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288.28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业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熊远著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 本文从猪的育种和生产、饲养管理、疫病控制等方面回顾了中国养猪技术的发展历程,展望了21世纪养猪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养猪技术的现状,提出了今后我国养猪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 养猪业;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养猪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养猪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已成为世界养猪大国。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养猪业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FAO2000年统计资料,中国生猪存栏4.375亿头、出栏5.563亿头、猪肉总产量为4305.8万吨,均居世界首位。2000年中国人均消费猪肉33.77kg,比1952年人均消费猪肉5.95 kg增加了27.82kg。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牲猪出栏率已由1975年的62.22%上升到2000年的129.61 %,反映出养猪业技术在猪品种品系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制、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和快速发展。本文回顾了中国养猪业技术发展历程,展望了21世纪养猪业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养猪业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 中国养猪业技术发展历程

回顾中国养猪业发展历程,其技术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时期是我国养猪业的恢复阶段。养猪基本上是以千家万户农民传统分散型养猪为主体,养猪作为副业。养猪的目的一是为积肥,二是农民自食肉品的需要。传统养猪技术主要体现在:饲料以青粗饲料和农副产品(如糠麸、糟渣等)为主。品种多为兼用型和脂肪型,如中约克夏、巴克夏、苏联大白猪及地方品种等,瘦肉型猪种极少。养猪育种技术主要是利用引进的脂肪型和兼用型品种与地方猪进行二元杂交,同时筛选一些优良杂交组合。有的地方还提出了

“三化”,即“公猪外来化,母猪本地化,商品猪杂交化”。1972年成立了全国猪育种科研协作组,提出“着重加强地方品种选育,同时积极培育新猪种”的方针,推动了各地地方猪种选育提高和新品种培育工作的开展。这一时期,以杂种群为基础,进行归纳整理培育出了一批兼用型和脂肪型猪新品种,如哈白猪、上海白猪、北京黑猪、新金猪等。在饲养技术上,主要是推广应用传统的饲养经验和方法,同时推广应用了水生饲料、青贮饲料、糖化饲料(主要用于小猪和生长猪)。在繁育技术上,在一些地区推广应用了人工授精技术,如广西榆林地区、江苏苏州已建立了人工授精站,基本形成了人工授精的体系,带动了人工授精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疫病防治方面,研制出了猪瘟兔化疫苗,推广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几大传染性疾病的疫苗注射和控制技术,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建立了全国性的兽医防疫体系,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等重大疫病的流行。

这一阶段,养猪业仍处于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水平。

第二阶段:是养猪业由副业向集约化转变的阶段,是养猪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传统养猪仍占很大比重,适度规模的养猪已有较大发展。

这一阶段,育种方向是以引进瘦肉型种猪开展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培育和杂交生产商品瘦肉猪为主体,满足我国市场对瘦肉消费的需要。1978年以后,特别是1980-1982年直接从世界著名的瘦肉猪原产地引进了丹麦长白猪,英国大约克猪、美国杜洛克和汉普夏猪等瘦肉型猪种,大大加速了瘦肉猪育种工作和杂交生产的开展,如培育出了三江白猪、湖北白猪、浙江中白猪等一批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在商品瘦肉猪生产中,广泛开展杂交组合试验和配合力测定,筛选杂优组合,如“六五”攻关期间,筛选出杜湖、杜浙、杜三、杜长太、杜长大等多个杂优组合,促进了我国瘦肉猪生产的蓬勃发展。育种方法和技术上,积极开展种猪测定,采用典型设计、群体继代选育,着重新品系选育。这些育种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国猪育种的水平,加快了育种速度。

在测定技术方面,活体测膘仪已开始应用,如20世纪80年从丹麦引进活体测膘仪,并应用于湖北白猪的选育研究,使降低膘厚、迅速提高胴体瘦肉率成为可能,加速了其遗传改良的速度和效率。1985年我国第一个种猪测定机构———中国武汉种猪测定中心建立,积极推进引进优良品种,建立核心群和繁育体系,并提出了以“现场测定为主,集中测定为辅”的测定制度,促进了我国种猪测定工作向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由于片面追求瘦肉率的提高,出现了猪肉品质变劣的问题,表现为猪应激综合征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开展氟烷测验、酶型酶活测定、单倍型推断等研究,建立了活体鉴别猪氟烷敏感性的有效方法,并制定了猪氟烷测验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应用。

饲料营养与饲养技术方面,根据我国饲料资源现状和猪的营养需要,于1983年出台了我国《猪的饲养标准(肉脂型)》,1985年又提出了中国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并编制出《猪鸡饲料营养价值成分表》。另外,还出台了《中国饲料数据库》。随着猪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一系列营养参数的完善,我国饲料工业和饲料配合技术迅速发展,先后研制出了猪系列饲料配方,猪用预混料、浓缩料、添加剂,在广大农村和规模化猪场应用,促进我国养猪业达到较高水平。

这一时期,人工授精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但精液来源,仍以鲜精为主,冻精、冻胚技术还处在引进消化阶段,与国外有较大差距。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环境控制技术、粪污处理技术也开始研究。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主要转向病毒病诊断技术和疫苗的研制与开发。

第三阶段:90年代初至今,规模化养猪迅速发展,养猪业已成为我国一项支柱产业。猪育种已转向注重培育专门化品系,配套生产商品瘦肉猪。在继续引进国外一些优良瘦肉型猪种的同时,我国畜牧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类猪种基因资源,培育出了多个专门化父母本品系,配套生产,性能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种猪测定工作广泛开展,继武汉种猪测定中心后,在北京、广东、四川、浙江也相继建立了测定站,开展集中测定,现场测定技术在各省市大型种猪场广泛应用,部分地区还开展了种猪的遗传评估。除引进国外一些软件外,中国农业大学张沅、张勤教授已编制出我国自己的G BS遗传评估软件,进行推广应用。

伴随国际上动物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技术在我国猪育种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迅速展开。主要研究内容是猪重要经济性状(瘦肉率、背膘厚、肉质性状、生长速度、产仔数等)主效基因的筛选和定位,数量性状位点(Q TL)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技术(MAS)。例如在中国二花脸杂交群中,李宁等证实了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并发现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2 mone,FSH)β亚基基因是控制猪产仔数的另一主效基因;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采用PCR-RFL P等分析技术,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猪R YR1基因型(氟烷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并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培育出瘦肉猪抗应激新品系;采用PCRΟRFL P和PCRΟSSCP技术,通过对猪HSL和L PL基因的多态性与背膘厚和瘦肉率关系的研究,认为猪HSL和L PL基因可以作为猪背膘厚选择的分子标记。

饲料工业在这期间快速发展,全国饲料工业企业已达10000余家,年生产饲料产品6000多万吨,新型饲料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研制开发出了抗应激仔猪料、早期断奶饲料配方、双低菜粕专用饲料新产品。计算机在饲料配合上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