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蒹葭》文本多元解读

《蒹葭》文本多元解读

《蒹葭》文本多元解读
《蒹葭》文本多元解读

《蒹葭》文本多元解读

01 三原县张家坳学校杨琨《蒹葭》一诗,用明丽而又模糊的意象蒹葭、白露、河水、伊人等创造了空灵而又深邃的意境。由古至今,人们对其主题的解读莫衷一是。《诗序》说“刺襄公也。”《郑笺》谓诗中所追慕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众说纷纭。可是,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它对爱情与生命的咏叹吧。

一、朦胧凄婉的古老情诗

《蒹葭》共三章,诗人抓住深秋特有的特征,每章开头两句都以“蒹葭”和“白露”起兴,浓墨重彩反复描绘秋水之畔凄清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朦胧、凄婉的气氛。

清人沈德潜说它苍凉弥渺,近人吴凯生说它景色凄清。

从意象上看,作品由自然景物的“蒹葭”“白露”这些特定意象所寓含的清冷迷蒙的特点来映衬出主人公追求“伊人”而不得的内心深处的孤寂凄婉惆怅之情,从而融汇成一幅特定的画面,给人以清冷朦胧、渺远无助、伤而不哀的意境之美。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苍苍茫茫,若飘若止,若有若无。

“白露”者,露重也,随秋而发,夜深而生,日出而涸,瞬息即亡,短暂无常。

“伊人”者,思慕之人也,缥缈不定,若即若离,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即。

“蒹葭”“白露”这样的景物,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是有独特意蕴的文学意象,渲染了秋季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应该是对秋愁最精准的论断了;杨无咎说“秋来愁更深”,黛玉也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其情思其愁绪更是苦不堪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确,秋天的凄婉在所难免,万物开始衰落和凋零,容易让人触景而生情,感伤而落泪。

况且,这秋景与可望而不可即、缥缈不定、忽隐忽现的“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烘托了人物怅惘凄婉的情感,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从时间上看,三章虽回环往复,但都有着递进之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清晨秋寒霜重之景;次章“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写旭日初升,霜露渐融之状;末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则写阳光灿烂,露水将收之态。三章兴句不仅渲染出三幅深秋凄美之景,而且写出了主人公追寻伊人的时间推移过程和持续时间之长,恰当地烘托描摹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主人公因为苦苦等待伊人、可望不可求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从色调上看,因为秋意渐浓,秋霜侵染,河边的蒹葭由淡绿色到深青色再到雪白色的颜色,当然,主人公不可能在一日之内领略这样的变化,这种夸张的颜色描写把深秋

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烈,更烘托出了主人公当时的心境:越求索越寂寞越失意。这首诗呈现出的色调,还有露的“为霜”、“未晞”、“未已”的转变,这一意象在视觉上亦是冷色调,且具有转瞬即逝,无踪无影的特点,可渲染出秋季迷离的气氛,因而给全诗营造出凄婉的意境。

《蒹葭》诗中,无边无际的蒹葭,雪白凝结的露水,浩渺苍茫的秋水,蜿蜒曲折的河流,云烟迷离的河畔,依稀可见的小洲,宛然在目又觅之无踪的伊人,写尽了秋的凄清景色,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就是把秋特有的凄清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朦胧凄婉的意境。

清人王闿运说:“写情入物而苍凉凄动,如‘洞庭秋波’之句,千古伤心之祖。”故几千年以来,这首古老的情诗,令人读之叹之,赞之爱之,心向往之。

二、矢志不渝的生命咏叹

在《蒹葭》三章里比较具体地描写了主人公追寻伊人的情景。时间上从露水浓重到露水未干,再到露水尚存,时间越来越长。地点上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地点逐渐具体。追寻的道路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道路愈来愈艰难。

所求“伊人”,即为爱人。在深秋的一天,从蒹葭蒙霜的清晨,到霜化为露,一直到露将干涸的正午时分;在一个蒹葭茂盛苍茫、河道蜿蜒曲折、道路崎岖难行的地方,主人公来往于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时而逆水而上,时而顺水而下,上下追寻。这种矢志不渝的执着、深沉炙热的爱恋、婉曲动人的心路、无助惆怅的痛苦,发于笔端,见于言外,读者便可想而知了。

所求“伊人”,不止爱人。在无边的天际下,水边摇曳的蒹葭丛中,伊人的身影若隐若现,道路是那么地艰难遥远,主人公不管是“溯洄从之”还是“溯游从之”,都求而不得。但是结果如何似乎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追寻的过程中主人公那不畏“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而不断追寻的不懈和执着,引发出读者关于人的生命的哲学思考,即人生之美在于过程,在于明知“可望而不可即”却依旧“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于明知不可得却依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于明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却仍然坚持“上下而求索”。

人生中最有诗意的境界,不是毫无追求的平静如水的境界,也不是求而得之的欣喜若狂的境界,更不是完全绝望的心如死灰的境界,而是心存一念,未知结果却执著追求的境界。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诸苦之中,求不得最苦。所谓伊人,一定是在水一方,“伊人”,是最美好的朦胧遥远;“水”,是最柔软的坚决阻隔。可是人生,不就是这样一个在希望中追寻、在追寻中失望、在失望中又再次点燃希望的过程吗?

所求“伊人”,还可以是生命中想要追寻的友情、爱情、事业、理想……无论她是在烟波浩渺的“水一方”,还是在遥不可及的“水之湄”,在云遮雾罩的“水之涘”,都是生命中的美好,值得我们永不放弃,勇往直前,不断追寻。黑格尔说:“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西西弗斯不正是在不断推石上山的一瞬间享受到生命的喜悦的吗?精卫不正是在衔石填海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的吗?也许,很多时候希望渺茫,但是生命中只要还有希望,就应该不放弃追寻。

王国维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又赞其“洒落”。最美的情诗,不正是应该在秋水之间深情吟唱吗?最执着的追求,不正是历尽辛酸却不改心志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一诗,是一首古老的情诗,更是一首穿越千年的生命的咏叹调啊!

《蒹葭》之美,美在意境朦胧,情致凄婉,主题多元。一曲《蒹葭》吟唱至今,千百年来,所有的求而不得、寻而不至都在这首诗里找到了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它早已穿越千年,成为中国人渗透在生命中的力量了。

02大庆实验赵胤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是秦地的一首民歌。关于《蒹葭》的解读,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毛诗序》和《郑笺》中认为,此诗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的。现在大部分读者也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进行解读。董仲舒《春秋达露》中说:“诗无达诂,文无达诠”,西方文艺理论观点也认为,一部作品的真正完成是作者的创作加上读者的再创作。面对这样一个具有多元可能性的作品,现代人如何结合自己的生存境遇和生命体验,对其进行具有广泛意义的解读,使得诗歌中的志意为我们所用,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秋水伊人”意象的多元统一

《蒹葭》的多元意义来源于诗歌意象的多重象征意义。诗歌以“蒹葭”起兴,以“伊人”

作比,用三章实现“重章叠句”的复沓之美,言辞质朴却意境深幽、故事简单却意味深

长,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歌中,秋水、追求者、伊人构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群。从表层来看,在“蒹

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的时间推移中,追求者做出了三次“溯洄从之”的努

力,却依旧被秋水阻隔,伊人只是在水一方。这里的伊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佳人、贤主、嘉宾,亦或是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中国诗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水作为一个自然意象,在诗歌中成为阻隔追求者与追求目标之间的障碍,这和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中敬畏自然的思想一脉相承。风驰电掣、云雨雪霜,时至今日,我们依旧无法逾越。虽只一水之隔,却是“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艰难,最终成了在水一方的深情遥望。

秋水似现实的困境,伊人似理想的美好。于每一个追求者而言,心中伊人常有,而到达彼岸不常有;心中理想常在,而实现梦想不常有。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痛或许是人生的最大悲剧。因此,有人说,《蒹葭》是中国悲剧主义文学的早期模式[1],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具体呈现。正如鲁迅所言:“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而《蒹葭》,就是把最美好的梦想撕碎在现实面前,赤裸裸地展现给每一个追梦者。

二、悲剧意义下的刚毅坚卓

木心先生说:“人越是没落,越是见其精神”。越是在悲剧的命运之下,我们的搏命奋斗越是可贵。余秋雨在其文学讲座中曾说过:“伟大的作品里大都蕴含了一个未知结构和两难结构”[2]。未知和两难是生活的本质所在,而于文学作品而言,真正的伟大在于能够表现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价值和悲剧宿命。一如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时代悲剧,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家国之痛、人世沧桑。这些情感,都是人类共有的命运结局,所以我们同情悲悯、反思前进。在《蒹葭》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必然组成部分,但追求与否确实是一个两难的悖论。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未知,到头来可能是一场虚无;或许有时得到了,但又不是自己的最初的梦想。

面对生命的未知与两难,倘若《蒹葭》仅停留于此,其意境也难得深远。中国文学终究是中国文学,《诗经》作为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具有中国古典文学“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中庸之道。我们读《蒹葭》这个小悲剧,看到“秋水”这一客观障碍的同时,还看到了主人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在诗歌中,悲剧结果的产生源于客观自然因素,主人公却初心不改,始终坚定地追求。从秋日里“蒹葭苍苍”的苍茫,到“白露未已”时“蒹葭采采”光彩熠熠,时光流逝岁月更迭,即使结果不尽人意,在水一方,但不变的是三次“溯洄从之”的永恒求索。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主人公用不懈的追求去寻求精神的居所,正是这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刚毅坚卓,感动万千后人。

可以说,《蒹葭》中主人公的精神所具有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讽刺秦襄公的故事本身,超越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悲剧,甚至超越了一个时空,获得了永生。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3]面对未知的命运,用躞蹀攀援来对抗即将到来的悲剧,是人生最好的活法,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

所以,读《蒹葭》,我们不仅要读文字的本身,更要看到现实主义作品指导现实的价值,看到其蕴含的可贵的人类精神。面对未来,不抛不弃,不卑不亢,刚毅坚卓。

三、《蒹葭》精神的文学表现

经典文学的生命力在于流传。纵观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蒹葭》中秋水、追求者、伊人所构成的模型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母题。其悲剧意义下具有的刚毅坚卓已不仅仅局限于其个体,更具有广泛的普遍价值。在中国文学的传承与发展中,它早已融入中国文人的血脉,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再读《蒹葭》,再看中国文学,我们找到了一脉相承的可贵品质。屈原的浪漫主义之作《离骚》,面对人生困境,诗人高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

未悔。”“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身赴汨罗,终成悲剧的崇高;杜甫面对艰难世事,虽身似“天地一沙鸥”,却一心想“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死扁舟,心念苍生,穷也兼济天下;《寻隐者不遇》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亦是梦想、追求与现实间的落差;《雨巷》中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的男子以及丁香般的姑娘,像极了《蒹葭》中的秋水、追求者和伊人,可终也是不得而终。

《蒹葭》的蕴藉深远早已超越它本身的存在,而成为中国文学饶有意味的一座丰碑。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骚客读《蒹葭》而深知命运抉择的两难境地;同样,也是读《蒹葭》,而方知道阻且长,当奋然前行的至理。唯有不忘初心,刚毅坚卓,才能于滚滚风尘中保持遗世独立的风骨。

《诗经》作为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具有中国古典文学“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中庸之道。我们读《蒹葭》这个小悲剧,看到“秋水”这一客观障碍的同时,还看到了主人公的主观能动性。面对生命的未知与两难,用躞蹀攀援来对抗即将到来的悲剧,是人生最好的活法,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读《蒹葭》,我们不仅要读文字的本身,更要看到现实主义作品指导现实的价值,看到其蕴含的可贵的人类精神。面对未来,不抛不弃,不卑不亢,刚毅坚卓。

03山西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苏琴芳

《蒹葭》是出自《诗经·国风》的一首爱情诗,风格婉约柔美,意境朦胧悠远,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此诗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深秋清晨,芦苇苍莽,露重霜浓,水长路远,伊人难觅,思念难了,于是就有了痴情人的相思相望、上下求索、不懈追求!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伴随着王实甫的情诗,我们聆听一首古老的、浪漫的恋歌《蒹葭》,一个深秋的清晨,一个痴情青年来到河边,寻找正热烈追求着的“伊人”。

此时芦苇荡漾,清露为霜,秋风瑟瑟,男子艰难地寻找心仪的人,可“伊人”却如梦似幻,可望难即,潺潺的流水见证着男子的惆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描绘出露成霜又融为秋水的过程,从清晨到中午,男子一直在苦苦追求心上人。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男子心情急切,他望穿秋水,执著追求,那伊人却远在水的另一方,烟波之间,仿佛天涯阻隔,道路又难走又长远,自己如何追索,却只是得到那烟水中的一个幻影。此时一句话也许能表达他的心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蒹葭》情随景入,意在笔先,节奏鲜明,语词简朴,韵味无穷。

一、写法美

情景交融的写法。正如王国维所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每章开头两句皆以秋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水乡秋景图,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凄婉惆怅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思想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战国时楚辞家宋玉在《九辩》中感叹道:“悲哉,秋之为气也”。中国诗词也一直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悲秋的色彩,深秋的气象往往会触发人们的落寞悲伤之情。“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

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作者通过描写苑中景物,注入主人公感情,蕴含离愁别恨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借萧瑟悲凉的秋景,抒发天涯游子孤寂凄苦的思乡之情。《诗经》情景交融的写法在很多诗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运用,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二、章法美

谢榛《四涣诗画》曾指出“《三百篇》已有声律,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词共三章,各章除了末句均为四言句,采用“二二拍”,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一章一韵,偶句押韵,“霜”“方”“长”“央”,和谐优美,悦耳动人;重章叠句,重章,又名复沓,一唱三叹,这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非常曼妙。复沓可加强情感,诗人情感丰富,在反复的咏叹中尽其情志。“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时诗就表现出音乐性的一面;诗词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白露等是静态描写,歌者忽上忽下地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等又是动态描写,这样动静结合,铿锵优美,使诗歌本身就具有一种音乐的意境,所以《诗经》既是文学的起源,也是音乐的起源。

三、语言美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诗词里没有刻意为辞的痕迹,恋爱是“情动于中”,自然流露,因而语言少了装饰,美得纯朴自然。其感情正因为这种朴实无华,更显得热烈真挚。“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简简单单几句话,便将主人公百折不回、上下求索的坚强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流曲折以成诡词,不加刻饰以成蔓骈,俗言即是实言,白话乃是真话,直说乃是信说,《诗经》之最大艺术,在其不用艺术。”严沧浪论盛唐诗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也是诗中能自然

后之象,以俗见趣,是《诗》中一个盛格,因为《诗》本是民间歌词,巷语田讴,自是最真挚的。语言通俗活泼、自由率真,这也是她易于传唱、风行的原因。

郑振铎说:“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壁……他们的光彩竟照得全部的《诗经》都金碧辉煌,光彩眩目起来。”

艾青的诗:“这个世界,什么都古老,只有爱情,却永远年轻;这个世界,充满了诡谲,只有爱情,却永远天真。只要有爱情,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黑夜也透明。”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定律,《诗经》中坚贞不移的爱情凝固了守望爱情永恒的姿态——等待。它如同一株永不凋零的奇葩,忽视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开遍了每一个芳草萋萋的角落。“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我们希望痴情的主人公不再落寞,不再惆怅,而是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情景,不负这般相思意。

《诗经》的弦外之音,表现的是一种坚持,对美好向往的不懈追求。秋水伊人,在水一方,追求者望穿秋水,艰难追寻,可望难即。但是追寻的过程顽强执着,永远寻觅,无怨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美的人性。04德州市武城实验中学北校区付超

《蒹葭》一诗,用明丽而模糊的意象——蒹葭、白露、河水、伊人,创造了空灵而又深邃的意境。真是达到了:谁知三生事,心有千千结的奇幻境界!前人陈继揆曾做过这样的评价:意境空旷,寄托玄淡,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云气,竹影仙风,故此在《国风》中为第一篇缥缈文字,宜以恍惚迷离读之。

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一段悲伤,想要遗忘,却又被往事纠缠,伊人像是主人公隔世遥远的风景,在心中念念生香。怀念那年那月那日皎洁的月光,主人公固执地认为这个尘

世再无黑夜漫长,那天的绝美月光,照亮眼眸,即使多年后,依然在心中温暖残酷的现实。“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令人缠绵悱恻,主人公在河畔徘徊,企慕追寻河对岸的“伊人”,但道路隔绝不通,相会不易,形成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况。由此,主人公心中荡起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令人动容!

岁月的伤痕,划在指尖,愈合后成为昨日的印记,伊人走得这样匆忙,那些伤感的画面还在脑海浮现。曾经他们近在咫尺,如今远隔天涯,一生再无相见。生命中总有一种痛,是不能承受的。有的人,错失过,却注定要背负一辈子的遗憾。伊人似乎是主人公在似水流年里,能言说的伤。陆化熙曾说过:《蒹葭》通诗反复咏叹,无非想象其人所在而形容得见之难耳。

主人公曾站在茫茫人海,遥望伊人曾走来的方向,仿佛遇见曾经的自己。一些时光苍老,一些时光又鲜活过。回首的刹那跌落凡尘,期盼还是一副纯真的模样,时光流转,伊人睫毛下的忧伤,路过了谁人的城。等待的时间长了,不再为伊人能够回来,而是已成为一种习惯。《蒹葭》诗篇也通过“溯回”“溯游”的执着追寻,似乎反映了纯真的爱情。但由于“伊人”形象和诗作之中客体形象的不确定性,也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也应该是荆棘丛生的,但对理想的态度要坚持不懈!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实境的变化,也引发了虚境的变化,虚实的相互影响,就是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时间在推移,“蒹葭”和“白露”的形态也在变化,“伊人”的位置也在发生着改变。那么不变的是什么呢?是注视着伊人的主人公,是追求着伊人的主人公,可主人公的追求还是不可得。道依然险阻,一切也只是“宛在”,乃至到了最后,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于是,也留给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意境的缥缈,就此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这种奇妙的感觉,也只能在不断地品读中,渐渐体悟。

主人公心存念想,心中有爱便有了无穷的动力,即使劳而无功也在所不惜。虽然,伊人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小洲上,一会儿在水中的沙滩上,主人公终究未能一睹伊人的芳容。也许是因为主人公把伊人给的瞬间当成了永恒,才最终会落得如此惆怅。此后,估计伊人的路途不会再见到主人公的苍颜,沉寂在已荒凉的记忆中,无法自拔。让主人公写一个故事里的地老天荒吧,来掩盖旅途的风霜。主人公在清晨,在人迹罕至的荒野,无论多么艰难,都无所畏惧。主人公不管是在河对岸,还是在河边,或者在水草交接的地方!主人公不管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也不管道路险阻漫长还是攀高难行,迂回曲折,主人公都付诸了行动,克服千难万险,勇往直前,虽然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但至少他不会后悔吧!有的人,在记忆里和时日一样漫长。蒹葭生长的季节,伊人存在的方式,曾撼动过主人公的青春。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离别,皆因一个缘字。所以,缘来是伊人,主人公珍惜;缘尽伊人去,主人公留恋。紫陌纤尘,一见成经年,一别成往事,转身两茫茫。谁知三生事,心有千千结。

再美的倾城时光,总会碎在时间的渡口。伊人远去的身影,摇着悲伤的梦魇,过尽千帆。再好的愿望只是流逝在爱的边沿,泪水化作丝雨,淋湿了那一处风景。想要倔强地遗忘,脑海写满寂寞辛酸。一声叹息,曾经的欢颜,已被沧桑的岁月埋葬。记忆的最深处,主人公还留恋着伊人的美,暖一壶月光,曾醉卧红尘多少梦。

谁陪主人公追寻到天涯,谁伴主人公去实现梦想,谁负谁一世韶华?若留恋,一场盛大的心事儿,碎在谁人胸怀?天不老,情难绝,主人公已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伊人,而是因为想伊人才寂寞。惆怅的感觉之所以如此沉重,只是因为想得太深。聚那么短,遗忘那么长。漫漫长路,让主人公执笔书落寞,落笔映心愁吧!正如王国维所说:成功的诗歌作品,总是以情胜,以意境胜。

《蒹葭》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白露、流水,似乎有一个共同点:转瞬即逝。好像在提醒着人们——面对“逝者如斯”的日出日落,应珍惜时光,上下求索。后世乐府诗《长歌行》就以“朝露”起兴,引出珍惜时光的主题。《蒹葭》背后的人生意味,那种朦胧的思绪,不改心志的追求,一种隐含的不变的向往,属于年轻时,也属于年老时!

王国维曾将这首《蒹葭》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最得“风人情致”。是啊!人生需要解的结太多了,每一个,都历劫千寻。有时候,真的希望找到一种解药,化开心中所有的郁结,忘掉心中所有的伤痛。再次感谢一菲师父和诗意家人今晚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们都能淡看云散烟消,静听花开花落,更愿我们都能情来有暇顾,心有千千结!

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 《蒹葭》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它抒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在艺术上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至于其追求的“所谓伊人”,有人认为是“知周礼之贤人”,有人认为是朋友,有人认为是恋人,我则更多的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全诗分三节,都是围绕同一中心,抒写作者对恋人的一种执着的思念和追求。这一执着的精神一直贯穿全诗的始终,在诗中有淋漓尽致的表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首两句先交待了时间和环境。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深秋的清晨,茂密浓郁的芦苇正呈现出苍青的颜色,而晶莹闪亮的露珠已凝结成一层薄薄的霜花。这两句以眼前所见的景色起兴,既点明了时节、环境,营造了一种萧凉凄清的氛围,又衬托出诗人当时的惆怅心情,言简意赅而内蕴深远。在这样一个萧凉凄清的早晨,却有一个人沿着芦苇岸边踯躅而行,他在追寻什么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原来他所追寻的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恋人!他透过茂密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的对岸,那也许就是他心上人所在的地方吧,然而漫漫的大河尽是茫茫的一片,他思念的人儿却遥不可及。“在水一方”,喻所在之远,同时也表明诗人确信心上人的存在,虽然前景渺茫,但他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执着地去追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里是说,诗人思念心切,心急如焚,为着寻找一条通往彼岸会见伊人的道路而上下求索。逆流而上吧,路途是那样的崎岖艰险、漫长曲折;顺流而下吧,眼前却依然是一片水波茫茫,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带着烦乱不安的心情一味的痴想,尽管他还站在岸边,但他却早就情迷意乱,心神摇曳起来。神思恍惚间,他似乎看见他的心上人正站在大河中央那被水环抱的小岛上向他遥遥招手。“宛在水中央”,这里一个“宛”字用得极其逼真生动、精妙传神。它把诗人那种因思念而显得如痴如醉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伊人”的形象随之也犹如近在眼前。 诗篇采用了回环、反复的写法,第二、三节的内容与首节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个别的词语,避免了诗的呆板和累赘,加强了节奏和韵律,使得全诗主旨更加明确,情感表达更为强烈,读来缠绵悱恻,启人深思。 这首诗先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造成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这种以景托情,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 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 整首诗笔调含蓄委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诗中所述的秋水伊人,亦给人以可望不可即之感,然而却始终使人存有希望。正因为这一份朦胧与期盼,诗人对“伊人”的那种向往、思恋和追求才更为显得强烈和执着。若说穿了,也就没有了韵味。

蒹葭赏析(精选5篇)

蒹葭赏析(精选5篇) 蒹葭赏析(一): 《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梦想,是自我魂牵梦绕的意中人,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到达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到达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梦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为了自我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能够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梦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我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到达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我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乔纳森想到达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

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梦想冲刺。 蒹葭赏析(二): 这首《蒹葭》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构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很多人对它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前四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寥寥十六字就勾画出了深秋时间一个形单影孤的女子独站在江中小洲的画面,但这首诗是否就是真如此刻人们所想是一首感情诗呢? 《蒹葭》 可是从前《蒹葭》被认为是一首政治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作者不详《毛诗序》、郑玄《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也许这两种解释是正确的,可是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存留下来,所以无法证实《蒹葭》的真正意思了。 蒹葭赏析(三):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完美感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境。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

[总结范文]蒹葭赏析

[总结范文]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一): 《蒹葭》赏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 《蒹葭》是一首情诗,它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清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有位恋者在蒹葭露白的曲水之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人——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及,如何更好地欣赏这首诗,我认为重点是透过诗的语言和意境,把握诗的主题,从而增加内涵量。 我们知道,诗是一种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诗歌所包蕴的极为丰富有成效的资料,往往依靠精炼和谐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蒹葭》能够说是此类典范。全诗共分三章,用的是一意三叠的章法,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这首诗每节的头一句都是经秋景作为发端,给人以凄

清之感,“在水一方”写“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写出了“伊人”难求,“伊人”宛在,觅之无踪,在主人公长时刻的反复追寻中,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出了主人公执著的感情追求,以及不能和心爱之人欢会倾诉的怅惘情怀。作者在描述秋景的时候,语言凝炼,精妙,从“苍苍”到“萋萋”到“采采”,写出了“蒹葭”的色彩由暗到亮、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景物描述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霜晨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情绪,因而它才到达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令人神思遐想,叹赏不己。 这首诗的意境是优美的,细品诗文,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痴情恋者,踯躅水畔,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人,而伊人似在水一方,但一水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恋者心醉神迷,内心痛苦,难以名状,而伊人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隐时现,此情此景又使这位恋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全诗读来只觉景色凄清,烟波万状,境界幽邃,意境朦胧,意蕴无穷,其艺术意境的创造十分独特,这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

蒹葭赏析(5篇)

蒹葭赏析第1篇 《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梦想,是自我魂牵梦绕的意中人,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对于真正的求索者说,目标是一种指向。到达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到达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梦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为了自我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能够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梦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我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到达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我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乔纳森想到达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梦想冲刺。 蒹葭赏析第2篇

这首《蒹葭》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构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很多人对它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前四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寥寥十六字就勾画出了深秋时间一个形单影孤的女子独站在江中小洲的画面,但这首诗是否就是真如此刻人们所想是一首感情诗呢? 《蒹葭》 可是从前《蒹葭》被认为是一首政治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巩固他的国家(作者不详《毛诗序》、郑玄《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也许这两种解释是正确的,可是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存留下,所以无法证实《蒹葭》的真正意思了。 蒹葭赏析第3篇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完美感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境。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原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作者】 《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 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事抒情)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出)】 【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这一个人是谁呢?他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我们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硬指是爱情诗,说成诗人思念自己的爱人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 【主题思想】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赏析】

蒹葭赏析(5篇)

蒹葭赏析(5篇) 。 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境,到达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齐,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蒹葭赏析第4篇: 《诗》:“蒹葭苍苍。”《尔雅》释:“葭,一名苇,即芦也。茅之未成者一名蒹,似萑而细,高数尺。

蒹葭,伤贤人之失志者。暂时花发,叶已沉波,申上秋风摧折。春苗、夜露,朔其前。江湖摇落,要其后也。北方风气早寒,故蒹葭望秋先零。南方地气多暖,故在江湖者后落。秋风摧折如彼,而远托江湖者,亦复蹉跎于岁晚乎。末二句,隐然有自伤意。【顾注】此咏秋日蒹葭,而兼及四时。苗早言春,露多言夏,后落义涉冬矣。 蒹葭赏析第5篇: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 《蒹葭》是一首情诗,它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清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有位恋者在蒹葭露白的曲水之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人――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及,如何更好地欣赏这首诗,我认为重点是透过诗的语言和意境,把握诗的主题,从而增加内涵量。 我们明白,诗是一种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诗歌所包蕴的极为丰富有成效的资料,往往依靠精炼和谐的语言形式表现出,《蒹葭》能够说是此类典范。全诗共分三章,用的是一意三叠的章法,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这首诗每节的头一句都是经秋景作为发端,给人以凄清之感,“在水一方”写“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溯洄从之,

新整理蒹葭赏析(5篇)

蒹葭赏析(5篇) 蒹葭赏析第1篇: 《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梦想,是自我魂牵梦绕的意中人,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对于真正的求索者说,目标是一种指向。到达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到达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梦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为了自我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能够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梦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我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到达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我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乔纳森想到达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梦想冲刺。 蒹葭赏析第2篇:

这首《蒹葭》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构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很多人对它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前四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寥寥十六字就勾画出了深秋时间一个形单影孤的女子独站在江中小洲的画面,但这首诗是否就是真如此刻人们所想是一首感情诗呢? 《蒹葭》 可是从前《蒹葭》被认为是一首政治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巩固他的国家(作者不详《毛诗序》、郑玄《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也许这两种解释是正确的,可是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存留下,所以无法证实《蒹葭》的真正意思了。 蒹葭赏析第3篇: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完美感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境。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

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 【原文】 蒹葭苍苍⑴,白露为霜⑵。所谓伊人⑶,在水一方⑷。溯洄从之⑸,道阻且长⑹;溯游从之⑺,宛在水中央⑻。 蒹葭凄凄⑼,白露未晞⑽。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⑾。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⒀。 蒹葭采采⒁,白露未已⒂。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⒃。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⒄;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⒅。 【说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它原称为《诗》或《诗三百首》,到了西汉初期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称为《诗经》。 《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为“大雅”、“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 在《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属于民歌。这些作品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们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方面衡量,都是极有价值的,是《诗经》的精华所在,“大雅”和“颂”里面的诗则基本上是贵族阶级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都是祀神祭祖的宗教诗,有着浑厚的承天受命的宗法意识和宗教色彩。其特点可用宋人郑樵的话来概括就是“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诗经》的表现手法运用了“赋”、“比”、“兴”三种。所谓“赋”就是铺陈途述的意思,是一种直接叙事物而不假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用彼一事物来比喻此一事物,以使事物的特征更鲜明突出,使读者获得更深刻的印象;所谓“兴”,就是起兴的意思,诗人借助别的事物作个开头,以引起下面的所咏之词。 总之,《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光辉起点,对后代诗歌的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一些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从中吸取了养分,受到启发,他们忧国忧民,批判黑暗的现实的诗篇,在精神实质上,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注释】 ⑴蒹葭(jiān jiā兼加):芦苇。蒹:末未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一说老青色。 ⑵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霜花。白露成霜当在深秋的早晨。 ⑶所谓:所说,这里指心里所想,伊人:那人。指所爱,所想念的人。 ⑷在水一方:在河的那一边。一方、一边、一旁。 ⑸溯洄(sù素):从之,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去找他。溯洄:逆流而上。从,寻找,追寻。

解读《蒹葭》

解读《蒹葭》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戏子入画,一声天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第一重,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

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情由境生,境带情韵。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 第四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第五重,“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伊人”

诗经《秦风 蒹葭》解读

《诗经蒹葭》解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慕恋之深,与求近之切.这种心情在诗人来说是十分真切而强烈的,可以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诗人的这种体验对于任何一个局外人来说,它都是无形无迹,难以捉摸与体认的.那么怎样才能把自己心中的这种切肤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并让读者也能感同身受呢为此诗人机巧地构想了一个具体的情境. 一个特定的地点——长满蒹葭的水边;一个特定的时间——秋天的某个清晨;一个特定的人物——不懈地追寻"伊人"的痴情人,即诗人自我的化身.于是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个秋天的清晨,天光朦胧,寒星闪烁,我们的主人公冒着冷风,穿过旷野,翻过土坡,登上了高高的大河岸,极目而望,远近一片灰白迷蒙,秋天的寒霜染遍了水边的芦苇.望着这茫远无边,芦苇丛生的水域,主人公的心头不免也是一片迷茫——心中的人儿又在哪里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过他坚信自己所要寻求的人就一定在此水域的某一处.这种心理指向的专一性与伊人居处位置的模糊性决定了主人公追寻历程的艰辛与希望的迷茫.他闯过一道又一道的险坎,走过一程又一程的道路,一路逆水往上游寻去,他未能发现"伊人"的踪迹.他掉过头来,再往下游寻来,这次他似乎看到了心上人熟悉的身影隐隐约约的就在那遥远的水中小洲上,希望就在眼前,脚下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那小洲是赶到了,可伊人又在哪里呢先前依稀看到的伊人靓影很可能是主人公被自己的幻觉欺骗了.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太阳升高了,芦苇上的白霜融化成淅沥沥的露水,随后又渐渐地被蒸发了,只有挂在苇叶尖儿上的露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的主人公依然在不停息的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追求着,寻觅着,"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也不知他走过了多少的路,也不知他拐过了多少的弯,也不知他历经了多少次险……他那四处探寻的目光中闪烁着深深的焦急与企盼.从"在水之湄"到"宛在水中坻".再从"在水之涘"到"宛在水中沚".我们的主人公就在这不断的希望与失望,惊喜与失落之中奔走着,寻觅着.尽管诗人没有向我们展示主人公的神态状貌,但我们通过诗人设定的这一特定情境完全可以窥见到主人公的心动轨迹:夜里难奈的相思,一早起身的满怀希望与急切,赶到河岸时的茫然,追寻过程中的兴奋,惊喜与希望一次次幻灭之后的失落,沮丧……这一切的一切都渗透在字里行间.在那貌似平静的叙述之中,潜藏着诗人一颗剧烈激荡着的心. 诗中主人公最终有没有寻求到他所要寻求的呢诗人没有写,也没有必要写.诗人在这里以三章层进式的叠唱已将一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人物形象树立起来了,已将一种为了心中的"伊人"不畏艰险,自甘劳苦,上下求索的顽强与执著表现出来了.王国维论诗有"造境",有"写境"之别,在这里诗人以其真情挚意成功地运用"造境"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散漫为集中,同时又将这具体而集中的个别凝炼成具有普遍性义意的典型.尤其是诗中对追寻者与被追寻者的性别,身份,外貌等特征全不予以点明,也不着任何的暗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极大的回旋余地.读者可以随意地代入自己恋慕的对象,这样让每一个读者在自己的心中将所谓的"伊人"具体化,实在化.我们不妨可以说有一千个《蒹葭》的读者,就可能有一千个各具个性特征的"伊人"形象.这实在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其实"伊人"又岂止是一个不确定的恋人形象呢它更是一个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的未知数"x".从古到今,自中而外,以至于未来,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心中所追求的目标代入其中,什么事业,理想,前途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正因为此,从来解读此诗的人们在追求它的本意的时候多不知不觉地依据了自己的心意对它作出了种种附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诗无达诂"正是这类在单纯而具体的外表之下蕴藏着"非止一性一能",足可"应多","处变"的诗歌所应然具有的结果.也正因为此,这类诗歌总比其同时代的其他诗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活动.当然,《蒹葭》决不是三位考生在赶考途中遇到的那位算命先生伸出来的一只手指,它足可应多,但那是故弄玄虚,除它太抽象,太冰冷之外,它也太过游滑.而《蒹葭》则是语出自然,情出至诚,在迂回往复中一气贯注,连转直下,我们于中足可以感受了诗境的苍凉弥渺,我们完全可以触摸到诗人滚烫的心,它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情不能已地跟着诗中主人公往返跋涉,一同惊喜忧叹.它是一瓶喝不尽的陈年佳酿,每一个人在感受到它的醇芳时,又都可以用它来浇各自心中的块垒.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要深叹"《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了. 每当吟诵起《诗经》中的这首诗,眼前就浮现出一副图画:在深秋的河边,一丛丛芦苇迎风招展,白色的花絮上有晶莹的露珠在闪烁,好似主人公——一位英俊少年盛开的心事,纷乱而又纯洁.远处,有个美丽女子的身影飘然而过,少年急忙去追寻.他沿着河岸向上游追溯,可是河水汹涌阻隔,只能远远地朦朦胧胧地看到她的裙裾飘在风中;他又顺着水流往下游寻觅,依然只是隐隐约约地瞥见她在河的中间,好像一个缥缈的幻影,可望而不可及. 毛诗序称:"《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朱熹解:"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道:"《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可见,对于这首诗,可谓见仁见智,解读各异.有人认为《蒹葭》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但大部分人是将它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读的.其实,朦胧诗也好,爱情诗也罢,思贤臣也未尝不可.这首诗确实带给了我们强烈的艺术美感,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是无庸置疑的. 我们不妨把"伊人"视为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她既可以是我们心目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可以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理想,还可以是我们的一种信仰,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我们伫立在梦的河边,一次次遥望那缥缈的身影,专注地等待她的一次回眸.为此我们甘愿化作河底的青荇,日夜荡漾在她心湖的柔波里.我们守候着这份美丽,任凭冬去春来,日复一日.河水茫茫,风在叹息,前方的道路被河水阻

蒹葭诗句赏析

篇一:《蒹葭》诗词赏析(全面) 2 .《蒹葭》1.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心中爱人的追求。] 2. 追求爱情,他有怎样的精神? [ 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3. 他追求到了吗,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 主人公反复去寻求心爱之人,可“伊人”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恍 惚迷离,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即。所以主人公的心情是惆怅、失落的。] 4. 这首诗是如何起兴的或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作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展现一幅萧瑟冷清的秋景,渲染了凄清落寞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感情。] 5.诗中哪些句子表明诗人的意中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 宛在水中央(坻、沚),极强的渲染可望而不可即的现实,有很强的表达效果。] 6、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 7、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 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注意起兴)] 8 .所谓伊人”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术情境。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9.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10 .诗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 含蓄美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 人的行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2 、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 、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朦胧美: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

“蒹葭”赏析1000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读着这优美而又古老的诗歌,是不是有一种别样的风情?所以小编整理《蒹葭》赏析1000字,以供各位同学更好的欣赏和阅读《蒹葭》这首诗歌,《蒹葭》赏析1000字我们一起来分享和阅读吧!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让,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层次结构】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惆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冲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

《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班级:姓名: 【原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习题】 1、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分析: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应该是“虚写”。 2、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

郦波解读《蒹葭》

郦波解读《蒹葭》 今天我想为大家品读的是《诗经·秦风》中的名作《蒹葭》,诗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记得当年跟我的老师学这首诗的时候,我的一位导师是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的关门弟子,主攻诗词吟诵之学。钱老师是南派吟诵大师,古代的诗词不像我们今天用所谓朗诵的语调去朗诵,他们都是吟诵出来了,其实都是带着音乐的节奏了,所以诗歌诗歌诗而歌之。当时学这首诗的时候我就有疑问,因为用古诗吟诵的方法,他是这么唱的(小丽老师吟咏):(略) 这是古诗词的吟诵方法。我相信很多朋友还是第一次听到,尤其是这种南派吟诵。我当时跟老师学了之后,我就产生一个巨大的疑问,因为我们知道这首诗改成白话文之后,还有一种唱法,“绿草苍苍,白雾茫茫。”嗯,这是琼瑶小说《在水一方》里头的主题歌,拍成电视剧电影之后,我记得应该是90年代的时候,传入大陆之后唱遍神州。

而小说和主题歌都叫《在水一方》,那么凄婉,和我们初读这首诗的感觉是一样的,甚至琼瑶的小说本身也是悲凉伤感的。我记得是刘雪华演的主人公杜小双,而著名的秦汉演的男主人公朱诗尧。杜小双是个孤儿,后来寄人篱下在朱家,而朱诗尧默默地爱她。两个人的爱情缠绵悱恻、悲凉、伤感,和这首音乐完全吻合。所以我记得当时问我的老师,为什么吟诵听上去不是那么伤感呢?这首诗到底是不是一首悲凉的爱情诗呢? 当然首先要问这首诗是不是爱情诗,因为古代有几种说法。有人说它是一种寓意了政治内容在里头的政治寓意诗。比如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这说的就是秦襄公没有用周礼来治国,所以当事人用蒹葭这首民歌来讽刺秦襄公。但是这种说法也非定论,我们还是更愿意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看待。人间自是有情痴,此爱不关秦襄公。 那么对于《蒹葭》这首诗到底写的是怎样的情感?我记得当年应台湾一所大学的要求,写过一篇小文章,叫做《初秋的断想》,就是论的这首诗。文曰:说到秋,总也离不开愁。诗人吴文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大概是对秋愁最著名的论断了。黛玉也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嘛,其情愫更是苦不堪言。“草木摇落兮而天下秋”,秋的哀婉却也难免。 但我以为,如同春天分为早春和暮春,秋天也要分初秋、深秋而分别对待的。人们盼望春天,丰子恺则曰不然,初春料峭正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谈不上半分舒适的。至若暮春,杂花生树,温暖而充满希望,才是人们渴望的春天。而秋天大致相反。深秋肃杀,令人生哀,愁字且在此景最佳。但初秋不然,甚至大相径庭,乃至有实力和暮春的温暖PK一下。初秋的时节,暑气消退,天高云淡,想一下便觉神清气爽,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破一个鲜明的迷局,最能说明问题。 《诗经》里的蒹葭曼妙万状,历来为人称道,写的正是初秋的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千百年来引了人们多少窥探与遐想。清人沈德潜说它苍凉弥渺,近人吴凯生说它景色凄清,台湾女作家琼瑶更因此作《在水一方》的小说,后拍成电视剧热映,主题歌《在水一方》的现代诗演绎,更是尽了哀婉的极致。可这个发生在初秋日子里的爱情故事,其情感色彩,真的是那么哀婉吗?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的几种主题解读(部编本)

《蒹葭》的几种主题解读 《蒹葭》一诗,用明丽而有模糊的意象(蒹葭、白露、河水、伊人)创造了空灵而有深邃的意境。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其主题的解读就莫衷一是,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政治说 《诗序》说:“《蒹葭》,刺蘘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郑笺》说同,谓诗中所追慕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最接近诗作的年代,对诗歌的解读往往是最准确的。政治说的解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丧失上古传统的社会担忧,闪耀着“天下为公”的积极入世思想之光辉! 二、爱情说 针对政治说,朱熹斥为穿凿,朱熹云:“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但对诗中“伊人”未能作出解释。陆化熙说:“通诗反复咏叹,无非想象其人所在而形容得见之难耳。一篇俱就水说,故以蒹葭二句为叙秋水盛时景色,而萧索凄凉,增人感伤之意,亦恍然见矣,兼可想秦人悲歌意气。‘所谓’二字有味,正是意中之人难向人说,悬虚说个‘一方’,政照下求之不得。若果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至,何以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哉。会得此意,则连水亦是借话。”故而今人大多认为这是追寻意中人之作。诗篇通过“溯洄”“溯游”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 三、理想说 由于“伊人”形象和诗作之中客体形象的不确定性,所以人们根据对“伊人”的执著追求,以及追求道路的曲折,所以演绎出了“理想说”,即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荆棘丛生的,但对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 四、惜时说 诗歌之中反复的“白露”“流水”意象,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转瞬即逝。而“伊人”又飘忽不定,因此就告诫人们, 面对“逝者如斯”的日出日落,应珍惜时光,上下求索。后世乐府诗《长歌行》就以“朝露”(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起兴,引出珍惜时光的主题(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距离说

蒹葭艺术赏析

关于蒹葭的赏析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 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 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 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 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 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 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 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 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 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 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 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 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