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研究

1、冯永宁《当前世界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特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

年第1期(总第39期)

2、岳宝爱《析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改革与稳定》,《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李吉庆《八大前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6卷第3期

4、任学岭雷甲平《八大前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理论导刊2004年第3期

5、王元璋《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云梦学刊》1994年第2期

6、刘仲良《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论》,《毛泽东思想论坛》(长沙)1994年第4

7、梁中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年3

月第9卷第1期

8、方小年《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6年第5期

9、李伟吕继军《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浅析》,《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

学报》2001年第2期

10、陈胜才《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探析》,《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7月

第21卷第4期

11、赵喜文《毛泽东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探索者》,《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学报》2001年3月第3卷第1期

12、徐发《试谈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嘉应大学学报》1994年第

1期(总第29期)

13、周新城《一部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哲学基础的伟大著作——学习<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一点体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14、江焕湖《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奠基之作——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发表40周年》,《理论探索》1997年第5期

15、林源《社会主义改革深层理论基础的提出和发展——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40周年》,《唯实》1997年第7期

16、刘林元《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层理论基础——关于<正处>基本评价的两个问

题》,《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1月第1期

17、李立军韩春雪《<论十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大庆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1年4月第21卷第2期

18、刘志荣《周恩来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与贡献》,《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

第2期

19、汪亭友《从苏联演变的教训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贡献》,《中共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12月第6期(总第89期)

20、张复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风险控制观》,《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

第1期

21、王丽芹姚文双《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及其现实启示》,《河北大学成

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7卷第2期

22、王淑娥《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评析》,《宜春学院学报》2004年6月

第26卷第3期

23、刘秀芬《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价值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研

究》1999年第4期

24、陈倡玖《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四个命题》,《党政论坛》1995年第8

25、赖琼琚《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科学体系》,《韶关学院学报》2002年

2月第23卷第2期

26、张崇礼《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六要论》,《理论探讨》1996年第6期

27、段成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再认识》,《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

年第1期

28、朱传聚张磊《恩格斯的?合力论?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论?——兼

驳非难恩格斯的两个观点》,《学术界》1997年第4期

29、王家冲《略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理论学刊》1995年第4期

30、许俊达李朝东《略论邓小平指导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论》,《安徽大学学

报》1998年第6期

31、顾杰《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观》,《江汉论坛》1999年第7期

32、侯东成《论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中介思想方法的特点》,毛泽东

思想研究2007年1月第24卷第1期

33、范彩屏《浅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几个特点》,思想理论双月刊2002

年第3期(总79期)

34、李坚《试论邓小平的自觉改革意识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中的作用》,浙江大

学学报1997年9月第11卷第3期

35、杨岭华李克建《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观比较》,《山东大学学报》1997

年第1期

36、赵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科学社会主义》1994

年第3期

37、钟家栋《自觉与自发的耦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力机制初探》,《党

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1期(总第145期)

38、李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3月第4卷第1期

39、刘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历程》,《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增刊

40、刘海涛《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

年2月

41、王伯军钟家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施原则和方法探略》,《复旦学报》

1995年第3期

42、王怀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济南市社会主义学

院学报》1999年第1期

43、黄德思《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成就和经验》,《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

报》1999年第6期

44、秦刚《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45、张正安《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江淮论坛》1999

年第4期

46、陈立旭《再论社会主义改革历史上的两条路线》,《江汉论坛》1997年第8

47、李晓萍樊金山《效率优先兼顾平等——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性选择》,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4卷第4期

48、廖慧贞毛黎娟《我国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改革任务的初涉及其夭折的原

因》,《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5年6月第2期

49、刘国英《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经验与理论创新》,《哈尔滨市委党校学

报》2001年5月总第15期第3期

50、吴端考《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经验的探索》,《泉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

3期

51、尹天五《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理论探索》2002年第3期

52、胡祥《实现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统一》,《党政干部论坛》2003

年第4期

53、王玉华《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灵魂所在——兼论中苏社会主义改革

之异同》,《长白学刊》1999年第6期

54、苏荣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判断是非成败的标准》,《学术交流》1994年

第4期

55、张学森《社会主义改革价值逻辑的思考》,《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5期

56、高建社《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学习<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体会点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9月第14卷第3期

57、詹木生《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人的发展》,《引进与咨询》2003年第

1期

58、柳艳芳《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哲学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12月第12期

59、徐能武金赛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源流——重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有感》,《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0、赵曜《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石——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

《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6期

61、白先愚《社会主义改革的价值标准》,《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62、王荣检《社会主义改革的辩证法》,《理论学习》2001年第8期

63、刘建军《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

基本结论》,《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0期

64、刘玉生《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

报》2003年第2期

65、饶咬成《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必备条件》,《郧阳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2年10月第22卷第5期

66、冉汇真《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革规律的探索》,《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2月第24卷第1期

67、唐召云《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五大矛盾及政策取向》,《求索》2004

年第12期

68、张晓芝《论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十个关系》,《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24

69、王延龙《论社会主义改革应当坚持的若干重要原则》,《广西师院学报》1998

年第3期

70、江立成汪小刚《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历史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71、李振宇《历史转折中的社会主义改革》,《长白学刊》1998年第2期

72、毕志印彼石《论改革的普遍性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特殊性》,《辽宁师范大学

学报》2001年5月第24卷第3期

73、张易焦勇勤《论改革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兼及当代社会主义改

革的经验教训》,《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11月第6期

74、林祥庚《科学严整的社会主义改革论——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有

关改革的论述》,《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1期

75、资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科学方法论——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法》,《绵

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6月第20卷第3期

76、陈百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思想法宝》,

《理论探索》2000年第1期

77、杜国钧孙桂芝《坚持手段与本质的统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重要

原则》,《理论探讨》1999年第4期

78、王金全《改革思想要坚定不移具体实践要胆大步稳——学习邓小平同志社

会主义改革思想的两点体会》,《重庆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79、汪亭友《对社会主义改革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学术探索》2004年第10

80、王修智《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科学社会主义》1996年

第2期

81、李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学习》2001

年第1期

82、余金成赵华灵《和谐社会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探讨》2007年第1

83、张锋宋明光《继承中的超越——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关系刍议》,《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4月第2期第25卷

84、胡建国《简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联》,《贵州师范大学

学报》2002年第4期

85、沈宗武《略论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与社会主义改革》,《天中学刊》2004

年 6 月第19卷第3期

86、周越贺蓉南《略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及其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思想

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10期(总第34期)

87、戴海东《论社会主义改革与农民问题》,《理论探索》1998年第3期

88、孔艳霞《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第

6期

89、赵曜《社会基本矛盾论和社会主义改革论》,《党政干部学刊》1999年第3

90、周新城《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学习论坛》2005年

12月第21卷第12期

91、王书宗《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和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探索》1995年第

6期

92、汪青松《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学习<邓小平文>第一、

二、三卷的体会》,《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1期

93、王江燕《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当代发展》,《桂海论丛》2002 年12月第18卷第6期

94、刘振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

第3期总第47期

95、余春林赵贵生《实践的探索性特征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探索》

1996年第4期

96、顾晓静《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党史研究与教

学》2001年第4期(总第160期)

97、严昭柱《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理想

信念教育系列党课之十》,《党建杂志》2000年第10期

98、刘可风《社会转型与思想解放——兼论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

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99、张素梅张瑞娇《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山西高

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10月第13卷第10期

100、杜秀娟李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理论界》2002年第6期

101、肖本媛《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淮北雄师院学报》2001年10月第22卷第5期

102、倪学德《艾德礼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浅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第3期第27卷

103、栗丽《白俄罗斯市场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国外理论动态》2006 年第9期

104、李玉梅《从苏联解体看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教训》,《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105、杨双《国外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力——兼论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成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7月第4期106、杨双《国外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1 期

107、赵汇《卡斯特罗与古巴的社会主义改革》,《求实》2004年第10期

108、戴锐《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民本?特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4月第27卷第2期

109、倪学德《评艾德礼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论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9卷第6期(总第197期)

110、高放《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否必然失败》,《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6 期

111、倪学德《中外学者论战后初期英国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12、刘慧韩丹《从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所引发的思考》,《理论界》2001 年第5期

113、谭治《从中苏社会主义改革成败看?三个代表?的意义》,《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25卷第1期

114、胡大平《弹性生产、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革——20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40卷115、李淑杰《实践是理论的源泉——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之

异同》,《学术交流》1999年第3期

116、张广才《同途殊归中苏改革之路比较——从中苏改革之路看中共与前苏联对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探索》,《理论探讨》2002年第6期(总第109期)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研究观点摘录

一、总论

当今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由于苏联东欧的剧变,冷战的结束,国际共运转入低潮,所有的共产党和左翼党,无论是处于执政地位还是在野地位,都面临着如何迎接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进行党内改革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改革,这是当今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国际共运的一大特征。从最近一些党和国家的活动,反映出当前世界社会主义改革运动,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现仍执政的共产党,如越南、朝鲜、古巴和老挝等,都结合本国实际,大力推行改革。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迈开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果。

第二,失去政权的苏联东欧原共产党,都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重整队伍,恢复活动,改革原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措施,创造条件重新执政。

第三,在野的党,虽然有的在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下,自行宣告解散,或改变党的名称,或转向民主社会主义,但大多数党都顶住压力,进行党内改革,坚持斗争。

四是着手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

——冯永宁《当前世界

社会主义改革运动

的特点》,《当代世界

社会主义问题》1994

年第1期(总第39

期)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各国适应世界潮流都走上了改革的道路。由于改革的策略不同,社会主义的前途也不同。改革实践说明:正确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幸福,社会才能稳定。

——岳宝爱《析二十世

纪社会主义的改革

与稳定》,《山东社会

科学》2002年第5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思考

1、毛泽东

建国初期,我国借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苏联模式的弊端明显地暴露出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和模式急需改革和调整。八大前后,毛泽东对此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为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革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准备,并在经济、政治、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方针,这对当时社会主义的改革的积极探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李吉庆《八大前后

毛泽东对社会主

义改革的探索》,

《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6月第26

卷第3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无不贯穿着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性、变革性的特点。没有这种发展和变革,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科学性、真理性。正如思格斯早在1890年就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在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神圣化,把社会主义改革指责为修正主义;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社会主义问题逐步暴露。最初人们把苏联社会主义问题归于某个领导人的品质、失误:随着对社会主义传统模式认识的深化,人们看到它的确存在不少弊端,不改革不行。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八大前后,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毛泽东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莫基人。

——任学岭雷甲平

《八大前后毛泽东

对社会主义改革理

论和实践的探索》,

理论导刊2004年第

3期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改革者。早在青年时代.他已造就了?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以实现中国社会变革的宏大志问。在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他总是力图除旧布新,锐意改革,并在改革的原因、性质、内容和目的等方面,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远见卓识。发掘他有关社会主义改革的宝贵思想遗产,对于我们深化改革,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王元璋《论毛泽东

的社会主义改革思

想》,《云梦学刊》

1994年第2期

毛泽东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先驱。他的社会主义改革论是极为珍贵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关于改革的性质,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

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

——刘仲良《毛泽东的

社会主义改革论》,

《毛泽东思想论坛》

(长沙)1994年第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第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第二,提出以苏联为戒,走自己的路,初步为社会主义改革指明了方向;第三,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一个逐步巩固完善的过程。

——梁中华《毛泽东对

社会主义改革的探

索》,《呼伦贝尔学

院学报》2001年3

月第9卷第1期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改革进行了许多可贵的理论探索,主要包括理论基础论、改革精神论和体制改革论等。而对体制改革,则有关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问题!经济管理体制的权限问题、企业内部管理的制度问题、经济运行机制的?主体?和?补充?相结合的问题、?联产承包?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等方面的探讨。这些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壮丽事业的理论前奏和历史序幕。

——方小年《毛泽东关

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

论思考》,《当代世界与

社会主义》(双月

刊)2006年第5期

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经济体制改革都作了精辟论述,这些论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战略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观点和原则。

——李伟吕继军《毛泽

东社会主义改革思想

浅析》,《山东省农业干

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

年第2期

新中国进入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过程中,针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初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使全国出现社会主义改革初兴的局面。但随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这场以改变苏联模式为基础的改革在实践

中最终偏离正确轨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出现重大曲折。

——陈胜才《毛泽东社会

主义改革思想探析》,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年7月第21卷第

4期

毛泽东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构想。这些主张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史上,开创了先河。

——赵喜文《毛泽东是社

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探

索者》,《河北大学成人

教育学院学报》2001

年3月第3卷第1期

毛泽东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先驱。早在五十年代中期,他率先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进行改革的思想,并且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在这方面他有过许多天才的构想和精湛的论述远对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徐发《试谈毛泽东关

于社会主义改革的

思想》,《嘉应大学学

报》1994年第1期

(总第29期)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对于我国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从哲学的高度指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性质、改革的对象和内容。邓小平同志正是运用这一理论,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改革的任务、方向、方针和具体政策的。

——周新城《一部为社会主

义改革奠定哲学基础的

伟大著作——学习<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的一点体会》,中

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

第5期

社会主义历史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进行改革是不行的,不改革就可能葬送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历史还表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是有很大风险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被演变、被颠覆、被解体、被易臶的教训是大家都看到的。解决这样一个两难的矛盾,必须有一副清醒的头脑,保持清醒头脑的关键在于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正是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莫定理论基础的科学著作。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问题上:社会主义要不要改革,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必须明确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改革,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做出科学回答的居于中心位臵的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改革的规定性是什么,这是促进社会主义改革不走邪路的具有根本意义的关健性重大理论问题。

——江焕湖《中国社会主义

改革的理论奠基之作—

—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

40周年》,《理论探索》

1997年第5期

结合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层理论基础。正是因为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的这个基础,我们的改革才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坚定不移的决心;正是因为有(正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明澈的分析,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在改革中巩固、发展,我们的改革开放才能紧紧围绕社会主义这个中心不偏离。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初就明确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杜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

——林源《社会主义改革深

层理论基础的提出和发

展——纪念<关于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发表40周年》,《唯实》

1997年第7期

毛泽东在写作《正处》时有一个十分可贵的思想,即明确提出通过改革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他说:?我们国家需要许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我们还需要一班党外的志士仁人,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同我们一起来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他还指出,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即使将来阶级消灭了,社会制度还要改革,还会用?改革?这个词。当然,?那时革命的性质不同于阶级时代的革命,那时候还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

——刘林元《社会主义改革

的深层理论基础——关

于<正处>基本评价的两

个问题》,《南京师大学

报》2003年1月第1期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足一篇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极为重要的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改革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论十大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依据,并对改革的性质作了界定;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基本原则作了说明;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序幕。

——李立军韩春雪《<论十

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革

思想》,《大庆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1年4月第

21卷第2期

2、周恩来

建国后不久,周恩来即对高度集中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异端有所蔡觉,并开始了对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他认为:计划体制过分集中存在很大异端,应当逐步分权给地方和每一个生产单位;在以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要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同时又要防止收入的过分悬殊;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应当?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管理?;要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刘志荣《周恩来对社会

主义改革的探索与贡

献》,《江苏社会科学》

1998年第2期

3、邓小平

对比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与我们改革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伟大贡献在于:一方面认为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这就避免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向性错误;另一方面认为改革还需要解放思想,要在观念上把改革当作一场革命,从根本上改革经济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体制与机制,这又消除了戈尔巴乔夫之前的改革过于保守的失误。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

——汪亭友《从苏联演变的

教训看邓小平对社会主

义改革的理论贡献》,《中

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12月第6期(总

第89期)邓小平很早就提醒人们始自80年代初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改革浪潮会给社

会主义运动带来巨大的风险。苏联、东欧国家由于改革失败而纷纷换旗易臶;我国80年代出现的二次大的政治风波导致社会动荡和党的两任总书记下台;经济领域层出不穷的犯罪和腐败;收人分配上贫富差距逐年加大可能导致两极分化的趋势;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稳固并可能难以确保的隐患;国有企业效益不佳而引发的职工大量下岗的事实等等,都验证了邓小平的预言。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控制社会主义改革风险的思想,对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保证在改革中尽可能不出或少出问题,最大限度地规避和防范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复俊《邓小平的社会

主义改革风险控制观》,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

年第1期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提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实现了根本动力与直接动力的辩证统一。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给我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王丽芹姚文双《邓小平

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及其

现实启示》,《河北大学成人

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

月第7卷第2期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是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

误和对国情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坚持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即改革;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深化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科学地解答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找到了发展生产力最具时代意义的有效途径。

——王淑娥《邓小平社会主

义改革动力论评析》,《宜

春学院学报》2004年6月

第26卷第3期

改革也是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价值论的重要内涵。邓小平同志之所以高度评价改革在社会主义中的革命性质,来源于他对改革理论的升华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创新。邓小平所倡导和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中国国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当代马

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理论指导,改革的社会价值目标定位,是实现社会体制的根本变革。

——刘秀芬《邓小平社会主义

改革价值论与中国的改革

开放》,《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9年第4期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个相

互联系的命题,即: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一个试验。这四个命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特征,全面、正确地加以把握,对于深化改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陈倡玖《邓小平社会主义

改革理论的四个命题》,《党政

论坛》1995年第8期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富有创造性和时代特征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改革的客观规律,深刻、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因、性质、目标、条件、原则和标准。它与邓小平的其他思想一道,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赖琼琚《邓小平社会主

义改革思想的科学体

系》,《韶关学院学报》

2002年2月第23卷第2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自身又是由众多内容丰富的基本论题构成的。主要是:改革必要论、改革性质论、改革条件论、改革目的论、改革原则论和改革价值标准论。认真探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对于全面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张崇礼《邓小平社会主

义改革思想六要论》,《理论

探讨》1996年第6期

改革是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证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给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伟大的变革和新的生机与活力,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做出了巨大贡献。

——段成斌《对邓小平社会

主义改革思想的再认识》,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

年第1期

从恩格斯的?合力论?到邓小平的综合配套、重点突破的系统整体改革论。其中贯串着一条思维脉胳,他们都尊遵循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不是当作剪裁各种历史事实的公式。所以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整体改革论同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样,是在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把历史辩证法具体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体现,它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规划了我国社会整体改革的蓝图和目标,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整体改革与进步的发展战略。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科技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全局与局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重点改革与整体改革相统一的方式来解决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矛盾,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国十几年改革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有力地证明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正确性,而且也证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的新贡献。

——朱传聚张磊《恩格斯

的?合力论?与邓小平的

?社会主义改革论?——

兼驳非难恩格斯的两个

观点》,《学术界》1997

年第4期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走毛泽东同志改革探索之路所取得的伟大思想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王家冲《略论邓小平社

会主义改革思想》,《理论

学刊》1995年第4期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人民利益至上是邓小平指导社会主义改革的价值论前提,唯物论、和辩证法是其基础,围绕结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总体布局,邓小平逐步形成了包括改革系统论、经济中心论、社会矛盾论、改革过程论、实践认识论等在内的一整套指导改革的方法论。邓小平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方法论,深入学习研究它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他在领导中国改革的实践中积极探索而逐步形成的改革方法论,是创造性思考的结果。他留下的方法论不是固定不变的解决具体问题的方程式,而是实事求是、按照辩证法办事的求实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的创新精神。

——许俊达李朝东《略论

邓小平指导社会主义改

革的方法论》,《安徽大

学学报》1998年第6期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集大成者。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改革理论,无论是对于总结2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还是克服当前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深层次困难,都是十分必要的。不是修补,不是量变,而是革命:邓小平的改革观是对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重大突破;不走老路,不走邪路,而走新路:邓小平的改革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观;不是封闭,不是停滞,而是深化:邓小平的改革观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

——顾杰《论邓小平的社

会主义改革观》,《江汉

论坛》1999年第7期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继承并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

思的中介思想方法,突出地体现了五大特点:以具有中介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现实基础;以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中介;以改革目标作为改革理论与改革实践结合的中介;注重改革过程在改革的原因向结果转化中的中介作用;以改革策略统一改革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等。

——侯东成《论邓小平在

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中介思

想方法的特点》,毛泽东思想

研究2007年1月第24卷第

1期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和主要倡导者,他领导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上改革之路,使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地总结中国改革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改革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富有特色和创新的一部分。认真研究邓小平改革理论的特点,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指导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范彩屏《浅论邓小平社

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几个

特点》,思想理论双月刊

2002年第3期(总79期)

追思邓公,感受最深的东西,是他在倡导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时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意识:科学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强烈的改革先导意识;带头解放思想,大胆的创新意识;立党为公,彻底的唯物主义权力意识。这种自觉改革意识就其意义看, 它体现的是邓小平作为一个爱国爱民的政治家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敢为福首,敢为祸始?,实现着对自己人格、精神和思想的超越。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遗产。就其内容来看,它是一种建立在对历史进程的客观把握和本国国情的清醒认识基础上,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辩证的否定、扬弃、继承和发展的自觉意识。就其作用来看,正是由于这种自觉改革意识,不仅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

基业,并使得中国的改革在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改革中独树一臶,还使得中国这样一个人治传统影响甚深的国家能够实现新老权力交替的平稳过渡,带来社会政治局面的安定团结,社会主义改革得以继续坚持下去。

——李坚《试论邓小平

的自觉改革意识在中国

社会主义改革中的作

用》,浙江大学学报1997

年9月第11卷第3期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前后相继的两代集体领导的核心,在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光辉思想:第一,改革的指导思想相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既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思想,也是邓小平风格的体现。第二,改革的理论基础相同。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入手,去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改革的科学依据、内容、性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改革的基本观点相同。基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相同,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改革的对象、性质、目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诸多问题上,也就有着几乎完全相同或相似的看法。第四,改革的切入点相同。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根据实际选好切入点或突破口。对此,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略家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也有着几乎相同或相似的看法。

——杨岭华李克建《毛

泽东邓小平社会主

义改革观比较》,《山

东大学学报》1997

年第1期

社会主义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提及改革的地方最多,大约有460多次。邓小平同志认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邓小平同志所创立的社会主义改革崭新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全面的根本的改革;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和奥秘是:第一,以邓小平同志崭新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为指导。第二,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第三,渐进和推进的改革策略。第四,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第五,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第六,维护社会稳定。

——赵耀《中国社会主

义改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经验》,《科学社会主义》

1994年第3期

三、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关理论内容

自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改革在中国终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渐次推进和不断深化的全面改革,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拓新境界的强大发展动力。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而去深入思考与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运动本身的动力机制,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在规律,应该是有价值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时20年不竭推进并仍在向着既定目标继续深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导力量与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有胆有识之士的高度自觉,同广大人民群众中经常发生的强烈要求改变现实生活状况的广泛自发之间的有机耦合。耦合本来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在此借用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力机制,可以看到,自觉与自发的耦合。正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产生不竭动力的内在机理。

——钟家栋《自觉与自

发的耦合——中国

社会主义改革的动

力机制初探》,《党史

研究与教学》1999

年第1期(总第145

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实践探索的试验性和体制过渡的长期性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是社会主义改革客观规律和我国现实国情在我国改革方式上相结合的体现,是我国2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实践的奥秘所在,更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取得更大成就的基本保障。

——李贽《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

点》,《石家庄师范专科学

校学报》2002年3月第4

卷第1期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党重新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的伟大开端从此,中国走上并逐步开辟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从总结经验的角度,回过头来审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其自身所具有的四个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从体制外到体制内;从自发到自觉。

——刘琳《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改革历

程》,《特区理论与实

践》1998年增刊

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深化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党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因而几次着手对其改革,但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改革没有坚持下来。1978

年,改革再度兴起,形成了一股历史潮流,并在其历史进程中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从体制外到体制内、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从自发到自觉、从表层到深层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改革的难点问题。

——刘海涛《中国社会

主义改革历史过程

分析》,《中共云南省

委党校学报》2001

年2月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经验

之一就是坚持?三大原则?和?三大方法?,即改革实施中的有序原则、协调原则、社会承受力原则以及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方法、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共同发展的方法、生产与生活并重的方法。

——王伯军钟家栋《中

国社会主义改革的

实施原则和方法探

略》,《复旦学报》

1995年第3期

对中国改革20年间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析,概括出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一、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二、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三、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上;四、改革目标和突破口的确定应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六、正确处理破和立的关系;七、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和巩固改革成果;八、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九、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改革的理论准备。

——王怀超《中国社会

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

和基本经验》,《济南市

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第一阶段,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局部试验阶段—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一九八四年十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契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的改革探索。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它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顿调整时期—从一九八八年九月中央做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一九九二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这一时期,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

整完善政策,为更键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第四阶段,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从一九九二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到今。

这21年的社会主义改革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第三,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上。第四,改革目标和突破口的确定应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探化。第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不稳定.就什么事也做不成。第六,正确处理破和立的关系,尽可能缩短新旧体制之间的过渡时期,把新旧体制转轨期间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第七,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和巩固改革成果,把破除旧体制和创建新体制结合起来。第八,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紧紧把握改革的方向和进程,使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九,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准备。

——黄德思《中国社会主

义改革的历程、成就和

经验》,《中共成都市委

党校学报》1999年第6

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了改革的不断推进,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在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深入总结改革的基本经验,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地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回顾中国近30年的社会主义改革,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循序渐进,有步骤地整体推进改革;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顺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改革与发展的统一,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坚持改革与开放的结合,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秦刚《中国社会主义

改革的基本经验》,

《科学社会主义》

2006年第3期

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是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坚持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指导的结果。因此,能否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顺利发展。在继承和发展中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社会

主义改革理论;在坚持和创新中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在全局和具体的统一中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张正安《正确理解和

把握邓小平的社会

主义改革理论》,《江

淮论坛》1999年第4

社会主义改革历史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实质,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围绕这一实质的斗争在五个核心问题上展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还是搞私有化;是共同富裕还是两极分化;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还是搞?多元化?;怎样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陈立旭《再论社会主义改革

历史上的两条路线》,《江汉

论坛》1997年第8期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发展生产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心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20多年来,社会主义改革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负面效应的产生。对此,不同的人对社会主义改革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些人甚至还产生了怀疑。我国在改革前建立的与价值理性原则相符合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虽然在初期发挥了一定的规模效益的作用,但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这种体制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理论上的价值理性原则越来越表现为现实中的平均主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损失,使人民深切体会到效率原则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与平等的关系,重新选择一种既适合时代特征又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发展战略,于是社会主义改革应运而生。

——李晓萍樊金山《效率

优先兼顾平等——中

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

性选择》,《南阳师范学

院学报》2005年4月第

4卷第4期

社会主义改革运动在中国的兴起,是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结果。从70年代末开始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些成就决非仅是当代努力的结果,由于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其中蕴含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昔日探索的艰辛。早在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就在实践中首次被涉及,接着在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改革的任务又再次被涉及。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五六十年代的改革初涉不久便夭折了,可这毕竟是卓有成效的尝试。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总结这段历史,就是为更好地把握今天,坚定不移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廖慧贞毛黎娟《我国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10年12月27日20:24 来源: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9 龚维斌 【内容提要】“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改革思路,重点推进10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即,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切实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和管理,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培养和使用好社会工作人才,严格依法实施社会管理。 【关键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任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设专章规划了“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内容。“十一·五”规划已经实施近4年,很快进入下个五年规划时期。从现在起要认真研究和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成就、问题、原因、挑战及对策。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受到重视,基层社区建设有序推进,社会组织有所发展,社会安全体制建设得到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快车道。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管理的特征,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需求,存在着社会管理理念不准、社会管理主体不多、社会管理方式不活、社会管理法规不足、社会管理载体不明、社会管理人才不够、社会管理效果不好等问题。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滞后的原因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城乡分治格局尚未完全破除,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滞后,社区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社会工作刚刚起步,利益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答案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哪一篇文章不是代表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文章?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从指导思想来看,哪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完成的转变? A.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B.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封闭到开放 D.从固守陈规到大胆改革 3. 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的标志是什么? A.经济改革 B.教育改革 C.政治改革 D.体制改革 4. 下列哪一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件理论上最重要的成果? A.废除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一套固定模式。 D.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

5.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大事件? A.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城市主要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D.开辟经济特区,搞对外开放。 6. 从1988年的9月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巡这个阶段处于改革的哪个阶段? A.改革的全面探索阶段。 B.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 C.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D.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7. ()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A.1978.12——1984.10 B.1984.10——1988.9 C.1988.9——1992.2 D.1992.2——2003.10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十四大的内容? A.把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思想变成我们全党的一个纲领。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邓小平理论。 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 二者相互区别: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二者相互联系: 第一、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胆探索 第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第四、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二者的关系: 1、改革开放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他们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0年代的社会主义是适应当时历史条件之下的正确选择,当时中国只有通过自力更生来实现发展,这种改造是发展当时生产力的最佳选择。而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世界面临和平和发展主题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又一次历史性选择。 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它们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a、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新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中国形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b、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及其以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前进。

试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试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地、主动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再发展,原来旧的生产关系即成为桎梏。当旧的生产关系本身不能调整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新的生产关系将以革命的方式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而取代之……如此反复,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人们便总结得出并根据这一规律,不断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趋向,为适应和推动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陈旧部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叫做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得革新举措,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同时改革又是同社会形态对某些不适应方面和环节的调整,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为例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载体,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积极功能,就成为当前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单位体制走向解体,街居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深陷于“行政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基层XX发展有限,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所造成的“去集体化”、“去组织化”趋势构成了社会组织模式改造和重组的时代背景。社会建设的推进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社会组织更灵活,更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虽然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管理还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困境。我国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社团管理法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中规定,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政务院下属的内务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层管理”体制。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社团管理的职能才被明确移交给民政部门。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是目前规X中国社会组织行为最主要的法律框架。该《条例》确立了社团的“双重分层管理体制”。“双重管理”即社会组织的筹备、成立、开展活动,乃至社会组织变更、注销等都要由“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双重审查和批准。“分层管理”指社会团体的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X围,应与社团的住所X围相一致。在“双重分层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想获取合法的“社会身份”,有着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民间团体的注册要由业务主管部门核准,需要从属或“挂靠”于某个政府部门,这就大大提高了社团准入的门槛。一些业务X围不易界定或跨行业的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办理登记。有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只得采取变通策略,以工商登记的形式达到合法注册的目的,以营利性企业的身份从事非营利性的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这必然使其运行成本大为增加。1998年国务院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但原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并未在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组织仍然存在准入门槛偏高的问题。同时,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成立业务X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这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组织从成立伊始就缺乏竞争、缺乏活力。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个人设立基金会要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等规定,也限制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 其次,社会组织管理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民间社团的注册申请手续和审批条件繁杂、严苛,以致大量社会组织因找不到合适的“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注册。另一方面,注册成功的社会组织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对政府部门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而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真正的决策机构的角色。并且,这种成立之初建立的依赖关系也使主管部门有机会干预社会组织领导的选任、结构的设置和事务的执行。社会组织则在组织的运作上、资金的获取上、以及公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对于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社会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实力,只有改革开放。 第二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 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第三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的。 改革开放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目的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生产力。 第四,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强调的是改革的具体措施,而不是单纯的姓“社”姓“资”的争论。 第五,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定发展。 第六,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对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实的基本国策。 我国的对外开放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最后第七点,总结一下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 1、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 3、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 4、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5、第五,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我们的改革成功了,但是它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通过深化改革都得以解决。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绩和功效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

2019届二轮:专题四 第10讲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专题卷】

第10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改革开放前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高三二模)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对1949—1952年全国4亿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的统计(单位:元),据此可以推知( ) A.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B.落后的农业面貌发生转变 C.工业品的农村市场广阔 D.富裕农民的比重显著增加 2.(2018辽宁大连高三二模)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医疗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产物——赤脚医生,即乡村中没有被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他们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病。据此推知( ) A.赤脚医生为当时农村医疗解燃眉之急 B.医疗问题是当时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C.我国赤脚医生群体是“左”倾错误的产物 D.当时我国农村医疗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3.(2018四川雅安高三二诊)据调查,山西忻县143个村1949—1952年有8 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 912亩,出卖房屋5 162间,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5倍多。这一现象( ) A.表明了土地改革成就显著 B.反映了农村土地性质发生改变 C.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步伐 D.奠定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基础 4.(2018天津和平高三一模)1962年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支持实行包产到户等多种农业生产责任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小农经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克服“大跃进”运动的弊端 C.克服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弊端 D.克服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 5.(2018天津和平高三一模)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持久与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 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召开之时(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第一届全国人大即将召开 C.《论十大关系》发表 D.“双百”方针开始实行 6.(2018天津河西高三一模)下表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生产产量表(部分),此表说明( ) A.“大跃进”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B.我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C.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 D.投资规模决定了主要能源的效益 7.(2018重庆高三二诊)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了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此次出访,认为它是“亚非政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中的一个重大的新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这次访问( ) A.开启了中非之间团结合作 B.打破了美国对华孤立政策 C.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D)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 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A)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B)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内外互补、互惠互利 C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与国际市场接轨 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 A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政府、市场、社会 C改革、发展、稳定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 A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4卷第1期 2002年3月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 rnal of Sh ijiazhuang T eachers Co llege V o l.4,N o.1 M ar.2002 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李 贽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马列部,河北石家庄 050801)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实践探索的试验性和体制过渡的长期性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是社会主义改革客观规律和我国现实国情在我国改革方式上相结合的体现,是我国2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实践的奥秘所在,更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取得更大成就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基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188(2002)0120001204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进行了20多个春秋。通过这20多年成功的改革实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变为改向,纷纷陷入困顿、停滞和战乱的情形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奥秘就成为国内外政界和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由于学科的差异性和研究范式的不同,对此问题的答案也难免有别。笔者试图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改革方式所呈现的基本特点及其原因作为切入点,从而揭示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奥秘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也即改革主体鲜明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其领导力量——党及政府集中体现出来。有的学者也将此特征称为改革过程的可控性、可逆性,其实质都是强调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的重要地位。所以,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也可以看作是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重要地位的集中体现。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改革实践(客体)对党和政府(领导主体)的主导性的基本要求及其实现方式。首先,改革实践对党和政府主导性的基本要求即对改革方向的把握。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所以“我们的改革,我们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1〕。在此,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具 体内容,概括地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三个地位和两个目标”。“三个地位”就是指,经济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政治上坚持共产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两个目标”是指,一是要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目标。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握这三个地位和两个目标,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实践能够更好地为巩固这三个地位和实现这两个目标服务。所以,党和政府“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2〕。其次,改革实践中党和政府主导性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改革政策的规范。通过党的决议、文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党和政府对改革的规范权,这是实现党和政府主导性的主要方式。党和政府在总结、加工和提高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规范改革政策,指导改革实践,“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这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改革政策规范的科学性。国有企业破产试点工作中发生的“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的事实,也反映了党和政府保持对改革政策规范权的必要性。二是对改革环境的监督。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党和政府始终控制着经济,监视着增长,通货膨胀到目前一直被合理地控制着。党和政府对经济环境的有效监督使得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服务于经济的目的,同时也使得党和政府能够把握有利时机,选择改革重点,不断推进改革。而 Ξ〔收稿日期〕2001212210 〔作者简介〕李贽(19742),男,陕西延安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马列部讲师,硕士。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龚维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龚维斌 2010 年04 月23 日 社会管理体制是围绕社会管理活动所建立的一系列制 度、规范和措施,目的是为了处理社会事务,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满足公众正当的社会需求,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快车道,基层社区建设有序推进,社会组织有所发展,社会安全体制建设得到加强,困难群体的社会权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社会需求结构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甚至有增加的趋势,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一、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一)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 社会管理行为和社会管理措施都源于社会管理理念。我 国社会管理的理念仍然十分陈旧,主要表现为:(1) 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仍然只是重视经济增长,招商引资、上大项目,追求GDP 增长是他们的主要追求,对于社会民生建设缺乏兴趣和热情,对于当地社会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对于常规化和科学化的社会管理研究不多。(2)重视强势群体权利、轻弱势 群体权利保障的现象仍然存在。在社会管理中,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服务和执法的天平倾向了强势群体一边。(3) 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 二)社会管理主体不够多元化

中国社会改革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社会改革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一,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多是和私有化同时进行的。我国则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既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多种多样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和市场有序运行。 第二,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依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是一项艰难的开创性事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可能取得成功。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有序、公正的社会经济环境。 第三,从奋斗目标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财产的私人占有必然导致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和社会的两极分化。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虽然允许合理的收入差距,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最终是要达到共同富裕,不至于导致两极分化,“富的越富,贫的越贫”。这是因为: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会使私人资本的膨胀受到制度的限制,凭借私人资本参与分配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避免私人资本的扩张。2经济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减少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非劳动因素造成的个人收入差距。3政府为了确保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性质,会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防止和纠正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四、坚持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在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胜利前进的时候,经常遇到来自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企图动摇人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明确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且要弄清楚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首先,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已经被历史证明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实际已经证明,资本主义不仅救不了中国,也发展不了中国。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后,中国才真正地发展起来了。正是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

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苏联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班,老师:齐英艳 摘要:社会主义的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进程中,既有成功改革的典型,也有失败的例子,这些真实的案例给都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以苏联为主,苏联在改革过程中的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引言 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政之后由军事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社会主义国家迄今已经历多次改革浪潮。从历史的维度纵向梳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递次深化的过程,而且每一次改革浪潮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的认识,而且也会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二、苏联不同时期的改革思路与政策 2.1 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从列宁时期的苏俄就开始了。在经济层面上,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对前一时期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案。但是,有关新经济政策,列宁还没来得及形成系统的理论就去世了,但列宁晚年有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改革的思考却是相当深邃的。历史表明,斯大林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与列宁晚年的思路并不一致。也正因为如此,列宁晚年的探索本身就蕴涵着对斯大林体制弊病的否定因素,即改革的因素。 1.这次改革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刚刚开始探索,还远未定型。在这一背景下,所在国的国情,所在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制度奠基者们的认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态的塑造。 2.这次改革发生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而苏俄/联的前身沙俄帝国虽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它却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极端不平衡的落后的农业大国。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时,俄国的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到革命后的1920年代初,俄国的文盲率仍在70%以上。正如列宁谈到俄国时所说,“在一个农民人数相当可观的国家中,社会主义革命和从资本主义到社

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 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12 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1.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国共产党成员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代表,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代表。这一举措( ) A.初步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制度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2.1931年11月以来,人民习惯称毛泽东同志为“毛主席”,其中毛泽东同志1954年当选的“主席”与新中国成立时当选的“主席”含义不同,这主要是基于( ) A.政党和政府的不同 B.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C.执政理念的更新 D.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变化 3.对1950~1956年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的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4.(2017江苏单科,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但1950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表明(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真正形成

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2)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3)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束缚的观点,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4)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案要点: (1)改革的性质:既是一场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的特点:改革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4)判断改革的是非得失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4.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答案要点: (1)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叫革命。 (2)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4)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5. 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提出这一标准有什么意义? 答案要点: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根本判断标准,人们就可以大大解放思想。 一切符合这个标准的东西,都应当大胆采用,对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都应当大胆吸收和借鉴;而一切违背这个标准的东西,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正确”、多么“革命”,都应当大胆加以革除。 (2)“三个有利于”标准排除了离开生产力标准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干扰,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6. “三个有利于”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2)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 (3)“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第七章 毛概《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1)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阶级斗争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 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A、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 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经济建设 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 C、发展生产力 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大家是否赞成 B、“三个有利于” C、生活富裕 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B、对抗性 C、不可调和 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A、2000 B、2001 C、2002 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 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 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教育体制 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 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 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 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物质利益原则 C、改革 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改革开放 D、发展高科技 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暨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需要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为了认真总结各级政府部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及时探讨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进展,2006 年8 月19 ~20 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在广东佛山联合召开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刘玉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夏书章、顾家琪,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国内行政管理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3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38 篇。 根据年会主题,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四大专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决策科学化和依法行政,政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与会人员经过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并对政府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议首先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效管理和科学发展存在辨证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管理要以科学发展为方向。正确的发展观是高效管理的保证,现代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全面发展,强调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有学者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认为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一是始终没有制定一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尚不足,改革目标不清晰。二是由于改革总体目标不清晰,转变政府职能思路比较模糊,缺少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只注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而忽略了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转变职能没有新突破,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会人员强调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行政体制改革的进步能推进其它方面的改革,而其滞后则会对各方面改革造成体制性障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其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

在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时,有人用指导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观点来否定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人用指导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 的社会主义改革。确实,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从而建立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同时,社会主 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深层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者 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二者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样重要。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尽管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 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70年代末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 度。但是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革命,说得准确点,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正是这场社会主义革 命,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权的杠杆作用领导中国人民对各种非社会主义的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创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就 必须利用手中的政权,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即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维护这种生产关 系的旧的上层建筑,使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因为,尽管当时新民主主义的发展 为中国实现富强之路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实践条件,但随着土改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我国农村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纷纷呈现在党的面前。农村土改后,出现中农化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