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什么是动火作业?

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

动火分级

1。特级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该区动火视为二级动火。

4.固定动火区动火作业

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

动火种类

1高处动火作业

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

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特级、一级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要求。

3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

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4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1.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为特级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严禁在生产不稳定以及设备、管道腐蚀等情况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严禁在输送含有毒气物质管道等可能存在中毒危险环境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

2。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中,由管道内泄漏出的可燃气体遇明火后形成的火焰,如无特殊危险,不宜将其扑灭。

3。严禁负压动火.

动火作业的原则

1.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加好相同工艺等级的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并经分析合格,方可用火.分析合格后,如超过半小时才用火,必须再次进行动火分析。

2。正常生产的装置和罐区内,均按一级或特级要求动火。凡是可动可不动的火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定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节假日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律禁止动火。对节假日(含厂休日)中必须的动火,按用火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处理。

3.动火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检查,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签发火票。一张火票只限一处动火。特级、一级火票有效时间不超过4小时(确因工作量较大、用火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8小时),二级火票不超过3天,。二级动火票时效不得跨越节假日。

4。装置进行大、中修,因动火工作量大,对易燃、可燃和有毒物料均应彻底送出装置,并加盲板与装置隔绝,置换合格后的动火“第一刀”要参照一级用火要求执行。装置已进入生产准备阶段,确需动火的要按一级或特级动火办理。

5.进设备内部动火,必须遵守“进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测氧、测爆、测毒合格,分析单必须附在动火单后面.

6。“三个一”原则:特级、一级动火严格执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一个动火监护人”。

用火管理范围

安全用火管理的范围包括以下厂区内各种明火作业、明火取暖、明火照明:

1。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及其切割作业、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2.喷灯、火炉、液化气炉、电炉;

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4。生产装置和罐区使用临时电源、临时电线,使用电钻、砂轮、风镐、排风扇等;

5。机动车辆(包括电瓶车)及畜力车进入生产装置区和罐区;

6。在生产区域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

7。在生产区使用非防爆的电器。

动火人权限

应严格执行“四不动火”,即

没有经批准的动火证不动火

防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

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动火部位、时间与许可证不符不动火

对不符合“四不动火"要求的,有权拒绝动火。

监护人的资格、职责、权限

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必须了解动火区域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应付突发事故的能力。并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监护人的职责

检查动火现场的情况;对照动火单逐项确认并落实防火措施;动火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灭火等措施。监护人佩戴明显标志,不得离开现场。特殊情况需离开现场,必须事先安排好合格的监护人方可离开。

三、监护人的权限

1。对动火部位与动火票不符,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有权制止用火;

2.异常情况发生时有权停止用火;

3.对动火人不执行“四不动火”又不听劝阻的,有权收回动火证,并报告领导处理。

动火监护的内容

一、动火票的确认

1.火票动火部位与现场动火点必须相符。

2。火票动火级别与动火部位危险程度相符。

3.审批权限与动火级别相符(特级动火二级单位领导审批;一级动火安全部门审批;二级动火车间、部门领导审批)。

4.用火时间与相应动火级别规定的时间相符。

5。所采取的防火措施必须落实.

二、动火人员资质的审查

1.动火人员持有效《焊工操作证》.

2.高处和进设备动火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无禁忌症(眩晕、美尼尔、高血压、心脏病等)。

动火确认

1.设备、管道的吹扫、置换、经检测合格。

2。动火部位与相连设备完全脱离或加盲板分隔.

3.电焊回路线必须搭接在焊件上。

4.动火点周围半径15米范围内必须清除易燃物,地沟、阴井、地漏已有复盖封闭、隔离措施。

5.现场消防器材、喷淋、冷却措施,必须到位、完好。

6.乙炔瓶、氧气瓶之间距离为5米,乙炔瓶、氧气瓶与动火点之间距离为10米.胶管无老化,接头夹牢,乙炔瓶有无回火装置。

7。电焊接线必须完好,无裸露现象.

8.二米以上高处动火作业,风力超过五级禁止用火。

动火作业中几个主要数据的确认

1。乙炔瓶、氧气瓶之间的间距为5米;

2。乙炔瓶、氧气瓶与动火点之间的间距为10米;

3。静电接地桩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4.设备管道动火前测爆、测氧分析数据: 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5%;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2%;氧含量检测合格指标为:19.5%~23.5%.

5.动火点周围下水井、地沟、地漏、电缆沟清除易燃物并封闭的最小半径为15米.

6.高处动火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用火。

动火中检查

1.动火本体有无异常;动火环境条件有无变化(如天气变化等).

2.动火周围装置、设备、管线和生产情况有无异常.

3。气瓶胶管接头有否松动、脱落.

4.动火作业必须按火票规定时间进行动火.

动火后检查

1。动火现场余火是否熄灭.

2。切断动火设备电源、气源。

动火异常情况的处置

一、动火中发生火情的处置

1.动火中动火本体发生小的火情,若周围无燃烧物或动火部位不与其他物料管道、设备相连,不会造成火灾蔓延的情况下,应就地用灭火器材将其扑灭。查明动火部位有无余料,余气,处置合格后再行动火。

2.动火中发生火情,有可能蔓延,造成火灾的(包括误切割带物料管道),影响周围装置生产等,应立即停止动火,组织现场人员扑救(冷却控制火势)的同时,迅速通过“119”电话向消防队报警和车间、单位领导报告.并组织操作人员采取隔离,关闭物料阀门等措施。

3。扑救有毒气体、物料火灾、人员站在上风向,必要时配戴个人防护器具.

二、动火乙炔气发生漏气回火情况的处置

发生乙炔气胶管脱落接头漏气回火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动火迅速关闭乙炔瓶、氧气瓶瓶阀。若气瓶阀门一时无法关闭在向119报警的同时,应立即对气瓶实施冷却,组织人员将着火气瓶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再采取用湿布关闭阀门,用干粉、CO2等灭火器将火扑灭。

三、发现动火部位(管道)有余压余气情况处置

动火中若发现动火部位有余压余气应立即停止动火,采取泄气泄压措施。

四、作业环境发现异常情况的处置

1。动火现场若发现异味,应立即停止动火,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恢复动火前应用检测仪器对大气环境检测合格。

2.动火中高处作业时风力超过5级以上,应立即停止用火。

五、设备内动火作业异常情况处置

设备内动火入作业人员发现胸闷、气急、监护人员应立即有权停止动火,人员撤离现场。严重者可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等措施.

动火作业许可

1。动火许可证的办理

二级动火作业

由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提出申请,填写《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制定、落实安全措施并确认签字,提交作业所在部门主管安全领导批准。

一级动火作业

由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提出申请,填写《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制定、落实安全措施并确认签字,连同安全施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风险分析结果一起提交作业所在部门,经作业所在部门主管安全领导审核后,由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审批。

特级动火作业

由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提出申请,填写《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制定、落实安全措施并确认签字,连同安全施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风险分析结果一起提交作业所在部门,由作业所在部门和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共同审核后,交总经理审批.

2.动火许可证的关闭

《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一式三份:作业人员、作业所在部门和质量安全部各持一份。作业完成后,监护人认真检查现场有无隐患,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签字关闭,交质量安全部存档.

遇节日、假日、夜间或其它特殊情况时,一级、二级动火《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审批升级管理.

动火作业因故取消,《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由原审批人签批,并告知各相关方.

《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应编号,交由质量安全部存档,保存期为三年。

(完整版)动火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动火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凡是在厂区电、气焊、切割、钻磨等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安全作业证。 2、凡是内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料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清洗置换,经监测、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3、凡在容器、塔罐、管网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4、高空动火作业必须佩戴保险带;被焊和施焊器件、工具必须可靠系留,防止坠落;下部地面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必要时采取接火及其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5、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6、在生产、使用、储存氢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氢含量不得超过0.2%;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20%。 7、生产车间监火人:全程跟踪监护,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把可燃气体浓度降到允许范围以内,监督现场措施的落实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定时测量气体浓度,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施焊,并必须采取措施把气体浓度降到允许范围以内,再实施动火。 8、所有参与动火施工人员必须学习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9、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要不定时检查、监督现场措施及注意事项的落实情况。 10、动火单位必须派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理动火现场及周围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使用的消防器材。 11、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12、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乙炔瓶的间距不得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13、若动火现场有几种气体混合在一起,则以爆炸下限低的气体为测量标准。 14、动火作业完毕,清理现场,观察半小时,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一、动火前的安全防范措施 1.动火前,应将所有易燃物品移至离动火施工地10米以外安全的地 方。 2.在高空或下方有地坑、地链动火作业时,应先将上下的可燃、易 燃物品清除干净,并采取封、堵、隔离火花的措施,防止火星掉落至下方。 3.在金属的或者非燃型墙壁、隔板、天花板或屋顶上进行焊接和切 割,也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另一侧有易燃物被引燃。 4.如果在易燃的墙壁、隔板、天花板或屋顶附近进行焊接和切割, 应采取措施防止墙壁、隔板、天花板、屋顶被点燃而引发火灾。 5.要进行切割或焊接的物件,可以搬走的应搬到完全非燃型的、有 消防设施的建筑物进行,或移至建筑物外的安全场所进行。 6.焊接和切割工作完成后,维修工段的现场监护人员及安全员或消 防员留守观察现场60分钟,经共同确认无遗留火种以后,方可离开。因为有可能有火星落入易燃材料中、墙壁或隔板之间、进入或穿过楼板的缝隙,掉入可能存在焖燃的地方,而一时还未能察觉到。 7.对联接远处位置的传送系统或可燃物仓库的排、送风管道进行动 火作业前,应先关闭系统和管道,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二、动火监护人职责 1.应当指定一位员工负责在现场进行的所有临时热作业。动火监护 人在动火监护过程中不得从事其他工作或离开现场。

2.在发放许可证和/或进行热作业之前,始终确定是否有更好的方式。 3.动火作业前认真做好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确认动火报告上的各 项规定是否与现场相符合,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 4.监护人对违章作业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权制止或叫停。 5.用于喷淋系统和/或消防泵失效的场地的热作业许可证只能由现 场高级管理人员和/或健康与安全人员批准。 三、消防监护知识 1.存在下列的情况时,批准切割和焊接的责任人应要求进行消防监 护。在建筑结构里或离作业点11米的范围内有可见(外露)的易燃物质;可见(外露)的易燃物质虽然在10米范围以外,但容易被火星点燃;在10米范围内的墙壁或楼板有开口,开口附近区域有易燃暴露出来;易燃材料接近被焊的隔板、墙壁、天顶的另一面,有可能因热传导或辐射而被点燃。 2.在持续作业期间,应当每日检查进行临时热作业的任何工作场地。 动火监护人员应准备好灭火器材并接受过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的训练,包括在试验灭火中的实践。灭火设备—在任何热作业位置应当至少提供两个灭火器和/或一个消防软管卷盘 3.动火监护人应该熟悉报警设备及其操作程序,在万一失火时立即 警报。动火作业前,首先对动火报告及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经确认同意,并签字。 4.在动火作业停止间隔60分,必须经监护人重新确认,应当对该区 域进行至少一小时的监督。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1。对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动火前须把里面的易燃易爆品转移到安全地。 2。电焊回路(地线)应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他设备搭火. 3。高空动火不许有火花四处飞溅,应采取措施围接,附近一切易燃物要移开或盖好,防止火花飞溅到周围可燃物上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高空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5.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前应清除现场及周围易燃物,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6。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动火工具设备必须完好,安全附件齐全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7。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乙炔气瓶离明火应在10米以上,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距离应在5米以上,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8.动火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现场、熄灭余火、切断电源,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9。上班前检查动火条件有无变化,下班前检查有无留下火种,保安做好夜间和节假日的巡检工作。 动火作业的分类 动火作业可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系指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介质生产装置、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别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作业系指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作业系指在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2 动火作业区域等级的划分 为了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可根据生产物料、生产装置或生产单元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大小,以及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的严重程度,将整个生产区域划为一类动火区、二类动火区和固定动火区三个等级区域,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1)一类动火区。通常是指该生产区域内存在较大易燃易爆危险性,在该区域内若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可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较多的人员伤亡。 (2)二类动火区.是指生产区域内存在较小火灾或爆炸危险性,若区域内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只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和较少的人员伤亡。 二类动火区还可简单地视为一类动火区和固定动火区范围以外的生产区域。 (3)固定动火区.是指在生产区域内无燃烧或爆炸危险性的区域.设置固定动火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经常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车间或单位的检修作业.在该区域范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可免去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的手续。 在一类动火区内进行动火作业应申请办理一级动火证,此级别动火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后,报主管安全部门终审批准。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1.对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动火前须把里面的易燃易爆品转移到安全地。 2.电焊回路(地线)应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他设备搭火。 3.高空动火不许有火花四处飞溅,应采取措施围接,附近一切易燃物要移开或盖好,防止火花飞溅到周围可燃物上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高空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5.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前应清除现场与周围易燃物,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6.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动火工具设备必须完好,安全附件齐全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7.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乙炔气瓶离明火应在10米以上,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距离应在5米以上,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8.动火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现场、熄灭余火、切断电源,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9.上班前检查动火条件有无变化,下班前检查有无留下火种,保安做好夜间和节假日的巡检工作。 动火作业的分类 动火作业可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系指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介质生产装置、储罐、容器等部位上与其他特别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作业系指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作业系指在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2 动火作业区域等级的划分

为了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可根据生产物料、生产装置或生产单元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大小,以与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的严重程度,将整个生产区域划为一类动火区、二类动火区和固定动火区三个等级区域,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1)一类动火区。通常是指该生产区域内存在较大易燃易爆危险性,在该区域内若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可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较多的人员伤亡。 (2)二类动火区。是指生产区域内存在较小火灾或爆炸危险性,若区域内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只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和较少的人员伤亡。 二类动火区还可简单地视为一类动火区和固定动火区范围以外的生产区域。 (3)固定动火区。是指在生产区域内无燃烧或爆炸危险性的区域。设置固定动火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经常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车间或单位的检修作业。在该区域范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可免去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的手续。 在一类动火区内进行动火作业应申请办理一级动火证,此级别动火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后,报主管安全部门终审批准。 在二类动火区内进行动火作业应申请办理二级动火证,此级别动火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终审批准。 (5)动火证的各级审批人员在审批动火证之前应亲临动火作业现场,确切了解动火作业的内容、部位、范围等具体情况,认真检查或补充动火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确认安全技术措施可靠,同时审查动火证办理是否符合有关安全要求,在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该项目的动火作业。凡因安全技术措施采取不当而造成事故的,由动火证的审批人员负责。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 1.特级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该区动火视为二级动火。 4。固定动火区动火作业 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 高处动火作业 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 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特级、一级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要求。 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 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1。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为特级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严禁在生产不稳定以及设备、管道腐蚀等情况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严禁在输送含有毒气物质管道等可能存在中毒危险环境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 2.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中,由管道内泄漏出的可燃气体遇明火后形成的火焰,如无特殊危险,不宜将其扑灭。 3. 严禁负压动火。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Believe that you are the only one you can rely on in this world.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动火即指在生产中动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种、热源的作业。如熬沥青、烘砂、烤板等明火作业和凿水泥基础、打墙眼、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电烙铁锡焊、凿键槽、开坡口等易产生火花或高温的作业等都属于动火的范围。动火作业根据作业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级别。 动火作业所用的工具一般是指电焊、气焊(割)、喷灯、砂轮、电钻等。 一、动火级别分类 1、特级动火 是指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和罐区等重要部 位的具有特殊危俭的动火作业。所谓特殊危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有绝对危险,必须坚决执行生产服从安全的原则,就绝对不能动火。特级动火的作业一般是指在装置、厂房内包括设备、管道上的作业。凡是在特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必须办理特级动火证。 2、一级动火

是指在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内动火的作业。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是指生产、储存、装卸、搬运、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挥发、散发易燃气体、蒸汽的场所。凡在甲、乙类生产厂房、生产装置区、贮罐区、库房等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内的动火,均为一级动火。其区域为30m半径的范围,所以,凡是在这30m范围内的动火,均应办理一级动火证。 3、二级动火 是指特级动火及一级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即指化工厂区内除一级和特级动火区域外的动火和其他单位的丙类火灾危险场所范围内的动火。凡是在二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均应办理二级动火许可证。 以上分级方法只是一个原则,但若企业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其动火的管理级别亦应做相应的变化。如全厂、某一个车间或单独厂房的内部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都合格,并采取了可靠的隔离措施后的动火作业,可根据其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全部或局部降为二级动火管理。若遇节假日、或在生产不正常的情况下动火,应在原动火级别上作升级动火管理,如将一级升为特级,二级升为一级等。 二、固定动火区和禁火区的划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动火作业是一种涉及到使用明火、热操作或者产生高温的工作活动。由于动火作业带来的潜在危险,正确的安全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动火作业的定义、风险评估、安全管理措施、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对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的理解。 一、动火作业的定义 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热操作或者产生高温的工作活动,包括焊接、切割、热处理、热喷涂、明火加热、热压、熔炼、融接、火烧、火炉烘烤、焙烧等。 二、风险评估 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潜在危险、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1.识别潜在危险:包括明火或高温引起的火灾、爆炸风险,烟尘、有毒气体的产生,作业区域的通风不良等。 2.评估风险等级:根据潜在危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以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操作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三、安全管理措施 1.准备工作

(1)明火作业区域的划分:将明火作业区域与非作业区域进行有效划分,确保非作业人员的安全。 (2)通风措施:确保动火作业区域的通风良好,及时排除有毒气体和烟尘。 (3)清理工作区域:清理工作区域,防止可燃物接触明火引发火灾。 2.操作措施 (1)火源的选择:根据具体作业需求,选择适当的火源,确保安全可靠。 (2)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作业规程和操作程序,遵循安全操作要求。 (3)明火监护:动火作业期间,必须实施明火监护,保持火源的安全性。 (4)明火作业的限制:对于不允许进行明火作业的场所,必须严禁进行。 3.个人防护措施 (1)防护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防护设备,如防火服、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2)热辐射防护:在进行高温操作时,使用隔热、防辐射材料,防止热辐射伤害。 (3)呼吸系统保护:在有毒气体环境中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面具或呼吸器。

动火作业要求及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要求及安全措施 1.对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动火前须把里面的易燃易爆品转移到安全地。 2.电焊回路(地线)应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他设备搭火。 3.高空动火不许有火花四处飞溅,应采取措施围接,附近一切易燃物要移开或盖好,防止火花飞溅到周围可燃物上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高空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5.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前应清除现场及周围易燃物,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6.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动火工具设备必须完好,安全附件齐全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7.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乙炔气瓶离明火应在10米以上,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距离应在5米以上,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8.动火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现场、熄灭余火、切断电源,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9.上班前检查动火条件有无变化,下班前检查有无留下火种,保安做好夜间和节假日的巡检工作。 动火作业的分类

动火作业可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 业三类。 (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系指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介质生 产装置、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别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作业系指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作业系指在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2 动火作业区域等级的划分 为了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可根据生 产物料、生产装置或生产单元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大小,以及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的严重程度,将整个生产区域划为一类动火区、二类动火区和固定动火区三个等级区域,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1)一类动火区。通常是指该生产区域内存在较大易燃易爆危险性,在该区域内若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可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较多的 人员伤亡。 (2)二类动火区。是指生产区域内存在较小火灾或爆炸危险性,若 区域内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只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和较少的人员伤亡。 二类动火区还可简单地视为一类动火区和固定动火区范围以外的 生产区域。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动火即指在生产中动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种、热源的作业。如熬沥青、烘砂、烤板等明火作业和凿水泥基础、打墙眼、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电烙铁锡焊、凿键槽、开坡口等易产生火花或高温的作业等都属于动火的范围。动火作业根据作业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级别。 动火作业所用的工具一般是指电焊、气焊(割)、喷灯、砂轮、电钻等。 一、动火级别分类 1、特级动火 是指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和罐区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俭的动火作业。所谓特殊危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有绝对危险,必须坚决执行生产服从安全的原则,就绝对不能动火。特级动火的作业一般是指在装置、厂房内包括设备、管道上的作业。凡是在特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必须办理特级动火证。 2、一级动火 是指在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内动火的作业。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是指生产、储存、装卸、搬运、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挥发、散发易燃气体、蒸汽的场所。凡在甲、乙类生产厂房、生产装置区、贮罐区、库房等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内的动火,均为一级动火。其区

域为30m半径的范围,所以,凡是在这30m范围内的动火,均应办理一级动火证。 3、二级动火 是指特级动火及一级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即指化工厂区内除一级和特级动火区域外的动火和其他单位的丙类火灾危险场所范围内的动火。凡是在二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均应办理二级动火许可证。 以上分级方法只是一个原则,但若企业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其动火的管理级别亦应做相应的变化。如全厂、某一个车间或单独厂房的内部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都合格,并采取了可靠的隔离措施后的动火作业,可根据其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全部或局部降为二级动火管理。若遇节假日、或在生产不正常的情况下动火,应在原动火级别上作升级动火管理,如将一级升为特级,二级升为一级等。 二、固定动火区和禁火区的划分 工业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的火灾危险程度和生产、维修、建设等工作的需要,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企业的消防安全部门登记审批,划定出固定的动火区和禁火区。 设立固定动火区的条件 固定动火区系指允许正常使用电气焊(割)、砂轮、喷灯及其他动火工具从事检修、加工设备及零部件的区域。在固定动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可不办理动火许可证,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固定动火区域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区域全年最小频率内的上风方向或侧风方向;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动火作业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切割、焊接、打磨、喷涂、热处理等动火操作的工作。由于动火作业涉及到明火和高温,如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因此,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一、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明确动火作业的性质、要求以及风险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申请动火审批。其次,要对动火现场进行合理的布置,确保周围没有易燃易爆物品,消防设施齐全,有足够的人员和设备进行应急处置。另外,还需要组织动火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知识。 二、动火作业中的安全措施 1. 火焰防护措施:对于易燃易爆物料或设备,应采取隔离措施,并使用金属板或防火布进行遮挡或保护,避免明火直接接触。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防护套管将明火引导到作业区域以外。 2. 环境通风措施:动火作业时,应确保场地通风良好,排除烟雾与有害气体的积聚,减少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如果无法实现良好通风,应采取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

3. 气体检测措施:在动火作业前应进行气体检测,确保作业区域内无可燃气体存在。如果检测到有可燃气体,必须采取措施清除并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4. 灭火器材和设施:动火作业现场应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和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以备突发火灾时的使用。 5. 人员防护措施:动火作业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三、动火作业中的应急处理 1. 火灾事故:如果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扑灭明火,同时通知其他人员及时疏散,并报警求助。在扑灭明火时,要根据火势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并按照灭火方法进行操作,尽量避免产生大量浓烟和有害气体。 2. 燃气泄漏事故:如果发生燃气泄漏事故,应立即停止一切动火作业,切勿使用明火、电火花或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设备。同时关闭燃气阀门,并迅速撤离现场,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 烧伤事故: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物料喷溅、火花飞溅等情况,可能导致人员烧伤。此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并对伤者进行紧急处理,如用清水冲洗伤口等。如果伤势较重,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动火作业后的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什么是动火作业? 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 动火分级 1.特级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该区动火视为二级动火。 4.固定动火区动火作业 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 动火种类 1高处动火作业

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 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特级、一级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要求。 3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 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动火作业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精选10篇)

动火作业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是指在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中进行加热、焊接、切割等操作的一种行为。由于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明火或高温设备,因此必须有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火作业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一、动火作业操作规程 1. 动火作业前的准备 (1)申请动火作业许可证:申请单位必须提前向当地工业安全监管机构申请动火作业许可证,提供必要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流程。 (2)安排及准备动火作业场所:在动火作业前,必须清除场地杂物和易燃物,确定好作业区域和安全通道。 (3)选择和准备动火设备:必须选择配备有标准保护装置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检查、试运行。 (4)准备防火器材和防护工具:准备好适当的灭火器材和防护用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2. 动火作业期间的注意事项 (1)定期对焊接或切割设备进行检测,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操作。

(2)在设备和管道周围设置防护屏障,以防止飞溅物造成安全隐患。 (3)在风口设置风向标示,以防止充足的烟气和金属灰尘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和产生火灾。 (4)操作期间,必须进行定期通风,以保证操作区域空气质量以及防止可燃气体积累造成安全隐患。 (5)动火作业期间,不得进行其他操作或设备运行,以避免对操作的干扰和影响。 3. 动火作业后的处理及善后 (1)在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好清洁工作,避免产生杂物或火灾。 (2)将清扫出的垃圾和残留物信息上报,进行妥善存放和处理。 (3)对动火设备进行彻底清理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操作。 (4)对动火现场进行检查,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若有问题需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修复处理。 二、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 1. 预防火灾的安全措施 在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例如: (1)现场设置消防器材、灭火器材等。

动火安全知识

气焊、气割用气体和气瓶动火安全知识 一、氧气 1、氧气的性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氧气),氧气的分子式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氧气本身是不能燃烧的,但能帮助其它可燃物质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它几乎能与自然界一切元素相结合,这种化合作用称为氧化反应,剧烈的氧化反应称为燃烧.氧气的化合能力是随着压力的加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当工业中常用的高压氧气,如果与油脂等易燃物质相接触时,就会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而使易燃物质自行燃烧,这样在高″压和高温作用下,促使氧化反应更加剧烈而引起爆炸。因此在使用氧气时,切不可使氧气瓶瓶阀、氧气减压器、焊炬、割炬、氧气皮管等沾染上油脂。 一级纯度的含氧量不低于99。2%,二级纯度的不低于98.5%,通常,氧气厂供应的氧气就可以满足气焊和气割的要求,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气焊应采用一级纯度的氧。 2、氧气瓶:氧气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氧气的压力容器,瓶体用低合金钢或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瓶的厚度一般为5~8毫米,长度约1450毫米,外径φ219毫米,容积为38—40升,重量约60公斤(60千克)。瓶体上部瓶头内壁纹有14分/时的螺纹,用以旋上瓶阀。瓶头外部还套有瓶箍用以旋紧瓶帽,以保护瓶阀。瓶体的底部呈凹面形状,使氧气瓶在直立时保持平稳. 氧气瓶内的额定工作压力为14.7兆帕(147公斤),为了保证安全,氧气瓶在去厂前必须经过水压试验,试验压力是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22。05兆帕),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定期技术检验,检验时间每3年一次. 氧气瓶阀氧气瓶是控制氧气瓶内氧气进出的阀门。按瓶阀构造的不同,可分为活瓣式或隔膜式两种.目前主要采用活瓣式氧气瓶阀。主要有阀体、安全膜装置、阀杆、手轮以及活门等部件组成。阀体由黄铜制成.在阀体的下端加工成φ27。8×14分/时螺纹的锥形尾,用以旋入氧气瓶头内壁.阀体的旁侧加工成5/8″直齿螺纹的侧接头,用以连接减压器,它是瓶阀的出气口,阀体的另一侧装有安全膜装置,它由安全膜片、安全垫圈以及操作帽组成.当氧气瓶内压力达到17。64~22。05兆帕时,安全膜(紫铜片)即行爆破而放气泄压,从而保护了气瓶的安全。因此,当紫铜片破裂后或漏气时,使用单位不能随意自行处理,应该在气瓶外表写明情况后,送交氧气充装单位处理。因为紫铜片的直径和厚度是有一定规格的,必须保证在额定的压力范围内自动破裂泄气,以获得安全保险作用。 使用瓶阀时,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开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关闭。旋转手轮时带动阀杆转动,再通过传动片使活门上下移动,活门向上移动时气门开启,氧气放出,活门下移压紧时,由于活门内嵌有密封垫料,使活门关紧,氧气停止溢出. 瓶阀上带有瓶帽,其目的是保护瓶阀不受撞损和避免油脂或其它杂质进入氧气的出口内. 二、乙炔瓶 1、乙炔性质: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它是无色气体,比空气轻,乙炔的密度为1.17公斤/立方米。工业用乙炔中因为含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因而带有刺鼻的特殊臭味。乙炔的自燃点为480℃,在空气中的着火点为428℃,它与空气混合燃烧时火焰的温度为2350℃,而与氧气燃烧时火焰温度为3100~3300℃,乙炔的燃烧火焰在空气中传播的最高速度为2。87米/秒。在氧气中传播的最高速度13。5米/秒。乙炔的完全反应式为:2C2H2 + 5O2 = 4CO2 + 2H2O + Q(放热) 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2、乙炔爆炸 乙炔自爆:所谓乙炔自爆,通常指乙炔气体并没有其它气体混合而自行爆炸,形成乙炔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什么是动火作业? 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 动火分级 1。特级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该区动火视为二级动火。 4.固定动火区动火作业 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 动火种类 1高处动火作业 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 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特级、一级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要求。 3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 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4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是指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下面将分别介绍动火作业的定义、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动火作业的定义 动火作业是指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明火进行的工作。它包括火花、火焰和高热源所引起的作业活动。动火作业通常包括焊接、切割、钎接、起爆、火药贮存和处理等。 二、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 保障人身安全: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火灾和爆炸是动火作业常见的安全风险,如果不合理地管理火源,可能会导致火灾,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2. 保护财产安全: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不仅可以保护人员安全,同时也可以保护工作现场和设备的财产安全。火灾发生时,往往会造成财产的毁坏,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3. 维护环境安全: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目的还包括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一旦火灾发生,火势很容易蔓延,对周围的建筑物、植被和土壤造成灾害,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4. 提高作业效率: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能够确保作业过程的有序进行,避免了因为安全问题造成的工作中断,提高了作业效率。

三、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 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作业人员的权责和安全要求,确保作业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 做好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应对从事动火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编制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针对不同的动火作业,编制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4. 加强现场管理:在动火作业现场进行必要的警示标识,设置专门的动火作业区域,并且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防护设施。 5. 确保动火设备的安全性能:动火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和规定,安装完好,定期检修和维护,并且使用符合要求的燃料和材料。 6. 实施动火作业许可制度:对于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单位,必须事先获得相应的动火作业许可,确保所有作业都符合安全规定和要求。 7. 加强监督和检查:企业应定期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总结和分享经验教训。 四、在动火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 1. 在作业前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作业环境和周围的安全风险,确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动火安全注意事项

动火安全注意事项 动火是指使用明火或者电热设备进行热处理、焊接、割切等工作。虽然动火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如果不注意安全,极易引发火灾 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为了避免动火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在动火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程序。下面是一些动火安全注意事项: 一、工作环境安全 1. 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详细的检查,包 括各种设备的连接、但是否完好、作业区域的通风情况是否良好等。 2. 确保动火现场周围没有易燃物质和爆炸品,对于存在危险的 物品应该提前清理或进行隔离。 3.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和安全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引导、疏导和警戒,防止非设备操作人员进入现场。 二、设备安全 1. 动火时应选择合适的设备,并对其进行检查、测试确保正常 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者更换设备。 2. 动火设备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电器设备,确保线路稳定可靠,同时根据现场环境合理布设电缆线路。 3. 动火时使用的焊枪、电焊机、氧气瓶等设备,也需要严格检查,避免发生泄漏等安全事故。 三、安全用火

1. 动火时必须使用携带式灭火器及时扑灭小火灾,同时应熟悉不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作用范围。 2. 燃烧时产生的废气、焊渣、火花等需要随时清理,离开现场时应确保现场清洁整齐。 3. 在动火前应当准确估算每一次动火所需要的时间,避免时间过度延长,导致安全隐患增加,同时掌握动火的下标准操作流程,及时提示并且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四、随时紧急预案 1. 动火过程中必须设有现场负责人或者监管人员,即便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处置。 2. 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紧急预案的操作能力,掌握按照现场情况召开应急救援的安全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故,坚决避免事故扩大和波及他人。 3. 针对大规模灾难性事故,应当及时呼救救援队伍,启动紧急预案,全力保障人员安全生命安全。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动火作业安全需要从工作环境、设备、用火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考虑。避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关键在于准备充分、操作规范。希望大家在动火作业中牢记安全法则,谨慎操作,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一、电、气焊作业的操作者必须戴焊工防护手套,使用护目镜及防护面罩,从事有尘、有毒、噪音等有害作业的操作者,需佩带防尘、防毒口罩和防噪音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 二、消除火灾隐患,每日作业完毕或焊工离开现场时,必须确认明火已熄灭,周围无可能引发火灾的可疑物,电闸已拉下,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木料加工等易燃易爆作业同时交叉进行,高处焊接作业下方必须要有专业监护人,中间应有防护隔板,施工作业场所严禁吸烟,特别是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重点防火部位,禁止有明火。 三、作业现场必须要有至少一名监护人,作业区域要用警示带进行围避,挂明显警示标志,禁止任何与作业无关人员从该区域经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四、作业现场必须放置,有相应的消防灭火器材。 五、作业前必须将作业区内所有的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监护人不得擅自离开施工现场。对所有工具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查,氧气钢瓶与乙炔钢瓶必须固定,禁止倒地使用,乙炔必须加设防止回火装置,钢瓶在运输过程中禁止滚动,气管与钢瓶、割枪连接处应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扎箍进行固定,防止使用不正当材料引起漏气等事故的发生。 六、作业进行过程中,监护人应注意,焊渣等可能引起燃烧的物品所溅落的方向,确保不能与现场任何易燃、易爆物品接触,防止引发火

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七、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焊渣,要及时清理,防止人员滑倒造成事故,作业完毕操作者必须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清扫,施工现场不的有任何物品遗留。 八、动火前“八不”: 1).灭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2).周围的易燃杂物未清除不动火。 3).附近难以移动的易燃结构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动火。 4).凡盛过油类等易燃液体的窗口管道,未经洗刷干净不排除残存的油质不动火。 5).凡盛装过气体受热膨胀有爆炸危险的容器和管道不动火。 6).凡存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和场所,未经排除易燃易爆危险的不动火。 7).在高空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时,下面的可燃物品未清理或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不动火。 8).未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不动火。 九、动火中“四要”: 1)、动火前要指定现场安全负责人。 2)、现场安全负责人和动火人员必须经常注意动火情况,发现不安全苗头时,要立即停止动火。 3)、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要全力扑救。 4)、动火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