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一般要求、鉴定机构和人员、鉴定申请、图样要求、安全性能鉴定、节能环保审查、文件修改与引进以及记录、报告和盖章。

本文件中的设计文件鉴定包括安全性能鉴定和节能环保审查。

安全性能鉴定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调整范围内的工业锅炉设备、锅炉范围内管道、安全附件和仪表、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等涉及安全性能的内容。

节能环保审查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调整范围内以煤、油、气和生物质为燃料的工业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等涉及节能、环保的内容。

燃用其它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节能审查参照本导则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SG G000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G0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TSG ZF001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T 150 压力容器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

GB/T 2900.48 电工名词术语锅炉

GB/T 9439 灰铸铁件

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6507 水管锅炉

GB/T 16508 锅壳锅炉

GB/T 17410 有机热载体炉

GB/T 21434 相变锅炉

GB/T 21435 相变加热炉

GB 23971 有机热载体

GB 24511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

GB/T 24747 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

GB/T 36699 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

JB/T 8659 热水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

NB/T 47034 工业锅炉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 2900.48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锅炉设计文件boiler design documents

锅炉建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设计图样、设计计算文件、设计说明文件等。

3.2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the appraisal Institution of boiler design documents

是指国家市场监管部门文件规定负责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机构,或锅炉产品制造监督检验单位。

3.3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appraisal of boiler design documents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按照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对锅炉制造单位提供的锅炉设计文件中有关安全、节能环保的内容所进行的符合性审查。

3.4

安全性能鉴定safety performance appraisal

是指对锅炉设计文件中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的符合性审查。

3.5

节能环保审查energy saving ah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eview

是指对锅炉设计文件中的经济性能、环保性能是否符合《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等安全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及国家有关规定的符合性审查。

4总则

4.1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及时的原则。

4.2 安全性能鉴定和节能审查工作应当一并进行。

4.3 申请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制造单位,应当获得相应级别的锅炉制造许可。锅炉制造单位对其制造的锅炉产品设计质量及锅炉设计文件的完整性、一致性负责。

4.4 设计文件鉴定工作应当在锅炉制造前进行,鉴定通过的锅炉设计可用于制造。

5鉴定机构和人员

5.1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加强对鉴定人员的管理,合理配备鉴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及时完成鉴定工作,对鉴定结果负责。

5.2 鉴定人员应当具有锅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熟悉有关锅炉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政策,具有较全面的锅炉专业知识。

5.3 鉴定机构及其人员应当对锅炉制造单位提供的资料妥善保管,并负有保密义务。

6鉴定申请

6.1 锅炉制造前,制造单位应当向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提交《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见附录A),并按照《申请单位提供的锅炉设计文件清单》(见附录B)提供锅炉设计文件。

6.2 首次申请或者锅炉制造许可证发生变化时,还应当提供本单位取得的制造许可证(或者制造许可申请被受理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复印件应加盖单位公章。

6.3 针对特殊情况,鉴定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申请单位提供其他与设计文件鉴定工作相关的技术文件或资料。

7图样要求

7.1 申请单位提供的图样应符合GB/T4458、GB/T11943等相关制图标准的规定。

7.2 锅炉设计文件中应注明相应的技术要求:胀接、焊接、热处理、检验检测标准和要求,出厂资料、产品铭牌等,其内容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7.3 锅炉零部件的结构形式采用国家锅炉设计标准规定标准结构的,被鉴定的设计文件中可以不包括其具体的设计图样和相应的计算资料,但必须在其关联的图样和资料中说明其采用的国家标准及具体的结构种类。

7.4 设计文件中有关设计、审核、批准(审定)等人员签名应齐全。

8安全性能鉴定

8.1 一般原则

锅炉的总体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的原则。材料的选用、结构形式和尺寸、锅炉水位设计、开孔布置和结构、焊缝布置和焊接结构、管座高度等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8.1.1 材料选用

8.1.1.1 锅炉受压元件用钢板、钢管、锻件、铸钢件、铸铁件、紧固件以及拉撑件和焊接用材料按本文件附件C选取。

8.1.1.2 锅炉受压元件采用新材料时,应符合本文件8,10.7的要求。

8.1.1.3 锅炉受压元件采用境外牌号材料规定如下:

a)应当是境外锅炉用材料标准中的牌号,或者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工艺性能与国内锅炉用材料相类似的材料牌号,或者成熟的锅炉用材料牌号;

b)按照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进行验收;

c)首次使用前,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成形工艺试验;

d)应当采用该材料的技术标准或者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强度计算。

8.1.2 水管锅炉锅筒取用壁厚

水管锅炉锅筒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6mm。

8.1.3锅壳锅炉壁厚及炉胆长度

8.1.3.1 锅壳内径大于1000mm 时,锅壳筒体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6mm;当锅壳内径不大于1000mm 时,锅壳筒体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4mm。

8.1.3.2 锅壳锅炉的炉胆内径应当不大于1800mm,其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8mm,并且不大于22mm;当炉胆内径不大于400mm 时,其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6mm。

8.1.3.3 卧式内燃锅炉的回燃室筒体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10mm,并且不大于35mm。

8.1.3.4 卧式锅壳锅炉平直炉胆的计算长度应当不大于2000mm,如果炉胆两端与管板扳边对接连接时,平直炉胆的计算长度可以放大至3000mm。

8.1.4 胀接连接

8.1.4.1 胀接连接的锅筒(壳)的筒体、管板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l2mm。

8.1.4.2 胀接连接的管子外径应当不大于89mm。

8.1.5 安全水位

8.1.5.1 水管锅炉锅筒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保证下降管可靠供水。

8.1.5.2 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100mm;锅壳内径不大于1500mm的卧式锅壳锅炉,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75mm。

8.1.5.3锅炉的最低及最高安全水位应当在图样上标明。

8.1.5.4 直读式水位计和水位示控装置开孔位置,应当保证该装置的示控范围包括最高、最低安全水位。

8.1.6 主要受压元件的连接

8.1.6.1 基本要求

a)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包括锅筒(壳) 、启动(汽水)分离器、集箱、集中下降管、炉胆、回燃室、汽水管道的纵向和环向焊缝,以及封头、管板、炉胆顶和下脚圈等的拼接焊缝]应当采用全焊透的对接接头;

b)锅壳锅炉的拉撑件不应当拼接。

8.1.6.2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 卧式内燃锅壳锅炉、锅壳式余热锅炉以及贯流式锅炉,除受烟气直接冲刷的部位(详见图8-1)的连接处以外,在符合下列要求的情况下,其管板与炉胆、锅壳可采用T 型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得采用搭接连接:

a)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并且坡口经过机械加工;

b)管板与筒体的连接采用插入式的结构(贯流式锅炉除外);

c)T型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计算厚度不小于管板(盖板)的壁厚,并且其焊缝背部能够封焊的部位均应当封焊,不能够封焊的部位应当采用氩弧焊或混合气体保护焊打底,并且保证焊透;

d)T型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按照NB/T 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有关要求进行超声检测。

图8-1 不允许采用T型接头连接的部位

8.1.6.3锅炉管接头与锅筒(壳)、集箱、管道的连接,在以下情况下应当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

a)强度计算要求全焊透的加强结构型式;

b) A 级高压及以上锅炉管接头外径大于76mm 时;

c)A级锅炉集中下降管管接头;

d)下降管或者其管接头与集箱连接时(外径小于或者等于108mm,并且采用插入式结构的下降管除外)。

8.1.6.4 A级锅炉外径小于32mm 的排气、疏水、排污和取样管等管接头与锅筒、集箱、管道相连接时,应当采用厚壁管接头。

8.1.7 胀接管孔

8.1.7.1 胀接管孔间的净距离应当不小于19mm。

8.1.7.2 胀接管孔中心与焊缝边缘以及管板扳边起点的距离应当不小于0.8d(d 为管孔直径),并且不小于0.5d+12mm。

8.1.8 对接焊缝

8.1.8.1受热面管子及管道(盘管及成型管件除外)对接焊缝应当位于管子直段上。

8.1.8.2 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缝中心线至锅筒(壳)及集箱外壁、管子弯曲起点、管子支、吊架边缘的距离至少为50mm,对于A 级锅炉此距离至少为70mm(异种钢接头除外);对于管道此距离应当不小于100mm。

8.1.9除了球形封头以外,扳边的元件(例如封头、管板、炉胆顶等)与圆筒形元件对接焊接时,扳边弯曲起点至焊缝中心线的直段距离均应当不小于25mm,当扳边元件内径大于600mm时,该距离应当不小于38mm。

8.1.10 B级以上(含B 级)蒸汽锅炉,凡能够引起锅筒(壳)壁或者集箱壁局部热疲劳的连接管,如给水管、减温水管等,在穿过锅筒(壳)壁或者集箱壁处应当加装套管。

8.1.11定期排污管

8.1.11.1 锅炉定期排污管口不应当高出锅筒(壳)或者集箱内壁的最低表面。

8.1.11.2 小孔式排污管用做定期排污时,小孔应当开在排污管下部并贴近筒体底部。

8.1.12 门孔的设置和结构

8.1.12.1锅炉上开设的人孔、头孔、手孔、清洗孔、检查孔、观察孔的数量和位置应当满足安装、检修、运行监视和清洗的需要。

8.1.12.2集箱手孔孔盖与孔圈采用非焊接连接时,应当避免直接与火焰接触。

8.1.12.3微正压燃烧的锅炉,炉墙、烟道和各部位门孔应当有可靠的密封,看火孔应当装设防止火焰喷出的联锁装置。

8.1.12.4 锅炉受压元件人孔圈、头孔圈与筒体、封头(管板)的连接应当采用全焊透结构,人孔盖、头孔盖、手孔盖、清洗孔盖、检查孔盖应当采用内闭式结构;对于B 级及以下锅炉,其受压元件的孔盖可以采用法兰连接结构,但不得采用螺纹连接;炉墙上人孔门应当装设坚固的门闩,炉墙上监视孔的孔盖应当保证不会被烟气冲开。

8.1.12.5锅筒内径大于或者等于800mm 的水管锅炉和锅壳内径大于1000mm 的锅壳锅炉,均应当在筒体或者封头(管板)上开设人孔,由于结构限制导致人员无法进入锅炉时,可以只开设头孔;对锅壳内布置有烟管的锅炉,人孔和头孔的布置应当兼顾锅壳上部和下部的检修需求;锅筒内径小于800mm 的水管锅炉和锅壳内径为800mm~1000mm 的锅壳锅炉,至少应当在筒体或者封头(管板)上开设一个头孔。

8.1.12.6 立式锅壳锅炉(电加热锅炉除外)下部开设的手孔数量应当满足清理和检验的需要,其数量不少于3个。

8.1.13 门孔的尺寸(注8-1)

8.1.13.1 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人孔应当不小于280mm×380mm,圆形人孔直径应当不小于380mm,人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19mm,人孔盖凸肩与人孔圈之间总间隙应当不超过3mm(沿圆周各点上不超过1.5mm),并且凹槽的深度应当达到能够完整地容纳密封垫片。

8.1.13.2 锅炉受压元(部)件上,椭圆头孔应当不小于220mm×320mm,颈部或者孔圈高度不应当超过100mm,头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15mm。

8.1.13.3 锅炉受压元件上,手孔短轴不应当小于80mm,颈部或者孔圈高度不应当超过65mm,手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6mm。

8.1.13.4 锅炉受压元件上,清洗孔内径不应当小于50mm,颈部高度不应当超过50mm。

8.1.13.5 炉墙上椭圆形人孔一般应当不小于400mm×450mm,圆形人孔直径一般应当不小于450mm,矩形门孔一般应当不小于300mm×400mm。

注8-1:如果因结构原因,颈部或者孔圈高度超过本文件8.1.13规定,门孔的尺寸应当适当放大。

8.2 安全附件、仪表和保护装置

8.2.1 基本要求

安全附件、仪表和保护装置的数量、规格、类型、参数、型式、安装位置、保护装置的整定值等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阀门、仪表的配置要求应在管路阀门仪表图的技术条件中详细说明。

8.2.2 安全阀

8.2.2.1 每台锅炉至少应当装设两个安全阀(包括锅筒和过热器安全阀)。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可以只装设一个安全阀:

a)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0.5t/h的蒸汽锅炉;

b)额定蒸发量小于4t/h且装设有可靠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的蒸汽锅炉;

c)额定热功率小于或者等于2.8MW的热水锅炉。

8.2.2.2除满足本导则8.2.2.1的要求外,以下位置也应当装设安全阀:

a)可分式省煤器出口。

b)多压力等级余热锅炉,每一压力等级的锅筒和过热器。

8.2.2.3安全阀选用

a)蒸汽锅炉的安全阀应当采用全启式弹簧安全阀、杠杆式安全阀或者控制式安全阀(脉冲式、气动式、液动式和电磁式等),选用的安全阀应当符合TSG ZF001和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

b)额定工作压力为0.1MPa的蒸汽锅炉可以采用静重式安全阀或者水封式安全装置,热水锅炉上装设有水封安全装置时,可以不装设安全阀;水封式安全装置的水封管内径应当根据锅炉的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和额定工作压力确定,并且不小于25mm;水封管上不应当装设阀门,并且有防冻措施。

8.2.2.4安全阀整定压力应当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a)蒸汽锅炉安全阀整定压力按照表8-1的规定进行调整和校验,锅炉上有一个安全阀按照表中较低的整定压力进行调整;对有过热器的锅炉,过热器上的安全阀按照较低的整定压力调整,以保证过热器上的安全阀先开启;

注8-2:表中的工作压力,是指安全阀装置地点的工作压力,对于控制式安全阀是指控制源接出地点的工作压力。

b)直流蒸汽锅炉各部位安全阀最高整定压力,由锅炉制造单位在设计计算的安全裕量范围内确定;

c)热水锅炉上的安全阀按照表8-2规定的压力进行整定或者校验。

8.2.2.5 安全阀设置的其他要求

a)安全阀应当铅直安装,并且应当安装在锅筒(锅壳)、集箱的最高位置,在安全阀和锅筒(锅壳)之间或者安全阀和集箱之间,不应当装设有取用取用介质的管路和阀门;

b)几个安全阀如果共同装在一个锅筒(壳)直接相连的短管上,短管的流通截面积应当不小于所有安全阀流通截面积之和;

c)采用螺纹连接的弹簧安全阀时,应当符合GB/T12241的要求;安全阀应当与带有螺纹的短管相连接,而短管与锅筒(壳)或者集箱筒体的连接应当采用焊接结构。

8.2.3 压力测量装置

8.2.3.1锅炉的以下部位应当装设压力测量装置:

a)蒸汽锅炉锅筒(壳)的蒸汽空间(贯流式锅炉除外);

b)给水调节阀前;

c)锅炉省煤器出口;

d)过热器出口和主汽阀之间;

e)直流蒸汽锅炉的出口管道上

f)直流蒸汽锅炉省煤器进口

g)直流蒸汽锅炉蒸发受热面出口截止阀前(如果装有截止阀)

h)热水锅炉的锅筒(壳)上;

i)热水锅炉的进水阀出口和出水阀进口;

j)热水锅炉循环水泵的出口、进口;

k)燃油锅炉、燃煤锅炉的点火油系统的油泵进口(回油)及出口;

l)燃气锅炉、燃煤锅炉的点火气系统的气源进口及燃气阀组稳压阀(调压阀)后。

8.2.3.2选用的压力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a)压力表应当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

b)压力表精确度不应当低于2.5 级,对于A 级锅炉,压力表的精确度不应当低于1.6 级;

c)压力表的量程应当根据工作压力选用,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5倍~3.0倍,最好选用2 倍。

8.2.3.3压力表设置的其他要求:

a)锅炉蒸汽空间设置的压力表应当有存水弯管或者其他冷却蒸汽的措施,热水锅炉用的压力表也应当有缓冲弯管,弯管内径应当不小于10mm;

b)压力表与弯管之间应当装设三通阀门,以便吹洗管路、卸换、校验压力表。

8.2.4水位测量与示控装置

8.2.4.1每台蒸汽锅炉锅筒(壳)至少应当装设两个彼此独立的直读式水位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可以只装设一个直读式水位表:

a)额定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0.5t/h的锅炉;

b)额定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2t/h,且装有一套可靠的水位示控装置的锅炉;

c)装设两套各自独立的远程水位测量装置的锅炉;

d)电加热锅炉;

e)有可靠壁温联锁保护装置的直流式或贯流式工业锅炉。

8.2.4.2水位表的结构和装置要求:

a)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应当比最高火界至少高50mm、并且应当比最低安全水位至少低25mm,水位表的上部可见边缘应当比最高安全水位至少高25mm;

b)玻璃管式水位表的玻璃管内径应当不小于8mm;

c)锅炉运行中能够吹洗和更换玻璃板(管)、云母片;

d)用2 个以上(含2 个)玻璃板或者云母片组成的一组水位表,能够连续指示水位;

e)水位表或者水表柱和锅筒(壳)之间阀门的流道直径应当不小于8mm,汽水连接管内径应当不小于18mm,连接管长度大于500mm 或者有弯曲时,内径应当适当放大;

f)连接管应当尽可能地短,如果连接管不是水平布置时,汽连管中的凝结水能够流向水位表,水连管中的水能够自行流向锅筒(壳);

g)水位表应当有放水阀门和接到安全地点的放水管,贯流式锅炉的水位表冲洗阀门可装设在水位表和水位控制筒之间

h)水位表或者水表柱和锅筒(壳)之间的汽水连接管上应当装设阀门;对于额定蒸发量小于0.5t /h 的锅炉,水位表与锅筒(壳)之间的汽水连管上可以不装设阀门。

8.2.4.3水位表的安装要求

a)水位表距离操作地面高于6000mm 时,应当加装远程水位测量装置或者水位视频监视系统;

b)用单个或者多个远程水位测量装置监视锅炉水位时,其信号应当各自独立取出.

8.2.5温度测量装置

8.2.5.1在锅炉相应部位应当装设温度测点,测量以下温度:

a)蒸汽锅炉的给水温度(常温给水除外);

b)铸铁省煤器出口水温;

c)热水锅炉进口、出口水温;

d)过热器出口和多级过热器的每级出口的汽温;

e)减温器前、后汽温;

f)空气预热器进口、出口空气温度;

g)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温;

h)排烟温度;

i) A 级高压及以上的蒸汽锅炉的锅筒上、下壁温,过热器蛇形管的金属壁温;

j)直流蒸汽锅炉上下炉膛水冷壁出口金属壁温。

在蒸汽锅炉过热器出口和额定热功率大于或者等于7MW 的热水锅炉出口应当装设可记录式的温度测量仪表。

8.2.5.2表盘式温度测量仪表的量程应当根据工作温度选用,一般为工作温度的1.5 倍~2 倍。

8.2.6排污及放水装置

8.2.6.1蒸汽锅炉锅筒(壳)、立式锅炉的下脚圈和水循环系统的最低处都需要装设排污阀;B 级及以下锅炉采用快开式排污阀门;排污阀的公称通径为20mm~65mm;卧式锅壳锅炉锅壳上的排污阀的公称通径不小于40mm。

8.2.6.2 额定蒸发量大于1t/h 的蒸汽锅炉和B 级热水锅炉(工业用直流和贯流式锅炉除外),排污管上装设两个串联的阀门,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排污阀,且安装在靠近排污管线出口一侧。

8.2.6.3 过热器系统、省煤器系统的最低集箱(或者管道)处装设放水阀。

8.2.6.4 有过热器的蒸汽锅炉锅筒装设连续排污装置。

8.2.6.5 每台锅炉装设独立的排污管,排污管尽量减少弯头。

8.2.6.6锅炉的排污阀、排污管不宜采用螺纹连接。

8.2.7安全保护装置

8.2.7.1 蒸汽锅炉应当装设高、低水位报警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无锅筒且有可靠璧温联锁保护装置的工业锅炉除外),保护装置最迟应当在最低安全水位时动作。

8.2.7.2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2t/h 的锅炉,应当装设蒸汽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动作整定值应当低于安全阀较低整定压力值。

8.2.7.3 带有过热器的锅炉,同时根据锅炉自控条件和过热器设计结构,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金属壁超温。

8.2.7.4 安置在多层或者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蒸汽锅炉应当配备超压联锁保护装置,热水锅炉应当配备超温联锁保护装置。

8.2.7.5 A级直流锅炉应当设置给水的断水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自动切断锅炉燃料供应的装置。8.2.7.6 循环流化床锅炉应设置床温越限报警装置,以及风量与燃料联锁保护装置,当流化风量低于最小流化风量时,能够切断燃料供给。循环流化床锅炉应当装设风量与燃料联锁保护装置,当流化风量低于最小流化风量时,能够切断燃料供给。

8.2.7.7 室燃锅炉应当装设具有以下功能的联锁装置:

a)全部引风机跳闸时,自动切断全部送风和燃料供应;

b)全部送风机跳闸时,自动切断全部燃料供应;

c)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风机全部跳闸时,自动切断全部燃料供应;

d)燃油及其雾化工质的压力、燃气压力低于规定值时,自动切断燃油或者燃气供应;

e)点火程序控制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

f)A级高压及以上锅炉,除符合a)~d)要求外,还应当有炉膛高低压力联锁保护装置。

8.2.7.8用液体、气体作燃料的锅炉,其燃烧器应符合GB/T 36699《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要求,并经型式试试验合格;用煤粉作燃料的锅炉,其燃烧器必须保证点火、熄火安全时间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8.2.8电加热锅炉的安全附件

按照压力容器相应标准设计的电加热锅炉的安全附件,应当符合本导则中关于安全附件的设置规定及其要求。电加热锅炉的电器元件应当有足够的耐压强度,电阻式加热元件应符合JB/T2379规定,其他型式的加热元件应符合各自的产品标准。

8.2.9 热水锅炉及系统的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

热水锅炉及系统的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设置、选用还应满足以下关于热水锅炉及系统的专项要求,并且优先采用。

8.2.9.1排放装置

a)锅炉的出水管一般设在锅炉最高处,在出水阀前出水管的最高处应当装设集气装置或自动排气阀,每一个回路的最高处以及锅筒(壳)最高处或者出水管上都应当装设公称通径不小于20mm 的排气阀,各回路最高处的排气管宜采用集中排列方式;

b)锅筒(壳)最高处或者出水管上应当装设泄放管,其内径应当根据锅炉的额定热功率确定,并且不小于25mm;泄放管上应当装设泄放阀;装设泄放阀的锅炉,其锅筒(壳)或者出水管上可以不装设排气阀;

c)锅筒(壳)及每个循环回路下集箱的最低处应当装设排污阀或者放水阀。

8.2.9.2 保护装置

a)B级锅炉及额定热功率大于或者等于7MW的C级锅炉,应当装设超温报警装置和联锁保护装置;

b)当锅炉的压力降低到会发生汽化或者水温超过了规定值以及循环水泵突然停止运转且备用泵

无法正常启动时,层燃锅炉应当能够自动切断鼓、引风;室燃锅炉应当能够自动切断燃料供应。

8.2.9.3 热水系统应当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在热水系统的最高处以及容易集气的位置应当装设集气装置或自动排气阀,最低位置应当装设放水装置;

b)热水系统应当有可靠的定压措施和循环水的膨胀装置;

c)热水系统应当装设自动补给水装置,并且在锅炉操作人员便于操作的地点装设手动控制补给水装置;

d)强制循环热水系统至少有2台循环水泵,在其中一台停止运行时,其余水泵总流量应当满足最大循环水量的需要;

e)在循环水泵前后管路之间应当装设带有止回阀的旁通管,或者采取其他防止突然停泵发生水击的措施;

f)热水系统的回水干管上应当装设除污器,除污器应当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8.3 强度计算标准

8.3.1 锅炉本体受压元件的强度可以按照GB/T 16507《水管锅炉》或者GB/T 16508《锅壳锅炉》进行计算和校核,也可采用试验或者其他计算方法确定锅炉受压元件强度。锅炉范围内管道强度可以按照国家或者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和校核。

8.3.2热水锅炉的工作压力值应当不低于额定出口水温加20℃相对应的饱和压力。

8.4 安全阀排放量计算

8.4.1 蒸汽锅炉锅筒(壳)上的安全阀和过热器上的总排放量,应当大于额定蒸发量,并且在锅筒(壳)和过热器上所有的安全阀开启后,锅筒(壳)内的蒸汽压力不应当超过设计时的计算压力的1.1 倍;过热器出口处安全阀的排放量应当保证过热器有足够的冷却。

8.4.2 蒸汽锅炉安全阀的流道直径应大于或者等于20mm,排放量应当按照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a)按照安全阀制造单位提供的额定排放量;

b)按照公式E=0.235A(10.2P+1)K进行计算;

式中E—安全阀的理论排放量, Kg/h;

P—安全阀进口处的蒸汽压力(表压), MPa;

A—安全阀的流道面积, mm2,可用πd2/4计算;

D—安全阀的流道直经,mm;

K—安全阀进口处蒸汽比容修正系数,按照公式K= Kp.Kg计算,

式中Kp—压力修正系数;Kg—过热修正系数;K、Kp、Kg按照表8-3选用和计算。

注8-2:g

b V V 亦可以用

)

2.7T (10001000g +代替。 表中:

g V —过热蒸汽比容,m 3/kg ;

b V —饱和蒸汽比容,m 3/kg ;

g T —过热度,℃。

c)

按照GB/T 12241《安全阀一般要求》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8.4.3 热水锅炉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当满足所有安全阀开启后锅炉内的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1.1倍。安全阀流道直径按照以下原则选取:

a) 额定出口水温小于100℃的锅炉,可以按照表8-4选取;

表8-4低于100℃的锅炉安全阀流道直径选取表

b) 额定出口水温大于或者等于100℃的锅炉,其安全阀的数量和流道直径应当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6j 10)

)(1.0(3.35?-+=

i i p C Q

ndh 式中:

n —安全阀数量;

d —安全阀流道直径,mm ; h —安全阀阀芯开启高度,mm ; Q —锅炉额定热功率,MW ;

C —排放系数,按照安全阀制造单位提供的数据,或者按照下列数值选取: 当h≤d/20时,C=135;当h≥d/4时,C=70; p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MPa ;

i —锅炉额定出水压力下饱和蒸汽焓,kJ/kg ; i j —锅炉进水的焓,kJ/kg 。

c) 余热锅炉安全阀的排放量应当大于1.5倍锅炉额定蒸发量。 8.5 锅炉炉膛、本体烟道、平台、扶梯

8.5.1 锅炉炉膛、本体烟道、平台、扶梯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8.5.2 炉膛和燃烧设备的结构以及布置、燃烧方式应当与所设计的燃料相适应;额定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75t/h 的燃用煤粉、油、气体及其他可能产生爆燃的燃料的水管锅炉,未设置炉膛安全自动保护系统时,炉膛和烟道应当设置防爆门;炉膛、包墙及烟道的结构应当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炉墙应当具有良好的绝热和密封性。

8.5.3 操作人员立足地点距离地面(或者运转层)高度超过2000mm的锅炉,应当装设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等设施。

8.5.4 扶梯和平台的布置能够保证操作人员顺利通向需要经常操作和检查的地方。

8.5.5 扶梯、平台和需要操作及检查的炉顶周围设置的栏杆、扶手以及挡脚板的高度满足相关规定;

8.5.6 扶梯的倾斜角度一般为45°~50°,如果布置上有困难时,倾斜角度可以适当增大;操作人员立足地点距离地面高度不超过2000mm 的锅炉,也可以装设直梯。

8.5.7 水位表前的平台到水位表中间的铅直高度宜为1000~1500mm。

8.6 热力计算和水循环计算

8.6.1热力计算和水循环计算应符合相关规定。

8.6.2 多种燃料锅炉的热力计算需对每种燃料进行计算。

8.6.3 蒸汽锅炉应提供阻力计算或汇总表;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应进行水动力或流动阻力(流速)计算。热水锅炉可按照JB/T 8659等进行计算。

8.6.3 相关计算应保证锅炉在预期的运行工况下蒸发受热面、过热器、省煤器系统工作可靠,保证水动力特性稳定,防止传热恶化。非受热面的元件,壁温可能超过该元件所用材料的许用温度时,应当明确冷却或者绝热措施。

8.7 锅炉本体承压部件的支承、吊挂、膨胀等结构

锅炉本体承压部件的支承、吊挂、膨胀等结构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承载强度、刚度、稳定性、防腐性及热膨胀量应符合要求。

8.8 管道、阀门以及采样点的布置

8.8.1 基本要求

管道、阀门以及采样点的布置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8.8.2 管道阀门布置

8.8.2.1 锅炉的给水系统应当保证对锅炉可靠供水。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的蒸汽锅炉应当装设自动给水调节装置,并且在锅炉操作人员便于操作的地点装设手动控制给水的装置。

8.8.2.2 给水泵出口应当设置止回阀和切断阀,给水止回阀应当装设在给水泵和给水切断阀之间,并与给水切断阀紧接相连;铸铁省煤器的出口也应当装设切断阀和止回阀。

8.8.2.3 主汽阀应装在靠近锅筒或者过热器集箱的出口处;立式锅壳锅炉的主汽阀可以装在锅炉房内便于操作的地方。

8.8.2.4 锅筒(锅壳)、过热器和省煤器等可能聚集空气的地方应当装设排气阀。

8.8.2.5 蒸汽锅炉锅筒(锅壳)、立式锅炉的下脚圈和水循环系统的最低处都需要装设排污阀;过热器系统、省煤器系统的最低集箱(或者管道)处需装设放水阀。

8.8.3 取样点的设置

8.8.3.1 过热器一般需设置反冲洗系统,反冲洗的介质也可以通过主汽阀前疏水管路引入。

8.8.3.2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的锅炉(B、C)级锅炉给水泵出口应当设置给水取样器,表面排污管或水位表放水管上设置具有冷却功能的锅水取样器,对蒸汽质量有要求时,主汽管设置蒸汽取样器;热水锅炉应当在循环泵出口设置锅水取样器。

8.9 有机热载体锅炉

8.9.1 系统内的受压元件、管道及其附件所用材料应当满足8.1.1的要求,并且不应当采用铸铁或者有色金属制造。

a)液相系统内管件和阀门的公称压力应当不小于1.6MPa,气相系统内管件和阀门的公称压力不小于2.5MPa,系统内宜使用波纹管密封的截止阀和控制阀;

b)系统内的管道、阀门和管件连接一般应当采用焊接方式;采用法兰连接方式时,应当选用突面、凹凸面法兰或者榫槽面法兰,除仪器仪表用螺纹连接以外,系统内不应当采用螺纹连接。

8.9.2 选用的有机热载体应当符合GB/T24747和GB 23971的规定并经型式试验合格。

8.9.3 有机热载体锅炉的额定工作温度不应当高于所选用有机热载体的自燃点,并且至少低于所选用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10℃。对于炉膛辐射受热面平均热流密度大于0.05MW/m2的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的额定工作温度应当低于所选用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20℃。

8.9.4 有机热载体锅炉的计算最高液膜温度不应当超过所选用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允许液膜温度。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小于或者等于320℃时,其最高允许液膜温度应当不高于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加20℃。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高于320℃时,其最高允许液膜温度应当不高于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加30℃。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在锅炉出厂资料中提供锅炉最高液膜温度和最小限制流速的计算书。

8.9.5 有机热载体锅炉本体受压元件的强度参照GB/T 16507或者GB/T 16508进行计算和校核,也可采用试验或者其他计算方法确定锅炉受压元件强度。其中设计附加压力按0.3MPa选取。对于火焰加热的锅炉,其设计计算压力应当不低于 1.0MPa;对于电加热及余(废)热锅炉,其设计计算压力应当不低于0.6MPa;

8.9.6 有机热载体系统中的承压容器和非承压容器,其设计压力应为容器的工作压力加0.2MPa。可按GB/T150进行设计。

8.9.7 强制循环液相锅炉使用气相有机热载体时,其工作压力应当高于其最高工作温度加20℃条件下对应的有机热载体饱和压力。

8.9.8 安全阀设置

8.9.8.1气相锅炉及系统

a)自然循环气相系统至少装设两个不带手柄的全启式弹簧式安全阀,一个安装在锅炉的气相空间上方,另一个安装在系统上部的用热设备上或者供气母管上;

b)液相强制循环节流减压蒸发气相系统的闪蒸罐和冷凝液罐上应当装设安全阀,额定热功率大于 1.4MW 的闪蒸罐上应当装设两个安全阀;

c)气相系统的安全阀与锅炉或者管线连接的短管上应当串连一个爆破片,安全阀和爆破片的排放能力应当不小于锅炉的额定蒸发量,爆破片与锅炉或者管线连接的短管上应当装设一个截止阀,在锅炉运行时截止阀应当处于锁开位置。

8.9.8.2 液相锅炉及系统

a)液相锅炉应当在锅炉进口和出口切断阀之间装设安全阀;

b)当液相锅炉与膨胀罐相通,并且二者之间的联通管线上没有阀门时,锅炉本体上可以不装设安全阀;

c)闭式膨胀罐上应当装设安全阀;闭式膨胀罐与闭式储罐之间装设有溢流管时,安全阀可以装设在闭式储罐上。

8.9.9 气相锅炉的锅筒和出口集箱、液相锅炉进出口管道、循环泵及过滤器进出口、受压元件以及调节控制阀前后应当装设压力表。压力表存液弯管的上方应当安装截止阀或者针形阀。

8.9.10 液位测量装置

a)锅筒、闪蒸罐、冷凝液罐和膨胀罐等有液面的部件上应当各自装设独立的一套直读式液位计和一套自动液位检测仪;

b)有机热载体储罐需要装设一套直读式液位计;

c)直读式液位计应当采用板式液位计,不应当采用玻璃管式液位计。

8.9.11 锅炉进出口以及系统的闪蒸罐、冷凝液罐、膨胀罐和储罐上应当装设有机热载体温度测量装置。

8.9.12 辅助设备及系统

8.9.12.1 系统的设计型式应当根据所选用的有机热载体的特性和最高工作温度及系统运行方式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系统应当设计为闭式循环系统:

a)使用气相有机热载体的系统;

b)使用属危险化学品的有机热载体的系统;

c)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所选用有机热载体的常压下初馏点,或者在最高工作温度下有机热载体的蒸气压高于0.01MPa 的系统;

d)有机热载体系统总容积大于10m3的系统;

e)供热负荷及工作温度频繁变化的系统。

8.9.12.2 循环泵的选用

a)液相传热系统以及液相强制循环节流减压蒸发气相系统至少应当安装两台电动循环泵及冷凝液供给泵,在其中一台停止运行时,其余循环泵或者供给泵的总流量应当能够满足该系统最大负荷运行的要求;当热功率小于0.3MW 的电加热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配备有可靠的温度联锁保护装置时,该液相传热系统可以只安装一台电动循环泵;

b)循环泵的流量与扬程的选取应当保证通过锅炉的有机热载体最低流量不低于锅炉允许的最小体积流量;

c)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工作温度低于其常压下初馏点的系统可以采用带有延伸冷却段的泵;

d)最高工作温度高于其常压下初馏点的系统,泵的轴承或者轴封应当具有独立的冷却装置,并且设置一个报警装置,当循环泵的冷却系统故障时,该报警装置能够动作;

e)使用气相有机热载体的系统应当使用屏蔽泵、电磁耦合泵等没有轴封的泵。

8.9.12.3 循环泵的进口处应当装设可拆换滤网的过滤器。在液相传热系统内宜装设一个旁路精细过滤器。

8.9.12.4 锅炉及系统的安全装置排放出的介质应当合理收集回收,不得直接对外排放。所收集的介质未经过处理不应当再次使用。

8.9.12.5 液相系统应当设置膨胀罐。膨胀罐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a)膨胀罐设置在锅炉正上方时, 膨胀罐与锅炉之间需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b)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的闭式膨胀罐需要设置定压装置,如果闭式膨胀罐中气体的最高压力不超过0.04MPa,可以采用液封的方式限制其超压;开式膨胀罐需要设置放空管,放空管的尺寸符合表8-5 的规定;

c)膨胀罐的调节容积不小于系统中有机热载体从环境温度升至最高工作温度时因受热膨胀而增加容积的1.3 倍;

d)采用高位膨胀罐和低位容器共同容纳整个系统有机热载体的膨胀量时,高位膨胀罐上设置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和溢流管,溢流管上不装设阀门,其尺寸不小于表8-5 中规定的尺寸;

e)与膨胀罐连接的膨胀管中,至少有一根膨胀管上不装设阀门,其管径不小于表8-5规定的尺寸;

f)对于容积大于或者等于20m3的膨胀罐,设置一个独立的快速排放阀,或者在其内部气相和液相的空间分别设置膨胀管线,其中液相膨胀管线上设置一个快速切断阀。

表8-5膨胀罐的膨胀管、溢流管、排放管和放空管尺寸

8.9.12.6 有机热载体容积超过1m3的系统应当设置储罐,用于系统内有机热载体的排放。储罐的容积应当能够容纳系统中最大被隔离部分的有机热载体量和系统所需要的适当补充储备量。

8.9.12.7 系统至少应当设置一个非水冷却的有机热载体取样冷却器。液相系统取样冷却器宜装设在循环泵进出口之间或者有机热载体供应母管和回流母管之间。气相系统取样冷却器宜装设在锅炉循环泵的进出口之间。

8.10 其它专项要求

8.10.1 铸铁热水锅炉

8.10.1.1 额定工作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出水温度加40℃对应的饱和压力。

8.10.1.2 选用的的材料不低于GB/T9439中的HT150灰铁,锅片厚度一般不小于5mm,锅片之间的紧固拉杆直径一般不小于8mm,下部清洗孔内径≥25mm。

8.10.1.3 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现场见证锅片或者锅炉的冷态爆破验证试验,并出具报告。

其中,P≤0.4MPa时,爆破压力>4P+0.2MPa;(p为额定工作压力,下同)

P>0.4MPa时,爆破压力>5.25P。

8.10.1.4 铸铁锅炉应当进行整体验证性水压试验,并且由设计审查机构现场进行见证并出具报告。整体验证性水压试验压力为2p ,并且不小于0.6MPa。

8.10.2 铸铝热水锅炉

8.10.2.1 选用的铝硅合金铸铝材料,其常温抗拉强度应当不低于150 MPa。

8.10.2.2 铸铝锅炉的结构可以是整体式或组合式,锅片之间连接处应当可靠地密封;铸铝锅片的最小壁厚一般不小于3.5mm。锅片之间的紧固拉杆直径一般不小于8mm,下部清洗孔内径≥25mm。

8.10.2.3 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现场见证锅片或者锅炉的冷态爆破验证试验,并出具报告。

其中,P≤0.4MPa时,爆破压力>4P+0.2MPa;

P>0.4MPa时,爆破压力>5.25P

8.10.2.4铸铝锅炉应当进行整体验证性水压试验,并且由设计审查机构现场进行见证并出具报告。整体验证性水压试验压力为2 p ,并且不小于0.6MPa。

8.10.3 压力相变锅炉

8.10.3.1 压力相变锅炉的参数、型号、设计、结构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GB/T21434的规定。

8.10.3.2 压力相变加热炉的参数、型号、设计、结构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GB/T21435的规定。8.10.4 D级锅炉

8.10.4.1 热水锅炉的受压元(部)件可以采用铝、铜合金以及不锈钢材料,管子可以采用焊接管,材料选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其他锅炉用材料应当满足8.3.1的规定;

8.10.4.2 热水锅炉的锅筒(壳)、炉胆与相连接的封头、管板可以采用插入式全焊透的T型连接结构;

8.10.4.3 蒸汽锅炉的水容积应当经过计算,并且在设计图样上标明锅炉设计正常水位时的水容积;

8.10.4.4 锅筒(壳)、炉胆(顶)、管板(封头、下脚圈)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3mm;铝制锅炉锅筒(壳)或者炉胆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3.5mm;锅炉焊缝减弱系数取0.8;

8.10.4.5 蒸汽锅炉安全附件及仪表要求:

a)锅炉本体上至少装设2 个安全阀。安全阀的排放量按照8.6要求进行计算,流道直径应当大于或者等于10mm;

b)锅炉至少装设一个压力表和水位计;

c)锅炉应当装设超压、低水位报警或者联锁保护装置,并且定期维护,确保灵敏、可靠。

8.10.5 电加热锅炉

电加热锅炉主要零部件选用不锈钢板时,应选择GB24511中的06Cr13Al铁素体不锈钢;电热管开孔的平管板强度计算,可参照GB150进行校核计算。

8.10.6 水压试验压力

如果按TSG G0001规定计算得出的锅筒水压试验压力低于整体水压试验压力时,则零部件的水压试验压力取值应当不低于其所对应的锅炉整(本)体水压试验压力。

8.10.7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有关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包括引进境外技术、按照境外标准制造、新结构等),与本规程不符时,或者本规程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应当向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报,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企业才能进行试制、试用。

9节能环保审查

9.1 锅炉设计热效率、排烟温度、锅炉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炉膛结构和燃烧设备、受热面布置、检查门孔、炉墙保温和仪表配置等应满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9.2 锅炉设计热效率符合TSG G0002的规定。

9.3 锅炉排烟温度设计应当综合考虑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9.3.1 额定蒸发量小于1t/h的蒸汽锅炉,不高于230℃。

9.3.2 额定功率小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80℃。

9.3.3 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70℃。

9.3.4 额定功率小于或者等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进口介质温度50℃。

9.3.5 额定功率大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170℃。

9.4 锅炉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9.4.1 流化床锅炉、煤粉锅炉和采用膜式壁的锅炉,不大于1.4。

9.4.2除前项之外的其他层燃锅炉,不大于1.65。

9.4.3 正压燃油(气)锅炉,不大于1.15。

9.4.4 负压燃油(气)锅炉和燃油气贯流锅炉,不大于1.25。

9.4.5 预混燃烧和表面燃烧锅炉,不大于1.6。

9.5 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的配置应当满足TSG G0002锅炉仪表配置要求的要求。锅炉本体以及尾部相连接烟风道应当按照TSG G0002的要求预留能效测试、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控制计量孔(点),用于检测、记录锅炉运行状况。

9.6 锅炉设计文件中,应当标明基准含氧量条件下的大气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初始排放浓度。

10文件修改与引进

10.1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在鉴定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可以以鉴定通知单的形式通知锅炉制造单位进行修改。

10.2 已通过鉴定的锅炉设计文件,修改后需要重新鉴定的,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向原鉴定机构申请设计修改鉴定。设计修改鉴定时仅需提供修改部分的设计文件和修改说明。未在原鉴定机构申请设计修改鉴定的,视同新设计进行文件鉴定。

以下几种设计修改应按照本章规定的程序对更改后的锅炉设计文件重新进行鉴定:

a)锅炉主要受压元件、主要支撑及吊挂结构的设计文件进行修改的(不需重新进行强度计算的

修改除外);

b)锅炉结构、受热面布置等发生变化导致锅炉设计热效率、排烟温度等相关性能发生改变的。

10.3 对引进的已经通过鉴定的锅炉设计文件,应当保持原申请单位信息(如标题栏),并加盖引进单位的印记,不需要重新进行鉴定。

对引进的已经通过鉴定的锅炉设计文件,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向驻厂监督检验人员提供引进合同和原《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复印件)。

11记录、报告和盖章

11.1 鉴定时,鉴定机构应当对鉴定情况进行记录,填写《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记录表》(见附录D、附录E)。

11.2 鉴定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及设计文件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出具《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报告》(见附录F)。设计文件存在问题的,申请单位应当在三个月内将整

改资料重新提交鉴定,如申请单位在收到鉴定通知单后三个月内未提交整改资料,鉴定机构可以中止鉴定程序。

11.3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通过后,鉴定机构应当在主要设计文件上加盖特种设备设计文件鉴定专用章。

11.3.1 对整装锅炉,需要盖章的锅炉设计文件包括锅炉本体图和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汇总表。

11.3.2 对于散装锅炉,需要盖章的锅炉设计文件包括本体图、总图,锅筒、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减温器等设计图以及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汇总表(盖章资料清单格式见附录G,设计文件鉴定专用章格式见附件H)。

11.4 锅炉部件设计文件鉴定,只需鉴定其安全性能是否符合TSG G0001的要求。

11.5 特种设备设计文件鉴定专用章一般盖在设计图纸的底图标题栏上方。

11.6 鉴定机构的鉴定资料、盖章资料原件或电子文档保存期限应不少于10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

此表一式二份,一份鉴定评审机构留存,一份返还申请单位。

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延安大学创新学院建工系 专业: 11级土木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韩漪 2013年4月20日

课程实训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综合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多层现浇框架结构的初步方案设计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施工工艺流程概念和方案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按任务书的要求,全面收集资料,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并比较多种设计方案,认真、独立地完成实训任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并编制普通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方案的能力。这次课程设计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得到专业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一般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岗位的要求,从而在参加工作时能独立的从事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主要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职责,对各个岗位上需要解决的实际工作问题予以认识和了解,并为后续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和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零距离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适用对象 本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于10级土木工程专业1-4班学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训。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独立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工作量。 2、应有实际的施工技术观念,对有关规范及方针政策有所了解。 3、通过课程设计要求进一步提高和训练学生识读施工图、技术理论计算、经济分析。 4、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一般建筑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 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锅炉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 毕业设计指导书 课题名称: 锅炉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0831 姓名 cmy ~ 设计日期至 指导教师 ly ? 2010、11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毕业设计指导书 2010、11 一、设计课题: ! 锅炉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锅炉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典型的控制对象,而组态控制技术是当今自动化系统应用广泛的技术之一。本课题采用组态王组态软件设计上位机监控画面,实时监控液位参数,并采用实时趋势曲线显示液位的实时变化。由此组成一个简单的液位控制系统。 二、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培养学生利用组态软件、PLC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理解、掌握工业中最常用的PID控制算法,有利于进一步加深《自动控制原理》、《组态软件》和《过程控制》等课程的理解,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三、设计内容: 掌握锅炉生产工艺,实现锅炉自动控制的手段,利用“组态王”软件做出上位机监控程序,具体有主监控画面、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掌握PID参数调整方法。 — 四、设计要求及方法步骤: 1.设计要求: (1)监控系统要有主监控画面和各分系统的控制画面,包括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和报表等。 (2)各控制画面要有手/自动切换。

(3)掌握PID控制算法。 2.运用的相关知识 (1)组态控制技术。 (2)过程控制技术。 ~ 3.设计步骤: (1)熟悉、掌握锅炉的生产工艺。 (2)设计各分系统的控制方案。 (3)构思系统主监控画面和分画面,包括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和报表等。 (4)编写设计论文。 五、设计时间的安排: 熟悉题目、准备资料 1周 @ 锅炉控制系统的工艺了解 1周 监控画面的设计 2周 控制算法的编制和系统调试 3周 论文的编写 2周 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1周 六、成绩的考核 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完成全部的设计工作,包括相关资料的整理,然后提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审阅学生设计的全部资料并初步通过后,学生方可进入毕业答辩环节,若不符合设计要求,指导教师有权要求学生重做。 … 答辩时,设计者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讲解,然后进行答辩,时间一般为30分钟。 成绩根据学生平时的理论基础、设计水平、论文质量和答辩的情况综合考虑而定。 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进行评定。

工业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工业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工业锅炉控制方案设计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曹新龙 专业班级:自动化12102班指导老师:赵莹萍 目录

引言 锅炉是国民经济中主要的供热设备之一。电力,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工业和民用采暖都需要锅炉供给大量的蒸汽。各种工业的生产性质与规模不同,工业和民用采暖的规模大小也不一样,因此所需的锅炉容量,蒸汽参数,结构,性能方面也不尽相同。锅炉是供热之源,锅炉机器设备的任务在于安全,可靠,有效地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进而将热能传递给水,以生产热水和蒸汽。为了提高热量及效率,锅炉向着高压,高温和大容量等方向发展。供热锅炉,除了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外,所生产的热水不需要过高温的压力和温度,容量也无需很大。 随着生产的发展,锅炉日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热工设备之一。在现代化的建设中,能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然而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极低,所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此外,锅炉是否能应地制宜地有效地燃用地方燃料,并满足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而努力解决烟尘污染问题,以提高操作管理水平,减轻劳动强度,保证锅炉额定运行及运行效率,安全可靠地供热等课题。 锅炉微机控制,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微型机软件、硬件、自动控制、锅炉节能等几项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工业锅炉数量大、分布广,我国现有中、小型锅炉30多万台,每年耗煤量占我国原煤产量的1/3,大多数工业锅炉仍处于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状态。因此,提高热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及防止环境污染, 降低耗煤量与耗电量,均是设计工业锅炉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用微机进行控制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本课题的主要方向就是采用过程控制对工业锅炉进行控制,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以达到优化技术指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环境卫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

关于印发《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011〕135号)

关于印发《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011〕 135号) 国质检特函…2011?135号 关于印发《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 (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为了加强锅炉设计环节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总局在充分调研、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是一项新工作,请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督促锅炉生产单位提升锅炉设计水平,确保锅炉设计符合?规程?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督促鉴定机构认真开展节能审查工作。对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情况和问题,

请及时报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相关资料下载: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doc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 一、审查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基本要求。 1. 锅炉节能审查工作应当结合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进行,由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承担;

2. 申请节能审查的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证; 3.锅炉制造单位不得将未经节能审查的锅炉设计文件用 于制造。 二、审查内容及项目分类 审查内容包括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等涉及锅炉经济性能的内容以及文件资料完整性是否符合?规程?第二章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审查项目分为A类和B类。A类项目为?规程?明确要求的内容,应当全部符合;B类项目为相关节能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内容,是节能审查的基础参数,对不符合项目应当进行修改。审查重点如下:(一)锅炉设计文件方面主要包括:锅炉设计说明书、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热力计算书、介质流动阻力计算书。 (二) 锅炉结构方面主要包括:炉膛结构、燃烧系统、受热面、检查(修)门(孔)、炉墙、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三)监测计量仪表方面主要包括: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能效测试和控制计量孔(点)。 (四)锅炉辅机方面主要包括:鼓风机(一次、二次鼓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循环泵和蒸汽泵、水处理系统等。 具体审查项目按照“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项目表”(见附件1)进行。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 号 班级城市地下10-2班 姓 名 指导 老师 陆路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地下10-2班) 目录 1.................................................................................................................. 工程概况4 1.1................................................................................................................. 编制依据4 1. 3工程地质 (4) 1.4 施工现场情况 (6) 2 工程重点及难点 (6) 2.1 施工场地小 (6) 2.2 超深的地下连续墙施工 (6) 2.3 控制基坑变形与地面沉降,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7) 2.4 主体结构防水 (7) 3 ............................................................................................................. 工程总体筹划7 3.1................................................................................... 施工总体目标与总体筹划原则7 3.2施工方案比选 (8) 3.3 施工总体安排 (9) 3.4........................................................................................................... 施工工期筹划9 3.5................................................................................................................. 人员配置9 3.6........................................................................................................... 主要机械设备10 3.7平面组织布置 (11) 4 深基坑施工方案 (13) 4.1 方案综述 (13) 4.2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4) 4.3地基加固方案 (17) 4.4 基坑降水方案 (18)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记录(2014728修改)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记录 锅炉型号: 制造单位名称: 制造许可级别: 鉴定评审编号: TSWJGLHE01- 河北省特种设备学会

审查结论 审查综合结论: 审查人年月日与申请单位交换意见: 申请人年月日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记录 鉴定项目与要求鉴定记录 一、报审资料1.申请鉴定的设计文件目录(B) 2.锅炉设计说明书(B) 3.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B) 4.设计图样:包括锅炉总图,组件装配图(或锅炉本体图),部件装配图,受压元件图(有开孔的元件应有展开图),主要支承、吊挂件零件图,管道系统图,介质流程图(B),安全附件、仪表布置图,主要支承、吊挂系统图,热膨胀系统图(对于散装锅炉),绝热、保温系统图 5.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及计算结果汇总表 6.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及计算结果汇总表 7.锅炉水循环(包括汽水阻力)计算书或水动力计算结果汇总表(自然循环的锅壳式锅炉除外)(B) 8.主要支承、吊挂件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9.各项保护装置整定值 10.其它与鉴定工作相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 对于A级锅炉,还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过热器壁温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2.烟风阻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3.热膨胀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4.热力计算书或热力计算书汇总表(B) * 对于A级高压以上的锅炉,还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再热器壁温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2.汽水及水处理系统图(B) 1

鉴定项目与要求鉴定记录 二、总体图面审查1.申请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级别应符合申请单位的制造许可证范围,所冠单位名称同制造许可证。 2.锅炉制图应符合GB/T11943-2008标准和其它相关机械制图标准,图面整齐、清楚、投影关系正确。 3.图纸上锅炉型号、参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4.设计文件中有关设计、校核、批准等人员的签名应齐全。 三、总图审查1.应有一张代表性的总图。 2.执行的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至少有设计、制造、安装、水质、节能等)应符合要求。 3.蒸汽锅炉总图上应标明出最低及最高安全水位位置(锅壳式蒸汽锅炉应标注最高火界位置)。C、D级蒸汽锅炉应标明设计正常水位时水容积。 4.总图上应有“本锅炉必须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证的单位安装”的字样。 5.总图上应有“本锅炉用压力管道元件必须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证的单位制造”的字样。 6.有过热器的锅炉,总图应标明锅筒工作压力。 四、总体结构 (含 本体图和有关部件图 )审 查1.本体图和有关部件图技术条件中应标明有关设计、制造标准,探伤标准,热处理、水压试验及焊接材料等要求,明细表中各受压元件栏目内应注明材质规格、钢号及标准(锻件应注明锻)。 2.锅炉水循环系统应当能够保证锅炉在设计负荷变化范围内水循环的可靠性,保证所有受热面都得到可靠的冷却;受热面布置时,应当合理地分配介质流量,尽量减小热偏差。热水锅炉的结构还应保证锅炉各循环回路的水循环正常,所有受热面都应得到可靠的冷却并且能够防止汽化。 (1)水管锅炉下降管入口上部边缘距离锅筒最低水位线的高度≥1.5 g W 2 2 (W0为下降管中水的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上升管入口与下降管入口应保持一定距离,或在其间加挡板;几根下降管的上接口距离不宜太近;自然循环锅炉下降管段不得受热(不含对流受热面)。 (2)水冷炉排管与水平夹角一般为8~10°;立式锅炉横水管应有一定的倾斜度。 (3)热水锅炉炉膛内各受热面管的外径应大于38mm。 (4)锅壳蒸汽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100mm;对于内径不大于1500mm 卧式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75mm。 (5)直读式水位计和水位示控装置开孔位置,应当保证该装置的示控范围包括最高、最低安全水位。 2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一、编制依据 1.1.现行国家或地方规、标准、图集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 94-2008) 《钢结构设计规》(GB50007-200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 《市深基坑与建筑边坡工程管理暂行规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DBJ13-07-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DBJ13-84-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DBJ13-07-2006) 1.2.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升龙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拟建升龙中心由升龙房地产开发投资,位于市台江区鳌峰路南侧,东南妇幼医院对面,交通便利。场地南侧距闽江河道、江滨道约350米,西侧距东南区水厂约50米,北侧为市政主干道,其余三侧均为规划道路,目前为空地,但红线外不得占用。经拆迁整平,较为空旷,地表多为建筑垃圾,高差约0.50-1.00m。本工程规划用地面积1912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027.67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8673.2平方米,拟建物由一幢46层的办公主楼,一幢2层附属楼(商业)组成,设二层大底盘式地下室(地下车库)。支护结构采用φ850水泥土搅拌桩排桩加H型钢。拟建物的工程特征见表1:

组态王课程设计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锅炉温度控制系统上位机设计 1.设计背景 锅炉是化工、炼油、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以作为风机、压缩机、大型泵类的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和蒸发等过程的热源。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设备的不断创新,作为全厂动力和热源的锅炉,办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发展。为了确保安全,稳定生产,锅炉设备的控制系统就显得愈加重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控制水平越来越高,用户对锅炉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较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利用计算机与组态软件技术对锅炉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2.任务要求 (1) 按照题目设计监控画面及动态模拟; (2) 在数据字典中定义需要的内存变量和I/O变量; (3) 实现监控系统的实时、历史曲线及报警界面显示; (4) 实现保存数据和参数报表打印功能; (5) 实现登陆界面和帮助界面。 3. 界面功能 3.1 系统说明 本系统的目的是实现锅炉的温度控制,所以在监控界面设置了加热部分和降温部分,同时通过观察相应仪表,操作者手动的实现对锅炉温度的控制,而且在加热过程和降温过程中有信号灯可以清楚地显示系统工作在什么阶段。此外,在监控界面加入了液位控制部分,通过对进水量和出水量的控制实现液位平衡。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可以让操作者清楚地观察到锅炉内液体的液位高度和温度,从而更加准确的操作系统,达到控制要求。实时报警界面可以随时进行提醒,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帮助界面可以让初次登陆该系统的用户快速学会如何操作系统。登陆界面中加入用户登陆部分,只有有相应权限的操作者也可以控制系统。该系统还加入历史曲线打印功能和对系统相关变量的保存功能,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 3.2主监控界面 主控界面实现的是操作者观察仪表,得到锅炉内液体温度和液位的实时信息,通过调节电磁阀1、2,使得锅炉内液体液位保持在要求范围内,通过加热按钮和降温按钮对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1001-2004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Boiler Design Docments Appraisal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4年6月28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鉴定内容及要点 (1) 第三章鉴定程序 (2) 第四章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 (4) 第五章监督管理 (4) 第六章附则 (5) 附件1 申请单位提供的锅炉设计文件 (6) 附件2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 (8) 附件3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报告 (9) 附件4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盖章资料清单 (10)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保证锅炉产品的安全性能,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条例》规定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文件应当按照本规则进行鉴定。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的设计文件鉴定,是指对锅炉设计中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的审查,一般不包括锅炉的制造工艺、使用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等有关内容。 第四条锅炉产品设计文件鉴定工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承担。 第五条锅炉设计鉴定工作应当在锅炉制造前进行,锅炉制造单位不得将未经鉴定或者鉴定未通过的锅炉设计文件用于制造。 锅炉制造单位对已经通过鉴定的锅炉设文件进行修改,必须符合本规则第三章的规定。 第六条申请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制造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证。 对于正在申请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以下简称制造许可)的单位,如果其制造许可申请已被受理并在有效期内,则可以申请锅炉设计文件鉴定。 第七条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技术要求依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境外制造单位短期内难以完全执行上述中国锅炉安全技术规范的,应当按照《锅炉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第四十四条至第五十条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则的实施。 第二章鉴定内容及要点 第九条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范围包括锅炉本体受压部分、安全附件、锅炉本体烟道以及平台、步道、扶梯等涉及安全性能的内容。 -1-

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院系: 专业: 班级: 设计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郊区,占地面积145.45㎡,层高3.3m,共二层。该别墅离公路90多米远,地处松花江畔、背倚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潭山,地处雾凇大桥和龙潭大桥之间,与雾凇宾馆为邻,这里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空气清新、人文厚重。该别墅长12.18米,宽12.00米,高8.19米。 二、设计图纸 底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正剖面图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①施工单位要参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方案的讨论,并据此组织编制施工组织机构。这是施工准备的中心环节,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都必须按此进行。 ②施工单位要和建设、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和有关协议,在确定建设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明确分工协作的责任和权限。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的建设项目,由总包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总包合同,总包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对总包负责,总包对建设单位负责,总包和分包之间的职责划分要明确详尽。施工单位要主动协助建设、设计单位做好有关工作,这也是为本身的施工准备创造条件。 ③调整部署施工力量。根据工程任务特点,调整施工组织机构,特大的工程项目要组建新的施工机构。部署结集施工力量,既要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又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工种配套、人机配套、机具配套,并根据工程布局相对固定施工和劳动组织。

(二)、条件准备 1、做好施工物资准备,编制好施工材料供应和设备需要计划 (1)依据工程形象进度和施工物资需要量,分别落实货源厂家进行合同评审,安排运输储备,以满足开工之后的施工生产需要。 (2)依据施工图和施工网络计划,按施工进度要求,按施工材料、规格、使用时间、供应厂家、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施工材料需要量计划。 (3)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要依据所采用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编制施工机械设备需要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施工现场存放位置提供依据。 (4)施工物资准备工作要根据施工预算,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来确定物资需要量和进入施工现场时间,依据物资需要量和进场批量时间来确定供货厂家签订加工订货供应合同。 2、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劳动力组织准备 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拟建项目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组建项目经理部。选派适应工程复杂程度和类型相匹配资质等级的项目经理,并配备项目副经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人员。 (1)按照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及工程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 (2)加强对项目经理部人员的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等教育。 (3)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以保证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4)建立职工考勤和考核制度,调动职工的施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 (5)建立工地各项管理制度。要建立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检查验收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材料出入库制度、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制度和设备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等。使之成为约束、规范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 3、做好施工现场内部和外部准备,为工程建设快节奏创造条件 (1)施工现场内部准备。项目经理部要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搞好“三通一平”,进行施工场地平整,要做到施工现场路通、水、电通和平整场地。要拆除妨碍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规定标准和土方竖向设计图,进行挖土方或填土方。对施工现场做补充勘探,进一步寻找枯井、防空洞、地下管道、暗沟和隐蔽物,并及时处理,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建造临时设施,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做准备。 (2)施工现场外部准备。主要表现在由于施工单位大都本身的施工力量有限,有些专业的施工,安装、运输都需要与专业化施工单位联合,与其签订分包合同,以保证工程按合同要求和质量要求交竣工。 四、施工方案简介 1.土方工程 内容:场地平整、浅基础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深基坑开挖、地坪填土、

火力发电厂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自动控制系统 工业锅炉的汽包水位是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维持汽包水位是保持汽轮机和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锅炉汽包水位过高会造成汽包出口蒸汽中水分过多,使过热器受热面结垢而导致过热器烧坏,同时还会使过热汽温急剧变化,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汽包水位过低则可能导致锅炉水循环工况破坏,造成水冷壁管供水不足而烧坏。 1.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 如今的汽包水位自动控制基本上都是通过分散控制系统(DCS)来实现的,而控制策略基本上已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为主,单回路调节已不能适应大型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如今已很少采用,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由于引入了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信号,对快速消除,平衡水位有着明显的效果,因此被广泛采用。 1.1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如图 4.1 所示,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由主调节器PI1(控制器1)和副调节器PI2(控制器2)串联构成。主调节器接受水位信号H f为主控信号,其输出去控制副调节器。副调节器接受主调节器信号I H外,还接受给水量信号I W和蒸汽流量信号I D。副调节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内回路进行蒸汽流量D 和给水流量W 的比值调节,并快速消除水侧和汽侧的扰动。主调节器主要是通过副调节器对水位进行校正,使水位保持在给定值。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有以下特点:两个调节器任务不同,参数整定相对独立。主调节器的任务是校正水位,副调节器的任务是迅速消除给水和蒸汽流量扰动,保持给水和蒸汽量平衡。给各整定值的整定带来很大的便利条件。在负荷变化时,可根据对象在内外扰动下虚假水位的严重程度来适当调整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作用强度,更好的消除虚假水位的影响,改善蒸汽负荷扰动下水位控制的品质。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作用强度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也使整定工作更加方便自由。

PLC在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 引言 锅炉是发电厂及其它工业企业中最普遍的动力设备之一,它的功能是把燃料中的贮能,通过燃烧转化成热能,以蒸汽或热水的形式输向各种设备。目前,国内大多数工业锅炉都是人工控制的,或简单的仪表单回路调节系统,燃料浪费很大。工业锅炉作为一个设备总体,有许多被控制量与控制量,扰动因数也很多,许多参数之间明显地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对于工业锅炉这个复杂的系统,由于其内部能量转换机理过于复杂,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控制,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因此,必须采用智能控制方式控制,才能获得最佳控制效果。 2 系统的组成 系统运行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运行示意图 由图1可知,燃料和空气按一定比例进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系统,产生饱和蒸汽,经负荷设备调节阀供给负荷设备使用。与此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除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外,还经省煤器预热锅炉给水和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最后经引风机送往烟囱排入大气。 锅炉是个较复杂的调节对象,为保证提供合格的蒸汽以适应负荷的需要,生产过程各主要工艺参数必须加以严格控制。主要调节项目有;负荷、锅炉给水、燃烧量、减温水、送风等。主要输出量是:汽包水位、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炉膛负压、过剩空气等。这些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是互相制约的,例如,蒸汽负荷变化时,必然会引起汽包水位、蒸汽压力和过热蒸汽温度的变化;燃料量的变化不仅影响蒸汽压力,同时还会影响汽包水位、过热蒸汽温度、空气量和炉膛负压等。对于这样复杂的对象,工程处理上作了一些简化,将锅炉控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调节系统。主要的调节系统有: (1)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 被调量是汽包水位,调节量是给水流量,它主要考虑汽包内部物料平衡,使给水量适应锅炉的蒸发量,维持汽包水位在工艺允许范围内。 (2) 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 维持过热器出口温度在允许范围之内,并保证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工作温度。 (3) 燃烧调节系统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 一、审查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基本要求。 1. 锅炉节能审查工作应当结合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进行,由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承担; 2. 申请节能审查的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证; 3.锅炉制造单位不得将未经节能审查的锅炉设计文件用于制造。 二、审查内容及项目分类 审查内容包括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等涉及锅炉经济性能的内容以及文件资料完整性是否符合《规程》第二章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审查项目分为A类和B类。A类项目为《规程》明确要求的内容,应当全部符合;B类项目为相关节能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内容,是节能审查的基础参数,对不符合项目应当进行修改。审查重点如下: (一)锅炉设计文件方面主要包括:锅炉设计说明书、锅炉安

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热力计算书、介质流动阻力计算书。 (二) 锅炉结构方面主要包括:炉膛结构、燃烧系统、受热面、检查(修)门(孔)、炉墙、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三)监测计量仪表方面主要包括: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能效测试和控制计量孔(点)。 (四)锅炉辅机方面主要包括:鼓风机(一次、二次鼓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循环泵和蒸汽泵、水处理系统等。 具体审查项目按照“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项目表”(见附件1)进行。 三、审查程序 审查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出具报告。 (一)申请。 申请单位应按以下要求提交“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 1. 对于新设计的锅炉,锅炉制造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提交“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时,应当按本办法要求同时提交“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见附件2)。 2. 对于已经通过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申请单位申请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时,只需提交“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 3. 对于已经通过节能审查的锅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的,只需提供修改部分的设计文件。 (二)受理。 1. 鉴定机构对申请单位提交的锅炉设计文件确认后,在申请单位提交的“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中签署意见。 — 2 —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是针对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进行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采用串级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在系统中采用了主控-串级控制的切换装置,使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使得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并保护过热器营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关键字:过热蒸汽控制串级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主控-串级切换 目录 1 生产工艺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锅炉设备介绍............................................................................ 3 1.2 蒸汽过热系统的控制................................................................ 52控制原理简介 ..................................................................................... 6 2.1控制方案选择............................................................................. 6 2.1.1单回路控制方案................................................................. 6

建筑工程技术课程设计(2017年度)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设计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7 年月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一、工程设计概况 (2) 二、施工方案 (2) (一)施工展开程序 (2) (二)施工起点流向 (3) (三)划分施工段 (3) (四)施工顺序 (3) (五)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器选择 (3) 参考文献 (8)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土木工程层次专升本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名称建筑工程技术课程代码 课程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设计 课程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1、建筑施工技术教材。 2、建筑施工手册。 3、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其它有关书籍和资料。 课程设计内容: 1、施工展开程序 2、施工起点流向 3、划分施工段 4、施工顺序 5、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器选择 参考文献: [1] 卢谦,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黄景瑗,土木工程施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9 [3] 刘昌名,宋会莲,工程招投标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4] 刘建民,不平衡报价的识别及风险防范[J],建筑经济,2004,2

一、工程设计概况 厂房东西长46.6m,南北宽18.5m,檐口总高17.5m,总建筑面积为3355m2,其中一至三层作为生产车间,四层作为办公层,建筑物内部有货运电梯一部,楼梯两座。工厂厂房结构为内廊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进深为7.5m + 3m + 7.5m。建筑物开间除两端楼梯间为3.0m外。其余开间均为5.7m。主框架的柱子截面尺寸,中柱为500mm×500mm,边柱为350mm×500mm;梁截面为十字形,主梁高度为800mm,梁宽为250mm,(见下图);次梁高度为600mm,宽度为200mm。柱梁混凝土均为C30。楼板为5.4m长的预应力长向圆孔板(单块重1.58吨)和2.7m长的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宽度均为1180mm,为了加强楼板的刚度及提高承受较大集中荷载的能力。楼板上边现浇60mm 厚双向配筋的钢筋混凝土叠合层,楼梯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现浇混凝土的等级也均为C30混凝土。 首层砖墙及外墙均为240mm厚的MU7.5多孔砖,M2.5混合砂浆。顶层的隔墙为200mm 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 屋面为1:8水泥蛭石找坡保温。水泥砂浆找平。SBS改性沥青油毡防水做法。 装饰部分:楼01为水泥砂浆楼面,地4为水泥砂浆地面(垫层为80毫米厚的C10混凝土),内墙3为一般普通抹灰,外墙2-4层为干粘石、首层为水刷石墙面,散水为800mm宽,50厚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钢窗(1800×2100mm)共134樘,1800×1000mm,共14樘。木门(单扇门共3M64共30樘,3M23共10樘。双扇弹簧门5M67共10樘,3M66共19樘。推拉门8MT12共12樘)。柱基为台阶式独立基础(见下图),采用C20混凝土,墙基有3:7灰土垫层的砖基础。 3:主要分项工程工程量 土方工程 1056(立方米) 脚手架工程 3355(平方米) 基础回填 694(立方米)模板工程 2859(平方米) 砌筑工程 987(立方米)钢筋工程 131.1(吨) 混凝土工程 648(立方米)抹灰工程 9200(立方米) 4:建设地点特征 施工现场场地地势平坦。无地上、地下障碍物。地下水位在4.0m以下。地表土层为1.0-1.2m厚房渣土,以下粉质粘土。一年中7、8月份为雨季。冻土深度0.8m。年最大降雨量为630mm,主导风向:冬,春,秋三季为西北,夏季为西南,最大风力8级。 5:施工条件 本工程所需的各种构件、材料、加工品及施工机具均可按计划需要量满足供应。施工现场基本上实现了“三通一平”。各种设施设备也安排好。场地东南角有高压电网,西南角有市政水井可供接引。楼外每侧可供施工使用场地的尺寸分别为东13m,南28m,西15m,北12m,场外东北两侧均有8m宽马路,马路与建筑物外围墙之间设有绿化带。现场临时设施由甲方提供场地,乙方自行建设。施工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为三级。 6:特点分析 本工程工程量大,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一项工作。工程施工工期紧张,必须组织好施工队,按时进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做好各项工作。工程施工要求高,各项工序必须由专业的检查人员检查,监理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展开程序

锅炉节能审查

山东省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试行) 一、总则 为规范我省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工作,根据《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和《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特种设备监察条例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三、基本要求。 1. 锅炉节能审查工作一般应当结合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进行;对已经通过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需要补交锅炉节能方面的相关技术资料,具体参见附件2“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文件清单”。 2. 申请节能审查的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级别的锅炉制造许可证。 3、对正在申请锅炉制造许可的单位,如果其制造许可申请已经被受理并在有效期内,可以申请设计文件节能审查。 四、节能审查内容及要求 1、锅炉节能审查内容包括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等涉及锅炉经济性能的内容。 2、各类工业锅炉的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规程》附件A中限定值的要求,电站锅炉热效率值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者设计要求。 3、锅炉结构、设计参数、计量检测控制仪表、辅机等的设计与配备应当满足《规程》第二章的有关规定。 4、审查项目分为A类和B类。A类项目为《规程》明确要求的内容,应当全部符合;B类项目为相关节能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内容,是节能审查的基础

参数,对不符合项目应当进行修改。具体类别见附件3“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项目记录表”。 5、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应当符合《规程》及本办法的要求。 6、设计说明书和安装使用说明书应包括《规程》第七条中相关要求。 7、锅炉的设计计算应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和介质动力计算。各计算书应包括计算依据的标准、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汇总表。计算项目应齐全。 8、锅炉的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应符合《规程》要求,并与锅炉结构相符。 9、锅炉结构包括燃烧设备(炉拱、炉排、燃烧器等)、炉膛结构、各受热面布置、检修门(孔)等应符合《规程》中相关要求。燃烧器应标明其型号、功率、压头等参数。 10、炉墙、保温的设计及材料与厚度的选择应满足《规程》中关于炉体温度的要求。应明确标明炉墙、保温的材料和厚度。 11、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的配置应满足《规程》附录B的要求。锅炉本体及尾部烟风道应预留能效测点。各仪表宜标明是否属于供货范围。 12、锅炉配套辅机包括:鼓、引风机、循环水泵、补水泵等,应在设计说明和总图中明确标明其型号、压头、流量、功率等参数。风机、水泵的选型应与阻力计算结果相适应。 五、节能审查程序 1、新设计锅炉产品节能审查程序 (1)申请单位在提交“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的同时提交“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一式两份。“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格式见附件1。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需提交的资料见附件2。 (2)受理 鉴定机构对申请单位提交的锅炉设计文件进行确认,并在申请书中签署意见。

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

1 设计题目 要求: 1.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2.分析系统每个环节的输入输出关系,代入相关参数求取系统传递函数。 3.分析系统时域性能和频域性能。 4.运用根轨迹法或频率法校正系统,使之满足给定性能指标要求。(已知条件和性能要求待定)

摘要 炉温控制系统---是指根据炉温对给定温度的偏差,自动接通或断开供给炉子的热源能量,或连续改变热源能量的大小,使炉温稳定有给定温度范围,以满足热处理工艺的需要。炉温自动控制用热电偶测量温度,与给定温度进行比较,将偏差信号放大后作为驱动信号,通过电机、减速器调节加热器上的电压来实现准确的温度控制。本文经过正确分析系统工作过程,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画出系统结构图后,设计与校正前系统性能分析和可采取的解决方案、方法及分析。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复杂的系统时域验证和计算机仿真,通过具体设计校正步骤、思路、计算分析过程和结果,对于炉温控制系统的研究与改进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字炉温控制系统系统校正 matlab软件

1 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 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e r f u u u =-=,故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