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城旅游业发展现状

盐城旅游业发展现状

盐城旅游业发展现状

盐城市地处江苏省东北部,是沿海经济带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盐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该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首先,盐城市的旅游资源丰富。盐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例如,盐城市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东台英勇墓、盐城市西洋参教堂等,展现了盐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此外,盐城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大尧溪、亭湖、花木岛等,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其次,盐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盐城市的交通、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例如,盐城火车站和盐城南站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的出行。此外,盐城市的酒店和餐饮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满足了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

第三,盐城市的旅游活动丰富多样。盐城市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盐城灯节、盐城荷花节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宣传了盐城的旅游形象。此外,盐城市还积极推动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例如乡村旅游和深度体验项目,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参与。

然而,盐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旅游宣传力度不足。盐城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国内外的宣传推广方面还不够积极。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盐城市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其次是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创新。盐城市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少独特的创新亮点。因此,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开发更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盐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活动丰富多样。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希望盐城市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推动盐城旅游业的发展。

盐城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盐城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文管1002班施广明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也成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对旅游资源的研究至关重要。特此为了跟好的了解盐城的旅游资源我们对盐城的旅游资源作出了较深刻的研究和较彻底的分析,以及对如何利用作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盐城旅游资源调查对策发展 一、盐城旅游资源的现状调查 盐城,东临黄海,西接淮扬,南临通泰,北至连云港,是“京沪东线”的重要节点,“北上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辖两市 5 县 2 区,面积 1.5 万平方公里,人口 815 万,是江苏省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而闻名。 总的来说盐城的旅游资源可以归纳为三色文化:“银文化,绿文化,红文化”银文化——盐文化 盐城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 4 年(公元前 119 年)建立了盐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距今已有 2100 多年历史。盐城生来产盐。在古代,淮河在盐城北部出海,西周时这里被称为淮夷之地。汉代以前,有人在淮河南北的海边煮海水为盐。淮地有南北,盐城与扬州、南通等在淮南,这些地方产的盐,称淮南盐。千年的盐文化让古人给盐城留下了无比迷人的盐景——运盐的河道,集散码头,盐官府衙遗址,盐商住宅,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议事厅,制卤的卤池、盘铁、盐灶、盐锅、盐…… 绿文化——滩涂文化 盐城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东部沿海 45 万公顷海涂湿地,是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野生丹顶鹤和麋鹿种群数的60% 和 25% 生活在这里,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被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

盐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1-2020年)

盐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1-2020年) 第一章旅游业现状分析 一、盐城概况 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长江三角洲辐射区内。位于东经119o27′—120o54′,北纬32o34′—34o28′之间。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毗邻,西与扬州市、淮安市相连,北与连云港市接壤。东部海岸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度的56%。沿海滩涂面积683万亩,占全省沿海滩涂总面积的70%,全国的1/7。全市总面积14983平方公里,2000年总人口79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4.6万人,占总人口的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31人。辖有东台、大丰、盐都、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和城区等9个县(市、区)。 盐城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汉时期,“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始现繁荣。自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置盐渎县以来,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世世代代的盐城人民用勤劳和智慧造就了古老文明和现代辉煌,遗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盐城人文荟萃、丰灵蕴秀,曾涌现过一大批文臣武将、英雄豪杰、学者名流和爱国志士。盐城的风土人情淳朴多姿,乡土文化丰富多彩。盐城还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这里曾为华中抗日的指挥中心。现在盐城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革命纪念设施,成为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袤、秀丽的自然风貌和悠久、丰富的人文历史,造就了盐城风格独特、内涵深厚的旅游资源。 盐城市位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由于受季风型气候影响,地面极端温度偏高,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5.4度。 改革开放以来,盐城市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8.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65.14亿元,第二产业211.94亿元,第三产业171.51亿元,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31.92:37.91:30.17调整为30.1:38.6:31.3。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204国道横穿南北,新长铁路盐城以北段已建成通车。盐城民航机场可以起降波音737等大型客机,每周有飞往北京、广州的定期航班,不久将开辟更多的国内航线。宁靖盐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建成之后,盐城到南京和上海的行程将缩短为3小时左右。 二、盐城市城市化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盐城200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为32%。200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为40%。201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为50%。202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为60-70%。 从以上城市化战略可以看出,未来盐城城市化水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将以市区为重点,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为主,以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对旅游业将产生以下影响: (一)有利于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随着经营城市观念的树立,积极培育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时机已经成熟,旅游业有望成为盐城市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将逐步增加。 (二)有利于扩大旅游市场。旅游正成为居民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随着省内城镇人口的

盐城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盐城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文管1002班施广明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也成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对旅游资源的研究至关重要。特此为了跟好的了解盐城的旅游资源我们对盐城的旅游资源作出了较深刻的研究和较彻底的分析,以及对如何利用作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盐城旅游资源的现状调查 盐城,东临黄海,西接淮扬,南临通泰,北至连云港,是“京沪东线”的 重要节点,“北上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辖两市5 县2 区,面积1.5 万平方公里,人口815 万,是江苏省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而闻名。总的来说盐城的旅游资源可以归纳为三色文化: “银文化,绿文化,红文化” 银文化——盐文化盐城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4 年(公元前119 年)建立了盐渎县,以“环 城皆盐场”而得名,距今已有2100 多年历史。盐城生来产盐。在古代,淮河在 盐城北部出海,西周时这里被称为淮夷之地。汉代以前,有人在淮河南北的海边 煮海水为盐。淮地有南北,盐城与扬州、南通等在淮南,这些地方产的盐,称淮 南盐。千年的盐文化让古人给盐城留下了无比迷人的盐景——运盐的河道,集散码头,盐官府衙遗址,盐商住宅,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议事厅,制卤的卤池、盘铁、盐灶、盐锅、盐…… 绿文化——滩涂文化盐城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东部沿海45 万公顷海涂湿地,是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野生丹顶鹤和麋鹿种群数的60% 和25% 生活在这里,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被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 红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盐城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曾有“西有延安,东有盐城”之说,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等领导人都曾在这 里战斗生活过,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新四军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 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行列,新四军军部旧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盐城旅游资源现在所存在的问题

盐城市产业发展趋势

盐城市产业发展趋势 盐城市产业发展趋势 一、引言 盐城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是江苏省最东边的大城市,也是江苏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盐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对于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将从盐城市的形势和机遇出发,分析盐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二、盐城市产业基础现状 1. 主要产业 目前,盐城市的主要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行业。此外,盐城市还有农业、港口物流、旅游等产业。这些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盐城市的经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2. 面临的挑战 盐城市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市场需求的变化、人口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目前,盐城市的传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大的问题。此外,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盐城市需要转变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群水平。

三、盐城市产业发展趋势 1. 发展现代制造业 盐城市将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制造业。盐城市拥有丰富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链,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盐城市还将加强研发创新,培育新的制造业业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 培育新兴产业 盐城市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盐城市的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这些领域,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3. 推进现代农业 盐城市将加强现代农业的推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通过引进现代化农业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盐城市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此外,盐城市还将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4. 加强旅游产业 盐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湿地、温泉、海滩等。盐城市将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盐城旅游业发展现状

盐城旅游业发展现状 盐城市地处江苏省东北部,是沿海经济带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盐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该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首先,盐城市的旅游资源丰富。盐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例如,盐城市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东台英勇墓、盐城市西洋参教堂等,展现了盐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此外,盐城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大尧溪、亭湖、花木岛等,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其次,盐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盐城市的交通、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例如,盐城火车站和盐城南站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的出行。此外,盐城市的酒店和餐饮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满足了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 第三,盐城市的旅游活动丰富多样。盐城市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盐城灯节、盐城荷花节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宣传了盐城的旅游形象。此外,盐城市还积极推动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例如乡村旅游和深度体验项目,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参与。 然而,盐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旅游宣传力度不足。盐城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国内外的宣传推广方面还不够积极。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盐城市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其次是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创新。盐城市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少独特的创新亮点。因此,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开发更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盐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活动丰富多样。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希望盐城市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推动盐城旅游业的发展。

盐城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样本

盐城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对 策研究

盐城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文管1002班施广明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也成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研究至关重要。特此为了跟好的了解盐城的旅游资源我们对盐城的旅游资源作出了较深刻的研究和较彻底的分析,以及对如何利用作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盐城旅游资源的现状调查 盐城,东临黄海,西接淮扬,南临通泰,北至连云港,是“京沪东线”的 重要节点,“北上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辖两市5 县2 区,面积1.5 万平方公里,人口815 万,是江苏省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而闻名。总的来说盐城的旅游资源能够归纳为三色文化: “银文化,绿文化,红文化” 银文化——盐文化盐城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4 年(公元前119 年)建立了盐渎县,以“环

城皆盐场”而得名,距今已有2100 多年历史。盐城生来产盐。在古代,淮河在盐城北部出海,西周时这里被称为淮夷之地。汉代以前,有人在淮河南北的海边 煮海水为盐。淮地有南北,盐城与扬州、南通等在淮南,这些地方产的盐,称淮南盐。千年的盐文化让古人给盐城留下了无比迷人的盐景——运盐的河道,集散码头,盐官府衙遗址,盐商住宅,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议事厅,制卤的卤池、盘铁、盐灶、盐锅、盐…… 绿文化——滩涂文化盐城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东部沿海45 万公顷海涂湿地,是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野生丹顶鹤和麋鹿种群数的60% 和25% 生活在这里,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被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 红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盐城是中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曾有“西有延安,东有盐城”之说,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等领导人都曾在这

盐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分析报告1

夯实基础丰富产品完善体系 推动盐城旅游向着千亿级产业迈进 ——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旅游产业围绕“核心产品打造、精品线路建设、旅游市场推广、要素协调发展”四大战略,以生态旅游发展为重点,以品牌化发展为方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植壮大产业主体,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旅游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走势,未来5-8年,盐城旅游具备了打造千亿级产业规模的扎实基础。本文在综合盐城工学院、市经济学会业内专家领导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该分析报告。 一、产业概况 (一)发展现状。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产业规模明显扩大。2015年,我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282万人次,“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3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7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7.51%。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均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景区建设卓有成效,景区质量逐步提升。2015年,盐城中华麋鹿园成功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启我市5A级旅游景区从无到有的新时代。截至目前,全市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49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3A 级旅游景区15个,2A级旅游景区23个,景区提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另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5个,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乡村旅游区33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省工业旅游示范点4个,景区的整体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产业体系得到完善。近年来,我市旅游产品系统不断完善,品质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湿地观光、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生态度假四大主题旅游产品,全市现有金沙湖旅游度假区等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黄海森林公园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盐都区成为全省首家乡村旅游创新示范区,房车露营、低空飞行、工业旅游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市的旅游产品体系,标志着我市旅游产业从单一观光产品开始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全方位、多样化的产品体系逐步转变。 旅游形象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大。在旅游形象口号方面,创新提出“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突破鹤鹿湿地的单一吸引力,塑造了开放包容的旅游形象。在新兴媒体方面,建成盐城市旅游信息网,拍摄微电影《盐城之恋》,被评为省最佳旅游微电影和2012中国旅游宣传片TOP10。在传统媒体方面,推出《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旅游形象宣传片、“中国·大丰首届鹿王争霸赛”等活动。先后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十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等称号,盐城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盐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与拓展策略(1)

盐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与拓展策略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盐城也在积极打造自己的旅游度 假区。当前,盐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状况不错,但与其他旅游城市 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不断拓展其发展空间和提升品质。本文 从盐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和拓展策略两个方面展开,以期为盐 城旅游度假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盐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 1. 优势资源 盐城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素有“滨海明珠、人间仙境”之称。其周边海、湖、山、河等生态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海、陆、空交通枢纽,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同时,盐城还拥有悠久的历史 和文化,如大云寺、仪征古城、扬州木渎古镇等,这些都为其旅游 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 基础设施 随着盐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其基础设施愈发完善,旅游度假区 内的交通、住宿、商业等设施日益完善。例如,盐城港拓建成为国 家一级港口,成为发展海洋旅游的有利条件;盐城北站开通后,大 大缩短了盐城与周边城市的交通时间;盐都广场、盐城商场等大型 商业、娱乐广场相继建成,各式各样的主题乐园、度假酒店、海洋 公园也开始落户盐城旅游度假区。 3. 旅游产业发展 盐城市近年来对旅游产业进行了大力投资,推动了盐城旅游度 假区的开发和繁荣。如推进国家级旅游景区创建,强化旅游品牌建设,举办各种旅游活动等,全面提高了盐城旅游的知名度和品质。 同时,市政府也在大力扶持旅游企业,鼓励其投入人力、物力、财 力加快开发旅游市场。

二、盐城旅游度假区的拓展策略 1. 提高旅游品质 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盐城旅游度假区需要进一步提 高其旅游品质。可以通过强化景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旅游 设施等方式来达成目标。同时,还可以举办更多的旅游文化活动和 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参加。 2. 发挥特色文化 盐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是其旅游发展的独特优势。因此,要想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强化文化 旅游的推广和发展。可以开展历史文化展览、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等,充分展示盐城的文化魅力,让游客在体验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文化。 3.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目前,盐城旅游市场主要以本地游客为主,海外旅游市场的开 发还十分有待提高。因此,盐城旅游度假区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旅游 展等方式,扩展国外市场,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前来旅游度假。 4. 推广旅游电商 旅游电商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新趋势。盐城旅游度假区 可以通过建设旅游电商平台,推广旅游线路、旅游商品等,提高其 知名度和营销能力,实现蓝海市场的拓展。 结语 盐城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其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潜力是巨 大的。通过进一步提高旅游品质、发挥特色文化、开拓海外市场和 推广旅游电商等方式,盐城可以打造出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 游度假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的繁荣贡献不少力量。

盐城旅游业接轨上海的对策研究

盐城旅游业接轨上海的对策研究 近年来,盐城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与上海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实现盐城旅游 业与上海市接轨,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研究。本文将从盐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 和探讨盐城旅游业接轨上海的对策研究。 一、盐城旅游业发展现状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苏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包括大辛河水系、东台国家级湿地、北洋古城等。近年来,盐城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还促进了当地经 济的繁荣。 与上海相比,盐城的旅游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盐城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相 对滞后,难以与上海市的高品质旅游产品相比。盐城的旅游市场营销和宣传力度不足,难 以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盐城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相对薄弱,无法满 足游客对高品质旅游的需求。 为了推动盐城旅游业与上海市接轨,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 盐城市应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品质旅游产品和服务,包括特色民宿、生态旅游、文化旅 游等。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 2. 加大市场营销和宣传力度 盐城市应加大对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可以通过 举办旅游文化节、举办推广活动等手段,吸引更多游客。 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盐城市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旅游设施的品质和舒适度。要加强对旅游 配套服务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游客满意度。 4. 加强与上海市的合作与交流 盐城市应积极寻求与上海市旅游企业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盐城的旅游业与上海市接轨。可以通过举办旅游合作交流会、签订旅游产业合作协议等方式,加强两地旅游业的交 流与合作。 要实现盐城旅游业与上海市接轨,需要盐城市政府、旅游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盐城市应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品质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大市场营销和宣传力度,完善旅游基

盐城旅游业接轨上海的对策研究

盐城旅游业接轨上海的对策研究 随着上海的发展壮大,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盐城也看到了与上海旅游业接轨 的巨大机遇。为了更好地促进盐城旅游业与上海旅游业的接轨,提高盐城的旅游吸引力和 竞争力,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将从盐城旅游业的现状出发,分析接轨上海 的必要性和意义,然后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研究。 一、盐城旅游业的现状 盐城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但是相对于上海 等发达城市而言,盐城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盐城主要的旅游资源包括 湿地、海岸线和岛屿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但是相比之下, 盐城的旅游业发展还不够多元化,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盐城旅游业需要进一 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接轨上海的必要性和意义 上海作为全国知名的国际大都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先进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与 上海接轨能够为盐城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 1. 带动盐城旅游业的发展。上海的旅游市场庞大,与上海接轨将为盐城带来更多的 游客资源,促进盐城旅游业的发展。 2. 借鉴上海的旅游业发展经验。上海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借鉴上海的经验将有助于盐城旅游业的提升。 3. 接轨上海有利于提升盐城的国际知名度。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城市,接轨上海将有 助于提升盐城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形象。 1. 加强与上海旅游企业的合作。盐城可以与上海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互相推广旅 游产品和服务,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和产品,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2. 借助上海的旅游平台进行推广。盐城可以积极参与上海举办的各类旅游展会和活动,借助上海的旅游平台进行盐城旅游业的推广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3. 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盐城可以与上海的旅游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训和交流活动,引进更多的优秀旅游人才,提高盐城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4. 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盐城可以多渠道引进旅游项目和投资,推动旅游业的 多元化发展,丰富盐城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提升盐城的旅游吸引力。

江苏省盐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盐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盐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和苏北平原的交汇处,自古以 来就是繁华的商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盐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具有得 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兴盛,盐城市正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加强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努力实践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和意义 二、盐城市全域旅游资源分析 盐城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黄海明珠”的雅号所在。盐城市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温泉资源等多方面的旅游资源都具有极高的 开发价值。在自然风光方面,盐城有着如画的滨海风光、壮美的盐河口、连云港大众风筝厂、悠久的盐文化、秀丽的滨海湿地等等;在历史文化方面,盐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 的文化积淀,古老的盐田、崇文悠史的东台港、金戈铁马的军事时代、福港花墙等值得一提。这些旅游资源代表了盐城市全域旅游资源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三、盐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探索 为了实现盐城市旅游业的全域发展,盐城市政府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方面,盐城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改善了旅 游环境;盐城市政府鼓励各地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联动,推动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提升。盐城 市政府还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产业,提升旅游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和品质。在政策上,盐城市 也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扶持旅游业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探索。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盐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盐城市在 全域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域旅游产品的供给不断丰富和完善, 各类旅游业态的融合发展趋势明显。盐城市各地的旅游资源联动性增强,地区间旅游业务 的互补性愈加突出,盐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成效初显,全域旅游体验的提升取得显著进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头强劲。 盐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正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盐城市将会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全面推动盐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相信通过 盐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不懈努力,盐城市将会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 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共享盐城市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

让生态旅游花开遍地--壮大大丰区西部花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让生态旅游花开遍地--壮大大丰区西部 花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大丰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推出优质旅游项目,文旅产业串 点成面、连片成景,形成斗龙港、黄海湿地、串场河文化、城市商贸休闲、美丽 乡村的五大旅游集聚区发展格局,生动诠释全域旅游发展“大丰模式”的魅力。 一、大丰区西部花海生态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1、不断优化空间布局。西部以荷兰花海、梅花湾为轴线,形成斗龙港生态 组团,是连接盐城大市区和大丰城区的重要节点,对推动我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 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西部以花为“媒”,立足生态,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实现 了花卉、旅游、婚庆、文化、康养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态势。 2、着力打造特色项目。西部花海主要有荷兰花海、梅花湾两个景区,均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荷兰花海目前已是国内种植郁金香面积最大、品类 最全、业态最美的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成功承办省文旅厅“水韵江苏·有你会 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开幕式活动,举办“上海人游北上海”江苏大丰(上海) 旅游推介会,全面叫响“花里大丰相约美好”郁金香文化月品牌,开展梅花湾文 化节等系列文旅活动,不断提升“多彩湿地花里大丰”品牌影响力和远程号召力。 3、持续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由著 名导演王潮歌打造的《只有爱戏剧幻城》项目,在荷兰花海景区落地2年多, “戏剧+”“文旅+”双向破壁的精彩演绎,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感,也 成为长三角地区文旅融合的典范之作。我区加快传统旅游项目转型升级,探索微 旅游新产品,瞄准夜间“黄金四小时”,举办梅花湾烟花秀、灯光节、荷兰花海 音乐节等“月光”品牌,丰富了我区夜间经济业态,荷兰花海创成首批省夜间文 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盐城湿地旅游输出的困境与对策

盐城湿地旅游输出的困境与对策,不少于1000字 盐城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湿地资源的城市。盐 城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东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公园、黄海之滨丹徒新区等景点,但是在旅游输出过程中面临很多困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盐城湿地旅游输出的困境与对策。 一、交通不便 目前盐城湿地旅游十分依赖自驾游的市场,因为公共交通系统 还比较不完善,包括巴士、地铁、火车等交通方式。对于国内外游 客来说,这会面对高费用、长时间、低效率等问题。因此,推进公 共交通建设将是一个必要的对策。首先,应该完善公共交通工具, 让游客可以直接到达景区。其次,应该积极引导和推广旅游巴士和 旅游列车等特色商业服务,来带动市场。同时,政府有必要鼓励私 人投资者参与湿地旅游交通工具的手段,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二、对接不够 盐城湿地旅游市场营销更多的是由分散的旅行社和旅游代理来 进行的,各自为政地进行开发和推广,这导致景区之间缺乏联系和 整合。对于游客而言,缺乏清晰的指引,无从得知该选哪一个或几 个景区。类似地,景区之间也缺少有效的交流与协作。因此,社会 的形成是必要的对策。政府应该主导创建一个注重互惠互利,共同 发展的社会性组织,以促进景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开发和推 广景区,降低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压力。 三、教育宣传不足

盐城湿地旅游目前的教育宣传存在很大的问题,旅游宣传材料 普遍缺少前沿的科学知识,趋于片面,并缺乏投入。同时,游客跟 团旅游普遍存在低意识和低文化素养,对环保知识缺乏了解,缺乏 尊重自然生态的意识。因此,加强旅游教育宣传将是一个必要的对策。政府应该注重景区教育宣传材料的更新与投入。同时,景区管 理人员也应该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旅游指导。在旅游营销中,优 质服务和信息反馈同样重要。 四、生态保护问题 盐城湿地旅游快速扩张的背后,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并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例如,不当的垃圾处理和开发蚕食和恶性循 环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盐城当地政府应该重视生态 环境的保护,从立法上保障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同时,加 强管理和监测,进行环境保护活动。在湿地旅游营销中,可采取绿 色环保模式,积极从旅游中营造环保意识,例如开展义务清理活动、展开游客评论等,从而鼓励游客自觉尊重生态环境。 综上,盐城湿地旅游的增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针对困顿,政府需要在交通、教育宣传、生态保护等方面积极的进 行改革,以促进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景区之间合作和产业 协调的发展还可以带来更多的机遇,可在全球化时代为盐城湿地旅 游发展开拓更多市场前景。

大丰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究

大丰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 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海洋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分支,其发展空间和潜力也越来越大。大丰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是大丰市 政府近年来积极发展的一个产业,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经济资源 优势,这篇文章将对其发展进行探究。 一、大丰港地理位置与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资源优势 大丰港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境内,南临黄海,东临东海,拥有丰 富的海洋资源和文化特点。大丰港至上世纪50年代为中国北方最大 的港口,曾是“一带一路”交通枢纽,港口运输业是大丰市的传统 优势。近年来,随着大丰市政府对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视,大丰 港也逐渐成为了一处具备丰富海洋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潜力的地区。其主要的旅游资源包括: 1.海洋渔业:大丰港渔业资源丰富,海洋鱼类品种繁多,远近 闻名。 2.海滩资源:大丰港海岸线长,拥有大片的海滩和沙滩,是休 闲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3.文化遗产:大丰港历史文化悠久,主要旅游景点有钱库故址、洞头崖遗址、璜山文化公园等。 以上资源的结合,为大丰港的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宝 贵的机会。 二、大丰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现状 随着政府对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重视和支持,大丰港的旅 游产业开始逐步蓬勃发展。目前,大丰港的旅游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文化体验:大丰港海洋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渔民嘉年华、海洋生态博览等活动,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海洋文化体验。 2.海岸线度假:大丰港周边拥有众多的海滩,适合夏季休闲度假,城市周边镇的海滨度假村也逐渐兴起。 3.旅游基础设施:大丰港新增了海洋文化中心、渔村旅游示范点等项目,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以上发展情况只是大丰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大丰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 1.加强文化传承:大丰港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如何将这份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大丰港的海洋文化,是今后开发海洋文化旅游的重点。 2.加强特色项目建设:大丰港要坚持打造有特色的海洋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如海洋文化博览馆、海上乐园等。 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丰港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有待提升,需要增加更多的旅游信息发布、接待中心等设施。 4.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海洋生态环境,大丰港需要加强对海洋生态保护的力度,保证海洋环境的清洁和生态平衡。 总之,大丰港的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盐城市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盐城市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李明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10期 拥有丰富湿地资源的盐城坐落在我国的江苏省,虽然具备生态旅游的开发条件,但是现有 的旅游资源开发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关于盐城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测评和环境监控手段依然 处于空白,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没有全面客观地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使得盐城的生态旅游资源 没有充分的、有效的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文力图通过总结盐城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盐城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以及目前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盐城海滨湿地 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提出相关有效的对策,坚持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相 结合的原则,在保护好湿地自然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旅游资源创造地方经济效益。 一、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盐城滨海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生态旅游的概念是在一九八二年首次被提出的,回归大自然和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的理念。做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提是要拥有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保存在亚洲太平洋西岸最完好的淤泥质 海岸湿地便分布在江苏盐城,滩涂面积可达四十五点五万平方米。沿途海岸线总长度达到五百 八十二千米,拥有鱼类二百八十一种、鸟类三百七十九种、哺乳动物四十七种、各类植物四百 九十种。目前獐、獾、麋鹿、全雕、黑鹳、丹顶鹤等多达六十七种珍稀禽类被列为国家二级、 一级野生重点保护动物。另外沼泽、芦苇地、沼河道滩涂、河流潮汐滩涂等多种类型的栖息地 都分布在盐城,这种珍稀动物、草原、森林、大海、蓝天共同构成的独特生态旅游资源为盐城 的生态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同时盐城的沿海湿地原始的滩涂风光和地貌的特殊加 之丰富的物种资源使盐城拥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但是经过调查发现,现存的生态旅游 评估系统没有全面客观地反映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希望有更合理的生态评价系统分析出合理 有效的旅游开发资源的思路和措施,最终能够促进盐城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和顺利的发展。 (二)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湿地保护可以通过湿地旅游这一有效途径来实现,国外针对湿地旅游 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较早,在加拿大的九十年代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和一九九五年西班牙旅 游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就已经提出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并且已经得到非政府以及政府机构的旅游 者的重视和认可。江苏盐城市政府在两千零六年把盐城定位成海滨湿地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湿 地旅游的政策战略也在此时被提出。当前盐城市东部作为亚洲大陆边缘、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 湿地已羟被世界列入了重点保护区域,盐城市政府也正在积极规划和建设盐城国家生态公园, 目前湿地保护区内已经建有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和野生麋鹿保护区,盐城已经成为以多种动物 共存、以麋鹿为主的海滨特色生态保护公园。另外为了有效保护丹顶鹤等珍稀禽类还特设了丹 顶鹤保护区,为丹顶鹤等珍稀禽类提供了良好的原始栖息场所的同时,也逐步完善了盐城的生 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观光并且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 (三)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生态旅游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刺激人们旅游兴起的产业,在城市旅游已然没有新的亮点时, 生态旅游是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必经之路。自从生态旅游的概念被提出到开始大力的建设和提倡,人们对于生态旅游一词从陌生到熟知和推崇,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生态湿地旅游树立了较高的

建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建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建湖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潜力 巨大的旅游目的地。本文旨在探讨建湖县旅游业的现状,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建湖县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条件。首先,建湖县境内有着丰富的湖泊资源,如大泗桥水库、冷风湖、毛桥湖等,水域面积广阔,山水交融,景色优美。其次,建湖县还有许多历史名胜和文化遗产,如柳堂山世纪公园、杨舍古镇等,这些都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此外,建湖县还以渔业发达而闻名,以其水产资源丰富、渔港环境优美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建湖县旅游业的现状可以说是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基 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交通网络和旅游设施亟待完善,特别是公共交通系统需要进一步发展。其次,缺乏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也是制约建湖县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虽然建湖县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整个江苏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最后,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如景区管理不规范、导游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影响游客的满意度。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建湖县旅游业未来的潜力和发展趋势。首先,随着国内旅 游市场的快速增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希望体验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建湖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日常消费的方式,建湖县作为一个近郊旅游目的地,具有较低的交通成本和较短的旅行时间,具备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旅游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建湖县可以通过互联网推广自己的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 为了实现建湖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网络和旅游设施,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和旅游体验。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建湖县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旅游展会等进行宣传推广。然后,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包括推出

盐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与拓展策略

盐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与拓展策略 盐城是江苏省东部的一个沿海城市,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盐城旅游度假区作为盐城市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已经成为盐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柱。本文将探讨盐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与拓展策略。 一、发展现状 目前盐城旅游度假区已经形成了以东台滨海为主、滨海湿地为辅的旅游格局,其中以国家5A级景区东台海滨风景区为核心,辐射周边14个景区。近年来,盐城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盐城旅游度假区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和旅游品质,成功地举办了多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活动,如盐城渔文化节、盐城草莓节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二、拓展策略 1.提高旅游品质 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盐城旅游度假区应该致力于提高各项服务配套设施的水平,包括交通、住宿、娱乐等方面。可以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技能,推动旅游行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2.挖掘旅游资源 盐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但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还有不少问题。应该重视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态的保护和推广。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海洋文化和海洋资源,开展多种旅游活动、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3.拓宽旅游渠道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盐城旅游度假区要拓宽旅游渠道,积极推广旅游信息,提高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途径,加强宣传广告,吸引更多的游客。积极参加各种旅游展览会,宣传当地旅游的宜游性、宜居性,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4.增加旅游产品的丰富性 盐城市拥有众多的特色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就需要更多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让游客有更多选择,才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盐城旅游度假区,提高旅游的回头率和满意度。可以通过举办不同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以及不同人群的文娱活动等手段,探索新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的丰富性、深度性和趣味性。 总之,盐城旅游度假区要加大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旅游产品和新的发展方向,切实保护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盐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解析总结报告1

夯实基础丰富产品完美系统推 动盐城旅行向着千亿级家产迈进 ——我市旅行家产发展剖析报告 最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旅行家产围 绕“核心产品打造、精选线路建设、旅行市场推行、因素协调发 展”四大战略,以生态旅行发展为要点,以品牌化发展为方向,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优化家产空间布局,培养壮大家产主 体,打造特点鲜亮的生态休闲旅行产品,旅行业体现出加速发 展的优秀走势,将来5-8 年,盐城旅行具备了打造千亿级家产 规模的扎实基础。本文在综合盐城工学院、市经济学会业内专 家领导看法的基础上,形成该剖析报告。 一、家产概略 (一)发显现状。 发展速度不停加速,家产规模显然扩大。2015 年,我市招待国内外旅客2282 万人次,“十二五”期间年均增添15.39% ;整年实现旅行总收入 227 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添 17.51% 。旅客总人数和旅行收入均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景区建设卓有收效,景区质量逐渐提高。2015 年,盐城中华麋鹿园成功创成国家5A 级旅行景区,开启我市 5A 级旅行景区从无到有的新时代。截止目前,全市国家 A 级以上旅行景区达 49 个,此中 5A 级旅行景区 1 个,4A 级旅行景区 10 个,3A 级旅行景区 15 个,2A 级旅行景区 23 个,景区提高建设获得显然收效。全市还有国家级丛林公园 1 个,全国农业旅行示范点

5 个,国家水利景色区 3 个,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个,省级农村旅行区 33 个,省级要点文物保护单位15 个,省级景色名胜区 1 个,省级旅行度假区 5 个,省工业旅行示范点 4 个,景区的整体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旅行产品不停丰富,家产系统获取完美。最近几年来,我市 旅 游产品系统不停完美,质量不停提高,逐渐形成了湿地参观、 农村休闲、文化体验、生态度假四大主题旅行产品,全市现有 金沙湖旅行度假区等 5 家省级旅行度假区,黄海丛林公园成为 全市首家国家级丛林公园,盐都区成为全省首家农村旅行创新 示范区,房车露营、低空飞翔、工业旅行等新兴业态不停浮现, 进一步丰富了我市的旅行产品系统,标记着我市旅行家产从单 一参观产品开始向参观、休闲、度假等全方向、多样化的产品 系统逐渐转变。 旅行形象不停提高,品牌影响力不停加大。在旅行形象口 号方面,创新提出“盐城,一个让人翻高兴扉的地方” ,打破鹤鹿 湿地的单调吸引力,塑造了开放包含的旅行形象。在新兴媒体 方面,建成盐城市旅行信息网,拍摄微电影《盐城之恋》,被评为省最正确旅行微电影和2012 中国旅行宣传片TOP10 。在传统媒体方面,推出《盐城,一个让人翻高兴扉的地方》旅行形象 宣传片、“中国·大丰首届鹿王争霸赛”等活动。先后荣获第 20 届“亚洲旅行业金旅奖十佳绿色生态旅行目的地”和“最美中国生态旅行、特点魅力旅行目的地”等称呼,盐城旅行的品牌影响力不停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