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初三化学二模卷(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初三化学二模卷(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初三化学二模卷(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初三化学二模卷(含答案)

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理化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9年4月

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六、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分)

27. 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B.啤酒C.牛奶D.河水28.碳酸钾(K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0 B.-2 C.+2 D.+4

29.属于有机物的是

A.CH4 B.CO C.CO2D.H2CO3 30.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A. H2O

B. Mg

C. 5H2

D. He

31.关于铜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红色固体 B. 常温不易与氧气反应

C.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良好的延展性

32. 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食盐C.泥沙D.碳酸钙

33. 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34.属于氮肥的是

A. (NH4)2SO4

B. NaCl

C.K2SO4

D. Ca(H2PO4)2 35.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原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 干冰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36.物质的俗名、学名与化学式均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水银银Ag B.烧碱碳酸钠Na2CO3

C.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2D.胆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37.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具有导电性B.都是黑色固体

C.金刚石的硬度小于石墨D.是碳元素的同体素异形体

3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9.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 .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C .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明矾用于净化水

40. NaOH +HCl ?→?

NaCl +H 2O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中和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1.对反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

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C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 .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会有气泡产生 4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uO +H 2?→?Cu +H 2O

B .2H 2O ??→?通电 2H 2 + O 2↑

C .Fe 2O 3+HCl ?→?

FeCl 2+H 2O D .2NaOH +CO 2?→?Na 2CO 3+H 2O 43.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a 、d 属于氧化物

B. 反应物a 、b 是由原子构成的,生成物c 、d 是由分子构成的

C.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 、b 的质量比为17:24

D. 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a 、b 、c 、d 的微粒个数比为1:1:1:1 44.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CO 和CH 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澄清

石灰水的烧杯 B 除去NaCl 中少量HCl 加硝酸银溶液后过滤 C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D

除去CaO 中的CaCO 3

加入适量稀盐酸

45. 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够鉴别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无色溶液,该试剂是

A. 稀盐酸

B. 氢氧化铜

C. 硝酸银溶液

D.稀硫酸

46. 取10g碳酸钙高温灼烧,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了4.4g二氧化碳B.生成了0.1mol氧化钙

C.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约为4.5g D.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6g

七、填空题(共20分)

47.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气用作优质燃料,利用了氢气的(1)性;②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2)性;

③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3);④烧菜时,NaCl溅到炉火上,火焰呈(4)色;⑤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

⑥蜂蜜中的果糖(化学式为C6H12O6)含有(6)种元素,该物质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为(7)。90g果糖的物质的量为(8)mol,其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是n×6.02×1023,则n的数字是(9)。

48.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0 2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KNO313.3 31.6 63.9 86.0 110.0 169.0 246.0 NaCl 35.7 36.0 36.6 37.0 37.3 38.4 39.8

①20℃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KNO3(10)NaCl(填“>”或“=”或“<”)。

②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11)。

③配制200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称取氯化钠固体(12)g。

④60℃时,50g水中溶解43g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欲使该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可以恒温蒸发水的质量(13)g(精确到0.1);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也可以降温到(14 )℃恰好饱和。

49.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为节能减排,回收硫酸锌及有关金属,

设计如下部分流程。

①步骤I中操作名称是(15)。

②固体A的成分是(16);步骤Ⅱ中滤液C内所含溶质有(17);

③写出步骤Ⅲ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18)、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是(19)。

八、简答题(共20分)

50.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关问题。

①仪器的名称:a (20);仪器的用途:b (21)。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23)(填装置编号)。充分反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顺序是(24)(填编号) 。

Ⅰ.过滤Ⅱ.洗涤Ⅲ.溶解Ⅳ.烘干

③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欲制取0.1mol二氧化碳气体(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参加反应的碳酸钙

的质量是(25)g(通过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④充分反应后经测定③中溶液的pH为3(注: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为了处理该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

溶液,应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26)(填下列编号),充分反应后过滤。

Ⅰ.Ca(NO3)2Ⅱ. CaCO3Ⅲ. CaO Ⅳ. Ca(OH)2

51.通过下列实验装置探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7)。

②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28);

③装置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其化学方程式为(29);

④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30)(选填编号)

Ⅰ. 给装置A中通入0.1mol二氧化碳,装置C中可生成0.2mol铜

Ⅱ.装置C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与装置D中增加的质量相等

Ⅲ.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C处酒精灯

Ⅳ.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52.某废液M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资料信息】

【探究过程】

【实验反思】步骤三第(34)空中滴加的溶液一定要过量的原因是(37)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赵淑华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总分100分。本次考试考试范围是7--8单元,内容全面、涵盖知识点详细、题型全、重点突出、试题有梯度也有难度,便于优生的选拔,但试卷题量偏大,个别题尤其是计算题与中考题相比难度加大不少。 二、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全年级得满分的同学寥寥无几,甚至每班中错1--2个的都不多,前200名的学生错7—8个的大有人在,尤其 5、17、18、19题这几个综合性较强的题出现错误最多,总之,选择题出现这么多错误的原因就是对平时所学习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不是特别的扎实,有一部分同学是将知识点记住了,但是不能灵活地去运用。 (二)填空及简答题发现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图形能力较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第一次接触探究题,所以答题难度较大,有的学生是心里明白,笔不会写。最后几空,自己写实验步骤、现象等难度更大。得分率大大降低。 (四)计算题这是本次考试中完成最不好的一题。全年级全做对的超不过20人。学生刚刚接触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只能对直接性试题做简单计算,对综合性较强的此类计算能力还较差,同时发现学生的解题步骤需要规范。 三、教师教学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存在问题: (1)、因时间紧,只进行知识点教学,对练习重视不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未得到训练和培养。 (2)、未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思考、改正、消化。

(3)、只注重讲而忽视了管,应加强教学管理。 2.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熟悉。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解答实验题(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主要是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如在第24、27小题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等,在填空、实验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5)、探究题分析理解能力差。 (6)、做题速度慢且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题简单反而用时较多。 四、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这对于今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这次考试打击了不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日后教学内容要更加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加重视化学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的互相渗透,强调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自感受和体验等来学习化学,学生兴趣就会提高。 2、教学中应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化学用语。 3、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多一些为什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观察、分析解答。如果我们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探究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题的规范性。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这份模测试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重点检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中考题型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1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9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120分钟完成。 二、具体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诗句默写,汉字的音、形、义,语病 ,文学文化常识及应用文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是课内诗歌,出自九年级下册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难度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这对今后的教学很有指导性。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课外阅读,出自张岱的《姚长子墓志铭》,考察了实词、断句、翻译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难度适合,很有指导性。

紧跟时事热点,文章为《光明日报》的《冠状病毒知多少》,考察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段落的作用,说明文语言,说明方法及作用,概括提炼信息。难度适中,很有指导性与前瞻性。 (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课内对《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查,其中《西游记》难度较低,没有给学生设置障碍,17小题考察的是对故事情节的把握,部分学生失分严重。 (五)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的是记叙文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考察了概括文章内容、赏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感悟题。题目很典型,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部分:作文 作文是命题作文《宅当有为》,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而且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诗句默写、”“拼音”、“汉字的书写”、“词义辨析”、“语病”、“文学文化常识”和“应用文”。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还不错,得分率只有85%,其中“挣脱”读音错误太多,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不扎实。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 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内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

(完整版)2017届上海市长宁区初三化学二模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理化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化学部分2017.4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Zn-65 Ag-108 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7.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是() A.Al B.Cl C.Ag D.Si 28.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0 C.+4 D.+6 29.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烷B.碳酸钙C.一氧化碳D.木炭 30.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草莓酱B.蔗糖C.牛奶D.食用油3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B.石墨、金刚石C.水、过氧化氢D.干冰、冰 3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烧碱:Na2CO3B.胆矾:CuSO4 C.生石灰:CaCO3D.红磷:P 3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NO3B.NH4NO3 C.K2CO3D.Ca(H2PO4)2 34.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D.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35.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干冰用于食品冷藏 C.氦气填充气球D.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 36.用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 A.紫色B.黄色C.白色D.红色37.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均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 B.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酸遇指示剂变色 C.滴有品红的水呈红色,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初四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种以主题形式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占总分值约75%。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综合题(第五大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

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基本情况分析 及格人数优秀人数 一班32 8 二班30 11 三班31 15 四班28 11 五班27 13 六班32 16 三、错题分析 第6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不清。 第10题:学生对反应时间和总质量关系的图象未弄清楚。 第12题:本题的条件多了一个学生就想不全了。 第14题: 少数学生将题意看错而误选。

2018届上海市静安区初三化学二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习质量调研 化学部分 2018.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六、选择题(共 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2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水果榨汁 )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 C.滴水成冰 D.糕点变质 ) 29.某宝石的主要成分是SiO 2,SiO 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30.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D. +4 ) A. 4P+5O 2 点燃 2P 2O 5 高温 B. C+2CuO CO 2 2Cu C. 2H 2O 通电 2H 2 O 2 D. NaOH+HCl N aCl+H 2O 3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 ) B.氧气和液氧 C.水和双氧水 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32.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铁丝:火星四射 B.木炭:白光 C.硫粉:淡蓝色火焰 D.甲烷:蓝色火焰 3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34.下列不能用来加热液体的仪器是( A.量筒 B.烧杯 B.植物油 C.硝酸钾 ) D.白酒 C.蒸发皿 D.试管 35.实验室用草酸(H 2C 2O 4)制取 CO 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 CO +X+CO 2 浓硫酸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A. H 2O 2 B. H 2O C. CH 4 D. H 2 1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题特点 1.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本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各类试题成绩分布较为合理,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不大。填空题第13题,第14题考到环境保护的题目与生活实际联系。本次填空题第10,14题填空属于开放性试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领域有创新意识。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2.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其中第7题学生答错较多,对现象描述概念不清,与结论混淆。填空题第13题图A有较多同学答成“分子间有间隔”,对知识点形成定性思维,第13题有较多同学把“有害气体和烟尘”具体写成“SO2、NO2、CO”等引起扣分,在填空题第20题(3)中写碳酸镁缺少提示,化学式写错较多,自然碳的化合价也写错。 通过成绩可看出,优等生成绩一般,学困生的成绩普遍较低,就班级而言,4、5、6优等生优势明显,整体上3、4班平均分有一定的优势,班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在平均分上有7分的差距,前25名的平均分差距达到了8分。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海市2018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 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

2017届上海市静安区初三化学二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习质量调研 化学部分 2017.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六、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28.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水果榨汁 C. 滴水成冰 D. 糕点变质 29. 某宝石的主要成分是2SiO ,2SiO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3 D. +4 30.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2254P+5O 2P O ???→点燃 B. 2C+2CuO CO 2Cu ???→↑+高温 C. 2222H O 2H O ???→↑+↑通电 D. 2NaOH+HCl NaCl+H O → 31.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 B. 氧气和液氧 C. 水和双氧水 D.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32.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铁丝:火星四射 B. 木炭:白光 C. 硫粉:淡蓝色火焰 D. 甲烷:蓝色火焰 33.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植物油 C. 硝酸钾 D. 白酒 34. 下列不能用来加热液体的仪器是( ) A. 量筒 B. 烧杯 C. 蒸发皿 D. 试管 35. 实验室用草酸(224H C O )制取CO 的化学方程式为2242H C O CO +X+CO ????→↑↑浓硫酸 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A. 22H O B. 2H O C. 4CH D. 2H

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表现在对于改变装置的气体收集方法不能正确选择;对于实验过程中药品的添加顺序不清楚;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等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

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对于物质的分类方法含糊不清;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一模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避免花架子。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由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模拟考试结束了,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评卷组流水阅卷。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评析 本次九年级语文题是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考察知识点紧贴课本和课标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试卷在题型上仍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17分)、综合性学习(7分、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46分)、写作(50分),各板块题量分值紧扣我们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修改句段语病、文言实词与虚词等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自主探究等能力。试题中“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理解“红歌”,写出歌名,并补充小诗。 3.命题作文,记叙文写作,一看标题,便能让学生思如潮涌:《带着感动出发》要求简洁而明了,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 二、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阅卷后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表现出了一些共性特点。积累运用的1题和3题、古诗文填空的A、B两组中的第6

小题两题、说明文阅读中的9题和记叙文阅读中的13题,出错较多。 三、存在问题 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3 、基础字词﹙易错词的读音与字形、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4、写作中还存在主旨不鲜明、语言空洞不够形象、优美的问题和改题目的问题。 ﹙二﹚教学方面 1、复习中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方法的传授与归纳。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写作中文体及主要表达方式的确定方面。 2、重点词语、诗句、文学常识的听写力度不够。 四、改进措施 今后的复习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用心学习。 2、重视方法指导,及时总结易错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复习中注意学科渗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自身的成长相关的话题。

上海初三化学二模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初识酸和碱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酸:H2SO4、HNO3、HCL(胃酸)、H2CO3、H2S(氢硫酸)、H3PO4、CH3COOH(HAc,乙酸、醋酸) :工业三大强酸 ?碱:Ca(OH)2、NaOH、KOH、NH3.H2O(易分解,易挥发) ?组成: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分类 ●物质类别:无机酸、有机酸 ●是否含有氧元素:含氧酸(某酸)、无氧酸(某化氢/氢某酸) ●氧原子个数:一元酸(HCL)、二元酸(H2S)、三元酸(H3PO4) ?可结合(如:HCL一元无氧无机酸) ?组成:金属元素(或铵根)与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分类 ●可溶性 1、可溶:KOH、NaOH、Ba(OH) 2、NH3.H2O 2、微溶:Ca(OH)2 3、难溶:其余Fe(OH)3红褐色,Cu(OH)2蓝色,Mg(OH)2白色 5.2酸碱的性质研究 ?酸的溶液才有酸性 ?H2SiO3硅酸难溶 ?盐酸 ●物理性质 1、为混合物:HCL气体+水 2、纯净的盐酸为无色液体 ?工业盐酸不纯净,黄色,含铁的化合物 3、有很强挥发性 ?浓盐酸(36%--37%),有刺激性气味 ?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产生白雾。挥发出的HCL气体与水蒸气形成了 盐酸小液滴(浓HNO3类比) ?一瓶浓盐酸敞口放置一会后,M质、M液、浓度均变小 ●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与金属反应(方程式) ?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一律生成亚铁,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化学性质越稳定—————————————能与水反应,H前能与酸反应 3、与碱反应 HCL+NaOH==NaCL+H2O 放热 ?中和反应 ?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并放热的反应 ?实质:碱中的OH与酸中的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生成的水越多,放出热量越多。 ?3化学方程式 ?应用 ◆处理废水废气 ◆改良酸性土壤:Ca(OH)2 ◆治疗胃酸过多:Al(OH)3、Mg(OH)2、NaHCO3、轻质CaCO3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定义: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 ?3化学方程式 ?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盐酸中,会有何反应发生?有何现象? ?2化学方程式(铁、三氧化二铁分别与盐酸反应) ?CuO只有一个(金属铜活动性在氢后) 5、与某些盐反应 ?6化学方程式(包括检验盐酸) ?复分解反应 ?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形式:AB+CD==AD+BC(酸碱中和反应必为复分解反应) ?条件:至少满足一条 (1)有气体生成 (2)有水生成 (3)有沉淀生成 ?物质的溶解性 ?酸:除H2SiO3微溶,其余均可溶 HNO3、HCL易挥发,H2SO4、H3PO4难挥发,H2CO3易分解 ?碱:K、Na、Ba、NH4均可溶,Ca微溶,其余都不 ?盐 (1)Na、K、NH4、NO3盐均可溶 (2)盐酸盐中,AgCl难溶水、酸 (3)硫酸盐中,BaSO4难溶水、酸,CaSO4、AgSO4微溶(CaSO3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月考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我所在的实习学校在2014年第一次初三月考,并将持续地进行到毕业。月考的目的是以考促学,营造学生的学习气氛,促进教师新课改的贯彻实施,使学生重视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二、考后学生情况调查 考试过程由学校统一组织,严格认真地进行。考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跑来给我说:考题太难,学会的化学式和实验又忘了。卷子批改后,分数不理想,学生情绪低落,经过实施心理教育以后,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学习兴趣提高。 三、考卷的侧重点 本次化学试卷侧重于考查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和方式。其本质是知识点的变形应用。 四、听取学校教研意见 学校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化学科教师重任在身,要把分数提起来,要提高学习兴趣,多做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五、调查学生后的分析及对策 1、化学式和化学计算是学习上的重难点,如果化学式扎不牢,化学计算将难以开展,更影响到第五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综合

性地运用知识来分析某一问题的能力上,要求学生加强学习,探究和应用。找出分析问题的思维切入点,找出运用知识点来解决新问题之间的‘着陆点’、‘桥梁’和‘纽带’。形成新旧知识的重建构造,有机化合,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所见题型太少,要通过练题熟练地掌握一些基础题型,然后再拓展一定层次的综合性和难度的题的训练。练题可以增长见识,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本领。 4、面对全体学生,实施了思想心理充电。主题是;面对事实,振作精神,科学探究,继续行动。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若不能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不能提高分数了。 5、展开几种辅导工作:1指导同学们购书,展开课外阅读,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带着不懂的化学问题问老师,问同学,学问结合。2理出课外学习计划表,劳逸结合。 六、开发评卷教学的功能 1、评卷教学的功能认识 评卷教学,应是课改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课题。如何开发化学评卷教学领域的思想教育价值,化学智力教育价值,化学美育教育价值。如何在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根据学生的化学语言、文字表达折射出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之间联系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掌握状况。既给我们老师课改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素材和源泉,教学相长。也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2、通过评卷教学,实现化学计算的归类整理,复习应用,开发学生智力资源。

语文二模质量分析

2011年中考个旧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个旧五中赵洪明 一、质量分析 参与考试29人,及格18人,及格率62.07%,平均分73.70,优秀率 6.90%。 二、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本次考试语文试题以课标为依据,题型灵活多样,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试卷分成四大部分:积累与应用、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占分值分别为20分、6分、44分、50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体现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指导中考语文总复习,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试卷特点:试卷能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引导教学方向。试题能扣住教材强调基础知识如课本字词和名篇名句的积累。注重名著经典的引导,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选文段出自课外又能扣住教材。试题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此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于字词诗句的积累以及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最高分18分,很多同学的选择题只做对一半,古诗词的积累多是比较著名的句子,但一部分同学对诗词内容理解不够,所以(3)、(4)题失分较多。 第二部分:综合运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出题紧扣实际生活,学生能较好答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第三小题审题失误。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三道阅读题的得分情况,古文得分率较高,课外现代文较低。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文言文文章出自课文和类文,学生较熟悉。 二是,现代文的题目虽不难,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答题要点不够准确,而现在语文又采用答题卡答题,所以学生答题不完整失分多。 第四部分:写作能力。 本次作文整体水平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扣住善待来展开作文,但真正富有创意的文章较少。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古诗词的背诵及理解。 2、加强阅读训练,多对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及总结。 3、作文方面要求学生多读优秀作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改正、提高。 2011年5月23日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卷)概况: 根据县局制定的初中化学教学计划,本次考试命题范围是九年级上册1~4单元。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时,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考查基本实验技能时,着重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试题新颖,图文并茂,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本次考试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共20个小题,40分,占40℅;填空题,共6个小题,32分,占32℅;实验探究题,1个小题,18分,占18℅;计算题,1个小题,10分,占10℅; 二、学生答卷情况: 1、成绩分析: 全校参加考试共计90人,及格46人,,及格率58.7%;优秀生9人,优秀率10%。最高分95分。 2、失分情况及原因 (1)选择题:失分最多的是5、11、15、16题,第5小题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学生没有理解导致失分;第11题是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考查,学生把现象没有记准导致失分;第15小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相关知识没有掌握导致失分;第16小题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是原子而不是粒子没有区分导致失分。 (2)填空题:第21题的第2、4小题,学生对化学符号的写法掌握的不够,如:3个硫酸根离子、氯化亚铁的写法;第22小题中水体污染的概念学生由于是了解内容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记忆而失分;第24小题由于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方法不能准确运用导致成为失分最多的题目;第25小题第2、3小问考查的是决定元素种类、化学性质的粒子的考查,学生由于记忆混淆而使两个都错导致失分;第26小题氧气和氮气要求用化学式书写,部分学生用名称作答而失分。 (3)实验探究题:1个题,是有关气体制取的题目。第2小题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对收集纯净氧气的装置选择错误;第4小题学生只选择了B和C中的一个,而正确的答案是双选;第6小题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不准确影响了得分。第7小题个别学生将“点燃”写成“燃烧”。(4)第四大题计算题,虽然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部分学生由于不会书写硝酸铵的化学式而失分,特别是第一小题有关化合价的计算难度偏大,大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计算. 纵观上述错误,学生存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会“审题”。缺少“咬文嚼字”,甚至题目不能读全。如第16小题中的“粒子”两字,27题反应条件“点燃”写成“燃烧”。 2、基础化学用语书写有误。21题不会写氢气,氧化镁的化学式等; 3、实验现象描述不到位。如选择题的第11题,实验题的第(7)小题等。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包括文字的书写、化学符号的书写、解题格式的书写[如第21题,第28题] 三、教学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让学生学会审题,在认真读题的同时用笔在关键字词下圈圈点点,学会自我提示的好习惯。做一般单选题固然可用“精确制导法”,但对较为复杂的宜用“地毯式轰炸法”结合排除法。 2、加强化学用语记忆和规范书写的训练,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 3、加强实验教学,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老师要及时引导,力求语言规范准确,“先入为主”。

沪教版(上海)2021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1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答案】B 【解析】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 C、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错误。故选B。 2.把8.9g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A.23.4g B.29.25g C.30.5g D.26.25g 【答案】A 【解析】 【分析】 镁、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氯化镁、氯化锌,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完全转化成氯化钠中的氯离子。 【详解】 由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可知,2Cl-~H2↑, 设氯离子质量为x, 2Cl-~H2↑, 71 2 x 0.4g 712 0.4 x g = x=14.2g, 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14.2 23.4 35.5 100% 58.5 g g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期末试卷覆盖面广,题型新颖,共分3个大题,29道小题,突出考查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试卷图文并茂,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试卷体现了试 题的时代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试题特点 1.本次期末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 三、答卷情况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从我所教考试学生成绩进行试卷分析。从总成绩上看,提高班43人参考,80分以上的有31名,60分以上的有43名,及格率100% 。普通班总的来说成绩还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选择题 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总计30分。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的能力。选择题也是得分率较低的一道题,有4人得到了满分。其中错得较多的是第5、9、14、15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40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得分率较高。不少学生都得到了满分,错得多的是21、24 小题。 3、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共有5道小题,满分30分。第28题得分率能较低,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对一些实验设计的用途,头脑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四、改进措施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应加强 本次考试由于是全员参与,复习课本,因此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化学用语的描述、实验过程的设计、等等。特别是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在查阅试卷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所失的两分就失在化学用语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