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一、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懂得地球是人类和生物的共同家园,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应该友善地对待一切生物。

2、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保护物种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地球是人类与各种生物共同的家园。

难点:组织学生调查珍稀动植物种类,作好记录,并提出合理化的保护建议。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收集珍稀动植物的资料、图片、投影片或录象资料。

2、《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文件。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哪个星球上有生命?

2、谈话: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哪些生物吗?

3、讲述:动物、植物、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

们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介绍地球物种,指出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1)谈话: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构成

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你们知道地球上生存着多少种生物吗?

(2)讲述:地球上生活着5000万多种生物,这些生物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2.认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讲述: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它是一种宝贵的自

然资源,然而,这些宝贵的资源正在遭受破坏。

(2)指导学生看课本第70~71页阅读资料的第1~2页。

(3)提问:你们知道地球上哪些物种已经灭绝了?灭

绝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物种正濒临灭绝?

(4)讲述: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动植物灭绝的

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再不进行保护,恐怕要不了多少年,人类的生存将遇到更大的困难。所以说,丰富多彩的物种资源是全人类共有的财产,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5)指导学生阅读第3~6节。

(6)提问:生物的多样性具有哪些价值?

(7)讲述: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友善地对待它们。伤害它们,就等于伤害人类自己。

3.指导学生观察珍稀动植物的图片、投影片或录象。

(1)谈话:我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样,生物资源丰富,适合多种生物生存,所以,我国的物种数量排在世界前列,其中有些物种还为中国独有。你们知道哪些动植物属于珍贵稀有的吗?为什么说它珍贵稀有?

(2)指导学生看我国珍稀动植物的图片、投影片或录象,讨论它们的珍贵和稀有表现在哪里?

(3)提问: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4.引导学生了解怎样保护物种资源?

(1)提问:现在全社会都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你知道人们是怎样保护物种资源的吗?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保护物种资源的插图,分组讨论并汇报。

(3)讲解:为了保护物种,国家还专门制定了法律法规。介绍《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中的有关规定。

(4)讨论:小学生应该怎样保护物种资源。

(5)汇报讨论结果。

(6)小结: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和各种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保护好这个家园,人类

才能生存、发展。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大家应尽的义务。

(三)巩固总结

1、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

(1)我国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生物多样性具有哪些价值?

(3)为什么说保护物种资源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四)布置作业

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请提出一两点切实可行的措施。

2、生活中哪些资源比较珍贵,请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的主题班会

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的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了解历年来的主题活动,了解地球面临的现状,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搜集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资料。 2、制作相关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设计 1、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2日是世界第一个地球日。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 2、了解历年来的主题与活动 1996年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造福人类 1997年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8年海洋地质与人类 1999年防治地质灾害 20XX年 20XX年地球日――中国行动 20XX年地质遗产保护 20XX年善待地球

20XX年生命之水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XX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XX年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20XX年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 3、了解地球面临的各种问题 4、发出倡议 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多少 也许,在这一时刻,有亿万人正怀着和你一样的想法,做或者不做。 如果,只要尽一份力,就还有一片蓝天留下 也许,在你决定尽力时,有无数人也和你做了相同的决定。 5、观看有关的视频——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沙画创意) 6、每位同学在本子上写一句有关保护地球的宣传语。 活动反思 在这次班会之前,恐怕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世界地球日”。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得到了一次知识的普及,对于地球的现状有了直观的认识,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第十二讲第一课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枣庄一中东校高三 赵娟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模式】探究总结、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诱导点拨】:人地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 采猎文明——崇拜自然; 农业文明——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高考案例】

1、(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 (1)土地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考点二: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①人类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___。 ②人类活动的_______要排放到环境中。

【典型题目】 2、图 12-7 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 题 (1).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 的( ) A .①箭头中 B .②箭头中 C .③箭头中 D .④箭头中 (2).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A .公 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D 公开性原则 考点三:环境问题

依法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依法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了解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使学生知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运用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培养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 四、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唐朝诗人杜甫赞美大自然的名句。可是现在一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的危害,已经见不到这样的美景了。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师生共同欣赏同学在网络中找的图片和在身边拍摄的环境恶化的照片:1大自然美好风光——蓝天、白云,花、鸟、虫、鱼 2受污染后的恶果图片——黄河、西部污染触目惊心;佛山工业废气污染;云南滇池爆发蓝藻;长期饮用含砷量严重超标的地下水造成砷中毒;被沙漠化的城市……

教师提问: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何会出现上述问题?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警示?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1.环境的含义 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提问:你所知道的环境污染还有哪些?现实生活中你见到过吗?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着什么问题呢? 2.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请阅读教材第153~154页予以分析说明。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小国——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资源的最基本国情。 1.人口因素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造成的。把我国较大的资源总量作为被除数,把巨大的13亿人口作为除数,所得商就是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它很小。 这样一说,我们就好理解了。(进一步追问)除了人口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吗?(意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还有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而且,我国生产力水平不够高,许多资源,如矿产资源还埋藏在地底下,只有开发出来,才有实际意义。另外像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我国就利用得不够,还有太阳能汽车……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第二节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本章重点 ?1.地球大气的热分层和各层的主要特征. 2.地球上的水量分布. 3.人类的生产活动给水圈带来的影响. 4.地面土壤仅几十厘米厚. 5.土壤含盐量达到占干土重0.2﹪,作物生长受阻. 第一节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环境及其组成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被视为环境要素,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生物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自然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 ?例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矿物、岩石和生物等,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各圈层,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这些要素和圈层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有人认为这些社会要素组成了另一圈层----智能圈或人类圈(noosphere)。 二.地球环境的独特性 ?地球环境丰富多样,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地球上存在着大气、陆地和海洋;距地面15--40km 处有一个臭氧层,保护着地球不受高能紫外线的侵袭;大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使地表保持适中的温度,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地表上覆盖着一层或厚或薄的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生长的基地;甚至地壳的厚度也很适中。 ?近年来,科学研究的进展,使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反因为果,认为不是地球上“优越”的环境条件创造了生命,而是生命活动创造了今天地球的环境。这种观点被称为盖娅(Gaia)假说或盖娅理论。 ?地球表层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是靠生命活动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捕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能,则来自太阳能的辐射将会散失。生命活动在太阳能的捕获与储存和地球表层物质的迁移转化方面的巨大作用,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因此,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与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持的。 三.地球各全层的发育 ?地球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时候,是一个炽热的大火球,还没有圈层的分化。地球外面包围着原始大气,主要由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组成,是一个还原性的大气圈。我们今天看见的地球各圈层,是经历了亿万年的发育才形成的。 ?水的出现是地球发育史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大约在38亿年以前,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地球上出现了水。 ?水分的蒸发和降雨,降低了地表的温度,产生了河流、湖泊和海洋,为地球生命的出现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空间组织,是人地相互作用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二、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

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的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可以从“费用、效用”角度来加以理解。当人口的生产成本(即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即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出发,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②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③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

幼儿园大班社会: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大班社会: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废水、废气、废物、噪音正不断地侵袭着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建绿色家园已是大家唱响的主旋律。孩子们也不例外,成为了环保行动的小小主力军。为了更好地萌生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依托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专门设计了大班社会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力求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出发,运用录像、图片资料,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直观形象地感知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帮助幼儿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引发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土的行为。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地球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了解常见的地球灾难及产生的简单原因。 2.萌发环保意识,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幼儿收集有关地球灾难的故事、图片资料,并了解其形成简单的原因。 2.相关录像。 3.铅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地球人类和动植物的家 1.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地球) 2.还有谁也住在地球上?(动物和植物) 小结:因为地球上有氧气、水、阳光,特别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动植物的生长,所以地球是我们共同家园,也是动物和植物的家。 二、地球的灾难及产生的原因 1.地球会生病吗?你知道的地球灾难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幼儿交流自己了解的相关经验。 3.观看录像。(有关环境污染;大量砍伐树木;森林发生火灾;一些益鸟被人们捕杀等)。 4.讨论:地球被破坏了,它会给我们带带来什么危害?(水土流失、地震、海啸、气温升高、空气污染等灾难)。 小结: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乱伐树木,乱扔垃圾,排放废气,造成森林面积变小,水土流失、水体和空气被污染,使人和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三、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 1.看到地球上发生的灾难,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2.保护地球,我们小朋友可以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 小结:从自己做起,节约资源,不乱扔垃圾,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主题一 共同的家园 教案

主题一共同的家园 课题1﹒认识我们的星球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 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家园。 2.了解并初步认识世界政区图和两半球图,知道世界上陆地和海洋分布的 概况。 3.进一步培养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给动物、植物、人物和各种地理事物找家” 的活动。可以按照动物、植物、人物山脉、河流等将学生分组。 3.学生完成后,全班一起检查贴得是否正确,教师指出错误并且纠正。 4.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4页的课文,讨论古人对地球的认 识,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启发学生联系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以前学习过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知识进行分析。5.观察与演示。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插图和豆博士的叙述。将学生分成 小组,每个小组发给一个地球仪。驾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寻找答案。教师演示地球仪正确的转动方式,并且借助地球仪解答学生的疑问。 6.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25页的第一段课文。阅读教科书第25页的 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和右下方的文字。 7.全班交流。各小组发表读图结果。教师要保证学生能正确地说出一些基 本的知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最大和最小的洲,最大和最小的洋,我国位于哪个洲,我国东临哪个洋。 8.拓展学习。阅读教科书第27页的“魏格纳的胆识”一文。教师可以根 据自己在课前的准备向学生做简单的介绍。 9.教师总结本课题的学习,布置家庭作业。 课题2.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和环境。 2.了解在不同的环境状况,人们有着不一样的生活。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阅读教科书第28页第一段的课文。 2.交流与讲解。根据上次课所分配的探究任务,以及课后的准 备,各小组汇报探究的成果。教师结合教科书第28页的世界地图及学生的汇报,穿插讲授有关知识。 3.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别。地球上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 平原等不同地形环境,不同地形和气候环境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差异呢?” 4.交流与讲解。有关小组根据所分配的任务汇报对地球不同地 区的探究成果。教师讲解和澄清有关知识。 5.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生活的 人们由于气候环境的差异,地形环境的不同,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别。人类在地球的各个区域生存,从事着不同的生产劳动,以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适应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反映了人类的智慧。”

高二地理知识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_抒情作文800字

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_抒情作文800字镜头一:鸳鸯和人 鸳鸯,是国家野生二级保护动物。它们在西湖里无忧无虑地嬉水玩耍。但,贪图利益的人类造成了它们一家全部的遇难惨剧。又过了一个春秋,鸳鸯再次来到杭州西湖繁殖。它们的到来也给人们一个警示:不能让悲剧再次重演!就这样,一个自发的民间的户鸟行动开始了。曾经有人意图捕捉鸳鸯,但是,都被附近村民及时制止。听说了这件事,不少市民踊跃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每天从早上8点到傍晚6点,志愿者和野鸟会成员每天两班轮流看护鸳鸯。不过,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有两只小鸳鸯死于非命。特别看护组的成员不仅轮流看护鸳鸯,还对鸳鸯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记录,撰写了一本。就这样,看护小组的成员们坚持了45天,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高温酷暑。 相信明年,鸳鸯们一定也会来这风景美,人更美的杭州繁殖它们的下一代!

镜头二:松鼠和人 “看,在那儿,”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儿说,“松鼠!” 这句话,引得男女老少都往树上看。“这西湖还真有松鼠。”大家议论纷纷。 一位小姑娘蹑手蹑脚地走进这只小松鼠,她的手上还拿着食物,想必是要喂食。她以为松鼠没有发现她,其实并非如此。离它还有50厘米远的时候,它就迅猛地爬上树梢,头也不回地走了。 “为什么它这么怕我?”小女孩不解地问。 “因为它怕人,它怕人伤害它。”回答她的是一位老婆婆。 小姑娘心想,但没有说出来:我每天来喂它,这份感情能盖得过恐惧吗? 小姑娘想证实一下。 每天一早,只要你晨练,一定会看见人和松鼠,不如说,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景象。 这份景象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人们给松鼠带来温暖。 说具体点,也就是小姑娘坚持每天给松鼠喂食,玩点儿小游戏。这种行为似乎是一条隐形地魔力绳索,拉着人们去一起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交朋友。 人们说什么也不会想到这种景象来自于一个小姑娘的疑问。 它们生活在这儿一定很温暖! 感言 不管怎么说,人与人或动物培养感情是需要时间的。用你的真情来融化别人心头的一块冰。如果是虚情假意,我感担保你一辈子都不会成功。哪里有和谐,哪儿就有——真诚!

第四单元 人类共同的家园

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 1.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 的面貌多姿多彩;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2.行为、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 和对地球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位置及主要地形。 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地球仪。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貌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或照片,准备地球仪。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地球概貌,激发热爱家园之情。 1.师朗诵《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问:你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2.出示地球仪,介绍地球。 地球是椭圆形的球体,东西略宽,南北略扁。你了解人们是如何知道地球是球体吗? 3.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亮上,显出弧形的轮廓;帆船从海平线出现时总是先露出桅杆和船帆。聪明的人们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你敬佩他们吗? 4.齐读本课提示语。 5.看图,了解地球表面的多姿多彩:你能说出图片上出现的是什么吗?介绍森林、海洋、沙漠、高山、草原。 二、走进“故事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1.学习麦哲伦的故事,划出令人感动的句子。 2.出示地球仪,交流麦哲伦航海路线,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 3.再读故事,激发敬佩之情。 4.图书推荐:《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 第二课时 一、学习、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在我们这个椭圆形的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着,形成了七大洲和四大洋。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和哪四大洋呢? 2.完成书上关于洲、洋大小比较的观察题,交流。 3.出示歌谣《大洋大洲歌》,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指认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洋大洲歌

国旗下讲话:爱护地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_1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国旗下讲话:爱护地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国旗下讲话:爱护地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三(16)班的汪宏逸。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爱护地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地球就像我们的母亲,哺育着我们,抚养着我们,使我们幸福的成长,她是那样无私的奉献着,为我们提供水源、矿产、等,我们应该感谢地球,感谢地球妈妈赋予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感谢地球妈妈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不知回报地球,只是无休止的向她索取,于是树木被砍伐,珍稀动物被捕杀,淡水资源被污染……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我们渴望干净的地球,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环保的家园……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切实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保护环境,我们应心系全

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多弯腰捡捡果皮纸屑,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的天空更加蔚蓝,让大地更绿,让空气更清新,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为我们的生活共同筑造起健康长城!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二八班的徐红博同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护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想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记得小时候天空晴朗,抬头就能看到蔚蓝的天空和美丽的白云,可是现在,一片片树林倒下,一块块绿色消失,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地震、洪水、雪灾等一次又一次的侵袭着地球。当我们仔细打量这座城市就不难发现,漂亮的街道后面还有太多垃圾,时尚的霓虹灯下,还有随处可见的陋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这些现象深深忏悔!不要因为它只是一片小纸屑就不去管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放在一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末复习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的压力过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大搞农田水利建设④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3.下列做法,不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荷兰围海造田B.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限产 C.非洲国家进口粮食弥补口粮不足D.日本为保护本国森林大量进口木材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据此回答4~6题:4.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5.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7.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的是 ( ) A.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B.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 C.1983年联合国成立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D.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 8.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生态服务的是( ) ①空气和水的净化②旱涝的缓解③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④臭氧的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知识点、复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2、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 3、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4、(森林)是小鸟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河流)是鱼虾的家,(大地)是植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它! 5、企鹅生活在(南极冰雪中),狮子生活在(草原),海龟生活在(大海)。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7、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 8、生态工程包括: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生态农业包括: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立体农业。 9、要想水果长得好,还得蜜蜂花中跑,反应了生物间的伙伴关系。 10、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如: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 1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12、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相互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 13、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分解者)。 14、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滥施农药)、(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捕捞)等。 15、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16、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写出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17、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他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和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18、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 19、生物连同他周围的环境叫(生态系统) 二、判断 1、沙漠中没有生物。(× ) 2、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 3、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

共同的家园_高二作文

共同的家园 导读:本文是关于高二作文共同的家园,感谢您的阅读. 很难想象在很早以前地球是个什么样子,美丽的山川河流,矫健的飞禽走兽,茂密的森林,明媚的阳光。可是曾几何时,这已经成了人们在科幻中想象的世界。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人们开始征服自然之时,正是自然惩罚人类之日。当动物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的时候,人们还能拥有它多久呢?” 还记得鸳鸯吗?那“止则相耦,飞则成双”的鸳鸯,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也是中国文艺作品中坚贞不移的纯洁爱情的化身。“鸳鸯戏水”“只羡鸳鸯不羡仙”,多么美的语句啊!为何如今,它竟也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呢?这是不是向我们暗示着什么? 如果你没生在鸳鸯的那个年代,那藏羚羊总该知道了吧!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它们与冰雪为伴,与严寒为友,自由自在地生息在世界屋脊。然而,就为了被称为“羊绒之王”的藏羚羊羊绒——“沙图什”的需求,藏羚羊的栖息地正变成一个屠宰场。每年数以万只的藏羚羊被非法偷猎者们捕杀!现仅存约8万只。昔日茫茫高原上数万只藏羚一起奔跑的景象,如今,只能在图片上看得到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或许你会认为那是珍贵的物种,本来就稀少,这不足为奇。那么,我想问你,知道野骆驼吗? 那整天在沙漠里驮行李,载人的骆驼,够平常了吧!但是,有谁知道骆驼在逐年减少呢。而且,野骆驼的数量更是大量锐减,全世界只有800——1000只,同熊猫一样宝贵。曾看过有关野骆驼的一些报导,得知它们会哭,而且能靠盐水生存!虽然有关专家解释说会哭的原因是它用来洗眼睛里进了沙的绝技,但我还是认为人类是幕后的指挥人。如果不是人类过度砍伐,破坏了植被,会有如此严重的沙漠化吗,会有漫天飞沙吗?如果不是人类的逼迫,猎人的捕杀,他们用得着躲进人类无法生存,也没有淡水的戈壁滩中心地带吗?它们年年月月喝咸咸的盐水,导致很多两岁以下的骆驼因肝不适而死。平常的还有金丝猴,梅花鹿,它们现今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对,这里面不能否认没有自然灾害因素和动物本身因素的影

2021大班社会活动 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大班社会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许心乔老师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废水、废气、废物、噪音正不断地侵袭着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建绿色家园已是大家唱响的主旋律。孩子们也不例外,成为了环保行动的小小主力军。为了更好地萌生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依托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专门设计了大班社会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力求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出发,运用录像、图片资料,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直观形象地感知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帮助幼儿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引发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土的行为。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大班教案 /daban/】知地球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了解常见的地球灾难及产生的简单原因。 2.萌发环保意识,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幼儿收集有关地球灾难的故事、图片资料,并了解其形成简单的原因。 2.相关录像。 3.铅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地球人类和动植物的家 1.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地球) 2.还有谁也住在地球上?(动物和植物) 小结:因为地球上有氧气、水、阳光,特别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动植物的生长,所以地球是我们共同家园,也是动物和植物的家。 二、地球的灾难及产生的原因 1.地球会生病吗?你知道的地球灾难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幼儿交流自己了解的相关经验。 3.观看录像。(有关环境污染;大量砍伐树木;森林发生火灾;一些益鸟被人们捕杀等)。 4.讨论:地球被破坏了,它会给我们带带来什么危害?(水土流失、地震、海啸、气温升高、空气污染等灾难)。 小结: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乱伐树木,乱扔垃圾,排放废气,造成森林面积变小,水土流失、水体和空气被污染,使人和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三、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 1.看到地球上发生的灾难,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2.保护地球,我们小朋友可以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 小结:从自己做起,节约资源,不乱扔垃圾,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延伸活动

爱护地球,我们的共同家园国旗下演讲稿

爱护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四(1)班的 .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爱护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曾经有这样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好像一道巨大的屏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子,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 一年年过去了,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有一年雨水特别多,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和悲剧又何止这一例呢!不信,请看这样一组科学的调查和统计数据:现在,世界上每分钟有21万平方米森林消失;每分钟有11万平方米土地沙漠化;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我们唯一可以生息的村庄——地球,正在被我们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锐减、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等等。 可喜的是,人类似乎从惨痛的教训和惩罚中开始觉醒了,人们意识到只有热爱地球妈妈才能拯救人类自己,创造幸福的生活。4月22日,是世界第4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倡导绿色消费·共建美丽家园.”世界地球日活动就是旨在唤起全球居民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地球的责任感。 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妈妈的草地,是温暖的摇篮;妈妈的天空,是慈祥的笑脸;妈妈的河流,是爱的源泉。”为了草地永存,为了河流永不干涸,为了笑脸永在,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不再袖手旁观吧,不再以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人类共同的家园》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 1.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初步认识地球仪,能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分布情况。了解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地球的相关地理概况。 2.过程与方法:首先远观地球:太空看地球;接着近探地球:学会看地球仪,最后再探地形地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神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主要地形等。 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观念。教学准备:教师:(地形)地球仪。 学生: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貌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感受地球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3.了解地球的污染现状,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建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教学难点:感受地球的美丽,激发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貌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或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掲示课题 1.回顾引导:这个学期,我们从认识、了解我们生活的“社区”出发,逐步扩大了我们的认识范围,了解了“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第四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我们的视野,走出我们的祖国,认识、了解我们生活的整个地球。 2.板书课题:1.我们的地球 二、观察分析,感知地球 1.观察地球全景图 (1)引导交流:你觉得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组织学生观察课本第71页的地球图,说说自己看了以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在茫茫的宇宙中,观看地球,地球显得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虽然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她却哺育着世间万物,生生不息,是我们70亿儿女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地球仪进一步仔细观察我们的地球。 2.观察地球仪,感知地貌。 (1)教师介绍地球仪:这是根据地球的样子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2)观察地球仪: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地球仪,你发现它的形状、外表有什么特征?(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有很多的颜色) (3)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表示海洋,其他颜色表示陆地,请大家仔细析:地球表面是海洋多还是陆地多?(地球表面大片是蓝色的,因此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之说) (4)分析陆地部分的内容:你知道陆地部分的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吗? (高山、沙漠、森林、草原??随着高度的下降由橘黄色逐步变化到绿色) (3)小结:地球上的颜色如此丰富多彩,地球的面貌如此多彩多姿,非常美丽,让我们一起分别欣赏一下地球上不同的地貌的优美景色吧。 三、观看图片,欣赏地球

共同的家园

《共同的家园》 —认识我们的星球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家园。 2、了解并初步认识世界政区图和两半球图,知道世界上陆地和海洋分布的概况。 3、进一步培养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地球的有关资料,并准备一些有关地球的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物等图片。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地球仪。 4、了解魏格纳学说的有关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播放投影《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师导入:地球是太阳系得一颗行星,是人类的家园;在地球的表面有陆地和海洋……让学生在观看投影的同时对地球的概貌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我们的星球。 2、学生汇报收集有关古代对星球的各种传说。 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4页的课文,讨论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启发学生联系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以前学习过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知识进行分析。 4、观察与演示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插图和豆博士的叙述,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发给一个地球仪,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寻找答案:地球是如何转动的;地球的上端和下端是什么;非洲和南美洲有多远;地球上有几大洲,几大洋。教师演示地球仪正确的转动方式,并且借助地球仪让学生回答问题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5、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给动物、植物、人物和各种地理事物找家”的活动可以按照动物、植物、人物、山脉、河流等将学生分组。 学生完成后,全班一起检查贴得是否正确,教师指出错误并且纠正,然后,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地球上不仅有人类,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生命—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各种动物、植物共同的家园”。 6、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对地球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但观察地球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部分,并不能看到海陆分布的全貌;为了观察和携带方便,人们绘制了世界地图。 2、阅读与探究。 阅读教科书第25页的第一段课文。 阅读教科书第25页的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和右下方的文字。 读图要求: (1)看看地图上面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2)找一找地图上面有哪些大洲、大洋。 3、全班交流。各小组发表读图结果。教师要保证学生能正确地说出一些基本的七大洲、四

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已远远超出海陆表面,达到地球高空,甚至宇宙空间,但地球表层依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环境。 地球表层系统包括非生物,生物,人类。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包括:四大圈层、三大界(有机界,无机界,人文界)、固气液物质。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一、地球表层系统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 1、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 2、地球表层系统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 3、地球表层系统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4、地球表层系统与自然灾害 5、地球表层系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地球表层元素的组成与人类健康 二、人类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 1、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2、人类对地貌的影响 3、人类对土壤的影响 4、人类对大气圈层和气候的影响 5、人类对水圈的影响 三、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产生于地球表层,在地球表层环境中发展、演化。可以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在不断地改变着地球表层环境。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由人类诞生早期的环境对人类的单向影响为主,变为现在的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格局。 一、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着人类。人类在地球表层环境中产生,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 研究发现,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第三纪晚期是古猿的繁盛时期。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面积缩小,草原范围扩大。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留在森林中生活,它们逐渐演化成今天的猩猩、大猩猩等。另外一部分古猿不得不在草原上生活。草原环境的生活,促使它们直立行走和利用前肢抓取食物。从而引起身体器官功能的改变,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当草原上生活的古猿不仅学会了使用工具,而且学会了制造工具时,也就完成了由古猿向人类的转化,人类也就诞生了。可以看出,在古猿向人类发展、转化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与分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