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历史记录

第十一章 历史记录

第十一章 历史记录
第十一章 历史记录

第十一章历史记录

11.1 概述

在自动化系统中,系统的开始运行时间、中间是否退出、重要操作、运行维护人员的换班、运行过程是否出现严重工况、故障、系统重要参数的变化过程等对系统运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时候需要对它们进行记录和跟踪,以更好地保证系统安全、降低宕机时间、进行事故分析、质量分析和生产效率分析,改善系统的运行状况。

组态软件中提供了不同的机制用于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跟踪,如历史数据、运行记录、报警记录和日志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工程的运行状况。

历史数据主要记录工程中变量的数值变化过程,这些数据的变化过程直接反映了工程运行状况是否良好,是否稳定,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严重工况。对历史数据变化过程的分析可以找到系统的运行规律,是改进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生产产品的质量。

事件记录用于记录工程运行过程中重要的操作和是相应的运行人员,这对事故的定位十分有益。报警记录可以追踪运行严重工况,结合事件记录十分便于事故分析。有关报警的内容在“报警”一章中描述。

历史数据和事件记录均是从工程的角度来进行信息跟踪的。和它们不同,日志则是从软件本身的角度来记录易控软件在什么时候启动、退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信息,这些信息的大部分是在软件设计和编程时就已经固定的,但工程的开发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记录日志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帮助工程开发人员排出工程中的故障和对工程进行优化处理,还可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定位可能的软件故障。

11.2 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功能就是将工程中变量值的变化过程记录下来,保存到数据库中,用于以后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分析、报告、以了解和改进系统的运行状况。

11.2.1 数据记录

“历史数据”也称“历史记录”,它将所需要记录的工程变量的数值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记录下来,每次记录还需要记录当时的时间,这样事后就可以查询到“在过去什么时刻,哪个变量的数值是多少”。对于缓慢变化的变量,定时记录可能会造成一个没有变化的数值不断重复记录的情况,因此也可以选择按照数值变化后进行记录,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记录量。有时候用户还可能需要不按照既非定时也非变化的方式来记录历史数据。

在记录的变量较多和记录时间较长时,历史数据可能会很多,因为保存这些数据的目的是

为了日后的检索这些数据,或对检索到的数据进行象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开关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次数等等的统计运算处理,综合利用这些记录的原始数据或经过计算的运算统计数据。数据检索的快慢、对原始数据的进一步运算处理等都和数据的保存方式密不可分,也就是说数据的保存方式、检索和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易控将历史数据记录到容量大、稳定可靠的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中,充分利用标准数据库软件的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同时易控还采用了特别的缓冲设计,以增强SQL SERVER的快速响应能力。对于不希望额外购买SQL SERVER的用户,可以使用SQL SERVER的免费版本SQL SERVER EXPRESS。SQL SERVER EXPRESS在本机使用时,除了容量的限制外和SQL SERVER是完全相同的。

历史数据是记录到SQL SERVER EXPRESS还是SQL SERVER可以由用户选择,配置的方法是在工程窗口的“运行选项”对话框的“历史记录”页或者在“历史记录”节点的子节点“配置”所打开的对话框中进行选择,两者对历史记录的配置是完全相同的,选择记录历史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是SQL SERVER EXPRESS还是SQL SERVER、登录的最大等待时间、保存数据的时间和是否随工程的运行启动记录数据的记录等。如图11.1所示。

图11.1 “历史记录”配置对话框

不是所有的工程变量都是有意义进行保存记录的,要记录某一个工程变量,首先要进行指定,同时指定其记录方式。

图11.2 配置需要记录的变量

易控中变量是否保存不是作为变量的基本属性存在,即不是在变量的属性处配置的,而是在工程树的一个专门功能节点“历史记录”下的“记录变量”处进行的。双击“记录变量”节点,工作区中将打开一个表格用于填写哪些变量是需要进行数据记录的。

图11.3 “历史记录”变量表

在每一个记录变量的“记录配置”栅格中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该变量的记录方式。如下图所示,变化记录的“死区”是指当变量在上下变化幅度超过这个指定的数值时才进行记录,否则不予记录,这是为了防止当数据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变化,而我们又认为这种变化不那么重要时,不记录这些变化,这样就避免了记录数据量的无谓增加。

图11.4 变量历史记录的记录方式

至此,工程的历史数据记录即告完成。在工程运行时,易控将按照上述历史记录变量表中的配置的记录方式,自动将这些变量的数据变化过程记录到数据库中。

为了记录历史数据更大的灵活性,易控还提供了进一步的程序控制手段,通过易控的用户程序,用户能停止所有数据的记录;再启动所有数据的记录;手动记录数据等等,而且这些历史数据记录的程序控制指令和方式也在不断扩充。例如:HistoryRecords.StartRecord();指令可以启动历史数据的记录,HistoryRecords.StopRecord();指令可以停止历史数据的记录,HistoryRecords.SaveData(“锅炉.炉膛压力”);指令可以保存当时某一个变量的数值。有关用户程序编写方法请参见“脚本编程”一章。

11.2.2 历史数据查看和利用

对于记录下来的历史数据,组态软件一般提供历史趋势曲线(也称“历史曲线”)、报表、数据库访问等多种功能来检索查看这些数据,并对这些数据作统计分析和报表等。

历史曲线

系统运行和维护人员如果需要在画面上查看变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可以通过绘制在画面上的“历史曲线”图进行。“历史曲线”取出纪录的某一时间段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以曲线的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来。“历史趋势曲线”直观表现了数据在某一历史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是查看历史纪录数据的常用方法。“历史趋势曲线”是可以绘制到画面上的一个功能组件,在一个曲线组件上可以同时显示多个变量的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这样就可以进行多数据的对比。

在画面的图形工具箱的“常用”分类下选择“历史趋势曲线”,绘制在画面上,调整其大小和配置各种属性。在工程运行时,该组件自动提取历史数据库中记录的历史数据,并以希望的曲线的形式显示出来。

易控的“历史趋势曲线”具有许多可配置的属性。比如显示多少条曲线、曲线所对应的历史记录变量、曲线的颜色、线形、样式;时间轴和数值轴的刻度、颜色、标签和字体;数值轴的数值范围;网格样式;是否需要用于运行时操控曲线的工具栏、工具栏的项目、工具栏的操作权限;是否显示统计信息栏目,统计信息的种类等等,都可以进行配置,具体的使用过程请参考软件的联机帮助,这里不再赘述。

图11.5 图形工具箱中的“历史趋势曲线”

图11.6 画面上的“历史趋势曲线”配置示例

报表

技术人员一般通过报表查看历史数据,可以制作专门的历史数据报表,在报表中表现记录的历史数据。报表的格式可以随意设计,可以将多个变量的历史数据在报表中以多列的表格表现出来,每一列对应一个变量的历史数据,每一行代表了一个历史时刻。报表包含哪些变量的历史数据,需要表现哪个时间段的数据,是否需要展现统计数据,是哪些统计数据都可以进行配置。有关报表的详细情况,请参见本教程的“报表”一章。

11.3 运行记录

系统运行时,有些操作有操作顺序、条件等的特殊要求,不按要求的改变这些数值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运行记录能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即事件记录。它记录系统运行时操作人员对系统进行的操作,对工程中变量的修改,可供运行分析之用。

对于有多位操作员的系统,需要知道是哪位操作员工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因此可以选择记录运行人员什么时候登录和注销,即进入系统和退出系统。

11.3.1 事件记录

在易控开发环境的工程树中有一个专门的“事件记录”节点,其下有“配置”和“操作变量”两个子节点,如下图所示。

事件记录的配置

双击或从右键菜单打开“配置”节点,弹出如下对话框,用于配置和事件记录相关的一些信息。如是否记录操作事件,是否记录运行人员的登录和注销,记录保存的时间和保存的位置等。

图11.7 工程树中的“事件记录”

图11.8 事件记录配置

记录操作:选中后,则对“操作变量”子节点中定义的变量的改变事件进行保存,否则不进行记录。记录的信息包括:变量的名称、改变的时间、变量的新值和变量的旧值等信息。记录登录:选中后,则所有用户登录/注销的相关信息都会记录下来,否则不进行记录。记录的信息包括:时间、操作员名称和记录类型(登录或者注销)等。

缓冲区大小、缓冲写盘间隔:被记录信息总是先写入内存缓冲区中,当缓冲区满或达到一定时间间隔后,再将缓冲区中的信息写入磁盘。缓冲区大小是内存中的事件记录信息数量,缓冲写盘间隔是每间隔设定的时间把缓冲区的记录信息写入磁盘。这两个参数的目的是优化系统性能。一般保持默认值即可。

记录保留:指只记录设定天数的变量操作信息,超过时间后的记录则被自动删除。

事件记录位置:可以选择记录软件默认的位置或者指定的数据库中。数据库是通过指定ODBC数据源来决定的,可以是根据需要的任何数据库,如ACCESS、SQLSERVER、或ORACLE等。

操作变量的配置

双击或从右键菜单打开“操作变量”节点,会在开发环境的工作区中打开一个配置表,表格包含“变量名称”和“说明信息”。通过位于工作区底部的“新建”按钮,可以在表格中增加一条记录项,再点击“变量名称”单元格,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记录改变事件的变量,就完成了一个变量改变记录的配置过程,使用过程非常简单,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配置好的事件记录信息,在工程开始运行后,运行系统就会按照配置的要求将操作员的登录和注销,对变量的修过情况等自动记录到指定位置。

13.3.2 查看事件记录

记录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查看和分析,易控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功能组件“事件窗”,用于在画面上查看记录的事件信息。

图11.9 图形工具箱中的“记录窗”

记录窗和事件记录信息自动关联,不需要再作复杂的配置,但可以选择只显示哪些记录信息,如只显示操作信息、登录信息和注销信息等以方便定位和分析,可以配置信息显示的格式,可以通过记录窗查询不同时间段中的记录信息,可以控制不同类型信息的文本显示颜色,信息显示的前后顺序等。记录窗还有可以配置的工具条,用于满足运行时各种查询的要求。有关记录窗的使用和配置,和其它画面组件的使用完全相同,请参考“易控的画面开发”一章,这里不再赘述。

11.4 日志

日志从软件本身的角度来记录易控软件在什么时候启动、退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信息,这些信息的大部分是在软件设计和编程时就已经固定的,但工程的开发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记录日志信息。

日志信息通常包括开发系统的启动时间、退出时间,运行系统的启动时间、退出时间,工程中的功能的执行和退出,数据库的连接,一些调试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工程开发人员

定位工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缩短开发过程和对工程进行优化处理。同时这些信息还是软件开发人员了解和分析软件的工作状况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定位可能的软件故障,以优化和不断完善软件系统。

11.4.1 日志服务器

日志服务器是易控系统中的专门负责记录日志信息的独立程序。默认情况下,易控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启动时都会自动运行日志服务器程序,这样它才能记录开发和运行环境中的运行信息。如果日志服务器程序没有运行,则日志信息就不会被记录。可以配置当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启动时是否自动运行日志服务器程序,设置是在易控开发环境的“工具”菜单的“选项”菜单项中进行的。在点击“选项”弹出的对话框中的左侧选择“日志”,就可以选择是否启动日志服务器。

图11.10 易控开发环境的“工具”|“选项”菜单

修改后的日志选项只有在开发环境或运行环境在下次启动时才生效。

图11.11 易控的“日志”选项配置对话框

日志服务器程序是一个没有界面的程序,它在后台为易控提供日志记录以及记录的日志信息的查找等服务功能(因此称为日志服务器)。日志服务器程序运行起来后在Windows系统的状态栏中会出现一个图标。右键点击该图标会弹出如图11.13所示的菜单,菜单的选项可

退出日志服务器程序,设置其工作参数等。

图11.12 日志服务器程序在Windows状态栏上的图标

图11.13 日志服务器程序的右键盘菜单

可以选择配置日志服务器的工作参数,如日志信息的保存位置、保存到数据库还是文件,数据保留的时间,以及该服务程序对外通信的端口号等。如图11.14所示。具体参数的含义请参考用户手册,这里不再赘述。

图11.14 日志服务器的参数配置对话框

日志服务器记录的的每条信息都包含以下信息:信息体、信息的类别、记录信息的程序、程序所在的计算机名称、信息记录的时间等等。其中信息的类别分为“信息”、“警告”、“错误”、“调试”和“其它”。其中的“信息”表示一种提示信息,“警告”表示应该引起注意的信息,“错误”则是工程或软件发生了非预期的情况,“调试”是软件测试过程中显示的信息。

11.4.2 日志查看器

日志查看器是易控系统中的一个专门负责查看日志信息的独立程序。默认情况下,易控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启动时都会自动运行日志查看器程序。可以配置当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启动时是否自动运行日志查看器程序,具体设置方法和日志服务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日志查看器程序显示查看的是日志服务器程序记录的日志信息,它可以对正在发生的日志信息进行实时显示,也能浏览查询日志信息的历史。对各种类型的日志信息,日志查看器可

以按照信息的类别进行分类查询和显示。

日志查看器的运行与否,不会影响系统的日志信息记录。即日志查看器的退出不会丢失任何日志信息。因此可以随时关闭之,下次启动后仍然可以显示和查看信息。日志服务器程序是日志查看器的必要条件。日志查看器还可以连接网络上的运行于不同计算机上的日志服务器程序。

图11.15 日志查看器

11.5 示例

下面通过两个简单的例子分别演示易控的历史记录和事件记录的实际应用。

11.5.1 历史记录

在本例中,将工程中的变量“锅炉.温度”的数值,以每

5秒间隔保存一次到数据库中。

配置历史记录的过程如下:双击工程树“历史记录”节

点下的“记录变量”,在工作区中打开的配置表格中,填入

“锅炉.温度”变量,在表格的“记录配置”栅格中,配置

为定时记录,并且记录的间隔为5秒钟。

图11.16 定义工程中需要记录的变量

图11.17 记录变量配置表

易控默认把历史记录保存到SqlExpress数据库中,首先要确认该数据库已经成功安装。如需要安装,易控光盘的Tools\ Microsoft\SqlExpress文件夹下有安装程序。双击“历史记录”节点下的“配置”节点,将弹出一个配置对话框,其中可以测试数据库的连接有无问题,配置数据保存的时间等。

图11.18 历史记录的配置

这样就一切配置完毕了,在工程运行时,锅炉的温度数值就会每隔5秒钟被记录一次到数据库中。有关如何使用“历史趋势曲线”观察记录的锅炉温度变化趋势、打印锅炉温度的变化历史或直接在数据库中查看其数值,请参考画面开发、高级图形组件、报表和数据库访问相关的内容,有关这里不再赘述。

11.5.2 事件记录

本例中,要求记录操作人员的登录和注销事件,并记录对“锅炉.减压阀门”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配置事件记录的过程如下:双击工程树“事件记录”节点下的“配置”节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记录操作”和“记录登录”。双击“操作变量”节点,在打开的操作变量配

置表中,新建一个变量,选择“锅炉.减压阀门”,则完成了配置,当锅炉的减压阀门被操作时,易控会自动记录是哪位登录的操作工操作了该阀门。

在画面上配置以恶“记录窗”组件,可以查看记录的操作事件或操作工的登录情况,请参看画面开发和相关章节,这里不再介绍。

图11.19 事件记录的配置对话框

图11.20 需要记录操作事件的变量

图11.21 观察操作事件的记录窗

(完整版)复变函数知识点梳理解读

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 这一章主要是解释复数和复变函数的相关概念,大部分内容与实变函数近似,不难理解。 一、复数及其表示法 介绍复数和几种新的表示方法,其实就是把表示形式变来变去,方便和其他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二、复数的运算 高中知识,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主要是用新的表示方法来解释了运算的几何意义。 三、复数形式的代数方程和平面几何图形 就是把实数替换成复数,因为复数的性质,所以平面图形的方程式二元的。 四、复数域的几何模型——复球面 将复平面上的点,一一映射到球面上,意义是扩充了复数域和复平面,就是多了一个无穷远点,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猜想应该是方便将微积分的思想用到复变函数上。 五、复变函数 不同于实变函数是一个或一组坐标对应一个坐标,复变函数是一组或多组坐标对应一组坐标,所以看起来好像是映射在另一个坐标系里。 六、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与实变函数的极限、连续性相同。 第二章:解析函数

这一章主要介绍解析函数这个概念,将实变函数中导数、初等函数等概念移植到复变函数体系中。 一、解析函数的概念 介绍复变函数的导数,类似于实变二元函数的导数,求导法则与实变函数相同。 所谓的解析函数,就是函数处处可导换了个说法,而且只适用于复变函数。而复变函数可以解析的条件就是:μ对x与ν对y的偏微分相等且μ对y和ν对x的偏微分互为相反数,这就是柯西黎曼方程。二、解析函数和调和函数的关系 出现了新的概念:调和函数。就是对同一个未知数的二阶偏导数互为相反数的实变函数。而解析函数的实部函数和虚部函数都是调和函数。而满足柯西黎曼方程的两个调和函数可以组成一个解析函数,而这两个调和函数互为共轭调和函数。 三、初等函数 和实变函数中的初等函数形式一样,但是变量成为复数,所以有一些不同的性质。 第三章:复变函数的积分 这一章,主要是将实变函数的积分问题,在复变函数这个体系里进行了系统的转化,让复变函数有独立的积分体系。但是很多知识都和实变函数的知识是类似的。可以理解为实变函数积分问题的一个兄弟。 一、复积分的概念 复积分就是复变函数的积分,实质是两个实二型线积分。所以应该具有相应的实二型线积分的性质。复积分存在的充分条件是实部函数和虚部函数都连续。 二、柯西积分定理

一种通用的应用系统权限管理的实现方法

收稿日期:2000-10-09 基金项目:国家863/CIMS 并行工程主题资助项目(863-511-930-009) 一种通用的应用系统权限管理的实现方法! 朱建江,王宁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CIMS 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从数据库访问权限和应用层各个子系统访问权限两个方面,介绍了一种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用权限管理 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功能模型(DFD ) 和信息模型(ER 图)及部分程序设计代码。关键词:系统权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1)07-0062-02 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Right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System ZHU Jian-jiang ,WANG Ning-sheng (CIMS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Uniu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 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China ) Abstract :From the two aspect of the accessing right of database and sub-system ,a generaI right management method f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and the correspondent function modeI (DFD ),information modeI (ER diagram )and a part of program code are aIso given .Key words :System right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前言一套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应用系统的权限管理。所谓权限管理就是应用系统的不同用户,拥有与其角色相配的对特定几个应用子系统(或模块)的不同的操作权限,如对于某模块,系统超级用户拥有“插入、修改、删除、查询”等权限,而对于普通用户仅拥有“查询”权限。应用系统的权限管理从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的角度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功能层的访问权限管理和数据库访问层的权限管理。目前多数管理软件仅做到应用系统功能层上的权限控制,而没有做到数据库访问层的权限控制。功能层上的权限管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仅控制到应用子系统,即不同的用户可以访问不同的应用子系统的“窗体”,而没有控制到“窗体”上的各个功能菜单。这种做法比较简单,仅在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的初期或非常简单的应用系统中采用,目前多数已经弃之不用。另一种是控制到应用子系统“窗体”上的菜单层,即拥有不同角色的不同用户可以访问不同的应用子系统“窗体”,而且对于窗体上的不同功能菜单拥有不同的权限。这种处理方式是当前系统权限管理技术的主流。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控制到后台数据库基本表;即什么角色的用户可以对哪些基本表拥有哪几种操作权限。由于仅控制到功能层,并没有给软件用户的系统管理员来说提供一个分配数据库基本表的访问控制界面,系统管理员设置角色权限,给系统用户分配 角色等操作不得不通过手工写SOL 语句来实现, 因此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很不方便,尤其是当系统管理员需要分配多个角色、用户时。本文提出一种通用的管理到应用系统功能层和数据库访问层的权限管理方法,对于功能层管理到“窗体”的菜单层,对于数据库访问层管理到基本表和基本表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基本操作权限。 " 应用系统权限管理的功能模型设计 [1] 功能模型的表达采用数据流程图—Data FIow Diagram (DFD )。应用系统的权限管理从功能上可分为权限管理基本信息维护、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三个处理过程,其相关的数据流、数据存储以及输入、输出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应用系统权限管理功能模型(DFD 图) #应用系统权限管理的信息模型设计 信息模型的表达采用“实体—关系图(ER 图)”。在工程 领域,信息模型的设计应满足“三范式”,即非键属性既不函数 依赖于主键,也不传递依赖于主键[2]。在权限管理的信息模 型设计之前首先进行实体的标识。对应用系统功能层和数据库访问层进行权限管理的信息模型应包含以下实体:用户、角色、数据库访问权限、基本表、应用子系统、功能模块访问权限、模块菜单。 系统权限管理信息模型分为两个部分(见图2):对数据库访问权限的管理和对应用系统功能层的访问权限管理。数据库访问权限的管理包括用户表、角色表、数据库访问权限表、数据库基本表。其中用户表用于存储应用系统的所有用户;角色表用于存储所有角色;数据库基本表用于存储应用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库基本表;对于一个特定的角色可访问多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基本表;一个数据库基本表可被多个角色访问,即角色与数据库基本表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在数据库设计中这种“多对多”关系是“非确定的”,必须 予以消除,因此引入“中间实体”、“数据库访问权限表”进行处理。给一个角色分配了权限后,就可将这个角色分配给多个用户,角色表和用户表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应用系统的角色、权限分配管理制度

应用系统的角色、权限分配管理制度 第一条、用户权限管理 一、用户类型 1.系统管理员: 为应用系统建立账号及分配权限的用户 2.高级用户: 具有对应用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查询和修改的用户 3.普通用户: 只对系统内数据有查询功能的用户 二、用户建立 1.建立的原则 (1)不同类型用户的建立应遵循满足其工作需要的原则,而用户的权限分配则应以保障数据直报的高效、准确、安全为原则。 (2)用户的权限分配应尽量使用系统提供的角色划分。如需特殊的操作权限,应在准确理解其各项操作内容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和减少权限相互抵触、交叉及嵌套情况的发生,经调试成功后,再创建相应的角色赋予本级用户或直报用户。 (3)通过对用户进行角色划分,分配报告用户权限,合理限制对个案数据的修改权限,将数据报告与数据利用剥离,即原始数据报告与统计加工后信息利用分开。 (4)系统内所有涉及报告数据的帐户信息均必须采用真实信息,即

实名制登记。 2.建立的程序 (1)用户申请 可由使用部门使用人填写应用系统用户申请表,经单位领导签字批准后,向本单位负责应用的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2)用户创建 负责应用系统的相关部门在收到用户申请表后,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申请的内容和实际的工作范围,为其建立用户帐号并授予相应的角色,再填写用户申请回执表,经部门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反馈给申请单位。 创建用户的步骤:①建立用户帐号;②创建角色;③为角色配置权限; ④将角色授予用户。 第二条、用户安全 一、系统安全 1.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单位规章制度,不得参加任何非法组织和发布任何反动言论;严守单位机密,不得对外散布、传播本系统内部信息;不得有诋毁、诽谤、破坏本系统声誉的行为。 2.用户必须按“传染病监测信息应用工作与技术指南”对系统进行操作,尽量做到专人、专机运行使用本系统,并避免使用公共场所(如网吧)的计算机使用应用系统。 3.用户应在运行本系统的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定期杀毒;禁止在运行本系统的计算机上安装、运行含有病毒、恶意代码、木马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试题及答案(1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每题2分) 1.z=i 的三角表示式是: 。指数表示式是 。 2.|z -1|=4在复平面上表示的曲线是一个 。 3.38的全部单根是: , , 。 4.函数在f (z )=|z |2在z 平面上是否解析 。 5.设C 是正向圆周|z |=1,积分?c z dz 2 = 。 6.函数2 2 1 )1()(z e z f -=的弧立奇点是 和 ,其中 是极点, 是本性奇点。 7.级数 +++++n z z z 21在|z |<1时的和函数是 。 8.分式线性映射具有 , , 。 二、判断题(每题2分,请在题后括号里打“√”或“×”)。 1.零的辐角是零。 ( ) 2.i <2i . ( ) 3.如果f (z )在z 0连续,那么)(0z f '存在。 ( ) 4.如果)(0z f '存在,那f (z )在z 0解析。 ( ) 5.z e e -=2 ( ) 6.解析函数的导函数仍为解析函数 ( ) 7.幂级数的和函数在其收敛圆内解析。 ( ) 8.孤立奇点的留数在该奇点为无穷远点时其值为1--β

9.单位脉冲函数)(t δ与常数1构成一个傅氏变换对。 ( ) 10.共形映射具有保角性和伸缩率的不变性。 ( ) 三、计算题(每题6分) 1.dz z z c ?3sin (其中C 为正向圆周|z|=1) 2.?=?? ? ??-++4||3211z dz z z (积分沿正向圆周进行) 3.dz z ze z z ?=-2||21 (积分沿正向圆周进行) 4.求函数) 2()(1 )(10-+= z i z z f 在无穷远点处的留数 四、求解题(每题6分) 1. 求函数22),(y x y x u -=的共扼调和函数),(y x v 和由它们构成的解析函数 )(z f ,使f (0)=0。 2. 求函数2 ) 1(1 )(z z z f -= 在1|1|0<-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办法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办法(暂行)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保证公司应用系统所涉及各类信息安全,不因系统权限设置发生信息泄密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上线的企业级应用系统。 三、权限设置原则 (一)公司各应用系统权限设置分为“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功能权限指应用系统中为完成某项业务所开发的系统功能,“数据权限”指使用某项功能时可获取的数据范围。 (二)功能权限原则上授予各工作岗位,按照岗位从事的业务范围和职责授予该岗位相应的功能权限,处于该工作岗位的员工自动获得该岗位的功能权限;公司总经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的功能权限为系统中所有查询、统计类权限;各业务主分管领导功能权限为所主分管各业务部门所拥有的查询、统计类权限合集。 (三)数据权限设置分主分管领导、系统管理员、总部部门、项目经理部分别设置。一般情况下,总经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系统管理员数据权限为系统所有数据;主分管领导数据权限为所主分管各业务部门数据权限合集;总部部门数据权限为相应系统功能中所有数据;项目数据权限为本项目数据。 (四)企业级应用系统上线时,应同时完成系统权限分配表的签发工作,系统权限设置以权限分配表为依据。 四、岗位人员设置 (一)应用系统中各岗位人员设置,公司有明确规定的,按照公司规定设置。 (二)应用系统中各岗位人员设置,公司无明确规定的,由各单位申报名单,按申报名单设置。 五、权限管理职责 (一)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是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最高领导,全面负责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工作,负责信息化系统权限分配表的批准、签发。 (二)信息管理室作为企业级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指定各应用系统系统管理员;负责制定权限分配表,并根据公司管理需要、系统功能调

系统权限管理设计方案(优选.)

OA系统权限管理设计方案 l 不同职责的人员,对于系统操作的权限应该是不同的。优秀的业务系统,这是最基本的功能。 l 可以对“组”进行权限分配。对于一个大企业的业务系统来说,如果要求管理员为其下员工逐一分配系统操作权限的话,是件耗时且不够方便的事情。所以,系统中就提出了对“组”进行操作的概念,将权限一致的人员编入同一组,然后对该组进行权限分配。 l 权限管理系统应该是可扩展的。它应该可以加入到任何带有权限管理功能的系统中。就像是组件一样的可以被不断的重用,而不是每开发一套管理系统,就要针对权限管理部分进行重新开发。 l 满足业务系统中的功能权限。传统业务系统中,存在着两种权限管理,其一是功能权限的管理,而另外一种则是资源权限的管理,在不同系统之间,功能权限是可以重用的,而资源权限则不能。 针对OA系统的特点,权限说明: 权限 在系统中,权限通过模块+动作来产生,模块就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子模块,可能对应一个菜单,动作也就是整个模块中(在B/S系统中也就是一个页面的所有操作,比如“浏览、添加、修改、删除”等)。将模块与之组合可以产生此模块下的所有权限。 权限组 为了更方便的权限的管理,另将一个模块下的所有权限组合一起,组成一个“权限组”,也就是一个模块管理权限,包括所有基本权限操作。比如一个权限组(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浏览、添加、删除、修改、审核等操作权限,一个权限组也是一个权限。

角色 权限的集合,角色与角色之间属于平级关系,可以将基本权限或权限组添加到一个角色中,用于方便权限的分配。 用户组 将某一类型的人、具有相同特征人组合一起的集合体。通过对组授予权限(角色),快速使一类人具有相同的权限,来简化对用户授予权限的繁琐性、耗时性。用户组的划分,可以按职位、项目或其它来实现。用户可以属于某一个组或多个组。 通过给某个人赋予权限,有4种方式(参考飞思办公系统) A. 通过职位 a) 在职位中,职位成员的权限继承当前所在职位的权限,对于下级职位拥有的权限不可继承。 b) 实例中:如前台这个职位,对于考勤查询有权限,则可以通过对前台这个职位设置考勤查询的浏览权,使他们有使用这个对象的权限,然后再设置个,考勤查询权(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默认能进此模块的就能查询),则所有前台人员都拥有考勤查询的权利。 B. 通过项目 a) 在项目中,项目成员的权限来自于所在项目的权限,他们同样不能继承下级项目的权限,而对于项目组长,他对项目有全权,对下级项目也一样。 b) 实例中:在项目中,项目成员可以对项目中上传文档,查看本项目的文档,可以通过对项目设置一个对于本项目的浏览权来实现进口,这样每个成员能访问这个项目了,再加上项目文档的上传权和查看文档权即可。

复变函数基本定义(2020年10月整理).pdf

定义 邻域-定义1.1点的邻域指: 聚点、内点、孤立点-定义1.2给定点集,及点。称为的聚点或极限点指:的任一邻域内都有的无穷多个点。若,但非的聚点,则称为的孤立点; 若,又非的聚点,则称为的外点。若有一邻域全含于内,则称为的内点。若的任一邻域内,同时有属于和不属于的点,则称为的边界点。边界点的全体称为的边界。记作。 开集、闭集-定义1.3若点集的每个聚点都属于,则称为闭集;若点集的点皆为内点,则称为开集。 有界性-定义1.4点集称为有界集,若使有。 区域-定义1.5非空开集称为区域,若是连通的,即:中任意两点可用全在中的折线连接。 闭域-定义1.6区域加上它的边界称为闭域,记为:。 约当曲线-定义1.7设是实变数的两个实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则由方程 所决定的点集,称为复平面上的一条连续曲线。上式称为的参数方程分别称为的起点和终点。

单连通区域-定义1.8设为复平面上的区域,若在内无论怎样划简单闭曲线,其内部仍全含于,则称为单连通区域;非单连通区域称为多连通区域。 复变函数-定义1.9设为一复数集,若对内每一复数,有唯一确定的复数与之对应,则称在上确定了一个单值函数。若对内每一复数,有几个或无穷多个与之对应,则称在上确定了一个多值函数。 复变函数的极限-定义1.10设,为的聚点。若存在一复数,使,,只要,就有 则称沿于有极限,并记为。 连续函数-定义1.11设子点集上有定义,为的聚点,且。若 即对任给的,,只要,,就有 则称沿于连续。 复球面复平面加上点后称为扩充复平面,与它对应的就是整个球面,称为复球面。 无穷远点考虑平面上一个以原点为心的圆周,在球面上对应的也是一个圆周。当圆周的半径越大时,圆周就越趋北极。北极可以看成是与平面上的一个模为无穷大的假想点相对应,这个假想点称为无穷远点,并记为。 主要定理 约当定理-定理 1.1任一简单闭曲线将平面唯一地划分成三个点集且满足

全国气象站点位置

区站号台站名称省份纬度 度分经度 度分 拔海 高度 0.1米 开始年月截止年月缺测情况 50136 漠河黑龙江5258 12231 4330 1957 04 2007 12 195807-08 50246 塔河黑龙江5221 12443 3619 1960 12 2007 12 196111, 196209-197112 50349 新林黑龙江5142 12420 4946 1972 01 2007 12 50353 呼玛黑龙江5143 12639 1774 1954 01 2007 12 50425 额尔古纳右旗内蒙古5015 12011 5814 1957 01 2007 12 50434 图里河内蒙古5029 12141 7326 1957 01 2007 12 50442 大兴安岭黑龙江5024 12407 3717 1966 07 2007 12 50468 黑河黑龙江5015 12727 1664 1959 01 2007 12 50514 满洲里内蒙古4934 11726 6617 1956 12 2007 12 50527 海拉尔内蒙古4913 11945 6102 1951 01 2007 12 50548 小二沟内蒙古4912 12343 2861 1957 01 2007 12 50557 嫩江黑龙江4910 12514 2422 1951 01 2007 12 50564 孙吴黑龙江4926 12721 2345 1954 01 2007 12 50603 新巴尔虎右旗内蒙古4840 11649 5542 1957 10 2007 12 50618 新巴尔虎左旗内蒙古4813 11816 6420 1958 11 2007 12 50632 博克图内蒙古4846 12155 7397 1951 01 2007 12 50639 扎兰屯内蒙古4800 12244 3065 1952 02 2007 12 50656 北安黑龙江4817 12631 2697 1958 09 2007 12 50658 克山黑龙江4803 12553 2346 1951 01 2007 12 50727 阿尔山内蒙古4710 11956 9972 1952 06 2007 12 50742 富裕黑龙江4748 12429 1627 1956 10 2007 12 50745 齐齐哈尔黑龙江4723 12355 1471 1951 01 2007 12 50756 海伦黑龙江4726 12658 2392 1952 07 2007 12 50758 明水黑龙江4710 12554 2472 1953 01 2007 12 50774 伊春黑龙江4744 12855 2409 1955 10 2007 12 50775 鹤岗黑龙江4720 13016 2279 1955 11 2007 12 50788 富锦黑龙江4714 13159 664 1952 08 2007 12 50834 索伦内蒙古4636 12113 4997 1957 12 2007 12 50838 乌兰浩特内蒙古4605 12203 2747 1951 01 2007 12 50844 泰来黑龙江4624 12325 1495 1958 01 2007 12 50853 绥化黑龙江4637 12658 1796 1952 07 2007 12 50854 安达黑龙江4623 12519 1493 1952 07 2007 12 50862 铁力黑龙江4659 12801 2105 1957 12 2007 12 50873 佳木斯黑龙江4649 13017 812 1951 01 2007 12 50877 依兰黑龙江4618 12935 1001 1959 01 2007 12 50888 宝清黑龙江4619 13211 830 1956 11 2007 12 50915 东乌珠穆沁旗内蒙古4531 11658 8389 1955 11 2007 12 50936 白城吉林4538 12250 1553 1951 01 2007 12

(完整版)应用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安全管理办法

用友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了保障在用友系统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因不安全的操作而导致的数据泄漏、被盗取等安全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仅适用于公司全员。 三、职责与分工 1、职能部门: (1)公司权限负责人:总经理 1)负责签批部门间的权限的授予; 2)负责对用友系统用户帐号及密码安全进行不定期抽查; (2)系统管理员:财务负责人 1)用友系统管理由财务部负责,除总经理及财务部指定的系统管理员外任何部门不得担任系统管理员一职。 2)负责帐号、各岗位权限分配、系统维护、各模块使用情况的安全运行监管。 3)负责根据《用友用户新增\变更\注销请示单》在系统中设置用户权限; 4)负责维护本单位用户和权限清单; 5)遵守职业道德,接受总经理权限负责人的抽查。 (3)各岗位系统操作员:负责所使用模块的权限管理和该模块的数据安全; A.采购部负责有关产品基础信息定义、系统采购模块使用。 B.销售部负责系统销售模块使用。 C.物流部负责仓库管理权限和销售单打印、查询权限; 2、用户帐号: 登录用友系统需要有用户帐号,用户帐号是由财务部系统管理员根据员工工作岗位员工的工作性质规定下进行系统岗位功能、权限分配和设置的。 (1)密码设置及更改: 1)第一次登录用友系统时,用户必须改变事先由管理员分配的初始密码; 2)系统管理员及操作员密码每三个月必须变更一次,密码不少于6位。 3、帐号与密码保管: 系统使用人必须保证用户ID和用户密码的保密和安全,不得对外泄漏,用户帐号不可转借他人使用;

3、责任承担及注意事项: (1)帐号的对应的使用者应对该帐号在系统中所做的操作及结果负全部责任。(2)系统管理员应该每天检查系统日志,对发现的非法登录、访问等行为。(3)管理帐号及管理权限的增加、删除必须经总经理书面批准,任何人不得任意增加、修改、删除。 (4)任何人除所负责权限岗位以外的信息数据不得随意导出:如客户资料、产品进价、销售数据等,如有需要需提交书面申请交总经理审批后统一由财务部导出打印,并建立打印档案。 (5)非财务部指定的系统管理人员未经许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和对运行系统及各种设置进行更改。 四、用户申请\变更\注销流 (1)由用户本人提出申请(填写《请示单》)经部门主管审核交财务部并报总经理审核批示使用权限; (2)财务部系统管理员根据经总经理审批《请示单》在系统中进行权限设置后通知申请人; (3)申请人应在收到通知的当天修改初始口令。 (4)当用户由于工作变动、调动或离职等原因需要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修改或注销时,应填写书面《请示单》经总经理审批后系统管理员应及时进行用户的变更、暂停或注销权限。 三、数据备份及安全管理 1、服务器数据库要设置每日自动备份,每周五财务部应进行一次介质数据的备份并异地存放,确保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备份数据不得更改。 2、系统管理人员应恪守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泄露中心各种信息资料与数据。 3、服务器是用友系统的关键设备,不得随意调试、挪作它用。 4、系统操作时,外来人员不得随意操作、靠近观看。对外来人员不合理要求应婉拒,外来人员不得未经同意不得查看、操作系统。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 1、系统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病毒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2、不得在服务器上安装新软件,若确为需要安装,安装前应进行病毒例行检测。 3、经远程通信传送的程序或数据,必须经过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4、定期进行电脑杀毒,对电脑中毒后在各种杀毒办法无效后,须重新对电脑格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规定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 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办法(暂行)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保证公司应用系统所涉及各类信息安全,不因系统权限设置发生信息泄密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上线的企业级应用系统。 三、权限设置原则 (一)公司各应用系统权限设置分为“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功能权限指应用系统中为完成某项业务所开发的系统功能,“数据权限”指使用某项功能时可获取的数据范围。 (二)功能权限原则上授予各工作岗位,按照岗位从事的业务范围和职责授予该岗位相应的功能权限,处于该工作岗位的员工自动获得该岗位的功能权限;公司总经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的功能权限为系统中所有查询、统计类权限;各业务主分管领导功能权限为所主分管各业务部门所拥有的查询、统计类权限合集。 (三)数据权限设置分主分管领导、系统管理员、总部部门、项目经理部分别设置。一般情况下,总经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系统管理员数据权限为系统所有数据;主分管领导数据权限为所主分管各业务部门数据权限合集;总部部门数据权限为相应系统功能中所有数据;项目数据权限为本项目数据。 (四)企业级应用系统上线时,应同时完成系统权限分配表的签发工作,系统权限设置以权限分配表为依据。 四、岗位人员设置 (一)应用系统中各岗位人员设置,公司有明确规定的,按照公司规定设置。 (二)应用系统中各岗位人员设置,公司无明确规定的,由各单位申报名单,按申报名单设置。 五、权限管理职责 (一)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是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最高领导,全面负责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工作,负责信息化系统权限分配表的批准、签发。 (二)信息管理室作为企业级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指定各应用系统系统管理员;负责制定权限分配表,并根据公司管理需要、系统功能调整、扩充对权限分配表进行变更维护;依据权限分配表对系统中各种权限进行检查,保证系统中权限设定符合权限分配表的要求。

气象站点分布信息

气象站点分布信息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表全国基本基准站信息文件 区站号省名台站名纬度 (°) 经度 (°) 拔海高度 (米) 类别 50136黑龙江漠河433基准站50246黑龙江塔河基本站50349黑龙江新林基本站50353黑龙江呼玛基本站50425内蒙古额尔古纳基本站50434内蒙古图里河基准站50442黑龙江加格达奇基本站50468黑龙江黑河基本站50514内蒙古满洲里基准站50527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基本站50548内蒙古小二沟基本站50557黑龙江嫩江基本站50564黑龙江孙吴基准站50603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基本站50618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642基本站50632内蒙古博克图基准站50639内蒙古扎兰屯48基本站50656黑龙江北安基本站50658黑龙江克山基本站50727内蒙古阿尔山基本站50742黑龙江富裕基准站50745黑龙江齐齐哈尔基本站50756黑龙江海伦基准站50758黑龙江明水基本站50774黑龙江伊春基本站50775黑龙江鹤岗基本站50788黑龙江富锦基本站50834内蒙古索伦基准站50838内蒙古乌兰浩特基本站50844黑龙江泰来基本站50853黑龙江绥化基本站50854黑龙江安达基本站50862黑龙江铁力基本站50873黑龙江佳木斯基准站50877黑龙江依兰基本站

50888黑龙江宝清83基本站50915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基本站50936吉林白城基准站50948吉林乾安45基本站50949吉林前郭尔罗斯基本站50950黑龙江肇州基准站50953黑龙江哈尔滨基本站50963黑龙江通河基本站50968黑龙江尚志基准站50978黑龙江鸡西基准站50983黑龙江虎林基本站51053新疆哈巴河基本站51059新疆吉木乃基本站51068新疆福海基准站51076新疆阿勒泰基本站51087新疆富蕴基准站51133新疆塔城83基本站51156新疆和布克赛尔基本站51186新疆青河基本站51232新疆阿拉山口基本站51241新疆托里基本站51243新疆克拉玛依基本站51288新疆北塔山基本站51330新疆温泉基本站51334新疆精河基准站51346新疆乌苏基本站51356新疆石河子基本站51365新疆蔡家湖基准站51379新疆奇台基准站51431新疆伊宁基本站51437新疆昭苏1851基本站51463新疆乌鲁木齐935基本站51467新疆巴仑台1739基本站51477新疆达坂城基本站51495新疆十三间房基本站51526新疆库米什基本站51542新疆巴音布鲁克2458基准站51567新疆焉耆基本站51573新疆吐鲁番基准站

权限管理系统方案

权限管理系统 一、系统功能分析 1. 系统的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完成权限授予及权限验证的功能,权限授予实现某个用户对模块的某个功能的操作许可,组成权限数据库。为用户分配角色来实现授权。权限验证实现通过实现定义好的权限数据库,判断该用户是否对某个模块的某个功能具有操作权限,权限验证采用过滤器来设计,用户在应用系统中进行所有操作都需要经过这一层过滤器。 系统设计包括以下5个模块: ?人员管理:创建、更新、删除、查询人员信息、人员角色维护。 ?功能管理:创建、更新、删除、查询功能信息。 ?模块管理:创建、更新、删除、查询模块信息、模块功能维护。 ?角色管理:创建、更新、删除、查询角色信息、角色权限维护。 ?验证权限:判断用户对某一个模块的操作是否合法。

图 1系统功能结构图 2. 技术选型 系统采用业界常用的J2EE框架进行组合。要求成熟稳定的系统框架以满足系统的松耦合性、扩性和可维护性。权限管理系统采用Struts+Hibernate+Spring 三种框架组合开发。 表示层和控制层框架:选择业界广泛使用而且成熟稳定的Struts。 业务逻辑层框架:选择轻量级Spring Framework。 持久层框架:选择Hibernate。 3. 系统逻辑结构分析 系统采用Struts+Hibernate+Spring架构进行开发。在体系结构上将系统划分为四个层次:表示层、控制层、业务层、持久层。表示层和控制层融合紧密,采用struts框架;持久层采用Hibernate框架;业务层和持久层统一使用spring 框架支撑。 Struts框架接收来自表示层请求“xxxAction.do”,请求参数封装在“xxxForm”

最经典的用户权限管理模块设计

实现业务系统中的用户权限管理--设计篇 B/S系统中的权限比C/S中的更显的重要,C/S系统因为具有特殊的客户端,所以访问用户的权限检测可以通过客户端实现或通过客户端+服务器检测实现,而B/S 中,浏览器是每一台计算机都已具备的,如果不建立一个完整的权限检测,那么一个“非法用户”很可能就能通过浏览器轻易访问到B/S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因此B/S 业务系统都需要有一个或多个权限系统来实现访问权限检测,让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正常合法的使用已授权功能,而对那些未经授权的“非法用户”将会将他们彻底的“拒之门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如何设计可以满足大部分B/S系统中对用户功能权限控制的权限系统。 需求陈述 不同职责的人员,对于系统操作的权限应该是不同的。优秀的业务系统,这是最基本的功能。 可以对“组”进行权限分配。对于一个大企业的业务系统来说,如果要求管理员为其下员工逐一分配系统操作权限的话,是件耗时且不够方便的事情。 所以,系统中就提出了对“组”进行操作的概念,将权限一致的人员编入同 一组,然后对该组进行权限分配。 权限管理系统应该是可扩展的。它应该可以加入到任何带有权限管理功能的系统中。就像是组件一样的可以被不断的重用,而不是每开发一套管理系统,就要针对权限管理部分进行重新开发。 满足业务系统中的功能权限。传统业务系统中,存在着两种权限管理,其一是功能权限的管理,而另外一种则是资源权限的管理,在不同系统之间,功

能权限是可以重用的,而资源权限则不能。 关于设计 借助NoahWeb的动作编程理念,在设计阶段,系统设计人员无须考虑程序结构的设计,而是从程序流程以及数据库结构开始入手。为了实现需求,数据库的设计可谓及其重要,无论是“组”操作的概念,还是整套权限管理系统的重用性,都在于数据库的设计。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数据库结构: 首先,action表(以下简称为“权限表”),gorupmanager表(以下简称为“管理组表”),以及master表(以下简称为“人员表”),是三张实体表,它们依次记录着“权限”的信息,“管理组”的信息和“人员”的信息。如下图:这三个表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的,一个权限可能同时属于多个管理组,一个管理组中也可能同时包含多个权限。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员可能同时属于多个管理组,而一个管理组中也可能同时包含多个人员。如下图: 由于这三张表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的交互,最好使用另外两张表来完成。而这两张表起着映射的作用,分别是“actiongroup”表(以下简称“权限映射表”)和“mastergroup”表(以下简称“人员映射表”),前者映射了权限表与管理组表之间的交互。后者映射了人员表与管理组表之间的交互。如下图:另外,还需要一张表来控制系统运行时左侧菜单中的权限分栏,也就是“权限

复变函数考试试卷10

10 一、 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⒈函数f(z)在z=z 0处解析是指 。 ⒉开集要在满足条件 下才能称为区域。 ⒊4 π - =z 为函数 z z cos sin 1 +奇点中的_____________。 ⒋L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方程2z 4 +z 3 +z 2+30=0在单位圆内有_________个根。 ⒍ ?==-22)1(1 z dz z _____________。 7. 0=z 为2 1 )(-= z z f 的 阶零点。 8. 在点z 不满足柯西黎曼条件的复变函数一定在z 。 9. )(2121z z z z z z ≠-=-表示的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分式线性变换i z i z w +-= 可以把实轴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⒈z=z 0是集E 的聚点是指_____。 A :Z 0的任意邻域中均有集E 的无穷多点 B :Z 0的某个邻域中有集E 的无穷多点 C :Z 0的任意邻域至少有集E 中的一点 ⒉Z=Z 0是集E 的内点是指______。 A :Z 0的某个邻域中全是E 的点 B :Z 0的某个邻域中有E 中的无穷多点 C :Z 0的任意邻域中全是E 的点 ⒊E 的聚点_______E 的内点。 A :一定是 B : 一定不是 C : 不一定是 ⒋E 的内点_______E 的聚点。 A :一定是 B : 一定不是 C : 不一定是 ⒌区域 D 的边界点_______区域。 A :属于 B :不属于 C :不一定属于 三、计算下列积分(每题6分,共30分) ⒈? +c i y )(dz , 其中C 为从0到1+i 的直线段。 ⒉?c z e z z sin 4 dz, 其中C 为1-z =1。 ⒊? c z 34dz, 其中C 为i 到3+i 的直线段。 ⒋ ? -c z z ) 1(3 sin dz, 其中C 为1-z =1。 5.计算 z z d z z ?=+2cos sin 1 π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中国地面气象台站号

中国地面气象台站号 740的 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基本情况表 吴迅英(2002.11.30修改) 区站号站名北纬东经测场高度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台站类型站变动及缺年月 50136 漠河5258 12231 04330 195704------------200012 基准站1992年改基准站 缺195807、195808 50246 塔河5221 12443 03619 196012------------200012 基本站缺196111、 196209-197112 50349 新林5142 12420 04946 197201------------200012 基本站 50353 呼玛5143 12639 01774 195401------------200012 基本站 50425 额尔古纳右旗5015 12011 05814 195701------------200012 基本站 50434 图里河5029 12141 07326

195701------------200012 基准站1992年改基准站 50442 大兴安岭5024 12407 03717 196607------------200012 基本站 50468 黑河5015 12727 01664 195901------------200012 基本站 50514 满洲里4934 11726 06617 195612------------200012 基准站1991年改基准站 50527 海拉尔4913 11945 06102 195101------------200012 基本站 50548 小二沟4912 12343 02861 195701------------200012 基本站 50557 嫩江4910 12514 02422 195101------------200012 基本站 50564 孙吴4926 12721 02345 195401------------200012 基准站1992年改基准站 50603 新巴尔虎右旗4840 11649 05542 195710------------200012 基本站 50618 新巴尔虎左旗4813 11816 06420 195811------------200012 基本站 50632 博克图4846 12155 07397 195101------------200012 基准站1992年改基准站 50639 扎兰屯4800 12244 03065

信息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办法

******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各运行信息系统权限和数据的管理,明确权限及数据管理相关责任部门,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生产能力,规范公司业务系统权限申请及数据管理流程,防范业务系统操作风险,公司制定了信息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办法,以供全公司规范执行。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信息系统权限及数据包括,但不仅限于公司运行的OA办公系统、业务作业系统、对外网站系统等涉及的系统用户权限分配、日常管理、系统及业务参数管理,以及数据的提取和变更。 第三条本办法遵循责权统一原则对员工进行系统授权管理,控制公司相关信息传播范围或防范进行违规操作。 第四条信息技术部是本办法主要执行部门,设立系统运维岗负责系统用户权限管理、部分基本参数设置、系统数据的提取和变更的具体技术实现。其它相关部门应指定专人(简称:数据权限管理员)负责统一按本办法所制定的流程执行相关操作,或通过工作联系单方式提出需要信息技术部或其它相关部门完成的具体工作内容。 第五条用户授权和权限管理应采取保守原则,选择最小的权限满足用户需求。第二章系统权限管理 第六条系统权限管理由信息技术部系统运维岗和各业务部门数据权限管理员共同协作完成,风险与合规部数据权限管理员负责对业务部门提出的系统权限进行审批,信息技术部系统运维岗负责对权限进行变更。信息技术部系统运维岗拥有系统管理和用户管理权限(信息技术部可以拥有开发测试环境超级用户权限),风险与合规部拥有超级用户权限,风险与合规部数据权限管理员拥有对权限列表进行查询的权限,以方便行使监督职能。. 第七条为有效的进行用户权限管理,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应掌握系统各功能模块、菜单结构,按功能模块完成系统中权限角色设计;应熟悉本部门各岗位工作基本情况,有效识别权限与职责的匹配关系。 第八条用户申请使用、增加或者修改系统权限(包括新增员工权限申请、变更、离职员工权限),需填写《系统权限申请表》(见附件五),说明申请用户人事信息、所在部门、岗位、申请理由、申请内容。 第九条信息技术部系统运维岗完成用户权限的设置后,必须将《系统权限申请表》(见附件五)电子文档、纸质文档进行存档,并以邮件方式从信息技术部运维组信箱(IT_yunw@******.)发送至风险与合规部机构信箱,提请风险与合规部对结果进行审核。如在三个工作日内风险与合规部没有作出答复,则信息技术部默认权限设置成功。信息技术部系统运维岗在保证信息安全前提下,通知最终用户启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存档规则如下: (一)电子文档的在公司文件服务器设置专门目录存放,存档文件名格式为:权限申请+日期+两位序号(部门中文名称)(财务部).doc,《批量权限申请表》附于此文档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