八段锦 八段锦的招式套路分八句话,分别理解解释为: 1、两手托天理三焦。练习时双手要感觉是在往上托举太极球,体会脚下生根,双臂被往下压的感觉。动作要舒展,是为了使肌肉充分的呼吸和舒适的拉伸。举过头顶要用力往上并且要停留两三个呼吸,体会脊椎被拉开的感觉。第一节的目的就是将脊柱和身躯、内脏得到很好的拉伸和按摩。我认为这节动作的关键点在肩膀,这个阶段的肩膀一般都打不开,托天的时候,两个手臂紧紧地靠在耳朵上。建议这个时候专门进行拉肩的训练。 2、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节类似扩胸运动,将内脏主要是肺部的拉伸。要领是感觉自己在拉弓射箭。体会一手拉弦,一手推弓的那种左右发力,同时双腿用力。这样是拉伸最大的同时可以锻炼四肢的力量。我认为这节动作的关键点在肩胛骨。一般做这节动作的时候,一定要使后背平整,拉弓的时候,应该以整个后背为支点,使胸廓有拉伸的感觉。 3、调理脾胃臂单举。这节的目的是通过双臂上下两边侧拉进一步的拉伸身体和内脏。要领是动作要缓慢,拉伸要到位,拉伸后停留两三个呼吸再做下一个动作。关键点在于双手严格按照身体中线运动,难度还是肩膀要打开。做这节的时候,头部最好微微靠后,把颈部拉起来。 4、五劳七伤往后瞧。要领是以脊柱为轴心,身体缓慢向两边旋转到极点,然后停留两三个呼吸,有时能感觉到脊柱转动的声音,以后进行下一个动作。这个动作的目的是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教案(五进教学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教案 【简介】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从北宋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其特点为动作简单易行,健 身效果明显,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锦”字则表示每招每式的汇集,如丝锦般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办法。八段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以人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要素的民族传统运动方法。中国传统健 身方法有很多种类,八段锦只是其中之一,历史悠久,对于防治疾病有奇效,该功法之所以 有治病强身的奇效,主要是能够打通人体的经络系统,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八段锦最 大的特点是在练习的时要求手臂的旋转,通过两臂的内外旋转来加大对手臂的扭矩,从而加 大对手臂的压力.八段锦练习当中,处处体现锦缓的特征。即运动强度小,时间较长。较长时 间的缓慢动作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特点】八段锦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动作要领讲解】 练习八段锦对基本身形的要求较高,习练者通过锻炼基本身形可以克服关节和肌肉的酸痛, 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习其他动作打下基础。下面我们就介绍练习八段锦所需掌 握的基本身形和预备式。 一、基本手形1、拳形: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2、掌形:掌形之一,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掌形之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3、爪形: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二、基本步型马步:开步站立,两脚间距约为本人脚长的2-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 预备势 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 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动作四:上动不停。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呈圆弧形,与 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见右图)。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一:接预备式,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二:上动不停。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至胸前,随之两臂内旋向上托 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见右图)。 动作三:上动不停。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颌内收,动作略停;目视前 方。 动作四:身体重心缓缓下降; 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十指慢慢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 心向上;目视前方。本式托举、下落为一遍,共做六遍。 练功时,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抻拉;两掌下落要松腰沉髋,沉肩坠肘, 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八段锦功法口诀及作用

八段锦功法作用 1、双手托天理三焦: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防止肩部疾患及颈椎病。 2、左右开弓似射雕:调节经脉之气,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协调能力,提高手 腕及指关节的灵活性,矫正驼背预防肩颈等疾病。 3、调理脾胃须单举:刺激经脉,调解脏腑,具有调解脾胃对脾胃起按摩作用,预防治 疗肩颈疾病。 4、五劳七伤向后瞧:扩张胸腔、腹腔,刺激五脏六腑,改善脑血液循环,预防眼疾, 解除中枢神经的疲劳。 5、摇头摆尾去心火:刺激脊柱、督脉,舒经解热去心火。 6、两手攀足固肾腰:对生殖、泌尿系统的牵拉,预防生殖泌尿系统的慢性病,可起到 固肾壮腰的作用。 7、攥拳怒目增气力:刺激手部三阴三阳经脉,肌肉结实有力,气力增加。 8、背后七颠百病消:刺激足部经脉、关节,保持阴阳平衡,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全身 气血畅通。 八段锦功法动作要点 预备式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八段锦

八段锦养生功 八段锦是少林易筋经的一部分,分立功、坐功两部分。练此功以调和阴阳、通理三焦为主旨,以动入静、以静入动、动静皆宜、顺乎五形、发其生机、神奇变化、通和上下、和畅气血、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病、补其不足、泻其多余,消长之道,妙用无穷。常习之可达百病之不生,延年而益寿。凡有缘人只要选择并终身修炼“八段锦”,同样能够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炼虚合道”的境界;当然对于有缘人预防治疗自身疾患更是“小菜一碟”。若缘友们对此有清醒地认识,那么通过“八段锦”的修炼,达到健身强体、益寿开悟和大幅提高生命质量绝对不只是一个梦!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此功法共分为八段,故曰八段锦。 八段锦的练功方法应以内功为主,是内外相合的定步动功。因此练习八段锦除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守、呼吸及以意领气和动作的得气感。 八段锦的锻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力的练法,一种是不用力的练法。动作用力练时,仍切实保持肌体放松,不可用僵力或单纯之臂力,动作要随呼吸,气贯丹田。不用力的练法,则主要是以外带内,外动促进内动,以达到健身祛病之功效。 八段锦对身体的好处,简单概述为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长期锻练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用现代科学医术分析,就是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

如何打八段锦

八段锦是中国民间的以肢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一套健身方法,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在明清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八段锦总体上被分为南北两派。南派又称文八段,动作柔和,难度不大,多采用站式动作,附会为梁世昌所传。北派又称武八段,繁而难练,以刚为主,动作多用马步,附会为岳飞所传。其实二者都同出一源,是历代养生家和习练者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并在流传中相互渗透,逐渐趋向一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重视,习练八段锦的群众逐年增多。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八段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始进入我国大专院校课程。 八段锦共有八节动作,每节动作都有益于身体某一部位或系统,具有针对性。比如第一式、第二式和第六式,都可以使呼吸肌肉群得到充分锻炼,从而提高肺活量。第一式和第三式能够提高肩关节和手关节的灵活性,第四式可防治颈椎病,第五式可以提高髋和踝关节的灵活性,第六式可以强腰健肾防治腰酸背痛,第七式能增强力量和耐力,第八式可以行气养血改善脏腑功能。但只有把各式动作综合起来并且持久练习,才能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八段锦整套动作看似横平竖直、柔和缓慢,但却方圆相应、松紧结合,在初学阶段要掌握每一式的动作要领,先求动作方整,再求动作圆活,先体会柔和缓慢,再体会动静相兼。 八段锦在练习时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

与动作结合时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的呼吸原则,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的变化交替处采用闭气。 掌握八段锦的口诀,可以有助于练习。预备势的口诀是,两脚平行与肩宽,双手侧摆抱腹前,屈膝身正心平静,调整呼吸守丹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的口诀是,叉指上托抬头看,平视上撑意通天。两臂下落沉肩肘,松腕舒指捧腹前。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口诀是,跨步直立搭手腕,马步下蹲拉弓弦,变掌外推臂伸展,并步起身往前看。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口诀是,外旋上穿经面前,一掌上撑一掌按,掌根用力肘微屈,舒胸拔脊全身展。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口诀是,起身松腕臂外旋,转头双目往后看,身体调正膝微屈,掌指向前往下按。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的口诀是,马步下蹲臀收敛,先倾后旋向足看,颈尾伸拉头上顶,头摇尾摆对称转。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的口诀是,以臂带身上抻展,转掌下按膻中前,指顺腋下向后插,摩运脊背将足攀。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的口诀是,马步下蹲握固拳,单臂前冲瞪双眼,拧腰顺肩趾抓地,旋腕握拳收腰间。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口诀是,两脚并拢要沉肩,呼吸均匀把足颠,脚跟抬起稍停顿,下落震地全身安。收势的口诀是,体态安详身自然,均匀呼吸鼻内旋,两手相叠小腹处,将气收归下丹田。 八段锦的练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学习掌握动作阶段,主要是从基本身型、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练起,注意动作规格和要点,要抓住典型动作进行反复练习。做到上体中正、下肢稳定,步型、步法、

八段锦文字解说

八段锦练习方法之一 https://www.doczj.com/doc/c812346013.html,/01gmrb/2006-04/19/content_405457.htm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2006-04-19 04:07来源:光明日报八段锦功法从宋朝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其特点为动作简单易行,健身效果明显,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锦”字则表示每招每式的汇集,如丝锦般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办法。 八段锦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八段锦练习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练功动作轻松自如,舒展大方,路线带有弧形,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一招一式的变化和姿势的衔接连续流畅,无停顿断续之处。 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八段锦功法练习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放松而不松懈,在动作的衔接上用力适当,缓慢进行。习练者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舒适自然,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并保持肌肉的牵引伸拉。 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八段锦功法每式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做到意动形随、神形兼备。本功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到达强身健体的功效。 八段锦练习方法之二 https://www.doczj.com/doc/c812346013.html,/content/2006-04/22/content_410355.htm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2006-04-22 02:25来源:光明日报 练习八段锦对基本身形的要求较高,习练者通过锻炼基本身形可以克服关节和肌肉的酸痛,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习其他动作打下基础。下面我们就介绍练习八段锦所需掌握的基本身形和预备式。 一、基本手形 1、拳形: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2、掌形:掌形之一,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掌形之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3、爪形: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二、基本步型 马步:开步站立,两脚间距约为本人脚长的2-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 预备势 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动作四:上动不停。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 前呈圆弧形,与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见右 图)。 八段锦练习方法之三 https://www.doczj.com/doc/c812346013.html,/content/2006-04/24/content_410356.htm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2006-04-24 01:30来源:光明日报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一: 接预备式,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 视前方。 动作二:上动不停。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至胸前,随之

【功法基础】八段锦(国体版)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要点口诀 本文作者多年来坚持习练健身气功,颇有心得,特别是对八段锦的动作要点、活动部位,锻炼的效果有深切体会。作者通过对照教材和自身体会,经多次修改写出此口诀,希望能对习练者有所帮助。 预备势两脚平行与肩宽,双手侧摆抱腹前, 身松体正心平静,调整呼吸守丹田。 动作柔和要自然,屈膝切莫超脚尖, 沉肩坠肘腋下虚,深长细匀息连绵。 两手托天理三焦两臂垂落手翻转,十指交叉捧腹前, 缓慢上托看掌举,平视上撑意通天。 十趾抓地臂撑展,两手下落松双肩, 调理三焦经络通,平衡阴阳五脏安。 左右开弓似射雕跨步直立搭手腕,马步下蹲拉弓弦, 一手坐腕往外推,一手后拉似射箭。 伸展两臂转头看,并步站立要自然, 开合运动上焦处,揉按心肺防病患。 调理脾胃须单举一手上托臂外旋,一手翻撑向下按,

两肘微屈用内劲,上撑下按目前看。 掌根用力胸扩展,松腰沉髋原路还, 调理中焦健脾胃,静力牵张利肝胆。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臂伸直垂手腕,两肩下沉往外旋, 从掌到肩渐用力,两肩后张转头看。 肩胛内合臂伸展,松肩屈膝掌下按, 刺激大椎调中枢,消除疲劳全身安。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下蹲臀收敛,微微起身往前看, 移身倾体再看足,头摇尾摆对称转。 俯身移动缓慢旋,颈尾对拉活动髋, 扭动脊柱调心肾,水火相容身心安。两手攀足固肾腰两臂前伸向上展,指尖相对向下按, 掌插背后往下推,两手足攀抬头看。 以臂带身要缓慢,两膝挺直不可弯, 摩运体后膀恍经,固肾壮腰利心肝。攒拳怒目增气力马步握固抱腰间,缓慢前冲瞪双眼, 旋臂变掌手缠绕,扣指卷握收腰间。

拧腰顺肩要自然,五指伸直旋手腕, 肝血充盈气疏泻,强健筋骨力增添。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脚并拢松腰肩,吸气提踵呼气颠, 百会上领趾抓地,下落咬牙震地面。 脚跟提起要稳健,轻微震颠除病患, 气随血脉养全身,经络通畅合家欢。收势周身放松并步站,双手摆动收腹前, 两手相叠小腹处,将气收归下丹田。 体态安详身舒展,调整呼吸气归元, 心情愉悦莫浮躁,离前搓手再浴面。

八段锦口诀详解

八段锦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鵰。 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八段锦源流: 「八段锦」之名始见于北宋。据宋〃洪迈《夷坚志》载,「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似矩素于声色简簿,多独止于丹舍,仿方土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尝以半夜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文中所述,当是一种八段锦坐功。可见,八段锦在北宋即已流传。 八段锦在流传过程中,有坐功和站功之分。站功从清朝开始又分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以刚为主,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以柔为主。 综上所述,自宋朝至清朝所流传的八段锦套路歌诀有多种。但八段锦立功都与宋《道枢〃众妙篇》一脉相承。八段锦坐功都与《修真十书》或明〃仙《活人心法》一脉相传。然而从现存文献来看,八段锦的形成发展是继承了先秦养生导引方法。它是由散式功法逐渐形成了套路。但目前还仍有以某种散式功法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导引功法,它是由八个动作组成的一套既能健身又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导引功。八段锦的“锦”解释为由八个不同的动作编辑而成的一套功法,另外,此功法自古深受民众喜爱,又用“锦”来形容成精美的丝织品。八段锦功法从针对性而言某一动作可益于某一脏腑或防治某一疾病,如“双手托天”可以“调理三焦”;“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等。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肌肉与关节与内脏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当然针对人体某个部位起着一定作用,但总的来看它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全面性的。对人体内外部起着整体性的调节作用。把八个动作综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起到理三焦、固腰肾、去心火等作用。 八段锦各式动作要点: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 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 ( 2 )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同进配以缓缓呼气。 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另一种练习法,不同之处是每次上

八段锦功法特点

八段锦功法特点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 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 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 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 八段锦习练要领 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准确灵活 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练养相兼 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 循序渐进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 八段锦动作要点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 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 ( 2 )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同进配以缓缓呼气。 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另一种练习法,不同之处是每次上托时两臂徐徐自体侧上举,且同时抬起足跟,眼须平视,头极力上顶,亦不可紧张。然后两手分开,在身前俯掌下按,足跟随之下落,气随手按而缓缓下沉于丹田。如此托按 4 ~ 8 次。 这一式由动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但实际上是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此式以调理三焦为主。有关三焦的部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人认为 [ 上焦为胸腔主纳,中焦为腹腔主化,下焦为盆腔主泄。即上焦主呼吸,中焦主消化,下焦主排泄。它概括了人体内脏的全部。《难经·六十六难》载:“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原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原气即是人生之命。十二经之根,通过三焦激发于五脏六腑,无处不至,它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因而对三焦的调理,能起到防治各内脏有关诸病的作用。特别是对肠胃虚弱的人效果尤佳。上举吸气时。胸腔位置提高,增大膈肌运动。我们通过 X 光透视观察证明,它较一般深呼吸可增大一至三厘米,从而加大呼吸深度,减小内脏对心肺的挤压,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心脏,使肺的机能充分发挥,大脑清醒,解除疲劳。另外,上举吸气,使横膈下降,由于抬脚跟站立,自然使小腹内收,从而形成逆呼吸,使腹腔内脏得到充分自我按摩;呼气时上肢下落,膈肌向上松弛,腹肌亦同时松弛,此时腹压较一般深呼吸要低得多,这就改善了腹腔和盆腔内脏的血液循环。平时,人两手总是处于半握拳或握拳状态,由于双手交叉上托,使手的肌肉、骨骼、韧带等亦能得以调理。此式除充分伸展肢体和调理三焦外,对腰背痛、背肌僵硬、颈椎病、眼疾、便秘、痔疮、腿部脉管炎、扁平足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式还是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补肾,强壮筋骨,解除疲劳等极佳方法。用以治疗预防脉管炎时,要取高抬脚跟的作法,每次要反覆练习。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功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八段锦功法【图】 八段锦分解图示 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八段锦》动作口令 预备式口令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两手托天理三焦口令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左右开弓似射雕口令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调理脾胃单臂举口令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五劳七伤往后瞧口令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摇头摆尾去心火口令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两手攀足固肾腰口令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攒拳怒目增气力口令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

一、八段锦起源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 二、八段锦歌诀(详见附1)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功法特点 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本功法中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

八段锦健身养生功法 要领介绍

八段锦健身养生功法 动作要领介绍 一丰大叔原创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而已增强体质、辅助治疗、预防职业病。 八段锦动作简单易学,随处可以练习,不受场地限制,不需要辅助器械,适合各年龄段的人,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 一、健身养生效果 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对应身体不同的锻炼部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锻炼,也就是疏通这些部位的经络,使气血更畅通,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1、两手托天理三焦:锻炼三焦,就是胸腔和腹腔部分; 2、左右开弓似射雕:锻炼肝脏和肺部; 3、调理脾胃臂单举:锻炼脾胃; 4、五劳七伤往后瞧:锻炼上肢后背和下肢; 5、摇头摆尾去心火:锻炼心脏; 6、两手攀足固肾腰:锻炼腰肾; 7、攒拳怒目增气力:锻炼上手上肢,研究表明,增加10%的手臂力量,则降低30%的发 病; 8、背后七颠百病消:锻炼双脚,以及全身,通过对双足的经络疏通,达到周身气血通畅的 效果,足是最远端,血液循环好了,对全身都有好处; 二、动作不快不慢 做动作时,要做到位,就是用劲儿,但肌肉不僵硬,还要连贯,不能中途停止。比如,伸胳膊,就要伸到最长处,拉伸筋骨的作用;推掌就要把掌立到与胳膊垂直,打开腕部关节。 另外,动作不能快做,一定要适中的速度,也不能太慢,太慢没有意义,只是浪费时间。 三、身心都要放松 全身要放松,精神要放松,不能精神紧张、如临大敌一样;不要瞪眼睛,要心情愉悦,松静自然,不急不躁,不紧不慢。胜似闲庭信步,犹如花海畅游。有烦心事、担忧事、伤心事等等,不宜练功!科学证明,情绪不好会有生理反应,身体产生特殊物质,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要保持身心愉悦轻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