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最新桶装水生产设备十强企业排名

2014最新桶装水生产设备十强企业排名

2014最新桶装水生产设备十强企业排名

2014最新桶装水生产设备十强企业排名序列公司名称排名

1 莱特莱德桶装水生产设备公司 1

2 北京纯净水设备厂 3

3 辽宁纯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2

4 沈阳山泉水设备有限公司 5

5 上海矿泉水设备公司8

6 深圳水厂设备公司7

7 吉林桶装水生产设备公司 4

8 北京桶装水生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6

9 北京桶装水生产设备公司10

10 长春桶装水生产设备公司9

国产量具十二大品牌排行榜

国产量具十二大品牌排行榜 作者:量具王子量具被誉为“工业的眼睛”,自2005年国家质监部门取消量具生产许可证以来,国内量具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同时良莠不齐的品牌也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选择。本人根据在量具量仪行业工作多年的经验,写此文章介绍一下国产量具的一些优秀品牌,根据品牌认知度、质量、创新性做综合考评,排名如下: 1、哈量(中国哈尔滨,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2、成量(中国成都,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3、青量(中国青海,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4、广陆(中国桂林,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5、桂量(中国桂林,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6、上工(中国上海,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7、上量(中国上海,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8、安一(中国桂林,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9、靖江(中国靖江, 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10、特马(中国东莞, 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11、天目(中国桂林, 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12、威海(中国威海, https://www.doczj.com/doc/c715781728.html,) 点评: 1、哈量是冷战时期苏联援建的大型国企,国内最老的量具企业,现侧重于量仪和机床; 2、成量为哈量援建3大工厂之一,卡尺与指示表质量都很好,现侧重于刃具与检具; 3、青量为哈量援建3大工厂之一,侧重于千分尺,其千分尺品种较全; 4、广陆原先为军工企业,2007年上市,专注于数显类量具,其产量可排世界前三; 5、桂量为哈量援建3大工厂之一,侧重于机械类量具,口碑不错; 6、上量是老国有企业,已被广陆收购,现侧重于量仪; 7、上工一直以工具为主导产品,但其带表卡尺的品质却影响了不止一代人; 8、安一创始人为量具行业著名专家吴峰山先生,专注于精品量具,其步距规国内占有率达70%以上; 9、靖江已被瑞典海克斯康集团收购,虽属外资,但是还是国人生产,专注于精品卡尺; 10、特马作为后起之秀,其电子研发能力较强,其数显卡尺替国内外多家企业贴牌; 11、天目亦是青出于蓝,专注于测量方案的定制服务,其产品段差规(面差尺)在汽车与模具行业知名度较高; 12、威海一直侧重于指示表类量具,其带表内外卡规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十二大品牌中有9家是原国有企业品牌,3家是民营企业品牌(桂林安一、东莞特马、桂林天目),民企品牌的快速崛起,与其技术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加之民营企业高效的管理模式,相信不久的将来,知名品牌中会出现更多的民企品牌新面孔;四个桂林本土品牌的入选,并非偶然,而是经过多年发展,桂林量具制造业已经颇具规模,大大小小的量具制造企业已达30余家,桂林在行业内成为公认的“量具城”,在市场经济的锤炼下,“质量走中高端”这一路线得到了当地量具企业的普遍认同,“桂林制造”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与知名度,入选的四个品牌是实至名归;老国企“靖江量具”被外资企业并购,也告诉我们,国营企业改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的转变,更多的是需要在技术创新和经营思路上的转变,否则只能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模式来发展;哈量、成量、上量的转型也预示着“量仪时代”帷幕的悄悄拉起;民企品牌“特马”与“天目”应该称得上是真正的后起之秀,成立几年的光景,其质量与创新超越了很多国企品牌,他们的快速崛起对于很多改制后的老国企而言或许称不上是“狼来了”,但至少应该是一记值得深思的警钟。 十年后,当我们再次进行品牌排名时,量具行业“洗牌”时代或许早已到来,上述品牌排名顺序如何变化,是否会有品牌消亡,或出现新的品牌替代,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5年QS世界名牌大学排名大全(最新版)

2015年QS世界名牌大学排名大全(最新版)排名学校名称学校英文名 国家/地 区 评分 1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100 2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99.4 2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英国99.4 4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美国99.3 5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英国99.2 5伦敦大学学院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99.2 7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美国98.3 8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美国97.1 9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美国96.6 10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美国96.5 11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美国95.5 12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士95.3 13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美国94.5 14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美国94.1 14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美国94.1 16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KCL)英国92.9 17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英国92.8 17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瑞士92.8

中国制造业50强排名

中国1-50制造商排行榜(表) 排名企业名称销售收入(万 元) 行业地区 1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12,042,109 冶金上海 2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11,917,884 汽车吉林 3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9,729,36 4 汽车上海 4 东风汽车公司9,003,200 汽车湖北 5 海尔集团公司8,064,840 家电山东 6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5,241,613 汽车上海 7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4,897,331 汽车吉林 8 首钢集团4,791,338 冶金北京 9 达丰(上海)有限公司4,782,454 通信电子上海 10 联想集团4,033,096 通信电子北京 11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3,861,421 通信电子天津 12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20,434 家电广东 13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3,279,025 机械上海 14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3,144,190 冶金辽宁 15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100,455 汽车广东 16 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3,068,636 通信电子上海 17 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907,034 化工浙江 18 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2,905,807 通信电子广东 19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793,103 化工上海 20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2,731,316 冶金湖北 21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2,632,697 家电江苏 22 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2,517,553 通信电子福建 23 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440,906 化工广东 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 公司 2,247,584 化工辽宁 25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7,563 冶金辽宁 2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2,220,454 家电山东 27 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195,862 化工广东 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 公司 2,176,183 化工辽宁 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166,990 通信电子广东 30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2,091,260 汽车广东 31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87,710 汽车重庆 32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2,080,212 家电四川 33 太原钢铁集团2,073,985 冶金山西 34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2,040,176 冶金江苏 35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9,899 冶金河北 36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1,957,424 化工吉林

全台湾大学专业学测排名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2級分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0級分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69級分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9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8級分 國立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8級分 國立中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7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7級分 國立宜蘭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5級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5級分 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4級分 國立聯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4級分 國立東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 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 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 逢甲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1級分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8級分 中國文化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5級分 大葉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2級分 中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1級分 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1級分 全台灣(機械工程系)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8級分 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6級分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6級分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65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光機電工程組):63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先進材料與精密製造組):63級分國立中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2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設計與分析組):60級分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59級分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9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56級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5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動力工程組):54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能源應用組):53級分 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2級分 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電子機械組):51級分 淡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1級分 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精密機械組):50級分 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9級分 國立聯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7級分 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45級分 中國文化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5級分 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44級分 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3級分 華梵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3級分 義守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41級分

台湾制造业1000大排名

台湾制造业1000大排名 1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 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3 华硕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4 广达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5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6 仁宝计算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 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9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0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1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2 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1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15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17 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18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9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20 宝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1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2 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23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24 华新丽华股份有限公司 25 烨联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6 德州仪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7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3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31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32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33 力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34 神达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35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6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37 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39 华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40 精英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4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42 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43 茂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4 国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5 台湾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46 台湾飞利浦建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47 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48 大众全球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4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 精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1 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52 长春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53 烨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54 正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55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6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7 中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58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59 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 台湾聚合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60 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62 中美和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63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64 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5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66 华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7 永丰余造纸股份有限公司 68 中华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69 大成长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70 台湾镍业股份有限公司 71 李长荣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73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74 南亚电路板股份有限公司 75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76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77 东和钢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78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79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80 太平洋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81 和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82 亚旭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83 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 84 台一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85 中环股份有限公司 86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年及最新专业排名总览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年及最新专业排名总览 排名类型排名年份专业名称具体排名QS 2014 人文136 QS 2015 人文160 QS 2014 传播学151-200 URAP 2014 化学683 URAP 2015 化学671 QS 2015 化学301-400 URAP 2014 医学1039 URAP 2014 工程764 URAP 2015 工程721 URAP 2014 心理学645 QS 2012 教育学101-150 QS 2013 教育学235 URAP 2014 教育学151 QS 2014 教育学42 URAP 2015 教育学129 QS 2015 教育学22 URAP 2014 数学747 URAP 2015 数学788 URAP 2014 物理727 URAP 2015 物理720 QS 2012 现代语言51-100 QS 2014 现代语言101-150 QS 2015 现代语言101-150 URAP 2014 生物学947 URAP 2015 生物学979 QS 2015 电气工程251-300 QS 2014 社科296 QS 2015 社科275 QS 2011 综合451-500 QS 2012 综合451-500 QS 2013 综合481-490 URAP 2014 综合794 QS 2014 综合411-420 THE 2015 综合501-600 URAP 2015 综合840 QS 2015 综合376 QS 2015 英语151-200 QS 2015 计算机科学301-400

QS 2012 语言学101-150 QS 2013 语言学51-100 QS 2014 语言学51-100 QS 2015 语言学51-100

台湾地区工业区制造业各行业设厂家数比例表

(一)編定工業區績效評估指標 工業區的編定首重開發績效與競爭力的永續成長,若要瞭解其開發績效與競爭力,則必須對評估指標做一深入探討。編定工業區的競爭力可從工業區本身及所在市鄉鎮的幾個下列產業競爭指標分析得知: 1.廠商家數 編定工業區各製造業各行業設廠家數可以做為工業區編定的必要性參考,廠商數的多寡影響工業區編定的實質需要性。 2.編定工業區面積 編定工業區的面積是可視為產業競爭能力與投資環境優劣的初步參考,亦即從工業區面積的增減與設置區位可作為產業競爭指標的變化基礎,但是工業區的面積尚須與其他相關因素及條件共同配合評估,方能較準確評估其編定開發效率。 3.所在市鄉鎮製造業員工人數 編定工業區所在的市鄉鎮製造業員工人數亦含影響編定工業區的實際開發效率。 4.所在市鄉鎮製造業員工總薪資 從編定工業區所在的市鄉鎮製造業員工總薪資變化可作為編定工業區的實際執行成效的參考依據之一。 5.所在市鄉鎮工業區地價 編定工業區所在市鄉鎮的工業區地價,也是能從現實面與開發成本的考量依據。 (二)編定工業區開發績效與競爭力評估結果分析 對於全省編定工業區產業競爭力的評估,採用資料包絡分析法( Data Envelope Analysis,DEA)進行檢測。 自 Charnes、Cooper及Rhodes於1978年提出CCR模式之後,DEA便廣泛地被使用在多項投入、多項產出之效率評估上,根據Seiford(1990)整理分析,從1978到1990的這段期間至少有397篇與DEA有關的研究出現,在九0年代以後的相關研究更是不勝枚舉,較重要的是,從Charnes、Cooper及Rhodes以後,Byrnes(1984)進而提出將整體效率分解為純效率、擁擠效率及規模效率,對完整建構結果分析基礎貢獻最大。另外,Boussofiane,Dyson&Thanassoulis (1991)認為DEA模式中經由運算求出之權重同時具有優點與缺點。優點是:

中国大陆港澳台大学亚洲最新排名

中国大陆、港澳台2012QS亚洲大学排行榜(前300名) 点击量:277时间:2012-07-25 15:30来源:课后网 摘要:QS世界大学排名(英文: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世界范围的大学排名。以下是2012QS亚洲大学排行榜(前300名大中华部分)。 排名学校得分成立时间 1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 100 1991 3 香港大学(香港) 99.07 1911 5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 97.08 1963 6 北京大学 96.73 1898 12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 92.31 1984 15 清华大学 90.97 1911 19 复旦大学 86.07 1905 20 国立台湾大学(台湾) 84.71 1928 25 浙江大学 80.52 1897 26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 79.56 1937 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9.04 1958 28 南京大学 77.91 1902 29 上海交通大学 77.44 1896 31 国立清华大学(台湾) 74.76 1955 37 国立成功大学(台湾) 70.73 1931 45 北京师范大学 64.65 1902 48 香港浸会大学(香港) 64.36 1956 49 国立交通大学(台湾) 64.11 1896 50 国立阳明大学(台湾) 64.07 1975 53 国立中央大学(台湾) 62.2 1962 54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台湾)61.24 1974 55 西安交通大学 61.14 1896 57 中山大学 59.96 1924 60 国立中山大学(台湾) 58.56 1980 64 台北医学大学(台湾) 57.22 1960 66 同济大学 55.48 1907 67 南开大学 55.06 1919 71 天津大学 53.08 1895 79 武汉大学 50.5 1893 84 哈尔滨工业大学 49.51 1920 85 东南大学 48.91 1902 87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 48.74 1946 92 长庚大学(台湾) 47.78 1987 95 上海大学 46.5 1994 96 北京理工大学 46.32 1940 97 中国人民大学 45.73 1937 98 华中科技大学 45.58 1953

台湾地区大学排名

台湾大学排行榜,台湾高校排名(公立前五名) 1.台湾大学 全台湾规模最大的研究型大学。台湾“教育部”资注最多社会资源的大学。现辖有台北市境内的四大校区以及溪头实验林,全校占地约达全岛陆地的百分之一。 迄今已培育出一名诺贝尔奖得主(姚期智)、为数可观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 2008年被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124名 2.成功大学 成功大学(英文: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CKU),为台湾顶尖大学之一,现为全台规模第二的全科性综合大学。 成大校本部由八大校区组成,另有安南校区、归仁校区及斗六校区,是全台唯一校区最集中的国立综合大学。此外,成大也是南台湾教育中心、医学中心、光电系统科技中心。 3.台湾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 (英文: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NCTU)创校于1896年上海,最初取名为南洋公学,即今日上海交通大学。 公立交通大学共有八个学院,学生一万两千余人。 4.台湾“清华大学” 台湾数所顶尖大学之一,经常与交通大学相提并论。 目前共设有理、工、原子科学、人文社会、生命科学、电机资讯及科技管理七个学院;共有十七个学系,十九个独立研究所,占地面积105.5公顷。 著名毕业生有:梁启超,王国维,杨振宁,李政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远哲(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5.政治大学 政治大学于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创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学科著称的学府。现有文、理、法、商、社会科学、外国语文、传播、国际事务、教育等9个学院、33个学系、2

个学士学位学程(欧洲语文学士学程、传播学院学士学位学程)、48个硕士班(含硕士学程)、32个博士班、16个硕士在职专班、5个全英语学位学程(台湾研究英语硕士学程、中国大陆研究英语硕士学程、国际经营管理英语硕士学程、国际传播英语硕士学程及亚太研究英语博士学位学程)。 台湾大学排行榜,台湾高校排名(私立前五名) 1.辅仁大学 作为21世纪以来唯一曾主动调降学杂费的台湾大专院校,辅大自2006年开始即连续获得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为世界第500名左右的大学,总排名为全台第十,人文与艺术领域为全台第二。目前除已拥有海峡两岸最早获得AACSB认证的世界级商管学院之外,在国际化资源与医学院国考合格率方面亦持续保持全台第一。近年在总额全台第三的“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补助之下,校方已经备有促使辅大医院营收承担九成办学经费之筹划,重新设立辅大附中的计划亦在进行当中。 2.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于1900年在苏州由基督教监理会创建,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西制大学。1951年在台湾复校,亦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东吴大学一向坚守民办学府的特色,董事会立场超然,学校运作制度化。 东吴大学秉持中英文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与“Unto A Full-Grown Man”的精神,致力发展成一所精致、充实、优质且具前瞻性的一流“教学大学”。培养具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有创新及执行能力的社会中坚人才。 3.淡江大学 台湾淡江大学(英语:Tamkang University,TKU),简称淡江或淡大,前身为成立于1950年的淡江英语专科学校(淡江英专),该校先后开设三年制及五年制课程,为迁台后第一所私立高等教育院校;1958年改制为四年制的淡江文理学院;1980年获准升格为大学。 台湾淡江大学目前共有以教学研究为主的淡水校园(教学与研究并重)、台北校园(以服务为主的终身推广教育为重点)、及教学为主的英式全人教育的兰阳校园(2005年开始招生,以90%英语授课,并采大三学生全部出国留学的教学设计)。同时,并积极建构网络校园,以运用信息科技与因特网,进行与国内大学之远距课程交流、国外大学之在线合作计划,亦邀请国际知名大师开授远距课程与演讲,开拓淡江大学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全球十大装备制造业巨头

全球十大装备制造业巨头 文章来源:慧聪五金网作者:孓金点击:713次时间:2009-2-5 8:29:29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制造业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 时值金融危机肆虐,全球装备制造业也备受冲击,近期国家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拉动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继钢铁、汽车行业振兴方案出台后,装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的产业振兴规划已最终定稿,将于本周三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船舶产业振兴规划或将一并提交审议。其他五大产业规划还在最后的制定修改中,将陆续提交国务院。受此消息影响,装备制造股和纺织股昨日暴涨。 西门子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是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可在生产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楼宇电气安装和电子装配系统领域提供多种创新、可靠、高效和优质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可在上述领域为中国提供全集成自动化(TIA)和全集成能源管理(TIP)解决方案。该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金属、食品、饮料、包装、汽车、电力和化工行业。2005年,该集团在生产自动化、机床控制和大型驱动设备领域处于市场第一的位置,进一步了巩固了其市场领袖地位,同时提升了在低压和过程自动化领域的地位。为进一步丰富本地产品并开发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2005年,该集团的本地生产和研发能力都得到大幅增强,已经拥有60家办事处的销售网络也在不断扩大。2005年3月,位于天津的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SEDL)宣布投资7亿元人民币在天津建造一个新的工厂。2005年5月,西门子低压断路器有限公司(SCBC)在上海成立。2个月后,即2005年7月,集团在上海松江高新技术园区开设了一个新的物流协调中心,以优化本地和全球客户的订购流程并缩短交货时间,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2005年12月,西门子标准电机有限公司在江苏成立,开发和生产中小型低压电机。在2005年10月的公司战略调整中,为电子行业生产分拣和贴装机器的电子装配系统部门加入了自动化与驱动集团。之前这个部门归属西门子物流与装配系统集团,该集团于2005年10月1 日解散。为了给中国的表面贴装技术(SMT)行业做出贡献,2005年4月,西门子与上海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共同成立SIPLACE表面贴装技术演示中心。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A&D)集团是工业自动化的中坚力量,为中国工艺和制造行业提供全集成自动化(TIA)和全集成能源管理(TIP)解决方案。该集团将创新和客户满意度与可靠性、质量和高效率紧密结合起来,为冶金、石化、玻璃、水泥、水处理、食品和饮料生产及包装工业的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凭借数据控制(CNC)系统的SINUMERIK和驱动系统的SIMODRIVE等产品,西门子A&D是中国CNC市场中的领导企业。该集团还在中国PLC和大型传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作为TIA的核心产品,SIMATIC和PCS7已经成功地被用于几乎所有的自动化应用领域。通过"Assist"热线系统,A&D为客户提供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和快速

2015QS世界大学排名大全(最新版)

2015QS世界大学排名大全(最新版) 最全的世界大学排名,前一百大学美国28所入选,英国19所,澳大利亚8所,加拿大5所,中国3所。其中英美院校占了近一半。 更多留学问题可以联系我哦!QQ:449224440 排名学校名称学校英文名国家/ 地区 评分 1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100 2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99.4 2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99.4 4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99.3 5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99.2 5 伦敦大学学院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国99.2 7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98.3 8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美国97.1 9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96.6 10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美国96.5 11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95.5 12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 院 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士95.3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94.5 14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94.1

台湾工业概况

台湾工业 工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基本上建立了部门比较齐全、以委托加工型态为主体、以信息电子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70年代以前,台湾工业特别是加工出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也具备了相当的工业基础,但发展重心始终是以轻纺工业为主,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缺乏重化工业与生产资料生产工业。70年代初起,台湾在继续发展加工出口工业的同时,开始推动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在第六个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中,台湾把加速发展资本及技术密集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并以“人造纤维、塑胶-石化”及“金属制品、机械-钢铁”两大系列作为代表,采取保护政策(即进口替代),建立台湾自己的重化工业。然而,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改变了台湾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台湾当局便于1974年提出推动“十项建设计划”,发展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工业及重化工业(即兴建钢铁厂、造船厂与石油化学工厂)。随着十项建设工程的相继完成,台湾重化工业得以初步建立与发展。1978年,台湾重工业生产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台湾有了自己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70年代末开始,台湾除继续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轻纺电子工业及加强重化工业的建设(1978年提出的十二项建设计划中继续扩建钢铁厂、造船厂与石化工厂等)外,开始转向发展所谓的“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重点鼓励民间投资,发展信息电子、精密机械仪器、光电工业等。1980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正式建立,是科技工业政策调整的重要标志,其主要目的是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吸引与培养高科技人才,建立与发展技术密集工

业。1981年底,台湾又提出以信息与机械工业等为代表的策略性工业,并逐渐形成“二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密集度高)、“二大”(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发挥潜力大)、“二低”(污染程度低,能源密集度低)的策略性工业发展标准,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鼓励,以实现工业升级与经济结构的转型。于是80年代以后,台湾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传统工业或劳力密集型工业。但就70年代初到80年代的工业发展来说,受世界经济与市场波动的影响,台湾工业生产增长极不稳定,波动相当大,1974年出现50年代初以来第一次负增长,1976年到1978年又出现13-23%的高增长。80年代,台湾工业在波动中保持中速增长,年平均增长 6.9%,其中1982年出现70年代以来第二次负增长。 90年代以来,台湾主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在1990年制订的“六年建设计划”(1991-1996)中,台湾进一步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即通讯工业、资讯(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器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航太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工业与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与污染防治工业。90年代中期后,台湾开始推动以建设“科技岛”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虽然有不少规划未能全面落实与实现,但仍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台湾工业发展的主体与核心。整体来说,90年代,台湾工业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年平均增长4.4%,其中1990年出现50年代以来第三次负增长,2001年出现第四次负增长。

台湾的大学排名

台湾的大学排名 台湾的大学都是以分级作为大学划分的标准: 第一级:台湾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阳明大学 第二级:中央大学、中兴大学、中山大学、中正大学 第三级:台北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 第四级:东华大学、宜兰大学、嘉义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第五级:联合大学、暨南国际大学、台北商业技术学院、虎尾科技大学、勤益科技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台中技术学院 第六级:高雄大学、台南大学、台东大学 第七级:澎湖科技大学、金门技术学院、淡江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第八级:长庚大学、元智大学、中原大学 第九级:东海大学、逢甲大学、慈济大学、世新大学、铭传大学、静宜大学、明志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南台科技大学、明新科技大学 第十级:昆山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正修科技大学、景文科技大学、圣约翰科技大学、德明财经科技大学、树德科技大学、岭东科技大学、致理技术学院、亚东技术学院、醒吾技术学院、崇右技术学院、修平技术学院 第十一级:文化大学、实践大学、大同大学 第十二级:义守大学、大叶大学、中华大学、玄奘大学、佛光大学

第十三级:亚洲大学、明道大学、长荣大学、南华大学、真理大学、华梵大学、开南大学、东南科技大学、清云科技大学、远东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中华医事科技大学、中台科技大学、元培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高苑科技大学、万能科技大学、嘉南药理科技大学、辅英科技大学、台南科技大学、北台湾科学技术学院、侨光技术学院 第十四级:大同技术学院、大华技术学院、大汉技术学院、中州技术学院、中华技术学院、永达技术学院、吴凤技术学院、育达商业技术学院、和春技术学院、东方技术学院、南亚技术学院、南开技术学院、南荣技术学院、美和技术学院、高凤技术学院、慈济技术学院、德霖技术学院、黎明技术学院、环球技术学院、兰阳技术学院、华夏技术学院、亲民技术学院、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台北海洋技术学院 第十五级:立德管理学院、致远管理学院、兴国管理学院、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

浅析台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_以制造业为例

【地区经济】 浅析台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以制造业为例 何念如 摘 要:本文从产业群的角度来考察台湾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在初步解读了产业群的理论之后,结合台湾的实际,描述了制造业产业群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四十年来台湾产业政策 的变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产业群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群 台湾地区 产业政策 连锁效应 产业集群是国家地区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资讯与竞争全球化的市场发展趋势下,产业集群被视为知识产出与创新的主要来源之一,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不可能全面的顾及生产、行销或研发各层面,而必须透过产业网络各成员之间的资源流通与合作,整合跨国间的生产流程,然后在不同的区位以垂直分工布局,汲取生产地区的比较利益,提高生产力,从而实现规模报酬。 制造业作为台湾地区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分工体系严密且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其产业群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透过本文,能对台湾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和成因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提供几点有价值的启示。 一、产业群理论背景 地方产业群的理论可以追溯到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的概念。近年来,经济地理学者开始借用制度经济学中的网络思想来分析地方产业群发展的内部机理和跨地区的生产联系。产业的集群化现象,即一种网络化关系的体现。网络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内部等级管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的组织形式,具体来说网络的节点是生产链上的相关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顾客等。节点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按技术和网络连接特点分类的企业和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节点之间的联系方式是贸易流动、知识流动等。企业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专业化分工,通过网络结构决定分工的程度及合作的效率。 目前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战略,采用灵活精干的生产组织形式,把许多劳动密集型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客观上成为地方产业群形成的一种契机。但在产业群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面临来自其他区域的竞争,以及内部的结构调整,其中一部分地区会在竞争中成为对产业活动具有黏着力的区域。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现在面临的困难在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依靠外力形成的地方产业群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本地知识系统。如何把全球生产链的环节嵌入到本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并形成积极的学习与互相关系,成为地方产业群走向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台湾地区制造业产业群的发展和成因分析 1.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台湾地区的工业主要包括矿业、制造业、水电媒气事业(公用事业)和建筑业(又称营造业)等4类。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制造业。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制造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19.5%上升到1992年的34.11%。 在制造业内部,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特别是60年代的出口扩张政策和70年代的重化工业发展战略实施之后,制造业的内部结构逐渐得到了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兴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战后,台湾地区制造业中产值居前三位的是食品、纺织品和化学制品,其产值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在1952年分别是24.67%、18.2%和14.73%。1979年,新兴的电子电机业产值一跃成为制造业内各业之首,占12.8%,资本密集的化学工业排第二,占11.43%,而传统的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历年及最新专业排名总览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历年及最新专业排名总览 排名类型排名年份专业名称具体排名QS 2015 人文334 URAP 2014 化学601 URAP 2015 化学506 QS 2015 化学251-300 QS 2012 化学工程101-150 QS 2013 化学工程151-200 QS 2014 化学工程151-200 QS 2015 化学工程151-200 QS 2014 土木工程101-150 QS 2015 土木工程101-150 ARWU 2012 工程101-150 ARWU 2013 工程76-100 QS 2013 工程163 QS 2014 工程132 URAP 2014 工程276 ARWU 2014 工程101-150 URAP 2015 工程255 QS 2015 工程122 ARWU 2015 工程151-200 USNEWS 2015 工程134 URAP 2014 建筑学140 URAP 2015 建筑学111 QS 2012 教育学151-200 QS 2014 教育学151-200 URAP 2014 教育学123 URAP 2015 教育学75 QS 2015 教育学51-100 URAP 2014 数学512 URAP 2015 数学416 QS 2012 机械工程101-150 QS 2013 机械工程101-150 QS 2014 机械工程101-150 QS 2015 机械工程101-150 QS 2015 材料科学151-200 USNEWS 2015 材料科学236 URAP 2014 物理699 URAP 2015 物理663 QS 2015 物理301-400

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前100排名

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前100排名 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好吧!我们就先谈谈在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前一百名排名! 1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北京市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 9326734 2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市电站锅炉,汽轮发电机,机床,矿山设备 7850000 3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内燃机,内燃机配件,汽车及配件 4664273 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四川省发电设备 3418603 5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黑龙江发电设备,电站锅炉,电站汽轮机,交直流电机及防爆电机 3052474 6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汽车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 3002806 7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集装箱起重机,散货机械 2800000 8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环卫机械,挖掘机械2428556 9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煤矿机械 2093618 10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拖拉机 1827457 11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机床,汽轮机,发电设备,印刷机械 1644005 12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叉车 1381766 13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陕西省变压器,全封闭组合电器,高压断路器,电力整流器1347191 14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区变压器,线缆 1251893 15 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 1239310 16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冶金设备,风力发电设备1238073 17 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制冷空调设备,食品冷藏设备,化工设备,电气控制设备1200006 18 宝胜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线电缆,变压器 1186568 19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收获机械,大中小型拖拉机,工程机械,三轮运输车 1157308 20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金属切削机床 1128150 21 广州市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容器,变压器,绝缘子,真空开关管 1120494 22 常林工程机械集团江苏省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 1114708 23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线电缆 1091200 24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数控机床,普通机床,组合机床及柔性制造系统,加工中心 1087000 25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黑龙江轧制设,石油化工设备,重型机械配件,大型铸锻加工件 1012456 26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起重设备,矿山设备,轧钢设备,车轴、车轮,液压机械产品 1001868 27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矿山设备,水泥设备,金属轧制设备,运输设备 969536 28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照相机,摄像头,投影机 948271 29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输配电设备,低压电器,建筑电器,仪器仪表 926215

世界50强大学排名和中国50强大学排名

2013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清华北大进前50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3月4日发布新一期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包括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在内,美国共43所大学入围百强。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排名进入前50。 2013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前10名 与去年相比,榜单前三甲没有变化,分别是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第四到第十位是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京大学和耶鲁大学。从国家来看,前百名高校中美国有43所,随后是英国9所、澳大利亚6所,日本、荷兰和德国各有5所高校入围。 从2011年以来的榜单变化趋势来看,美国高校虽然一直占据百强中近半数,但数量从45所下降到43所,英国高校也从12所降至9所。东亚地区高校普遍有所进步,日本一直是这一地区入围高校最多的国家,但排名均有下降,而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高校排名有所上升。 中国内地有两所大学入围百强,分别是名列第35位的清华大学和列第45位的北京大学,但比去年排名第30位和第38位均有所下降。 《泰晤士报》负责世界大学排名专栏的编辑菲尔·贝蒂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近年来科研成果不断增加,全球影响力也在提升,中国对顶尖高校的投入令许多西方高校羡慕。但在提高全球声誉方面,中国高校或许应该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力度,包括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增加外籍教师数量、吸引更多留学生等。”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从2004年起开始举办世界大学排名活动,其榜单已成为颇受全球高教界关注的参考指标。该刊从2011年开始发布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作为“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补充。声誉排行榜更强调高校的品牌价值,反映各高校在吸引人才、商业投资、科研伙伴等方面的竞争力。今年的声誉排行榜邀请近1.7万名全球知名学者参与投票调查。 2012年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前100强名单公布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TIMES)也于近日公布了一项最新排名——2012年世界大学声誉排名。全球前10名声誉最佳的大学依序为: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东京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耶鲁大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