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法教学大纲

税法教学大纲

税法教学大纲
税法教学大纲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法学专业)

课程编码:1102414080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课程类型:公司法务方向课

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学》

教学手段:板演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税法包括程序法与实体法,与其他部门法,如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税法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迅速变化也呈现多变的面貌。我国的税法学发蒙未久,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尤其是如何合理借鉴经济学视角的税收学研究成果,并从法学的角度出发,建构和完善税法学体系。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税法概论、流转税类的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及营业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及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行政法制,并根据理论知识选择相关税收实际工作的案例,讲解其具体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并掌握我国现行税法的各项规定,能利用相关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税收征缴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导论(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导论是税法的基础理论部分,是学习和研究税法首先接触的内容,必须认真掌握它。本章先从税收和税法的原理入手,论述了税法的调整对象和税法的作用及其基本原则。涉及税收、税法的基本理论,是税法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税法及其调整对象

难点:税收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5学时+讨论1学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特征

二、社会主义税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

二、税法调整对象

三、税法的作用

第三节税法原则

一、税收法定原则

二、税法公平原则

三、税法效率原则

第四节税法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一、税法分类

二、税法构成要素

第五节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思考题:

1.简述税法的本质和作用

2.何谓税收法定主义?

3.简述税法分类和构成要素。

4.试述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二章税法立法(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税法改革的历程,掌握我国94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94税制改革主要内容

难点:我国94税制改革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前的税法历程

一、1950年统一全国税政、建立新税制

二、1953年的税制修正

三、1958年工商税制改革和全国农业税法的统一

四、1973年工商税制改革

第二节改革开放后的税法历程

一、1978年-1992年的税制改革

二、1993年以来的税制改革

思考题:

简答我国94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增值税法(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增值税的概念、特点,记住增值税法的主要内容,并学会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增值税的特点、征收范围

难点:应纳增值税税额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

二、增值税的特点

三、增值税的类型

第二节增值税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主体

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三、增值税的税率

四、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五、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减免税规定

七、征收管理

思考题:

1.增值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简述我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第四章消费税法(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消费税的概念、法律特征,弄清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记住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难点:消费税的纳税环节

教学方法: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消费税的产生和发展

二、消费税的特征

第二节消费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主体

二、征税范围

三、消费税的税目税率

四、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五、应纳消费税额的计算

六、减免税

七、征收管理

思考题:

1.我国现行消费税有哪些特征?它的作用是什么?

2.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环节是怎样规定的?

第五章营业税法(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营业税的概念和特征,熟悉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和计税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营业税的征收范围

难点:营业税额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营业税的产生与发展

二、营业税的特点

第二节营业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主体

二、征收范围

三、税目、税率

四、营业税额的计算

五、减免税

六、征收管理

思考题:

1.何谓营业税?有哪些特点?

2.我国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法(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弄清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项目

难点:企业所得税收入费用确认实现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第一节概述

一、企业所得税法的概念

二、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形成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人

二、征税对象

三、计税依据

四、资产的税务处理

五、税率

六、应纳税率

七、征收管理

思考题:

1.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是怎样规定的?

2.怎样理解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意义?

3.何谓税收抵免?意义何在?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规定,学会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难点: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主体

二、征税客体

三、税率

四、应纳税所得额和税额的计算五、税率

五、征收抵免

六、减税、免税

七、征纳税的具体办法

思考题: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哪些个人所得税为征税对象?

第八章财产税法(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财产税法是以纳税人所有或受其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根据财产占用或转移的事实,加以征收的一种税法。我国现行的财产税法有:契税法、房产税法、土地使用税法、车辆

购置税法、车船税法。通过学习要了解财产税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从而理解财产税法与流转税法、所得税法不同的几个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契税法

难点:土地使用税法

教学方法: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第一节契税法

一、契税法概述

二、契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人

(二)征税范围

(三)计税依据

(四)税率

(五)免税

(六)纳税期限、纳税申报期限和纳税地点

第二节房产税法

一、房产税法概述

二、房产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人

(二)征税对象

(三)计税依据

(四)税率

(五)减免

(六)纳税期限

(七)纳税地点

第三节土地使用税法

一、土地使用税法概述

二、土地使用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人

(二)征税范围

(三)计税依据

(四)税率

(五)减免税

(六)纳税期限、纳税申报期限

(七)纳税地点

第四节车辆购置税法

一、车辆购置税法概述

二、车辆购置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人

(二)征税范围

(三)计税依据

(四)税率

(五)纳税申报

(六)纳税地点

(七)免税

第五节车船税法

一、车船税法概述

二、车船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人

(二)征税范围

(三)计税依据

(四)税率

(五)免税

(六)纳税期限

(七)纳税地点

思考题:

1.什么是财产税法?我国有那几个高税种属于财产税?

2.简答房产税法、契税法、车辆购置税法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行为及目的税法(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行为及目的税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和确认行为及目的税过程中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目前,我国的行为及目的税法主要包括:印花税法、耕地占用税法、资源税法和土地增值

税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这些税法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花税法

难点:土地增值税法

教学方法: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第一节印花税法

一、印花税法概述

二、印花税法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耕地占用税法

一、耕地占用税法概述

二、耕地占用税法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资源税法

一、资源税法概述

二、资源税法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土地增值税法

一、土地增值税法概述

二、土地增值税法的基本内容

思考题:

1.什么是印花税?

2.什么是资源税?

3.什么是土地增值税?

4.什么是耕地占用税?

第十章关税(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关税法的立法原则和特点,知晓关税的主要法律规定,包括征税范围、税率的设置和适用,完税价格、税款的缴纳、退补税、申诉程序和减免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征税范围

难点:关税完税价格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第一节概述

一、特点

二、立法原则

第二节关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纳税人

二、征税对象

三、税率

四、我国关税的计税依据

五、应纳税额

六、征收管理

思考题:

1.简述关税的概念。

2.关税有何作用?

3.简答关税的纳税人和关税税率的设置。

第十一章税收征收管理法(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税收征收管理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征纳活动中的程序和责任的法律规范,通过学习要了解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的具体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税务检查

难点:税务稽查

教学方法: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形成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税务管理

一、税务登记

二、账簿、凭证管理

三、纳税申报

第三节税款征税

一、税款征税方式

二、征纳主体及相关主体在税款征税中的权力(利)与义务

三、税款的退还与追征

第四节税务检查

一、税务检查的概念

二、税务机关、纳税人及相关单位和个人在税务检查中的权力(利)与义务

三、税务稽查

第五节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一、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二、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涉及的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人员及其他人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思考题:

1.税务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2.税务机关在税款征收中的权限和责任是什么?

3.税务机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4.何谓税收优先权?什么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以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5.税务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二章税收救济法(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税收救济法的概念、税务争议的解决途径以及税收赔偿等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税务争议的解决途径

难点:税收赔偿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概述

一、税收救济法的概念

二、税收救济法的意义

三、税收救济途径

第二节税务行政复议制度

一、概述

二、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的内容

第三节税务行政诉讼制度

一、概念

二、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内容

第四节税务行政赔偿制度

一、税务行政赔偿制度的概念

二、税务行政赔偿制度的内容

思考题:

1.纳税人的争议如何解决?

2. 税务行政赔偿制度与民事赔偿的区别是什么?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熟悉重要的税收法律、法规,即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并能较为熟练地加以运用。

2.培养和增强税收意识,确立依法征税纳税的观念。

3.提高应用所学的税法知识解决税收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授40学时,实践8学时。

五、课程习题要求:每章后的思考题按要求认真完成,计入总成绩。

六、课程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税法》(第四版),严振生、杨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2.参考书目

《税法专题研究》,刘剑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税法》(第二版),徐孟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税法案例分析》,徐孟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税法解释研究:以利益平衡为中心》,孙健波,法律出版社,2007年.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命题范围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命题 范围 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科目命题范围 科目 代码科目名称命题范围 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40 德语大学德语教学大纲 241 法语大学法语教学大纲 242 西班牙语掌握2500个以上西班牙语词汇;掌握基本的西班牙语语法和表达习惯;初步了解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243 意大利语欧洲语言参考框架A2水平 251 二外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四级要求 252 二外俄语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253 二外日语大学日语教学大纲 254 二外德语大学德语教学大纲 255 二外法语大学法语教学大纲 256 二外西班牙语掌握4000个以上西班牙语词汇;掌握西班牙语语法和表达习惯;了解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应的国际知识;能够翻译一般难度文章,能够把握文章主旨,译文基本准确,表达通顺。 257 二外意大利语欧洲语言参考框架A2水平 261 单独考试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 7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40分):法理学导论。 宪法学(40分):中国宪法。 国际法学(40分):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含WTO]、国际投资法、国际技术转让、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基本理论);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理论与制度、法律适用、国际民事诉讼、国际商事仲裁)。 行政法学(30分):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702 哲学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00分,选作50分(逻辑学专业选作逻辑学50分、其他专业选作现实问题的哲学分析50分)。

税法教案

《税法学》教案 第一章税法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税法及其调整对象,税收及其特征。 1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依法参与社会财产分配的一种形式。 2税收三大特征:A无偿性B强制性C固定性 3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以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税法体系:是指构成税法全部内容的各种规范的有机体。 5税法调整对象:是指参与税务活动的个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二、1税收法律关系:是指通过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及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始终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征税机关。 (2)税收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从形式上看其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3)税收法律关系在涉及财产所有权方面具有无偿性。 (4)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不取决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 3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税收法律关系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税收法律关系征纳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三、1税法构成要素: (1)税法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和纳税主体。(2)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目:是征税客体的具体化。 (4)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包括A定额税率B比例税率C累进税率。(6)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的征税点在社会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分布。 (7)纳税与申报期限 (8)纳税地点 (9)减税免税:包括A法定减免B特案减免C临时减免 (10)违法处理 四、1税法分类: A按功能与作用划分:实体税法,程序税法 B按征税对象划分:流转水产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 C按是否转嫁划分:间接税法,直接税法。 D按适用主体划分:涉内税法,涉外税法。 2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时开始征税的临界点。 3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第二章税罚的基本原则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系(部):信息工程系 教研室:应用教研室 日期:2010年01月12日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36课时)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411104 2、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4、先修课程:无 5、面向对象:广告媒体开发/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专科生 6、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 7、教材、教学参考书: 《平面构成》主编于国瑞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平面构成》属于我系的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平面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室内装潢设计和广告媒体设计两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 《平面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本课程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从事广告媒体开发与室内装潢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平面构成概述 教学内容: 1.1构成的概念 1.2平面构成的定义 1.3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 1.4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1.5平面构成应用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2: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内容: 2.1对比与统一 2.2对称与均衡 2.3节奏与韵律 2.4比例与权衡 教学重点:本章的四节内容均为重点. 教学难点:本章四节内容的掌握与在具体构成中的灵活运用. 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教学内容: 3.1点 3.2线 3.3面 教学重点:点,线,面的性格及构成方法. 教学难点:点,线,面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 4: 基本形与骨骼 教学内容: 4.1基本形 4.2骨骼 教学重点:基本形的形态关系,骨骼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基本形进行八种形态的自由组合,骨骼在构成中的完美运用. 5:分割构成法 教学内容:

税法教学大纲

《税法》教学大纲 Tax Law 课程编码:B0209208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4 学时:64 其中: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 一、课程地位与作用 《税法》是高等院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门类有关专业修读的课程之一;本课程为高等学校财会类专业主干课程。主要阐述税收基本理论、税收制度、税务管理、税收法律等问题。与《经济法》、《财务会计》等课程互相补充。 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吸收当代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分析和阐述国家税收的理论与实务问题:掌握商品和劳务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其他税类中各税制的主要内容,并能准确地进行税务会计处理、熟悉税务管理、税收法律的内容,树立正确的依法纳税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作为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特别是会计专业方面的人才,必须掌握稅法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国际资本一体化带来了会计市场的一体化,不仅为中国注册会计师、也为中国注册税务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执业领域;而作为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必须全面掌握稅收法律制度。 使用专业及教学对象:本课程为财务及会计专业大学专科、本科主干课程。 二、课程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提示: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会计课,辅之会计实帐、税务代理训练。 ①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税法的实用性。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②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讲授时,尽可能借助税法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掌握纳税实务具体方法上。 ③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

《构成》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开放专科) 《构成》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构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广告”专业(专科)设计与制作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必修),本课程4学分,课内72学时,2008年春季开课。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建立新的思维方法和设计观念,了解并掌握构成的原理、方式以及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培养造型能力及多种表现手法。目的是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广告设计的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最终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广告设计专业, 并能熟练地结合企业活动进行广告设计与制作。本课程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同类型课程。 二、先修课要求 本课程体现了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注重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其内容任务与一些必修课程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但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主要任务上,《色彩》与《素描》是本课程的基础。其区别是:《色彩》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进行色彩知识的具体教授,《素描》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

《构成》是对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顺序上应在学习素描和色彩的基础上学习构成. 参考书: 教科书:《构成艺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一版贾京生主编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 1.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 2.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创作。 3.结合其它材料和技法完成作品的能力。 4.本课程注重练习,重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与形成性考核高度结合。学生的作业至少需将16张留在个人成绩档案中(按学习的单元进度同步完成),这16张作业的平均分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 在上述教学要求中,本课程将以一定量的作业为前提,并在设计训练中不断使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并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与今后的专业设计形成较好的结合。

财税基础教学大纲.doc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财税基础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管理学基础、秘书学、经济法规等。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管理学、秘书学喝和经济法规的基 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本课程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秘书资格考证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2学时,均为理论学时。 第一部分会计基础 第一章概论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计的涵义、基本职能和分类, 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和核算范围。 教学重点:会计的涵义、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要素的特征、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理解、运用;会计科目的分类、各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 教学难点:会计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恒等式的运用;各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涵义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会计核算方法简介 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要素 二、会计恒等式 第四节会计恒等式的运用 一、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二、会计恒等式的运用 第五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定义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第二章复式记账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定义和登记方法,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和具体运用;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定义和登记方法。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下各账户的结构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教学内容:

100431024-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431024 课程英文名称:Plane composition 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平面构成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知识与技法相结合的课程,平面构成启发学生艺术设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并能够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设计所需要的图形,提高学生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平面构成课程用现代设计思维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技能和设计水平。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在平面空间范畴内,形的基本造型要素、结合方法与排列形式,构成形式美感的审美法则等一系列问题。 2.能力及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用图式语言表达设计构思、形态构成规律等,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有所领悟,对平面构成有崭新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施说明 1.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结合大量设计实例,多方面展示、表现、观察平面构成艺术的特点,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讲解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图例,针对平面构成的特点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整理和讲解。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平面构成设计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对先修课无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 对重点、难点章节安排习题,以便更好的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习题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查 2. 考核目标: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重点考核学生对课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 3. 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含到课率、课堂表现)占20%;课程结课成绩(作业完成程度)占80%。 (七)主要参考书目: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 二、学时与学分: 三、课程性质:选修课 四、适用专业:会计 五、使用教材:王莉主编.税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参考书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税法.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2、纪金莲主编.《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税法》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之一,主要讲授的是指纳税义务人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为了其财务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设立、经营、投资乃至消亡的过程中,所做的纳税方案选择。《税法》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认知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税收筹划专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该课程的设置有利于拓展培养人才的领域,寻求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在学习和掌握税法、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联系我国的经济实践和税收环境,掌握税收筹划的技巧和具体税种的筹划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便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税收筹划需要。 十、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税法总论 一、教学内容 1、税收的概念 2、税法概述 3、税法的构成要素 4、税务机构设置和税收征管范围 5、综合案例分析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税法要素,尤其是最基本的要素、核心要素;熟悉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的区别;了解税收法律关系。 三、重点、难点 1、税收的特征 2、税收的职能作用 3、税法的概念特征 4、税法的构成要素 5、税收的实体法与程序法 第二章增值税 一、教学内容 1、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2、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增值税得出口退免税 4、增值税的发票管理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适用专业:会计 适用层次:高起专 适用教育形式:成人教育 考核形式:考试 所属学院:法学院 一、课程简介 税法学是法律事务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之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习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税种的含义、计算和征缴过程。同时,该课程需要学生关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每年对具体税种征纳变化,并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理解税法学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 通过学习税法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实体税法和程序税法在税务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具备根据不同的税务活动能够知悉应该缴纳的具体税种和纳税的流程; 2. 通过课堂讲解和税务案例分析等训练环节,具备正确计算具体税种的应纳税额的能力; 3. 通过学习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理解税收收入对纳税人、国家的重要影响; 三、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 后续课程:国际税法等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税法概述

『知识点』 税法;税收;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分类;税法的发展历史『重点』 税法的概念和特征;税法与税收的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难点』 税收的本质;税收的“三性”;税法的分类;税法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1. 识记:税法的概念和特征;纳税主体;税收法律关系。 2. 领会:税收的本质;税法的渊源;税法分类的不同标准 3. 简单应用:根据人们的经济业务判断应该承担的纳税义务 4. 综合应用:无 第二单元增值税 『知识点』 增值税概念;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增值税的计算;增值税的缴纳;增值税专用发票『重点』 增值额;销售货物;进口货物;应税劳务;应税服务;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优惠 『难点』 增值额的确定;视同销售行为;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增值税的抵扣 『基本要求』 1. 识记: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空间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空间构成设计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64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 先修课程:素描、平面构成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分院 一、讲课内容 第一章空间造型设计概述 一、空间造型设计教学主要内容 二、本专业空间造型设计研究对象, 三、空间造型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四、作业要求及能力目标 五、材料资源准备 第二章构成知识归类 第一节空间构成的原理 一、空间的概念 二、空间知觉与秩序 三、空间构成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空间限定表述 一、什么是空间限定,空间限定的具体化表现 二、空间的组织的一般方法 三、空间的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四、空间的性格 五、空间的变化 第三节内空间构成 一、内空间形态 二、内空间洞口设计方法 第四节外空间构成 一、外空间的空间体认知 二、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三、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四、外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 第五节光空间构成 一、光的基本概念 二、光的照射空间构成 三、透射光的空间构成 四、反射光的空间构成 五、动态光的空间构成 六、光环境与空间性格 七、光空间构成与展示设计 第六节水体空间构成 一、水体特性与空间构 二、水体造型与空间构成 第七节动态空间设计 一、自然水游动与空间构成 二、机械效应与空间构成 三、人力触动与空间构成 四、动态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章综合练习 一、设计构思 二、材料加工 三、空间构成制作与光、水、电的运用 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等空间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然后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错觉所营造成的空间印象作为理论支撑;为后续课程建立专业设计基础的课程。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设计思想上建立空间设计的概念,增加单一空间的构成方法和组合空间的组织方式的知识,提高用三维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组建空间结构,营造空间形态作为技术探索;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空间形态的意念创造,图文并茂,阐释理论,让学生更易于了解空间塑造的方式方法;从借鉴国内外的名家名作而引发创想,鼓励原创性的呈现;在空间构成类型、构成手法、创新手段方面进行详细

空间与形态教学大纲完整版

空间与形态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空间与形态】 【SpaceandForm】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 面向专业:【】 课程性质:【院级必修课】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教材及参考书目:版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空间构成和立体构成。力图从二维半到三维的两个空间领域的延续、转换,展开对形态、材料、体积、空间、色彩等诸方面的形态创造的理念与方法的教学。本课程的教学是通过理论授课与综合材质的实践制作,全面培养学生建构三维、空间的理念。由于形态的抽象性及其构成规律更带普遍性,能为专业设计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选课建议 此课程适合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习,要求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二维构成的设计基础。 四、课程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联性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空间与形态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从材料的角度出发,研究二维半、三维的形式规律,掌握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求在结构上符合力学的规律,理解材料的运用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 六、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总课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程授课学时约为16学时;操作实践与辅导约为32学时,课外调研及作业时间不计在内。 第一章二维半装置设计 第一节二维半设计的理念 第二节二维半的形式表现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应熟识二维半设计的概念与形式表现,并能利用材质的肌理去表现。 第二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DNA链状物 第一节三维设计基础形态的理念 第二节三维设计基础的DNA形式表现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学习三维设计形态的概念及形式表现,并运用链接的形式表现方式,进行材质体现。 第三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平面影像到三维造物 第一节熟识昆虫或海洋生物为原形态 第二节通过固有形象对其进行改造并抽象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通过仿生的生物形态进行抽象改造的理念,利用材质的性能,简洁重现物体。 第四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陶艺)线的构成 第一节陶艺风格流派 第二节陶艺的制作方法 第三节陶艺线性的抽象制作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通过对陶艺风格流派的了解,并学习基本的陶艺制作方法,进行线性形式的制作。 第五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陶艺)容器的构成 第一节陶艺容器的形态风格 第二节陶艺容器的制作方法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在熟悉陶艺的制作方法后,利用容器的造型进行拆分、整合、叠加的表现方式。 七、设计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1、设计实践环节主要以操作与现场辅导为主,对于空间与形态课程理论的讲 解、点评之外的课内辅导及课题方案草图指导等环节的实践。 2、空间与形态课程实践内容基本以二维半立体构成、三维立体构成、空间构成 相结合,通过二维形态及仿生形态、陶艺线、容器的探索,体会平面向立体的转换,空间实体与虚体的关系,探究其与人的不同心理情感。 3、基本完成设计基础课题的过程:基本规律训练、图书馆查阅资料及艺术展览 参观、草图绘制、完稿、作品绘画与制作。

税法-教学大纲

附件8 教学大纲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42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 学分:3 适用对象: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财政学、会计学 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 随着税收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纳税人税收法律意识的提高,学习税法、掌握税法,依法征税、依法纳税,已逐渐成为税收征纳双方的共识。税法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实行宏观调控、维护经济秩序、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税法》课程作为注册会计师专业、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税收法律关系构成、税法要素、税法体系结构与制定权限

等问题为原理,以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务行政法制为主线,着重介绍我国现行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行为税法、税收征管法,并从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从业实践的角度,使学生全面掌握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中的主体性税种、普遍性税种的法规、政策及其应用操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涉税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级财会职业人员、执业注册会计师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并以课堂练习、作业练习为补充,以提高学生的运用操作能力。 1、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 首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授税法理论、法律规则前提下,紧密结合税法实务发展变化,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视野;其次,适当结合前期会计课程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再次,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讲解法规原理、引导操作运用。 2、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本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更注重对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则介绍和应用能力,因此在讲授法理同时,会尽量多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导向、分组讨论、身份转变等具体方式方法,围绕知识点中的难点、重点内容,结合纳税人对多部税法的同时运用,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尽量给学生简洁、直观的课件,减少课堂笔记,以提高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同时辅助以总结性板书,以提高学生对于繁多法规的综合运用。 3、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教师通过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授课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并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和听课效果。 4、学生毕业要求的实现:

税法教案讲

第一讲第一章税法总论 教学目标: 1.掌握税收的概念,理解税收的职能,了解税收的产生; 2.掌握税法的概念,熟悉税收法规关系,了解税法的作用。 3.掌握税法的构成要素,并能分析运用; 4.了解我国税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5.掌握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明确目前开征的税种以及税法的分类; 教学重点: 1.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 2.税法的分类。 教学难点: 税法的分类 教学场所及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多媒体投影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课内外作业: 课内:配套学习指导、习题与项目实训教材第一部分的第一章第一节习题训练课外:了解当地税收情况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教学导入】 从同学们谈谈对税收最早的了解引入 一、税收的性质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又称为“赋税”、“租税”、“捐税”,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

一种规范形式。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1.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 2.税收分配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来实现 3.税收分配的对象为剩余产品 4.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5.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二)税收的产生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1.税收产生的条件 一般认为,税收的产生取决于相互制约的两个条件: (1)国家的产生和存在。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是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 (2)私有财产制的存在和发展。私有财产制度的出现同税收的产生也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 2.我国税收发展的历程 (1)夏商周时期的“贡助彻”。夏、商、周时代的贡、助、彻,是我国税收的雏形阶段。 (2)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初税亩顺应了土地私有制这一必然发展趋势,这是历史上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也是我国农业税制从雏形阶段进入成熟时期的标志,正式确立起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全意义上的税收制度。 (三)税收的职能 我国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职能。 二、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征税人(政府)与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即国家有关征税的法律。 前面所说的税收是经济学概念,而税法则是法学的概念,税收与税法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视觉传达专业《装置空间艺术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装置空间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装置空间艺术设计/ Device Space Art Design 2.课程代码 163Y097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5.学时/学分 64(16+48)/4 6.先修课程 包装设计、POP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CIS设计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从装置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出发,重点讲述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装置空间艺术设计课程,掌握运用各种装饰材料和互动设计方法,将技术与空间设计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刨意潜能,开发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空间装置设计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用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环节的学习与制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受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装置艺术作为后现代艺术的一个主要艺术运动开始了自身的发展历程。在

教学中以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四个内容的研究:根据对装置艺术的历史渊源回顾,综述了装置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理论渊源、观念源头等;基于对装置空间艺术所根植的艺术语言组合的讨论,论述了其观念语义与形式语言;通过对置艺术的设计与训练,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技巧;通过对装置空间设计作品的个案研究,总结了装置艺术中的观念与形式建构的一个有别于传统审美的审美体系。 第一章装置的出现(16学时,含12学时实验) 了解:装置的由来。 理解:装置艺术的兴起。 掌握:装置方式的重新兴起。 重点内容:1.装置艺术的兴起。 2.装置艺术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装置艺术视觉语言的组合。 第一节:装置的由来。 知识点:装置的原生态,装置方式的重新兴起。 第二节:装置方式的重新兴起。 知识点:现代装置艺术设计的特征与表现。 第二章装置的语言组合(16学时,含12学时实验) 了解:装置与其他艺术门类。 理解:装置图形语言、文字语言。 掌握:装置的空间构成形式。 重点内容:1.装置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 2.装置图形语言。 3.装置的空间构成形式。 教学难点:1.装置的图形、文字语言和空间构成形式的运用。 2.装置材料的选择与表现。 第一节:装置与其他艺术门类。 知识点:装置与展示设计、包装设计、图形设计与文字设计的结合使用。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代码:15222450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学分:3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32 先修课程:素描写生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现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塑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 色彩构成,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要求学生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绘画实践中,增强学生对色彩语言自身表现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色彩的想象力。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三大构成是利用形式要素及其特有的表现方法,对学生进行理念性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的构成方法,提高对构成设计中形式美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的教学方式,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演示,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为1:1。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考核采用百分制,“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通过上机成绩、作业成绩、出勤率及课堂纪律的考核确定。迟到、早退、旷课均予以扣分。理论课和上机课缺勤超过三分之一,或作业未完成次数超过三分之一,不准参加考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平面构成 一、形态的基础理论

税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要求学生: 1、了解我国税收管理体系;了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了 解各税种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纳税义务人;了解各税种的纳税申报及缴纳;了解 关税的征收管理; 2、熟悉我国现行税收体系;熟悉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 值税、契税、关税等财产税、行为税税种的计算、征收管理及税收优惠等税制要素 的规定; 3、熟练掌握:税法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退(免) 税、进口货物征税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消费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收优惠以及 税额扣除;个人所得税的所得来源、确定应纳所得税项目、税收优惠、境外所得的 税额扣除、税收优惠以及税额扣除;税收征收管理。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税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并能根据税法的原理、方法进行实务处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熟练掌握税法构成要素的全部内容;理解税收和税法的关系;了解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学习本章后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各个税种中。 教学重点:税法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对税率的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的定义 二、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征税环节,税目,税率等要素的具体含义。 四、税法的分类 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行为目的税类等。 五、税法的作用 第二节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法的地位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三节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二、公平原则 三、民主决策的原则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我国税法的制定与实施

《国际经济法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的总体要求 一、本科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国际经济法在众多法学学科中可以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特别是在我国,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与研究起步较晚,因而作为本科教学中的一门法学主干课程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基本体系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发展。通过本学科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解决国际经贸关系法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充分了解本学科的特性,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国际经济法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 国际经济法除了本学科的总论性的内容,如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外,主要涉及的是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国际经济法的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以及国际税法等,也可以将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方法的内容如国际商事仲裁包括在内。 三、教学的重点与困难 在国际经济法的各分支学科中,属国际贸易法的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多,法律体系相对较为成熟,同时国际贸易也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主要方面,因而应以国际贸易法作为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本课程教学的困难在于学科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学生可能存在畏惧心理;而且许多学科内容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容易碰到,因而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学科如民商法、刑法的内容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耳濡目染,感性认识较强,学生兴趣更大;此外,国际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更快,这也增加了学习与教学的难度。对于本课程教学的困难,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并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解决困难。为此,作为本科教学首先应尽量简明扼要地将学科的基本体系向学生作介绍,以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应尽可

动画专业-平面与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与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231005 课程英文名称:Plane formation and Stereo formation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动画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平面与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是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占了三大构成中的两个,是动画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教学,掌握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构成的基本元素有深刻的理解。解开平构与立构相联系的纽带,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发展方向,正确掌握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手绘能力。 2.使学生具有独立创作能力及个性化思维。 3.对于立体构成,在掌握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三)实施说明 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和图片,集中讲解绘图中常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针对每项构成方法,做对应练习,利用课上与课下时间做练习作业。 2.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3.因才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考核目标 掌握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相关知识点,对点线面有明确的理解,掌握并熟练应用形式美法则,并对其相关的课程练习有较清晰的认知。 3.成绩构成 本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作品成绩展占80%,平时出勤占20%。 (七)参考书目 《平面色彩构成》王力强文红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平面构成》,洪兴宇,邱松,湖北美术出版社 《构成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赵殿泽 《平面构成设计基础》,雷印凯,辽宁美术出版社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朝仓直巳,中信出版社

财税法-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模板) 《财税法》教学大纲(二号黑体) 课程编号:10042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 学分:2 适用对象:(专业名称)法学 先修课程:宪法、经济法、民法、行政法 (以上标题为黑体,四号字;内容为宋体,四号字) 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 说明本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明确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对后续课程的影响。 目标1:深入理解财税法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强化纳税人权利保护理念。 目标2:较为全面地了解财税法体系,理解财税法基本概念和理论。 目标3:初步了解财税法常规实务,逐渐培养学生财税法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重点讲授财税法基本原理、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公债法、转移支付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增值税法、消费税法、税

收征收管理法等,特别是对于预算法和所得税法应精讲,一些小的税种法有选择地讲授,其他财政管理与支出方面的内容可粗粗讲或不讲。 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理论讲解和法规精解为基础,以案例分析为支撑,辅之以一定的访谈、现场考察等其他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分析财税法案例的能力和计算税额、剖析征纳程序等基本业务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课前和课后开展一定的自学,特别是查阅案例、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涉税情形等。 中央关于“财政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理念贯穿全课程,以强化学生对此理念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健全学生的法科知识体系,契合国家财税法治的战略需求。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

【精编推荐】国际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精编推荐】国际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安徽大学法学院 《国际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 前言 1、任务和地位 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特别是在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与研究起步较晚。 国际经济法学除了本学科的总论性的内容,如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外,主要涉及的是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国际经济法的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方法等。 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分支学科中,属国际贸易法的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多,法律体系相对较为成熟,同时国际贸易也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主要方面,因而应以国际贸易法作为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本课程教学的困难在于学科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学生可能存在畏惧心理;而且许多学科内容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容易碰到,因而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学科如民商法、刑法的内容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耳濡目染,感性认识较强,学生兴趣更大;此外,国际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更快,这也增加了学习与教学的难度。对于本课程教学的困难,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并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解决困难。为此,作为本科教学首先应尽量简明扼要地将学科的基本体系向学生作介绍,以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应尽可能地结合实际,采用灵活地教学方式,并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作类比,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应尽可能地结合改革开放,特别是国际经贸关系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结合本学科的知识向学生作深入地分析,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将学科的最新发展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为学生进一步在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深造奠定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