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第四章不确定性分析

思考题

1. 什么是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 什么是盈亏平衡分析点,

3. 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4. 如何进行风险分析,

5.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作为工程项目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分析的必要补充。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

C.概率分析

D.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2.下面的分析方法中属于定量分析的是( )。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

C.概率分析

D.不确定性分析 3.( )是通过计算盈亏平衡点产量或生产能力利用率,分析拟建项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判断拟建项目适应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风险大小的一种分析方法。 A.盈亏平衡分析B.敏感性分析 C.概率分析 D.不确定性分析 4.下面的分析方法中属于静态分析的是( )。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

C.概率分析

D.不确定性分析 5. 盈亏平衡分析是研究建设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的( )之间的关系。(1997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A.产量、利润

B.产量、成本、利润

C.产量、投资

D.产量、价格、利润 6.某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新设备价值10万元,利用新设备生产的产品其单位可变成本

为5元/件,其产品售价为10元/件,假设企业生产函数为线性,则盈亏平衡产量为( )。(1997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A .2万件 B. 1万件 C. 3万件 D.0.5万件 7.某企业年产量4万件,年固定成本为20万元,某单位可变成本为15元,产品市场价格为25元/件,该企业当年免征销售税金,则该企业当年盈亏平衡点价格为每件( )。(1998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A.15元

B.18元

C.20元

D.24元 8.某方案投产后的生产能力为1000件,每件的售价为50元,生产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年固定成本为12000元,问产量的盈亏平衡点为( )。(1998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A.300件

B.400件

C.500件

D.600件 9.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40万件,每件产品价格为12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00元,年固定成本为42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的5%,则盈亏平衡产量为( )。(2000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A.30万件

B.21万件

C.24万件

D.40万件 10.某项目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如下:三个不确定性因素?、?、?,按敏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2002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内部收益率的变化率(%) ? 10 ? ? 5

-10 -5 5 10 不确定性因素变化幅度(%)

-5

-10

A.?,?,?

B.?,?,?

C.?,?,?

D.?,?,? 11.设定要分析的因素均从初始值开始一个相同的幅度变动(相对于确定性分析中的取值),

比较在同一变动幅度下各因素的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大者为敏感因素,该法称为( )。

A.相对测定法

B.绝对测定法

C.盈亏平衡法

D.代数分析法 12.下列( )不能用来表示盈亏平衡点。

A.销售价格

B.产量

C.生产能力利用率

D.生产能力 13.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50万件,每件产品价格为15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00元,年固定成本为200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忽略不计,则盈亏平衡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

A.26.7%

B.80%

C.60%

D.90%

14.某工程方案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5万吨,产品销售价格为3200元/吨,年总成本为4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900万元,则盈亏平衡时的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 )元/吨。 A.1400 B.1312.5 C.1680 D.1800

15.某工程方案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5万吨,产品销售价格为3200元/吨,年总成本为4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900万元,则盈亏平衡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 A.83.3% B.70.4% C.86.7% D.66.7%

二、多项选择题

1.工程经济分析中不确定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 )。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

C.财务效益分析

D.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E.概率分析

2.下面分析属于确定性分析的有( )。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

C.概率分析

D.财务分析

E.国民经济分析

3.不确定性与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有( )。

A.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充分性

B.人的有限理性

C.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

D.技术变化的影响

E.社会、政策、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4.不确定性与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有( )。

A.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充分性

B.人的有限理性

C.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D.自然条件的影响

E.资源方面的影响

5.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 )。

A.代数分析法

B.公式法

C.综合法

D.图解法

E.图表法 6.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是( )。(1997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A.盈亏平衡分析即可用于财务评价,又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

B.敏感性分析可用于国民济济评价

C.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D.敏感性分析可用于财务评价

E.盈亏平衡分析只能用于财务评价

7.关于盈亏平衡分析的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998年造价工程师试题) A.盈亏平衡点的含义是指企业的固定成本等于变动成本

B.当实际产量小于盈亏平衡产量时,企业亏损

C.经营安全度越高,抗风险能力就越强

D.生产能力利用率大于盈亏平衡点就可赢利

E.盈亏平衡产量越大,抗风险能力就越强

8.关于敏感性分析的论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敏感性分析对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项目投资效果的影响作了定量的描述

B.敏感性分析得到了维持投资方案在在经济上可行所允许的不确定因素发生不利变动的最大幅度

C.敏感性分析不能说明不确定因素发生的情况的可能性

D.敏感性分析考虑了不确定因素在未来发生变动的概率

E.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9.判别敏感因素的方法包括( )。

A.代数分析法

B.相对测定法

C.公式法

D.图解法

E.绝对测定法 10.项目对某种因素的敏感程度,可表示为( )。

A.评价指标值变动百分比

B.不确定因素变动百分比

C.该因素按定比例变化时引起项目指标的变化幅度

D.评价指标变动百分比除以不确定因素变动百分比

E.评价指标达到临界点时,某个因素允许变化的幅度

11.下面( )可以用来表示盈亏平衡点。

A.销售收入

B.产量

C.销售价格

D.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E.生产能力三、判断题

1.在概率分析中,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分布是未知的。 ( )

2.变化率β描述了评价指标变化率对变量因素变化率的反映程度。 ( )

3.在工程经济分析中不确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中,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只用于财务效益分析,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效益分析和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

4.Q是项目保本的产量,其值越低,方案的风险越大。 ( ) BEP

5.R是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其值越低,表明该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BEP

抗风险能力强,获利能力大。 ( ) 四、计算题

1.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50万件,每件产品价格为12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00元,年固定成本为700万元。

试计算(1)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忽略不计,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2)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的3%,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2.某项目所生产的产品的总固定成本为16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00元,产品销售收,1/2入为26000Q,500Q(Q为产品产销量)。试确定该产品的盈利区域和最大盈利产量。

3.某投资方案用于确定性分析的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是对未来最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估算得到的。由于未来影响经济环境的某些因素的不确定性,预计投资额、年收益、年支出参数的最大变化范围为,20%,,20%,基准折现率为10%。试对各参数分别作敏感性分析。

(1)利用相对测定法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2)从五个因素中选两个最敏感因素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现金流量表

参数投资额(R) 年收益(AR) 年支出(AC) 残值(L) 寿命期(N)

单位元元元元年

预测值 15000 32000 2000 2000 10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A

5.D

6.A

7.C

8.B

9.A 10.B 11.A 12.D 13.B 14.A

15.B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DE

3.CDE

4.AB

5.ABDE

6.BCDE

7.BCD

8.AD

9.BE 10.CE

11.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计算题

1.解:

700F(1)Q===35(万件) 其中 T=0, BEPP,V,T120,100

35QBEP R===70% BEPQ50

700F(2)Q===42.68(万件)BEPP,V,T120,100,120,3%

42.68QBEPR===85.36% BEPQ50

2.解:

产品销售收入为S=P×Q=25000,500Q Q

总成本 C=F,V×Q=15000,1500 Q 则利润为

P(Q)=S,C P=26000,500Q―1500 Q―160000 Q

令P=0 1000Q,2600,160000=0 Q,26,160=0 则 Q=0 Q=256QQ12

则产品的盈利区域为产量介于100到225之间

,P26000(2)令=0 得 1000,=0 Q=169 ,Q2Q则产品的最大盈利产量为169。

3.解:

(1)利用相对测定法

取净现值为敏感性分析的的对象

首先计算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10(32000,2000)[(1,10%),1]1NPV=,150000,,20000 1010(1,10%)10%(1,10%)

=42048(元)

由于NPV,0,该方案是可行的。

取定三个因素:投资额、年收益、年支出作敏感分析

敏感性分析表

调整项目分析结果

FIRR 投资额年收益年支出 FNPV(元)

0 42048 15.92%

1 +10% 27048 13.54%

2 +20% 12048 11.48%

3 -10% 57048 18.64%

4 -20% 72048 22.11%

5 +10% 61711 18.55%

6 +20% 81373 21.11%

7 -10% 22385 13.21%

8 -20% 2272 10.41%

9 +10% 40819 15.76%

10 +20% 39590 15.59%

11 -10% 43277 16.09%

12 -20% 44506 16.26%

FIRR

年投资 30

% 年收益

20年支出 % 10基准收益率 %

-40% -30% -20% -10% 变化幅度 10203040

-23.4% 27% % % % %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取定的三个因素,年收益为最敏感因素,投资额的敏感性其次,年

支出最不敏感。

(2)从三个因素中,选取年收益和投资额作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设X表示年收益变化的百分率,Y表示投资额变化的百分率

10(1,10%),1净现值可表示为:NPV=,15(1,Y),[3.2(1,X),0.2] 1010%(1,10%)

=4.2048,15 Y,19.6627X

令NPV,0,即4.2048,15 Y,19.6627X,0 Y,1.3108 X,0.2803 令NPV=0 X=0时, Y=28.03%;Y=0时,X=21.39%

Y 30%

10%

30% -20% -10% 10% 20% 30% X

则 y=1.3108 x,0.2803,此方程所代表的直线为临界线

直线下方为NPV,0区域,直线上方为NPV,0区域。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 1、预先危险性分析 1.1 方法简介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等进行分析。它常被用于评价项目、装置等开发初期阶段的物料、装置、工艺过程以及能量失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类别、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作宏观的概略分析,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失控导致事故的发生。 1.2 预先危险性分析主要作用 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分析、判断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3)评价事故发生对人员及系统产生的影响,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系统破坏、物质损失情况; 4)确定已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等级; 5)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措施。 1.3 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 1)对系统的产生目的、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调研; 2)搜集同类生产过程中发生过的事故,查找能够造成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3)根据经验、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 4)识别危险形成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 5)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其危险程度,找出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6)制定危险防范措施。 1.4 预先危险性危险等级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的破坏程度,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四个等级,见下表。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2.1 简介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

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人格雷厄姆(K.J.Graham )和金尼(G.F.Kinney )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有三个: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 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 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 )。 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 D =L ×E ×C 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 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式中,D 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 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 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 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2.2 取值与计算方法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在实际生产条件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范围非常广泛,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从实际上不可能的事件为0.1,经过完全意外有极少可能的分值1,确定到完全会被预料到的分值10为止(表2.2-1)。 表2.2-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 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此,K ·J ·格雷厄姆和G ·F ·金尼规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见表 2.2-2。 表2.2-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 ) 3)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宽广。因此,K ·J ·格雷厄姆和G ·F ·金尼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 它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列出表2.2-3 所示的可能结果的分值。 表2.2-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

环境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与发展

环境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与发展 陈吉宁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00084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环境建模理论在表象上呈现了两种发展趋势。其一是寻求更加友好的模型使用界面, 包括应用空间定位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等;其二是新的数学理论、控制理论在环境系统的认识中被不断尝试, 包括专家系统、非线性系统理论、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大系统理论以及冲突理论等。尽管前者极大地推动了环境模型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但它并没有带来对环境系统认识的质的变化。相反,环境模型使用的世俗化却使人们易于忽略模型应用的精髓-结 果与内在因果关系的解释,从而带来模型滥用的风险;虽然第二个方面从新的视角去研究环境系统,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在整体上并没有突破和超越传统的机理模型的认知,这些技术本身的可用性也存在着明显的障碍,因而目前各类环境模型的主体依然是建立在常规自然定律基础上的机理模型,包括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模型、生物圈模型和生态风险模型等。尽管如此,我们今天对环境模型与环境系统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事实上,在环境系统分析领域的前沿,一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在探究模型的本质以及模型与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些非常理论化的工作,导致了对环境模型不确定性问题的普遍性和不可回避性的认识,并由此推动了环境建模理论的发展。 从模拟的角度来看,环境系统无疑是个病态系统。由于环境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空间多样性、时间动态性以及表征水平上的多重性,导致观测数据和系统认知上的双重局限性,使对它的认识始终存在着显著的不确定性。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环境系统的观测数据在微观和宏观上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我们在关键或适合数学描述水平上的观测数据仍远远不足,我们仍缺乏有效的工具去转化大量的表象观测数据(如遥感数据)使其成为认识系统的深层信息。因为我们一直相信复杂的模型结构将会最终减少模型的误差,基于经典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定律建立的环境机理模型因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宏观集成趋于全面而微观描述则趋于细腻。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无法逃避这样一个规律,模型复杂性所导致的模型参数的增加强化了参数的不可识别性,从而增大了参数的不确定性。由于环境模型的非线性性,参数不确定性的增加往往带来模型预测误差更为显著的增加。即使在并不十分复杂的地表水质模型中,研究表明参数的误差可高达1000%,而预测误差则可达700-2000%。显然,模型的复杂化并不能解决模型的不确定性,认识环境模型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并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环境系统的内在规律因而成为近三十年来对环境系统认识与预测的重大科学问题所在,成为环境模型理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今天的环境系统模拟中,忽视不确定性分析将使模型的结果被认为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甚至具有欺骗性的嫌疑。 自从O‘Neill 七十年代初提出模型的不确定性思想之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即引起了不同背景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从而推动了对过程辨识理论、滤波理论、时间序列分析以及灵敏度分析等方法在环境系统中应用的探讨与融合,并产生了不确定性分析的可行工具。事实上,至八十年代初,在建模理论的思想前沿,对不确定性的探讨已经成为模型开发和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 点在地表水质模拟中尤为突出,包括著名的区域灵敏度方法的提出,构架了不确定性分析的基本思想框架。Beck 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框架,进而形成了今天环境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体系。不确定性分析的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河流水质与湖泊富营养化,扩展到环境政策的制定、空气质量(如酸雨)的控制和生态风险评价等方面。 理论上,模型的不确定性来自两个方面,即对系统认识的缺陷和系统观测数据的不完善。前者导致了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而后者产生了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在模型的实际应用中,很难区别模型的不确定性是产生于结构还是参数误差。一般地,在模型的率定中参数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反映部分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正是因为如此,机理模型的参数在本质上并不完全代表模型概化时的物理意义;同样,现场独立测定的参数直接带入未率定的模型中时, 往往带来较大的预测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i t y w a t e r .o r g 中国城镇水网

危险性分析方法

第七章危险性分析方法 对于现代化的化工生产装置须实行现代化安全管理,也就是从系统的观念出发,运用科学分析方法识别、评价、控制危险,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 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预先找出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事件出现的条件,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制定消除和控制这些事件的对策,以达到预防事故、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 辨别危险、分析事故及影响后果的过程就是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分析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类型: 定性分析 找出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在什么情况下能发生事故及对系统安全影响的大小,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控制危险。 它不考虑各种危险因素发生的数量多少。(本章主要介绍定性危险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事故或故障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数量大小评定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定量危险性分析也就是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在第八章进行讨论) 7.1 安全检查表 7.1.1 概述 安全检查表(SCL,Safety Check List)是进行安全检查和诊断的清单。 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通常是把检查对象作为系统,将系统分割成若干个子系统, 按子系统制定。 安全检查表是最早开发的一种系统危险性分析方法,也是最基础、最简便的识别危险的方法。该法应用最多且广泛。 在我国目前安全检查表不仅用于定性危险性分析,有的还对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系统的安全评价。 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1.安全检查是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安全检查表是由各种专业人员事先经过充分的分析和讨论,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经验而编制出来的,按照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就会避 免传统安全检查时的一些弊端,能全面找出生产装置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 2.它简明易懂,易于掌握,实施方便; 3.应用范围广,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装置的日常操作、作业环境、运行状态及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可应用; 4.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之一是有关安全的规程、规范和标准。 安全检查表还可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 7.1.2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步骤和依据 1、编制的步骤: 先组成一个由工艺、设备、操作及管理人员的编制小组,并大致按以下几步开展工作: (1)熟悉系统:详细了解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 全卫生设施等。 (2)搜集有关安全的法规、标准和制度及同类系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 的依据。 (3)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4)确定安全检查表的检查内容和要点,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列成表。 2、编制的依据:

不确定性分析常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

【基本知识点五】不确定性分析 常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一、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在一定市场、生产能力及经营管理条件下,通过产品产量、成本、利润相互关系的分析,判断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亦称量本利分析。 在工程经济评价中,这种方法的作用是找出投资项目的盈亏临界点,以判断不确定因素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及投资承担风险的能力。 00:0 (一)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 假设产量等于销售量,并且项目的销售收入与总成本均是产量的线性函数,则式中: 销售收入=单位售价×销量 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 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率 则:B=PQ-C V Q-C F-tQ 式中: B——利润 P——单位产品售价 Q——销售量或生产量 t ——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C 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C F——固定成本 00:0 (二)盈亏平衡分析 1、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 (1)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2)生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使总生产成本成为生产量的线性函数; (3)生产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从而使销售收入成为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4)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00:0 2、项目盈亏平衡点(BEP)的表达形式 (1)用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 产量盈亏平衡点= (2)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是指盈亏平衡点产销量占企业正常产销量的比重。所谓正常产销量,是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产销数量,也可以用销售金额来表示。 BEP(%)=(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正常产销量)*100% 换算关系为: BEP(Q)=BEP(%)×设计生产能力 盈亏平衡点应按项目的正常年份计算,不能按计算期内的平均值计算。 00:0 (3)用销售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S) BEP(S)=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编辑] 环境不确定性的涵义 有许多环境因素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其影响可能并不明显。企业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并处理好环境不确定性,方能保持其高效率。 不确定性意指在没有获得足够的、有关环境因素的信息情况下必须做出决策,而决策人很难估计外部环境变化。 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各种战略失败的风险,使企业很难计算与各种战略选择方案有关的成本和概率。 企业试图通过分析使某些不确定因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力求将许多环境影响减少到使人们能够理解和可操作的程度。下面将介绍环境不确定性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并分析企业各种可能的对策以削减某些不确定因素的负作用。 显然,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尽相同,不同环境所呈现出的不确定性也有高低之分。这些不确定程度可以由下面两个特性来划分: [编辑] 环境不确定程度两个特性

美国学者邓肯认为,应该从两个维度来确定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一是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动态性,二是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 ①环境简单或复杂的程度;复杂性程度可用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和种类来表示。在一个复杂性环境中,有多个外部因素对组织产生影响。通常外部因素越少,环境复杂性越低,不确定性越小。 ②事件的稳定或不稳(即动态)程度。即组织环境中的变动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它不仅取决于环境中各构成因素是否发生变化,而且还与这种变化的可预见性有关。 环境条件越多变和越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环境条件的多变性意指变化的速度和频率。 1. 简单与复杂程度 简单与复杂程度意指那些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外部因素的数量和不相同性。在一些复杂的环境情况下,许多种类不同的外部因素对企业产生牵制和影响。复杂程度可能来自企业面临的环境因素的多样性(例如在不同国家经营的跨国公司),也可能来自处理环境影响所需的知识多寡(例如对一家航天公司的要求)。 下面是我们选择的两家企业: (1) 简单环境——油漆商店 有一定实际重要性的外部环境因素不过是一些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客户。政府监管是极少的,风俗上的变化对油漆商店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2) 复杂环境——大学 大学往往横跨不少技术领域,是文化和价值交流的融汇点。大学与政府和赞助机构、专业和科研组织、校友会、家长基金会、公司等相互影响,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外部因素和复杂的环境。 2. 稳定与不稳定程度 稳定与不稳程度是指外部环境变化的速度。某些外部环境因素变化速度明显超过其他因素。 一般来说,计算机公司处在极不稳定或称多变的环境中。而许多政府部门则处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中(见下图)。

测量不确定度案例分析

标准不确定度A类评定的实例 【案例】对一等活塞压力计的活塞有效面积检定中,在各种压力下,测得10次活塞有效面积与标准活塞面积之比l(由l的测量结果乘标准活塞面积就得到被检活塞的有效面积)如下: 0.250670 0.250673 0.250670 0.250671 0.250675 0.250671 0.250675 0.250670

0.250673 0.250670 问l 的测量结果及其A 类标准不确定度。 【案例分析】由于n =10, l 的测量结果为l ,计算如下 ∑===n i i .l n l 1250672 01 由贝塞尔公式求单次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差

()612 100521-=?=--=∑.n l l )l (s n i i 由于测量结果以10次测量值的平均值给出,由测量重 复性导致的测量结果l 的A 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6 10630-=?=.)l (u n )l (s A 【案例】对某一几何量进行连续4次测量,得到测量 值:0.250mm 0.236mm 0.213mm 0.220mm ,

求单次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差。 【案例分析】由于测量次数较少,用极差法求实验标 准差。 )()(i i x u C R x s == 式中, R ——重复测量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极差系数c 及自由度ν可查表3-2

表3-2极差系数c及自由度ν 查表得c n=2.06

mm ../mm )..()x (u C R )x (s i i 018006221302500=-=== 2)测量过程的A 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对一个测量过程或计量标准,如果采用核查标准进行长期核查,使测量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则该测量过程的实验标准偏差为合并样本标准偏差S P 。 若每次核查时测量次数n 相同,每次核查时的样本标

环境不确定性下管理会计对策研究.doc

变当前的组织结构,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内部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为了改善此种情况,企业应在组织结构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要时刻关注环境变化,以便于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如此一来则可以很好的改善此种情况,通过分析此现象,也能够发现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有所提升,其再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数据分析方面,其也可以在优化组织结构方面发挥一定的 作用。 二、环境不确定性下管理会计的优化措施。 (一)提升会计分析质量。 近年来我国会计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很大发展,各个领域均已经意识到会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近年来管理会计不断完善其功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后,我国大多数企业经济收益有了明显提升,这与会计分析质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难发现,在企业处于确定环境下时,会计分析质量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然而一旦环境不确定因素出现时,会计分析质量即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从而导致分析结果差强人意,甚至使企业必须承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提升会计分析质量意义重大。

(二)提升环境信息量。 环境信息量对于管理会计来说十分重要,其是直接反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因此只有充分掌握环境信息,管理会计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又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减少做无用功的几率,因此应积极扩大以往采取环境信息的范围,即除了企业自身环境外,也要对市场经济、兄弟企业等因素进行考量,充分收集其环境信息,并与企业自身环境信息结合,如此一来才能够更大程度上保障管理会计的质量,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当代社会中管理信息的领域越来越趋向于导向类信息资源,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可以向此方面发展。 (三)完善管理控制系统。 管理控制系统能够在优化组织结构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从而提升企业抗冲击能力,这对于提升企业员工自我决定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其可以使企业充分实现各方面价值,并促进企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员工的自我功能,并结合控制杠杆理论来促进此工作的开展,通过不断完善和利用扩展信念系统以及交互控制系统等功能,达到减少组织成本的作用,并促使管理会计工作效果的优化。 (四)优化组织结构。 对于当代企业来说优化组织结构对于企业健康发展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针对与环境因素造成的组织结构影响,优化组织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成立缓冲部门,给予缓冲部门充分的权利,使其具有在企业内部调节的权利,这对于增加组织结构承压能力来说极为重要;二,改变组织结构类型,

依法控制科学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环境风险

报告 IV② 依法控制“科学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环境风险 可能性与界限 横内 惠 1.前言 1) “科学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环境风险日渐增大 新技术的启用以及新物质的导入,常伴随着不可完全预估的风险。例如新化学物质、纳米技术、电磁波、转基因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投入使用,对人体及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既不能根据科学或者经验进行具体量化,也无法将损害限制于具体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导致风险日渐增大。 面对这类风险,国家不应在危害发生之后,再来研究危害发生的机制,制定事后对策。为了防止水俣病公害这类悲剧继续上演,人们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提倡,应对不确定性风险进行预防处理。但有关处理过程面临着一个法律上的难题。 2) “风险”与“科学的不确定性”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风险”与“科学的不确定性”两个概念,将做如下区分:首先,“风险”指的是发生偏离主体意愿之结果的可能性。风险大小的计算方法为,将“发生损害的大小”与风险概率相乘,得到的结果就是“损失期望值”。 与此相对,所谓不确定性,并不是指“不确定是否会发生偏离主体意愿之结果”,或者“发生概率非100%”。科学的不确定性指的是,关于“发生损害的大小”

与风险概率尚无法通过科学手段进行把握。 这意味着,本文中提到“风险”时,既指涉可被计算的、不涉及科学的不确定性的风险,也包含由于“科学的不确定性”而无法量化评估的风险。 3)风险预防处理中的问题 如前所述,对于在科学上尚无定论、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虽然原则上应对其进行预防处理,但在现实中存在的困难,除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对未来世代的关照等一般的环境问题之外,还存在以下难点: 首先,对技术革新可能产生的阻碍。在技术革新中,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对其进行风险预防处理,或会对科学技术革新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在对某一具体的风险进行预防处理时,作为副作用,常会衍生出预想外的新风险。这就是所谓的风险权衡的问题。 2.环境法中风险预防处理方法的展开 如前所述,在对风险进行预防处理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法律来进行预防处理,也是其中的难题之一。本报告首先对环境法中,风险预防处理方法的展开进行概述。 1)环境法中“风险预防”原则的展开 在国际环境法领域中,被广泛议论的“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一般可表述为:“遇有严重或不可逆损害的威胁时,即使缺乏科学上的确实证据,也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危害发生。” 从1980年开始,“风险预防原则”日趋频繁地出现在环境协议与国际文件中。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上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15条,“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根据它们的能力广泛采取预防性措施。凡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损害的地方,不能把缺乏充分的科学肯定性作为推迟采取防止环境退化的费用低廉的措施的理由”,明确提出了“风险预防原则”。通常,这一契机被看做是首次将风险预防原则明确化的里程碑,但同时,

危险性分析方法

第八章危险性分析方法 辨别危险、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影响后果的过程就是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分析是为防止危险造成事故所采取的手段,其作用是为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提供依据。 危险性分析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危险性分析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类型: ①定性分析:找出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在什么情况下能发生事故,以及对系统安全影响的大小,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控制危险。定性分析不对各种危险因素作定量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定性危险性分析方法。 ②定量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事故或故障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数量大小评定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第八章介绍。 危险、危害因素 8.1.1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和作业环境破坏的因素。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二者有时难以区分,故有时统称为危险因素,更多的是并称为危险、危害因素。 8.1.2危险、危害因素分类 根据GB/T 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 类: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如强度不够、刚度不够、运动件外露、制动器缺陷、外形缺陷等。 (2)防护缺陷如无防护、防护不当、防护距离不够、防护设施缺陷等。 (3)电危害 (4)噪声危害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如电离辐射:X 射线、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激光、紫外线等。 (7)运动物危害如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气流冲击、岩土滑动等。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用环境不良如采光照明不良、安全过道缺陷、通风不良、气温过高或过低、空气质量差等。 (13)信号缺陷如无信号设施、信号不清、信号失准、信号选用不当等。 (14)标志缺陷如无标志、标志不清、标志不规范、标准位置不当等。 (15)其他物理危险和危害因素 2、化学危险和危害因素

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会计对策.doc

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会计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管理会计人员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不得不采用一些专门的方式来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是,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管理会计的正常开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以环境不确定性为出发点,详细介绍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会计对策,希望能够为各大企业管理会计部门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进而促进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环境;不确定性;管理会计 0引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制定发展战略、进行企业管理,还是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都离不开对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尤其是在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果企业不能积极迎接挑战,不能在错综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赢得先机,就很容易走向衰败。同样,在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决不能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忽略不计,而是应该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将环境变化的有益之处为己所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管理会计综述 1.1管理会计的概念 具体来说,管理会计指的是企业组织围绕信息支持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价值

以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此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管理会计工作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之内,不仅无法做好管理会计工作,也使企业发展受到制约。 1.2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 从大多数企业的实际管理会计工作情况来看,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可以归纳为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以及统筹未来三个方面。首先,管理会计人员应对企业以往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料进行统一、全面的加工和整理,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为日后的控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其次,管理会计人员应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时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修正,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始终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轨迹上。最后,管理会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的具体需求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而制订一套循序渐进的企业发展方案,在最大程度上防止企业误入歧途。 2环境不确定性综述 2.1环境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企业的环境不确定性不是由企业自身决定的,而是由环境因素的复杂程度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动决定的。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较以往也有了很大提高,再加上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不断进行创新。这就增加了企业内部的复杂性,因此企业内部便需要设立较多的职位。由于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实现默契。另一方面,由于管

第12讲:不确定性分析(二)

二、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预测项目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评价指标(如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和项目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通常只要去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教材第一章案例九】 背景: 某投资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万台某种设备,主要经济参数的估算值为:初始投资额为1200万元,预计产品价格为40元/台,年经营成本170万元,运营年限10年,运营期末残值为100万元,基准收益率为12%,现值系数见表1-25。 表1-25 现值系数表 【问题】 1.以财务净现值为分析对象,就项目的投资额、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2.绘制财务净现值随投资、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等因素的敏感性曲线图。 3.保证项目可行的前提下,计算该产品价格下浮临界百分比。 分析要点: 本案例属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另一种方法——敏感性分析的案例,它较为全面地考核了有关项目的投资额、单位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发生变化时,项目投资效果变化情况分析的内容。本案例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掌握各因素变化对财务评价指标影响的计算方法,并找出其中最敏感的因素: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投资额、单位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等影响因素对财务评价指标影响的敏感程度。 【参考答案】 问题1: 1.计算初始条件下项目的净现值: NPV0 =-1200+(40×10-170) (P/A,12%,10)+100(P/F,12%,10) = -1200+230×5.6502+100×0.3220 = -1200+1299.55+32.20= 131.75(万元) 2.分别对投资额、单位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在初始值的基础上按照±10%、±20%的幅度变动,逐一计算出相应的净现值。 (1)投资额在±10%、±20%范围内变动

第一题 综述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uncertainty analysis )是指对决策方案受到各种事前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变化与影响所进行的研究和估计。它是决策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该分析可以尽量弄清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预测项目投资对某些不可预见的政治与经济风险的抗冲击能力,从而证明项目投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投产后不能获得预期的利润和收益,以致使企业亏损。 简介 由于不确定因素变化对项目投资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与计算。通过该分析可以尽量弄清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预测项目投资对某些不可预见的政治与经济风险的抗冲击能力,从而证明项目投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投产后不能获得预期的利润和收益,以致使企业亏损。不确定性分析所作出的比较可靠、接近客观实际的估计或预测,将对决策者和未来的经营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通常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一、盈亏平衡分析,二、敏感性分析和三、概率分析。 一、盈亏平衡分析 它是根据项目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产量(销售量)、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税金等,研究建设项目产量、成本、利润之间变化与平衡关系的方法。当项目的收益与成本相等时,即为盈亏平衡点(BEP)。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盈亏平衡点(BEP)分析项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的一种方法。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投资、成本、销售量、产品价格、项目寿命期等)的变化会影响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当这些因素的变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影响方案的取舍。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这种临界值,即盈亏平衡点(BEP),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定义 盈亏平衡分析又称保本点分析或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据产品的业务量(产量或销量)、成本、利润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分析,用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判断经营状况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一般说来,企业收入=成本+利润,如果利润为零,则有收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而收入=销售量×价格,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这样由销售量×价格=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可以推导出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每计量单位的贡献差数企业利润是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销售收入是产品销售量与销售单价的乘积;产品成本包括工厂成本和销售费用在内的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分析作用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_杜廷召

July 2010现代化工第30卷第7期M oder n Che m ica l Industry 2010年7月 分析测试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 杜廷召,田文德,任 伟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是过程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识别危险与操作性问题的安全分析技术之一,尤其是在化工、石化等高危行业。概述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HAZOP 产生以来的相关研究做出分类并进行了综述,包括HAZ OP 特征研究、扩展HAZ OP 分析领域、开发自动化HAZ OP 分析专家系统和动态模拟辅助的HAZOP 分析。最后对HAZ OP 技术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HAZ OP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过程危险性分析;安全分析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7-0090-04 P rogress and pros pect in 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 DU Ting zhao ,TI AN W en de ,RE N W ei (Co llege of Che m ica l Eng ineer i ng ,Q i ngdao U niversity of Science &T echno l ogy ,Q ingdao 266042,Ch i na)Ab stract :H azard and Operab ility Ana l ys i s(HA ZOP )is one o f t he techn i ques m ost w ide l y used i n safety ana l ys i s to i dentify hazards and ope rability prob l em s in process i ndustry ,especiall y i n i ndustry w ith h i gh risk li ke che m i ca l i ndustry ,petrochem i ca l industry et al .T he funda m enta l pr i nciple ofHA ZOP i s rev ie w ed .T he resea rch re lated to HAZOP around the w orld is c lassified i nto four ca tego ries acco rd i ng to its research scope ,i nc l ud i ng character i stics study ,HAZOP scope ex tendi ng ,deve l opi ng auto m ated HAZOP expert system s and HAZOP aided w it h dyna m ic si m u l a ti on .T he resea rch prospect o fHAZOP i s prev i ewed i n the end . K ey w ords :HAZOP ;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 l y si s ;pro cess hazard analysis ;safe t y ana l ysis 收稿日期:2010-02-08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B M 033) 作者简介:杜廷召(1986-),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化学工程,du ti ngz h ao @g m ai.l co m;田文德(1973-),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 向为过程系统工程。 HAZOP (H azar 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技术 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 CI)首先开发应用的。最初定义为:HAZ OP 分析是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分析组对工艺过程的危险和操作性进行分析,即对新建或者已有的过程装置及工程本质进行正式的、系统的严格审查来评估单个装置的危险可能性和可能对整套装置造成的影响。HAZOP 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已有的高危险性装置的潜在危险,除去导致重大安全的问题,例如有毒物质泄漏、火灾和爆炸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HAZOP 分析不仅能够识别危险,而且可以辨识操作问题,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其他领域,例如医疗诊断系统、路况安全监测、可再生能源系统、可编程电子系统等。 1 HAZOP 分析基本原理 HAZOP 的理论依据是:工艺流程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一旦偏离规定的基准状态,就会发生问题或出现危险。它需要由一个由多学科 且经验丰富的成员组成的分析团队,首先依据过程 流程图和管道装置图将流程分为易处理的节点,以此确保对过程中的每一个装置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节点内的每个设备、操作逐一进行检验:匹配引导词(none ,less ,m ore 等)与工艺参数(fl o w,pressure ,te m perature 等)组成有意义的偏差及操作问题,并由偏差进行事故剧情的向前向后分析,最终辨识偏差原因并分析偏差后果。 常规HAZOP 分析流程 [1] 见图1 。 图1 常规HAZOP 分析流程图 90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2017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1V1课堂(4)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基本知识点一】不确定性分析 常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教材涉及例题:第一章:案例八、九。) 一、盈亏平衡分析 这种方法的作用是找出投资项目的盈亏临界点,以判断不确定因素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及投资承担风险的能力。项目盈亏平衡点(BEP)的表达形式: 【案例八】 背景: 某新建项目正常年份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件某产品,年固定成本为580万元,每件产品销售价预计60元,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估算额40元。 问题: 1.对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计算项目的产量盈亏平衡点和单价盈亏平衡点。 2.在市场销售良好情况下,正常生产年份的最大可能盈利额多少? 3.在市场销售不良情况下,企业欲保证年利润120万元的年产量应为多少? 4.在市场销售不良情况下,企业将产品的市场价格由60元降低10%销售,则欲保证年利润60万元的年产量应为多少?

5.从盈亏平衡分析角度,判断该项目的可行性。 分析要点: 在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发生于未来,所引用的数据也都来源于预测和估计,从而使经济评价不可避免地带有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除进行财务评价外,一般还需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是项目不确定性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公式: 产量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税及附加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单价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可变成本]/设计生产能力(1-销售税及附加税率)答案: 问题1: 解:项目产量盈亏平衡点和单价盈亏平衡点计算如下: 产量盈亏平衡点=580/[60(1-6%)-40]=35.37(万件) 单价盈亏平衡点=[580+100×40]/[100×(1-6%)]=48.72(元/件) 问题2: 解:在市场销售良好情况下,正常年份最大可能盈利额为: 最大可能盈利额R=正常年份总收益额-正常年份总成本 R=设计能力×[单价×(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固定成本+设计能力×单位可变成本) =100×60×(1-6%)-(580+100×40)=1060(万元) 问题3: 解:在市场销售不良情况下,每年欲获120万元利润的最低年产量为: 产量=(利润+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税及附加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120+580)/[60×(1-6%)-40]=42.68(万件) 问题4: 解:在市场销售不良情况下,为了促销,产品的市场价格由60元降低10%时,还要维持每年60万元利润额的年产量应为: 产量=(60+580)/[54(1-6%)-40] =59.48(万件) 问题5: 解: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析如下: 1.本项目产量盈亏平衡点35.37万件,而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件,远大于盈亏平衡产量,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

分析及评价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 本文作者佚名 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因此,该方法也是一份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计划,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 1.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 (1)识别危险,确定安全性关键部位; (2)评价各种危险的程度; (3)确定安全性设计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此外,预先危险分析还可提供下述信息: (1)为制(修)定安全工作计划提供信息; (2)确定安全性工作安排的优先顺序; (3)确定进行安全性试验的范围; (4)确定进一步分析的范围,特别是为故障树分析确定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5)编写初始危险分析报告,作为分析结果的书面记录; (6)确定系统或设备安全要求,编制系统或设备的性能及设计说明书。 2.分析内容 由于初始危险分析从寿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开始,因此,分析中的信息仅是一船性的,不会太详细。这些初始信息应能指出潜在的危险及其影响,以提醒设计师们要通过设计加以纠正。这种分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相应的安全性历史资料; (2)列出主要能源的类型,并调查各种能源,确定其控制措施; (3)确定系统或设备必须遵循有关的人员安全、环境安全和有毒物质的安全要求及其它有关的规定;

(4)提出纠正措施建议,在完成识别危险、评价危险的严重程度及可能性之后,还应提出如何控制危险的建议。 为了能全面地识别和评价潜在的危险,分析中还必须考虑的如下项目: (1)危险物品,例如:燃料、激光、炸药、有毒物、有危险的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等; (2)系统部件间接口的安全性,例如:材料相容性、电磁干扰、意外触发、火灾或爆炸的发生和蔓延、硬件和软件控制(包括软件对系统或分系统安全的影响)等; (3)确定控制可靠性的关键软件命令和响应,例如:错误命令、不适时的命令或响应、或由订购方指定的不希望事件等; (4)与安全有关的设备、保险装置和应急装置等,例如:联锁装置、硬件或软件故障安全设计、分系统保护、灭火系统、人员防护设备、通风装置、噪声或辐射屏蔽等; (5)包括生产环境在内的环境约束条件,如:坠落、冲击、振动、极限、温度、噪声、接触有毒物、静电放电、雷击、电磁环境影响、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 (6)操作、试验、维修和应急规程等。 进行预先危险分析需要如下资料: (1)各种设计方案的系统和分系统部件的设计图纸和资料; (2)在系统预期的寿命期内,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活动、功能和工作顺序的功能流程图及有关资料; (3)在预期的试验、制造、储存、修理、使用等活动中与安全要求有关的背景材料。 4.分析步骤 (1)参照过去同类产品或系统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查明所开发的系统(工艺、设备)是否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2)了解所开发系统的任务、目的、基本活动的要求、包括对环境的了解; (3)确定能够造成受伤、损失、功能失效或物质损失的初始危险; (4)确定初始危险的起因事件; (5)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可能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