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分析基础B》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B》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B》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100字)

《电路分析基础B》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电路分析基础A》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本课程主要教授电路分析的深入内容,包括交流电路、功率方向与功率计算、三相电路和互感与耦合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300字)

1.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绘制交流电路的相量图,并能进行相量计算。

2.理解电源的相位关系与功率方向的概念,能够计算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3.熟练掌握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计算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4.理解互感与耦合的基本概念,能够分析互感与耦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仿真软件的使用,加强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安排(800字)

1.交流电路分析(5周)

1.1复习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1.2学习相量图的绘制方法和相量计算;

1.3探讨交流电路的串并联等效电路;

1.4分析交流电路的稳态响应。

2.功率与功率因数(4周)

2.1学习电源的相位关系与功率方向的概念;

2.2计算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2.3掌握功率因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3.三相电路分析(4周)

3.1理解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2探讨三相平衡电路的分析方法;

3.3计算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4.互感与耦合(3周)

4.1学习互感与耦合的基本概念;

4.2探讨互感与耦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4.3分析具有互感与耦合的电路。

5.实验操作与仿真应用(2周)

5.1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

5.2授课过程中引入仿真软件,让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模拟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200字)

1.理论课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和习题演示,确保学生对电路分析的

基本方法和理论知识有充分的理解。

2.实验课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由学生自行分析实验数据并提出

解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3.引入仿真软件进行教学,通过仿真软件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动手操

作电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200字)

1.平时作业:每周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习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

2.课堂提问:每节课进行互动问答,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写实验报告,检测学生对实验结果的

分析和总结能力。

4.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主要

考察学生对电路分析方法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书(100字)

主教材:《电路分析基础B》

参考书:

1.《电路分析教程》

2.《电路分析与综合实验引论》

3.《电路理论基础与分析》

七、其他(100字)

本课程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仿真软件应用,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使学生具备将电路分析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的能力。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circuit 课程编号:1510064002 课程计划学时:80(授课学时:64 实验学时:16) 学分:4.5 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对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本章重点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功率的计算、电路元件特性、以及基尔霍夫定律,难点是参考方向的概念及应用、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全章课堂讲授6学时,实验1学时。 第一节电路及电路模型 要求了解电路的作用(考核概率1%),理解实际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模型(考核概率1%),掌握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考核概率80%)。 1.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2.电路的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变换,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3.实际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模型。 第二节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含义(考核概率50%)。 第三节电功率和能量 理解功率的定义(考核概率50%),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考核概率80%)。 1.功率的定义 2.功率计算方法 第四节电路元件 要求了解电路集总参数的概念(考核概率1%)。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弱电类各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教育课,是学习一切电气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备必要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及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本课程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教材与学习参考书 教材: 胡翔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电路分析》 参考书: 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纲要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本章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变量,阐述集总参数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定义三种常用的电路元件:电阻、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最后讨论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必须满足的两类约束。这些内容是全书的基础。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6学时):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阻元件 ∮1.5 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 ∮1.6 两类约束和电路方程 ∮1.7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第二章用网络等效简化电路分析 本章介绍利用网络等效概念简化电路分析的一些方法,先讨论电阻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再介绍线性电阻单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等效电路,然后讨论电阻星形联结联接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最后讨论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4学时): ∮2.1电阻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2.2电阻单口网络 ∮2.3电阻的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 ∮2.4 简单的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第三章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 本章介绍利用独立电流或独立电压作变量来建立电路方程的分析方法,可以减少联立求解方程的数目,适合于求解稍微复杂一点的线性电阻电路,是“笔”算求解线性电阻电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408208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运算;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电工理论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验课程和实习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三)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二)考核方式:考试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88学时;理论59学时,习题13学时,实验16学时。大纲中带有*号的内容是不必讲的,未计入学时之内。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12学时)【主要内容】

1.1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0.5学时) 1.2 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及功率(1学时) 1.3 基尔霍夫定律(2学时) 1.4 特勒根定理(1学时) 1.5 电阻元件(1学时) 1.6 电压源(0.5学时) 1.7 电流源(0.5学时) 1.8 受控源(1学时) 1.9 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1学时) 1.10 两类约束电路KCL、KVL方程的独立性(1学时) 1.11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0.5学时) 习题(2学时) 【重点难点】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两类约束电路KCL、KVL方程的独立性。 【学生掌握要点】 1、熟悉理想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熟练掌握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并运用于电路计算中。 2、会计算电路的功率,并进行吸收、提供的判断。理解并掌握功率守恒定律。 3、理解特勒根定理的内容和应用。 1 4、熟练掌握理想电路元件(R、L、C、US、IS及受控源)上电压、电流的数学约束关系及其与实际物理过程的关系。

电路分析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一、实践课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是该课程的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理工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电子电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基础电子电路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该实验的制作与学习,应使学生熟练使用基础电路分析实验过程中各项实验室备和仪器的使用,及对电路问题分析方法的验证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巩固、加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要求如下: 1、熟练掌握交、直流电流表、电压表以及万用表的使用,了解其结构、原理和主要技术 指标。学会使用功率表和兆欧表。 2、学会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 3、能根据实验需要正确选择电路元件,按电路图正确接线和检查电路,分析和排除线路中的简单故障。 4、熟练掌握电路中电压、电流等电量的测量技术,学会正确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分析 实验结果和写出实验报告。 5、验证,巩固并加深理解电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6、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化,懂得安全用电的一般常识,养成爱护仪器、仪表的良好习惯。 二、实践形式和实践环境要求 课内实验:该实验的方式采取课内实验的方法。 实验平台要求:电子技术实训室通用电工实验室成套设备。 实验材料准备和实验工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验的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提前准备好学生实验的用品和材料。 人数与设备的配备:能够满足正常教学条件,原则上人手一套实验装备,条件特殊的情况下,允许两人一套。 三、实践总学时和实践资料 14学时。自编实验指导书或实验台配套资料 四、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实验考核由各分阶段实验报告、期末考核两大部分组成。建议各分阶段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8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20%。 五、实践任务与学时分配

《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1061 中文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英文名称:Fundamentale of Circuit Analysis 授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 学时:72 学分:4 实验课时:上机课时: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计算机与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本课程内容包括:集中参数假设下的线性时不变电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以此为理论基础的各种分析方法与等效电路的转换,网络定理,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耦合电感与变压器。 以分立元件为主组成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与电路的瞬态现象的物理概念与分析方法。 电路的频率特性与双口网络的分析方法。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 学时数:72 学分数:4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将重点阐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电路分析的基础,是电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获得上述基本知识,而且能够在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诸方面得到提高。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篇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24学时)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4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电路模型、理想元件的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2、电压、电流、功率参数的定义、计算及参考方向的概念;3、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的伏安关系;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定义和运用。5、运用KCL、KVL和元件伏安关系分析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思路。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电路分析的2b法和1b法(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难点:参考方向、受控源、功率计算 第二章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6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节点分析法和网孔分析法。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分析; 难点:节点、网孔方程的列写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3学时)

《电路分析基础B》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B》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100字) 《电路分析基础B》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电路分析基础A》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本课程主要教授电路分析的深入内容,包括交流电路、功率方向与功率计算、三相电路和互感与耦合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300字) 1.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绘制交流电路的相量图,并能进行相量计算。 2.理解电源的相位关系与功率方向的概念,能够计算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3.熟练掌握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计算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4.理解互感与耦合的基本概念,能够分析互感与耦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仿真软件的使用,加强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安排(800字) 1.交流电路分析(5周) 1.1复习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1.2学习相量图的绘制方法和相量计算;

1.3探讨交流电路的串并联等效电路; 1.4分析交流电路的稳态响应。 2.功率与功率因数(4周) 2.1学习电源的相位关系与功率方向的概念; 2.2计算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2.3掌握功率因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3.三相电路分析(4周) 3.1理解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2探讨三相平衡电路的分析方法; 3.3计算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4.互感与耦合(3周) 4.1学习互感与耦合的基本概念; 4.2探讨互感与耦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4.3分析具有互感与耦合的电路。 5.实验操作与仿真应用(2周) 5.1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 5.2授课过程中引入仿真软件,让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模拟和分析。

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一、引言 电路分析作为电气工程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了解和掌握电路基本 原理的关键。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熟悉电路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2. 掌握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定律、电 流分流定律等; 3. 理解电路中的串联、并联、电阻网络等基本电路拓扑结构; 4. 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技巧,能够分析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5. 能够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进行简单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1.2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3 电阻和电导的概念 1.4 电路元件和符号 1.5 电路的分类 1.6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第二章:基尔霍夫定律 2.1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2.2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2.3 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 3. 第三章:电压分压定律和电流分流定律 3.1 电压分压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3.2 电流分流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4. 第四章:串联和并联电路 4.1 串联电路分析方法 4.2 并联电路分析方法 4.3 混合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5. 第五章:电阻网络分析 5.1 等效电阻的计算

5.2 电流、电压分配 5.3 电阻网络的简化 6. 第六章:直流电路分析 6.1 恒定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6.2 手性测量仪器的使用 6.3 应用定理和定律分析电路 7. 第七章:交流电路分析 7.1 正弦波信号的基本特性 7.2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表示方法 7.3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参数的分析 8. 第八章:电路设计与故障排除 8.1 基本电路设计原则 8.2 电路设计实例 8.3 电路故障排除方法及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和教材阅读,传授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第2章指导与解答

第2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贯穿了整个教材,只是在激励和响应的形式不同时,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的应用形式也不同而已。本章以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寻求不同的电路分析方法,其中支路电流法是最基本的、直接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是建立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之上的、根据电路结构特点总结出来的以减少方程式数目为目的的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叠加定理则阐明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戴维南定理在求解复杂网络中某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时则显得十分方便。这些都是求解复杂电路问题的系统化方法。 本章的学习重点: ●求解复杂电路的基本方法:支路电流法; ●为减少方程式数目而寻求的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 ●叠加定理及戴维南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1 支路电流法 1、学习指导 支路电流法是以客观存在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与未知量个数相同的方程式,再联立求解的方法,是应用基尔霍夫定律的一种最直接的求解电路响应的方法。学习支路电流法的关键是:要在理解独立结点和独立回路的基础上,在电路图中标示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及独立回路的绕行方向,正确应用KCL、KVL列写方程式联立求解。支路电流法适用于支路数目不多的复杂电路。 2、学习检验结果解析 (1)说说你对独立结点和独立回路的看法,你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时,根据什么原则选取独立结点和独立回路? 解析:不能由其它结点电流方程(或回路电压方程)导出的结点(或回路)就是所谓的独立结点(或独立回路)。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时,对于具有m条支路、n个结点的电路,独立结点较好选取,只需少取一个结点、即独立结点数是n-1个;独立回路选取的原则是其中至少有一条新的支路,独立回路数为m-n+1个,对平面电路图而言,其网孔数即等于独立回路数。 2.图2.2所示电路,有几个结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几个网孔?若对该电路应用支路电流法进行求解,最少要列出几个独立的方程式?应用支路电流法,列出相应的方程式。 解析:图2.2所示电路,有4个结点,6条支路,7个回路,3个网孔。若对该电路应用支路电流法进行求解,最少要列出6个独立的方程式; 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回路的参考绕行方向如事 2

(完整版)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 1.电路:若干电气设备或器件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构成电流的通路。 2.电路功能: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二是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3.集总参数电路近似实际电路需满足的条件: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l(长度)远小于电路 正常工作频率所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λ,即l 。 4.电流的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5.关联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降的参考方向一致。 6.支路:由一个电路元件或多个电路元件串联构成电路的一个分支。 7.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连接点。 8.回路:电路中由若干支路构成的任一闭合路径。 9.网孔:对于平面电路而言,其内部不包含支路的回路。 10.拓扑约束:电路中所有连接在同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约 束,任一回路的各支路(元件)电压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约束,这种约束关系与电路元件的特性无关,只取决于元件的互联方式。 U(直流电压源)或是一定的时间11.理想电压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端电压为一恒定值 S u t,与流过它的电流(端电流)无关。 函数() S 12.理想电流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输出电流为一恒定值 I(直流电流源)或是一定的时间 S i t,与端电压无关。 函数() S 13.激励:以电压或电流形式向电路输入的能量或信号称为激励信号,简称为激励。 14.响应:经过电路传输处理后的输出信号叫做响应信号,简称响应。 15.受控源:在电子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不由其自身决定,而是受到同一电路中其它 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16.受控源的四种类型: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 流源。 17.电位:单位正电荷处在一定位置上所具有的电场能量之值。在电力工程中,通常选大地 为参考点,认为大地的电位为零。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对参考点的电压。 18.单口电路:对外只有两个端钮的电路,进出这两个端钮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19.单口电路等效:如果一个单口电路N1和另一个单口电路N2端口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 则这两个单口电路对端口以外的电路而言是等效的,可进行互换。 20.无源单口电路:如果一个单口电路只含有电阻,或只含受控源或电阻,则为不含独立源 单口电路。就其单口特性而言,无源单口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阻。 21.支路电流法:以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元件的VAR和KCL、KVL约束关系, 列写独立的KCL方程和独立的KVL方程,解出各支路电流,如果有必要,则进一步计算其他待求量。 22.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各独立节点对参考节点的电压降)为变量,对每个独立节点 列写KCL方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将各支路电流用节点电压表示,联立求解方程,求得各节点电压。解出节点电压后,就可以进一步求得其他待求电压、电流、功率。23.回路分析法:以回路电流(各网孔电流)为变量,对每个网孔列写KVL方程,然后根据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一、5个主要的电系统 (1)通信系统(2)计算机系统(3)控制系统(4)电力系统(5)信号处理系统 二、如果满足三个基本假设,就可以利用电路理论而不是电磁理论研究电路系统。尽管电磁理论似乎是研究电信号的出发点,但是其应用不仅麻烦,而且需要使用高深的数学。 这三个基本假设如下: (1)电效应在瞬间贯穿整个系统,把这种系统称为集总参数系统。 (2)系统里所有元件的净电荷总为零。 (3)系统里的元件之间没有磁耦合。 三、电压是由分离引起的每单位电荷的能量。电荷流动的速率通称为电流。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路模型中的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有的未知,有的随时间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而在应用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模型时要求电路模型中的电流、电压的方向必须是明确的。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引入了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这一概念。在应用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时,对应的电流、电压的方向指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只要元件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关联参考方向),则在电压与电流相关的表达式中使用正号,否则使用负号。 2、电功率和能量 当元件中电流、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功率为正,元件吸收功率 当元件中电流、电压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功率表为负,元件发出功率。 四、电路元件 1、电阻元件:电阻是阻碍电流(或电荷)流动的物质能力,模拟这种行为的电路元件称为电阻。单位:欧姆(另外电导为电阻倒数单位:西) 2、电容元件(动态元件):电容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式表明电容的电流与电容的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电容元件有隔断直流(简称隔直)的作用,其原因是传导电流不能在电容的绝缘材料中建立。只有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才能产生位移电流。电容电压不能跃变,电容元件是一种有“记忆”的元件。 3、电感元件(动态元件):电感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式表明与电感的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电感的电流的变化率为0时电感的电压也为0,相当于短路。 电感中电流不能跃变,电感元件也是一种有“记忆”的元件。 4、独立电压源:独立电压源是一种电路元件,无论流过其两端的电流大小如何,都将保持端电压为规定值。 独立电压源的电流不是由独立电压源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外电路决定的。 5、独立电流源:独立电流源也是一种电路元件,无论端电压的大小如何,都将保持端电流为规定值。 独立电流源的电压不是由独立电流源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外电路决定的。 6、受控电源:受控电源也是一种电源,但其源电压或源电流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受电路中另一处的电压或电流控制,这类电源称为受控电源。 在求解含有受控电源的电路时,可以把受控电源当作独立电源处理。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也是电气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是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电气信息类所有专业的后续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在整个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第5版的前十二章。 第1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理想元件电路模型、独立源和受控源的概念。 2.正确理解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3.掌握电路元件电功率的分析。 3.熟练掌握和应用基尔霍夫定律。 (二)重点难点: 重点:参考方向的概念难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2:电路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元件 1-5 电阻元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定律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线性电路的性质。 2.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压源的串联、电流源的并联的等效。 3.掌握Y—△变换和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的方法。 4.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及求解变量的确定、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方程进行列写。 (二)重点难点: 重点:等效的概念、三角型难点:星型连接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各种分析方法求解变量、各种分析方法方程的列写。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电路基础 2.课程英文名称:Basis of Computer Circuit 3.课程类别:限选 4.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总学时:54学时 6.总学分:3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电路课程是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路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学习电路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础知识、电路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5学时) 教学内容: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源,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电路模型、电压源和电流源;理解受控电源、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掌握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及应用。 教学重点: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教学难点:KVL及其扩展应用 2.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3学时) 教学内容: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理解等效变换、电阻的Y-△等效变换;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教学重点: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应用 教学难点:求解输入电阻的方法 3.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8学时)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Ⅰ Fundamentals of Circuit AnalysisⅠ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分: 4 学分 学时: 64 学时(讲课:64 学时,上机:学时,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电学部分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 教材:《电路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吴大中主编,2013年2月出版 开课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是电类(强电、弱电)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8学时) (1)掌握电阻、独立电源和受控源等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掌握元件、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表达式和计算,掌握基尔霍夫两个定律(KCL、KVL) 并能熟练应用该定律进行电路的分析计算; (2)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关联参考方向; (3)理解电路的模型,了解电路元件的分类,线性与非线性,时变与非时变,有源与无源的概念。 习题课一( 2学时) 作业:第1章全部习题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4学时) (1)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与混联的等效变换,电阻Y形联结与△形联结的等效变换,电源的串联、并联,一端口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 (2)熟悉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等效互换; (3)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和等效变换的条件。 (4)第2章所有习题讲解。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B》课程教学大纲 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本实验课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是面向非电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独立设课的实践环节课程。课程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课程应用性强,对培养学生的电路与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作用尤为突出,并将为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及今后从事专业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知识目标方面:通过课程的学习,巩固和加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应用;正确掌握使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设备,掌握其测试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电路相关理论,查找科技文献,使用电子手册,进行电路设计,并能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与结果。撰写科学实验报告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查找电子元器件手册的使用方法,并具有一定的设计小型电路、调试电路参数、排除电路故障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习掌握电路分析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创新,以及独立的工作能力。 3. 提高素质发展方面:通过课程的实践,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能够组队完成实验项目任务,使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拥有使命感以及科技强国的情怀。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B》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动手为主,培养学生运用电路理论进行电路的仿真及设计,并得出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路与电子技术领域问题的能力。目前本实验课在中国大学爱课程网平台开设开放课程,已为课程“线下实验”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课程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 (1)列出验证性实验项目作为自主学习环节内容,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环境,通过线下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验数据

《电路原理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电路原理B (Circuit Principle B) 课程代码:05410006 学分:3.5 学时:56(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教材:《电路分析基础》,陈晓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电路原理B》课程是一门研究电路理论、电路分析方法的基础课程,它属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电路原理B》重点讲解电路理论的基本定理及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涉及直流电路分析(定律、方法及定理)、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含谐振、及三相)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子、电气工程基础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相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学基础理论,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电路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电路原理B》的主要内容包含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定理、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谐振电路、三相电路分析与计算等。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1. 知识目标 课程目标1.1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功率的计算;电阻、电压源以及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课程目标1.2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等效;熟练掌握电源的等效变换方法; 课程目标1.3熟练掌握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方程的列写; 课程目标1.4 熟练掌握叠加定理及戴维宁定理;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应用; 课程目标1.5熟练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熟练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及其应用;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提纲

d ()d () ()()()d d q t u t q t C u t i t C t t =⋅⇒= =第一章 1. 参考电压和参考电流的表示方法。 (1)电流参考方向的两种表示: A )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图中标出箭头) B )用双下标表示:如 i 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 指向B 。 (图中标出A 、B ) (2) 参考电压方向: 即电压假定的正方向,通常用一个箭头、“+”、”-”极性或“双下标”表示。 (3)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降就等于这两点的电位差,即U ab = V a - V b 2.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定义 若二端元件上的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即参考电流从参考电压的正极流向负极),则称之为关联参考方向。否则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的计算公式: (1)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p = u i (2)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p =- ui 按此方法,如果计算结果p>0,表示元件吸收功率或消耗功率;p<0,表示发出功率或产生功率。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1)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 u = Ri (2)电压与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u =–Ri 。 4.电容元件 (1)伏安特性 (2)两端的电压与与电路对电容的充电过去状况有关 (3)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元件吸收的功率 (4)电容元件的功率与储能 d ()()()()() d C u t p t u t i t C u t t =⋅=⋅2 1()d d ()2 C C W p t t C u u C u t ==⋅=⋅⎰⎰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601101 学分-学时4-64)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在物理“电学”的基础上,较深入研究电路基本理论的课程,着重集中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并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必要的电路理论基础。同时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理解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参考方向,功率、能量。掌握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以及常用多端元件的概念和伏安特性、功率计算,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正确列写方程。 (2)直流电路的分析: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的基本思想,掌握电阻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及用等效变换方法分析电路。了解支路法、回路法,掌握网孔(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方法,学会利用电路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戴维宁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及其应用,了解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3)正弦电流电路: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和R、L、C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理解导纳与阻抗概念,掌握利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理解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意义,掌握正弦稳态电路各种功率的计算方法及提高功率因数办法。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方法及最大平均功率传输的处理方法。掌握互感的概念和具有互感电路的计算,掌握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及电路分析。掌握三相电路的概念和对称、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4)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电路谐振的特点和频率响应。了解通频带和选频的概念。 (5)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了解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处理方法。了解信号频谱的概念。 (6)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掌握换路定则,暂态和稳态的概念。理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时间常数、阶跃响应的概念。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了解一阶和二阶电路的经典法。了解冲激响应。掌握二阶电路暂态方程的列写,了解电路参数与响应形式的关系, (7)非线性电阻电路:了解非线性元件的基本特性。掌握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和小信号分析法。了解非线性电阻的分段线性化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