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2018年度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建议(2)精编版

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2018年度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建议(2)精编版

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2018年度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建议(2)精编版
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2018年度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建议(2)精编版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

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 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提出的要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根据本重

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 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

工厂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技术能力尚未形成、融合新生态发

展不足、核心技术/软件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推进

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

展为主线,以“创模式、强能力、促生态、夯基础”以及重塑

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为目标,坚

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相结合,探索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

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基础理

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网络协同制造核心软件,建立技术标准,创建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

本重点专项按照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装备/系统与平台、集成技术与应用示范等 3 类任务以及基础前沿技术、研发设计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制造服务技术、集成平台与系统等 5 个方向。专项实施周期为 5 年(2018—2022 年)。

1. 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

1.1 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结构复杂性问题,研究建立工业互联网系统理论体系。建立互联网与智能工厂控制网络融合的体系架构,构建由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以及互联网组成的复杂大系统,支持网络资源配置和多网络集成。研究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复杂大系统理论,给出由离散、连续和随机变量构成的工业互联网混杂系统模型。研究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质量指标,建立在多种网路、多分辨率采样周期和网络时延、抖动、丢包等情况下工业网络系统控制稳定性和系统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工业互联网复杂大系统的优化设计技术,研发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系统验证平台,包括:制造执行、系统控制、设备监控和网络感知等。形成由工业互联网构建的典型行业解决方案,实现对工业互联网复杂大系统理论验证。

考核指标:实现互联网与 IEC61158 定义的 20 种主流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网络融合的体系架构,建立覆盖现场总

线、控制网络和互联网组成的复杂大系统模型,提出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质量指标、评价方法、优化设计方法。研发由制造执行、系统控制、设备监控和网络感知等组成的工业互联网验证平台。针对典型行业,形成以工业互联网系统组成的行业解决方案,对网络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质量

评价。出版专著 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

不少于 10 项,制定 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 SCI/EI 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 10 篇。

1.2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设计方法与技术(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工业环境智能感知、工业数据边缘处理、工业实时控制和工业应用服务一体化设计的问题,研究工业

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设计方法,包括:数据驱动的高效自适

应边缘计算方法、可编程边缘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智能算

法功能块规范、控制网络智能互联方法等。研发支持功能块

规范的嵌入式系统程序运行环境,开发智能感知、边缘计算、实时控制和应用服务等功能的功能块程序集。研发边缘计算

节点原理样机,支持多种工业网络智能互联和边缘计算功能。构建多种工业异构网络互联系统,提供离散行业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实现数据驱动的高效自适应边缘计算方法,可编程边缘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控制网络智能互联方

法。制定智能感知、边缘计算、实时控制和应用服务等功能块规范,开发开放的功能块可编程程序运行环境,支持

30 种以上智能算法功能块,实现 IEC61158 定义的 20 种以

上主流工业以太网或现场总线网络智能互联。研制 20 种以

上工业互联网边缘运算节点原理样机,解决 20 种主流工业网络与互联网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问题。构建由边缘计算节点组成的工业互联网系统验证平台,包括现场总线、控制总线以及互联网等网络体系,提供离散行业解决方案。

出版专著 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制定 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

发表 SCI/EI 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 10 篇。

1.3 制造企业制造大数据分析方法与系统(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为了满足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

和服务延伸等新型业务模式需求,研究智慧企业设计资源、

管理流程、制造过程、制造服务的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关联挖

掘方法,形成制造企业跨时空尺度制造数据耦合与分析机制。研制全类型制造大数据智能分析算法,开发面向个性化、服

务化和智能化等模式的企业制造大数据分析算法库。研制制

造大数据的设计、制造、服务和管理的可视化分析系统。构

建流程行业和离散行业的典型数据集,形成行业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开发不少于50 种算法的智慧企业制造大数

据分析算法库。研制具有个性化、服务化和智能化等模式的

制造大数据原型平台,提供企业制造大数据分析算法库。研

发流程行业和离散行业的典型行业验证数据集,提供流程行

业智能化或离散行业个性化的制造大数据解决方案。出版专

著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 项,

制定 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 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 10 篇。

1.4 制造企业数据空间构建方法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制造企业制造大数据发展与利用问题,研究制

造大数据体系结构,建立设计资源、管理流程、制造过程、

产品服务等大数据模型。研究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集成、更新和演化方法,异构多源制造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索引方法。研究制造大数据治理方法,包括面向设计/管理/ 制造/服务大

数据的关联理解与挖掘、知识演化与推理、智慧要素描述与

生成、人机整合与增强、自我维持与安全交互等方法。研制

覆盖设计、制造、服务、管理等多业务的数据空间管理系统

原型,形成典型行业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构建制造大数据体系结构,建立设计资源、

管理流程、制造过程、制造服务等大数据模型。研发异构多

源制造数据的关联挖掘、知识推理、人机协同、自我维持、

安全管理、数据集成/更新/演化等工具软件构件 15 个。研发

制造大数据应用原型系统,实现设计、制造、服务和管理等

4 个业务领域解决方案。出版专著 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

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制定 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

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 SCI/EI 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

少于 10 篇。

1.5 智能生产线信息物理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围绕个性化定制生产管控,研究智能工厂信息物

理系统自组织运行方法,建立覆盖生产线感知、运行、重构

和决策等过程的时变动态模型。研究信息物理融合计算方法,支持多时空尺度模型的统一计算求解,实现生产过程的自主

感知、运行优化、智能决策和动态重构。开发可根据动态生

产任务进行自组织生产的信息物理原型系统,实现动态生产

环境自主感知、多类型生产任务自组织调度、复杂工艺参数

自优化配置、装备控制策略自适应调整等功能。研发面向个

性化定制的智能生产线信息物理系统架构,选取具有定制化

生产需求的离散行业进行应用验证,形成行业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建立时变过程的智能生产线信息物理系统动

态模型,覆盖生产线感知、运行、重构和决策等 4 大核心过程。提出多时空尺度模型的统一计算求解方法,时间尺度覆

盖秒、分、小时,空间尺度覆盖设备、工位、产线。制定信

息物理模型与统一计算框架的标准接口规范,实现信息物理

系统的灵活扩展功能。研制支持个性化定制生产管控的信息

物理原型系统和实验验证平台各 1 套,具备在不停机条件下

支持不少于 3 类产品、每类产品不少于 5 种型号的混线生产

能力。形成汽车、3C 等离散行业解决方案。出版专著 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制定 1 项

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 SCI/EI 检索的

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 10 篇。

1.6 智能生产线虚拟重构理论与技术(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制造企业物理资源与数字世界之间存在

交互数字鸿沟,研究智能工厂虚拟重构设计方法,提升智能

工厂设计与构建能力。研究面向制造过程的部件、资源和系

统等智能生产线的镜像理论。研发智能生产线在虚拟空间的

同步重组方法,建立多任务虚拟场景中生产单元分层动态重构、物理仿真和可信性度量系统。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制造过

程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实现生产设备离线虚拟组合设计仿真、智能生产线在线实时虚拟运行、生产工艺离线和在线仿真与

优化等功能。形成离散行业智能生产线虚拟重构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建立智能生产线虚拟动态重构方法,实现制

造过程的部件、资源和系统等虚拟与物理实体的映射。研制

物理实体与虚拟场景动态同步重建技术,孪生仿真粒子数不

少于 100 万个,仿真显示帧率不少于 40fps。研究复杂时变场景虚拟环境的可信性度量和评价方法,使仿真精度达到99.9%以上。构建典型智能生产线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生产设备离

线虚拟组合设计仿真、智能生产线在线实时虚拟运行、生产

工艺离线和在线仿真与优化等功能。形成离散行业智能生产

线虚拟重构解决方案。出版专著 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

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制定 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

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 SCI/EI 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

于 10 篇。

1.7 “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方法与技术(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产品个性

化与规模化研发设计亟待融合的实际需求,研究“互联网+”环境下个性化需求分类、预测与转化建模基础理论、模式和方法;研究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环境下产品个性化设计技术,包括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定制产品设计意图理解与智能反

馈技术、“互联网+”环境下产品定制功能精确求解与设计可配置性方法、产品定制功能虚拟体验、性能可信预测与强化设

计等技术;研发“互联网+”定制设计资源库、案例分析库和使能工具集;研发支持个性化用户深度参与的“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原型系统,并面向服装、电梯、盾构机等典型行业和

产品开展应用验证。

考核指标:提出并建立“互联网+”环境下产品个性化设计模式、理论和方法体系,揭示“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机理和演化规律,突破“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关键技术不少于 5 项,研发“互联网+”定制设计工具与构件不少于 30 项,构建“互联网+”定制设计资源库和案例分析库,完成“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原型系统,形成面向服装、电梯、盾构机等典型行业和

产品的“互联网+”定制设计解决方案并得到应用验证。出版专著 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

制定 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

1.8 支持个性化设计的众包平台研发(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现有研发设计体系难以适应互联网环境

下海量个性化需求爆发,双边匹配准确度偏低、设计工具标

准和在线流程管理规范缺失等问题,探索“互联网+”众包产品设计规律,研究开放式网络环境下众包产品定制研发设计模式、机理和自组织生态化网络系统;研究精确需求导向的众

包产品个性化设计方法与支撑技术,包括多主体在线交互设

计技术、设计资源匹配与共享技术、个性化需求分类与异构

数据集成技术、基于大数据的设计资源关联挖掘、动态更新、状态反馈及智能推送技术等;构建众包产品设计、制造与服

务的资源案例库、设计服务库和使能工具集;研发支持个性

化设计的众包平台;形成面向模具、家电、家具等标准定制行业的典型众包产品设计解决方案,并开展应用验证。

考核指标:提出不少于 2 类众包产品个性化设计模式与运行机制,形成以“众包设计”为主要模式的新型研发设计体系,突破不少于 5 项众包个性化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不少于30 项支持众包个性化设计的资源案例库、设计服务库和使能工具,研发完成支持个性化设计的众包平台,突破时间、空间、成本对制造业创新设计活动的限制,实现网络众包、异地协同下的设计要素资源共享,在模具、家电、家具等典型行业的众包设计中得到应用验证。出版专著 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 项,制定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

1.9 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管理技术与系统(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复杂产品跨域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问题,研究融合产品模型、过程模型、知识模型的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定义体系、统一表达方法与互联规范;研究跨单位、跨阶段、跨层次的全生命周期模型协同、计算协同、流程协同方法以及模型数据管理技术,包括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模型知识获取、多领域协同建模、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构建与管理技术等;研发支持统一模型管理、模型数据特征关联匹配、智能检索查询等功能的软件构件和使能工具集,研发

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q 项目编号: 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主管部门 申报时间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编制 二OO三年十月

申报要求及填写说明 一、申报条件 (一)符合建设部推广应用重点实施技术领域和《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公告》的要求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需要; (二)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或科技示范工程总结出的示范技术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推广应用成套新技术体系通过验收(以下统称“鉴定”),鉴定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 (三)技术先进、成熟、辐射能力强,适合在全国或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四)尚无国家发布的工程应用技术规程、工法、标准图等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的科技成果,必须具有较高的应用技术含量,具备申报单位编制实施的推广应用必要的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国家已发布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的科技成果,鼓励申报单位编制高于国家发布标准要求的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 (五)申报单位必须是成果持有单位且具备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 (六)没有成果或其权属的争议。 二、申报材料 (一)《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一式十份并提供电子文档; (二)“有关技术资料”一式四份,并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 1、目录 2、成果鉴定证书及有关鉴定资料; 3、成果新的研究(研制)进展报告; 4、推广应用必要的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包括:申报单位编制实施或执行的国家发布的技术规范、规程、工法、标准图、操作手册、使用维护管理手册或其相关部分内容等; 5、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近期质量检测报告; 6、近期的用户意见或应用于生产与工程实践的证明; 7、已推广和拟推广应用的工程和单位名单; 8、获奖、专利、通过ISO认证的相关文件及生产许可等证明材料; 9、其它必要的技术资料、图片等; 10、申报单位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上成果完成单位不一致时,申报单位现拥有该

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情况介绍

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情况介绍 .声明:转载于网络公开资料。 2006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设立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根据《规划纲要》,“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是可以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相类比的重大工程。 《规划纲要》中公布了16个专项中的13个: 1.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 2.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 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4.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 5.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6.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7.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8.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9.重大新药创制, 10.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11.大型飞机, 12.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13.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 另据媒体报道,这16个重大专项中有9个属民口、7个属军口。民口的重大专项由科技部主管,军口的重大专项由总装新技术局主管。上述13个重大专项中的民口项目是1、2、3、4、5、7、8、9、10;7个军口项目中公开了4个:6、11、12、13,另3个未在《规划纲要》中公布。公开的4个军口项目都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项目。另据报道,这3个未在《规划纲要》中公布的军口项目是惯性约束聚变点火工程(“神光”)、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科技工程。 惯性约束聚变(ICF)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在核禁试条件下的核武器研究,尤其是核聚变物理过程的研究。美国和法国目前在ICF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美国LLNL的NIF(国家点火装置)已基本建成,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LMJ(兆焦耳激光装置)也即将建成。我国目前在建的“神光-Ⅲ”是十万焦耳级的激光装置,能量要比NIF和LMJ低一个量级。兆焦耳级的激光装置“神光-Ⅳ”计划于2020年左右建成,实现热核点火和自持燃烧目标。此外,快点火ICF等新技术路线的探索也在进行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基础工程,其军用和民用价值都是毫无疑问的极其重要。相关论述很多,这里就不讨论了。 最神秘的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科技工程”。2010年4月28日,美国试验了HTV-2a试验飞行器,这是美国发展PGS(全球快速打击)武器系统所进行了一次重要试验。尽管试验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规定-管理部门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保证《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重大专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加强重大专项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若干工作规则的通知》,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 科技部作为国家主管科技工作的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做好重大专项实施中的方案论证、综合平衡、评估验收和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工作。 第四条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管理的原则: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重大专项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大问题,强调坚持自主创新,突出重点,力争实现有限目标。 (二)创新机制,统筹资源。集成和优化配置全社会科技资源,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部门、地方、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各方面积极性,加强科技大协作和优势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三)明确权责,规范管理。在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制定、启动实施、监督管理、验收和成果应用等各个环节,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四)定期评估,注重成效。建立健全重大专项监督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对重大专项的执行情况与成效进行跟踪检查。 (五)注重人才,创造环境。结合重大专项的实施,培养和凝聚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创优人才,形成一支产学研结合、创新能力强的科技队伍,完善有利于重大专项实施的配套政策和良好环境。 第五条重大专项资金的筹措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并引导和鼓励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针对重大专项任务实施,科学合理配置专项资金,加强审计与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规划纲要》确定的与民口有关的重大专项。 第二章组织管理与职责 第七条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简称三部门),建立三部门工作机制,研究解决重大专项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各司其职,共同推动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一)组织专项实施方案的审核、论证;

科技项目申报的基本技巧

科技项目申报的基本技巧 一、项目申报的基本含义 项目申报的基本含义就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国家、省、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支持重点,有针对性的向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申请项目的立项,进而获得有关资金或政策支持。 二、项目的分类 (一)国家部委分类 1、国家发改委 (1)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重大专项计划;(2)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3)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光电子专项计划;(4)国家高技术西部专项计划;(5)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信息网络专项计划;(6)国家技术创新计划;(7)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8)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计划;(9)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补助基金;(10)现代农业高技术示范工程;(11)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12)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专项计划;(13)利用国债资金建设优良林木种苗繁育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2、科技部 (1)火炬计划;(2)星火计划;(3)科技攻关计划;(4)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5)科技成果推广计划;(6)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7)973计划;(8)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9)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1)技术创新工程。 3、信息产业部 (1)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2)电子发展基金。 4、农业部 (1)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丰收计划;(3)948计划; (4)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工程;(5)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工程。 5、商务部(财政部) (1)高技术出口产品技改项目贴息或无偿支持;(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专项

基金。 (二)省、市支持项目 1、技改项目 主要以贴息方式支持,也有部份无偿支持。省发改委、省经委、省财政厅、市经委等均有此类项目的支持。 2、科技攻关项目 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每年有此类项目支持。 3、技改或基建项目中购置进口设备、国产设备的抵税或免税:此项由省、市经委办理。 4、技术创新项目 已列入国家或省经、市级重大新产品或科技攻关计划,有查新报告、专利、科技成果等,均可申请该项目的支持。支持方式主要为贴息或无偿。此项仍向省或市经委申请。 三、项目申报的基本要求 项目申报并要获得支持,原则上须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指南; 2、符合国家、省、市“十一五”规划精神并列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点产业和优先主题; 3、符合国家和当地的环保、安全要求; 4、符合当年项目申报的政策指南和支持重点。 四、项目申报的基本资料 项目申报的成功与否,除了项目本身外,与资料准备的是否完善、充分、得体,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项目申报的资料一般有: 1、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建议书) 根据申报的不同项目和要求,项目可研报告既可由企业 自已编写,也可请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编写。项目建议书可纳入可研报告,不需单独编写。

(完整版)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民口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规范和加强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若干工作规则的通知》及国家有关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结合重大专项管理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大专项的资金来源坚持多元化原则,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单位自筹资金以及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都应当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注重绩效”的原则使用和管理。 本办法主要规范中央财政安排的重大专项资金(以下简称“重大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其他来源的资金应当按照相关资金提供方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要求,统筹安排和使用。 第三条重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大陆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各重大专项领导小组批准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科研院

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开展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以及企业竞争前的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公共科技活动,并对重大技术装备进入市场的产业化前期工作予以适当支持。 第四条结合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的要求和项目(课题)的特点,采取前补助、后补助等财政支持方式。 对于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以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集成等公共科技活动,一般采取前补助方式支持。对于具有明确的、可考核的产品目标和产业化目标的项目(课题),以及具有相同研发目标和任务、并由多个单位分别开展研发的项目(课题),一般采取后补助方式支持。 具体支持方式,由牵头组织单位结合项目(课题)特点和承担单位性质在编制实施计划时明确,经领导小组审核后,作为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以下简称“三部门”)综合平衡的内容之一。 第五条重大专项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支付纳入国库动态监控体系管理。

(项目管理)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申报书

项目编号: 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 申报书 示范工程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主管部门 申报时间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编制 二OO四年十月

申报要求及《申报书》填写说明 一、申报条件 (一)工程项目应满足的条件 1、工程项目类型 申报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的工程项目,应是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工程、标志性建筑或具有普遍意义的工程项目。可以是拟建、在建或竣工时间在一年内的工程。拟建和在建工程应在申请示范工程立项前办理完成有关工程审批手续,已竣工的工程应完成竣工验收。 2、对工程项目基本的技术要求 示范工程必须具有优良的规划设计,满足节能、节水、节地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要求,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二)示范工程应形成成套示范技术 1、综合技术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综合技术示范工程”)应先确定该工程的关键技术领域,再选择这些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组成若干个技术体系,形成适用于该工程的综合成套技术,作为综合示范技术。 2、专项技术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专项技术示范工程”)应先确定该工程的某一个关键技术领域(如建筑节能)或依托某一类新技术的新的工程类型(如钢结构住宅),再选择这个技术领域或这一新工程类型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组成专项成套技术,作为专项示范技术。

3、单项技术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单项技术示范工程”)应选择一项重大的先导性技术或量大面广的新技术作为示范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技术配套形成单项成套技术,作为单项示范技术。 (三)示范技术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1、示范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一般应为建设部、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发布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其技术依托单位应与发布的单位一致。 2、示范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不是前述推广项目的,应经过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和建设部直属单位、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直属单位组织的技术论证,并应在其签署的推荐意见中予以说明。 3、选用的示范技术不符合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必须通过依据《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第81号令)组织的论证。 (四)申报单位应满足的条件 1、示范工程申报单位可以是业主、工程总承包单位、设计院、施工安装单位或示范技术的技术依托单位。其中示范技术的技术依托单位至少应与前述某一类单位共同申报。 2、申报单位应具有实施申报示范工程相应的市场准入资质。 二、申报材料 (一)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申报书(一式六份并提供电子文档)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可行性实施报告(申报书)

项目申报书格式 受理编号: 密级:□公开□秘密□机密□绝密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 报告 (申报书) (参考格式) 专项名称: 项目(课题)名称: 项目(课题)责任单位: 项目(课题)组长: 项目(课题)年限:20 年月至20 年月填报日期: 20 年月日 中华人民国科学技术部制

二〇年月 填写说明 为建立统一、规的重大专项信息管理制度,加强重大专项信息的管理,特设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格式和填写要求。 一、请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填写各项。 二、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只能由法人提出,可以由一家单位组织,也可以由多家单位联合组织,牵头单位为项目(课题)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每个项目(课题)只能有一家责任单位和一个组长。项目(课题)组长由项目(课题)责任单位指定。 三、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课题)责任单位编写,并报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汇总; 四、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五、组织代码是指项目(课题)责任单位组织代码证上的标识代码,它是由全国组织代码管理中心所赋予的唯一法人标识代码。 六、编写人员应客观、真实地填报报告材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在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必须以脚注或其他方式注明出处,引用目的应是介绍、评论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成果或说明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技术问题。对于伪造、篡改科学数据,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记录。

七、此表可在科技部下载。 八、此表为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信息,各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适当增加相应的容。

科技部“双减”项目申报指南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 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 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研发相对落后,施 肥施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 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 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 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 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 点专项“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 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 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 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 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 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 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 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本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 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拟设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技 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三个任务方向共42个项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任务方向包括项目 1-8共8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为主要 农区不同作物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标准;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任务方向包括项目 9-18共10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提供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技术集成创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

附件2 《课题申报书》填写要求及说明 一、一般要求 1、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课题申报书》,要求文字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文件规格:A4纸张、宋体四号、双面打印、简单装订成册; 3、包装要求:所有申报材料应封装在一个纸箱内。纸箱应标注(或打印后张贴)申报课题编号及申报单位名称(盖章)。 二、有关说明 1、“受理编号”:由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填写; 2、“密级”:公开发布的项目(课题)均填写为“公开”; 3、“专项名称”:填写“核高基重大专项(软件类或集成电路类)”; 4、“项目(课题)责任单位”:联合申报的课题填牵头单位,并在单位名称后加注“(牵头)”; 5、“项目(课题)年限”:不超过3年; 6、课题申报书的“附件”应提供清单,并按顺序排列,具体包括: (1)申报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2)课题指南要求的其他资质证明文件; (3)课题指南中如明确有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要求的,申报单位必须提供地方政府经费配套承诺文件; (4)申报单位自筹资金的银行资信证明。申报单位是股份制企业的,应提供股东大会关于为本专项项目(课题)按规定比例 投入自筹资金的决议;

(5)如有融资,提供融资机构的投资意向书; (6)如课题研发内容已有用户,用户出具证明材料; (7) 2006、2007年度完整的审计报告,以及2008年上半年财务报表。应提供课题申报单位的审计报表而不是合并报表。 三、其他说明 1、《课题申报指南》中的“项目”描述是为方便申报单位更全面理解所申报课题的内容及关联而设,申报单位只能按“课题”申报; 2、课题申报单位依据《课题申报指南》编制《课题申报书》,可以对所申报的课题提出或补充更优化的阶段目标、性能指标、考核指标、进度等; 3、课题申报单位在《课题申报书》中要明确列出与本课题有关的已获得的国家项目支持情况,包括国家科技计划名称、已资助金额及验收情况; 4、课题经费来源包括:专项资金(或称专项资助)和配套资金。配套比例请注意各项目(课题)描述中的规定。项目(课题)总经费、申请专项资金额度应与申报单位的现有研发能力、经济实力、注册资本、资金筹措能力及课题任务的要求相匹配; 5、有互动要求的课题,请关注相关互动课题的内容与要求。

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建议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提出的要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技术能力尚未形成、融合新生态发展不足、核心技术/软件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创模式、强能力、促生态、夯基础”以及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相结合,探索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网络协同制造核心软件,建立技术标准,创建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 本重点专项按照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装备/系统与平台、集成技术与应用示范等3类任务以及基础前沿技术、研发设计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制造服务技术、集成平台与系统等5个方向。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1?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 1.1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结构复杂性问题,研究建立工业互联网系统理论体系。建立互联网与智能工厂控制网络融合的体系架构,构建由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以及互联网组成的复杂大系统,支持网络资源配置和多网络集成。研究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复杂大系统理论,给出由离

重点专项2018项目申报指南-国家科技部

附件11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 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健康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需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需求快速增长,人们在希望“好看病、看好病”的同时,更加关注疾病的预防、个体功能的完善、健康状态的良好,以及健康寿命的延长。 本专项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要求,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47号)、《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号)、《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66号)、《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5号)及《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等战略部署,突出“战 —1—

略前移、关口前移”,聚焦健康风险因素控制、老龄健康服务等关键问题,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可穿戴、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健康失衡状态的动态辨识,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自主管理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人体健康状态量化分层、健康信息的连续动态采集、健康大数据融合分析、个性化健身技术等难点和瓶颈问题,构建以主动健康科技为引领的一体化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健康保障能力和自主性;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养老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推进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一体化的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连续性服务的生命全过程危险因素控制、行为干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的技术产品支撑体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科技支撑。 2018年本专项将在健康生物学机制及健康影响因素的关键基础研究、主动健康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老年常见疾病防控和康复护理技术研究以及主动健康和老年服务科技示范与应用推广4个任务部署24个研究方向,国拨经费总概算不超过5.0亿元,实施周期为2018-2022年。 1. 健康生物学机制及健康影响因素的关键基础研究 1.1健康生物学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 1.1.1增龄相关的健康状态减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研究内容:利用人类早衰症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结合基因编辑和多组学分析,研究增龄相关的人类器官、组织和细胞稳—2—

科学技术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预申报书模板(2017)

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预申报书格式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所属专项 指南方向 项目类型 预算总额总预算万元,其中专项经费预算万元 项目负责人 姓名性别□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证件号码所在单位 职称学位职务 移动电话电子邮件 任务 (课 题)负 责人 姓名单位职称学位证件号码 联系人 姓名电子邮箱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任务(课题)数单位数 申报单位推荐单位 申报单位意见以上信息已核实无误。 (单位签章) 年月日 —1—

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研究目标(500字) 围绕指南方向提出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凝练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提出预期目标,科学目标和技术指标应细化、明确、可考核。 三、主要研究内容(1000字) 围绕科学问题的内涵和关键技术的难点,阐述项目研究重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任务(课题)设置方案。 四、创新点(500字) 五、研究工作基础(500字) 六、项目负责人研究背景(500字) 包括工作简历、近五年主要研究成果。 七、附件 1. 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的联合申报协议(协议中应有所有单位盖章,项目及所有任务(课题)负责人签字,及签署时间) 2. 项目及任务(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的情况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 负责人项目类型国拨经费 (万元) 项目起始 时间 项目截止 时间 备注:“项目类型”栏应填写“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 —2—

3.另有要求的专项附件格式分别如下。 ①“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纳米科技”、“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和“全球变化及应对”6个重点专项附件3为:项目负责人在相关方向的5篇代表性论文。(格式见下表) 序号发表日期著作名称出版杂 志名称 作者排名备注 1 2 3 4 5 如提供近5年专利申请情况,需注明专利名称、申请日期、授权日期、发明人、专利权人等信息。 ②其他重点专项应按指南要求提供相关附件。 —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工作计划安排【最新版】

【仅供参考】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工作计划安排 部门: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3 页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工作计划安排 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认真研究制定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XX年工作计划安排》。2月26日,三部门组织召开了重大专项XX年工作部署会。 会议总结了重大专项XX年主要工作进展,通报了重大专项XX年重点工作和时间节点安排,并对做好各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XX 年重大专项要扎实做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完成各专项年度重点任务;二是完成中期评估工作,启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三是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重大专项各项制度;四是强化过程管理,做好年度监督评估和验收工作;五是推动人才、宣传、培训、国际合作等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XX年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是重大专项深入实施、全面推进完成“十二五”任务的关键一年,要以推进深化改革为核心,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瞄准目标、聚焦重点、整合资源,加快推动重大专项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 会议要求,各专项要对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XX年工作计划安排》,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科学管理,确保按时间、高质量完成XX年各项重点工作,全力加快推进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 会议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许倞主任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金奕名副主任、财政部教科文司居昊副巡视员、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各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专职技术责任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第 2 页共 3 页

科技项目申报流程节点说明及流程图

科技项目申报流程说明 流程编 制目的 规范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提高本工作效率。流程节点说明 任务名称节 点 任务程序时限责任人 相关 成果 编辑初稿 1 2 从发改委、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科 技局、财政局、经信委网站上获取项 目申报信息。 随时 项目申报 小组 3 确认项目申报的截止时间、申报要求 和该项目在科技部门的联系人。 一天 项目申报 小组 项目申报 指南 4 4.1 4.2 如集财务部、研发技术部相关人员召 开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部三部 门项目申报会议,安排分工。财务部 提供财务报表数据,技术部提供技术 资料,人力资源部提供非技术、财务 文字资料,并负责整合成粗初稿。 1小时 项目申报 小组 会议纪要 5 根据三个部门提供的材料整理成项 目初稿。 15天 项目申报 小组 申报材料 初稿 审核6 项目申报小组内部讨论,根据项目申 报指南审核初稿,并根据当地主管部 门的意见,对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和校 对,形成项目定稿,并按申报资料标 准进行装订成册,并留存电子版。 两天 项目申报 小组 申报材料审 核稿 定稿提交并公关7 距截止日期15天前,装订成册一式 几份的申报书定稿提交科技部门并 根据实际情况展开项目公关。 随时高层公关 申报项目 定稿 8 项目申报费用应在定稿提交后第二 天及时报账,未提交完的定稿归入档 案室。 一天 项目申报 小组 组织验收评审9 9.1 9.2 持续跟踪项目评审进展并按科技部 门要求组织验收,验收过程中,财务 部门、技术部要全力配合。 随时 项目申报 小组 验收 报告书10 全套资料整理归档。随时 项目申报 小组 执行证明 材料

否 集财务部、技术部相关人员召开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部三部门项目申报会议,安排分工。 根据当地主管部门意见修改和校对,形 成项目定稿 项目申报小组持续跟踪项目评审进展并按科技部门要求组织 验收,验收过程中,财务部门、技术部要全力配合。 全套资料整理归档 项目申报小组根据三部门提供的基础材料,汇编形成项目初稿 按要求装订、盖章、上交 通 过 否 修 改 从科技部门网站获取项目申报信息,内 部解读申报要求 科技项目申报流程图 放 弃 向各部门主管转发项目申报通知,上 报高层审议

科技部关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落实科技报告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落实科技报告制度有关工作的 通知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发布日期】2013.09.25 【实施日期】2013.09.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科技部关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落实科技报告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关于“要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对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项目和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建立统一的管理数据库和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并依法向社会开放”以及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强调“科技报告制度应在重大专项中率先试行”的要求,现将推动建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报告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科技报告是记录科学研究目的、方法、过程、技术内容及经验教训,按照一定格式和标准编写的文献资料。国家财政资金资助科研活动产生的科技报告,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报告,将这些报告有效收集并开放

共享,能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协同创新环境,提高科技成果使用效益,是支撑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各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要抓紧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将科技报告收集纳入项目(课题)管理流程,逐步完善重大专项科技报告的呈缴、收藏、管理和共享渠道,在具备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进行开放共享。重大专项科技报告体系将纳入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统一管理。 二、工作任务 重大专项科技报告体系分为专项和项目(课题)两个层面。 1. 专项层面。 专项层面的科技报告主要包括重大专项年度报告、监督评估报告,各专项年度报告、监督评估自查报告、重点领域技术总结(进展)报告。重大专项年度报告、监督评估报告等反映科技重大专项整体实施情况的报告由科技部组织或会同有关方面共同组织编制。各专项年度报告、自查报告以及重点领域技术总结(进展)报告等由各专项牵头组织单位负责组织编制。 2. 项目(课题)层面。 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层面的科技报告主要包括项目(课题)研究方向的一项或多项研究报告,以及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实验报告、分析测试报告、工程试验报告、调研报告等蕴含科研活动细节及基础科研数据的报告。 重大专项项目(课题)验收前须提交本项目(课题)产生的一份或多份研究报告,鼓励项目(课题)在执行过程中及时提交实验报告、分析测试报告、工程试验报告、调研报告等蕴含科研活动细节及基础科研数据的报告。科技报告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层次清晰,本领域的专业读者依据报告能够重复调查研究过程、评议研究结果。 为规范管理,提高科技报告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统一的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科技报告基本格式,主要包括封面、基本信息表、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和承诺书等部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 知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发文字号】国科发计[2014]148号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发布日期】2014.06.05 【实施日期】2014.06.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科发计〔2014〕148号) 各有关单位: 现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下简称“支撑计划”)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推荐 请各有关推荐单位根据指南要求,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推荐数额不限。推荐单位包括以下几类: 1.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主管机构;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3. 原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4. 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 5. 经科技部批准试点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二、项目申报 1. 申报单位应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同一项目只能通过一个推荐单位申报一次。 2. 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项目技术负责人需为在职人员,限申报一个项目;在研项目(课题)负责人不能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申报项目,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课题);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申请项目和在研项目总数不能超过两个(2014年12月31日前结题验收的在研项目可不计入)。 各单位在正式提交申请前可利用项目申报中心查询相关人员承担在研科技计划项目情况,避免重复申报。科技部将组织对项目申请人资格进行复查,如发现违反以上规定者,取消申报项目。 3. 申报单位应针对指南明确的重点和目标组织项目。申报项目应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提炼出需要解决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突出研究重点。 4. 围绕确定的研究目标组织研究队伍,鼓励跨单位、跨部门组织研究队伍,研究队伍要精干,结构合理,体现优势互补。鼓励产学研用结合,鼓励开展高水平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对于产业目标明确的项目,企业牵头优先考虑。 5. 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左右。按指南二级标题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无二级标题的可按一级标题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 6. 申报材料应如实反映申报单位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以及参加人员的基本情况,如实反映申报项目与有关国家科技计划在研项目(课题)的关联。

科技部重大专项-申报书框架

受理编号: 密级: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书) 专项名称:新能源全面取代化石能源专项 课题编号:2015ZX510610000 课题名称:新一代低成本大规模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课题责任单位:陕西省佳灵电气有限公司(盖章)课题组长: 课题年限:2015 年 8 月至2017 年 7 月 填报日期:2015 年 7 月 10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 XXXX年七月

填写说明 为建立统一、规范的专项信息管理制度,加强专项信息的管理,特设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格式和填写要求。 一、请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填写各项。二、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只能由法 人提出,可以由一家单位组织,也 可以由多家单位联合组织,牵头单位为课题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每个课题 只能有一家责任单位和一个组长。课题组长由课题责任单位指定。 三、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课题责任单位编写,报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四、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五、组织机构代码是指课题责任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标识代码,它是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所赋予的唯一法人标识代码。 六、编写人员应客观、真实地填报报告材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 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在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必 须以脚注或其他方式注明出处,引用目的应是介绍、评论与自己的研究相 关的成果或说明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技术问题。对于伪造、篡改科学数据,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一经查实, 将记入信用记录。

科技部08-9-23版-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申报书

项目序号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合作国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织(推荐)部门 申报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八年一月制

填报说明 1、申报书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文字表述明确。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 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2、申请人不用填封面中“项目编号”项。项目名称应反映合作研究项目的内容和目标, 字数不得超过25字,原则上不得出现外来语,应用中文表达。项目类别是指申报哪类项目,请根据填报系统提示选择,不得自行填写。 3、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是指由合作双边或多边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牵头、组织签定 的科技合作协定;其他协议包括由合作双边或多边部门、研发机构(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及企业等组织签定的部门或机构间科技合作协定;项目合作协议是指合作双边或多边针对本项目合作具体工作签定的合作协议。 4、项目预算表要求同时编制经费来源预算和支出预算,平衡公式为:经费支出预算合计= 经费来源预算合计。要结合项目申请书中有关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参加人员、实施方案等内容认真编制预算,与项目有关的前期研究(包括阶段性成果)支出的各项经费不得列入预算。单位自筹或从其它渠道获得的经费资助,应在预算说明中列示。 5、申报项目必须注册登陆国际合作计划网上管理系统进入“项目申报”(网址为: https://www.doczj.com/doc/c67465388.html,/),按规定的格式要求认真填写,进行网上填报并上传。 专业领域、学科、方向请根据网上管理系统提供的选择项进行选择。内部及涉密级别项目请下载相应填报软件填写、打印申报书,以机要形式上报,要求同时附上本单位保密办公室出具,项目组织(推荐)部门保密办公室审定的密级确定书,以及对外合作中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确保不泄密的保证书。 6、项目申报书需打印一式三份(A4幅面,双面印刷,简装),加盖本单位和项目组织(推 荐)部门公章,由项目组织(推荐)部门统一报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办公室。 未通过组织(推荐)部门上报的申报书,将不予受理。 7、有合作协议书的请将协议复印件作为书面申请书附件一同上报;曾(已)列入“863”、 “973”、“攻关”等科技计划的项目,须附项目(课题)立项通知书复印件。 8、项目组织(推荐)部门是指根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征集指南和要求,组织有关项目申 报单位填报项目申请书的中央或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即项目申报单位所隶属的国务院各部委有关主管司局,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9、项目申报单位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各级政府行政机构不得作为项目申报单位,也 不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研究。 10、受理项目申报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2143信箱,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办公室,邮 政编码 10004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管理规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管理规定 各有关科技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各有关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明确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流程,推动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根 (国办发﹝2016﹞105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工作规则的通知》 号)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有关要求,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管理规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2017年6月1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保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加强重大专项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工作规则的通知》(国办发﹝2016﹞105号)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重大专项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需求,主要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广泛研究论证提出,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组织实施重大专项要坚持“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 第四条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 第五条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管理的原则: (一)明确目标,聚焦重点。重大专项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强调坚持自主创新,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关键领域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机制,统筹资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部门、地方、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各方面积极性,加强重大专项与国家其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重大工程的衔接,推动军民融合,集成和优化配置全社会科技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