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速测试报告

波速测试报告

波速测试报告
波速测试报告

8万吨生物乙醛二期工程

波速测试报告

山东永固勘察施工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4月1日

8万吨生物乙醛二期工程

波速测试报告

施工单位:山东永固勘察施工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编号:KC2017-008

工程负责人:崔田宏

资料处理:尹纪龙

审核人:吴利国

提交报告单位:山东永固勘察施工工程有限公司提交报告时间:2017年4月1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方法原理、使用的仪器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方法原理

第二节使用的仪器

第三节波速测试工作方法

第三章资料处理与解释

第一节资料处理

第二节波速测试成果与解释

第四章结论

附图

1号钻孔剪切波速时距曲线附图1

16号钻孔剪切波速时距曲线附图2

34号钻孔剪切波速时距曲线附图3

第一章工程概况

8万吨生物乙醛二期工程位于临沭县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院内,按规范规定需要做波速测试,于2017年3月27日进入现场开始进行波速测试。为了保证采样质量,对每一个点进行了多次测试,并采取不同时间对异常点进行了重复检测。

本次工程波速测试3个钻孔,完成57个物理点。

工程测试执行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T 506269—97《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

第二章方法原理、使用的仪器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波速测试方法原理

人工在地面脉冲激发,在地下岩土介质中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包括纵波(P波)、横波(S波)、瑞雷波(R波)等成份,它们在岩土介质中传播的波形特征和速度各不相同。P波传播速度最快,S波次之,R波最慢。根据它们的传播速度的差异,三分量检波器在钻孔中接收它们到达时间和波形,根据旅程和时间差计算出S波。S波在水中不传播,所以S波更能代表岩土的物理性质,在岩土工程勘查中广泛应用。

第二节、使用的仪器

该工程使用的仪器为武汉星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PDS-SV波速测试仪

和三分量检波器,地脉动测试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CDJ-S2C-2拾振器。

第三节、波速测试工作方法

24磅大锤锤击扣板激发震源,井中三分量检波器接收,自下而上每一米测试一次,地面工程检测仪监视采样存储。瑞利波(面波)测试及地震勘探法配合使用。

第三章资料处理与解释

第一节、资料处理

1、计算波的垂距走时

因激发板离开孔口一定距离,S波传播路程时斜距而不是垂距,但计算波速采用垂距走时,故应将斜距读时校正为垂距走时。

首先读取各测点S 波初至时间,再进行斜距校正,公式如下:

2

2

/

i

i h l h t t +?

=

式中 t —垂距走时,s ;

t ’—斜距读时,s ; l —震源到孔口距离,m ;

hi —孔口到第i 测点的垂直距离,m ;

斜距校正图

2、测点波速计算 计算公式

i i

i i i i t h t t h h v ??=--=++11

式中△hi —两连续观测点间的深度差,m ;

△ti —两连续观测点间的垂距走时差,s 。

3、层速度计算

依据时距曲线不同斜率折线段,结合地层实际情况划分波速层,并计算地层的层速度,公式如下:

t

H t t H H v n n n n si ??=

--=--11

式中:△H —地层厚度,m ;

△t —对应△H 剪切波传播时间,s ; v si —第i 层的剪切波速度,m/s 。

4、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 t d v se 0

=

∑=??

?

?

?=n

i si i

v d t 1 式中:v se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

d 0 —计算深度(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二者的较小者),m ;

t —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s ; d i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土层厚度,m ;

v si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土层的剪切波速,m/s ; n — 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第二节、波速测试成果与解释

1、1#钻孔测试深度19.0m,根据钻孔波速测试(S波),划分为7个波速层,各层深度与走时对应的剪切波速值为:0-1m,V si=130.0m/s;1-3m,V si=204.5m/s;3-8m,V si=237.8m/s;8-9m,V si=261.0m/s;9-11m,

V si=343.5m/s;11-13m,V si=467.0m/s;13-20m,V si=545.9m/s。波速测试成果见下表:

该处地面以下覆盖层(13.0m深度内)的等效剪切波波速为:V se=247.9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1#孔代表的场地土类型属于Ⅱ类。

2、16#钻孔测试深度20.0m,根据钻孔波速测试(S波),划分为7个波速层,各层深度与走时对应的剪切波速值为:0-1m,V si=135.0m/s;1-3m,V si=211.5m/s;3-8m,V si=238.6m/s;8-10m,V si=272.0m/s;10-11m,V si=340.0m/s;11-13m,V si=460.5m/s;13-20m,V si=553.7m/s。波速测试成果见下表:

该处地面以下覆盖层(13.0m深度内)的等效剪切波波速为:V se=247.8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16#孔代表的场地土类型属于Ⅱ类。3、34#钻孔测试深度17.0m,根据钻孔波速测试(S波),划分为6个波速层,各层深度与走时对应的剪切波速值为:0-2m,V si=147.5m/s;2-3m,V si=209.0m/s;3-8m,V si=241.4m/s;8-11m,V si=359.7m/s;11-12m,V

该处地面以下覆盖层(12.0m深度内)的等效剪切波波速为:V se=243.4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34#孔代表的场地土类型属于Ⅱ类。

第四章结论

1#、16#、34#钻孔覆盖层厚度12.0-13.0m范围内地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v se=243.4~247.9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场地土为中软土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

附图

1号钻孔剪切波速时距曲线附图1

m/s ms

16号钻孔剪切波速时距曲线附图2

m/s ms

34号钻孔剪切波速时距曲线附图2 m/s ms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河县某中学教学楼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国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甲方)拟在三河县某中学兴建教学楼。该项目由廊坊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委托我院对其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工程由主楼组成。 根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岩土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目的及要求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本次勘察目的及要求如下:1、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2、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3、提出地基基础、基槽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4、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5、对于抗震设计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7、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性特征。 8、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9、判定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0、钻孔布置原则上沿建筑物周边和建筑物主要控制线布置,最大孔距≤24米,当相邻两孔所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大于2米或土层性质变化较大,或存在较多孤石分布的情况时,应及时与设计院联系,共商是否适当加密勘查点示意。 11、在本工程部位应提出抗浮设计水位。 12、勘查报告应交由勘察审查所审查。 1.3 勘察依据 设计单位提出的“勘探点布置图”及“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建筑基槽技术规程》(JGJ120-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4 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是根据建设方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规划图”、“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结合拟建建筑物规模及对场地岩土勘察的初步分析,参照现行规程、规范及邻近场地地质资料确定。 本次勘察按桩基勘察进行,勘探点按拟建物轮廓线及角点共布置钻孔10个(编号ZK1~ZK10),沿边线外10m处布置基槽钻孔12个(编号JK1~JK12),钻孔勘探点间距10~20m,勘探孔深39.0~41.0m(一般性钻孔进入强风化岩不小于10m,控制性钻孔进入中风化岩1~2m);基槽孔勘探点间距10~20m,勘探孔深大于20m,勘探深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我院于2011年3月23日进场施工,至4月9日完成外业工作;在钻探过程中发现局部地段可作为桩基持力层的强风化砂岩的层面起伏较大(层面坡度>10%),

地质报告

目录 1、前言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分析评价 4、岩土工程分析及评价 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与建议 6、地基变形特征及沉降变形预测 7、结论与建议 附图目录(附报告后)顺序号图号图名 1 1-1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 2-1~2-2 3 工程地质剖面图 附表目录(附报告后)附表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附表2:标贯试验成果表 附表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附表4: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表 附表5: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附表6:水质分析报告表 附表7:土层固结压缩试验曲线 附表8:岩石抗压测试报告 附表9:抽水工艺综合柱状图 附件目录(附报告后)附件1:地基土剪切波速、地脉动测试报告 附件2: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

1.前言 受平和中坊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平和县锦锈柚都一期场地岩土工程一次性详细勘察任务。 1.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总用地面积为31827.85m2,总建筑面积为98981.60m2,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0030.40m2。拟建场地位于平和县城关,玉溪路东南侧。场地内已填土整平,地形较平缓,钻孔孔口高程为31.75~33.32米(黄海高程)。拟建锦锈柚都一期1#、7#、8#、9#住宅楼为高层建筑,拟建物对工程差异沉降敏感程度为敏感,建筑整体倾斜要求为0.003,平均沉降量200mm,基础埋置深度为设计标高以下5.00m,2~6#、10#住宅楼、超市、店铺、幼儿园为多层建筑,底层为1层超市、店铺相连,对工程差异沉降敏感程度为敏感,基础埋置深度为设计标高以下2.00m,地基变形允许值整体倾斜为0.004,相邻柱基的沉降差为0.002L。7#、8#、9#住宅楼、10#商住楼、幼儿园范围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埋深为-4.50m,地下室面积为7696.00m2。2~6#、10#住宅楼、超市、店铺、幼儿园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1#、7#、8#、9#住宅楼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该项目由厦门市住宅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拟建物特性具体情况见表1: 1.2 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 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勘,勘察目的是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岩土资料及相关技术参数。委托单位对本次勘察提出了具体的勘察技术要求如下: a、详细查明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均匀性,提供岩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常用剪切波波速

常用剪切波 剪切波波速成果图 相关公式编辑 剪切波速测试单孔法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时间得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确定压缩波得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得波形; (2)确定剪切波得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得波形。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得时间,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斜距校正: 式中T——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经斜距校正后得时间(s)(相应于波从孔口到达测点得时间); TL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得实测时间(s); K——斜距校正系数; H ——测点得深度(m); H0——振源与孔口得高差(m),当振源低于孔口时,H0为负值; L—-从板中心到测试孔得水平距离(m)。 时距曲线图得绘制,应以深度H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 波速层得划分,应结合地质情况,按时距曲线上具有不同斜率得折线段确定、 每一波速层得压缩波波速或剪切波波速,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波速层得压缩波波速或剪切波波速(m/s); △H——波速层得厚度(m);

△T--压缩波或剪切波传到波速层顶面与底面得时间差(s)。 剪切波速测试跨孔法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时间得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确定压缩波得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得波形; (2)确定剪切波得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得波形。 由振源到达每个测点得距离,应按测斜数据进行计算。 每个测试深度得压缩波波速及剪切波波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VP——压缩波波速(m/s); VS—-剪切波波速(m/s); TP1——压缩波到达第1个接收孔测点得时间(s); TP2——压缩波到达第2个接收孔测点得时间(s); TS1——剪切波到达第1个接收孔测点得时间(s); TS2—-剪切波到达第2个接收孔测点得时间(s); S1-—由振源到第1个接收孔测点得距离(m) S2——由振源到第2个接收孔测点得距离(m) △S--由振源到两个接收孔测点距离之差(m)、[1] 卓越周期得计算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条文说明 [2] 规范重点摘录编辑 剪切波速土得类型划分与剪切波速范围

地脉动测试技术Word版

前言 工程抗震设计是地震区建筑物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通常除了测试场地土剪切波速,进行场地土类型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外,测试场地脉动卓越周期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场地脉动卓越周期的测试除了防止特殊的地震效应发生,避免拟建建筑物自振周期与场地脉动卓越周期一致或接近,在地震发生时,地基与建筑物产生共振或类共振;还可依据场地脉动卓越周期作为工程抗震中场地土类型划分、场地类别划分的标准,以及估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因此, 从地脉动出发研究地基土层构造与地脉动卓越周期的关系以及不同场地类别的卓越周期特征, 以便对地基土层场地准确评价,以及有针对性地选用基础结构与埋深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 地脉动简介 在一般情况下,任何时刻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点,都可以用高灵敏度的仪器观测到非地震引起的一种振幅很小的微弱震动噪声,其位移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把这种人体难以察觉到的微小振动称为地脉动。 地脉动是由场地周围自然震源(风、海浪等) 和人工震源(机器振动源、交通工具等) 所产生, 是地面的一种稳定的非重复性随机波动。通常情况下地脉动具有频率低、振幅小等特点。 从地震观测的角度,按周期长短把地脉动分为两类:一是短周期地脉动;二是长周期地脉动,长短周期地脉动有如下区别: (1) 常时微动。为短周期地微动,一般为0. 1~1 s ,波长较短,是地微动信号中反映场地土动态特性的成分,主要是近距离的人类活动、交通运输、机械振动等人工振动源引起的。在理论上可用横波在土层中的多层反射理论解释。 (2) 脉动。为中长周期地微动,一般为1 s至几十秒,波长较长,是地微动中反映振源特性的分量,主要是由海浪、风雨、气候、雷电、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变化引起的,由较远距离的振源或海洋波浪、大气环流及地球深部构造运动激发,可利用它研究地震、台风、火山及地球内部的其它运动,理论上可用面波传播特征解释。相对于常时微动而言,是一短期内的振动现象,故称之为“脉动”。

常用剪切波波速

常用剪切波波速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相关公式 剪切波速测试单孔法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时间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确定压缩波的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2)确定剪切波的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时间,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斜距校正: 式中T——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经斜距校正后的时间(s)(相应于波从孔口到达测点的时间); TL————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实测时间(s); K——斜距校正系数; H——测点的深度(m); H0——振源与孔口的高差(m),当振源低于孔口时,H0为负值; L——从板中心到测试孔的水平距离(m)。 时距曲线图的绘制,应以深度H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 波速层的划分,应结合地质情况,按时距曲线上具有不同斜率的折线段确定。 每一波速层的压缩波波速或剪切波波速,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波速层的压缩波波速或剪切波波速(m/s); △H——波速层的厚度(m); △T——压缩波或剪切波传到波速层顶面和底面的时间差(s)。

剪切波速测试跨孔法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时间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确定压缩波的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2)确定剪切波的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由振源到达每个测点的距离,应按测斜数据进行计算。 每个测试深度的压缩波波速及剪切波波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VP——压缩波波速(m/s); VS——剪切波波速(m/s); TP1——压缩波到达第1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s); TP2——压缩波到达第2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s); TS1——剪切波到达第1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s); TS2——剪切波到达第2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s); S1——由振源到第1个接收孔测点的距离(m) S2——由振源到第2个接收孔测点的距离(m) △S——由振源到两个接收孔测点距离之差(m)。[1]卓越周期的计算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条文说明 [2] 规范重点摘录 剪切波速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 受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某某岩土工程勘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某某场地详细岩土工程勘察。 拟建场地位于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依据的技术标准 1.2.1勘察目的 勘察目的: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提供设计所需岩土工程地质参数。 1.2.2勘察任务 我公司对其拟建工程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其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本次勘察主要任务是: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2.3依据的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等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拟建住宅楼层数为13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56862.2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

某商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之场地地基土剪切波速地脉动测试报告-secret4766

**商厦 地基土剪切波速、地脉动测试报告 **勘察院有限公司 2007年5月

**广场 地基土剪切波速、地脉动测试报告 测试: 编写: 审核: **勘察院有限公司 2007年5月

一、概况 受业主的委托, 我院承担了**商厦的勘察钻孔的波速测试和地脉动测试工作。本次测试工作的目的是对拟建建筑场地进行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的评判,并测试场地的卓越周期和振动幅值。测试工作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我院分别对场地内的zk1#、zk8#钻孔采用单孔检层法进行剪切波波速测试,并在zk8#钻孔附近进行了地脉动测试。 二、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仪器设备:XG—I型多功能测试仪,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动态范围:96dB; 前放增益:18-60dB(8-1000倍); 道一致性:≤0.1ms; 通道数:1至3道可选; 采样间隔:0.02—4ms可调; 记录长度:512—16k可调; 剪切波测试方法:在距孔口约1.5m处放一块振板,上压大于400Kg重物,振板上安置检波器,检波器与XG—I测井仪触发孔连接,将探头放入孔中预定深度,用大于8磅大锤水平敲击振板,产生P、S波沿地层向下传播,由孔中的检波器接收沿井壁传播的P、S波振动信号并把P、S波的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缆由主机记录显示存储。对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计算P、S波传播速度。测试顺序自下而上逐点进行,测点深度基本间隔1.0m。

三、土层波速测试成果 经现场波速测试,场地内钻孔各测点的剪切波波速成果图见附图1-1~1-2。 四、建筑场地类别评判 1、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b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到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c 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d 土层中的火山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等效剪切波速V Se按下列公式计算:V Se=d0/t, n t= ∑(d i/V si), i=1 d0 ---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 t----剪切波在地面到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 d i ---计算深度内第I土层的厚度 V 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

尾矿坝勘察报告

第1章 勘察工作概述 工程概况 1.1.1 场地位置 XX 尾矿坝位于山东省莱芜市张家洼镇御驾泉村村北,距离张家洼镇约4公里,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有专用公路直通尾矿坝,交通方便。 图片1 御驾泉尾矿坝交通位置图 尾矿坝概况 XX 尾矿坝由设计,采用上游法筑坝,设计总坝高94m ,总库容3590万m 3,属大中型库。主要由初期坝、尾矿堆积坝及排水系统组成。初期坝为滤水堆石坝(透水坝),高度29m ,堆积坝高度65m ,坝长1000m ,最终堆积标高350m 。尾矿坝汇水面积1.93km 2,坝内设7个周边多孔溢水塔,满足堆筑标高350m 以下的排水、排洪要求。 御驾泉尾矿坝 南 市 泰 安 市 淄 市 济 博 比例尺1:400000

1.1.3 尾矿坝现状 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曾于1992年委托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对一、二、三期子坝(标高295m)进行了勘察。现已堆筑至第十期子坝,标高316m(见图片2)。由于原矿中含有大量红板岩,致使尾矿中矿泥含量大,放矿后形不成干滩,无法实现上游法筑坝。随着坝体的增高和逐渐向库内延伸,坝体随之座落在尾砂和矿泥上面,为了保证安全筑坝,曾采用了碎石堆筑、旋流器沉砂护坡、土工布防渗等措施,虽然在碎石堆筑过程中有挤泥和固结作用,但对坝体的安全稳定仍构成较大威胁。曾一度出现过坝体漏矿、滩面塌陷、外排水超标、子坝难以堆筑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坝体的安全和公司的生产。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决定在316m水平改为中线法筑坝。为评价坝体的安全与稳定性,受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尾矿堆积坝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勘察依据、目的及任务 1.2.1 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工作主要依据下列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标准进行: 1、御驾泉尾矿坝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 2、《上游法尾矿堆积坝工程地质勘察规程》(YBJ11-86); 3、《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土工试验规程》(YBJ42-92)。

砂土液化判别

〈三〉地震效应分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划分,并结合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报告可知:场地位于基本烈度Ⅶ度区,建筑物应按相应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卓越周期变化范围为0.02s ~0.21s ,场地土类型整体为中硬土,局部区域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属于抗震不利地段。 〈四〉场地砂土液化判别 拟建场地位于基本烈度Ⅶ度区,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要求,须对场地内存在的饱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 根据勘察成果,场地地基土中2-3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含粘性土中粗砂层,松散~稍密状,顶板埋深0.00~3.90m ,局部区域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未达饱和状态;按Ⅶ度区计算,该层大部份粘土含量达15%左右,故初步判别为不液化地层。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要求,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呈饱和状态的砂土,结合标贯击数判别该层是否发生液化,对于可液化砂土层,再进一步计算液化指数,依据液化等级确定地基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 砂土液化判别公式如下: ()[]ρ o w s o cr d d N N 3 1.09.0-+= (适用于地面以下15m 以 内) [] ρ o s o cr d N N 3 1.04.2-= (适用于地面以下15~20m 以 内) 式中: d s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 ); d w —地下水位深度(m ) ρo —粘粒含量百分率,小于3或为砂土时,取3。 N cr —饱和土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

N o —饱和土液化判别的基准标准贯入锤击数。 对于可液化土层,按下式计算的液化指数(I ie )来确定液化等级; w d N N I i i n i cri i ie ) 1(1 ∑=- = 式中: I ie :液化指数; N i :饱和土层中i 点的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 N cri :相应于Ni 深度处的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 n :每个钻孔内15m 深度范围内饱和土层中标准贯入点总数; 并按表4的标准进行砂土液化等级划分。 表4 砂土液化等级分级标准 表 5)。冲洪积含粘性土中粗砂层(层序号2-3)液化指数I lE 为<0,均为无液化土层。因此综合判定本场地无可液化地层分布。

剪切波报告汇总

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第二食堂单孔法Ps波速度检层测试报告 工程名称: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第二食堂 测试地点:工地现场 测试日期:2016年9月 勘察单位:贵州鼎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证书等级:工程勘察专业类甲级 证书编号:B152004778-6/4 提交日期: 2016年9月

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第二食堂单孔法Ps波速度检层测试报告 项目负责:陈简 报告编写:罗仿超 审核:姚本焱 审定:曾昭涤 总工程师:秦启明 总经理:袁万骅 勘察单位:贵州鼎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证书等级:工程勘察专业类甲级 证书编号:B152004778-6/4 提交日期: 2016年9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地工程地质简况及测试条件 1、场地工程地质简况 2、场地岩土体的微振动、Vs波特征及测试条件 三、仪器选用及测试方法 (一)仪器选用 (二)测试方法 四、测试分析结果 1、动弹性参数的计算 2、土层等效剪切波(Vse)的计算 3、场地类别划分 4、测试分析结果 五、结论 附件 1、单孔波速测试测点原始数据表 2、单孔波速测试测点计算数据表 3、单孔波速测试分层结果数据表 一、工程概况

拟建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第二食堂位于道真县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受打钻自治县道真中学的委托,我公司测试人员于2016年8月对该场地具有代表性的2个勘探钻孔进行了Ps波测试(测试位置见钻孔平面布置图),其主要目的为: 1、测试纵、横波在钻孔土体的传播速度; 2、利用Vs、Vp值计算场地土体的小应变条件下的动弹参数,以供设计参考; 3、利用场地剪切波(Vs波)的等效波速值(Vse),对场地土的类型进行划分,进而对场地类别进行划分: 测试过程及资料处理的技术依据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T5010-2005);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等。 二、场地工程地质简况及测试条件 1、场地工程地质简况 根据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覆盖土层有素填土(Q4ml)红粘土(Q4el),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石灰岩,岩层倾向100°,倾角8°。 2、场地岩土体的微振动、Vs波特征及测试条件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 m/s,且其下卧各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 m/s的土层顶面距离确定。 场地局部地段回填土结构较松散,对激发的应力波有较强的衰减和吸收作用,附近的车辆和施工作业也对测试数据带来一定的干扰,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通过调整信号增益和对信号进行滤波分析处理。 三、仪器选用及测试方法

建筑场地剪切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报告

武汉建科科技有限公司WA VE2000场地振动测试仪 (以下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正式报告中须去掉本规定格式中的注释红字)建筑场地剪切波速及地脉动 测试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报告编号: ※省※研究院 ※年※月※日

※工程 单孔波速法地脉动测试报告测试人员: 负责人: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核: 审定: ※省※研究院 (盖章) ※年※月※日

一、前言 受※的委托,※省※院于※年※月※日对※工程拟建场地进行单孔波速法、地脉动测试。该场地位于※路※号,根据场地条件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等有关规定,本场地共完成K16#、K37#、K69#、K75#、K82#、K96#六个孔剪切波速及场地脉动测试工作。测试的目的是对拟建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进行划分,以确定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本项目工作技术要求: 1、 测定场地20米以内的等效剪切波速; 2、 测定场地地脉动; 3、 确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二、检测设备、基本原理 1、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采用武汉建科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W A VE2000场地振动测试仪,检测设备及现场联接见图1。 1-场地振动测试仪 2-重物 3-木板 4-外触发传感器 5-三分量探头 6-探头信号传输线 7-外触发传感器信号线 8-钢丝绳(或尼龙绳) 图1 单孔波速测试示意图 2、剪切波速及地脉动测试基本原理 单孔剪切波速法(检层法)测试基本原理: 用木锤或适宜的铁锤分别水平敲击水平放置孔口的木板两端,地表产生的剪切波经地层传播,由孔内三分量检波器的水平向检波器接收SH 波信号,然后读取正、反两方向的实测波形,找出波形交叉点,读取初至波传播时间,进而计算出各测点(层)剪切波速值及其它相关参数。 地脉动测试原理: 地脉动测试时应选择外界环境干扰极小的深夜进行。测试时将地脉动拾振器放置于平整场地地表土上,一般按东西向EW 、南北向SN 、垂直向VR 三个方向放置。测试时由三分量拾振器分别接收三个方向的脉动信号,信号再通过放大,采集仪记录,即可在时域曲线上分析信号幅值大小,从频率域曲线上分析其频率组成并确定场地卓越周期值。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按下列公式计算: ∑=÷=÷=n i si i sc v d t t d v 10) (

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测试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许可证书等级:甲级 编号:中震安证甲字第030号 湛江江南华府小区商住楼工程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测定 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广东省地震工程勘测中心 2012年1月

项目名称:湛江江南华府小区商住楼 工程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测定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提交报告单位:广东省地震工程勘测中心 项目负责人:吴业彪 技术负责人:闻则刚 报告编写人:闻则刚、段振良 提交报告时间:2012年1月

1 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测试 为取得土层沿深度各测点的剪切波速数据,采用速度检层法对本场地的工程地震钻孔进行测试,沿孔深每一土层界面设一个测试点,厚度大于2m 的土层,一般每隔2m 左右设一个测试点。用速度检层法测得的剪切波速是钻孔内相邻二测点中间土层的平均剪切波速。首先从电脑测震仪记录到的波形确定剪切波的初至时刻,再根据震源的起始时刻和波的初至时刻确定波的走时,然后由钻孔中的测点深度与震源到孔的距离确定波的行程,将波的行程除以走时就可以确定剪切波的传播速度。 图1是剪切波速计算示意图。h 1, h 2 …,h i 分别为钻孔内各测点间的厚度;s 为震源到钻孔的距离;L 1, L 2 …,L i 是各测点到震源的距离;1α, 2α…, i α是剪切波入射到孔壁的夹角。设t 1, t 2 …,t i 分别为剪切波由震源到各个测点的走时,则剪切波在各层的速度v 1, v 2 …,v i 分别为: 1 11 1cos αt h v = (1.1) 1 1222 2cos cos ααt t h v -= (1.2) 2 2333 3cos cos ααt t h v -= (1.3) …………………………… 1 1cos cos ---= i i i i i i t t h v αα (1.4) 现场测试数据经过计算分析,场地2个工程地震钻孔的位置见图1-2,剪切波速v s 测试结果见图1-3—1-4所示,岩土性特征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图1-1 剪切波速计算示意图

剪切波速汇报

剪切波速 剪切波速是区别土动力学和土静力学的一个主要物理量。它反映了土在动力影响下的惯性作用和波传行为。因此也是反映土体在地震作用下行为反应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土层的剪切波速Vs只与组成土层的骨架的性质有关, 而与孔隙中的充填物无关, 这是由剪切波的运动特点所决定的, 剪切波是由介质的质点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振动形式向前运动的,即后一个质点的振动是由前一个质点的振动产生的剪切作用力所推的。剪切波的这一传播特性决定了它不能在气体或液体中传播, 因此, 剪切波速Vs与介性中是否含有气体或液体无关, 而只与土层骨架的性质有关。土层的骨架性质变化是一个漫长的缓慢的渐变过程, 其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对于一种特定的土层而言, 它有比较稳定的剪切波速值, 它几乎不受时间及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 剪切波速是衡量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一项硬指标。 在工程试验中,通常假定所试验的土层位均匀土层,或者各层均匀土体,在这种土体中,远离任何边界的波动,存在两种基本莫泰:压缩波(P波)和剪切波(S波),他们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弹性介质的刚度和质量密度,即: V p=M = E1?υ (1)V s= G ρ(2) 其中ρ为土体质量密度,M、G和E分别是约束、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υ为泊松比。 而在均质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具有独特的弹性性质,因此知道弹性模量中的任意两种,就可由换算公式求出其他所有的弹性模量,由以上两公式知,我们以杨氏模量E和泊松比υ为变量,那么剪切模量G就可以表示为: G= E 2(1+υ)(3) 那么(2)式可变为: V s=E1 (4) 对比(1)式和(4)式,压缩波(P波)波速V p和和剪切波(S波)波速V s有公共因子 Eρ,因此归一化后,可得压缩波(P波)波速V p和和剪切波(S波)波速V s随泊松比变化的趋势图(图1),土层泊松比的取值范围是0.3~0.5。

中芯国际初步勘察方案

中芯国际 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方案 武汉中科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9月5日

目录 ●目录 1.前言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述 3.勘察工作量的布置 4.岩土勘察报告书的编写 5.施工组织安排及进度计划 6.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保证体系 8.服务措施 ●附件部分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1.1略 1.2勘察目的和要求 1.2.1初步勘察目的 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建设的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设计、施工 所需参数,为确定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 方案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1.2.2要求 (1)、合理布置钻孔位置,对地层分布不均的场地应适当增加钻孔数量,勘察孔距30~50米为宜; (2)、初步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3)、初步查明场区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大于等于6度时,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初步评价; (5)、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初步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高层建筑初步勘察,应对可能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支护形式、降水方案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 1.3方案编制依据 1.3.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1.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3.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3.4《岩土工程勘察规程》(DB42/169—2003); 1.3.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1.3.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第25卷第8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 ol.25 No.8 2006年8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Aug.,2006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师黎静1,陶夏新2,赵纪生1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2.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通过在一工程场地进行的地脉动台阵观测和速度结构反演,从地脉动观测系统、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和反演方法等关键环节探讨反演浅层速度结构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1) 用空间自相关法提取瑞利波频散曲线,进而借助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反演的场地浅部剪切波速度结构与钻孔法测试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在20%左右。(2) 覆盖层平均波速的结果计算与频率–波数法的分析结果几乎完全相同,但频率–波数法对上部20 m土层只得到一平均波速。(3) 方法精度与目前国际同类研究——表面波谱分析方法的精度基本相当。在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领域,波速结构测试最直接的目的是评价场地土层的动力性能。进一步从对地震地表反应影响的角度,用一维土层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分析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地脉动反演波速结构模型的误差远小于仅用覆盖层平均等效波速的单层模型对地表反应谱影响。仅用一平均等效波速进行抗震设计是不够的,探测浅层速度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地脉动台阵方法有潜力作为探测场地浅部剪切波速度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地震工程;剪切波速结构;浅部;地脉动;台阵观测;场地反应 中图分类号:P 315;TU 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6)08–1683–08 V ALIDATION OF MICROTREMORS ARRAY METHOD SHI Lijing1,TAO Xiaxin2,ZHAO Jisheng1 (1.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Harbin,Heilongjiang 150080,China; 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Heilongjiang 150090,China) Abstract:By the microtremors array observation and velocity structure inversion in the field of an engineering project,the accuracy of microtremors array methods(MAM) for exploring the detailed shallow velocity structure is studied with observation system,dispersion curve extraction and inversion methods. The shallow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s inversed by the hybrid method of genetic algorithm(GA) and simplex algorithm(SA) from the surface wave dispersion curve,which is inferred by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SAC) from microtremors array records. The studie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average error of each layer is about 20% compared with that detected by borehole method. The average velocity obtained by SAC method and frequency wave-number method(F-K) is almost the same. However,F-K method only gives an average velocity for the upper 20-meter layer. The accuracy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spectra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ASW) method. In the field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the direct goal of velocity structure exploration is site dynamic characteriza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site seismic responses,the accuracy of MAM is further validated by 1D equivalent linearized analysi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ponse spectra from inversed velocity structure and that measured in borehole is really acceptable,whereas that for the simplified single layer model with the average velocity is quite large.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it is not a good idea in seismic 收稿日期:2005–04–25;修回日期:2005–07–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32);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604034) 作者简介:师黎静(1976–),男,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现为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shljiem@https://www.doczj.com/doc/c610319436.html,

地脉动测试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周期在0.1~1.0s,振幅小于3μm的地脉动测试,为工程抗震和隔振设计提供场地的卓越周期和脉动幅值。 测试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测试资料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分析结果; (2)脉动时程曲线; (3)富氏谱或功率谱图; (4)测试成果表。 设备和仪器 1、地脉动测试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通频带应选择为1 ~40HZ,信噪比应大于80dB; (2)低频特性应稳定可靠,系统放大倍数不应小于106; (3)测试系统应与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相配接。 2、传感器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2.3条外,也可采用频率特性和灵敏度等满足测试要求的加速度型传感器;对地下脉动测试用的速度型传感器、通频带应为1~25HZ,并应严格密封防水。 3、放大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采用速度型传感器时,放大器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的要求; (2)当采用加速度型传感器时,应采用读通道适调放大器。 4、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宜采用多通道,模数转换器(A/D)位 数不宜小于12位;曲线和图形显示不宜低于图像清晰度指标(VGA),并应具有抗混淆滤波功能,低通滤波宜为80dB/oct,计算机内存不应小于4.0MB,并应具有加窗功能和时域、频域分析软件。 5、测试仪器应每年在标准振台上进行系统灵敏度系数的标定,以确定灵敏度系数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测试方法 1、每个建筑场地的地脉动测点,不应少于2个;也可根据工程需要,增加测点数量。

2、当记录脉动信号时,在距离观测点100m范围内,应无人为振动干扰。 3、测点宜选在天然土地基上及波速测试孔附近,传感器应沿东西、南北、竖向三个方向布置。 4、地下脉动测试时,测点深度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布置。 5、脉动信号记录时,应根据所需频率范围设置低通道滤波频率和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宜取50 ~100HZ,每次记录时间不应少于15min,记录次数不得少于2次。 数据处理,宜作富氏谱或功率谱分析;每个样本数据宜采用1024个点;采样间隔宜取0.01~0.02s,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T——场地卓越周期(s); ?——卓越频率(HZ)。 3、卓越频率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按谱图中最大峰值所对应的频率确定; (2)当谱图中出现多峰的峰值相差不大时,可在谱分析的同时,进行相关或互谱分析,以便对场地脉动卓越频率进行综合评价。 4、脉动幅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脉动幅值应取实测脉动信号的最大幅值; (2)确定脉动信号的幅值时,应排除人为干扰信号的影响。

剪切波波速测试的应用

剪切波波速测试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场地剪切波波速测试方法、计算原理及在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和场地的卓越周期计算中的应用。 关键词:剪切波;波速测试;场地类别划分;卓越周期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test method and calculation principle and in the land of the type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field and ground excellence cycle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Keywords: shear wave. Wave velocity tes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ield; Predominant period 国家的经济建设离不开各种建筑工程建设,而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时,抗震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场地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场地波速测试,可以对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进行划分、计算场地的卓越周期,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1试验方法 目前场地波速的测试方法有单孔法、跨孔法和瑞雷面波法。目前使用的较多是单孔法,一般所说的场地波速测试方法主要是指单孔法。单孔法在地面激振,检波器在一个垂直钻孔中接收,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按地层划分逐层进行检测。 现场测试常用击板法产生振源。待钻孔完成后,试验步骤如下: ⑴、平整场地,使激振板离孔口的水平距离约1.0~2.0m,上压重物约500kg 或用汽车两个前轮压在木板上,木板规格为:长约2.0~3.0m,宽约0.3m、厚约0.05m。计时触发检波器宜埋于木板中心位置。 ⑵、接通电源,在地面检查测试仪正常后,即可进行试验; ⑶、把三分量检波器放入孔内预定测试点的深度,使检波器贴紧孔壁。 ⑷、用大锤沿木板长轴两个相反方向水平敲击板端激发剪切波,检波器即可接收由地面激发产生并经土层传播而来的剪切波信号,信号通过电缆送入仪器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