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公共利益及其本质属性

论公共利益及其本质属性

论公共利益及其本质属性
论公共利益及其本质属性

论公共利益及其本质属性

胡象明1,董琦2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3;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学术界关于公共利益是否存在的分歧,其关键在于对公共利益界定的方式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到卢梭再到当代的社会科学家,从他们的理论中都可以找到有关公共利益理念的影子。对公共利益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道德原则向具体个体的共同福利转变的过程。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公共利益的本质。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不仅仅体现在其抽象的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方面,而且还要具体体现在具有物质形态的公共产品的非排它性上。不论从管理者的立场看还是从公众的立场看,公共利益都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关键词:公共利益;本质属性;公共管理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62(2006)01-0079-07

收稿时间:2005-11-18作者简介:胡象明(1959-),男,湖北崇阳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兼职

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行政、

公共政策。为了弄清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我们首先有必要弄清利益的内涵。所谓利益,是指人们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处于稀缺状态的客观对象的占有程度。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对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稀缺的客观对象的占有关系。谁对这种与需要有关的稀缺对象占有得越多,谁的利益就越大。在一个利益十分复杂多样的社会里,有没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利益呢?对此有2种不同的答案。多数学者认为,一个社会存在着超越各种私人利益累积或局部利益总和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以各个利益主体的认识不同而有所改变。与此相反的观点以杜鲁门为代表,他指出

,“如果撇开形形色色的团体利益,就没有什么抽象的公共利益。利益团体在人民和政府之间提供了必要的联系纽带,无数集团追求它们自身利益的

过程就是公共利益得以确定的过程”[1]。

从表面上看,这2种观点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公共利益,但究其根本,它们分歧的关键是公共利益的界定方式。公共利益是客观存在,但它同样离不开人的认识水平。可以说,公共利益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判断的统一。在权力集中的社会里,统治者个人或群体握有解释或判断公共利益的特权,可以就某些重大问题迅速做出决策,从而保证决策的高效。但这样的决策只是少数人的判断,难免在重大

问题上出现失误,那样反而损害了公共利益。从历史和现实中看,专制政权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做出决策,有些高效的决策更容易损害公共利益。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1公共利益概念的历史考察

早在古希腊社会,特殊的城邦制度造就了一种

“整体国家观”,这种观念不仅长期贯穿于古希腊政治思想史,也影响到中世纪。亚里士多德在把人界定为政治动物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人看作是他那个特定社会整体的一部分。他以手足和全身的关系为例指出,如全身毁伤,那么作为身体的组成部分的手和足也就无从发挥其作用了。与整体国家观相联系的是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被视为一个社会存在所必需的一元的、抽象的价值,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看作是最高的社团,其目的是实现“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在现实社会的物化形式即为公共利益。亚里士多德以此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依绝对公正的原则来判断,凡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各种政体就都是正当或正宗的政体;而那些只照顾统治者们的利益的政体就都是错误的政体或正宗政体的变态(偏离)。[2]”

将公共利益看作共同幸福,这一思想突出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方面,

但在共同体时

代,由于强调整体利益优先于个体利益,公共利益同样会沦落为取缔个人利益的借口。与共同体相伴

三卷第一期

二○○六年一月

Vol.3No.1Jan.,2006

共管理学报

79

公共管理学报第三卷

第一期

○○六年一月Vol.3No.1Jan.,2006

生的公益理念一直延续下来,在近代启蒙思想家乃

至当代社群主义(又译共同体主义)中都可以找到

它的影子。比如近代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唯有公

意才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即公共幸福,来指

导国家的各种力量;因为,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

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那末,就正是这些个别

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3]”在卢梭

看来,公意永远是公正的,它只着眼于公共利益,且

并非所有人的利益,即并非

“个别意志的总和”,也

不是摆脱了所有利己之心和自我主义的独特的个

人意志。可见,卢梭是把公意看作是始终如一、不可

改变、不可能被消灭或被腐蚀的理性实体。实际上,

在前工业化社会,始终存在一种强烈的将公共利益

“好的生活”结为一体的倾向,人们往往根据某种

至善或

“好的生活”来定义公共利益,即无论自觉与

否,这个社会里的人们对什么是

“好的生活”,什么

是幸福都有大致相同的理解,这种共同理解也就大

致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古代社会没有给个人独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

许个人得到保护,它完全吞没了个人。个人作为一

个人,同时作为一个

“私生活中的自我”,理应受到

尊重的观念来自于基督教,并经文艺复兴、新教和

现代自然法学派得以发展,到19世纪这一原则才

获得普遍胜利。当一种支配性的目的分解了、歧异

了,人们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必然会发生变化。近现

代许多思想家把国家看作是

“一群自由人为享受公

共利益而结合起来的团体”,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

护私有财产。熊彼特(Schumpeter)就坚持认为:“不

存在什么全体人民能够同意或通过理性论证的力

量能够同意的被出色地决定的共同的幸福那样的

东西。”因为,“对不同的个人或集团而言,共同的幸

福势必意味着不同的东西。[4]”这一观念尽管有片面

之处,但至少揭示出历史发展的一个事实,即现代

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分野。这种分野并不在于人们中

间是否存在差别——

—在任何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差

别都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在于对待这些差别的态

度:传统社会的态度是抑制和消解这些差别而使人

们的价值观念趋于统一,从而也就可能用一个类似

“公共利益”的根本价值观念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

行为;而现代社会接受和承认人们在价值观念上的

差别,或至少把这种差别状态视为将持久存在的、

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状态,这就要从根本上放弃以一

“好”来定义

“公共利益”的办法,而要把社会公共

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重新思考。

18世纪欧洲的个人主义者都把“自爱”、

“自我

利益”描述成人类社会运作的

“普遍动力”。亚当?斯

密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市场这只

“看不

见的手”的作用,认为个人利益会在市场机制的作

用下自动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这是最为典型的自

由主义公益观,直接影响了资本主义早期的消极政

府理论和放任主义的政府政策。功利主义公益观也

是一种近代观念,以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它

的口号。在此,幸福不仅是从总额上衡量,也从享受

它的人数来衡量。按照这一原则,似乎强调的是多

数人或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然而,在功

利主义者看来,社会是由各个被认为是其成员的个

人所组成的,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自然而然

地在增加整个社会的利益。个人利益是公共利益的

基础,损害了个人利益也就损害了公共利益,实际

上仍然是把个人利益推到至高无上的极端地位:惟

有个人利益是现实的利益,不能为他人幸福而牺牲

个人自己的幸福。19世纪以后兴起的新自由主义

逐渐放弃了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的主张,提出国家

应对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和限制,并在坚

持个人有权追求自我利益和个体自由的基本立场

的同时,考虑作为个人自由的条件的公共利益。罗

尔斯倡导

“差别原则”,试图通过对弱势集团的补偿

来纠正历史的不公正。这表明,人们对公共利益的

理解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公共利益不能被

理解为个人利益的简单聚合,也不能仅仅为社会中

一部分成员占有和享用,而必然要表现为社会全体

成员从社会整体繁荣与进步中普遍受惠。

由此我们看到,对公共利益的理解,经历了一

个从抽象的道德原则向具体个体的共同福利转变

的过程。公共利益的歧义不是由于表达的含糊引起

的字面意义上的差异,而是一个复杂观念的不同侧

面。在为公共利益下一个总体定义之前,我们可以

先从反面为公共利益确定一些基本原则。首先,公

共利益不能被认为是个人欲望和要求的总和。我们

从经验中得知,个人的一些利益是同政治社会的利

益相对抗的,而且人们有做出侵损公共福利的行为

的倾向。公共利益的判据是社会的长远需要,而且

这个社会包含的范围越大,判据越具有支配性。第

二,我们也不能同意将公共利益视为政府当局所作

的政策决定。政府官员可能会误解社会利益,可能

会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时犯严重错误并可能将

国家之船引向覆灭和灾难之渊。因而,把统治当局

的希望和行为视为公共利益的自动表述而不考虑

80

象明论公共利益及其本质属性

它们给社会带来的后果,是不可取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公共利益呢?许多人(包括绝大多数政治科学家在内)认为,提出一个能被普遍接受或关于公共利益概念的客观定义是不可能的,尤其不可能用实质性的词句为公共利益下定义。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为公共利益确定一个大致的涵义。事实上,研究公共利益时有2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1)公共利益是抽象的(虚幻的)还是现实的(具体的)?(2)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完全一致吗?围绕这2个问题,下面将在区分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概念差别的基础上,界定公共利益的本质内涵;进而力图阐明公共利益乃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2对“共同利益”的概念辨析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

概念。2者在词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通常所说的“共同利益”有2个英文词与其相对应,即Com-monInterest和GeneralInterest。按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Common在被解释为“共有的、共同做的、共同受到的”时,是指“2个人或更多人,或者是团体、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东西,所做的事情,或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而General则被解释为“普遍的、全面的”,

此时它指“影响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事物)”[5]

可见,“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

“多数人”可能是指2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2种指代关系。

2.1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

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

因而可以

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1)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分析其共同利益的属性;(2)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2.1.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

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内容。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

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

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

“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比如,人们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感受到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共同体安全受到威胁时,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否认共同体安全乃是最大的共同体利益。再比如,在追求共同体利益的过程中,共同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被“无意”地破坏了,此前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外生的”自然环境也是共同体利益;当共同体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或威胁时,保护自然环境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共同体利益。可见,形式上的共同体利益并不能抹杀那些客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潜在共同利益。这表明,共同体利益并不否认差异性和客观性,它既包括形式上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客观的“普遍利益”。

2.1.2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

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影响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

JournalofPublic

Management

81

公共管理学报第三卷

第一期

○○六年一月Vol.3No.1Jan.,2006

共的”或是

“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

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2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

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

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

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

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

别”[6]。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

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选择理论

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

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

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

“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

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

“公共利益”乃是社会

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

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

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

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2.1.3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

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

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

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层级共同

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

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2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

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

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

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

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

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

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

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

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

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

“共

同体利益”的措施。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

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

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

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

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

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

通常所说的

“部门利益”和

“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

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

“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

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

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

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

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

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

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

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

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

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

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2.2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

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

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

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3种

利益内容,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

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

“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7]。对此我们可以进一

步地引伸:

2.2.1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

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

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

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

“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

“第三种

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

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

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

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

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

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2.2.2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

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

化,那么其所产生的

“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

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

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内容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

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

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

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2者同时发生变

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2

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

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

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

82

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3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8],尽管2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2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

“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做出概念上的界定。

3.1公共利益的内涵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ublic意味着

“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

“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5]。在这里,公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公众组成的群体可以看作是共同体。因此,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

“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现代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

“治理(Government)”概念的提出都表

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10]4;非政府组织和

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3.2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

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

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

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

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

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3.2.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

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

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

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

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

确地意识到。

3.2.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

会共享性。这可以从2个层面来理解。(1)所谓社会

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

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2)所谓共享性既是指

“共有性”,也是指

“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

“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2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

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

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

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

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9]26。如果将非排他

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

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

“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

“共同受益”

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

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

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

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

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

83

公共管理学报第三卷

第一期

○○六年一月Vol.3No.1Jan.,2006

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

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

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

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

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

际公共物品的例子[10]131;(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

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

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

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

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

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

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

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

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

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

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

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

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

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

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

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

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

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以确保公共利益的有

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4公共利益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

公共管理研究通常有2种截然不同的立场:管

理者的立场和公众的立场。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

公共管理研究主要关注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和维

护者的公共部门,如何才能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

管理。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管理研究主要关注

“公民怎样才能从政府那里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

西”[10]。显然,这2种立场都没有脱离公共利益这个

核心问题:前者以

“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和服务于公

共利益”为焦点;后者以

“公共利益是怎样被实现

的”为焦点。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前一种主张所说

的公共利益多半是抽象的,而后一种主张则意指现

实的公共利益,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

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

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

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

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2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

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

管理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

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裨益

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

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

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

心内容。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

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

—非政府组织、

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

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

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

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

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

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

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

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

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

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

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

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对这

一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

的有限性。基于这2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

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公共

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

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

经验都贯穿着

“政府不必是唯一提供者”的多元化

主体信念。这一信念应当这样理解:

(1)政府的有限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所有

的公共物品。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

织的合作性伙伴关系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通过

多种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基础。

(2)政府虽然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但政府的

某些传统责任和职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某些公共

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也就是说,主张多元化供

给并不能全盘否认政府的作用。政府毕竟是最核心

的公共管理主体。

(3)这一信念意味着政府不必直接提供某些公

共物品,它可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

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供给,也可能通过集体购买

84

参考文献:

[1]刘尚希.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5:23-31.

[2]张春霖.如何评估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0(2):66-71.

[3]丛树海,郑春荣.国家资产负债表:衡量财政状况的补充形式[J].财政研究,2002(1):39-41.

[4]刘尚希.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初步分析[J].管理世界,2002(5):22-32.

[5]丛树海,李生祥.我国财政风险指数预警方法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4,6:29-35.

[6]裴育.构建我国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3(9):26-29.

[7]张志超.财政风险——

—成因、估测与防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39-276.

[8]美国政府会计委员会(GASB).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汇编[G].马如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600-620.

[9]BEMER.TheRelationshipsbetweenFinancialReportingandtheMeasurementofFinancialCondition[R].[s.l.]:[s.n.]

GASBResearchReport,1992.[10][美]危尔逊,卡特鲁斯,海.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12版)[M].荆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23-465.

[11]美国联邦会计准则顾问委员会(FASAB).美国联邦会计概念与准则公告[R].陈工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3-47.

[12]BROWNKW.The10-pointtestoffinancialcondition:towardaneasy-to-useassessmenttoolforsmallcities[J].

GovernmentFinanceReview,1993(12):21-26.

[13]CICAscorecardratesnation’sfinancialcondition[J].CAMagazine,2001(6/7):50.

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样,政府既不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也能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可见,政府的核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种核心作用还表现在它为其他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在这里,其他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利他性、自愿性的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虽然也参与其中,但其营利性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上升为公共管理主体。由此可以认为,公共管理主体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这也是与国外公共管理仅仅聚焦于公共部门相区别的一个标志。这种制度化的途径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了组织基础。同时,以公众为立场并不代表公众只是被动的、挑剔的消费者,因而也并不是与公共管理主体相对立的群体。既然公众可以从公共物品中

“共同受益”,他们也应该付出相应的

“代价”。除了以税收等方式集体地购买不特定的公共物品之外,公民参与也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集体表达利益需求的途径,也是与公共管理主体合作从而降低管理成本的方式。

综上所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公共管理都应该以公共利益为核心。而研究立场从管理者向公众的转变则要求公共文化的转型。新型的公共文

化同样需要关注公共利益这个本质问题,需要关注

政府的公共管理,但更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主体

体系、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这是现代

公共管理的战略性管理框架。

参考文献:

[1]WOLLP.AmericanGovernment:ReadingsandCases[M].

[s.l.]:Little,BrownandCompany,1984:279-280.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32.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5.

[4][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79:314.

[5]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4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6]MATHASEND.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J].

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1999,2(1).

[7]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60-61.

[8]陈庆云.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0(8):37.

[9]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4.

[10]FRANTH.Usefultowhom?Publicmanagementresearch,

socialscience,andthestandpointproblem[J].International

PublicManagementJournal,1999(2):324.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

!!!!!!!!!!!!!!!!!!!!!!!!!!!!!!!!!!!!!!!!!!!!!!!!!!!!!!!!!!!!!!!!!!!!!!!!!!!!

(上接58页)

85

(12)TheAnalysisofContractandTenderGrantedbytheConcessionforGovernmentInvestmentProject

——

—ExampledbyNanjingChannel

QianWei,SongYan?71?(InstituteofEconomics&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ofSciences&Technology,Nanjing210094,China)AbstractID:1672-6162(2006)01-0071-EA

Abstract:ThetextdescribesthebuildandoperationofthechannelthatbestridesYangtzeRiverinNanjingareaasanexample,andthenconstructsanequilibriummodelinallusiontothesystemofpublicbiddingforprojectandoperationcontractarrangement.Inthelast,thetextanalysesandreviews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Bytheanalysisoftheattorney’saction,thetextprobesintotheequilibriumchoiceandoutputperformanceoftheattorneyundertheconditionofpredigestion,andopenouttheinfectionmechanism,aimedtoincreasingtherevenueofthegovernment,increasingthegovernmentreportandvisualize,maximizingresourceusing,economizinggovernmentsaving,reducingwasteandsatisfyingthedemos’demand,ect.

KeyWords:theGovernmentFranchise;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theSystemofPublicBiddingforProject;ContractArrangement

(13)OnPublicInterestanditsIntrinsicAttribute

HuXiangming1,DongQi2?79?

(1.SchoolofPublicManagement,Beihang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2.SchoolofEconomics,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AbstractID:1672-6162(2006)01-0079-EA

Abstract:Whethertheissueonpublicinterestisindiscussion,thekeyofdivergenceliesindifferentwaysofdefiningpublicinterest.FromAristotletoRousseautillmodernsocialists,thetraceofpublicinterestcanbeseenintheirtheories,goingthroughtransformationfromabstractmoralprincipletoconcretelyindividualcommoninterest.Thetwoconceptsof"PublicInterest"and"CommonInterest"canbeeasilyconfused.Therefore,i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canbeclearlyunderstood,itwillbeusefulforunderstandingtheessenceofpublicinterest.Theessenceofpublicinterestnotonlyisembodiedinitsabstractobjectivity,butalsoneedsconcretelyembodyinginno-exclusivenessofpublicproductswithsubstancemodality.Nomatterfromthepositionofmanagersorfromthepositionofthepublic,publicinterestisthecoreofpubicmanagement.

Keywords:PublicInterest;IntrinsicAttribute;PublicAdministration

(14)TheMathematicalModelonInstitutionofBehaviorControlandStrengthLevelofInstitution——

—AnalysisontheEfficientConditionsoftheInstitutionof"SuspectedorInnocent"

SunShaorong?86?(CollegeofManagement,ShanghaiUniversity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AbstractID:1672-6162(2006)01-0086-EA

Abstract:Foralongtime,mainresearchingareasoftheinstitutionofbehaviorcontrolarepolitics,institutioneconomics,law,historyetc.Butmathematicmodelsareseldomapplied.Takingtherealapplicationof"suspectedorinnocent"inmanagementforexample,thispaperdescribesresearchmethodssuchasthedescriptionoftheprobabilityofinstitutionrewards,thedescriptionofgametheorytreeandthedescriptionofmathematicalmodelofefficientconditionsofinstitution.Especially,thepaperpresentstheManagementJournalofPublicABSTRACTS111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一、智力与思维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是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智力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智力定义。 西方心理学家对智力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是把智力看成是理解和推理的一般能力; 一种是把智力看成具有正相关的各种特殊能力的总和; 一种是把智力看成以抽象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各种特殊能力的总和。 智力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而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如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涉及的方面)、多侧面、多层次(智力的二维结构模式、智力的内容、操作、成果的三维结构模式)的复杂结构。 瑞士心理学家始终坚持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使人与环境取得平衡,这种适应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的结构。 思维分成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过程。思维在动作中展开,动作停止思维随之停止。例如,电脑维修人员修理电脑时,动作思维是种重要的思维形式。3岁前儿童基本是直观动作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头脑中的各种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朱智贤) 1、小学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的时期,主要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生思维形式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象思维的全部“消亡”。低年级小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中、高年纪的小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同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 “即使是只要求儿童进行对抽象的数进行运算的项目,儿童往往会借助只管的图象来求解答;当解题遇到困难时,这种现象更为常见。”(心理学家刘范) 2、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是思维发展过中的“飞跃”、“质变”。 这个转折期一般认为在四年级(约10——11岁),如教育条件适当,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林崇德运用横断法和纵向法,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概括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发现:在一般教育条件下,四年级儿童在数概括能力发展中,有显著的变化,这是一个“关键年龄”。 3、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 在思维结构发展中,抽象思维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阶段、理论型思维(包括辨证思维)阶段三个阶段。 4、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存在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既表现为个体发展的差异,也表现为思维对象的差异。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学生已达到较高层次的抽象水平,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有停留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1. 公共政策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这即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1)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 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 2)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孤立的解 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 3)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 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的规格。 5)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 显示出多样的特征。 6)合法性。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 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 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政策分析的内容包括:(1)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不可能在一开始全部明确,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活动中才会逐步清楚;(2)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3)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4)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从现有工作的研究基础出发,我们选择的角度是“利益”,因为其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家长、老师都明白,成绩和分数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才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核心。 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据透露,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以前我们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应该换成这句话,有了六大核心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底有哪六大核心素养呢?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

公共关系学,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C)双向交流,2.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A)公共关系状态3.组织形象处于最佳状态的是(,6. 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A)从事实出发7.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就,10.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的英文缩写是(CBI)11.公关礼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B),18.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A)政府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C)双向交流 2.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A)公共关系状态 3.组织形象处于最佳状态的是(B)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影, 4.组织形象的基础是(D)产品形象 5.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B)传播沟通 6.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A)从事实出发 7.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就是运用(D大众传播) 8.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在社会上率先发起某种活动,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是(C公益广告)。 9. }组织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有着广泛的接触,但是没有中心人物的传播网络是(C环形网络)。 10.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的英文缩写是(C BI) 11.公关礼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B)尊重公众原则 12.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A)公众关系 13.公共关系的英 文是(A)Prhlic Relations 14.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C)交锋阶段 15.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重要性排列事件的新闻公 报结构是(D)倒金字塔结构 16.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A倒金字塔结构)。 17.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距离也是一种传达态度的信息,社交距离是指(C)约在~米 18.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A)政府公共关系 19.在组织(D顺利发展时期),公关宣传应当致力于保持和维护组织形象,巩固既 有成果,并力争提高知名度,扩大组织影响。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公共政策 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 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 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4、政治行动的基本类型? (1)权力与控制。它认为,政治活动经常表现为一种命令形式而且通常需要武力作为依托。 (2)交易 (3)博弈。运用数学模型解释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彼此冲突与合作的行为模式。 5、怎样理解政治与政策的联系? (1)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2)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中观政治在各个公共政策的领域产生,不仅与政府部门的分散性权力和专业化分工有关,而且与人们的愿望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3)宏观政治史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6、有哪些价值标准能够影响决策者的行为? a政治价值观——决策者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受其所在政党或政治团体及其服务对象的影响; b组织价值观——各种组织机构都试图运用奖惩手段使成员接受其确定的价值观并照此行事; c个人价值观——保护个人在金钱和物质方面的利益,维护个人的社会声望和历史地位,这些考虑也可能起到决策准则的作用; d公众价值观——决策者在很多时候是从公众利益出发进行决策的; e意识形态价值观——一整套逻辑上的相联系的价值观和信念。 7、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术渊源是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现代(经济)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是以哈耶克为代表人物,这一学派认为,市场是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力量,因而极端崇信自由市场经济、反对任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2、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其中三者构成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和()。 3、教育的功能按作用对象分();按作用方向分();按呈现形式分()。 4、简述教育起源说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5、教育发展的阶段包括()、()、()、()。简述各发展阶段中教育呈现的特点。

1、中国教育学萌芽阶段,孔子的教育原则包括( )等;性善论提出者( );性恶论提出者(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著作是( ),其中的教学原则包括( )。 2、西方教育学萌芽阶段,古希腊三贤是( );发明助产术的是( );“寓学习于游戏”最早提倡者( );“教育遵循自然”最早提出者( );西方有关教育的第一本著作是( ),其作者是( )。 3、简述教育学学科建立中培根、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主要观点或者主要贡献。 4、简述规范教育学建立中传统教育派的赫尔巴特和现代教育派的杜威的观点有什么区别。 5、教育学发展阶段中,提倡发现教学法的是( );提出范例教学理论( );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是( ); 陶行知的教育观点包括( )。 教育学 基础知识 教育学概述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考点3) 教育学萌芽(考点2)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我们教学的时候要做到( );阶段性应该做到( );不平衡性应该做到( );互补性应该做到( );差异性应该做到( )。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中,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性。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的相互作用。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新)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1、公关三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活动。公关三特征:以事实为依据、以传播为手段、以互惠为原则。 形象: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也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公共关系的含义: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学科这三种指代。 3、组织形象识别:组织形象识别是由社会组织制作识别体系,进行公关传播活动,进入公众视野,从而形成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物系统——VI(设计整合化)——组织的脸 人系统——MI(理念共识化)——组织的心事系统——BI(活动环境化)——组织的手评介组织形象的三个基本指标:认知度(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深度和广度)、美誉度(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和谐度(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 4、公关的兴起和发展: 1\艾维.李,核心理论:公众必须被告知—向公众讲真话; 2\伯纳斯,核心理论:投公众所好; 3\卡特里普与森特,《有效公共关系》,公关圣经; 4\格鲁尼格,公关实践的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非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 5中国公关兴起的背景: 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政府本位走向社会组织本位;社会媒介资源匮乏走向媒介化社会。 中国公关目前存在的问题: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整个公关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高素质公关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中国公关业的迅速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公关理论水平滞后于公关实践水平、公关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性研究、公关研究者的理论视角存在偏差、公关理论研究资源严重缺乏。 中国公关发展趋势:公关运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融合趋势大大增强;公关公司定位从代理性发展为咨询顾问性;公关专业服务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中资客户将成为中国公关咨询业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公关人才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公关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4、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广告本质属性——“付费性”;新闻本质属性——“真实性”;营销本质属性——“交易性”;人际关系本质属性——“个体性”)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即“第三方市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公众——环境”关系: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通过倡导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说通、监督和制造民意,公关人员扮演着“组织的良心”和“道德卫士”的角色;从公众、环境的角度来看,它又代表着公众和环境的意见,向组织传达、沟通。 4、公共关系“4P”: 公众性:Public,是一种对象性;公开性:Publicity,是一种手段性; 公共舆论性:Public Opinion,是一种内容性;公益性:Public Interest,是一种伦理属性。 5、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说真话:是有效公共关系的一个必要条件——信息真实、态度真诚、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 做善事:是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利己利人,有社会责任感。 塑美形:是成功公共关系的追求目标——对组织美誉度、和谐度的提升(理念美、行为美、视觉美) 公共关系通俗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的科学和艺术。 6、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说服:改变组织或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制造舆论;影响民意。 倡导:倡导一种组织定位和品牌个性;倡导一种文化认同;倡导优惠的产业政策、优良的以营环境、健康的消费理念。 咨询:为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传播管理;关系管理;声誉管理;危机管理;议题管理;活动管理。 7、公关与新闻的比较: 相同点:1都是一种信源的提供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新闻依赖于公关人员提供的信息。2他们都有相似的价值观,即以事实为基础,以说真话为原则,代表了第三方立场,具有一定的公信力。3他们在舆论上互相控制,在信源上互相依赖,为了交换资源和达成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docx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 ( 1)基本特征: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 ①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服务的,超阶级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 ②目标性:在公共政策中,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追求。 ③强制性: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权威所选择或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其 合法性基础并且具有权威性,因而它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 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只有保持政策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特定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和 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但是其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 调整。 ( 2)本质属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 准性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①阶级性和社会性: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联的,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②超前性 ③系统性:即公共政策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应是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是一个整体 ④合法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 (3)基本功能: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从其对社会 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 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 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

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

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4、经验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①决策者不必企图调查与评估全面的政策方案,其只要着重于那些与现存政策只具有渐进性的差异者就可以了。 ②决策者只要考虑几个有限的政策方案就行。③决策者对每个方案,只评估几个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而已。④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在重新的界定。渐进主义斟酌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调适,其结果使得问题较易处理。 ⑤社会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透过分析与评估的过程,永无休止地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指正。 ⑥渐进决策是补救性的,其适应于减轻现行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但较少着重于将来社会目标的增进。 5、传统公共政策过程模型的成就与局限: (1)过程模型的主要贡献 首先,过程模型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 其次,过程模型带来了众多关于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政策过程的认识,丰富了政策科学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第三,过程模型为全面了解现实的政策运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概念框架,尤其是它与常识相一致,易于被接受、把握和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四,对于政策过程的强调,使研究不再严格地依附政治科学中逐渐增多的公共行政和制度的研究,以及在经济学偏好中的准市场研究。 (2)对过程模型的主要批评 第一,“阶段模型并非真正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也就是说,它并不适合预测,或者甚至指示一个阶段怎样导致另一个阶段。

新课标学生核心素养的详细内容

新课标凝练学生核心素养的详细内容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课标确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即凝练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最高目标。凝练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三大方面、六大要素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细分为十八个具体要点 (1)人文积淀: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

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国外有悠久的历史,而在我国对其加以系统研究的还为数不多。研究它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案例教学的定义、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及传统教学的区别、案例教学的特点等3个方面,对案例教学加以探讨。 一、案例教学的定义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离开了案例,案例教学就无从谈起。 案例译自英语“case”一词,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此词用在医学上译成“病例”,用在法学上译成“案例”或“判例”,用在商业或企业管理教学中译成“个案”、“实例”、“案例”等,目前国内以译作“案例”居多。在给案例教学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确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见仁见智,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观点、立场出发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总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特定情景说。这种观点认为,案例就是关于特定情景的描述。认为:“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问题,以事实作素材,而编写成的某一特定情景的描述。” 二是事务记录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案例就是关于商业事务的记录。“案例,就是一个商业事务的记录;管理者实际面对的困境,以及作出决策所依赖的事实、认识和偏见等都在其中有所显现。通过展示这些真正的和具体的事例,促使对问题进行相当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考虑最后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三是故事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案例是包含多种因素在内的故事。认为:“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四是多重含义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案例具有多重含义。认为:“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从上述的几种观点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词汇对案例的本质加以界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案例所描述的是实际情境,“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于小说的叙述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简单地从某报刊中找出一个特定学校或教师的行为作为分析的对象,虽然也可引发激烈的讨论,但这并不能称之为案例。” 综合各位学者的意见,我们认为,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 一般说来,案例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真实性。案例取材于工作、生活中的实际,不是凭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杜撰出来的产品。 2、完整性。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3、典型性。案例是由一个或几个问题组成的,内容完整,情节具体详细,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代表着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概括和辐射许多理论知识,包括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有关的原理和方法,而且也为他们将

语文学科的性质

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论家蜂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性说,即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有两性说,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有三性说,除了工具性、思想性,语文学科还有文学性;还有多性说,或者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或者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分为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等基本性质和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等从属性质两个层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至今尚未有一个令各家都信服的定论。最新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李建平在《解读语文“标准”》一文中还认为“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要予以正确的认识,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是关于“性质”这一概念的准确把握,其二是要分清“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含义。 首先说性质。什么是性质?性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分析这一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既为性质,它必然也必须能够把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定是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根本不同之所在。 其次,分析“语文”和“语文学科”这两个概念,显然,二者并不同义。对此,山西师大教授卫灿金先生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一文中进行了十分明晰的辨析。他指出:“…语文?和…语文学科?是所指不同的两个范畴。…语文?存在于广大社会,它的功能在于凭借它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际;…语文学科?只限于学校,它的功能在于通过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施于教育。”“对于学科范畴的…语文?,应将其作为一个学科的概念来理解。”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会感到,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纷争,一方面就在于没有抓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则是混淆了“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 那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一是语言性,一是人文性。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外显性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内隐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基础学科。 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学者一般都会把叶圣陶先生的解释“语文”概念的那段话作为依据。即“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们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权威解说,表明语文既不是…语言+文字?,也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 文章?,也不是…语言+文字+文学+文章?,而是语文=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口头+书面)语言,语文是广义的语言!而语言本身就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一种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这些论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意义,同时也证明,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在这里,叶老所说的“语文”并非学科意义上的“语文”,而是社会范畴的“语文”。以社会范畴的“语文”具有工具性来推断学科意义“语文”也具有工具性,显然不符合逻辑。笔者认为这段话恰恰证明了语文学科的语言性。实际上凡持“工具性”者,无不是因为语言是工具才推导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这一点在刘国正先生的《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体现得最为典型。他认为“语言是人类自身具有的工具”;“语言是适应全民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工具”;“语言是与人的思维和思想感情不可分割的工具”;“语言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由语言是一种工具来决定的。”这里姑且不论语文学科是否有工具性,但既然语文学科的性质是由语言的性质推导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说语言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性呢? 实际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语言性都应该是语文学科的性质。 首先,我们从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上看。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什么呢?用韦志成教授的话就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具备熟练的语文交际能力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现代阅读教学论》)这里的语文素质,一言以概之,即语言素质。在中小学学生所学的学科中,惟有语文学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当作根本任务和目的。对此,韦志成教授在其《教学语言论》一书中还有更明确的阐述。“语文学科是一门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情达意,达到掌握语文这门工具之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以语文教科书为书面目标语言为范例,以教师教学语言为口头目标语言为榜样,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主线,以联系生活之用语言为根本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语文素质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

公共关系(答案版)

一、填空题 1.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的沟通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学科 2.具体的公众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也可以是组织. 3.名牌是社会公众通过组织及其产品的品质和价值认知而确定的著名品牌。 4.公众关系协调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内部领导和职工、组织内部部门间和组织和外部公众. 5.构成公共关系的主要和必要的部分有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活动. 6.站在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可将社会组织划分为农业、工业、商业服务组织、公益四种类型 7.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影响的生机与活力、外部公共关系影响的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8.CIS导入的时机一般应选在企业进行重要的变革或振兴的初期时 9.社会组织70%~80%的形象信息是通过公共关系传播。 10.目标公众是指公共关系的具体公关活动所针对的某一类或某几类特定公众 二、选择题 1.____公共关系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举办公益性活动提高社会声誉、扩大社会组织的影响赢得公众的支持B A.维系型 B.社会型 C.宣传型 D.服务型 2.演讲与报告是一种有准备的、按规范的____方式C A.大众传播 B.形象传播 C.言语传播 D.形象推广 3.《____》揭示了现存危机与事实,具有较强的震撼力说明了如何抵达未来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指导性。B A.行动方案 B.前景宣言 C.公关策划 D.实施方案 4.企业组织的组织形象包括实力形象、____、人才形象和品牌形象B A.产品形象 B.文化形象 C.科技形象 D.社会形象 5.____对提高组织的美誉度与和谐度有极大的作用。A A.大众传播 B.群体传播 C.人际传播 D.组织传播 6.公共调查活动的内容是进行_A_ A.形象评估 B.形象推广 C.形象设计 D.形象传播 7.公共关系本质上是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____A A.沟通 B.联系 C.交往 D.无 8.____直接威胁到组织的生存B A.文化形象 B.品牌形象 C.人才形象 D.实力形象 9.影响组织形象定位的因素____、____和____. A A.关系、舆论、形象 B.组织、传播、公众 C.主体个性、传达方式、公众认知 D.交际、广告、开发 10.组织的公共关系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是____ A A.政府公众 B.消费者公众 C.员工公众 D.媒介公众 三、判断题 1.公共关系工作的随机性、灵活性较强,在所有管理项目中的弹性最大的一种X 2.言语沟通是人类天生的本能,是人类表现自己本质的基本形式√ 3.面访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可以在外人的陪同下进行调查X 4.新闻稿越长越详细越好X 5.当组织行为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时,正确的做法是认真检查过程,弥补公众损失,重新树立关系√ 6.社会组织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策划、集中的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水平√ 7.公共关系就是一般的社会关系X 8.公共关系实施决定了公共关系策划创意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 9.组织形象需要不断地加以强化和修正√ 10.公共关系包括时装设计、美容设计等具体“形象所造”学问或行业X 四、论述题 1.社会组织为什么要塑造组织形象? 答:所谓组织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组织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组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组织形象是这些要素的综合反映。任何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要求它必须处理好与各类公众的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以求得各

了解教育的本质特性

论述题 1、如何了解教育的本质特性?答题思路:(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联系实际,谈谈你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答题思路:(1)知识是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面的无以替代的基础,素质对知识特别是现代知识具有决定性的依赖关系;素质诉诸实践则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2)根据语词规定的逻辑关系,素质是属概念,知识和能力是种概念,知识和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素质的主要部分,因而这三者不是并列的关系。(3)如果把素质、知识和能力理解为并列关系,就会误认为课堂和学校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不是素质,这是荒唐的。 3、联系实际,谈谈面对未来社会,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要点:(1)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 4、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要点:(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4)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5)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 5、结合实例,谈谈课程改革后你对教学观念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认识。要点:教学观念的变革体现在:(1)教学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2)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新型互动师生关系; 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体现在:(1)教师形成开放的、动态的课程意识,参与学校课程的研究、开发,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2)教师角色发生位移,和学生一起参与,共同探索知识;(3)倡导教师之间合作交流。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答题思路:(1)职前教育由低向高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如中等师范教育已被高等师范教育所取代;(2)教师培养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即综合大学培养教师已经成为潮流;(3)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化,教师培养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已经达成共识。 7、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你是如何在业内获得发展的)?答题思路:(1)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但目前教师职业离专业标准还相差很远,还处于“半专业”状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努力。(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这包括在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为此就必须提倡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业务进修,同时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资格、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3)就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来说,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又包括“系统外因素”和“系统内因素”:前者是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后者是指学校内的因素(如果你是校长或教育行政人员,可以着重从教研活动、学校制度、教学条件等方面来谈此问题)。主观因素包括教职观、情感、教师知能和遭遇等(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可以着重从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看法、自己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谈此问题)。 8、针对义务教育的两个基本特征,针对本地义务教育的执行情况谈自己的看法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答题要点:义务教育的特点:普遍性、强制性。看法或建议:(略) 9、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答题要点:(1)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①根本原因是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要提高人口素质;②直接原因是要从根本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2)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素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