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期中测试卷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1mol,则反应速率为

A. υ(H2)= 0.3 mol/(L·min)

B. υ(N2)=0.2mol/(L·min)

C. υ(NH3)=0.2 mol/(L·min)

D. υ (NH3)=0.1mol/(L·min)

2.电子计算器所用的纽扣电池中,还原剂是锌,氧化剂是

,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分别是: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 B.放电时,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C.锌为负极 D.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2O===CO+H2 ΔH=+131.3 kJ·mol-1

B.H2(g)+

O2(g)===H2O(l) ΔH=-285.8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4.可逆反应P(g)+Q(g)

R(g)+S(g)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事实中,可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Q的同时生成n mol R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R 的同时生成n mol S

C.反应器内P、Q、R、S四种气体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反应器内P、Q、R、S四种气体共存

5.已知:H2(g)+F2(g) = 2HF(g)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

体的能量

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 热量

6.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0.1mol的Cu(OH)2,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与电解前相同,则电解时

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7.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相同质量的

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B.

C.

D.

8.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水,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负极:Pb + SO42――2e―== 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2e― == PbSO4+ 2H2O

若制得0.1mol 的H2,此时电池内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0.025 mol B.0.50 mol C.0.10 mol D.0.20 mol

9.将两金属A、B分别用导线相连接,并同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发现A极的质量增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A>B

B.A极是正极,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盐酸

C.B极是负极

D.要判断A极与B极是正极还是负极,还需考虑电解质溶液

10.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若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1,则H2燃烧热为

241.8 kJ·mol-1

B.若C(石墨,s) =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

则20.0g 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

D.已知2C(s)+2O2(g) =2CO2(g)ΔH1;2C(s)+O2(g) =2CO(g)ΔH2,则

ΔH1>ΔH2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是:气态>液态>固态

B.焓变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自发反应的反应速率肯定很快

1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数值都相等

B.已知C(s)+

O2(g)=C O(g) △H=-110.5 kJ·mol-1,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3.如右图两个电解槽中,A、B、C、D均为石墨电极。若电解过程中共有0.02mol电子通过,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A极上最多可析出铜0.64g

B.甲烧杯中B极上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

C.乙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D极附近先变红

D.烧杯中C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

14.对于可逆反应:m A(g) + n B(g)

x C(g),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 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 > 0, m + n > x B.△H > 0, m + n < x

C.△H < 0, m + n < x D.△H < 0, m + n > x

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且b> a 。

Hg(l)+1/2O2(g)=HgO(s)△H =-a kJ·mol-

1

Zn(s)+1/2O2(g)=ZnO(s)△H =-b kJ·mol-1

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为

A.-(b-a)kJ·mol-1 B.+(b-a)kJ·mol-1

C.(b-a) kJ·mol-1 D.(b+a) kJ·mol-1

1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D.电解池中的阳极和原电池中的负极上都发生还原反应

17.对于2H2(g)+O2(g)=2H2O(g)△H=-483.6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与氧

气反应放出483.6kJ 热量

B.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 水蒸气时放出483.6kJ 热量

C. 2个H2分子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3.6kJ

D. 2molH2与1molO2生成2mol水蒸气放出483.6kJ热量

18.下图是反应CO(g)+2H2(g) = 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

C.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H=-510 kJ·mol-1

D.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

的能量变化

19.某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正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增大

C.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D.容器内H2的质量分数增大

20.把甲、乙、丙、丁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甲、乙相连,甲的质量减少;丙、丁相连,丁上有气泡逸出;甲、丙相连,甲上发生氧化反应;乙、丁相连,乙是电子流入的一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甲>丙>丁>乙 D.乙>丁>丙>甲

21.下列过程不用熵判据判断的是

A.氯化铵与结晶氢氧化钡混合研磨,很快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B.冬天一杯热水很快变冷

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

22.SF6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绝缘材料,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3F2(g) = SF6(g) ΔH= ―1220 kJ/mol 。已知:

1mol S(s) 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 键需吸收的能量为160 kJ ,则断裂1mol S—F 键需吸收的能量为

A.330 kJ B.276.67 kJ C.130

kJ D.76.67 kJ

23.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

B(g)+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是气态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不是气态

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A,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24.对于A2+3B2

2AB3反应来说,以下反应速率表示反应最快的是

A.v(AB3)=0.5 mol/(L·min) B.v(B2)=0.6

mol/(L·min)

C.v(A2)=0.4 mol/(L·min) D.无法判断

25.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

2NH3(g)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A.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B.c(N2)∶c(H2)∶c(NH3)=1∶3∶2

C.断开1 mol H-H的同时形成1 mol H-H

D. 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 mol N2,同时消耗3 molH2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0分)

26、(5分)反应A(g)+B(s)

C(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C的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 升温___ ; (2) 增大压强_ ; (3) 增大容器容积

_ ;

(4) 加正催化剂____ ; (5) 加入B___ 。

27、(6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18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44kJ,则反应H2(g)+

O2(g)

H2O(1)的△H=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kJ·mol-1。

28、(5分)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FeO(s)+CO(g)

Fe(s)+CO2(g)△H﹥0,已知:1100oC时,K=0.263;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

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常数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oC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

v(正) v(逆)(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

是。

29、(12分)有右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是_______池,B是_______池。

(2)装置A中的Zn极是_______极,

Cu极上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锌与铁组成的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锌被腐蚀而另一种金属被保护,这种保护方法叫做 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

(4)装置B中是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CuSO

混合溶液,溶液体积为500mL。当装置A中Zn棒质量减少32.5g时,C

上质量增加________g;

30、(10分)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下列情况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平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3mol H—H键,同时生成2 mol C=O键

D.混合气体中 c (H2) : c (CH3OH) = 3:1

(3)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v(H2)为mol·L-1·min-1

(4)下列措施中能使(3)题中n(CH3OH)/n(CO2)增大的有。(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H2O(g)从体系中分

D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E.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31、(12分)甲醇汽油是由10%一25%的甲醇与其他化工原料、添加剂合成的新型车用燃料,可达到国标汽油的性能和指标。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Ⅰ、工业上合成甲醇一般采用下列反应:CO(g)+2 H2(g)

CH3 OH(g)△H=a kJ·mol-1,

下表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1)由表中数据判断△H a 0(填“>”、“=”或“<”)。

(2)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5 mol·L-1,则此时的温度为 0C。

(3)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①反应从2 min到4 min之间,H2的反应速率为。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③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H2的浓度

(4)甲醇在化学电源方面也有着重要应用。写出以甲醇为燃料,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

式:。

高二年级化学答题卷

二、填空题

高二()班姓名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

_________

26、

(1)(2)(3)(4)(5)

27、⑴ ;

_______ _______

28、⑴ ________ (2) ______

29、(1)________, _________。(2)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

30、

(1)

(2)

(3) (4)

31、(1)(2)

(3)① ②③

(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BAC DBDCB ADCDA DDDBC BABCB

二填空题

26、(1)增大 (2)增大 (3)减小 (4)增大 (5)不变

27、(1) H2g+

O2g=H2Og H1=-241.8 kJ·mol1

(2)H2(g)+

O2(g) = H2O(1)的△H=-(241.8 +43 .992)=-285.8kJ·mol1

(3)285.8kJ·mol1。

28

29

30.(1)K=c(CH3OH)c(H2O)/c(CO2)c3(H2);放热;(2)CD;(3)0.225;(4)CE;

31.

(1)<(2分)

(2)310(2分)

(3)①0.3mol/(L·min)(2分)②62.5%(2分)③A(2分)(4)2 CH3OH—12 e- +16 OH-=2CO32- + 12 H2O(2分)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一、细心读题,规范填写。 1. 40753657中,4在()位,表示();6在()位,表示()。 2. 四千九百八十七万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六十九亿五千二百万零三百写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3. 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4,百万位上是8,千位上是2,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①三亚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占地约1920()。 ②一个人工湖的湖面面积约3()。 5. 一列高速列车每小时行驶340千米,可以写成()。它连续行驶5小时,共行驶()千米。 6. 已知A×B=400,如果B不变,A×4,则积是();如果A不变,B除以2,则积是()。 7. 200公顷=()平方千米45公顷=()平方米 7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8.如下图,已知∠1+∠2=120°,∠1=40°,那么∠2=(),∠3=()。 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时和()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10.把6800004,6800040,6800400,6840000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二、反复比较,众里挑一。(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下面( )的角。 A. 105° B. 15° C. 25° D. 135° 2. 有一条( )的长度是15厘米。 A.直线B.射线C.线段D.角 3. 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 )。 A. 180° B. 90° C. 60° D. 45° 4. 张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0米/分。照此计算,他1小时所行的路程为( )。 A. 250米B.15000米C.250000米D.25千米 5. 在89□649≈90万中,□里可填的数字是( )。 A.0~4 B.5~9 C.6~9 D.0~5 6. 每本书35元,小明买了24本。用竖式计算买书花的钱数,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 )。 A.买4本书的价钱B.买20本书的价钱 C.买2本书的价钱D.无法确定 三、火眼金睛,巧妙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2. 在读“500708090”时,要读出4个0。( )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大题17小题, 每小题3分,共51分) 1.科学家目前正在求证一种仅由中个中子组成的微粒,这种微料称为“四中子”,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呈电中性B.带四个单位负电荷 C.带四个单位正电荷D.质量数为2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氯化钾 B.二氧化碳C.碳酸钠 D.乙烷 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O2 B.CO2C.NH3 D.SO2 4.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存在()A.NO3-B.Fe3+C.SO42- D.Mg2+ 5.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A.浓硫酸 B.稀硫酸C.浓硝酸 D.稀硝酸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燃烧是放热反应B.H2SO4与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 C.CaO与H2O反应是吸热反应D.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 7.下列化学反应中,H2SO4作为氧化剂的是()A.2NaOH+H2SO4=Na2SO4+2H2O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BaCl2+H2SO4=BaSO4↓+2HCl D.CuO+H2SO4=CuSO4+H2O 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H+ Na+ OH-B.Na+ NO3- Cl- C.K+ H+ HCO3-D.Ca2+ SO42- CO32- 9.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较多的黑烟B.分子中含有三个C-C键和三个C=C键C.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为6:1 D.通入氢气即可发生加成反应 10.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SO4=H2++SO42-B.Ba(OH)2=Ba2++OH- C.NaNO3=Na++NO3-D.HclO=H++Cl-+O2- 11.下列物质可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的是 () A.稀盐酸 B.水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1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1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Cu. 64 A 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B.水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C.水的电离是放热过程 D.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在50 ℃时水的pH小于7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 C.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 3.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A. B. C. D.NH3.H2O 4.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 7 D.无法确定 5.氯化铜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铁杂质,若要制得纯净的氯化铜(Fe(OH)3沉淀的pH是3.7,Cu(OH)2沉淀的pH是6.0),向溶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OH B.CuO C.Cu(OH)2 D.Cu(OH)2CO3 6.常温时,将足量的AgCl固体分别加入同体积的下列各溶液中,溶解的AgCl最少的是()。 A.1 mol·L-1的MgCl2溶液B.2 mol·L-1的NaCl溶液 C.1.4 mol·L-1的BaCl2溶液 D.1 mol·L-1的AlCl3溶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 W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 C.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 D.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H+离子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0.1 mol/L KOH溶液和0.1 mol/L氨水中,其c(OH-)相等 C.pH为1的盐酸的c(H+)是pH为3的盐酸的100倍 D.Na2 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两倍 10.用锌和1 mol/L稀硫酸溶液制取氢气,欲提高制取氢气的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改用98%的浓硫酸 B.使用更小颗粒的锌粒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类型:A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 2014.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C.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2.250℃和101 kPa时,反应2N2O5(g)= 4NO2(g)+ O2(g) ΔH = +56.76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D.是熵增加的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被氧化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为保护地下铁管不受腐蚀,将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2SO4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 A.溶液pH变大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填空(每空1分,计31分) 1、计算769÷39时是把39看作()来试商的,商的最高位是()位;125÷25的 商是()位数. 2. 435里最多有()个70. 3. 要使□52÷35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要使728÷□2的商是一位数,□里最 小填(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升=( )毫升 5000毫升=( )升 ()毫升=10升 540分=()秒 5.在○里填上“﹥”、“﹤”或“=”. 50000毫升○5升 960÷24 ○960÷8÷3 1升500毫升○6升 30×6 ○630÷3 240÷12○ 2 750÷30 ○750÷50 6.在括号里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桶色拉油有5();一个茶杯的容量是400(); 一瓶牛奶有250()汽车油箱的容量是40(). 7.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 8.用4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下列各立体图形.(填序号) ①②③④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是() 的是() 9.根据4800÷160=3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80÷16=() 4800÷1600=() 2400÷80=()

. ( )个 ( )个 ( )个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一瓶3升的油,可以把( )量是500毫升的瓶子装满. A. 4 B. 5 C. 6 2.把除数54看作50来试商,商( ). A.可能偏大 B.可能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3.如果68÷5=13……3,那么6800÷500=13……( ). A.3 B.30 C.300 4.在一道除法算式中,余数是52,除数最小是( ) A. 51 B. 52 C. 53 5.四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丁丁是四1班的同学,他的身高( ) A. 一定是142厘米 B.不可能是142厘米 C.可能比142厘米高,也可能比142厘米矮,也可能就是142厘米. 三、计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810÷90= 63×3= 480÷40= 37×2= 62+38= 44-27= 54÷2= 400÷50= 51÷17= 490÷70= 2.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4×2+2×3=14分) * 928÷29= *198÷28= 810÷50= 250÷43= 288÷36= 验 算 验 算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s)====2KCl(s)+3O2(g) ΔH=- kJ·mol-1 ΔS=1 110 J·mol-1·K-1 (g)====C(s,石墨)+1/2 O2(g) ΔH = kJ·mol-1ΔS=- J·mol-1·K-1 (OH)2(s)+2H2O(l)+O2(g)====4Fe(OH)3(s) ΔH =- kJ·mol-1 ΔS =- J·mol-1·K-1 (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 = kJ·mol-1ΔS = J·mol-1·K-1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A、(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 C、 MgCO3(s)=MgO(s)+CO2(g) D、2CO(g)=2C(s)+O2(g) 3.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 (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

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 . (NH 3) = mol/(L ·s ) B .v (O 2) = mol/(L ·s ) C .v (NO) = mol/(L ·s ) D .v (H 2O) = mol/(L ·s ) 4.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 2C (g ),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 -1 ·s -1 ②用物质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 ·L -1 ·s -1 ③平衡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平衡时物质B 的浓度为·L -1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 (气)+B(气) 2C (气)+D (气)若最初加入的A 和 B 都是4 mol ,在前10s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 ·s),则10s 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l -1 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硝酸钾溶液 D 硫酸铵固体 7. 将ag 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图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g(b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 ΔH =-55.6 kJ·mol -1。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等于( ) A .-67.7 kJ·mo l -1 B .-43.5 kJ·mol -1 C .+43.5 kJ·mol -1 D .+67.7 kJ·mol -1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l);△H 1;2H 2(g)+O 2(g)=2H 2O(g);△H 2 B.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C.C(s)+1/2O 2(g)=CO(g);△H 1; C(s)+O 2(g)=CO 2(g);△H 2 D.H 2(g)+Cl 2(g)=2HCl(g);△H 1; 1/2H 2(g)+1/2Cl 2(g)=HCl(g);△H 2。 4.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 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 5.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A 或B 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B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D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6.(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第一学期中)如下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⑤④②①③⑥ C.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②④①⑥ 7.(2013届山东枣庄期中考试)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 (g ) +B (g ) 2 C (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 l·L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爽爽文库汇编之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一、仔细想,认真填。(每空1分,共27分) 1.62610600,从右边起,第一个“6”表示6个( ),第二个“6”表示6个( ),第三个“6”表示6个( )。 2.(2019·广东广州)在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达到788200000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其中“2”在( )位上,表示 (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今年新增网民三千五百零九万人”,横线上的数写作( )。 3.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的九寨沟号称“水景之王”,其总面积约为620()。 4.在○里填上“>”“<”或“=”。 3403400○30403400 6亿2千万○620000000 7030030○704万 10020000○1千万 50000平方米○5公顷 30平方千米○300公顷 5.14□780≈15万,□里最大可填( ),最小可填( )。 6.已知A×B=50,如果A不变,B乘3,则积是( );如果B不变,A除以5,则积是( )。 7.右图中有( )条线段,( )条射线,( )条直线。∠1=( ),∠2=( )。 8.用0,2,3,6,8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积最大是( ),最小是( )。 二、仔细想,认真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状状家的客厅面积很大,约28公顷。( ) 2.在10的后面添上8个0,这个数就变成了10亿。( ) 3.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4.计算器上和都具有清除功能。( )

5.一个因数除以5,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也要除以5。( ) 三、仔细想,认真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有一条( )的长度是50厘米。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下面的三个选项中,占地面积最接近1公顷的是( )。 A.1间教室的面积 B.1个篮球场的面积 C.1个标准操场的占地面积 3.用一副三角尺能拼成( )的角。 A.95° B.115° C.135° 4.在999×99中,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 A.乘10 B.除以10 C.不变 5.用三个6和三个0组成六位数,其中读出两个0的是( )。 A.666000 B.660060 C.600606 6.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为800万,这个数不可能是( )。 A.8004789 B.8005001 C.7999870 7.如果a×10=b×20(a、b不为0),那么a与b相比,()。 A.a大 B.b大 C.a与b相等 四、计算。(共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20×4= 70×80= 300×31= 25×40= 59×42≈ 198×31≈ 129×71≈ 299×50≈ 2.列竖式计算。(12分) 187×53= 305×27= 530×48= 432×50= 703×80= 730×40= 五、画一画。(共9分) 1.以下面射线的端点为角的顶点,以射线 2.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复习课程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 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NH3(g)+HCl(g))=NH4Cl(s)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N2(g)+3H2(g) 2NH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 H2多, 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 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 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S(s,正交)===S(s,单斜) ΔH=-0.33 kJ·mol-1 C.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D.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 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0~5 min内,v(H2)=0.1 mol·(L·min)-1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 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我来填一填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9600000=________万 40800000=________万 2.先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再按角的大小分一分.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锐角:________ 直角:________ 钝角:________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56×16=(156÷________)×(16×39) 4.100mm=________cm 9km=________m 2m70cm=________cm 8dm4cm=________cm 5.线段的两个端点都没有限制地延长,就变成________. 6.比直角小的角叫做________,比直角大的角叫做________。 7.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________。 8.读出下面的数,然后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血管总长约40000000米. 40000000=________米 9.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0000平方米,合________公顷。小军和他的家人居住在面积是110________的房子里,他们在桌面面积是90________的桌子上用餐。 10.三千零四亿零九十万零二百写作________,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 11.在横线上填上“>”“<”或“=”. 56亿________5600000000 830000________803333 6666966________6669666 12.最大的六位数是________,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万。

化学反应原理自测试题11页word

月考一复习题 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命名 1.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0.1 mol某有机物的蒸汽跟过量O 2混合后点燃,生成13.2gCO 2 和5.4gH 2 O,该有机物 跟金属钠反应放出H 2,又能跟新制Cu(OH) 2 悬浊液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还能跟乙酸反应生成酯 类化合物,该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CH 3一CH(OCH 3 )一CHO B. C.D. 3.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1,3—二丁烯B. 3—丁醇 C.甲基苯酚D.2—甲基丁烷 4.蛭得净M是一种抗血吸虫病药,其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可看作是酚类化合物B.M可看作是芳香族化合物 C.M可看作是磷酸的酚酯D.M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5.《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人因食用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这足以说明,目前由于奸商的违法经营,已使“瘦肉精”变成了“害人精”。“瘦肉精”的结构可表示为: 下列关于“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为313.5 g B.属于芳香烃 C.分子式为C 12H 19 Cl 3 N 2 O 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6.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 2 发生加成反应 B.2一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C.甲苯在—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硝基甲苯的反应 D.2,2—二甲基丙烷和氯气等物质的量反应 7.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A.溴乙烷中滴入AgNO 3 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2H+=Ca2++H 2 O+CO 2 ↑ 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 Fe3++Cu=Fe2++Cu2+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8.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B. C. D. 9.美军为打击躲藏在阿富汗山洞中的恐怖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BLU—82的高效能燃料空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除产生高温外,还可使山洞内的氧气耗尽,致使所有生物窒息死亡而山洞不致完全崩塌,以便后续军队进入山洞鉴别死者身份。燃料空气弹所装炸药的成分之—是环氧乙烷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供参考)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2O NH4++OH- ,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4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 A.仅①②③⑤ B. 仅③⑤ C. 仅③ D. 仅①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29分) 1. 3900258000读作(),它是由3个()、9个()、2个()、5个()和8个()组成的. 2. 一亿是10个().是100个(). 3. 最高位是亿位的数是一个()位数,一个六位数的最高位是(). 4. 一个数的亿位和千位上都是6,其余各位都为0,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5. 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2公顷=()平方米 60平方千米=()公顷 8公顷=()平方米 1平方千米=()平方米 600000平方米=()公顷 3公顷10平方米=()平方米 6. 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7. 250乘80的结果的末尾有()个0. 8. 34的8倍是(),24倍是(). 9. 飞机每小时飞行789千米,我们可以说飞机的飞行速度是(). 10. 小李每分钟可以打字134个,照这样计算,她1小时可以打字()个. 11.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1)两个因数的积是28,其中一个因数乘80,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是(). (2)两个因数的积是790,其中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除以100,那么积 是(). 二.判断.(10分) 1.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应该先比较两个数的位数是不是相同. ()

2. 与千万位相邻的数位是亿位和万位. () 3. 测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平方米”作单位. () 4. 学校多媒体教室的面积大约是69平方米. () 5.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直角. () 三.选择.(10分) 1. 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16000007 B.5020400 C.65001000 2. 一个数,万级上是15,个级上是206,这个数是(). A.15206 B.152060 C.150206 3. 在2和6之间添上()个0,这个数才能读作二亿零六. A.6 B.7 C.8 4.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00米,宽1500米,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公顷. A.3000000 B.300 C.30 5. 李爷爷步行的速度是4千米/时,王爷爷步行的速度是65米/分钟,张爷爷每分钟走70米.他们之中()走的最快. A. 李爷爷 B.王爷爷 C.张爷爷 四.计算.(34分) 1. 直接写得数.(8分) 40×120= 15×300= 120×50= 35×400= 260×30= 24×60= 18×300= 25×40= 2. 列竖式计算.(18分) 301×20= 512×17= 140×62= 205×46= 802×11= 154×27= 3. 脱式计算.(8分)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卷

秘密★启用前 2012年重庆一中高2013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 化学试题卷2012.4 化学试题共6页。满分100 分。时间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Br-80 第I卷(48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有机化学发展初期,在有机物组成元素定量分析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A.李比希B.凯库勒 C.侯德榜D.范霍夫 2.下列有机物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CH2=CH2与 B.与 C.CH2=CH—CHO与CH2=CH—CH2—CHO D.CH3CH2—NO2与HOOC—CH2—NH2 3.下列试剂,不能用于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是 A.溴水B.KSCN溶液 C.NaOH溶液D.苯酚溶液 4.现有四支盛有不同溶液的试管,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后,体系颜色不会发生突变的是 A.将乙醛滴入KMnO4(H+)溶液 B.将苯滴入Br2(CCl4)溶液 C.将乙醇滴入K2Cr2O7(H+)溶液 D.将醋酸滴入溶液 5.下列处置方法妥当的是 A.将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丢弃到垃圾桶中 B.若苯酚溶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清洗 C.将实验剩余的K2Cr2O7(H+)溶液倒入水槽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D.乙醚易燃、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在制取它时,远离明火,并保持通风6.下列性质比较结果错误的是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总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检测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B.乙醇C.醋酸D.铜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CaCO,受热分解B.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C.C与CO2反应D.Ba(OH)2·8H2O与NH4C1反应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的是() A.HClO B.NaCl C.FeCl3D.CH3 COONa 4.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B.c(OH一)

7.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pH保持不变的是() A.HCl B.NaOH C.Na2SO4D.NaCl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H+、NH4+、CO32-B.Fe3+、Cl-、NO3- C.Na+、OH-、HCO3-D.Al3+、OH-、NO3- 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阴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B.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形成时放出能量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含0.1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0.2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B.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电子转移D.所有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越好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包括10小题,共20分) 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 C .小苏打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D .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2. 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⑥③①②⑤ B. ⑤①②⑥④③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3.相同温度浓度的溶液,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4、对于0.1mol ·L -1的Na 2S 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 (S 2-)>c (OH -)>c (HS -) B .c (Na + )=2c (S 2-)+c (OH -)+c (HS - ) C .向Na 2S 溶液中加水稀释,其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能促进水的电离 5.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 (s )+H 2O (g ) CO (g )+H 2(g ),当增加反应物 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当增大N 2的浓度时,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 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 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 移动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理科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 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 56 :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乙炔在O2中的燃烧B.()2·8H2O与4的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2. 已知下列数据: 4(s)+3O2(g)=22O3(s) △H=-3350·-1 2(s)+O2(g)=2(s) △H=-544·-1 则2(s) +3(s)=2O3(s) + 3(s)的△H是() A.-859 ·-1B.+1403 ·-1 C.-1718 ·-1D.-2806·-1 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4.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 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介质中的正极反应式:O2+2H24e一=4- B.用铁棒作阳极、碳棒作阴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12H22↑2↑+2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22 e-=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一2e—=2+ 6.在相同温度时,100 0.01 ?1的醋酸溶液与10 0.1 ?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 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的物质的量 B.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 中和时所需的量 D. 3的物质的量 7.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 以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板中的铁做负极,电极反应为— 2 2+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氧气生成 C.放电时-向正极移动 D.电池总反应为:2+2H2 2+H2↑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为7的溶液中:+、K+、、- B.在能使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S2-、、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2+、、 D.在由水电离出的c(-)=10-13 ·L-1的溶液中:+、2+、-、I-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12小题,第2、3、8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2019春?玄武区校级期中)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和千万位上都是6,十亿位和十万位上是4,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这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2.(2019秋?蓬溪县期中)392008009读作,它是一个位数,其中”3”在位上,表示,”2” 在位上,表示,”8”在位上,表示. 3.(2019秋?绵阳期末)射线有个端点,有两个端点,直线有端点,角的两边是两条线.4.(2019春?灌南县校级月考)飞机每小时飞行960千米,每小时960千米可以写成,读作.5.(2019?长沙)3点15分时针与分针成度的角. 6.(2019秋?民勤县校级期中)我会数:如图1共有条线段,图2共有个角. 7.(2019秋?东莞市期末)某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504万,原数最大是,最小是.8.(2019春?泰兴市校级期中)在横线上填上”>““<“或”=“. 29325030073024万2500030000万3亿3094 ? ?6053 9.0.85公顷=平方米86000平方米=公顷 10.(2019春?泗洪县期中)一亿里面有个千万,个十万是一百万. 11.(2019春?洪泽区校级期中)五亿九千零八十万写作,1738406002读作. 12.(2019?郑州模拟)6□9886 ≈亿,□里最小能填. ≈万,□里最大能填;23□500000024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3.(2019?嘉陵区模拟)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2倍.() 14.(2019秋?芷江县期末)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数单位.() 15.(2019秋?凤冈县期中)只有用量角器才能画出角.(). 16.(2019春?沛县月考)两个末尾没有0的数相乘,积的末尾也可能有0.()17.(2019?衡水模拟)等于90?的角叫直角,大于90?的角叫钝角.() 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