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养猪设备的工艺水平目前已经从中级阶段向高端发展。目前,从中国养猪业的总体来看,大多数养猪场对设备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猪场设备等同于猪栏,而忽略了自动喂料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粪污处理系统设备的重要性。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养猪业者交往的频繁,一些观念超前的企业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工厂化养猪生产设备并应用到养猪生产中,养猪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因为受国外的影响而大大加速了。

从传统养殖到结合科技,再到脱离传统养殖彻底走向科技化,机械化,可以说,养猪设备的发展是促进畜牧机械积极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养殖设备和现代化设备比较

1、猪舍建筑及规划与设备选型密切相关

传统规划的600头母猪场与现代600头母猪场的建筑与规划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猪场猪舍栋数多,猪场占地多,建筑面积大,土建与设备投资大,劳动强度大。现代猪场猪舍栋数少,节约土地,建筑面积小,土建与设备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在传统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一般水平,每头母猪建场需要投资2万元,而采用现代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每头母猪投资1.5万元。与传统设计规划比较节约投资25%。猪舍结构方面,我国传统猪舍多采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猪舍建筑,除分娩母猪舍和仔猪培育舍外,猪舍内部环境调控措施较少,基本依靠自然通风方式。猪舍保温隔热性能差。所以传

统养猪场规划和房屋结构决定了很少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不利于猪的生长,浪费劳动力,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而现代化猪舍全面科学的考虑了通风和保温要求,及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现代化的猪舍与配套的先进的气候调控,自动喂料及高效猪栏一起构成了符合猪生长繁殖的现代化工艺设施。

猪栏是工厂化养猪场的必备设备,用它饲养不同类型、不同日龄的猪群,形成猪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猪的饲养密度、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条件,都与猪栏的形式、结构、材料、排列组合方式有密切关系。伴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猪生物学特点的进一步了解,猪栏也在工艺方面不断提高。

(1)分娩栏

分娩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整个猪场的运行效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区的生产状况。良好的分娩栏工艺设计,对提高分娩阶段的饲养效果极为重要,是养猪生产成功的关键。

传统分娩母猪采用高床饲养。母猪和仔猪都生活在漏缝地板上,与低温潮湿的地面脱离。粪便通过漏缝地板很快落入粪沟,使仔猪减少了与粪尿接触的机会,保持了床面的清洁、卫生和干燥。但母猪上床比较困难。钢管隔栏不能做到仔猪隔离,增加了仔猪相互感染的机会。保温箱为封闭的装置,大多设置在限位架一角,远离母猪躺卧位置,尤其距母猪乳房部位较远,不利于仔猪出生后寻找保温箱和从保温箱出来后迅速到乳房跟前。

现代化分娩栏地板一般与地面持平,围栏用PVC隔板,仔猪加热区不完全封闭,母猪围栏长宽和大小都可以调节,有防压杆和调节杆。为仔猪群提供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的同时,提高了成活率。分娩栏和地面平齐,减少母猪上床应激。母猪产仔猪圈的宽度和长度可以根据个别要求进行调节,可以提供母猪最好的产仔和哺乳条件。调节杆有利于母猪起卧,调整母猪活动空间,同时起到了传统护仔耙的作用,有效保证母猪躺卧时不压到仔猪。根据母猪保持经常性视觉联系要求,母猪躺卧区设置在保温箱对面,保温箱不封闭,仔猪随时能从保温箱出来,母猪本能地注视到仔猪,有利于仔猪迅速到母猪跟前哺乳。

(2)保育栏

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栏,根据仔猪的生理特性,仔猪刚刚断奶离开母体独立生活,消化机能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强,需要一个清洁、干燥、温暖、风速不高,而且空气新鲜的环境。

传统保育栏的一般地板用钢丝网,围栏用栏片。最大的问题在于仔猪找不到一个没有贼风的小环境,造成死亡率升高,其次是料槽的设计不合理,浪费饲料,再次是料槽与猪栏不配套,造成料槽或猪栏浪费。

现代化保育栏采用围栏采用PVC板或栏杆,但地板一般是塑料地板,料槽与面积配套,且分加热区,活动采食区和排泄区。不但有一个很好的温度环境,而且有各种活动分开,提高了卫生条件和成活率。

2、环境控制系统

(1)通风系统

传统猪舍没有考虑通风系统,只是利用门窗自然通风,这种通风方式造成夏天过热,冬天保温与通风产生矛盾,是我国养猪生产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现代化猪场采用联合通风系统,全自动控制,夏季采用湿帘加风机的纵向通风措施,降低高温对猪只的影响,冬季采用横向通风措施,保证猪舍温度的同时保证了最低通风量,猪舍气候调控的现代化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可以与蒸汽机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一样。

(2)冬季供暖设备

传统猪舍使用煤炉或火道加热,浪费煤且造成猪舍内空气质量变差。

一般热水加热是比较符合养猪工艺的加热方式,欧洲专家一般都会推荐以水为载体的加热方式,并形成了整套机制。其中地暖是使用效果非常好的加热方式。

地暖设计,实体地面部分设置地面采暖设施,符合热工学原理,由下而上逐步升温,保证猪群生长温度的需要,工作量少且持续加热,促进猪群健康成长。

3、畜禽空调

解决传统加热方式与通风换气之间的矛盾的方法是使用畜禽空调。一般在分娩舍中使用。分娩舍采用单元设计,供暖也采用单元控制,设计中采用空调换气一体机,每一个单元由独立温控系统控制,根据单元面积计算需要安装的换气一体机的数量,该系统有以下特点。

1)使用循环水系统,热源稳定。

2)进行内外空气交换,补充舍中新鲜空气,在加热的同时,解决通风问题。

4、全自动喂料系统

在养猪生产中,搬运饲料不但浪费人工,而且带来疾病风险。我国大多数猪场仍然采用传统人工饲喂方式,自动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饲料浪费量大,人工调节喂料量,不能准确满足不同猪群对饲料的需求。猪自动喂料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自动喂料系统在国外猪场应用非常广泛,而我国对猪自动饲喂设备的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全自动饲喂系统优点有:

(1)定时定量喂饲,特别是母猪饲喂。

(2)避免限饲引起的应激反应。

(3)切断了疫病的传播途径。

(4)节省劳动力。

(5)方便、快捷。

5、母猪智能饲喂站

母猪智能饲喂站在欧洲已经有40多年的应用历史,经过不断改进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解决了现代集约化高密度养猪与提高母猪福利的矛盾问题,并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具体优点如下:

(1)精确饲喂母猪,根据每头母猪每天的需要量提供饲料,母猪体况更均匀。

(2)提高母猪福利,一台智能饲喂站能使50到80头母猪使用,每头母猪占面积2.05平方米,每头母猪的活动面积增加到100平米以上,减少死胎率。

(3)实现母猪自动化管理,能根据探测结果把发情母猪,怀孕检查母猪和要转到产房的母猪分离出来。

(4)母猪智能饲喂站是养猪设备发展的一个革命性标志。

二、养猪设施设备发展趋势

1、从单纯重视猪栏到开始重视气候调控和自动喂料设备。

随着规模的扩大,气候调控设备和自动喂料设备将装备现代化猪场。

2、设备向成套化、标准化发展

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将向成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结合定型的工艺模式,通过组装、配套和集成及研发手段,实施养猪设备产品的标准化措施,开发出适合我国不同气候环境和不同地区的成套的系列设施与设备。设施设备的生产也将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方式,并且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生产企业。

3、设备从简单加工向提高工艺含量发展。

工艺含量是设备的核心和灵魂,是否符合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行为习性是标准,工艺

含量高的设备能很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

4、与动物福利相结合

我国规模化猪场一般都沿袭国外的定位或圈栏饲养工艺模式,但随着定位或圈栏饲养工艺模式的广泛使用,其弊端也日益突现,如猪由于受到空间的局限,极大地减少了运动量,使猪蹄病日趋严重;猪在这种饲养环境中产生了许多异常行为,如啃栏、咬耳、咬尾、咬蹄、拱腹、啃咬异物等,从而造成猪群相互之间的伤害,最终影响生产力。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定位或圈栏饲养工艺模式日益受到动物福利关注者的指责,欧盟将逐步取消该饲养工艺模式,并以此作为绿色贸易壁垒。为了提高动物福利,改善饲养环境,为猪提供必要的"玩具"设施,如磨牙链、蹭痒架、草捆和玩具箱等,从而减少猪异常行为的出现,使我国的养猪业向符合动物福利的方向发展。

5、设备由耗能型向节能型发展

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规模化养猪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为了节约用水,应改传统的水冲粪和人工清粪向水泡粪方向发展;为了节约能源,应研究开发经济适用的局部降温、加热技术,以改变传统的整舍降温或加热方式,实现猪场的低耗能。

三、结论

目前,已经有了更多的畜牧企业加速了机械化的步伐。针对我国目前养猪业的现状,应该利用后发优势,整合世界设备资源,规划设计现代化猪场项目,并鼓励企业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节约投资,提高效率,让现代化设备发挥作用,促进整个设备产业与养猪产业同步和谐发展。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

国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以来,全球猪肉产量与消费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为美国以及其它的猪肉生产者开展国际业务创造了机会。各个对猪肉的需求取决于市场规模、其它肉类的供应与价格、人均收入,以及货币与经济波动情况。在那些以出口为主,并且经济情况变化很大的里,猪肉生产的利润会更低,并且不稳定。目前由于美元贬值,再加上巴西因口蹄疫的缘故无法向亚洲的主要市场出口猪肉,美国的猪肉出口水平得到了提高。美国养猪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动物福利、粮食提炼乙醇对饲料价格的影响、人工短缺、环境/政治问题以及食品安全/可追溯程序。尽管各个,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新兴的猪肉生产国,- 对出口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随着全球经济成长,猪肉需求提高,亚洲各国表现尤为突出。这些都会给美国的猪肉生产与出口带来更多的机会。 1997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消费量提高了27%,2005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9300万吨。在世界围,猪肉是首选肉类,猪肉消费的提高为美国以及其它的猪肉生产者带来了拓展国际业务的机会。美国2005年的猪肉出口额是22.8亿美元,在美国平均每屠宰一头猪,就创造22.01美元的出口额。 猪肉产量最高的 中国的猪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排在第一位,之后是欧盟25国、美国、巴西和加拿大(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2000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产量提高了15.1%。在上述产量前12名的当中,这五年里猪肉产量增长百分率最大的依次为巴西(39.3%)、越南(27.8%)、中国(23.2%)、俄罗斯(17.0%)和加拿大(16.8%)。在这五年期间,美国猪肉产量增加了9.3%,欧盟25国的猪肉产量仅增加了2.3%(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因为世界围贸易自由化的带动,猪肉国际贸易量显著增加。各国养猪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显著提高出口国养猪生产的利润(Young, 2005)。要想在出口市场拥有竞争力,必须做到:生产成本低(但仅靠这一点并不能保证拥有竞争优势)生产效率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可靠的供应世界生猪贸易 2004年生猪出口量最大的是加拿大,850万头,而美国2004年的进口量最大,头数差不多相当于加拿大出口的头数。猪肉和生猪算在一起,加拿大的养猪业70%的产品都是出口到美国。 猪肉和生猪的这种国际贸易模式反应了北美养猪业不同的竞争优势(Young,2005)。加拿大的猪群繁殖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在生长猪肥育方面则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再加上美元相对坚挺,购买生猪的价格更加合算。 荷兰和丹麦的生猪出口规模都比较大,许多生猪出口到德国或东欧进行肥育、屠宰。中国则是香港活猪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猪肉进口量最大的 环太平洋、俄罗斯和墨西哥是主要的猪肉进口国。其中,日本是最大的猪肉进口国。2005年,日本进口猪肉133.9万吨,突破历史记录。其中超过120万吨为普通猪肉(冰鲜与深冻),9万吨为熟制或深加工猪肉。从美国、智利、加拿大、墨西哥、爱尔兰和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增加,从丹麦的进口量减少。之所以这样,部分原因是由于2004年牛肉的供应紧缺(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日本的进口标准以及对标签的要求最为严格。日本新的食品进口标准可能要求美国进行更多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精)教学教材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及今后发展趋势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自80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不是生猪强国,和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养猪业必然向着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国外养猪业发展特点: 一、养猪业趋向工业化: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个(减少48%,每场平均猪数从96头增加到147头。在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养猪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养猪生产。 二、猪品种和类型的转变:脂肪型猪种趋向消亡,而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也是国外养猪生产水平高的表现。 三、饲料工业发达:为适应和促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来调制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四、高效益的饲养管理新技术:种猪的繁育体系、杂交优势的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都被迅速推广运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诸多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养猪业。

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养猪设备的工艺水平目前已经从中级阶段向高端发展。目前,从中国养猪业的总体来看,大多数养猪场对设备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猪场设备等同于猪栏,而忽略了自动喂料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粪污处理系统设备的重要性。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养猪业者交往的频繁,一些观念超前的企业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工厂化养猪生产设备并应用到养猪生产中,养猪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因为受国外的影响而大大加速了。 从传统养殖到结合科技,再到脱离传统养殖彻底走向科技化,机械化,可以说,养猪设备的发展是促进畜牧机械积极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养殖设备和现代化设备比较 1、猪舍建筑及规划与设备选型密切相关 传统规划的600头母猪场与现代600头母猪场的建筑与规划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猪场猪舍栋数多,猪场占地多,建筑面积大,土建与设备投资大,劳动强度大。现代猪场猪舍栋数少,节约土地,建筑面积小,土建与设备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在传统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一般水平,每头母猪建场需要投资2万元,而采用现代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每头母猪投资1.5万元。与传统设计规划比较节约投资25%。猪舍结构方面,我国传统猪舍多采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猪舍建筑,除分娩母猪舍和仔猪培育舍外,猪舍内部环境调控措施较少,基本依靠自然通风方式。猪舍保温隔热性能差。所以传统养猪场规划和房屋结构决定了很少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不利于猪的生长,浪费劳动力,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而现代化猪舍全面科学的考虑了通风和保温要求,及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现代化的猪舍与配套的先进的气候调控,自动喂料及高效猪栏一起构成了符合猪生长繁殖的现代化工艺设施。 猪栏是工厂化养猪场的必备设备,用它饲养不同类型、不同日龄的猪群,形成猪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猪的饲养密度、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条件,都与猪栏的形式、结构、材料、排列组合方式有密切关系。伴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猪生物学特点的进一步了解,猪栏也在工艺方面不断提高。 (1)分娩栏 分娩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整个猪场的运行效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区的生产状况。良好的分娩栏工艺设计,对提高分娩阶段的饲养效果极为重要,是养猪生产成功的关键。 传统分娩母猪采用高床饲养。母猪和仔猪都生活在漏缝地板上,与低温潮湿的地面脱离。粪便通过漏缝地板很快落入粪沟,使仔猪减少了与粪尿接触的机会,保持了床面的清洁、卫

中国养猪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中企智业)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2)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2)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3)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4) 五、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5) 六、2017-2021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6) 第二节中国养猪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8) 一、养猪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8) 二、养猪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9)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16) 第三节中国养猪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1

2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 历史变动轨迹 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93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229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810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13951亿元,增长 7.8%。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 的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 图表- 1:2012-2017年9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1%。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6%,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交通和通信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5%,猪肉价格下降8.7%,鲜菜价格下降8.8%。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Profile of China pig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 President, China National Swine Industry Association 正大集团农牧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 Vice Chairman of Chia Tai Group Agro-industry Business China Area 姚民仆 Yao Minpu

目录Content 一、中国养猪业现状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二、中国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Mai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acing China pig industry 三、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Prospect of China pig industry

p 中国养猪业现状------基本情况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In 2008,pig inventory is 463million heads,slaughtered 609million heads,5.17%and 7.88%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previous year. 2000-2008全国生猪出栏与存栏情况单位:百万头610565612604 573 557541533519416 420 418 414 421 433 419 440 463 100 2003004005006007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出栏存栏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展望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 摘要: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养猪业;现状;战略与政策 猪为六畜之首,粮猪安天下。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养猪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生猪产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畜产品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占居重要位置。 我国是传统的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肉食来源,占日常肉类消费的60%以上。但是产业的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市场价格波动,成本持续上涨,疾病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一、生猪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但长期以来都是传统饲喂方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促使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正向着质量型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目前,就全国而言,我国生猪存栏和出栏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存栏和出栏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但是饲养规模区域存在显著差异:河南、辽宁等平原农业区年出栏49头猪的分散养殖农户数量快速下降,出栏大于50头的小规模养殖农户快速增,而福建和四川受土地规模限制,50头以下的生猪饲养户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当前我国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黄淮流域玉米、小麦主产区、东北玉米主产区和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等四大地区。在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猪养殖业正逐步实现规模化与产业化同步发展的势头,越是规模化饲养的地区其产业化发展速度也越快,农民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登录公司官网查询产品详情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养猪设备的工艺水平目前已经从中级阶段向高端发展。目前,从中国养猪业的总体来看,大多数养猪场对设备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猪场设备等同于猪栏,而忽略了自动喂料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粪污处理系统设备的重要性。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养猪业者交往的频繁,一些观念超前的企业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工厂化养猪生产设备并应用到养猪生产中,养猪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因为受国外的影响而大大加速了。 从传统养殖到结合科技,再到脱离传统养殖彻底走向科技化,机械化,可以说,养猪设备的发展是促进畜牧机械积极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养殖设备和现代化设备比较 1、猪舍建筑及规划与设备选型密切相关 传统规划的600头母猪场与现代600头母猪场的建筑与规划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猪场猪舍栋数多,猪场占地多,建筑面积大,土建与设备投资大,劳动强度大。现代猪场猪舍栋数少,节约土地,建筑面积小,土建与设备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在传统规划

登录公司官网查询产品详情 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一般水平,每头母猪建场需要投资2万元,而采用现代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每头母猪投资1.5万元。与传统设计规划比较节约投资25%。猪舍结构方面,我国传统猪舍多采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猪舍建筑,除分娩母猪舍和仔猪培育舍外,猪舍内部环境调控措施较少,基本依靠自然通风方式。猪舍保温隔热性能差。所以传统养猪场规划和房屋结构决定了很少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不利于猪的生长,浪费劳动力,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而现代化猪舍全面科学的考虑了通风和保温要求,及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现代化的猪舍与配套的先进的气候调控,自动喂料及高效猪栏一起构成了符合猪生长繁殖的现代化工艺设施。 猪栏是工厂化养猪场的必备设备,用它饲养不同类型、不同日龄的猪群,形成猪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猪的饲养密度、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条件,都与猪栏的形式、结构、材料、排列组合方式有密切关系。伴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猪生物学特点的进一步了解,猪栏也在工艺方面不断提高。 (1)分娩栏 分娩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整个猪场的运行效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区的生产状况。良

关于养猪市场现状与分析

关于养猪业现状与产业分析 养猪成本居高不下,市场行情为何一片低迷?养猪业何去何从?两条路可走。 第一、放弃养猪业,快速割肉转行。(机会成本) 第二、产业升级,扩大市场占有率或是做专精化生产针对“特定”市场(前期资本投入可能会很大,但是不产业升级也是只有死路一条) 让我们先说说养猪成本这一块,养猪成本为什么居高不下?两个字“国情”中国的国情从四方面决定了我们的养猪成本居高不下。 第一、只引种不育种,国内育种能力低、科研投入少。(说明品种本身和科研育种能力和投入就和发达国家相比有所欠缺,导致我们生产成本品种上就和发达国家有所差距,也造成大量的低价进口猪肉不断蚕食国内企业市场份额) 第二、政府对养猪业的管理、防疫、卫生法律法规不够规范明确。导致猪的健康基本靠药物维持,在国内过度依赖抗生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对猪和人的健康都是非常大的隐患。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养猪的成本。(发达国家对生猪的生产有着明确的饲养标准和质量生产管理体系。) 第三、国家对养猪业的扶持政策和力度不够合理明确。(国家财政补贴不透明、不合理、不公平现象非常严重。而国外对养猪业的扶持政策都有相关立法的支持且非常全面、合理、公正、公开。包括对土

地和水电、防疫、环保的支持等) 第四、饲料(主要是玉米、豆粕、榨油副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对玉米的保价政策,放开玉米市场势在必行。) 解决方案:投入资本性政策引导市场育种(放弃现在的引种育种方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规范养猪市场(规范饲养标准和质量生产管理体系,必须让市场淘汰不具备饲养标准的散户和养殖场。)国家应加大对养猪业的引导性政策的支持。放开养猪市场的上游(饲料供给)和下游市场(生猪屠宰)充分发挥自由市场经济。 在说说市场为什么低迷?(原因就是我们的养猪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还粗放型生产,加之市场管理混乱。) 中国现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富裕,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由量到质的转变),当然反腐败更进一步加剧猪肉消费的缩减。(反对铺张浪费的风气)导致市场需求有所放缓,而国外进口猪肉市场份额却在逐年增加,但是中高端市场需求明显增大,就在国内猪肉消费市场结构发生改变与进口猪肉挤压国内猪肉市场份额的双重压力下,养猪业却在盲目粗放式扩大生产,导致产能空前过剩。(原因就是2006年6月-2010年3月、持续时间46个月的猪周期期间猪价发生了暴涨,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养猪市场,而且国家为了抑制猪价暴涨盲目出台了对养猪业的各种财政补贴性政策)那么为什么这期间猪价会暴涨呢?两方面,第一、猪周期到了该涨价的

猪场生长育肥舍的设施与设备(重要)

猪场生长育肥舍的设施与设备 1、猪栏 生长育肥栏适宜采用大型通栏,一般情况下可分为金属栅栏 ,砌体栏、混合栏。金属栅栏,一般高米,隔条间距100毫米。可以保证良好的通透性。在密闭强制通凤舍,金属栅栏利于气流的流动。能够更好的起到降温的作用,且金属栅栏宽度小,节省了更多的设备设施空间,提商了建筑的利用率。砌体栏,避免了不同栏位内猪只的直接续触,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但不利于通风,夏季流经猪体上部的气流易产生漩涡,对于强制通风舍的影响较大。混合栏,一般是由金属栅栏和砌体栏共同构成,可以表现为上部为金属栅栏,下部为砌体栏。 2、地板 地板是猪生活、生产的主要承载物,其表面状态对猪只健康有重要影响。若表面太滑,当有水或粪料时:猪易滑倒,扭伤肢体.造成瘫痪。生长育肥舍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地板布置形式。包括实体、部分实体-部分漏缝和全漏缝地板。实体地板,一般由棍凝土制成。可以铺草或不铺草,具有相对便宜的优点,但难以保持清洁和干燥,清除粪污时需要高强度的劳力投入。部分实体-部分漏缝,实体部分一般用混凝土,漏缝地板材质较多,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或者铸铁等材质构成。全漏缝地板,板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但仅限于机械自动化猪舍利用。 3、食谱和饮水设备 育肥舍主要是采用食槽和自动落料饲槽。对于不限量饲喂生长育肥猪,多采用自动落料饲槽,这种饲槽不仅能保证饲料清洁卫生,还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满足猪的自由采食。 规模化猪场中,猪对饮水设备的要求是能够自动供水,密封性好。用于生长育肥猪的饮水器主要有鸭嘴式和碗式饮水器。鸭嘴式饮水器,密封性能好,水流出时压方降低,流速较低,符合猪只饮水要求。生长育巴猪可选用流量为3-4升/分钟的类型,安装高度为50-60厘米。该饮水器,整体结构简单,耐腐蚀,工作可靠,不漏水,使用寿命长。碗式饮水器.是以盛水容器(水碗)为主体的单体式自动饮水器,常见的有浮子式,弹簧阀门式和水压阀杆式等类型。 4、采暖和降温设备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未来10年我国猪肉消费仍然占肉类消费的60%;养猪业从过去10年年增长%,未来10年将下降到1%-2%;饲料产量从过去10年年增长%,未来10年将下降到%。养猪业的发展向产业互联网、适度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等方面发展。 (一)养猪生产区域布局加快,重心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 养猪业总体进入低速发展阶段,环境刚性约束,生产区域布局从东部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中国东西部地区土地辽阔、饲料资源丰富,是生猪养殖重点发展的区域。重点是发挥成本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种养结合养殖基地;要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对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种源供给;针对区域内气候特点,探索生猪养殖的科学模式。中国中部和西南部是生猪养殖的主产区,重点是持续稳步发展,成为稳定国内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生猪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环境压力较大、养殖发展空间受限,重点是稳定养殖规模,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猪生产,部分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确保区域内猪肉自给率稳定。 (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未来养猪业的主体 尽管规模化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方向,但中国人口众多,生猪消费量巨大。建设大型养猪企业投资大,对环境的污染治理成本高,防疫难度大,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难以全面推广。真正要解决中国的猪肉供应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较好的模式。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经营单元,一般出栏500-3000头,整个收入以养猪为主。其优势是经营灵活,有土地,生产成本低,污染治理和猪病防治较容易;同时,专业从事生猪的饲养,防疫、设备、种猪更新交由大中型的专业公司。这种适度的规模经营将能够有效克服养猪业生产的瓶颈,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规模化养殖与效益并行。针对中国的实际,北方人均土地面积大,可以建设环保比较好、硬件设施较好的家庭猪场;南方人多地少,可以依靠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发展养殖大户,通过社会化组织去协调解决。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计未来我国养猪产业,大型和超大型养猪企业占30%,中小型的家庭农场和养猪大户占70%。中国家庭猪场通过硬件、人才、设备的改进,整合社会化资源,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推动中国养猪业由养猪大国转变为养猪强国。 (三)农牧结合的生态养猪模式 生态养猪模式是未来方发展方向。生态养猪的要求:一是要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坚持科学布局畜禽养殖,该减的减到位,该禁的坚决禁,不超量不超限,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与环境容量相匹配。二是要推进清洁养殖,加快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精准饲料配方技术,最大限度减

重庆养猪业产业化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

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左应鸿1邹胜华1黄贵川2刘宗惠1 (1 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重庆荣昌 402460) (2 重庆市农业局重庆 400015) 摘要:养猪业是重庆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分析了重庆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养猪业产业化发展是重庆市养猪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研究了重庆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关键词: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对策 Solution on the Act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Zuo Yinghong Zou Shenghua Abstract The pig produc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of Chongqing.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ctuality and the existent problems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strategy and study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asures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Key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Actually, Solution 1. 前言 重庆是一个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典型二元结构直辖市,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猪型经济结构突出,尽管畜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牛羊草食动物,积极发展小家畜家禽”方针,但在当前以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生猪生产仍然是全市畜牧业中的最大支柱,仍然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据较大比重,仍然是我市农村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重庆市养猪业发展面临市场相对饱和、外销不畅、效益下降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潜伏着我国加入WTO而带来的挑战等诸多危机和隐忧。综合国内国际形势和因素来看,养猪业走产业化道路是重庆市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2. 产业化现状调查 重庆市生猪产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在产加销、贸科农一体化经营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从横纵向分析来看,有发展,但发展不快,有力度,但发展不均,有探索,但效果不佳。 2.1 专业经营发展迅速,但规模不够。 2000年,全市养猪专业大户发展到2814户,与1990年同比,增长56 %。但专业户规模较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见表1 表1 1998年重庆与全国生猪规模饲养情况对比表 地点年出栏50-99头年出栏100-499头年出栏500-2999头年出栏3000-9999头年出栏1万-5万头年出栏5万头以上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养猪设备的工艺水平目前已经从中级阶段向高端发展。目前,从中国养猪业的总体来看,大多数养猪场对设备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猪场设备等同于猪栏,而忽略了自动喂料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粪污处理系统设备的重要性。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养猪业者交往的频繁,一些观念超前的企业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工厂化养猪生产设备并应用到养猪生产中,养猪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因为受国外的影响而大大加速了。 从传统养殖到结合科技,再到脱离传统养殖彻底走向科技化,机械化,可以说,养猪设备的发展是促进畜牧机械积极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养殖设备和现代化设备比较 1、猪舍建筑及规划与设备选型密切相关 传统规划的600头母猪场与现代600头母猪场的建筑与规划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猪场猪舍栋数多,猪场占地多,建筑面积大,土建与设备投资大,劳动强度大。现代猪场猪舍栋数少,节约土地,建筑面积小,土建与设备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在传统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一般水平,每头母猪建场需要投资2万元,而采用现代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每头母猪投资1.5万元。与传统设计规划比较节约投资25%。猪舍结构方面,我国传统猪舍多采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猪舍建筑,除分娩母猪舍和仔猪培育舍外,猪舍内部环境调控措施较少,基本依靠自然通风方式。猪舍保温隔热性能差。所以传

统养猪场规划和房屋结构决定了很少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不利于猪的生长,浪费劳动力,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而现代化猪舍全面科学的考虑了通风和保温要求,及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现代化的猪舍与配套的先进的气候调控,自动喂料及高效猪栏一起构成了符合猪生长繁殖的现代化工艺设施。 猪栏是工厂化养猪场的必备设备,用它饲养不同类型、不同日龄的猪群,形成猪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猪的饲养密度、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条件,都与猪栏的形式、结构、材料、排列组合方式有密切关系。伴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猪生物学特点的进一步了解,猪栏也在工艺方面不断提高。 (1)分娩栏 分娩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整个猪场的运行效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区的生产状况。良好的分娩栏工艺设计,对提高分娩阶段的饲养效果极为重要,是养猪生产成功的关键。 传统分娩母猪采用高床饲养。母猪和仔猪都生活在漏缝地板上,与低温潮湿的地面脱离。粪便通过漏缝地板很快落入粪沟,使仔猪减少了与粪尿接触的机会,保持了床面的清洁、卫生和干燥。但母猪上床比较困难。钢管隔栏不能做到仔猪隔离,增加了仔猪相互感染的机会。保温箱为封闭的装置,大多设置在限位架一角,远离母猪躺卧位置,尤其距母猪乳房部位较远,不利于仔猪出生后寻找保温箱和从保温箱出来后迅速到乳房跟前。

看未来养猪模式解析及企业今后发展思路

看未来养猪模式解析及企业今后发展思路 发布: 2011-2-25 16:27:29 查看:233 来源: 今后生猪行业的发展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企业将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熟的“龙头企业+基地+养猪场(户)”或“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户)”合作社运作模式。打造“大合作社”概念,即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一、目前中国养猪业新革命的帷幕已经拉开。以创造生猪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这场新革命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 1、消费者需要绿色安全食品。 2、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屠宰加工)需要绿色猪源和稳定猪源。 3、商品猪场要求获得较高的稳定的生产经济效益。 二、未来中国养猪业发展的趋势养猪产业链的整合。 三、中国养猪业整体管理水平比养禽业落后5-10年,发达养禽业的今天的管理水平和饲 养模式,就是中国未来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欧美国家发达的养猪业水平和模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养猪业整个群体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1、养猪从业人员素质越来越高。 2、养猪业正在朝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3、养猪业正在全面重视制约养猪业效益的三大因素:品种、营养、管理。 4、养猪合作社、养

猪协会等合作经济正在逐步形成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五、养猪模式将发生三大改变。 1、专业自繁自养(资金、技术、设施都具备,母猪存栏规模在200-500头内)。 2、专业饲喂二元母猪,向社会提供三元杂交仔猪,这将是趋势,母猪存栏规模应在100-500头之间。 3、专业饲喂育肥猪,存栏肥猪规模应在200-2000头之间。 六、养猪从业人员越来越理性的看待市场的变化,把握适时的存栏。 七、国家将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方面的作用。 八、2007年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扶持生猪生产的力度。 主要有:1、实施能繁母猪补贴;2、启动了能繁母猪保险政策;3、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4、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补助;5、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适当奖励;6、对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给予扶持;7、解决用地难的问题;8、解决贷款难的问题;9、加强对恢复和发展生猪生产的宣传;10、组织生猪生产和发展督查工作。 从国家对生猪生产所采取的倾斜政策及措施中不难看出,国家提倡生猪的标准化生产,倡导生猪良种化,推行健康养殖、清洁养殖和生态养殖,而经过2006年猪价低谷期和“猪高热病”的洗礼,社会散养户纷纷“下马”转向其他行业,大型的养猪企业也在这次洗礼中损失不小,所以“龙头企业+基地+养猪场(户)”或“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户)”是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加明白盲 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价是说明盈 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进行了大量 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在选择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猪,是供内需还是 出口,是深加工还是卖活体均比较慎重。在投入技术改造、开发和完善销售体系方面也做 了大量的工作。 4.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成了大家的共识。通过这种办法有利于提高出口竞争优势,激活国内市场,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养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均获利。前者是经济效益,后者是社会效益(放心肉)。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是强制执行, 可见这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长时间内会有收益。 5.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将使卖猪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很多省市都有经营较好的 肉联加工厂、火腿肠加工厂(公司)与农户联合,这样一方面农户销售收入得到了保障,另 一方面,技术方面也有大公司的支持,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增强了。 6.西部大开发将拉动西部各省市的消费。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契机在资金、种猪、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西部。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改善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形式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养猪业是 大有可为的。 7.行业协会的规范将有利于养猪业的发展。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养猪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对维护良好的种猪市场秩序起到指导作用,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行业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还担起了技术推广、种猪推广、经验交流等任务。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进1介绍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以来,全球猪肉产量与消费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为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猪肉生产者开展国际业务创造了机会。各个国家对猪肉的需求取决于市场规模、其它肉类的供应与价格、人均收入,以及货币与经济波动情况。在那些以出口为主,并且经济情况变化很大的国家里,猪肉生产的利润会更低,并且不稳定。目前由于美元贬值,再加上巴西因口蹄疫的缘故无法向亚洲的主要市场出口猪肉,美国的猪肉出口水平得到了提高。美国养猪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动物福利、粮食提炼乙醇对饲料价格的影响、人工短缺、环境/政治问题以及食品安全/可追溯程序。尽管各个国家,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新兴的猪肉生产国,- 对出口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随着全球经济成长,猪肉需求提高,亚洲各国表现尤为突出。这些都会给美国的猪肉生产与出口带来更多的机会。 1997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消费量提高了27%,2005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9300万吨。在世界范围内,猪肉是首选肉类,猪肉消费的提高为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猪肉生产者带来了拓展国际业务的机会。美国2005年的猪肉出口额是22.8亿美元,在美国平均每屠宰一头猪,就创造22.01美元的出口额。 猪肉产量最高的国家 中国的猪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排在第一位,之后是欧盟25国、美国、巴西和加拿大(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2000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产量提高了15.1%。在上述产量前12名的国家当中,这五年里猪肉产量增长百分率最大的国家依次为巴西(39.3%)、越南(27.8%)、中国(23.2%)、俄罗斯(17.0%)和加拿大(16.8%)。在这五年期间,美国猪肉产量增加了9.3%,欧盟25国的猪肉产量仅增加了2.3%(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因为世界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带动,猪肉国际贸易量显著增加。各国养猪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显著提高出口国养猪生产的利润(Young, 2005)。要想在出口市场拥有竞争力,必须做到:生产成本低(但仅靠这一点并不能保证拥有竞争优势)生产效率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可靠的供应世界生猪贸易 2004年生猪出口量最大的是加拿大,850万头,而美国2004年的进口量最大,头数差不多相当于加拿大出口的头数。猪肉和生猪算在一起,加拿大的养猪业70%的产品都是出口到美国。 猪肉和生猪的这种国际贸易模式反应了北美养猪业不同的竞争优势(Young,2005)。加拿大的猪群繁殖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在生长猪肥育方面则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再加上美元相对坚挺,购买生猪的价格更加合算。 荷兰和丹麦的生猪出口规模都比较大,许多生猪出口到德国或东欧进行肥育、屠宰。中国则是香港活猪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猪肉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环太平洋国家、俄罗斯和墨西哥是主要的猪肉进口国。其中,日本是最大的猪肉进口国。2005年,日本进口猪肉133.9万吨,突破历史记录。其中超过120万吨为普通猪肉(冰鲜与深冻),9万吨为熟制或深加工猪肉。从美国、智利、加拿大、墨西哥、爱尔兰和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增加,从丹麦的进口量减少。之所以这样,部分原因是由于2004年牛肉的供应紧缺(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日本的进口标准以及对标签的要求最为严格。日本新的食品进口标准可能要求美国进行更多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模式分析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模式分析 李俊柱 (中国规模化养猪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15)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猪存栏量2010年4.70亿头,其中母猪存栏4765万头,出栏量2010年6.67亿头,均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一半。2010年出栏率142%,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4头。目前中国养猪生产方式仍以农村散养、小型养猪场为主,生产水平低下,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或养猪发达国家。近几年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猪场约有2500余个,约占总出栏的10%。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快速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中国规模化养猪业各种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归纳起来,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从养猪相关产业链经营范围来分类,分为多元化模式及专业化模式。从养猪生产经营者来分类,主要有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基地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合作社模式、养猪小区模式等。 1.1、多元化模式

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围绕养猪相关产业上下游延伸、拓展, 兼营饲料、动保、养猪、屠宰、深加工等相关产业,产业链比较健全,综合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大都是一些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如广东温氏以养猪养鸡业为主,正在发展动保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河南牧原、海南罗牛山、天津宝迪以养猪业为主,正在发展屠宰业、深加工业、饲料业;江西正邦以养猪业为重点,带动饲料、兽药(动保)、屠宰业发展;双汇、雨润以屠宰业、深加工业为主,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正大、希望及六合、大北农、金新农、双胞胎以饲料业为主,已经进入养猪业或正在进军养猪业、动保业;四川铁骑力士以饲料业为主,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屠宰业、深加工业。 1.2、专业化模式 专业化模式也可称其为单元化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基本不经营养猪相关产业链中其它产业,即使其兼营饲料业等也主要是自给自足。国内绝大部分养猪企业、规模猪场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对于其中的一些高端种猪场来说,有利于养猪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打造自己的种猪品牌。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市场风险大;综合竟争力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综合抗风险能力差。如中山白石、长江食品、深圳农牧、广西农垦、北京华都、北

养猪场设施与设备

第六章养猪场设施与设备 本章学习目标: 熟悉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猪舍建筑的分类及特点;掌握猪舍建筑平面设计和猪舍建筑构造设计要求,猪舍环境调控;了解猪场的各种设备。 第一节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 (1)多胎、高产,世代间隔短 (2)生长发育快,生产周期短 (3)杂食性,饲料利用率高 (4)皮下脂肪厚、汗腺退化,体热调节能力差 (5)嗅觉发达、听觉灵敏而视觉较差 (6)爱清洁,易于调教 (7)群居性,优势序列明显 (8)适应性强,分布广泛 二、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 1.按繁殖过程安排工艺流程 2.全进全出,按节律实行全年均衡生产 3.使用优良品种、优质饲料 4.采用现代化科学配套技术 5.工程技术的运用和保障 6.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第二节猪舍建筑 猪舍是猪生存最直接的环境,猪舍建筑必须体现各类猪对环境的不同需求理想的猪舍建筑应满足: ①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具有良好的室内环境条件; ②符合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要求; ③适应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④具有牢固的结构和经济适用; ⑤便于实行科学饲养和生产管理等要求。 一、猪舍建筑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按建筑外围护结构特点划分 可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密闭式、组装式等四种类型: (二)按屋顶形式 主要分为单坡式、双坡式、拱顶式、半气楼式等类型。 此外,还有平顶式、折板式、锯齿式、联合式等类型猪舍。

(三)按舍内猪栏配置 可分为单列式、双列式、多列式。 (四)按猪舍用途 可分为配种猪舍(含公猪舍、空怀母猪舍和后备母猪舍)、妊娠母猪舍、分娩猪舍(产房)、仔猪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 下面以此种分类来说明如何根据猪舍的特点来进行建筑设计。 二、猪舍建筑平面设计要求 猪舍建筑平面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不同的猪舍特点,合理布置猪栏、走道和门窗,精心组织饲料路线和清粪路线。 三、猪舍建筑构造设计要求 (一)地面 猪栏、通道等地面部分是猪休息、活动的地方,对生产影响很大;根据猪的行为观察与分析,猪的躺卧和睡眠时间约占80%,猪喜欢拱啃。 因此,对地面设计要求较高,应做到:①不返潮、少导热;②易保持干燥; ③坚实不滑,有一定弹性,耐腐蚀,易于冲洗消毒;④便于猪行走、躺卧;⑤使用耐久,造价低廉。 (二)墙体 墙体是猪舍的主要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总体要求坚固耐久、抗震防火、便于清扫消和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三)屋顶 屋顶是猪舍散热最多的部位,通常造价较高。因而要求结构简单、坚固耐久、保温良好、防雨、防火和便于清扫消毒。与墙体材料改革一样,屋顶也应逐渐采用彩色钢板和聚苯乙烯夹心板等新型材料。 (四)门窗 1.门 供人、猪、手推车出入,猪舍外门一般高2.0~2.4m,宽1.2~1.5m,门外设坡道。2.窗户 主要用于采光和通风换气。 (五)粪尿沟 要求平滑、不透水,沿流动方向有1-2%的坡度,粪尿沟一般设在猪栏墙壁的外侧。 第三节猪场设备 猪场设备主要包括各种猪栏、地板、喂饲设备、饮水设备、清粪设备、环境控制设备以及运输设备等。在选择设备时,应遵循经济实用、坚固耐用、方便管理、设计合理、符合卫生防疫卫生要求等原则。随着工厂化养猪业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个系列的工厂化养猪配套设备,为推进我国养猪业的工业化进程,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奠定了基础。 一、猪栏 猪栏是现代化养猪场的基本生产单位,不同的饲养方式和猪的种类需要不同形式的猪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