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要求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要求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要求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要求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要求

摘要:本文从化学高考试题入手,分析试题特点,并提出了在今后化学教学中

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与广大教育同仁一起探索交流。

关键词:新课改新高考化学教学

一、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自己发现的知识,教师

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去探索。这种策略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例如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先给出12C的

质量数据,然后要求学生求解0.012kg12C中的碳原子数。学生通过课堂亲笔运算,得到了6.02×1023这个数据,该数据在以后的计算中常常用到,在此就能使学生

记忆深刻。同时指出,在科学上规定1mol物质的粒子数为0.012kg12C中所含有

的碳原子数,而这个数就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学生对阿伏加德罗常数必然有了

感性上的认同。当然,对“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也做了自然的过渡。至于阿伏加

德罗常数为什么用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来定义,联系初中定义相对原子

质量的时候,也用到了12C这个微粒和12这个数字,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望。

二、让学生学会亲自操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不能忽略“做”中学,化学实验应该成

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在“苯酚”教学中,为了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有的同学认为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有的同学认为加入浓溴水后过滤。在同学们争执不下的时候,老师可建议他们到实验室做一做。结果持第二种观点的同学在溶有少量苯酚的苯

溶液中滴加浓溴水时,怎么也得不到三溴苯酚沉淀。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老

师提示:在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加浓溴水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加入少量的苯,沉

淀会消失,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三溴苯酚溶解在苯中。同学们通过亲自实验,

既解决了学习上的疑难,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

合作学习策略是以生生互动为主要途径、促进学生学习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

教学理论与策略。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开

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让学生学会准确表达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发现新知,

解决问题,有时是个体或小群体的“成果”,要发挥“学生共同体”的作用和“班级授

课制”的优势,就需要进一步表达和交流,通过“智慧共享”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另外,指定教材内容,让学生当一回老师,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

我表达的前后,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共同完善。学生的每一次表达,都是对思维的整理和深化,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民主环境,让学生按自己的体会和思路去讲解他心中的内容。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

化学素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

通过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一个实验现象的描述、一个题目的多种解法来培养学

生的表达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天津一中 李金华 2007-11-12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李金华 天津一中 300051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本文主要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 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新课程背景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首先出现在英文教育文献中,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贯彻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即为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使他们具有较好的政治、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要求教师淡化选拔意识,强化普及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强调“合作性”教育。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教学应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感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 会有感 为期四天的外出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新高考改革后高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考考试和招生改革就是指挥棒,对高中的教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浙江和上海几所学校的考察和学习,让我对这一轮的高考改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高考改革实行的是3+3模式,语数外必考,其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其他六科中任选三课,结合我省的情况这样的组合就有二十多种,这些对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在此就要通篇考虑,全局筹划,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做好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学生现在的选课决定了今后上大学的专业录取和今后的人生选择,所以高中阶段的选课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科学选课。 2、做好走班制教学工作,组合越多,意味着学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大,怎样科学分班,怎样

解决走班制下的学生管理,怎样解决走班制下的科学评价等问题都成为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绕不过去的难题。 3、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原则改变了以往录取中的只看分数,分数成为了依据之一,素质评价将成为重要的参考。怎样科学公平公正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也是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行的评价制度弄虚作假、应付了事肯定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所以学校需要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制定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规则。 4、我校学生生源基础差,根据高考改革录取方向,我校学生参加高考的人数将大大降低,而以参加高职高专录取为主,这样我校在新高考后学校教学工作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处理好学术性高考和技术性高考的区分管理,怎样合理指导学生选择,怎样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资源等问题也更为突出。 新高考已经启动,2018年我省也要执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登封市来讲是打教育翻身仗好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提前布局,提前发力,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才能在新高考中占据有利地位。人

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 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动 力。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是,2006年及之前先行实验的各省(市、区)的高考方案相 继出台,有的已经付诸实施。其中,广东省在2009年高考方案的基础上推出了2010年高考调整方案,江苏省2009年高考方案也将进行局部调整。 综观已经出台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等省 (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我们不难看出,各地都在紧密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力求积极、稳 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这些方案既有共同点,又各具地域特色。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 共同点之一: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07年宁夏、山东,2009年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的 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 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广东省2007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 2010年广东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共同点之二: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

高中化学教材解析及课标分析

高中化学教材解析及课标分析 —————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分析教学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知识的联系 首先化学能与电能是整个高中化学中一个全新的知识内容。在本章中,教材的主要内容是:由第一小节学生学习过的热能引出电能的这个概念———然后介绍了电厂发电原理,引发学生对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最后利用学生实验,观察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然后引出这种反应的实质,学生会自己动手操作如何制造一个简单的化学电池。这章的作用,从社会方面来说,能量是一切生物生活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活动都离不开能源,在影响全球经济和生活的各种因素中,能源居于首位。所以培养学生能源意识非常重要,这对于以后社会的进不有很大的帮助。从教学考试来看,化学能与电能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难度也挺大的,所以老师应该先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不要有畏难情绪。 个人认为,这一章的知识主要在于理解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其实质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这一章知识可以说在氧化还原的基础上加深了难度,学好前面的氧化还原是学好电化学的基础,知道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怎么判断。在选修4中学生会更加进一步的接触到原电池与电解池,所以这一章是为了后面同学们学起来更容易,打好前面的基础防止学生以后会有畏难的情绪,先建立他们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 2、分析教材知识结构并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做比较,分析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的吻合度,据此指出可以删、减增的内容 本章先从生活实例出发,即发电厂的工作原理图,让学生知道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然后由一个简单的化学原电池实验,引出这个过程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最后由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原电池装置,感受其中的过程并观察实验现象。课程标准上的要求是: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 4、市场调查:不同种类电池的特点、性能与用途。 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教材和课标都很重视这一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从生活出发引出内容,符合课标的第一条,后又用实验证明,以及自己亲手做一个简易的原电池,符合课标的2、3点。从内容来说,我认为教材中没有需要删除的东西,我认为应该增加学生实验,以及多准备一些关于电池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3、分析教材活动栏目、图片的教学功能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伊宁市第四中学邢小兵转瞬之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高考,而这次的高考非比寻常。因为这是新疆第 一年的课改高考。对我们每一位高三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新疆课改下 的新高考复习(尤其是二轮复习)当以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四大课程结构特点 作为理论指导,以教材和宁夏四年高考为依据,以本校学生学情为中心切实做好 各项复习计划与实施方案。 一、高考命题的理论指导 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 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 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新课改的课程结构有四个 特点:一是模块制;二是选修制,三是学分制,四是学段制。这和以往的课程结 构肯定有出入,在这四大特点和三大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改的高考特点也就显而 易见。 因此:新课改高考的试题特点就是试题的难度在降低、试题的灵活性在增加、 新题也在增加,我们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放活、限难、求新”。在 这种特点下,我们原来以往惯用的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就要失效了,所以同学们 在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切勿大量做题,要有选择性的做题,做那些符合新课改 理念的试题。再有,死记硬背的东西也未必在考场上能发挥作用,要学会迁移, 学会综合,学会探究和学会创新。 二、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扔掉课本,重视资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而《考试说明》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因此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将近30%~45%的题目出自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例如:1.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4(依据教材:必修4.习题1.5B组3题,1.6例2.)2.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9(依据教材:必修4. 3.2例1.练习1题)3.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13(依据教材:必修3. 3.3.2例4. 复习参考题B 组4题.选修2-2.习题1.5A组5题.)4.2011年乌鲁木齐市一次诊断试题21(依

国家政策对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2012 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4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9年2004从到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中新课程实验,年,2010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动的高考方案相)市、区(年及之前先行实验的各省2006力。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是,年高考2010年高考方案的基础上推出了2009广东省在其中,有的已经付诸实施。继出台,2009调整方案,江苏省年高考方案也将进行局部调整。综观已经出台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等省的高考改革方案,我们不难看出,各地都在紧密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力求积极、稳)市、区( 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这些方案既有共同点,又各具地域特色。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共同点之一:为主体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外语+数学+“语文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外语+数学+“语文”)含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综合本,“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高考改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年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的2009年宁夏、山东,2007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理科综合”。

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文科综合+外语理科综/文科综合+外语+数学+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为基础,合”~2009年2007广东省物(与理科基础30%)生物占化学、物理、,70%地理占历史、政治、(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70%理、化学、生物占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30%),政治、历史、地理占理科综合”的模式。/文科综合+外语+数学+年广东省又将回归到“语文2010 共同点之二: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年高2009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安徽省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共同点之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市、区(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海南、江苏、天津、浙江、辽宁、安徽与福建等省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如安徽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8年《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第三章课程作业高中化学课程的编写理念作业

2018年《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第三章课程作业 1、请谈谈你对高中化学课程编写宗旨的理解。 【答】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认为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请分析必修一的教材编写,举例说明课程编写宗旨的体现。 【答】必修一的教材里科学探究和资料卡片的相关部分都体现了化学课程编写的宗旨,阅读资料卡片的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到更多更多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理念,科学探究的相关部分学生可以动手做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自主探究,这样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且培养了学生爱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使学生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必修一教材第48页的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同学们都有观察铝箔加热现象的经历,但是不能解释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的原因,那么通过此节课的讲解和学习,学生就能来解释这一现象了,这也是从生活走进化学的实例之一。 3、在我国学校通常采用的是班级教育模式,有的班级人数可能高达五六十人,请问在班级人数纵多的情况下,如何为多样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答】抓住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兴趣爱好,分别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内容筛选,学习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以下原则:提供套餐,各得其所;提炼问题,加深理解;注重实践,培养技能。要精心设计练习与作业,题目设计要注重基础性、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创新性、发展性、人文性,做到有形作业与无形作业相结合,动脑作业与动手作业相结合,解答作业与探究作业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4、高中化学采用必修与选修模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现螺旋递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做好两者的衔接? 【答】对教材知识进行全局梳理,分类规划,区分新旧。必修和选修教材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没

高中数学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转瞬之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高考,而这次的高考非比寻常。因为这是新疆第一年的课 改高考。对我们每一位高三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新疆课改下的新高考复习(尤其 是二轮复习)当以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四大课程结构特点作为理论指导,以教材和宁夏四 年高考为依据,以本校学生学情为中心切实做好各项复习计划与实施方案。 一、高考命题的理论指导 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整合性, 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 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新课改的课程结构有四个特点:一是模块制;二是选修制,三 是学分制,四是学段制。这和以往的课程结构肯定有出入,在这四大特点和三大理念的指导 下,新课改的高考特点也就显而易见。 因此:新课改高考的试题特点就是试题的难度在降低、试题的灵活性在增加、新题也在 增加,我们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放活、限难、求新”。在这种特点下,我们原 来以往惯用的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就要失效了,所以同学们在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切勿大 量做题,要有选择性的做题,做那些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试题。再有,死记硬背的东西也未必 在考场上能发挥作用,要学会迁移,学会综合,学会探究和学会创新。 二、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扔掉课本,重视资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而《考试说明》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因此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将近30%~45%的题目出自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例如:1.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4(依据教材:必修4.习题1.5B组3题,1.6例2.)2.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9(依据教材:必修4. 3.2例1.练习1题)3.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13(依据教材:必修3. 3.3.2例4. 复习参考题B组4题.选修2-2.习题1.5A组5题.)4.2011年乌鲁木齐市一次诊断试题21(依据教材:选修2-1 2.2例3)5. 2011年自治区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13(依据教材:必修2 习题4.2 B组 4题) 因此,要重视教材,研究教材,回归课本。主要做好如下几点:(1)引导学生再现重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一定要引导学生提炼;(2)引导学生理清高中数学的知识主线,透彻地掌握知识结构,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要作透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要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研究课本中题目的变式;(4)善于在高考题中寻找课本题的原型,在课本中寻找高考题的“影子”,探索高考试题与课本题目的结合点,必要时再将这些问题做恰当的分解或整合、延伸或拓展,努力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 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 2.能力方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勤奋、坚毅、合作、崇尚科学等优良品德。 二、课程安排 高中化学的教学由必修课、选修课组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发展要求进行选择。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

1、每位老师写一篇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论文(时间2013.1 ) 2、看完下面的学习内容每位教师写心得体会 下面是两篇学习内容 以上的过完2013年10月8日交到教务处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时间定于2013年.1月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新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成为一个多面手。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还应有系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教师广博的学识是培养教师威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师生之间感情距离的桥梁。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从网络上随时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教师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将使学生对教师很失望,所以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多注意学习,多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动态。现在

暑假的时间很长,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黄金时节提高业务素质。教师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多方涉猎,积极探索,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观念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学生的活动潜能和生命价值上来。准确把握国家新课程标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主动的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疏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参与和平等的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平等的首席”。 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创新教育具有: ①前瞻性。②全面性。③层次性。 ④创新性。 四、教师应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薛文斌)新高考新课改心得体会说课材料

(薛文斌)新高考新课改心得体会

立足“新课标”,着眼“新高考”做适应时代的高中教师—赴杭州学习心得 长武中学薛文斌 六月骄阳似火,杭州的空气犹如蒸笼一样。我有幸参加了长武中学赴杭州新高考新课改学习培训,其间听取了邱磊博士《从此岸到彼岸—高中生涯规划的使命路径和措施》讲座,萧山二中教务主任《萧山二中学生成长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介绍》报告,徐建平校长《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思维》讲座,赵群筠局长《长大后我就成为我自己》讲座,陈发志校长《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报告及秦慈田校长《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的实践探索》讲座。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明确了新高考改革最新动态,更新了教学理念,拓宽教育教学视野;知道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学创新模式,能讲学科课程标准理念、结构、内容落实与课堂;了解学习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策略,掌握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选课与生涯规划指导方法,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发展;了解教师专业成长策略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途径,促进自我个性化专业成长。 “育人无痕、细微见智”邱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为何加选物理学科的自己会考到北大化学系,并且结合自身体会到一个人在一个不合适的环境下,会面临什么样的窘境,说明学生做好生涯规划的原因之一。并说明学生进行学习生涯规划时,主要通过对个人性格、兴趣爱好、能力认知及专业认知,让学生明白

如何在认识自我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最后完成学业成就。最后结合实例说明大学生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理智对待、理性抉择。生涯规划,应该怎么做?及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应成为一个辅助者,而不是一个决定者。作为辅助者的应该做出理智的决定,引领孩子走到正确的目的地。一定要先明白孩子的定位在哪里,最终目标是什么,进而严格规划其学习生活,并做出最适合孩子的决策。要谨记,对于孩子未来就读的专业,应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兴趣及特长,取决于孩子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取决于孩子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做出最适合孩子未来发展的选择! “教育植根于爱”徐校长“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思维”专题讲座,以“中国好声音”节目带给徐校长的十条启示:一、选秀时,导师与选手背对面——中国好声音诸多节目形式虽非原创,但在国内实属首次,模仿借鉴得成熟成功,这是我的看法——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善于变化,教育要有智慧,不走寻常路。二、徒拜师,师选徒。不落俗套,另辟蹊径。学校管理中,把常规做出新意。如颁奖时,一位教师亲自把奖状送到学生家里,在家长和邻居面前老师亲手给自己的学生颁奖,这就是创意,这就是智慧。三、对不起徐校长,这么重要的时刻,我去厕所了!四、激情成熟梦想。徐校长说,激情的前提是热爱,热爱的前提是责任,非常赞同。五、让好选手超越自我,成为好歌手。六、有自信有平台,才能成功。七、导师要有艺术才华,还要有个性魅力。八、让观众享

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30T14:29:30.437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曹清萍[导读] 化学高中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下降。 重庆市开县临江中学曹清萍 〔摘要〕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新课标的化学教学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理1》的实施,笔者有如下的体会。 1 教师要从化学教学观念转变为化学教育 化学高中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大纲所赋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承担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并能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 2 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 化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其结果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3 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要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将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不断更新 4.1 课堂形式多样化。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知识内容的特点,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化学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4.2 小组讨论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了这一目标能实现,笔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班中的学生分成十几个小组,每一小组为4~6 人,做到组内的合作与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在做探讨性课题时,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和讨论后,写出小组的总结,然后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讨论当中,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目的。 总之,新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师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新思维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采取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之中,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干的所在。

面对新课程 应对新高考

面对新课程应对新高考 我们围绕“新课程下的高考有哪些变化?如何实施高考复习?”等问题来研究新课程,研究新高考,提出复习新策略。 一、新课标下新高考的认识 面对新课程,应对新高考,我们认为要树立“既要平稳过渡,又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这一指导思想,在继承原有“强化主干知识”等高考优点的同时,摒弃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虚拟的、不真实的试题结构,重点体现在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应用。重视各学科新增内容和与旧教材相比弱化的内容,如旧教材有的而现在新课标没有的内容不要再深入研究,原来没有而现在有的内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仔细阅读教材,将各种版本教材做“减法”,提纲挈领,抓住精要内容传授。 二、明确目标,调整策略 目标是方向,是指南,策略是手段,是路径,只有目标明确,策略得当,才能实现高考的终南捷径。 1、目标明确,任务细化。 为了让目标成为复习质量的保证,教师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达成目标的意识。在高三启动仪式上学校首先下达了高2013级高考总体目标任务,年级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进一步落实文科和理科的目标,下达文考考生和艺术考生的人数,并将总目标分解到各班级,班级逐一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心中有学生,行动有方向。让教师有强烈地实现目标的计划安排和细致地落实计划的措施。 1、捕捉信息,调整策略 新课程的第一年高考,考试的各种信息收集尤其重要,及时捕作高考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改变战术,少走弯路,从而有效提高高考复习效率。为此,学校在经费上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对外交流。现已先后派出部分高三教师参加了《重庆市教科院组织的高三复习报告会》,实地考察湖北黄冈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抓高三的具体做法,总结出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学校按过去惯例拨出专用经费聘请教科院的教研员和直属学校的名师定期亲临我校指导高三复习工作,传递高考信息。 2、借用考题,找准差距

对新课改理念下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的探讨

对新课改理念下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的探讨

对新课改理念下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的探讨 ---2007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广东卷)的解读 佛山高明一中周兆富(528500) 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新课程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也走进了收获的季节,新的高考是对三年新课程改革的总结与评价。高考的指导文件是《新课程标准物理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这些文件作为命题、考试的依据,它是每年考生、老师备考时最重要的指导。《考试说明》作为高考命题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参考,也是全体高三师生备考的重要指导。《考试说明》从命题范围、命题形式、试卷难度、评价标准都做了全面、细致的说明。新的《考试说明》更多的体现课程改革精神,同往年《考试说明》和新的《考试大纲》对比,新的《考试说明》更多的体现课改精神,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三大亮点,其中对动量描述的变化更方便于高考命题。 一.对2007年《考试说明》(广东卷)的解读 1.2007年高考方案的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通过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研究及与国内部分高考命题专家和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研讨认为,2007高考命题应的命题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考命题必须体现新课程理念,这是2007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重点强调的指导思想,整套试卷将反映课程标准整体要求。○2注重考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这一点从近年高考试题中已经初见倪端。○3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这是历年高考查考的重点。○4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这一点从2006年高考命题的第5题(人造太阳)、第13题(2)(风力发电站)、第17题(三星问题)可以看出。○5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原则, 作为高三备考老师应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高考命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考试说明》等同高考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不难发现2007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1试卷要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试卷重视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考查;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用文字和图像准确表达物理思想与物理过程的能力;注重对考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试题重视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科学素养仍然是2007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在《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中指出:要考要“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考试说明的以上叙述我们不难看出,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同传统高考的比较更注重的是承前启后,所谓承前就是对传统高考的延续,由于高考更注重的是选拔人才,让一大批优秀人才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传统高考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念不会变,这一点我们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精编版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 课改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浅析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标体系下的新高考,其考查目的有别于传统模式下的高考,最主要体现的是对同学们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查,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听力、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面对新高考,教师本身要善于抓住机遇,知难而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以学生为本,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灵活有效的应对高考。 一、教师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完成好新课改的新任务,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我们应该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质量观。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且学校的硬件设施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探究学习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负担重。同时由于教材中可拓展的空间大,较难把握一个度,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学生遗忘快。所以,教师更应该结合新高考研究教材,为学生减负,为高考助力。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多学习新课改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二)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组”教学内容,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材采用了“删、看、讲、补”四字方针。“删”,即删除不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内容;“看”,即学生能看懂的知识,学生看看就行了,不用多讲。“讲”,即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适当的精讲。“补”,即补充最新的东西,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的丰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教学增强趣味性,注重巧设情境,设置悬念,尽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保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不断进行学法指导。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我们首先上好学法课,给学生详尽地介绍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学习特点,介绍高中课程如何学习好,对今后的学习提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对学习方法给予详尽的介绍,使学生对高中新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 学生学会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会总结会反思。一节课讲完后,及时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明确重、难点;作业完后反思,总结薄弱点;考试完后反思,总结试卷中的问题。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学生们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调整学习方法,其次学生的策略应在“用”字上下工夫。即“以用为本”。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 (一)、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面对新高考,学生首先转变学习观念,改变以前的依赖老师的观念,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学会合作学习,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这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另外,要学会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标教学设计汇总

教学设计框架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教学重点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实验准备:(4人一组)烧杯(15)、玻璃棒(15)、过滤装置(15)、蒸发装置(15)、试管4×15、稀硝酸、氯化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 [实验准备]4人一组、制取蒸馏水装置15套、50ml分液漏斗(15)、10ml量筒(15)、烧杯(15)、铁夹台、铁圈(15)、CCl4、碘水。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和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3、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 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 4、通过学习,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 5、在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以及研究问 题的能力 6、通过学习,激发对新问题的探究兴趣,体验概念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重点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 的相互关系 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 逻辑思维能力 3、初步学会分析处理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4、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5、通过理解并运用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严谨务实、循序渐 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运用事物规律分 重点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