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阳站概况介绍

沈阳站概况介绍

沈阳站概况介绍
沈阳站概况介绍

新建铁路

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沈阳站房及站台雨棚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二、站房效果图

站房鸟瞰图

站房正透视图

站房侧透视图

东站房正透视图

候车大厅透视图

站台雨棚效果图

三、站房图纸部分

总平面图

地下一层出站层平面图

站台层平面图

高架候车层平面图

站台雨棚剖面图

沈阳各大商场资料

沈阳购物去处: 沈阳中街和太原街的繁华程度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并驾齐驱,沈阳中街是东北地区最古老最繁华的步行商业街区.是全国最长的商业步行街。 沈阳奢侈品购物中心:沈阳卓展购物中心,沈阳伊势丹百货,沈阳大悦城,沈阳西武,沈阳美美购物中心,沈阳中兴商厦。2009年底到2011年初还将进驻恒隆中街广场,恒隆市府广场,沈阳华润万象城,世茂百货,茂业五里河,铁西茂业,IKEA,龙之梦亚太中心,太平洋百货,万千百货,星摩尔购物中心,华润凤凰城,王府井百货,太古广场,沈阳潮汇百货。 其他主要商业街区:沈阳西塔不夜城,沈阳北行商业圈,沈阳铁西商业圈,沈阳北站商业圈,沈阳五里河商业圈,沈阳浑南奥体中心商业圈,沈阳南塔商业圈。沈阳三好街是中国十大特色商业街是和北京中关村齐名的全国最著名的两大电脑设备商业圈。 中街 沈阳商业城:曾连续4年跻身全国十大商业企业行列。总营业面积11.5万平方米,多年来,与国内外数千家知名企业建立闻长期的业务往来关系,经营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与名优畅销商品10万余种。 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沈阳老字号吉顺丝房旧址,是中街地区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商家之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营业面积(含路南)1万平方米。这个近百年的老店从古至今都是经营理财宝地,素有“吉随春夏秋冬转,顺受东西南北财”之美誉。 沈阳兴隆大家庭: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商业广场,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全新的大型商业广场。 凡亚商厦: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设有金店、服装、鞋帽、根雕奇石、韩国商品文具超市等五个专业商场。商品定位以中高档为主,是别具风格、极具创意、业务结构合理、服务功能完善,并充满文化、休闲、时尚为一体的多元化商厦。 正昌太阳乐园广场: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共8层,其地下2层,地上6层,该广场顺应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以大型娱乐项目为主,集娱乐、休闲、购物、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娱乐广场。 嘉濠商厦: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整体10层建筑融东西方文化艺术风格为一体,1-5层按美式购物中心的设计标准,清新典雅,二期工程为顾客提供全新的休闲、游乐、购物空间,包括风味美食、娱乐场、空中花园、钢琴酒吧、空中游泳池、豪华客房、总统套房等多功能服务项目。 中街新玛特:由大商集团独资兴建,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一家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机构 恒隆中街广场投资25亿元,是沈阳有史以来省外投资的最大单体项目,恒隆中街广场总建筑面积为13.5万平方米,是集购物、餐饮、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大型购物广场。恒隆中街广场有望于09年开业 太原街百盛 网友言论:百盛地处太原街,离沈阳站很近,百盛也是一个很大的综合型商场,如果你等火车,没地方休闲,不妨去百盛给亲戚朋友买些礼物,里面化妆品、衣服、饰品、家具用品等,地方特产等。 一楼以化妆品为主,常见的牌子都有。在东侧有肯德基店 二楼是卖鞋 三楼四楼是女士服装,同等款式价位适中

沈阳市自然地理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沈阳市区位于辽宁省辽河平原中部。在东经122度25分9秒至123度48分24秒,北纬41度11分51秒至43度2分13秒之间。东临抚顺市,南与本溪市和辽阳市相辖,西与台安、黑山两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相邻。全区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部。全市海拔最高点447.2m,位于法库县庙台山;海拔最低点 5.3m,位于辽中县于家房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境内除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等四条大型河流穿过外,还有四条中型河流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18条小型河流流经本地区。 全市区辖新民市,辽中、康平、法库四个县(市),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五个城区及东陵、浑南、于洪、苏家屯、沈北五个郊区个区,总面积为12980km2,其中市区面积为303.6km2;总人口1002.6万,其中市区人口504.9万人. 1.1社会经济概况 沈阳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辽宁省省会所在地,东北地区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信息和旅游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招商引资和引进新技术的力度不断加大,使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现已建起了工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为沈阳地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所辖的新民市、辽中、法库、康平县现有耕地面积748.68万亩,又是国家的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59.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农民人均收入9129元,人均GDP约9300美元,已接近发达国家人均水平。 沈阳还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已建成了现代交通网络。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往全省各市和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地都可“朝发夕至”。铁路有5条干线在此交汇并连接着8条支线,通向全国各地;同时也是国际联运通往朝鲜、俄罗斯的必经之路。沈阳的航空是东北第一大的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线连接着58个国内城市和韩国、日本、俄罗斯、德国、泰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东北地区对外交往的门户。

辽中 地理 概况

历史沿革 辽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他们是境内最早的开拓者。在现今辽中县境南部出土过新石器时代遗址。 商、周时期已有部落和村庄,分属幽州和营州。 春秋战国时期,属燕国。 秦时期,属辽东郡。 西汉时在境内置辽阳县(今茨榆蛇公社偏堡子古城),仍属辽东郡。 东汉时期,属玄夷郡。魏晋因之。 西晋时期,分属高句丽和百济。 东晋时期,属前燕、前奏、后燕、北燕。 南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时,东部为高句丽割据。 隋时期辽河以西属燕郡。 唐为安东都护府辖境。 辽时属东京辽阳府所辖的汤州。 金时仍属东京路辽阳府辖区。 元时期属辽阳路、广宁路分辖。 明时期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地。 清时期先后为新民、辽阳、承德(今沈阳)、镇安(今黑山)、海城各府、州、县之属地。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百姓横遭刀兵之苦,激起参与以反帝为宗旨的义和团斗争。清政府为利于对人民斗争的镇压,便于辽阳、承德、镇安、海城等边缘地带各割一部,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二十七日,建立辽中县,并以清初时期所建韵阿司牛录镇(今辽中镇)作为辽中县府驻地。建县之初,隶属奉天府辽沈道所辖。 民国时期,属奉天省(后改为辽宁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仍为辽中县,属伪奉天省。 1945年“九·三”胜利后,不久又被国民党占领,设立辽中县政府,属辽宁省。 1947年冬,辽中解放。 1948年春,国民党二次占领辽中。 同年11月2日才最后获得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辽中县人民政府”,属辽西省管辖。 1954年划归辽宁省。为沈阳市辖县。 1955年属辽阳专署。 1959年,属沈阳市。 1964年,属沈阳专署。 1969年,属沈阳市至今。 1999年,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1999]69号)批准:一、于洪区:撤销翟家乡,造化乡、彰驿站乡,设立翟家镇、造化镇、彰驿站镇。二、辽中县:撤销四方台乡,设立四方台镇。 2000年,辽中县辖12个镇、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01627人,其中:辽中镇82278人、于家房镇21436人、朱家房镇28806人、冷子堡镇27056人、刘二堡镇19160人、茨榆坨镇55960人、新民屯镇13278人、满都户镇19241人、杨士岗镇16892人、肖寨门镇24575人、长滩镇19432人、四方台镇19302

长春自然地理概况

长春市自然地理概况 7.,7王蔚 长春的气候 长春市的气侯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侯类型。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档,消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各季风的势力影响很大,故气侯部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夏季气候凉爽,绿树成荫,素有“塞北春城”之称。冬季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一 派“北国风光”!!! 地理 长春市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的东部边缘,城区下部分布着深厚的白垩系泉头组,为一套红色较粗粒碎屑岩,均为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层,地层深厚,岩层致密,倾角很小。此外,第四世纪沉积相当普遍,洪积层上部为黄土状物质,下部为红色粘土或砂粒层。新构造运动以来,地体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沟谷发育,形成微波状台地平原。二级阶地黄土状亚粘土厚15?5米,抗压强度20?5吨/平方米,是较佳的天然地基。一级阶地(二道区)亚粘土层地基抗压强度8?1吨/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深处有一淤泥夹层,不适于天然地基,下部是砂、沙砾层,抗压强度25?5吨/平方米,距地表6?1米以下是基岩,对大型、特大型建筑基础置于基岩上最为有利。 长春市的地貌特点是远依山,近傍水,以平坦的台地平原为主。主要地貌类型为:(1)低山丘陵;(2)台地平原;(3)冲积平原;(4)火山锥体!!! 长春各类资源 土地:长春市地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共有土地面积188.81万公顷,其中耕地110 .79 万公顷,占全部土地面积的58.7%;土地肥沃,一般黑土层厚达0.6~1.0米。 森林:长春市林业用地324102公顷,其中林地223999公顷,灌木林地

沈阳概况导游词解说

沈阳概况导游词解说 沈阳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沈阳概况导游词解说,欢迎大家阅读!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辽宁省的省会沈阳,我是本次陪同大家一起游览的导游 XXX,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司机XX师傅,XX 师傅有着XX年的驾龄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坐XX师傅开的车一定会让您感到安全和舒适,我和XX师傅祝大家旅途愉快,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沈阳。 沈阳是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旅游、信息、金融和商业的中心,是辽宁省的省会,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1986年沈阳市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东北地区最早命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沈阳还是我国仅次于北京的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目最多的城市,是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营口7城市连手打造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在交通运输、贸易流通、对外招商、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信息通讯等方面正在进行全面整合,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互动中将成为重要的金融、物流和文化中心。XX年,沈阳荣获“国家园林绿化先进城市”;XX年,沈阳荣获“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被评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十大城市之一,“活力之都”成

为沈阳市旅游宣传的标志性口号。XX年,沈阳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保模范卫生城市”,这是继贵阳市之后第二、北方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这是全体沈阳人民的骄傲。XX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方的工业城市——沈阳举办,这是沈阳在世界面前的一次生动的亮相,进一步提升了沈阳的城市地位。 沈阳地处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的中部。位于东经122°123°、北纬41°43°之间。东西宽115公里、南北长205公里,占地面积12980平方公里。目前沈阳市辖有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于洪、苏家屯、东陵、新城子9个市区,以及新民、辽中、法库、康平4个县(市),总人口为万人.居住着汉、满、回、蒙古、朝鲜、锡伯等44个民族。 沈阳的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为米,在法库县境内;最低海拔高度为米,在辽中县于家房镇。 沈阳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多南风和西南风,冬夏季节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4℃;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平均无霜期为153天。年平均降水量76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68月占全年降水的

1铁路通信概论

铁路通信概论 铁路通信概论 一、概述 铁路通信信号是运输生产的基础,是铁路实现集中统一指挥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改进管理水平的重要设施。铁路通信网应满足指挥列车运行、组织运输生产及进行公务联络等要求,做到迅速、准确、安全、可靠。应能够传输电话、电报、数据、传真、图像等话音和非话音业务信息等。 铁路通信是专门为铁路的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生活服务等建立的一整套通信系统。 铁路通信主要由传输网、电话网和铁路专用通信网组成。 传输系统主要以光纤数字通信为主,为信息的传递提供大容量的长途通路; 电话交换以程控交换机为主要模式,利用交换设备和长途话路,把全路各级部门联系在一起。 铁路专用通信直接为运输生产第一线服务,必须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做到迅速、准确、安全、可靠。 铁路专用通信一般是指专用于组织及指挥铁路运输及生产的专 用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专用于某一目的,接通一些所指定的用户。一

般不与公务通信的电报、电话网连接。铁路专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调度电话、专用电话、公用电话以及区间电话和站间电话等。此外还为铁1 铁路通信概论 路调度集中系统(CTC)、牵引供电远动系统、车辆故障检测系统、自 动闭塞、电力远动系统和低速数传系统提供传输通道。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铁路站场通信。站场通信主要服务于铁路站场,用户线以站场值班室为中心向外辐射,用户集中在几十平方米到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站场通信包括站场专用电话、扳道电话、车站扩音对讲设备、站场扩音设备、站场无线电话等。现就铁路专用通信主要内容及发展分述如下。 (一)调度电话 调度电话是铁路各级业务指挥系统使用的专用电话,均为封闭式的专用电话系统。铁道部至各铁路局间设干线调度电话;铁路局至局管内各铁路分局、编组站及区段站间设局线调度电话。这两种调度电话分别利用干、局线通信通道组成调度通信网,所用的设备和行车调度电话设备相似。铁路基层使用的调度电话有以下几种。 1.列车调度电话 列车调度电话供列车调度员与其管辖区段内所有的分机进行有 关列车运行通话之用。在列车调度回线上,只允许接入与列车运行直接有关的车站(场)值班员、车站调度员、机务段(或折返段)值班员、

沈阳概况1

辽宁·沈阳概况 一、沈阳的地理环境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的中部,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中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国土面积1.3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5.7万人,比上年增长0.35%。下辖9区、4县(市),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网密集,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航空港。与周边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七城市构成的沈阳经济区,资源丰富、经济互补,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外交往活跃,已同18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贸往来,与12个国家的16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超过60个,美国通用、德国宝马、法国米其林等8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沈阳设立企业152家。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35℃~36℃之间。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183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

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沈阳,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沈阳的交通现状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枢纽中心,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沈阳有5条干线在此交汇并连接着8条支线,通往全国各地,是国际联运通往朝鲜、俄罗斯的必经之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往全省各市和北京、天津、南京、长春、哈尔滨等地都可“朝发夕至”。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也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航空枢纽,航线连接着50余个国内城市和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德国、泰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30余个城市。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确定的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复合型门户枢纽航空港。桃仙机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沈阳都市圈(抚顺、铁岭、本溪、辽阳、鞍山、营口、阜新)的中心,为八市共用机场,距沈阳市中心20公里。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现为4E级国家一级干线机场,未来将扩建成为4F级民用机场。 桃仙国际机场,有多条国内航线飞往全国各大城市,还是中国东北地区联系各国的窗口,有飞往香港、台北、澳门、台中、东京、平壤、首尔、清州、大邱、釜山、大阪、札幌、福冈、济州、法兰克福、洛杉矶、悉尼、新加坡、曼谷、巴黎、吉隆坡、名古屋、温哥华、墨尔本、慕尼黑、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普吉岛、木浦等地的国际和地区航线。至2015年,将重点开发沈阳至亚太地区、欧美地区的国际航线,计划开出沈阳至芝加哥、旧金山、奥克兰、罗马等地的国际航线。 沈阳是我国东北地区铁路枢纽。京哈铁路、沈大铁路、沈吉铁路、沈丹铁路、沈山铁路、苏抚支线和哈大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沈阳站、沈阳北站、苏家屯站、沈阳南站(在建)为沈阳的主要火车站,其他还有皇姑屯站、沈阳西站、沈阳东站、京沈高铁新北站(规划)等。其中沈阳站、苏家屯站和沈阳西站为三个铁路特等站,沈阳站是东北客运规模最大的火车站。2015年投入使用的沈阳南站是哈大、京沈、沈丹高铁的交汇点,随着配套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等因素,届时将成为东北第一大火车站。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铁路通信相关名词解释

铁路通信相关名词解释 1、铁路6T系统简介 THDS(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Track Hotbox Detection System) TFDS(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rouble of moving Freightcar Detection System) TADS(货车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升学诊断系统)(Truckside Acoustic Detection System) TPDS(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Truck Performance Detection System) TWDS(车辆轮对故障、尺寸动态检测系统) TCDS(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rain CoachRunning Diagnosis System) THDS(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利用轨边红外线探头,对通过车辆每个轴承温度实时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实时上传到分局车辆运行安全检测中心,进行实时报警。通过配套故障智能跟踪装置,实现车次、车号跟踪,热轴货车车号的精确预报,重点探测车两轴承温度,对热轴车辆进行跟踪报警。重点防范热切轴事故。THDS实现了联网运行,每个探测站接车和轴温探测信息直观显示,实现跟踪报警。 TFDS(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采用高速连续数字照像技术、大容量图像数据实时处理技术和精确定位技术,利用轨边高速摄像头,对运行货车隐蔽故障和常见故障进行动态检测,及时发现货车运行故障,重点检测货车走行部、制动梁、悬吊件、枕簧、大部件、钩缓等安全关键部位,重点防范制动梁脱落事故,防范摇枕、侧架、钩缓大部件裂损、折断,防范枕簧丢失和窜出等危及行车安全隐患。TFDS的实施,实现了列检作业从人控向机控、室外向室内、静态检测向动态检测的大变革。特别是随着列检布局的调整,列检保证区段的不断延长,列检安全责任更重、要求更高,采用该系统,将对提高列检作业质量,改变作业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TADS(货车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升学诊断系统),利用轨边噪声采集阵列,实时采集运动货车滚动轴承噪音,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货车轴承早期故障。重点防范切轴事故,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对轴承故障进行早期预报。TADS向前方

八年级地理阜新的地理概况

八年级地理可爱的阜新 阜新的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及面积:阜新市系辽宁省所辖市之一,位于辽宁省的西部,与省会沈阳市直线距离147.5千米。范围在西起化石戈乡的牤牛河畔,与朝阳市接壤,东到大四家子乡,与沈阳毗连;南起清河门区清河与细河交汇处与锦州和沈阳市的新民市相邻;北到阿尔乡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阜锦、阜沈高速公路横贯阜新。 全市面积10355平方千米,东西长170千米,宽84千米,其中市区面积为498.8平方千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面积为6235.5平方千米,彰武县的面积为3635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阜新市有5个辖区、两个县。分别是:海州区、太平区、新邱区、细河区、清河门区。两个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设21个镇政府、15个乡政府。彰武县设8个镇政府,17个乡政府。全市共辖35个镇,32个乡。阜新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细河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与彰武县以绕阳河为界,河东为彰武县,河西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人口与民族:据2001年全市人口总数为1,925,736人。人口密度为186人/平方千米,市辖区人口密度1,560人/平方千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口密度为117人/平方千米,彰武县人口密度为113人/平方千米。 阜新靠近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上属蒙汉杂居地区,除汉族外还有2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3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87%。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回族、锡伯族、朝鲜族。其他比较少的民族藏族、高山族等只有一二个人。 少数民族分布情况:蒙古族人口的70%以上聚居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满族和锡伯族人口60%以上聚居在彰武县境内;回族人口80%以上聚居在清河门区和海州区。 阜新的自然环境 地形:阜新地处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过渡带上。地势西部高,东部低。西部山地丘陵盆地区;东部绕柳平原区;东北部风沙丘陵地貌区。三类地形大致是三山四丘,一盆一沙一平原。 西部山地丘陵盆地区:本区大致位于满堂红与苍土一线以西。位于八家子乡境风的乌兰木图山,海拔831.4米,是本区的最高峰。其次是本区西部的大青山海拔819.7米,是仅次于乌兰木图山的第二高峰。 斜贯本区东南部的主要山脉,是东北名山之一的医巫闾山。东北—西南走向。

沈阳概况导游词3篇

沈阳概况导游词3篇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沈阳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沈阳概况导游词范文1:沈阳,号称“东方鲁尔; 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1],中国建成区面积第三大城市,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国十大城市之一,中国十五[2]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沈阳市政治、军事、金融、外交机构林立,驻有沈阳军区、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东北电监会、沈阳铁路局、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国家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境外媒体常驻沈阳新闻机构、国土资源沈阳局、沈阳邮区中心局、沈阳陆地搜救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等中央直属机构,以及美国、俄罗斯、朝鲜、日本、韩国、法国六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及英国签证中心。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2-9.7℃,自1951年有完整的记录以来,沈阳极端最高气温为38.3℃(1952年7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为-32.9℃(2001年1月15日);之前沈阳还观测到39.3℃(1920年)的高温,和-33.1℃(1950年)的低温。 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10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6.2mm, 全年无霜期155-180天。 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冬寒时间较长,达近六个月,降雪较少,最大降雪为2007年3月4日47.0毫米的特大暴雪;夏季时间较短,多雨,1973年8月21日曾下过215.5毫米的大暴雨。 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沈阳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辽宁省的省会。 因地处浑河(古称沈水)之北,中国古代习惯于把水的北面称之为阳,沈阳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境内总人口为671万人。 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蒙古族等32个少数民族。 沈阳市下设9个区,1个县级市,3个县。 沈阳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沈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距今约2,3O0年前)的燕国;它也是清帝国的发祥地。 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曾定都于此,后又迁都北京。 尽管如此,沈阳一直被叫做“奉天,而且多位历代皇帝曾经到此避难和游玩。 由于这个缘故,沈阳还留下许多与清朝有关的建筑和文物,其中又以沈阳故宫最为闻名。 沈阳市的旅游景观丰富多彩,以名胜古迹最为突出。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教学要求】 1.我国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特征。 3.我国气候分布、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4.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一、中国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半球、半球 2. 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______海峡。 4.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用心看图、用心记图、用心作图、心中有图) 1.在空白图中填注经线与纬线的度数、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五个自治区的全称及我国濒临的海、洋。

2.填写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二、中国地形 【知识梳理】 (一)地形和地势特征: 1.地形特征: 2.地势特征: 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二)主要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 (1)a______—阴山、 (2)昆仑山—b______、南岭。 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1) c—太行山—d—雪峰山 (2)长白山—e (3)f 3.西北—东南走向: g________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______________。

(三)主要地形区和主要特征1.四大高原

原粮、棉基地,“鱼米之乡”。4. 三大丘陵 位置风景旅游区辽东丘陵半岛上千山 山东丘陵半岛上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部,包括丘陵、 丘陵、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江南丘陵位于以南、以北、以西、以东。 三、中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 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入手,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律。 (一)我国气温分布 1 季节分布规律形成原因 冬季南北, ;漠河最冷;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 边缘,东至 一线。 ① ; ② 夏季全国普遍、 ① ;② 高原和天山、大小兴 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 ;②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 强。 (二)我国降水分布 1.降水空间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2.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 五月,; 六月-七月上旬, ; 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等地。

沈阳中街商圈市场调研分析报告34页

中街商圈调研报告 沈阳新天地人和公共设施管理有限公司 调研一部 二零零九年一月十四日

目录 ●商圈介绍 ●流行前线地下商城(一组) ●沈阳春天时装之苑(一组) ●小商品大世界(二组) ●

一、商圈概况 中街商圈以中街步行街为核心,东起小什字街、西至西顺城街、南起沈阳路、北至北顺路,由小东路、北中街、南中街、沈阳路、正阳街、朝阳街等主要道路围合组成。中街商业步行街长850米,宽18米,中街商圈占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因中街为步行街,且该商圈成立时间较久,百货、零售、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专卖店、商业步行街等各种业态共存,因此吸引了大量旅游及年轻购物群体。 二、商圈平面图 三、周边物流情况 中街商圈物流主要集中在小东小商品大世界东侧,共有15家左右,其辐射

四、周边公交情况 周边共有公交站点16处,公交线路45条,118、132、207、213、215、222、228、257、260等。中街停车位分为地上停车位和地下停车位,地上停车位以路边停车为主,地下停车位为新玛特购物中心(200个)、沈阳商业城(220个)、兴隆大家庭(1000个)。

流行前线地下商城 调研目的:了解商场数据,为公司提供第一手资料 调研时间: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 调研人员:马长庚、李慧敏、曲峰、赵海峰、郭诺、李鑫、姜洋、杨皓、李淑珍、孙健波、孙梦、姜禹廷 信息来源:实地走访、网络资料 调研对象:流行前线地下商城 信息整理:马长庚、李慧敏、曲峰、赵海峰、郭诺、李鑫、姜洋、杨皓、李淑珍、孙健波、孙梦、姜禹廷 信息稽核:马长庚 商场名称:流行前线地下商城 [商场外观照片]

2018年沈阳中考地理(完美版)

2018年沈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右图所示沈阳市5月29日天气状况的是() A.阴转多云 B.雷阵雨转晴 C.雷阵雨转多云 D.多云转晴 2.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发射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A.① B.② C.③ D.④ 3.南极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结合南极地区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不丰富 B.我国的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C.7月到9月为该地暖季 D.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4.图中A和B表示的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鞍部、山谷 B.鞍部、山脊 C.山峰、山谷 D.山谷、山脊 5.图中李村位于山峰甲的() A.西南 B.正西 C.正东 D.东南 6.香港地狭人稠为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其采取的方式合理的是() ①建设高层建筑②占用现有耕地③填海造陆④减少绿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8年5月28日,主题为“加强防灾减灾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日防灾减灾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读下图。完成7--9题 7.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因家,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8.此次论坛的地点成都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接近() A.31°S,104°E B.31°N,104°E C.31°S,104°W D.31°N,104°W 9.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以下属于地质灾害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受地形影响河流是() A.自北向南流向海洋 B.自东向西流向海洋 C.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D.自南向北流向海洋 读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完成11-13题 11.青藏地区冬寒夏凉,只有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位于上图中的河谷农业区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河套平原 12.上图中两大牧区的土地资源属于农业用地中的()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戈壁 13.右图所示建筑为青藏地区农区和城镇多见的() A.窑洞 B.竹楼 C.平顶碉楼 D.四合院 读美国本土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和巴西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14--15题。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ha,核心次面积36400ha,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ha。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武夷山植被的概况如下: 一、植物概况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 单种属孑遗植物3728种,有28种珍稀濒危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鹅掌楸、银钟树、南方铁杉、观光木、紫茎等。区内发育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11月7、8日:黄岗山简易公路、桃源浴,沿途认识植物。其中,桃源浴18种植物的科名、属名: 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 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⑧、名称:黄瑞木,科属:山茶科,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叶片绿色,株高3~4米。 二、武夷山群落类型: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最高海拔2158 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6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一)、针叶林: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主要有一个点:黄岗山山麓海拔1890米处的黄山松群落。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黄岗山,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 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2、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生活强度强。(二)、阔叶林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中国自然地理系统知识点汇编大全(最全)

中国自然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 梯 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 三大高原、三大 盆地 1000-2000米 三 雪、巫、太、 大 三大平原、三大 丘陵 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家峡、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