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文文献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

英文文献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

英文文献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
英文文献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

中英文无线电陆空通话范例教程

FSAAC中英文无线电陆空通话范例教程(空管飞行必读) 范例航线:上海浦东国际机场(ZSPD)-北京首都国际机场(ZBAA) 航向介绍:该航线经上海情报区、北京情报区。在上海情报区的空域范围内,经过上海管制区、济南管制区;在北京情报区的空域范围内容,经过北京管制区。航路里程是643海里,选用浦东机场起飞跑道为17L,选用首都机场落地跑道36R。 C:Controller(管制员)P:Pilot(飞行员) 1、申请停机位 P:浦东地面,晚上好,东方123,机型波音767,申请停机位。 Pudong GND, Good evening,CES123,Boeing767,request stand. C:东方123,浦东地面,停机位廊桥205号。 CES123,GND,Stand/spot/bay/gate/parking bay 205. 站调席位发放停机位时,须使用中文,严禁使用“GATE xxxx”、"PAR KINGxxxx"等英文。机组收到机位、航线后,直接联系放行。 P:停机位廊桥205号,东方123。

Bay 205,CES123.————————————————————————— 2、申请放行 P:浦东放行,晚上好,东方123,停机位廊桥205号,机型波音767,通波ALFA已抄收,申请放行至北京。 Pudong DEL,Good evening,CES123, stand 205,boeing767,I have information A,reque st IFR clearance to Beijing. 联系放行时,首先你需要告诉管制你在哪儿(机位),你的机型,你是否抄收机场情报通波(包含起飞使用跑道,起始上升高度,标准离场程序,离场频率及气象信息;怎样抄收机场ATIS情报通波如何抄收请见:&highlight=ATIS)以及你要到哪儿去(目的地)。 C:东方123,浦东放行,许可放行至北京,按计划航路飞行,预计使用跑道17L,起始高度900米,修正海压1012,PIKAS11号离场,离场频率,应答机5001。 CES123,DEL,cleared to Beijing via flight planned route,expect runway 17L,initial cli mb 900m on QNH1012,PIKAS11 departure,departure frequency ,squawk 5001. 放行许可里必须包含许可放行至某个目的地和使用计划航路,使用跑道,起始高度,离场程序,离场频率以及应答机编码。

无线电频率管理及业务划分

无线电频率管理及业务划分 无线电频谱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现代社会得以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为人类所共有,为人类所共享。《条例》第四条明确:无线电频谱资源属国家所有。这是我国首次在法律上确认了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的性质和地位。 无线电频谱具有一般自然资源共有的属性,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如同土地、矿产、水资源一样,无线电频谱是有限的,我国将3赫兹-3000吉赫范围内的频率列为无线电频谱,这是基于人们对无线电波的认识水平而定的。实际上,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仅仅在几十吉赫以下的频谱得到了应用。这就是说,人们目前能够使用的无线电频谱仅仅是划分的总量的十分之一而己。在已用的频谱范围内,尽管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对其充分利用,但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其利用毕竟是有限的。不同于土地、矿产等资源,无线电频谱具有非耗竭性,它可以被使用,但不会消耗掉。因此,不使用就是一种浪费。另外,由于无线电频谱具有传播固有性,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浪费,甚至会带来危害。为此,我们必须加强频谱的管理,使其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整个无线电频率从宏观上作出统一部署和长远计划,这种部署和规划主要是根据各种无线电业务的特点和需要,在国际电联总的要求下,划分频段,分配频率,使各种无线电业务在指定的频段内充分合理利用。 国际上负责无线电频谱管理的机构是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下设的无线电通信部门。各国无线电管理机构先将本国的无线电业务所用的频率报该部门,经审查后对这些频率进行登记。国际电信联盟一般每二年召开一次各成员国参加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也就是现改称为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共同协商重大的频谱分配和使用方面的问题,各国又根据其决议对本国的无线电业务的频段进行划分或调整。因此,不管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无线电业务的分类和所划分的频段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业务的需要、技术水平的发展会有所变动或调整。

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研究+Matlab仿真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研究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摘要 无线业务的持续增长带来频谱需求的不断增加,无线通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线电频谱资源一般是由政府统一授权分配使用,这种固定分配频谱的管理方式常常会出现频谱资源分配不均,甚至浪费的情形,这与日益严重的频谱短缺问题相互矛盾。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它通过感知时域、频域和空域等频谱环境,自动搜寻已授权频段的空闲频谱并合理利用,达到提高现有频谱利用率的目的。频谱感知技术是决定认知无线电能否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对认知无线电在 WRAN 系统、UWB 系统及 WLAN 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分别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实现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从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影响认知网络正常工作的相关因素及认知网络对授权用户正常工作所形成的干扰。从理论上推导了在实现认知无线电系统所必须面对的弱信号低噪声比恶劣环境下,信号检测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并进行了数字滤波器的算法分析,指出了窗函数的选择原则。接着详细讨论了频谱检测技术中基于发射机检测的三种方法:匹配滤波器检测法、能量检测法和循环平稳特性检测法。为了检验其正确性,借助 Matlab 工具,在Matlab 平台下对能量检测和循环特性检测法进行了建模仿真,比较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能量检测法检测正确率较低,检测性能远不如循环特征检测。 其次还详细的分析认知无线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概念,并指出了目前频谱感知研究工作中受到关注的一些主要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感知无线电;频谱感知;匹配滤波器感知;能量感知;合作式感知;

认知无线电学习笔记二-频谱感知方法总结

研究初期。大量文献。判断有无信号传输。识别信号类型。 1)匹配滤波器 主用户信号已知时最佳。感知速度快。但对信号已知信息的要求高,感知单元的实现复杂度极高(需要对大量类型信号的匹配滤波)。 2)基于波形的感知 已知主用户信号的patterns(用于同步等的前导序列等等),对观测数据做相关。在稳定性和收敛速度上比基于能量检测的感知要好。 判决门限的选取。信号功率因信道传输特性和收、发信机之间的距离的不确定性而难以估计。实际中,可由特定的虚警概率给出门限,此时只需知道噪声方差。 3)基于循环平稳性的感知 信号的平稳特征由信号或信号统计量(期望、自相关等)周期性引起。利用循环相关函数(而非功率谱密度)检测信号,可将噪声与信号分离。因为噪声广义平稳无相关量,而调制信号由于循环平稳而存在谱相关。循环谱密度(CSD)函数的计算是对循环自相关函数做傅里叶变换。循环频率与信号的基本频率一致时,CSD函数输出峰值。 4)基于能量检测的感知 低运算复杂度和低实现复杂度。缺点在于:判决门限的选择困难;无法区分能量来源是信号还是噪声; 低SNR条件下性能差。噪声水平的动态估计,降秩特征值分解法。GSM时隙能量检测,需与GSM系统同步,检测时间限制在时隙间隔内。FFT之后频域能量检测。检测概率在各种信道条件下的闭式解。 5)无线电识别 识别主用户采用的传输技术。获得更多的信息,更高的精度。比如蓝牙信号的主用户位置局限在10m 之内。特征提取和归类技术。各种盲无线电识别技术。 6)其它感知方法 多窗口谱估计。最大似然PSD估计的近似,对宽带信号接近最优。计算量大。 Hough变换。 基于小波变换的估计。检测宽带信道PSD的边界。 协同感知—— 协同(合作、协作)用来应对频谱感知中噪声不确定性、衰落和阴影等问题。解决隐终端问题,降低感知时间。提出有效的信息共享算法和处理增加的复杂度是协同感知要解决的难题。控制信道可利用:1)指配频带;2)非授权频带;3)衬于底层的UWB。 共享信息可以是软判决或硬判决结果。(基于能量检测的)感知合并方式:等增益合并、选择式合并、Switch & Stay(扫描式)合并。协同算法应:协议开支小;鲁棒性强;引入延迟小。 非协同感知,优点为计算和实现简单,缺点为存在隐终端问题、多径和阴影的影响。 协同感知,优点为更高的精度(接近最优)、可解决阴影效应和隐终端问题;缺点为复杂度高、额外通信流量开支和需要控制信道。 协同感知的两种实现形式: 1)中心式感知。中心单元广播可用频谱信息或直接控制CR通信。AP。硬信息合并、软信息合并。 2)分布式感知。彼此共享信息,自己对频谱做出判决。不需要配置基础结构网络。 外部感知—— 外部感知网络将频谱感知结果广播给CR。优点:可解决隐终端问题和衰落及阴影引起的不确定性;CR无需为感知分配时间,提高频谱效率;感知网络可以是固定的(避免电池供电)。外部感知可以是连续的或周期性的。感知数据传递给中心节点进一步处理,并将频谱占用信息共享。

无线传感器网络论文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

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 基于网络共享的无线传感网络设计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兴发展技术,它在环境监测、农业和公众健康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发展中国家,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模型。由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在线监测和高效率的网络传送,使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然而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主要挑战包括传感器的可携性、快速性。我们首先讨论了传感器网络的可行性然后描述在解决各种技术性挑战时传感器应产生的便携性。我们还讨论了关于孟加拉国和加利 尼亚州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水质的开发和监测。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在线监测 1.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计算机设备和传感器之间的桥梁,在公共卫生、环境和农业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个单一的设备应该有一个处理器,一个无线电和多个传感器。当这些设备在一个领域部署时,传感装置测量这一领域的特殊环境。然后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电进行传输,再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这样,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对环境中各种变化进行详细的观察。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能够测量各种现象如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水灌溉流量。比如,最近发生的污染涌流进中国松花江,而松花江又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通过测定水流量和速度,通过传感器对江水进行实时监测,就能够确定污染桶的数量和流动方向。 不幸的是,人们只是在资源相对丰富这个条件下做文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开发,费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几个主要障碍之一,阻止了其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许多无线传感器网络组件正在趋于便宜化(例如有关计算能力的组件),而传感器本身仍是最昂贵的。正如在在文献[5]中所指出的,成功的技术依赖于

无线电频谱资源审计方法 第3部分:电视和声音广播系统 编制说明

无线电频率使用率评价方法第3部分:电视 和声音广播系统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小组 2020年3月

编制说明 1.标准“范围”的内容 本部分规定了对调频频段广播系统、地面电视系统频率使用率评价的专用方法,通过以固定监测站监测为主,以车载或可搬移式监测设备为辅的方式,利用常规监测设备、调频广播和地面电视专用监测设备开展测试,具体包括频率使用率评价方法、测试系统要求、测试要求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调频广播、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地面数字及模拟电视的频率使用率评价测试。2.工作简况,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各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及其在起草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等情况、对标准草案进行会议讨论范围、征求意见的范围、审查的范围201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函﹝2018﹞83号)中将“无线电频谱资源审计方法”系列标准纳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20184245-T-339,项目计划名称为“无线电频谱资源审计方法第3部分:电视和声音广播系统”。 本标准项目任务下达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筹备成立标准起草组,依据2016年以来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开展的全国无线电频谱使用评估、使用率评价工作,制定此标准。 201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条例》中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率要求提出了具体要求,第十六条指出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应当载明无线电频率的用途、使用范围、使用率要求、使用期限等事项,第二十六条指出除因不可抗力外,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后超过2年不使用或者使用率达不到许可证规定要求的,做出许可决定的无线电管理机构有权撤销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收回无线电频率。2017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无线电频率使用率要求及核查管理暂行规定》(工信部无[2017]322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并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以具体支撑《条例》中无线电频率使用率的要求。《暂行规定》规定对无线电频率使用率采用频段占用度、年时间占用度、区域覆盖率以及用户承载率(用户规模)等指标进行评价,并特别对各种指标进行了定义,对陆地移动通信、水上移动通信、固定业务、无线电测定业务、气象辅助业务及空间无线电电台和卫星通信网等的使用率指标进行了规定,但指标中没有具体提及广播及电视方面的内容。 前期工作情况:2016年,为满足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组织的全国无线电频谱使用评估专项活动工作技术要求,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指导下,在调研我国无线电管理需求并结合监测能力和厂商意见基础上,中心起草了《无线电频谱使用评估通用方法》建议并经无线电管理局认可,提出了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2016年、2017年,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以此通用方法,开展了针对公众移动通信、通信卫星、广播等多项无线电业务的频率使用情况评估工作,中心参与支撑相关工作,协助无线电管理局完成了2016、2017年国家无线电频谱使用评估报告,为我国频率资源事中、事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国家

频谱感知技术外文翻译文献

频谱感知技术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一种新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认知无线网络控制信道带宽受限条件下基于信任度的双门限协同频谱感知算法。首先每个认知用户基于双检测门限独立进行频谱感知,但只有部分可靠的认知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向认知无线网络基站发送本地感知结果。当所有的用户都不可靠时,选取信任度最高的认知用户发送本地感知结果进行判决。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同常规能量检测算法相比较,该算法能够在控制信道带宽受限条件下,以较少的网络开销获得更好的频谱感知性能。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信任度;双门限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有限的频谱资源与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然而根据现有的固定分配频谱资源策略,绝大多数频谱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据FCC 的调查统计,70%的已分配频谱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1[。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认知无线电技术由Joseph Mitola Ⅲ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5[]2[ 。频谱感知技术是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支撑技术之一。通常它又可以分为

能量检测法、匹配滤波器法和循环平稳特征法[4]。能量检测算法因为应用简单且无需知道任何授权用户信号的先验知识成为研究热点。认知用户在接入授权频带之前,必须首先感知该频带空闲即授权用户没有工作,否则会对授权用户造成干扰。一旦授权用户重新工作,认知用户必须退避,实现在不对授权用户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对频谱资源的共享。由于实际信道中的多径和阴影效应,单个认知用户频谱感知的性能并不乐观,针对这个问题D. Cabric 等人提出了协同频谱感知算法[5]-[6]。协同频谱感知算法性能较好,但是当认知用户数量很大的时候,控制信道的带宽将不够用。文献[7]中提出了一种在控制信道带宽受限条件下的基于双检测门限的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能够以较小的网络开销,获得接近普通单门限频谱检测算法的性能。针对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需要,本文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环境下一种基于信任度的双门限协同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中每个认知用户基于双检测门限独立进行频谱感知,但只有部分可靠的认知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向认知无线网络基站发射感知报告。当所有的用户都不可靠时,选取信任度最高的认知用户发射感知报告进行判决。本文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并通过仿真表明,本文方法比较常规能量检测算法,在减小网络开销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性能。 2系统模型 假设一个认知无线电网络有N 个认知用户和一个认知无线网络基站,如图1 所示。认知无线网络基站负责管理和联系N 个认知用户,在收到认知用户的检测报告后做出最终判决。 图1. 认知无线电网络示意图 频谱感知的实质是一个二元假设问题,即 01 (),,()()()(),n t H x t h t s t n t H ?=??+? (1)

无线电通信用英语

第1篇:有关问候的用语 (1)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早上(下午、晚上)好! 比如我们这里的下午欧洲是上午、我们的中午十一点多日本已过了十二点 (2) Very good morning to you,my friend!你好,早安,我的朋友!(3) Hello,my friend!你好,我的朋友 (4)I’m very glad to meet you.非常高兴遇见你。 第2篇:有关感谢联络的用语 (1) Thank you for coming back to my call. 谢谢你回答我的呼叫。(2) Thanks for your call. 非常感谢你的呼叫。 (3) Thanks for the nice QSO.(Short QSO,nice contact) 非常感谢这次好的直接联络(短促的联络、好的联络)。 (4) Thanks for the nice report. 非常感谢你的报告。 (5)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best enjoyable contact. 非常感谢这次愉快的联络。 (6)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information.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消息。 (7)I’m very glad to meet you.遇到你非常高兴。 (8)I’m very glad to contact with you.我非常高兴和你联络。(9)I’m so pleasure to see you for the first time. 初次见面非常高兴。 (10)It’s a great happiness to contact with you again. 和你再次联络是极大的愉快。

无线电频谱监测

广东省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工作规范 (试行)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 二○○七年十月十六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1.1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1.3参考文件 (3) 1.4名词解释 (4) 第二章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工作职责 (5) 2.1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 (5) 2.1.1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广东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的工作职责 (5) 2.1.2广东省无线电监测站的工作职责 (5) 2.2各地以上市(含地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 (5) 第三章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工作内容 (6) 3.1无线电频谱监测工作计划的制定 (6) 3.2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 (6) 3.2.1监测频段范围 (6) 3.2.2监测时间要求 (6) 3.2.3监测内容及技术方法 (6) 3.3监测情况总结 (7) 3.4监测统计结果的上报 (7) 第四章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工作技术规范 (8) 4.1频道占用度 (8) 4.1.1频道占用度的计算公式 (8) 4.1.2频道占用度测试方法及测试参数的设定 (8) 4.1.3频道占用度测试的设定 (9) 4.2频段占用度 (9) 4.2.1频段占用度的计算公式 (9) 4.2.2频段占用度统计方法 (10) 4.2.2.1同城单站频段占用度数据统计方法 (10) 4.2.2.2同城多站频段占用度数据统计方法 (10) 4.2.3全省频段占用度数据统计方法 (11) 4.3测量结果记录和上报要求 (11) 4.3.1测量数据记录要求 (11) 4.3.2测量数据上报要求 (11) 第五章?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报告?报送要求 (12) 5.1?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12) 5.1.1文字部分 (12) 5.1.2报表部分 (12) 5.2报送时间及报送方式要求 (13) 第六章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报告评价指标体系 (14) 6.1评价机制 (14)

中英文无线电陆空通话范例教程

精心整理 FSAAC 中英文无线电陆空通话范例教程(空管飞行必读) 范例航线:上海浦东国际机场(ZSPD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ZBAA )? 643 C : 1P ????PudongGND,Goodevening,CES123,Boeing767,requeststand.? C :东方123,浦东地面,停机位廊桥205号。?

??????CES123,GND,Stand/spot/bay/gate/parkingbay205.? 站调席位发放停机位时,须使用中文,严禁使用“GATExxxx”、"PARKINGxxxx"等英文。机组收到机位、航线后,直接联系放行。 P 2 P ALFA 联系放行时,首先你需要告诉管制你在哪儿(机位),你的机型,你是否抄收机场情报通波(包含起飞使用跑道,起始上升高度,标准离场程序,离场频率及气象信息;怎样抄收机场ATIS情报通波如何抄收?请见:)以及你要到哪儿去(目的地)。?

C:东方123,浦东放行,许可放行至北京,按计划航路飞行,预计使用跑道17L,起始高度900米,修正海压1012,PIKAS11号离场,离场频率126.65,应答机5001。? ????CES123,DEL,clearedtoBeijingviaflightplannedroute,expectrunway17L,initialclimb 900monQNH1012,PIKAS11departure,departurefrequency126.65,squawk5001.? 离 P 压1012 ????? ? C ????CES123,readbackiscorrect,callwhenready(forGND).? ??????? P:东方123,地面准备好了。? ????CES123,readyforGND.?

英语无线电陆空对话用语手册6

英语无线电陆空对话用语手册 (第六辑) 声明: 以ICAO附属书第十(航空通信)第二卷(包含航行业务程序的通 信程序)以及ICAO Doc.4444(航行业务程序-航空及航空交通业务)为准-标准总结。 编写、翻译、校准: 中华飞行联盟CCA-606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学员及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员。 警告: 本手册内容完全来源于国外标准无线电陆空对话教程。禁止任 何人以谋取商业利益为由,进行非法盗用及盗版;禁止任何人对本教程做出侮辱性评价;本手册为总结版本,仅供模拟航空交通管制员参考学习,禁止用于真实管制中。 感谢: 韩国航空大学航空交通学部教材提供。 感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学员及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员校正。

(七)进入跑道及起飞。 第五辑中,第六节内容为申请滑行,第七节紧接第六节中联系塔台,进入跑道及起飞内容。 说明:在真实地面管制中,地面管制员会向航空器通报地面风的情况,内容应为,平均风向,风速及风向,风速的重大变化。但在模拟飞行管制中,并未有这项内容,故在塔台管制时,航空器起飞许可中,常常包括地面风风向风速及修正海压值。 下面为地面风风向,风速的英文表达方式。 1.Wind100at4meters/4knots. 地面风100,4米每秒/4节。 2.Wind variable at4meters/4knots. 地面风向不定,风速4米每秒/4节。 3.Wind100at4meters,gust[gɑst](ɑ为短音节)to13. 地面风100,4米每秒,最大阵风13米每秒。

例: 第一种情况: PILOT:PUDONG Tower,China eastern123,Holding point runway17R, Ready for departure. 飞行员:浦东塔台,东方123,跑道(17R)外等待,已准备好离场。 TOWER:China eastern123,Line up(runway17R)。 塔台:东方123,进跑道(17R)等待。 PILOT:Line up,China eastern123. 飞行员:进跑道等待,东方123。 TOWER:China eastern123,Wind100at4meters,QNH1003,Cleared for take-off(runway17R),Report airborne. 塔台:东方123,地面风100,4米每秒,修正海压1003,可以起飞,(跑道17R),离地报。 PILOT:Cleared to take off,(wilco),China eastern123. 飞行员:可以起飞,(照办),东方123。 *1.当机场内有多条跑道同时使用时,为了避免航空器驾驶员混淆,

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

Xilinx大学生竞赛项目申请报告提纲及说明 1. 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检测 (2) 项目背景: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可用的频谱资源越来越少,呈现日趋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人们发现 全球授权频段尤其是信号传播特性较好的低频段的频谱利 用率极低。认知无线电技术为解决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提 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认知无线电在使用空闲频段进 行通信的同时不断地检测授权用户的出现,一旦检测到授 权用户要使用该频段,认知无线电用户便自动退出并转移 到其他空闲频段继续通信,确保在不干扰授权用户的情况 下,与他们进行频谱共享。这样一来,在没有增加新频段 的情况下提升了用户量,且保证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通信 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频谱的使用效率。 (3)项目内容:本次课题主要研究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的FPGA 实现。目前最为常用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方法是能量检 测。我们将一路电视信号下变频至基带信号再进入电路调 理模块对信号进行50欧匹配,并对信号进行放大,然后用 宽带A/D对信号进行采样,将采样后的数字信号做8点FFT 运算,再通入能量和累加电路,最后通过能量阈值判决电 路,判断频带的利用情况,从而找到频谱空穴,为认知无 线电的功能实现打下基础。 (4)项目难点:(1)高效低成本的FFT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累加器和阈值判决电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项目的开发意义:认知无线电的显著特征是具有认知能 力,认知功能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分析和频谱判决。频谱 感知用于频谱空穴检测,是认知无线电系统实现的前提之 一。 (6) 硬件开发平台:Spartan 3E Board 2. 频谱感知的背景知识 本次设计以四通道的电视信号为例进行实现,在我国一路电视信号的传输需要8M的带宽,那么传输四路电视信号需要32M的带宽才 能实现。 我们将该四路电视信号进行复信号处理和频谱搬移,使其生成I,Q 两路正交信号,其AD频率采样为32MHZ,为了检测各个通道的频谱

国外频谱管理的现状

国外无线电频谱的管理现状 一、外部环境 二十一世纪将是信息社会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有了竞争的优势。信息时代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且将彻底改变世界利益的格局和竞争的态势。通信的重要性已经不仅表现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要素和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世界各国均投入巨资,促进和加强通信的现代化。无线电通信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为全社会提供着各类信息传递服务,在社会协调、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天收听无线广播电台,使用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是人们同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尤其是移动状态下的通信,无线电已经成为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手段。无线电通信广泛的应用于公众通信、广播、电视、交通、石油化工、气象、渔业、旅游、教育、国防、公共安全等部门,并大量用于外贸、金融、证券、工商、体育等社会的各行各业,对于促进信息交流、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生产调度、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如上所述,无线电频谱是一种特殊宝贵的自然资源,它的应用非常重要而且广泛。当前在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情况下,无线电频谱越来越显得重要,可以说谁能够对无线电频谱资源丌发的充分,管理与利用得更科学有效,谁就能够在国际范围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由于无线电频谱的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不仅有频率的划分、分配和设置无线电台的频率指配等问题,还有无线电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等问题。既有行政管理问题,又有技术问题。因此,管理无线电频率,台站和设备必须综合采用行政管理,法制管理,经济管理,技术管理等有效手段行政管理手段是无线电频谱管理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手段,目前还被很多国家政府所采用。一般由相关政府机构颁布对频谱资源的利用与指配规则,指定相对业务,并采取执照或许可的方式对使用频谱资源的设备进行市场准入。 二、国外无限频谱管理现状 首先,无线电管理部门需要详细规定频率划分政策,指定频谱使用规则。例如美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就颁布实施了通信管理条例共一百余个部分,详细规定了各段频谱资源可用于进行的无线业务;并详细规定了相对应设备的技术指标。 目前制定无线电管理法的国家有日本《电波法》、澳大利亚《RadioCommunication Bill))、新西兰((Radio Communication ACT))、中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美国、英国、荷兰则以通信法((Communication ACT))涵盖之。 1.下面主要介绍美国无线电管理 美国电信方面的法律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有:通信法(Communication Act of 1934),1996年作了较大的修改,称作Telecommunication Act of 1996。主要修改是增加保证公平竞争方面的规定和促进技术发展的规定等。卫星通信法(Communication Satellite Act of l 962)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组织法(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Act)电话揭发和争端解决法(Telephone Disclosure and DisputeAct)法律执行通信援助法(Communications Assistance for Law Enforcement Act)附加通信法令(Additional Communications Statute)

FSAAC中英文无线电陆空通话范例教程

FSAAC中英文无线电陆空通话例教程(空管飞行必读) 例航线:浦东国际机场(ZSPD)-首都国际机场(ZBAA) 航向介绍:该航线经情报区、情报区。在情报区的空域围,经过管制区、管制区;在情报区的空域围容,经过管制区。航路里程是643海里,选用浦东机场起飞跑道为17L,选用首都机场落地跑道36R。 C:Controller(管制员) P:Pilot(飞行员) P:浦东地面,晚上好,123,机型波音767,申请停机位。 Pudong GND, Good evening,CES123,Boeing767,request stand. C:123,浦东地面,停机位廊桥205号。 CES123,GND,Stand/spot/bay/gate/parking bay 205. P:停机位廊桥205号,123。 Bay 205,CES123. P:浦东放行,晚上好,123,停机位廊桥205号,机型波音767,通波ALFA已抄收,申请放行至。 Pudong DEL,Good evening,CES123, stand 205,boeing767,I have information A,request IFR clearance to Beijing. C:123,浦东放行,许可放行至,按计划航路飞行,预计使用跑道17L,起始高度900米,修正海压1012,PIKAS11号离场,离场频率126.65,应答机5001。 CES123,DEL,cleared to Beijing via flight planned route,expect runway 17L,initial climb 900m on QNH1012,PIKAS11 departure,departure frequency 126.65,squawk 5001. P:许可放行至,按计划航路飞行,预计使用跑道17L,起始高度900米,修正海压1012,PIKAS11号离场,离场频率126.65,应答机5001,123。 cleared to Beijing via flight planned route,expect runway 17L,initial climb 900m on QNH1012,PIKAS11 departure,departure frequency 126.65,squawk 5001,CES123. C:123,复诵正确,地面准备好叫。 CES123,readback is correct,call when ready (for GND). P:123,地面准备好了。 CES123,ready for GND. C:123,联系地面121.8,再见。 CES123,contact GND on 121.8,goodday. P:联系地面121.8,再见,123。 Contact GND on 121.8,goodday,CES123. P:浦东地面,晚上好,123,停机位廊桥205,地面已准备好,请求推出开车。 Pudong GND, good evening,CES123,parking Bay 205,ready for GND,request pushback and startup. C:123,浦东地面,可以推出开车,机头朝北。 CES123,GND,pushback and startup approved,face to north. P:可以推开,机头朝北,123。 pushback and startup approved, face to north,CES123. P:123,推出开车完毕,请求滑出。 CES123,pushback and startup completed,request taxi (out). C:123,延滑行道BRA VO3、ALFA、ALFA12,跑道17L。 CES123,Taxi via B3,A,A12 to runway 17L.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管理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监测方法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国 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目 录 1 范围 ......................................................................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术语和定义 ................................................................. 4 4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 . (6) 4.1 通信频率 ..................................................... 6 4.2 信号类型及参数特征 ............................................. 6 4.3 系统框图 ..................................................... 7 4.4 设备组成 ..................................................... 8 4.5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 (9) 4.6 设备发射场强和有效辐射功率 (9) 5 监测设备配置规范 (9) 5.1 监测设备总的要求 .............................................. 9 5.2 接收机的基本要求 .............................................. 9 5.3 测量天线 .................................................... 10 5.4 射频电缆 .................................................... 10 6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监测方法 . (10) 6.1 监测方式 .................................................... 10 6.2 监测地点 .................................................... 11 6.3 监测类型 . (11) 6.4 监测流程 .................................................... 12 6.5 场强测量 .................................................... 13 6.6 占用度测量 ................................................... 13 6.7 干扰判定分析 ................................................. 14 6.8 干扰类别分析 ................................................. 15 6.9 干扰源定位方法 ............................................... 16 附录A ...................................................................... 18 附录 B ..................................................................... 20 附录 C (21)

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的博弈论方法

《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的博弈论方法》总结 张烨,龚晓峰 2009 摘要:问题: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分配问题备受关注,分配给用户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或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分析:为了提高频谱分配,需要涉及大量策略选择问题,可以利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方法:建立合适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的博弈论框架,从而促进无线通信的发展。 1、提出问题: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需求不断增长,适用于无线通信的 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分析问题: 2.1认知无线电技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动态改变传输功率、载频、调制方式等传输参数以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2.2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技术 2.2.1问题:在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分配是根据需要接入系统的节点数目及其 QoS 要求将频谱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指定节点。 2.2.2分析:(1)因此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频谱分配方法从而在各地区和各时间段里有效地利用空闲频谱,提高频谱利用率。频谱分配策略的选择直接决定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率以及能否满足用户因不同业务而不断变化的需求。 (2)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原则:1)保证灵活性。2)应能提高系统性能。3)应尽量减小信令开销和计算量。

2.3.1问题:图论模型和定价拍卖模型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更好推动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 2.3.2分析:在频谱分配算法设计过程中,设计了大量的策略选择问题,因此需要提出新的频谱分配模型。 2.3.3解决方法:对于涉及策略选择的频谱分配问题,可以利用博弈论对相关的自适应算法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主要需要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 算法是否具有稳 定状态;(2) 这些稳定状态是什么;(3) 这些稳定状态是否满足需要;(4) 算法收敛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约束条件 图(1)认知无线电博弈论分析流程 1)论证算法具有稳定状态。在多数博弈论模型里,分布式算法的稳定状态为纳什均衡。 一般情况下,判断一个博弈过程中存在纳什均衡的充分条件:a、参与者集合是有限的;b、行动集合是封闭的,有界的凸集;c、效用函数是在行动空间上的连续的、拟凹函数。 补充1、纳什均衡:若一个行动向量满足:ui(a)≥uibi,a-i)?i∈N,bi∈Ai,则向量 a 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在参与者集合里,如果没有一个参与者能够靠自身行动的改变来提高自身收益时,整个参与者集合对应的行动向量就称为纳什均衡。 补充2、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算法都满足这些条件,即多数认知无线电的算法都有一个默认的稳定状态。 2)判定稳定状态。通过遍历一个博弈过程中所有可能的行动向量来判定一个博弈过程中 所有的稳定状态。 3)确定稳定状态是否满足需求。在找到纳什均衡点后,还应该确定此纳什均衡点是否为 我们所需要的。 3).1举例模型:一个具有中心接收机的单一簇 DS-SS 网络,除了中心接收机外,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调整它们的发射功率,使得信号与加性干扰噪声比达到最大。所有者参与者的效用函数方程: ( ui(p)=hipi/??(1/k) k∈N\i∑hpkk+σ] (1) 其中,参与者集合是簇中除了中心接收机外的节点;行动集合是所有可能的功率等级(假设可选的功率等级有限);所有参与者的效用函数由式(1)给出;pi 是节

认知无线电研究背景意义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研究背景意义与现状 1 认知无线电的产生背景 2 认知无线电的产生 3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意义 5 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的主要任务 1 认知无线电的产生背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用户的数量急剧增加,可用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当今绝大多数频谱资源都是采用固定的分配模式,由专门的频率管理部门分配给特定的授权用户使用。而对于另外一些非授权用户的通信需求,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无线个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等,由于其近几年发展迅速,导致这些网络所工作的非授权频段逐渐趋向饱和。据美国研究结果指出,现有的频谱管理与分配策略是造成频谱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某些网络频谱资源相对较少但其承载的业务量很大,而相当多的已授权的频谱并没得到充分的使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在2002年出版的报告中指出,已分配的频谱利用率为15,,85,,已经分配的3GHz以下的频谱资源中多达70,未被充分利用。一项中国移动的研究表明,大多数频段利用率不到5%,密集城区一周频段占用度的测试结果显示,占用度较高的频率主要集中410-954MHz频段,GSM下行频段占用度最高,广播频段、集群系统下行和ISM频段次之,其他频段的占用度则极低。其中GSM频段资源块的占用度明显高于广播频段。GSM频段占用度大于0.1的资源块约占总数的62%,广播频段占用度大于0.1的约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