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总结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总结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总结

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正式启动。13年来,园区已经成为一个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园区开发建设所走过的历程,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成功缩影。园区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和推广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其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历程

园区启动建设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中新合作开发,结合国情和开发建设实际,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模式。园区开发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酝酿启动阶段(1992—1994年)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在新加坡高层引起了积极反响。当年9月李光耀资政率团访华,表达了中新合作建立借鉴新加坡经验载体的意向。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园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同年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苏州市人民政府和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财团签订了《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5月12日,园区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为确保园区项目顺利实施,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共同担任理事会主席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由苏州市市长和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主席共同主持的双边工作委员会,由新加坡贸工部软件项目办公室和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工作。经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了园区开发主体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SSD)。举行了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首次会议和双边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新双方开始联合对外招商,韩国三星、美国BD等首批14个外资项目落户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培训工作正式开始。

(二)奠定基础阶段(1995-2000年)

这一阶段,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经验,共同编制并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了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全面展开了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基本完成了首期约1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和工业地块招商任务。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正式建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1999年6月28日,中新双方工作小组签订了《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有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股比调整,中方财团股比由35%调整为65%,中方承担园区开发公司的大股东责任和园区管理的主要工作。

(三)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中新股比调整后,园区与时俱进,适时调整阶段性开发目标与策略,从“全力向东开发挺进”到“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三大计划”实施,再到新十年发展目标及“四个示范区”目标的提出,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不断加快开发建设步

伐,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建成了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以及一批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在中新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股比调整当年即扭亏为盈,2003年底彻底消除累积亏损,并保持5年连续盈利,2005年又按上市要求进行了改制,走出了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强化了中新双方的互信合作。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到80平方公里。

二、园区开发建设的主要成果

在中新两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园区始终坚持走集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高速、高质、高效的跨越式发展,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多年名列国家级开发区前列,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发展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3年来,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经济总量、效益同步增长,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过7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9万个,2003年全区经济总量就达到了开发前的苏州全市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比开发之初增长了73倍,按户籍人口人均GDP达3.6万美元,相当于苏州市平均水平的3倍、江苏省的8倍,接近新加坡水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70亿元),同口径增长150倍。目前,园区以约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和人口、7%左右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主要经济指标对全市的贡献份额比开发初期提高了8倍,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和主要增长极。

(二)开放型经济水平逐步提升

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突破3000家,引进注册外资2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其中投资上亿美元项目达89个,7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立了115个项目;累计批准设立内资企业1.1万家,注册资本1156亿元。进出口规模从成立之初的几百万美元增加到567亿美元,其中出口284亿美元。2007年,园区综合保税区监管货值达380亿美元,入区操作业务企业达2000家,遍及全国25个省市,正在成为苏南及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之一。积极“走出去”,先后与苏北地区的宿迁市合作建设了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与老挝合作开发了万象综合开发项目,同时积极开展与以色列、印度等国家与地区之问的交流合作,中新合作经验不断拓展、推广和提升。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60%,信息技术(IT)产值和集成电路(IC)产值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和16%,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已连续举办六届的中国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IT专业展会,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软件、动漫、精密机械、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占GDP比重逐年提升,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已集聚软件设计、金融服务、风险投资、物流仓储、动漫制作等服务企业400余家,5

家企业入选江苏省服务外包前十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累计科技投入超过200亿元,建成投用各类科技创新载体200万平方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4%,累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0万人。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34项,其中科技部火炬中心的重点科技计划、国家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0项,累计申请专利4650件、专利授权超过2000件,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亮点企业。

(四)协调发展成效突出

集约发展成效显著,中新合作区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达17亿美元、工业产值超100亿元,投入产出水平居全国开发区前列。单位能耗持续下降,2006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0.43千克、二氧化硫排放量0.3l千克,为苏州市平均水平的1/7和1/15、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l/40,万元GDP耗能0.374吨标准煤,为苏州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3。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相继建成了环金鸡湖八大景观工程、10个生态公园和主干路网绿色走廊,累计建成绿地面积24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形成了“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十二苑”的生态园林布局框架,区域整体环境建成了IS014000国家示范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6.8,高于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目标值16.8分。中新合作区就业人口达27万人,常住人口超过12万人、境外人员超过1万人。2007年园区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2万元和1.3万元,比开发初期增长了3倍多;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40平方米和60平方米,率先全部达到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指标。

园区发展取得的成果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人的充分肯定。2002年4月,胡锦涛副主席(时任)访问新加坡时指出:“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项目上的成功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切实利益”。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会见到访的新加坡李显龙副总理(时任)时指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典范,对促进中新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7年7月,吴仪副总理(时任)在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充分肯定园区“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地、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新加坡领导人对园区发展成就也给予充分肯定。2004年5月,新加坡李显龙副总理(时任)在出席第七次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时指出,“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是新中之间最重要和值得骄傲的合作项目”。2004年6月,新加坡李光耀资政在出席园区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时指出,“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取得‘青出于蓝’的成绩,是中新双方都满意的项目”,“已成为一个规划周详、管理效率高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园”。

三、园区开发建设成功的主要原因

园区13年的发展历程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谱写了中国开发区建设史上崭新的篇章。园区开发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支持下取得的,是中新两国政府真诚合作、全力推动的结晶,也是园区开发建设者奋力开拓、创新发展的结果。

(一)园区发展取得的成就,首先归功于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关于学习新加坡经验的讲话直接推动了中新两国政府创办园区项目。对外开放基本国策、邓小平理论是推进园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按照“三个有利于”要求,园区大胆借鉴新加坡经验,积极创新开发模式,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保证了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园区发展的成就无不闪烁着邓小平理论的光辉。

(二)园区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中新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和两国政府真诚合作的结晶 中新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园区的发展,先后多次视察园区,为园区发展指明方向。两国政府专门成立了联合协调理事会,李岚清副总理、吴仪副总理和新加坡李显龙总理、黄根成副总理先后担任理事会中新双方主席,迄今先后举行了九次中新理事会和十次中方理事会,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明确了新的发展目标。国务院先后就园区开发建设专门出台了七个文件(国函[1994]9号、国函[2006]128号、国阅[2002]37号、国阅[2003]1l号、国阅[2004]71号、国阅[2006]70号、国阅[2007]62号),赋予园区多项特殊政策措施。商务部牵头会同国务

院有关部门,先后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外事管理、海关监管等方面授予园区特殊的管理权限和先行先试政策,各理事单位对园区发展给予了具体指导和帮助。新加坡全国动员,抽调国内最优秀的人才参与园区规划建设,专门成立“软件”办公室,负责向园区转移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土地规划开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园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园区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江苏省、苏州市及园区共同努力的结果

江苏省、苏州市始终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政策措施,集中全省全市人力、物力与资金、资源全力推动园区开发建设。13年来,园区加强领导,坚持借鉴与创新有机结合,坚持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坚持亲商亲民理念与优质高效服务高度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统筹协调,取得了合作开发的丰硕成果,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的成功之路。

四、园区开发建设的主要经验

回顾过去的13年,园区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竞争中寻求主动,在规划开发、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社会建设、体制创新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实施,不断提升开发建设水平

科学超前、先进合理的规划,是促进资源整合、凝聚开发合力、保障开发水平、增强开发区持续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是园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园区发展理念之一。

园区开发之初,就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编制完成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先后制定300余项专业规划,形成了严密完善的规划体系。所有规划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重点区域和重要景观项目规划设计面向全球公开招标。在规划中率先引入“白地”、“灰地”、“弹性绿地”等先进理念,对短期内不明确用途的地块实施弹性控制,有效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和集约利用水平。

园区规划注重实施,坚持以规划引导建设、以城市设计指导地块开发,强调规划执行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开发建设过程中投资者超出规划范围的要求,严格执行“违规申请”相关程序。目前,园区开发现状与13年前的总体规划蓝图基本一致,为投资者营造了可预见的、低风险的投资环境。

借鉴新加坡“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的做法,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建设原则,适度超前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严格按规划功能区域和控制指标整体推进开发,所有重大项目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佶,所有建设项目全部实行一站式审批,纳入有形市场招投标,所有建筑工地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了滚动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了开发建设的高强度与高水准。中新合作区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平均投资强度达到5.6亿元,首期8平方公里建成区平均建筑密度达60%、容积率达1.3,接近新加坡中心城区水平。

(二)坚持全球定位,创新招商方式,不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园区始终突出招商工作的龙头地位,积极拓展招商思路,构建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中新联合招商体制优势,坚持大小项目并举、内资外资并举、二三产业并举、存量升级与增量引进并举的方针,先后建立以管委会招商局、科技招商中心、各镇招商中心以及CSSD招商部和各国有公司为主体的专业化招商队伍,开创性地实施小分队、多批次“敲门招商”,注重运用以商引商、中介代理招商、行业主题招商、网上信息招商、投资代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及创投参与、债券发行、上市并购等多种有效手段,形成严密高效的招商网络资源,使园区常年保持数百个项目源和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储备规模。

园区倡导“择商选资”理念,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基地型、旗舰型项目作为招商重点,瞄

准世界500强及其关联项目,引进位居产业核心地位的龙头项目,带动相关配套项目进驻。近年来,根据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产业转移新变化,园区坚持内资项目与外资项目招商并举,统筹兼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加注重招商资源向科技项目、服务业项目、税收型项目转移,加快从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和招才引智转变。

(三)坚持科技兴区,注重载体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园区始终把科技进步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在不断扩大外来技术溢出效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加快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型。

园区先后制定出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鼓励设立研发机构等10多项扶持政策,启动实施“科技跨越计划”、领军人才创业工程、310工程(重点培育1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密集型企业、10家快速裂变增长的科技型上市企业、10家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领军型企业),建成集成电路(IC)设计、软件评测、人才培训、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认证以及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设立、集聚各类风险投资、创业担保、产业投资等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

园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载体建设力度,平均每年科技投入增长30%以上,尤其是近年来,科技三项经费连续3年实现翻番增长。注重发挥国资先行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出资70亿元组建成立了创投集团、科技发展公司、教育投资公司等国资创新投资主体,规划建设创新功能载体800余万平方米,建设了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动漫产业基地和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等8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园区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积极推进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在项目开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工程中心及实验室建设、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基地等领域广泛合作。积极与武汉、长沙、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地区开展技术交流与人才合作,组织科技人才互动与大学生就业招聘活动,并为华中科大、西安交大、中科大等中西部高校或研究机构提供上亿元资金支持。通过与美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家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攻关、引进海外成熟技术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四)坚持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园区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管理,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争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园区以构建生态文明为核心,全方位引入了“功能分区”、“项目分类”、“产业引导”、“雨污分流”、“清洁能源”、“废污控制”、“景观绿化”等先进环保理念,建立了“污染禁入—生态缓冲—雨污截流—集中供热—垃圾处理”五道环保防线,建设了覆盖全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安装污水管网成分构成(TOC)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区域污水处理水质远程监控,从源头上消灭和减少了污染,大大节约了末端治理成本,初步建立以环境保护规划为龙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源头控制与全过程治理的环境保护体系。

坚持从污染预防、总量控制入手,强化环保前置审批,推行绿色招商,对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中水回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等循环经济试点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等活动,区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固废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2%和95%,大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工程,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水系。注重加强对重点排污、排气单位的监管,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工地产生的废气、扬尘控制管理,

加强湿地保护,不断优化空气、水体等环境质量。积极保护和开发利用园区特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构建独特的城市人文环境,形成自然、清新、生态的城市环境风貌。

(五)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推进和谐园区建设

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坚持发展与惠民、富民与强区相结合,确保开发建设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借鉴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结合开发实际,建立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各类参保人员达38万人,参保企业6600家,参保率达100%。为企业职工建立公积金制度,采用预筹积累方式和以会员个人账户为主,在不增加企业负担、不减少员工收入的前提下,一揽子解决员工养老、医疗、生育、住房、失业救济等多项社会保障;对征地农民按年龄和就业情况分别建立“保养”(提前养老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设立保养安置、社保救助、就业创业三道保障防线;对弱势群体建立贫困帮扶制度,并逐年提高保障标准。同时,全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统筹制度,最高保额可达20万元。

按照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将中新合作区周边三镇纳入总体发展规划范围,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标准管理,实现区、镇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对接共享。新建现代化动迁小区50个,90%农户得到安置,5万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换为具有就业创业技能的新型市民,拥有较为稳固的工资收入、物业收入和股权收入。对征地农民就业创业先后实施“双五个一工程”:第一个“五一工程”,建立一本IC卡就业管理台账,强化一种技能培训,腾出一批适应性岗位,培育一种创业致富光荣氛围,探索一条股份合作、失地不失业的共同富裕新路子;第二个“五一工程”,建设一批富民载体,培育一批富民合作组织,壮大一批特色产业,扶持一批致富带头人,兴建一批便民利民设施。

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试点,探索进行“工厂式”、“实训式”职业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创立以邻里中心和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覆盖全区的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成立园区外企党委和私营个体经济联合党委,基本实现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并组建园区工会联合会、工资指导理事会、公积金理事会、外企协会以及行业协会等各类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自我管理有效衔接互动的新型群团组织,为园区形成优良企业文化及和谐劳资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六)坚持学习借鉴,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营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园区紧密结合国情和发展实际,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园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开发运行机制。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要求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坚持“精简、统一、高效”原则,整合归并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坚持授权管理与授权开发分开,简化事前审批(行政许可),强化事后监督,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率。所有公务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分期、分批赴新加坡培训,一专多能,交叉兼职,并实行绩能考核、末位淘汰和动态管理。

学习借鉴新加坡招商和企业服务经验,提出“亲商”服务理念,建立“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亲商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创新建立了更符合园区发展实际的新型海关监管体系。包括进出口陆路口岸以及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首创电子报关和空陆联程通关模式,设立虚拟国际空港功能,进出口货物可直接在园区一次性办理通关手续,形成在国内、国际领先的海关监管机制。三是建立“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亲商服务机制。定期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

帮助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管委会各部门严格依法规范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形成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始终坚持按市场化运作,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等事务,开创了政企严格分开、市场运作的开发区建设新模式。2001年中新股比调整后,按照市场机制积极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组建了地产、建屋、置地、创投、市政、物流、教投、科发、圆融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国资公司,充分发挥国有国资企业在开发建设中的支撑、示范和引领作用,并引进了中海集团、晋合控股、万科地产、港华燃气等一批品牌响、信誉高的大集团、大公司参与园区开发,在共同发展中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园区开发建设走过了艰苦奋斗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广园区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