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及自救方法

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及自救方法

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及自救方法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

、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政府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

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对内陆和周边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制图、调查的政府机构收集了大量有关洪水、火灾、风暴和相关灾害的数据为有关地区后来的灾害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
地质调查局、海岸和地质调查局、美国林业局在内的机构记录了大量洪水、航运灾难、极端气候事件、森林火灾以及相关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资料。依据风险评估资料建造大规模的防灾工程如堤坝、水库、海堤等突发事件“避难”场所从法律上控制对易灾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和法规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多灾地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开展农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险开展改善气候的实验如人工增雨、消雾、减弱风暴及降低地层缝隙的压力避免地震等实验。在上世纪中叶联邦政府还制定了全国性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法律启动永久性的灾害救助项目。美国陆军工程兵在修建灾害工程 (防洪堤、水坝和防洪墙)的同时还为大型人工养滩项目提供资金资助、为沿海地区建立风浪侵袭模型监督跨洲飓风疏散计划的实施(受洪水影响)湿地使用许可管理等。保险公司如联邦保险管理局与当地政府共同监督洪区和高风险沿海地

区的制图和管理通过各种政策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帮助受灾人员恢复工作生活推动在有严重洪水威胁地区的长期居民搬迁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