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表面气泡-定稿

混凝土结构表面气泡-定稿

混凝土结构表面气泡-定稿
混凝土结构表面气泡-定稿

混凝土结构表面气孔、蜂窝麻面的成因和预防

李红英

(凤翔县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队陕西凤翔县 721400)摘要:混凝土结构表面气孔、蜂窝麻面一直是混凝土结构物施工的质量通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表面通常会出现气孔、蜂窝麻面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也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美观,应该找到产生问题的因素,进而找到有效得解决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气孔、蜂窝麻面

1引言

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工建筑物以其本色展现在世人面前。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凤翔县东风水库灌区2010年节水改造工程中,改造干渠14.3km,斗渠51.2km。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受现场管理水平、施工的气候条件、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工艺的随意性影响较大,出现了汽孔,麻面。脱模后派专人进行修补,几乎成了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因此,为减少经济成本,分析混凝土结构表面气孔、蜂窝麻面的成因,并寻求解决方法十分必要。

2 混凝土表面气孔、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2.1气孔

气孔的表现特征为:分散、单独、小于10mm。

2.1.1形成气孔的主要原因

(1)与水泥的品种有关

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外掺专用助磨剂,含量差异较大,表面形成活性剂,当水泥遇水后表面活性剂会产生过多气泡;水泥含碱量过高,细度太细,含气量也会增加,也会导致气泡增多。

(2)骨料级配不合理

骨料级配不合理,粗骨料偏多、大小不当,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粒料空隙,导致粒料不密实,形成自由空隙,产生气泡。但是细砂含量过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抗分离性越差,振捣过程越易分层造成上部气泡集中。

(3)混凝土的振捣

振捣器振捣有效范围一般取决于振捣器的功率和直径,振捣间距过密或过大都会使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振捣时间超长使混凝土内部的微小气泡在机械作用下出现破灭重组,由小变大。欠振和漏振都会使混凝土出现不密实而导致的混凝土自然空洞或空气型的不规则大汽泡。

(4)混凝土模板

表面光滑的模板产生的气泡少些,模板表面粗糙时产生气泡难以排出。模板表面脱模剂使用废机油对气泡具有极强的吸附性,混凝土内存在气泡一经与之接触,便会吸附在模板上而成型与混凝土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也会造成气泡增多。

(5)在一些混凝土斜面或曲面、模板交界等部位,混凝土振捣存死角、气泡排出困难。

2.1.2预防措施

严格按照规范和试验配合比要求选择低碱、不掺助磨剂、适应

新强、有一定品牌、规模、质量稳定的水泥;骨料选用时,要严格把关,控制好骨料粒径和针片状颗粒含量,备料时要认真筛选,剔除不合格材料,合理级配、干净的骨料;严格控制外加剂掺量,不能盲目追求混凝土和易性掺外加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摊铺和振捣,混凝土摊铺厚度按照施工前的工艺试验控制,一般掌握在30~50cm,振捣时振捣棒快插慢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确保不欠振或超振。模板要保持光洁平整,对于钢模,尽量不使用变形较大的钢模,模板表面有一定吸附性或透气性如采用木模板,气孔可以减少。

2.1.3处理措施

气孔影响混凝土外观,拆模后要尽早处理。首先表面要充分湿润,用干净的麻布或橡胶海绵抹子在整个表面上擦抹砂浆,以填满所有的气孔和凹坑;砂浆灰砂比为1:2砂的最大尺寸小于600μm,砂浆用水量要足以使其稠度成为浓乳浆;开始擦抹前24h,应采取遮蔽方法处理。

2.2 蜂窝麻面

蜂窝麻面的表现特征为: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2.2.1形成蜂窝麻面的原因分析

(1)模板不够光滑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浆等杂物,拆除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2)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过多的使用脱模剂,脱模剂受重力的影响朝下流动,于模板下部出现了很厚的薄膜,如果模板内部的表面存在小坑,于小坑处的薄膜的厚度会更厚。在混凝土凝固后,产生蜂窝麻面。

(3)粗骨料级配不良。

级配不合理的粗骨料之间的空隙填充不严实,水泥砂浆在硬化时会有一定的收缩,没有做好振捣工作,就比较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振捣

过分德振捣混凝土,对混凝土振捣的时间太长,会造成过多的水泥浆从模板缝隙中流出,致使模板缝地方的混凝土呈干硬状态。在混凝土凝固之后,于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很多小凹点。

2.2.2蜂窝麻面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理干净,不留积水;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浇筑过程中按时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水灰比等指标;浇筑倾落高度超过2m时须通过串筒等设施下落,混凝土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模板接缝要严密,特别是模板底口处应风堵严密,避免蜂窝等烂根现象的出现。

2.2.3蜂窝麻面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处理时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潮湿的水泥抹平。假如混凝土的蜂窝面不是很大,先用水将其洗干净之后,采用比例为1:2或者是2:5的水沙泥浆休整;

假如混凝土为大蜂窝面,就要先把松动的石子除掉,再用水降其洗干净,并使它足够湿,然后采用高标砂浆休整。对其进行修正时,一定要考虑到混凝土原来的颜色,采取一定的手段,保障休整之后的混凝土颜色和原来混凝土的颜色是一样的.

3 结语

混凝土表面的气孔和蜂窝麻面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只要找到出现混凝土表面气泡合蜂窝麻面的原因,采取出与之相符的手段,就可以将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和蜂窝麻面消除。首先要确定治理目标、施工质量控制点;建立施工项目质量体系,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质量监督制度,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并制度相关技术、经济合同保证措施和制度。加强各工序质量控制预防,改进施工工艺,控制好每道工序。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

铝型材表面出现气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铝型材挤压机进行加压的时候,会在铝型材里面残留空气,导致铝型材的内部和表面都出现气泡,产生不能彻底解决的缺陷,使得铝型材变成了废料。为了避免空气进入铝型材中,首先应该找出空气被带入的原因。 铝型材内部残留了空气的主要因素: 一、长棒热剪导致空气的残留 对于柱棒热剪切的时候形成的剪切面是绝对不会完美、垂直的。工业铝型材简单的进行长棒热剪切会使得柱棒的弯曲非常严重,导致铝型材出现椭圆形的横截面以及被剪切一头非常巨大的倒圆角。就算是最新型的长棒热剪,被剪切柱棒的边缘角度总是会产生倒圆,这些倒圆就是空气残留的最好地方。 解决方案:对铝棒进行标准检验,坚决杜绝不合格铝棒。 二、镦粗导致了空气的残留 镦粗导致了空气的残留。只有在盛装铝锭的筒直径比柱棒的直径大的时候,柱棒才能够被放入到盛装铝锭的筒里面。对于盛装铝锭筒里面的柱棒施加压力导致柱棒扩大到盛锭筒直径之后,一定要排放出去所携带的气体。气体没有排放出

去,残留在铝锭里面最后就会变成气泡。 解决方案:根据挤压筒内衬尺寸的最小值来配置挤压垫片、定期更换挤压筒,对挤压筒、挤压垫蚀洗检查,测量挤压筒,挤压垫内、外径尺寸来配置合适的挤压垫片;每班用清理垫片清理挤压筒一次,定期对挤压筒进行蚀洗。 三、两根铝棒相接导致空气的残留 由于两根铝棒相接而导致了空气的残留。因为两根短柱棒的表层基本上是平的,携带进去空气的概率非常小。锯切的品质直接干扰到两根短柱棒之间携带的空气数量。目前具有一种高新技术能够防止两根短柱棒相接,进行消除空气进入的可能性。 解决方案:根据型材单重、出料支数等工艺参数确定合理的棒长的铝棒。 四、挤压铝型材导致空气的残留 挤压铝型材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空气的进入,以免出现空气残留的状况,使得后期处理中产生各种缺陷。 1、涂油不当造成制品气泡。 解决方案:使用正确的涂油方法并减少涂油用量;加强员工岗前的操作技术的培训; 2、压余过薄,导致在剪切时把分流孔的金属拉出,使摸具分流孔内留有间隙。 解决方案:依据挤压机的吨位,留出合理的压余厚度,根据型材单重、出料支数等工艺参数确定合理的棒长的铝棒; 3、挤压模具设计平模焊合室,分流模具分流孔过大导致气泡流入型腔。

混凝土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气泡成因及处理 一、产生原因 1、原材料方面 (1)、气泡与水泥品种有非常密切的关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助磨剂(外掺专用助磨剂,厂家非常多,质量差异非常大,通常含有较多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通常会产生气泡过多的情况,且水泥中碱含量过高,水泥细度太细,含气量也会增加。 (2)、外加剂类型和掺量对气泡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市场上常见的减水剂都具有一定的引气效果,不同的类型和掺量都会影响气泡的数量和大小,而且减水剂掺量越大影响越明显。例如聚羧酸减水剂,其减水组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引气效果,在混凝土中引入的气泡含量和质量是不稳定的,主要是一些大的有害的气泡会影响混凝土性能。只进行混凝土含气量测试不能对引入的气泡的数量和大小进行表证。当含气量满足要求时,引入的也可能是有害气泡,这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反而不利。 (3)、掺合料也会直接影响气泡的数量 当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时,用掺合料代替部分水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活性料还对强度有一些提高,适量的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形成的胶合料能填塞骨料间的空隙,减少气泡的产生。但掺加过量的掺合料会导致混凝土的粘度增加,影响气泡的排出,故混凝土中掺合料较多是导致气泡产生的原因。 (4)、混凝土的骨料级配不合理 根据粒料级配密实原理,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级配不合理,粗骨料偏多、大小不当,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以及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砂率比试验室提供的砂率偏小,这样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粒料空隙,导致粒料不密实,形成自由空隙,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5)、水灰比不合理 水灰比偏大时,会导致水泥浆浆体无法充分填充骨料件的空隙,在水泥用量太少的混凝土拌合物中,由于水化反应耗费用水较少,还会使得薄膜结合水、自由水相对较多,从而让气泡形成的几率增大,这就是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易产生气泡的原因所在。(6)、混凝土中砂所占比例不理想 混凝土中细砂的比例在35%~60%范围时,细砂含量越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抗分离性越差,振捣过程越易分层造成上部气泡集中。 (7)、坍落度过小或过大 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坍落度一般为120~180mm,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2cm 时,易形成粗骨料离析,同时不易振捣密实;坍落度大于22cm时,不易排气,同时在振捣过程易分层。 2、施工工艺方面 (1)、与混凝土生产搅拌及运输的设备形式和时间有关 搅拌时间不合理,搅拌时间短会导致搅拌不均匀,使气泡产生的密集程度不同。但搅拌时间过长又会使混凝土中引入更多的气泡。由于运距过长,混凝土运输车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也会引入过多的气泡。 (2)施工人员擅自往混凝土里加水

混凝土墙体表面气泡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措施_1

混凝土墙体表面气泡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混凝土建筑墙体表面气泡的成因 引起混凝土结构表面气泡的原因较多,也较复杂,但经过归纳,在施工中产生气泡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施工方法不当所造成的。 1.1 原材料使用不当 1.1.1 根据骨料级配密实原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材料本身级配不合理,粗骨料偏多,细骨料较少,碎石材料中针片状颗料含量过多,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砂率比试验室提供的砂率要小,此时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导致集料不密实,形成产生气泡的自由空隙。 1.1.2 水泥的多少和水灰比的大小,也是导致气泡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试验室试配混凝土时,考虑水泥用量主要是针对强度而言,如果在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增加水泥用量,减少水的用量,气泡会减少。但如果不减少水的用量,气泡数量是否减少不确定,同时也增加了混凝土的粘度,影响了搅拌混凝土时产生气泡的排出,而水量较多也使自由水较多易形成气泡。在水泥用量太少的混凝土拌合物中,由于水化反应耗费用水较少,使得薄膜结合水、自由水相对较多,从而让气泡形成的几率增大,这就是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易产生气泡的原因所在。 1.1.3 掺合料也会直接影响气泡数量。当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时,用掺合料代替部分水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活性料还对强度有一些提高,适量的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形成的胶合料能填塞骨料间的空隙,减少气泡的产生。但掺加过量的掺合料会导致混凝土的粘度增加,影响气泡的排出,故混凝土中掺合料较多是导致气泡产生的原因。 1.1.4 减水剂等外加剂对气泡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同的类型和掺量都会影响气泡的数量和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减水剂ZB-1A掺量0.7%的混凝土表面气泡数量是不掺减水剂的混凝土的3.5倍,而且掺量越大影响越明显。 1.2 搅拌时间不合理 搅拌时间短会导致搅拌不均匀,气泡产生的密集程度就不同。但搅拌时间过长又会使混凝土中带进的空气气泡更多。 1.3 温度变化的影响 混凝土受水泥水化热作用、大气及周围温度、电气焊接等因素影响而冷热变化时,发生收缩和膨胀,能产生表面气泡。温度表面气泡区别其它表面气泡最主要特征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其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这种表面气泡的产生通常无一定规律。 1.4 施工方法不当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中规定“混凝土浇注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往往浇注厚度都偏高,由于气泡行程过长,即使振捣的时间达到要求,气泡也不能完全排出,这样也会造成混凝土结构表面气泡。 振捣工艺不当。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混凝土里的气泡就没有时间排出。但如果过振,会使小气泡又出现破裂形成大气泡。由于设计断面尺寸比较小,截面变化处不容易振捣,气泡不易逸出。 墙体内大型预留洞口底模未设排气孔,混凝土对称下料时产生气囊,或钢制

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气泡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doc

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气泡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1?预制混凝土构件气泡产生的原因 预制混凝土构件气泡的成因非常复杂,但通常离不开原材料及工艺原因,比如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外加剂掺量、骨料粗细、搅拌时间、脱模剂用法、振捣操作、施工温度等,下面就气泡产生的机理进行详细分析: 1.1原材料 对于用水量及水灰比偏高的混凝土产品,其气泡现象比较多发。在水泥生产时要添加一定的助磨剂,而助磨剂往往会诱发过多的气泡,同时水泥的碱度太高、颗粒过细,也会导致含气量的增加,继而使气泡产生的概率增大,这是由于混凝土中夹藏的水泡一经蒸发便会诱发气泡的产生。 若混凝土中出现较多的大气泡,一般是由减水剂中的引气成分所致。普通的减水剂尤其是聚羧酸系及磺化木质素系减水剂,其中会夹杂一些表面活性成分,具备较强的引气性,当使用的减水剂较多时,便会引发较多的气泡;此外,当使用松香类引气剂作为外加剂时,生成的气泡也会有所增加。 在混凝土构件的配制过程中,若材料配比不当、粗集料过多,或碎石料中含有较多的针片状料粒,会造成细料不足以填补粗料空隙,从而诱发气泡的产生。 1.2工艺

工艺原因是导致表面气泡的主要原因,比如搅拌不匀的情况下, 局部外加剂偏多,该部位就会产生较多气泡;但过度搅拌又会造成内部气泡整体增多,同样会造成不利影响。 预制混凝土构件大都采用钢模成型,为方便进行脱模,通常向钢 模表面刷一些脱模剂,这样一来,在进行捣振操作时,由于水沿混凝土表面及上面游走,即便脱模剂是水性的,依旧会吸附较多的气泡,从而使振捣中产生的气泡不能及时沿表面排出,从而产生表面气泡。 在混凝土拌合浇筑时,通常会混入少量空气,这部分空气不能自行溢出只能通过振捣排出,因此振捣操作的好坏是影响气泡数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出现超振、欠振、漏振,均会导致表面气泡的增多。超振会造成内部的小气泡逐渐重组为大气泡,而欠振、漏振会导致混凝土分布不均、结构不密实,继而产生局部空洞或无规则的大气泡。 混凝土表面气泡的体积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若处理不当就会 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较大的孔洞,特别是昼夜温度浮动较大时,附着在混凝土表面的气泡体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混凝土浆体的强度较小时,包裹着气泡的浆体会随气泡而流动变形而混凝土浆体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不再受气泡的影响,又恰逢气泡体积较大时,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孔洞。 此外,脱模剂粘度对环境温度也比较敏感,当模具温度偏低时,脱模剂粘度降低,从模具表面向下流淌,使底层表面聚集了的大量脱模剂,阻碍了底层气泡的排出,造成较多的表面气泡。 2?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气泡的预防措施2.1混凝土原材料方面

涂层起泡原因及控制

涂层起泡原因及控制 摘要:随着涂料工业的发展,涂料的表观效果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涂层起泡的原因是基材表面残存水、氧化物、可溶性盐等污物,使其局部附着不牢,引起水、水汽及腐蚀性物质等的渗透侵入,或涂层表面残留的水、空气、溶剂等在温度变化时膨胀起泡。可以通过控制生产工艺,调整工艺配方,严格施工操作等手段加以控制。 随着涂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涂料的品种、档次不断升级,高级涂料特别是汽车漆、木器漆、卷材涂料等迅猛发展,人们对涂料的保护性、装饰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涂料的表面状态很是引人关注。气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涂膜的外观效果,往往会造成涂膜缩孔、针孔、疵点、鱼眼等弊病。所以涂层气泡问题,已不仅影响到涂膜的保护效果,而且也大大影响了涂膜的装饰效果。涂料起泡现象一直贯穿于涂料生产、储存、施工以及使用的全过程,涉及的问题较多,本文就溶剂型涂料施工及使用中的起泡问题作一分析,提供几点控制方法,以解决涂层起泡的问题。 1 气泡的特征及分类 气泡是涂层表面出现的细小的肉眼可见至数毫米直径的泡,它是不溶性气体在外力作用下进入液体之中,并被液体互相隔离的一个非均相体系。涂料中的气泡是气体在涂料液体中的分散形式,它是一种典型的热力学不稳定两相体系:气泡的存在增加了涂料体系的表面积,即增加了体系的能量;当气泡破灭后,体系的总表面积大大减少,于是能量也相应降低。所以,存在气泡的涂料体系始终处于热力学的不稳定状态中。在涂料生产过程中,气泡作为干扰因素出现,使涂料产品在应用时产生表面缺陷,既有损外观,也会影响涂膜的防腐性和耐候性。气泡通常是涂膜附着力不足的体现,对于防腐涂料而言,它往往是其防腐能力不足的最先外观表征。 气泡有大小,泡内可以含液体、蒸汽、其它气体或结晶物。泡的尺寸多依赖于涂料对基材表面的附着力、泡内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以及为了跟涂料基材的附着力保持平衡而将涂膜拉伸反向顶起的程度。按其形态,气泡可分为泡和泡沫两种。泡是指单个的球形的微小的空气分散在高粘介质中的小泡。溶剂型涂料产生的气泡多为此类。泡沫则是出现在易起泡的介质分散时,由于空气的填充密度大,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因为空气和液体的密度相差很大,气泡会很快地上升到液面,形成以少量液体构成的依靠液膜隔开的气泡密集体。水性涂料起泡多为此类。 2 气泡产生的原因 起泡通常是伴随涂层老化过程发生的,从此意义上说,起泡可分为膨胀起泡和腐蚀起泡两种。溶剂型涂料在涂布成膜后,都残留有一定的溶剂,这些溶剂有的甚至可以存在数十年。另外,涂膜可以认为是一种半透膜,水、水汽等小分子可以透过,而对一些溶质则不易透过,因而会产生渗透压。Van .derMeer Lerk 和Heertjes 证实涂膜在多数情况下存在渗透压。 起泡是因为涂层局部失去附着力,受泡内气体或液体的压力离开基底( 底材或下涂层) 鼓起,使涂膜呈现似圆形的凸起变形。这种变形在涂膜干燥过程中可以消失,也可以永久存在。所以起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涂层具有透水透气性,所有的涂膜都不例外,只不过随涂料品种不同,透水速度有差别而已。其二是涂层与底材之间存在附着缺陷,如润湿不良、漏涂、尘土、油污、可溶性物质( 如工业大气所形成的硫酸盐“巢”,磷化处理时未洗净的残留盐,涂膜打磨后用自来水洗涤后残留痕量的盐,某些水溶性太高的颜料,甚至手接触底材残留下的皮肤分泌物) 等。当在高湿环境或与水接触时,水或水蒸气透过涂膜凝结在这些地方,当温度升高时,它们膨胀产生应力,促使附近的涂层附着破坏,从而导致泡的产生、扩大。

混凝土表面气泡问题综合分析(一)

混凝土表面气泡问题综合分析(一) 摘要:通过对涝河水库混凝土气泡进行具体分析试验,总结出产生气泡的诸因素,从控制砂子细度模数、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方面,提出了消除混凝土气泡的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气泡,配合比 引言 涝河水库除险加固溢洪道改建工程是由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涝河水库项目部承建,该工程由引渠段、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段组成,全长355m,总跌差27m,溢流堰底高程550.0m,泄槽段纵坡0.01~0.177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工程混凝土总量1.7万m3,钢筋制安560t,混凝土单元工程量较小,浇筑块数多,日浇筑强度大。墙体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法,在工程施工初期,每浇筑完一块墙体时,拆模后均发现混凝土上部50cm范围出现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气泡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分别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三方面查找原因,采取排除法,最终找到解决气泡的方案。 1试验方法 1)通过控制砂子细度模数和中砂粗粒含量,避免混凝土中砂浆的自分离现象(即避免较细的砂子颗粒携带部分水泥浆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从砂浆中分离出来形成表面浮浆),解决混凝土表面浮浆问题。 2)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提高混凝土抗分离能力,解决混凝土分层及气泡集中问题。 3)通过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解决混凝土表面气泡缺陷。 2试验用原材料 2.1细骨料1]混凝土用砂为细砂、中砂混合料,其中细砂为西池产天然河砂,细度模数不小于1.60;中砂为王开产天然砂,细度模数不小于 3.2,且粗料含量(10mm以上颗料含量)小于15%。 2.2粗骨料1]混凝土用石为小石、中石二级骨料,其中小石为浮山产5mm~15mm人工碎石;中石为临汾河西产20mm~40mm人工碎石1]。 2.3胶凝材料混凝土胶凝材料为临汾市建材水泥厂生产的尧都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4外加剂外加剂为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生产的XGY型引气减水剂。2.5水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为库区水。 3试验工艺 3.1拌和采用HZS1500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3.2运输原材料利用装载机铲运至拌合站配料机,熟料由自卸汽车直接从拌合站接取运至施工现场的储料斗中,再由挖机挖取,同时进行二次搅拌,喂料入仓。 3.3入仓、平仓混凝土入仓落差控制在2m以内,浇筑按30cm~50cm为一层进行。 3.4振捣采用EX50型手持电动软轴插入式振捣器振捣。4试验组合及目的模拟实际施工将试块体积放大采用大模板支撑,试块长1.0mm~2.0mm,宽0.6m~0.9m,高1.2m~2.0m,铺料厚度为40cm~50cm。试验组合采用10种配合比排列进行试验,目的如下:1)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抗分离性前提下,确定细砂最小掺量,解决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分层问题。 2)在保证混凝土振捣过程不离析前提下,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最大坍落度。3)在保证混凝土能振捣密实前提下,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最小坍落度。4)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后均质、密实前提下,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及振捣方法。 5试验结果 通过对1~10试块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振捣密实及排气的难易程度,综合分析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气泡大小及分布规律等因素,结合以前小试块的试验结果得出以下规律2]:

混凝土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产生原因 1、原材料方面 (1)气泡与水泥品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助磨剂(外掺专用助磨剂,厂家非常多,质量差异非常大,通常含有较多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通常会产生气泡过多的情况,且水泥中碱含量过高,水泥细度太细,含气量也会增加。(2)外加剂类型和掺量对气泡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市场上常见的减水剂都具有一定的引气效果,不同的类型和掺量都会影响气泡的数量和大小,而且减水剂掺量越大影响越明显。例如聚羧酸减水剂,其减水组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引气效果,在混凝土中引入的气泡含量和质量是不稳定的,主要是一些大的有害的气泡会影响混凝土性能。只进行混凝土含气量测试不能对引入的气泡的数量和大小进行表证。当含气量满足要求时,引入的也可能是有害气泡,这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反而不利。 (3)掺合料也会直接影响气泡的数量 当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时,用掺合料代替部分水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活性料还对强度有一些提高,适量的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形成的胶合料能填塞骨料间的空隙,减少气泡的产生。但掺加过量的掺合料会导致混凝土的粘度增加,影响气泡的排出,故混凝土中掺合料较多是导致气泡产生的原因。 (4)混凝土的骨料级配不合理 根据粒料级配密实原理,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级配不合理,粗骨料偏多、大小不当,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以及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砂率比试验室提供的砂率偏小,这样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粒料空隙,导致粒料不密实,形成自由空隙,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5)水灰比不合理 水灰比偏大时,会导致水泥浆浆体无法充分填充骨料件的空隙,在水泥

混凝土表面气泡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 初凝结时间5-12小时;终凝结时间10-18小时; 出厂坍落度:交货坍落度: 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卸料时间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前,将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尽量缩短浇筑与开始养护的时间差。并根据当天天气情况,采取必要的防风、防晒措施,防止砼表面失水。 混凝土入模后,要立即进行振捣。振捣必须密实,不能漏振、欠振,也不可过振,振捣时间宜为15-30秒,以砼开始反浆和不冒泡为准,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振点布置要均匀,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加强振捣,以免振捣不实,造成渗水通道。振捣时应尽量不接触模板、钢筋、止水带,以防止其移位、变形。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抹压。以防止表面裂缝出现,终饰抹面要掌握好时间,理论上以砼的凝结时间为准,但由于施工现场白天、晚上以及季节气候的不同,对砼的凝结时间影响很大,因此可用常规方法即按压方法控制。混凝土养护的技术要求 一、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措施,一定要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应在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温养护。 二、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天。对于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最好采用蓄水养护,蓄水养护5天后可改用浇水方式养护,砼表面不得见白。如无法进行蓄水养护,可采用盖草袋或麻袋浇水养护,保持草袋或麻袋潮湿。模板撤除后宜涂刷养护液或在墙体两侧挂麻袋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采用

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性能试件留置、养护、龄期计算等技术要求 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及坍落度实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20min内完成,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应在卸料工程中的1/4至3/4之间采取。 对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样试样的取样频率每100m3或不足100 m3的同一配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对混凝土抗渗、抗冻要求的检验试样的取样频率同一工程、同一配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后放入温度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养室养护。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拆模时间、养护与实际构件相同。 标准养护龄期为28天(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同条件养护应每天记录大气气温的最高、最低温度以及天气的变化情况,应进行记录和制度。

减少电镀件表面气泡

?怎么样才能减少压铸件电镀起泡? ?发布时间:2008-6-24 11:38:39 来源:互联网 ?表面起泡。 缺陷表征:压铸件表面有突起小泡。 压铸出来就发现。 抛光或加工后显露出来。 喷油或电镀后出现。 产生原因: 1.孔洞引起:主要是气孔和收缩机制,气孔往往是圆形,而收缩多数是不规则形。 (1)气孔产生原因:a 金属液在充型、凝固过程中,由于气体侵入,导致铸件表面或内部产生孔洞。 b 涂料挥发出来的气体侵入。 c 合金液含气量过高,凝固时析出。 当型腔中的气体、涂料挥发出的气体、合金凝固析出的气体,在模具排气不良时,最终留在铸件中形成的气孔。 (2)缩孔产生原因:a 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缩小或最后凝固部位得不到金属液补缩,而产生缩孔。 b 厚薄不均的铸件或铸件局部过热,造成某一部位凝固慢,体积收缩时表面形成凹位。 由于气孔和缩孔的存在,使压铸件在进行表面处理时,孔洞可能会进入水,当喷漆和电镀后进行烘烤时,孔洞内气体受热膨胀;或孔洞内水会变蒸气,体积膨胀,因而导致铸件表面起泡。 2.晶间腐蚀引起: 锌合金成分中有害杂质:铅、镉、锡会聚集在晶粒交界处导致晶间腐蚀,金属基体因晶间腐蚀而破碎,而电镀加速了这一祸害,受晶间腐蚀的部位会膨胀而将镀层顶起,造成铸件表面起泡。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晶间腐蚀会使铸件变形、开裂、甚至破碎。 3.裂纹引起:水纹、冷隔纹、热裂纹。 水纹、冷隔纹:金属液在充型过程中,先进入的金属液接触型壁过早凝固,后进入金属液不能和已凝固金属层熔合为一体,在铸件表面对接处形成叠纹,出现条状缺陷,见图2。水纹一般是在铸件表面浅层;而冷隔纹有可能渗入到铸件内部。 热裂纹: a 当铸件厚薄不均,凝固过程产生应力; b 过早顶出,金属强度不够; c 顶出时受力不均 d 过高的模温使晶粒粗大;

混凝土产生气泡的原因及处理

混凝土产生气泡的原因 及处理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混凝土气泡成因及处理 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大量应用于工程当中。由于混凝土属于一种多相材料,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所以混凝土气泡的存在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混凝土表面气泡的存在会影响工程的观感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该工程质量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有害气泡的数量,增加有益气泡的数量,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改善。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根据成因不同,一般认为在新拌混凝土中引入的空气在混凝土硬化后所占据的空间形态称为气泡,而未水化消耗的拌合用水在混凝土硬化体中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孔隙。按照混凝土孔结构来划分,气泡属于孔隙的一种。 一、产生气泡的原因 1 混凝土浆集比偏小,水泥浆体体积不足以填充骨料的空隙。 2 混凝土砂率偏小,细集料体积不足以填充粗骨料的空隙,混凝土和易性差。 3 粗骨料级配不合理,粗颗粒过多,或粒型不好,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 4 与某些外加剂以及水泥和掺合料自身的化学成分及性能有关。 5 与混凝土生产搅拌及运输的设备形式和时间有关。 6 与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选择有关。 二、机理分析 (1) 材料方面。 气泡的形成主要是一种物理因素。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结合而成,石子起到骨架的作用,砂来填充石子的空隙,水泥浆填充砂的空隙。混凝土中浆体在填充骨料的空隙后要有一定的富余,以使混凝土保持良好的工作性。但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浆集比偏小的现象,造成集料不密实,形成自由空隙,因而产生有害气泡。

根据骨料紧密堆积原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骨料级配不良,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或河砂细度模数波动较大,都有可能导致实际使用的砂率小于理论配合比,细颗粒含量不足以填充粗颗粒间的空隙,集料本身未达到最紧密堆积,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空隙。 混凝土用水量对气泡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混凝土孔结构影响较大。混凝土拌合用水除提供水泥水化所需用水以外,多余的水可以充当润滑剂的作用,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在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蒸发会在混凝土中形成大量的连通孔隙。另外由于泌水,会在骨料或钢筋下方形成水隙,当水分蒸发后形成空洞,这与气泡的成因不同。 减水剂对气泡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市场上常见的减水剂都具有一定的引气效果,不同的类型和掺量都会影响气泡的数量和大小,而且减水剂掺量越大影响越明显。例如聚羧酸减水剂,其减水组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引气效果,在混凝土中引入的气泡含量和质量是不稳定的,主要是一些大的有害的气泡会影响混凝土性能。只进行混凝土含气量测试不能对引入的气泡的数量和大小进行表证。当含气量满足要求时,引入的也可能是有害气泡,这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反而不利。一般应采用“先消后引”技术对聚羧酸盐减水剂进行处理,通过掺加消泡剂降低其含气量,从而消除有害气泡的影响。另外根据混凝土耐久性也需要掺加一定的引气剂,引入大量微小的有益的气泡,复配成引气型聚羧酸减水剂。 由于掺加减水剂后混凝土用水量减小,虽然混凝土坍落度满足要求,但混凝土粘度明显增大,使混凝土中引入的空气不易排出。 (2)工艺影响 搅拌时间不合理。搅拌时间短会导致搅拌不均匀,使气泡产生的密集程度不同。但搅拌时间过长又会使混凝土中引入更多的气泡。由于运距过长,混凝土运输车对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混凝土中的气泡类型及其对结构的危害 混凝土中的气泡,直径100nm以上的称为大害泡,100~50nm的叫中害泡,50~20nm的叫低害泡或无害泡,20nm以下的称为有益气泡。当混凝土含气量适当,微小气泡在分布均匀且密闭状态下,对保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很好的帮助。理论上,50nm以下的小气泡属于毛细孔范围,它不但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反而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当混凝土含气量超过4%且出现大量的大气泡时,则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危害:(1)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气泡的存在会降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气泡较大会减小混凝土的有效断面尺寸,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和抗剪强度。(2)降低了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大量气泡的存在,加快了混凝土表面的碳化速度,减小了钢筋混凝土的有效保护层厚度,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3)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外观。 二、产生原因 2.1原材料方面 (1)气泡与水泥品种有非常密切的关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助磨剂(外掺专用助磨剂,厂家非常多,质量差异非常大,通常含有较多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通常会产生气泡过多的情况,且水泥中碱含量过高,水泥细度太细,含气量也会增加。 (2)外加剂类型和掺量对气泡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市场上常见的减水剂都具有一定的引气效果,不同的类型和掺量都会影响气泡的数量和大小,而且减水剂掺量越大影响越明显。例如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保留一些降低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成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引气性,所以聚羧酸减水剂大多为引气型减水剂,在拌制混凝土时会引入大量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的引入对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强混凝土的粘聚性和提高混凝土的保坍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性和抗渗性也有极大的好处。当混凝土入模后,这些小气泡部分自动消灭,部分经振捣作用聚集成大气泡。在混凝土中引入的气泡含量和质量是不稳定的,主要是一些大的有害的气泡会影响混凝土性能。只进行混凝土含气量测试不能对引入的气泡的数量和大小进行表证。当含气量满足要求时,引入的也可能是有害气泡,这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反而不利。 聚羧酸减水剂引入的气泡在混凝土出机时非常明显,往往会伴随着“啪啪”的消泡声,这种情况在高掺量或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时尤为明显。当生产聚羧酸减

混凝土产生气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产生气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我工区在DK175+990框架涵混凝土混凝土施工中发现表面气泡多,不美观,影响了外观质量,为了在以后工作中进行预防,现在对气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气泡有无害气泡和有害气泡之分。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气泡属于无害气泡。这种气泡从混凝土结构理论上来讲,它不但不会降低强度,还会大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产生气泡的原因 产生气泡的原因很多,根据自己经验和请教相关前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级配不合理,粗级料过多,细级料偏少; (2) 骨料大小不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 (3) 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 (4) 与某些外掺剂以及水泥自身的化学成分有关; (5) 使用的脱模剂不合理。混凝土结构面层的气泡一旦接触到粘稠的脱模剂,就很难随着振捣而上升排出。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气泡 (6) 与混凝土浇筑中振捣不充分、不均匀有关。往往浇注厚度都偏高,由于气泡行程过长,即使振捣的时间达到要求,气泡也不能完全排出,这样也会造成混凝土结构表面气泡气泡的形成主要是属于一种物理原因。根据集料级配密实原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材料本身级配不合理,粗集料偏多骨料大小不当,石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砂率比实验室提供的砂率要少,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导致集料不密实,形成自由空隙,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水泥和水的用量,也是导致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实验室试配混凝土时,考虑水泥用量主要是针对强度而言。如果在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增加水泥用量,减少水的用量,气泡会减少,但成本会加大。 在水泥用量较少的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由于水和水泥的水化反应消耗部分用水较少,使得薄膜结合水、自由水相对较多,从而让水泡形成的机率增大,这便是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易产生气泡的原因所在。所以需严控入模坍落度。 混凝土的外掺剂和水泥自身的化学成分,也是导致气泡产生的原因。虽然由于化学成分产生的气泡比物理原因产生的气泡,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机率要小得多,但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在混凝土拌和浇筑过程中,容易混进一些空气。混凝土拌和物的气泡既不能自行逸出,也不会靠本身的重量将这些气泡排出,所以振捣是使混凝土获得密实,排除气泡的重要手段。振捣时骨料颗粒相互靠拢紧密,将空气带着一部分水泥浆挤到上部,气泡借助震动力冒出来。振捣能否密实,气泡能否排出和许多因素相关。 不同结构类型的混凝土要选用不同的振捣器,振捣器的种类不同,性能也显着不同。浅薄的结构,如桥面铺装层,一结构物,如基础墩台,梁等要用插入式(也叫内震式) 振捣器,对于T形梁、箱梁和工字梁的腹板可配以附着式振捣器。 振捣时间与气泡的排除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讲,振捣时间越长,力量越大,混凝土越密实。但时间过长,石子下沉,水泥浆上浮,发生分层、泌水、离析现象,使有害气体集中于顶部,形成“松顶”。时间过短,骨料颗粒还没有靠拢紧密,不能将水和多余的空气排出,达不到密实的目的。对于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震动力不能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则必须强力振捣。振实的标志是:在振捣过程中,当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不在出现气泡,就认为已经振实。 在一定条件下,延长振捣时间,可以提高振捣效果,但不能增加有效范围。而有效范围之内的气泡才能在振捣过程中排出,所以要选择合理的振捣半径。提高振捣频率,能有效提高震动范围,而频率过大时,振动范围反而又减小。在通常情况下,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半径是45~75 cm ,插入间距大都限制在60 cm 以下。不同的振捣方法,捣实的混凝土厚度也不同。

混凝土表面气泡产生的原因及管理

二、混凝土的到场塌落度小于交货塌落度时,混凝土的调整: 掺入同品种外加剂,掺量范围为0.5-1kg/ m3 ,搅拌运输车应快转15圈,搅拌时间为45秒。外加剂实际的用量视塌落度情况而定,由低向高逐步调整。 混凝土表面气泡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2010-06-15 11:16:03) 转载▼ 标签: 杂谈 混凝土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但是伴随这类材料的生产研究与应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气泡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气泡有无害气泡和有害气泡之分。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气泡属于无害气泡。这种气泡从混凝土结构理论上来讲,它不但不会降低强度,还会大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产生气泡的原因 产生气泡的原因很多,通过多年现场施工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级配不合理,粗级料过多,细级料偏少; (2) 骨料大小不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

(3) 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 (4) 与某些外掺剂以及水泥自身的化学成分有关; (5) 使用的脱模剂不合理。混凝土结构面层的气泡一旦接触到粘稠的脱模剂,就很难随着振捣而上升排出。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气泡 (6) 与混凝土浇筑中振捣不充分、不均匀有关。往往浇注厚度都偏高,由于气泡行程过长,即使振捣的时间达到要求,气泡也不能完全排出,这样也会造成混凝土结构表面气泡 气泡的形成主要是属于一种物理原因。根据集料级配密实原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材料本身级配不合理,粗集料偏多骨料大小不当,石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砂率比实验室提供的砂率要少,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导致集料不密实,形成自由空隙,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水泥和水的用量,也是导致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实验室试配混凝土时,考虑水泥用量主要是针对强度而言。如果在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增加水泥用量,减少水的用量,气泡会减少,但成本会加大。 在水泥用量较少的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由于水和水泥的水化反应消耗部分用水较少,使得薄膜结合水、自由水相对较多,从而让水泡形成的机率增大,这便是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易产生气泡的原因所在。所以需严控入模坍落度。 混凝土的外掺剂和水泥自身的化学成分,也是导致气泡产生的原因。虽然由于化学成分产生的气泡比物理原因产生的气泡,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机率要小得多,但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在混凝土拌和浇筑过程中,容易混进一些空气。混凝土拌和物的

混凝土表面气泡的防治措施

混凝土表面气泡的防治措施 1、从设计上控制水灰比和外加剂中引气剂的含量 在满足施工要求坍落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小水灰比,同时控制外加剂中引气剂的含量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范围,使混凝土中的含气量:一般混凝土控制在4% 以内,高标号混凝土如C50—C60混凝土控制在3%以内。而水灰比越小,产生的气泡会越少。 2、原材料上控制引气剂的质量和含量 外加剂中引气剂的质量对混凝土表面产生的气泡有着本质的影响。俗话说,治标应治本。所以对高标号、高性能混凝土我们一定要选用引气气泡小、分布均匀稳定的引气型外加剂。尽量少用含松香类型的引气剂,因为这类引气剂掺入后产生的气泡较大。 3、从混凝土生产中解决产生气泡的原因 如前所述,混凝土的不均匀搅拌会导致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不均匀分布,从而起不到外加剂的作用。特别强调的是:有的商品混凝土从出厂到施工现场需要很长的运输时间,这时由于有的坍损较大,有的厂家技术员利用外加剂进行二次调配,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搅拌均匀。 4、从施工工艺上来减少气泡的产生 实践证明,从模板的脱模剂上来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气泡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单位研制出了具有消泡化学成分的脱模剂,这种消泡型的脱模剂在使用后,当混凝土产生的气泡与模板表面脱模剂中所含的消泡剂相遇后,消泡剂会立即破灭或由大变小,由小变微,使混凝土表面起到极其平滑致密的效果。另外,实践还证明,当采用表面光滑的模板时产生的气泡少,当采用表面粗糙的模板时产生的气泡就会多一些。因此在选定施工方案或模板材料时,尽可能地选用优质、表面光滑的模板材料。 5、从施工方法上来解决产生气泡的原因 (1)分层: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应分层布料,分层振捣。分层的厚度以不大于50cm为宜。否则气泡不易从混凝土内部往上排出。 (2)振捣:应注重混凝土的振捣,严防出现混凝土的欠振、漏振和超振现象。振捣时震动棒接触边模几秒钟,促使模板边的气泡往上排除。二次振捣是消除混凝土结构面层蜂窝麻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二次振捣可使混凝土内部的胶结料重新均匀布置,从而实现进一步消除气泡的目的,因此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以将混凝土表面气泡沿模板面向上引出,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高频振动棒以将气泡引出。 6、采用后天补救的方法来解决已产生的表面气泡 经实践证明,采用与商品混凝土同品种、同标号、同配比的水泥和粉煤灰配制后,对商品混凝土构件表面所产生的细微气泡进行填补,会起到色泽一致、强度要求相当的效果。但填

混凝土产生气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产生气泡的原因及处理 混凝土表面气泡的产生和存在,不仅影响了工程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该工程的质量还没有达到规范标准。如何消除混凝土表面气泡是许多技术人员和监理工作者常遇到而又感到棘手的问题。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气泡产生的机理分析 材料方面 1.根据粒料级配密实原理,在施工过程中.材料本身级配不合理,粗骨料偏多、大小不当,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以及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砂率比试验室提供的砂率偏小,这样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粒料空隙.导致粒料不密实.形成自由空隙,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水泥和水用量的多少.也是气泡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试配混凝土时.主要针对强度而考虑水泥用量,如果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增加水泥用量,从而减低水灰比,气泡将大大减少(但这样将增大工程成本)。其原因是多余水泥浆可以填充因骨料级配不合理或者其它因素形成妁空隙.而水的减少可以使自由水形成的气泡(混凝土中水泡蒸发后成为气泡)减少。 另外.在水泥用量较少的低标号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由于水化反应耗费的水较少,使得薄膜结合水、自由水相对较多。从而导致水泡形成的机率增大.这便是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易产生气泡的原因。 3.某些混凝土外掺剂以及水泥自身的化学成份。也是导致气泡产生的原因。因产生气泡的机理要比物理原因复杂的多.所以,在选用外掺剂前,应做必要的配比试验。 工艺方面 在混凝土的拌和、灌注过程中,容易混进空气,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气泡既不能自行逸出.也不会靠自身的重量将气泡挤出.所以振捣是混凝土密实、排除气泡的重要手段。通过振捣使骨料颗粒互相靠拢紧密。将空气带着一部分水泥浆挤到上部,气泡借助振动力冒出。振捣是否密实、气泡能否排出与使用振捣器的类型、振捣方法及模板表面处理等许多因素有关。 对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构件.要选用不同的振捣器。薄型的平面结构.如桥面铺装层等,一般用平板振捣器;厚型的结构.如基础墩台、矩形梁等用插入式振捣器:T型梁、箱梁、工字梁的腹板可配以附着式振捣器。 振捣时间的长短与气泡的排除有直接的关系。一般的讲.振捣时间越长。力量越大,混凝土越密实。但时间过长。石子下沉、水泥浆上浮,会发生分层、泌水、离析现象,使有害气体集中于顶部.形成“松顶”,同时对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时间过短,骨料颗粒还没有靠拢紧密.不能将水和多余的空气排出,达不到密实的目的。对于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振动力不能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则必须强力振捣。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构件。确定混凝土振捣时间的长短。振实的标志是:在振捣过程中,当混凝土无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并不产生离析。 在一定条件下。延长振捣时间,可以提高振捣效果.但不能增加有效范围。而有效范围之内的气泡才能在振捣过程中排出,所以选择合理的振捣半径是非常必要的。 通常情况下,插入式振捣器的有效半径为45~75厘米.插入间距一般控制在60cm以下.分层厚度不应大于振捣棒头长度的0.8倍。采用平板振捣器时,混凝土表面要全部振到,同时分层厚度不应大于20cm。振捣有效范围还与混凝土的稠度有关。一般振动波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对于干硬性混凝土,振动能的衰减越大,有效振动距离越短.对于流动性大的混凝土则相反。振捣器插入的速度也影响气泡的排出。要求是“快插慢拔”,即插入速度要快.使上下部混凝土几乎同时受到振捣,拔出时则要慢,否则振捣棒的位置不易被混凝土填实.容易形成空隙,对于干硬性混凝土更要注意.慢拔则空隙在振捣过程中聚合填实,利于气泡外逸。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构件主要使用大型钢板整体成型,以便于模板的立拆。但大面积整块钢模无

混凝土表面气泡的预防和解决办法

混凝土表面气泡的产生与预防 发布日期:2015-03-04 来源:混凝土机械网作者:混凝土机械网浏览次数:442 核心提示:摘要:本文通过混凝土箱梁所出现的表面气泡现象,对气泡的成因、危害及消除的方式方法上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与外观效果,提高其 摘要:本文通过商品混凝土箱梁所出现的表面气泡现象,对气泡的成因、危害及消除的方式方法上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来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与外观效果,提高其耐久性能。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气泡;耐久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ncrete box girder of the surface of the bubble phenomeno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bubbles, hazards and eli minates the ways and means, and proposes appropriate solu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ppearance of the concrete to improve its dur ability properties.Key words: concrete; quality; bubble; durability 中图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 0-02 引言 商品混凝土表面的气泡一直是商品混凝土工程中广受关注的话题,不仅有碍观瞻,还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在商品混凝土的成型过程中,由于材料、施工工艺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导致商品混凝土表面产生一些气泡,特别是商品商品混凝土更易形成气泡。分析气泡产生的原因,有意识地去预防,可以及早将其抑制在萌芽状态。 1 出现的提出商品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但要求达到规定的耐久性、强度等硬性指标,还要求整体的美观。在承德公路桥梁建设中,发现现浇C50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表面气泡数量较多,影响了连续梁表面的光滑、美观。气泡虽然不会对构件或建筑物产生大的影响;但太多的气泡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表面气泡的存在不但会影响构件美观,对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气泡较多的商品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处理,要花费工料,增加了施工成本。2产生的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表面缺陷是无可避免的,为减少气泡的生成,需要研究气泡产生的原因。产生气泡的原因有:1)级配不合理,粗集料过少。根据GB/T 14684-2001通过26.5mm方孔筛余量为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