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光中先生简介及作品集

余光中先生简介及作品集

余光中先生简介及作品集
余光中先生简介及作品集

余光中先生简介及作品集

余光中(1928- ),男,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居住,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璨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但其曾经在1960,1970年代攻击台湾左翼作家及乡土作家,让人诟病至今。但这并不为大陆读者熟知。

【年代】:现当代

【作者】:余光中

【作品】:乡愁

【内容】: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一.一.二十一

评价: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余光中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余光中(1928- ),男,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居住,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璨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但其曾经在1960,1970年代攻击台湾左翼作家及乡土作家,让人诟病至今。但这并不为大陆读者熟知。

【年代】:现当代

【作者】:余光中

【作品】:乡愁

【内容】: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一.一.二十一

评价: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余光中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余光中(1928- ),男,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居住,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璨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但其曾经在1960,1970年代攻击台湾左翼作家及乡土作家,让人诟病至今。但这并不为大陆读者熟知。

【年代】:现当代

【作者】:余光中

【作品】:乡愁

【内容】: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一.一.二十一

评价: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余光中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关于余光中的作文材料

璀璨五彩笔——余光中 魏继国编制 编者按:仅以此文纪念逝者,先生之德,光风霁月。先生之志,芙蕖出泥。先生之文,脍炙人口。 余光中(1928年9月9日-2017年12月14日),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现居台湾高雄市。生于南京市,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农历9月9日,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在两岸三地游走居住教学的余光中老师,自言最喜欢的是香港和高雄,曾形容两岸三地是:“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1] 生前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讲座教授,擅新诗、散文,旁及评论、翻译,出版著译凡五十种,其中散文有十种,作品列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设有华文课程的大学、中学的教科书。余氏行文精炼,发人博思,故坊间也有不少其作品之评析。中文造诣深为人赞,如香港作家林沛理称之为:“语言的魔术师”、“香江第一才子”陶杰许之为“用中国文字意象之第一人”,且其精通英语及多种外文,包括德语、西班牙语等。曾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亦尝为美国大学英美文学系副教授,于两岸三地享负语言大师之名。 诗人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他的办公室正对台湾海峡,远眺熟悉的故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72年,44岁的余光中写下这首《乡愁》,这是大陆读者对他最熟悉的作品。据台湾媒体消息,12月14日,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 “我出生在南京,父亲是泉州人,抗战时期又在重庆住了几年。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一个中国人。”2013年10月,余光中来上海参加“他们在岛屿写作——台湾文学电影展”开幕式。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现在任教的中山大学位于高雄西子湾,正对台湾海峡,“每天在学校办公室,望过去就是我熟悉的故乡,我要庆幸,自己不是住在台东,不然面对的就是太平洋,我又不要看美国,有什么用呢?”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涉猎广泛,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大家、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据台媒报道,余光中此次病重,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後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告别人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 “媒体常定义我为‘乡愁’诗人,这自然不是一个坏的称号,但我的作品还是要比这个称号复杂一些”,4年前,85岁的余光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首小诗立了大功,但也好像一张巨大的名片,有时遮住了他本人的面孔。他说,乡愁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时间和文化上的,“我最近就在写一系列‘读《唐诗三百首》有感’的诗,过去也写过不少怀古诗。古典诗并未过时,你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完全是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对中国传统文学的追求贯穿了余光中的一生。在台湾岛内,他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护卫者。2005年,陈水扁当局就提出过调降高中教材文言文比例,遭到台湾文学界、教育界强力反对,余光中是其中先锋。他曾说,如果将文言文抛弃不用,我们将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今年,台湾当局教育部门再次审核新课纲内容,有意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上限降为30%。余光中和超过5万位各界人士参与了反对削减文言文课文的联署,最终使得备受关注的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比例维持45%至55%不变。 “诗歌丧失读者,诗人应该自问,写得够不够好。并非要一目了然,但要让读者能够循着你的诗歌进入你的世界。诗人要反躬自省,如何写出更深入浅出的作品,而不是责怪读者都去听流行歌了。不过我有

余光中的作品

余光中的作品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着名批评家、优秀。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散文集)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主要着作 《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其中的《乡愁》被选作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一课,课文) 《》,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史铁生、老舍事迹简介及作品整理

史铁生、老舍事迹简介及作品整理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称》《别人》《老屋小记》;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小说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足球内外》;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已出版作品散文集《一个人的记忆》《灵魂的事》《答自己问》《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扶轮问路》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简介及评价

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简介及评价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

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外界对余光中先生的评价 朱炳仁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诗与艺术的桥梁关系——“把艺术当做诗来做,把诗当做艺术来做”。他认为,好的诗与好的艺术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都是真情实感的展现。”谢冕教授也表示,“朱先生铜玩得很好,你会惊诧于他将冰冷坚硬的铜以一种柔软温情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真性情的体现,而这种情怀,也是诗歌所需要的。(朱炳仁)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

史铁生赏析

史铁生《我与地坛一》赏析 对于史铁生,我一直怀着崇高的敬意,然而对其作品也就只读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命若琴弦》。直到我从一名师范学校的老师转成一名高中教师,带着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学习了《我与地坛》两个片段,我才被他彻底地征服了。对于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一直是拒绝的,觉得一个残疾人的文章,必然自怨自艾,带着自己身体残疾的深深烙印,不能从正常人的视角出发去看待问题。所以,每次打开高中语文课本,翻到《我与地坛》时,我都毫不犹豫地掀了过去,不愿意让视线稍作停留。直到有一天,那本书上所有的文章都读遍了,又无其它可读的书,百无聊赖中,实在无事可做,只好掀到那篇文章,极不情愿地看去。一看之下,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文中作者对待失落的沉静态度,对苦难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宛如一阵清新的风,轻轻拂过心田,在我的心头荡起久久不息的涟漪。 文章开篇写“我”与地坛的相遇。这是一场不平凡的相遇。一个濒临绝望的年轻人与一个荒芜冷落的园子相遇了,一个在青春花季忽然残废了双腿,一个曾经琉璃朱瓦,玉砌雕阑,如今却朱红剥落,断壁残垣横陈。有过同样喧嚣的过去,都遭遇着同样失落失意的现在,弥漫在“我”与地坛间的是淡淡的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味道。不一样的是,虽有着同样的遭遇,却有着不同的内蕴与气质。一个烦躁,一个沉静,一个逃避,一个从容。由此注定这是一次最为倾心的相遇。作者说有一种宿命的味道。他家离地坛很近,自从他的祖母年轻时带着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地坛不远的地方,中间搬过几次家,可越搬离地坛越近,所以作者认为:“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等了四百多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千年难逢的一次相遇,如同步履艰难辛酸疲惫的浪子邂逅了优雅大度铅华尽褪的女人,心仪与欣赏紧跟着相遇的脚步不动声色地溶入心中。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相遇的镜头吧:“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接下来写我与地坛的相识相伴,相知相溶。地坛于“我”已不是简单的一座荒废的古园,不是冰冷的非生命的存在,它是良师,是挚友,是母亲。 园中的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珠,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存在的坦荡而自在,洋溢着勃勃的生机。“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索索片刻不停。”满园子的生物就这样执著热烈地生活着,有滋有味的存在着,动物和植物们尚且充满生命的活力,作为万物灵长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呢?经过无数次痛苦的思索之后,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问题。由此我又进一步想到:“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这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他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它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作者的眼睛中,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它再不是什么可怕的问题了。死都不可怕了,那么相对于死,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自身的残疾又算得了什么呢?正在这样不断的思索中,“我”才由失意走向振奋,由烦躁走向沉静,由脆弱走向坚强,由年轻走向成熟,地坛教会“我”宗教般地通过它走向令一个世界。 地坛不单单像良师般教会我许多人生道理,让我受到许多人生启迪,它更像一个挚友,时时刻刻陪伴着我。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那个园子,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过。“没处可去时,我便一天到晚耗在园子里,跟上、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

余光中简介及作品.doc

余光中简介及作品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你知道他吗?接下来我为你推荐,一起看看吧!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余光中经典》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年《乡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石器时代》文艺出版社1952年《歌》

野风出版社1952年《五陵少年》文星出版社1967年《天国的夜市》三民出版社1969年《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年《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年《白玉苦瓜》大地出版社1974《天狼星》洪范出版社1976年《与永恒拔河》洪范出版社1979年《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出版社1981年《隔水观音》洪范出版社1983年《紫荆赋》洪范出版社1986年《梦与地理》洪范出版社1990年《安石榴》洪范出版社1996年《五行无阻》台湾九歌出版社1998年《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出版社1998年《高楼对海》台湾九歌出版社2000年《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年《左手的缪思》文星出版社1963年《逍遥游》文星出版社1965年《望乡的牧神》纯文学出版社1968年《焚鹤人》纯文学出版社1972年《听听那冷雨》纯文学出版社1974年《青青边愁》纯文学出版社1977年《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出版社1981年《凭一张地图》九歌出版社1988年《隔水呼渡》九歌出版社1990年《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出版社1994年《井然有序》九歌出版社1996年《日不落家》九歌出版社1998年《蓝墨水的下游》九歌出版社1998年《连环妙计》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梵谷传》重光文艺出版社1957《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艺出版社1957年《英诗译注》文星出版社1960年《美国诗选》今日世界出版社1961年《英美现代诗选》学生出版社1968年《录事巴托比》今日世界出版社1972年《不可儿戏》大地出版社1984年《土耳其现代诗选》林白出版社1984年《温夫人的扇子》大地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守夜人》九歌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理想丈夫》大地出版社1995年

余光中的作品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着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主要着作 《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其中的《乡愁》被选作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一课,课文)《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梵谷传》,重光文艺,1957。 《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艺,1957。 《英诗译注》,文星,1960。 《美国诗选》,今日世界,1961。

史铁生简介史铁生简介史铁生的生平简介

史铁生简介-史铁生简介史铁生的生 平简介 史铁生,北京人。初中毕业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史铁生简介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

的根据”。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珐浮粹簧诔毫达桐惮昆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这种对于“残疾人”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史铁生简介《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

史铁生一生平简介

一生平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文学家。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二.代表作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老屋小记》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获鲁迅文学奖。 三创作特点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 四.经典语录 1.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

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2.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巅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3.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4. 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5.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6. 人生如画,生活本身是一幅画,但在涉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辩别了事物,我们又变成书

余光中

余光中(1928- ),男,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居住,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

作者简介

第一单元情感呵护: 《散步》作者莫怀戚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摩托车手、小提琴演奏员。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小说见长,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我国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极限幻觉》等,已出版五卷本《张之路文集》,“非常感动”“非常神秘”、“非常可笑”三个系列,其中《羚羊木雕》一文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五次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三次获宋庆龄文学奖、多次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创作并拍摄完成的电影剧本有《霹雳贝贝》、《魔表》、《暗号》、《足球大侠》、《扬起你的笑脸》、《疯狂的兔子》、《妈妈没有走远》、《危险智能》、《我要做好孩子》、《乌龟也上网》等。电视连续剧《第三军团》、《妈妈》、《好玩佳佳龟》、《有老鼠牌铅笔吗》等。曾多次获电影华表奖、多次获电影童牛奖、三次获夏衍电影文学奖、电视剧飞天奖、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等多项奖励。著有电影理论专著《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

余光中的作品修订稿

余光中的作品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着名批评家、优秀。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散文集)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主要着作 《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其中的《乡愁》被选作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一课,课文) 《》,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同学们试着独立完成1、2题(师友独学): 1、朗读小诗,注意节奏、重音、情感等 2、搜集资料,介绍作者 能回答以下问题(师友对学): 3、从哪几个词语看出来“乡愁”一直萦绕在心头? 4、诗人把“乡愁”寄托在哪里? 5、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哪些具体的乡愁? 试试你的文笔(小组群学): 6、四个鲜明的形象,分别承载了诗人人生四个阶段的“乡愁”那么,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一些怎样的“让人忧伤”的故事呢?请大家任选一个小节,以这个小节中的形象为核心,放飞心灵,想象一个合情合理的“乡愁”故事。,不少于150字。 (教师示范: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心里默念着,孩子,可要记着来信啊……)

乡愁 余光中 永年一实验任雪霞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品味和想象,学会理解、鉴赏诗歌,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方法:采用“一二一”教学模式,以读代讲,自主、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情感世界的锦囊里,有一颗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那就是乡愁。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你的那片故土。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余光中的《乡愁》 展示教学目标。(课件) 1、反复诵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品味和想象,学会理解、鉴赏诗歌,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二、预习展示(师友独学) 作者简介(课件) 余光中, 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少年时在外求学,过寄宿生活,1948年迁往香港,1950年去台湾。直到1992年大陆台湾互通往来,才第一次返回大陆。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诗人流浪于海外,游子归乡之情是他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乡愁》写于1972年,是他在外漂泊了长达半个世纪,回大陆

余光中生平著、名作品赏析

故乡游子的诗 余光中小传 五十年前,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在台湾出版,算是打响了他文学的头炮,随后他的散文集与译书风靡一时,不仅仅在台湾,在美国东南亚等地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这股强劲之风直到80年代才徐徐吹向大陆,回旋于真正的故乡之地,久久不散。 这位作家就是余光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乡愁》一诗震撼了整个中华民族。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1939年因日寇入侵逃入四川避难,这也是余光中诗集中含有川味的原因,他在当地上学说四川话长达六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父母回到南京,1947年考入金陵大学,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期间开始创作,在《星空》《江声》两报发表新诗及评论十余篇,后去香港,失学一年,1950年5月底来到台湾,在《新生报》副刊、《中央日报》副刊、《野风》等报刊发表新诗,9月考入台大外文系,随后就开始出版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万胜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及散文集《左手的缪斯》《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逍遥游》《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隔手呼渡》《日不落家》等等,评论集《掌上雨》《分水岭上》《从徐霞客到凡高》,及发表著名论文《再见!虚无》《想象之真》《龚自珍与雪莱》《散文的知性与感性》等等,中译文有《凡高传》《老人与海》《录事巴托比》《不可儿戏》,英译《中国新诗选》《缪斯在地中海》《满田的钢丝网》等,并且担任过《文学杂志》《现代文学》《文星》等主编,获过多种文学大奖,尤其是新诗奖,在各国也举办过讲座,业绩颇为丰厚,是一位多元化的高产作家。 因为余光中处在多种文化与思想的交汇处,所以关于他的争论也此起彼伏,他的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流行于台湾及其向西地区的华人华裔之间,东南亚也颇有影响,直至80年代由四川诗人流沙河编《余光中一百首》,大陆读者才开始接触,最为著名的恐怕是《乡愁》这首诗,因为这首诗的流行,他也被大陆称为“乡愁诗人”,但是乡愁诗只占余光中诗歌的十分之一。 余光中不仅诗歌出名,散文也非常优美,《听听那冷雨》思维如此细腻,仿佛江南才子之笔绚烂的绘出一幅春雨行图,看到这篇散文就如同以前读王安忆的《长恨歌》前几篇的感觉一样,瞠目结舌,我以为就王安忆能够将文字运用的如此得心应手、呼风唤雨,大凡读者都会自愧不如,余光中的这篇的散文同样给我不小的震撼,一是并不只有王安忆一人能下笔如神,二是这篇散文时空转化交错,让读者不仅佩服他的文采更佩服他的文思,而这只是那众多文章中的一篇,各个文集的名称也相当优美,其实,如果大家留心就会发现从集子名称就可以看出余老先生是受各种思想影响的人。 由于余光中作品繁多,各种领域都有所涉及,此次调查我只对余光中的诗歌和部分散文做了一些浅析,评论文译文等未做调查,请读者见谅。 诗文不分家的,余光中在《炼石补天蔚晚霞》写道:不过散文家也有偏才与通才之别,并非一切散文家都擅长于捕捉感性。写景,需要诗才。叙事,需要小说家的本领。而真正抒情的话,还得有一支诗人之笔。从而道出了诗人眼中的诗文互动。 余光中诗文首先是传统与现代相交错,他的诗是传统精神和现代艺术意识的联姻,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台湾诗坛多次论战,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对待传统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余光中认为,任何现代诗人的创举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纵横交错的坐标上考察,在空间上要强调民族性,在时间上要强调时代性,在艺术上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余光中这位诗人,我们从他的生活背景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出生,在抗战中长大,后

史铁生事迹整理.

史铁生简单介绍 一、以史铁生的方式纪念史铁生 生命确实真的像琴弦,虽百般呵护,琴弦终有断的一天。坚强的史铁生终于败给了可憎的命运,终于没有迎来2011年的第一缕阳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以史铁生的方式纪念史铁生。 (一)、以顽强的生存意志对抗生命中的不如意 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三年后,双腿瘫痪病回北京。是年,史铁生21岁。30岁的史铁生再次遭受命运的作弄,患肾病,并引尿毒症。可以说,史铁生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受着命运的无情作弄,他虽也有过彷徨,有过失落,想到过死。但一旦史铁生想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后,他就真正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痛苦而享受地过活,精神高贵的过活。 作为一名健全人,我们真不敢想像史铁生似的命运作弄降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是否有史铁生那样的达观、那样的坚强,是否也会迸发出顽强的生存意志来对抗生命中的不如意?是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扼住命运的咽喉”说着容易,做着却不易;我们知道的是史铁生艰难地将这份不容易演绎成了“可能”,甚至“成功”。我们知道,史铁生演绎这份“可能”“成功”时,爱作弄人的命运一定也会敬佩史铁生的毅力,健全人更是会将史铁生作为自己战胜自己战胜命运的榜样来崇拜。 (二)、以澄澈的心境戒绝生活中的浮躁 史铁生是高贵而有尊严的活着的,这源于他始终在坚持着自己的写作理想,能够以澄澈的心境戒绝生活中的浮躁,所以史铁生写出的可以说皆是精品,不受世俗浮躁庸俗之气熏染的精品。“史铁生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仅用心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抱着用生命书写的态度,才能不辜负人民对作家的期待。”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如是说。是呀,在一个日益浮躁,日益功利化财富化的时代,又有几个作家依然在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写作品格,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高贵的写作呢?正因如此,史铁生才显得那么厚重,那么高贵,写出的东西才那么经典。“我们因为他的人品而记住了他的作品,也从他的作品看到他的人品。一部精品,是作品质量和作家品格的统一。”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真可以说是真正读懂史铁生的人。 史铁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史铁生何尝不是用别一种方式重生了呢?他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以顽强的生存意志对抗生命中的不如意,以澄澈的心境戒绝生活中的浮躁。高贵而有尊严地活着,执著而不受诱惑地追寻自己的梦想,确实是不容易的。唯其不容易,方才显出史铁生超越写作超越生命的意义。 纪念史铁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认认真真将史铁生留下的文字用心地去反复去读,以顽强的生存意志对抗生命中的不如意,以澄澈的心境戒绝生活中的浮躁,像史铁生一样高贵而有尊严地拨动生命的琴弦并弹奏出的生命的最强音。 二、评论:1、史铁生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是一个灵魂非常安静的人,这是今天很多健康的男作家所缺少的魅力。我从不敢和史铁生相比。——张海迪 2、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那段授奖词也许是对他最精当的概括:“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3、路遥让我知道,我们无法让自己伟大,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崇高;史铁生让我明白,命运多舛是种常态,但是生命可以平和而宏大。 3、他的文字是平和不铺张的明净,智睿的语句如太阳一缕晨曦洒照在清露上,折射着清凉的愉悦。残缺的身体表达着健全丰满的思想向内涵,超脱自我走向宏大。温醇如酒,缕缕清香,脉脉温情,这种丰满的思想意识让我们忘记他不能行走的双腿。 4、对于用思想行走的史铁生,于读者来说的我们常常因为思想的健全忽视他的残缺,而史铁生是在正视自己的残缺后走向思想健全。从自哀自怨、怨天怨地到一种正视残缺,这个过程无疑是艰难的。史铁生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怨命——认命——知命。知命是完成涅槃的大乘之境。 怨命是愤怒,认命是无奈,而知命却是一种明朗的豁达。知其因果,看淡劫难,并把劫难看作一种动力,从这里出发体验生命过程。 5、我以为新时期的青年作家中,史铁生是最了悟人生,最豁达,也最真诚的一个典型。他是个残疾人,他曾几次为此而悲观欲自杀,但当他终于觉悟到无差别便不成为世界时,他便坦然“接受”了残疾之躯,“接受”了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并努力做一个精神上的健康人。我尤其欣赏铁生释然面对苦难的大度彻悟。人是万不可追寻什么绝对的公平,永远的利益以及完全无忧无虑的所谓“幸福”的。没有无憾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