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整理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整理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整理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 物质的量浓度 1. 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 B ,常用单位为“mol/L”或“mol·L -1

”。

(2)表达式:c B =n B

V

,其中的“V ”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非溶剂的体积。

(3)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

2.物质的量浓度的注意事项:

(1)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如给出的条件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等,应根据有关公式换算为物质的量。

(2)V 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单位一般用“L”,也可用其他单位,但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统一。

(3)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来说,从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其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取体积有关。

(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0.1 mol·L -

1 AlCl 3溶液中,c (Al 3+

)=0.1 mol·L -

1,c (Cl -

)=0.3

mol·L -

1。

(5)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比较:

将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气溶于1 L 水中,得到的溶液是1 mol·L -

吗?若不是,

还需要哪些数据能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提示 不是,还要知道溶液的密度。 [例1] 1 mol·L -

1 NaCl 溶液表示( )

A .1 mol NaCl 溶于1 L 水中

B .58.5 g NaCl 溶于941.5 g 水中

C .溶液中含1 mol NaCl

D.1 L溶液里含NaCl 58.5 g

[答案] D

例题: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是() A.含4 g NaOH的溶液1 L

B.含0.1 g NaOH的溶液1 L

C.含0.2 mol H2SO4的溶液0.5 L

D.含98 g的H2SO4倒入1 L水中

解析:选A A中n(NaOH)=

4 g

40 g·mol-1

=0.1 mol,则c(NaOH)=

n(NaOH)

V[NaOH(aq)]

0.1 mol

1 L

=0.1 mol·L-1,同理可计算出B、C的浓度分别为0.002 5 mol·L-1,0.4 mol·L-1,B、C错误;D项溶液的体积不是1 L,错误。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1.主要仪器

(1)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100 mL容量瓶。

(2)容量瓶:

①容量瓶的构造:

②容量瓶的使用:

a.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具体操作如下:

b.检查合格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2.实验步骤

(1)计算:根据n=c·V知,n(NaCl)=0.1_mol,m(NaCl)=5.85_g。

(2)称量:准确称量NaCl固体5.9 g。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移液: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至100 mL容量瓶。

(5)洗涤、振荡:

将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洗涤2~3次,

并将洗涤液都转移至容量瓶,轻轻

摇动,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

①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下1~2 cm。

②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

盖好瓶塞,用食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的

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

合均匀。

(8)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 误差分析:

1.已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量,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

(1)若已知溶质质量:

2.一定体积的气体(标准状况)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

(1)若已知溶液的体积:

例题.将标准状况下的a L氯化氢气体溶于1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mL-1,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是( )

A.

a

22.4

B.

ab

22 400

C.

1 000ab

2 240+36.5a

D.

ab

22 400+36.5a

解析:选C

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m1w1=m2w2;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 (浓)·V (浓)=c (稀)·V (稀)。 (2)混合:c (混)·V (混)=c 1V 1+c 2V 2。

例题.V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有Al 3+

m g ,取V

4 mL 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 mL ,则SO 2-

4物质的

量浓度为( )

A.125m 36V

mol·L -1

B.125m 9V mol·L -1

C.

125m 54V

mol·L -1

D.125m 18V

mol·L -1

解析:选A

4.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c B =n V =m (溶质)/M V =m (溶液)·w M ·V =1 000ρw M ;w =c B M

1 000ρ

例题:将20 g NaOH 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 溶液,其密度为1.185 g·mL -

1。

(1)该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溶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 ,其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含NaO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取出的10 mL 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后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1,

稀释后溶液体积为________ mL 。

[答案] (1)5 mol·L -

1 (2)16.9% (3)5 mol·L -

1 0.05 mol (4)50

5.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的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 %、b %的两溶液混合。 (1)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 -3

还是ρ< 1 g·cm -

3),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w =1

2

(a %+b %)。

(2)等体积混合

①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

-3

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 2SO 4、HNO 3、

HCl 、NaOH 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1

2

(a %+b %)。

②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

-3

时,必然是溶液越浓,密度越小,(如酒精、氨水溶液)等体

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1

2

(a %+b %)。

例题.(1)在100 g 浓度为c mol·L -1,密度为ρ g·cm -

3的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c 2

mol·L

-1

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________ 100 mL(填“=”“>”或“<”,下同)。

(2)若把(1)中的H2SO4改成氨水,应加入水的体积______100 mL。

(3)若把(1)(2)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均改为溶质的质量分数,则加入水的体积________100 mL。

答案:(1)<(2)>(3)=

例题解析:

2.对1 mol/L的Na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

B.1 L溶液中含有142 g Na2SO4

C.1 mol Na2SO4溶于1 L水

D.从1 L该溶液中取出500 mL以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

解析:选B A项,溶液的体积未明确;B项,142 g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1 mol,正确;C项,溶液的体积不是1 L;D项,剩余溶液的浓度仍为1 mol/L。

3.实验室需用2 mol/L氯化钠溶液450 mL,配置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

A.450 mL,52.7 g B.500 mL,58.5 g

C.1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解析:选B容量瓶选取的原则是大而近,故配制450 mL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根据500 mL溶液计算得需NaCl 58.5 g。

4.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

A.将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

B.将22.4 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将1 L 10 mol/L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D.将1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至溶液体积为250 mL

解析:选D根据公式c=n

V,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的体积。A项,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 L;B项,22.4 L HCl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C项,浓盐酸与水混合后,溶液体积不是10 L;D项,n(NaOH)=0.25 mol,V[NaOH(aq)]=0.25 L,c(NaOH)=1 mol/L。3.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

①NaOH用纸盛载进行称量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③NaOH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两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⑤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线相切,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③⑤D.①③⑤

解析:选D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 等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时,须用干燥而洁净的烧杯或表面皿,先称出烧杯或表面皿的质量,然后放入NaOH ,再称出它们的总质量,用差减法得出NaOH 的质量;步骤③中,应待稀溶液冷却后,再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步骤⑤中,定容时,先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5.使用胆矾配制0.1 mol/L 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 .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 g 溶解在1 L 水中

B .称取胆矾25 g 溶解在1 L 水中

C .将25 g 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D .将16 g 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解析:选C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 4·5H 2O ,由于本身含有结晶水,所以应取样品250 g /mol ×0.1 mol/L ×1 L =25 g 溶于水,然后将溶液稀释至1 L 。

7.V L Fe 2(SO 4)3溶液中含Fe 3+

m g ,则溶液中SO 2-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6m V mol/L

B.3m 56V mol/L

C.m 56V

mol/L D.3m 112V

mol/L 解析:选D 因c (Fe 3+

)=

m 56V

mol/L ,根据电荷守恒:3c (Fe 3+)=2c (SO 2-

4), 故c (SO 2-

4

)=m 56V mol/L ×32=3m 112V

mol/L 。 8.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mL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 该溶液中Cl -

的物质的量约为( )

A .0.37 mol

B .0.63 mol

C .0.74 mol

D .1.5 mol

解析:选D 由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式可知:c (MgCl 2)=1 000ρw

M

1 000 mL/L ×1.18 g/mL ×5.1%

24 g/mol

=2.51 mol/L ,

所以n (MgCl 2)=2.51 mol/L ×0.3 L =0.75 mol ,c (Cl -

)=0.75 mol ×2=1.5 mol 。 11.实验室欲用NaOH 固体配制1.0 mol/L 的NaOH 溶液240 mL :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 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 ,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g NaOH 。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倒转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1)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27.410.0 (3)查漏(4)B、C

公开课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物质的量请查询公开课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找到学案及PPT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了解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 (4)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 (5)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物质的量,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待化学的严谨性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

七、课后反思: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1 mol氢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2 mol电子 C、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 A个H2O分子质量的总和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2、填写下表: 变式训练: 1、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1 B、2molNO和2molNO2含有的原子数相同

C、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02×1023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B、12g12含有的碳原子数目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个微粒的物质是1摩尔 D、1摩尔氯含有6.02×1023个氯分子 3、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0H-的质量为17g/mol B、2N A个H2SO4的摩尔质量为196g/mol 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23/6.02×1023g 4、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1molH3和1molH2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 B、原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5、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如a克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b,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g/mol B、 g/mol C、 g D、 N A g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氢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 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 C、1molO2的质量是32g,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 A 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 7、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3 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2N A B、 0.2N A个硫酸分子与19.6 g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D、 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 8、下列物质中,与0.3molH2O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 ) A、18.9g HNO3 B、3.612×1023个HCl分子 C、0.1mol H3PO4 D、0.2N A个CH4 9、已知8 g A能与3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 g C和一定量D,现将16 g A与70 g B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2 mol D和一定量的C,则D的摩尔质量为多少?

【2019初中化学】3-化学实验与探究-考点17-科学探究-定性和定量实验

(18威海)16. (12分)某纯碱厂生产的某批次碳酸钠产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杂质。 定性检验 (1))要确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氯化钠,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定量测定 (2)若利用沉淀法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确定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疗程 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你取样的质量为m1,根据你确定的反应原理,你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沉淀(填化 学式)____的质量(假设你测得的沉淀的质量为m2)。 (4)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获得数据m1、m2,把方案填在下表中。 (5)数据处理: 请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6)要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可通过化学方法将不易测定的物质转化为易测量的 物质。除沉淀法外,还可依据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8温州)29.海螵蛸是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盘为m的海螵蛸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烧杯中加人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m1 ②先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深斗活塞,滴加盐酸并及时关闭活塞。完全反应后,再次 称量烧杯及其中液体的总质量m2. ③利用m2与m1的差值,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计算海螵蛸中碳酸钙的含量。 (1)海螵蛸具有治疗胃酸过多、能为骨质发育提供重要元素的功效,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2)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 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下列情况会导致海螵蛸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小的是______(可多选)。 A.海螵蛸中滴加盐酸过量 B,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 D.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溢出 (18泰安)25、(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 +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最新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1.(共9分)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 (1)提出假设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Ⅱ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 气体点燃 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 火焰 气体成分为___①___ 实验Ⅲ取实验I中的白色不 溶物,洗涤,加入足量 ② ③ 白色不溶物可能含有 MgCO3 实验Ⅳ取实验I中的澄清液, 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 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存在④ 离子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的产物,设计定量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称取实验Ⅰ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 g,装置B增重8.8 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 (4)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Mg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_________。

2.(共14分)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 2O 3·CoO 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 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 )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 中采用NaOH 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过程II 中加入稀H 2SO 4酸化后,再加入Na 2S 2O 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 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 和IV 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 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在Na 2CO 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c (Na +) = 2c (CO 32-) B c (Na +) > c (CO 32-) > c (HCO 3-) C c (OH -) > c (HCO 3-) > c (H +) D c (OH -) - c (H +) == c (HCO 3-) + 2c (H 2CO 3) (6)CoO 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 2溶液。CoCl 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 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下图是粉红色的CoCl 2·6H 2O 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 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含铝溶液 废料 Ⅰ 碱溶 钴渣 含Co 2+及 微量Li + Al 3+溶液 粗 CoO 粉 锂铝渣 Ⅲ ①20%Na 2CO 3 调pH=4.5~5 ②加NaF Ⅴ600℃煅烧 滤液 Ⅱ 85~90℃ 加浸出剂 Ⅳ 30%Na 2CO 3 调pH=8~8.5 沉淀 CoCO 3

高中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第1单元 课时2 物质的量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初步学会定量的研究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联系,能 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体会定量 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三、设计思路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 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 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 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 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在进行关于摩 尔质量的计算教学时,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 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化学方程式H 2 + Cl 2 ==== 2HCl 的含义有哪些 物质的转化: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氯化氢。 微观粒子的数目: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结合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 质量关系:每2g 氢气和71g 氯气反应生成73g 氯化氢。 点燃

根据微观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g氢气和71g 氯气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个数目是多少呢由于这些微观粒子的质量都很小,这个数字很大,经测定约为×1023个,科学家将其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为×1023 mol-1。 符号为N A 如此庞大的数字使用和计算都不是非常方便,因此科学家将×1023个微粒作为一个集合体,称为1 mol。这样就将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客观存在、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练习] 1 mol H 约含氢分子。 2 1 mol H约含个氢原子。 2-约含个硫酸根离子。 1 mol SO 4 从上面的练习可知,摩尔是一个单位,可以用来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克是质量的单位,米是长度的单位,那么摩尔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呢这个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多少,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1023个。 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单位mol-1。 物质的量只规定了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但并没规定粒子种类,所以,使用摩尔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 练习: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氢×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 B. 1 molCO 2 C. 1 mol小米×小米不是微观粒子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练习: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含多少摩尔氢分子 (1)×1024个H 2 (2) 5 mol O 中有多少个氧分子 2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 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

高中化学 1_3_3 物质的量浓度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

物质的量浓度 A 组——知能训练 1.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A .干燥的 B .瓶塞不漏水的 C .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 D .以上三项均需要求的 解析: A 中,若原来有蒸馏水不影响;C 项中若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容量瓶,则最后所配制的浓度必大于所要配的浓度。D 显然错。 答案: B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 -1 的Ba(NO 3)2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A .2 L 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 B .500 mL 溶液中NO - 3浓度为0.2 mol·L -1 C .500 mL 溶液中Ba 2+ 浓度为0.4 mol·L -1 D .500 mL 溶液中含NO -3总数为0.2N A 解析: A 项中阴、阳离子总数应为2 L×0.2 mol·L -1 ×3×N A mol -1 =1.2N A ;B 项中 c (NO -3)=0.2 mol·L -1×2=0.4 mol·L -1;C 项中c (Ba 2+)=0.2 mol·L -1 。 答案: D 3.将5 mol·L -1 的Mg(NO 3)2溶液a mL 稀释至b mL ,稀释后溶液中NO -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a b mol·L -1 B. 10a b mol·L -1 C.b 5a mol·L -1 D.a b mol·L -1 解析: a mL 溶液中n (NO - 3)=10-3 a L×5 mol·L -1 ×2=1×10-2 a mol ,稀释到 b mL , c (NO - 3 )=1×10-2 a mol b ×10-3 L =10a b mol·L -1 。 答案: B 4.欲配制100 mL 1.0 mol/L Na 2SO 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①将14.2 g Na 2SO 4溶于100 mL 水中 ②将32.2 g Na 2SO 4·10H 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 mol/L Na 2SO 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解析: 溶剂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①错;100 mL 1.0 mol·L -1 的Na 2SO 4溶液中

高一化学上册实验题汇总()

高一化学上册实验题汇总 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1)图中有 处错误,分别为A B C D E (2)分液漏斗中应加入(填代号) A.稀HNO 3 B.H 2O C.浓HCl D.稀HCl 圆底烧瓶中应加入(填代号) A.浓H 2SO 4 B.MnO 2固体 C.KmnO 4固体 (3)写出制气装置中浓HCl 与MnO 2反应的方程式 (4)用双线桥标出(3)中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5)标准状态下若有VLCl 2生成,则被氧化的n HCl mol 2.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 ,使集气瓶中充满 ,这种烟实际上是 ,反应为 ,CuCl 2溶于少量水后,溶液呈 . 3. 新制的氯水显 色,说明氯水中有 分子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 3溶液, 立即有 生成,说明氯水中有 存在。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但 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 。氯水经光照后,黄绿色消失,并放出无色的 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实验室用2.0 mol/L NaCl 溶液配制100mL 0.50 mol/L NaCl 溶液。 (1)配制上述溶液,需要2.0 mol/L NaCl 溶液 mL 。 (2)配制上述溶液除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 。 (3)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变”)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 ③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 5. 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其流程是,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 2(不收集),后 试验干燥的Cl 2和潮湿的Cl 2有无漂白性。试回答: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 a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D 装置的作用是 ,E 装置的作用是 , F 装置的作用是 。 (4)C 瓶中的现象是 ,B 瓶中的现象是 。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 6. 根据如下装置回答问题: (1)A 中的现象是 ___

物质的量物理教学-物质的量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物理教学-物质的量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二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粒子符号 物质的 式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 (g/个) 1摩尔物质含有的 粒子数(个) 1摩尔物质质量 (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个。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 1mol铁原子含个铁原子,是56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个硫酸分子,是98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的式量是23。1mol钠离子含有个钠离子,是23g。 的式量为17。1mol氢氧根离子含个氢氧根离子,是17g。 [学生思考]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 [结论]①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此处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引入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推导得出 [讲解]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的 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计算得出x=16gy=32g [得出结论]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1mol分子的质量

化学实验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易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科学探究的要素及解答方法2.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思考、探究时产生的疑惑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探究的乐趣。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解答探究型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围绕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预习作业: 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 2.小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反应剧烈并生成大量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N2 B.CH4 C.H2 D.NH3 3.请说出初中阶段所学到的黑色物质有; 红色物质有。 4.小红从饼干拿到了一包干燥剂,看了一下,发现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她把生石灰倒在桌子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白色固体粘到了一起,于是小红猜想,这白色固体中除了有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5.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收集的一瓶无色气体,试猜想该气体是何种气体,

课堂复习: 【例1】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 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 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 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溶液。为确定其成分,该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实验验证】 【思路点拨】对Na2SO4的猜想,从溶解度和标签上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入手,验证H2SO4或MgSO4溶液不能从相同离子SO42-入手,要从H+和Mg2+入手。 一试身手: 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但这瓶试剂标签已经残缺,无法辨认,只知道可能是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中的某一种。 小明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钾。 小刚认为可能是硫酸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 (2)你认为该瓶试剂还可能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临清市高中化学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 3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计算。 2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三提出疑惑 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和计算公式适用范围。 2 该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以及相关计算。 2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二学习过程: 1. 本节引入方法: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例如: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 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2 阅读课本14页,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2计算公式: 3符号:表示。 4单位:或 5注意: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例1: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NaOH的质量是多少? 练习巩固: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知识升华: 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2 稀释公式:c (浓) V (浓) = c (稀) V(稀) 例2:配制250mL 1mol/LHCl溶液,需要12mol/L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装置图汇总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装置图汇总 班级:12级师范4班小组:第5组和第7组 完成人:吴柏廷、李秀若、周丹、田浩、王艺霖 赵昊、罗珏、胡巧雅、潘琪琪 章节名称实验名称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仪器药品清单备注必修一 1-1化学实验基本方 法过滤 利用固体不能穿过滤纸 而液体可以 仪器:烧杯,漏斗, 玻璃棒,铁架台 药品:浑浊的盐水 注意:一贴二低 三靠 蒸发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 仪器:蒸发皿,铁架 台,酒精灯,玻璃棒 药品:盐水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蒸馏利用各物质沸点不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原地烧瓶,蒸馏头,单孔橡皮塞,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铁架台,橡胶管 药品:乙醇水溶液 萃取利用不溶物质的密度不 同 仪器:分液漏斗,铁 架台,烧杯 药品:溴水,四氯化 碳 必修一 3-2几种重要的金属 化合物鉴别碳酸钠和碳酸 氢钠 利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的热稳定性不同 仪器:酒精灯,铁架 台,升降台,试管, 单孔木塞,导管 药品:碳酸钠,碳酸 氢钠 必修一 4-4硫酸、硝酸和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 化钙的混合物制取 氨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仪器:酒精灯,铁架 台,试管,导管,单 孔活塞 药品:氯化铵、氢氧 化钙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必修一氨溶于水的喷泉实 验 氨气易溶于水 仪器:烧杯,铁架台, 橡胶管,止水夹,双 孔活塞,导管,胶头 滴管,铁圈,原地烧 瓶 药品:氨气,水,酚 酞 必修一第3章第一 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试管-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例1. 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如下图) (1)写出仪器名称:,; (2)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3)用所给仪器组装过滤装置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4)利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时 ①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判断集气瓶中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答案:(1)烧杯酒精灯(2)1/3 (3)玻璃棒 (4)①a、d ②连接b、h,把导管一端浸在水里,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此装置不漏气③瓶口有气泡冒出 例2. 某大理石粉末样品中可能混有少量锌粉,为了证明与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并确认原样品中是否含有锌粉,有同时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 (1)装置A中药品加入的顺序为(填编号)。(①滴加稀盐酸②放入大理石粉末样品)(2)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所供装置可重复使用,将字母填入下面方框内): A → D → E →→→→ X ↓ E →I →G →→→ (3)证明大理石粉末样品中含有锌粉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X的作用是。 答案:(1)②①(2)H、C、B、I、B、F (3)无水CuSO4由白色变蓝色

(4)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说明与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例3. 某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分别含有以下五种物质:MgSO4、CuSO4、、 FeCl 3、BaCl 2中的三种和两种,且甲、乙两车间各自的废水中均无沉淀物,若将两车间 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生成四种沉淀物,其中三种是氢氧化物。沉淀回收后,排放出含同一种钠盐的稀溶液。试推断: (1)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物质是。 (2)乙车间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答案:(1)MgSO CuSO FeCl 443 、、 (2)BaCl NaOH 2 、 例4. 某希望中学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溶液,也可能是溶液。 (2)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答案:(1)Na CO Na SO 2324等。 (2)取少量该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若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为Na CO 23;若没有气体生成,再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为Na SO 24。【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 1. 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蒸发皿⑤烧瓶,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2.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 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 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 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 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3. 用天平称量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最好放在() A. 天平托盘上 B. 在纸上 C. 小烧杯里 D. 蒸发皿里 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有10毫升的量筒量取6毫升的液体

高中化学-第3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3课时)导学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计算。 2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三提出疑惑 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和计算公式适用范围。 2 该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以及相关计算。 2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二学习过程: 1. 本节引入方法: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例如: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指出这只 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 量浓度。

2 阅读课本14页,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2计算公式: 3符号:表示。 4单位:或 5注意: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例1: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NaOH的质量是多少? 练习巩固: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知识升华: 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2 稀释公式:c (浓) V (浓) = c (稀) V(稀) 例2:配制250mL 1mol/LHCl溶液,需要12mol/L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三)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2:配制100mL1mol/LNaCl溶液。 学生阅读课本15页,并结合图1-18,小结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 结论:1.计算2.称量3.溶解4.冷却5.转移6.洗涤7.定容8.摇匀9.装瓶贴签 学生计算,教师加以纠正。老师提出问题,前后桌为一大组,讨论探究: 提出问题 1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

物质的量练习(第一课时)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时训练——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1.2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1. 在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下列相关水的物理量中,不随取水的体积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物质的量B.水的摩尔质量C.水的质量D.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2.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 B. 摩尔是一种基本物理量 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 摩尔是指含有微粒数的多少 3. 下列相关摩尔使用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 1mol O B. 1mol O2 C. 1mol氧 D. 1摩尔苹果 4. 在0.25mol Na2SO4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约为() A. 1 B. 0.25 C. 6.02×1023 D. 5×1023 5. 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相关叙述准确的是() (1)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2)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3)它们所含的C电子数目之比为1:1 (4)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5)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6. 对1mol H2O的说法准确的是() A.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B.含有6.02×2×1023个氢元素 C.含有6.02×1023个氧D.氢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7. 某盐的溶液中含有Na+、Mg2+、Cl-、SO42-四种离子,若Na+为0.2 mol, Mg2+为0.4 mol, Cl-为0.4 mol, 则SO42-物质的量为() A. 0.1 mol B. 0.3mol C. 0.5mol D. 0.15mol *8. 2.0g AO32- 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 3.01×1022个,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B. AO32-的摩尔质量为80g C. 2.0gAO32-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D. H2AO3一定是强酸 9. 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它以物质所含基本粒子的多少来衡量物质的多少。通过它 能够把物质的质量与其所含的等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物质的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10. 国际上规定,质量为kg 12C原子所含碳原子数为1摩尔,这个数称为常数,常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引言]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浓度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而一定浓度的溶液往往是通过固体或液体配制而成。有关溶液的配制在初中我们就已学过,即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请大家回忆有关知识后,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配制100 g 7%的NaCl溶液,其操作步骤有哪些?需要哪些实验用品或仪器? [学生活动,教师板书]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三课时) 四、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步骤 2.仪器 [师]请一位同学说出配制上述溶液的基本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 [师]在考虑操作过程中应使用哪些用品和仪器的思路是:首先分析配制溶液所需药品,再考虑其取用方式,最后再根据配制步骤来决定需要哪些仪器。这样,可防止答案遗漏。 现在,请大家按以上思路回答本题第二问。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天平(含砝码,两张同样大小的纸)、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师]很好,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具体地描述一下上述溶液的配制过程。 [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首先通过计算求得配制溶液所需溶质氯化钠7 g,溶剂水为93 g;然后用天平准确称取7 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93 mL水,倒入放氯化钠的烧杯中;最后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固体溶解即可。 [师]回答得很正确。请你再回答一下,计算时得到所需溶剂水为93 g,为什么量取时却用量筒量93 mL水,而不用天平称93 g水呢? [生]因为水的密度近似等于1 g·cm-3,即93 mL水的质量近似等于93 g。另外,取用液体时,量取它的体积比称量它的质量要方便得多。 [问]仪器中的胶头滴管起什么作用? [生]量筒量取水时使用。即量取93 mL水时,先是将水注入量筒,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以保证所量取液体体积的准确性。 [师]十分正确。谢谢,请坐。 [过渡]从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也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如果我们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容器和步骤是否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一样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五、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师]下面,我们以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为例来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仪器和步骤。 [板书]1.步骤 2.仪器 [问]配制上述溶液所需原料是什么? [生]碳酸钠和水。 [问]所需溶质碳酸钠的质量应怎样得到? [生]通过计算得到! [师]请大家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

高中化学实验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4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 一、《必修一》 1、粗盐提纯P5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 按顺序写出所选试剂添加顺序: 所涉及的实验操作: 2、溶液中SO 2—检验方法P6 溶液中Ag+检验方法P7 3、蒸馏P7-8 所涉及的实验仪器: 注意: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 4、萃取分液P9 操作方法: 注意:查漏(方法:)溶液颜色:溴水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蒸气 碘水碘的CCl4溶液碘碘蒸气 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 5、电解水P13 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 的原因:(2 个)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P16 操作:

实验仪器: 误差分析: 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P26 (1)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方法: (2)丁达尔效应:(操作和现象) (3)浊液和胶体过滤之后: 补充:浊液、溶液、胶体利用半透膜实验: (4)电泳(P28 科学视野) 补充:带正电的胶粒;带负电的胶粒8、离子反应P31-33(现象) (1)Na2SO4+KCl (3)NaOH+HCl (2)NaSO4+BaCl2 (4)CuSO4+NaOH (5)NaOH(酚酞)+HCl 9、钠单质的性质P47、P49 (6)Na2CO3+HCl (1)如何取一小块钠 (2)钠的切割、加热 (3)钠与水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 10、铝单质的性质P48 铝熔化实验中的现象: 11、铁单质与水反应P50 反应方程式: 注意:棉花、肥皂液、氢气的检验 1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P55

反应方程式: 注意:放热反应,滴加酚酞(现象) 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P56 (1)外观差别 (2)溶于水温度变化 (3)滴加酚酞溶液的现象 (4)热分解实验(大管套小管) (5)与酸反应的现象 14、焰色反应P57 操作方法: 常见焰色: 15、氢氧化铝的性质P58 (1)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 (2)Al(OH)3加稀盐酸和NaOH 溶液 16、铁的氢氧化物P60 (1)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2)Fe(OH)2的制备 沉淀在空气中放置的现象 如何设计实验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 17、Fe3+的检验P61 操作及现象: 化学方程式: 补充:Fe2+的检验方法:(1) (2) 18、Fe2+和Fe3+的相互转化P61

化学:3.1《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教案(大纲人教版第一册)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知道它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单位为摩尔,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那么,1 mol 粒子的数目是以什么为标准得出来的?其数目约为多少? [生]是以0.012 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目为标准得来的;其数目约为6.02×1023。 [问]我们初中所学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以12C 原子为标准得出来的,它是怎样定义的? [生]以12C 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师]很好!假如一原子的质量为m 1,12C 原子的质量为m C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 1,怎样表示?请大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请一学生上黑板表示] [学生板书]A 1=) (1212 )(11C m m C m m [师]大家表示的都很正确。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m 2,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A 2又该怎样表示,请大家口答。 [生]A 2=) (122C m m 。 [问]A 1比A 2与m 1、、m 2的关系是什么呢?请大家推导。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回答结果]A 1∶A 2=m 1∶m 2。 [师]很正确!这也就是说: [讲解并草板书]原子的质量比=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比。 [师]从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1 mol 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其符号为N A ,那么,它与物质的量n ,粒子的总个数n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草板书]n =A N N [新课引入] [教师举起一杯水] [师]老师这儿有一杯水,老师想知道这杯水里有多少个水分子,现在让你们来数,是否能数得清呢? [生]数不清! [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所学水分子的知识: 10亿人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清。 很显然,靠我们在座的大家一个一个来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是完不成任务的。那么,能否有其他的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只要算一下这杯水的质量,就可以很轻易地知道这杯水中所含水分子的个数。 连接水分子这种粒子与水的质量之间的桥梁,就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物质的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