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绪论

第一节“历史”、“历史研究”和“历史学”等几个概念

一、“历史”

对于“历史”一词的含义,通常有三种理解。其一,“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如李大钊说:“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历史是亘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的全人类生活”1。又如白寿彝也主张从专业的角度给“历史”以科学的概念,认为有必要明确地规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2。

其二,“历史”是历史学的简称。如我们经常说自己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其实作为一种学科名称,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历史学”。我们同学应该自觉地用“历史学”这个概念来称呼自己所学专业。

其三,“历史”是指历史记载、历史著作。中国古人所说的“史”,在先秦时期,最初是指负责记事的职官,即所谓“史官”,后来主要指对事件的记录(或记注,即历史记载),再后来(可以认为自《春秋》、《左传》,尤其是《史记》之后)又主要指各类历史撰述(即历史著作),如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等。今天仍有人沿用这种理解,如说我们的历史书(历史教材)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全球通史》”等。

在我看来,所谓历史,就是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因此有我们的成长史。每个家族、集团、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因此也就有家族史、集团史、民族史、国家史及人类史。自然界也有自己的演变过程,因此就有自然界的历史。我们人类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也就有思想史。每一种学科,都有其发展过程,因此每个学科也就有自己的学科史,如物理学史、化学史、数学史、史学史、文学史,等等。总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任何事物其实都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有其历史。一切皆过程,一切皆历史。

1李大钊:《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4、82页。

二、“历史研究”

所谓历史研究,就是人们认识事物发展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活动。历史既然是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有其发展演变的规律。这个过程及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记载和其他相关材料来再现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并解释其发展演变的原因,分析其后果——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任务,即所谓“事实”、“解释”和“评价”。但这还远不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揭示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并进而预测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向(这是历史研究的终极任务)。

当然,学者们一般将历史视为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过程,因此历史研究的任务也就被限定为再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由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是更加宽泛意义上的大“历史”,所以我们上面所说的历史研究的任务也自然要宽泛的多。

三、“历史学”

从事历史研究,就需要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历史学就是关于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问或者说学科。我们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历史学”,而不是学“历史”。其他专业的同学要学“历史”(如中国史、世界史等),但我们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历史”(这是我们的最基本的功夫),更要学“历史学”(即掌握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历史研究的理论主要有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前者是关于历史发展本身的理论认识,主要是各种历史观,如唯物史观、英雄史观、神意史观、历史进化史论、历史倒退论、历史循环论,等等。后者是关于历史研究本身的理论,如历史研究的功能、史家素养、史学批评等方面的理论。

历史研究的方法,首先是收集、整理和考证史料的方法,象文献学、版本目录学、史料学、考古学等学科的方法都可以运用;其次是揭示、解释和评价历史事实的的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阶级分析和知人论世等方法;最后是历史编纂学和历史文学等。

四、“历史认识”、“历史著作”和“历史记载”

所谓历史认识,就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历史研究所得的结果。人们的历史认识不一定就能够反映历史真相,它往往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里所说的主观条件,是指历史研究者本人的素养,包括德、

学、才、识等诸方面。客观条件是指主要是指史料,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我们无法直观地去了解它,而只能通过各种史料去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但史料(包括实物的、文献的、影像的、口述的等各类史料)丰富与否、全面与否等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历史真相的反映。此外,时代的政治风气、学术风气也会影响人们历史认识与历史真相的距离。

人们的历史认识,以一定的载体如竹简书、帛书、印刷书、电子书等形式较系统地反映出来,就形成了历史著作。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前人的历史著作,要给以充分的尊重,它是前人心血的结晶,是我们继续前进的阶梯,但却不能迷信,只须将其视为我们继续研究的重要参考。随着新史观的引入,新角度的开拓,新史料的发现,新史法的运用,我们会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讲到历史著作,我们要将其与历史记载区分开来。历史著作反映的是人们主要是历史研究者对于历史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历史研究者的主观认识。而历史记载是人们对于客观历史的文字记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文字史料)。历史记载有当时当事人和旁观者的记录,也有后人的转录。一般而言,自然是当时当事人和旁观者的记录较为可信,但最好能够将当事人的记录和当时旁观者的记录合而观之,并辅以其他史料,后人转录的史料也是重要的参考。当然,无论是当时的记载还是后人的转录,它们也都是文献形式的史料,只是历史研究所依据的重要资料,但并非全部。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是历史研究需要重视的大问题,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鉴别史料的基本功夫。

第二节世界历史的概念和分期

一、“世界历史”的概念

我们这里所谓的世界,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因此,世界历史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所谓纵向发展,是指社会发展程度由低级进到高级的过程,所谓横向发展,是指社会由分散、孤立走向统一、联合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说,所谓世界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分散和孤立走向统一和联合的过程。

当然,“世界历史”,有时也被理解为人们对于上述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所作的主观阐述(这实际上是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有时又被理解为反映这种主观阐述的著作,如《世界史》、《世界历史》、《世界通史》等(这些实际上应该是世界历史著作或者说是著述、撰述)。

研究和学习世界历史,要求我们将世界(或人类社会)看作是个整体,阐述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实际上就是要说明今天的一体化的世界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发展演变规律,将来又会怎样发展等问题。以前,我们的世界历史研究和叙述,就缺少这样一种全局的观念。结果,世界历史就被按照“国别史”或者“区域史”的简单集合来讲述。

二、世界历史的分期

世界历史的发展,本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但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人们往往会将其分为几个大的阶段。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史界就已经将世界历史分成“古代”(Ancient)、“中世纪”(Middle Ages)和“近代” (Modern)三大阶段。这种“三阶段分期法”到了18世纪遂为西方史界普遍采用。后来,又加上了”现代”或“当代”(Contemporary),就成了“四阶段分期法”。不过,这种三分法或四分法都是以政治兴替作为分期标准,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依据。

我们马克思主义史学虽然也对世界历史进行分期,并且也将其分为三阶段: “古代”、“近代”和“当代”,或四阶段:“上古”、“中世纪(又称“中古”)”、“近代”和“当代”,但分期的标准却主要是社会性质(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当然也要考虑人类交往的突破性发展。

我们所说的古代,即从人类产生到公元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之间约几百万年的时间,一般相当于前资本主义时期。这一阶段,世界各地区在社会形态上较为复杂——在亚欧大陆的主体地区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基本上较完整地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但有的地区却仍处在奴隶社会阶段,更有一些地区仍一直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不仅如此,从人类交往的范围来看,这几百万年的时间里,由于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生活在亚欧大陆、中南非洲及美洲三大版块的人类,虽然已经逐步突破了各版块内部江河、高山、草原和沙漠等自然条件的分隔,从而实现了各版块内不同文明间的密切交往,但三大版块之间

的相互交往却由于几大洋和撒哈拉大漠的阻隔而基本没有(也就是说在公元1500年之前,人类的交往只是各版块内部的,全球性的人类交往并没有能够形成)。

到了公元1500年前后,情况不同了: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不仅造成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变革——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推动了人类全球交往的最终实现,世界历史才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的历史,从而进入近代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不仅出现了社会主义社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的交往变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密切——“地球村”这个词,用来表达一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交往现状,应该说是非常贴切的。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历史实际上便进入一个新阶段——当代时期。

第三节世界古代史的下限和分期

一、世界古代史的下限

世界古代史是指人类社会在古代阶段的发展历程。这里所讲的古代阶段,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是指从人类产生到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之间约几百万年的时间。

要说明的是,对于世界古代史的下限,除“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这种观点外,传统上还有几种观点:第一种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说;第二种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第三种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说。

大家知道,划分历史阶段主要是依据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过程。因此,不能以某一年作为一个时代结束或开始的标志。此外,划分世界历史阶段的依据还应当是具有世界全局性影响的历史事件:不仅应当尽可能是对世界范围内社会形态的变化有大的促进的历史事件,而且还应当尽可能是对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的横向联系有大的促进的历史事件。而上述几种说法,第二、三种都是以一具体年份作为分界,显然很机械,容易让人觉得社会形态的变化是一蹴而就的。不仅如此,上述三种说法,都是以一局部影响的历史事件作为世界历史分期的依据:无论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还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抑或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都不可能引起世界全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而且,不会也不可能造成世界各地

区各文明间横向联系的加强。

而我们之所以将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活动作为世界古代史的下限,是因为:其一,新航路开辟活动不仅使萌芽于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向全世界扩张,从而拉开了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的序幕;其二,新航路开辟活动导致世界范围内海道大通,促成全球交往的实现,全世界此后日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在这一点,在新航路开辟前是决不可能的,因为,那时南部非洲、美洲、亚欧大陆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彼此间可以说是相互隔绝、没有联系的,即使有也是偶尔为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往。总之,新航路开辟无论是在纵向发展上,还是在横向发展上,都把世界历史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是世界古代史的下限,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世界古代史的分期

世界古代史从时间上看长达几百万年,往往被学界划分为两个时期:上古和中世纪(又称中古)。一般认为,上古相当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而中世纪,则是指封建制生产关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它是上古和近代、奴隶制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间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全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由相互隔绝,相对闭塞时期到全球交往,海道大通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故以“中世纪”(Middle Ages)称之。这里,“中世纪”的“中”字就表示“过渡”之意。

关于上古和中世纪的分界,传统上主要有几种说法。第一种:330年罗马迁都拜占廷说;第二种:476年西罗马灭亡说;第三种:中国进入封建社会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西晋说等);第四种:罗马奴隶制危机,封建制生产关系产生说。在这些说法中,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一,不应某一年作为两个历史阶段的分界;其二,罗马迁都拜占廷、西罗马灭亡都是局部性的历史事件,并不具备对亚欧大陆历史发展的全局性的影响,更不用说对世界历史的全局性影响了;其三,罗马迁都拜占廷和西罗马灭亡,对于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的横向联系也没有什么大的促进。至于第三种和第四种说法,其虽然是以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作为分期依据的,但“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或“罗马奴隶制危机”仍然是局部性的历史事件,且对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并无甚大的

促进。

目前,学术界一般以公元前后亚欧大陆上的“民族大迁徙”事件作为上古和中世纪的分界。我们采用这种说法。这是因为“民族大迁徙”事件持续几个世纪,在此过程中或大迁徙结束后不久,亚欧大陆上各地区都相继进入封建社会,且此事件对于亚欧大陆上各地区、各文明间的相互联系有着非常大的促进,此后亚欧大陆内部各文明间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人对于东西交往的作用、中国唐朝的威名远播、中印文化交流的频繁,便是此事件后东西中外交往的突出成就。

当然,上述这种划分法仍存在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没有能够从全球这个全局来考虑历史分期。不过,一方面,由于在整个古代时期,并无全球交往,有的只是三大版块在各自内部的交往;另一方面,也由于在整个古代时期,亚欧大陆是全世界人口最多,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因此以亚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作为划分上古和中世纪的分界,应该说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第四节其他相关问题

一、学习《世界历史》课程的作用

《世界历史》课程,主要是说明:今天的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来的,有何经验教训,有何规律性的东西,将来又要向何处去。因此,学习这门课程,其作用或者说意义主要有:

第一,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明确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二,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外交政策和方针。

第三,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世界的各种文化、政治现象和民族关系。今天的世界是昨天、前天世界的继续和发展,今天的各种文化、政治现象和民族关系都有其历史的渊源。

第四,“学史使人明智”。这句话不仅是说: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借鉴古人、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或少犯错误,不走或少弯路,而且是说学习历史,可以锻炼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第五,初步习得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二、《世界古代史》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作导引以及进行课下辅导。

(二)教学方法

1、教的方法

①教师授课时,应开出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或在具体讲授每一章时,列出与其内容有关的参考书目);②要对每一章所涉及的内容作一综述;③在讲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各章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还要就一些问题向学生适当介绍学术界有关的学术观点,以帮助学生课后有重点、带着问题看书;④课下与学生交流,辅导答疑,并要鼓励学生对教师上课时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上课时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不成熟的见解。

2、学的方法

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各章重点、难点问题之外,应根据教师提供的书目,坚持自学看书,看书时应做读书笔记,但读书笔记不应只是简单的摘抄,而应当能反映自己读书时的心得、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和看法。

3、采取上述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维。

4、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自制课件。

(三)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主要采用:上课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包括写小论文)、检查读书笔记、期中教学检查(形式不定),期末考试(一般采取卷面形式,试题既要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核,也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考察应用能力时应特别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

三、主要参考书目

周谷城.世界通史:全三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马克垚.世界历史:中古部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朱寰.世界中古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孙秉莹,赵连泰,冯兴盛主编.世界通史纲要:古代部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孙义学.世界古代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施治生,廖学盛主编.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第1分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第2分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2.

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

彭顺生.中西古代文明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吴于廑主编.大学世界历史地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M].曹未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美)皮特·N·斯特恩斯,迈克尔·艾达斯,等.全球文明史:第三版[M].赵轶峰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美)杰里·本特利,(美)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M].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钱伯斯出版社.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

综述

这里所谓“人类的史前时代”,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原始社会时期尚无文字,自然也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故人们又将这一时期称为“人类的史前时代”。原始社会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始于人类的出现,终于国家产生,长达数百万年(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数千年的时光)。

在极其漫长的史前时代,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而生存条件又十分恶劣,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维持生存。因此,原始先民们集体劳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分配和消费,过着平等、无阶级、无剥削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集体劳动逐渐为分工劳动所代替。于是,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剥削和压迫也就随之而来,在此基础上也就有了阶级对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产生了。国家的产生,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终结,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进入阶级社会。

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大致有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生产工具分期法。早在十九世纪初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就按时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的制作材料,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是指原始社会时期,而由于“石器时代”极其漫长(几百万年),因此学者们复将其分作三个分段:使用打制石器的为“旧石器时代”(——1.5万年前),使用磨制石器的为“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6千年前),而将两者这间的时期称为“中石器时代”(是个过渡时期)。

第二种是摩尔根分期法。1877年,美国学者路易期·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年)发表了他的巨著《古代社会》(Ancient Society)。在书中,摩尔根依据人类生活资料的进步,将人类社会分成“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阶段。其中,“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相当于原始社会。需要说明的是,这点实际上早在摩尔根之前的18世纪就已经由英国学者弗格森提出了。摩尔根的贡献在于,他进一步把“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分

别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小阶段,并列举了各个阶段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发现方面的标志,且有民族学方面的例证。“蒙昧时代”初级阶段始于人类产生终于食用鱼类和火的使用,中级阶段终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高级阶段终于陶器的发明和使用;“野蛮时代”的三个阶段则分别大致对应“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第三种是以生产关系、社会组织的发展变化为依据的分期法。大致有四种意见:其一,两段论,即“原始群”和“氏族社会”两个时期;其二,三段论,即“原始群”、“血缘家族公社”和“氏族公社”三个时期;其三,三段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其四,两段论,但认为人类原始社会只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第一节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

一、人类的起源

(一)人猿相揖别——从猿到人的过渡

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古往今来,人们都在力图搞清楚这个问题。西方的上帝造人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说,等等,这些创世神话都是先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探索的反映。(世界上还有哪些关于神造人的创世神话?)

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在其所著《动物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科学假说,但没能给以系统的论证。这项工作由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完成了。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1871年,达尔文又发表了《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从进化论的角度说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他的理论已经为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所证实。

1876年,恩格斯发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人类起源和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规律,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他认为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解放出来

使用天然的石块和木棒,并采集植物,捕捉小动物,最后终于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影响到身体构造上的一系列变化,而大脑和感觉器官也日益发展,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在这一著名的论文中提出了三个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学概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攀树的猿群是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而完全形成的人则是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

1、“攀树的猿群”

学者们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可能是原上猿、埃及古猿和森林古猿。

原上猿化石于1911年在埃及的法雍地区发现,经鉴定,其生存年代可能在距今3500万年-3000万年前。

1966-1967年,在法雍地区又发现了一个古猿化石,有完整的头盖骨,生存年代大约在距今2800万年-2600万年前,名之曰“埃及古猿”。

比埃及古猿更晚的是森林古猿,其化石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后来在欧亚非三洲都有发现,其生存年代距今大约2300万年-1000万年前。

2、“正在形成中的人”

森林古猿后来发生分化,至少分出两支。一支继续生活在森林里,并繁衍到现代,成为黑猩猩、大猩猩等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则由于气候的变化而下到地面生活,逐渐学会直立行走,逐步地向人类方向发展,成为早期人类的祖先——“正在形成中的人”。

“正在形成中的人”的可能代表是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

腊玛古猿,其化石由美国学者刘易斯于1934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北部的西瓦立克山地,后来在亚非欧各地都有发现(我国的云南禄丰地区也发现有同类化石),生存年代距今大约1400万年-700万年前。

南方古猿,其化石最早于1924年发现于南非汤恩,是个幼儿的头骨,命名为“汤恩男孩”。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距今大约550万年-150万年前,人类学家一致认为其是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南方古猿成群而居,完全在地面生活,手脚有了分工——用双足直立行走,用手采果、筑巢和使用天然木棒、石块等御敌,平均脑容量接近500毫升,脑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可能已经有了语言能力。

3、“完全形成的人”

经过长期反复的磨炼,南方古猿的手变得日益灵巧,终于由使用天然工具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意味着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开始,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因此,可以说当南方古猿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的时候,便成为了“完全形成的人”,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结束了。时间大约在距今300多万年。

(二)人的进化

人类在脱离了动物界,成为“完全形成的人”以后,其体质特征仍在继续发展、进化。我国学者将这个发展进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最早的人属、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1、最早的人属(又称早期猿人)

南方古猿在长期与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地能够制造工具,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从而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称作“最早的人属”或“早期猿人”。

最早的人属的可能的代表,其一是“KNM—ER1470号”人,其化石于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彼弗拉发现,是一块头骨,脑容量约775毫升,定年约290万年前。

其二是“能人”,其化石于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的奥杜瓦伊峡谷陆续发现,年代距今约180万年前,能人的脑容量680毫升,能够使用打制的很粗糙的大型砾石工具(主要是砍砸器),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由石英制成的工具。

补充知识:中国的巫山猿人,也是属于早期猿人类型。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巫山人的生存年代距今200万年前,是目前所知亚洲最早的古人类。

2、直立人(又称晚期猿人)

由最早的人属发展而来,生存年代约在170万年前到25万年前。代表有印尼的“爪哇人”、德国的“海德堡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又称阿特拉人)、中国的北京人等。此外,肯尼亚的KNM-ER3733号人、KNM-ER992人、

KNM-ER3228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的OH9号人、OH28号人,德国的海德堡人、比尔钦斯勒本人,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人,我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和县人,等等,也都属于直立人。

其中,印尼的“爪哇人”化石于1890年发现于印尼爪哇岛的特里尼尔附近,故名“爪哇人”。其年代约80万年前,脑容量800毫升,是最早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同最早的人属相比,直立人的体制特征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其脑容量有所增加(约在800-1200毫升之间),可能已经有了人类的有声语言,身高约160厘米(南方古猿平均身高140厘米),下肢结构已经与现代人类十分相似。

3、早期智人(又称古人)

早期智人由直立人进化而来,生活年代大约是距今30万年或25万年前——4万年前。其代表是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化石于1856年发现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城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中,故名)。目前,在欧亚非三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达70多处,如德国的斯坦因海姆人(距今20万年-30万年前)、英国的斯旺斯孔布人(距今25万年前)。我国的马坝、长阳和丁村人都属于早期智人类型。

早期智人在体制形态上已经同现代人接近,脑量在1300-1750毫升之间,中等身材,体质粗壮。与晚期智人相比,手的灵活性不够,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对握程度较差。

4、晚期智人(又称“新人”,“现代智人”)

晚期智人(新人)生活的年代大约是距今4万年前——1万年前。晚期智人的化石不仅广泛分布在欧亚非三洲,而且在大洋洲和美洲都有发现。代表性的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化石于1868年法国多尔多涅区的莱塞济附近的克罗马农山洞,故名)、印尼的瓦贾克人、中国的柳江人和资阳人等。

晚期智人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颏明显,在体质特征上与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已经开始形成。人种是有共同起源、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或者说是具有与其他人群相区别的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群)。人类学家根据肤色、眼睛、毛发、鼻型、身体比例等外部差异,将人类分成三大人种,即蒙古利亚人种(黄色人种)、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

和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也有分成四大人种的,即前三种加澳大利亚人种(棕色人种)——实际上澳大利亚人种是从尼格罗人种中细分出来的。人种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对人类长期影响的结果。要说明的是,人种的差异只是外部形态上的差异,各人种之间其实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大家都是一个共同的物种——人类,都是这个物种在长期隔离情况下适应特定地域内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变种),因此并无什么优劣之分。

二、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经济生活

(一)工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是指人类产生到1万5千年前这个漫长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故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早期,约自人类出现——约二、三十万年前,约相当于早期猿人(能人)和晚期猿人(直立人)阶段;旧石器时代中期:约自二、三十万年前——约四、五万年前,相当于早期智人(古人)阶段。旧石器时代晚期:约自四、五万年前——一万五千年前,约相当于晚期智人阶段(新人阶段)。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始祖以砂岩、石英、砾石等为原料,通过锤击、砸击等方法制作石器,主要是砍砸器和手斧。其中手斧出现的较晚,是在直立人阶段(晚期猿人阶段)出现的,著名的有法国的“舍利文化手斧”和“阿舍利文化手斧”。手斧是一种多用途的工具,它既可用来切削东西,也可用来挖掘块根或打击野兽,所以有人称之为“万能工具”。这一时期(约相当于直立人阶段),人类在狩猎中已经开始使用木予,在英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克拉克当遗址中曾经发现一段紫杉木的木矛,德国莱林根阿修尔文化层中也曾发现一根用石器削制的紫杉木矛。

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制作技术有了进步:发明了用石砧(zhēn)打制石器的方法,石器的形状更为规整和多样。典型的有:欧洲穆斯特文化的小型尖状器、刮削器,中国丁村文化的大型石器。在狩猎中开始使用飞石索(由石球和索结成)。骨器开始使用(在欧洲的穆斯特文化层中发现粗制的骨针,说明当时人类可能已经能够使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但使用的比较少。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工具制作技术有了新的进步。石器制造除了继续采用打击、琢削的方法外,还发明了压削(打制石片,压削成石叶,然后制成工具)

的方法,石器形状更为精确、美观,石器也更加适用。使用压削技术可以制成多种工具和武器,如切割器、刮削器、端刮器、雕刻器、石矛、石刀等。这一时期,磨制石器的方法也出现了,在澳大利亚阿南姆兰半岛,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磨制石斧(距今约2.2—1.8万年前,刃部磨制,器身为了方便装柄而打成细腰和作出凹槽的石斧)。骨器、角器广泛流行,有的骨器、角器、石器还装上了木柄,成为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如带柄的石斧、石标枪、石予以及鱼叉等。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的出现,是原始人类技术发展的重要成就。

(二)火的使用及其意义

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一项最伟大的成就。

1、原始人用火的遗迹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能用火。在非洲肯尼亚的切萨瓦尼亚发现了40块火烧过的粘土碎块,其年代约为142万年前,这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用火遗迹。此外,在法国马赛的埃斯卡尔洞穴,发现了75万年前的木炭和灰烬;约60-70万年前中国北京人已知使用火,洞穴中有大量的用火遗迹,灰烬厚达6米,出土了大量因烧灼而变色、破裂的石块、骨骼,甚至还有木炭。

原始人最初使用的是自然火,他们可能自喷发的火山或在被雷击而燃烧的树林中见到火,并将火种保留下来。后来,逐渐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例如钻木取火,中国古代就有钻木取火的传说:有燧人氏钻木取火、有伏羲氏钻木取火、有黄帝钻燧生火等。

2、火的使用的巨大意义

火的使用,是原始人所获得的第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标志着一个飞跃的突进。它的意义要比近代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使用乃至原子能的应用更为巨大——它是人类控制自然界的起点,它使人类最终从一般动物界中分离出来。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盛赞原始人“火的使用”,他指出:“尽管蒸汽机在社会领域中实现了巨大的解放性变革,……,但是,毫无疑问,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蒸汽机远不能在人类的发展中引起如此巨大

的飞跃。”3

火的使用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意义,是因为:

第一,使用火,使人类可以生存下来。火的使用,使人获得了一种防御野兽和捕食动物的手段,通过使用火,人可以吓走野兽,保护自己的安全;人们还可以手举火把围捕大型动物,将动物驱赶进陷阱,或驱赶到悬崖摔死,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类获取“肉食”的机会。火的使用,还使人获得了一种御寒手段,使人能够顺利度过几次冰期而生存下来。

第二,火的使用,有利于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进化。使用火,人可以吃熟食,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状态。

第三,火的使用,有利于原始人活动区域的扩大。最终形成了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各民族、种族。

第四,火的使用,有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原始人的“刀耕火种”(烧荒),“陶器”的制造,金属的冶炼,……,都离不开火。

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里也指出:“火的控制产生了根本而深远的影响。把人类祖先从本身能量供应极有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类祖先得以经历冰河时代而辛存下来。火的使用使大量过去不能吃的块根植物和植物的种子成为熟食,从而大大增加了食物来源。火的使用也使原人有可能冲出过去无法离开的温暖的大草原,分散到全球各地。——火的使用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仍可感觉到。”4

(三)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采集和狩猎生活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过着以获取天然食物为主的生活,即采集植物的果实和块根,狩猎动物(初期是一些小动物如昆虫和蜥蜴等,后来是一些大动物),以这些作为他们的基本食物。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狩猎采用的是围捕或叫围猎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很多人一起用石头、木矛、火把、喊叫来惊吓野兽,使它们不断奔跑,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力竭倒下,或者将野兽驱赶向悬崖,让它们摔死。用这种方法甚至可以猎取到成群的大动物。在欧洲旧石器时代一些大崖壁下的遗址中曾经发现成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4页。

百成千的大动物遗骨,这应该就是当时的狩猎者围猎的结果。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开始利用陷阱来捕捉野兽,这在法国方哥默洞穴的壁画中得到了证实。

狩猎对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原始人提供了最大的肉食来源,使人们得到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重要的营养物质,促进了原始人的大脑进化和体质的发展。然而,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狩猎活动的成功也就带有极大的偶然性,无如采集植物的果实和根茎稳定、可靠。因此,在整个旧石器时代,采集经济在原始人的经济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情况,对于社会结构也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什么样的影响?请思考。

三、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和迁徙

(一)旧时期时代人类居住形式的变化

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有一个可供遮蔽风雨、抵御野兽的地方,自然也就有一定的居住形式。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形式经历了一些变化。

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一般是生活在天然的洞穴中,岩厦也是其天然的隐蔽所。可能还有巢居(有巢氏的传说)。

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人类的居住形式,除洞穴、岩厦外,还有棚屋。比较有名的如法国尼斯附近30万年前的德拉?阿马特居住遗址,这一遗址有几个长约8—15米,宽约4—6 米的椭圆形棚屋,棚顶由一些直径约7厘米的树干搭成,基部还有一圈石块加固,棚屋里面有柱子作为支撑,中央还有火塘。类似的居住遗址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也有发现,基辅附近的梅日里奇遗址发现了15000年前的五间房屋,由猛犸的长牙和肋骨搭成人字形的屋架,然后盖上猛犸皮,屋内也有火塘。顿河边上的柯斯钦基房屋遗址也是很有名的。

(二)人类向美洲及澳洲的迁徙

人类最初主要分布在东非、南非和亚欧大陆上,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美洲和澳大利亚也都有人类居住了。

1、人类向美洲的迁徙

美洲的最早居民从哪里来?关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者同意这么一种说法,即是从亚洲的东北部经由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东北部,然后渐渐分散至整个大陆

5。但对于人类进入美洲的具体时间还存在着分歧。

有学者认为人类早在四万年前就已经来到北美。那是白令海峡存在着干燥的陆桥(北美威斯康星冰期在四万年前至三万五千年前第一次出现,两万五千年前至一万四千年前第二次出现,当时的海平面较低),亚洲大陆古代的猎人们为了追捕猛犸等大型哺乳动物,可能在四万年前跨过陆桥来到北美,然后从阿拉斯加越过加拿大徙居到北美平原。这种说法的证据是塔布尔人头骨化石。该化石是一具幼儿头骨,于1961年发现于加拿大埃尔勃特(艾伯塔)省的塔布尔,定年四万年前。

但也学者怀疑塔布尔化石定年的可靠性,因此认为人类来到北美是在两万五千年前到一万年前这段时间,但也不排除比这更早的可能性。

2、人类向澳洲的迁徙

澳大利亚最早的人类化石是蒙戈湖人,是一男一女两具骨骼,定年为三万二千年前。其次是凯洛人,化石是一具男性头骨,定年三万年前。通过研究,有人认为蒙戈湖人和凯洛人是爪哇直立人的后裔,但也有人认为凯洛人头骨与中国柳江人相似。

现在有较多的人认为,人类移徙到澳洲的时间至少在五万年前,甚至可以提早到七万年前。其比较可能的迁徙途径,是由中国华南出发,经东南亚逐渐迁入澳大利亚。那时的海平面较低,澳洲和新几内亚是相连的陆地,迁移者从由东南亚乘船(独木舟)到达新几内亚,然后到达澳洲。

四、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组织形式——母系氏族公社

关于最早的人类社会,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可以说明,只能通过间接的材料进行推测。一些学者认为杂交的原始群(或原始人群)就是人类最早的组织形式。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杂交的原始群是从猿到人的过渡群体,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应是血缘家族。在血缘家族中,婚姻按班辈划分,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互为夫妻,而不同辈份之间的婚姻则被禁止。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公社。其存在的时间大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不过,血缘家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也只是19世纪美国学者摩尔根根据夏威夷人的亲属称谓提出的设想,在考古材料中尚得不到实际的例证,所以也有的学者不同意摩5美国学者萨穆埃尔·莫尔顿和瑞士学者路易斯·阿加西斯等人认为,美洲的印第安人是土生土长的,甚至

尔根的推论。说明:无论是原始群杂乱的两性关系,还是班辈婚,都是原始社会初期人类脱离动物界不远,而交往范围又极端有限的情况下自然发生的。而班辈婚的出现并取代原来的杂乱状态,则是与生产劳动中的自然分工有关。

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随着人类交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产生了族外群婚。所谓族外群婚,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的婚姻形式,又称“普那路亚”(Punaluan)群婚,是指一个族团的一群兄弟与另一个族团的一群姐妹通婚,互为对方共同的夫和共同的妻。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族外群婚的族团,就是氏族。两个或多个相互通婚的氏族组成部落。至少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起,族外群婚就已经取代了族内婚(班辈婚),氏族取代了血缘家族成为原始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单位,零星地散落在世界五大洲适于人类生存的广大地区。

最初,氏族是按照母系来计算的,妇女在氏族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被称为“母系氏族公社”。这样说是有理由的。第一,旧石器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很低,又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血亲的系统只能按母系计算。第二,在经济生活以采集经济为主的情况下,妇女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必然要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发现许多妇女小雕像,说明女性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第四,在民族学的资料中,绝大多数父系氏族保留着母系氏族的遗迹,但在母系氏族中却从未发现过父系氏族的遗迹,这也可以说明母系氏族的产生必然早于父系氏族。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

一、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我们所说的这个过渡,在考古学上称作“中石器时代”,年代上约相当于距今一万五千年前至约一万年前左右。关于中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参见教材第10-11页。

在中石器时代,出现了几个有利于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一,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随着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北欧为魏舍尔冰期,阿尔卑斯山区为伏尔姆冰期,北美大陆为威斯康星冰期)的结束,冰河开始溶化,冰川后撤,全球气候转暖。欧亚两洲的冰原地区被森林和草原所取代,在非洲,全球冰期时的多雨气候转为干旱气候。植被和动物群也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